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名著讀後感範文(通用17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49W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

陽春三月,奼紫嫣紅,正是在這個季節裡,老師帶領我們一起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當我拿著這本書時,我激動萬分,開心不已,因為在這之前,在電視上、報紙上我都領略到了各個人物形象奇異的風采。

名著讀後感範文(通用17篇)

當我讀完故事簡介時,我就禁不住地瞪大了眼睛。《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說,小說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老實憨厚的沙和尚、一心向佛的唐僧、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佛法無邊的如來佛祖……其中,最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就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他的七十二般變化、騰雲駕霧的本領、敢作敢當、敢愛敢恨又喜歡耍些小聰明的性格,都讓我過目不忘。

尤其是當我讀到第十八章時,我被這曲折動人的情節所吸引了:唐僧師徒在天仙的一再挽留下,又停了五六日,繼續趕路,悟空在半空中看見有桃,便去採摘,沒想悟空走了之後,唐僧便遇到了白骨精,悟空採桃回來,火眼金睛便認出了妖怪,舉棒就打,白骨精便變個假屍逃走了。那白骨精那肯善罷甘休,變做了一個老婆婆,又被悟空認出,一棒打了下去,那妖精故技重施,又一次逃脫了。誰知,她又變成了一個老公公,說是妻女不見,特來尋找,不料,還是沒逃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悟空一棒打到頭上,頓時,老公公變成了一堆白骨,八戒卻說這是悟空哄人的,於是悟空被逐出取經隊伍。

讀了這些,我受益非淺。在這篇文章裡,孫悟空表現的英勇頑強、敢作敢當,堅持自己正確的看法和見解;我倒覺得唐僧太優柔寡斷了,輕易相信了別人的話,以後,他會後悔的;而八戒呢,則很小心眼兒,明明人家是對的,他卻硬說成錯的。通過這些,我也明白了:以後我無論遇到了什麼,都要堅持自己正確的見解,也不能輕易聽信別人,更不能小心眼,因為這樣害人害己。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以後我要多讀書,讀好書,讓我的家庭飄滿清新的書香!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2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的作者是施耐庵。

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當時朝廷竟是貪官汙吏。其中高俅、高廉、蔡京等一批像吸血蟲一樣的統治者,致使晁蓋、宋江、林沖、吳用、公孫勝等英雄好漢在逼上梁山共聚大義,劫富濟貧,打倒貪官,最終在梁山泊聚集了一百零單八好漢。

整個故事令我敬佩的人物是托塔天王晁蓋、及時雨宋江和軍師吳用。

托塔天王晁蓋:有難相助。段景住的“照夜玉獅子馬”被“曾家五虎”搶奪了去,晁天王立刻親自率兵攻打曾頭市搶馬,不幸被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用毒箭射死。讀到這裡我非常感動,因為晁天王連一匹馬都要誓死相救,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及時雨宋江:仗義疏財。宋江平時只好結識江湖好漢,只要有人來投奔他,無論高低,都要留下來供養,走時盡力資助。且好行方便,常常排難解紛,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所以,稱他做“及時雨”,把他比作天上能救助萬物的及時與一般。

軍師吳用:聰明機智,是個很好的指揮官!

我最痛恨的是人是:高俅,陰險狡詐,心胸狹小,其內心是一個“窮人”,有了錢以後就拼命地壓制其他的窮人,之所以高俅對梁山一直存在偏見,絞盡腦汁加以陷害,主要是因為林沖,宋江,晁蓋,柴進等人對高球有所得罪。林沖,欺負他的乾兒子,宋江,在軍事上打敗高俅數次使高俅在朝堂上失去顏面,晁蓋貌似沒有正面與高俅衝突,但是與高俅同為朝臣並且關係密切的蔡京,其子因為江州法場一事受到梁山打擊,柴進與高廉發生衝突,並且高廉因此喪命。高俅心胸狹窄吃不得虧的,所以他成為水滸中第一反面角色。

我喜歡《水滸傳》,不僅是因為它的內容精彩,而且還非常喜歡那裡的英雄人物,它使我百看不厭。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3

今年寒假,我讀了《三國演義》的古文版,它使我對三國演義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感受和心得吧!

首先,我為大家介紹的是主要內容,羅貫中從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桃園結義開始,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內容,講述了東漢末年至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戰爭故事。

他們當中有許多令我敬佩的人比如:關羽,他溫酒斬華雄,不管曹操對他怎樣好,他也絕不背叛劉備。 馬超,一柄寒光槍如銀龍出海,一件銀袍與日月同光。俠肝義膽的他藝壓群雄,縱然置身於百萬大軍中,也能殺出一條血路安然脫險。趙雲,他英俊瀟灑,文武雙全,既有過人的膽識,又有不同尋常的智謀。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真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是啊,我們在日常生活也要重情重義,重情義可以交到朋友,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我們應該學習關羽不畏艱險、鎮定自若、樂觀直爽的精神與性格,那我們也會變得堅強起來:面對困難,毫不懼怕。我們還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勿學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心理,只學劉備寬厚仁義、知人善仁的品質;勿學關羽的心高氣傲,只學他的勇敢頑強、忠心耿耿……

劉備、孫權成功也不忘與軍民同甘共苦,所以他們才受到人民的愛戴,英名永存。而地位流傳下去後的后皇帝卻寵信奸臣,終至亡國。人們通過努力換取的幸福生活是無可非議的,但在享受中淪喪了道德,那是可悲又非常可怕的。

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4

《自卑與超越》的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於維也納郊外一個米穀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熱愛音樂,但是他卻認為他的童年生活並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來自他的哥哥,他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趕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駝背,行動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躍使他自形慚愧,而覺得自己又小又醜,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儘管如此,他卻是個友善而又隨和的孩子。五歲那年,他患了一場幾乎使他致命的病,痊癒之後,他便決心要當醫師。

長大後阿德勒進了維也納大學,1895年得到了醫藥學位,兩年後,他和來自俄國的留學生蒂諾菲佳娃娜結了婚。蒂諾菲佳娃娜是個飛揚跋扈、能言善辯的女性,最關心她祖國的社會革命。她特立獨行和阿德勒所處階級的保守風氣並不十分協和,阿德勒在他的回憶錄裡說:男女平等這件事,說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見,他們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過後來兩人倒也能相敬如賓,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經熟讀弗洛伊德所著的《夢的解析》一書,他認為它對於瞭解人性有莫大的貢獻。有一度,他曾在維也納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寫文章辯護弗洛伊德的觀點,結果弗氏寫信給他,邀請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討論會――有人因此認為阿德勒是弗氏的學生,其實大謬不然,他們是並駕齊驅,等量齊觀的。雖然他的觀點與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20xx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團。此後,他即成為這一集團的領導人之一,飽受弗氏的讚譽,並繼承弗氏之後,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

1920xx年,阿德勒發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而使其名聲大噪。他認為:由身體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雖然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墮落或發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還能使人發奮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例如: 古代希臘的戴蒙斯賽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經過數年苦練竟成為著名演說家;美羅斯福總統,患有小兒麻痺症,其奮鬥事蹟,更是家喻戶曉之事。有時候,一方面的缺陷也會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補償,例如:尼采身體羸弱,可是他卻棄劍就筆,寫下了不朽的權力哲學;宴嬰身材矮小卻成為齊國宰相。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歷史上或文學上真是多得不勝列舉。這些人都曾經有過自卑,並超越了自卑,他們所獲得成就彌補了他們生理的缺陷,這就是阿德勒的補償心理理論。

那麼他們是怎樣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從他的理論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1、自卑,是個人對自己的不恰當的認識,是一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洩氣、失望、頹喪的情感反應。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虜,不但會影響身心健康,而且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得不到發揮,使人覺得自己難有作為,生活沒有意義。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

2、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素質和心理特點,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誇大自己的缺點,也不抹殺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確立恰當的追求目標。特別要注意對缺陷的彌補和優點的發揚,將自卑的壓力變為發揮優勢的動力。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學會在各種活動中自我提示:我並非弱者,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能做到。認準了的事就要堅持幹下去,爭取成功;不斷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4、不要總認為別人看不起你而離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別人也不會輕易小看你。能不能從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得到激勵,關鍵還在自己。要有意識地在與周圍人的交往中學習別人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點,多從群體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樣可預防因孤陋寡聞而產生的畏縮躲閃的自卑感。

“你對整個世界的態度,決定了整個世界對你的態度。”超越了自卑,也就獲得了成功的基石---自信。也就因此與成功的康莊大道越來越近。希望此書能夠讓廣大的教師、家長們完整地認識自卑,並從其中獲得對人生新的理解。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5

餘華的《活著》,整篇小說給人的感覺就是平平淡淡的,沒有華麗的辭藻,每一個字眼都顯得那麼樸實,真摯。

主人公福貴這不尋常的一生,作者餘華用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敘說。福貴的一生充滿了坎坷,人世間最最悽慘的事情他都接連遇上了。從他敗家,爹孃死後,再到失去兒子,失去妻子,失去女兒,失去女婿,失去外孫。好在到最後,還有一頭老牛陪著他。作者在描寫餘華的親人去世的方式的時候,讓我頓時覺得心中一沉的是福貴的兒子在為縣長的老婆因懷孕大出血,在獻血時因抽血過度而死亡的片,所謂的醫者仁心,竟然在性命攸關的時刻,活生生的將一個孩子抽血抽到嘴脣發青直到最後沒了心跳,讓我甚至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

每當福貴的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時候,打擊去不斷的接踵而來,但是,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當代人也常常說,活著才是硬道理!就像餘華自己說的那樣,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在如今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財富是越來越多了,人們卻漸漸的迷失了,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為了錢,為了名,為了利而活,可是,當擁有了這些之後,他們還能為什麼而活呢?

活著,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包含這一種對生命的負責。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6

利用假期時間,根據個人的教學情況和麵臨的實際問題,拜讀了《優秀是教育出來的》以及《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等學術作品。讀完之後頓覺收益非淺,在這些書中,作者力圖將學生如何學習以及教師如何有效地教導學生、管理課堂的方法和資訊提供給教育工作者,使我們能更易於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發展趨勢,有效地形成和學生的互動,共同成長。

在研讀《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一書時,作者多次強調了學生的優秀是教育出來的,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讓他們置身於教育的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是被需要、被愛的,即使是問題學生也能培養好的修養”。

在這本書中,作者可謂是站在教師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們在討論一個個教學管理中常會遇到的問題,細緻地幫助每一位閱讀者從問題入手剖析平時的管理。一遍通讀,彷彿也在經歷著一次重新認識自己、審視自己的過程。試問自己的工作中有沒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來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閱讀中,發現原來在面對同樣問題時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解決方法,開拓了新的思路,使原來覺得無從下手解決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有章可循。

不僅如此,書中所提供的55個細節從微處入手,卻是處處切中要害,就像是為我們的教師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學習習慣、社交禮儀、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細節,將這些教育的細微之處羅列出清單,提醒我們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注意自己怎樣以身作則,幫助我們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實。

實際上,我們在教育的課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偶發事件,教師如何處理這些事件,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直接影響到師生關係。《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一書特色鮮明,描述瞭如何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規律,幫助教師整合各種經驗,在課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決策,成為優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處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有意識的教學”,需要對教育心理學原理有更清醒,透徹的認識,明智地運用於實踐,改善教學。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淺出,倡導教師在大多數時候應當著眼於學生個體本身的差異,試圖從學生自身尋找教育的切入點,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特別是作者對特殊學生群體的深入研究,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領會到,只有幫助營造適宜於特殊學生的教育環境,才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一書通讀,“用愛團結集體,用策略組織課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從中收益非淺。

教師通過廣泛的閱讀,拓寬專業知識,獲得深厚的學識和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有助於充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用更廣闊的視野來思考和實踐新課程,用更為厚實的文化底蘊來支撐教育教學,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薰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語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只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知識人”,才能領略到“教育者的尊嚴”。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7

活著很難,很苦,很累;所以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生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你就掛了。”這句話在之前對我感觸不大,可在看了餘華的《活著》後,我才真正的理解,是挺諷刺的,一帆風順,災禍也就真的來了,不頂風而行,不逆遊而上,你只會被摔著粉身碎骨,人生就是一場鬧劇,就像硬幣的兩面,一半好一半壞,只有好和壞拼湊起來,才會是一塊完整的硬幣,才會是人生。

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福貴講起了他自己:他以前是一個富少,成天往城裡跑,煙花巷子裡,睡錯了床,他挺悠閒的,他知道自己有資本,但煙花巷子太溫柔,他真正愛著的是讓他後悔一生的賭場,或許是他傻吧,自己挖了個坑把自己坑進去了,我在想,如果那天晚上他和家珍走了,會變得不一樣嗎?怎麼可能會不一樣,他的性子,他所生活到現在的一切沒有變,又會變什麼呢?他輸了,因為他只看到自己有什麼,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的太多了,他的父親知道後,沒有打罵,他把地產田地換成了銅幣讓福貴扛過去。徐家出了兩個敗家子,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鵝有變成了雞,到最後連雞也沒有了,福貴的'爹也去了。

福貴也不在是以前的福貴了,他要養活自己,他租了五畝地,從早忙到晚,妻子被接走了,福貴變了,他的命是苦的,但無悔啊!他認為自己的妻子是最好的,兒女是最孝順的,哪怕到最後,只剩一隻牛陪著自己。

我沒經歷過那段時代,我不懂,但有慶的死卻讓我泣不成聲!不過或許,在這個動亂的年代,死去或許能少受點苦,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親人相繼離去,福貴的生命也失去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年頭,他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我不知道他怎麼想,他進述時,還是那麼寧靜,是麻木了?就像看一本書,或許帶給你或喜或痛或麻木不仁的感覺,可人生也還要繼續過,還是會出現新的章節,可那有那麼容易就過去,失去親人的痛苦怎麼能夠忘卻,只是暫時想不起來罷了,但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又豈能是我們能夠理解的?

表面上的安靜並代表真正的安靜,內心的波濤洶湧才是真的。其實,老人“福貴”講述自己四十年前自己,讓我覺得,最快的是時間,最慢的也是時間,春去冬來,一年就過去了,四十年間,有太多的遺憾,或許我不該去批判一個人的人生,因為我不是他,我不該去批判一個人的選擇,因為我沒經歷過。

福貴和他的牛“福貴”一起回去時,福貴嘴裡唸叨著“有慶、二喜、家珍、風霞、苦根。”我哭出來了,這是一個老人以他的方式紀念、寄託已經離他遠去的人,一個又一個親人,要有多堅強,才能在動亂的社會,埋葬一個又一個的親人,目睹一個又一個被死神無情奪走的生命,還能如此平靜的把自己的一生,一個悲慘但卻再也回不去的故事,講述的淋漓盡致,他成功的活著,在精神上,活著很好,他不再痛苦,他可能就這麼悄悄的,那一天就能與親人團聚了。

《活著》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觸不只是一星半點,我不懂那個時代,但我知道,無論什麼時候,人心裡想活著的慾望,親人離去的痛苦,獨自一人活著的孤獨,如野獸一般的人性,是最基本,也是你我都擁有的,無論過多久,那種最原始的感觸就是最深的感觸,無論跨越多少時代,多少國家,他是最好的歷史,最複雜、痛苦的中國變換歷史。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8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青少年時期的回憶錄,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一組組生活畫面,呈現在眼前,有對童年生活的嚮往,有對往昔親友師長的感念,也有對舊勢力、舊文化的嘲諷與抨擊。

對他而言,童年生活是快樂、有趣而自由的;對我而言,讀他的作品也是快樂、有趣而自由的,也許是百草園的趣事讓我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吧,我竟特別的羨慕那個在百草園胡作非為的孩子。當他牽連不斷地拔起了何首烏時他該多麼快樂啊!當他摘下覆盆子,把它們一個又一個送進嘴裡感受它們的又酸又甜的味道時,又會多麼滿足!當他弄壞泥牆根時,心中也可能會有一些愧疚吧!當他在雪地裡捕鳥,看小鳥一個又一個自投羅網時,心中又會多麼的激動!生活啊!你欠我一個童年的百草園!

對他而言,成長過程中,那些曾經溫暖過他生命的人,讓他永生難忘,正是這些愛的供養,讓他成為“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

閏土的父親有很多捕鳥的技巧,曾讓小小的他大大佩服;大字不識一個的阿長,歷盡千辛萬苦為他買來《山海經》,曾讓苦悶的他感激不已;藤野先生的關愛與呵護讓他在無助中感受到溫暖。生命像列車般疾馳而行,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曾經給與我們點點滴滴的愛的供養的人。

對他而言,從舊時代一路走來,生命中充滿了遺憾與無奈,這是那個時代的舊文化帶給他的,他對這些東西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和嘲諷。小小的他多麼盼望早早地去看五猖會,父親卻讓他背《鑑略》;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他對愚孝行為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對反對白話的行為進行了大膽的詛咒;在《貓·狗·鼠》一文中,對貓的欺軟怕硬表現強烈的憎惡,有力地回擊了“正人君子”們對他的攻擊,千夫所指,橫眉冷對,這是多麼勇敢的精神啊!

逝者如斯,魯迅先生已經離開我們八十多年了,讀文猶見其人,他筆下的往事,如同盛開在文壇的花朵,雖似幻如夢卻永不凋零。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9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教科書的更換”等技術層面的革新,而是課程理念的創新與深化。它將實現我國中國小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歷史性轉變。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實施課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課程改革必須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改變傳統教學以教為中心,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是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其中,“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理論。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麼做就怎麼學,怎麼學就怎麼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是在“教學合一”的教學觀念上發展形成的。”這是我國近代新教育產生以來,教學觀念,教學思想的一個重大變革。在今天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習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教學思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它不僅能為課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理論養分,更有助於廣大教師深刻理解和認同新課改的理念,內化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

1、“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

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種:“第一種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那活潑的小孩子作個書架子,字紙簍。”“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他所注意的中心點,從書本上移在學生身上來了。”把學生需要的知識給學生,這比前一種好,但先生仍以教為中心,不是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學,學生仍然是在“被動的地位”,接受教師傳授現成的知識。陶行知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因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所有的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盡把天地間的奧妙為學生一一發明?”所以,“教學”的本質即“教學生學”。“教學生學”首先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實施要求從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轉變,設計教學時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二是要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具有掌握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授之以漁”。現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資訊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週期加快,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現代社會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三是要重視教學過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作為師生合作的一個學習共同體,其核心應是一個探究真知的過程,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是一個心與心交融的過程。

2、“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

陶行知批評教學分離的教師“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其結果造成“先生收效少”,“學生苦惱多”。他深刻批判了“教授法”,極力主張把“教授法”改為“教學法”。他說 :“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他提出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生學的法子。”傳統教學中,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學生不需要思考,只要學會就行。在課堂上,只有少數受歡迎的學生得到了鍛鍊的機會,大多數的學生安靜地聽講,從小坐到大,生命在不斷重複中過去。這不僅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失去了體驗生命成長的過程。這種課堂教學,忽視了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的主體價值,忽視了學生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這就“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進而使教學本身也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連傳統課堂教學視為最主要的認識性任務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實現。”而真正有價值的課堂則是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刺激和興奮的東西,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下,進行著正確或錯誤的嘗試,經歷著新鮮和刺激的東西,自由地表達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教師的尊重賞識下,體驗著獲得新識的喜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興奮;同時,也體驗著面臨問題的困惑,遭遇挫折與失敗的痛苦。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

3、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

陶行知說:“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先生既沒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好的先生必定是一方面指導學生,一方面研究學問。”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實際上教師只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有“源頭活水”。隨著知識經濟和資訊化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的週期變得越來越短,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增多,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強,教師在某些方面“後學”甚至不如學生的情況已屢見不鮮。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能力以及手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中國小教師應該成為有較深文化底蘊的智者。新課程的實施特別注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因為課堂教學的“預設”是必要的,但“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課堂教學的活力所在。而教育智慧取決於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學識修養,心性修養,精神修養。教師應該過有智慧的生活。課堂上,當教師所講的是腦中思考的、心中流淌的,才會有滋有味,才會真正享受到教學的快樂。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0

創造是教育的靈魂

——讀《素質教育在美國》有感

最近我拜讀了美籍華人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此書敘述行雲流水一般,讓讀者輕鬆、悠閒、隨性,這裡沒有繁瑣的、乾澀的教育觀念,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我厭倦那種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測的論理書。作者以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的學習中的“小故事”為素材,通過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闡明瞭美國素質教育的特點,在對比中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窘,發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書中的許多問題很有價值,很有見地,值得我們探討。如“創造效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等等。第一章《創造效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國內,作者就開始讓三歲的兒子接受中國畫的啟蒙教育,兒子的國畫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來到美國後,作者把有著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裡,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為老師什麼也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甚為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可後來,作者通過觀察,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著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我想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中國的孩子就根本無法下筆。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師,參加課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質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們的素質教育和美國的素質教育究竟有何區別呢?帶著這些問題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看完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國的孩子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科選擇不同的學段進行學習,而我國的孩子只能按年級學習各門功課,可見美國教育重視個性發展;美國的孩子在國小五年級就開始寫調查報告,而中國的學生在上大學時,才開始學習寫調查報告,可見美國認識到社會對孩子成長作用很大;美國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社群裡都有球隊可以參加,而中國的學校裡很少有自己的球隊,看來美國比較清楚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培養團隊意識;美國的孩子從國小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個“職業日”,請社會上各行各業,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學校來給孩子們介紹各自的工作,什麼律師啦、拍賣行的拍賣師啦、汽車推銷員啦、消防隊員啦、警察啦、運動員啦、作家啦,等等等等。從“職業日”裡,孩子們學到的並不主要是幹什麼能賺多少錢,他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社會上的人到底是怎樣存活的?因而,孩子們對職業的選擇從小就是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也能瞭解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幾千年的陳舊思想觀念影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社會的瞭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護下把社會想象的過於美好,長大後社會競爭力低下。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美國在教育真正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他們把人看成教育的主體,那麼教育面對的“人”就是學生,也就是現在我國討論的“誰是教育的主體”的問題。當我們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人。

我們正在進行課改,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為主體,採用開放式、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極度輕鬆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例如我們現在開設的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增加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體驗的職位,學會承擔、學會接受。但是,我們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還僅僅只限於各個學校,學校不可能包容整個社會,它不可能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境讓他們去感受,去體驗,而社會又沒有積極有效地配合學校,建設相應的設施,開展各種相應的活動,所以,中國的素質教育只浮於表面,還沒有深入。

素質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開放的視野,有創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創造是教育的核心、靈魂,願中國教育創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得更美更豔!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1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教科書的更換”等技術層面的革新,而是課程理念的創新與深化。它將實現我國中國小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歷史性轉變。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實施課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課程改革必須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改變傳統教學以教為中心,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是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其中,“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理論。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麼做就怎麼學,怎麼學就怎麼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是在“教學合一”的教學觀念上發展形成的。”這是我國近代新教育產生以來,教學觀念,教學思想的一個重大變革。在今天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習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教學思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它不僅能為課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理論養分,更有助於廣大教師深刻理解和認同新課改的理念,內化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

1、“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

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種:“第一種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那活潑的小孩子作個書架子,字紙簍。”“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他所注意的中心點,從書本上移在學生身上來了。”把學生需要的知識給學生,這比前一種好,但先生仍以教為中心,不是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學,學生仍然是在“被動的地位”,接受教師傳授現成的知識。陶行知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因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所有的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盡把天地間的奧妙為學生一一發明?”所以,“教學”的本質即“教學生學”。“教學生學”首先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實施要求從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轉變,設計教學時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二是要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具有掌握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授之以漁”。現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資訊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週期加快,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現代社會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三是要重視教學過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作為師生合作的一個學習共同體,其核心應是一個探究真知的過程,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是一個心與心交融的過程。

2、“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

陶行知批評教學分離的教師“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其結果造成“先生收效少”,“學生苦惱多”。他深刻批判了“教授法”,極力主張把“教授法”改為“教學法”。他說 :“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他提出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生學的法子。”傳統教學中,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學生不需要思考,只要學會就行。在課堂上,只有少數受歡迎的學生得到了鍛鍊的機會,大多數的學生安靜地聽講,從小坐到大,生命在不斷重複中過去。這不僅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失去了體驗生命成長的過程。這種課堂教學,忽視了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的主體價值,忽視了學生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這就“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進而使教學本身也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連傳統課堂教學視為最主要的認識性任務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實現。”而真正有價值的課堂則是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刺激和興奮的東西,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下,進行著正確或錯誤的嘗試,經歷著新鮮和刺激的東西,自由地表達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教師的尊重賞識下,體驗著獲得新識的喜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興奮;同時,也體驗著面臨問題的困惑,遭遇挫折與失敗的痛苦。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

3、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

陶行知說:“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先生既沒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好的先生必定是一方面指導學生,一方面研究學問。”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實際上教師只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有“源頭活水”。隨著知識經濟和資訊化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的週期變得越來越短,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增多,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強,教師在某些方面“後學”甚至不如學生的情況已屢見不鮮。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能力以及手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中國小教師應該成為有較深文化底蘊的智者。新課程的實施特別注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因為課堂教學的“預設”是必要的,但“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課堂教學的活力所在。而教育智慧取決於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學識修養,心性修養,精神修養。教師應該過有智慧的生活。課堂上,當教師所講的是腦中思考的、心中流淌的,才會有滋有味,才會真正享受到教學的快樂。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2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的是一個民國時期的地主家的少爺徐富貴,由於年輕時嗜賭放蕩,輸光了家產,導致家道中落後淪落為佃農。之後,隨著一系列的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斷經受著苦難,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在讀到福貴的故事開頭的時候,我深深地對這個紈絝子弟的嗜賭放蕩、不思進取感到厭惡。他天天只知道吃喝嫖賭,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卻不知道珍惜。在他的身上,完全沒有一個合格的兒子、丈夫該有的樣子。可是,在他家道中落之後,他終於有了覺悟,慢慢地開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一點到是讓我非常欣賞。家珍剛開始的時候是米行老闆的千金小姐,後來福貴對她一見鍾情,把她娶回了家。後來她一直忠誠地陪伴在福貴的身邊,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他們剛結婚的時候,福貴還是原來的那個紈絝子弟,我剛開始有點不明白為何她還是會對福貴不離不棄,後來我覺得這可能跟那個年代女性受的傳統教育有關。在她們的心中,丈夫就是自己的天,不管自己的丈夫是怎樣的人,自己都應該對他忠誠,不離不棄。

在我讀完了這本書後,我開始覺得福貴也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他後期作為一個下層勞動人民,命運深受時代的影響。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一個地死去,自己卻無能為力,這種深深的無助與絕望感接二連三地摧殘著這個可憐人的身心。可是同時,我也覺得他是一個幸運的人。在有些人看來,他的人生可能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可是,從他自己的敘述中來看,他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麼的悲慘,在自己所經歷的苦難中,還是充滿了幸福與歡樂,儘管這些幸福與歡樂都比較短暫。在他的心裡,自己的妻子賢惠忠誠,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自己的子秀孝順,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自己的女婿踏實能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婿……所有的這一切,都帶給了他幸福與歡樂。因此,他對書中的“我”講述他的故事,並沒有表現得多麼悲傷,他在敘述自己的苦難時,彷彿在講的是別人的故事,語氣中甚至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種輕鬆和滄桑感。

在書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揭示了作者想要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福貴看著家人接二連三地死去,儘管心裡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卻沒有選擇跟著他們死去,他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可見,家人其實並不是他活著的主要意義,他並不是為了家人而活著。正所謂:“存在即合理。”,福貴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他就要好好地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不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就是他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合理性。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活著是為了金錢,有的人活著是為了權勢,有的人活著是為了愛情……當他們失去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們彷彿失去了活著的支柱。最後,自己選擇走向死亡。這些人都沒有體會到“活著”的真諦,他們都不知道,活著,才是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最好的意義。活著,比什麼都珍貴。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3

再次翻開餘華的《活著》,我還是為書中的老人福貴的一生唏噓不已,也感動於他還堅持活著的那種溫熱的堅強。

從敗光家產的富家子弟到“笨鳥先飛”的莊稼漢,福貴親身經歷了無情戰事和各種親人的死亡。接連而至的不幸,並沒有打倒這位令人敬佩的老人,他只是默默唸叨著:“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是啊,日子總是要活下去的。無論日子如何,能活著已是最好。人有很多種活法,但是前提是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只要活著,世界與生命就會熠熠生光。正如作者所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4

我,一個農民的女兒。總褪不去泥土的氣息。小說,我情有獨鍾,喜歡看農村題材的。我喜歡他的土,喜歡他的庸,喜歡他的俗。餘華的小說《活著》便是我較喜歡的一篇。

小說《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主人公福貴的一生在別人看來是苦熬的一生,而他自己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小說《活著》能讓自己清醒,小說《活著》能讓自己平靜,小說《活著》能讓自己淨化。福貴的一生是動盪和苦難的一生;福貴的一生是平靜和快樂的一生。想來,活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感受周圍環境給予你的一切,各種滋味。今天的我們也有太多的福貴。記得我一位高中同學她父親是盲人,母親是聾啞人,全家唯一的勞動力是比她大了五歲的姐姐。小時候她穿得最破,都是姐姐退下的。吃的最差,別的同學除了飯,還有鹹菜。她常常除了飯,只有鹽。但她卻是我們班最漂亮的一位。除了天生麗質以外,她總是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別人看來她總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快活。而找不到半點苦澀的跡象。二十多年後我們同學相聚,她來了,她帶著笑容,帶著熱情來了;她已是我們村裡的國小老師。可這些年裡她相繼失去了父母,早幾年她的姐姐、姐夫在一次幹完農活乘坐拖拉機返家的途中翻車,墜落溪流奪走了他們的生命,留下一個小侄女。不幸,坎坷;她沒有被生活壓彎腰,歲月的艱難,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滄桑。哦,我的同學,一位身高只有一米五的女同學,是一位挑戰命運的強者,是一位戰勝命運的智者。因為永不放棄,路在她的腳下越走越寬。現在侄女已工作,女兒已上高中。

人活著,就應該這樣。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將發生什麼。但只要勇敢而堅強地活著,無論下一秒發生什麼,你都能夠從容地面對。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重要的是目前。而今。眼下。

今天。是個多麼現實的定義啊。看得見今天,抓得住今天,經歷著今天。熱情奔放的為今天而活著。將小說《活著》主人公福貴的思想靈魂下載一段,貼上到自己的潛意識“檔案”中。需要時呼叫潛意識“檔案”,會使自己淨化一次,明白一次。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麼我們不高高興興過每一天呢?用色彩來裝扮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豔麗多姿,光彩照人。

小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因此它也表達了時間的漫長和時間的短暫;時間的動盪和時間的寧靜。人的一生總會遇上這樣,那樣的措折;也總會降臨稱心如意的;人的一生,就是這樣輪迴。需實實在在面對,遇上困難,不要抱怨,不言放棄,跨過了這道嵌便是一馬平川。多多地去體會幸福感受。有人說:“苦中尋樂”;有人還說:“一家不知一家事”;還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是啊,活著本身就是一份了不起的財富。好好地擁有。守好,管好自己的寶貴財富。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5

餘華的《活著》無疑是眾多文學作品中閃亮的一顆星。一讀:樸實、白話易懂;再讀:發人深省、感觸至深…

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富貴,一個地主家的兒子,娶了漂亮的城裡女子家珍為妻,本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卻整日沉醉於賭博之中,無法自拔。最後敗光了家產,過上了一貧如洗的生活。也正是因為他的賭,也將自己父親的生命作為了賭博的犧牲品。賠光了所有財產的富貴開始逐漸醒悟,從此不再涉賭。後與母親、妻子家珍、兒子有慶,女兒鳳霞靠種地為生。雖然生活貧苦沒有之前的顯貴,但一家人卻團團圓圓,這段日子應該是餘華筆下富貴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

天有不測風雲,萬事總不隨人意。好日子在富貴的身上總是不長久。母親重病,在去給母親抓藥的路上被抓去當壯丁,這段時期的富貴經歷了太多的煙火炮彈,太多的生生死死。他畏懼死亡,更加堅定了要好好活著的信念。等他回到家時母親已仙逝,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老天對富貴最痛苦的懲罰。但這只是對富貴懲罰的開始:女兒發燒至啞、兒子在校優秀卻被抽血致死,喪子之痛於父母而言最大的哀莫過於此。對於富貴而言遠不止於此:女兒嫁於良婿卻難產而死,繼而女婿工傷致死,妻子因病而死,給富貴最大的眷顧便是留下外孫相依為命;但是對於富貴上天卻是如此不公,連唯一的親人都不給他留下—外孫因吃毛豆過多而死。親人的一一遠去,只留下富貴一人在這世間同老牛相依相靠。

富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但卻沒有因此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有消沉,而是奇蹟般的選擇好好的活著。對於富貴而言,他並不知道什麼是活著,活著有什麼意義,他只知道活著就是為了經歷這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百態百味。很多人認為活著是為了金錢、名譽、富貴、愛情…一旦這些沒了,活著便無意義,一旦為之奮鬥的目標失去了,很多人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為,活著只是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追求而活。究竟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餘華曾在作品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

是啊,活著真好,只要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無限的希望。人生再悲也悲不過失財失親的富貴,人生再富也不過為地主時的富貴。大起大落也不過如此。此時的富貴仍能以一個講述者的身份向問者娓娓道來他的一生,就像在訴說著別人的經歷一樣淡然處之,我們會發現人是要經歷了怎樣不為人知的痛處之後才能如此。活著或許只是一種狀態,或好、或壞;或喜、或悲。活著,承載了多少人的希望,多少的情感,多少的喜喜悲悲,多少的悲歡離合。不論經歷了什麼,只要活著,你的人生便是現在進行時,便會充滿無限的可能,活著真好。

讀《活著》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活著的意義,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嶄新的規劃。"人終究要踏上死亡的道路,因此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將臨的節日".因此在這個所謂的"節日"來臨之前,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不要去懷疑、不要迷茫、更不要放棄自己,我們現在活著的每一天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但卻無法實現而奢求的明天。活著就要經歷人間的酸甜苦辣,各種的辛酸苦痛,面對這些,我們仍要堅強的活著,雲山蒼蒼,江水泱泱,一草一木都在為活著而堅強的茁壯生長,我們更應該如此。因為堅強才應該是活著最好的證據,才應該是活著大寫的最好模樣。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6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這是一部偉大的思想總集,它記錄了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言行,言簡意賅卻含義深刻,字字珠璣,耐人回味,字裡行間滲透著聖人的思想、言行和處世為人之道。

我讀《論語》,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孔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流露和寫照。每個人學習的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有人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藉以餬口;有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身的層次。孔子從十五歲起,便確立了學習的主旨是為了修身做人,也為了做事,做學問。“學而時習之”,就是對學習採取無時而不學、無處而不學、無事而不學“的積極態度。這樣隨時、隨處、隨事都在學習當中,時時、處處、事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得到教誨,日有進功,內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快。“有朋自遠方來”,志同道合的人,從四面八方而來,交流為學求益的心得,切磋做人的體會,探索做人的道理,砥礪學行,互相增長見識,“不亦樂乎”。別人如果對我不理解、或者對一些事物、知識、理論,一時還不知、不會,甚至纏夾不清,我們則善於等待人家的自覺理解和逐漸領悟,不把瑣事放在心上而自尋煩惱,更不會暗自埋怨、窩火。如果能做到這點,就達到一種做人的高度,一種人生境界,就是有道德修養的君子風範!

這三句話,講述了人生上進征途中的三個歷程。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立志學習,逐漸培養自覺的學習熱忱,自覺進德修業,與時俱進;中年時期,經歷學習上的艱難、生活上的困頓和工作上的挫失之後,才知道朋友之間人情相親和道義相交至為珍貴;到老年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歷後擁有平靜的心緒和意境。

孔子認為學習的宗旨,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學問。我們做人要走正道,才能教育學生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做事要勤勤懇懇,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不謀私利;做學問要打好基礎,要耐得住寂寞,不計較功名得失和虛名。隨時、隨地、隨事自覺學習,創造出一個積極進取、充滿歡樂和幸福的人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古往今來光陰之嘆是我們看到最多的感嘆,這種感嘆在《論語》中也不列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含蓄,但是裡面有多少滄桑?劉禹錫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行依舊枕江流。”也就是倉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多悲愴古往今來川流不息。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發出的這種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就在這樣一種天地悠悠,江山有情,這樣一種物序流轉中,每一個人,一個渺小的人,一個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能夠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規劃呢?很多時候是蒼茫的,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雖然這本書我還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地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名著讀後感範文 篇17

餘華的小說《活著》,花了兩個晚上的時間,粗略地讀完了第一遍,說真的,很久沒有讀這樣風格的小說了,文章塑造的生活環境以及時間和空間,離我的生活環境相去甚遠,但我還是被作者不遺餘力地描摹嚇到了,幾個晚上做噩夢,我不得不承認,有些片段我讀的太過投入了。

讀完小說的第一晚,我幾乎沒有睡,大瞪兩眼,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恍惚中有微信提醒,已經是半夜了,會是誰呢?翻看手機,原來是小舅,此時,他像我的一艘諾亞方舟,迅疾得帶我逃離那片陰森恐怖的海域。

小說通篇以一種娓娓道來的語氣,以一種似乎在講述別人故事的淡定,述說了福貴本人極其慘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