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9W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

現在書的市場魚龍混雜,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買哪本書來讀,經常是很多書翻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學校舉行的教師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群策群力,推薦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在工作之餘,到書海里暢遊,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年輕,自己和這個世界依然緊密相連。好享受那種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如飢似渴地讀完一本再去讀另一本的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很甜蜜。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對於柴靜,以前只認為她很另類,很多年輕漂亮的主持人都積極尋找嫁入豪門的機會,不惜嫁給能當自己父親的富翁,她沒有。她不浮誇、不奢華,普通、真實。真正地認識她緣於讀《看見》這本書,從心底裡佩服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倔強的小姑娘,她帶給人令人振奮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每一篇報道都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絲毫沒有廢話,這也正是做教師的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

當把這本帶著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裡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群純樸的笑臉包圍著,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說都感到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著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像作者在書裡說得: “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說《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著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 “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著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 ‘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說: “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裡時,作為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說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說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說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洩!而作者在書裡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為老百姓說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如果把每個孩子都能培養成說真話、做真事的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強大?

謝謝,柴靜《看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相關文章:

1.《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2.讀書筆記心得 《看見》

3.我的讀書心得體會

4.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5.讀書心得體會700字優秀範文3篇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訊《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裡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訊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裡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著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裡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著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為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為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為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為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為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為全民公敵,這樣我們才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著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才開始能夠說“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可以讀完,這也許得益於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為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於尖銳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說,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並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於生命,最終也迴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__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來自於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說:“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採訪經歷,事後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深藍色的封裝,村裡的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身旁,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愜意祥和的笑容,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柴靜。這本講述她本人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從20__年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記錄了她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也記錄了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稜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過程。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明白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20__年這本書出版後,著實火了一陣,適逢我大學畢業隻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工作,正鬧著書荒,打算再添置一些新書,愛看書的好友們熱情薦書,五個人裡有四個人推薦了,很自然的,一週後這本書就躺在了我的手心。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銳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銳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經過電視、網路等方式明白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瞭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著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敘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資料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著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上資訊獲取更加便捷,許多新聞事件經過各大主流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大肆傳播和發酵,變的眾人皆知,成為熱搜榜首。可是許多的公眾號作者寫文章時總是帶著濃重的個人主義色彩,以夢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不追求事件的本質和始末,傳遞出的觀念、思想都是片面的,不經推敲的,這樣很容易給不明真相的群眾造成錯誤的輿論導向。正如柴靜所說,“人有時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這些思維是在無意識之下。”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人生,我們並不完全瞭解,不該隨意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妄加評判。就算是最權威的媒體也會有偏頗失實之處,盲目跟風並隨意評論是對當事人最大的不負責和傷害。《看見》讓我學會理解並用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發生的每一件事,不以自我的喜好為標準,對他人的處事態度隨意做出評判。

新聞裡到底是應當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這並不是一個悖論題,兩者本就融合為一體,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裡非典期間隨時面臨著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裡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裡默默無聞地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著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此刻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資訊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堅持著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也不會帶有任何八卦心理,純粹是出於一個“人”內心的呼喚,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新增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終,借用柴靜在文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我就生活在那裡,沒有完美新世界,沒有需要等待的未來,沒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經過和誰的比較才能確定自我。要做的就是此時,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在《看見》一書中柴靜寫了她在十年前當直播主播時的採訪每個故事的始末。也是她當直播記者酸甜苦辣的經歷,她從自己當記者開始寫起: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個溫暖的跳動就是活著;雙城創傷;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厭惡屈服;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只求瞭解和認識而與;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事實就是如此;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只聽到青綠的細流聲;邏輯自泥土中剝離;無能的'力量;採訪時並郵件的互相探問;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陳虻不死。

從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實,要實事求是,評論事情要客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和寬容別人。

用《看見》書裡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快樂的元旦作文)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齊。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著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

透過讀柴靜《看見》一書的點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過於,看透了這個世界,卻依舊愛著它;有時候,你把什麼放下了,不是因為突然捨得了,而是因為,任性夠了,成熟多了,也就明白,這一頁該翻過去了;一個人良好的自我認知來源於對自己生活和情緒的掌控,來源於樂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從容的內心……讓我們在工作、家庭、社會都要擔當的壓力下,做到內心堅強,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猜忌,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浮躁,多一談定,少一煩惱,多一點快樂!因為,一個人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其實是由自己主宰和內心決定的!正如柴靜理解的幸福:即使開著破車只要前行就好!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能夠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實話實說,我並不是十分喜歡柴靜,因為周圍有太多人喜歡她。雖然邏輯有些無理取鬧,但這是真實的感覺。朋友中間,我明白有很多人是喜歡她,新聞課堂上教師和同學們也經常討論她。我覺得柴靜擁有這樣多的粉絲已經足夠了,我不用再跟著攙和了。我應當多關注那些躲在角落裡的人,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從而找到些樂趣來。

可是,我必須承認,我還是尊敬柴靜的。不然,我也不會在收看“柴靜《看見》新書釋出會”視訊期間,開啟噹噹網選擇購買這本書。

這本書中,柴靜講述了自我在央視的10年經歷。資料主要以社會熱點故事為主,比如非典、家暴、地震、兩會、藥家鑫案、盧安克等等。透過這些故事,我看到了柴靜對中國民權、環境、三農、教育等問題的思考。中國青年報《冰點》主編李大同寫過一本《冰點故事》的書,講述的是冰點背後的故事,故事寫的很感人,至今印象深刻。可是與李大同相比,讀過無數言情小說的柴靜或許更會講故事。她的故事雖然沒有莫言的荒誕和悲壯,可是竟也讓人在不經意之處抹眼淚。最重要的是,柴靜的書是在以新聞事實說話,感染力並不遜於莫言的魔幻現實主義。

很慶幸,一個青春期看慣了言情小說的柴小靜,最終能夠成長為一名富有現實主義人文關懷精神的調查記者。由此觀之,柴靜是言情小說愛好者們的榜樣。

書中談到山西的煤炭工業的發展,主要揭露了煤炭經濟背後山西所付出的環境代價。當人們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山西煤老闆出行如何一擲千金、兒女婚禮何其豪華奢侈時,柴靜筆下的故鄉山西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壓抑感。有官員譏笑柴靜,“你怎樣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回答,“我辦的就是。”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鐵道部原新聞發言人因為這句話而飽受爭議。柴靜在書中也提到了他。同事說郝勁鬆反政府,柴靜說:“他(郝勁鬆)是刺頭,可是我們社會需要這樣的人”。這句話,有意無意中改變了我對這位前新聞發言人的看法。

書中還講到了關於抗戰老兵歷史的故事,其中就涉及崔永元和導演康洪雷對還原抗戰歷史做出的努力。康洪雷的這段話最動情,說的是他和蘭曉龍採訪完抗戰老兵,回到酒店相對嚎啕的情景,“之後我們在想,哭什麼呢?是哭這些老兵壯麗的往事和寂寥的今日,還是哭什麼?之後發現,我們哭我們自我的無知,自我的可憐。我們快五十歲的人了,中國抗戰這麼大塊波瀾壯闊的史實,我居然絲毫不知,你不可悲嗎?”

書中還講了其他很多新聞故事背後的故事,比如周老虎事件、藥家鑫事件、虐貓事件……在虐貓事件中,柴靜提到了洛陽籍的攝影師馬巨集傑,他扒火車、拍耍猴人,真是做到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贏得不少人的尊敬。在洛陽實習期間,我曾多次聽人談到他。

《看見》是一部講故事的書。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成了聽故事的人。想想也奇怪,這是個人人都喜歡講故事的時代,聽故事的人卻越來越少。但願柴靜講的這些故事,能有更多的人聽到吧。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我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裡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為這可是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著自身。

最初明白這本書,是在手機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先那隻可是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汙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資料和現狀描述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為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汙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汙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之後看到柴靜的部落格《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訊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訊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著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訊,我才真正懂得視訊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可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向在訴說著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我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我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著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閱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向在尋找著自我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可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我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銳,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一樣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我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我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裡一向在重複著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著不從眾不偏頗。擺脫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我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脫“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裡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我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堅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我毀滅在自我的意識,多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我看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花了一週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柴靜的《看見》,感觸良多。看書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介紹、書評,反映甚好。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介紹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是一本出入職場的心路歷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很沉重,以致於我無法一目十行,速讀完成。

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採訪新聞和事件,但她並不是在簡單的去描述這些片段,用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輝煌與榮耀。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著不斷犯錯、不斷推斷、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她在寫的,其實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柴靜在十年中探索著邏輯,有一天她懂了,於是有了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寫道:“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裡的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思考,獨立的思考,擺脫“自我”影響的思考。何謂成功,在我看來便是平和,寵辱不驚。如何能夠平和,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之上,自知自己是個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內心學會平和得制定目標和計劃、判斷得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平和很難達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這需要時間的歷練,需要過程,不知十年後能否做到?

同樣柴靜的敬業令我折服,為了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打磨著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但她熱愛這份工作,她心甘情願。我的第二個感觸便是責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旁觀者,沒有裝置記錄,沒有同事陪伴,獨自一人進入病區,承受著被傳染的風險,和病人面對面交流。在山西採訪時,一位官員帶著譏笑的說:“你怎麼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我辦的就是。” 她可以在不斷的餘震中走入地震災區,冒著生命危險走入非典病區,頂著各種壓力採訪敏感話題,憑的就是一份責任感。在採訪兩會時,有個編導說柴靜“看你採訪,眼睛裡都放著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正是她的熱情的所在。責任感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師,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意味著改變別人的思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責任感在我看來就是不愧對每一節課,不敷衍,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任,能讓我的學生從每節課中學到一點內容,也許這種看法比較膚淺,但這也是我目前致力於達到的目標。

《看見》中還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不等於禮貌,理解也不是可憐。存在即合理,我們往往只看見受害方,一味的去譴責侵害方,卻缺少對於他們的諒解。“一個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溫柔”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話,即使她父親經常毆打她母親,她仍然相信父親會溫柔,只是沒有被發現。Kim對孩子說“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為,不要恨爸爸這個人”。我們缺少的就是這顆包容的心。包容不同於容忍和寬容。容忍還有個“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悅但沒有改變侵害。寬容有個“寬”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行為,可以對他們的行為提出合理的建議,但表示對他們錯誤行為的理解,這是我要去學習的。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決定寫文的那一天,我看著書目發呆。的確,我只是個膚淺的喜好文字的人,喜歡看安意如寫的那些詩情畫意的詞賞析,喜歡在那些詞藻中遐想,然後說說那些我認為的人生哲理,偶爾發發感慨,既沒有多少深度,也缺乏足夠的思考,純屬的自娛。書目上的每一本書,按理說,都是我望而止步的,看著書名,我就能想象到一個夫子在我面前講書的情景了,所以選擇柴靜,除了因為知道她是個讓人敬仰的記者,更多的,只能說是天意吧!

匆匆下載了電子書,放在手機裡便沒有再管了,直到前些天的晚上熱的睡不著了,才帶著些許催眠的心裡看起來了。可誰知,這一看,就是整整一夜,有笑有哭,有無奈,有欣慰,我不想說我喜歡上了這本書,只想說,作為一個讀者,我很完全的演繹了這本書的心情,不是因為別的,只因為作者的每一句話,都寫到了人心裡最柔軟的部分,故而,在這深夜,我看著你的《看見》,流露出了人性最真實最本能的心情。

看這本書的開頭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柴靜就是一個十足的感性的人,她似乎不是記者,不是新聞事件的挖掘人,她只是個觀眾,一個有權利和當事人見面並責問他們的觀眾,她看著非典病人會流淚,面對惡人會咄咄逼人的責問,她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在鏡頭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有意無意的透露自己的感官認識,甚至引導觀眾的評判觀,用自我感覺渲染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那個時候的她好親切,好像和我總是統一戰線,她恨我恨,她哭我哭,她笑我笑,我的臉上好像一直都是她的表情,生動的表情。可是慢慢的,她變了,看似短短的幾章她就慢慢的變了,但是我知道,真正去體驗這個變的過程的柴靜,其中的痛苦和艱辛,用文字是寫不出來的。她慢慢的像一個記者了,雖然自己依舊獨自的感性著,但是能用理性去告訴別人一個事實。少了一絲敢愛敢恨的直言責問,多了一些理性的陳述和成熟的選擇,她能忍了,甚至可以做到沒有任何表情,可以握緊了拳頭收起拼命想伸出的雙手,但是她的文字依舊透露著她的心情,一字一句裡依舊撞擊著我的心,不能平靜,深夜裡,我絲毫沒有睡意。

說完了人,再來看看這些事。首先,請原諒我不能對每件事深深的研讀。這本書,裡面大概有二十幾章,講了多多少少幾十個故事,每個故事又有每一個故事可以透露出的資訊和存在的價值,這個,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的見解,都可以讀出你們所處階段的所能讀出的深意,我再多說其實也是無意。我匆匆的讀完這本書,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不是從哪件事中看見了什麼哲理,也不是哪件事觸動了我的心,畢竟,我只是粗讀,我的收穫是從一件件事中,看見了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熟,在一個職業中慢慢的成熟,心態慢慢的成熟,深度慢慢變沉,讓我這個大學生,真真切切的認識了什麼才是成熟,什麼才叫成長。

柴靜到新聞調查的前半段,全國的非典事件,國中生集體自殺事件,警察包庇弟弟等等的事件,全部是一氣呵成的寫完,留給我的只是自己去思考和自己去感悟,可是慢慢地,到後來的兩會,山西煤礦,虐貓視訊等等,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作者對事件的思考和深究,似乎是慢慢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轉到了人物當中,並且對於事件中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見解和評論,這讓我看見了文章開頭陳虹所說的記者應該有的一種“慾望”,那是對於新聞的慾望,對事件剖析的一種慾望,是記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到再後來的時候,很多作者以反問的手法寫出來的句子,我已是不能很明白了,不能參透其中的深意,說白了,就是柴靜能夠到達的深度,對於我來說已經太深了,我不曾經歷過這些,甚至不曾經歷過什麼,人生閱歷尚不足以與人媲美,那麼我所能參透的東西,當然也可見一般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知道,她在成長,她的字裡行間開始透露出成熟的氣息,不一樣的是,這種成熟裡,我還能看見有一種叫活力的東西。

關掉書本,看看周圍的人,我只能說這麼一句話: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滅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世故當成熟,把死寂當沉穩,完完全全進入了一個“成熟”打造的誤區。像大人一樣世故而實際,對於青春而年少時遇到的一切機遇輕易放棄,不再會瘋狂,不再會拼搏,不再有揮灑熱汗熱淚的感覺,那不叫“變成熟”,那頂多只能算“會模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早熟”,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全社會的悲哀。當你聽到,電視機裡一個17、8歲的少年對著全國觀眾說“長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時,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孩子會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後,我看見了一個個人的沉默,看見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迷茫的無奈,從眼睛裡看著,那種感覺,一覽無遺。也許是我本性就透著些許的悲觀,所以我敏感於任何悲傷的情緒,甚至可能會自動的誇大一些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怎樣,我看的出來,周圍越來越多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誤區,慢慢淹沒了,原本屬於他們的青春。對此,我無能為力。因為,如果不是看見了這本書,我會和他們一樣,把世故當成熟,將成熟進行到底。

是夜,我看著你的看見,終於看到了即將出現的黎明。也許,現在的我不能完全看透,但是柴靜,但是這本書,他們就像一個嚮導,為我指了通向黎明的道路。所謂成熟,是發現自我,超越自我,展現獨特自我卻不孤立自我的一種表現,在成熟這段道路上,還有很多路,需要我們自己去鋪。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除了不斷重新整理朋友圈裡那些喧鬧浮誇的文字,另一種選擇是泡上一杯茶,用難得清閒的時光和清醒的頭腦靜靜一讀這篇曾觸動許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觸《看見》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當你在為生存而掙扎的時候,咱們就是平等的》,也是這篇文章使我記住了“柴靜”這個名字,也使我有進一步瞭解她的慾望,而《看見》使我得以滿足,既認識了柴靜也成長了自己。

《看見》是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講述自己在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也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書的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著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鏡頭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在柴靜的簡介裡,寥寥幾句話寫完了她的工作經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在簡介裡寫滿各類榮譽、頭銜。通過這就給人以平凡有愛、簡單真實的形象。

最淺層的,通過讀《看見》確實“看見”了很多新聞採訪背後的故事。她儘可能誠實地描述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背後的人。使我們瞭解到社會最隱私角落裡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們關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舉了。通過這些人和事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這都緣於柴靜的真實,以及由心而發的熱情和關懷。她關注的不是新聞,而是新聞中的人。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卻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因為從理智角度看,報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個人情感,否則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但從情感角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頭腦和一顆帶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實。情不自禁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悅,這就是柴靜。

而透過事件,我們站在柴靜的角度看這本書,我們會看到一個人不斷成長的經歷。從剛進新聞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審視自己找到定位。從早期的青澀、懵懂、“不接地氣”到後來的自省、觀察和沉澱。她用最樸實的文字記錄了自己的青澀、困惑,堅持和成長。書中的記錄不是簡單的敘述,它融合了自己對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問題的思考,對人性的探究和對自己、對記者職業職責的不斷思索。柴靜對於記者職業的熱情和對自我不斷打破再糾正的態度令人感動。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態度和精神,雖然我們的工作不是記者,我們也要有這種對工作、對職業始終保持熱情的心態。對於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於自我打破,審視自己矯枉過正。“生活裡怎樣是你的事,上了節目就不能有這個”。因為我們都一樣是普通人,會犯錯、會惶恐、會困惑,只有由內心而發的熱情才是堅持的支柱。不斷的自省和思考使我們學會去迴歸生活,去認識而不是去指責批判。

從更深層次的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什麼是“韌勁兒”,它是對自己要求的堅守。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想,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或附庸。柴靜是一個追求“精確”、追求深度的人。當然這也是在她不斷成長中所養成的,在她剛進入央視時同樣慘敗過。她做的第一期節目是關於剖腹產話題,採訪錄了三十分鐘,談完剖腹產怎麼不好就結束了。結果送審後被公開批評“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為人們選擇剖腹產是錯誤的觀點,那麼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層面,你找了幾個層面?„„”同樣我們在對待工作,處理事情時有沒有想過更深層面?是不是隻考慮眼前而不顧長遠?處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這是我們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地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的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從細微處開始的,多想一點,做好一點,終究造就不平凡!

《看見》是一本講故事的書,但在書中我看見更多的是關於人生的感悟,對世界的覺悟,以及如何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於死。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

《看見》。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鳴的書。沒有裝飾,沒有點綴,闔上這本書仍然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味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任複雜的情感與感動靜靜流淌。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這幾天下班回家看見女兒在看柴靜的《看見》,興趣使然,我便與她一起讀了這本書。原先對柴靜的節目並不怎麼關注,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真心讚歎這位姑娘敢於探尋真相的執著和勇氣。其實我本不該稱呼她為姑娘,因為柴靜與我同年生,她經歷的中國社會變遷與我經歷的是完全一樣的。這本書中,有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奧運這樣轟動中國的大事件,也有講述平凡個體的小故事。柴靜白描式的娓娓道來,也一點一點牽起了我的回憶,彷彿我也回到起點,從小姑娘到中年婦女重新走了一遭。所以我更願意稱其為小姑娘,來體會這位央視名記者的成長曆程。

剛進央視的時候,她還是個有楞有角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能到達的高度”。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可以微笑著向被採訪者丟擲尖銳的問題,把人家堵到牆角,像一把匕首一樣剝出真相。

在採訪完“踩貓女”那期節目後,她開始意識到採訪的意義不在於批判壞人,歌頌好人,而在於給每個人平等地訴說自己的權利。看似應該遭到唾棄的人也有自己的無奈,也值得悲憫,我們要做的只是充分的理解,而不是衝動得一刀把好人和壞人切開。

做“唐山地震三十年”的報道,她明白了,記者要冷靜客觀,現在早過了媒體提供觀點讓別人讀的年代,媒體應該做的只是提供資訊,而把是非對錯的判斷留給自己。別總想著要比大眾更有深度地思考問題,不管你的第二落點多漂亮,有一個簡單疑問總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認為這樣很好,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因為怕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覺得膚淺或可笑,所以總喜歡搜尋別人的應該是正確的觀點。這樣下去,中國的下一代會喪失自己思考的能力。

做“5·12汶川地震”專題,柴靜早已不是那個急功近利的小姑娘了。她第一次嘗試沒有策劃案,沒有主題方向,什麼都不知道的拍攝。攝像機往倖存者家門口一架,什麼問題也不想,她索性與災區人民一起生活了起來。無需刻意選材,生活自然地從片子裡流淌出來,有悲傷,有同情,有鼓舞,有感動,箇中滋味,由著觀眾自己體會,因為,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採訪,不僅是工作,更是人與人的往來。在十年的問與答中,柴靜記錄下淹沒在巨集大敘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正是透過這些註腳,我們才得以真正地看見。

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用了大約兩天多的時間讀完了《看見》,我想我會向別人推介這本書的,雖然,讀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同作者一樣的經歷,很多情緒不一定能產生共鳴,也有很多地方不甚瞭解,都劃了線,以後再看或許就明白了。就如書中人物所說,一個新聞事件放在那裡,不同的人去看它會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我看這本書也是,我在書中看到了真實,對,就是這兩個字。

記得快要考研的時候,上完晚自習一個人回宿舍的路上我不停地問自己,過去的四年你還記得多少,不停地想卻什麼都想不起來,大腦一片空白。我覺得四年太慢,我想時間趕快過去,好讓我快點離開這個本也不太喜歡的地方,那時候,我的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考研。其實我不懂什麼是考研,考研要做什麼,只是心裡覺得只有這兩個字才能讓自己解脫,生活也因為這兩個字變得讓我喘不過氣來,到最後,本該是理想的東西變成了負擔,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每天都想要解脫,四年的時間沒有真正的思考,沒有用心的讀書,也沒有用心喜歡過書,恐懼越來越大。

讀《看見》的時候心裡很糾結,慢慢細細地讀,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覺得自己思考起來有些困難。可是還是慢慢讀吧,慢慢找到了那種愛書的感覺,感覺到自己心裡的喜歡和高興。也慢慢地品味書中表達的真實、客觀。找到和和書最初的那種親密,才明白自己,只有在讀書的時候才會思考,真是而清楚地活著。大概也有了自己的方向,就與書為伴吧,慢慢地生活,對自己的期待也變成了用心感受每一天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