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8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03W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在《看見》一書中柴靜寫了她在十年前當直播主播時的採訪每個故事的始末。也是她當直播記者酸甜苦辣的經歷,她從自己當記者開始寫起: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個溫暖的跳動就是活著;雙城創傷;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厭惡屈服;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只求瞭解和認識而與;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事實就是如此;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只聽到青綠的細流聲;邏輯自泥土中剝離;無能的'力量;採訪時並郵件的互相探問;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陳虻不死。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8篇)

從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實,要實事求是,評論事情要客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和寬容別人。

用《看見》書裡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快樂的元旦作文)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齊。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著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

透過讀柴靜《看見》一書的點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過於,看透了這個世界,卻依舊愛著它;有時候,你把什麼放下了,不是因為突然捨得了,而是因為,任性夠了,成熟多了,也就明白,這一頁該翻過去了;一個人良好的自我認知來源於對自己生活和情緒的掌控,來源於樂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從容的內心……讓我們在工作、家庭、社會都要擔當的壓力下,做到內心堅強,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猜忌,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浮躁,多一談定,少一煩惱,多一點快樂!因為,一個人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其實是由自己主宰和內心決定的!正如柴靜理解的幸福:即使開著破車只要前行就好!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能夠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我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裡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為這可是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著自身。

最初明白這本書,是在手機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先那隻可是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汙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資料和現狀描述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為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汙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汙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之後看到柴靜的部落格《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訊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訊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著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訊,我才真正懂得視訊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可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向在訴說著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我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我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著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閱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向在尋找著自我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可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我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銳,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一樣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我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我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裡一向在重複著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著不從眾不偏頗。擺脫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我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脫“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裡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我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堅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我毀滅在自我的意識,多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我看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訊《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裡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訊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裡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著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裡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著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為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為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為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為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為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為全民公敵,這樣我們才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著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才開始能夠說“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現在書的市場魚龍混雜,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買哪本書來讀,經常是很多書翻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學校舉行的教師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群策群力,推薦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在工作之餘,到書海里暢遊,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年輕,自己和這個世界依然緊密相連。好享受那種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如飢似渴地讀完一本再去讀另一本的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很甜蜜。

對於柴靜,以前只認為她很另類,很多年輕漂亮的主持人都積極尋找嫁入豪門的機會,不惜嫁給能當自己父親的富翁,她沒有。她不浮誇、不奢華,普通、真實。真正地認識她緣於讀《看見》這本書,從心底裡佩服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倔強的小姑娘,她帶給人令人振奮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每一篇報道都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絲毫沒有廢話,這也正是做教師的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

當把這本帶著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裡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群純樸的笑臉包圍著,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說都感到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著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像作者在書裡說得: “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說《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著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 “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著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 ‘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說: “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裡時,作為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說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說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說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洩!而作者在書裡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為老百姓說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如果把每個孩子都能培養成說真話、做真事的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強大?

謝謝,柴靜《看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相關文章:

1.《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2.讀書筆記心得 《看見》

3.我的讀書心得體會

4.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5.讀書心得體會700字優秀範文3篇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花了一週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柴靜的《看見》,感觸良多。看書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介紹、書評,反映甚好。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介紹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是一本出入職場的心路歷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很沉重,以致於我無法一目十行,速讀完成。

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採訪新聞和事件,但她並不是在簡單的去描述這些片段,用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輝煌與榮耀。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著不斷犯錯、不斷推斷、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她在寫的,其實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柴靜在十年中探索著邏輯,有一天她懂了,於是有了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寫道:“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裡的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思考,獨立的思考,擺脫“自我”影響的思考。何謂成功,在我看來便是平和,寵辱不驚。如何能夠平和,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之上,自知自己是個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內心學會平和得制定目標和計劃、判斷得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平和很難達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這需要時間的歷練,需要過程,不知十年後能否做到?

同樣柴靜的敬業令我折服,為了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打磨著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但她熱愛這份工作,她心甘情願。我的第二個感觸便是責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旁觀者,沒有裝置記錄,沒有同事陪伴,獨自一人進入病區,承受著被傳染的風險,和病人面對面交流。在山西採訪時,一位官員帶著譏笑的說:“你怎麼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我辦的就是。” 她可以在不斷的餘震中走入地震災區,冒著生命危險走入非典病區,頂著各種壓力採訪敏感話題,憑的就是一份責任感。在採訪兩會時,有個編導說柴靜“看你採訪,眼睛裡都放著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正是她的熱情的所在。責任感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師,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意味著改變別人的思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責任感在我看來就是不愧對每一節課,不敷衍,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任,能讓我的學生從每節課中學到一點內容,也許這種看法比較膚淺,但這也是我目前致力於達到的目標。

《看見》中還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不等於禮貌,理解也不是可憐。存在即合理,我們往往只看見受害方,一味的去譴責侵害方,卻缺少對於他們的諒解。“一個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溫柔”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話,即使她父親經常毆打她母親,她仍然相信父親會溫柔,只是沒有被發現。Kim對孩子說“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為,不要恨爸爸這個人”。我們缺少的就是這顆包容的心。包容不同於容忍和寬容。容忍還有個“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悅但沒有改變侵害。寬容有個“寬”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行為,可以對他們的行為提出合理的建議,但表示對他們錯誤行為的理解,這是我要去學習的。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7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可以讀完,這也許得益於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為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於尖銳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說,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並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於生命,最終也迴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__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來自於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說:“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採訪經歷,事後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深藍色的封裝,村裡的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身旁,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愜意祥和的笑容,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柴靜。這本講述她本人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從20__年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記錄了她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也記錄了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稜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過程。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明白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20__年這本書出版後,著實火了一陣,適逢我大學畢業隻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工作,正鬧著書荒,打算再添置一些新書,愛看書的好友們熱情薦書,五個人裡有四個人推薦了,很自然的,一週後這本書就躺在了我的手心。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銳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銳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經過電視、網路等方式明白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瞭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著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敘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資料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著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上資訊獲取更加便捷,許多新聞事件經過各大主流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大肆傳播和發酵,變的眾人皆知,成為熱搜榜首。可是許多的公眾號作者寫文章時總是帶著濃重的個人主義色彩,以夢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不追求事件的本質和始末,傳遞出的觀念、思想都是片面的,不經推敲的,這樣很容易給不明真相的群眾造成錯誤的輿論導向。正如柴靜所說,“人有時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這些思維是在無意識之下。”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人生,我們並不完全瞭解,不該隨意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妄加評判。就算是最權威的媒體也會有偏頗失實之處,盲目跟風並隨意評論是對當事人最大的不負責和傷害。《看見》讓我學會理解並用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發生的每一件事,不以自我的喜好為標準,對他人的處事態度隨意做出評判。

新聞裡到底是應當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這並不是一個悖論題,兩者本就融合為一體,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裡非典期間隨時面臨著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裡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裡默默無聞地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著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此刻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資訊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堅持著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也不會帶有任何八卦心理,純粹是出於一個“人”內心的呼喚,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新增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終,借用柴靜在文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我就生活在那裡,沒有完美新世界,沒有需要等待的未來,沒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經過和誰的比較才能確定自我。要做的就是此時,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決定寫文的那一天,我看著書目發呆。的確,我只是個膚淺的喜好文字的人,喜歡看安意如寫的那些詩情畫意的詞賞析,喜歡在那些詞藻中遐想,然後說說那些我認為的人生哲理,偶爾發發感慨,既沒有多少深度,也缺乏足夠的思考,純屬的自娛。書目上的每一本書,按理說,都是我望而止步的,看著書名,我就能想象到一個夫子在我面前講書的情景了,所以選擇柴靜,除了因為知道她是個讓人敬仰的記者,更多的,只能說是天意吧!

匆匆下載了電子書,放在手機裡便沒有再管了,直到前些天的晚上熱的睡不著了,才帶著些許催眠的心裡看起來了。可誰知,這一看,就是整整一夜,有笑有哭,有無奈,有欣慰,我不想說我喜歡上了這本書,只想說,作為一個讀者,我很完全的演繹了這本書的心情,不是因為別的,只因為作者的每一句話,都寫到了人心裡最柔軟的部分,故而,在這深夜,我看著你的《看見》,流露出了人性最真實最本能的心情。

看這本書的開頭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柴靜就是一個十足的感性的人,她似乎不是記者,不是新聞事件的挖掘人,她只是個觀眾,一個有權利和當事人見面並責問他們的觀眾,她看著非典病人會流淚,面對惡人會咄咄逼人的責問,她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在鏡頭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有意無意的透露自己的感官認識,甚至引導觀眾的評判觀,用自我感覺渲染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那個時候的她好親切,好像和我總是統一戰線,她恨我恨,她哭我哭,她笑我笑,我的臉上好像一直都是她的表情,生動的表情。可是慢慢的,她變了,看似短短的幾章她就慢慢的變了,但是我知道,真正去體驗這個變的過程的柴靜,其中的痛苦和艱辛,用文字是寫不出來的。她慢慢的像一個記者了,雖然自己依舊獨自的感性著,但是能用理性去告訴別人一個事實。少了一絲敢愛敢恨的直言責問,多了一些理性的陳述和成熟的選擇,她能忍了,甚至可以做到沒有任何表情,可以握緊了拳頭收起拼命想伸出的雙手,但是她的文字依舊透露著她的心情,一字一句裡依舊撞擊著我的心,不能平靜,深夜裡,我絲毫沒有睡意。

說完了人,再來看看這些事。首先,請原諒我不能對每件事深深的研讀。這本書,裡面大概有二十幾章,講了多多少少幾十個故事,每個故事又有每一個故事可以透露出的資訊和存在的價值,這個,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的見解,都可以讀出你們所處階段的所能讀出的深意,我再多說其實也是無意。我匆匆的讀完這本書,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不是從哪件事中看見了什麼哲理,也不是哪件事觸動了我的心,畢竟,我只是粗讀,我的收穫是從一件件事中,看見了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熟,在一個職業中慢慢的成熟,心態慢慢的成熟,深度慢慢變沉,讓我這個大學生,真真切切的認識了什麼才是成熟,什麼才叫成長。

柴靜到新聞調查的前半段,全國的非典事件,國中生集體自殺事件,警察包庇弟弟等等的事件,全部是一氣呵成的寫完,留給我的只是自己去思考和自己去感悟,可是慢慢地,到後來的兩會,山西煤礦,虐貓視訊等等,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作者對事件的思考和深究,似乎是慢慢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轉到了人物當中,並且對於事件中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見解和評論,這讓我看見了文章開頭陳虹所說的記者應該有的一種“慾望”,那是對於新聞的慾望,對事件剖析的一種慾望,是記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到再後來的時候,很多作者以反問的手法寫出來的句子,我已是不能很明白了,不能參透其中的深意,說白了,就是柴靜能夠到達的深度,對於我來說已經太深了,我不曾經歷過這些,甚至不曾經歷過什麼,人生閱歷尚不足以與人媲美,那麼我所能參透的東西,當然也可見一般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知道,她在成長,她的字裡行間開始透露出成熟的氣息,不一樣的是,這種成熟裡,我還能看見有一種叫活力的東西。

關掉書本,看看周圍的人,我只能說這麼一句話: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滅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世故當成熟,把死寂當沉穩,完完全全進入了一個“成熟”打造的誤區。像大人一樣世故而實際,對於青春而年少時遇到的一切機遇輕易放棄,不再會瘋狂,不再會拼搏,不再有揮灑熱汗熱淚的感覺,那不叫“變成熟”,那頂多只能算“會模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早熟”,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全社會的悲哀。當你聽到,電視機裡一個17、8歲的少年對著全國觀眾說“長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時,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孩子會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後,我看見了一個個人的沉默,看見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迷茫的無奈,從眼睛裡看著,那種感覺,一覽無遺。也許是我本性就透著些許的悲觀,所以我敏感於任何悲傷的情緒,甚至可能會自動的誇大一些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怎樣,我看的出來,周圍越來越多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誤區,慢慢淹沒了,原本屬於他們的青春。對此,我無能為力。因為,如果不是看見了這本書,我會和他們一樣,把世故當成熟,將成熟進行到底。

是夜,我看著你的看見,終於看到了即將出現的黎明。也許,現在的我不能完全看透,但是柴靜,但是這本書,他們就像一個嚮導,為我指了通向黎明的道路。所謂成熟,是發現自我,超越自我,展現獨特自我卻不孤立自我的一種表現,在成熟這段道路上,還有很多路,需要我們自己去鋪。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這幾天下班回家看見女兒在看柴靜的《看見》,興趣使然,我便與她一起讀了這本書。原先對柴靜的節目並不怎麼關注,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真心讚歎這位姑娘敢於探尋真相的執著和勇氣。其實我本不該稱呼她為姑娘,因為柴靜與我同年生,她經歷的中國社會變遷與我經歷的是完全一樣的。這本書中,有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奧運這樣轟動中國的大事件,也有講述平凡個體的小故事。柴靜白描式的娓娓道來,也一點一點牽起了我的回憶,彷彿我也回到起點,從小姑娘到中年婦女重新走了一遭。所以我更願意稱其為小姑娘,來體會這位央視名記者的成長曆程。

剛進央視的時候,她還是個有楞有角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能到達的高度”。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可以微笑著向被採訪者丟擲尖銳的問題,把人家堵到牆角,像一把匕首一樣剝出真相。

在採訪完“踩貓女”那期節目後,她開始意識到採訪的意義不在於批判壞人,歌頌好人,而在於給每個人平等地訴說自己的權利。看似應該遭到唾棄的人也有自己的無奈,也值得悲憫,我們要做的只是充分的理解,而不是衝動得一刀把好人和壞人切開。

做“唐山地震三十年”的報道,她明白了,記者要冷靜客觀,現在早過了媒體提供觀點讓別人讀的年代,媒體應該做的只是提供資訊,而把是非對錯的判斷留給自己。別總想著要比大眾更有深度地思考問題,不管你的第二落點多漂亮,有一個簡單疑問總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認為這樣很好,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因為怕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覺得膚淺或可笑,所以總喜歡搜尋別人的應該是正確的觀點。這樣下去,中國的下一代會喪失自己思考的能力。

做“5·12汶川地震”專題,柴靜早已不是那個急功近利的小姑娘了。她第一次嘗試沒有策劃案,沒有主題方向,什麼都不知道的拍攝。攝像機往倖存者家門口一架,什麼問題也不想,她索性與災區人民一起生活了起來。無需刻意選材,生活自然地從片子裡流淌出來,有悲傷,有同情,有鼓舞,有感動,箇中滋味,由著觀眾自己體會,因為,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採訪,不僅是工作,更是人與人的往來。在十年的問與答中,柴靜記錄下淹沒在巨集大敘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正是透過這些註腳,我們才得以真正地看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除了不斷重新整理朋友圈裡那些喧鬧浮誇的文字,另一種選擇是泡上一杯茶,用難得清閒的時光和清醒的頭腦靜靜一讀這篇曾觸動許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觸《看見》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當你在為生存而掙扎的時候,咱們就是平等的》,也是這篇文章使我記住了“柴靜”這個名字,也使我有進一步瞭解她的慾望,而《看見》使我得以滿足,既認識了柴靜也成長了自己。

《看見》是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講述自己在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也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書的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著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鏡頭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在柴靜的簡介裡,寥寥幾句話寫完了她的工作經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在簡介裡寫滿各類榮譽、頭銜。通過這就給人以平凡有愛、簡單真實的形象。

最淺層的,通過讀《看見》確實“看見”了很多新聞採訪背後的故事。她儘可能誠實地描述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背後的人。使我們瞭解到社會最隱私角落裡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們關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舉了。通過這些人和事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這都緣於柴靜的真實,以及由心而發的熱情和關懷。她關注的不是新聞,而是新聞中的人。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卻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因為從理智角度看,報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個人情感,否則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但從情感角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頭腦和一顆帶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實。情不自禁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悅,這就是柴靜。

而透過事件,我們站在柴靜的角度看這本書,我們會看到一個人不斷成長的經歷。從剛進新聞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審視自己找到定位。從早期的青澀、懵懂、“不接地氣”到後來的自省、觀察和沉澱。她用最樸實的文字記錄了自己的青澀、困惑,堅持和成長。書中的記錄不是簡單的敘述,它融合了自己對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問題的思考,對人性的探究和對自己、對記者職業職責的不斷思索。柴靜對於記者職業的熱情和對自我不斷打破再糾正的態度令人感動。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態度和精神,雖然我們的工作不是記者,我們也要有這種對工作、對職業始終保持熱情的心態。對於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於自我打破,審視自己矯枉過正。“生活裡怎樣是你的事,上了節目就不能有這個”。因為我們都一樣是普通人,會犯錯、會惶恐、會困惑,只有由內心而發的熱情才是堅持的支柱。不斷的自省和思考使我們學會去迴歸生活,去認識而不是去指責批判。

從更深層次的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什麼是“韌勁兒”,它是對自己要求的堅守。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想,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或附庸。柴靜是一個追求“精確”、追求深度的人。當然這也是在她不斷成長中所養成的,在她剛進入央視時同樣慘敗過。她做的第一期節目是關於剖腹產話題,採訪錄了三十分鐘,談完剖腹產怎麼不好就結束了。結果送審後被公開批評“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為人們選擇剖腹產是錯誤的觀點,那麼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層面,你找了幾個層面?„„”同樣我們在對待工作,處理事情時有沒有想過更深層面?是不是隻考慮眼前而不顧長遠?處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這是我們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地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的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從細微處開始的,多想一點,做好一點,終究造就不平凡!

《看見》是一本講故事的書,但在書中我看見更多的是關於人生的感悟,對世界的覺悟,以及如何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於死。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

《看見》。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鳴的書。沒有裝飾,沒有點綴,闔上這本書仍然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味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任複雜的情感與感動靜靜流淌。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我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柴靜,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她。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她說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這五分鐘的演講給了我巨大震撼,原來演講還可以這麼性感。我當時反覆看了無數遍。

然後開始關注她的節目,看見。幾個月前,去了清華聽了她的講座。於是一直關注她,當聽到一本叫做看見的書時。我早早的提前市場發行時就已經看完大半。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巨集大的敘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裡的人。裡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溫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柴靜正在一步一個臺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峰。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我通常會看看看著就會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經在不同的人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忘了當初我們為什麼出發。這是陳莽說的。每看一次,就會愣愣神,想想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什麼。。裡面打動過我的還有很多很多,有些話能夠讓我悔改,而有些能夠讓我有意識。就像一粒分子一樣,在我腦中開始量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這本書能夠讓我安靜下來,向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刨,就像結傷疤一樣,把自己最醜陋,平時不敢給別人呈現,自己也不願意想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疼痛,但是確是在幫助我不斷進步。

看完《看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對語言開始變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認,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上學了,並且以為這是一種幸福,並以不學習為榮。而後來走入社會發現知識結構明顯跟同齡人有差距。於是開始看各種型別的書,但是對文字相當遲鈍。柴靜說過自己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對採訪物件的每一個字都能夠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採訪者的真實內容,然後呈現給觀眾。看完柴靜的書,我開始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再看每一個字的時候也更加的在意。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用了大約兩天多的時間讀完了《看見》,我想我會向別人推介這本書的,雖然,讀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同作者一樣的經歷,很多情緒不一定能產生共鳴,也有很多地方不甚瞭解,都劃了線,以後再看或許就明白了。就如書中人物所說,一個新聞事件放在那裡,不同的人去看它會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我看這本書也是,我在書中看到了真實,對,就是這兩個字。

記得快要考研的時候,上完晚自習一個人回宿舍的路上我不停地問自己,過去的四年你還記得多少,不停地想卻什麼都想不起來,大腦一片空白。我覺得四年太慢,我想時間趕快過去,好讓我快點離開這個本也不太喜歡的地方,那時候,我的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考研。其實我不懂什麼是考研,考研要做什麼,只是心裡覺得只有這兩個字才能讓自己解脫,生活也因為這兩個字變得讓我喘不過氣來,到最後,本該是理想的東西變成了負擔,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每天都想要解脫,四年的時間沒有真正的思考,沒有用心的讀書,也沒有用心喜歡過書,恐懼越來越大。

讀《看見》的時候心裡很糾結,慢慢細細地讀,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覺得自己思考起來有些困難。可是還是慢慢讀吧,慢慢找到了那種愛書的感覺,感覺到自己心裡的喜歡和高興。也慢慢地品味書中表達的真實、客觀。找到和和書最初的那種親密,才明白自己,只有在讀書的時候才會思考,真是而清楚地活著。大概也有了自己的方向,就與書為伴吧,慢慢地生活,對自己的期待也變成了用心感受每一天的溫度。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裡,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來自柴靜的日記。

初聞柴靜出書是去年冬天的事了,當時自己沒有太大的感覺,“哦,柴靜也出書了”,心想。那時也不知道她早先出過一本書。反正名人都出書嗎,白雲都出了,柴靜差啥呢。

後來看了她的新書釋出會,決定入手。白巖鬆說,人們懷念的世界未必都是美好的,人們號稱最幸福的歲月其實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過回憶起來非常美好罷了,你經歷的時候或許覺得很慢很難甚至很痛很苦,但經歷過再回首的時候往往卻非常懷念。十年的心路,願意並能夠呈現出來就值得一看,尤其還是柴靜,勇敢、務實而又頗具文藝範的這種作者,我們喜歡。

網上下單後很快就收到了書,看到封面立即想起了某網友的“批評”:“不帶這樣的,只PS柴靜的臉,任由大爺們一個個跟陳忠實似的”。呵呵,權當是花絮了,其實我倒覺得封面照片蠻親切。估計柴靜也是有所考慮,所以在新書釋出會上還特地說明了關於封面的設計思考。《看見》有405頁,挺厚的,乍一看覺得還是對得起它的價錢。裝幀樸素,沒有一上來好幾個大彩頁,沒有眾多大牛的推薦,讓人感覺很踏實。書脊上的“理想國”三個字像天邊的彩虹。

我是平常心讀柴靜,沒有刻意崇拜,也不帶有“柴靜只是徐靜蕾和朱軍的合體”之類的偏見。我平時讀書是很慢的,這次還是很慢,但也有不同,因為書中的內容,偶爾會呼吸困難、甚至心痛唏噓,開啟這本書,你就不禁跟著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與往事裡穿行,看見……

初見陳虻,比“你對成名有心理準備嗎”這樣幼稚的問題更幼稚的是柴靜那份幼稚的心高氣傲。

進入央視,潰敗緊跟著潰敗,但或許潰敗就是蛻變的軀殼,就像她書中後來的數次蛻變,沒完但總有益。

非典,在我們還在大學裡因為不能出校門玩而抱怨的時候,柴靜和她的團隊出生入死奮戰在阻擊非典的第一線。那次是她生命的一次大開闔,原來溫暖窄小的自我,瞬時被生命拉開了無限的可能。

山西,山西。故鄉情節是每個遊子最深切的感情,然而這裡文字的沉重讓我感到悲傷,悲傷於那樣深深的戀下,眼看失去的無能為力。當然,這段故事也同樣貫穿於著柴靜與奶奶的那段溫暖記憶。

《看見》是記載柴靜個人的心路歷程的白皮書,是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備忘錄,想怎麼定義,因人而異吧。但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它會這麼受歡迎,我想,大概是因為柴靜不斷拾取令人感動的過去,令人心碎的回憶,更難為珍貴的是那觸及靈魂的思考,在這物慾橫流、犬牙交錯的時代,讓人們體會到人性的感受和生命的感悟,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原始而迫切的需求所在。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看見》這本書23萬字,柴靜說陸續寫了3年,群友推薦、讀者雜誌報道、微博上傳播,終於決定買回來,一方面為了群友間交流有共同話題,一方面也想借鑑一下暢銷書到底如何打造的。從一開始泛讀到後期精讀摘錄包括讀後感整理約用了12小時,收穫還不錯:

瞭解新聞媒體業一些知識和新聞背後的故事,柴靜採訪的一些人物給她的啟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別關注她從湖南衛視“新青年”主持紅人到央視轉行新聞從零開始的艱難轉型。

一、新聞背後的一些故事,對人的關注,對人性的理解。

對藥家鑫採訪報道那篇,讓我又一次深刻體會到,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太重要了;藥家鑫因恐懼不敢面對嚴厲爸爸才在剎那間失去人性,殘忍捅殺張妙;柴靜採訪過的一個憂鬱症孩子給她來信說,他能理解藥家鑫,他也曾因為爸爸嚴厲管教而恨他,得了憂鬱症,後來慶幸在心理醫生那裡得到了宣洩,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藥家鑫沒有,直到他被執行死刑後,他爸爸可能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他的嚴厲缺愛對兒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也許這也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吧—中年失子。

二、獨特人物採訪,給她啟發也讓我收穫頗豐

1、老爺子大智慧;

柴靜某次採訪一位老爺子,做企業十幾年,掙了幾百億,捐出四十億做公益。他崇拜曾國藩,要“求缺”。閒著沒事的時候,我說你經商很成功,那要你來經營新聞,能做成麼。他認為跟企業一樣,抓住核心競爭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說負面新聞你怎麼處理?他搖搖頭說,新聞不分正面負面,新聞的核心是真實。這老爺子大智慧:核心競爭力基礎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業和個人可能都一樣

2、胡適的自由獨立觀點;

1946年,胡適在北大演講中說,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手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問一個哈佛的老教授,社會上那麼多問題,改起來有很多惰性,怎麼改?他說,讓問題浮出水面,讓它“不得不”改變。聯想到當下不斷爆出各類貪官腐敗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據哈佛老教授的觀點,原來讓問題浮出水面不是情況更糟糕,而是我們已進入改進過程。電臺新聞聽到,7月1日起中央在從上而下自上率下改進作風,恩,對這屆政府有信心,對中國未來有信心,明天會更好!

4、長期默默廣西支教的德國人盧安克轉而高調:

在接受柴靜採訪時,盧安克說:“以前我不想見記者,不想給別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後來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話,他說,如果因為怕別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把它隱藏起來,那就等於說誰都不能做這個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來並讓人看到,那就等於說誰都可以這樣做,然後很多人都會這樣去做。因為這句話我才考慮接受你們的採訪。”當下我們看到社會中的很多人在高調做公益做慈善,我們終於可以找到依據出處了。

前期有群友對美麗去陽光之家給智障孩子上公益閱讀課並拍照分享有非議,他們認為做好事就該低調,不該張揚。我是這麼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認為,慈善就該低調,作為個體這麼想也是對的。但如果是站在社會管理者角度,一定是發動更多人加入愛心奉獻團隊為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國家財力有限,社會需要更多資源和力量來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沒有我的分享,包括還有其他很多媒體的宣傳,大家還知道有那麼一個弱勢群體存在嗎?說實在話,沒去那兒體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陽光之家這些孩子們的存在,根本瞭解他們的需求”,也許我們高調宣傳推廣幸福讀書會愛心公益也是一樣,希望通過我們的先行動再帶動更多人愛讀書,讀好書,提升幸福感,傳播正能量,讀書是件幸福快樂的事!

猶太人年均讀書40多本,美國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國人均讀書4.3本,也許中國人廣泛閱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許也正是我們幸福讀書會存在並發展的社會意義所在吧。

三、從省臺娛樂紅人到央視新聞的艱難轉型。

她從湖南衛視“新青年”當紅主持人,到央視時空連線16分鐘時事評論,連線多方專家同時討論,這對柴靜是很大挑戰:從頭開始,點滴學起,不斷積累,打磨三年,終於在新聞調查中,積極主動爭取20__年非典報道並憑此夯實在央視地位。時空連線同事說,柴靜那時天天採訪前打40分鐘電話,寫出100多個採訪問題,化妝時還斜著眼睛繼續寫。

觀眾說那個就是報道非典的央視記者,柴靜聽到這句話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幾個月的辛勞。她在央視的起步是專業還是勇氣?!反正有些在一線工作的人比如醫務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沒有人隨隨便便可以成功,也許需要智慧、需要專業、有時更需要奮不顧身的勇氣!

讀完這本書延伸出自己想進一步讀的書一是胡適傳記和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另一是斯賓羅莎《倫理學》,深入研究幸福學也需要專業積累。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花了一週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柴靜的《看見》,感觸良多。看書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介紹、書評,反映甚好。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介紹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是一本出入職場的心路歷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很沉重,以致於我無法一目十行,速讀完成。

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採訪新聞和事件,但她並不是在簡單的去描述這些片段,用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輝煌與榮耀。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著不斷犯錯、不斷推斷、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她在寫的,其實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柴靜在十年中探索著邏輯,有一天她懂了,於是有了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寫道:“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裡的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思考,獨立的思考,擺脫“自我”影響的思考。何謂成功,在我看來便是平和,寵辱不驚。如何能夠平和,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之上,自知自己是個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內心學會平和得制定目標和計劃、判斷得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平和很難達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這需要時間的歷練,需要過程,不知十年後能否做到?

同樣柴靜的敬業令我折服,為了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打磨著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但她熱愛這份工作,她心甘情願。我的第二個感觸便是責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旁觀者,沒有裝置記錄,沒有同事陪伴,獨自一人進入病區,承受著被傳染的風險,和病人面對面交流。在山西採訪時,一位官員帶著譏笑的說:“你怎麼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我辦的就是。”她可以在不斷的餘震中走入地震災區,冒著生命危險走入非典病區,頂著各種壓力採訪敏感話題,憑的就是一份責任感。在採訪兩會時,有個編導說柴靜“看你採訪,眼睛裡都放著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正是她的熱情的所在。責任感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師,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意味著改變別人的思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責任感在我看來就是不愧對每一節課,不敷衍,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任,能讓我的學生從每節課中學到一點內容,也許這種看法比較膚淺,但這也是我目前致力於達到的目標。

《看見》中還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不等於禮貌,理解也不是可憐。存在即合理,我們往往只看見受害方,一味的去譴責侵害方,卻缺少對於他們的諒解。“一個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溫柔”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話,即使她父親經常毆打她母親,她仍然相信父親會溫柔,只是沒有被發現。Kim對孩子說“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為,不要恨爸爸這個人”。我們缺少的就是這顆包容的心。包容不同於容忍和寬容。容忍還有個“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悅但沒有改變侵害。寬容有個“寬”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行為,可以對他們的行為提出合理的建議,但表示對他們錯誤行為的理解,這是我要去學習的。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我看見了一個鐵骨錚錚的俠骨女子,我看見了一個欣欣向榮又奄奄一息的社會,我看見了自己

對柴靜,之前的印象有:老羅喜歡拿她開玩笑,長的很清秀,央視主持人。斷斷續續有些印象,是因為柴靜是個好讀書之人,她身邊也有些人文社科領域的文藝青年。比較深刻的印象是她有次說到某朋友好讀書,常常一天讀數本書,然後向她推薦,於是她汗顏。

從大學開始,便沒怎麼看過電視了,所以柴靜辛辛苦苦剪的片子,辛苦做的採訪與報道,我竟然都聞所未聞,反而都是從書中第一次知道那些幕後故事。想來真是汗顏,人生中最精彩的幾年,即沒能接觸到有思想與深度的東西,也沒通過網路獲得最新的自由的知識——好多時間都在快餐小說、支離破碎的新聞和遊戲中悄然而逝了。不過網路本身也只是種平臺和媒介,歸根結底,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關注領域和深度呢?也許很多東西,在孩提時,在少年時,便被埋在了骨頭裡,之後便懵懵懂懂隨波逐流,也許在偶然中開啟一扇視窗,破窗而入,但大多數情況下,僅是在視窗外短短一瞥,發現裡面的東西自己不理解,不關心,便又庸庸碌碌的又隨著這社會奔流而去了。這就是滾滾紅塵,大千世界。

當我們身不由己,或在不知不覺中從窗外溜過時,柴靜停下,駐足,凝視,看見。她並沒有多聰明,也沒有多博聞強識,只是她安靜的看見,記錄,思考。漸漸的,便見的越多,所得便越多,破繭成蝶。

在時而平淡時而冰冷刺骨的筆觸下,我看到了這社會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或可憐,或可恨,或可嘆,究其原因,種.種皆源於無知無奈無為。

第一種無知,我看到了學校的風氣是如此愚昧保守,幾個小姐妹相約同年同月死,竟真的就一個接一個的自殺,而這源頭,則來自於幾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們對感情的無知。我很難想象父母對子女不聞不問,但在這個世界的某些角落,它發生了。我倒是可以想象學生之間的感情糾葛偏激,畢竟國小和國中,我都在鎮上,看多了課桌三八線導致的“戰爭”和大家對早戀這一話題的小心翼翼和男女之間的誇張惡作劇。

除此之外,我還看到了世人對婚姻的無知,同性戀的無知,對環境保護的無知,對健康的無知。然而,更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無奈。記得柴靜採訪一個官員,官員振振有詞:難道我做的是錯的嗎?雖然環境出了一些問題,但如果不是經濟發展了,那些窩在村裡的年輕人的未來會是什麼樣你能夠想象嗎?在很多問題上,沒有絕對的答案。如果經濟不發展,年輕人可能一輩子都待在村裡,思想禁錮而保守,如果我是這個官員,我想我也應該“經濟發展優先”吧。說到這裡,又聯想到--時代的波瀾壯闊:他很清楚潘多拉魔盒開啟的後果,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於是他堅持,於是我們看到了歷史上最壯闊的一次改革。

無知,無奈,都不如“無為”來的令人嘆息。每個人都知道,槍打出頭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中國人信奉的哲學,也是我父母告誡我的道理——年輕人,你還不懂這社會的險惡。而確實,在這個世界上,想改變的力量總是會被抵制,被扼殺,於是,大多數人選擇了服從潛規則。在採訪一個警察時,柴靜問了很多讓人下不來臺的問題。而最後,這個警察私下裡告訴柴靜,他很佩服她,也認同她,只不過自己不能站出來。是啊,站出來的後果是什麼,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於是便有了各種推諉各種藉口,各種懶惰各種官僚。於是便有了柴靜鏡頭下的一個被錯誤關押幾十年的犯人——沒人想到他,沒人幫助他。

如果說看完書後自己有些敬佩柴靜,那我仰慕的不是她的人品才學,也不是美麗優雅。而是那份沉甸甸的較真,那份追求改變的堅持。

做事情最怕較真,看似簡單的問題深究下去往往會帶來一團無法解答的問題,但只有較真,才能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不是柴靜的堅持,也許會有更多女生因此自殺。

成功來源於細節和偏執,也許如果柴靜自己中庸,不甘進取不去改變,那麼也許中國的兩會新聞到現在還是一團死水,奧運報道也不會那麼精彩,非典也不會有真實的一線報告。

歷史總是由英雄人物推動的,而成為英雄的,是一個個用於改變和堅持的小人物,當小人物們的努力逐漸被理解,被證明和接受,人民便狂呼著托起他,並加入到浪潮中,於是,歷史產生了。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訊《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裡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訊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裡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著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裡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著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為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為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為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為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為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為全民公敵,這樣我們才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著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才開始能夠說“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世上不可能不會發生不幸,面對著不幸,也要頑強地戰勝它!——題記

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篇文章。看過後,我心中立即盪漾起一波漣漪。

安德魯·波切利,12歲時,因為踢足球發生意外,導致自己雙目失明,陷入苦惱與迷茫。他聽了父親的一句教導的話:“這個世界屬於每個人。雖然,你看不見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這個世界看見你!”之後,他重振信心,不再陷入失明的痛苦,奮發努力起來。經過他一番不懈的努力,終於讓他一舉成名:成名曲《告別世界》風靡全球;《託斯坎尼的天空》銷量過百萬;著名女演唱家席琳·迪翁曾經評價他:“如果上帝也會歌唱,那聽起來一定像他的歌聲。”他創造的輝煌不計其數,獲得的好評也數不勝數,還被評為“第四大男高音”!

從安德烈·波切利的成功上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絕非偶然的,他的成功源自於他面對困難時毫不退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什麼成就了他的成功呢?是不幸。的確,不幸也能使人成功,能使人發奮圖強,成就輝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正視不幸!有人遇到挫折,把它當成前進的墊腳石,勇往直前;而有人卻把它當成前進的絆腳石,難以跨越,甚至竟把生命輕易交給死神。由此可以看出,不幸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缺了它會驕傲過度;但有了挫折,我們也要正視它,把它化作前進的動力,不要只因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喪失信心!

縱觀歷史長河,可以看出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經歷過挫折才獲取成功的!貝多芬是德國一位出類拔萃的音樂家,被評為“樂聖”。但“樂聖”的一生也是充滿坎坷的,他雙耳失聰,但並未放棄,反而更加熱愛音樂創作,更加喜歡音樂!在耳聾期間,他還創造了《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等舉世聞名的曲目,可見他是多麼地頑強,不向命運低頭。

霍金在大學時身患“盧伽雷氏症”,身體癱瘓,但他毫不放棄,潛心思考,寫出了許多有名的科學鉅著,聞名於世;史鐵生,雙腿癱瘓,身患尿素症,但他不屈不撓,潛心寫作,《我與地壇》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不要害怕挫折,把挫折當作一扇進屋的門,開啟這扇門,你才會看到宜人的風景。記住:假如你吃了一百扇閉門羹,那希望就在第一百零一扇門裡。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裡的壩。

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

正如書名寫的那樣,看見!

作者也許是讓我們看到這個社會的真實,也許是看到做事的中不斷的突破自己的矇昧,不斷挑戰和修正自己。也許是看到做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是如何真實的還原事實的真像。

裡面有些事情印證了自己在工作的真實心態。

P184中講,做不到,只是一個技術問題。不必做,卻是一個以暴制暴的思維模式。這讓我想起在工作中那些不必做的情況,也許自己當時對自己存在的疑慮提出解決方案,那現在的我是不是就不會太痛苦。而不是給自己藉口事情執行的太多,沒有思考的時間。這是自己認為思考不必做的,老闆已經成了自己的大腦了。

P193中講,念起即覺,覺即不隨“,這是今年我情緒管理中要做的事情,積累的不夠多,還沒有深刻在自己的意識裡,隨時去關注自己。

裡面還有很多,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這是一本能看見自己的書。帶著你去一起思考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那樣,讓你學會思考的書。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看見》,沒有浮華的封面,沒有彩頁的銅版紙,沒有知名人物的推薦,一如書中的柴靜,真實,不矯揉造作。如果可以拋開現實的種.種,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也希望自己像柴靜一樣,當一名記者,去與那些人相遇,去抽絲剝繭地發現事實真相,去感受理解那些人的悲與喜。

《看見》記錄了柴靜的十年,蛻變的十年。前些年,她的節目風格是做猛題,烈度高,對抗強,再配以尖銳的問答、犀利諷刺的結語,以為這樣的她會更受觀眾的喜歡。到後來在陳虻的指點下才醒悟過來,明白記者要提供的是事實,而不是情緒。斯賓諾莎界定“觀察”的實質是: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真正的記者應該要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不應有太多自己的主觀評價,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將更深層的真相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去做評判,正如那首歌中所唱,你是我的眼,就夠了,而不要當觀眾的心或腦。雖然我們並不是記者,但是工作中、生活中的我們也需要有記者一樣的思維,就事論事,以事實說話,對事不對人。

《看見》的二十個章節裡,散落著幾十個柴靜所經歷的故事,什麼非典、兩會、山西煤礦等等,許多故事單獨拎出來都很值得人深思和反省。這裡我無法一一列舉各個故事帶給我的衝擊和啟發,只是想針對“看見”二字談談自己的感想。《看見》在行文中詮釋了幾個問題,即為什麼看,看什麼,怎麼看。

首先,為什麼看。有人說柴靜採訪時,眼睛裡放著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我認為是慾望。雖然柴靜心裡知道什麼樣的題能拿獎、被表揚,但她只想做那些打心眼裡有慾望的話題,那些能觸動她內心的話題。正是這種慾望,帶著她冒著生命危險進入非典病區,帶著她從美國返程回國進入汶川地震災區,帶著她頂住人身被威脅的壓力探尋真相。一個記者,是為了獎金、虛榮心、收視率、恐懼而工作,還是為了最簡單的東西而工作,這決定了他看見什麼,報道什麼,而生活中的我們,又是在為什麼而工作呢?

其次,看什麼。陳虻在第一次見面時,問柴靜“如果你來做新聞,你關心什麼”,柴靜回答“我關心新聞當中的人”。十年的新聞記者經歷,讓柴靜對人性的理解和感悟更加透徹,《看見》中的故事也到處體現著人性的光輝與矛盾,體現著人性的善與惡。當人們清一色地在聲討藥家鑫和虐貓女的時候,柴靜用平和樸素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兩個由於不同悲劇而造成的悲劇。“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個救贖的機會”。在瞭解了悲劇背後的悲劇後,也許我們的憤怒有所消退,更多地抱以理解。現在許多電視節目習慣地把一個人塑造為好人,另一個人為壞人,而實際上這個世界並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每個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經歷經驗不同,對好壞的判斷標準也不同,要做出評判需要更多地去看人性,看動機。管理工作也一樣,最終是做人的工作,對人性的把握決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

最後,怎麼看。十年,柴靜從起初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來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未經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以自己的道德審視一切,以自己以為的標準看待世界,缺乏對複雜的剖析。只有在“清水裡嗆嗆,血水裡泡泡,鹹水裡滾滾”,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的體會,才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出更合理的判斷、更公正的評價。剛從象牙塔出來的這一年,學到的東西比在大學裡學到的更真切更刻骨銘心,也許我無法像柴靜一樣去接觸那麼多的故事,但是試著去經歷那些不一樣的人、事、物,才能更快地成熟。

除了經歷,在認知的道路上,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學會獨立思考。在資訊氾濫的今天,要像柴靜一樣,“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事實和因果”,在迴圈往復的反思中剝開表相,深入內裡,建立屬於自己的認識體系,方能成長。

十年,柴靜成長了,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風格。未來的十年,我會怎樣?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20xx年6月20日武漢會考第一場語文舉行考試,網傳作文題為《看見》,無獨有偶,武漢一八年級學生在前不久寫了一篇《看見》讀後感,武漢會考網轉載。

柴靜,火柴般安靜。人如其名,她的書,像火柴給予我些許光亮,又使我安靜,好好審視自己。405頁的記錄,我彷彿看見了我自己。

她在這本書裡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這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從剛進入中央臺的驕傲不羈,到第一次去地震現場,再到成為第一個進入非典病房的女記者,被那許多人支援,被那許多人喜愛。每看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沉默好久好久,如同埋在我心中很深很深的樁子突然被拔起,我伏在洞的邊沿,向裡探,探探我心裡到底承載了什麼。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那次非典。柴靜跟蹤報道了整個非典的過程。

非典是一場可怖的災難,柴靜和她的同事卻對非典做著最近距離的報道。柴靜第一次進入非典病人房間的時候,緊張,卻又期待。對於真相的渴望,給了她勇氣。

“我的孩子才一歲。我的孩子才一歲。”那是一名護士在執行任務前反覆唸叨的話。她明白自己面對的危險,那個病床上躺著的,隨時可能變成自己。這種時候,她在惦記自己的孩子。一場災難,對映的是真摯而美好的人性。他們在非典肆虐的時候,一起在旅館裡,看著美國脫口秀拍桌子大笑。人們還能笑的時候,是不容易被打敗的。

有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去世,她六歲的小女孩疊著幸運星,說,瓶子滿了,媽媽就回來了。可是我感覺得到,這個孩子,明明就知道自己的媽媽已經離開了,她想用最天真的方式堅強。災難面前,人人都脆弱,卻又比誰都堅強。

最震撼我的便是那五個字“非典結束了。”是啊,一場災難,結束了。一場壓抑已久的黑暗,終於破曉。我突然明白,在任何災難面前,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活著便是活著,活著,真好。

書中非典的可怖,人際關係人類感情的複雜無解,山西的壞境災害,家暴,北京奧運,華南虎,藥家鑫……這一切一切的濃縮,就像未來的人生軌跡。

我看見了未來的我將要承受的東西,看見了逼迫自己成長的艱難,也看見了破繭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後落入我眼簾的,是成功。因為一步一步堅持下去,亦不斷回首反省而得來的成功。這些“看見”,都使我的心安靜下來,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解渴的甘泉,飽腹的美餐,他們能使我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現實所承受的磨難。

這些文字並不華麗,但需要細細咀嚼,品味真正的涵義。亦如我們去“看見”,要用心看,看到深處。看見,看見自己,看見未來。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看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的是作者本身在央視工作十年的成長經歷的敘述。有人評價它為“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我覺得記者最重要的工作除了本分的報告客觀的新聞事實以外,還應該做一個現場事實的反饋者。由於受到體制的限制,中國新聞的報道總是存在很多的失實性,然而作為一個親身經歷了事件的記者肯定是能夠客觀感受的,但是能否報道卻是另外一碼事。在這本書裡面,我看到了一個在熒幕以外的新聞記者的採訪筆錄。十年前,她被選擇成為國家電視臺新聞主播,卻因為毫無經驗而遭遇挫敗,非典時期成為現場記者後,現實生活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讓她一點一滴脫離在於自我的束縛,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為寬廣與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間,非典、汶川地震、兩會報道、北京奧運等一個個大的新聞報道,在每一個重大新聞事件的現場,幾乎都有她的身影。

然而在書中,她所記錄下的不是描繪歷史的雄心,也不是報紙和電視上播出的巨集大敘事的大場面,不是領導們點頭哈腰、相互握手的場景。而是一些埋沒在人群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了私人的註腳。他記錄下了新聞中給她留下了強烈生命印象的小個體,每一個人都活躍在她的筆下,即使是一個不起眼的掃地阿姨。如果說,活躍在熒幕和舞臺上的主持人都像是明星的話,那麼柴靜一定是那其中最不惹人眼球的平凡人。她的很多采訪都會接觸很多社會底層的人,與那些人接觸得越多,她就越感到自己的無力,只能通過自己的筆,希望能夠多幫助他們一點。

她說“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位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衝刺,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她說:他人經受,我必經受。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她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那些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質疑、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個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今天發了條狀態:“遙想當初看白哥的《幸福了嗎》,每個章節都寫了短篇讀書筆記,感覺有點虧待了柴姑娘。”自然是開玩笑了,畢竟,這才是認認真真寫的第二本書的讀書筆記。這麼快就能看到這本書實屬幸運,我現在在英國留學,是有同學聖誕假期回國幫忙捎回來的。計劃分上、下兩篇來寫。剛剛看完二十章中的前十章。

前段時間也同媒體一起在關注幾大電影,大概記得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故事,有一天夜裡,劉震雲、馮小剛等吃完飯後走在倫敦(記不清地點了)的路上,劉震雲突然間停下來,說了句(大意):泉靈抓住了實質!於是,我翻找到了張泉靈的微博:“剛看了場「1942」的試映會,兩半小時,心在油裡煎著,大石頭底壓著,叫不出痛來。那幾個笑點像是油鍋裡再淋進幾滴熱水。直到片尾曲響起,一滴眼淚從我眼眶裡溢位。幾分鐘長的片尾字幕,沒有掌聲、沒有交談,一片靜默。散時,大家輕輕鼓掌道別,平日裡舌燦如花的影評人們也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很好。”為什麼引述這麼一段呢?因為,可能程度深淺不同,但不管是柴姑娘的的節目,還是柴姑娘的這書,給我的都是類似的感覺。

我曾經對初涉作家的朋友的日誌評論:“把深的東西通過很多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描寫出來,可能最終就是為了說一個道理,但通篇的文字都在與讀者建立共鳴,或曰‘談判’”。我愈感這兩個字用得妥:談判。不管讀白哥的書,還是讀柴姑娘的書,我認為,比較好的狀態,並不是一味地點頭稱讚,而是他(她)和你在談判,你也在和他(她)談判,這事兒這麼想妥不妥?這事兒這麼做妥不妥?而結果可能正如柴姑娘在書中所說:教科書不教這個。反過來想,教科書裝得下嗎?意思是,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在和書上的思考甚至隔空對話的談判中,你來我往。既是談判,自有妥協。妥協之中,自會思考。既有思考,自然收穫。

不太謙虛地說,上面的道理我懂。不過,該是對這本書期待值太高了,看第一節非常興奮,但慢慢地到第四章左右的時候,感覺興趣淡了,我停下了。粗略地感覺,第一章在用力上也挺猛地,到第二三章慢慢地沒有那麼“刺激”了,興趣下來了。不過,我對自己說,這是我的問題。於是,調整狀態,不再仰視,與柴姑娘平等地坐下來“談判”。通過前十章,能夠讀出柴姑娘的點滴進步,有個感覺,以前稚嫩的時候,大概柴姑娘也是有意為之,她講得多是稚嫩的話,多是從別人那裡吸取養分,而到了後來,她已經開始有能力講出比較深刻的道理了。

這本書並不是柴姑娘的個人傳記,但在故事群裡,也有她的故事,粗略勾勒,或許也能有個模子,不過,我更關心對她有“強烈生命印象”的人、事,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就著她。感覺我和柴姑娘有個相像的地方,我也對有些話有些場景的印象尤為深刻,不過,我的不如她多。我感覺她也是這樣的,有些話,有些場景,不會刻意去記憶或記錄,但,它們會自動儲存,然後,活著,過著,它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蹦出來。當然,那些話,那些場景,在當時,必是有些觸動的,也就是柴姑娘所謂的“強烈生命印象”。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有很多。而我想,好像有點自誇的嫌疑,該是有心的人會自動儲存得更多吧。那些話,那些場景,因為有些觸動,不過當時並沒有想太明白,所以就自動儲存了,而在日後遇到類似狀態時,會回想起它們,再來咀嚼、回味,方知其中勁道,進而對己對人對事都有反思。而在某種程度上,自動儲存的,是何,也決定著這個人。

第一章,用現在同在暢銷榜上的書名來概括的話,就是《誰的青春不迷茫》,即使有夢,咋走,也是問題,即使知道咋走,如何走好,也是問題;用柴姑娘記住的白哥的話就是“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如果說第一節末兩個小故事中的“我什麼也說不出口”和“我心裡抽動,一時問不出下一句來”讓這個初生牛犢“做回了人”,那第二章就標誌著這個有了人味兒的找到了些感覺的記者變得更職業了,或說,非典報道讓柴姑娘完成了成人禮,因為,她明白了“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也有了“慾望”。當然,成年,不代表青春結束了。

不知道後面十章裡是什麼樣的,前十章裡,只有第二章和第三章都只講了一個故事,如果說第二章是成人禮,那麼第三章的故事則標誌著柴靜的風格初步形成了,包括過程,包括結尾。如果說整個第三章是“油鍋”,關於宣傳部負責人“雲”的玩笑就是其中一滴“熱水”。我一直認定柴靜是個不好玩兒的人,至今依然。不過,酷愛文字遊戲的我在第四章裡看到了她的一點兒好玩兒,至少是文字上的:從開頭引出自己被評價為“做不了對抗性採訪”到慢慢證明自己能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甚至被評價為“一個姑娘家這麼厲害,誰敢娶”,不僅如此,還反過來從根本上否定這個說法,並提出“理論成果”:是對峙,不是對抗。理論和實踐高度統一了,第四章的最後來個“痛痛快快”。

第五章整體有點兒與社會對峙的意思,在面對“節目就墮落到了去拍網站新聞的最底下一行”以及題目太邊緣的“批評”時,逆勢而上。不過,雖然如今社會的很多人對同性戀等依然不能正視,但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慢慢接受,也可見新聞人們的努力。“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假如你自己的孩子就喜歡同性,怎麼辦?再追加句孟非在《非誠勿擾》節目中引述過的一句話(孩子問父母):你們是要我結婚,還是要我幸福?柴靜這章中的一句“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讓我最有共鳴。不知道的時候,無知是我們的擋箭牌,以至拿無知當資本;知道的時候,也或與無知無異。

第六章中一句“沒有完,完不了”,看上去,怎麼著都有些無奈的感覺,而無奈不代表放棄,成為了柴姑娘再一次出發的動力,第六章也就延續著第五章對邊緣的關注。柴姑娘也從這一章開始,很正式地很有力度地聊一些大的話題,比如制度,比如人性。文章最後的“徑直”不再是固執抑或執拗,而是堅定。這一章提到了李陽的家暴,當時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家暴也瘋狂,李陽也是人》,在當時,那麼多人理直氣壯地去指責李陽,我特別想請所有人先問下自己。讀這一章時,我想到了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見聞,我童年在農村成長,就不止一次看到過丈夫在大街上,在大庭廣眾之下連打帶踹自己的妻子,旁邊的人也會勸架,越勸丈夫打得越厲害。21世紀了,進步到了什麼程度呢?本章最後部分提到,柴姑娘曾專門去找過兩會中的一個男代表委員,他說:“如果男性對女性造成人身傷害,那就按現有的法條來判,為什麼要為了家庭暴力再去立法?”......

第七章,題目“山西,山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南京!南京!》,只不過標點符號不一樣。山西是柴姑娘的家鄉,但她說,“我不想再回山西了”。礦難、職業病、環境汙染、土地塌陷夾雜著柴姑娘美麗的童年記憶,而這也就更像中國發展的濃縮寫照,只不過比平均水平嚴重些。“我不想再回山西了”,不是不愛了,是不想再給愛減分了,而父親與她不同,有對女兒的“分擔”,怕是也有對故土的實在不捨。所以,本章最開始海子的一句詩“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更像是對故土的質問:你呢?“山西,山西”,告急似的語氣讓她近乎絕望,絕望地是,我對山谷喊,山谷都還有迴音,但老頭兒面對市長的打賭有力地說明著:“先發展再治理”是做夢,但市長沒有接,既然沒有,就不是山谷而是遠古了,柴姑娘最後道出心聲,“我的家鄉”,如果還能回去,她當然想回去。

第八章太應景了,簡直就是在聲援《南方週末》。昨天我寫了一篇《“南先生風波”隨記》,裡面就曾引用過@石述思用來與同仁共勉的分享:“一個男人不成熟的標誌在於他甘願為某項事業悲壯地獻身,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在於他甘願為某項事業卑賤地活著。——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這一章的小故事都能很好地來駁倒其前半句話。陳丹青的一句“這是讓我最難過的——所有人都認了”聽起來很無奈,我打心眼兒裡同意丹青先生的判斷。有人勸柴姑娘們“不要往下做了吧,中國亂不起啊”,這句話聽起來其實特別有意思,除去柴姑娘用事實做的回答,我有幾個思考:1.樑文道先生曾說,有些老百姓太為政府著想了;2.這本是某些官員的思維:提意見=揭亂;3.動不動就引入“外敵”,生怕外敵不進來。那些反對的人們,不要裝不明白,為什麼《南方週末》能夠掀起微博的地震?究竟是什麼使得亂起來了?是《南方週末》嗎?不解決,才會大亂。本章,柴姑娘還不忘提了句王勇平,他說“是刺頭,但是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似乎有點點兒伸冤,這純屬我“捏造”。本章最後一句則成為“聲援《南方週末》”的點睛之筆:“我想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也才是一個公民社會的基礎,要達到,自然需要公民。

第九章我尤為喜歡。柴靜兩會觀察,到了第四年,她“才開始想最簡單的問題:代表是誰?代表誰?兩會要幹嘛?”可以聯想到兩句極為經典的話:1.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2.走得太遠,不要忘了當初是為什麼而出發。我大概唯一一次給柴姑娘的部落格裡留言是說了這樣一段話:“柴姑娘,你好!近來我反思自己,發現,有時候很喜歡用些色彩過濃的詞彙,用的時候確有快感,但是,感覺戾氣有些重,你也多次用‘一劍封喉’形容新聞報道的某個狀態,你是否感覺話語間該少些這類詞彙,更深說些,人該再心平氣和些。不知你有何評論?”在讀這一章時,也愈加感到,柴姑娘很多詞語都可看出她借住詞語的情緒發洩,我是這樣理解的,比如特定情境中的“...多牛啊”,我只能找出本章中這樣一句來安慰自己:“人性是這樣,光靠自己靠不住”。再有個感觸頗深的也是極為應景的,柴姑娘的現場導演評價她:“其實你什麼特別之處也沒有,你就是平常說話。”也讓我想起在大學期間聽過的演講,大學生們每個人都討厭官話套話,幾乎每個人一到正式場合就說著套話,尤為令我感觸的還是那次,班級在介紹班級志願服務活動時,居然好幾個班在活動介紹中都介紹“冒雨”組織、參加,這就屬於,沒有雨,製造雨,才能上!說它應景,是因為習的第一次講話,如“春風拂面”般,其實,只是迴歸正常。

第十章探討真實。突然覺得,我居然把“真實”也想簡單了,連“真實”都那麼不“真實”。有個領導告訴柴姑娘:“記者提供的是事實,不是情緒”。可是,情緒本身也是種事實啊!也不要忘了,情緒激動狀態下,有些話更是深藏心底的心裡話,雖然偏激,雖然可能受到環境影響,但那同樣真實,不是隻有冷靜狀態下才是真實。於是,我只好自己總結:要完整,要準確。再有個柴姑娘的思考就是關於預判。與經濟學中“假設人性是自私的”不一樣,如果記者也擅長假設,謂之預判,那麼剩下的就僅是求證了,不過,記者其實也要假設,假設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些資訊,而沒有道德判斷。還有段非常經典的話:“做調查記者最容易戴上‘正義’、‘良知’、‘為民請命’的帽子,這裡面有虛榮心,也有真誠,但確是記者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現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風雨時也許無可蔽頭。”在需要的時候,戴上,畢竟,本就是無形的。

把另一句經典置於此,作為讀書筆記上篇的結束語:“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這句話來自柴姑娘的同事,也是通過“新聞眼”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閱讀《看見》是在三天內斷斷續續完成的,期間鼻酸含淚無數次,有兩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來。一次是開始閱讀的那個晚上,久未讀書的我被真實的文字和事例拍打著內心,看到第二章節講述非典時生命的脆弱,一個沒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紅腫。而當我以為我不會再如此動情的時候,就看到了臨近書末的藥家鑫事件。

非典時期發生在我的國小,具體情形已經記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種種駭人之處、學校每日查好幾次的體溫和教室裡濃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靜書中描寫的場景與我記憶中能重疊並不多,幾個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蹟”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觸動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驚覺我離這想要接近的真實社會原來這樣遠。

在美國讀大二,我所學習的專業便是大眾傳媒。堅持在國外學習這個專業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夠刨除在報紙新聞這些傳播媒介中經過表述人和撰稿記者主觀修飾的觀點,身體力行地探尋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兩年的大學生活,我平時用功學習,閒暇時候出去旅行,上網追星聽歌,寫一些文藝矯情的隨筆,熱愛寫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時間,可成文數量卻遠遠低於那些用課本遮擋寫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飯時在餐廳還會放中央新聞頻道的節目,我和朋友喜歡一邊吃飯一邊對新聞中的事情高談闊論,言語之間充滿著年少的無畏與自大,卻不曾讓自己離開時政離開這社會真實發生的事。現下終於明白為何要把大學叫做“象牙塔”,雖然在美國學習壓力大,但大環境是安逸的,這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惰性,或者說是一種不敢面對殘酷現實的勇氣。

帶著這種自我反省和心理準備,接下來的閱讀就沒有再一次感情失控,當然,除了藥家鑫事件。

那是20xx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為我那時高三。重壓之下的學生連喘息機會沒有,閱讀寫作和關注新聞成為奢侈,只能從每日的餐間新聞和父母的電話言語之間簡單瞭解了這個事情,一次週末放假後回校,語文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於藥家鑫的評論。

我剛從家裡回來,從滿網路對藥家鑫的譴責中拔出腦袋,咬著筆桿強迫自己寫得比其他同學要獨特要犀利,我認為那才是時評。我還專門趴著櫥子翻出了寫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難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對張妙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個人的生命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賤,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絕。”、“前有馬加爵,後有藥家鑫,案件不同,性質同樣惡劣。這是教育的一種缺失。”

瞧瞧,真是大言不慚的批判,一句一鏗鏘地把事情簡單分成黑與白,對著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隨大流一起扔著石頭。老師沒有對我的文字做出評價,我要了幾個班上學習好的同學的文章來看,無一例外地對藥家鑫表現出憤懣,把張妙的部分寫得抒情可憐。畢業之後事件又反覆鬧了幾次,藥家鑫執行死刑,藥家鑫父親含淚的微博,某教授對此事的咄咄逼人,張妙家人回頭索要賠償金額……於是漸漸開始反覆想那些我始終困惑的問題,為什麼一個熱愛音樂的孩子會殺人、為什麼會下此狠手、殺人魔為什麼會自首?

答案本身體現在一個完整的事件中,並不能籠統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緊跟社會輿論導向的,並沒有精力甚至沒有機會了解到所有當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聽不得的。

所以又要說到記者這個職業,和傳媒這個工作性質了。

當柴靜剛進入中央電視臺的時候,受到一系列打擊,她的採訪方式不被認可和接納,20歲出頭的年輕人總是執拗了一些,帶她進來的陳虻扔給她一句話:

“你問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期待答案麼?你要不期待,你就別問了。”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手邊已經沒有《看見》,這句話我卻是一字不差地記得清楚,好像瞬間被一盆冷水澆得徹底,這話實在說得太狠。

國中的時候開始在學校電視臺做記者和主持,八年級採訪了國中部的校長。那期節目設計得很用心,向全校範圍徵集大家感興趣的問題話題,然後經過我整理修改出來,交到校長手上。結果被校長拿去一修改,幾乎否定了我們一半的提問,換上的譬如學校的教育理念這些大面兒上的話題,跟我們平時的生活幾乎沒有關係。

於是那期節目宣傳得沸沸揚揚,最後卻做得令人興致寡淡。

還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學校大型運動會上的採訪。當時我和幾個電視臺的同學一起趴在主席臺下面學校分給我們的小屋裡,等著各個專案的決賽第一名和破各種記錄的同學名單,然後拽著攝像就衝出去。現在回想起來,幾乎對每個人的提問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點兒也不期待答案。

對著陳虻那句話,想想覺得挺難過的。

20xx年11月26日,BBC中文網宣佈推出包括中文在內的BBC新聞學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種新語言網頁,裡面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價值觀、報道原則,以及專業操守等,是一流媒體為行業人才制定的規則。這不僅屬於BBC。

全世界的新聞人都有克朗凱特口中的“獨立的迫切性”,於是點進去仔細看了看。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創報道》。其實每一篇報道都是記者的原創,但是我還是一直在想原創中要夾帶多少來自記者的主觀思想。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所瞭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對事件產生偏激情緒。“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聞報道的標準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難。記者是以人出發去探求事件最真實的一面,所以就很難保證不會被當事人左右態度。柴靜說看到貴溪翻墜水塘的校車中倖存的5歲的貝貝眼神中的創傷和委屈,不可能沒有情緒,但想要認清現實,只能老老實實,從憤慨出發,向事實走去。

無論如何,應當把對事件判斷的權利移交給大眾,所以報道的時候,記者和所屬媒體應該對報道的準確性負責。

因為追星,所以看過太多報紙和媒體為了噱頭而做的不實報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標題黨,如果明星追究則告上法庭或者媒體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選擇置之不理,也更加惡化了這一現象。有時候大眾就成為被媒體愚弄的物件,同樣一個事情兜兜轉轉卻發現不過是遊戲一場,這種感覺讓人惱怒。很多人不把娛樂新聞當做新聞看,可是既然叫做“新聞”,就是屬於這個行業的,一些小事能夠折射更多現狀。

新聞本應該是件挺嚴肅的事兒。

魯迅先生曾經說:“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看見》讓我對CCTV改變了很多固有的成見,做新聞的人骨子裡都有那麼些執拗,作為觀眾我們看不到他們幕後的掙扎和探索。

關注無數人真實的生活,用我們富有感情和敏銳的眼睛去捕捉、發現,將完整事件鋪陳在大眾面前,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也許,這就是媒體最大程度上,能夠做到的最好的。

謝謝《看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為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為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裡,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著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說說為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說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說:“我心裡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裡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著艾滋病孤兒的事,瞭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說,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才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說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著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為這隻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為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為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眾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為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為“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蘊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說的:清水裡嗆嗆,血水裡泡泡,鹹水裡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才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說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說: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迴歸理性、迴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說,就是迴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說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正是基於這種迴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這就是我曾經為“相似的你我”這個網名深深激賞的原因),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我認為,所有的章節裡,《無能的力量》是核心,讀明白了這一篇,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我讀完這一章只有兩個感受:第一,為什麼我們要歷經千辛萬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適的人讀到合適的書才會形成的一些觀念,在一個德國人盧安克的世界裡竟是如此稀鬆平常和理所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樣想,也那樣做了,他們覺得尋常的事情,到了我們這裡為何如此之難?看來,我們對於“尋常”的理解,早就錯位到一種離譜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聞和教育。既不可為了印證自己想好的主題去採訪,也不要想象孩子應該怎麼樣就拿這個去“規範”孩子的發展;新聞歸根結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為了讓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潑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做的那樣“讓心死去”。

現實有些殘酷,中國的事情就像柴靜引用的里爾克的詩: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能怎麼辦?柴靜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給出了一些答案:要麼像錢剛說的“讓問題浮出水面,自會一步步解決”;要麼像盧安克說的,不帶著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著自己能改變什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陳丹青說的那樣從內心深處“認了”,覺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勞。柴靜舉出的例子很多,美國民權之母帕克斯說“我只是討厭屈服”,中國的胡適說“要獨立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而眼下她的採訪物件、為一瓶礦泉水要發票的郝勁鬆說:我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群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像盧安克說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才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柴靜坐在一群老人中間,大家溫和笑著看向一個正在搬凳子的稚嫩小孩,這就是《看見》的封面。起初我一直覺得這張封面照片與《看見》總歸不恰當,可是讀完整本書之後,若要換其他封面照,恐怕卻是行不通的。

柴靜用《看見》講述了她十年記者的一路成長和感悟,沒有選擇刻意選取記者生涯的重大事情,而是更多的娓娓道來那些觸碰內心深處的人與事。正如她所說的,“看見世界,看見自己”,我們通過柴靜的視角,看見當時的非典,汶川地震、徵地拆遷、家庭暴力、虐貓事件、華南虎事件,還有盧安克、藥家鑫事件,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讓人思考,思考社會,思考現實。

“別當了主持人了,就不是人了”

十年前柴靜被選擇成為國家電視臺新聞主播,那時候的柴靜才是二十幾歲的小姑娘,採訪時青澀,緊張以及一身忸怩的文藝氣息,問的問題也比較尖銳,有的時候甚至是帶著自己的情感以及答案去問問題,為此沒少遭到各種痛苦和挫敗感。陳邙一直時刻犀利的提點著她,新聞是播給觀眾看的,觀眾都是人,就得先從人出發。柴靜最終選擇在痛苦中勇敢前進,一點點的改變,一步步經歷成長,在思考中逐漸領悟如何做好一個採訪。正如陳邙所說的,“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

“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關於災難,20--年的非典,舉國恐慌,今天還在你身邊的人明天可能就不在了,那時人麼還沒有很多防護治療措施,感染者只能絕望的等死。20--年唐山大地震過去三十年,20--年汶川地震,太多的人流離失所,失去親人,有的在午休,有的在上課,還有人一回頭一棟樓就坍塌了,與生死只隔一線之間。爸爸媽媽失去了孩子,爺爺沒拉出被埋的老伴,小孩從此變成孤兒,愛跳舞的女孩失去雙腿。真的,我一直覺得生命是偉大的,在災難面前它卻是脆弱渺小的,但是生命的堅強往往會帶給我們更大的感動和力量。

“生命本身就是矛盾密佈”

這是柴靜的好友小巨集說的一句話,我印象一直深刻。關於人性,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桃李天下,功成名就,但是卻被曝出虐待妻子,讓學生下跪的事情;一位本應有“天使”之稱的護士卻公然拍視訊用高跟鞋踩殺一隻小貓;一向內向老實的藥家鑫在開車撞倒人之後下車對著傷者連捅六刀致死。站在法律道德的角度講,這些人應該被譴責被判刑嗎?那是當然的,但是,通過柴靜的採訪視角,你會了解到李陽從小就非常自卑,他把成功定義於家庭的目標;踩貓事件的女主一直被人肉受到良心的譴責無法過活,她生活更多的是對丈夫的暴力的憤怒和無奈;而藥家鑫從小的家庭教育方式一直軍人父親的嚴厲說一不二不敢違抗。人性從來沒有善惡之分,每個人都有其兩面。

“教育就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關於教育,一個德國人盧安克在中國的偏遠山村支教十年,你說他懂教育嗎?可是他不管做什麼事都是憑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從不問目的,他和孩子打成一片,卻從沒教過孩子什麼事正確應該做的什麼事錯誤不應該做的,你說他不懂教育嗎?班上的學生都天真具有創造性,一個最皮的小孩曾對盧安克唱著,“我知道雖然我不完美/但是我願意為你/努力變得完美”。雖然盧安克的行為一直遭受著很大的爭議,但是誰說過教育就是萬法不變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能按著自己的想法簡簡單單又有何不可。

“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

整本書讀下來,有時平靜,有時震撼,看見過陰暗也看見了陽光,生活的本質在敘敘述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卻又讓如執著眷戀,就像歌詞裡講的,“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我不在與世界爭辯,如果離去的時候鐘聲響起,讓我回頭看見你的笑臉”,這世界那麼大,你看見了什麼?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8

深藍色的封裝,村裡的.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身旁,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愜意祥和的笑容,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柴靜。這本講述她本人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從20__年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記錄了她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也記錄了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稜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過程。

在看這本書前,我沒認真去探究過一件事背後到底包含了多少東西,在這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時代,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機會,沒有去深層次的剖析,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是表面,對一件事的看法也永遠停留在人云亦云,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變得機械化,生活中變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這章中對非典時期的災情采訪時,我看到了在災情面前人的脆弱,頑強,看到了那些不顧生死的醫生、護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類最原始的溫暖,這種震撼遠不是當時的新聞報道所能體現,也不是未經深入剖析的我們所能體會,未經剖析的背後是我們看不到的真相,顯示的是我們的無知。想想看,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若我們不去反思,不去深層次剖析,我們又能看到什麼,又靠什麼去進步,當我們嘲笑他人無知時,我們自己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在生活中,我們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個人,總是想把自己的感情、意識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個過程中,我們忘記了什麼是客觀,什麼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從《看見》中看,柴靜一直給人一種冷靜客觀的感覺,這或許是作為記者必須具備的,但即使是這樣的冷靜,這樣的沒有點綴和修飾的描述,也讓我們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這些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她沒有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現給我們的只是客觀事實,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們自己去塗色。

用《看見》書裡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起。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著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