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精選6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9W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 篇1

昨晚看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精選6篇)

第一次看著“先生”這詞是在冰心上。後來查字典才知道原來有學識得人尊敬的女性方才讓人喊做“先生”。

去年年尾看的是周國平的《妞妞》很感人,也落淚。

看《我們仨》時,並沒有多大的起落,只是心裡是滿著一種很溫馨的感覺。很細膩也很滋潤,慢慢的瀰漫在全身。

我記得是在學的時候學冰心的課本,裡面說她喜歡讀書,不愛風花雪月的辭藻。

我便也是落根,心愛著樸實之物。

《我們仨》就好像翻開的一片紙張,樸素稚嫩,無聲息的融入整個人心裡,彷彿是要在血管裡流暢過的都是發柔韌之力的波浪。

在我很的時候,大概是在國中。我每天下午回家就在床邊的電腦桌上練字,看著窗戶下的馬路邊的人來人往,背誦著論語百家。我總是認為自己已經很老,現在所過的一切生活不過是年老後嚼在嘴邊泛起泡的幼年生活老調罷。

當把時間放在某個點上,每一日都是很平常的,又像著在做著無味的重複,當這個點過去,轉換到另一個點上,就會生出無限的感慨,總認為這個點真真是一眨眼就忽兒過去。若是在這個點上什麼也沒做成讓自己滿意的,心裡自然是不願意的。

人生裡總是要這樣一個長長短短,滿滿缺缺的點集合在一起,堆成一塊,成為一片。

然後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呢。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 篇2

一九九八年,楊絳的先生錢鍾書去世,一生的伴侶,疼愛的女兒都相繼離世,楊絳的晚年情景非常讓人難以體會。在人世的伴侶去世後四年後,結成了回憶錄《我們仨》。

我從前也閱讀過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書,對他們的瞭解也只是停留在語文書中的《老王》,導致我一直以來都認為這些寫作大家的生活離我是很遙遠很遙遠的,可當我偶然閱讀的時候,我認為楊絳更像是一個親切、和藹的奶奶,她筆下的語言溫馨地描繪了他們一家三口,但更多的筆觸間我還是讀出了千辛萬苦,讀出了無可奈何,更讀出來深惡痛絕,看這段:“但我沒有意識到,悲痛只能啼哭,還有鍾書的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老人的眼是乾枯的,只會為心上人流淚”。現在她的悲痛欲絕,她的無助,卻沒人勸慰,她的鐘書先生不在了,老人的眼睛連淚都流不出來。

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從書中,我讀出來中國幾十年間的風雨歷程,一家人的相濡以沫,相親相愛,它詮釋了幸福原來,原來最美好的樣子,告訴我們如何得到幸福。看看楊絳、鍾書先生的風風雨雨,不論怎樣的苦難,怎樣的逆境中,永遠都是一個幸福的家庭。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離別,我會心酸;讀到家常,我會感同身受,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魅力吧!

楊絳被錢鍾書先生成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他們生活在那個艱難的時期,依舊過著幸福的人生,體味著生活的快樂,他們三個的普通,跟現在的許多家庭一樣,一家三口,粗茶淡飯,溫馨簡單。

我們處在這個安定的時期,更要創造像他們一樣的幸福!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 篇3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語文老師推薦高中讀物中,有楊絳寫的《我們仨》。為了豐富我貧乏的文學知識,便硬著頭皮買了這本封皮很搞笑、附錄很多的書。一開始讀,並不是很願意,而且還沒讀懂,我只是跟隨著楊絳——一個關心孩子的母親,一個關愛丈夫的妻子,跟隨著她那朦朧而又不失真實的夢,讀完了在古驛道上發生的事,我沒有接著往下讀,因為沒有讀懂使我失去了興趣。可是,不知不覺中,我眼前總是浮現古驛道充滿大霧的場景,有光禿禿的客棧,還有鍾書所在的孤獨的小船,更有阿圓向媽媽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開始回憶,開始思考。為什麼鍾書會在小船上遲遲不下來?為什麼鍾書有時候感覺很累?為什麼他們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為什麼夢和真的一樣?為什麼阿圓的病情會在楊絳的夢裡出現?

我吃飯想,睡覺想,和同學說話的時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開末尾的片段,寫著:“鍾書於1998年去世,阿圓於1997年去世……我是一個聯絡員,傳遞訊息的。”還有“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哦,我頓時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興奮過了頭的我追著我知識淵博的同桌問個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樣,這個偉大的母親,用古驛道客棧和自己編織的夢,營造了一個朦朧迷茫的場景,填充家中後半期悲慘的故事,讓整個場景不顯得蒼白而又荒涼。

於是,我繼續往下讀。我喜歡鐘書與楊絳在國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房子雖簡陋,可有愛相伴。我喜歡圓圓頭,被稱作“磁娃娃”、“星海小姐”,我喜歡中國人成為國外的焦點。在阿圓漸漸長大的這段日子裡 ,“他們仨”真的很幸福,夾雜著鍾書的才華,圓圓的熱淚,和楊絳的“穩”,這三個人像三個不同的音符,單個敲擊出來不好聽,只有組合在一起,才會編織美好的交響樂。不知不覺,從來不愛讀書的我變了,作業也不寫了,覺也不睡了,總是啃著這小小的書。想到三人在古驛道邊的小船上相聚,阿圓在船尾抱著爸爸的腳,楊絳抱著鍾書的頭,我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和父母睡一個被窩,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著,可我們一點也不寒冷,因為“我們仨”的心也是緊緊靠在一起的,就像“他們仨”。

我知道,這本書是悲傷的,是楊絳自己一人回憶的,書中有句“當時沒問,以後也沒想到問,現在已無人可問”更是讓我流了大把的眼淚。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沒了的就再也回不來了。要把握好現在,過好每一分鐘,即使“世間好物不堅牢”,也要微笑著面對明天,讓“好物”多一些,這樣,才不會撈得個“後悔”二字。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 篇4

說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裡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裡記錄著生活裡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脫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為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說:“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著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接受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己的人、自己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著孤單的身影,對著寂寞的檯燈嘆息。

楊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繪得多麼壯麗,多麼繽紛,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著她的丈夫,女兒,她有著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她的文字裡透出來的盡是黑白底色,年輕時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閨秀,到老年時候的沉著堅毅。在這片田地裡,你何處去尋找市儈氣息?又有什麼比這無聲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楊絳說:“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為她的心裡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 篇5

桀於幾個月前送我此書和《聽楊絳談往事》,他說楊絳文字非常平實,很有必要讀一下。雖對楊絳有些瞭解,也曾神往過,欽佩之至,但未曾仔細拜讀。

終於我花了四天時間,於今天仔細讀完了《我們仨》。按說大篇幅的傳記式敘述應挺無聊的,可是我卻讀上了癮,出門時想著,工作時惦著,連做飯時也念著。第一天讀時,天氣陰著,似乎要下雨,卻下不來,我剛讀了一點點,就忍不住看最後的附錄,父女、母女間的書信,不知道哪個地方觸動了我,眼淚嘩嘩地流。今天全書讀完又看了一遍附錄及文中精彩處,沒有眼淚,只有感慨。天卻綿綿地下了一天的雨。

書分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然後是附錄(書信及瑗為爸爸畫的像)。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僅兩頁,楊曾做了一個夢,夢中與錢突然失散,惶惶中總想找到他,卻等不來,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這一部又分三節,第一節,走上古驛道;第二節,古驛道上相聚;第三節,古驛道上相失。我讀這部分時,我也跟隨楊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說它是夢,可是好多情節卻那麼真切。我迷惑了。我想這古驛道上的來來回回是楊的心裡歷程,在古驛道上她送走了她最摯愛的丈夫和女兒。當人面臨巨大打擊時,特別是一個垂暮老人,送走她一生依戀並敬仰的丈夫和哄著她護著她愛著她的心上肉女兒時,這內心歷程可想而知。微信公眾號上傳唱著她是如何堅強,如何一個人舉辦了什麼什麼重要學術會等斐然成績,其實她也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一個只想仨人相守平常過一生的女人。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章節用了將近一百頁,篇幅最長。講述從一九三五年七月,他們夫婦結了婚到英國牛津求學開始,直到一九九八年歲末錢去世,這期間發生的生活敘述。

"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我們住入新居的第一個早晨,‘拙手笨腳’的鐘書大顯身手。我入睡晚,早上還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隻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來享用了。他煮了‘五分鐘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做了又濃又香的紅茶。我從沒吃過這麼香的早飯!"

"我們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裡,除了家有女傭照管一日三餐的時期,除了鍾書有病的時候,這一頓早飯總是鍾書做給我吃。每晨一大茶甌的牛奶紅茶也成了他畢生戒不掉的嗜好。"

"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

"鍾書只求做好了本職工作,能偷工夫讀他的書。他工作效率高,能偷下很多時間,這是他最珍惜的。"

"鍾書住進城去,不囑咐我照管阿瑗,卻囑咐阿瑗好好照管媽媽,阿瑗很負責地答應了。阿瑗那麼個小不點兒,我有她陪著,就像鍾書陪著我一樣,走過小橋,一點也不覺害怕。"

"上隨便什麼館子,他(鍾書)總能點到好菜。他能選擇。選擇是一項特殊的本領,一眼看到全部,又從中選出最好的。他和女兒在這方面都擅長:到書店能買到好書,學術會上能評選出好文章,到綢布莊能選出好衣料。"

"吃館子不僅僅吃飯吃菜,還有一項別人所想不到的娛樂。鍾書是近視眼,但耳朵特聰。阿瑗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在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聽到的只是他們的一言半語,也不經心。鍾書和阿瑗都能聽到全文。我就能從他們連續的評論裡,邊聽邊看眼前的戲和故事。我們吃館子是連著看戲的。我們三人在一起,總有無窮的趣味。"

"這段時期,鍾書和我各隨代表團出國訪問過幾次。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然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我們兩人每天在起居室靜靜地各據一書桌,靜靜地讀書工作。我們工作之餘,就在附近各處‘探險’(不是真探險,我也解釋不好,就是一種小興致吧,看此書才會明白),或在院子裡來回散步。"

"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變為最大的。"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 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我很想追隨楊絳的記述,把她在國外的兩次搬家,在牛津從老金家搬到高階住宅區,再搬到巴黎;回國後,住在上海搬家的種種,以及建國後住在北京的種種搬家,最終莫名地(不知是誰幫他們的幫,給的房子)住入三里河寓所,這些搬家過程中的生活波瀾給勾勒出來,但我最終放棄了。楊絳已經把她的生活勾勒成一本書了,我再簡化,恐怕就失去中其中的味道。生活的紋理不是幾句話能講清的,非讀此書不可亂揣也。

這本書是楊絳的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所想,不是小說,可我卻有上癮的感覺。它不深奧,也不哲理化,卻處處有情味。生活有苦悶有波折,但有書有愛,一切都可過去。家是哪裡?家是有愛人有孩子的地方。不管環境如何艱苦,只要有愛人有孩子,這個家就是溫暖的。哪怕當初再溫馨的"三里河寓所",因為愛人和孩子的離世,也"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以前剛來濟南上學時,我不喜歡濟南,它的天總是陰的,後來才知道是霧霾的原因。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大自然的人,喜歡乾淨的天空,清澈的空氣,明亮的山水,這些濟南都沒有。後來陰差陽錯地來到濟南定居,居然慢慢喜歡上這個城市。這裡有你愛的人,你的孩子也在這裡出生、成長,這裡的街街景景已有了你快樂幸福的印跡,不愛都難。愛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俞洪敏說,他的兩個北大同學,去了深山老林結婚生子。雖然我向往平靜的生活,我相信楊絳也向往,但我們知道逃避是最容易的,死也是一了百了的,好好活才是不易的。生命轉眼即逝,用你的生命好好地愛親人、朋友還有最為重要的自己,珍惜來之不易的生命時光。坦然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做好自己,追尋更好的自己,發掘生活的種種樂趣,靜下心來做好現在。

我們仨看書心得模板 篇6

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最溫的暖,最善的心。這就是大家閨秀楊絳先生,她的一生始終寵辱不驚,溫柔如水。她把自己放的很低很低,鍾書把她放的很高很高,她溫柔賢惠,他寵溺溫情。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愛戀,是一場不驚天動地卻成為永恆的愛情。

如她溫婉,如他專情,這才是最真的愛情,這才是最溫的陪伴,這才是最長情的多情。讓我用自己的笨拙和感動談一下我對愛、對婚姻、人生的理解。致敬楊絳先生,您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

一、兩個人的世界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它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表白,不需要太深情的對白。我愛你,我從心底裡心疼你,我為你願意做任何事情。我愛上你,就愛上了愛情,我們彼此變成更好一個人,我們一起吃苦、一起讀書、一起散步、一起交流,一起走過人生的起起落落,一起面對人生的春夏冬秋。

因為有你的陪伴,我從不孤單,因為有我的陪伴,你從來不寂寞。

鍾書做錯了事情,弄壞了東西,搞砸了事情,總是忐忑不安的找到楊絳,楊絳總會說一句話:沒關係,我會修好它。沒關係,我去做。沒關係,我會弄好它。多好,這時的鐘書,這時的才子像一個被寵溺的孩子。也或許每一個女人身上都有一種母性,對她深愛的男子總是想對他更好,更好,那個時候柔弱的她也可以成長一棵大樹,為她愛的人遮風擋雨。

這種感情美好、純真、透明。我遇到了你,從此你就是我最美麗的風景,無人可以超越,那是最真、最純、最珍貴的愛。

從前慢,慢到我們只能去愛一個人,慢到我們的心只有能放下一個人的空間。我遇到你,從此之外的風景只是經歷,那美好的將成為永恆。

細數如今的愛情,太氾濫,太多情。當代的愛情多數都是快餐,三分鐘熱度、三分鐘感覺、三分鐘熱情、三分鐘感動。三分鐘後你向左,他向右,無非是誰先將誰遺忘。遇到一個真心愛的人,遇到一個能讓你感動,能走進你靈魂的人,得拿出石頭剪刀布的運氣,愛情都去哪了?是誰辜負了誰?

愛情是需要經營和付出的,愛情出了錯,兩個人都有責任。

自私、猜忌、兩個人思想的不對等都無法構建完美的愛情。愛情需要身心相互吸引才能碰撞出熱烈的火花,如果我們僅僅為了謀求肉體關係而維繫的感情,總是會在短暫的熱烈中支離破散、灰飛煙滅。

二、三個人的世界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詩篇。阿圓是幸運的,她有懂她的媽媽,她有愛他的爸爸,而且他的爸爸和媽媽也彼此深愛。這是最完美的童話。

孩子是天使,是讓兩個人關係更穩固,更有共同語言的紐帶。

雖然養孩子絕對是一個讓經濟負增長的投資,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到幼兒園、國小和更深層的教育經歷。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可是孩子是我們無法拒絕的禮物。

我敢說每一個拒絕孩子的人,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會嘲笑自己曾經的觀念是多麼可笑和無根據。當然,現代人的生存壓力太大,含著金鑰匙拼爹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在辛苦勞碌、起早貪黑的加班、加班中消耗年華。

數萬一平的房子,日益增長的支出,你要去維繫生活,你要努力去在城市裡打拼擁有一個家。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人生不是在荊棘和苦楚中走出來一條光明大道。

有些苦、有些難,咬咬牙就挺過去了。長大前,我們是父母懷裡的小寶貝,長大後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裡唱著好聽旋律的情懷主義,詩和遠方是要在努力奮鬥的背景下才能實現的後享樂主義。

你堅持,你努力,你終會收穫自己的風景。我們仨一起走下去,這是最溫柔,最美麗的風景,比詩和遠方更真實。

三、心疼你的心疼

讀楊絳的我們仨失散了那些片段。我幾度放下,擱淺,數次有想哭的衝動。我心疼這個百歲的老人,在短暫的時間失去女兒、失去愛人,獨自行走在風裡。

雖然這位百歲老人依然是那麼慈眉善目,心平氣和,用不急不緩的語調來回憶她失散的親人。且不提鍾書的才華橫溢,再優秀的他也不過只是她心裡的一個支柱,只是她的愛人,她女兒的父親,她陪伴走了多年的親人。

上帝是公平的,它給了你愛,也給你傷,它給了你甜,也給了你苦,它給你無與倫比的愛情,也留給了痛入骨髓的悲傷。

她的心裡的痛只有黑夜懂得,只有落日的雲霞懂得,只有飛翔的鳥兒懂得,只有她那顆忽明忽暗的心懂得。只是有些傷不必說,有些痛無需言,那些想念和悲傷都通過了她的溫婉、她的娓娓道來得到了體現。

真的心疼這個堅毅的老人,再堅強的心也不過是女人。都說女人是水做的,當水結成了冰,還得拼命把自己焐熱,只因為逝去的已經不能重來,生活還是要繼續,愛情永遠活在靈魂裡,楊絳一定是依靠著愛的堅定、細微的真誠來守護著自己的一顆初心。

無論多苦,無論多悲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先生,您是我一生的榜樣,願您們一家三口在那個我們看不到的世界恩愛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