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精選6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89W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 篇1

1、經常讀書給孩子聽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精選6篇)

這樣能夠幫助你的孩子瞭解單詞的讀音和意思。閱讀包括瞭解單詞的拼寫,同時還包括理解單詞的含義。當你大聲的朗讀給你的孩子聽的時候,你可以問他們對這個情節的理解和他們對這個單詞的理解。

2、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家長在帶孩子們去圖書館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自己選擇他們想要閱讀的書籍。這時候,父母要注意孩子們感興趣的書籍是什麼,並且給孩子們找一些他們可能會感興趣的書籍。同時,你也可以偶爾給孩子們買一些新書作為禮物。

3、和孩子們玩文字遊戲

在冰箱上用磁鐵拼出孩子們知道的單詞。讓孩子們用手指在沙子裡面將看到的單詞拼寫出來。父母還可以和孩子們玩押韻遊戲,並且將單詞的尾字母指出來。給孩子們說一些繞口令,並且將開始的單詞的發音指出來。

4、試著讓孩子讀書

讓你的孩子試著讀書給你聽,即使你的孩子可能還不能讀的很流利。如果整個頁面的單詞都非常的複雜的話,那麼就讓他們讀那些他們知道的單詞。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 篇2

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親子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幾個心得體會。

俗話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家長應養成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好習慣,一個好的看書習慣加上興趣,便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兒子是我一手帶大的,他的每個階段的成長,我都歷歷在目……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喜歡的書,使孩子對書產生興趣,然後才能開拓視野,探索新的知識。兒子早期喜歡《小企鵝》,《小笨熊》系列口袋翻翻書,尤其喜歡交通工具這個類別,天天有事沒事的就拿著書讓我讀給他聽,什麼是小汽車,工程車……有時走在路上看到有書上的車,就特別激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路上行駛的車幾乎都能叫出來是什麼名字:寶馬、大眾、豐田……

上了幼兒園以後,我才懂得看繪本對孩子的益處。在這裡要特別感謝幼兒園的老師們,對小朋友的付出和對家長的引導。兒子在幼兒園舉行的“小海豚閱讀吧”活動中,還被授於“書香小博士”稱號,直到現在都經常問我:“媽媽,什麼時候能輪到我看書啊,我都好久沒有去小海豚閱讀吧了。”

其次:適當引導,學以致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解故事內容,更多的是想拓寬孩子的視野能夠學其之長,將其好的一面變為孩子自己的。我在陪兒子的讀書中,比如孩子在家說話沒大沒小,沒有禮貌時,我就在一旁說什麼書說的什麼故事……然後兒子立馬就知道自己錯了,改掉不良的行為。寫到這裡我不得不提我家有一本叫《猜猜誰來了》這本書,內容主要是告訴孩子要謹慎地對待陌生人,遇到陌生人該怎麼辦?發生在上學期的一件事,我和孩子在國小部的門口附近走散了。孩子以為我回家了,我以為孩子跟小朋友一起跑著玩呢?當孩子找不到我的時候在路上大聲哭喊著:“媽媽…媽媽…”當時圍觀著好多家長,學校門口對面的小賣部裡的人,讓兒子到她那等著,兒子就是不去,就站在路上哭……正在這時,我家鄰居接孩子回家看到兒子在哭,問了一下情況後,對兒子說:“我帶你去找你媽去……”兒子才跟著她走,在場的家長都誇這孩子不錯!在校門口的北面找到了我,我當時也著急死了在找兒子。當大家告訴我經過時,我既為兒子今天的表現感到驕傲,又為兒子嗓子都哭啞而感到深深地自責……

最後,家長要以身作責,貴在堅持!每天晚上入睡前,兒子都會挑好自己喜歡的書,在床上等著我來給他講故事。我倆相互依偎著,我聲情並茂地給他講書中的故事,他每每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喜歡擬聲詞句,每到這時我都誇張的讀出聲來,逗得他嗝嗝大笑……兒子對書中的故事大都爛熟於心,可他百聽不厭。在閱讀時,有時會有意識或是無意識讀錯了或是多翻了一頁,兒子既然會發現。這讓我不敢有馬虎,敷衍的心態,要為兒子做個好榜樣!有時他也給講一些幼兒園老師講得小故事,問一些我回答不了問題,發現他比我小時候厲害得多,幸福得多!

親子閱讀不僅伴隨著兒子一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閱讀的過程中,我和兒子共同學習經歷著書裡的喜怒哀樂,是與非。同樣心也與兒子貼得更近,也使我和孩子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儘管有時你與同齡人還存在某些差距,但是媽媽已經看到了你的進步,媽媽已經很欣慰了!

親愛的兒子,讓你的童年裡有爸爸媽媽的陪伴……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 篇3

1、根據情節改變表情

要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聲音表情”非常重要。可以採用聲調高低、聲音大小、聲色粗細,以及生氣或開心的腔調來表現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的變化。還可以適當模擬故事中角色的動作和手勢,使故事更形象化,以此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此外,朗讀的時候還要控制好速度,讓孩子有時間去理解和吸收。

2﹑適時地用口頭語解釋

給孩子讀書就是要讓他接觸豐富的書面語言,但是理解書面語言需要一定的過程,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用口頭語言或半書面語言來解釋,譬如“愚蠢的主意”,就是非常笨的主意,那不是一個好主意等。

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意識地使用那些讀過的書面詞彙,以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書面語。朗讀後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歸納和總結故事的大致內容,對孩子積累閱讀經驗很有好處。

3﹑提前熟悉故事情節

上學時朗讀課文的經歷告訴我們,再簡單的文字,第一次朗讀時在字音、斷句、重音和連貫性上都會出現錯誤。這些錯誤肯定會直接影響你的小聽眾對故事的理解。所以媽媽在說故事前應先通讀一遍,瞭解故事脈絡、角色特徵、語言風格等,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讀。

4﹑要充滿熱情地朗讀

要想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父母首先要表現出樂在其中的狀態。這樣才會讓孩子通過模仿向你學習,並被你的情緒所感染。相對邏輯語詞記憶、形象記憶和運動記憶而言,這種情緒記憶對孩子來說更為持久和深刻。所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的熱情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5﹑用手指點畫頁內容

一般而言,好的童話書包括三條線索:文字講述線索、圖畫講述線索和文字和圖畫共同講述線索。因此,認真觀察圖畫能夠幫助孩子理解相關內容,並且培養他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對圖畫符號的領悟能力。所以父母在朗讀時,如希望孩子注意的部分可用手指點,更能幫助孩子理解圖和文的互補和互動,並關注其中別具匠心的小細節。

很多父母都沒有過多的時間和孩子共度,那麼給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書是很有必要的。有位教育家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這句話深刻地闡明瞭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父母用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 篇4

一、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第一批書,使孩子對書產生好感。

二、提供自由閱讀環境,創造輕鬆學習氛圍。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們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樣把一本書從頭至尾看完。表現為孩子總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那本。在上國小前,對此不要太在意。通常,在學前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長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

三、觀察閱讀愛好,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閱讀環境。

蘇珊羅森韋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家長除了對不健康的讀物進行控制外,不需要對孩子所讀書籍的內容、型別和範圍進行人為的約束和控制。所以每次在書店選擇圖書以及為孩子徵訂各類雜誌時,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書本,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卡通動畫類書籍,但是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應該是範圍越廣越好。為了避免閱讀上的"偏食",在她選擇書本的時候適時的給孩子推薦一些其他讀物,給其介紹這些書籍的內容、特點,以提起孩子對這些書本的興趣,而不對孩子的選擇進行簡單的干涉,儘量做到不影響孩子的閱讀積極性。

四、親子共讀,營造閱讀氛圍。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親子閱讀"是以閱讀為紐帶,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為孩子的心帶去更多的關愛慰藉: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家長必須以身作則,且儘可能做到多和孩子一起看書,多與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與孩子分析、討論。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變得更加濃郁,同時閱讀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這樣既營造了和諧的親子關係,又讓孩子享受到讀書的樂趣,還讓孩子體會到了學習的滿足。

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實際上我們在親子閱讀上做的還遠遠不夠,今後我們會更加努力,希望能過這些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以上就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 篇5

就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國小階段是學習課程最輕鬆的階段,也是孩子記憶的黃金階段,我們要抓住孩子記憶的黃金時期,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快樂自由地徜徉於書海,感受來自閱讀的快樂之旅!

一、首先,注意培養和保護孩子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喜歡閱讀,才能付之於行動。所以,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建立對閱讀的興趣。沒錯,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也沒有孩子天生是不愛學習,不愛讀書的。對於閱讀,開始時孩子也是抱著極大的好奇心的,後來為何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這與我們做大人的引導方式有關。所以,引導之初就是尋找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否則書的內容再好質量再高,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無用的。即使對成年人來說,持久的閱讀興趣也是來源於書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因此,買書時,要挑選一些故事性較強、對孩子有吸引力的書籍,孩子才會擁有繼續閱讀下去的持久動力。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每天我一定要做的事是給孩子講故事,如果哪天我忘了孩子便會提醒我,有時候他等不及了,會自己拿著床頭的書本認真的翻看,因為大都是一些繪本,繪本精美的插圖,還有畫面亮麗的色彩,以及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都是孩子的最愛。對於小小的孩子來說,故事的魅力是無窮的,好聽的有趣的故事,孩子聽了好多遍也不會覺得厭煩,個別的熟練到能夠自己講下來,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和我們有相同經歷的人一定會有深刻的感受的。我想有了這方面的興趣,等孩子年齡稍大一些,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自己去閱讀的。

二、為孩子推薦合適的書籍。

有了閱讀的興趣,為孩子推薦挑選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又讓孩子喜歡閱讀的書籍很重要。我分年齡段簡單介紹一下:

低幼階段,主要是圖畫書為主,比如一些著名的繪本,童話故事等。我的兒子現在5歲,我常給他讀的書有::《好餓的毛毛蟲》《蚯蚓日記》《我爸爸》《我媽媽》《爺爺一定有辦法》《愛心樹》《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奧利弗的大夢想》《小熊與最好的爸爸》《鼴鼠和月亮的故事》《好孩子好習慣》《小怪物的故事》《小雞卡梅利多》等等。還有一些科學類的書籍,如《小牛頓科學館》,《法布林昆蟲記》《神奇校車》等等。有單本的,也有成套的。孩子特別喜歡。

國小低年級階段,仍是以圖畫書、繪本書、童話故事、睡前故事為主,如《安徒生童話》《小巴掌故事》《笨狼的故事》等,也可以適當閱讀一些趣味較濃的長篇小說《一年級的小蜜瓜》《一年級的小豌豆》等。

中、高年級階段閱讀的範圍更廣。如四大名著,一些獲獎的國內外名著,《時代蟋蟀的廣場》《夏洛的網》《長襪子皮皮》《魯濱遜漂流記》《窗邊的小豆豆》《小屁孩日記》《比波王子的故事》等等,還有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的,楊紅櫻小說系列,新人文學讀本系列等等。

關於書籍的選擇,尤其是中高年級的閱讀書目,可根據老師的推薦,或參考校訊通的【閱讀樂園】,網頁上對不同年齡段的閱讀也有很好的推薦書目,大家可作參考。

三、採用恰當的閱讀方式。

1、親子閱讀:親子閱讀一般適合於低幼年齡段和低中年級階段的閱讀,它的形式也很多,一般有以下幾種,如:媽媽讀,孩子聽;媽媽和孩子輪讀;孩子讀,媽媽聽;孩子和媽媽比賽讀;媽媽和孩子邊讀邊聊等。

2、家庭讀書會:家庭讀書會是一種以多種表現形式來展示讀書效果的活動。幾個家庭聯合,或一個獨立的家庭也可。大家在一起,或講故事,或誦讀,或吟唱,或穿插有趣的讀書名言、笑話,或談讀書收穫和體會等等。目的是讓孩子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樂,進而快樂地閱讀。

3、以活動促進閱讀。除了書本本身帶來的閱讀興趣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活動的形式促進孩子的閱讀,比如積極響應班級老師開展的閱讀活動、校訊通舉辦的書香班級大賽等等。尤其是校訊通書香班級大賽,已經舉行了八屆,第九屆活動在本月月底即將開賽,不妨帶領孩子積極參與。

四、需要注意的幾點。

1、身教重於言教,自己要做好讀書的榜樣。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也很重要。也就是說我們自己首先要做讀書人,如果沒有時間讀書,至少孩子在讀書的時候,我們不能做看電視或打麻將之類的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情。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讀書氛圍。而且愛讀書的家長也比較輕鬆自如地給孩子選取適合孩子年齡段閱讀的書籍,否則就會沒有充足的理由在那裡對孩子的閱讀指手畫腳。

2、不要有孩子讀課外書就是讀閒書的想法。因為沒有閱讀積澱的語文成績,只是在考查孩子學課本的水平,孩子一旦孩子進入國中,尤其是高中,語文考卷和課本的練習越來越少,而與閱讀量的相關性就顯現出來了。

3、不要為了寫作而閱讀,也不要為了摘抄積累而閱讀,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外,不要再私自讓孩子寫讀後感,或者讀書筆記之類的,因為壓力之下的帶有任務的閱讀往往會讓閱讀的興趣大打折扣。

4、買書時儘量少買或是不要買那些功利性太強的作文輔導書籍。這樣的書雖然對孩子的寫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往往會限制孩子的寫作思維。像孩子愛看的《阿衰》等漫畫書籍,只建議作為偶爾的消遣。

5、買來圖書後莫要把圖書束之高閣,要把他們放在書桌、床頭、沙發等孩子唾手可得的地方,方便孩子隨時拿來閱讀。

6、留心孩子讀書的姿勢,不要看壞了眼睛就好。

五、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購書方式。

除了到附近的書店去買,還可以到網上購買書籍,比如可以送貨上門的當當網和卓越亞馬遜網,另外還有京東商城、中國圖書網等等。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試用過許多的手段來促進學生的腦力勞動,結果得出一條結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閱讀貧乏的人,一定是語言貧乏的人,同時也是思維貧乏的人。而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所以,如果學校教育中不能為孩子提供足夠的閱讀條件的話,那麼更要我們在家庭中來補足孩子的課外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讓孩子的人生因閱讀而幸福美好!

家長和孩子閱讀心得 篇6

一、主動與孩子探討書報或新聞中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可以讀同一本書或文章,讀完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這篇文章寫了什麼?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你覺得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 是什 麼?讀完文章,你學到了什麼……看新聞時,可以問問孩子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和孩子要形成互動,對孩子認識不夠深刻的問題,家長可以說出自己的看 法;對於有爭議的的地方,要共同探討。這樣會提高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鍛鍊概括能力,增強對文章和事件的理解,激發閱讀的興趣,還能有助於家長和孩子之間 的溝通。

二、給孩子營造讀書氛圍。

首先,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如: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自己的小書架等,這些並不難做。其次,平時少看會兒電視,多帶頭讀書、讀報,做孩子閱讀的 榜樣。此外,堅持引導孩子定期去圖書館看圖書或借閱圖書。總之,家長要言傳身教,營造讀書氛圍,激發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

三、培養積累的習慣。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求孩子準備一個積累本,堅持摘錄所閱讀文章的好詞、好句、好段,堅持寫讀書筆記,或寫閱讀感受,不一定很多,但一定要堅持寫。家長自己也可以寫一寫,然後互換,談談對彼此的看法。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閱讀能力,還為寫作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