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精選30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12W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精選30篇)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20xx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20xx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

一場龍捲風把小姑娘多羅茜和小木屋吹到了芒奇金國,木屋下落時壓死了東方惡女巫,她得到了銀鞋,她想回家,善良的北方女巫告訴羅茜求到翡翠城找回家的辦法。

在去翡翠城的路上,她搭救了缺乏腦子的稻草人,救助了無心的鐵皮人,收留了膽小的獅子,鐵皮人殺了野貓救了田鼠女王。

他們一起在溫基國遇險,多羅茜一盆水溶化了西方惡女巫,得到了金冠,田鼠女王告訴多羅茜用金冠喚來了飛猴,飛到了奎德林國,請求南方善女巫幫助她回家,女巫告訴她銀鞋使用方法,多羅茜終於實現了回家的願望。

《綠野仙蹤》告訴了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多羅茜雖然只是個弱小女孩,但她做了很多善事,就結交了‘南北方善女巫’、稻草人、鐵皮人、膽小獅、田鼠女王等好朋友,在朋友的幫助下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而強大的‘東西惡女巫’因為做盡了壞事,最終都被弱小的多羅茜滅亡了。

稻草人需要智慧、鐵皮人需要愛、膽小獅坱要勇敢,經過和多羅茜一起歷險結束後,他們都得到了心裡所求的東西。

《綠野仙蹤》告訴了我,智慧、愛和勇敢,是在不斷地努力,才能得到的。

金冠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銀鞋可以飛到心中所想的任何地方,但是如果不是南方女巫告訴多羅茜銀鞋的用法,田鼠女王不告訴多蘿茜咒語,多蘿茜能回家嗎?

《綠野仙蹤》告訴我從小要認真讀書,培養能力,才能在實踐中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多羅茜擁有寶貝金冠,但是如果多羅茜不把它送給南方女巫,非但稻草人、鐵皮人和膽小獅都滿足不了自己的願望,她自己也回不了家。

我也有心目中的寶貝,當別人向我要的時候,我應該學多羅茜那樣說一聲:“我願意!”

《綠野仙蹤》一生必讀經典,百讀不厭的名著。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3

記得還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們便要每個同學都能養成一個“好讀書”的好習慣。大量的閱讀教育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專業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近段時間我認真地閱讀了葉聖陶、蘇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著作,感受頗多。

“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讚譽。“以天心點燃燭光,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作文

為人師表的神聖和職責。怎樣做才無愧於這些稱呼和讚揚呢?

熱愛學生。教育學生是個艱鉅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也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無暇照顧他,他便自我放縱,學習不認真,作業不做,和同學打架。當了解到這情況後,我立即向他伸出關愛之手,找機會與他談心,時常撫摸著他的小腦袋問寒問暖,鼓勵他學習。慢慢的,他對學習不再馬馬虎虎了,一天天進步起來。作文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藤野先生那嚴謹的治學態度,公正無私的師德深深地影響著魯迅先生,時刻激勵著他去英勇鬥爭;陶行知先生一生為師,注意表率,良好的師德風範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們譽為“萬世師表”,成為世人學習的典範。我們要以前輩為楷模,並向身邊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建立起以教為榮,以教為樂的專業思想情感。面對著不成熟的少年兒童,面對著正處於動態發展中的他們,我們要注意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傳。我們要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範自己的言行,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4

從書店阿姨那裡聽說,必讀書目裡面有一本地理書,我不禁叫苦連天。因為我讀過地理書,不但枯燥,而且乏味的令人難以讀下去,一開啟書就有些後悔為什麼要讀。

我慢騰騰的打開了《地球的故事》,可是還沒有等到我像往常一樣讀地理的時候做準備工作,我就早被這本書詼諧、幽默的文字給吸引住了。這還哪裡是我印象中那種羅列一大堆的資料、文字個個都看不明白的地理書呀?這裡面的每一個字都充滿了趣味性,比如:兩級就是你用一根筷子穿透一個球的兩端。”比喻的很生動。再看看我往常地理書中的吧:宇宙爆炸時生成的元素為:77%氫、23%氦、0.0000001%鋰……“兩本地理書比較,簡直相差甚遠。

地球,是一個大家園。這個家園裡面,人倒是一個熱點話題,在美國作家房龍先生的這本書中,包含了全世界各國的語言、文化、歷史,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地球——這個往常我並不瞭解的大千世界好像與我親近了許多,各國僑胞的文化歷史我也已經歷歷在目。

在這本書中,地理變成了一個個童話,一個個充滿趣味的真實童話,被房龍先生信手拈來,講給我們聽。

在《地球的故事》這本書的最後,房龍先生根據目前的狀況,呼籲人們開始行動。保護好自然環境,盡力平息已經要燃起的戰火,保護好寶貴的森林資源和海洋資源。

地球——這個大千世界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應該相親相愛,將別人的憂傷和幸福當做自己的憂傷和幸福去感受,去體會。

用我們自己的話來結尾吧,也就是說:“一個地方的繁榮與富強,需要那個地方的宗教、經濟、商業、農業……等等人民為全人類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5

"圍城"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阱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

而在三閭大學著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裡面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地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裡,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情的大手掌控著。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於這隻手,逆來順受地承受朋友的施捨,義無反顧地踏入愛情陷阱,事業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只是方鴻漸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除了方鴻漸,追了蘇文紈二十年的趙新楣總也踏不進她的那一座圍城,之後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思想這座圍城;兩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圍城。總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大多也僅僅是為了一點私立或者是一個面子,這也是民-國時期封建思想與崇洋思想的盲目結合所帶來的弊端

當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歷史這座懷舊圍城之中。錢鍾書先生以這樣幽默的語調,除了批判當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的種種行為,調侃當時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外,真正要闡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四堵牆下過完一生。每一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於你在這圍牆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終想著去衝出圍城,那你永遠只能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價值。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6

“若干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開篇這樣寫道。布恩地亞上校的記憶猶如一滴墨水墜落在宣紙上,無法停止地渲染開來。

恰如《百年孤獨》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一樣,開篇這段話,馬爾克斯將時間和空間拉長延展,給讀者以脫離現實時間的魔幻般的感受。

小說的情節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馬貢多,布恩地亞家族上演著百年的興衰史。這個家族由衰轉盛,又由盛轉衰,一百年的歷程,轉來轉去,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霍·阿·布恩地亞與表妹烏蘇拉近-親結婚,阿蘇拉擔心會像姨媽和姨父近-親結婚那樣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而拒絕與霍·阿·布恩地亞同房。布恩地亞於鄰居發生口角的時候,布恩地亞因為鄰居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攪得布恩地亞一家日夜不寧,布恩地亞家族被-迫遷移到小鎮馬貢多。起初布恩地亞家族人丁興旺,但是隨著內戰的爆發和外敵的入侵,布恩地亞氏的命運急轉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領導的32次土著居民起義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一個帶尾巴的女嬰,正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在羊皮紙上寫下的密m,而這個密ma的破譯者就是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自己。這個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的女嬰,被螞蟻咬爛以後拖入了蟻穴。隨後,小鎮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

作為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百年孤獨》以複雜的背景和離奇的情節鶴立於拉美文學史之林,作品充滿了理想的光輝。遙遠的馬貢多小鎮上發生著離奇的事情:奧雷良諾領導了32次起義結果都失敗;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在晚年不斷地織裹屍布;奧雷良諾第二則是不斷地修理門窗;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要洗好幾次澡;小鎮馬貢多一場驟然而至的雨持續下了四年十一個月又兩天,此後十年,馬貢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亞家族的人對美爾加德斯的磁鐵痴迷不已並且反覆上當;第七代奧雷良諾是一個出生就有尾巴女嬰,卻被螞蟻咬爛後拖進蟻穴;隨後一場颶風吹走了馬貢多小鎮,吹走了一切,比那場持續四年十一個月有兩天的暴雨帶走的更多……讀起來總是給人很虛幻很縹緲如此不真切的感覺。

小說的結局布恩地亞家族連同小鎮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的結尾寫道:“就在奧雷良諾·布恩地亞譯完羊皮紙手稿的最後瞬間,馬貢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將被颶風從地面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作者對於落後和愚昧的態度是徹底否定的,於是安排了一場颶風隊舊事物來了一次徹底的清理。“百年孤獨”,既是說拉美落後的時間之長,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態:對進步和先進的漫長等待。百年孤獨,百年的等待。至於這以後,落後和貧窮還會不會出現,沒有明確答案,但是馬爾克斯的願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所謂魔幻現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現實,不管馬貢多發生的一切有多離奇古怪和撲朔迷離,都是取材於馬爾克斯對拉美現實的觀察和感悟。

對夢想與光榮的嚮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於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合點。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7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學上懷有“美國夢”的作家菲茨傑拉德的作品,菲茨傑拉德認為他自己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也不同,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擁有來自於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

在這篇文章中,主人公即蓋茨比就是一種自認為與眾不同的人,他同樣擁有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認為自己應為上帝的事業效勞,他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象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的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茨改為傑伊·蓋茨比,據說傑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 God`s boy 發音的變體。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悲劇。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她已經把他的理想與他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起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必須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一次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於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蓋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袂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角色。她不過是一個一項了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蓋茨比自己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蓋茨比自己當然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的想法太過虛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並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最後,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的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蓋茨比的失敗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個“美國夢”已過時了,他所處的年代夢想成真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

我自己為蓋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專一,但最終被自己喜歡的女子所害。當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稱讚的。他能夠把愛情看得很美,而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把愛情和利益聯絡起來。不過他確實被自己的理想所誤導,他沒有看清時間與場合,他不該在心儀人已婚後還對過去美好回憶戀戀不捨。而黛西這個人太愛慕虛榮,太過於貪心。從某種程度上講,蓋茨比最終的下場跟她有很大的關係。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8

從文字的層面看,路遙的《人生》,文字是樸實的,易讀的。讀路遙小說不像讀魯迅,張愛玲小說那般吃力。也側面說明了三人對文字的追求的不同。魯迅文字文白夾雜,文字使用準確而精煉。文白的切換還被用在新舊對比的區別上。比如狂熱人日記中序言寫狂人已經病好是文言寫成,代表舊的。日記正文是新思想是用新白話寫成的。張愛玲的文字則來自明清小說舊白話。人生的文字中看不出路遙加工的地方,我想可能正是他想要做到的。因為從後面內容和時代上看,路遙應該希望自己的作品在農村有更大影響力。加之當時受教育的知識分子仍不算多。

從探討的問題上看,路遙要討論的問題很明確,就是農村的知識青年該怎麼奮鬥?是一心向往城市,關心國家國際大事,還是熱愛吾鄉吾民,紮紮實實為家鄉做貢獻。顯然,作者給出的答案是後者。

和兩個女主角的愛情就是象徵。巧珍在高加林低谷的時候給了他安慰,但卻無法和他溝通思想,只能和他討論莊稼地裡的事情和母豬生了幾頭小豬。但她又是如此善良,即使在高加林拋棄他轉而愛亞萍的時候,還只是偷偷自己傷心不願意憎恨高加林。亞萍正好相反,她可以和高加林討論國家甚至國際大事,甚至在新能源的問題上看法讓高加林都感到佩服。她也是真心愛著高加林,但她也有自己的問題。她對農民的身份有歧視的一面,雖然她最後表示即使高加林一輩子是農民她也願意跟隨,但那明顯有衝動的成分。這也是為什麼在高加林沒有成為記者前她沒有表露對他的愛。另外她有小姐脾氣,會因為小事情發脾氣。當高加林面臨兩份愛情選擇的時候,他選擇了亞萍。從結局作者對這個決定是批評的。因為選擇亞萍的一個理由是亞萍和高加林說她們家要去南京發展,而且通過她父親的關係可以把他也調到南京去。他們一起憧憬著去南京後一個做主播,一個做記者。可惜到最後高加林被打回農村,得到訊息的時候,他才發現他真正愛的是巧珍,他拒絕了亞萍跟他去農村的提議,並明確表達自己愛的是巧珍。

《人生》中描述了兩段不同的生活經歷,一段是農村勞動的生活經歷,一段是城市的生活經歷。在農村,水是髒的,自由愛情是不被允許的,勞動是苦的(手腳被磨出泡),人們的觀念是陳舊的。在小說結尾前都是這樣,直到最後再次被打回到農村。而城市則是乾淨的,是充滿希望的,人們是有文化的,戀愛是可以自由的。要說城市有什麼不好,那就是城市人對農村人身份的歧視,還有城市人好像比農村人更有心計(這點似乎站不住腳,高明樓也有心計)。高加林在成為全縣矚目明星後,自認為前途一片光明。而且也極有可能跟著亞萍一家到南京發展時,突然被打回現實。這是作者的設計,因為高加林的往上爬,根基不是自己的努力而是他叔叔的下屬給他走的關係。計劃著去南京發展,也需要亞萍的爸爸的關係。我覺得這是作者要反對的,不靠自己的努力而通過走關係,往上爬卻忘記了根植的農村。到了最後,高加林發現他真正愛的是巧珍,是作者希望讓農村青年看到他們真正的對家鄉的愛,家鄉永遠不拋棄他們。就像高加林被打回村,迎接他的不是嘲笑是安慰。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9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才能雖有差別,但主要來自於勤奮學習。《傷仲永》一文給我的啟示是:一個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賦,但如果不努力學習,也很難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這樣的:並非書香子弟的方仲永5歲時便能“指物作詩,立就”,並“自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觀者”,因而揚名邑中。到了十二三歲,才氣漸減,“令作詩,不能稱前之所聞。”到了成年,竟“泯然眾人矣”。

一個天資聰穎的神童,因為被唯利是圖的父親每天帶著四處拜訪本縣的人,而不讓他學習,使得“神童”竟淪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庸人”!這能叫人不扼腕嘆惜嗎?神童泯然眾人,責任在於他父親,原因是“不使學”。像方仲永這樣的天才,由於後天沒有好好學習,尚且要成為普通的人,那麼,那些本來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學習,豈不是連一個普通的庸人還不如嗎?

所以說:才能來自於勤奮學習!“神童”由於後天不好好學習而淪為“庸人”的,在歷史上屢見不鮮;而本來不是“神童”、“天才”,但由於堅持不懈地奮發努力,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發明家的卻大有人在。

牛頓不是神童,但他終身勤奮學習,很少在午夜兩三點以前休息,常常通宵達旦工作,終於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愛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學成績並不好,大學也是考了兩次才被錄取,學習也並不出眾,後到瑞士一家專利局當了7年職員。在這7年裡,愛因斯坦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學習、工作,終於奠定了相對論的基礎。

愛迪生不是神童,甚至連初小還未唸完但他努力自學,總是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鑽研自己不懂的問題。由於他工作時間比一般人長得多,相當於延長了生命,所以當他79歲的時候,宣稱自己已是135歲的人了。

不僅在科學上如此,在文學藝術上也是如此。不論是誰只要付出和他們同樣艱辛的努力,都能取得這樣或那樣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爾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樣深刻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0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毛手毛腳,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ZZ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渴望在呼喊吧!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1

《活著》這部小說講得很悲慘,當一位名叫富貴的老人以樂觀的心態講述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地離去,我們同情他。當然,這個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年輕的時候做過多少蠢事,也許將來有多少厄運發生在你身上!我們也許會同情他,但並不會可憐他,因為人總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所以富貴的故事告訴我們:但行前路,也要考慮後果!

人生本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亦或是為人丈夫,都應該先學著做人!有些東西可以去嘗試,但需要一個合適的“度”,正如《活著》中的富貴,不能因為父親是地主,家裡有錢,就不顧父母,妻子的阻撓,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去追求自己所謂的“人間極樂”!

人生在世,何來虧欠,都是本色出演!人生都是一場騙局,誰的騙局高明,誰就活得更好!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同樣也是世界上最傻的動物!有些東西擁有的時候,不懂得去珍惜,直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我們望著富貴和老牛的背影漸行漸遠,從他們的背影中,我們看到了活著的艱辛,看到了活著的不易。故事的最後老人和老牛成為彼此的依賴,也許剩下的時光可能會很累,但我希望他們是快樂度過的,也願他們只為活著而活著!

活著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容易的,但活得瀟灑,每天都快樂卻又是非常困難的。《老人與海》中說:“一個人生來並不是要給打敗的,你儘可能把他消滅掉,但就是打不敗他”,我想既然活著,就去和所謂的命運抗爭。正如電影哪吒中所言“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你問我人是否能改變命運,我不曉得,但我曉得的是,不認命也許就是富貴的命吧!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2

茶館是以北京一座茶館為舞臺,事實上,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以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混戰時期和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崩潰前夕三個不同時代的生活嘲和歷史動向。茶館是老舍秀的戲劇創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說,它是“中國戲劇空前的範例”。

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群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一顯得重複。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一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高官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一情節,彷彿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麼一個走著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茶館裡有些語言我特別喜歡。大傻楊的話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開幕辦法。我從來沒聽過數來寶。我發覺了中國人跟美國人說話的法子很不一樣,差別相當大!中國人是比較含蓄;他們常用客氣話和婉轉的話,這是中文最難學的地方!在茶館看到了地道的中國人的說法,笑的是在第二幕,兩個拜把子兄弟想娶一個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訴劉麻子他們的奇怪要求,他們當然不直說出來,反而他們說,“這兩個人穿一條褲子的交情……沒人笑話俺們的交情。”劉麻子同意,“沒人恥笑。”他們又說,“那你說這三個人的交情也沒人恥笑吧?”我也很喜歡劉麻子的反應。“平常都說這小兩口兒,小兩口兒,誰聽說過小三口兒的呢?”中文裡真有微妙的意義!

在茶館裡,我們處處可以看到老舍其作為一個語言大師的風範。茶館中,十幾個人物依次登臺,卻個個形象立體,性格鮮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寫作語言的性格化,時代化,應人切景;老舍以笑寫悲,寓莊於諧,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於三個時代中光怪陸離的醜類;北京化的口語也是本劇一大特色,給穿梭於茶館中的人物注入生命。

茶館這三幕共佔了五十年的時間,而老舍先生僅僅用一些個小人物怎麼活著和怎麼死的,來說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當你合上書本的一瞬,你會感覺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過了漫長艱辛的五十年。每個人物都扮演著自己的故事,同時又與各自所處時代密切關聯。揭示了社會一角,展覽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3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我靜靜地閉上眼睛,接受這聖賢智慧的洗禮。心兒像過濾般明淨,沒有了塵世喧囂,沒有紛塵雜擾,留下來的,只有一份安寧和坦蕩。

《弟子規》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向我們講述為人子弟在家在外,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時應有的禮儀規範。其中讓我感觸頗深的是“有餘力,則學文”。一個人的知識如果一直停滯不前,那麼他將被社會所淘汰。一個沒有知識的民族,將會成為精神的侏儒,以鼠目寸光看世界。“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孔子苦讀《易經》,把穿竹簡的牛皮繩磨斷了三尺,而後成為中國傳統聖賢教育的一代宗師,與之對知識永不知足的探索是分不開的。

學文需室“香”。“列典籍,有定處,讀完畢,還原處。”一個整潔有序的學習環境總會讓我們賞心悅目,並很快投入到學習中。相反,一個雜亂骯髒的學習環境只會讓人嗤之以鼻,讓自己身處其中煩躁不安。劉禹錫雖身處陋室,但“惟吾德馨”,在這樣寧靜祥和的環境裡,還“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於是陋室不陋。歸有光的項脊軒中,雖然“室僅方丈”,但“借書滿架,偃仰嘯歌”,仍有一番別緻情趣。陋室因書香而不陋,學文因書香而充實。

成學貴在專。“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心不在焉,墨就會磨偏,字就會歪歪斜斜,就難以收到顯著的成效。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於是後來便有了“世有伯樂,然後又千里馬”之說。於濂在致東陽馬生信中說:“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這都說明一個人的成才,往往是紮根於對某一知識的專注。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心無旁騖,全力以赴,才能收到顯著的成效,才能直抵成功的豐碑。

學文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成行,不學文,任已見,昧理真。”如果我們只懂得死啃書本知識而不付諸實踐,只知道埋頭苦幹而不去學習,那麼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我們永遠只能當“井底之蛙”。正如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決心要“格”院子裡的竹子,結果搬了一條凳子裡想了七天最終以頭痛宣告失敗。這便啟示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踐而不是空想得到,只學文不力行只會導致失敗。再放眼看,諸葛孔明便是一個懂得學文且力行的人,在赤壁之戰中,他巧借東風,草船借箭,致使曹操敗走華客道;在城牆上,他羽扇綸巾,橫賦絃琴,大擺空城計……只有懂得學文與力行相輔相成,幾步忘記學習,又能付諸實踐,我們的學習效率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別緻的情趣,難道不是嗎?

學文需室“香”,成學貴在專,學文且力行。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總結有效的學習經驗,那麼“少年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在漫漫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便能苦中作樂,收穫人生道路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讓人生彰顯光彩。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訓致……”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我趕走朦朧的睡意,翻開書的扉頁……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4

餘華的《活著》這本書是通過別人介紹才知道的,當時的朋友對我說這樣的書很感人,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這樣的書一般都是為了騙取不太理智的讀者的眼淚而使得他們浪費自己的感情和金錢的,所以,我也就一直沒有心情看這本書,直到前天自己百無聊賴的時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這個讓無數人或者歎服或者痛斥的書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作者在此書中講述了,地主少爺富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富貴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兒已經成了啞巴,母親也病了,家裡一點吃的也沒有。命運就是這樣的作弄人,這樣的令人無法琢磨,令人尷尬的無奈著,痛苦著。一次又一次戰亂和動盪,這個家庭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新中國成立,在大躍進運動中,饑荒餓得福貴的妻子家珍駝了背。鄰居們為爭搶剩餘的發了黴的紅薯大打出手,福貴的兒子為救學校校長的老婆產後大出血,踴躍獻血,忙亂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看幾頁,都有我眼淚溼潤的感覺,壞運氣總是降臨到福貴的頭上,在小說的最後,悲劇和失敗越來越多,眼淚和痛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我真的不想繼續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個“久經考驗”的讀書不少的人了,怎麼在這個時候會為了一個並不關乎自己任何前途命運的一本書而“浪費”自己的感情,我當時真的在心裡痛斥大罵這個餘華,為什麼一定要把人家弄那麼悲慘,仗著自己有點才華就那麼肆意的折騰讀者的感情,真是太沒人道了,不過,倔強的自己還是頑強的把這本上看完了,另一個心思卻不得不歎服作者的文學藝術造化,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書中最有藝術價值的書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國短篇小說作家艾米麗·卡特對中國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的評價,艾米麗對《活著》的語言、情節,娓娓道來的敘述方法,簡樸優美,未曾雕飾的魅力及小說中關於生、死、命運的內涵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艾米麗寫道:“如果現在要讀一些東西,顯然你應該讀一些永恆的東西。《活著》就是這樣一流的作品”。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5

“若干年之後,當他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時候,奧雷良諾第二一定會記得六月份一個_雨連綿的下午,他踏進房去看他頭生兒子時的情景。”你看,只是回憶,真的僅僅是回憶而已。

有人說布恩蒂亞家族如同傀儡之家一般運作著,沒有感情也沒有實體。我想,孤獨的心中也未必裝不下真正的在乎,畢竟那種東西,是愛因斯坦和薛定諤都沒辦法的事情。這個家族在黑暗中百年的孤獨與百年的等待,一定有些什麼東西在維繫著——絕對不是費爾南達家鄉那樣的昏色地帶。

整本書想要表達的也許只是一個詞:迴圈。聯絡到當時拉丁美洲歷史迴圈往復停滯不前的怪圈,再怎麼遲鈍的人也多少會往這方面想想——畢竟文學作品源於生活。

至於孤獨,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命運與罪惡,想跑也跑不掉。

其實人這一輩子從可以看到不同開始,就想嘗試著去理解人和事。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那些微妙而關鍵的感性差異,使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說獨立語言的生物。

也許溝通和交流能在島與島之間建造橋樑,但橋樑的存在也終究拉近不了實際距離啊。

很多事情,一旦發生了,就再也抹不掉了,那些事情會改變一個人,也許會成為一個人無法逾越的鴻溝。

我們自己是不是也……?

一般來說,人類定義“回憶”的方式由於是一種美化所以一向自我中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記住了也只是故事,就算本來與自己有關、不過出於種種原因想起來就後悔,情願和自己沒關係,情願沒發生過的事情也會被自顧自從名為“回憶”的盒子裡撿出去不加修飾地扔在意識角落假裝看不見。

直到有一天出現毫無預兆的契機,像看陌生人那樣驚奇地重新發現躺在角落裡的那個未加工半成品,以及為了它花過各種各樣力氣的,幾乎不認識的自己。

像是雨刷刷過玻璃,一下子一切都明朗了。

最後誰擺脫了布恩蒂亞家族的宿命呢?活著的人死了,死去的人依然沉睡著。但在那一刻,如同現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於形式的虛幻一般,他們又在一起了。

想到這些時候看到這樣的結局就好了。要是還能微笑,就好得不能再好了。

搞不清馬爾克斯老爺子怎麼想的,眼下我們可以正大光明地在書店買到正版《百年孤獨》裝文藝青年了。

馬爾克斯老爺子說,這樣的家庭不會再在地球上出現。

但願如此。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6

在這個假期,我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儘管每個人讀完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是都會認為這部鉅著是十分具有價值的,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被作者吳承恩刻劃得淋漓盡致。

《西遊記》是一部極具代表性的名著,故事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形象人人皆知。

在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的途中,遇到火焰山的阻擋,孫悟空戰勝了牛魔王、鐵扇公主,取得了芭蕉扇,才煽滅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繼續踏上征途。

在故事中,白骨精使用陰謀詭計,要吃唐僧肉。為了保護唐僧,徒兒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流血負傷倒也無妨,只要傷得其所。這些描寫都是令人猶如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孫悟空身上有猴子得靈活好動和性情急躁的特點,又有神仙般的七十二變和騰雲駕霧的本領。豬八戒貪吃貪睡,但是有十分淳樸。作者把人身上的特點運用在了這些動物身上,有時還有一些戲劇色彩,讓人神遊其中。因此使這部鉅著的內容變得不再枯燥無味。

通過閱讀這部文學鉅著,我發現這其中也蘊涵著很多的人生道理。其實人生就是如此,在不斷進行中遭遇挫折,有挫折時,就得搬掉絆腳石;一帆風順時,當然就要積極地面對它。

有人喜歡順利,希望一生都不被絆倒,不流淚,不疼痛,不危險,不過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這一輩子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挫折不是魔鬼,順利並不是天使,它們都是我們的朋友,要陪伴我們走完一生。

挫折其實就是一個人在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的絆腳石,致使願望不能實現而出現的不快的情緒。挫折能夠改變人的情緒,也能鍛鍊人的心理承受的能力,還能激發人的潛力。所以挫折不僅僅只是魔鬼,它也具有一定的價值。

通過閱讀《西遊記》這部文學鉅著,我受益匪淺,精彩生動的故事情節使我開闊視野,增長了知識,充實了生活;而它其中蘊涵著的人生道理使我深有感觸,懂得了許多,也使我對人生了解了更多。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7

童年,嚮往著快樂,嚮往著喜悅。我就擁有一個這樣的童年。而凡卡呢?那個九歲就到鞋匠那兒做學徒的凡卡?他和我的童年比起來簡直差遠了。他每天都要在提心吊心掉膽,他的學徒生活實在過得太可憐了:捱餓、捱打、挨凍,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我和凡卡的童年相比,要比他好幾萬倍想到這裡,我愧疚不已凡卡的童年是那麼悲慘,而我們卻是那麼幸福。

凡卡,你童年的遭遇做學徒窮苦的悲慘命運我彷彿看到了凡卡他那骨瘦如柴的身體,一雙又小又細的赤腳都凍得紅彤彤的,在想很心老闆就是因為凡卡給小崽子搖搖籃的時候睡著了,老闆就用皮帶抽打他。

在想想我們做錯了一件事家長也不打我們,在往下讀我彷彿看到了小凡卡的老闆娘,也不給凡卡吃一點東西,可憐的凡卡白天只吃一點兒麵包,中午一碗稀粥,晚上又是一點兒麵包,還要幹繁雜笨重的活。聽到聲聲呼喊:“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在也受不住了!……我給你跪下了,我會永遠為你禱告上帝。”這一幕幕悲慘的情景,那一聲聲哀傷呼喚我不禁想到了和自己同齡的孩子都在家裡享受這快樂的日子;而凡卡呢,本該和我們一樣,他卻在做苦工,我讀到最後一節時,又陷入了沉思,受盡了很多折磨,過著痛苦的生活。

他寫信給爺爺,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告訴爺爺,希望爺爺帶他回去,反映了他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有些情節令我心酸,凡卡雖然寄出了信,但是地址不詳細,爺爺是收不到的,凡卡仍然是逃脫不掉孤獨、悽慘的生活。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8

《愛的教育》的作者為義大利的亞米契斯,本文寫作特點為:採用日記的形式敘述可本文。

本文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裡,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義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在病著,還有著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往看望父親。孩子在醫院卻一直照顧著一個外人,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著那陌生人。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 再請回過頭看看現實,這世界上並非充滿著愛,窮人對富人,許多都是將真正的愛看作是一種奢侈品,而將金錢、利益至上的人。

我認為《愛的教育》雖然講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著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在閱讀時好似把我帶入了廣闊的社會中去,它真是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每個故事都講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愛可以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19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裡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裡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0

讀罷《邊城》,腦海裡留下的只有一片青翠的綠色,那種綠不同於油畫家筆下沉穩厚重的墨綠,也不同於水墨畫中輕描淡寫的石青,而是一種純粹且通透的青翠,翠得發亮,翠得瑩潤,翠得彷彿能憑空沁出芬芳的水氣,翠得彷彿草木間所含的天地靈氣都劈面撲來。

想必是沈老先生難以忘懷故鄉的蔥翠,所以他賦予女主角同樣美麗的名字——翠翠。翠翠就如同白娟前的一條靈巧繡絲,烏黑油亮的髮辮透露出青春的氣息。她一跳,白娟上就出現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她一笑,白絹上就現出了一座玲瓏的吊腳樓,她走得越遠,白娟上的景象就越多,當她拿起那支古舊的船槳時,一座湘西邊城的全景便躍然展示在讀者眼前。

發乎情,止乎禮。翠翠的愛情似乎戛然而止,年復一年的渡船上何時才會重現當年那個翩翩少年的身影?死亡建築起一道看不見的橋樑,被橋樑生生分開的愛人可還能重聚?年復一年執著等待的翠翠不知道,最終允准這段姻緣的順順也不知道。若是回來,便是愛情戰勝了死亡,若是沒有,那麼倫理終究高於情感,無論結局如何,茶峒裡的人們都真誠地活著,他們不愧於天地,無悔於自己,淳樸而高貴。

小說的開頭就向我們展現了一片寧靜自然的鄉村景象,沈先生把湘西小鎮茶峒上老艄公祖孫相依為命的平凡生活婉婉道來。主人公翠翠是個像觀音一樣的女孩子,是湘西山水孕育出的美麗精靈,她天真純情,善良羞澀,對美好的生活和愛情有著渴望和嚮往。她就是邊城的象徵。翠翠與爺爺的至深親情,翠翠與儺送朦朧無果的愛情,天保與儺送間的手足深情,祖孫二人與村裡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鄉鄰關係……共同勾劃出了純樸的風土人情。

故事隨著如溪水般清靈地慢慢展開,每一個字元都熨帖在心上,看似平淡敘事、語言也充滿著口語化,卻讓人能品出一種優雅的美感,這真是令人驚歎。這個故事裡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沒有扣人心絃的矛盾衝突,卻用真情真意寫活了一座質樸的小城和那裡淳厚的人們。沈從文先生的筆觸細膩恬靜,又帶著淡淡的愁怨,讓生活在喧囂現代都市的我不再心神浮躁,慢慢沉浸在這個世外桃源中。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1

《茶館》是以北京一座茶館為舞臺,事實上,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以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混戰時期和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崩潰前夕三個不同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茶館》是老舍秀的戲劇創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說,它是“中國戲劇空前的範例”。

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群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一顯得重複。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一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高官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一情節,彷彿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麼一個走著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茶館》裡有些語言我特別喜歡。大傻楊的話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開幕辦法。我從來沒聽過數來寶。我發覺了中國人跟美國人說話的法子很不一樣,差別相當大!中國人是比較含蓄;他們常用客氣話和婉轉的話,這是中文最難學的地方!在《茶館》看到了地道的中國人的說法,笑的是在第二幕,兩個拜把子兄弟想娶一個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訴劉麻子他們的奇怪要求,他們當然不直說出來,反而他們說,“這兩個人穿一條褲子的交情……沒人笑話俺們的交情。”劉麻子同意,“沒人恥笑。”他們又說,“那你說這三個人的交情也沒人恥笑吧?”我也很喜歡劉麻子的反應。“平常都說這小兩口兒,小兩口兒,誰聽說過小三口兒的呢?”中文裡真有微妙的意義!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2

每個時代有英雄或者說代表人物,但平凡的人才是時代的負荷者,才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翁。平凡,這樣一個洗盡鉛華的詞,從口中讀出來,無端端的就讓人有歷經磨難之後的淡定從容而又寬厚良善之感。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任何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說中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一些愛情小說的纏綿悱惻深刻動人,甚至一點華麗矯情的詞藻都沒有。整部作品平淡而又質樸,在路遙的筆下,一個平凡人的生活圖景就浸潤在這幾十年的時光裡,普通,但又蘊含著勞動人民特有的淳樸與堅強。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黃土地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他們在這個荒涼的土地上貢獻了一生。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苦難與拼搏,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等這些平凡的元素為我們展現了勞動人民瑣碎而坎坷的生活。作者為我們闡釋了平凡和苦難,這才是生活的意義,人生就如同一個苦行僧的修行過程,我們要嚐盡困苦,才能修習圓滿。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醜惡,人情世故都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一一折射出來。輕易地,我就對文中的人物產生了共鳴。因為自己的家鄉就在農村,感覺裡面這些平凡而深刻的人物形象不經意間就會與自己的鄉親們重合。看這本書的時候,淡淡的熟悉感一直充盈著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糧食作物,播種收穫,父母兒女,還有不時的分別與團聚。家庭中有過節時的歡悅,有結婚時的喜慶,也有喪禮是的悲涼,還有親人去世的哀傷,更有日常生活中小口角和平時的小娛樂,這就是鄉村人的生活。雖說人生如戲,但戲臺上的情節是緊湊的,跌宕起伏,扣人心絃,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融合在幾幕劇裡。但人生充滿著瑣碎的矛盾糾葛,纏繞而又糾結的小細節,你牽著我,我絆著你,剪不斷,理還亂,欲說還休。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恨情仇是存在的,但平凡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電視劇裡的這些情節抵不過日常生活中的細水長流,天冷的一句噓寒問暖,天熱時的一碗綠豆沙就足以慰藉我們乾涸的心靈。

《平凡的世界》展現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群體的奮鬥史。少安敢於和現實頑強抗爭但又不時地屈從於命運的安排,面對深愛的青梅竹馬的潤葉,毅然斬斷情絲,和陌生的外鄉人秀蓮結婚;在辦磚窯廠時既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難時又不時灰心喪氣。而少平勤勞樸實,珍惜親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面對困難更是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同時他對生活充滿理想和激情,但又腳踏實地。他放下了讀書人的架子,去做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在勞動中體會充實;但他又從不放棄自己在知識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學習的上進心……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人生時刻處於零公里處,那麼要旨還在於我們不斷的奮鬥,並且將這種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

當然,書裡面也流淌著深厚的愛與情。對那片蒼涼而又貧瘠的黃土地的愛,對父老鄉親的深厚感情,這裡有親情,有友情也有愛情。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潤葉與福堂的親情,曉霞與福軍的親情,少平與金波的友情,潤葉與曉霞的友情……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3

活著,真好

——讀餘華《活著》有感

人生難以一帆風順,定會跌宕起伏。這起伏,可能對生命的旅途無關痛癢,諸如作業被批,小考失利;亦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諸如大學聯考、從業……

但是,無論大喜,亦或大悲,只有活著,你才能感知這一切,才有機會去細品人間甘甜,才能去遍嘗人間疾苦。

書中,春生,書裡一個自殺而不是為外界因素而死亡的人,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灰冷的印象。被拉去當兵,他沒想過自殺;為了搶一兩個大餅而鼻青臉腫,他沒想過自殺;一次次逃走又被抓回,他亦沒想過自殺。他知道,戰爭終究會結束,即便周圍一片黑暗,在那遙遠的地方,仍有一絲微茫光明。他熬過了戰爭,終選擇了自殺。或許,是從縣長位置跌落又為萬人所指,身心飽受摧殘,或許,是十年_,心中的光明比戰爭的結束來得更遙遙無期,無論怎樣,他都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都不會看到、勝利降臨眼前了。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所說“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是的,一切好的、壞的、樂的、悲的,只要我們都還活著,這一切的一切都會被時間的長河,衝散到天涯。

本書的主人公,福貴,給人的,則是一種渡盡劫波仍積極向上的人生色彩。他家道中落,一個地主家的公子哥兒淪為無家可歸,親人都離他而去,甚至和他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根也死了。前路悽苦,他為什麼要活著?人生黯淡,為什麼還要“熬”剩下的一天天呢?為什麼還要苟延殘喘地活在這個令你身心俱疲的世界上呢?看完《活著》以後,這個問題曾一直一直在困擾著我,無解。苦根死後,他,沒有隨著已故的親人,一起奔赴那虛妄遠方,而是天天和老牛一起,孤苦伶仃活在世上,獨嘗世態炎涼。

生命是享受一切的基礎,是創造有意義人生的前提。福貴嚮往著以後的日子,對將來的未知充滿憧憬,經歷諸多磨難,不屈不撓,即便在他親人都離他遠去剩下孤零零的自己,即便只剩下一頭和他一樣蒼老的牛。他堅定地、堅定地要活下去,希望這頭牛會成為他人生旅途中的最後一位伴侶,在他心裡,還有一片沒有被那種磨難所塗黑的大光明。福貴渡盡劫波依然仰起頭來微笑的頑強,永遠不會被困難_的堅韌,對生存對生命的難以描述的的渴求,給我心靈的震撼。

活著,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只有活著,才有機會斟酌悲喜;只有活著,才有資格評點成敗;只有活著,才有心境品味榮辱;只有活著,才有精力參悟生死……

有生命,才能享受這一切。活著,真好。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4

我最初看“老人與海”之後,只感嘆了一句,人最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征服了什麼; 但是,我現在再看的時候,卻有另外的感受。老人與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饒的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過,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饒的製造問題,然後再去解決他,到底這世界最後誰征服誰,征服了之後做什麼,為什麼要征服而不是……

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在與親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參加過美國人的英雄思維,就是強調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後的他,開始思考徵服的意義,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國在越戰裡的結果,海明威是越戰裡的老人,人類的生存意識是海,如果盲目的強調一個生命對另個生命的征服和佔有,即使進行著不屈不饒的過程,結果只有海明威所寫的,老人空著手回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會打敗他”, 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很多東西,在名著裡都是留下很多東西的,思考思索是所有作家的天性和責任,我愛作家和文人,愛一切在生存的壓力下不放棄思考的人們。

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平凡的老人,一條普通的大馬林魚,在茫茫大海上發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經歷。也許沒有大海,就沒有魚;沒有魚,也就沒有漁夫,同樣也就沒有折斷不平凡的經歷了。正因為有了大海,才讓漁夫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卻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把魚殺死,但又遭到了鯊魚的襲擊,賊後的結局可想而知,這條大馬林魚只剩下了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一切的肉體都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個軀殼,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任人擺佈,但是誰又願意去操控它呢?它只不過是一堆毫無利用價值的骨架。

然而,一個悲劇性的故事裡,卻折射出一個“英雄人物”——老人聖地亞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失敗者。因為作為漁夫,捕不到魚,還能算是真正的漁夫嗎?而可貴的還是他卻能在第八十五天決心駛向遠方的大海去釣魚,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難道不令我們佩服嗎?不論是魚叉,小刀,短棍。一次次被鯊魚帶走,但他始終用盡一切手段進行反擊,什麼也無法摧殘它英勇的意志。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夾雜在大海的咆哮聲中,迴響在我耳旁。一個人把生命都壓了上去,與敵人做殊死的博鬥,能不算英勇嗎?我想鯊魚正是宇宙間一切破壞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義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隨時隨地都存在這股破壞力量,人生是不停地迴圈著的,喜劇的落幕,不就是悲劇的上演;悲劇的落幕,也就意味著喜劇的再度登場。老人將大馬林魚殺死看似是完美的結果,但同時他還在“醞釀”這自己的悲劇。鯊魚的襲擊,就是應得的報應。一個人生活在世上總是有所追求的,無論追求的東西是好,是壞,追求的手段是正義,還是卑劣;也許能夠得到就是最好的結果吧。在充滿悲劇色彩的全文中仍有一絲亮點,那就是孩子。孩子帶回了老人失去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分童心,一分天真,那麼世界不再總是灰色,就算當時你享有的是最後的晚餐,也不會忘記在飯前洗手,飯後漱口了。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題嗎?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為何有勇氣面對死亡,卻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呢?難道失敗真的如此可怕嗎?冷冷的海風裡夾雜著一股血腥,也許人真正害怕的可能是這些吧!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5

我喜歡讀書。如果問我對哪篇課文印象最深,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凡卡》。因為學完這篇課文後,我的心裡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心酸,尤其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凡卡的遭遇,更讓我體會到了“舊社會”的深層含義。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9歲的凡卡,在一家鞋店幹活,但是處處遭到老闆娘和那些夥計們的欺負。凡卡決定要給在鄉下的爺爺寫封信,信中寫道:“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裡,回到我們的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吧,要不我就要死了……”可是凡卡並沒有寫清地址,也沒貼郵票,郵差還是醉醺醺的,因此凡卡的爺爺無法收到這封信。即使收到了,也不會來看凡卡的,因為凡卡的爺爺並沒有那麼多的錢……

凡卡的悲慘遭遇,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尤其是凡卡信中的內容,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竟然受到了那麼多痛苦的遭遇,難道這還不足以代表著舊社會的邪惡力量嗎?鄉下的日子雖然會挨餓受凍,但卻是快樂的。

再想想現在的我們,吃的是美味佳餚,穿的都是新衣服,玩的還都是高檔的玩具。在爸爸媽媽的眼裡,更可以稱得上是“掌上明珠”,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可凡卡呢,幼小的凡卡父母早已雙亡,只憑著爺爺那點單薄的收入生活著,每天還要給老闆的小崽子搖搖籃。而生活在這樣好的環境裡的我們卻從不知足,現在的我們和凡卡相比,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啊。

在課文中,凡卡想要見到親人竟然是一個夢想!而我們呢?我們擁有了很多的幸福與快樂,應該更加去體貼、去愛自己的親人。

學了這篇課文,我心裡有太多感觸。我想: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努力學習,共同開創美好明天!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6

從小是一個少爺,一個無知的小孩,到一個為了一百畝田而瘋狂賭博的年輕人,以致賭光了家產,被國民黨抓去拉大炮,到了人生的末端,親人紛紛先他而去,只留他苟活著。這麼一個苦命的人兒呀,就是餘華作品《活著》的主人公——福貴。他早年喪父母,中年又喪了一對兒女,那可憐的妻子和女婿呀,死神也不放過,還有他那唯一的外孫兒苦根,因吃多了豆,也被活活撐死了。

福貴,他一生不福不貴。作者的“假惺惺”有點讓人反感,他經常會在你被悲慘的情節弄得快窒息時,加入一絲淡淡的喜悅,如同在黑暗的世界中給了你一絲絲的光明。而當你剛剛鬆了口氣時,你卻發現這只是個巨大的陷阱:就像有慶長跑得了第一,緊接著就面臨死亡;鳳霞懷孕了,一家人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顏,不久,她又因難產而死了。

作者的手法真是太殘忍了。他讓我驚愕地站在那裡,站在他描繪的世界裡。我彷彿看到一棵快枯萎的樹,剛抽出一點讓人喜悅的丫枝,他便無情地舉起斧子,攔腰斬斷,斬斷了這讓人期待的美好。

我想福貴活下來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太可怕了,死了一堆人,都是他的親人,全是他的血和肉呀!最後只留一頭老了的牛和他相依為命。他留在世間還有什麼意思,他的靈魂是不全的。我曾以為失去自己喜歡的東西是痛苦的,可是福貴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那僅僅是痛苦嗎,那是絕望。當絕望在你心中時,你雖然活著,但已經是死人了,所以福貴沒有真正痛苦過,他是萬念俱灰,是行屍走肉。

我想餘華寫作的目的是讓我們感悟人生的沉重吧,直到看到他說的寫作緣起——

“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的那位老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這樣的一篇小說,就是這篇《活著》。”

人在活著的過程中免不了苦難,但你必須去忍受。這也許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吧。但是我的感受完全不止這些,它引起了我對人生的思考。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7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題記

小小的一本書,蘊含著巨大的哲理。簡單質樸的語言,卻演繹著最悲傷的故事。書中的每一個字元,都帶給我心靈的震顫。

這本書告訴我最重要的道理就是:擁有時要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再追悔莫及。生命在最美好的年華要活出最好的價值!

小說講述了福貴的人生經歷,他原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兒子,後來又娶了一個城裡的有錢人家的女兒。生活本應是幸福美滿的,但他卻不懂得珍惜,三天兩頭跑進城裡去賭錢,終於有一天他賭光了所有的家產,一貧如洗,家破人亡。而他自己也歷經磨難,但他在一次次的苦難中堅強地活下來了。他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用樂觀與積極去努力活得更好。富貴,他的一生是悲苦的,命運對他是殘酷的,而他的不幸有一半又是他早年玩物喪志造成的,他之所以因為活著而活著,是對生活的一種妥協,是歷經磨難後的無可奈何,更是他所處時代的悲哀。

但我們不一樣,我們幸運的出生在一個和平盛世,所以我們有條件去昇華一下活著的意義。我們要去追求更高層次地活著。“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這個盛世將由我們來延續,我們肩負強國盛世之夢,我們怎能讓生命虛度?我們要讓生命起舞,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將是對生命的一種辜負。我們要活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中國為什麼會有如今的盛世?是因為中國擁有一群有夢想,有抱負,有愛國之心的人才,是他們用血與汗締造了中國如今的高度。而我們青少年就是中國的下一代,代表著下一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擁有無限潛力的種子,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所以我們要活得精彩,活出價值,去延續中國的盛世,去創造世界的輝煌。

如今,現代科技十分發達,網路是把雙刃劍,它帶給我們快捷方便的同時也讓許多人走向了深淵。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越來越多的種子萎縮,越來越多的花苞凋謝,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走上富貴的老路。我想大聲呼籲沉迷網路的少年們,抬起我們的頭吧,風華正茂,年華正好,我們一定要珍惜青春時光。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行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前路多麼崎嶇不平,我們都將會走出陽光大道。相信自己吧。夸父逐日不語,鵬飛萬里無言,一切皆有可能。縱使前方荊棘密佈,縱使寒風刺骨,忘掉所有藉口,哪怕遭遇困難,也要讓行動書寫奇蹟,收穫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加油吧,祖國的花朵們,綻放笑容,讓我們與盛世同行。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8

今天,我閱讀了《凡卡》一文,心中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不斷閃現出一個個畫面。

九歲的凡卡,他只有九歲呀!這麼小的年紀,就被老闆折磨。在寒冷的冬天,他蜷縮成一團,決定給自己的爺爺寫信,他希望爺爺能來接他回鄉下。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信根本就寄不出去了,爺爺是不可能收到的。凡卡帶著對現實的絕望和對鄉下美好生活的嚮往,偷偷給爺爺寫信,只能以夢幻為結尾,引人深思。

凡卡在寒冷的冬天,只能在牆角蜷縮著身體。與他相比,我們實在是太過幸福了。我們住在溫暖的房間裡,身上穿著暖和的新衣,“寒冷”這個詞離我太遙遠了。凡卡不僅過著寒冷的日子,每天還要忍受飢餓。然而,我們感受到飢餓嗎?每天吃飯時,我們都可以吃到豐盛的菜餚,父母已預備好了我們愛吃的菜;夜晚,母親又為我們準備好了夜宵,對我們的關懷無微不至。因此,“飢餓”對我們實在太陌生了。

面對親人的關懷,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這對凡卡來說,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他後來進入了甜蜜的夢鄉,他夢見了,他夢見爺爺正在炕上讀著他的信,夢見了自己離開了這個鬼地方。可是,這只是美妙的夢幻,對凡卡而言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童年,然而,凡卡的童年卻充滿了傷痛、無奈與絕望。讀著《凡卡》,看著他寫給爺爺的信,不禁心裡絞痛,我彷彿聽到了他深深的嘆息聲。幸福與凡卡是多麼的遙不可及啊!與凡卡相比,我們實在太幸福、太幸運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親人對我們更是關心有加,讓我們加倍努力,用實際行動回報那些關心、愛護我們的親人,回報祖國,回報社會!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29

很早就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來。但是,很可惜,總是沒有機會拜讀這句話的來源——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前些日子,最後鼓足了勇氣,翻開了這本心儀已久的著作。

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兩大印象。首先就是書中處處可見的比喻,在者就是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正是這兩點,讓我對此書著迷不已。

先來說說此文中到處可見的比喻吧。這但是我對這書著迷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真是不明白錢鍾書先生腦中還有多多少少這種巧妙的比喻。他總是能夠把兩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聯絡在一齊,而且是那麼的貼切。用好水果比喻女孩子的臉,用政治家的大話比喻女人的大眼睛,用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比喻那張假文憑,新鮮!也正是這些不失時候的恰當比喻才給了書中這個本為爾虞我詐充斥著的世界一絲光點。這些比喻中有許多的典故,也許只有向錢鍾書先生這種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文人,才能把典故用得那麼得心應手,用得那麼生動幽默吧?!

這人物當然是一本好書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圍城》中涉及的人物可謂是“種類繁多”啊,簡直是五花八門,什麼教授、司機、銀行經理、助教……但是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特點。比如滿口道德,卻又滿腹封建半舊遺老的李梅亭;虛偽庸俗,在情場上耍盡手段讓眾多男子拜倒於她石榴裙下的蘇文紈;俗不可奈的胖子“大詩人”曹元朗……正是這各色人物,真實再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知識分子靈魂的空虛和精神上的病態。但在這眾多的配角中,主角的個性是最鮮明突出的。此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但是給我留下了及其深刻印象,似乎他的每一次出場都會給我一種新的認識。

讀書名著心得800字 篇30

《圍城》是一部看似超然實際無奈的笑面悲劇,學者式的幽默,妙趣橫生,夾帶著機智俏皮的諷刺,令人低徊輕嘆。

小說主要講的是:方鴻漸留洋後歸鄉,受到恭維,但其留學期間遊手好閒,只混到假文憑,所以回鄉後只在一個小規模的銀行工作。這期間與蘇文紈、唐曉芙發生情感糾葛,無果。與趙辛楣同孫柔嘉等人到三閭大學任教,後因種種原因回到上海,途中與孫柔嘉訂婚。本以為婚後會幸福美滿,但終因雙方家庭的關係與壓力,最終不歡而散。方鴻漸神經麻木,感到人生的諷刺與傷感……

《圍城》把婚姻描述成了一座“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

主人公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不敢多言,言不由衷,以致一步步陷入婚姻陷阱中,最後自食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三閭大學著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地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裡,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

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他倍感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情的大手掌控著。本就無才的方鴻漸只能屈服於這隻手,接受朋友的施捨,踏入婚姻陷阱,事業低谷。

此外,趙辛楣也總踏不進蘇文紈的圍城,但之後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思想的圍城;兩任岳父逃不出面子的圍城。總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圍城,這也是民國時期封建與崇洋思想的盲目結合所帶來的弊端。

錢鍾書先生以幽默的語調,除了批判當時人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為,調侃當時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妯娌之爭、情敵同事之爭外,真正闡明的是:生活本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牆內過完一生。每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於你在這圍牆下是否活得精彩。

事實上,這座無形的圍城始終存在,只是錢鍾書先生把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更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也有同樣的圍城。

就學生自身來講,學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同學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裡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從我們出生起就有著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

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牆,因為只要我們在生活,我們就永遠處於圍城之中。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在其中不斷拼殺,始終保持著一顆積極的心去創造這座圍城裡的異彩,讓圍城中的生活變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