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49W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蘇菲的世界》是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讓人深思的概念,蘇菲在迷茫中開始思索,並在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了解西方哲學領域。在此同時,書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為了讓他的女兒開始接觸哲學,編出了蘇菲的世界一說。這整本書就由這兩個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感覺虛虛實實的!就著“我從哪來”、“我是誰”……的問題,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著精闢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亞、達芬奇等進行了一次心聲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人類的文明。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我發現在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並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祕裡,然而現在的教育在哲學方面給人的感覺是“哲學”就應該是生澀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論!所以以前我對哲學就是抱著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想法!但讀了《蘇菲的世界》以後才發現,其實我從來就不瞭解哲學。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以上是我看到一部分的感受!不過很多事我還是沒想通啊!就像書中說的人常把不能解釋的一些現象歸於神論,等到哲學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開始相信無神論!接著哲學繼續發展,宗教出現了分裂,基督教開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開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禮,可是在新舊交替的時候,戰爭避免不了!記得歷史老師提過十字軍的事,原諒當時我在開小差,聽的不全面啊!大概是說紅十字軍為了耶路撒冷那稱為基督發源地的地方,組織了教徒開始征戰,開始他們也許為了教義,可後面他們虐奪路過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覺得沒有什麼宗教是可以洗滌人類的心靈!只有人的自我覺悟才能改變一切!因為只要人願意,一個原本是博愛的教義會被人曲解!我想哲學是可以讓人們瞭解自己,改變自己,讓人頓悟的學問!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

一位花季少女,某天回到家,發現了一封寫著兩個哲學問題的神祕來信。於是,在一位哲學老師用一封封信的引導下,開始思索與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從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到佛洛伊德,所有哲學大師所思考各類問題與學說,最後塑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哲學的意義、人的生命和各種哲學學說:

如果把地球比做一隻用於變魔術的兔子的話,我們就是居住在兔子絨毛深處的細胞。我們出生於細毛頂上,剛開始我們對這場魔術十分好奇,而人們慢慢長大了,對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處,並喜歡上了皮毛深處的生活,就不再過問世事了。哲學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並把別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為哲學家。

在我們的心靈,四周都有“濾網”,由於“道德”已經步入了我們的意識裡了,所以他不斷在約束我們的一舉一動,這就是著名哲學家佛洛伊德所稱的“超我”,也就是“良心”。直到有一天,這個人忽然出現了一種強烈的不好的慾望。這時,“超我”開始履行責任,把這個不懷好意的慾望,五花大綁,架出了我們美麗、脆弱的心靈,並把圍牆加固。這個慾望非要闖進,就走進了潛意識,於是這個慾望就開始不斷出現,心靈開始有了壓力。最終心靈崩潰了。這個人得上了抑鬱症。在醫師的引導下,這個人又把慾望請出了潛意識,與其正面交鋒,最後慾望被消滅了,心靈恢復了。這告訴我們要正面對待自己的慾望,及時與家人溝通,不要埋在心裡。所以每件事都要有理性的思考,才不會衝動,做錯事!

還有,一個人,不一定能肉體長壽,但理性(作為人的靈魂)是永恆的。“靈魂渴望乘著愛的翅膀回家,回到理性的世界,它們渴望從肉體的枷鎖中掙脫。”大多數人都緊抱著理性的肉體不放,他們從不去想他們擁有每一件事物的原因,從不去認清世界。不知道靈魂不朽,不去塑造自己的靈魂,也從未成功。海倫凱勒就是這樣的人,她雖然眼瞎、耳聾、口啞,卻從不自暴自棄,還用自己的毅力與決心,考上了哈佛大學,為自己贏得了一條寬敞的人生大道。生命與靈魂是要用心塑造的,你走的路是你自己挑的,生命是你自己的,不要虛度年華,無所作為,一定要把命運踩在腳下!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3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學性很強的哲學書。它的主要內容是:以蘇菲不斷受到一位神祕人寄來的信件為線索,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讓人們發覺到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不只是科學家與哲學家的責任。

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瞭解哲學的心情。

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作者帶領讀者跟隨一個可愛聰穎的小女孩從遠古羅馬暢遊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那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討論的題目以及這些哲學家們的經歷和遭遇,都詳細的收錄書中,生動自然的將整部世界哲學史演義出來。內容廣泛卻不紊亂,作者細心的將書中內容分成多章節,每節都有題目點出章節的中心內容,或深藏或巧露,每一節都闡述蘊含了它的真理,詮釋了看似高深難懂的哲學問題。這樣的分節讓讀者讀來輕鬆,也就自然容易接受書中的觀點,理解作者的用意。

感受最深的是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人能夠在談話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點,使其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卻由於過於直言,被他曾指責過的上層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蘇格拉底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結束也要堅持真理。他重視良心與真理,敢於為了真理而戰,為了真理而犧牲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蘇菲的世界》全書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蘊涵著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蘇菲在彷徨中開始思索,並在她的私人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進入西方哲學領域。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著精闢的思想的大人物進行了一次心靈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看這樣一部作品,等於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蘇菲的所到之處,處處凝結著文明的精華,彌散著哲學的氣息。在這樣一本小說裡,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學史,本身就極具魅力。一直覺得哲學是一門虛幻而不切實際的學問,生澀難懂,但其實一直是我不瞭解哲學。這本小說系統地涵蓋了各種哲學思潮。隨著小說人物在書中不停的追逐和尋求劇中謎團的解答,越來越深入的使我瞭解到以前不感興趣的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告訴我們哲學是什麼,在哪裡,給很多哲學著作敲了鍾,或是指明瞭路。很多研究哲學的學者都認為“哲學”就應該是生澀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論,並以自己能用艱澀的語言描繪為榮。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哲學理論不能普及和推廣,

但《蘇菲的世界》改變了這一現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哲學史,本身也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命題,隨著探求程序的步步深入,使我瞭解到更多的哲學原理。與其說是在看一篇哲學史,倒不如說是在欣賞一部人類文明通史的真實演義!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讀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後,一切都歸於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真不敢相信“恐懼”竟是我讀完書後的第一感覺。我不知道他人讀此書的過程中是否會有這荒謬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自覺荒謬的心靈體驗。訖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真的,在以往沒有任何一本書會這樣讓我沉迷其間而深感“恐懼”,讀後對這“恐懼”深感荒謬。要解決這種恐懼這中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終目的吧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心裡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麼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後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學性很強的哲學書。它的主要內容是:以蘇菲不斷收到一位神祕人寄來的信件為線索,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書中刻畫了一個勇敢,聰穎的少女——蘇菲。因為追求哲學,就一定要有好奇心,這正是蘇菲的特點,所以我覺得作者刻畫這個人物的用意就在於此。

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討論的題目是什麼,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為人們做了講解,彷彿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因為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實在太陌生。當我讀完此書後,我覺得一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大約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眾出醜,併成為眾人的笑柄,對於那些有頭有臉的人,這就難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它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

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到生命結束也是為了真理。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地體會到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句話的含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祕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也為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今日閒來無事,無聊地翻著電腦的檔案,突然看到了《會計學院“我讀我悅”活動書目》的檔案,想起是該要寫幾篇讀後感了,於是順手開啟,知道為什麼,當老師給我們那麼多書本選讀的時候,我會選擇讀《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沒有事先對它瞭解與認識的情況下開始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我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個全新的世界,哲學的世界。《蘇菲的世界》不同於像《論語》這樣以平時生活的素材來給人哲學領悟的書,而是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就像評論家所說的,對於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於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乾二淨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故事的開始從蘇菲收到神祕信件“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看似很普通卻讓人深思的兩個簡短而奇怪的問題開始,然後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發生,艾伯特·諾克斯逐步帶領著蘇菲走進哲學的世界,從公元前399年開始,蘇格拉底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像另一個愛麗絲漫遊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引人入勝。讓我這個對哲學並無多深入瞭解的人都覺得挺有意思,並推翻了我之前認為的哲學是枯燥無味的看法。從這本書裡我認識到生活之中哲學似乎無處不在。而我內心中模糊不定的哲學的定義一下子也變得清晰起來。在我的理解裡,哲學就是關心、探索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這其實是我們每個活在這世上的人都應該去思考的。

我們人類之所以與其他動物有所區別恰恰在於我們具有思考的能力,哲學並非什麼深奧的學科,更不是具有極高專業知識或哲學家才可以去思考哲學問題,相反,它是每個人都可以且必須去思考的。就像書中的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這個世界就像是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當然這隻兔子極其龐大。我們每個人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大家剛開始對於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並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個完全。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就順著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並且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深處盡情享樂。

當大人們的心靈逐漸習慣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規則,當他們不再有想孩子一樣看到什麼都覺得好奇,覺得所有的東西都那麼不可思議而又理所當然,當他們過慣了喧囂吵鬧、燈紅酒綠的生活,他們便不再去追求那與他們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學,便不願離開溫暖舒適的兔毛深處,不願像哲學家一樣盡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這樣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們都不會再去思考像“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了。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實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去看這個世界了,不要總是覺得凡事都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什麼東西的產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們要抱著好奇的心去探索,去發掘。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7

開始翻開這本看似小說故事的書,有些迷茫,但隨著深入閱讀和了解,卻發現這是本由淺入深的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

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在看《蘇菲的世界》之前,就聽很多人說這本書很好看。要是單看書名,幾乎不會有人認為這是一本講哲學的書。所以,在書香部落格的任務下達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讀這本書。結果,買了這本書後,感覺被騙了。《蘇菲的世界》是掛著故事之名的哲學書。

所謂的故事就是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快過15歲生日的小女孩蘇菲,生活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地方,過著小女孩的小日子。一個不請自到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突然走進她的生活。可自從一個不請自到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突然走進她的生活。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這樣,在一位不請自來的神祕導師艾伯特的指導引下,蘇菲的世界便完全改變了,她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稱得上是一本西方哲學的入門讀物,它介紹了西方的哲學史。從幾千年前的北歐真話,古希臘神話講起,一步一步地一直談到了當代哲學的潮流。時間上跨越了古希臘、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直到近現代。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哲學巨匠也在書中依次粉墨登場。從古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現代哲學之父卡迪爾,再到啟蒙運動時期的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隨後是“浪漫主義運動”時期的黑格爾,再後是十九世紀中後葉的馬克思、達爾文以及同時代的尼采,最後法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傳奇人物薩特。

從哲學書來看,《蘇菲的世界》在創作出版後不久就成了暢銷書並被譽為名著是有它的理由的。《蘇菲的世界》作者喬斯坦.賈德藉助艾伯特給蘇菲上的哲學課而將一整部西方哲學簡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讀者們婉婉道來。本書在闡述哲學觀點時運用的例子生動有趣;書中通過一個女孩的角度來思考哲學,增加情切感,使哲學更易懂;寫作方式很有創意,哲學家通過書信來教導哲學,此外,書中有書,故事中有故事。

對於這一點,我真的很欣賞作者喬斯坦賈德,他一定是一個十分稱職的教師,十分幽默的教師,想象力十分豐富的人。我很喜歡他對“哲學是什麼?”的解答:什麼人能成為哲學家?在此,做這個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當然小孩子最符合這個要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作者在解釋哲學時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關於小白兔,將它比喻成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

宇宙是兔子,人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真是太生動形象了。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課外看的第一本學術性的書,收穫還是很大的。以前我一直以為哲學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學科。自從看了《蘇菲》我才知道哲學是一種包含所有學科的中和性課程,也沒有想象中難懂,它還與科學有著一定的聯絡,是一門值得學一下的一門學科。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最近閱讀《蘇菲的世界》一書,對書中提到的柏拉圖的學說深感興趣,作者熱情的讚頌“哲學家總是試圖避開這類沒有永恆價值的熱門話題,而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永遠 '真' 永遠 '善' 永遠 '美'的事物上”,即永恆的真善美。柏拉圖卻是做到了,他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千年之後當我讀到他關於理型世界的學說時,我徹底地為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所折服,他當之無愧為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至今影響世人,為人們思考世界,觀察世界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論。

理性世界認為世界上的萬物都是不完美的,萬物都是理型世界投影到現實世界的影子,是萬物的模型。所以世界上沒有50塊一模一樣的薑餅,但可以有50塊近似的薑餅,這些近似的薑餅都是由一個模型所製造出來的,這個模型就是理型世界。

那麼我們推而廣之,人呢?人是否也是理性世界的投影?如果是的話,就可以解釋人為什麼是不完美的,因為投影下的人類和萬物一樣,都是有缺陷的,但是人有和其他動植物不一樣,他可以通過主觀的能動性,比如,讀書,學習,法律等手段使自己變得完美,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總結為,人總是需要朝著完美的自我發展,追求理型世界中的自我。

而柏拉圖又言道,人除了有變化的身體外,還有不朽的靈魂,靈魂在迴歸,或者是回憶起理型世界一切的過程即釋放靈魂的過程,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釋放靈魂或者都會釋放靈魂,只有真正釋放了靈魂的人才能迴歸到理型世界中。

那麼怎麼能釋放靈魂呢?蘇菲的世界中並沒有詳細介紹,我們是應該按照朱熹所提倡的“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還是說應該學習陽明先生的“心學”,達到“知行合一”呢?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的讓自己進步,把所學的和所知的相結合。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我們可以斷定的是柏拉圖關心的是永久不變的事物與“流動”的事物之間的關係。

他既關心自然界中永恆不變的事物,也關心與人類道德及社會有關的永恆不變的事物。

柏拉圖認為,自然界中有形的東西是“流動”的,所以世界才沒有不會分解的“物質”。屬於“物質世界”的每一樣東西必然是由某種物質做成。這種物質會受時間侵蝕,但做成這些東西的“模子”或“形式”卻是永恆不變的。(比如雖然說人不可能踏進頭一條河流,但你不得不承認,河流在“某一方面”存在著共同點,只要它存在,必然會冠以“河流”的稱呼,雖然他在許多方面細細想來,是發生了變化的。)

對柏拉圖而言,永恆不變的東西並非一種“基本物質”,而是形成各種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簡而言之,我們對於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確的觀念,但是我們卻能夠真正瞭解我們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比如,即使我們看過了許多個不規則的圓形,我們腦海中卻依然記住一個圓形內所有的角度加起來一定是三百六十度,也許這個圓形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不過我們依然清晰地感覺出來。)

柏拉圖認為世界可以分為兩個領域:其中一個是感官世界。(我們用自己的感官約略認識的世界。)另外一個是理型的世界。(我們用理性來確實的世界,這些理型或“形式”是恆久不變的。)

所謂“理想國”就是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烏托邦”。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

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讀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後,一切都歸於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真不敢相信“恐懼”竟是我讀完書後的第一感覺。我不知道他人讀此書的過程中是否會有這荒謬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自覺荒謬的心靈體驗。

訖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真的,在以往沒有任何一本書會這樣讓我沉迷其間而深感“恐懼”,讀後對這“恐懼”深感荒謬。要解決這種恐懼這中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終目的吧。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這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它和其他大部頭的令人傷腦筋的哲學書不同,讀它更像是讀一本偵探小說,讓人不自覺地跟隨著蘇菲去思考,去探討一個個哲學問題,去拜訪一位位哲學家,瞭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來,不管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民族的人都在追尋著相同的問題,就像是“人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正是因為人們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學。遺憾的是,現在人們的好奇心卻因為習慣而遞減。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接受了這個世界,並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理所當然,我們的好奇心也就被壓抑住了。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發現問題的敏銳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學家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他們從不會習慣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複雜難解、神祕莫測,他們就像是孩子一樣打量著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才能提出那些深奧的問題,所以他們才能被人稱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種新的眼光去打量這個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樣,起碼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幾個為什麼。

心裡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麼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後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看這本書,我不僅增長了許多哲學知識,瞭解了許多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還從中找到了一些啟發,也許,我要對生活改變一下態度……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可以斷定的是柏拉圖關心的是永久不變的事物與“流動”的事物之間的關係。

他既關心自然界中永恆不變的事物,也關心與人類道德及社會有關的永恆不變的事物。

柏拉圖認為,自然界中有形的東西是“流動”的,所以世界才沒有不會分解的“物質”。屬於“物質世界”的每一樣東西必然是由某種物質做成。這種物質會受時間侵蝕,但做成這些東西的“模子”或“形式”卻是永恆不變的。(比如雖然說人不可能踏進頭一條河流,但你不得不承認,河流在“某一方面”存在著共同點,只要它存在,必然會冠以“河流”的稱呼,雖然他在許多方面細細想來,是發生了變化的。)

對柏拉圖而言,永恆不變的東西並非一種“基本物質”,而是形成各種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簡而言之,我們對於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確的觀念,但是我們卻能夠真正瞭解我們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比如,即使我們看過了許多個不規則的圓形,我們腦海中卻依然記住一個圓形內所有的角度加起來一定是三百六十度,也許這個圓形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不過我們依然清晰地感覺出來。)

柏拉圖認為世界可以分為兩個領域:其中一個是感官世界。(我們用自己的感官約略認識的世界。)另外一個是理型的世界。(我們用理性來確實的世界,這些理型或“形式”是恆久不變的。)

所謂“理想國”就是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烏托邦”!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讀完了《蘇菲的世界》,我開始從新觀察這個世界(就是從白兔的一根細毛的頂端看),太奇妙了!我居然在寫一篇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不可思議!我居然會寫字!但是如果你大叫出來別人會認為你是瘋子,因為他們正在從皮毛深出繼續往下爬。

這個故事我覺得應該繼續寫下去,蘇菲他們怎樣了?變成真正的人了嗎?如果某天我們發現我們也是某個故事裡的人物而已,那麼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誰?是上帝嗎?應該是吧,我們不知道呀。

如果某天我收到一些古怪的信,如果我發現房間裡有一隻白襪子,床底下有一根紅絲巾,枕頭下面有一個金色的十字架項鍊,如果某天我發現我認識一個叫艾伯特的哲學家,如果某天我發現我是一個故事裡的世界裡的人物!我一定會驚訝死的。但這只是如果,如果不是呢?是啊,我們不知道啊,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蘇菲的世界》裡有2點我認為出錯了:第一:書上說讓蘇格拉底向一個人提出問題,只要這個人的回答令蘇格拉底不滿意,就說明蘇格拉底的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就像有很多種答案可以解開這道題一樣,如果蘇格拉底和那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呢?如果兩個想法都是對的呢?第二:我認為艾伯特不應該讓蘇菲見到他。他說過,一個哲學家要有好奇心,但是如果他和蘇菲見了面,蘇菲本來對他很好奇,這不是大損蘇菲的好奇心嗎?可能是我錯了,因為也許我的想法和他們的不太一樣。

蘇菲的世界是個奇妙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從兔毛的頂端來看它吧。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今日終於讀完了蘇菲的世界。人有選擇的自由,可以能動地作用於社會。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唯物論者,但又相信社會與自然一體,會生長,是一元論者。有時能體會到物神合一的境界的。確實,人只是廣袤的世界裡的一粒灰,認識事物有不實之處,如康德所說,戴著有色眼鏡,受到種.種限制。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裡,運用理智去分析,每件事都有它的必然性。對生活不僅是美感的體驗,如祁克果所說,要進入到道德階段,堅持按正確的去做。但不想進入宗教階段。誠然,有時天人合一的感覺就像是宗教。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評論家認為,對於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於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乾二淨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一封神祕的信。她從這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同時達·芬奇的繪畫和莎士比亞的戲劇也包括其中。

這本《蘇菲的世界》可謂是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記》,它引領我在一個新奇而古老的世界裡漫遊……其實在大千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是漫遊者,而哲學正是我們探路的一支火炬。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讓你用心靈的眼睛去尋覓;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現象,而是讓你用自己思想的腳步去探察……

生活中,不能說人人都是哲學家。但我覺得,至少人人都有點哲學頭腦——一種好奇的探求願望,一種不棄的思考精神……

在生活中探索新聞,在學習中探索知識。就像蘇菲在神祕導師創造的神奇世界裡探索世界謎團。或許這種對於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而正是這種天性促使人們一往無前,正是這種精神使人們不斷髮現和創造。人類善於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如果不會思考,那麼蘇菲能在神祕世界裡解開一個個謎團而受益匪淺嗎?如果不會思考,那麼我能在生活中因解出一個個難題而興奮不已嗎?如果不會思考,那麼人們能在各方面得到進步因而加快發展嗎?

蘇菲在書中反覆問自己:我是誰?我為何在這裡?我認為,人類在探索和思考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和收穫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我想,蘇菲以自己在神奇世界裡的經歷和感悟證明了:我探,我思,故我在。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這是一本小說,但也是一本有系統的涵蓋各哲學思潮的速食大雜燴。隨著小說人物在哲學傳統中尋求謎團的解答,讀者也跟著溫習了一遍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不論就內容,或就其受歡迎程度來看,都是極吸引人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成功,顯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指標,就是社會大眾渴望知識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說裡,塞進整部西方哲學史,對追求速度的這一代而言,本身就極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覺察到當今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並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祕裡。現在,我們有機會一一來巡視,到底這些飽學之士,教了我們些什麼。

它是一本捍衛哲學的書,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這本書不是在探討哲學上的某一特別思潮或歷史,而是嘗試對每一派別做概論式的介紹,並說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說是一本集"學術界一般看法的摘要錄"。因此,這本書表達了當今知識分子的立場。

假如《蘇菲的世界》代表著主流知識分子的哲學觀點,它所表達的也極引人注目。這本書對真實的哲學給予極崇高的評價: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評論;去除偏見、迷信和慣例;不做倉促和輕率的判斷,一意追求真理、知識、美善和道德。

坦白說,這正是世間為何要有哲學家的原因。我們需要哲學家,不是因為他們可以為我們選拔選美皇后或告訴我們今天蕃茄的。哲學家們總是試圖避開這類沒有永恆價值的熱門話題,而努力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永遠"真"、永遠"美"、永遠"善"的事物上。

在這本書裡,其實真正感興趣的哲學,不在邏輯學、數學或語言學,當故事重心轉移到馬克思、弗洛伊德、達爾文和宇宙論時,摩爾、羅素等人,根本連提都不提。有些話題,即使和哲學沒什麼關係,卻一再出現,很明顯,這是一本在政治立場上十分討好的書。一切當代時髦詞彙全部被囊括:生態學、女性主義、寬容、東方宗教、比較宗教、聯合國和新世界秩序等。這樣的寫法,或許是為了使哲學議題不和時代脫節,或許是為了涵蓋更廣大的讀者群,不過,留給讀者的印象是這些議題似乎才是作者真正關心的。

因此,這不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而是一個當代擁護自然的人文主義者對哲學根源所做的選擇性的探討。在小說結尾,科學被認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義雖然教義不明確,卻絕對是人類的選擇。這本書引導讀者獲至這樣的結論,但事實上並未提供理由。它給予讀者的印象只是這是歷代智慧累積的結果;當然,不同的歷史將會導致不同的結局。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近幾個月來,不知為何,對哲學有了濃厚的興趣。所以說,拜讀了一下”哲學大師“喬斯坦·賈德的鉅作——《蘇菲的世界》與《紙牌的祕密》。當然,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還是《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講述了一位十四歲的少女蘇菲,不斷地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她開始思索——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最終,通過導師的指引與講解,解開了一切謎團。然而,蘇菲卻驚恐的發現,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象得更怪異——她,還有她的導師艾伯特,只是一個父親為他女兒寫的書中的人物罷了……

品讀過《蘇菲的世界》後,我心中豁然開朗,對生命,宇宙萬物都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悟。《蘇菲的世界》好似一曲可以浸透心靈的華美的樂章。它使我如何去從哲學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理解這個社會。如何去開啟心鎖,認知事物,就如:“麵包師傅可能做出五十個一模一樣的薑餅人嗎?,為什麼所有馬都一模一樣?”這些問題看似是十分可笑的,愚蠢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想,卻高不可測。就拿薑餅人來說。如果做出五十個一模一樣的薑餅人,就用一個模子就可以了。那麼一模一樣的馬呢?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馬,就像沒有一模一樣的DNA一樣。

但是,為什麼你一看到一匹馬,你就能說出它是馬?而不是鹿呢?因為所有馬都有共同的特點。這寫特點,就構成了我們心中理型的馬。也就是說,不管這匹馬是被砍了幾條腿,被帶上個面具,你也能認出是馬。再回想薑餅人,他們都一樣嗎?沒有可能。也許有的肚子稍稍鼓起,有的會薄一些,有的有裂縫,有的沒有。即使外表完全一樣,你又怎能保證,它們是由相同數量的原子(組成世界的基本物質)組成的嗎?所以說,沒有兩個薑餅人會一樣,為什麼看起來會一樣的,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理型薑餅人。由此可知,世界萬物都是奇妙的,只有善於思考,才可得到真理。

《蘇菲的世界》也不時的散發,揮灑著人性的光輝——例如蘇格拉底,寧死,也要堅持自己的言論。一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品質。一種良心上,一種“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精神,塑造了蘇格拉底寧死不屈的形象品質。還有蘇菲,一種對真理,去積極探索,不斷思索,不斷感悟的一個虛擬的人物,她表現了人類勇於追求真理的一種精神。就像居里夫人。

《蘇菲的世界》也讓我懂得了如何去學習——思索。思索便是學習,沒有思索的學習,只可稱作背誦罷了。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覺醒來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矛盾,這可能也是從看蘇菲的世界開始的吧

看蘇菲的世界時,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問底,竟然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共鳴;但是自己內心深處卻覺得她是一個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麼事都想那麼多,搞不好學習也會一落千丈。

此處我想了比較長的時間,到底是應該較為成熟些,每件事逆來順受,還是應該每件事刨根問底,這是多麼的矛盾啊,當時我想;這個問題可能連哲學家也解不出來吧,我的內心的兩股思想像五線譜一樣交織碰撞,我的五臟六腑在都被燒灼,我是多麼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選擇自由的暢想,還是選擇循規蹈矩,一步一個腳印,這兩者都存在風險性與可能性,前者一飛即達,後者一輩子平平穩穩,不愁吃穿,卻默默無聞,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前者若一飛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後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穩,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沒有一雙標新立異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還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來,但是在千百次爬起來後,天已經黑了,你也將化作塵世間的一縷浮塵了,隨風飄飛了……

聰明的,請你告訴我,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明天太陽依然升起,時鐘依然運轉,我們的問題,卻可能已悄悄的塵逝了。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若是願讀一本書,必是會先從某處知曉她的存在:或從朋友口中,或從網路,抑或從學校開出的書單。而我接觸到《蘇菲的世界》,卻是從另一本小說的故事情節裡。書中的大學生請同學推薦他一本哲學入門讀物,這位同學先是提及了《西方哲學史》,其後許久,突然叫出了《蘇菲的世界》。大學生拿起了她,於圖書館內坐了一下午,讀完後直呼醍醐灌頂、精彩萬分。

這本小說的作者當時是一位在北京大學就讀的法學院學生。我想,這書中大學生的讀後感受,應也是他當年讀完此書所感吧。的確,我以為《蘇菲的世界》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哲學啟蒙讀物。這樣的書,她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豐富且繽紛不乏味的哲學知識,也有倚靠哲學理念的故事。蘇菲的意識存在於席德的腦海中,而當她發現自己是被大校所創造出的角色時,她選擇了逃離——在這樣一個情節裡,“創造者”是大校。而在書外,喬斯坦.賈德又創造了整個書中的世界!

這不正如在整本書開頭幾張中大校所打的比喻麼:蘇菲好比生活在兔子皮毛中的人,而大校好比白兔,提起這隻兔子的便是喬斯坦先生。而蘇菲竟真的從兔毛中跳脫了出來!當然,這些都只是出自作者筆下,而對於現實中還在兔毛中安居的我們,是可以有所啟示的。

自然,書中的重點自然是大校所敘述的哲學知識。從愛琴海旁萌發的自然派哲學火種,至雅典三大哲人於整個歐洲燃起的燎原智慧之火;從中世紀教廷左右人心似是而非的宗教論調,到啟蒙運動裡思想家們對於教權與神權的反抗、百科全書派對於自然的強調推崇……書中的內容似乎與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相仿,但因為是大校書與蘇菲瀏覽的緣故,哲學中許多枯燥的那些“主義”的名詞,都被用生動而通俗的言語解釋了。作者十分善於用活潑的比喻來解釋玄妙深奧的道理,就通過這些具體的形象來觸動讀者的內心,發人深思。

我相信笛卡爾爾的那句話:“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句子被改編成無數個版本,許多聽說過的'人也未必清楚它的真正意思。這句話最好的證例或許便是書中的蘇菲,蘇菲對著鏡子問鏡中的影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所有新入門哲學的人似乎在接觸哲學後都會開始質疑自己的存在,這時,不妨用笛卡爾的話來勉勵自己。蘇菲只是一個思想,但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中至少證明自己存在,也是令人安心的事情。

在中國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哲學這門課是令多數青少年大感陌生的。即便高三將要上哲學一門課,但空講唯物主義辯證法這般貶斥唯心,肯定唯物的言論,沒有系統,也過於狹隘片面。而這一本《蘇菲的世界》,最初面向的是西方的青少年,而至今在中國也並不是十分出名的書籍,倘若是被中國的初高中生們廣泛傳閱,一定會像那個比喻一般,讓中國更多的新一代,從匍匐於白兔的皮毛中,轉為站立起來的姿態。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書中刻畫了一個勇敢,聰穎的少女——蘇菲。因為追求哲學,就一定要有好奇心,這正是蘇菲最大的特點,所以我覺得作者刻畫這個人物的用意就在於此。

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討論的題目是什麼,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為人們做了講解,彷彿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因為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實在太陌生。當我讀完此書後,我覺得一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大約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眾出醜,併成為眾人的笑柄,對於那些有頭有臉的人,這就難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它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到生命結束也是為了真理。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的體會到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句話的含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祕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也為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理所當然,這部哲學書讓人懷著對生命的崇敬和對人生的思考,讓我們在經營生活的同時學著成為一位思想家。“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聽起來簡單卻神祕莫測無法回答的問題你想過嗎?這本書常讓我讀到一半便問題重重,不得不再仔細地回頭。卻也大大地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讀一部偵探小說,腦海中不斷映出“為什麼?”。

百科全書上寫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人說人死後靈魂會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後是否還有生命?”沒有書籍能夠回答,除了我們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學家說人死後會透過某種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認為人死後會住在一顆星星上,會活在一朵雲彩中,當我們敲開每朵雲,可以拜訪這朵雲的主人嗎?這樣帶有好奇的思考還叫哲學嗎?亞里士多德說“人與動物有許多相同的特徵,但最明顯的不同是:人會思考。”

哲學的種.種問題被每一種文化關心著,歷史上,有不同的人對這些問題提出過不同的答案。哲學家如同魔法師,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產生的念頭給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喬斯坦·賈德說:“成為一個優秀哲學家的唯一條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嬰兒,剛剛落於這個世界,對於周圍陌生的一切都好奇著,她們閃亮的瞳孔正向世界傳遞著“為什麼”,可惜的是嬰兒不會寫,不會說,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他們只需提出問題就好,都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提出問題是一種創造力,是一種好奇心。

在我們一天天長大時,似乎對世界開始習慣,認為一切理所當然,其實不然,這是我們缺乏了嬰兒時代的好奇心的一種表現,我們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學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視角。

當你在鋼筋混凝土中來回穿梭,在城市喧嚷中來回奔波,是否要靜下來,找回一份好奇心,思考哲學問題,不再認為世界的理所當然呢?

精選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14歲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講述了西方哲學史的發展過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

它是一本哲學史小說,更是一種自我世界的體驗,某種程度上,卻也是一個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書雖說是哲學史的介紹,但並不是很側重哲學思想本身,書中對關注更多的是哲學的一些基本問題,如我是誰,世界從哪裡來,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後對學派或者哲學家也沒有過多探討,更多的是在介紹他們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的去進行哲學性的思考。最後,對於每一個階段的哲學思考,作者都會用容易讓人理解的例子來闡釋怎樣去理解並哲學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書只要表達這些,我想作者也沒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節。作者採用的手法與其說是想引人入勝,讓哲學史的介紹不顯得枯燥,更不如說是為了激發我們對哲學的興趣,讓我們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因為本書小說的情節不就正是一個最好的哲學基本問題嗎?一個關於是否存在的問題。

或許,某種程度上,蘇菲的世界就是我們的世界,或者更確切的說,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許就是我們的世界。

蘇菲和她的哲學導師是少校寫的書裡虛構的人物,少校用這本書來作為給他女兒席德的15歲的生日。而這一真相在講到柏克萊等經驗主義學派時向我們揭示。然後後面更離奇的是蘇菲從書中走出來,來到了少校的世界。這些看似離奇的情節引發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們不防採用像《盜夢空間》裡夢境的層次一樣來定義世界(正如書中說的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

蘇菲和她的導師艾伯特的世界作為第一層,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為第二層,本書的作者喬斯坦•賈德和我們的世界作為第三層。是否有第四層我們暫且放一個“?”。

先假設我們站在蘇菲的世界,即第一層世界,那我們也會像喬安的爸爸一樣,在聽到艾伯特說我們並不存在時感到憤怒。因為我們覺得我們能感受到一切,我們用手拍桌子手會疼,我們經過一生那麼多年的時間。但事實證明,它們只不過是少校的思想產物,它們所謂的感覺不過是少校給予它們的讓自己以為自己存在的“形式”,也就是少校先給了它們存在的“理型”。但後來蘇菲他們是怎麼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不存在的呢?

我們注意到作者在安排這些情節時,是在教我們怎樣去使用哲學性思考。如,蘇菲是虛構的是在介紹柏克萊等經驗主義時才告訴我們的。這不正證明了這一理論嗎?這時的哲學是懷疑,不能證明的並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蘇菲並不能證明她是虛構的,她一直以為她是存在的,但事實確實她是虛構的。回到我們剛才說的,蘇菲是怎麼意識到自己其實不存在的呢?這要結合當時給我們介紹的哲學思考,這時的哲學提到的是,我們並不能證明上帝是否存在,因為上帝不會以“超自然”的法則來向我們顯示,於是我們沒有超自然的感官經驗,就不能證明上帝存在。同樣,我們也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也就是說說上帝存在和不存在其實都是迷信。

於是,作者利用這一觀點,讓蘇菲有超自然感官的經驗,比如讓各種童話人物出現,還有從一開始就有的席德的爸爸的各種“超自然”法則的把戲,然後蘇菲他們再借著哲學性的思考從而證明了自己的不存在,或者說他們世界的上帝——少校的存在。

然後,我們站在第二層世界,也就是少校的世界。他們會怎麼看呢?他們同樣也會認為他們是存在的,他們也會知道蘇菲是不存在的,因為蘇菲就是他們虛構出來的。但他們真的存在嗎?如果站在第三層,也就是現實層的我們當然知道,因為少校不過也是作者虛構出來的。

但,少校他們知道嗎?他們不知道,因為作者還沒有讓他們經歷“超自然”法則。他們不能獲得這方面的感官經驗,不能由此證明自己是不是存在,或者他們的世界有沒有上帝——作者的存在。但是,或許以後少校會意識到他自己是不存在的,就像艾伯特說的,或許少校也只是另外一個人虛構的人物。如果少校認為自己是存在的,認為自己就是最高層,那他怎麼樣也不會想到自己虛構的蘇菲會來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第二層世界是最高世界,那麼蘇菲在這一層的出現當然就是屬於“超自然”法則的了,那麼這一事件就屬於離奇的了,所以作者在這裡安排這一看似離奇的事件不就說明了,這一切只是作者創造的,所以作為少校虛構的蘇菲可以出現在少校的世界裡。我想,接下來要發生的,從那條船自己解開韁繩開始,到蘇菲慢慢的去影響第二層世界,少校在慢慢經歷了這些“超自然”法則,有了這些經驗,經過哲學的思考可能也會發現自己是虛構的吧。

最後回到第三層世界,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現實世界,你還會肯定自己的存在嗎?會不會到最後我們才發現其實我們的世界就是蘇菲的世界或者少校的世界呢?我們不能肯定,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否存在,因為我們不能證明我們所處的第三層世界是否是最高世界,即是否有上帝存在於我們之上,蘇菲他們弄清楚了自己所處的第一層不是最高世界,因為她的世界都是少校的思想,或者說上帝——少校存在於蘇菲世界中,這一世界不過是少校“理型”的一個影子。而蘇菲之所以知道了這些,是因為她有了少校給的“超自然”法則體驗以及自己哲學性的思考。

少校沒有弄清楚自己所處的第二層世界是不是最高世界,雖然他的世界都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作者的思想,但作者並沒有給他“超自然”法則的感受,少校感覺的一切都是那麼合理,一切都是那樣在那兒的,或許蘇菲的出現會讓他慢慢意識到自己的不存在吧。但我們不也一樣嗎?我們不是很像少校嗎?但我們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少校,我們也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合理,我們也覺得我們是存在的,我們會以為自己就是最高層世界,我們會否定上帝的存在,就像蘇菲的世界裡喬安的爸爸不太會承認少校的存在一樣。但這是否就說明上帝真的不存在呢?或者說我們真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