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精選22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19W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

《富蘭克林自傳》講述的是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從默默無聞到功勳卓著的奮鬥歷程,是一部成功勵志的傳世經典之作,它包含了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美與善的道德真諦,被公認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精神讀本。閱讀此書,是與一個偉大心靈的對話,使我們收穫一份人生修養的智慧,完成一次實現美國夢的奮鬥歷程和完美道德的精神之旅。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精選22篇)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一位在許多方面均有建樹的通才。他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還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發明家、作家和思想家。在18世紀美國,他是僅次於華盛頓的最著名的美國人。拜讀完他的自傳,我深切感受到他勤懇、誠實、好學、簡樸、公正的偉大品格,他善於交際,樂於助人,處理問題能力很強,熱衷於社會公共事業,恰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美國精神:獨立自主、主動進取、勇於探索。

縱觀其一生,富蘭克林並沒有太優越的成長環境,可以說是平淡出場。他於1720__年出生於北美洲的波士頓,在家中17個孩子中排行15,父親做油燭生意,因難以承擔他的上學費用而迫使他中途輟學,從12歲起就開始在哥哥的印刷鋪裡做學徒,儘管日子很艱難,但他卻用閒暇時間刻苦學習,閱讀了大量書籍。在政治、科學、歷史、文學等方面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他這種從貧窮到富裕、從卑微到偉大的自我奮鬥、自我實現歷程,給了我很大啟示。

富蘭克林熱愛讀書學習,善於獨立思考。即使工作忙碌,生活貧苦,他仍然懷著強烈的求知慾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買書和看書。他可以為了省錢買書而不吃葷食,他可以為了早日歸壞所借書籍而挑燈夜讀,他在艱苦的學徒生活中仍然擠出閒暇時間努力讀書,學習知識。他對於閱讀到的知識或者意見能夠獨立思考分析,批判的吸收學習,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這更加讓我堅信書是無價之寶,是最大的快樂。

富蘭克林還是一位勤奮踏實、努力工作的人。他從10歲起輟學,12歲便開始從事印刷業工作,一直勤懇工作,成為技術高超的印刷工人,並於1726年自營印刷工廠,從此事業蒸蒸日上。這使我們年輕人早日意識到潛心事業、節儉生活的重要性。

富蘭克林一直重視培養自己的文學修養,提高寫作能力。他從小就對寫作很很感興趣,喜歡閱讀詩歌散文,然後通過模仿名家作品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加上他很強的分析問題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經常在報紙上發表自己寫的評論文章,這種能力極大的幫助了他政治事業的發展。相比之下,大學期間我更應多寫論文,完善思路,提高寫作能力。

富蘭克林十分重視自己的美德,他給自己提出了13個要求,分別是:節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決心、儉樸、勤勉、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貞潔和謙遜。他一直在盡力做到這些,儘管難以完全滿足要求,但他還是堅持不懈,讀到此處時,我不禁為這位世界偉人給自己提出的高要求而驚歎。我想能夠做到那十三條的人們都能稱之為“聖人”了。雖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只有努力做了,才有做好的希望。我的目標是在自己身上培養這些美德,學習富蘭克林,一個時期內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點,養成良好習慣後再培養另一項。於是我安排節制為美德培養的第一位,因為它需要大腦冷靜,思維清晰。這種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經常保持警惕,抵抗舊習慣的惰性,並遏制無窮無盡的誘惑,在獲得這個美德後再培養其它美德就容易多了。

富蘭克林喜歡交朋友,他謙虛謹慎,勤懇真誠的品格讓他非常受人歡迎。他經常和朋友參加讀書、寫詩及辯論的活動,慢慢的他自己組織起各種讀書及討論社會問題的活動,體現了較強的社交能力。他與許多朋友都保持了終身聯絡,這點讓我十分欽佩。交一個朋友容易,但經營一份友誼卻很難,唯有真心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真心回報。

富蘭克林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他積極從事公共事業,併發明瞭許多造福人類的有用東西。他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屬於某個宗教,但是他相信上帝,相信自己應該為了社會正義和人類幸福而努力。他創辦了美洲第一家會員制圖書館,建立了費城學院,成立了全美首家醫院;他發明了避雷針、新式火爐、新式燈塔;他的《窮理查年鑑》為許多普通民眾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參考;他在費城、賓州擔任許多社會職務,包括郵局、警務、消防、議會、軍隊等。他能夠非常勝任這些社會職務也顯示了他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毫無疑問促使他最終在政治上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

我覺得以上這些都是一個普通人最基本的素質,只是富蘭克林全部做到了並且做得很好,所以他成功了。所謂見賢思齊,當我讀完這位偉人的奮鬥歷程後,即使不去刻意模仿,也會被他刻苦勤奮、追求上進的精神所感染,從而激勵自己在學習和為人處事上努力自我完善。同時,我感受到,擁有高尚的品格,不斷學習思考,為他人及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我們每個人都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來的自我束縛,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理想和幸福,明白要前進就要志在前進。我想這就是富蘭克林精神的核心吧!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2

富蘭克林自傳是一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歷經百餘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它包含了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善於美的道德真諦,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讀本。毋庸置疑他是歷史上最傑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這本書告戒了人們遠離陋習,遠離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縱觀其一生,富蘭克林並沒有太優越的成長環境,應該說是比較平淡的出場,1720__年出生於北美洲的波士頓,家中有17個孩子排行15。父親是從事蠟和肥皂的小商人,進過兩年學校,後因家境窘迫輟學。2歲在哥哥的印刷鋪裡學徒,學徒的日子很艱難,然而他卻利用學徒的閒暇時間刻苦學習,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在政治、科學、歷史、文學等方面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他還通過自學能熟練的運用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

1726年富蘭克林自營印刷工廠,從此事業蒸蒸日上。創造了一個美國夢的傳奇故事,他印刷併發行影響巨大的《賓夕法尼亞》。他發明了避雷針、兩用眼鏡、新式火爐和新式路燈。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聯合就死亡”的口號”並起草“獨立宣言”1771年出版了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生動的描述了其成長曆程。告戒了人們要積極向上。

此書裡好多人生箴言都是富蘭克林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讀此書不但要感悟那些人生箴言,還要結合自身人性修養等方面完善自我,本書每一章講述的都是他生活的真實寫照,章章都講述了做人做事的感悟,並給我很很多啟發。

在他看來,讀書是他開啟幸福成功之門的鑰匙.書是無價之寶,是他最大的快樂。書給予我們智慧,堅定我們的決心吧,讓我們能夠隨智慧而行,讓高尚的智慧充滿我們靈魂。

富蘭克林十分重視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給自己提出了13個要求,分別是:節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決心、儉樸、勤勉、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貞潔和謙遜。他一直在盡力地做到這些,儘管他也很難完全滿足要求,但他還是堅持不懈。我想能夠做到那十三條的人們,已經都能稱之為“聖人”了,事實上這樣完美的人確實少見,但是能追求這樣的完美的人也能在美德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我的目標是在自己身上培養這些美德,所以我認為最好不要一下子全都嘗試,我覺得這是很難辦到的,還是在一個時期內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點上為好。我將這樣的美德培養成習慣,然後接著在培養另一項。於是我安排節制為美德培養的第一位,因為它需要頭腦冷靜,思維清晰。這種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經常保持警惕,抵抗舊習慣的惰性並遏制永無窮盡的誘惑。在獲得了這個美德後再培養美德就容易多了。

在辯論的時候也看到富蘭克林早期並不謙虛,我也經常犯類似的錯誤,辯論的時候沒有必要以非常強勢的壓倒別人,儘管在當時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快感,但一定要體會別人的感受。

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富蘭克林這位被尊為美國國父級人物,能終生保持勤儉的工作作風,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對比眼下的自己和現在大多數人們顯的多麼的浮躁。

我希望人們以後都需要在:寡言、謙虛、儉樸、方面多加註意,去除這些壞的習慣,也許對自己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有一點,我認為是必要的,就是每個人都應該通過此書,更加明白教育等公共事業對人類以至一個城市、國家的影響。

富蘭克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我看來,能夠給人類帶來幸福的,與其說是千載難逢的巨大的幸運,倒不如說是每時每刻發生在他們身邊的瑣細的方便。”我認為,這句很有啟發性的話提醒了人們:不要只顧那些百年不遇的幸運,而忽略了身邊的小事;這句話也很好地解釋了富蘭克林的那些造福人類的發明和他成為發明家的原因。

富蘭克林能在如此多的領域做出對世界產生影響的事,應該很大程度上依靠他的習慣,非常遺憾不能看到他後半生的傳記,也許他的後半生我更感興趣一些,其實人往往這樣,喜歡看到輝煌的一面。

看完富蘭克林自傳後,深深的感知人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來的自我束縛。要前進就要志在前進。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3

富蘭克林生於1720-年1月2日由於他出生在貧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幾次被迫輟學在小商店裡打雜。後來又在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最後自己在費城開了一家印刷所。他在這期間過著艱苦的生活住得簡陋吃得簡單。但是卻一直有一種非常強大的精神支撐著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還始終懷著強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讀書和買書。

在他看來讀書是他開啟幸福成功之門的鑰匙。書是無價之寶是他最大的快樂。正是因為如此他同小了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

成功背後卻是無比的艱辛最後當上了美國的總統而且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新式火爐避雷針高架取書器自動烤肉機三輪鍾等。

我對富蘭克林的感嘆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就品嚐到了成功的果實。他為全美國人們創造了幸福。我們應該學習富蘭克林的這種精神。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4

富蘭克林生於1720__年1月2日由於他出生在貧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幾次被迫輟學在小商店裡打雜。後來又在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最後自己在費城開了一家印刷所。他在這期間過著艱苦的生活住得簡陋吃得簡單。但是卻一直有一種非常強大的精神支撐著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還始終懷著強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讀書和買書。

在他看來讀書是他開啟幸福成功之門的鑰匙。書是無價之寶是他最大的快樂。正是因為如此他同小了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

成功背後卻是無比的艱辛最後當上了美國的總統而且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新式火爐避雷針高架取書器自動烤肉機三輪鍾等。

我對富蘭克林的感嘆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就品嚐到了成功的果實。他為全美國人們創造了幸福。我們應該學習富蘭克林的這種精神。

看這本書之前,對富蘭克林的瞭解只限於中學物理課本。

看了前言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想看完,因為被他太多的經歷和特質所吸引。

那是一個時代,人們以科學作為茶餘飯後談資的時代。以人的學識和品格作為標準的時代。

而生在這個時代的富蘭克林,即使因為家庭因素輟學學習印刷技術,當了很多年工人。仍然靠著自己的勤奮,智慧,還有人格魅力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這不是一本完整的自傳,於我而言卻是完美的。少了很多刻意的修飾,只是樸實的敘述,評論,還有教誨。他甚至沒來得及寫完便長辭於世。留下的,是讀者無限的感動,感慨,還有反省……

在學習靜電的課上,我和同學們分享了富蘭克林的十三中美德。

富蘭克林自傳是一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歷經百餘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它包含了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善於美的道德真諦,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讀本。毋庸置疑他是歷史上最傑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這本書告戒了人們遠離陋習,遠離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學習富蘭克林不一定是多麼崇高偉大的理想,實際上,從富蘭克林的自傳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擁有高尚的品格,不斷學習及思考,為他人及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我相信這就是富蘭克林及美國精神的核心吧。

歌德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多讀書,讀好書,不僅能從中增長豐富的知識,而且又能提高寫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獲得努力的方向、生活的目標和成功的信心。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5

“若想在屍骨已朽之時尚不被人忘記,要麼寫點值得一讀的東西,要麼做些值得一寫的事情”這就是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說的。富蘭克林是多麼令人敬佩的人。他通過“風箏實驗”發明了避雷針,為我們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富蘭克林七十八歲的時候一本《富蘭克林自傳》在他的筆下誕生了,讀了這本書後,我更深一層地瞭解了富蘭克林。

文中講到在富蘭克林小的時候,他的父親讓他在家打打雜什麼的,可富蘭克林一心想到海上闖蕩,由於他的父親不允許,他最後只好到哥哥的印刷所去。當學徒空閒的時候,他就到圖書館看書。對富蘭克林而言,“讀書是我讓自己享受的唯一樂趣。”所以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得許多的知識.文中還講到他偶然看到了一卷零散的《旁觀者》,便把它買回來讀了好幾遍,真是愛不釋手,便試著自己寫《旁觀者》,然後把自己的《旁觀者》與原文加以對比,發現一些錯誤,便予以糾正。經過無數次的改正,他對原文的章法或語言有所改進,鼓足了他的信心。

通過閱讀富蘭克林的自傳,我想到了自己。在我小班的時候我就對古箏情有獨鍾,深深地愛上了它。於是在我的業餘時間,我選擇了古箏這個愛好。隨著時光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的演奏水平也有了突飛猛漲的進步,在宜興、南京等地的比賽中還得到了一等獎。我每天都勤奮的練著,每到晚上我都會讓家人陪著我練習,時不時還把媽媽拉在身邊聽我彈。就這樣,由於有了每天讓媽媽陪在身邊當聽眾的習慣,因此我膽子也壯大了幾分.有一年,我接到要去北京比賽的通知,我就更加努力的去練習了,不管寒冬臘月、嚴寒酷暑我都堅持練習,並且寒假和暑假都去老師家練習,因為只有多練,才能在比賽的時候不緊張。有句諺語是“藝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嗎!經過緊張的等待,終於到了比賽的那一天,我懷著激動不已的心情進入了“華夏之星”的比賽場所。看著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一張張充滿自信的面孔,我的心裡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信心也像傘兵跳傘——一落千丈。我緊張的腳直抖,看見評委那嚴肅的表情,聽著別人那優美的琴聲,真是把我“火上澆油”。在我身旁的大姐姐鼓勵著我:“加油,不要緊張,你一定可以的!”我心想:我一定可以的,既然老師選我來參賽也是信任我,我可不能辜負了她呀!該到我了,我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就這樣,每一根琴絃都被我彈成了一個個優美的音符,一隻只可愛活潑的音樂小精靈就在我的手指下誕生了。彈完後我信心十足的走出了考場,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可等我過了十級,媽媽還是督促著我,讓我繼續練,可我沒堅持。現在想想和富蘭克林那堅持到底的精神,我很慚愧。“恆心+耐心”才能成就輝煌。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富蘭克林的精神,做個有恆心的人。

又看完了一本名人傳記《富蘭克林自傳》,其實對富蘭克林瞭解的很少,知道以前書上介紹過他做雷電的實驗,以為是個大發明家,看到書的介紹,才知道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又以為他是個總統,但是介紹上卻隻字未提,原來沒有做過總統。對富蘭克林的瞭解確實很少。看完了他的傳記,發現富蘭克林是一個極有影響的人物。

富蘭克林是輟學在家,和父親學習皁燭業,後來對這個行業不感興趣,跟著同父異母的哥哥學習印刷業,在當時印刷業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富蘭克林在這個行業裡確實做出很大成績,學到很多技能,並且指導別人從事印刷。

富蘭克林極愛閱讀,印刷業剛好滿足了他閱讀的慾望,他有機會閱讀到大量的書籍,後來發現富蘭克林非常忙,他還是一個社會活動家,非常奇怪,他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時間來看書,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可能是由於他是一個勤奮的人吧。富蘭克林的是非常勤奮和節儉的。

富蘭克林非常善於辯論,而且喜歡辯論,後來富蘭克林發現辯論其實也不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時,就漸漸收斂了,但是他卻能說服各方聽從他的意見,以至於他的影響力很大,成了一個外交家。

富蘭克林非常節儉,而且勤奮,而且也倡導節儉,勤奮。積極影響他的朋友,和在一起工作的人,提倡素食。

富蘭克林熱心公益事業,使得他的聲望,影響力非常高,在他的倡導下,才有了圖書館的概念,其實一開始只是為了方便自己和朋友們閱讀和交流。他組織財力物力建學校,醫院,改善街道,路燈等等。

富蘭克林是個發明家,書中說,只有愛迪生可以和他比,但是書中對他的發明介紹很少,他的發明都沒有去申請專利,都和生活關係很密切,比如壁爐,路燈設計呀,可能最有影響力的是在雷電中引出電荷來,這個應該是很厲害的,當時的一些科學家還不以為然呢。他會做了很多實驗,有很多人來參觀,想想那時侯一定會有很多人佩服他,還有人跟他學,他發現人家也不是塊科學家的料,居然有個很有意思的建議,(富蘭克林更多的時候應該是一個商人),讓那個人做實驗到街頭去掙錢,呵呵,是不是和街頭噴火的藝術家是同源呀。這個想法居然讓那個人生活富足。居然是想法改變生活呀。

富蘭克林還領導過軍隊,承擔防禦任務,借槍借炮,訓練隊伍,搞得還有聲有色的。

富蘭克林是個商人,因為他是搞印刷起家的呀,但是他是以為很厲害的商人,因為他的影響力很大,又在政界混,這樣的商人還了得。

那時候富蘭克林還承擔印鈔的任務,真是厲害,其實後來對證券,稅收他都有很獨到的見解。

富蘭克林支援宗教的發展,但又不陷於教派的紛爭之中。

富蘭克林還發行報紙,這當然和他的印刷有關,自己經常在報紙上刊發文章。

從富蘭克林本人及其相關人和事上,我學到了許多。

首先,他有著對一件事的執著與專注。在富蘭克林16歲時,曾堅持改寫《旁觀者》的第三卷,用以練就文章的語法和章法。但當時的他正在當學徒,白天要做工活,只有晚上或早上上班之前去做這些練習。所以一星期天,他就設法逃避上教堂做禮拜,儘量抽出時間。我由此聯想到現在的我們:做一件事總是三分鐘熱情,沒有執著的精神與頑強的毅力。雙休日更是在電腦前度過,哪裡還有一門心思做有用和有益的事。

再次,我還學到了與人交流的技巧:不要固執己見,不要用生硬的詞語,更不要以教訓的口吻去教導別人。“我風圈善良的聰明人,了不削弱他們行善的能力,切勿採取獨斷式的自以為是的說話方式。因為這種說話方式常引起人的反感,更容易使人產生牴觸的情緒,常常達不到交流思想、傳達感情的目的。因為你的目的是在教誨別人,講話時分武斷態度有時會引起反駁,使人不以為然因而是公正的討論成為不可能”富蘭克林這樣說。

另外,還從他和他的朋友的身上了在公共生活的常規。當富蘭克林再次回到到費城時,暫時是在凱謀的印刷鋪。有一次,他們接到了新澤西州的一筆生意,儘管凱謀當時是老闆,但是議員們對富蘭克林以禮相待,對凱謀卻很冷淡,甚至可以說是反感。原因就在於凱謀的脾氣很古怪,他不懂在公共生活的常規。他常常粗魯的駁斥人們一致公認的觀點,而且衣冠不整,極為邋遢,狂熱的堅持某些宗教信條,而且有些無賴氣。試想,在當時的社會,在那個上流階層,文雅是他們的通行證,怎能容忍這麼鄙俗的人呢?

當然,我從富蘭克林身上學到的絕不僅僅只是這三點,還有貧窮但不失信、樂於助人、正直真誠、熱愛工作、安貧若素……我若一一相近的列出並以例證,那就不是一兩千字能說完的。總之,富蘭克林身上有許多美德值得我們學習,在此列數一些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1、節制:食不可過飽,飲不得過量。

2、緘默:避免無聊閒扯,言談必需對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擺放有序,工作時間要合理安排。

4、決心:要做之時就下決心去做,決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節儉:不得浪費,任何花費都要有益,無論是於人還是於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時間,去除一些不必要之舉,勤做有益之事。

7、真誠:不損害他人,不使用欺詐手段。考慮事情要公正合理,說話要依據真實情況。

8、正義:不得損人利己,履行應盡的義務。

9、中庸:避免任何極端的傾向了,儘量克服報復心理。

10、清潔:身體、衣著要力求清潔。

11、平靜:接觸不必要的煩惱。也就是指那些瑣事、常見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順利的事。

真心的希望大家能夠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富蘭克林的美好品性靠齊,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好公民。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6

《八十天環遊地球》講述了福克先生以堅定的意志,克服了無數自然和人類的障礙。終於在八十天內環遊地球一週,而且還贏得了一份真正的愛情。在這個長達七十九天的旅途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如福克先生不顧自己在緊張的時間裡去營救一些跟自己非親非故的人,還花費了不計其數的英鎊,這種不顧自己利益而為他人想的行為使我感動。

讀了這本小說我感到作者和福克先生同樣都有強烈的正義感,從中他也寫出了英國鴉片對中國人民的毒害,使我回憶起當時慘敗的中國人民。同時對人類的未來滿懷信心和熱愛。福克先生八十天環遊地球不光要的是英鎊,更重要的是信心。正因為有了信心福克先生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到達目的地。如果沒有信心,不要說八十天環遊地球,就是連一件普通的小事也很難辦到。

《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本書使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7

讀完《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後,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

這篇課文通過向我們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模樣,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性,展示了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特有的風光。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這本書講述著一隻雄鵝帶著只有大拇指這麼大的瑞典小男孩尼爾斯遨遊了他的祖國的故事。

小男孩尼爾斯只有十四歲,他的家住在瑞典的斯耐康省,他的父母都是善良、勤勞而又貧困的農民,但是他不愛讀書學習,經常作弄小動物,讓動物們很討厭他。在初春的一天,尼爾斯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因為作弄一個小精靈而被精靈用魔法變成了大拇指一般大的小人兒。正在這時,一群大雁在空中飛過,家中的一個雄鵝也想在空中遨遊,尼爾斯為了不讓雄鵝飛走,緊緊地抱住鵝的脖子,結果不但鵝飛走了,還把尼爾斯帶上了天空。

從此尼爾斯就開始了自己的騎鵝旅行,他從南方一直飛到最北方的拉普蘭省,歷時八個月才返回家鄉,他在鵝背上看到了自己祖國的奇山異峰、秀麗的風光,學習了祖國的地理歷史知識,聽了許多祖國的傳說,也飽嘗了許多危險。在漫遊中,尼爾斯培養了機智勇敢、助人為樂的優秀品德,當他重返家鄉時,不僅重新變成了一個高大漂亮的男孩子,而且成了一個溫柔、善良、樂於助人且又勤勞的好孩子。

讀了這本書使我認識到,要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要有刻苦學習知識的精神,虛心向別人學習,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本書對我很富有教育意義,它使我的心靈變得更純潔更善良,更富於同情心。與此同時,我從尼爾斯的漫遊中也飽覽了瑞典的美麗風光,學習了它的地理歷史知識和文化傳統,也熟悉了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各種動物和植物,同時增進了我對偉大的祖國——中國的熱愛。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而且我也想變成大拇指般大的小人兒騎在鵝背上遨遊祖國。

今後,我要多多閱讀這樣的優秀童話作品。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8

我曾經讀過詹天佑的故事、我曾經讀過錢學森的故事、我曾經讀過李四光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被這些愛國科學家的赤子情懷深深打動。今天,我又讀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故事,我再一次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掩卷沉思,鄧稼先爺爺心繫祖國、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那一幕、一幕,在我的腦海中怎麼也揮散不去......

當我讀到“1950年,年僅26歲的鄧稼先在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的第九天,就毅然登輪迴國,開創性地開展了對原子核理論的研究。”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鄧稼先爺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如果像很多科學家,他的鄰居兼好友楊振寧那樣留在國外繼續學習、工作,他有可能會獲得更高的榮譽,甚至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但是鄧稼先爺爺不論自己在國外有多好的工作、生活條件、不論自己在國外將會由多好的發展前途、有可能取得多高的榮譽,毅然選擇回到當時還很貧窮落後的祖國,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國情懷啊!試想想在我們當今的年輕人中,當面臨著鄧稼先爺爺這樣的情況時,有多少人能義無反顧地做出像同樣的選擇呢?

當我讀到“鄧稼先帶領他領導的一班青年人夜以繼日地輪班進行緊張的計算,得出了與蘇聯專家結論完全不同的突破性結論。該結論最終被從蘇聯回國的物理學家周光召加以了證實,從而成為指導原子彈研製的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關鍵性理論成果。”時,我不禁拍手叫絕,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因為鄧稼先爺爺與各個科學家廢寢忘食地工作,經過周密的計算,才換來了成功,換來了中國原子彈事業的突破性進展。造出了“兩彈”,帝國主義列強就不敢輕易地來欺負我們中國了,所以說鄧稼先爺爺是我們中國的大功臣啊!而我們呢?面對困難有鄧爺爺這樣的鑽研精神、刻苦精神嗎?多麼慚愧啊!我的很多同學,也包括我自己遇到學習上的難題時,經常是稍微想想,想不出來就去問媽媽或者乾脆不做了。假如鄧稼先爺爺也像我們這樣,中國的“兩彈”可能會遲很多年才能造出來或者到現在還沒造出來呢!

當我讀到“1979年,在一次航彈試驗時,因降落傘破裂,原子彈從高空墜落地上。為了避免毀滅性的後果,他竟冒著生命危險一個人搶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彈碎片仔細檢驗,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輻射傷害...... 1985年鄧稼先爺爺因輻射致癌而因公殉職。彌留之際,他還用生命的智慧和最後一絲力氣,與于敏合著了一份關於中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向祖國獻上了最後的一片赤誠。”時,我更是被鄧稼先爺爺這種不顧生命危險而盡忠報國的愛國壯舉深深地震撼了!鄧稼先爺爺的一生雖然不長,但是他卻為中國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真的無愧於“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兩彈元勳”等光榮的稱號!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應該學習的榜樣!

鄧稼先、詹天佑、錢學森、李四光......一個又一個愛國科學家的故事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向我們詮釋了和平年代愛國的真諦。對於我們少年兒童而言,最好的愛國方式就是了解自己的使命,肩負起自己的職責,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的強大做貢獻。所以,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為祖國的未來加油吧!讓我們一起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吧!長大後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無愧於祖國的人!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9

基督山伯爵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屬於當時的"報刊連載小說".

本書的主人公水手愛德蒙從海外歸來,面對著升職與結婚的美好前程,卻遭到了他的同事,鄰居,情敵的三重嫉妒,他們合謀陷害了他,而一個不公正的法官也把他打入死牢。獄友法利亞神甫傳授了他各種知識,在臨終前把埋藏在基督山的一處巨大的寶藏指點給他。他越獄後找到寶藏,成為了富豪,化名為基督山伯爵,設計了心思玄妙的復仇計劃。

看完整部鉅作,我不由自主地熱淚盈眶。這淚水,是為伯爵內心深處的堅韌感到敬佩。伯爵先生所經歷過的不幸是無人能比的,在四面環海,不見天日的死牢裡被關押了整整十九年。在獄中,他並沒有絕望,而是努力地向神甫學習各種知識,神甫因為"佩服這個年輕人"更是為他創造了許多條件。九死一生越獄成功之後,他得到了寶藏,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富豪。而他並沒有貪圖享樂,而是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前進----為自己的不幸報仇!

我覺得,伯爵先生就像毛毛蟲,在繭內積蓄著力量與能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有朝一日破繭而出!在惟有破繭而出的那一刻,它們才為自己感到驕傲。

基督山伯爵給我的人生哲理就是: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與打擊,都要勇敢的活下去,不要放棄上天給予你的寶貴生命,在懷著希望和等待的人生裡,上帝會看到你的虔誠,會給予你幸福。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0

我曾無數次期待過,可以揹著行囊四處流浪……在夕陽籠罩的原野上,在茫茫無邊的沙漠裡,在潺潺流淌的小溪邊,在百鳥齊飛的山林邊,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讓這些地方都留下我的身影。

讀《美洲納粹文學》,我赫然發現幾乎所有的作家都有四處流浪的習慣,他們喜歡把自己的足跡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然而,現實生活中,在無邊的時間裡,我選擇看書。

我讀了《百年孤獨》,恍然發現,這世上有很多人比孤獨的旅人還要孤獨。

馬爾克斯筆下的梅爾基亞德斯似乎更孤獨。

你看,他來無影去無蹤,在沙漠上得熱死病後,還把孤獨的靈魂留在人間,留在那間曾經居住的屋子。他孤獨的靈魂乞求的不過是有人跟他對話,有人瞭解他的世界。他在不朽的羊皮捲上預知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的歷史: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他使布恩迪亞家族的幾個男人都跟他一樣陷入“實驗”的瘋狂和探索未知的狂亂。在那無人理解的無邊的科學的、帶有無窮魔力的世界裡,他和布恩迪亞家族的男人們交流的其實不是生活的科學,而是彼此撫慰無法安放的靈魂。

烏爾蘇拉是布恩迪亞家族裡活的最久的人,應當也是這個家族裡最孤獨的人。

她的孤獨,在於有一個陷入無窮無盡探索世界境地的丈夫,這個丈夫時而有指點江山的魔力,時而又陷入梅爾基亞德斯設定的怪圈,只要梅爾基亞德斯一出現,他的生活之鐘就停止了旋轉。不僅如此,她的兒子、孫子、孫女以及孫子、孫女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無不糾纏在自我的世界裡,以至於烏爾蘇拉一說起家裡的男人,常常恨恨地稱家裡生活著一群瘋子。讀書筆記.她死在聖星期四早上,死之前本已經失明的她徹底失去了理智,走進臥室,會遇見生命裡經歷過的無數人,她在與這些亡靈的對話裡,迷失在自我的世界裡,也徹底迷失在亡靈的迷宮裡。她死得很悽慘,只被放進一口比當年裝奧雷里亞諾的籃子略大的小棺材,也只有很少的人。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1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想換一本書來寫讀後感,不是不喜歡,而是這本書超出我能力範圍太多了……你要是問我:“唉,你覺得《時間簡史》裡哪種理論最有意思?”就好比問一頭大猩猩:“唉,你覺得我手機裡哪個遊戲比較好玩?”回答你的必然只有滿臉大寫的懵。

其實我在看完第一章之後,就已經深有感觸了,不是震驚,不是佩服,是疑惑。原因有二:一方面在我在懷疑自己和霍金大大同為人類,為什麼他懂那麼多,我簡直如白痴,到底是不是發育的時候少長了名叫大腦的東西;另一方面在懷疑到底是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我沒有悟得其中真諦,還是我空活了十幾年可能學了一門假漢語,才導致明明每一個文字都認識,但連起來卻難如外星文。

如果寫到這裡還拿不出來點乾貨,就會讓我雖然已經較明顯的湊字數顯得更加明顯。好吧,在《時間簡史》中,頭腦超人的霍金大大的文風卻走的是低調的親民路線,他力圖以咱們凡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黑洞、宇宙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宇宙爆炸和重生等高深理論,一點都沒有知識分子的傲嬌氣質,用的比喻和借代的事物都是身邊平凡之物,將高階的物理學降下神壇,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點令我大為佩服,但隨即發現還是讀不懂……但它還是或多或少地改變了我對物理學、宇宙以及時間本身的觀念。

書中第三章《膨脹的宇宙》,講的是宇宙從微量的原子迅速膨脹到爆炸,然後萬有引力再把同種物質吸引到一起,然後再炸、再吸、再炸……我們今天的宇宙就是被炸了成千上萬次形成的(心疼宇宙一秒)。因為宇宙是炸一次大一次的,所以我們親愛的宇宙在被虐的同時,無限擴張著自己的疆土,到今天現在甚至下一秒都是,突然覺得《赤壁賦》中“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句形容人類真的好貼切,蘇軾他老人家也真是意外地有遠見呢!

作為一個用盡自己一生一世也要將唯物主義供養的人,我從小到現在卻一直痴心妄想著回到過去,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時間旅行。《時間簡史》既給我一份打擊,又給了一份希望,打擊是因為根據愛因斯坦E=m的公式,越接近光速的物體質量會越大,所需推動它的能量就越大,你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所需要的能量就是無限大。所以你的時光機還沒完成預熱,發動機就因為燃料不足而熄火了。所以在排除神奇外星老司機開UFO帶我飛的可能後,就只剩通過蟲洞一條路了,這也是現在階段唯一可能的情況了。排除蟲洞中那大到不可思議的引力的影響,不確定性還有兩點:一是蟲洞連線的是另一平行宇宙還只是受引力彎曲的同一宇宙,換句話說就是你旅行後看到的將是另一個世界的你或以前的你;二是通過蟲洞旅行,那麼“這位空間旅行者可以利用相對於地球靜止的蟲洞,作為從事件A到事件B的捷徑,而後通過一個運動的蟲洞返回,並且在他出發之前回到地球”,那麼你會在旅行前看到已經回來的你、一分鐘後的你、五十九秒後的你、五十八秒後的你、五十七……理論上可能存在無限個你同臺競演,場面亂到飛起。蟲洞旅行雖然感覺各種不靠譜,但起碼還是給時間旅行一點希望的吧。

《時間簡史》讓我看到了比言情小說更虐的文字,在讓我對物理的認識更進一步的同時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學無止境。我們現在學習的知識根本不值得驕傲,努力學習吧,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一個人只要讀書就是在進步;也就像爬階梯一樣,每爬一層,就代表離終點又近了一步。所以,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愛讀書。都說人活到老學到老。

我現在讀的書是我的語文老師給我們推薦的一本書,《呼蘭河傳》。作者是蕭紅,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也都在寫蕭紅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主要人物有:蕭紅﹑蕭紅的外祖父﹑團員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為什麼說主要人物有蕭紅的外祖父而沒有她的爸爸媽媽和她的外祖母呢?就是因為蕭紅的爸爸媽媽和外祖母對她很壞,一點也不關心她;而她的外祖父就不一樣了,對她格外的好。所以文章中寫蕭紅的爸爸媽媽和外祖母的內容很少,而有一部分都是寫蕭紅小時候和她的外祖父的事情。

除了這些,還有團員媳婦﹑有二伯和馮歪嘴子。他們三個都有不同的命運,團員媳婦只有十二三歲,卻被她的婆婆活活的給燙死了。有二伯沒有固定的住處。而馮歪嘴子還要拉扯兩個孩子,太辛苦了。

從一開始讀這本書,就可以讀出蕭紅小時候是孤獨的。到後來她的外祖父去世了,後花園也安靜了不少,蕭紅更孤獨了。文章的大體意思也就是這樣了。

《呼蘭河傳》這本書寫的挺好的,正適合國小階段的學生讀。我希望其他的學生也能讀到這本書!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3

自古以來描寫母愛的詩篇屢見不鮮,如《遊子吟》中千古流芳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然而描寫父愛的詩句卻少之又少。也許是因為父愛的含蓄讓人用言語無法勾畫出來吧。朱自清的《背影》用樸素而細膩的文字呈現出了這樣一個平凡父親的形象和這樣一份含蓄卻深刻的父愛。

文章構思巧妙,以父親一個常見卻易被忽略的小細節承載父愛這樣一個大的主題。從小的出口噴薄出的滾燙情感總是能讓人心神激盪。朱自清先生將情感通過買橘子這一小事而展現出來。父親對兒子關心憐愛,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只是執意要為兒子買些橘子在路上解渴。兒子對父親的愛惜與心疼體現在看著父親臃腫的身體穿越月臺時的艱難而掩面抹淚。有時愛會讓語言變得蒼白無力,變得無力承載愛的重量。文中的背影,幾乎每個人都曾目送過,可那樣的情感,只有經過無數歲月的洗禮懂得人世艱辛的人才更能體會。

文章中,我彷彿看到了父親眼角的皺,額頭的額紋和鬢髮的白髮。讓我時常感受到父親逐漸彎曲的背腰,眼睛的老花,記憶的衰退,歲月不饒人,他變老了。擬心自問,父親的蒼老有沒有我們的原因呢。答案不言而喻。從小到大,父親扮演的是我們生活中的引導者和守護者,這讓我們有了這樣一個思維定式:作為父親應該呵護我們。於是當父親為我們做事時,我們總是心安理得地認為他在儘自己的責任,卻忘了他的奉獻。當父親的嘮叨讓我們聽得不耐煩時,我們總是說:“你煩不煩,又沒讓你管!”卻忘了他對我們的不離不棄。父親不會說花言巧語,他只是在默默地用自己的血一點一滴澆灌我們的心田。

我們一直在向父親索取,而父親對我們的要求卻全是為了幫助我們走好自己的路。也許你會發現隨著我們慢慢長大,對父母的依賴也越來越少,每天放學回到家中再也不主動與父母說話交談,永遠都是他們關切的問你在學校過得好不好,你卻從不關心他們每天上班順利與否,心情如何。也許認真觀察後我們就會發現,父母沒有表面上那麼堅強,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有煩惱。作為子女,我們應該學會體諒,學會懂得父母的愛,學會感恩與回報。也許我們還不能給予他們物質上的回報,但我們可以在他們下班後為他們倒杯茶,不與他們頂嘴,這就夠了。

文章像雲絮輕輕劃過天際,留下永遠拭不去的雲天愛語。濃濃的父愛,讓人深深眷戀。父愛,一點一滴積起來是一個大海,一粒一顆堆起來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湊起來是一幕天空。父愛是人生命深處的根,而這根上的花、果乃至心情無疑是最美麗的,它不但滴露著奮進者青春年華的光與影,更流溢著人世間純淨美麗的人倫情感美。有誰能忘卻這人世間的真愛呢?

而我們與父母的緣分不過就這一世,我們既不能留住匆匆的時間,也不能讓父母永遠年輕,那我們能做什麼呢?我想,就是在這靜好的時光裡,好好感受家庭的溫馨,感受每一次愛的饋贈,並不遺餘力的回報愛,感恩愛。不要錯過每天的第一句早安,歸家的第一杯茶,還有那盞夜晚中為你而亮的燈,甚至連背影都不要錯過。外出在外的遊子也要常回家看看,那依靠家門等你歸來的背影你可知飽含多少的思念與擔憂?百善孝為先,老祖宗告訴我們的不僅是要迎難而上成就事業,還是知恩圖報孝敬父母。國是千萬家,每個人都守護好自己的小家,便能築起國這個大家。千萬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上。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一生要講許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4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如此多的“為什麼”一直存在我的腦海裡,但不曾解開。現在當我可以用《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來把“為什麼”換成“知道了”時,才會發現,原來生活是那麼的多彩,大自然是那麼的奇妙,星空是那麼的深邃……自己的世界卻是那麼的渺小。

《十萬個為什麼》是我唯一一本從小讀到大的書,它內容豐富,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中的細小瑣事。每一個“為什麼”就好似星星一般璀璨,有了它們的天空是多麼的深邃。

從生活說起,當你上學的時候,莫非最喜歡的就是下課鈴聲了,因為它可以為我們帶來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可是你知道為什麼每上一節課都要休息十分鐘嗎?《十萬個為什麼》可以為你解答:在我們學習的時候,大腦某一區域的細胞工作著;在我們活動的時候,大腦另一部分細胞在興奮中,其實和我們是一樣的。要使大腦的功能一直保持在旺盛的狀態,就要讓大腦興奮起來,要讓大腦的興奮區和抑制區經常輪換。因此在上課40分鐘後安排10分鐘的休息,讓反映在大腦皮質的某部分細胞又興奮轉為抑制,以更有充沛的精力迎接下一節課。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一直纏著我好幾年,始終沒有解開謎團。所以我帶著一個巨大的問號來從《十萬個為什麼》中尋找,它給出了一個簡潔易懂的答案:自然界必先有“母親”而後才會產生“兒子”,絕不可能先有兒子然後才生出母親來。所以說,先有雞的看法是符合自然演化的,是切合實際的。這個纏了我這麼久的“難題”竟然就被書中的一句話給解決了,原來想問題也不一定要鑽牛角尖,說不定答案就在我們身邊。

到了盛夏,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吃西瓜的,西瓜味道香甜,汁水又豐富,的確是止渴消暑的佳品。但一般人雖然很喜歡吃西瓜,卻很少會去想:西瓜裡為什麼有大量甜汁水?在人類發現西瓜含有甜汁水後,便開始把它的種子種在肥沃的田裡,細心地培育。人類在種西瓜時,當然是挑選那些個兒大、味甜而汁水多的西瓜取子來種,所以種出來的西瓜也比較大,甜汁水也越來越多了。如果要論起功勞來,西瓜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甜汁水,它自己應該有一半功勞,而人類也應該有一半功勞呢!

《十萬個為什麼》就像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位無聲而偉大的老師,它無時無刻都在那兒等待我去翻閱它,用它的知識來化解我的疑問,來打消我的問號;《十萬個為什麼》又好似我第二個無私奉獻的母親,懷揣著無數道理,用文字描述來使我深刻地明白;《十萬個為什麼》更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共同去探索世界的奧妙……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5

天上不會掉餡餅。 —— 題記

如果你明白寶葫蘆是偷東西的,你還想得到寶葫蘆給你帶來的幸福輕嗎?相信你們會說:”不。“

開始讀這本書時,我覺得寶葫蘆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定貝,它能讓我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我要是也有一個這樣的寶葫蘆該多好呀。以後我就不愁吃喝了。可是往後讀了我才發現,寶葫蘆是把別人的東西偷過來給主人用時,我的想法完全變了。我覺得寶葫蘆可以帶來不勞而獲的東西,同時它也可以給擁有它的人帶來災禍,和無窮的煩惱。因為本來是可以不撒謊的,卻為了要隱藏寶葫蘆撒了許多謊。

作品主要寫了天真活潑的中學生王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得到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寶葫蘆。王葆做了寶葫蘆的主人後,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因此獲得了一種不勞而獲的”幸福“。可擁有了這種不勞而獲的幸福卻讓王葆麻煩不斷。像下象棋把”馬“吃到了嘴裡、從來不撒謊要被迫撒謊、看電影偷到了好朋友的座位、考完試拿別人的試卷被教師發現……

最後王葆終於發現寶葫蘆給他的東西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把別人的東西偷過來的給自己用的。王葆做出了選擇就是把寶葫蘆的祕密告訴大家,並認錯。這樣就跟大家解釋了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事情。也可以不讓寶葫蘆繼續禍害別人了。醒來後發現是一個夢。

王葆把寶葫蘆扔了,我持兩種觀點:一種是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王葆完全可以留下寶葫蘆自己享用,就算沒有家人和朋友起碼有無窮無盡的東西何苦苦了自己呢?第二種是這樣做是對的。因為如果這樣就算沒有那種特殊的”幸福“,可是和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不是比所有的”幸福“都幸福嗎?我還是贊同第二個觀點。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勞而獲得到的東西是不會心安理得的。就拿本書的主人公王葆來說吧,他還不知道寶葫蘆是偷來的東西時都如此的不自在。要撒一個又一個的謊。當他知道是偷來的東西時是多麼的痛苦,因為偷,他失去了親人,朋友,因為偷,他辜負了大家對他的信任。那時他的多麼的難受呀。

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天上沒有掉陷餅的好事“,一切幸福只能靠自己的勞動。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6

昨天,我讀了曹禺的名作《雷雨》。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讀一個劇本。記得我原來看過《白毛女》的片斷,那時我只是覺得劇本很難理解,看不懂。現在我才知道只要用心去讀,劇本這種題材也是很吸引人的。

曹禺曾說:“我從小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心靈上是十分孤單而寂寞的”。這句話讓我知道他的一生並不是順利的,平坦的。這也讓我更加深信正是這些痛苦的經歷,才使他產生了偉大的作品,訴說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難。

《雷雨》描寫了一個大家庭的崩潰。周樸園是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統治者,也是一個資本家。其妻蘩漪感到被壓抑的苦悶,與繼子周萍發生了曖昧關係。受過一定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然而缺乏反抗勇氣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擺脫與繼母的這種不倫關係,又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婢女四鳳,而蘩漪的兒子周衝也愛上了四鳳。出於嫉妒,蘩漪通知四鳳的母親侍萍來領走四鳳。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樸園引誘為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後又被遺棄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親,而被她帶走的第二個兒子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作為罷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樸園面對面地展開鬥爭……這些矛盾醞釀、激化,終於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鬱熱,低沉潮溼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周萍和四鳳終於知道他們原是同母兄妹,一場悲劇發生了:四鳳觸電而死,蘩漪的兒子周衝為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痴呆了,絕望的蘩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我曾經也大概地看過人藝的話劇《雷雨》。從那時到現在,我一直都驚歎於曹禺大師對戲劇的掌握。他巧妙地將一個大家庭幾十年的恩怨情愁濃縮到一天來表現,濃縮到四幕,兩個場景來表現。集中的地點和時間所表現的東西卻並不單薄,有畸形的愛,突破束縛的勇氣,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堅信和宿命的痛苦。圍繞著八個人物,我看到的是整個社會。同時,我也生動地看到戲劇這種文學題材的特點。這部劇作為一個經典,的確是值得每一個文學愛好者閱讀的。

曹禺曾說:“《雷雨》的主題不是以道德敗壞和亂倫為主題的,也不是寫因果報應,《雷雨》寫的是一種情緒,是情緒的發酵,情緒的洶湧推動著我誹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雷雨》所顯示的是我所覺得的宇宙間的殘忍,相信種.種宇宙鬥爭的背後有一個主宰。”我很能理解,作者在創作時候並沒有一種明確的主題,而是處於本能地一種傾訴,跟著自己的感覺去表現一個世界。

無疑的,我看到了一個罪惡的社會,一個危機四伏的黑暗的社會。但是這也更多的是對世界的一種感覺,不僅僅存在於某個歷史某個時期,這也正是我在這個時代去讀的時候,還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現的那個家庭,那個社會給我一種無路可逃的感覺。周萍、四鳳、周衝,還有蘩漪似乎一直都處於一種想要逃離這一切的狀態裡,他們想要離開,想要擺脫,想要征服。但是他們的痛苦卻始終沒有出路,反反覆覆地掙扎,甚至死成為了的解脫。是的,那個社會,那樣的生活沒有給他們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霧般不能真實地抵達。探索真理的路上他們已經不能忍受,我想這也正是一種無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為自己作品集寫後記的時候說:“今天看來,必然有很多缺點和謬誤”,然後他談到沒有寫一個無產階級人物,沒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卻不敢苟同,必定有些痛苦會跨越時代,跨越階級。

從周魯兩家的衝突上,表現了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之間的衝突。侍萍和四風是舊中國兩代勞動婦女的典型。但是同樣她們有很強的侷限性,以至於很多時候是她們的軟弱造成了自己悲慘的命運。這也是一個時代賦予婦女的不幸,世界沒有告訴她們:她們是可以反抗的。侍萍忍辱負重,遭遇那麼多不幸,卻只認為那是自己造的孽,甘心在心裡承受所有痛苦。我想,或許她應該讓自己心理負擔的少一點,而不必把社會造成的悲劇由自己獨自承擔。

我想,這裡面還是有一定的宿命論思想,很多東西歸於命運。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也沒有影響作品的深刻性。我當然不會認為世界上存在什麼天命的因果報應。但是社會和家庭給予一群人的悲哀,卻正是這樣才被展現地淋漓盡致。他們的確可以在黑夜裡去尋找一個真正的光明,但是那對於他們已經太難了。

周樸園是一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專制思想的新興資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徵,主要是通過他與侍萍、蘩漪兩位女性形象以及他與魯大海等人物的關係表現出來的。周樸園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受新思想影響的年輕人,也曾有過想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要追求自由戀愛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對侍萍的愛是有過真情實感的,但他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與自己出身的階級徹底決裂,最終又回到封建的陣營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蘩漪是一個很有特色的人物。在一個受傷甚至近乎於變態的女人身上,我隱約看到了她同年青人一樣純真的愛。蘩漪與周樸園一樣,也是一位新舊結合的人物。她既渴望自由的愛情,又無力擺脫家庭的牢籠,甘願受周樸園的凌辱。蘩漪陰差陽錯地愛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爺,在無人可愛中尋找自己的愛人;這是錯誤的愛,痛苦的愛,卻也是深刻的愛。她是一個被愛折磨卻沒有出路的人。如果對於一個人來說,愛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麼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置疑。或許這也是她對丈夫、對自己不尊重的一種變態了的報復。

在那個黑暗的社會裡,人們的性格已經被扭曲。讓我想起一句話:愛和憐憫都是罪。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7

“這原本是沒有時間流過的故事。在那與世隔絕的村子,翠翠和她的爺爺為人渡船過日,

十七年來一向如此。

有一天,這女孩碰上了城裡的男子,倆人交換了生命的約誓。

男子離去時依依不捨的凝視。翠翠說等他一輩子……”

這是沈從文《邊城》的諾貝爾提名。多次讀邊城,仍會被其中秀麗的風景,樸素的人家,純真的愛情所打動。

秀麗的風景

文章一開頭便展示了邊城之美,邊城之美不在壯闊,美在清晰自然。依山的築城茶峒,臨水的碼頭,灣泊的小篷船,輕柔的山風,望眼無盡的翠竹,一幅幅景融合在一起,如詩如畫的展現了邊城的優美意境。邊城是混著泥土氣息,是邊城人民與自然和諧的相處。讀起獨有的湘西風景,腦海裡呈現:靈動清澈河水能望見底凌亂的碎石,微風從竹林穿過,帶來竹的清香;薄紗似的的霧靄籠罩夜色裡……柔美而寧靜。這是鋼精水泥板的城市永遠塑造不出來的,看多了高樓華廈,看慣了車水馬龍,再望一眼那薄暮中的邊城,心便會靜了下來。與壯闊的河山不同,邊城的美是樸素寧靜的。邊城裡也有喧鬧,但與城市裡的車鳴不同,那是湘西的水聲、拉船聲、牛角聲與山歌聲,是悅耳的音樂。當城市裡的人疲憊時,停下來,望一望邊城,那裡便是天堂。

樸素的人家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就是在這樣一個純樸而美麗的地方,孕育出了淳樸赤誠的邊城人民。《邊城》裡的人情如水,卻不是如水樣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純淨。在外祖父與一個過渡人為過渡錢而爭執時,人與人之間真切善良的交往也都印於眼前了。端午節,所有的人圍到岸邊,早早的觀看;而年輕小夥則在鼓聲的節拍中向前奮劃,四周一片吆喝助威……而龍舟競賽的方式和捉鴨子的可愛場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聯翩了。這便是湘西人民的獨特的端午風俗,獨有的人情美了,因為在這裡它沒有等級的觀念,它只是質樸的世界中一個沒有被汙染的角落罷了。純樸自然的民風,善良敦厚的本性在嬉笑聲中便展現無餘了。

純真的愛情

翠翠和二老相識於五月端午,他們初次見面的場景,讓人忍俊不禁。而大老與二老都是茶峒地方的優秀青年,兄弟情深似海,卻愛上了同一個女孩。湘西的柔水與淨土滋養出的是兩個坦蕩的襟懷,愛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勵,彼此謙讓。兩人相約為翠翠唱歌,用最淳樸的方式表達愛意。二老的歌聲美妙有如山間的竹雀。自他開口的一刻,大老已經預知屬於自己的命運。於是他決然出走,卻最終意外為身亡。

文章最後一句“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給人看似可以想象的結局,卻又掩不住其中悲傷。故事終於哀而不傷,在悽婉中結束。

故事已經結束,然而邊城裡那些單純而善良的人,不被汙染的寧靜的村莊,碧溪的渡船上,依然有一個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執著地守望……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8

當我決定要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知道我一定會中途放下,想要放棄繼續閱讀。幸好,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百年孤獨》寫的是布恩地亞一家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坎坷經歷。七代人,這實在是一個太複雜的過程,太多人的一生在這本書中終結,終結他們孤獨的一生。

孤獨,人們都說詩人是孤獨的,他沉浸在自身的世界裡。孤獨與寂寞是不一樣的,孤獨的人有一顆充盈的心,他的世界充盈得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他的世界有他一個人已足夠豐富。而寂寞的人有的是一顆空虛的心,他急切渴望有人在身邊,他害怕一個人。紀伯倫說過:孤獨是精神活動的密友。布恩地亞家族的成員,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孤獨的堡壘中,不需要別人的關注,構建起密不透風的圍牆,進行著自己的精神活動。

不過《百年孤獨》中的孤獨似乎正如前言中所說,是一種因為不能掌握自身的命運而產生的絕望、冷漠和疏遠感。在這個家族之間,我無法感受到親人之間心心相印的感情。每個人都習慣了活在自己的孤獨世界裡,用自己的方式隔離了外面的一切。沒有信任和了解,親密和溝通的世界註定是孤獨的。

奧雷良諾上校周而復始地製作他的小金魚,做了化掉,化了再做;阿瑪蘭塔為自己織裹屍布,日織夜拆;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在浴室裡整小時整小時地消磨時間……我覺得最奇怪的是雷蓓卡,一位吃泥土和牆上石灰的寡婦。一個吃泥土來排遣自己的孤獨的人,這是她尋找的擺脫命運的辦法嗎?

書中有很多無法正常想象的情節,就比如奧雷良諾上校一次又一次面對死亡,但是每一次他都還是活了下來,一種幸運讓生命繼續。還有他的十七個模樣、不同型別、膚色各異的兒子,但他們都取了奧雷良諾這個名字,並且都帶著落落寡合的孤獨神情,“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神情”。

作者的內心或許是希望人們能團結起來,用一種和諧、溫情的氣氛去感染自身,將孤獨的心釋放,不要再被自認為在自己世界就會安全的孤獨想法束縛。因為加西亞·馬爾克斯說過:“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

最後,作者沒有為馬貢多和布恩地亞家族規劃一個令人欣慰的結局,相反卻讓他們在一陣狂暴的颶風中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沒什麼執著,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本來沒因果,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

就用這句《百年孤獨》中的話結局,這種孤獨真是悲哀的沉默,無言的冷漠。

但願我們不孤獨。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19

“你的乳酪是什麼呢?”《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書中的其中一句話令我陷入了沉思。

從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四個可愛的“人物”——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奇妙的迷宮裡,乳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在乳酪C站,發現了一大堆乳酪,便在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料,很久之後的某天,乳酪突然不見了!哼哼和唧唧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聲嘶力竭地叫罵,詛咒那個搬走乳酪的黑心賊;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乳酪。後來,唧唧也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了久置不用的跑鞋,進入了迷宮的深處,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鬱鬱寡歡……

讀了這本《誰動了我的乳酪》之後,我有了許許多多的感觸。這個普通的小故事竟蘊含著一個令人深思的“乳酪”哲理!人生就像一座諾大的迷宮。在這座迷宮裡,也有許多黑暗的角落霍隱蔽的死衚衕,同樣有許許多多的乳酪,它們或者是事業、工作、金錢、地位、權利、美麗、健康……諸如此類。但你是否發現,你的乳酪在變化?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乳酪”在變化。乳酪不是永恆不變的,經常聞一聞你的乳酪,你就會察覺到他正在變質;再過一段時間,你再仔細瞧瞧,揮發現它還在不斷地變小!

記得自己在以前的學校中,幾乎是沒有朋友的。學校,好比迷宮。朋友,好比乳酪。我必須去尋找我夢寐以求的“乳酪”。幾乎沒有朋友的我,要行動起來了。在比賽中,遇見的不認識的同學都打一聲招呼,儘管我連名字也不知道。我邁出了跑向迷宮的另一處的第一步。然後,堅持在生活中也這樣,我也就有越來越多的朋友了。我終於得到乳酪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曾經擁有的,不一定會天長地久。抱怨改變不了現狀。與其手足無措、怨天尤人,不如及時調整心態,積極應對。朋友,享受變化吧!嘗試冒險,你才會享受到乳酪的真正美味!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20

讀完《雷雨》,此時正是夜闌人靜的時候。

關上臺燈、閉眼,眼前似乎還是出現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還是感動的情景。

一切源於情又止於情。第一代的恩怨債孽卻由第二代繼續承受。倘使當初周樸園沒有為了名利狠心拋下魯侍萍和魯大海,周萍和四鳳這段不該來的愛情也就不會來,瀿漪和周萍的這段瘋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會存在。而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

四鳳,侍萍,周萍,周衝,他們不該是這樣的結局啊!本來應該是一段很美好的愛情,卻在最後被套上了亂倫的枷鎖,本來應該是一段很親密的母女情,卻為了兩段不該來的愛情而處在了痛苦的深淵。一切的美好啊,為什麼終歸支離破碎?不該死的死了,不該瘋的瘋了,舊社會,令人心酸的下層人的命運,何故如此?舊社會的黑暗,上層人士的腐朽終究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發生。

我依然在想,不僅僅是舊社會,即便是現在,這樣的情況也依然在發生。也許現在會比舊社會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麼多的人仗著自己有錢有勢,處事橫行霸道,任意妄為?犯法了,他們的錢可以買通律師,買通法官,然後可以不負任何責任,拍拍屁股走人,還裝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搗胸,哭盡人間的不公。這樣的人他們的心難道就不會滴血嗎?而這樣的人也終究會遭到報應的吧!呵,命運,如何的作弄了這世間的人,一切的人與事彷彿盡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魯大海,這個個性鮮明,決不向黑暗的上層勢力低頭的青年人。他意氣風發,愛憎分明,對於一切的不平,他敢於挑戰,堅定的意志和一直堅守的原則,也讓他對上層人士嗤之以鼻。他不甘於那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下層人民的一貫作風,更不屑於魯貴那種奉承拍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願意為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礦工的公平挑戰周樸園,他要為自己和其他人贏得他們應有的回報,他憎惡黑暗,也敢於挑戰黑暗,這樣的年輕人正是舊社會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實寫照。他們頑強,他們堅持,在所有人都在無際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朝更加黑暗的深淵走去的時候,只有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找尋光明的所在。

……

一陣雷鳴,驚醒了多少懵懂的舊社會人民;一夜雷雨,淹沒了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的痕跡。

人生總歸如此,像書像畫亦像戲,讀一部《雷雨》,彷彿嚐盡了人間千番種.種,讀盡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辛酸血淚,想想現今,我們也算得幸福的了吧!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21

《國王的演講》讀書筆記,乍看之下這彷彿是一個勵志故事,當然,這麼認為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一個患有語言障礙的王室公爵在皇室、國家的緊迫情勢之下,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積極去改變,最終逃出了缺陷的陰影,而終於讓那些質疑、擔憂、譏諷等等的公眾輿論煙消雲散,最終也不失為一個偉大的國王。

這個故事的勵志意義另一部分也因另一個人物的所為所對比昇華:George的兄弟Edward,本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皇室公爵,王位的理所應當的繼承人,卻因人生際遇和風流個性,逐漸的放棄了對王位的追逐,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天賦如果不為後天善用,也會逐漸被磨滅,被荒廢;而對於George來說,一個對於王位繼承者來說相當有阻礙的缺陷,如果有心去改變、不停的嘗試,最終也會得到糾正,獲得真正的自信。

你也可以認為這是一個為了講述偉大王與民、醫與患無差別友情的故事,語言治療師洛格和王室繼承人George齊心戰勝“頑疾”,兩個人一同為對自己來說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而奮鬥。當然,這個“頑疾”不同於表面上那樣簡單,僅僅是“口吃”或者“發音”,或是“說話是否流利”的問題。在當時的國際情勢下,而在王儲之中的理想繼任者卻沉迷風流韻事不思大體(其實對於這一點就我個人而言是否要對Edward抱否定批評態度,還是要持保留意見),而對於當時社會和國際情勢動盪的情況下,一個強有力的國王,一個英明的統帥,一舉一動都為人們所關注,人民希望得到希望和自信,希望看到一個能給他們安全感的王。因此George的“頑疾”,反而顯得那麼的引人注目,因為對於國王和重大場合而言,一場有力、有自信的完美的演講,對於王室、國民和公眾來說,都是必不可少需要的事情。

所以如果George是個平常的人,或許他有口吃,或許他的發音有問題,這都沒什麼,他可以選擇成為作家、賣筆桿子,他可以選擇出賣體力來維持生計,他可以儘量避開交際、閉門閉戶,這都是沒什麼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和別人也許都不會覺得這是多麼有問題的一件事。然而他卻成為一個有語言缺陷的王室繼承人、國王,一個小問題也許就成為了大困難,就像Edward一樣,一個花花公子其實沒什麼,但是因為出身背景和責任,就顯得有些失大體、不成器之感,其實都是位置造就的,因為人並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

講到這裡,我想,很多人也許都在羨慕另一種生活,其實所有的生活都是一座圍城,除非你可以擁有每一座城門的鑰匙而可以自由進入,否則,並不要輕易羨慕或者盲目追尋另外的生活,除非你已經想得透徹,或者是你個永不思悔的人。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文章 篇22

看過《邊城》的一些介紹,其中每個人、每件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把整個時代都寫出來。但作為一般的讀者,我承認自己沒有辦法看得太透。

《邊城》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裡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隻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在如今,城鎮的物質建設雖然顯得騰飛發達,但是在建設的背後又顯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壞。就像自然環境,是那樣的汙染不堪:樹木被伐、空氣乾躁、噪聲不斷、垃圾成堆。這樣的環境,使人的身心受了嚴重的壓抑。所以,人又是那麼嚮往農村那種清靜、舒暢的生活空間。或許這也是《邊城》作者的思路。

並且在現今的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顯得是那樣的陌生和功利。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捲入你爭我奪的潮流當中。在建築物空間越來越狹小的同時,人與人的心靈同樣顯得狹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與人來往的途徑是那樣的便捷,但人的溝通卻是那樣的艱難。一道牆,不單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居住場所,也同時隔絕了人心靈的來往;一扇防盜門,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闖入,但同時也囚牢了自己與外界的聯絡。

而在《邊城》裡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在寫到主人公翠翠的時候是:“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文章在寫到掌管水碼頭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為人卻那麼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實如小公牛……豪放豁達,不拘常套小節……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而更讓人稱奇的那隻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隻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著拖船攏岸。”

“美麗總是令人憂愁”。《邊城》作者在給我們展現這一幅人與自然相得相融,優美和諧圖畫的同時,卻又流露出一副面對人生悲涼命運的無奈與困惑的面孔。

本應該是圓滿美好的家庭,在母親與父親相聚不得志而前後離世下,翠翠從小就過著與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他們的孤單與悲涼時不時的湧流心頭。“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陽燒成桃花色的薄雲”、“聽著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幾薄薄淒涼。”、“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為一隻渡船與一隻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其中,還讓我們看到不幸的是,作為“水鴨子”的大老卻在水中淹死;以歌聲讓翠翠的心飛翔的二老卻離家出走;與翠翠朝暮相處、形影不離的爺爺,又在雷鳴夜晚中悄悄離世……這一切的發生,猶如一個個巨石壓抑著翠翠幼小的心靈。在《邊城》結尾,作者想通過二老“也許明天回來”來點燃翠翠心靈的一時希望。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又豈不是給她一種無限的困惑、迷茫。一個從小就遭受人生悲慘命運的心靈,本想尋得一處關愛、拯救的歸宿,卻一直得不到實現。這也豈不成了許多人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