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通用19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8W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

我用整整一週的時間讀了但丁的《神曲》,但是現在我發現,一週時間讀《神曲》確實太短了一些。我不得不借助簡介來更深入的瞭解這部鉅著。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通用19篇)

《神曲》講了主人公迷失在黑暗森林,遇見三頭犬,在維吉爾的帶領下,遊歷地獄和煉獄,又在貝阿特麗切的帶領下游歷了煉獄和天堂的故事。說是故事,但是其中帶有大量的隱喻,給閱讀者,尤其是像我們這些海外讀者帶來了不小的閱讀困難。所以說要想讀懂它,首先要了解這篇文章的背景,以及其中的隱喻。

但丁生活的時期,已不是物質經濟生活極度匱乏,社會發展相當緩慢,壟斷人民意識形態的時期了。當時義大利的一些地區通過發展工商業,成為了歐洲最富庶的區域。早期的資本主義漸漸發展起來。雖然此時資本主義還不足以和封建主義相匹敵,但是資本主義的思潮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但丁在政治傾向上,也是與資本主義相一致的。 當時的義大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國家,而是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各地區經濟發展也極不平衡,“義大利”只是對這些小城邦聚合體的一個統稱。當時,統領義大利的主要是兩個勢力,一個是教會,一個是王族。教會和王族爭權奪利,使得義大利很不安寧。但丁在這個環境之下,既受到新思潮的影響,又未完全擺脫文化。於是,在這個背景的影響下,舊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但丁,寫出了這部偉大的著作,《神曲》。

《神曲》中充分顯示了他的思想特點。一開篇,但丁便遇到了自己崇拜的詩人維吉爾。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講,這是一個品德高尚,知識豐富的偉人。但是,他只是因為出生在創立之前而信奉無神論,就被判進入地獄。就連荷馬等偉人,也被置於了地獄之中。這充分體現了作者是擁護的。而他們雖身處地獄,卻住在別墅之中,周圍環境十分的美好。從這一方面,但丁又有了新思想的特質。這本鉅著以這兩種思想為主線,一點點進行了下去。同時,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與從古至今(當然“今”是那個時代)偉人的對話,反應出中古文化領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問題,有“百科全書”的性質。

這部作品不僅僅是一篇故事,同時它反映了整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處於地獄這個狀態,矇昧無知,有著各種各樣邪惡的慾望,同時又受到了各種各樣的處罰。另外一部分人雖然也有著邪惡的思想也做過一些邪惡的舉動,但他們渴望著解脫,渴望著救贖。希望通過救贖洗清自己的罪過。最後一部分人,他們已經完成了自我救贖,內心已無比純淨,他們在美麗的國度,享受著超凡脫俗的生活。

其實,當我們明白了這部作品的背景及隱喻,它就不那麼難懂了。很多人因為這部著作很艱澀而生畏,我認為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文字雖生澀,但其中的內涵卻是豐富的。讀了這部著作,你會對人生、對社會、對人性、對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沈石溪《經典動物小說》。這本書共有《天命》,《象冢》,《仇恨》······等九篇以動物為題材的經典動物小說。其中《罪馬》這篇動物小說使我感受頗深。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從前一匹品種優良的表演馬出生在陽光大馬戲團,出生後就由當時著名的馬戲表演大師婁阿甲精心照顧下長大,這匹馬在這位大師的調教下,所有表演都萬無一失,沒有一點點瑕疵和漏洞。然而,再一次表演中,意外發生了,它因為看見了一條蛇,他受到了驚嚇,狂奔在馬戲場裡誤傷了婁阿甲,婁阿甲因失血過多在去醫院的路上,不幸身亡。這匹馬成了一匹“罪馬”。從此以後,它覺得自己內心非常愧疚,每天都憂心忡忡,最後跑出了馬戲團,來到了婁阿甲的墳墓前,每天守護在他的墳墓旁,孤獨的走完了它的一生。

讀完之後,我非常的惋惜,其實這件事的罪過不在馬,事情的原因是因為婁阿甲在馴馬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考慮到在表演的過程中會有蛇出現的這樣一個因素。因此,馬在演出過程中受到驚嚇,而釀成了這場悲劇,我為婁阿甲的不幸而痛心,同時我也為馬的這種忠義所感動。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我們今後再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每一個細節,要謹慎,否則,就會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個小小的過錯或者失誤釀成大禍。左右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橋下一家人》這本書,這個故事描述了貧窮和貧窮中的愛與溫暖。讓我的心裡湧起了一股暖流。

故事發生在冬日的寒風裡。上了年紀的老流浪漢阿曼德以巴黎的一座橋底為家,他有一些同樣貧窮的朋友:在商店裡扮演聖誕老人的卡米拉以及吉卜賽人米勒一家等等。據他自己說,他“受不了孩子”,“他們像八哥兒似的,愚昧無知,嘁嘁喳喳,令人厭煩”。可一天傍晚他回到橋下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住處被幾個孩子和一隻小狗給佔據了。

這幾個孩子分別是蘇西、保羅和伊芙琳,他們和他們的媽媽組成了凱爾希特一家。媽媽對“一家人”的看重給了貧窮中的孩子們很大信心。阿曼的沒有趕走他們。就這樣他們共同擁有了橋下的家,開始了新的生活。白天,孩子們的媽媽去上班,阿曼德就帶著孩子們去看他的老朋友——“聖誕老人”;看街上佈置的漂漂亮亮的櫥窗;看濃濃的節日氣氛籠罩著的整個巴黎:聖誕節快到了!阿曼德在不知道不覺中也成為了這個家的一分子。然而不幸的是,他們失去了橋下這個居住地。在找不到其他住處的情況下,他們只有接受米勒的邀請,借住在吉卜賽人的營地。在這裡孩子們很快活,他們和吉卜賽男孩女孩一起玩耍,可觀念傳統的媽媽卻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吉卜塞人影響。況且誰都知道,吉卜賽人是流浪者,當他們離去的時候,這橋下的一家人又該何去何從?面對孩子們媽媽的擔憂、吉卜賽人的離去以及孩子們往後的生活保障,阿曼德終於做出了決定:尋找一份工作——這個可是他以前絕對不會有的想法。故事的最後,阿曼德找到了一份提供住處的工作,這一家人終於有了一個穩定的住所。

我讀完這本書,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與人之間由彼此戒備到彼此瞭解,再到坦誠相待;相互之間的幫助、扶持使得貧窮不再那麼可怕,使得希望漸漸清晰。書中的一些描寫總是能讓我相信:詩意、幸福是與貧窮和苦難同在的!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4

這個寒假,我讀了著名科學家史蒂夫霍金的《時間簡史》。

讀完了全書之後,我腦中一直縈繞著許多問題。宇宙到底有沒有過大爆炸?宇宙到底是否曾經是一個無限小的點?宇宙到底是不是在無限的膨脹還是最後會坍縮?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盡頭?到底廣義相對論正不正確?人類能否發明出時光機回到過去或是來到未來?人類最遠能到達宇宙的什麼地方?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物質的最小部分又是什麼?……

可能這一切一切的問題,你或許現在就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可是誰又能知道,你給出的答案或許就像是從比薩斜塔上落下的那兩個不等重的鐵球不同時落地的“真理”呢 可能僅僅在當時的情境下被人們所認可,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將會有更多的伽利略站出來,告訴你不是這樣的;也會有更多的哈勃望遠鏡向你展示,原來宇宙真的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樣,此時你可能會有所迷惑,到底什麼才是真理,沒有人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一切都要交給時間。

最後,從這本著作中,我深深的瞭解到科學上的很多重大的進展都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們不盲目的追隨權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有時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才,提出的理論。首先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趕上了這樣一個好的時代,有這樣好的環境來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培養自己的能力。其次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樣的條件來努力學習,在學習方面我們也不應該盲目聽從課本上的條條框框,而是應該帶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多多向老師請教,畢竟老師的知識和閱歷還更加豐富的。同時在校學習的期間我們也應該逐步的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瞭解社會,這也能更真切地給我們有競爭的意識,培養自己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亦即創新思維的培養。

身體的不幸讓霍金體會到了地獄般的煎熬,然而他卻以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締造了人類的天堂,這是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為研究它用頭腦足矣。”這正證明了約翰·彌樂頓的名言:“頭腦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製造地獄的天空,也可製造天堂的地獄。”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5

我喜歡閱讀沈石溪伯伯創作的一類動物小說。他的動物小說我基本都看了個遍。他的作品不僅好看,而且耐看。有些作品我都看了好幾遍,但還是百看不厭,而且每次看完後留給心靈的洗滌都是那麼的不同。象什麼《第七條獵狗》啊,什麼《鳥奴》啊,什麼《駱駝王子》啊,那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最讓我感動的卻不是這幾本名作,而是沈石溪系列中,經典中的經典——《最後一頭戰象 》。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大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不禁熱淚盈眶。這是怎樣一頭戰象啊!沒想到,這樣溫順的大象竟也會做出如此壯烈的舉動。它在二十六年後的一個早晨,在已經預知了自己的死亡後,要回了它的象鞍,獨自出走,坦然面對死亡。它去了當年浴血奮戰過的戰場,緬懷往事。這麼多年,時光流逝,歲月變遷,曾經的一切的一切依然浮現在它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它臨死前也不忘故地重遊,因為這裡埋葬著它曾經的戰友。我彷彿走進了二十六年前,象兵們與日寇作戰的情景。望著一頭頭戰象如山一樣垮下去,嘎羧神情呆滯,淚光閃閃。它長吼一聲,衝破防線,突然一聲巨響,嘎羧轟然倒地……這是多麼可貴的友情啊!沒有想到象的情感也會如些真切,感人。當嘎羧終於與夥伴們躺在一起時,我的心情凌亂而複雜。

我為它悲傷,它是如此的忠誠!它的死令人萬般遺憾和心痛,但我又為它而高興,它終於如願了,它終於和它久違的戰友們“重逢”在這片土地上……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6

這個假期,我讀完了《黃瓜國王》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黃瓜當了國王,但被臣民們趕了出來,在復活節時,“我”發現了他,他請求避難,後來,爸爸關心、照顧他,因為他將給爸爸一輛美國汽車、一個游泳池、一套供暖裝置……其實都是騙人的!最後,爸爸得了腦震盪,黃瓜國王的謊言被識破了,尼克就把黃瓜國王送走了。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要欺騙別人。因為騙人總有一天會被識破的。俗話說“騙得了七年級,騙不了十五”,就是這個道理。

我記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有一天,我比爸爸媽媽起得早,但那時的我不愛刷牙,於是就沒有刷。大約十分鐘後爸爸媽媽起床了,他們問我是否洗臉刷牙了,我回答洗過刷過了。但爸爸媽媽看了看我刷牙用的杯子,說:“你撒謊了,你根本沒有刷牙!”我繼續騙下去:“你沒有起來怎麼知道?我刷了!”但心裡虛虛的。爸爸媽媽沒有再說什麼,只是用我的被子接了一杯水,然後倒掉。十分鐘後,杯子裡面還是溼溼的,他看了看我,問“剛才你的杯子是乾的,能說說為什麼嗎?”我的“計謀”被識破了,只能乖乖地去刷牙。刷牙時我想,如果剛才我接一杯水倒掉的話就不會被識破了,但轉念一想,爸爸媽媽一定還會有其他方法知道真相的。於是,我明白了,騙人的花言巧語總有一天會被識破的。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誠實,說話算數,不騙人,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7

這篇《和時間賽跑》使我真正的體會到了時間的重要。

最疼愛“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很傷心。爸爸媽媽看得出“我”的心情,卻不知道怎樣安慰,總是說;“外祖母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時間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聽了這些話,“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從那開始,“我每天和時間賽跑。比如;和西北風比快、和太陽賽跑、兩三天寫完暑假作業等等等等。從小養成和時間賽跑的習慣使”我“長大後受益無窮。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只要和時間賽跑,你就會成功。

這篇文章的標題”和時間賽跑“其實就是珍惜時間的意思。因為時間永遠不會回來。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擠一擠,總會有的。這句話說的很對。無論多少事,一天都能幹完,因為我們擠出來時間了。別人在喝咖啡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喝咖啡,去做一些其他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看看書、研究一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樣一來,別人在這個時間裡就沒有得到看書、研究的成果。時間,它本來就是要擠的。每人都有那麼多時間,關鍵是看在他怎麼分配時間。如果他珍惜每分每秒,那麼他的人生將會過得十分得美好、充實。如果他不會分配時間,那麼他只能被如今這個社會所淘汰。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就是不會分配時間的人,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讓時間無聲無息地流走了。但這篇文章使我受益無窮。它告訴了我怎樣珍惜時間。我以後每天中午要抽出看電視的時間背單詞,晚上抽出一小部分吃晚飯的時間看看書。我一定要把握住每分每秒,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8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哈姆雷特》,魯迅的《鑄劍》,一個十分典型的復仇故事,與《哈姆雷特》有很多相似之處。

小說一開始描寫少年眉間尺的日常生活,這是一個平常的夜晚,他被老鼠咬鍋蓋的聲音騷擾的無法入睡,於是,便爬起身來搗鼓那隻老鼠。後來,他一不小心踏死了那隻老鼠,他又不禁生起憐憫心來。這是一個不平常的夜晚。當晚子時過後,眉間尺就滿十六歲了,即將長大成人了。母親告訴他關於父親之死的祕密,並將父親留下的寶劍傳授給他,希望他能夠改變自己“優柔的性情”——哈姆雷特式的性情,用這把寶劍去殺那個殺死父親的仇人——國王。就這樣,這個剛才還在與老鼠搏鬥的少年,將不得不擔負起刺殺國王替父復仇的使命。

通過復仇行動,故事的主人公由少年長大成人。而這一過程的催化劑正是復仇行動所需要的仇恨、勇氣和力量。復仇使他的意志成人化了,但他的身體拒絕長大成人,抑或是身體本能在拒絕承擔成年人的仇恨。在關鍵時刻無意的摔倒,致使自身遠離了復仇物件,正如哈姆雷特的猶豫一樣,無意識中逃避著復仇使命。

小說中的“黑衣人”在眉間尺的復仇行動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他有一種非凡的堅定和果斷,充分成熟的男性氣概。這些恰恰是年輕的眉間尺所缺乏的。與《哈姆雷特》中老國王的鬼魂類似。他是對眉間尺復仇精神缺失的補償。

是恨,是復仇的願望,而不是愛心、義氣、同情之類的情感,將眉間尺與“黑衣人”聯絡在一起。“黑衣人”關注復仇本身,只關注復仇行動的有效性。他對復仇以外的情感不感興趣,或者說,他已經摒棄了除仇恨之外的一切的情感。“黑衣人”就是復仇意志本身,是眉間尺的復仇手段。作為復仇手段的“黑衣人”的確是以其奇特的,卻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完成了復仇的使命。

在故事的最後,為了完成復仇,眉間尺、黑衣人和王君砍下了頭顱,在沸騰的大鼎中搏鬥,最終同歸於盡。被煮爛的三顆頭顱,在鼎中混作一處,無法分開。王的廷臣只好將三顆頭顱骨跟國王的身體一道埋葬。

文章結束了,卻讓我遲遲不能走出文章,魯迅用一個古小說的“新編”既表達了百姓向暴君復仇的熱望,又含蓄地寫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鬱悶和痛苦。在飽受列強欺凌的舊中國,又是個人情緒和民族感情的完美結合。那神祕的黑衣人。正是魯迅的化身,強烈的復仇的心理在魯迅的心中,就像一個光明的使者,指引革命的前進。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9

最近我正在讀世界著名奇幻文學大師羅爾德·達爾的作品,看完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女巫》後,又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瑪蒂爾達》,很想推薦給大家。

這本書講述的是小女孩瑪蒂爾達和她的校長特拉奇布林小姐戰鬥的故事。瑪蒂爾達這個小女孩,說她是天才或者神童都委屈了她。瑪蒂爾達的哥哥邁克爾是個完全正常的孩子,可是他的妹妹,有些事情會讓你目瞪口呆。可能許多人處在瑪蒂爾達生活的環境中,都會整天以淚洗面,但瑪蒂爾達把一切都看做是笑話。一歲半她就完全能說會道,懂得和詞彙和大人一樣多。可她的爸爸媽媽不是稱讚她,卻說她是個嘰嘰喳喳的多嘴丫頭,狠狠地告訴她,小姑娘都應該是看得見人而聽不到聲音的。到了3歲,瑪蒂爾達已經自己學會閱讀家裡的報紙雜誌。到四歲,她已經讀得又快又流利,自然開始渴望讀書了。但在這整個有知識的家庭裡,絕無僅有的一本書就是她媽媽的《簡易食譜》。等到她把這本書的從頭到尾讀到滾瓜爛熟,背出了書中所有的菜譜以後,她決定要讀些更有趣的東西。4歲時的瑪蒂爾達就已經把家裡的書讀完了,但基本上都是雜誌,因為她那個經商的爸爸和嗜賭的媽媽根本不讀書,所以也想不到為異常聰明的女兒買書讀。還是瑪蒂爾達自己提出上學的要求,父母才把她送進康琴國小。校長特拉奇布林小姐投鉛球出身,哪個學生不聽話,她就把孩子像鉛球一樣投出牆外,她最討厭的就是小孩。全校師生都生活在她的陰影之下,瑪蒂爾達也不例外。雖然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一年級老師珍妮小姐是小女孩心頭的一縷陽光。老師欣賞瑪蒂爾達的聰慧,鼓勵她繼續向上。在跟校長特拉奇布林戰鬥的時候,瑪蒂爾達發現了自己具有一項超能力,只要用自己的眼睛使勁盯著一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會跟她的眼球一起移動,最後,她利用校長特拉奇布林小姐殺了珍妮老師的爸爸也就是她的姐夫後偽造遺囑,而獲得遺產的證據,把校長嚇暈了過去,第二天就再也沒有回來……

《瑪蒂爾達》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在逆境中成長,要是跟父母或者老師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就會想一想瑪蒂爾達是怎樣做的。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0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被狐狸騙一次》。這本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從來沒有一本書像這本書這樣從心靈深處打動了我。每一次看,我的淚水都在眼眶裡打轉。

《再被狐狸騙一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作者初到西雙版納時,買了一隻大公雞,準備回家宰了吃。在路上,他碰到了一隻昏倒在路邊的狐狸。高興之極,他撇下大公雞,準備去捉狐狸。誰知,正當他向狐狸走過去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昏倒“在路上的狐狸忽然起來,一溜煙地轉身跑走了。等作者回過神來,回頭一看,另一隻狐狸叼著大公雞跑開去了。沒幾天,作者意外地發現了這兩隻狐狸的老窩。呦,還有幾隻小狐狸呢!只見母狐狸在洞裡看護小狐狸,公狐狸在外放哨。出於報復心理,作者趁公狐不注意,悄悄地來到洞口。當裡面的的母狐發現不對,大叫起來,公狐這才發覺。此時去救已經來不及了,怎麼辦?公狐狸故伎重演,”昏倒“在地上,可作者還會上當嗎?公狐見不是辦法,就用自虐來騙作者。只見公狐咬斷了自己的左腿,露出了陰森森的白骨。它又一跛一跛地來到作者面前,倒在地上,用一種乞求憐憫的眼光望著,彷彿在說:”我的腿斷了,可憐可憐我吧!“作者知道,這又是狐狸的苦肉計,可是他還是故意上當了——他感動了。他不想毀滅一個家庭。只見他”專注“地看著公狐,一旁母狐和小狐悄悄地轉移。公狐見妻子和孩子們都安全了,嘴角彎了彎,閉上了眼睛……

讀完著本書,我對狐狸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好一隻偉大的公狐,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啊!為了妻子、孩子,哪怕犧牲自己都無怨無悔。這份真情的力量是多麼巨大,竟讓我們人類覺得汗顏。

我想:作者後來一定是要為第一次被騙做補償,才去報復狐狸的。這本書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大自然自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血腥。為了生存,生命之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的精神是永不變的,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生存,任何生物都可以不擇手段。然而,人類,這個彷彿主宰地球的人類卻打破了這個規則。許多時候人類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生存。這裡為什麼要殺死狐狸?難道狐狸為了生存,偷了食物就該償命,這是為什麼?難道狐狸在使用大自然的規則時,要被屬於大自然的人類所”制裁“?這難道是合情、合理、合乎道德的嗎?尊重任何野生動物,就是尊重大自然的規則,也就是尊重我們人類自己……

《在被狐狸騙一次》不僅告訴了我們親情的偉大,告訴我們真情的存在,同時,也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生物,他們都有生存的權利,他們和人類是同一個規則下生存。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1

協和:洛克。菲勒基金會在原北京協和醫學堂基礎上創立,在過去的近一個世紀裡,成為西方醫學在中國發展的鼎盛和巔峰,深深影響了中國的醫療系統,大部分學生在未來的從醫生涯裡推動了中國的西醫發展,治學嚴謹,提倡精英教育,通識教育、博雅教育並重。它在教育、醫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應當引起現在社會的思考,在面對醫患矛盾層出不窮,社會醫療體系改制迫在眉睫的今天,如何去培養醫生,以期提高基本的社會醫療保障。

擔任醫學生輔導員的三年多時間裡,深深感受到,醫學生們從大學聯考中走出,又重新進入新一輪不間斷的考試,不說學富五車,起碼要學的書就要五車,每一學期末發教材,體弱女生沉得都無力提起,內外婦兒、八大系統、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基礎考、臨床考、畢業考,三大綜合考試,座座大山,想穿上白大褂還需經歷醫師資格考試,近來又提出要進各基地醫院輪轉,本三年碩兩年博一年,如此沉重之學業,和其高中同學四年本科畢業即投入社會熔爐相比,醫學生所付出的時間、精力,必然更多,除了普世的救死扶傷理念之外,這一切理應得到社會給予的尊重和理解。八年求學路漫漫,學生卻不知自己八年後的社會角色是什麼,看到一幕幕的醫生被砍事件,一部分學生開始退怯,醫生都已經成為高危職業,社會的誠信還能靠什麼去支撐。

多年前的夢想,自己也是一名身穿白大褂的臨床醫生,無幸而從,命運將我被迫地“棄醫從文”,只是對於醫生職業的情愫一直都沒有變,多年後有幸進入醫學院擔任輔導員,在這裡和醫學生們同吃同住同學習,新學期擔任大一新生的輔導員,個人覺得應該更多地參與課程教學,做一個夢裡的醫學生。

尤其是新生更有必要讀一遍《協和醫事》,這是一種那個時代裡的象徵,進入學府,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就被浸潤其間,要有歸屬感,要有使命感,要有幸福感,告知新生的同時,同樣也警醒自己。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2

在大學大量空閒的時光,有時感到空虛,無所事事,但令人欣慰的是一本《李嘉誠傳》還是讀完了。

很久以前我只會死讀書,對書本上的知識不是照本宣讀,就是唯唯諾諾的信服,完全沒有抱過懷疑的態度,然而今天,隨著我知識及閱歷的增長,我逐漸才學會了獨立思考的方法,讀完了一本傳記,在這裡說說我自己一點淺薄的看法。

首先,這本書把李嘉誠的一生都說了一下大概的輪廓,主要客觀的描述了李嘉誠的一生,然而作者或多或少在態度上還是比較偏向李嘉誠的,我覺得這本書對李嘉誠的人生只是一個大概的輪廓,這對李嘉誠整個人生只是冰上一角而已,正如阿里巴巴總裁馬雲所說的一樣:如果你成功了,你說的話便成了真理。然而我覺得一個人要成功,就像李嘉誠那樣勤勞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一個人成功永遠沒那麼簡單,人都說潮州很精明,李嘉誠的腦子可不是一般人的腦子那樣,就單說學英語,他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單說我自己,我英語就學了整整六七年時間,但還是學不會,李嘉誠的毅力更是非凡,就很小的一件事說吧,他每天晚上回家後不管有多累,他都會堅持看書,而且從年輕到老這個習慣從未改變,雷達不驚。李嘉誠的情商也很高,就單說他在茶館端茶這麼小的事情吧,要是我們一般人的話,就覺得這麼小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可他不一樣,他除過端茶之外,他還會察言觀色,所以很討人喜歡,也很招老闆喜歡,他做推銷員時,他把那個鋁桶專門會推銷給整天在家閒著沒事的老太太,為什麼?因為那些老太太整天沒事,只會嘮嗑,老太太嘮嗑是就會談及的他推銷的東西,老太太會幫他推銷,他沒有浪費時間,時間都用到了刀刃上,別人功能工作八個小時,他就工作十六個小時,所以他推銷的結果是第二名的好幾倍,而且他還是新手,這真的很厲害。李嘉誠也很有商業頭腦,在他做推銷員時,他就將這個區域分成好幾個部分,哪個部分是搞銷售區,哪個部分是低銷售區,他破舊的筆記本上都有詳細的記載,這些都是李嘉誠後一些推銷書籍上才總結出的推銷法則,他也很講義氣,他嘴邊經常掛著這麼一句話:對己節儉,對人慷慨。當他要離開那個鋁製品公司時,他對那個老闆說絕不帶走以前的顧客,還對老闆說了此行業的前景不是很好,他建議要麼是放棄,要麼是做鎖子等其他產業,因為鋁製桶將會被塑料桶代替,看來這人真的很講義氣。他的行動力很強,他能抓住機遇,當他開始創業時,他借錢再加上自己的錢總算辦起了廠子,要是一般人還在那思考成功還是失敗後會怎麼樣。要是總結李嘉誠身上的成功之道那真可說是千條萬條,在這裡我就列舉自己一點淺薄的心得吧。

“時勢造英雄”這句話我不知用在李嘉誠身上是否合適,他出生的時代及家庭的不幸這一切無疑激發了他的潛力,然而一個人成功不僅僅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這些,還有很多我們背後看不到的,一個人成功之後,我們會將他神化,只會看到他身上的優點,所有缺點都會被優點所覆蓋的。

看完了《李嘉誠傳》,他的艱苦奮鬥感染了我,他的堅持不懈感染了我,他的虛心學習感染了我。在我看到他成功的一面時,我更感受到他成功背後的努力與堅持,讓我懂得成功來自於堅持,成功來自於奮鬥。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3

“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想必大家必須聽過,這就是一代天才軍事家拿破崙的名言!也正是他一生自強不息的寫照。他,以往一統歐洲;以往讓法國軍隊力挽狂瀾;他,以往五次痛擊數十個國家組成的反法同盟······

也許,會有人說,他只可是是一個好戰之徒罷了,由於他發動的戰爭,使無數的人失去了生命!還有人說他是偉大的人,他經過戰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統治!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的話,他功勞遠遠大過自我的過錯的!

他的一生有著無數的輝煌,創造了無數奇蹟,逆轉過很多明顯的敗局!在1798年,在進軍埃及的那場戰爭中,他在戰前還被對手稱作“待切的西瓜”,由於他們的軍隊人數加起來還不到對方的八分之一,還要橫渡埃及沙漠,基本上是沒有贏得可能。可是拿破崙用實力證明了一切,他用了僅僅幾百個步兵的軍隊,經過精確的觀察,嚴密的佈陣,就輕易的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事後,被抓敵方將領問道:“到底是什麼使你反敗為勝?”然而,他的回答是:“因為我一向抱著必勝的信心去迎接每一場戰爭,即使是在僅有幾十人的情景下,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失敗!”看!拿破崙就是這麼一個自信的人,他無論在什麼情景下都是那麼得自信,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失敗,他抱著必勝的信心也一向堅定的認為自我必須會成功!

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們能夠受到這樣的啟示:1要有做強人的信念。拿破崙之所以從小就喜歡在海灘上玩耍,是因為他愛海浪,他也要像海浪一樣,把世界踩在腳下!可見,這種做強人的信念,在他的孩提時代就誕生了。2任何努力都是由努力換來的。拿破崙小時候就發憤圖強,憑著刻苦的學習,9歲進軍校,16歲經過畢業考試······這足以證明他的努力!3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顆必勝的心。拿破崙的事業並非一帆風順,他以往遭遇過逆境,他也曾懷才不遇,可是他始終以飽滿的信心,昂揚的鬥志,去迎接一切困難和敵人!

如果有一本看不厭的書我首先想到《拿破崙傳》,如果你問我最欽佩的人我首先浮入腦海的肯定是拿破崙,他向我們展示的什麼是真正的男子漢,什麼是真正的軍事天才,什麼是正真的英雄!每一次的閱讀,他的品質和精神都震撼著我,鞭策著我去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去實現自我的夢想,成為新時代的強者!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4

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光草》,他留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這本書寫了,有一個名叫薩庫瑪的民間畫家,經常給自己的朋友以及他身邊的人和村民作畫。這一天,他收到了一個很富有的領主的邀請,來到了他的莊園,到了那裡,才知道這個領主名叫葛努安,他請自己來的原因就是為了讓他的孩子開心,叫薩庫瑪在他孩子的房間作畫,通過進一步瞭解,他知道了這個可憐的孩子得了一種怪病,不能見到一點陽光與粉塵,他呼吸的都是層層紗布過濾後的空氣;也不能在陽光底下直接照射;更可憐的是,他的房間裡連植物都不能放,因為這三點哪一點他接觸都會病發,面板會潰爛,眼睛會腫,呼吸會喘等等。但是當薩庫瑪來臨時,他十分的快樂,而不是顯得十分憔悴,因為他樂觀的面對這個事實,勇敢地與病魔抗爭。但不幸的是,這個年輕的少年仍是永遠的離開了他那敬愛的父親,還有他從沒有見過的世界。

讀了這本書,我感到特別敬佩馬杜勒,他雖然得了一種怪病,而且不止什麼時候他就會死去,但是他仍然樂觀的面對世界,不像現實世界這樣的某些人,一得了病,就特別的傷心,有時甚至連飯都吃不下出。但是他卻十分的高興,還自願與這個民間畫家薩庫瑪一起作畫,非但不傷心,卻十分的高興,不管他多麼的累,也要觀看這位畫家薩庫瑪的作畫過程;不管他多麼難受,也要和薩庫瑪一起學習繪畫,一點也不悲傷,最後一次病發時,醫生已經說他活不過一年了,但是他仍不沮喪,仍然興致勃勃的與薩庫瑪一起作畫,直到他死去。

我也比較喜歡這部書裡面的薩庫瑪先生,薩庫瑪先生慷慨大方,做了好長時間的工作,報酬卻只收了對方一匹駿馬回到自己的家,而且一直從他來到這個家開始,他就沒有停歇過,以至於這個小男孩玩耍,互相談心,互相討論下一步他們到底該畫些什。並且在一起就像是親兄弟一樣。總而言之,這個小小的民間畫家,竟然顯現出一種偉人的風範,令人佩服啊!

不管怎麼說,這本《光草》,是一本值得我們讀的書。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5

今天我和皓皓一起翻閱了《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經典的繪本書,《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書雖然講的是一個平凡的故事:爺爺想盡一切辦法為孫子約瑟一次又一次修改物品(毯子——外套——背心——領帶——釦子),但字裡行間無不體現了那份樸素的、平凡的、深沉的、持久的愛。這種愛是實實在在的,就如同我們的唐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中所表達的一樣。在縫縫補補、裁裁剪剪當中,人類的情感在無聲息地溫暖地傳遞著。爺爺無盡的關懷和愛護,一針一線地縫入了約瑟的成長當中,乃至當有形的物件全部徹底地消失以後,留存下的記憶卻是永遠地揮之不去。

我在閱讀此書的時候的的確確能感受到這種強烈的情感,每次當媽媽要扔掉約瑟的東西時,約瑟總是堅定而且驕傲地說:”爺爺一定有辦法。“ 我也總是被他那稚嫩的語氣和倔強的表情所打動,一次次地加劇,一次次地強烈。而當鈕釦丟掉,約瑟慌張激動地去找爺爺,爺爺也沒有辦法時,我的心不禁被高高懸起,神經變得緊張起來;直到讀到那個奇妙的結尾的時候,才如釋重負,鬆了一口氣。而被濃濃的感情所撥動的心絃竟是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書裡最妙的是時不時出現在畫面下端的小老鼠們:它們看似與故事毫不相干,它們也是個大家庭,它們也吃飯、睡覺、做家務、講故事、走親戚……這個至多僅佔畫面六分之一的小小世界,正是孩子們最感驚訝、最為關注之處,而同時又最易為我們所忽略。我想,這一定是此書的圖文創作者專門繞開大人,為小讀者設計的。

《爺爺一定有辦法》真的是一本很棒的繪本書!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6

《時間簡史》一書是大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名著,自一九八八年初版以來,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銷售了一千萬冊,成為世界出版史上的奇觀。有如我們當年讀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科學的終極目標在於提供一個簡單的理論去描述一個高深莫測的現象。

霍金的學生、《時間簡史》的中文譯者吳忠超曾寫道:“他(霍金)象一個孩子,一個好奇的孩子,喜歡問最基本的問題,我為什麼是我?時間是什麼?我們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他把宇宙本性最前沿的知識,通俗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有日月星辰的奧妙,才有時間的歷史。讀《時間簡史》,不僅使你瞭解到時間的起源與形成,更應懂得這位偉大科學家在時間暢想曲的後面,還有更多未竟的音符。

時間是每個人的終身伴侶。從少年到老年,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時間裡穿過。有悲傷,也有欣慰;有眼淚,也有歡娛;有失敗,也有成功。時間的痕跡刻在臉上,也刻在心裡。

如果把人生比作壯麗的舞臺,那麼舞臺上戲劇的演出水平不會僅僅取決於空間因素,還會有賴於時間條件;如果把度過生命的歷程比作攀登歲月的長城,那麼時間戰略、時間信念、時間素質將決定攀登者的行進速度;如果把寶貴的生命比作閃閃發光的星星,那麼星星的光源必然是長時間生命熱能的聚集。

時間也是一部年齡的哲學。富蘭克林曾說:“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大發明家愛迪生,在他七十九歲時,自豪而風趣地對人們宣佈“我已經是一百三十五歲的人了。”這是因為他積攢了超出常人多倍的時間財富。十六歲至六十歲,愛迪生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到二十小時,六十歲以後,每天仍工作十六個小時。如按平常人一生活動和工作的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成倍延長了。

所以七十九歲加成了一百三十五歲。其實,人的一生真要無端的浪費許多時間,從指縫間、從酒杯下、從無聊中。但我們並不經意,總覺得時間還長著呢!於是乎“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樣的生活就縮短了你我的生命。年齡的加減法,加入的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時光,減去的是揮霍空耗的歲月。

我現在老了,懊惱自己年輕時尚不努力。但我羨慕現在的年輕人,因為人生的黃金時代是青年時期。青春的火花、友誼的暖流、生命的歡樂一起湧來,事業開始了最初的跋涉,人生揚起了破浪的風帆,生活領域急劇地展開,工作課題驟然增多。

但我要用一個老者的身份,真切地告誡年輕的朋友們,真正生命的春天,是隨著理想種子的播下而來臨的。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有時平靜如鏡,有時浪花飛濺,有時巨浪衝天……只有把握自己命運的人,才能創造生命的輝煌。

今日之日不可延留,昨日之日不能呼返。這位蜷縮在輪椅上、能與上帝對話的史蒂芬。霍金,似乎在《時間簡史》中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7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為世人留下了許多精神佳作。《阿Q正傳》便是其中的一篇。我興致勃勃地翻開書,開始走進阿Q這個悲劇人物的內心世界。

魯迅筆下的阿Q,受到以趙太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剝削和壓迫,社會地位低下,生活境遇十分悽慘。在他的身上有中國舊式農民安守本分,任勞任怨的優點,也有思想保守、認知愚昧、意識狹隘的缺點。

阿Q是千千萬萬貧苦大眾中的一員,他對革命的認識模糊,直到辛亥革命風起雲湧,他看見趙太爺等一干欺軟怕硬的封建統治者威風掃地後,才開始嚮往革命,但他在思想上並沒有真正認識革命的意義,並繼續用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勝利法”來安慰自己,根本不承認自己迷信,陶醉於幻想的自尊中,或通過轉嫁屈辱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自輕自賤。當這些都沒用時,就自欺欺人,把失敗變為精神上的虛幻勝利。這一點,阿Q至死都沒有醒悟。魯迅先生借阿Q的“精神勝利法”,批判了那個時代在思想上沒有覺悟的中國人,認為這是中華民族覺醒與振興的障礙之一。

阿Q想參加革命,卻不得其所,反而成為革命黨和封建勢力妥協的犧牲品,被送上了斷頭臺,落了個“大團圓”的下場。阿Q的下場,正如辛亥革命的結局;阿Q本身的悲劇,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劇。小說正是通過阿Q的結局,深刻的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最終導致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農民群眾。

讀完《阿Q正傳》後,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清朝末年,我看到了當時農民群眾悲慘的生活景象;看到了革命黨人前赴後繼衝鋒向前的壯烈場面;還看到了一部分像阿Q這樣沒有覺醒的中國人……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8

這天,我看了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我的心深深的觸動了。

文章是講述魯迅先生與“阿長”的故事。“阿長”就是“長媽媽”。“長媽媽”是魯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說“‘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認為這是魯迅先生在評價“長媽媽”的地位。讀到下方時,我又有了新發現,“阿長”這個名字別的女工也用過的,我能夠體會到“長媽媽”在魯迅先生家的地位有多麼低下,因為連名字都能夠用別人的,而且是為了省事。

又往下讀時,我發現魯迅先生十分憎恨”阿長“,因為阿長經常會告狀,我卻認為”阿長“雖然會告狀,但她是出自於真心想帶好魯迅先生的,阿長不僅僅會“切切察察”還明白許多風俗。但魯迅先生卻不領情。

“阿長”的性格不僅僅善良、熱心,還會關心人,我明白她對魯迅先生的心是好的,但是那時魯迅先生還小,並不願聽。可她卻不知厭煩的傳授她所明白事情。還為魯迅先生買了一本《山海經》,別人不願做,她卻會去做,她小時候沒讀過書,從“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中,她連字都記不住,能夠想像到本站買這本書有多麼艱難,於是魯迅先生又對她產生新的敬意。

所以,魯迅先生為何三十年後還要專門寫一篇關於“阿長”的一篇文章。

我能夠想像,其實魯迅先生是很同情“阿長”的。因為,她為這個家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最後,卻連名字都沒落下,我認為魯迅先生是有後悔和內疚的。

最後,我想說我也很同情長媽媽。

關於《神曲》800字讀後感 篇19

《世說新語》作者是劉伶,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留下的詩篇流傳了千古,為人生性放達任情,與阮籍關係頗密,是為摯友。身為劉伶摯友的阮籍作為竹林七賢之一,想必擁有著世人都知曉的高尚品行和節操。但恰恰相反,他有著與劉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為西漢時期豪放不羈的代表人物,與他一同出現的往往是不行於禮,品行不端。這種性格除了表現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現在了他的為人處事中。

按照古人的習俗,親近之人去世之後是需要進行服喪,以表達自己作為子女的孝心和悲傷,通常服喪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間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則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親去世後,阮籍並沒有按照這個規矩進行,仍然參加宴席,並喝酒吃肉。

有一次在晉文王宴請眾賓客時,阮籍一如往常的參與,何曾覺得這樣不得體,是不孝,並告知晉文王讓其罷免阮籍的官職。晉文王沒有這麼做,反而維護了阮籍。

阮籍是真的不懷念母親嗎,並不是,他只是不善於表達,沒有把自己的悲傷表現出來,在《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寫阮籍知道母親去時候的表現,“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哀嚎一聲,並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長時間,這種悲傷並不假,是當時大多數人都無法比及的,那種流於形式的孝子行為,真的要大力推崇嗎?那種悲傷可能就不會是悲傷了,只是向世人證明的一種形式,形式上的悲傷遠比實際的悲傷更為不恥。

阮籍的內心是悲傷的,卻也是慶幸的,他可以在母親在世的時候盡孝,而不需要再母親去世的時候做一些沒有必要的悲傷,他無疑是豪放的,更是灑脫的。只是他的行為在當時並不被認可,只能在後世被我們稱讚,著實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