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精選14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3.22K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1

聽說此書寫得不錯,值得去看一看。我當時聽了不以為然,因為印象中諸如教科書之類大多枯燥乏味,難有激發人的讀書欲,何況此書貌不驚人。學習歸來,順手把書往書架上一放,時間長了,也就漸漸淡忘了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精選14篇)

直到在備課查詢資料時發現了這本《美術學科教育學》。所謂用到書時方恨少,因為需要,所以看得格外認真細緻。先是整體劉覽一遍,感覺挺好,再逐章逐節地看。慢慢地,我被吸引了。他以嚴謹的邏輯層次、準確的概念界定、融合時代性的教育觀、藝術觀,系統而又全面地闡述了美術學科教育學。無論是學科教育的本質、特點、功能、目的,還是學科教育原理、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等,作者都一一展開探討,逐層分析,層層深入。同時運用大量的例項圖片,相關資料加以說明,做到圖文並茂。使讀者觀之有肉,食之有味。

如果問:書中哪些地方讓我印象比較深刻?我覺得對美術教育功能目的的闡述和美術教學方法的分析,感觸是最深的。因為前者使我全面認識和了解了美術教育的功能和意義,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後者使我明瞭靈活多變、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拿美術教育的功能目的來說,很多人對它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膚淺的表層階段。認為教學中只要落實美術知識的傳遞和技能技巧的傳授便可,對其潛在的附加值往往忽視或者不善挖掘。常先生在書中特別強調指出:美術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是綜合性的。它可以拓展學生的學識視野,豐富其知識領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促進人格優秀特徵的個性發展。此外,美術教學應確立體現素質教育,以人發展為本的教育目標。任何單項價值取向的教育目標,都不符合現代教育觀念,不能充分體現美術學科的教育價值。可見,美術教育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作為美術教師對自己執教的學科有一個系統正確的認識是多麼重要!

教有法又無定法,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向活動的體現。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比較注重教法的選擇與設計,對學生的學法往往考慮得不多。通過閱讀教學方法這一章節,加深了我對學生學法的認識。比如演示法,對學生的學法要求如下:

1、按講授思路注意觀看演示;2、模仿、記憶地看;

3、理解、審美地看; 4、觀摩汲取地看。

簡要的幾句話,道出了看的契機,解決了授課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學會看、怎麼樣看的難題。可見,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是互為一體的。教師的教法必須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規律,與學生的學法契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才能學有所得。

美術學科教育的關鍵是美術老師。在本書的最後,作者從業務文化素質、教師能力、心理品質三方面提出要求。呼喚所有從事美術教育的老師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到博採眾長,一專多能。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我,成為社會和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型教育者。

可以這樣說,《美術學科教育學》猶如一面鏡子,讓我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同時它也幫助啟發了我,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有著很強的實踐指導作用。最後,我建議未看此書的老師們,不妨抽點空,看看此書,因為它確實給你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穫。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2

平時由於忙於教學,一直很少有時間能靜下心看看書,有時間也是做一些繪畫之類的練習,自打靜下心看了這兩本書以後,我才覺得光有實踐也不行,還需理論指導,理論很重要,是知道你正確實踐的方向標,因為它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文化瑰寶。下面就這本書,結合平時的教學,談談我個人的一點收穫,因我的水平有限,觀點比較膚淺,還請老師批評指正:

1.正確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美術的教學一直都是臨摹、寫生創作相結合進行學習的,而興趣是進行美術學習的關鍵,學生沒有美術興趣,也就談不上學習美術,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再談方法。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各種不同學習美術的方法無論是自學還是教學都離不開直接認知與間接認知兩條基本途徑,為我們改革美術教學選擇教學途徑提供可靠的依據。

美是客現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培養學生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是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來的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是,不經過美術學習和培養的人明明生活在“美”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於缺少美的“發現”,即審美。美術教育就是要通過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現代社會媒體因素追星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不知道什麼是美,奇裝異服,怪異髮型甚至都覺得是美。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別水平和鑑賞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能力。國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的速度加快,他們的審美心理也明顯的由低階向高階發展。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審美觀將會扭曲向不健康方向去發展。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美術教學既要遵循教學教法的一般規律,又要結合美術這一學科自身的特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審美喜好來設計教學的程式和步驟。首先應加強美術作品的背景知識進行必要介紹外,不要急於從歸納思想內容到概括藝術特徵的程式化教法,學生會感到很枯燥而不想聽,更不想再去審美了,也審不出美了。可以從作品本身,從分析意象,情節,造型,色彩,線條到藝術表象入手,編成故事,啟發引導學生去探究作品在構思與立意上的特點及整體藝術風格和藝術表現方面特徵,使學生真正學習到美的方法。對於欣賞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動地進行“再創造”,這就要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鑑賞和藝術創造。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常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獨立觀察的欣賞,讓他們沉浸到欣賞物件中去,運用已知的美術知識與理論進入到對作品未知的個性特徵的探尋。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啟自己的想象空間

3.在感受認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自主發表個人的欣賞見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交流欣賞體會中達到互相啟發的目的。在培養孩子審美素質時,必須使之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才能辨別美和醜,從而愛美,並接受美的陶冶。教師的審美觀點對他們也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教其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如: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能直接看到教師作畫的具體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繪畫技能的同時,感受教師的每一筆和每一畫所表現的對大自然和社會生活進行審美觀。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些範例及大師名作來進行講解,感悟作者的審美品質。

4.美術教學藉助的教學工具

多媒體的出現,使美術教學如魚得水,從圖片,音樂,視訊等各方面入手全面豐富學生的視覺聽覺,提升學生的情感昇華。運用電腦技術進行美術教學和繪畫創作,還可以提升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探求意識和創造能力、操作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有利於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寓學於樂是審美教育的一大特點。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學生又學到了知識,他們在玩中學,也在玩中獲得了美的享受與樂趣,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更能激發起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如在八年級上學期上漫畫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收集了很多名人的漫畫和流行的經典動畫,先通過欣賞分析,入手到如何繪製漫畫。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養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樣的,絕不能把審美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是加強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更不能把審美教育與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對立起來,而應在技能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文化修養。要把學生引向自然、走進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發展。在欣賞課裡,則利用媒體技術,點畫成景,有某一幅畫擴充套件到同一系列的,還可以點人出文字介紹,在學生討論後,老師在總結時,點一下相關的畫家或某名畫的圖片時,其相關的介紹就出來了。比老師單一總結要更形象。還可以利用電腦虛擬出你想象的場景,例如把某畫色調變一下,或把畫中某物或人去掉後的效果等等,這種富有藝術情趣的客觀環境,能全面豐富學生的視覺,更好的去薰陶感染學生。

5.審美視野要拓寬

中學美術教學是一種使受教育者通過美術的學習逐漸提高對美作品的審美能力,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能對藝術及藝術以外的一切美的因素進行感知的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學生。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要喚醒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必須讓他們感受到美術的魅力。藝術教育的內涵是廣泛的,在藝術教學中,我們不能停留在學校裡,停留在固有的書本知識上。要大膽鼓勵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及時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畫下來,在原有畫面的基礎上加以創新。通過觀察、思考把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融入到美術作品中來,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認識到美處處存在。我們要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去巧妙地,耐心地,愉快地激發,使學生用真實的心靈去感受、描繪。

6. 美術教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的運用美術語言。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現代教學論提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那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資訊,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只是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的,創造教學的新境界,使美術教學更好的服務於學生,服務於社會。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3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的作者是我國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的著名的兒童藝術教育家楊景芝。是一本兒童美術教學法研究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長期探索而建立的兒童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自己切身經歷和進行的教育實踐研究,以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論述她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作者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楊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著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楊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楊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著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裡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物件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楊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著楊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楊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楊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例項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楊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裡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當主動接近學生,以自己對美術的熱愛,激勵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以自己對學生點滴進步的由衷高興,點燃學生對藝術的興趣,以自己平等參與學生活動的行為,增加學生對她的美術課堂的眷戀,真正做到用愛心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4

聽說此書寫得不錯,值得去看一看。我當時聽了不以為然,因為印象中諸如教科書之類大多枯燥乏味,難有激發人的讀書欲,何況此書“貌不驚人”。學習歸來,順手把書往書架上一放,時間長了,也就漸漸淡忘了……

直到在備課查詢資料時發現了這本《美術學科教育學》。所謂“用到書時方恨少”,因為需要,所以看得格外認真細緻。先是整體劉覽一遍,感覺挺好,再逐章逐節地看。慢慢地,我被吸引了。他以嚴謹的邏輯層次、準確的概念界定、融合時代性的教育觀、藝術觀,系統而又全面地闡述了美術學科教育學。無論是學科教育的本質、特點、功能、目的,還是學科教育原理、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等,作者都一一展開探討,逐層分析,層層深入。同時運用大量的例項圖片,相關資料加以說明,做到圖文並茂。使讀者“觀之有肉,食之有味”。

如果問:書中哪些地方讓我印象比較深刻?我覺得對美術教育功能目的的闡述和美術教學方法的分析,感觸是最深的。因為前者使我全面認識和了解了美術教育的功能和意義,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後者使我明瞭靈活多變、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拿美術教育的功能目的來說,很多人對它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膚淺的表層階段。認為教學中只要落實美術知識的傳遞和技能技巧的傳授便可,對其潛在的“附加值”往往忽視或者不善挖掘。常先生在書中特別強調指出:美術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是綜合性的。它可以拓展學生的學識視野,豐富其知識領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促進人格優秀特徵的個性發展。此外,美術教學應確立體現素質教育,以人發展為本的教育目標。任何單項價值取向的教育目標,都不符合現代教育觀念,不能充分體現美術學科的教育價值。可見,美術教育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作為美術教師對自己執教的學科有一個系統正確的認識是多麼重要!

“教有法又無定法”,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向活動的體現。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比較注重教法的選擇與設計,對學生的“學法”往往考慮得不多。通過閱讀“教學方法”這一章節,加深了我對學生“學法”的認識。比如演示法,對學生的學法要求如下:

1、按講授思路注意觀看演示;2、模仿、記憶地看;

3、理解、審美地看; 4、觀摩汲取地看。

簡要的幾句話,道出了“看”的契機,解決了授課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學會看、怎麼樣看的難題。可見,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是互為一體的。教師的教法必須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規律,與學生的學法契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才能學有所得。

“美術學科教育的關鍵是美術老師”。在本書的最後,作者從業務文化素質、教師能力、心理品質三方面提出要求。呼喚所有從事美術教育的老師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到博採眾長,“一專多能”。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我,成為社會和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型教育者。

可以這樣說,《美術學科教育學》猶如一面鏡子,讓我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同時它也幫助啟發了我,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有著很強的實踐指導作用。最後,我建議未看此書的老師們,不妨抽點空,看看此書,因為它確實給你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穫。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5

平時由於忙於教學,一直很少有時間能靜下心看看書,有時間也是做一些繪畫之類的練習,自打靜下心看了這兩本書以後,我才覺得光有實踐也不行,還需理論指導,理論很重要,是知道你正確實踐的方向標,因為它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文化瑰寶。下面就這本書,結合平時的教學,談談我個人的一點收穫,因我的水平有限,觀點比較膚淺,還請老師批評指正:

1.正確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美術的教學一直都是臨摹、寫生創作相結合進行學習的,而興趣是進行美術學習的關鍵,學生沒有美術興趣,也就談不上學習美術,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再談方法。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各種不同學習美術的方法無論是自學還是教學都離不開直接認知與間接認知兩條基本途徑,為我們改革美術教學選擇教學途徑提供可靠的依據。

美是客現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培養學生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是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來的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是,不經過美術學習和培養的人明明生活在美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於缺少美的發現,即審美。美術教育就是要通過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現代社會媒體因素追星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不知道什麼是美,奇裝異服,怪異髮型甚至都覺得是美。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別水平和鑑賞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能力。國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的速度加快,他們的審美心理也明顯的由低階向高階發展。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審美觀將會扭曲向不健康方向去發展。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美術教學既要遵循教學教法的一般規律,又要結合美術這一學科自身的特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審美喜好來設計教學的程式和步驟。首先應加強美術作品的背景知識進行必要介紹外,不要急於從歸納思想內容到概括藝術特徵的程式化教法,學生會感到很枯燥而不想聽,更不想再去審美了,也審不出美了。可以從作品本身,從分析意象,情節,造型,色彩,線條到藝術表象入手,編成故事,啟發引導學生去探究作品在構思與立意上的特點及整體藝術風格和藝術表現方面特徵,使學生真正學習到美的方法。對於欣賞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動地進行再創造,這就要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鑑賞和藝術創造。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常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獨立觀察的欣賞,讓他們沉浸到欣賞物件中去,運用已知的美術知識與理論進入到對作品未知的個性特徵的探尋。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啟自己的想象空間

3.在感受認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自主發表個人的欣賞見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交流欣賞體會中達到互相啟發的目的。在培養孩子審美素質時,必須使之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才能辨別美和醜,從而愛美,並接受美的陶冶。教師的審美觀點對他們也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教其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如: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能直接看到教師作畫的具體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繪畫技能的同時,感受教師的每一筆和每一畫所表現的對大自然和社會生活進行審美觀。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些範例及大師名作來進行講解,感悟作者的審美品質。

4.美術教學藉助的教學工具

多媒體的出現,使美術教學如魚得水,從圖片,音樂,視訊等各方面入手全面豐富學生的視覺聽覺,提升學生的情感昇華。運用電腦技術進行美術教學和繪畫創作,還可以提升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探求意識和創造能力、操作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有利於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寓學於樂是審美教育的一大特點。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學生又學到了知識,他們在玩中學,也在玩中獲得了美的享受與樂趣,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更能激發起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如在八年級上學期上漫畫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收集了很多名人的漫畫和流行的經典動畫,先通過欣賞分析,入手到如何繪製漫畫。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養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樣的,絕不能把審美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是加強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更不能把審美教育與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對立起來,而應在技能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文化修養。要把學生引向自然、走進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發展。在欣賞課裡,則利用媒體技術,點畫成景,有某一幅畫擴充套件到同一系列的,還可以點人出文字介紹,在學生討論後,老師在總結時,點一下相關的畫家或某名畫的圖片時,其相關的介紹就出來了。比老師單一總結要更形象。還可以利用電腦虛擬出你想象的場景,例如把某畫色調變一下,或把畫中某物或人去掉後的效果等等,這種富有藝術情趣的客觀環境,能全面豐富學生的視覺,更好的去薰陶感染學生。

5.審美視野要拓寬

中學美術教學是一種使受教育者通過美術的學習逐漸提高對美作品的審美能力,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能對藝術及藝術以外的一切美的因素進行感知的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學生。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要喚醒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必須讓他們感受到美術的魅力。藝術教育的內涵是廣泛的,在藝術教學中,我們不能停留在學校裡,停留在固有的書本知識上。要大膽鼓勵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及時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畫下來,在原有畫面的基礎上加以創新。通過觀察、思考把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融入到美術作品中來,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認識到美處處存在。我們要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去巧妙地,耐心地,愉快地激發,使學生用真實的心靈去感受、描繪。

6. 美術教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的運用美術語言。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現代教學論提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那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資訊,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只是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的,創造教學的新境界,使美術教學更好的服務於學生,服務於社會。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6

本書作者楊景芝是我國著名的兒童藝術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著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著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裡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物件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著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例項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裡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可以成為美術老師辦公桌上的專用書。楊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理論成果,為藝術教育開闢了一片淨土。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7

前段時間學習了楊景芝老師的著作《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這書是一本兒童美術教學法研究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長期探索而建立的兒童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自己切身經歷和進行的教育實踐研究,以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論述她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作者楊景芝是我國著名的兒童藝術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楊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著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楊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楊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著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裡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物件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楊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著楊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楊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楊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例項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楊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裡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可以成為美術老師辦公桌上的專用書。楊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理論成果,為藝術教育開闢了一片淨土。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8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的作者是我國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的著名的兒童藝術教育家楊景芝。是一本兒童美術教學法研究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長期探索而建立的兒童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自己切身經歷和進行的教育實踐研究,以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論述她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作者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楊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著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楊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楊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著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裡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物件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楊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著楊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楊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楊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例項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楊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裡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當主動接近學生,以自己對美術的熱愛,激勵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以自己對學生點滴進步的由衷高興,點燃學生對藝術的興趣,以自己平等參與學生活動的行為,增加學生對她的美術課堂的眷戀,真正做到用愛心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9

本書作者楊景芝是我國著名的兒童藝術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著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著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裡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物件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著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例項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裡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可以成為美術老師辦公桌上的專用書。楊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理論成果,為藝術教育開闢了一片淨土。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10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裡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11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裡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12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鎮西老師愛的回報,讓我不止一次感動的流淚。李鎮西擁有了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是他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牢固的防線。其實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詮釋著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因為他明白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學生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離開了感情,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必須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師認為自己目前遠沒有達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當做我熱愛的事業,並儘量使自己逐步具備一種宗教情懷。因此,他自覺地記錄、反思、改進自己的教育行為,於是便有了持續不斷的班主任工作日記。這已經不是他的工作常規,而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了。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我們也都可以做到。可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呢?這是因為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面對著一群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又傾注了多少愛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愛吧。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13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最近閱讀了《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了暢快,教育確實需要點“自由”了。

細細地品讀了李希貴老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參加工作時間不算長,經常會思考一些關於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現在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著。

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他曾經實踐過、經歷過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

書中,李希貴老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人為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裡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裡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表揚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多麼樸實的語言,將教育這個讓人覺得漫無邊際的概念,用寥寥數言解釋的淋漓盡致,我不由的為李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反思幾年來的教育歷程,重新審視教育,我感覺教育應該像農民種莊稼一樣,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缺少水份為它澆水,長滿雜草為它除草,遭遇病蟲害為它灑藥,缺少營養為它施肥,讓它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一天一天長大,直到秋天收穫果實,這期間我們不能拔苗助長。

而我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總是希望學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長,更希望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熟,不斷地把自己的養分無私地輸送給他們,希望他們全部吸收並強壯起來。但是肥胖並不等於強壯,孩子們不一定會你給什麼就吸收什麼,他們總是挑自己喜愛的零食去吃,他們才不管有沒有營養,營養均衡,協調搭配的問題,只要口感好就行。

書中提出,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我們沒有挖掘學生的潛力,反而盡力把他們塑造成另一個我們。我們要所有的孩子都朝著同一個目標發展,把本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雕刻成千人一面的喪失個性的木偶,把本來豐富多彩的世界變成一個個塑像。書中說教育無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隱藏起來的教育,是不動聲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並不需要什麼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係,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自覺開啟的時候。一個孩子對一門課程的喜愛,有時並不是基於課程本身的什麼價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細節,當孩子從細微之處感受到了老師真誠的愛,當孩子同樣愛上了自己的老師,也就是孩子熱愛這門學科,熱愛學習的開始。

放開孩子的手腳吧,讓他們自己走路,也許他們能夠更快地奔跑起來!讓我們走出為了教育而教育的誤區。其實教育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美術教育讀書心得 篇14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了《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義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