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精選18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3.51K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論語》。這不僅是儒家學說的經典,更是中華傳世名著。它章節簡短,以雍容典雅的語調簡潔凝鍊的格言警句來表達深刻的思想,讓人們受益匪淺,也讓我感觸頗深。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精選18篇)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教育他的弟子,無論在家還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誠信,廣泛地關愛民眾,並且親近有仁德。做到這些以後,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那麼就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文獻知識了。是啊,做事之前先要學會做人。作為教師,我們教育學生的時候不單單隻教他們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教出品德高尚,成績優異的好學生。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我們作為教師,要有一顆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們每天該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我們不平凡的人生價值。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就是《論語》裡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就是說:幾個人在一齊出自20__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這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好處。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我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並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以前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就是說教師對自我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樣敢當!我只但就是就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就是能夠這樣說的。

在《論語》裡對以前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巨集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汙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就應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就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向點綴裝扮著

孔子認為,學習務必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憂也。”也就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就是我們憂慮的。

透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就是得益非淺!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3

在個人工作繁忙,工作生活壓力大;整個社會比較浮躁的背景下,按照孩子老師佈置讀《論語》,讀後自己的心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淨化,為人處世、學習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啟發。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文化學習。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在學習知識之前應先盡孝道,這也正好證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說的是為人要重義輕利,君子懂得的是大義,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孔子在政治統治上崇尚“為政以德”的思想。子曰:“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意思是說,統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他。

在人品第一重要之後,要重視學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人,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類似的毛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總體而言,論語中有好的觀點,也有迂腐過時的觀點,我們要吸收其精華。

譬如綜上所述的孩子從小教育要將道德品質放在首位;學習要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為人要重義輕利;為政一方要實行德治,正人先正己等。

讀好書使人心靈淨化,讀好書使人類進步!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4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覺得快樂嗎?別人不瞭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就是君子的風度嗎?

“論語”,有些人念成“論(lùn)語”,也有念成“論(lún)語”,小時候上學時,老師教我們說,就應念第二聲“論(lún)語”而不就是第四聲“論(lùn)語”,其實,也不能這麼絕對,念第四聲“論(lùn)語”時,“論”就是“討論”的意思,“語”就是“對話”的意思,念第二聲“論(lún)語”時,“論”就是修改,“語”就是對話,即把很多對話修改起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上學時,老師教我們的(當然課本上也就是這麼寫的),這句話就應翻譯成“學習並且經常溫習,不也就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此刻想想,這翻譯的好扯喲,並且邏輯上也講不通啊,誰說溫習功課就是一件高興的事啊!其實“時”在古代很少當“經常”講,翻譯成“適當的時機”更好,而“習”呢,翻譯成“印證練習”更好,而不就是“溫習”。所以,按傅佩榮的觀點,這句話應翻譯成“你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

“君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君之子”。“君”代表貴族社會裡那些有身份、有背景的領導,天子、諸侯、卿大夫,都稱為君。他們的子弟稱為“君子”。之後孔子把這個詞的詞義擴大了,指一種德行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就是一種身份,如“公、侯、伯、子、男”中的“子”,之後在民間就把“子”當老師的稱謂了。

“朋友”,同一師門為“朋”,志同道合為“友”。此刻的“朋友”就就是一般交往的人。就像“同志”一樣,志同道合才能稱之為“同志”,而此刻只要不就是“階級敵人”就就是“同志”,“同志”如今還有同性戀的意思,此刻很多詞都被用濫了。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開篇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別解釋了。可南懷瑾先生卻是這樣解釋的:做學問,要隨時注意“時”和“習”,要隨時隨地學習。當你有進步時,能不愉悅嗎?你的學問沒有人能夠理解時,有個難得的知己來看你了,能不高興嗎?做學問的人,也可能一輩子沒人能瞭解你,那也不生氣,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這樣的解釋,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層。

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的原因是,原句第一個字“學”不能僅僅當作狹義的“書本學問”理解,而是要從人生修養上講起才行。也就是說,“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那麼,把“學”字的意義理解的這麼寬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嗎?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現在,一條一條分開印,是宋儒們把它圈斷的。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這倒又是一種新鮮的解讀方式。誰都知道,《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既然是語錄體,就很讓人習慣於把那一條條論述分開來獨立理解。這本來也不算錯,卻容易造成斷章取義。把“學”字理解成狹義的“書本學問”,就是斷章取義造成的。所以,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中所說的“學”,不是僅僅文章寫得好,也不僅僅是知識淵博,它還包括“做人好做事對”,哪怕一個人是文盲,但只要是會做人做事,就是有“學問”。這是南懷瑾把整部《論語》研究完後,用“整體觀”看待《論語》得出的結論。

為了證明自己把“學”字理解成“人生修養”的“學問”的正確性,南懷瑾先生還列舉了《論語》中子夏的話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意思是看到好的人就尊敬他,在家能竭盡全力愛家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放棄私心,對朋友言而有信,這樣的人,雖說沒讀過書,也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句話足以證明“學”不僅僅指“書本學問”。

正因為南懷瑾先生解讀《論語》與眾不同,他解讀《論語》的著作才命名為《論語別裁》。

他這個“別裁”不僅僅與現代人對《論語》的一般理解不一樣,而且特別與宋代以來朱熹學派的儒家學者對《論語》的註解不一樣。以朱熹為代表的宋代儒士們因為是以對“語錄體”的理解方式來理解《論語》,結果斷章取義,讓後人造成了對孔子思想的極大誤解。比如宋儒們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話時就出現了偏差。他們把“賢賢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馬上跟他學習,連女色都不能親近了”。把“色”字的“態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於近現代人攻擊孔子“違反人性”。他們還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讓近現代人攻擊孔子是“專制思想”,因為《論語》要人為皇帝全力服務嘛。孰不知,“君”在此應泛指為“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應給人辦事的人”。像這樣對孔子思想斷章取義的理解,還有很多處。

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孔家店被人打倒,老闆沒有錯,是店員們搞錯的,這要特別修正的。”現在,是到了真正復原孔子的“仁義”思想的本色的時候了。南懷瑾先生獨特的“經史相參”、“整體看待”式解讀能幫我們吹盡黃沙,淘出真金。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6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裡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7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訊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裡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檔案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8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這一依據年齡段劃分的人生境界,成為後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典範。大家將自己與孔子對照,看自己已經達到了哪一層,越往上,越是欣喜。孔子的偉大,大概主要也在他的人生境界。

十有五而志於學,並不簡單,難在這個“志”字。中國古語總說立志當早,但年幼時哪裡能夠明白自己要追求什麼?這時候立下的長志,又怎能保證不是旁門左道?古人從小讀聖賢書,倘若稟賦不適合子曰書雲,那便要麼讀成呆子,要麼半途而廢。讀進去的,還有可能最終成為假道學先生一類,真正從中體會到聖賢胸懷而立志於學問的人,當真如鳳毛麟角。可立志對少年的確極為重要。人生本來短暫,倘若尋找自己的方向已經耗費了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就太過可惜了。王國維人生三境,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找準了自己的方向,路便在腳下。

三十而立,立的是事業,更是人格。倘若三十歲還在飄移不定,不能構建起由外到裡足以自立的自己,恐怕孔子便要說“不知其可”了。由十五到三十,學問之道漫長而艱難。據錢穆《新解》所附孔子年表,三十歲時,孔子開始授徒設教,已經有弟子從遊。孔子人格的基本架構已經形成,事業也已經起步,這是孔子人生的第二階段。

人生極為複雜,許多事情都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簡單,因而即便已經建構起自我,依然難免在種種乖謬弔詭面前心生困惑。倘若我們機械一點來看的話,聖賢如孔子,也花了十年的時間來消解種種困惑。四十不惑,不論在學問、道德還是政治主張上,他都已經屹立不倒,不再有任何的遲疑不決,不再有絲毫的躊躇不定。他已經成熟了,這也是一個人步入中年的理想狀態。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的天命是什麼?《孟子·萬章上》曰:“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沒有人叫他做,而他竟做了的,就是天意;沒有人叫他來,而他竟來了的,就是命運。孔子一生志於播行仁政,初在本國不見用,五十五歲高齡開始周遊列國,各國國君對他敬重有加,卻不肯實行他的仁政主張。周遊途中時有困頓,甚至被圍攻,絕糧食,師徒失散,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沒有退懼,因為他相信由他恢復周禮乃是天意。“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但他的政治主張屢屢碰壁,他大概也知道這一生最大的理想無法實現了。可他依舊執著,因為他知道,這是他的命運。錢穆《新解》說:“何以當然者而竟不可通,何以不可通而仍屬當然,其義難知。”分明施行仁政是順天之意,卻走不通,分明走不通卻還是要走,最後只能嘆一句“知我者其天乎”。這,大概是命運最大的弔詭吧。

耳順,意思是說聽到別人的言語,都能辨明其所以,不再因為別人的言語而或喜或怒。因言語而心有所動的人,多半隻想到這言語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倘若像孔子這般一聽別人言語就知道對方為什麼說這些話,那麼不論批評讚揚,都變得再尋常不過了。在孔子那兒,天命已經明瞭,徑直走下去就是,因而於旁人的議論批評,就只當耳旁風一般。耳順一境,年輕人最難登臨,就像我,常常因別人的讚揚而沾沾自喜,又因別人的批評而垂頭喪氣。無奈,這隻能訴諸年歲的增長,慢慢參悟了。

若說前面各個境界凡人尚且能夠達到,那麼這最後一境,就似乎只能屬於“神”的境界了。“從心所欲,不逾矩”,多難啊,人類性善性惡尚不可知,原本保有動物性的一面卻無疑義,倘若沒有一整套由倫理規範搭建起來的秩序體系,這個世界可能便到處是率獸食人了。由今日世界的井然有序,足見人類理性的偉大。無可否認,這是道德、規範、法律的功勞。但孔子此時的“從心所欲”,所從者,乃是“心”,以一己之心而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有所逾越。這就像天,“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無所為,卻好像無所不為,萬物暢行不悖。孔子有所欲,卻好像毫無所欲,從不逾矩。這裡以天比孔子,當然不是孔子本意,儒家即便從“儒教”這個層面考慮,也絕沒有人格神的概念,因而這只是孔門弟子及後人表達崇仰孔子的方式,就如子貢所言,“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孔子的人生至高境界,我輩常人恐怕只能望洋興嘆了。也好,正如太史公所言,“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有個偉大的人格在前,我們的人生座標便清晰了許多,這大概已經很重要了吧。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9

今天讀了論語。讀完第一個感想就是:果然是論語啊!謬論真不少!很多話都像廢話一樣……明明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做到的人幾乎沒有嘛……怪不得孔子是聖人——全部都做到這樣也算他有本事了!像他學習!!

不過我覺得學習真的很重要,而且學習要經常去實踐。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不是沒有道理的。身邊學習好的人有很多,雖然我不是很自覺的人,可是我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啊!

本來要寫讀後感的……可是正正經經的作業一樣的讀後感好難寫,所以先上來發發牢騷——就開心一點了——等一下就去寫作業,要好好研究一下孔子這個人!

我其實讀得是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是學校的暑假作業啦……不過呢讀了真的有感覺!覺得時間過得好快……作業都快來不及做啦!!讀完厚厚的一本《論語今讀》不知道要幾天以後了——乾脆先挑幾句寫起來!

不知道慧欣以前有沒有讀過論語呢?又開始想她了……希望早日跟她的blog聯絡上,當然我先要把自己的blog弄得好一點,否則不敢“見”她咯。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0

論語,一部全世界矚目的經典著作。多少人在這本書的薰陶下成才。九歲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一本帶有註釋的《論語》,一下子就被文中每一句話蘊含的道理所吸引了······

什麼是論語?論語是由孔子及他的徒弟們的言行編成的一本書,書中的語言及其精簡,少了一個字就無法理解整句話的含義了。細細品讀,書中的每一個教悔都循循善誘,娓娓動人。

翻開《論語》第一句話便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很早就聽到過這句話了,意思也早已記在腦中,便是“學了知識以後,按時去溫習他,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別人不知道自己,自己也不懊惱,不是君子嗎?”以前我總是不以為然,但如今我卻十分肯定這句話,就如我們背單詞一樣,若不去常常複習,很快就會忘記。只有常常去複習,一個單詞才能永遠記在腦中。遠方有來了一個可以與自己談心的朋友,可以與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難道你不高興嗎?一個平易近人,做事不張揚的朋友,難道不算是“君子”嗎?

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句話,他也令我在生活中受益匪淺!

四年級的時候,我爸爸開始教我學《新概念1》。我們用一個本子當做“生詞本”,把每天不會認的單詞都記在這個本子上,沒過幾天,本子上已有了60多個單詞。爸爸叫我時常翻翻這本本子,可我去總是把這句話當耳邊風。幾天後,爸爸看我生詞本上的單詞一個都認不出來,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像你這樣學了就忘,‘生詞本’還有什麼用?只有時常溫習,才不會忘記!”以後,我謹記爸爸的教誨,每天都翻翻“生詞本”,果然記住了所有的單詞。爸爸看我有了進步,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自己也十分高興。學而時習之,果真“說乎”!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1

一代智者萬代師,被稱為”至聖“的孔聖人孔丘,以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在腐朽的世界上閃耀著自己的光芒,他堅信”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他使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式,他貫徹”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為人處世之道……那一句句論語,傾訴著他的心聲,那一句句論語,凝聚著他的智慧。哪怕相隔幾千年,我們依舊聆聽著他的教誨,我們懂得了”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中心,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中孔子的告誡,我們明白了”禮之用,和為貴,賢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中他的教導。而那一條條論語中,最令我觸動的,還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在孔子的眼中,有智慧的人,修為就是不會迷惑,這樣的人,早已看破了世間紅塵。經歷了太多,在謎題中徘徊,最終擁有了現在的成就,因為見過太多,所以自信,也不會被事情迷惑;而有仁德的人,修為就是不會憂愁,因為仁德,所以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擔憂,見識過了風風浪浪,經歷過了大風大雨,才有瞭如今的平靜。這樣的人,哪怕天塌了下來,也只會安安靜靜的去補救;而那些有勇氣的人,修為就是不會畏懼,有了勇氣,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困難再大,風浪再急,就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就是因為勇氣,有了支撐下去的信念,因此,無論什麼樣的危險,也會慢慢在他們心中的勇氣下慢慢灰飛煙滅。

從古至今,成為聖人的人太少太少,只是因為心中的雜念,唯有孔丘,不僅見多識廣,待人寬厚,更是無所畏懼。或許我無法真正理解孔子,解析論語,但是,我知道,唯有孔子,能在亂世中,依舊馳聘神思妙想。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2

《論語今讀》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李澤厚先生提倡古為今用。一 方面,李澤厚先生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們言說;另一方面,他又憑 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回答。通過閱讀《論語今讀》 ,值得我們思考 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是現代的孔子思 想。 粗略的閱讀了一遍之後, 最為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數李澤厚先生對論語中孝道, 讀書,以及為人修身養性之道所做的闡述。 《論語》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作,有著包羅永珍的價值觀念,如“孔顏” 一樣的的人格,自古以來都有著獨特的感召力,其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 勵著人們不要碌碌無為的虛度人生。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 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直 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 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 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論語”中有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 品德修養諸多環節,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 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一、孝道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 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連結。孔 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 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 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 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 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這裡講了什麼是孝, 同“事

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 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 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 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 正的孝。 二、讀書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這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 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 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 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 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 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 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 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 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 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 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 ……但是正是這樣的 “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 多偉人。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 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 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為人之道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 。斯言一出, 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 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 “守成” 之學。 建國已五十多年, “五十而知天命” ,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 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 ,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 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 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 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 ,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 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 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 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 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 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 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 達的心胸, 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 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 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 內心的安寧、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 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 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四、修身之道 《論語》所創導的道德修養理論與方法是:自省、克己、慎獨、忠恕、中 庸和力行。 自省是在思想意識、 情感態度、 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面去深刻認識自己、 剖析自己;克己仍是指自我剋制、自我約束能力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舉動都符 合社會道德規範,促進社會的和諧;忠恕便是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 思想感受,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而深度則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礎上,使自我修養達到更高境界的一種修養方式;中 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這些豐富的思想就是在現代的中國小政治思想教本中也有不少引入。 它對青少年 健康道德觀與世界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是孔子教導人們養性之道。做人應 持虛懷若谷之心,揣廣博天地胸襟。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 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 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 當利益衝突一旦出現,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麼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 了它呢? 漫漫人生途中,我會用生命去體會,用行動去感知,用至高無上卻又簡單 至純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賢聖人進行心靈的對話。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 語》 ,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 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3

我讀了《論語》後,我知道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它的意思是說:“學的知識要時常去複習的,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呢!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放學回家後從來都會自覺去複習,總以為自己腦子聰明,很輕鬆地在課堂上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部記住。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段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我的作業和試卷,才發現我學的知識很多都沒有鞏固,有印象的東西並不多。在離段考的前幾天裡,為了能考出優秀的成績,我被迫每天晚上“開夜車”很辛苦地補缺補漏到深夜,熬到眼睛變成“熊貓眼”。導致嚴重睡眠不夠,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學遲到,耽誤上課。即使是這樣,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記牢。後來在段考時我果然吃了大虧,雖然很努力,但是考得並不理想,語文才80分。後來讀了《論語》之後,我開始學會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學會了每天晚上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不知不覺記得牢固了,學習變輕鬆了,期考成績竟然提高到了90幾分,我別提多高興啦!《論語》教會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方法,使我學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意思說:“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常侷促憂愁。”記得小時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想一個人獨佔。上學時,我經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現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後,我主動地把牛奶拿出來和姐姐分享。媽媽也表揚我大方。《論語》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從此以後我做事光明磊落,越來越有君子之風。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4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最近一段時間,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讀了一點《論語別裁》來充實自己。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徵博引,談古論今二而撰寫成《論語別裁》,通過南懷瑾先生的論述、詮釋,希望自己從《論語》中學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談一丁點讀《論語別裁》的感受。

《論語別裁》這部書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這部書別出心裁的解釋,特別是有別於明朝朱熹對《論語》的解釋。他認為現在人們對於儒家學說的錯誤認識和理解,多是由於朱熹的解釋給人們的誤導。《論語》這部書,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部書的絕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問答的話。聰明的學生問他,有聰明的答覆,愚笨的學生問他同樣一個問題,他的答覆便又不同。孔子說話,是因人而異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個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他將人看作是平等的。《論語》中有"性相近,習相遠,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說,除了絕頂聰明和絕頂愚笨的人沒有辦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樣的。孔子提出了四個字,可以說是中國的民主主義教育哲學,就是"有教無類",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麼呢?孔子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嚴。孔子說"修己以敬".孔子的學生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人".這個學生又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百姓".這句話就是說教育並不是讓你去打坐唸經,"修己"是讓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還有一個社會目標,就是"安人".安人是給人類以和平、快樂。這個教育觀念是新的。教育並不是為自己,為的是一個社會目標。所以《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礎,而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社會的目標。所以孔子時代的這種"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觀念就是將教育個人與社會連貫起來。

教育的目標不是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為升官發財,而是為"安人、安百姓",為"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為這個使命,就感覺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來有人的尊嚴,到了做到自己感覺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時,就格外感覺到一種責任。所以《論語》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是說,必要時寧可殺身來完善自己的人格。這就是《論語》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就是說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氣魄,要有毅力,因為"任重而道遠"."任"就是擔子,把"仁"拿來做擔子,擔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說:"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說"仁以為己任".以整個人類作為我們的擔子,就是2520xx年來一個了不得的傳統。後來宋朝的范仲淹也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覺到"任重而道遠"的緣故。明朝的顧亭林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是這個道理。

《論語》是一本由隻言片語構成的偉大著作,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論語》的深邃,是即便南懷謹先生這樣的國學大師也要窮數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奧的鉅製。我作為一個後學晚輩,只希望隨著人生經驗、閱歷的增加,對《論語》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對於我的教學和生活不斷帶來更大的幫助。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5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現在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後果,種種可能都考慮清楚。反反覆覆,舉棋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可以統領大事的,因為他們是那麼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後行是誇讚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裡,卻並不贊成以季文子為例的三思而後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非常計較個人得失。這人考慮事情反覆不定,辦事過於謹慎。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為什麼是兩次而不是多次考慮呢?我想,這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於事而訥於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說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為孔子所稱讚的緣故。

孔子所說的敏於行,並不是說毫不考慮後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們斟酌計劃兩次。因為有敏於行作為基礎,所以第一次思考便應該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多餘了。這種情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不過還應該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有虧。但是別說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緻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別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雲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的表現,但是過於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於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後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6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裡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著、趕著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著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裡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裡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著。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7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比較熟悉,但文言檔案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蘊藏著很多的道理在裡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後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後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為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為規範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並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範,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為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為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為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們強調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後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於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論語》九年級讀書心得 篇18

今天,我終於讀到論語的第8篇了,回想著原來讀的辛苦。有許多字不會讀,都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雖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禮都在我的心底紮下了深根。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從課前導讀上也讀到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應有受教育的機會。

我讀論語時發現了一句話: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以為並沒有什麼大的含義便直接看譯文了。譯文上是這樣寫的: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時說話辦事的有把握;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凡聽到的都能辨別是非;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我從這句子中隱約體會到一個含義。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悟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進過長時間的鍛鍊和學習,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的遵說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