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精選30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16W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一種“人”讓人感動,在歲月的滄桑中,這種感動讓人為之震撼,就像風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讓整個民族為之動容。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精選30篇)

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淚,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被他們的行為所激勵,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靜靜的觀看感動人物的事蹟,我認為有一個特質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扛起一份責任,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

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感動人物的事蹟或境界。

陳俊貴,只因風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在天山守墓幾十年。還有格桑花開的最美鄉村教師,一位西瑪拉雅山下的園丁。她在一米多寬的山路上來往,下面就是懸崖,每天護送孩子回家,堅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間,與危險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親,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況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們將來的生活,將來的學費。

病壓垮了她的身體卻沒有摧毀她,她用她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圖刺繡,為的只是自己死後,孩子以後困難了可以買些錢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後會有她這般堅持與付出嘛。還有一位龔全珍老人,在習近平同志接任之時就認識了,習近平主席親切的稱她為老阿姨。當時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麼來頭。

現在知道了,原來是一名將軍夫人,放棄厚祿跟著將軍當農民,讓我看到了愛情的堅貞,將軍離世了卻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橋,良田。老阿姨繼續把溫情留給鄉村百姓。她說,日子雖清苦但是心裡快樂,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誠意對大家付出,大家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也會牢牢的記住這些話。

一曲道德禮讚,一篇精神史詩,一年一度的"心靈收成"。在這個簡單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現出這麼多感人的事蹟和值得感動的人。這些感動,不是因為脆弱,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都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高舉正義之旗,讓這種“正能量”灑遍整個神州大地。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

排球一直以來就是中國的優勢專案,在去年上半年的世界賽場中,中國女排以極大的優勢,一舉獲得了世界賽場的冠軍,並且讓中國女排精神重現每一個人的心中。但是在前段時間的世俱杯中,擁有眾多國手的天津女排表現卻相當差勁,在比賽中打出了墊底的成績,很多球迷歸結於天津女排的慘敗,除了隊伍中主教練陳友泉的戰術指匯出現了問題,還和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因傷缺陣密不可分。

如今,朱婷不僅是世界第一的主攻手,更是中國女排的隊長,也是中國女排的精神支柱,除了郎平之外,能讓中國女排激發鬥志的便是朱婷了。最近朱婷登上某綜藝節目時,也表示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在世界賽場中獲得相當優秀的成績,很大程度上還是與隊伍中的團隊合作密不可分。

朱婷表示,自己在賽場中如果出現發揮失誤,那麼她就會讓張常寧幫她並且接替一傳的位置,而張常寧如果賽場競技狀態不佳,自己也會幫助他,正是因為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讓中國女排多次在世界賽場中一往無前獲得冠軍。二人經常互補,並且很有可能在東京奧運會中作為隊伍中的主力決定中國女排最後的成績。

如今,不少球迷感嘆,朱婷和張常寧不愧是中國女排中最有力搭檔,二人一攻一守分工相當明確,所以才在賽場中凝聚了整個團體的力量讓中國女排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雖然天津女排目前的成績比較糟糕,但是中國女排作為排球賽場中的領頭羊,一定能在未來的比賽中取得更優秀的成績。再加上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也是郎平的落幕之戰,中國女排一定會在今年讓大家看到更優秀的球員。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3

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上,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記錄,順利晉級決賽,成為首個進入百米決賽的亞洲人、中國人!他不僅超額實現了他個人賽前的願望,更是讓全中國為他沸騰。隨後的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8的成績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在世界範圍內,奧運會所有賽事裡面關注度最大的就是田徑,田徑運動也被稱為“體育運動之母”;而在田徑賽事裡,關注度最高的便是百米賽跑,榮譽最高的,當屬百米冠軍。蘇炳添能夠同清一色的黑人運動員站到決賽的跑道上,他已經創造了歷史。他以自己絕對的速度,證明了黃種人體能不輸任何種族。他的成功代表的不僅僅是體育界的希望,更是中華民族挺起的脊樑。他值得我們為他歡呼,更贏得所有人對他的尊重。“中國飛人”蘇炳添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歷史,創造了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的速度。

而他成功的背後,有著太多心酸與不易。改起跑腳,一切從零開始,艱難的訓練他成功度過,他的起跑能讓世界飛人博爾特自愧不如。他自己說男子百米賽跑要提高0.1秒非常不易,而他提高0.08秒用了3年。決賽跑道上的十秒之內,是賽道下數十年的苦練。我們為他歡呼,更為他心疼。

誠然今日,強大的祖國已經不需要幾枚金牌去界定成功與否,國人對於體育賽事是否得金有了更為平和的態度。在國乒“盺雯組合”混雙失利、惜敗日本隊的時候,國人能夠安慰道歉的二人“金牌不是唯一”“站到奧運會賽場,你們就已經是我們心目中的冠軍。”這是祖國愈發強大給予國人的信心。

同時,越發寬鬆的輿論環境對於運動員也是莫大的幸事。但是運動員們並沒有因為國人的寬鬆,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為自己,為國家掙得更多的榮譽,是他們矢志不渝的信念。蘇炳添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詮釋中國速度。

蘇炳添是體育之星,也是我們國人應該追的星。我們要學習他追求極致的精神,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堅持與不放棄。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在自己的行業做到極致,那麼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復興。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4

有人曾說:“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溫暖。

一個溫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床為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為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為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溫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溫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群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著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做著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為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說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有人曾說:“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溫暖。

一個溫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床為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為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為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溫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溫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群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著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做著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為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說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5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這是《感動中國》給予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頒獎辭。

在江西南昌腫瘤醫院旁邊的一個小巷子裡,有一個愛心廚房。每到飯點總有許多病人家屬在攤子前忙碌,為的是讓在醫院救治的親人吃到來自家鄉的味道。萬佐成熊庚香夫婦想用自己的力量給這些病人及家屬一個短期的家,這樣一做就做了18年。這18年裡攤子從開始的免費,到5毛,再到現在的1塊,夫妻倆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但他們從沒怨言,他們想只要病人在這裡,它們堅持一天算一天。夫婦倆的事蹟很令我感動,它們的奉獻精神更令我感動。在與病魔抗爭,在與親人相守相伴的日子裡,一定有份溫暖和歡樂來自愛心廚房。醫院裡親人間互相守護,院外愛心廚房完成了另一種守護。我想這就是愛心廚房的意義。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6

20__年,蘇炳添16歲,在體校裡短跑成績名列前茅。這一年,他代表體校來到省裡參加比賽,拿到了60米短跑和100米短跑的季軍。蘇炳添在體校裡一直成績斐然,但從未在大賽上展示過自己的實力。省裡的比賽讓他一鳴驚人,體校領導甚至市裡的領導,都看到了這匹在賽場上的黑馬。回到學校,短跑老師寧德寶當眾表揚了蘇炳添。

蘇炳添從小為人謙遜,沒有因為成績而驕傲,反而更刻苦的訓練。或許這也是他能站在別人到不了的高度,很重要的原因。當別人因為成績而驕傲,鬆懈倦怠,蘇炳添卻不會因此放鬆自己。

不久,蘇炳添去到香港參加比賽,又一次大放異彩,拿到了100米和200米的短跑冠軍。奪冠的那一刻,蘇炳添突然想家了。他想把這些年的辛苦告訴媽媽,把拿到冠軍的事情告訴表哥。回到家裡,表哥親自迎接蘇炳添,並且對他讚不絕口。蘇炳添抱著表哥,流下了淚水。

這些年,所有人只關心他飛得高不高,很少問他累不累。那時候蘇炳添只有17歲,卻更加堅定了自己跑出好成績的信念。

20__年底,蘇炳添拜別了體校的恩師寧德寶,來到廣東省田徑隊,正式成為了一名田徑運動員。在省隊的訓練更專業,也更嚴格。師傅袁國強,是全國短跑記錄的保持者,很有威望。因為袁國強從小接受魔鬼訓練,他認為嚴師出高徒,並且對蘇炳添寄予厚望。除了每天跑步,蘇炳添還要做大量的蹲跳,以此來訓練腿部力量。經過一年的訓練,蘇炳添身輕如燕,拿到了全國60米短跑比賽的冠軍。此時他只有18歲,剛剛成年。

20__年,蘇炳添在全國大大小小的比賽中,一共拿到了11塊金牌,其中還包含了一塊亞運會的100米短跑金牌。蘇炳添從小謙虛的好性格,對他有很大助益。他不會因為一次成功,就放棄努力,從而錯失了下一次的成功。然而刻苦的訓練,帶來的不僅是榮譽,有時還會有傷痛。

20__年,蘇炳添因為長期的刻苦訓練,受傷無數,身體終於支撐不住,倒了下去。這一年,他只能安心養傷。不過他也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蘇炳添意識到,要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的思維和靈魂,做一個有深度的人。不得不說,自信是一個人最強大的武器。

蘇炳添從小練體育,也與他學習成績不好有很大的關係。在拿到了全國冠軍後,蘇炳添不再懷疑自己。他認為自己不是沒有學習的天賦,只是小時候貪玩,沒有努力而已。於是他開始刻苦讀書,最終考上了暨南大學。

第二年,蘇炳添身體恢復,重返田徑賽場。經過短暫的訓練,蘇炳添在熟悉的賽道上,重新整理了60米短跑的全國記錄。隨後時間裡,他在田徑賽場上奔跑,中國的田徑,也隨著他一同奔跑。

20__年,在國際田徑聯賽上,蘇炳添100米短跑中,成為“超風少年”,奪得了冠軍。同年的倫敦奧運會,他又進入奧運會百米短跑半決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人。

時隔9年,蘇炳添又一次創造了歷史,並且是整個亞洲的歷史。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他成為了第一位進入決賽的亞洲人。

這9年間,蘇炳添一直征戰在田徑賽場上。他無數次重新整理了短跑記錄,也為中國奪回了無數的金牌。在賽場上倒地抱頭,是他獨特的慶祝方式。他倒下了,億萬的中國同胞,卻因此站起來了。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7

今天,我觀看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我看了之後,心裡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和“炎黃”張紀濤。

朱敏才,是中國外交官一位風度翩翩的一位官員,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間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後,人們以為朱敏才會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樣與老伴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但現實卻不是這樣。在一個特殊的機遇後,朱敏才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與老伴孫麗娜一起當起了一名鄉村教師。他們一起在教師這個崗位堅持了十年,期間幫助了許多孩子,他們的出現,使許多孩子改變了命運。但是,在這個時候,朱敏才老師因勞累過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腦出血,倒在了教學的路上。幸運的是,在妻子和學生們的期待下,朱老師戰勝了死神,可他清醒後,卻還惦記著上課。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個人啊!感動中國給予朱老師和孫老師五個字: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願為了鄉村裡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願住在醜陋的房屋,也不願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麼?他們是為了讓更多山區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個城市裡,“炎黃”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的名稱,但大家卻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錢資助幼兒園、敬老院等機構。他使用“炎黃”這個名稱來掩蓋自己,自己卻默默地資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張紀濤。他與妻子住在一棟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將自己的錢毫不吝嗇地捐出,張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贈多少人,多少個機構了。感動中國給予了他五個字:涓涓見滄海。

我看完後,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捨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8

晚上八點我們一家人準時坐在了電視機前,看20xx感動中國人物,當一個個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們眼前播放,淚水和感動在整整2個小時的靜默中伴隨著我們。當我們一次次被真情感動,才會體會到,世界原來這般美好,人情原來這般純潔。該是多麼美好的家庭才塑造了這麼感人的故事呀!

看了這個節目之後,兒子說:“他們都幹了許多好事。”這句話讓我受益很多。是呀,世上有許許多多的好人,他們都是那麼地高尚、偉大!是我們人生的好榜樣!他們也很平凡,是芸芸眾生中平凡的一員,可他們卻在平凡的位置上幹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們的人生也變得從此不再平凡。所以,他們感動著我們。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好人,我們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用溫暖來營造,需要用善良來創造。

通過觀看這個電視節目,我們一家人也趁機進行了溝通,尤其是對兒子。電視節目使他認識人需要多做好事,做的好事多了終究會讓人感動!其實我們都明白如果我們都能用心努力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

我覺得我們這些爸爸媽媽們,不應該錯過這些好節目,去感受這些單純的愛,讓自己的靈魂經歷一次洗禮,讓這愛喚醒自己內心深處蟄伏許久的人性的光輝……還有我們正在成長的孩子,希望藉此讓他們去感悟什麼是追求、理想,什麼是人性和愛,還有如何面對榮譽、苦難、付出……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小事感動著我們,讓我們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讓我們用最純淨的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9

學習黃文秀同志的先進共產黨員事蹟讓我深刻體會到黨員幹部黨性修養是思想作風之源,思想作風是黨性修養之流,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源遠流長。進入新時代,作為一名黨員,如何進一步增強服務群眾的自覺性,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要體現在勤奮學習上,黨性修養是增強黨性、保持黨的先進和純潔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現實需要。只有通過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和黨性鍛鍊,才能打牢思想基礎,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真正做到大是大非不糊塗,堅持原則不動搖,永葆共產黨員本色。

要體現在廉潔自律上,工作中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絕不能以工作之便去謀取私利,絕不能拿原則去做交易,更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做到不徇私情,自覺接受方方面面的監督,帶頭做令行禁止的表率,帶頭髮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使自己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浩然正氣、昂揚銳氣、蓬勃朝氣,秉公辦事。堅決抵禦腐朽沒落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純潔社交圈、淨化生活圈、規範工作圈,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要體現在為民服務上,黨性修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性修養的重點有所不同。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圍繞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多辦實事、多解難題;要心繫群眾,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解人民群眾之所難,做群眾的“貼心人”。

我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發黨員揮模範帶頭作用,在工作姿態上爭先恐後,精神狀態上勇當先鋒,品德上先人後己,才不愧對入黨誓言。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0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的張桂梅在20年來,為了能讓大山裡的女孩得到高等教育,讓女孩們走出大山,她四處奔波,身體也因過度勞累而患上23種疾病。回想我的老師們,也是這樣不求回報,甘於奉獻--在課上認真的為我們講解每一個知識點,課後耐心的解答每一位同學的疑惑。當自己疲乏時,依舊以熱情面對同學。像這樣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在之後的日子裡,我也將努力成為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回報我的祖國!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1

3月1日,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晚會,獲選的十大人物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尤其對獲選人黃大發的默默無聞的精神,深受感動和啟發,學習黃大發同志堅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收穫頗豐。

黃大發同志是名副其實的年份英雄,也是決勝脫貧攻堅的時代楷模。他幾十年如一日,把人民作為最溫暖的初心,最崇高的信仰,率領群眾鑿水渠、開山路、造糧田,一輩子、一條渠,客服艱難困苦,穿越幾座大山,橫過多處懸崖,創造人間奇蹟。黃大發同志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忘我工作和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正如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同志評價他那樣,信仰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氣。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的信仰也曾高大上,但對照黃大發同志的事蹟來看,我是否接地氣?自己是一名出生在基層的農家娃,在組織的關心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回想起當初自己“生於基層、成長基層、工作基層、建設基層、奉獻青春”的入職誓言,自己確實沉下了基層,但地氣還是接得不夠,導致於在開展某些工作時還存在地氣不足、思想陳舊、方法不新。通過對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蹟和對《塘約道路》《苦難輝煌》等基層工作讀物及黨史書籍的學習,我深知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把自己的信仰用實踐來證明也可以接地氣的,用時間的齒輪來推動向黃大發、龍增剛、文朝榮、鄧迎香等身邊的先進人物靠齊。

一是提升好幾種能力。首先提升好個人的身體素質,俗話說“打鐵還需本身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幹事創業的根本,只有身體好了就可以身體力行,才能彎腰實踐。再次提升好個人的知識結構,把學習這個人生永恆的主題堅持好,學習黨的政策法規、學習業務理論技巧、學習待人接物,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練就新能力。

二是堅守好幾個原則。首先遵守好各項法律法規和工作的組織原則,嚴守規矩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按規矩辦事,用制度管人。再次是嚴守工作原則,始終堅持不推諉不扯皮、不攤派不遙控,搞好單位團結,帶好乾部隊伍,處理好各項工作事務,能解決的絕不過夜,不能及時解決的研究商量解決。第三是守好生活原則,延承傳統美德,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尊老愛幼,爭做一名孝順的兒子、合格的丈夫、稱職的父親、和諧的鄰居、合格的市民。

三是履行好幾份職責。一方面要履行好家庭的職責,對於分居的父母親人要經常走訪,平時或週末多陪陪老人,對於子女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好子女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一方面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組織和領導安排的要及時抓落實,自己分管負責的要親自指導跟蹤問效。另一方面要履行好自己的社會職責,作為一位公民一名國家幹部,要敢於同社會的不良風氣說不,要善於帶頭做合格公民,傳播正能量,傳遞好聲音。

總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相信自己能夠把時代發展的熱情洋灑在這片故土,也能夠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與時代發展同心同向。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2

在繁華喧鬧、車水馬龍的都市裡,總有一些人,他們頭頂著烈日撿拾著垃圾,在十字路口揮著小紅旗吹著口哨,指揮著車輛,或是用手中的剪子不同的修剪著枝葉……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奉獻,我們的城市才顯得美麗整潔而充滿活力。

記得在一個冬日上學的路上看到了一個環衛工人,單薄的衣服和凍得發紫的雙手彷彿正告訴著人們他正承受著嚴寒的侵襲。但面對著塞滿積雪的道路,他沒有放棄,沒有怨言,而是竭盡所能地用鏟子將厚雪一堆一堆積攏起來,又把他們推到路邊的綠化帶上。繁多的積雪和嚴寒並沒有_他前進的步伐。是他執著的奉獻,為這個黎明的城市劃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他忘我的奉獻,讓上班的人們不再望道興嘆,讓人們走在路上掛滿笑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那些默默奉獻的環衛工人,他們用那雙勤勞的雙手正在為我們這個社會忙碌著。雖然他們收入微薄,可是他們卻有一顆可貴的、金子般的心。

記得在一個夜裡看到了一個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的志願者,隨身的一杯濃茶彷彿正告訴著人們她的疲憊。的確。在無人路過時,她靠著車站牌打著瞌睡,不時還睜開眼看看是否有需要幫助的老人經過。但看到老人被安全地送過馬路是她的欣慰。一聲聲“謝謝姑娘”和“不客氣”的相互交織,成了長沙夜裡一抹溫馨的色彩。正因為她無私的奉獻,讓燈光暗淡的馬路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不再危險。

那麼,生活在這個城市裡,作為市民中的一分子,我們又能做出什麼奉獻呢?是大冬天裡站在路邊發熱茶,炎夏裡站在綠化帶旁掃地或是也像那位大姐姐一樣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呢?其實,奉獻並不是一件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只需你在日常生活中稍稍注意一下,如隨手撿起一張廢紙,扶起一塊告示等……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我們對社會的奉獻。常言道,文明就在舉手投足間,當我們耐心地抓住就要隨手扔下的瓶子,多走幾步扔入垃圾桶中時,城市的文明之花,就會因你的奉獻而更加美好。

朋友們,讓我們學會奉獻吧,把我們對生活的熱愛轉化為實際的行動,為城市帶來一抹暖色吧——節能減碳、隨手關水、垃圾入桶、排隊候車……這些都將是我們對文明的詮釋。當我們每個人都自覺的為社會做出奉獻時,你會發現天地變窄了,視界變寬了,陽光也更燦爛了。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3

令人期待的《感動中國20__頒獎典禮》落下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心中五味雜陳,幾度眼眶溼潤。

獲獎者,有紮根大地的人民科學家鍾洋;有為雪域高原送來溫暖的郵遞員吉美多吉;有身在市井卻隻身勇鬥歹徒的呂保民;有捐出千萬積蓄只為家鄉發展的馬旭夫妻;有堅守海島32年盡職盡責的王繼才夫婦;有臨危不懼冷靜應對絕境的民航機長劉傳建等等。

平凡的生活中亦可見不凡,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忘本心,堅持信念,因而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正如鍾洋所說“不是傑出者才善夢,而是善夢者才傑出。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人民。”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幾年,而是一輩子。幾十年如一日,將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奉獻給他人。

雖然他們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巨大的正能量,溫暖人心,使人觀後心生感動。看了他們的事例,再想想自己的生活,相較下感覺我們好像生活在溫室,生活中遇到的些許痛苦便不值一提了。

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蹟介紹,感觸最深的便是臨危不懼,冷靜面對困境的劉傳建。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駕駛室右側擋風玻璃爆裂脫落。

巨大的氣流將人牢牢束縛在駕駛座,駕駛室溫.度驟降至零下五十多度。在此絕境下,劉傳建心繫全機的119名乘客,憑藉驚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術帶領機組成員進行了緊急處理,最終終於成功平安降落在成都機場,確保了機上一百餘人的安全。

每一個傳奇故事的背後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感動中國”已陪伴我們十幾年,十幾年來不斷為我們帶來感動,為社會帶來正能量。它為我們介紹了生活中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讓我不免感到自己有些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生活中腳踏實地,努力學習,以此來感動身邊之人,進而感動中國。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4

蘇炳添原本就學習成績不佳,他上了體校後,家裡人都很高興,他自己也很高興。但是,蘇炳添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面對刻苦的訓練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在體校,每天早上五點就得起床,還要跑十幾公里,有時候還得帶著沙袋,可比讀書的時候苦多了。

從小沒有離開過父母的蘇炳添,突然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地方,不久便開始想家了。由於是轉校生,沒什麼朋友,他的委屈無人訴說,只能一個人躲在被子裡偷偷抹眼淚。情緒不佳,導致訓練成果也不顯著。彼時能跑市裡第一的蘇炳添,在體校考試時,成績居然在中下游,實在讓人不解。

看到蘇炳添的成績後,體校老師非常失望,隨後便開始忽視起這個小夥子,蘇炳添察覺到這一變化,內心也非常委屈。在情緒最低落的時候,他想吃媽媽做的飯,想跟著表哥在田裡奔跑。這個15歲的小男孩,自小在田裡無憂無慮地長大,從未曾想過未來,更未曾想過為中國人爭光。

那時的蘇炳添只知道,體校剝奪了他的自由,剝奪了他曾經的快樂。於是,在一個週末的早上,他偷偷跑出了學校,坐上了回家的大巴車。回到村子裡,看到母親在田間勞作,蘇炳添一把抱住母親,嚎啕大哭。這幾個月受到的委屈,他一股腦朝著母親哭了出來。母親幾個月沒見到兒子,看到蘇炳添身形消瘦,身上還帶著傷,也心疼不已。蘇炳添告訴父母,不想再去體校上學了,那裡太苦了,比上學苦多了。父親得知原因後,怒火中燒,差點要暴揍他一頓,幸好母親攔了下來。另一邊,體校老師也慌了神,原本以為蘇炳添只是偷跑出去玩,但到了晚上卻遲遲不歸。老師們搜遍了整個中山市,還聯絡到了體育老師楊永強,也沒有找到蘇炳添的身影。楊永強趕到蘇炳添家中已經是凌晨,見到蘇炳添時才放下心來。隨後,楊永強又趕回鎮裡,在共用電話亭給苦苦等待的體校老師回了電話。

蘇炳添一連在家待了幾日,楊永強又帶著體校的老師來拜訪他的父母。體校老師連連自責,稱是自己和學校的責任,沒能照顧好蘇炳添,差點釀成大禍。然後對蘇炳添的母親說,他是塊練短跑的好苗子,假日時日定能出人頭地。母親不放心把蘇炳添再交給體校,後來請來了已經成為專業運動員的表哥蔡建發。表哥勸解母親,為了蘇炳添的前途,現在吃點苦不算什麼。蘇炳添看著優秀的表哥,“超越表哥”的夢想再次燃起了他的鬥志,於是決定回到體校,繼續參加訓練。

就這樣,蘇炳添又回到學校,再次揚帆起航。

在學校,蘇炳添一直是個內向的孩子,不愛和人講話。興許是老師叮囑過,以前同在一個宿舍的同學,對蘇炳添也熱情了起來。

他也願意敞開心扉,和同學們交朋友,和老師交流,逐漸恢復了往昔的活潑。情緒好了,吃的飯也多,蘇炳添感覺渾身又充滿了力氣。他在訓練中也變得積極,成績穩步提升。老師也發現,蘇炳添是個自律的好孩子。訓練要控制飲食,放假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在胡吃海喝,蘇炳添卻堅持合理飲食。每天早上五點的訓練,他從不遲到,甚至就連放假也堅持五點起來訓練。天賦加自律,那肯定就等於成功了。

有一次蘇炳添見到表哥,問表哥100米最快能跑到多少秒?表哥跟他說11秒;蘇炳添說,那也太輕鬆了。表哥不相信,要他現場演示。蘇炳添二話不說,和表哥來到村裡國小的百米賽道,表哥拿著秒錶替他計時。當秒錶定格在10秒75時,表哥張著大嘴啞口無言,十分震驚。

蘇炳添從小超越表哥的夢想,也終於實現了。這次奔跑更加堅定了他心中的信念,那就是跑的更快。既然已經超越了表哥,那就超越自己。畢竟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5

“92歲高齡依然為鄉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成長奔波著,葉連平老師是我們的榜樣。”9月9日,記者在新市國中採訪省模範教師王克兵時,他由衷地讚歎道。

“學習葉連平,關鍵是學習他追求教育的信念和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王克兵有自己深刻的理解:這是對教師一種崇高的褒獎,其實也是一種鞭策和警醒。王克兵說,自20xx年前走上講臺的第一天開始,無論是做班主任,還是當學科老師,只要走進校園,走進班級,和質樸的農家孩子在一起,就能體會到教師職業的快樂。

新市國中目前有700多名學生,其中留守未成年人佔一半左右。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有的一年和孩子見不上一兩次面。“作為老師除了傳授他們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承擔起家長和孩子間丟失的‘親情和心靈溝通’這一環。留守兒童心靈一般比較敏感和脆弱,一些孩子因為一些原因會出現跟不上趟或者掉隊。”對此,他採取的辦法是,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樹立他的自尊心,讓他的心迴歸校園,回到小夥伴們中間來。王克兵任教的班級內有一半學生家庭情況特殊,有些孩子敏感、自卑,有些孩子性格怪異,王克兵除了在學習上鼓勵他們,總是尋找機會耐心地開導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他在自己任教的班級和每一位家長建立微信或者QQ聯絡,及時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每年趁春節期間家長們回鄉過年之機,和他的同事們走訪家長,和家長們一起擔負起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學校是立德樹人的淨土,孩子進了校園,我們就有了責任和義務,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王克兵說。

教學之餘,王克兵善於反思,勤於動筆,其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隨筆,有10多篇獲省市區一、二等獎,還有多篇和他人結集出版。20xx年,他代表馬鞍山市參加安徽省歷史學科優質課大賽,榮獲省一等獎,他還先後榮獲安徽省最美教師、安徽省模範教師稱號。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6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切緬懷黃文秀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見賢思齊、奮發作為,努力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20xx年7月29日下午,離退處全體黨員幹部參加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組織收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自治區黨委政府共同舉辦的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

報告會上,黃文秀生前同事、親人、同學和媒體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深情回憶黃文秀感人事蹟。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蔣丹丹以“紅土地上的生命之花”為報告主題,講述了黃文秀對駐村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真情期盼。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以“永遠的第一書記”為主題,講述了黃文秀走村入戶、鬥志昂揚,為百坭村群眾謀幸福的故事。黃文秀的研究生同學陳麗美說:“文秀總是把微笑給了別人,把堅強給了自己。”在姐姐黃愛娟的心目中,妹妹愛家人、有擔當,對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滿好奇與熱情。廣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湯婧在採訪中一步步走進黃文秀的真實世界,祈願這份感動永遠陪伴我們溫暖前行。

觀看視訊結束後,離退處全體黨員幹部結合實際,交流了學習體會和工作建議。

一致認為,黃文秀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在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致決心,要認真學習黃文秀同志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勇於擔當作為,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老幹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發揮老黨員、老同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為發展改革工作增添正能量。

一致表示,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初心融入到為老同志辦理每一件事情當中去,用耐心、細心、誠心做老同志的貼心人。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豐碩成果轉化為心懷感恩,用心用情服務老幹部的具體行動,轉化為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工作狀態,努力做到讓老幹部滿意、讓委黨組放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7

“她們喊我‘魔鬼’‘周扒皮’,半夜雞叫。”張桂梅笑道,因為要求嚴格,她被學生們起了許多外號。

張桂梅不是校工,而是一所學校的校長。她的這所學校很特別:學生大多來自雲南的貧困山區,而且都是女生。這就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階中學。

從東北到雲南,命運讓她與這裡的學生緊緊相連

張桂梅祖籍遼寧,從東北來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張桂梅以為那裡將會是她餘生的歸宿,然而天不遂人願。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她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從大理調到華坪不到一年,張桂梅被查出子宮內有一個近五斤重的肌瘤。由於之前給丈夫治病花掉了幾乎所有積蓄,張桂梅決定放棄治療。後來,縣裡得知了張桂梅的病情,縣長告訴她:“我們再窮,我們都會救活你。”為此,縣裡開婦代會的時候積極動員大家給張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僅剩的五塊錢路費。

“我沒為這個小縣做過一點點貢獻,卻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他們把我救活了,我活著要為他們幹些什麼。”張桂梅回憶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園,張桂梅發現,華坪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遠。張桂梅任教期間,民族中學裡的女生不僅數量少,還時不時有女生從課堂上消失。

讀著讀著就不來了,是什麼原因?張桂梅跑進大山,開始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和家長們一談,張桂梅明白了:十幾歲的姑娘,已經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張桂梅不甘心,攔不住的,就找到當地的村幹部進行溝通;家裡太窮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她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女孩子們帶回去讀書。

20__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為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會把孩子丟掉?我的初衷就是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迴圈。”張桂梅說。

為什麼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張桂梅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次家訪時,她發現有戶人家的兒子才讀八年級,便可以進縣城參加補習班,而他的姐姐已經高三了,卻要被家長留在家裡幹活。那一刻,張桂梅心裡覺得,就算再難,她辦女高都是對的。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8

大家是否認識一位紮根在邊遠山區的女教師張桂梅,她創辦了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托起了一個又一個,在貧困地區的女孩子的讀書夢想。她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著的榜樣,他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還有什麼傳奇人物比62歲張桂梅更落魄嗎?為了省錢,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後來“吃點肉就會嘔吐,就會難受”。她去籌款時,被人放狗咬過,腳上鮮血直流;街頭募捐,別人懷疑她是騙子朝她臉上吐口水。

她家中,最醒目的是40多項榮譽證書: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1974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貧困山區。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了進入全縣條件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

回過頭來,身處帝都的我們,北京的教育工作者要怎麼做呢?我們擁有國家頂尖級別的教育條件,教育環境,教育背景,不像張桂梅老師面對那樣惡劣的條件。在張桂梅老師身上,我們要傳承的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正如同“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張桂梅老師的精神,做好祖國花朵的領路人;未來社會的領路人;甚至是祖國未來的領路人。人們大多稱老師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唯有加強使命感與責任感才能對得起這份讚譽。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19

內地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創辦人,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世界貿易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香港中華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執委會主席……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之女、71歲的伍淑清,但她現在最看重的是“園丁”的角色。

多年來,她一直以促進青少年教育健康發展為己任,為香港及內地青少年的交流發展作出諸多貢獻。她深深憂慮當代香港青少年在成長中因缺乏國家觀念而被誤導、被利用,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讓香港青少年全面瞭解國家的文化及歷史發展,增加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並運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平臺,讓他們樹立正確而全面的世界觀。

位於香港小西灣的中華基金中學,是伍淑清示範教育理念的基地。該校自20__ 年辦學以來,一直提倡“立根中華文化,開拓國際視野,五育並重,發揮個人潛能”。位於校舍六樓的“中國資料中心”是該校學生學習中史科的最佳地點。這裡既有豐富的圖書,也有先進的影音播放器,擺在架子上的書大多是伍淑清親自從北京帶回來的,分成“香港概況”、“一帶一路”、“改革開放”、“中國概況”四個部分,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歷史。

國民教育須有“香港特色”

“之前,董建華先生來參觀中國資料中心時很受啟發,回去便邀請我就幫助青年認知自身國民身份、為國家培育人才等方面做研究討論。”伍淑清說,“我在香港迴歸之初,便跟特區政府提議要從小培養香港學生的國民意識,開設中史科,推行國民教育等,但香港教育局遲遲未落實這項工作,許多學校也對國家發生的事不夠了解,加上某些媒體的不實報道,很容易使香港青少年被誤導和利用。”

伍淑清看到香港最近發生的風波,此前的“佔中”事件,以及“反國教”的參加者許多都是年輕人,十分痛心。她說:“香港之前作為英國殖民地,迴歸後應該讓香港本土長大的孩子們明白自己是中國人,是香港居民。正是迴歸初期沒有重視國民教育,才在青少年的身份認同上暴露出各種問題。現在,香港社會中出現這麼多棘手的事情,政府也算‘自食其果’了。”伍淑清看問題深刻,言辭犀利,也不失幹實事的決心。她直言,香港因特殊歷史和制度,在國民教育上也必須有“香港特色”。

組織港青少年赴內地學習

什麼才叫“香港特色”?伍淑清雖出生在殖民地時期的香港,但祖國情卻深紮在她心中。她在兒時讀的義大利修女學校,牆上雖然掛著英國女王畫像,還是會教學生中國歷史、中國古文。“我的國文老師大多是從北京、上海過來的,他們也帶來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那時候讀的孫中山、岳飛等書,都給了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愛國教育應該是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那些偏頗的、非理性的成分,都不是真正的愛國。”伍淑清認為,香港與內地實行的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培養的人才各有側重,愛國教育也應有不同,要拋棄鴕鳥精神,也要抵制懶政思維。

個人的力量雖勢單力薄,伍淑清卻堅持“香港特色”的愛國教育。1998 年,她成立了“中華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每年組織香港青少年到內地參觀學習,如帶學生回北京、西安等地,除了參觀天安門、長城之外,更讓他們全方位地體驗當地文化,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十幾年來,組織的香港“交流團”已有100 多個,不少香港青少年通過了解國家歷史,增進了對祖國的歸屬感。20__ 年,她先後自費組織香港專家學者,編輯了適合香港青少年閱讀的歷史簡明讀物《國史百聞》、《香港百聞》等書籍,目前已成為香港青年瞭解歷史的重要參考書。

培育有全球觀中國心的人才

除了理性全面地認識國家現狀,伍淑清也強調,香港既面向世界,又背靠祖國,香港青少年要運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平臺,開拓國際視野。“香港沒有國際教育和外交知識教育,很難分清國家和國際的關係。”她自掏腰包,先後在中華基金中學舉辦芬蘭、日本和德國的學習考察團,讓師生們與當地院校互動,又安排和當地的企業、中國駐當地領事等傑出人士交流,開拓師生視野。

她翻開學校紀念冊,指著一張照片說:“當時,我們學校與芬蘭的大學有合作,帶著學生去參觀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孩子們就在國旗下和大使握手拍照,他們都很懂禮貌,出去了才能明白國家是什麼概念。”她又指著另一張照片說:“冰島在運用地熱能源上十分先進,我們當時帶著學生去學習,受到冰島總統的接見。他帶孩子們參觀自己的家,我的學生們落落大方地跟總統用英語交談。”不難看出,伍淑清對中華基金中學培養的孩子十分驕傲。她指,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都很優秀,她從未指示他們怎麼辦學,而是告訴他們要培養視野全球化、做事情國際化、心是中國心的人才。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0

中央電視臺2019年2月8日晚播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獲得2019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榮譽的分別是: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孫家棟、三進火海捨己救人的王鋒、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魯大學畢業後回國紮根農村的秦玥飛、訓練中壯烈犧牲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在平凡崗位上創造非凡業績的電焊工李萬軍、讓眾多患者挺直脊樑的好醫生樑益建、紅絲帶學校創辦人郭小平、量子通訊的領跑者潘建偉、焦裕祿式的好乾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此外,還向中國女排表達了特別緻敬。

連日來,英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烈士的先進事蹟經本報和其他媒體報道後,在海軍部隊引起強烈反響。官兵通過學習討論、座談交流、撰寫體會等多種方式,學習張超烈士的英雄事蹟和崇高精神。

在張超生前所在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外場機務樓、機關辦公樓等醒目位置懸掛著“向英雄學習”橫幅,電子屏滾動播放張超先進事蹟和視訊錄影。“向英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學習”誓師動員大會上,張超的戰友艾群說:“我們一定會繼承張超遺志,勤奮工作,刻苦訓練,為航母艦載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感受烈士品質,激發奮進力量。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結合核潛艇精神大討論活動,組織官兵收聽收看張超先進事蹟。南海艦隊某基地利用網路、報紙、微信平臺等媒體資源,開展“學英雄事蹟、當精武標兵”體會交流。東海艦隊某水警區開展“和張超比一比、自身差距在哪裡”“英雄事蹟怎麼看、建功崗位怎麼幹”等群眾性討論,激發官兵崗位建功的強大動力。

學習烈士精神,練就過硬本領。在張超曾經工作過的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多架戰機連續進行長途奔襲對海實彈射擊演練。曾與張超並肩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飛行員李光耀說:“向張超學習,必須把每次起飛當成戰鬥,絕不讓祖國海空受到任何威脅。”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艇發出倡議,號召官兵像張超那樣練兵備戰,在強軍興軍道路上奮勇前行。

英雄犧牲,精神永存。從白山黑水到南海島礁,從萬里海疆到遠海大洋,從海軍機關到基層艦連,海軍廣大官兵決心像張超烈士那樣,牢記強軍目標,強化使命擔當,奮力開拓進取,為建設強大海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1

觀看《感動中國》,再度經歷了這種感動,瞭解了那些平凡中又透著不平凡的人物。他們,正如春天那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靚麗的七彩光芒,這光芒璀璨的讓所有人肅然起敬,這光芒能激發人們內心裡向上的動力。

這是一份中國軍人對邊疆人民的責任――中國軍人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中士,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六個鐵骨錚錚的字彰顯出一份軍人的責任。他以血肉之軀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只為同組戰友安然無恙,面對危險時的本能反應,就是用實際行動書寫下的新時代軍人的使命擔當,他是一位英雄!

這是一份駕駛員對乘客的責任――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建,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生死關頭,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每一個精準操作的背後,都隱藏著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執著。

這是一份普通老師對山村學生的責任――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17年。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他的皺紋,有人看到他的滄桑,更多人看到的卻是他年輕的心。

張玉滾老師的事蹟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張玉滾老師難以挪開他的腳步――他割捨不了這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最難割捨孩子們純真的眼睛;他身披山村鄉民希冀的目光,似縷縷陽光,一腔至愛至誠的火焰在心中燃燒如山花爛漫,紮根深山十七載。張玉滾老師正是憑著內心的那份執著,猶如大山深處的一彎明月守望著這片希望之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像張玉滾老師這樣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身上閃爍著師德的絢爛光輝,老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老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經受了這些神聖精神的洗禮,一個個平凡的人,經過日日夜夜的堅持,也能變得很偉大,在湧出感動眼淚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當他們的事蹟傳遍大江南北時,人們都為之感動,感動的不只是那優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也要學會堅強和堅持,這場精神盛宴更為我們青少年的前行指明瞭方向!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2

這個暑假,人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奧運會了。當奧運健兒經過奮力拼搏獲得獎牌的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榮譽和獎勵紛沓至來。可是,很少有人體會到這些奧運健兒所經歷過的痛苦和磨難。

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短跑預賽,中國隊的`三名選手出戰,蘇炳添、謝震業和吳智強。最終蘇炳添以10秒05小組第二名成功晉級到半決賽,他連續兩屆奧運會晉級到半決賽,也創造了紀錄。謝震業10秒16和吳智強10秒18遺憾出局,半決賽中蘇炳添跑進了職業生涯最好的成績挺進決賽。

9秒98,在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或許是受到英國選手休斯搶跑的影響,他的起跑反應慢了一點,導致他最擅長的起跑沒能做好,最終只能是略有遺憾的獲得第六名。

雖有遺憾,但這已經是中國田徑選手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亞洲選手的最好成績。一個黑頭髮黃面板的中國人站在了幾乎是黑人專屬的奧運百米決賽賽道上,這是許多年前我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眨眼就過去了,但每個0.01秒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極限。”蘇炳添曾這樣描述0.01秒的定義,看運動員在場上拼搏的時候,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也不斷超越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奮鬥。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4

20xx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王婭立即給基金會發去電子郵件,詢問賬務公開情況。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教授的回信。隨後,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戶。這樣的舉動讓陳章武記住了這個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因為基金會的捐贈者大多數都是陳教授熟識的朋友和同事,像王婭這樣沒見面就直接捐錢的並不多。

20xx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製現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雲。陳章武回憶說:“那天在拍攝現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為愛心人士的代表上臺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麼負擔。”這次見面後,王婭成為基金會的一名志願者。家訪、審查學生資料、走訪受助學校……她全身心投入,把這當作退休後的事業來經營。

去年4月,一向守約的王婭卻失聯了。那天本是王婭約好和基金會工作人員一起去甘肅考察受助學校的日子。直到幾天後,陳章武才收到她的資訊:“非常不湊巧,去紐西蘭旅遊與助學活動的時間衝突了。”又過了幾天,一筆3萬元的捐款匯到基金會賬戶上。

讓陳章武沒想到的是,彼時的王婭根本沒去紐西蘭,而是躺在了天津腫瘤醫院的病床上。胰腺癌晚期,在癌症中屬於最凶險的一類。命運給這個鉚足勁做公益的人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搶跑!倔強的王婭一邊和病魔抗爭,一邊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5月,還在病床上的王婭不忘為基金會匯去早已準備好的捐款;8月,她停掉全部放療,拖著乏力的身體踏上奔赴甘肅的家訪,因為她知道“再不趕快去,就再也沒力氣去了。”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5

英雄,在驚濤駭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裡甘守寂寞清貧。

許多年後,孫景坤的赫赫戰功才被村民們瞭解。65歲的村民張德勝回憶起最早發現孫景坤的“祕密”時,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年我從廢紙堆裡撿回一本舊書,翻書時,我看到裡面講一位戰鬥英雄叫孫景坤,還有他的照片,我一看這不是孫大爺嗎?”

拿著這本書,張德勝跑到孫景坤家。孫景坤不識字,張德勝就把文章讀了一遍,聽到支全勝等戰友的名字,孫景坤點了點頭:“是,寫的是我。”

至此,孫景坤的英雄事蹟才被外界瞭解。

越是豐功偉績,越是低調樸實。一直以來,孫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裡,從不向組織開口、伸手。

為什麼對自己的功勞不提不念?為什麼不向組織要求應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孫景坤的7個兒女也不理解。

在大女兒孫美麗看來,父親對自己嚴苛,對孩子們也幾近“無情”:小時候家裡窮,交不起學費,老師說你爸是生產隊長,開個證明來,學費就可以免了。孫景坤卻火了:“就因為我是隊長,才不能這樣做。”孫美麗被迫輟學。在生產隊幹活時,她幹得好,別人評3分工,生產組長給她評了7分工,孫景坤知道後,把組長批評了,硬逼著把多的工分給拿下去……

大兒子孫福貴也遭遇了類似的境況。不少好的工作機會都被父親逼著讓給了別人,他一咬牙,參軍入伍。這一次,孫景坤沒有阻攔,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時用過的茶缸和毛巾送給兒子。

“到部隊後,首長看到我的茶缸上寫著‘贈給最可愛的人’,他舉著茶缸給戰友們說,孫福貴同志是革命戰士的後代,我們為有這樣的戰友感到自豪!在戰友們的掌聲裡,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親了。”孫福貴說到這裡,眼中淚光閃爍。

摩挲著舊軍裝上的軍功章,老人說出心底的想法:“當年村裡10個年輕人一起參軍入伍,回鄉的只有3個。和犧牲的戰友比,我做這點事算得了啥?條件再艱苦,能比戰場上苦?我活著,是替戰友們活,我要把他們想幹卻來不及乾的工作幹好,才對得起他們。”

溫煦的秋陽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黃的報功書上:“孫景坤同志在朝鮮守備戰鬥中,創立功績,業經批准記一等功一次,這不僅是個人的光榮,全軍的光榮,也是人民的光榮,祖國的光榮……”光線明麗而柔和,為這張歷久彌新的報功書鑲上了一層金邊。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6

如果說起令國人自豪的體育專案,除了乒乓球之外,中國女排必然是不二之選。從五連冠時代開始,中國女排給剛剛走上崛起之路的中國體育帶來了無數的激情與榮耀。時至今日,“女排情結”、“女排精神”依然詮釋著國人對這支隊伍的偏愛。

早年間,為看一場女排的比賽萬人空巷,如今,國人再一次為中國女排血脈賁張。在里約奧運會半決賽上,中國女排3-1力克荷蘭隊,成功闖入決賽,距離再次登上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只差一步。可要知道,中國女排從第一場小組賽開始走到今天,是多麼的不易。

奧運會前,稚嫩的女排大名單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誰也說不好這支年輕的隊伍能在競爭殘酷的奧運會走多遠。小組賽3負2勝的戰績似乎印證了大家的擔憂,主教練郎平默默地承擔著壓力,她在等待,等待著這支年輕的隊伍化繭成蝶。因為她知道,只有這些小姑娘邁過怕輸這道坎,才能真正釋放她們的“洪荒之力”。

淘汰賽第一場,郎平終於等到了姑娘們化蝶之時,中國女排似乎如鳳凰涅槃,在巴西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噓聲中把東道主淘汰出局。賽後,女排姑娘們盡情地歡呼,壓抑了5場比賽的悶氣終於得到釋放。里約當地時間18日晚,中國女排面對小組賽曾經擊敗過自己的荷蘭隊,落後、扳平、被逆轉、再扳平,最終將勝利攬入懷中。連續兩場勝利固然值得高興,但真正令人振奮的是這支打不死、衝不垮、壓不倒的中國女排又回來了。

我們總是用“女排精神”來褒獎一代又一代的取得輝煌成績的女排姑娘,郎平卻說:“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

的確,“女排精神”不僅僅是一句“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自強不息”的口號,也不是運動員胸前金燦燦的獎牌,而是融進每一位女排隊員血液中的傳承,正是這種傳承讓我們為之感動。當我們看到女排姑娘在賽場上忘我的拼搏,不管比賽輸贏,都由衷地想為她們喝彩,也正是“女排精神”讓中國女排總能在低谷中觸底反彈。奧運還未結束,比賽仍在繼續,8月20日的小馬拉塔納體育館將迎來中國女排的終極一戰,希望“女排精神”再次見證中國的姑娘們登上世界之巔。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7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節目,裡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動不已。有被稱作氫彈之父的物理學家于敏老先生;有在貴州貧困山區支教20xx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婦;有為了孩子學習而與孩子同桌20xx年的陪讀母親;也有敢於與暴恐分子作鬥爭的警察叔叔木培提;還有為了遠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病毒的醫務人員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于敏老先生,當主持人宣讀頒獎詞,於老先生的兒子接過獎盃的那一刻,距離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3個月,前蘇聯用了6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中國人只用了2年8個月。朱光亞院士稱,在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的過程中,于敏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唯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那是一段蕩氣迴腸、催人淚下的一代物理學家的故事。1966年12月28日,我國進行了首次氫彈原理試驗,為確保能拿到這次試驗的測試結果,于敏頂著戈壁灘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刺骨嚴寒,檢查和校正測試專案遮蔽體的擺置。核試驗基地都是在條件惡劣的高原和大漠上,當時40歲的于敏身體虛弱到這樣的程度:從宿舍到辦公室只有百米的距離,有時要歇好幾次,上臺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移步。由於過度操勞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現場。但在那樣高難度、高輻射的條件下,於老先生仍以命相搏。經過無數次的測量,中國的氫彈原理實驗成功了!

於老先生這一輩子為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他這種為國家奉獻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要學習他那寬大的胸襟,堅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8

每每看到這個節目不知你們如何,反正我是止不住我的眼淚。我們經常說,好人就在身邊。感動中國的人物,也都來自你們我們他們的身邊。它是中國人的好人觀,行善觀的一種傳遞。“勿以善小而不為"。感動中國,正是這種精神與力量的傳遞,他給了我們希望,讓我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片未曾喚醒的春天。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的是,人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堅信世間的美好,人的心靈不能被負面情緒所佔據,這樣你可能會永久的迷失,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向著美好出發,以每個人的閃光點照亮你身邊的美好,哪怕很微弱,但匯聚一起便是萬丈光芒,千言萬語,也行只有一句話:感動就在你我他每個人的身邊,感動中國的精神與魅力一直在傳遞和發揚,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新一代人點亮。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29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張定宇,一個平凡的人,她就在做著不平凡的事,她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一名院士,術治病人時全為正和危重症患者,院長張定宇隱瞞自己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感染,新冠病毒的妻子,步履蹣跚的與時間賽跑,只想與患者多贏一秒,他說能幫助到別人,覺得很幸福。

同樣的,還有一位叫張桂梅的女士,她是一名教師,和旁人不同,他在山村支教張桂梅說許生比我幸福就足夠了,見效12年,雲南麗江華坪女高1000多名女生走出大山上大學,與此同時,校長,張桂梅的身體每況愈下,學生能夠為社會做貢獻,覺得自己這一生,沒有白費,而在他辛苦支教的這一生,他一共走過11萬里的家訪,路在崎嶇的山路上,他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你昏倒在路上,他甚至把別人捐給他個人的錢拿來資助學生,累積100萬元,全部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學生,這才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人。

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盛世當下,我們更應該追思那些為社會做出貢獻,甚至將自己生命獻出的人。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參考素材 篇30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6月16日在山洪中不幸遇難,年僅30歲。她從貧困山區走出來,又回到家鄉從事扶貧工作,用生命詮釋了她的初心和使命。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就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群眾,擔當起脫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黃文秀同志在入黨申請書中寫到:“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加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文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她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黃文秀同志走了,帶著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群眾的脫貧願望、帶著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群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裡,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黃文秀同志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著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同志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今後的基層工作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融入基層,深入脫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