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2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45W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1

目前,我國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提高,如今已進入了“旅遊+”新時代。“旅遊+”,是指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臺、插上旅遊翅膀,催生新業態,提升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水平與綜合價值。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2篇)

為我所知,“旅遊+”代表著一種新的先進生產力。“旅遊+”是旅遊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培育旅遊大產業,關鍵是做好做足“旅遊+”這篇大文章。當前,我國整體發展為“旅遊+”創造了條件。通過實施“旅遊+”,我國旅遊業將經歷一個大調整、大變革、大跨越的過程,進而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數量增長到質效提升、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發展的大變化,向旅遊強國穩步邁進。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我們關於旅遊的認識停留在簡單的消費層面,把旅遊看成是孤立的行業。實際上,旅遊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僅僅是消費,而是覆蓋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領域;旅遊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產業,也是具有優化區域佈局、統籌城鄉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功能的新經濟增長點。橫峰縣是國貧縣,鄉村旅遊資源比較豐富,鄉村旅遊扶貧也是該縣農村扶貧開發的主渠道之一。橫峰旅遊扶貧既有利於打破橫峰縣貧困地區的封閉狀態,又有利於更新人們觀念、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9月11日上午,橫峰縣旅遊局全體幹部認真傳達學習全縣結對幫扶、精準扶貧暨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議精神,並對縣委書記饒清華就如何抓好結對幫扶、精準扶貧暨基層黨建工作的講話精神進行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我們作為縣級基層旅遊部門,該如何做好旅遊扶貧工作呢?我個人的思考是:圍繞建設文明新村目標,以精準扶貧為突破口,以發展鄉村旅遊為主線,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富民興村為目標,突出“四個一” 工作重點:

一是編制一部鄉村旅遊規劃。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與掛聯扶貧的困難群眾逐戶見面,摸清民情、民意、民願,圍繞旅遊扶貧做好旅遊規劃基礎材料,立足鄉村旅遊資源優勢,圍繞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聘請規劃設計單位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在規劃文字中,結合鄉村旅遊開發,把全村產業進行立體化佈局,明確將“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與“種養畜林果水”等產業進行有機結合,努力將資源優勢向資本優勢轉化。

二是爭取一批旅遊扶貧專案。縣級旅遊幹部要深入掛聯扶貧鄉村,與掛聯扶貧的村委會班子成員進行座談對接,通過了解村情村貌及存在的問題,找準幫扶對接的重點,根據瞭解到急需解決的問題,縣旅遊局與縣扶貧辦一起將積極爭取有關專案給予支援解決,同時將積極引導支援掛聯扶貧鄉村在草莓西瓜蔬菜採摘、垂釣休閒、農家樂等鄉村旅遊專案的開發建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旅遊新業態的發展,增加群眾的收入。

三是培育一批旅遊示範戶。按照統一規劃、分散建設、帶動示範的原則,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參與旅遊發展意識強的農戶進行重點培育,擬選定有條件農戶開辦農家樂、家庭旅館、娛樂專案、土特產品開發等,根據鄉村旅遊發展需要,設立“鄉村旅遊服務中心”,並在村委會掛牌,主要負責該村旅遊資源的保護、管理和服務,同時,縣旅遊局帶領全體黨員幹部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節日慰問活動,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當中去。

四是開展一批鄉村旅遊村官培訓。我國從20__年到20__年計劃培訓6000名村官,開展旅遊規劃扶貧公益行動,加強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確保到20__年實現7017萬貧困人口的17%(1200萬人)通過旅遊實現脫貧。“旅遊+創新創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大批返鄉農民工通過參與鄉村旅遊經營實現了創業致富;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和文化、藝術、科技等專業人員落戶鄉村,將自身的專業優勢與鄉村的資源優勢、旅遊的市場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批鄉村旅遊創客基地。據此,我們基層旅遊部門將結合掛聯扶貧鄉村對鄉村旅遊村官進行系統培訓,充分做好發揮鄉村旅遊扶貧的積極作用,圍繞“旅遊+重點領域”,更好地服務發展大局。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我作為一名普通的鄉鎮幹部,既是建檔立卡戶的幫扶幹部,也是新村一組的包組幹部,在整個脫貧攻堅工作中認真負責的完成每一次統計、每一次入戶,爭取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最好。下面我想從三個角色來談談脫貧攻堅中我個人的感受。

一、普通的基層幹部的角色

作為一名普通的鄉鎮幹部,參加工作3年多將近4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在鄉社會事務辦工作,主要從事民政、殘聯、科技、食藥品四個部門的工作,也是為民服務視窗的一名工作人員。每天面對繁雜的本職工作和形形色色的群眾,有時甚感有心無力、疲憊不堪。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低保每月的動態調整,有進有出,低保中建檔立卡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每月比對,每一項資料都要求精準再精準,及時再及時。在這反反覆覆的折騰中學習到了一項項新技能,不斷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磨鍊了為人處世的心性。

二、幫扶幹部的角色

我的掛鉤戶是__新村__20__年建檔立卡戶明雄兵,家庭人口4人,父母均為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兒子年幼。剛掛鉤該戶的時候家庭比較貧困,房屋級別為C級危房,明雄兵作為一家之主常年在外務工,薪水微薄,再加上愛玩的本性,日子自顧不暇,根本無暇顧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家中僅靠父母採點茶葉、種點包穀、喂幾頭豬維持,生活一貧如洗。

自掛鉤以來,多次入戶,從一開始調查瞭解家庭人員基本情況、收入來源、家庭財產狀況等詳細資訊,到後來動員該戶改造房屋,帶工程隊伍實地到戶量地基、做建房規劃,再到後來動員在外務工的明雄兵回家創業,無數次的溝通交流讓我們從普通的幹群關係變成了親戚朋友,也讓“不太完整”的家庭變得完整,即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倫之樂,更讓家庭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觀。作為一名幫扶幹部,感到十分欣慰。

三、包組幹部的角色

我所包的組是__村委會新村一組村民小組,新村一組是20__年從賽崗村委會、木城坡村委會因地質災害搬遷重組的村民小組。新村一組現有常住人口72戶32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8戶75人,20__年脫貧5戶19人,20__年脫貧5戶21人,20__年脫貧7戶31人,20__年脫貧1戶4人,現已實現全部脫貧。

包組工作是三年來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8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之前__村委會掛鉤單位不具備履職條件,每一次入戶、填表、調查、做工作都是一個人完成,填表、算收入到心力交瘁,檔案反反覆覆修來改去,一遍又一遍改到懷疑人生。所幸,所有努力沒有白費,前期的辛苦和努力使我對村情更為熟悉,對每戶建檔立卡戶人員基本資訊、收入來源、財產狀況掌握的更為詳細,為後期工作的開展做了一個良好的鋪墊,讓後期的工作開展更為得心應手。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絕大部分的群眾是純樸的,是用心配合支援工作的,但一部分群眾的思想有待轉變,感恩意識極差,牢牢抓住某一項享受不到的政策,而對享受的諸多政策卻隻字未提。我認為對這一部分群眾應該對加強感恩教育,讓他們知道“等、靠、要”思想不可有,所有的好日子都是靠自己雙手奮鬥得來。

以上是我三年脫貧攻堅工作的心得體會,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字皆是從點點滴滴工作中總結得出。脫貧攻堅之戰告一段落,但未來還有更多的攻堅戰需要我們參與,不努力的青春不完美,告訴自己: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擼起袖子加油幹!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3

脫貧攻堅戰役在全市打響,按照因村派人的精準扶貧要求,市縣鄉三級聯動,下派駐村扶貧幹部達2200餘人,脫崗助力困難群眾早日脫貧,共同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習的扶貧攻堅號令,對駐村幹部而言,責任重大,任務艱鉅,使命光榮,同時也是工作能力的考驗。眼下,核心就是要把精準落到實處,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村立項、因戶施策。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立足實際、分清主次、抓住要害,做足“謀劃”功夫,否則就容易適得其反,勞而無功。

謀定而後動。從農村實際情況看,村班子和村幹部幹工作熱情高,但有時也存在工作計劃性不強的問題;抓到底的態度有,但對統籌兼顧則往往重視不夠。作為組織精心選派的駐村幹部,一定要把帶領村班子謀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首先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思路和打法上,堅持在整體工作長遠謀劃上高站位、把好關,補齊短板,寧心靜氣,蓄勢而為,堅決避免“為了修路伐了樹、為了修牆毀了路、為了綠化重栽樹”的追求短期效應現象。

盲從是最大敵人。1935年,在黨和軍隊危急存亡的時刻,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強渡烏江天險,終將敵兵甩在身後,為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以古鑑今,扶貧工作決不能盲從,地域位置、基礎條件、村情民風等諸多因素,都深刻影響著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脫貧進度和脫貧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駐村幹部謀劃扶貧工作必須要突出問題導向,牢牢扭住制約村屯整體提升和村民快速致富的“牛鼻子”,立足地域實際,發揮現有優勢,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和創新意識,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和思路打法,決不能人云亦云,一窩蜂地搞養殖,一順水地蓋大棚,一把摟地搶低保,堅決杜絕“拍腦門決策、拍胸脯蠻幹、拍屁股走人”的不負責任行為。

實踐出真知。做規劃,定思路,“閉門造車”肯定是不行的,更要不得。駐村扶貧,必須變駐村為住村,俯得下身,靜得下心,吃得了苦,較得了“真”,真正把幫扶村當家鄉,把貧困戶當親戚,真心實意地謀事幹事。“鞋子合不合適,腳知道。”實現工作謀劃的科學性,必須突出群策群力,要通過廣泛的走訪、座談、調研等形式,多徵求村幹部、黨員、致富典型和普通群眾的意見建議,真正體現“好辦法來源群眾、好思路服務基層”的務實作風。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4

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__年10月9日至12日在某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性檔案。10月29日,參加了市扶貧辦組織的《學習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輔導報告》,聽取了市委戴祕書長所作的學習輔導。11月3日,縣老區辦又組織全體幹部對xx屆三中全會報告精神的再學習,尤其是對《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於農村扶貧開發的有關重要論述進行了詳細的學習。通過學習輔導,對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有了初步的掌握瞭解,為下一步如何做好農村扶貧工作,開拓了工作思路。下面談談個人對學習xx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一點體會: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帶領人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奮力拼搏,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尤其是,30年來我國農村改革與發展,極大地解放和民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使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為全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條件,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通過學習xx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於推進農村扶貧開發的戰略地位以及重大意義,進一步明確了農村扶貧工作的具體要求,並將作為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持之以恆,抓緊抓好。作為一級政府的扶貧機關的工作者,對此既感到是工作動力又是工作的壓力。一方面,扶貧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下,工作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貧工作成效更加突顯,xx屆三中全會給扶貧工作提供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另一方面,機遇與挑戰並存,要抓住機遇謀發展,就必須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辦法,是一個扶貧工作不可推卸的責任。

抓住機遇謀發展,關鍵在人的素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做好扶貧工作,就必須提高扶貧工作者的自身素質。一是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切實領會xx屆三中全會精神,尤其是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理論聯絡實際,用黨的最新理論知識指導扶貧工作的實踐。二是強化業務能力與素質的鍛鍊,不斷深入農村工作的第一線,掌握扶貧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扶貧工作決策者提供可靠資訊,為確實貧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三是培養紮實的工作作風,扶貧工作者的作風尤其要踏實,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走村串戶,把好事做好、做實。扶貧工作面對的是最困難、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要清政廉潔,克己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從政之德,常知貪腐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貧不易志。從平時抓起,從點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最近想好要寫一篇關於扶貧的文章。第二天一早開啟電腦,就發現一條有關的新聞。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桐木鎮洪東村的一位母親,家中長期貧困,而自己和兒子又都患了重病。在“救自己還是救兒子”的難題中,母親選擇了後者。她趁著兒子黃好在省城治病之際,留下遺言:“無論如何,要救黃好的命。”然後自己跳河自盡。

誰看了這樣的故事,都會深感辛酸和悲傷。一個本來就貧困的家庭,卻有幾人同時患病,而且都是重症。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這當然屬於比較特殊的個例。但一個慈愛的母親,因貧困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無論如何,都是社會的傷痛。從另一個側面,也暴露出扶貧工作的缺失和漏洞。

現在從上到下,都已經認識到了,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精確識別,是精準扶貧的前提;精確幫扶,是精準扶貧的關鍵;精確管理,是精準扶貧的保證。

最近剛剛召開的中央扶貧工作會議,提出了很多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其中有一條,我覺得很好,那就是“精準扶貧”。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精準扶貧,是指標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戶的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的程式,對扶貧物件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我國的扶貧工作,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於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導致很多的扶貧專案指向不準,大量的扶貧資金被冒領和截留。一方面,一些地方和單位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擠佔、浪費和貪吞國家扶貧資源;另一方面,人情扶貧、關係扶貧和權力擠貧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

曾有一條訊息稱,僅青海、海南和內蒙古三個省區,就發現26萬個不合標準的低保物件。有的夫妻雙雙有工資,家裡買了幾套房,出門就開小汽車,卻依然吃低保。有的基層幹部截留、卡扣扶貧款,蓋一個章,就要50元甚至100元。

現在從上到下,都已經認識到了,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

其一是要精確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其中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資訊錄入等內容。有了精準識別,才能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其二是精確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確定了“扶持誰”以後,就要明確“誰來扶”和“怎麼扶”的問題。這次中央扶貧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一批”工程,思路非常清晰和實際。即通過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貧困的原因和情況千差萬別,扶貧也要對症下藥,量體裁衣。

其三是精確管理,這是精準扶貧的保證。精準管理的關鍵,是精細和公開。調查、計劃、措施、臺賬要精細,扶貧的物件、款物、過程、結果要公開。對於擠佔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一定要從嚴懲處。

上述江西萍鄉的貧困母親自殺事件,再一次提醒我們,扶貧也需要建立應急機制。對於那些因病、因禍、因災等致貧者,都應給予及時的救助。天災人禍,在所難免,幫助受困者渡過難關,是我們這個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次中央扶貧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確保到20_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這是一個光榮的使命,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無論是各級領導還是社會各界,對於扶貧工作,都應該高度重視和重新認識。即便是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也有很多的貧困人口;即便是貧困落後地區,也有很多的高收入家庭;即便是貧困戶中,也有很多人具備脫貧和創富的能力。

現在距離20_年全面實現小康,只剩5年的時間。從“扶貧”到“脫貧”,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卻有很多的路要走。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6

精準扶貧這本“好經”,在一些地方的基層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被“念歪”了,顯然與扶貧幹部的個體狀態有關,但是與精準扶貧工作本身缺乏精準的監督、指導,密不可分。按照現有的考核辦法,精準扶貧物件是否脫貧,最終以貧困戶的簽字認可來確認的。理論上說,這個終點的壓力設計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但在精準扶貧的起點到終點過程中,一些地方事先並沒有制定嚴密的考核制度。有的只講結果,不講過程,把具體工作任務“精準”到了一個個兼職的基層幹部身上,領導與監督指導的責任撂得乾乾淨淨。

其實最令人痛心的還是資金到位的精準扶貧工作,依然犯了形式主義的老毛病。有位82歲的老人,每月領180元的農村養老保險,患有嚴重風溼病。老人被列入精準扶貧戶之後,扶貧工作隊給他安排養雞專案,並送來了100只雞。結果老人的日子更難了,老人說,我一天只吃兩餐,雞一天要喂三次,馬上就沒吃的了。4個月後,雞苗全部死亡,老人為此還倒貼了幾百元。這個案例,跟一些地方發放的扶貧羊被貧困戶宰殺果腹如出一轍。大把的精準扶貧資金白白浪費,不是貧困戶不領政府的扶貧情,而是他們沒有這個實力託得起這份“情”。

82歲的老人明顯是因病而“患”貧的。精準的扶貧應該是用兜底的貧困醫療保障,達到先治“貧病”的效果。然而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到了基層扶貧幹部身上,成了例行公式的公事,這實際上是形式主義表面文章的完成“作業”過程。它犯的不是技術病,而是作風病。精準扶貧工作的形式主義,最終造成的結果是精準扶貧的“浮萍”化。短時間看,表面綠油油,風過之後打回原形。

離開精準監督、精準指導的扶貧工作,都不是真正意義的精準扶貧。不讓貧困戶掉回貧困隊伍,首先需要將不配做扶貧工作的懶政官員,早早趕出扶貧工作的隊伍。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成績,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及變化,並制定未來巨集觀的經濟發展規劃。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在剛剛閉幕的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主席和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總結了“”的工作情況,並且明確了20xx年的五大重要任務,其中“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加大資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實幹,提高扶貧質量。”再一次被提上了會議議程,成為未來5年的工作重點。

國務院扶貧辦於20xx 年6 月釋出的《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和20xx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明確指出了“精準扶貧”的內涵,通過對貧困戶和貧困村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村到戶,逐步構建精準扶貧工作長效機制,為科學扶貧奠定堅實基礎,並且將“精準扶貧”作為中國扶貧系統的新工作機制和工作目標,調動社會各界力量促進精準扶貧工作從頂層設計、總體佈局和工作機制等全面有序有效地推進。

面對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新形勢和新特點,精準扶貧工作也必須要適應新變化,做到與我國的巨集觀經濟形勢整體步調一致。

從巨集觀層面上說,精準扶貧符合政府職能明確化和經濟發展持久化的要求。經濟新常態引起的巨集觀上的改革與變化,對於扶貧工作的影響是廣泛而持久的。對於精準扶貧工作,這是巨集觀環境與巨集觀趨勢的重大變化,而且是對精準度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求在扶貧中政府的職責更加明確,更加精準,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場的作用發揮和規則制定更加充分和規範。

從中觀層面上說,精準扶貧要求區域精準化和個體精準化。在經濟新常態的發展中,一是各地區都在對自身的發展戰略、佈局、重點、方式等進行調整和優化。這對本地區的扶貧工作會產生相應的影響。二是國家實施區域性的重大戰略規劃,將不同的行政區在一個新的戰略平臺上整合為一個新的發展共同體。其次,在我國,除了貧困的連片化區域化現象較為明顯,若干貧困戶的碎片化現象是未來扶貧工作難啃的“硬骨頭”,精準扶貧就是要把主要力量集中於個體層次上,從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做起,同時總結精準扶貧物件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絡和要求,進行問題的精準識別和精準分析。

從微觀層面上說,在經濟新常態的形勢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對於貧困地區的經濟活動主體與各種經濟資源的分配也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需提防兩種不利影響。一種需求排斥,由於不同貧困戶在貧困表現、貧困根源、貧困特點和減貧需求等方面存在區別甚至顯著區別,精準幫扶就應該針對貧困戶的具體情況提供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但實際幫扶工作中,很少甚至根本不考慮不同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有的幫扶活動總是關注生產環節(例如更換品種、擴大生產規模),其實貧困戶更希望得到市場營銷方面的幫扶,把現有產品更好的賣出去。另外一種是入門排斥,現行的不少幫扶專案對貧困戶都提出了入門要求,有的門檻還很高,以至於貧困戶無法承擔只能選擇放棄,減貧專案的受益者更多變成了能夠承受入門要求的非貧困戶。這就是由於市場競爭產生了排斥弱者的力量,使得真正的貧困戶經濟發展空間更小,機遇更少,進而導致精準扶貧或脫貧的封閉化,自主發展的造血功能受到壓抑。

為此,要通過運用多種手段,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多方面力量真正實現精準扶貧。

建立多維的貧困物件識別機制。目前,鄉鎮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普遍有限,讓其負責逐村逐戶排查識別扶貧物件,社會成本較高,因此應推動識別層級扁平化,強化縣、村兩個主體的識別權,其次要調動村莊內部群眾積極參與識別和評議,通過開展村民大會等方式讓群眾普遍認可的、需要扶助的“真貧”物件納入精準扶貧範圍,防止識別中的“漏桶效應”,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另外,由於精準扶貧是一項牽涉到多個部門的綜合性工程,上級政府必須將扶貧任務向下分解到村,讓村級組織和幹部予以落實到戶,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政府管理與村民自治之間的關係。

如何實現二者的有序銜接,我認為積極引入社會組織成為中介,在政府與村級組織之間扮演評估、監督和服務角色是處理好二者關係的有效路徑。第一,社會組織能夠有序承接政府在扶貧工作方面的職責,將扶貧政策和任務推進到村、監督入戶;第二,社會組織依靠其專業技能能夠組織和協調村委會和村民參與扶貧規劃、調研以及扶貧資金、專案的分類管理;最後,專業的社會組織還可以充當獨立的第三方服務和評估機構,全面監督和評估精準扶貧的實施情況,及時向政府與村級組織等部門反饋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完善措施。

強化分類管理和動態考核機制。民眾的生計空間是一個多元複合體,在生產生活實踐中,自然環境提供了生計行動的地理空間,土地等物質資源與市場條件提供了生計行動的經濟空間,社群管理提供了生計行動的制度空間,社會網路提供了生計行動的社會空間,信仰、習俗、輿論等傳統提供了生計行動的文化空間,所以致貧的原因也不是由單一資本決定的。所以精準扶貧就是要注重對扶貧精細化的考量,針對不同的貧困情況、致貧原因以及地理環境,採取切實有效的扶貧措施。因而,需要分類實施差異化管理,產業發展、搬遷移民、社會保障、民政救助或勞動力轉移等扶貧手段並用。除此之外,扶貧工作還要注重其永續性和長期性,降低脫貧人口返貧概率,這就要求在考核評估環節要特別注重其持續性和動態性,一方面要注重考核評估貧困人口的脫貧效果,進行一段時間的跟蹤監測,使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脫貧人口逐漸退出;另一方面要制定動態的幫扶主體考核機制,使幫扶不積極或效果不明顯的成員退出,支援和鼓勵幫扶效果好的成員推廣幫扶範圍和措施,實現幫扶主體和幫扶措施優勝劣汰。

運用大資料提高精準扶貧效率。大資料是對複雜系統的一種把握工具,運用大資料來把握社會經濟的複雜系統,有助於貧困區域找到最適合自己特殊情況的發展方式,促進本地區的長遠、持續和平衡發展。首先要改變傳統思維,健全扶貧資訊系統,注重扶貧主體與客體的“供需對接”,提高扶貧工作的預見性與準確性,推進精準扶貧,有效規避市場風險與挑戰,重視新時期扶貧管理方式與內容創新,改變政府扶貧治理結構,持續追蹤扶貧效果並及時提供指導,強化資源整合與政策保障,提高扶貧水平,改善民生。另外要完善網路基礎設施等大資料系統執行所需硬體基礎,通過開展社會經濟調查、建立資料交易和整合平臺和推進資料建模、分析等增值服務,準確把握貧困人群發展意願,明晰貧困區域發展要素資源稟賦差異,清晰測量已有生產發展資源利用效率,找準“貧”根尋對“困”源。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按照x省委、省政府關於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和我所《關於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實施計劃》,20xx年xx月-xx日,在所長張偲、黨委書記黃良民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韶關樂昌市雲巖鎮白蠶村開展“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

白蠶村是我所定點扶貧村,自然條件惡劣。該村有農戶x戶、總人口x人,其中家庭年人均純收入x元以下的貧困戶xx戶、貧困人口 人。到達白蠶村後,我們分成四組逐戶進行慰問67戶貧困農戶,我被分在貧困戶最多的大白蠶村。我們冒著稀瀝瀝的冬雨,手提著我們的慰問品,滿懷激情地開始了我們的慰問。

第一戶只有2位老人在家,兒子媳婦都去外地打工了,孫子在國小讀書。老二口幾乎沒有收入來源,住的是破舊的老房子,由於下雨,地上的幾處水漬清晰可見,屋內的溫度和屋外沒有差別,一樣的寒冷。因為提前接到通知,知道我們的到來,但看到我們的時候還是有點手足無措,對我們非常熱情,邀請我們去屋裡坐著,給我們倒上了熱開水,就這樣,我們的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真正開始了。在接下來的4個多小時裡,我們帶上所裡的問候與祝福,深入到每個貧困戶中問寒問暖,瞭解生產生活情況,為白蠶村農戶舉辦了農業技術講座,向他們傳授蔬菜種植、畜牧家禽養殖等科技知識。通過這二天的活動,每位同學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觸動,特別是像我這樣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更感受到祖國還有這麼多貧困的父老鄉親,我不能有一刻的懈怠,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加倍珍惜現有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加倍努力學習,爭取在科研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科學合理規劃,做到規劃先行

在我們這次“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之前,所領導已多次對白蠶村進行了扶貧調研,與村鎮市幹部共同研究,確定了綜合扶貧方案和措施:一是在村公益事業方面,擬修建連線村的水泥公路2公里,解決3個自然村生活飲用水問題;二是在近期發展生產方面,解決蔬菜基地的排澇問題,儘快實現增產與農民收入的增加;三是在長遠發展方面,根據當地土質、氣候等自然條件,扶持村民種植金銀花、油茶等收入較高的植物,確保農戶以後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穩定脫貧。這樣分三步走的方針策略是符合白蠶村的具體情況的,雖然這次扶貧幫困活動是在雨中進行的,但由於我所出資資助了村水泥公路的建設,我們並沒有感到任何困難。俗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我們已經做到了第一點,相信後面的路會更好走。

二、科學知識是第一生產力

在與農民伯伯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大白蠶村種植的都是一些經濟價值很低的作物,主要用於自己解決日常的溫飽問題。由於地處山區,可耕作的土地非常少,這就直接導致收入的低下,可以說,除了去外地打工掙錢之外,這裡的村民幾乎沒有額外的收入。從白蠶村的自然環境條件來看,這裡雨量充沛,年光照時間較長,非常適合金銀花、油茶、桉樹的種植。而且這裡的年青村民大都出去務工,僅剩的勞動力以老弱病殘為主。結合以上二點,我覺得在白蠶村種植桉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這需要科技工作者對各種經濟作物的種植進行適當的培訓。

在此期間,我們還與白蠶村國小的孩子們展開了海洋知識科普教育遊戲活動,並向國小圖書館轉交了所圖書館捐贈的近冊圖書。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這麼的好學,我感到這裡的村民很快就能脫貧致富,對省委、省政府的‘雙到’工作充滿了信心。

三、重在行動,貴在落實

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是,這種支援必須建立在幹實事、幹正事、幹好事的基礎之上,只要我們乾的是功在當代、利在於民、造福子孫的大事,就一定會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援助。在白蠶村作為我所定點扶貧物件以來,我所多次對白蠶村進行扶貧活動。出資資助修建了連線自然村的公路,多次帶去慰問品。在這次扶貧幫困期間,看到國小教室的燈光太暗的不利學習環境後,我們學生黨支部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展開了2天的捐款活動,同學們反應強烈,使得國小的孩子們終於可以不用在昏暗的地方學習了。等等的這一系列活動充分說明了我所對白蠶村扶貧的決心與具體行動。

通過這次扶貧幫困實踐活動,作為年輕的黨員同志的我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要想為社會多做點貢獻、去幫助那些在困難中掙扎的人們,我認為首先要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認真學習環境遙感等方面的知識,努力改善知識結構,增強專業素質,不斷學習,時刻不忘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但一個人僅僅學習而不思考,那將等於什麼也沒有學到,因此要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在任何學習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困難,面臨各種難以預料的考驗,因此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原則性,又要靈活多變,同時又能夠破除舊觀念,用知識去幫助那些貧困落後的人多學技能,多跟他們交流,讓他們走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雖然我從農村走到了城市,對農村自認為有很多認識,但這次的扶貧幫困卻是真正讓我思考最多的一次,正是這些激勵著我不斷進步、不斷創新、不斷髮奮圖強。

省長李錦斌輕車簡從,赴金寨縣油坊店鄉面衝村蹲村住戶,走訪農戶,深入瞭解革命老區扶貧情況,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要以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準確把握扶貧開發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精準發力突破重點難點,以精準施策促進脫貧致富,確保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扶貧開發攻堅戰。

油坊店鄉面衝村位於響洪甸水庫西岸,屬庫區一線村,全村605戶村民中有100戶貧困戶,脫貧攻堅任務較重。李錦斌這次走訪住在村民盧本英家。77歲的盧本英老人一家四代同堂,子女們靠經營茶園和外出務工勤勞致富。李錦斌與一家人拉起家常,得知老人的子女在外地掌握一技之長,很想回鄉創業就業,李錦斌十分高興,鼓勵他們在家鄉施展才華,爭當致富帶頭人。

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李錦斌對貧困戶生活十分關心。在走訪的20多戶村民中,貧困戶佔到一半以上。每到一戶,李錦斌都詳細詢問他們的難處,瞭解保障政策的落實情況。新莊組村民黃尊俊是因為患病、子女就學以及缺乏勞動力等綜合因素致貧的農戶,李錦斌十分關心他的生活,與他結成了幫扶對子,並與當地幹部一起,研究此類因複雜因素致貧物件的幫扶問題。他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奮進征程上,不能讓一戶貧困戶掉隊。要統籌運用產業扶貧、易地搬遷、就業培訓、教育扶貧及社保託底等綜合措施,解決好他們的生產生活問題,讓他們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

培育龍頭企業、增強主導產業競爭力是產業扶貧的重中之重。李錦斌調研了該村的龍頭企業露雨春茶葉公司,鼓勵公司創辦人黃守山立足特色優勢,進一步改良品種、保證品質、打造品牌、提升品位,不斷做大做強,帶動更多茶農致富。返鄉創業帶頭人馬啟軍創辦的金海馬服裝廠,吸納本村60多人就業,李錦斌希望他用好“雙創”扶持政策,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帶動更多鄉親就業增收。茶葉生產大戶王國成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李錦斌與他一起修剪茶樹,瞭解合作社經營情況。他要求當地幹部群眾順應市場規律,集中資源優勢,創新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努力依託茶資源,走出一條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發展新路子。

發展村級公益事業,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是扶貧攻堅的重要內容。面衝村集體光伏電站每年發電收入可達7萬元,為發展村級公益事業和扶持貧困戶提供了重要經濟來源。李錦斌考察了電站執行情況,要求當地總結經驗,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提升貧困戶收益的光伏扶貧新模式。李錦斌還調研了面衝村幼兒園、村衛生室、村國小、村文化樂園等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強調要積極順應群眾新需求,更新觀念,拓寬思路,廣泛調動政府、社會和村民各方力量,不斷提升農村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

走訪過程中,李錦斌利用晚上時間與多位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座談交流,對他們提出的發展生產融資難、村組通道路建設難、飲水安全難保障、農村汙水處理設施滯後、文化娛樂設施缺乏等問題,一一認真記錄,與大家共商解決方案,安排落實措施。他鼓勵面衝村幹部群眾把脫貧致富的信心鼓得更足、把精準扶貧的路子走得更準、把村支部建得更強,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駐村走訪結束後,李錦斌在金寨縣召開了扶貧攻堅工作及規劃情況調研座談會。他指出,“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推進脫貧攻堅工程的決勝階段。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xx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認清扶貧開發進入了新階段、面臨的新目標、擔負著新要求,進一步強化發展、精準、統籌、改革、共享的理念,把目標任務設定好,把方法路徑選擇準,把政策措施研究透,以硬碰硬的決心、實打實的辦法、超常規的努力,把脫貧攻堅工程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抓緊抓實抓好。要緊盯扶貧攻堅決勝目標,突出精準扶貧脫貧的著力重點,著力提升產業扶貧精準度、智力扶貧精準度、金融扶貧精準度、基礎設施扶貧精準度、保障扶貧精準度、社會扶貧精準度。要強化扶貧工作責任保障、專案保障、政策保障、機制保障,確保扶貧開發紮實推進,奮力奪取扶貧攻堅的新勝利。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9

今年四月以來,我鎮緊緊圍繞上級精準扶貧工作部署,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協調,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工作原則,大膽創新工作舉措、精心組織強化落實,全鎮建檔立卡的2380戶貧困戶、5231名貧困人員脫貧計劃得到了順利有效實施,全鎮上下呈現出良好的精準扶貧工作新常態。

一、強化組織領導,做到責任精準。一是夯實工作隊伍,成立__鎮精準扶貧工作組,嚴格執行“工作到村、扶貧到戶、責任到人”和“月走訪、季登記、年彙總”的工作機制,督促各級幫扶幹部與貧困戶“結對認親”,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二是健全機制保障,結合我鎮扶貧工作實際,制定了《__鎮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__鎮20_-20_年總體脫貧>工作計劃》等制度措施,層層落實目標任務,推動精準扶貧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三是逗硬績效考核,加大對駐村工作組的考核力度,切實做到扶貧工作周彙報、月總結。不定期開展走訪督查,將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各村(社群)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把扶貧成效與幹部績效考核相結合,進一步激活了扶貧幹部工作的內在活力。

二、強化宣傳引導,做到意識精準。一是落實扶貧政策宣傳,加大扶貧工作宣傳力度,通過入戶走訪、召開村(社)扶貧工作會、發放扶貧工作手冊和懸掛橫幅標語等方式,向廣大群眾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政策,確保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貧困群眾不等不靠、不依賴,自主尋找脫貧途徑、增添脫貧措施;二是著重致富理念引導,加強村民責任心和感恩教育,積極灌輸“自己的家園自己建”的脫貧理念,呼籲各村(社群)率先致富的村民回鄉投資創業,助推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村民共同致富;三是注重脫貧技能提升,實施“扶貧先扶智”工程,先後聘請縣、鎮農業技術骨幹為群眾上技術培訓課,共舉辦油橄欖、核桃、青脆李等種養殖培訓18期,培訓村民1200餘人,極大地增強了村民的創業能力和致富本領。

三、強化工作舉措,做到目標精準。一是變生活扶貧為產業扶貧。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廣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羅山槽村建成1500畝油橄欖產業基地,閒置山地發展青脆李300餘畝。勝利村大力發展牲畜養殖,新培育養殖戶14家,年出欄山羊1200餘隻、生豬1400餘頭。水口廟村依託紅花山生態園,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蔬菜產業,流轉土地40畝,20餘人實現本地就業;二是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實施公路戶戶通工程,新建村道4.5km,籌資硬化16.8km村道和14km人行便道。實施天然氣、自來水入戶工程,20_年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完成天然氣安裝856戶,自來水入戶572戶。實施灌溉溝渠、人畜飲水工程,新建__32口、水池25口、水井6口,實現新增灌溉面積700畝,惠利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200餘人;三是變粗放扶貧為精準扶貧。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的扶持力度,__鎮抽調9名精幹力量組成3個扶貧工作調查核實組,與扶貧幫扶工作組一道,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召開村民代表座談會等方式,對全鎮4個貧困村貧困人員進行摸底排查,建立了《__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基本資訊核查表》。進一步完善資料臺賬,細化脫貧措施,按照國家“3211”計劃要求,幫助貧困戶精準脫貧。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目前,我國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提高,如今已進入了“旅遊+”新時代。“旅遊+”,是指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臺、插上旅遊翅膀,催生新業態,提升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發展水平與綜合價值。

為我所知,“旅遊+”代表著一種新的先進生產力。“旅遊+”是旅遊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培育旅遊大產業,關鍵是做好做足“旅遊+”這篇大文章。當前,我國整體發展為“旅遊+”創造了條件。通過實施“旅遊+”,我國旅遊業將經歷一個大調整、大變革、大跨越的過程,進而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數量增長到質效提升、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發展的大變化,向旅遊強國穩步邁進。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我們關於旅遊的認識停留在簡單的消費層面,把旅遊看成是孤立的行業。實際上,旅遊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僅僅是消費,而是覆蓋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領域;旅遊是增強國民幸福感、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產業,也是具有優化區域佈局、統籌城鄉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功能的新經濟增長點。橫峰縣是國貧縣,鄉村旅遊資源比較豐富,鄉村旅遊扶貧也是該縣農村扶貧開發的主渠道之一。橫峰旅遊扶貧既有利於打破橫峰縣貧困地區的封閉狀態,又有利於更新人們觀念、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9月11日上午,橫峰縣旅遊局全體幹部認真傳達學習全縣結對幫扶、精準扶貧暨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議精神,並對縣委書記饒清華就如何抓好結對幫扶、精準扶貧暨基層黨建工作的講話精神進行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我們作為縣級基層旅遊部門,該如何做好旅遊扶貧工作呢?我個人的思考是:圍繞建設文明新村目標,以精準扶貧為突破口,以發展鄉村旅遊為主線,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富民興村為目標,突出“四個一” 工作重點:

一是編制一部鄉村旅遊規劃。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與掛聯扶貧的困難群眾逐戶見面,摸清民情、民意、民願,圍繞旅遊扶貧做好旅遊規劃基礎材料,立足鄉村旅遊資源優勢,圍繞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聘請規劃設計單位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在規劃文字中,結合鄉村旅遊開發,把全村產業進行立體化佈局,明確將“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與“種養畜林果水”等產業進行有機結合,努力將資源優勢向資本優勢轉化。

二是爭取一批旅遊扶貧專案。縣級旅遊幹部要深入掛聯扶貧鄉村,與掛聯扶貧的村委會班子成員進行座談對接,通過了解村情村貌及存在的問題,找準幫扶對接的重點,根據瞭解到急需解決的問題,縣旅遊局與縣扶貧辦一起將積極爭取有關專案給予支援解決,同時將積極引導支援掛聯扶貧鄉村在草莓西瓜蔬菜採摘、垂釣休閒、農家樂等鄉村旅遊專案的開發建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旅遊新業態的發展,增加群眾的收入。

三是培育一批旅遊示範戶。按照統一規劃、分散建設、帶動示範的原則,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參與旅遊發展意識強的農戶進行重點培育,擬選定有條件農戶開辦農家樂、家庭旅館、娛樂專案、土特產品開發等,根據鄉村旅遊發展需要,設立“鄉村旅遊服務中心”,並在村委會掛牌,主要負責該村旅遊資源的保護、管理和服務,同時,縣旅遊局帶領全體黨員幹部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節日慰問活動,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當中去。

四是開展一批鄉村旅遊村官培訓。我國從20xx年到20xx年計劃培訓6000名村官,開展旅遊規劃扶貧公益行動,加強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每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確保到20xx年實現7017萬貧困人口的17%(1200萬人)通過旅遊實現脫貧。“旅遊+創新創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大批返鄉農民工通過參與鄉村旅遊經營實現了創業致富;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和文化、藝術、科技等專業人員落戶鄉村,將自身的專業優勢與鄉村的資源優勢、旅遊的市場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批鄉村旅遊創客基地。據此,我們基層旅遊部門將結合掛聯扶貧鄉村對鄉村旅遊村官進行系統培訓,充分做好發揮鄉村旅遊扶貧的積極作用,圍繞“旅遊+重點領域”,更好地服務發展大局。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扶貧方式從“大水漫灌”轉向“精確滴灌”,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願,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脫貧致富的“金點子”

1年最多吃3頓肉;家裡連一面嚴格意義上的“牆壁”都沒有;所謂的“門”就是一塊由竹篾編成的“板”;不少適齡兒童上不了學……最近,通過媒體的報道,中西部地區的一些貧困角落令人心情沉重。資料顯示,20_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為7017萬人,其中河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6個省份的貧困人口都超過500萬人。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逾7億人摘掉貧困帽子,“中國式扶貧”道路對人類減貧事業貢獻巨大。與過去相比,貧困面大幅縮小了,但現在面對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條件最差、難度最大的“硬骨頭”。隨著20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節點不斷迫近,扶貧工作進入了攻堅拔寨的衝刺期,確保貧困人口到20_年如期脫貧,可謂形勢逼人,形勢不等人。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召開座談會,就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四個切實”要求,特別強調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這為下一步的扶貧攻堅戰做出了部署,發出了動員令。

越是艱鉅的任務,越要講究科學施策、有效應對。精準扶貧,正是扶貧工作科學性的體現。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制勝之道也在於精準。扶持物件精準、專案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座談會上,總書記提出的“六個精準”,道出了精準扶貧的豐富內涵,很有現實針對性。

精確識別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前提,扶貧工作要到村到戶,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貧,哪一戶窮,摸清底數、建檔立卡,被稱為精準扶貧的“第一戰役”。據介紹,20_年全國共識別貧困村12.8萬個、貧困人口8800多萬,並錄入扶貧業務管理系統。資訊化、動態化管理,為實施精準扶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給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合理安排扶貧專案和扶貧資金,恢復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才能斷掉窮根、開掘富源。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讀不起書,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沒有勞動能力,有的缺乏啟動資金,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從各地實踐看,在吃透當地情況的基礎上,搞對症下藥、靶向治療,常常成效明顯。而搞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地方,往往事與願違。在一些地方,市場行情沒摸清,本地特點又沒把握住,通過行政力量,一窩蜂地興起養兔熱、種植熱,結果在市場上栽了跟頭,群眾不但沒富起來,還讓大量投入打了水漂。可見,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願,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脫貧的“金點子”。

精準扶貧,關鍵在人,貧困群眾需要自力更生,各級幹部的引導作用也很重要。在一些地方,扶貧工作之所以總是“濤聲依舊”,與一些幹部找不準“窮根”,卻熱衷於大上專案、大造聲勢、撒胡椒麵的做法很有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扶貧方式從“大水漫灌”轉向“精確滴灌”,呼喚思想觀念、工作方法的變革與創新,呼喚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實幹的扶貧幹部隊伍。尤其是作為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的基層組織,更要選對人、用對人,讓那些懂農村、懂經營、有公心的人才為鄉親們脫貧領路。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5年多的時間內,讓幾千萬人脫離貧困,這項艱鉅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會力量共同來完成。我國已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為“扶貧日”,不少人將“1017”諧音為“邀您一起”,意在最廣泛地動員社會力量投入扶貧濟困工作。目前,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互為支撐,拓展著全新的扶貧格局。從各方“單打獨鬥”到整合資源“握拳出擊”,這也是精準扶貧思維的重要體現。我們期待,沿著精準扶貧的路子,藉助社會合力的推動,確保貧困人口到20_年如期脫貧,將會是一個漸行漸近的美好現實。

扶貧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20xx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x個扶貧日,也是世界第23個消除貧困日。10月17日下午,全國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總啟動儀式暨河北省山區教育扶貧工程現場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舉行。在聽取了石家莊市政府等5個教育扶貧典型單位發言後,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寧說,教育部在河北省舉辦全國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總啟動儀,既是對河北省教育扶貧工作的肯定和支援,更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

眾所周知,河北省人口多、底子薄,貧困地區尤其是三十幾個貧困山區縣,群眾脫貧任務艱鉅。為此,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面向共有110萬餘名農村貧困人口和37.1萬名農村在校中國小生的37個山區縣實施教育扶貧工程,並將於近日印發《河北省關於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的意見》的綱領性檔案,計劃利用20xx---20xx年等3年左右的時間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山區孩子成長成才。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肯定河北省教育扶貧工作後介紹,按照黨中央部署,教育部近年來會同相關部門面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啟動實施了教育扶貧全覆蓋的20項政策,其中包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前教育資助政策、教育援藏和援疆政策和內地民族班政策等,這些教育扶貧政策基本覆蓋了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內的每一所學校和所有貧困家庭學生,日積月累,扶貧成效日益凸顯。而在10月17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河北省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所在的其他19個省同步啟動“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以實施精準扶貧為核心,就部署開展學前教育結對幫扶、義務教育結對幫扶、普通高中結對幫扶、職業教育結對幫扶、高等教育結對幫扶、繼續教育結對幫扶和建立學生結對幫扶關係等七項工作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

我們從以上的政策到行動觀察,都體現出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教育扶貧工作的重視和肯定,同時更是黨中央對“發揮教育消除貧困,阻斷家庭貧困代際傳遞”的殷切期望。所謂“家庭貧困代際傳遞”,是既指貧困以及導致貧困的相關條件和因素,在家庭內部由父母傳遞給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後重複父母境遇的遺傳鏈;也指在一定的社群或階層範圍內,貧困以及導致貧困的相關條件和因素在家庭代際之間得以延續,使後代重複前代的貧困境遇。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但農村相當一部分家庭仍處於貧困邊緣,甚至已出現了貧困“家庭代際傳遞”現象,“放羊掙錢,娶媳婦,生娃;娃再放羊掙錢,娶媳婦,生娃……”正是這一現象的生動寫照。

為我們所知,20xx年,黨的閉幕不久,到河北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專門講了這麼一段話:“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讓孩子們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古人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習在20xx年教師節前夕給“國培計劃(20xx)”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中也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黨和國家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教師隊伍素質能力不斷提高,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黨的以來,教育部認真學習貫徹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戰略思想,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採取超常規政策舉措,精準聚焦貧困地區的每一所學校、每一名教師、每一個孩子,啟動實施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先後組織實施了20項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實現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普及、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學生資助體系、教師隊伍建設、民族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提升等領域的教育扶貧全方位覆蓋,為20xx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地區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常言道: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治愚”和“扶智”,根本手段就是要發展教育。相對於經濟扶貧、政策扶貧、專案扶貧等,“教育扶貧”直指導致貧窮落後的根源,牽住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牛鼻子”。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教育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導致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差、教師福利待遇低,學校生源日趨匱乏,農村教師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幹不好”的尷尬狀況。去年5月份召開的中央深改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鄉村教師支援計劃(20xx-20xx年)》等5項改革方案,提出了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薄弱環節和短板在鄉村,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家庭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此次黨中央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出了包括“提高生活待遇、統一編制標準、職稱評聘傾斜、城鄉教師流動”等多項關鍵舉措,彰顯了黨和政府勇推教育改革、力促教育公平的誠意與魄力,勢必對發展鄉村教育、阻止家庭貧困代際傳遞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