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35W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確定,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新課標中新增了“三會”核心素養內涵: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在圖形與幾何(第一學段)的課程內容部分,集中體現的核心素養內涵在“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與創新意識”、“通過數學的語言,可以簡約、精確地描述自然現象、科學情境和日常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通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助於學生在空間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幾何直觀,提升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一、體會統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課標新增在第一學段要求圖形的測量教學要引導學生經歷統一度量單位的過程,創設測量課桌長度等生活情境,藉助拃的長度、鉛筆的長度等不同的方式測量,經歷測量的過程,比較測量的結果,感受統一長度單位的意義;引導學生經歷用統一的長度單位(米、釐米)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如重新測量課桌長度,加深對長度單位的理解。這種要求對面積、體積的單位也同樣適用。度量單位是度量的核心,度量單位的統一是使度量從個別的、特殊的測量活動成為一般化的、可以在更大範圍內應用和交流的前提。因此,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機會,鼓勵學生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並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發現不同的方法,不同單位的選擇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進而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在教學長度單位的認識時,經常有老師問為什麼要講統一單位,原來的教學中學生就是直接認識長度單位,學習度量單位有什麼價值,下面以人教版教材為例談一談《釐米的認識》一課,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會了統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首先創設情境,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辦法去測量相同的長度,有的學生用手量,有的用自己的鉛筆量,還有可能用自己桌上的橡皮去量,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測量工具,所得的結論,當然是不同的了。比如說,有的同學測量的是三紮長,有的同學可能測量的是五根鉛筆這麼長,還有的同學測量的是15塊橡皮那麼長。學生通過交流發現,當同學們你說你的結果,我說我的結果,彼此間就無法交流。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度量單位需要統一,否則它會給生活帶來不便。這時,學生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需求,即要使測量結果讓大家都接受,就必須要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單位。學生產生了這種需求,然後再來學習長度單位。

建立標準度量單位,有助於學生從知識本身的邏輯體系出發,對建立標準單位的意義有客觀地認識。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堅持把讓學生體會了統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這個環節設計好,讓學生經歷完整“度量單位”的從形成到產生的過程。由此看來,關於讓學生體會建立統一的度量單位的重要性,不僅要在長度的測量中給予關注,在面積和體積的測量中,仍要讓學生去感受。

二、把握度量單位的實際意義

新課標在第一學段要求“感悟統一單位的重要性,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米、釐米描述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能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不能靠機械地記憶換算公式和反覆操練,而是要能夠體會單位之間的實際關係,這就涉及到了對單位的理解。單位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對它的體會和認識應當通過實踐活動,體驗它的實際意義。

例如,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米,1釐米的長度可以用什麼熟悉的物體來估計。對單位的實際意義的理解,還體現在對測量結果、對量的大小或關係的感悟。關於對度量單位的認識,要結合實際例子體會度量單位的大小,比如,一個成人的身高為175,應當選擇cm而不是mm作為單位,這是對認識長度單位地深化理解。再如北京到南京的鐵路長約1000,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度量單位;要用實物感知度量單位的大小,如1米約相當於幾根鉛筆長,強化學生對度量單位地感知。在明確實際測量的物件後,選擇恰當的度量單位、測量工具及方法關係到測量能否方便、可操作地進行、影響著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比如,用直尺測量黑板的長度是不錯的選擇,但用它測量一棟大樓的長度就比較困難了。

總之,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恰當地選擇度量單位、工具和方法進行測量測量是從人類的生產、生活實際需要中產生的,學習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實際的應用。學生只有在親身實踐中才能積累選擇度量單位、測量工具和具體方法的經驗。

三、培養估測意識和能力

估測長度是新課標突出強調的內容。估測既是一種意識的體現,也是一種能力的表現;不僅具有現實的意義,而且也有助於學生感受度量單位的大小。估測與精確測量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生活中精確測量的結果有時需要用估計的辦法來感受,對事物進行估計時則需要對度量單位很好的認識與把握。估測的意識和能力是在實踐中發展起來的。新課標中要求“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能估測一些身邊常見物體的長度,並能藉助工具測量生活中物體的長度,初步形成量感”。

例如1支鉛筆大約長釐米;1米約相當於支鉛筆長;無障礙坡道的寬度應不小於90;學校操場上的旗杆高15。學生有一定的日常生活經驗積累,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長度單位的意義,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物體長度的比較。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一個生活中熟悉的物體長度作參照,比如平時經常使用的鉛筆,通過測量,對鉛筆長度有準確的認識和把握,然後再用已知的資料對其他物體作出估測,以便作出更精準的判斷。

學生估測意識和方法的培養,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估測“單位”位標準,以該標準作為“新標準”,估測其他物體的長度,初步形成量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物體估計長度。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計,通過記錄、計算、比較的探究過程,體會估測的意義和方法。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新義務教育法的誕生,標誌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是在對我國依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導和保障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制度與準則。法律將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指導思想,並重點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保障義務教育投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問題作出了規定。新法律著力建立和完善促進義務教育發展的各項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創新、有突破,為我國義務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程,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

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上的重大成果,也是改革開放、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必然,為學校辦學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義務教育法》中,四處提到非凡教育,充分體現了這屆政府人文化的關懷和親民的思想。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升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障,讓這些有殘障的孩子、這些家庭看到希望,看到黨對他們的這種關懷。從這一點上看,新《義務教育法》凸顯了政府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奮和欣慰。

新法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這些內容必然影響到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在實施新《義務教育法》過程中,我有這樣的思考。

目前,整個社會對考學越來越重視。為了讓孩子上一所好的中學,很多家長不惜重金買學區房,北京的一個媽媽甚至花十萬元買了個門洞,為的是孩子有個好學校上。再有就是家長為了孩子能擇校,週六、週日給孩子報很多班,為的是拿這證書和那證書,使他們成為進中學的敲門磚。

針對近年來義務教育發展中出現的“擇校熱”等新問題,新義務教育法明確“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我相信在新法的保護下,每個孩子都會受到同等的教育的。

義務教育法心得體會二:義務教育法心得體會(1027字)

我們都知道,教育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的未來和命運,教育也能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新《義務教育法》的頒佈實施,對於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的誕生標誌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作為學校中的一名普通教師,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之後,對提高師德修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是時代向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義務教育法》賦予我們的義務。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教育新風。教育原理告訴我們,教育必須有明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主要解決人的發展問題,喚起學生精神世界能動、自主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義務教育法》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熱愛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必須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

我是一名教師,肩負著育人的重任。於是在學習之餘,更應從自己過去的工作中找出不足,必須全身心地去愛自己的學生。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服務於學生,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職。師魂即師愛。要在實際工作中,時時處處體現師愛其實並不簡單。有時,細小的一個工作,看似簡單的一種舉動,也許會折射出我們教師的教育理念。班級中的王新博同學,知識欠缺的太多,為了使他儘快的追上隊伍,就利用課餘時間給他補課,同時發動班級學習好的同學幫助他,他的成績提高的很快。既方便了學生,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更增強了困難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我想,這小小的改變中,就蘊涵著老師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也是大家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之後的一種新的有效嘗試。教師站在了學生的立場上,改變了自己原本已經習以為常的一些教學行為,目的則是為了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作為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發展負責,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求知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原有的基礎與能力,因材施教地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因地制宜,潛移默化地幫助他們學會做人,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樣才稱得上不辱使命。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3

教育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教育也能決定和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自主創新,要變人口大國優勢為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我們就必須確保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貫徹落實。

1986年《義務教育法》的出臺標誌著我國義務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軌道。20多年來,我國在普及義務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由於社會轉型等諸多因素,義務教育推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是此次義務教育法修訂的時代背景。

受教育權是現代社會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這一基本權利所對應的正是國家和政府的基本義務。

最近利用空餘時間,我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嚴格遵守義務教育法,依法執教,愛崗敬業,作到既教書又育人,為培養新一代而作出最大的努力,這樣才得以使我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我們的教育物件健康成長。

新義務教育法的誕生,標誌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是在對我國依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導和保障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制度與準則。法律將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指導思想,並重點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保障義務教育投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問題作出了規定。新法律著力建立和完善促進義務教育發展的各項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創新、有突破,為我國義務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程,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上的重大成果,也是改革開放、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必然,為學校辦學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義務教育法》中,四處提到特殊教育,充分體現了這屆政府人文化的關懷和親民的思想。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升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障,讓這些有殘障的孩子、這些家庭看到希望,看到黨對他們的這種關懷。從這一點上看,新《義務教育法》凸顯了政府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奮和欣慰。

新《教育法》真正以人為本,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孩子、所有學校、所有老師的基本權利,這是我通讀新《義務教育法》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法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這些內容必然影響到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那麼,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又該如何履行的義務?我想在工作中,首先要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做有違師德規範的行為。其次,要轉變教育觀念。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互動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活到老學到老。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4

20xx年6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修訂案)》,審議通過的《義務教育法(修訂案)》共分為:總則、學生、學校、教師、教育教學、經費保障、法律責任及附則等8章,63條,將於20xx年9月1日起施行。這是義務教育法自1986年頒佈以來的一次重大修改,是我國義務教育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在認真研讀新《義務教育法》之後,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新法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義務教育的“義務性”。

法律的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規定,“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範。新修訂《義務教育法》針對長期以來在法定義務教育階段內,老百姓意見比較集中的“上不起學”、“學校安全保障”、“均衡發展”等問題,作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體現了國家在推動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化與強效化上的決心和意志。

二、新法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義務教育的“公益性”。

新法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對義務教育採取新的經費保障機制。首先,在義務教育的投入上,新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體制。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分專案、按比例分擔。”新法還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第二,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資助。從法律上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為適齡少年兒童提供了一個平等入學的機會,學生將不會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現實中,尤其是象我們這裡的貧困山區,適齡兒童少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不在少數,單靠個人或學校的力量是無法改變這種狀況的,但新法從法律上予以保障,相信今後不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第三,扶持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第47條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項資金,扶持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這一規定進一步體現了新法的公益性,有利於加快農村地區和民族地區的義務教育發展。

三、新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義務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個立法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真正給學生以發展的空間,同時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充分的發展空間。新法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五章專門對教育教學作出規定,要求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符合教育規律和身心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還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些內容必然影響到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可以說,過去的義務教育主要是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普及上做了很多規定和相關工作,而在今後,我們則要實施並完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義務教育。時代需要創新型人才,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善於發現問題是擁有創新精神的種子,勇於實踐則是實現創新的關鍵,因此,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我們一線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應真正轉變觀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創新,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自由徜徉”於學校內外、課堂內外、課文內外、學科之間,改變過去的“重分低能”和“書本奴隸”的狀況,教師要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開放性和彈性以順應時代的要求。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自公佈以來,就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特別是教師,認真學習並準確理解《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精髓,不僅有助於推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更會明白自己擔負的神聖職責。

近日,再次閱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讓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五破五立不應極端化。在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過程中,最讓老師們關注的是打破五唯觀念,即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細細深究,所謂的五破五立就是要克服短視、功利思想,建立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克服重分數輕素質,建立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克服重科研經費重教書輕育人的思想,建立健全潛心教學全心全意育人的制度;克服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克服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育人觀,注重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學習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教師對於五破五立片面的言論,其實,在我看來,打破五唯,並不是堅決摒棄,而是以此為據,克服以往人才觀片面的價值取向,更多的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把人的綜合素質真正提升起來德育為首,同時關注分數、核心素養、學生終身發展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老師們唯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更有指向性,才不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讓學校辦學觀價值更科學合理。李鎮西說:我想辦沒有特色的學校。我覺得這是很多懂教育的人的心聲。現在,很多學校的功利化太強,都在努力打造所謂的特色。但就其特色的本質而言,無非是在學校管理、課程設定、教學模式、文化傳統等方面轉換了一個名稱而已,其本身的內涵價值與推廣性並不是很強。有許多學者也說:一個學校的特色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應該是一個學校長期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斷積累,完善,昇華,是日積月累,是源於實踐的。是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學校的辦學觀價值提出了更科學合理的要求。學校,就是要把堅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辦學的目標。所謂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科學合理的辦學觀,就是堅持把人的成長作為學校的主要任務,作為學校辦學觀的價值取向與引領,不再追求功利、短視的辦學價值觀,不再過分等地追求所謂的特色,而是將文化、書香、生活等作為衡量學校的考核指標,讓學校真正成為為國育才的溫暖聖地。

改革,是為了做得更好。作為教育者,一定要研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準確領會其精髓實質,這對於我們今後的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6

近來,我校掀起了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結合我校師生實際情況,經過學校組織集中學習和自我學習,結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談談我對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的學習感受。

我國為什麼要進行課程改革?眾所周知,每個時代的教育方式的確立是受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制約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也許適合當時的經濟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體制的變化,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知識的更新越來越短,面對這些新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有諸多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過去的教學方式是有許多弊病的,如強調共性,忽視個性,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現代教學理論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自主地進行反思與總結,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因此作為教師,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和壯大儲蓄新的原動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在基礎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課程使學校的管理模式發生變化,使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評價、教師"教"的行為發生變化,重要的是使學生"學"的方式發生變化。

作為教育改革下的中學數學教師,應該營造一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同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更多的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應當學會蹲下身來欣賞學生,瞭解學生內在需求,瞭解學生的心理,善於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優點,保護學生的自尊,相信學生的能力,滿足學生的知識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上的各種情況,遵循學生髮展的需要,發揮教學機智,靈活調整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有情境的教學環節,將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使之產生新的問題,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產生碰撞,達到其認識衝突的臨界點,從而產生一種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現為一種渴求解決的情緒狀態,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發展學生的智慧,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課堂教學中要搭建一個“師與生、生與生”對話的平臺,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真誠的交流和溝通,從而使課堂充滿生命力,使教師激情洋溢,使學生激動不已,師生將在對話的課堂中共同發展。

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老師應更多的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課,或者說成功的一次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有效的、和諧的交流與溝通。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不管對與錯不給出批評,應該給予更多的讚揚和默許,一些錯誤的觀念讓學生在探究和學習中加以改正。

現在的中學生不再是幾年前的中學生了,在網路資訊社會,他們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獲取資訊的渠道多,對新事物的追求與敏感往往超越了我們成年人。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基礎教育工作者要勤於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以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要,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當中,要讓學生去想、去做,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去感悟知識。因此,這不僅要求教師要善於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髮展潛能,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還要有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以保證雙方的協調發展,所以教師自己要給自己“充電”,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

在學習教育綜合改革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基礎課程改革即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和教學理念,以及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學習中寓教於學。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7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生本課堂,落實全面發展,博學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新課程目標中提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應加強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因此博學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這一方法。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及講課活動中發現,真正要行之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並非易事。如果你的小組合作是為公開課而臨時湊合的,在合作學習時,各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等。導致這種低效的真正原因並不在於小組合作教學本身,而在於我們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在小組合作中,分配小組整合也是小組成敗的重要點,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差異原則。小組成員之間應該要互相存在差異,差異就是資源,我們應該合理運用這一點。

2、人數均衡原則。我們規定小組6人為標準,人數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

3、麻煩程度最低、方便程度最高原則。小組為了方便交流,成員座位應聚攏,並且薄弱的同學應坐在相對成績較好的組長的前面,方便管理,問問題時給別人帶來的麻煩也最少,方便合作長期穩固。

4、隨機應變原則。小組一旦建立,不要隨意更改,當然也不能一成不變。調整磨合是一個長期計劃。

成功的教育素來講究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博學課堂也不例外。博學課堂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必須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從臺前退到幕後,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堅決杜絕一言堂,滿堂灌。仔細想來,這是符合人們認知規律的:自主歸納、反思總結,形成結論,再昇華提煉規律和方法才是學習之本,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既然有小組,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制度,有制度,就要落實。學習積分是我們的操作手段,制度再好,落實不好也是空談。在制度設立的前期階段,每天都要手把手的指導學生如何加減分,直至學會操作。學會了就不管了嗎?當然不是,教師要定期檢查是否一如既往的落實到位,並且在這過程當中一定要細緻,讓學生明白這並不是擺設、花架子,而是確確實實與榮譽息息相關。

以上為我個人拙見,在教育教學領域,我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場傳統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革命,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明顯特點。新課程提倡的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由於教育必須著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增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著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增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增進學生有特點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畢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構成,增進學生的可延續發展。回顧我們所走過的歷程,其中有艱辛也有欣慰,有苦澀也有甘甜,有挫折也有進步,使我們對新的課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入的熟悉,也使我們有了全新的轉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教師角色,從前臺向後臺定位《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教師首先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師的角色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同等中的首席。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舞臺,而是師生交換、互動的天地。教學不是為了控制學生,而是為了增進學生髮展。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正確定位,從講臺走向學生,以尋求進,以學論教,以學定教。將課堂教學的視野集中到學生身上。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天生為課堂的主人。師進則生退,師退則生進。教師在課堂為學生學習騰出的空間有多大,學生髮展的餘地就有多大。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課中,教師剪輯了一段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錄相,讓學生在課堂裡朗誦,製作一個簡易版的現場MTV。學生情緒高漲,自排自編,分工合作。而教師則在旁充當助手。

二、師生交往,從學說向對話發展現代心理學以為

兒童在自由安閒的時候,在輕鬆、愉快、環境中,思惟活躍,想象豐富,記憶力增強;反之則思路阻塞、反應緩慢、心靈封閉、無創造性可言。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佈滿豪情與活力,有待於點燃的火把。因此,課堂改變教師的話語霸權,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創設同等的教育環境顯得尤其重要。通過交往,重建、民主、同等的師生對話,開放學生的心態,凸現學生的主體、張顯學生的個性、解放學生的創造性。改變以往教得辛勞,學得痛苦,結果還是不滿意的現狀。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同一,這類同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程序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程序。例如,在教《記金華的雙龍洞》時,先讓學生隨著小導遊邊看錄相邊聽解說,到金華的雙龍洞去走一趟。接著讓學生按用文章中的一句話說說金華的雙龍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然後讓學生質疑,學生提出的大多數題目集中在雙龍洞有哪些特點這一關鍵題目,捉住了這個題目,也就解決了文章的重點。這節課的一開始就給學生創設了新奇獨特的學習環境,激起學生質疑、解答的愛好。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因此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本學期教育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感慨歲月匆匆之時,回想這將近四個月的教學生涯,曾遭遇瓶頸,也曾困惑無解。慶幸的是,“博學課堂”模式的開展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指引方向,讓我在教學過程中不再迷茫。經過為期三個多月的教學實踐,我受益頗多,現總結如下:

一、課前的有效預習

“博學課堂”模式之一的預習環節,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讓學生有效的預習,作為教師,應當交給學生明確的預習任務,指導學生預習方法。在語文這一學科中,預習任務主要為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解決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通過查閱課外資料或廣泛閱讀課外書籍來了解課文作者簡介;在閱讀課文之時圈點勾畫,找出不認識的字詞自查字典解決;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概括文章大意。學生將自己的預習成果記在預習本上,教師在上課之前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可通過小組長檢查預習本、教師提問、聽寫生字詞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預習檢測。

二、課堂上的自主學習

在已經預習過課文的基礎上,再次通讀課文,找準切入點,理解課文更深層次的內涵。教師可根據學生學情來安排自學任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讓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勇於質疑,提出問題並嘗試分析、解決問題。而對於基礎稍微薄弱的學生可適當引導,給予一個具體的問題或明確的學習方向。教師要耐心放手,儘量過少的干預,讓學生的能力能夠充分的發揮。

三、高效的合作學習

在自學時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這時可依靠小組的力量,共同參與合作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在合作討論環節一定要讓學生明白討論任務,討論目的,而不是無目的的探究。且探究的問題應當根據學情來設定,對於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不應設定過難的問題,否則會讓學生變得盲目而無所適從。在學生激烈討論之時,教師不能僅僅旁觀,而是要參與的學生的討論中,對於學生跑偏的思路及時予以調整,保證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四、課後的鞏固提升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更應扛起“減負增效”的重任。當堂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當堂掌握,尤其在語文這一學科中,讀、背、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課堂上應該留出相應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所學內容,或是當堂背誦過關,或是消化課文知識,切實做到“減負增效”。

每一次總結都是一次新的成長,雖然在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經過不斷反思和積極學習,將“博學課堂”的模式牢固掌握,並將其爛熟於心,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xx屆三中全會已經落下帷幕了,這次大會主要涉及到各個方面的改革,其中有關教育改革尤其引人關注。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那麼xx屆三中全會又給我們哪些力量和資訊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一年來,改革訊息頻頻傳來,改革舉措系統深入:各地陸續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流動的花朵”就地入學考試的長效機制有望建立;電子學籍系統建立,一人一號,終生不變;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將推進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分類考試;“國小生減負十條規定”劍指“減負”頑疾……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紮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定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雲南騰衝,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於“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大學聯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大學聯考改革框架方案公佈……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訊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開徵求意見。小訊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仔細瀏覽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這樣的訊息躍然紙上:依法對學校管理體制作了全面規定,明確了學校管理的基本架構,促進了學校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規定了學校內部學術權力的組織框架和執行機制,明確了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執行與監督機制……

與此同時,其他方面的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也是風生水起、穩步推進。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江蘇省破解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學校法人屬性、產權歸屬等突出問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我國積極創辦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大學和專案;完善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機制,安徽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完善農民工子女就學體制機制三項基礎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關於推進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校看升學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裡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製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中國小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後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於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國小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國小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陝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今天,有幸聆聽了兩位老師的說課和教改理念,深受觸動。從上學期開始,我校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課)教改活動。下面談談我在課改教學中的一些措施、方法以及我個人一些粗淺的看法。

第一,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為學生自主創新創設條件。

在教學前,教師深入地鑽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實質的基礎上,能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彌補教材的某些不足,改變傳統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通過精心備課,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方式的教案。

第二,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第三,讓學生在生動的實踐活動中探索創新。

活動是學生學習乃至培養創新意識的最根本途徑,我們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依據“思維從動作開始”的規律,為學生創設一個活動、探究、思考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面對同一難題,有的學生採取獨立探索的方式,有的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最終都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可見學生依據自己的能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完全可以達到很好效果。

課改過程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鬆,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結合自身與學生的實際,把握(課)教改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率。相信我會在課程變革理念的指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並且相信自己也會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課堂變革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我校根據上級安排組織學習了教育部長袁貴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一、政治思想認識方面

通過學習領會了精神,在“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通過認真的學習,我有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中,明確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全會在“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中,明確提出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

1、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黨的報告強調“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黨實現中國夢之教育夢的重大部署,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大策略,就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我們更加堅定“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理念。我們深化教育教學的綜合改革,進一步創新素質教育的方法和形式,進一步實踐和探索學校的生命化六育,進一步創新實現生命化德育的機制和途徑,進一步實踐和探索生命化課堂的構建,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激發基層教師的活力。我們要進一步強化依法辦學,加強各位教師的權責,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職能,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層級管理和民主建設,練好“內功”,積極應對政府職能轉變,社會教育大發展的良好局面。

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我們是國家教育事業的一份子。我們期待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使我們安教樂業,敬業愛崗,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中。

二、業務素養方面:

1、對自己選擇教師的職業無怨無悔。

在這次學習會上,學校領導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學習的任務,這也堅定了我紮根於教育事業的信心。

2、認真學習教學基本常規和管理規範,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雖然這幾年,我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對其中的許多工作規範和制度還是十分陌生的。通過這次深入的學習使我深受教育和啟發,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樣要付出艱鉅的努力。

我還認識到,作為基層國小教師,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要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於教學之中。同時,要嚴格教學規範和堅守各種教學規章制度,防止教學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3、認識到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

從前作為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對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而且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這次學習後使我明白作為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有一個教學觀念的深刻轉變,包括從封閉性向開放性的轉變,從群體型到個性型的轉變,從權威型向民主型的轉變。這些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和學習。

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到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儘快的能夠勝任自己本職的工作,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學案”的出現成為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下的新事物。我在使用“學案”教學中存在著一些缺憾其中表現為:

1、擔心課堂超時,害怕在規定的時間不能完成學案已設計的教學內容。其結果是:要麼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要麼教學任務草草收場,導致教學過程簡單缺乏生動性。

2、擔心學生對提出的問題不會解答,不敢讓過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探討中,不敢、甚至也不會去突破現有的學案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精彩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展示風采,以至於整堂課完成後讓人感覺到,不管是不是同一學科,是不是同一位教師都在按同一個模式施教。

3、按學案環節講課,多數是對學案內容拓展的少。

4、學生大部分在忙於完成手中的學案練習,沒有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

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一是在巧設問題時顯出個性。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提問得當能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矛盾,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設問時教師要充分展現自己的語言功底,把“學案”重點、難點問題教給學生,給學生一定方法引導和思維啟示。問題或準確到位、或生動有趣、或貼近生活。要體現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有助於引導學生在解決重、難點的過程中,找出問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向老師質疑,逐漸引導學生找到“會學習”的切入點。

二是在練習設計上顯出個性。練習的設計要立足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取材於學生的日常生活。練習要起到拓寬學生,表現自我的空間的作用;如書面作業、課上、課下自我才華的展示、交流。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鼓勵學生敢於奇思妙想。“學案”是教師和學生的共用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師要大量尋找教材之外的、學生周圍的.、與教學有關的材料,把它們展現在學生面前,並引導學生去“閱讀”,讓學生有所見有所思有所得。

三是在指導學習中顯出個性。課堂40分鐘的時間教師是配角要把學生放在主角的位臵,要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教師要有效地控制講授時間,學生能看懂的問題不講,學生討論後能明白的問題不講,教師一點就透的問題不講,學生能講明白的問題不講。這樣的課堂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快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自學時可能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教師沒有預想到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反饋,有利於促進師生之間教學相長。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三中全會已經落下帷幕了,這次大會主要涉及到各個方面的改革,其中有關教育改革尤其引人關注。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十八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那麼三中全會又給我們哪些力量和資訊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一年來,改革訊息頻頻傳來,改革舉措系統深入:各地陸續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流動的花朵”就地入學考試的長效機制有望建立;電子學籍系統建立,一人一號,終生不變;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將推進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分類考試;“國小生減負十條規定”劍指“減負”頑疾……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紮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定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雲南騰衝,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於“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大學聯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大學聯考改革框架方案公佈……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訊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開徵求意見。小訊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仔細瀏覽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這樣的訊息躍然紙上:依法對學校管理體制作了全面規定,明確了學校管理的基本架構,促進了學校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規定了學校內部學術權力的組織框架和執行機制,明確了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執行與監督機制……

與此同時,其他方面的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也是風生水起、穩步推進。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江蘇省破解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學校法人屬性、產權歸屬等突出問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我國積極創辦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大學和專案;完善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機制,安徽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完善農民工子女就學體制機制三項基礎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關於推進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校看升學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裡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製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中國小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後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於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國小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國小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陝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十八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在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絡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

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淨化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教,育人為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繫著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繫著學生的未來。

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有著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為他們的騰飛創造條件。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師德形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學生一定要充滿愛心,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師最偉大人格魅力的體現。育人不能僅僅憑熱情和幹勁,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師的舉止言行,就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作為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學習、勇於創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為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

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我校在實施“和諧互助 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使我對高效課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它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下面就談一談我對高效課堂的理解。

一、我理解的高效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後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二、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做好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

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教學中適時指導、監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三、兩節展示課的啟示,共性的地方:

1,學生素養高,學習過程上的學習參與度高,這就使得學生專注於課堂,能夠保持較高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評價方式的靈活高效是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指標,即時、靈活的評價同樣起到激勵學習主動性、保持學習興趣的作用。

3,高效課堂應是長期進行的工作,最終形成一種常態的模式。它的預習、展示、反饋都應是高效進行的。

4,高效課堂重視各學科基本素養的落實和訓練。在物理課上對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語文課上對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無不突出了這一點。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現今我們課改的主陣地,必須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預習準備、不斷改進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在姚元章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從20xx年春季學期就開始大力倡導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成為每位教師的必修課,學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理念改革的熱潮。在課程改革之後,課堂教學更加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一些進行的教學方法。本人是這學期才從村級國小借調到羊橋中心國小的,對課堂教學改革很生疏,只是從文字上理解。通過學校領導在會議上要求的10-25-5的教學模式,和聽了姚旖潔、羅木蘭等老師的課,以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素質,教師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次教學,努力把因材施教發揮到極致。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我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如我校每班都坐成以6人為一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探究,歸納,彙報等過程。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一系列活動,得出的知識更貼近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更容易理解、掌握、牢記,更能夠運用所探究出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如:9月19日,我在天星國小聽了姚旖潔老師的公開課,她在教學《倒數的認識》中的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等環節,都是採用了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彙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得出“什麼是倒數”,“求倒數的方法”,這樣學生都能夠熟練地應用自己探究出來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快樂,學得牢。

我們還聽了水尾國小一位老師的同樣的一節課,這位老師側重教師講,他把《倒數的認識》這節課所有的知識全都教給了學生,忽略了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總結。課後老師講累了,學生還是學得不牢、不能熟練地用老師教給他們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二、在學生彙報交流結果時,要多予以鼓勵、肯定。

如學生能正確回答問題時,我會說:“我們給她(他)掌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認可,如回答不正確時,我會對她從其他方面或側面進行鼓勵,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嚐到成功的滋味。

三、教師採取豐富多彩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生行為能夠收放自如,每班以6人為一組方式排座位,這樣老師在上課時,學生面對面的坐著,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究時方便了。

但不利於這種方式學生扭頭看黑板很不方便,看不到三四分鐘脖子就疼了,長期這樣扭著脖子看黑板也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也很難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出現教師在講臺上引導教學,學生在下面說話、玩小動作。整個課堂紀律較差,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甚至教師無法上課,教師又只好重新組織課堂紀律,浪費一節課的學習時間。所以教師看這些情況應用一句簡短的話,或者一個簡短的動作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我在這時就會說“一二一”表示要坐整齊,說“一二三”表示看黑板。

以上是我在羊橋中心國小這一個學期對實施課堂改革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堂改革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生變化,新課改也為教師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姚元章校長等人的正確領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