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03W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

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著的《名人傳》,分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著力刻畫了他們三人為追求完美幸福生活的長期忍受艱難困苦的人生。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第一個人是音樂天才貝多芬,貝多芬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天天讓貝多芬練琴,絲毫不顧他的想法,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一整天,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成了酒鬼。這些不幸導致貝多芬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墮落,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到了音樂事業中去,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在享受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於耳朵,這對他打擊十分沉重。最後,他終於逝世了。

米開朗琪羅則忍受著另一番痛苦,他夜以繼日的工作,他是被迫的。米開朗琪羅不停地接受命令,可是大部分雕塑都無法完工。當他70歲時接受了聖彼得大教堂建築師兼總監的職務,他認為這是他應盡的義務,他甚至不肯接受應得的薪水。帶著內心對自己以及對社會的怨恨,米開朗琪羅終於與世長辭。他在《詩集》中說:“讓我痛苦吧!痛苦!過去沒有一天屬於我。”他在這種痛苦中掙扎一生。

托爾斯泰則讓家庭成了自己心中的陰影。他的思想,他從事的事業。與他家人的生活方式發生格格不入。他不能離開他所愛的家人。他開始計劃拋棄家庭,但當他看到即將逝去的一切時他無法繼續。托爾斯泰註定陷入了的矛盾和痛苦。不能按自己的信仰生活使他痛苦萬分。直到一天,他離開了自己“溫暖”的家。最終一病不起,死在了陌生的小城。“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人沒有信仰,就不能生存。信仰給予人生之密的答案中包含了人類最深刻的智慧。”——托爾斯泰。

三位世界名人,三個人非同尋常的人生,同樣悲慘的結局。面對多姿多彩的生活羅曼·羅蘭讓我認識到慎重選擇腳下的道路是多麼重要。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2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於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雲激盪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鬥的勇氣。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裡,《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3

閱讀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著作《名人傳》後,深有感觸,對那三位名人十分敬佩。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一位是音樂家,一位是雕塑家,一位是小說家,雖然他們的職業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真理作出努力。他們的意志力如鋼鐵般堅強。

在這三位偉人中,我最敬佩的還是米開朗基羅,他表面上比貝多芬幸運多了,它既不貧窮,又不殘疾,出生於佛羅倫薩的市民家庭,從小接受貴族教育,又有很高的文化素養,但是,在精神上他卻比貝多芬更受折磨,有著更大的壓力。他是孤獨過了一生,他的家族從未給過他任何溫暖與鼓勵,只是在他身上謀權取益。他到處遭遇嫉妒和陷害,生活環境和奴隸差不多。貝多芬從精神上還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可米開朗基羅卻沒有自由,他不得不為教皇們服務,她們拿米開朗基羅當牛馬使喚,他一輩子都像拉磨的驢一樣拴在教皇的磨坊裡。如果米開朗基羅沒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許它就不再那麼痛苦,生活在折磨之中,就會以教皇賞識為榮,更追求表現尊嚴與意志。

讀完後,我也認為這些偉人背後的生活是艱辛的,在成功之前是要付出代價的,他們勇敢的為理想而奮鬥,我們要忘掉生活中的不如意,因為生活好似一個五味瓶,有著酸、甜、苦、辣、鹹,要重新獲得繼續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這三位名人的傳記中,也透露出了他們的缺點,比如:貝多芬的暴躁脾氣,米開朗基羅的軟弱,列夫·托爾斯泰的固執。其實《名人傳》告訴我們:那些名人或英雄也並非十全十美,都有一些缺點和不足之處,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人,不是神仙,但是這些問題並不阻礙他們的理想事業。悲慘的命運同樣也會降臨在他們的身上,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冷靜地去思索方法,怎樣可以解決,不要總去埋怨,多想想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英雄和名人們,堅定自己的信仰,去努力。

看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雖然人的一生中會經歷種.種磨難,但是我們不可以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也要不屈不撓,才能有所成就。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4

“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 ————貝多芬

“愈是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米開朗基羅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爾斯泰

這是《名人傳》中出現的三個人,而《名人傳》包括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描寫的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一個是小說家。他們雖然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但是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他們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他們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韌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一味地沉淪,那麼就一定能衝破肉體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貝多芬了。他們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但是災難還是無情的降臨到他的頭上,在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愈治,而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著他可能永遠不能進行創作了,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但他卻能頑強地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後期能寫出這麼多不朽的作品的原因吧,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放棄的精神正是我們該學的。

作為現在的6年級學生,學習上的苦難越來越多了,面對一系列的困難和壓力,我們是不是也要向貝多芬那樣的精神呢?

讓我們藉著貝多芬的光芒、《名人傳》的光芒,再一次擦亮自己的眼睛,學習他們的精神吧。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5

《名人傳》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最後,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夠記住貝多芬,並像貝多芬那樣活著。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6

人們常說:“一本優秀的傳記不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人生。”而《名人傳》即:“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他們的主人公分別為音樂家、雕塑家和小說家,不過,雖然他們的職業和所處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們所追求的理想卻是相同的——為了真理和正義所做出的努力。

從中,我體會到了貝多芬一直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思想鬥爭,儘管他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然而他內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堅強,是不瞭解他的人無法挖掘的。對於創作完美歌曲的熱情,對於尋覓歡樂的執著,對於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與大自然其餘成分之間的那種交戰,產生了荷馬史詩般的壯觀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難在鑄就歡樂,“用苦痛換來歡樂”就足以濃縮了他的人生。米開朗琪羅又何嘗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來就是為了奮鬥,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勝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貴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擾,連他的精神與心靈也無能為力。這種瘋狂的激發存在於一個過於柔弱的軀體和心靈中無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從中我看出,他的一生是神聖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淪,那麼就一定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他在鬥爭和捨棄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托爾斯泰,這位大地上火光閃亮的俄羅斯的偉大靈魂,在十九世紀末那陰霾濃重的日暮黃昏時撫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強而有力的筆桿寫出一部部能讓我們一步一步地緊跟著托爾斯泰那冒險生涯的矛盾經歷的作品。這些作品的描寫除了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是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我深深地體會到,他為真理和正義堅持信念,為真理和正義譜寫人生。

是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們享受著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流出的鮮血,這無疑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是的,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們將在那裡獲得更大的啟示。《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

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鬥,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7

書,是春天的甘露,滋潤心靈成長;是一泓清泉,洗盡靈魂的塵埃;是人生路上奮勇向前的動力。我讀沙漠,讀出了它坦蕩豪放的胸懷;我讀太陽,讀出了它普照萬物的無私;我讀春雨,讀出了它潤物無聲的柔情;我讀大海,讀出了它氣勢磅礴的豪情。善讀之人,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寬,才能找準人生的方向。讀《名人傳》,那一道精神之光溫暖了我的心靈,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給了我人生的方向。

“我願證明,誰若行為高尚、善良,必同樣能承受苦難。”這是出自貝多芬之口,他用一生證明了這話是對的。童年時期備嘗辛酸,慈母過早離世,酗酒的父親每天對他只有責備打罵。他用自己高尚的行為與善良,戰勝了苦難,不久他進入了維也納,他的人生開始步入輝煌。然而幸運之神卻並沒有眷顧他,苦難依然糾纏著他。他並沒有屈服,而是扼住了命運的咽喉。雖然雙耳失聰,卻仍就堅持作曲,留下了不朽的《歡樂頌》。貝多芬,一生被鎖在痛苦的懸崖上,這個世界未曾給過他一點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獻給世界!他在我的生命中注入了頑強拼搏的動力,不向苦難低頭的信心讓我擁有了堅強的意志。

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天才,這股創造的力量驅使這位雕塑家不斷的行動並走向成功。但他也是一個憂鬱、怯弱的人,拒絕成喜愛自虐。作為雕塑家,它是雄居首位無可匹敵的絕對天才。作為一個人,他又是極其軟弱、卑怯,甚至有某些道德缺陷,對權貴的屈服,對戰爭的恐懼,對朋友的死袖手不顧……這些弱點就是他心中的魔鬼,他的一生都是與這魔鬼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的過程中進行的,結局是失敗還是成功這並不重要,生命是源源不斷、澎湃激盪的洪流,英雄本色正是在巨浪向著掩飾一次又一次的撞擊中呈現出來的。在不斷的自我肯定否定中,米開朗琪羅將自己刻成了一個稜角分明的英雄。1882年參加人口調查,發現瘡痍滿目的社會現實後他十分震驚。激發了他的同情心。他決心放棄可恥的貴族生活,向簡單、樸實的農民生活迴歸。為受苦的人們呼籲。他面對整個貴族上流社會,被開除教籍,他並沒有向權貴教會低頭,他鄙視那些宗教儀式、痛斥教徒。縱觀托爾斯泰的一生,幾乎無一時一刻不“鬥爭”。

《名人傳》所折射出的精神之光,永遠是一盞明燈,照亮我的精神世界,激發我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勇氣。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8

在看《名人傳》的時候,我沒想到這本書這麼的精彩。在羅曼·羅蘭的筆下,歷史彷彿回到一百多年前。貝多芬正歷盡世間風雨,米開朗琪羅正在不停地雕刻,列夫·托爾斯泰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擺脫貴族生活。

馬克思曾說過“人要學會走路,先得學會摔跤,這樣他才能學會走路。”人生因為有了挫折而變得更加堅強,而如果將堅強,勇敢,努力合為一身,那麼真正的偉人便會出現,只有經歷挫折與失敗的偉人才是真正的偉人。

是他們,讓我懂得:在人生的軌道上,可能有凹凸不平的小路,也可能會有筆直平坦的大路,而如果想成為真正的偉人,只有選擇彎彎曲曲的小路,雖然這裡充滿了荊棘和險峻,但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只有走過種.種磨難才可以看見天原來這麼藍,海原來這麼寬,成功原來這麼好。

挫折,是五彩生活中難堪的灰色。當你遇到挫折時不妨做一個“色盲”把灰色看成勝利的紅色,挫折如同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是擺在眼前的苦難,而另一方面則是讓人上進的皮鞭,隨時不斷的鞭打你,使自己前進,前進,再前進,只有達到勝利的頂峰,才能超越自己,放飛自我,天下無敵!

不知不覺中,我就看完了《名人傳》,彷彿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或許是讀《名人傳》的時候能夠很多的感想吧。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9

我閒時常看《名人傳》。看得多了,就覺得那些名人也不咋的,有的小時候還不如我呢!還有的更是“孺子不可教”。可是,長大後,差別咋就那麼大呢?著名畫家達·芬奇小時候,專門有人逼著他畫雞蛋,而我呢?好不容易有興趣畫張畫,卻被老媽一把逮住,直逼著我去做作業。

結果,人家達·芬奇畫啥像啥,而我呢?畫匹馬怎麼看都像只駱駝。先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曾經,有一支中國考察隊去美國考察美國初級教育的情況,回來後寫了一篇考察報告,大意是這樣的: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10以內的加減法還在扳手指頭。上課毫無紀律,有的翹著二郎腿,有的在教室裡逛來逛去。

20xx年後中國的經濟水平一定會超過這個經濟大國。同一年裡,美國也派了一支考察隊來中國,也寫了一篇考察報告:中國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最認真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估計20xx年後,中國一定會超過美國。可是20xx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卻培養出了幾十位著名科學家,一百多位知識型的富翁,而中國呢?卻瘳若晨星。差別咋就那麼大呢?貝多芬小時候,他父親玩命似地逼著他練琴,完不成目標就不能睡覺,還要棍棒伺候。我也有琴,不過,人家玩的是鋼琴,我玩的是口琴。甭管啥琴,反正都是琴。可是我一不注意,媽媽就把我的口琴拿去送給了別人家的小孩。後來,人家貝多芬閉上眼睛都會作曲,而我呢,閉上眼睛只會作夢。牛頓因為蘋果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力,而中國的學生就發現不了。

你想啊,中國的學生不都坐在教室裡做作業,啃書本嗎?蘋果掉下來砸誰去?不過那牛頓也挺幸運的,被蘋果一砸就砸出個萬有引力來,如果他當時是坐在一棵椰子樹下的話,那麼砸出來的恐怕是腦振盪了。你知道中國為什麼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嗎?就算中國能出100個愛因斯坦,那麼有50個就被一開始的初等教育給幹掉了,還有50個被接下來的學校教育給一鍋端了。所以,中國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家長和老師們,你們看了我的文章,先別急著搖頭,先想想我說得有理不?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0

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可是,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才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雖然別人都說他是“天才”“,但是《名人傳》裡他自己說到:我只是個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後天的生活中,憑著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頂峰的。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一份精華。我們要了解自己,選定方向,認真去追求。”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開掘“智慧之門”的可貴,並且都有勇氣和決心,能踏踏實實,以自己的方式,認認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們有朝一日也可以驕傲地宣稱: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1

古人云: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名人傳》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他們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悲慘,或因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難,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但他們靠著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以及頑強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在對抗磨難中爆發了自己的“小宇宙”,登上了藝術創作的峰:貝多芬用“痛苦”換來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琪羅用一生的心血獻出了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泰在“痛苦”和“哭泣”中追求真理,並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名人傳》猶如像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使我們感受到: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對;與其羨慕那些偉人,不如腳踏實地來點實在的,學習他們的偉大品格,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與其靠急功近利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於不朽者之列。

我們渴望成功,有時候卻不想奮鬥,終日幻想著一夜成名,面對小小的挫折,就喪志了前進的動力。《名人傳》就像一面鏡子,把我們的懦弱卑劣都顯現出來。我們都清楚:只靠幻想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真正的認識自己,真正有敢與挫折對抗的決心,真正要腳踏實地的去做,真正向他們一樣去“戰鬥”!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是我們的心態,我們持之以恆的精神。讓我們一起聆聽這首“英雄交響曲”,享受英雄們的呼吸吧!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2

讀過《名人傳》,我為書中三位名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但他們堅韌的精神更讓我敬佩萬分。

這本傳記裡主要敘述了三位名人的偉大事蹟,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年幼時的生活就非常困苦。青年時,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珍貴的愛情,然而,卻因為他的耳聾與這來之不易的愛情擦肩而過。此時的他,承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但他沒有就此一萎不振,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誕生了不朽的名曲,被世人所欽佩。

貝多芬用苦痛寫作樂曲用性命對抗音樂,為後世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精神糧食;米羅開朗其羅用一輩子的心血和精力創編了永不磨滅的作品;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說中描畫了萬千性命的藐小和偉大。面對人生的劫難、種.種的不幸和世上的哀苦,他們從來沒有一絲的驚慌害怕與顫動。他們偉大的精神告訴了我們:困境成就真英雄!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筆財富,對於弱者卻是萬丈深淵。”的確如此,挫折如同苦難,可能是我們奮進的號角,也可能是我們前進的絆腳石。人生的長河對於弱者將會乾涸,但,對於強者會奔流不息。即使路之迢,山之高,也要披荊斬棘奔赴理想,永不輕言放棄。

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不免會遇到一些的不如意,它們會使我們變得灰心喪氣,失去前進的動力,失去鬥志。這時,你一定要靜下心來,細細思考,與貝多芬相比,我們這些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能重新昂起頭顱,再次重拾希望,開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呢?

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遠,未來有多麼的艱辛,只要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堅韌不拔的意志,那麼成功的曙光不會離我們太遠。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3

在羅曼羅蘭刻畫的三個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米開朗基羅。

作者用了較多的筆墨來刻畫這位傑出的雕塑家,這位悲劇性英雄。正如書中所寫,他有著明顯的心靈弱點,他有些膽怯和軟弱,但他內心的正直品格又難以容忍他自己這樣做,使他的內心充滿矛盾,從而造成他的悲劇命運,他的才能有時反而成為了束縛他的枷鎖和工具。在書中,正因為他的傑出與才華,一代代的教皇和帝王要求他建造證明自己權力的雕像或者陵墓,他不願為他們工作,卻又怯於反抗和推辭,致使他浪費大把的光陰與才華,卻又沒有完成一件他感到滿意的藝術品,有的甚至沒有完工。當他回想當時的軟弱和虛度,他的內心又會受到自己的譴責和痛恨,內心複雜接近崩潰。羅曼羅蘭在書中提到:“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矛盾!”米開朗基羅的痛苦和命運令人同情。

但是,在他的悲劇命運中,他所表現出來的英雄的光芒同樣令人敬佩和推崇。他並沒有被內心的崩潰所_他的內心也同樣充滿了勇氣和堅持,這是藝術所帶給他的。他對藝術的追求支援著他堅持走下去,並使他創造了許多驚人的藝術成果,他通過對工作的狂熱來實現自己所希望的——創造自己對社會的價值的願望。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4

這天,我滿懷激情地讀完了《名人傳》。這是一部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著著的,由《貝多芬傳》、《米開郎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的著作,它們的主人公雖然職業和所處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們所追求的理想卻是相同的,為了真理和正義作出努力。

就說貝多芬吧,從四歲起,他就被逼著每一天練鋼琴。六歲時,他就能演奏美妙的曲子。貝多芬的一生都是那麼艱苦,命運一向在折磨著他。貝多芬天天都在思考經濟的事情,幾經挫折、坎坷,他好不容易才獲得人們的歡迎。但是之後,作為音樂家最寶貴的器官—耳朵,慢慢地聽不見聲音了。對於貝多芬來說這是多麼的痛苦啊!但聽不見聲音了。對於貝多芬來說這是多麼的痛苦啊!但他不服輸,在耳朵完全聽不到聲音後,他譜寫了第五交響曲,獲得人們的尊敬。以後的幾年裡,他仍然奮鬥在音樂殿堂裡,給後人留下豐富而又寶貴的音樂財富。

我覺得,《名人傳》十分好地印證了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撥之志。貝多芬的名言:“在悲哀隱忍中找棲身。”證明了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他告訴我們,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大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就應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我的信仰……

生活是殘酷的,對於那些不甘於平庸的人來說,生活是歷經苦難的,就像是一場無休止的博鬥,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可言的,這博鬥是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無論誰都要拼搏,因為命運不會優待任何人。

古今成大事業者,必有堅韌不撥之志,無論是貝多芬的“用痛苦換來歡樂”,米開郎琪羅的“愈受愈苦我喜歡”,還是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證明偉大的人生都是歷經苦難的。在我們悲傷、失望、懷疑自我,遇到困難或得到榮譽的時候,重讀《名人傳》會使我們掩起悲傷,忘記苦難,洗掉疲憊,有談榮譽,識別出它們慮無一面,重新獲得生活的勇氣和奮鬥的力量,更加堅信自我。

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我們要奮鬥,我們要取得輝煌成就,我們要躋身人類中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貝多芬他們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名人傳》真是一本令我感悟很多的好書。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5

貝多芬的名字,上至年逾古稀的老者,下至三五歲的孩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讓人心酸的是,這當中又能有幾成人瞭解貝多芬的一生?瞭解他不朽的作品背後隱藏的難言之苦呢?同多數人一樣,我一直以為,他的生活即使稱不上富貴,也是不愁吃穿的小康狀態。誰知,他出生於德國貧寒的家庭,父親是歌劇演員,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他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困苦,還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十一歲加入戲院樂隊,十三歲當大風琴手。十七歲喪母,他獨自一人承擔著兩個兄弟的教育責任。

貝多芬未被此擊垮,他說,我同伏爾泰一樣認為,被蒼蠅咬上幾口,駿馬仍舊賓士向前。1793年1他離開了故鄉德國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不久,痛苦叩響了他的生命之門,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祕密。

讀名人傳的心得體會 篇16

假期裡,我讀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這本書記敘了貝多芬、米開琪羅、托爾斯泰三位偉大的文學藝術家努力拼搏的故事,這是一部激勵我們奮進的好作品。

我最敬佩“交響樂之王”貝多芬。這位音樂大師在年幼時倍受折磨,四歲被父親關進琴房夜以繼日練琴,十七歲那年又失去了母親,不得不擔起照顧家人的任務。他虛弱的體質導致聽覺衰退,以致耳聾,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卻一直勇敢面對,堅持不懈,在逆境中寫出了許多不朽的樂章,體現了他生命的價值。

與貝多芬相比,我有老師、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卻缺少貝多芬那種堅忍不拔的意志。學鋼琴的時候,我一看到樂譜就頭疼,練琴很不自覺;學游泳也因為怕悶水、怕換氣,曾動搖學游泳的決心。最後,正是自己的堅持,才熟練地掌握了鋼琴和游泳的技巧。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要有所進步,應該多讀《名人傳》這類勵志的書,向名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使之成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