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通用16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5W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

去年,爸爸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認真地讀了起來,發現它還真的是“耐人尋味”呀!它講述的是人們做人的準則,是一本非常具有啟示性的書,我就從其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穫。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通用16篇)

《三字經》裡我最喜歡這兩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這兩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懂得要孝順長輩、要懂得謙讓。想想我以前,都是衣來張口、飯來張口,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安排好。我知道了這兩個故事後,覺得非常慚愧,決定要向他們學習,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並要孝順父母;在和同學、朋友們一起時,不要逞強,要懂得禮讓。

有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躺在床上睡著了,我忽然想起媽媽昨晚上夜班,天亮了才回來。“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把書包輕輕地放下,躡手躡腳走到廚房,學著媽媽的樣子,繫上圍裙、淘米、洗菜……

當我把飯菜端到桌子上時,爸爸回來了,一臉驚訝地看著我:“我們家的小公主什麼時候學會做飯了?”“我不知做得好不好吃,請你先嚐一下吧!”“只要是你做的,一定是吃的!”媽媽不知什麼時候也湊了過來,滿眼淚花地對我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又大聲地讀起了《三字經》。《三字經》,我人生的路燈,它將照亮我前進的征途。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2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

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

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2

最近讀得最好的一本歷史書。之前對明史一點都不感興趣,因為這個朝代好像真沒什麼特別有意思的事情。特別是萬曆十五年這麼一個不知名的小時期。但是沒想到,萬曆十五年居然發生了那麼多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作者查閱了打量的史料,把浩瀚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點給放大,有血有肉的重現了歷史,沒有史學家陳腐的史料和資料堆砌,卻有很多人物故事和言語的記錄,而且沒有臉譜化的誇張,表現了多樣的人物性格。

作者分別選出了各個方面的傑出代表,統治者萬曆皇帝,是政治經濟文化的虛位元首,張居正,申時行是政治和經濟的代表;戚繼光是軍事的代表,李贄是文化的代表。

通過對他們描寫,以小現大,對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進行了一次巨集觀的總結。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自序和前四章。它讓我深切懂得了什麼是“人性的陰陽”和政治中的牽制之道。陽為善,陰為惡,陰陽相輔相成,只是每個人陰陽的比例佔得不同人性的陽是正直向上的,而陰則是人的私慾。一個良好的制度應該是可以讓人積極發揚自己的陽和合理宣洩自己的陰的。而中國社會是靠綱常倫理來維護社會的運轉而不是靠法律。妄圖把每個人都變成聖人,合理宣洩自己的“陰”的渠道受阻,壓抑了人性。

但是這也是幅員遼闊,以農為本的中國不得已為之的。

正如書中所說:“個人的私心會隨時隨地變遷,只有倫理道德永恆不變。”但是我卻產生了另外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就一定要維持那麼大的國境?如果我們像西歐一般,蕞爾小國林立,那麼是不是會更好?

國家大是有它的好處,但就像一個大象一樣,奔跑的越快,慣性越大,脫軌了被甩出去也越遠。

第二。張居正一生勤勤懇懇,但是卻落了個抄沒家產,子嗣流放的結局。實在不能不讓人扼腕。而我覺得他問題歸結出來就是“欲速而不達。”正如文章總結說:“在下層行政單位間許多實際問題尚未解決之前,行政效率得增進,必然是緩慢有限度的。超過這種限度,只會造成行政系統的內部不安,整個文官集團會因壓力過高而分裂;而糾紛一起,世紀問題又會升級為道德問題。”

其次,他沒有認清文官集團的雙重性格——“雖稱公僕,實系主人;有陽剛有陰”。“文官雖然說是人民的公僕但實際上已保羅了出色人物,成為權力的源泉,也是這一大帝國的實際主人。但張居正仍然把文官集團當作行政工具,對其中最孚眾望的人不加以尊敬,使自己陷入孤立。”

或許還真應了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另外,個人的剛愎自用,把百官都放在了自己的嚴格監視下,讓文官們失去安全感。而且官官相護,得罪一個人也許就得罪了很多利益集團。

第三。貪婪和清廉是相對的,所謂貪官往往貪物質,有而清官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貪名聲和道德感的。如果沒有貪官,那麼清官就無法對比出自己的道德上的高尚而獲得自己心理上安慰。並且有一定數量的貪官可以保證清官內部的團結和穩定。中國自古有文人相輕的傳統,並且喜歡窩裡鬥,不利於統治階級的團結。所以聖明的皇帝懂得保持各個權力集團勢力得平衡,從而達到一種和諧。例如和珅和紀曉嵐,對乾隆來說,缺一不可。

除了這些,其實我還蠻同情帝王的。雖然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看似一手遮天,但他們其實就是一個權威性的象徵,被繁文縟節,文武百官,天賦使命牽著線,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傀儡娃娃。他不允許擁有人的感情,他無法做出自己的決定,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持感情和個性的真空,增強抽象的倫理觀念。最好毫無主見,任人擺佈。當時看《末代皇帝》,這種感覺尤甚。溥儀完全沒有選擇,他一輩子揹負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還是生在尋常百姓中的小康之家好,雖然過的苦一點,但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命運。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3

沿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文字,我走進了那片孤寂的森林。直到合上這本書,我依然覺得那種心靈的與世隔絕或者說格格不入像揮之不去的霧靄在我的周圍氤氳不散。書中有兩個世界,渡邊徹整日裡遊離其中的,身邊走著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的世界,聽著嘈雜的聲音,做著不知所終的事情。真實的世界在作者的描述中荒誕可笑,光怪陸離,那些身邊的人或者慘然終老,或者用什麼方式結束這個世界的旅行,匆匆離他而去,留給他的是不能癒合的傷口。於是他也會用一種畸形的方式尋找溫暖,填補渴望的人生。還有一個世界,一個精神病人的療養所,在作者的筆下被描述出來,而在我看來,這個叫“阿美寮”的地方更像一個世外桃源,沒有汙濁,沒有喧囂,沒有謊言,甚至不會為人創造孤獨的滋生地,醫生和病人融為一體,整個地方竟成了一塊兒淨土。悠閒、自在的生活方式,輕鬆、愜意的自給自足。最重要的是那裡還有一個純淨的女孩兒,渡邊君深愛著的女孩——直子。至今還能清晰地想起書裡渡邊和直子、玲子一起吃鮮葡萄,彈吉他的情景,美麗的月光下他們一起漫步,說出自己經歷的心靈的創傷,或者說是讓人生的發條砰然崩潰的故事,雪地裡他們盡情的遊戲。

也許,看這本書的時候正值假期,默默翻閱,竟一次次的和主人公一起在靜靜的時間流逝中體驗著孤獨的滋味。自己面對的是幾個世界呢?主人公和自己有相似之處嗎?自己不也有時為這個世界而無奈,甚至消極嗎?渡邊與外界的抗衡就是不說話,包括老師上課點名,自己去行走,靜靜的坐著都是他的方式,我呢?我沒有他那樣可以天馬行空,可我的思想呢,有時候不是也討厭這個世界的複雜嗎?看著身邊的各色各異不也曾經一度煩惱嗎?娓娓而來的對塵世的不懈襲來,飄蕩忽然的生活像捉摸不定的夜忽明忽暗。他選擇用沉默對待一切,而自己呢,鬱悶的時候,選用的是什麼方式呢?人都很奇妙,像渡邊一樣,每個人的都要遇到幾個期望的也好,誤撞的也好的那麼一些人,成為你的他人們,或喜歡,或討厭,或無所謂,對人的看法總在發生著變化,或愈討厭,愈喜歡,或者麻木。渡邊的女孩兒,他生活中註定的女孩兒,他曾經在初識又可曾想到過。不想去猜度別人,更不喜歡別人猜度自己,尤其是一些自以為是的,人的生活也許太自我不好,可我也崇尚那種心靈上的自由,,渴望能夠也有那麼一片森林,只有我的足跡。挪威的森林,是孤獨的,是自我的,甚至有些荒誕的,可走出那片森林後,不希望看到的是俗世爾爾,守住自己心中的森林。哪怕森林已經荒漠,沒有了荒漠也沒有了我。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4

說實話,我從未看過話劇,因為它不像電影那樣能夠帶給人直觀的體驗,也不像演唱會令人如此瘋狂。如此如此,我便一直與話劇無緣。直到這次學校主辦的戲劇節,雖說我自己也演了一個劇目,是個歌舞劇,但我還是最期待雷雨的上演,因為這是這次話劇節的一個“正版”話劇節目,沒有經過改編,原汁原味。

終於我坐在了羽毛球館內,目不轉睛地一口氣看了下來,雖然演員們連業餘級別都算不上,但我仍舊要加以讚賞。畢竟他們在臺上已經演出了《雷雨》的主題,有模有樣,抑揚頓挫,值得人叫好。既然是在臺上演出來的戲劇,那麼就要不同於曹禺的劇本,要演出來的更多是人物的內心,戲劇的靈魂,而這些是在劇本中體現不出來的。

由於一個角色是由多達3、4個演員扮演的,實力有出有入,我就把演出同一個人物的演員混為一談罷。

首先要說說令我眼前一亮的角色,那就是魯大海。活靈活現地演出了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有勇無謀的工人代表。倔強頑強的神情,對臺詞節奏的把握都幾乎恰到好處,雖然戲份不多,但尤為出彩,引起滿堂喝彩。

其次就是周衝。一個充滿孩子氣,心靈純淨但充滿理想的孩子,這也許就是出演者的本色出演,也演出了周衝的性格。對四鳳的支支吾吾,對父親的唯唯諾諾都演了出來,雖然沒有什麼出彩的表演,但是總體來說還稱的上一個好角色。

周萍是最難演的角色,不順人意也在意料之中,其他人物都表現平平,反倒是較難演的四鳳在許多爆發力極強的感情戲中掌握好了分寸,演出了話劇的本義。

總體來說,我還是對這部話劇相當滿意,一個學期的成果非常可喜,但令人最遺憾的就是話劇的結尾爆發地還稍顯不足,好像一場戲裡的感情恩怨沒有得到最後的歸宿。

雷雨也許永遠不朽,那就讓雷雨更猛烈些吧。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5

細細地品味《林清玄散文》真是一種享受!

他的文體風格細膩得像個女作家,別看林清玄是一位留著長長鬍子的老人,但細心地觀察世界、論談世界的文章卻令我們讚歎不已!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無可挑剔的,其中有很多是林清玄經過或聽說的故事,由故事而發出感慨,教會我很多人生的價值觀。

有這樣一篇文章令我百讀不厭:《陶器與紙屑》。散文講述的是林清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林清玄在中國香港買了一個石灣的陶器,陶器是一個刺身羅漢騎在一匹向前疾馳的犀牛上,氣勢雄渾,非常生動,很能象徵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跳。他想拎著陶器回中國臺灣很不方便,因為陶器被包裝得十分嚴實,而託運又很容易破碎,所以他決定捨去包裝用手袋拎上飛機。結果這次冒險失敗了,陶器在上飛機時被撞碎了,所有的嘗試與考慮都破滅了。

通過這次沉痛的教訓,讓他明白了:“對一個珍貴的陶器,包裝它的破報紙和碎紙屑是與它同等珍貴的。”也讓我明白了:“生命中也有許多這樣看似平凡、不重要的東西,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價值,因為沒有了它們,也許我們所珍惜的東西就不能得以襯托或完整!而我們就不能得到教訓、啟發、鍛鍊!”

翻開各個章節,你會驚喜地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這些主題都是談人生的居多。有一心一境、澈如水晶、無關風月與一生一會四個篇章,都是教會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他的語句包含著他對讀者們的教誨,他的言詞包含著他對世界萬物的讚美,他的所有感悟包含著他對大自然的嚮往與留念!

林清玄的散文大多數是來自於他小時在鄉里的一些故事,以及他與親人們發生的事情,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回憶與深思,再用他那細膩柔美的文筆寫出感人肺腑的散文,這便是他的獨特寫作風格!

我從他的幾篇散文中不難看出他信仰“佛”。他在《佛鼓》中這樣回憶道:“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臺階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去擊鼓,不禁痴了。”不過,或許他是很痴迷、很喜歡這種佛寺的氛圍。

其或,我讀過他那極具特色的散文之後,心中不由地燃起了寫作熱情,不僅僅只有這樣罷了,他還帶予我的是不盡的堅持!因為我認為林清玄能夠克服重重難關,從偏遠的地方走出來,成為一個鼎鼎大名的作家,是需要多少堅持與勇氣都未必能達到的。

“我想著,在這悠長的時間中,在這廣大的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與我心靈相同的朋友,得到一些溫柔的安慰,得到幾許智慧的啟發,以及得到藏匿於俗世的浪漫情懷。”我想我在這句話、這本書中學到了寫散文的方法與運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寫出好文章。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6

首先感謝“賣書狂魔熊貓君”微信公眾號,感謝讀客讀書,贈送我一套《巨人的隕落》。讓我看完了這本書。(怎麼說也是參加活動免費怎送的,好歹得先做下廣告嘛)

這本《巨人的隕落》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作者虛構了六個家庭,英國的菲茨赫伯特家和威廉姆斯家,德國的馮·烏爾裡希家,俄國的別斯科夫家,美國的杜瓦家和維亞洛夫家,六個家庭所屬的四個國家均為一次世界大戰參戰主要國家。我喜歡這樣的故事,這六個家族雖然是虛構的,但書中描寫的戰爭,歷史是真實存在的,四個國家在1911年到1924年這十多年間的變遷是真實的。讀的過程非常暢快淋漓。

關於戰爭

一次世界大戰算是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戰爭之初,參戰的士兵根本不會打仗,格雷戈里居然在扣動扳機之後才發現沒有開啟保險栓,戰友一槍未放就倒下了。

然而更殘酷的是雙方的戰壕戰,一戰前所發明的機槍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形態,讓以前那種列著隊向前衝的戰士完全成為機槍的活靶子。比利參加的索姆河戰役,按著老套路衝鋒的英國人,居然第一天就傷亡六萬人。所以雙方都開始挖三道戰壕,前面布上鐵絲網。這樣的戰爭直到結束前依然焦灼不下,應為誰都無法突破對方的防線。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殘酷,雙方的士兵都不想打仗,戰爭過程中也有溫情的一面,聖誕節官兵無法阻止士兵們自動休戰,拒絕進攻,格斯看見德國擔架隊出現了也能主動停止射擊。

這場戰爭士兵們是多麼不願意打仗啊,其中最慘的當屬俄國,以格雷戈裡為代表的士兵們終於忍無可忍時,最終加速了俄國沙皇的覆滅,看來對這場戰爭判斷最為失誤的是俄國沙皇啊,不僅沒撈到好處,反而皇位不保。德國也比較慘,相比英國士兵們吃不好穿不暖,雖然戰爭時期沒有叛亂,但是戰後成就了希特勒,也算是一戰的後遺症吧。

最終結果美國加入,俄國退出,一進一出之間,勝負瞬間明顯。美國展現了他的超強實力,同時想想戰爭期間俄國是多麼的打醬油啊。

可以說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人類從沒有經歷過這麼大規模的戰爭,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全都捲入戰爭當中。正如書中茉黛所說的,在每個國家都是那些反對戰爭的人被否決,然而在戰前像茉黛一樣有洞察力的恐怕只是少數,只有經歷過這麼一場殘酷的戰爭之後,才開始思考如何避免發生的戰爭。當今世界伊拉克和敘利亞戰爭正在如火如荼,而大國沒有直接捲入,這也是殘酷戰爭之後的經驗吧。

關於歷史

縱觀全書,英國的歷史就是女權運動的歷史,是工黨崛起的歷史。那個年代裡,從女性沒有投票權到擁有部分投票權,女效能否和男性同工同酬,工黨在議會中逐漸增加了席位,茉黛和艾瑟爾還有比利一直在進行努力鬥爭,而且她們成功了。

可以看出作者肯·福萊特作為一個英國人,寫作時對自己國家的歷史還是非常滿意。因為英國沒有發生像法國和俄國那樣的革命。其原因可能是書中茉黛所說的英國貴族害怕法國革命在這裡重演,因此最後他們總是選擇妥協。比利參加選舉時也說,工黨並不發動革命,我們目睹了其他國家的革命,革命並不能奏效。所以現在英國仍然是君主立憲國家。英國的改革可以逐步完成,就沒有必要推翻國王了。當然從書中的描寫可以看出,英國是參戰國家裡人民生活相對較好的國家了。

相比來看,俄國就比較慘了。感覺全書一直都在“黑”俄國,例如腐敗的俄國軍官英國援助的軍需物資都倒賣了,別斯科夫一家生活之悲慘一心向往著逃亡美國,俄國警察欺負老百姓,沙皇鎮壓不滿的群眾,真的是通篇在黑俄國人啊。不過你還能怎麼說呢,俄國確實人們困難的生活不下去了,俄國戰爭期間確實像打醬油一樣。就連對美國維亞洛夫家的描寫也有些黑俄國的意思。

居然最後布林什維克革命成功了,康斯坦丁和那些無辜的人依然在格雷戈裡眼前被處決,那革命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作者顯然是不看好俄國的布林什維克革命啊。真的不知道這書要是讓俄國人寫的話會寫成什麼樣子呢。

至於德國的沃爾特和美國的格斯一直在跟著高層出謀劃策對付戰爭,所以對兩國底層人民描寫較少,也算是此書的遺憾之一吧。

關於愛情

本人不太愛看愛情,看此書其實就當歷史書看了。比較喜歡艾瑟爾,雖然一開始跟菲茨傻白甜了一把,但從她和菲茨的律師討價還價中看出,艾瑟爾還是有頭腦的。後然毅然決然拒絕了菲茨豪華套房的誘惑,拋棄了菲茨。是好樣的,看的真是解氣啊。好在最後也找到了真愛。

卡捷琳娜也是年紀太小,一開始怎麼會喜歡列夫呢。格雷戈裡面對自己喜歡的卡捷琳娜,幾年間終於感動了卡捷琳娜,有情人終成眷屬。

茉黛和沃爾特一見鍾情,戰火紛飛,一別數年,有情人終成眷屬。

最氣人的就是列夫了,列夫算是本書中少有的“壞人”了吧,小偷小摸,坑蒙拐騙,拋棄卡捷琳娜還不算,和奧爾加結婚後還又找夜總會歌手,也是氣死人啊,又黑了俄國人一把。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7

世上萬事萬物都是有規律可尋,在學習中要善於發現規律,利用規律,不能盲目地亂撞,只要有這樣考試,才能穩打穩勝。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是華羅庚的親身體會,意思是學貴在勤。自身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奮的精神,學生們要勤,就要忌“懶”,忌“惰”。懶惰是人的本性之一,稍不留神就會表達出來。所以同學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成事在勤,謀事忌惰”。

如果做一件事不經過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鹵莽的,也是回撞牆的。除非你是幸運的。但幸運並不是時時光顧的,所以,最保險的辦法是三思而後行。這表明學貴在思。

學習過程是由計劃、預習、聽課、作業、總結等各個環節構成的迴圈過程。課堂聽講對學生學習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課堂聽講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差。聽講時要抓重點,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

而當複習時,內容多,時間緊,各科目齊頭並進,做到心中有數,節奏有最,提高複習備考的實效。

假如你的成績一跌再跌,那麼就必須反省一下自己最近學習態度是否有問題,學習方案是否有不足,是否有重要的知識點沒有掌握。

我們要相信自己是一隻高飛的鷹。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8

彼時的四十八年,恐怕會熬老幾代人。然而四十八年的孤獨,或許會熬空一個人,大明有這樣一位皇帝,便是這樣一個孤獨患者。公元1620xx年,萬曆皇帝朱翊鈞長眠定陵,安詳而孤獨地結束了他馬拉松式的四十八年統治。

昏黃的背景之中,萬曆皇帝著朝服端居高座。臉型微胖而方,眉宇挺拔,顯得慈善穩重,目微下視顯得慵懶頹廢,似乎正映襯了他執政後期的生活狀態,但是每每當我仔細端詳時,總被那深邃得不可測的目光所深深吸引——這不禁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一幅明末宮廷百態的歷史軸卷徐徐在眼前展開。

當一位位如低賤的戲子一樣的歷史人物浮出歷史長河時,便可以被臺下的人任意塗鴉,肆意戲謔了。東施的小眼睛或許被塗抹得別有風韻,西施嘴角的微痣可能被放大得不堪入目。看客們早已忘卻原本的角兒的真面目,只會人云亦云,他們拍手嘲諷那個以荒誕不經著稱的演員——萬曆。然而,萬曆似乎是一個不太會生氣的皇帝,因為它被氣慣了。

我們的故事從一位鬱郁不得志的S官員開始,有一天他想出了一招火箭式的升官之路,做法便是用死諫強迫皇帝接收其未必高明的建議,從而給其他人種錯覺——S忠君愛國。而真實的S,卻是在極其陰損地謀取名利。因為如果S因為直諫被處死,便會留名青史,這是古代文人最高的榮譽了,同時皇帝便會被認定成一個昏君,這是所有帝王所忌諱的;可皇帝如果採納了S的建議,造成的後期效應亦只有皇帝一人買單。總之,這是一項穩賺的生意,重點是不違讀書人所謂的“道義”,何樂而不為?於是,大小官員爭先恐後地“觸龍鬚”找死,猶如那恐怖的偽道德的洪水,萬曆被包圍了!

所有的大小官員都長著一張陰陽臉,萬曆是被他們包圍的,那種悲涼到戰慄的恐懼感,恐怕甚於四面楚歌的項王。此時,我突然看到了刺殺英國皇帝的那張可怕之極的V字形臉!不知原因,只想到那詭異微笑背後的難以名狀的悲傷——猶如萬曆皇帝朝服像中那深邃的目光。又突然,風雲色變,時光穿梭,一個叫蘇格拉底的老頭置身於由一群暴民組成的陪審團,群情鼎沸,他的眼神悽慘深邃冷眼旁觀著這可怕的“大多數人的暴政”,可以顛倒乾坤,恍如世界末日的審判;驚恐中思緒又迴歸故國故土,碰見已故人屈原,他心灰意散地挪步於汨羅江畔,高歌“著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時,香草美人的沉吟,那深邃的目光又會不會是這位義士對於炎涼世態的最後一瞥呢?

曾有過這樣的臆想,或許來自於懸疑電影的影響,覺得有一天我所熟識的所有人,都把我當作一個陌生人看待,我的意志在死寂中崩潰,崩潰,崩潰,即使臆想結束還心有餘悸。而萬曆的生活並非臆想,而是面對天下的精英的日日攻心。面對孤立無援的處境,萬曆恐怕也只有選擇退避了,而這一退就是三十年。因為他太善良了,善良得讓所有人都以為軟弱可欺,甚至遭受官員侮辱,作為天子至尊也只給了那個S官員廷杖和降級;因為他太無奈了,無奈的是無力改變文官制度千百年來造成文官的畸形而矛盾的性格——被歪曲的“殺身成仁”,俸祿的低下造成深重的結黨營私的“非禮”行為,但依然以儒家傳統道義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從中給予惡行以通用的合理性;因為他太有智慧,深知只有退避方可保留他外強中乾的皇帝的權威,深知皇權縱然高貴,卻是必須建立在以承認文官道德及信仰的基礎之上的,可那明明醜惡!因為他太“民主”,太尊重那些不該尊重的人,視那些人為“愛卿”而非“奴才”。

他即使是三十年未上朝,依然親自主持了“三大徵”,平定了楊應龍之亂、平寧了哱拜之亂、抵抗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以及東北大片地區(奴兒干都司)的朝鮮之役,維護了明朝的統一狀態,並粉碎了日本侵略朝鮮的野心,堪稱民族英雄。這些被歷史輕描淡寫的功績,恐怕遠比千古一帝康熙的《尼布楚條約》,大片國土拱手讓人要強許多吧!遠比康熙逼反吳三桂,造成八年三藩之亂,民不聊生,以成其名,要強許多吧!遠比六萬精銳葬身準葛爾,遠比給後人留下一個虧空四千八百萬白銀的空殼子盛世要強許多吧!而這些,本該濃墨重彩的重大失敗,被一筆帶過,難道這公平嗎?可笑的是歷史從來沒有公允,只有蓋棺定論,只有成王敗寇,只有這樣,康熙的好孫子乾隆才有機會向他祖父臉上貼金,而以篡毀明史,詆譭萬曆為代價。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9

那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在碧雲上斜掛著,給那個七歲的穿著短紅棉襖的小姑娘帶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徹骨寒夜,從次以後,月牙兒和悲涼便緊緊跟隨著她。

那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人生。從小便學會了捱餓和聽話,漸漸學會了當東西和順從,再長大一些,看見了生活黑暗的一面,在反抗和逃離中卻還是一步步陷入絕望的境地。

貧窮兩個巨大的字壓在她身上,讓她無論如何也無力翻身,無法逃脫。如果可能,她也想像其他女孩們一樣,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的出去玩,而不是在漆黑的小屋裡用自己的身體換取下一頓晚餐。花花世界的誘惑沒有使她動心,母親的發難也沒有使她投降,但飢餓卻還是讓她在與命運的搏鬥中敗下陣來——空著肚子的人沒有資格談論尊嚴,羞恥不是她造出來的,是生存。

“我遇見幾個同學,有的升入了中學,有的在家裡作姑娘。我不願理她們,可是一說起話兒來,我覺得我比她們精明。原先,在學校的時候,我比她們傻;現在,“她們”顯著呆傻了。她們似乎還都作夢呢。她們都打扮得很好,象鋪子裡的貨物。她們的眼溜著年輕的男人,心裡好象作著愛情的詩。我笑她們。是的,我必定得原諒她們,她們有飯吃,吃飽了當然只好想愛情,男女彼此織成了網,互相捕捉;有錢的,網大一些,捉住幾個,然後從容地選擇一個。我沒有錢,我連個結網的屋角都找不到。我得直接地捉人,或是被捉,我比她們明白一些,實際一些。”

我沒有嘗過餓到頭昏眼花的感覺,也沒有試過冬天穿著薄薄的單衣在風裡索瑟,更不知道回到家裡看到家徒四壁時候的絕望……我和那些傻姑娘一樣,吃飽了卻只會做著不切實際的夢。現實的環境暫且還容許我安穩地做夢,而她卻不行,她必須精明,必須實際——這無關乎所謂女孩的虛榮或自尊,這關乎生存。人鬚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而對於她來說,溫飽尚且無法保證,情愛便更毫無立足之地了。她並非不需要愛,她需要,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一個真真切切愛她關心她的人,可是她沒有資格。情愛對她來說是奢侈品,只能被拿來當做換取食物的籌碼。在麵包面前,愛情真的無足輕重,所謂的“有情飲水飽”不過是生活富足的人們一廂情願的幻想罷了。

“他若是要你,你得給他相當的好處;你若是沒有好處可貢獻呢,人家只用一角錢的冰激凌換你一個吻。要賣,得痛痛快快地。我明白了這個。”

世界在她眼中是一個等價交換的市場,沒有什麼是不能拿到天枰上稱量的。一個吻等於一個冰激凌,而一頓飯呢,就要用整個身體來交換。就是這樣簡單明確的條件,冰冷冷的讓人不寒而慄。錢是無情的,哪怕是母女之情也會在它面前俯首折腰,體面和尊嚴都是虛的,只有有錢的人才有閒暇去想到這些。

她的生命就像閃爍飄忽的燭光,似乎隨時都會熄滅,卻始終堅持著燃盡最後一絲氧氣。月牙兒陪著她,從七歲那年的冬夜到十幾年後的獄中。生活對她來說是一場磨難,一個人的磨難終將過去,但其他人的呢?

月牙兒依舊在夜幕下,閃著幽幽寒光。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0

用半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本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集。1月19日第一次拿到書,中午看了第一篇短篇"判決",就發現"看不懂的才是藝術"這句話真的是經典啊。於是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我硬著頭皮看完這本書。不知道現在的學生還學不學"變形記".忘記是國小還是中學了,語文課本里截取了"變形記"的一部分,老師用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資本主義是一切萬惡的來源,生生把人變成了"甲蟲".可憐的是,當時的我好象都沒有對為什麼人會變成甲蟲這一事情產生疑問,只是一直以為認為卡夫卡肯定是深受資本主義迫害,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一個可憐的人。

當我選擇買這本書的時候,我抱著對資本主義的深惡痛絕,決定看完書後好好討伐下資本主義。可憐的我,居然沒有多少能看懂。我邊看的時候邊在想這國外多少年前的一個寫書的和我們的國內文藝圈的姜文也太像了。創作的都是別人看不懂的玩意,以為自己看懂了的人一不小心就被證明是沒被看懂的。所以看了他們東西的人都只能猜測作者的意圖。

我猜測卡夫卡的小說更像是諷刺小說。根本都不用去回憶他當時的生活大環境,想想我們現在的社會,居然很多也能被他幽上一默。我更願意認為卡夫卡的小說諷刺的是小人物的悲哀。"變形記"裡的格雷高爾都變成甲蟲了,想的卻是如何向上司交代;"禿鷹"裡的人寧願站在原地被鷹啄得體無完膚,缺忘記自己是可以跑的。最後鷹伸進他的喉嚨活活把他咬死,他卻很高興,因為鷹也會死去。"老光棍布魯姆費爾德"裡的布魯姆費爾德對他現在的生活好象都不太滿意,不滿意他的保姆。不滿意他的老闆對他部門的態度,不滿意他的助手的工作態度,但是居然一直不想著改變。可憐的布魯姆費爾德。

於是看完這本書,用古代的外國的文學藝術更堅信了自己的一個觀念,活得開心才是硬道理。就是看不懂藝術也可以快樂生活啥。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1

《沉思錄》沒有過分的講究辭藻,也沒有注意交代和結構安排,而是任憑思想隨波逐流的一部經典哲學名著。“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我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個性是當他在心裡有這種思想的時候,透過思考它們,他立刻進入了完全的寧靜”。但就是這些簡單的話語,讓人有一種聽古典神祕音樂時的靜謐感和認同感。

“一本溫總理讀了一百多遍的書”本以為只是一個宣傳叫賣的噱頭,但真正閱讀過才發現它的確是一本能淨化人心靈的書籍。本書譯者何懷巨集這樣說到: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必須立刻讀,但必須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必須也還會有人去讀它。我堅信這一點,因為它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是一本拷問心靈的書,每一句寫給自我的話語,都是一次向著心靈的凶猛攻擊。即使是在時隔兩千年的這天,我們仍能跨越時空,看到作者低頭沉思,與自我內心對話。

《沉思錄》,這是一本記錄自我與自我對話的書,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人用雙眼看世界,卻看不到自我,所以要先看清自我惟有用心。反省自我過往並構成對話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絕對的真誠、平和的心態和超凡的勇氣。這本書中字裡行間常常出現的不是“我……”,而是“你……”,好似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面前,對鏡子中的自我做出告誡與提醒。他不是簡單的內心獨白和傾訴,而是自我與自我的對話,是對自我靈魂的解剖和對自我的告誡。他這樣說到“你錯待了自我,你錯待了自我,我的靈魂,而你將不再有機會來榮耀自身。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卻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關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別的靈魂。”他一向這樣拷問自我。

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戰勝自我便能戰勝一切。古訓道:“待人寬、責己嚴”,這句話人人都明白,可是做起來卻很難,所以《沉思錄》裡說“不要不情願地勞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適當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虛有學問的外表而喪失自我的思想,也不要成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們應做的是把心思放在自我身上,自我反省,想想能為家人、為社會做了什麼,“當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個目標時,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費在思考別人上”,不要只注意別人的缺點而忽略了審查自我的行為。因為僅有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然而人不是孤獨存在,人是社會性的,自我價值的實現不能脫離社會、脫離整體而存在。這也正是《沉思錄》中反覆強調人的社會性,人不是孤獨存在。每個人都向往和諧完美的生活,這就需要每個個體努力發揮自我最大的力量,不斷完善自我,以一顆仁愛之心善待與你相處的每一個人,以平和寬容的心態學會理解,做到心靈的平靜和安寧,遇事坦然應對,不受干擾,勇於承擔。維護和諧社會,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人都不能忽視自我對整體的作用。《沉思錄》中多次提到,要讓自我的行為和活動限定於有益的社會活動中,因為這貼合人的本性。記住我是整體的一部分,才會更加珍視整體的團結,維護整體的穩定。猶如禮貌潔淨的生活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不亂扔垃圾或主動維護環境衛生,事雖小,但好處大。這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它還影響到他人和整個社會,甚至影響到下一代的世界觀。

再如遇到不順的事情,不要一味地責怪他人,應先要檢討自我的對與錯,學會溝通和交流,凡事盡力做到以身示範、以身作則、以理服人,構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圍與和諧的社會環境。以用心的心態認識社會,正是因為一個個多樣的個體存在,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豐富多彩,與人同行,才不再孤單寂寞。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2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開啟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麼支援著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著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峰,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

如果說《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說:“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為他是堂·吉訶德,因為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說道;

“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為何大家都在這裡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迴應,在這裡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

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裡留給我們的永恆的精神光芒。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3

前幾個月,爸爸給我買了一套名叫《哈利波特》的書,這可是一本名著。我愛不釋手地翻閱起來,立馬就被它裡面神奇的故事給吸引住了。

“吃飯了,吃飯了!”媽媽叫了好幾遍,我都沒有聽到。怎麼就吃飯了?我肚子還沒餓呢。吃完飯,幾個好朋友叫我去踢球,因為牽掛哈利波特的命運,所以我忍痛割愛,謝絕了他們,其實我是最喜歡踢球的。“已經十點多了,該關燈睡覺了!”“待會待會,等我看完這一章,就剩幾面了。”唉,如果天不會黑的話該多好呀,我就可以一次看個夠了。

《哈利波特》這套書主要講:哈利波特與殺父仇人——黑魔法師伏地魔為魔法世界的和平,為了正義,展開了一場生死決鬥,最終哈利波特靠機智勇敢、永不放棄的精神,贏得了這場戰鬥的故事。

看完《哈利波特》,我感覺到一個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有真摯的友誼和臨危不懼的勇氣,在有困難的時候能得到朋友的關心和支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面對困難,臨危不懼,才能有所成就。看完《哈利波特》,我向往擁有哈利波特一樣神奇的魔法,看到有人爭吵,就用“遺忘咒”讓他們忘記彼此間發生的不愉快的事;在利比亞,用“鐵甲咒”保護無辜的老百姓不受到槍支彈藥的傷害,用“繳械咒”解除交戰雙方的武器;用“清水如泉咒”澆滅各種火災……

我愛《哈利波特》,我想成為神奇魔法師,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4

工作生活之餘,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囫圇吞棗地看完了老舍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這篇小說給我最直觀的一點感受就是,那時,北平人生活及其艱難,幾乎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再看看現在,祖國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兩邊對比,天壤之別。不由得心生感慨。平靜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呀!國破家亡,國強民安。平日,這種話顯得大而空,但以這篇小說為背景,再去回味這句話,的確就有了較深刻的感悟。

小說中的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侵略亞洲的中國主戰場。在這場戰爭中,北平城貌似平靜,沒有硝煙和炮火,但是城外傳來的隆隆炮聲和空中飛過的轟炸機以及街上日漸增多的日本人,無不提醒著人們,這就是戰爭。日本人的戰爭,不單單是真槍實彈,燒殺搶掠,還要從經濟上扼住中國人的咽喉——自印鈔票流通,控制日常百貨供應,尤其是糧食的供應。更要從文化上進行侵略和腐蝕——利用中國的文化為其侵略行徑粉飾掩蓋,嚴禁中國人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鼓勵中國百姓吸食大煙。

在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催生了許多粉墨登場的小丑。以大赤包、冠曉荷為代表的一批巴結獻媚日本人,出賣靈魂的無恥之徒,不擇手段,千方百計地陷害百姓,大把撈錢,為自己贏得了短暫的權利、金錢和平靜的生活。這種看似榮華富貴的生活如同開在腐爛屍體上的花朵,貌似豔麗無比,實則臭氣熏天,讓人掩鼻,令正直的中國人唯避之而不及。假洋人丁約翰盲目崇拜歐美,不關心國事,不同情百姓,一味追求自己狹隘的幸福和所謂上等人的生活。還有藍東陽、招弟、胖菊子等一幫醜惡嘴臉的下流人,為了嗟來之食,寧肯拋棄做人的最起碼尊嚴,跪地匍匐在侵略者前面,甘心做民族的罪人、敗類。

但是,更多的北平人在侵略來臨的時候,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共度難關。小羊圈衚衕的李四爺是一個慷慨,有俠肝義膽心腸的人物。街坊鄰居,無論誰家缺吃少穿或遇到了過不去的坎兒,他只要有點能力,都一定要出手相助。瑞全代表有知識、有頭腦、有能力的青年,毅然拋棄了溫馨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抗日的道路。錢默吟老先生在經歷了家破人亡的家庭變故後,由一個只鑽學問,不問政治的老學究,決然地投入到了抗日的地下鬥爭中,成為一個活躍在敵人皮子底下的抗日分子。瑞宣代表性格懦弱,委曲求全的一部分人,在經歷了父親、女兒無辜死亡,自己入獄的大劫之後,由一個溫文爾雅的不抵抗分子轉變為一個抵抗侵略的隱形鬥士。

通過形形色色人物命運的描寫,揭示了百姓、戰士、漢奸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命運,也明確地昭示世人——有侵略就有反抗,中華民族是堅強不屈的民族。文中釋放出的資訊是:短腿小鬼(文中語)可不管你是否是它的一條狗,只要它認為你可疑,不值得信任或沒有利用的價值了,旋即投獄、折磨、殺死,沒有絲毫的理由。這就是日本人的強盜邏輯!這就是這個民族嗜血成性的侵略本性!只有我們自己手握武器,充滿膽量,狠狠地痛擊它,它才能乖乖地縮回烏龜頭,在它的小島上蟄伏不動。

思緒從文章轉回現實,當今社會,吃的穿的應有盡有,孩子有學上,大人有工做,休閒娛樂更是花樣繁多。百姓安居樂業,幸福快樂。但是,一旦發生戰爭,眼前所有的秩序將發生巨大的改變。尤其是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防那個曾經在我們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至今仍然在蠢蠢欲動、伺機復出的強盜。只有我們國家強大了,民族強大了,才能鎮伏它,讓它永遠做著它的黃粱美夢,不復甦醒。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5

我們永遠不可能生活在一起,住在一套公寓,躺在一起,坐在一張桌子前,永遠也不會,甚至不能在同一個城市……但,雖然不能生活在一起,至少我們可以同時幸福的躺著,等死。

——卡夫卡

當初論文選定了卡夫卡,*是因為好奇,這是一個我感興趣,並且想要找機會走*的作家,也許這正是一個機會。於是,我借來了很多關於卡夫卡的小說,書信,日記,評論想要寒假來讀。兩個月後,我放棄這個選題。

至今仍記得高中二年級時讀到《變形記》時的驚駭,我相信這是一個奇異的作家,他所寫的和我以往讀過的作家都那麼的不同。如此清晰而又逼真地描述人變成甲蟲的故事,在他筆下卻那麼自然而平常,客觀,冷靜甚至冷漠的態度,讓我困惑。

一直到讀了卡夫卡的《致父親的信》,才開始真正的走*卡夫卡,拋開他那些被譽為*經典的玄之又玄的象徵和隱喻手法不談。卡夫卡的成長過程,不過是一個敏感,懦弱,內向,自省的孩子的成長罷了。當然他很會讀書,法學博士不是人人都拿得到的;他富有正義感,是那麼一個善良過分的仁慈的好人;而且他有清晰的頭腦和判斷,對於這個*有著*的認知。但他被扭曲的情感,自卑,逃避,軟弱,卻將他的*的顛覆了。

卡夫卡一生平淡無奇,默默無聞。他的生前,甚至沒有發表過什麼作品,雖然文學已經成為他*的愛好和寄託,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寫作是比死亡更深的睡眠……就像人們不能把死屍從墳墓裡拖出來一樣,在夜裡,誰也不能把我從桌前拽走。”他以*平常,*不引人注意的語氣和態度敘述與常理,習慣相悖的事件和境況,就像那是*普通不過是事,他寫下的故事看似不可思議,卻體現了自己內心的真實,儘管在文字中他也一貫是堅持了他的自我壓抑和自我逃遁。

在給父親的信中他寫到:“可我在別處再也沒見過像我這樣無所謂,一個活在自己*裡的孩子,對外界漠不關心,沉浸在胡思亂想中,他的無動於衷不加掩飾,不可摧毀,孩子般無助。*乎可笑,盲目的自鳴得意。可這也是*的庇護,以防恐懼和內疚引起的神經錯亂。”他始終像是一個張著大眼睛的被放逐者,在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內心*”中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他找到了嗎?他死去前要求他的好友將自己的文字全部焚燬,可是他的好友卻將它們全部拿出來發表了。現在他被人們認為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可這與他的一生無關,與他已經*走向終結的隱祕人生無關。如今我們雖可窺見他夢幻似的內心圖景,卻仍舊無法找到揭示他的內心謎題的鑰匙。

但為什麼要有答案呢?人生本來就是難解的謎題,卡夫卡經歷的也不外如此,誰沒有夢幻式的內心生活,沒有因為思想個性與現實的覬覦而遭受痛苦?他只不過是被“神化“的那一個,儘管這也許並非是他本人所願。

高中三字經讀書心得 篇16

喜歡上東野圭吾源自於他寫的一本本經典的懸疑小說,然而《解憂雜貨店》卻稱不上是一本懸疑小說,更貼切的說是一本哲學感悟的心靈碰撞之書。

快樂是一樣的,煩惱卻各有各的不同。如果事先預知了未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該如何抉擇才更有意義?女運動員是該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陪伴身患絕症命不久矣的男友身上,還是爭分奪秒訓練擊劍爭取參加奧運會?輟學的男大學生是該堅持遙不可及的音樂夢想繼續在東京漂泊等待機會,還是應該回老家接替父親的小店安分過日子?

我在南昌讀大學的時候,一個校友是南昌郊區人,她向我訴說,身邊國中沒讀完就輟學的女孩子嫁給了家裡拆遷幾套房的做生意的土豪,反觀自己,大學畢業後就業渺茫,男友還想自己陪同他回到那汙染嚴重出去就能吸入一鼻腔粉煤灰的山西,即使不回山西,兩人空手打拼不知道又要N年。那時候的我,年齡和她差不多,見解也差不多,同樣的迷茫,不會分析,更不會給出什麼好的建議來。現在想來,如果這個校友在國中的時候就能預知未來,她會如何選擇?選擇有好有壞嗎?不一定。不是每個國中就輟學的女孩子能嫁給土豪,嫁給土豪就一定幸福嗎?金錢是衡量幸福的標準嗎?其實我都不太敢說出上面這句話,在人心浮躁的現代社會,人們羨慕著土豪,求著和土豪做朋友,同時認為那些不拿金錢當回事的人一定是個Loser。校友沒有輟學,那就有了讀書是不是有用這個話題的討論,現在大學的有些學科冷門的一畢業就失業,更何況每年700萬的大學畢業生,競爭那個激烈啊!但是,儘管每年就業難,還是有一部分學生通過幾年後的努力,日子越過越好了。樂觀的看,校友應該有和男友走下去的勇氣,畢竟相戀一場不容易!

解憂雜貨店中女運動員選擇了追求夢想,那同時也是她男友的夢想,儘管那屆奧運會因為俄羅斯入侵阿富汗造成日本抵制而沒去成,但是努力了就無悔!那個糾結的徘徊在音樂與現實之間的大學生,最終堅持了音樂的追夢之旅,儘管到死也沒成名,但是卻啟迪了一位下一代的音樂天才,這樣的人生,何嘗沒有意義?

預知未來反而會導致我們左右徘徊,下不了決心去選擇。其實不管如何去選擇,堅持走到最後,都會有不一樣別緻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