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重點稅源戶應實施重點管理大綱

欄目: 會議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2.53W

重點稅源戶應實施重點管理

重點稅源戶應實施重點管理大綱

目前,從上到下都在試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大家都認識到現在的稅收管理員制度不是以往意義上的專管員的延續,而是對新徵管模式的鞏固和完善。創新稅收管理員制度還是突出”管理”這一理念,即落實責任,加強管理,”戶事結合、重在管事”, 從而建立切合本地、操作性強、功能完善的稅收管理員制度。其中管戶多以分類管理為主,突出重點稅源戶管理。重點稅源戶管理到位了,以點帶面,稅收管理員制度才能全面開花,取得成效,由此可見重點稅源管理在現代稅收徵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強化重點稅源戶管理工作,這一點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下面就重點稅源戶稅務管理工作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 重點稅源戶管理必須有堅定的信心

重點稅源管理就是以重點稅源企業為具體物件,通過建立管理臺帳、稅源資料庫,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稅收情況進行跟蹤、監控、分析、預測等管理。加強重點稅源戶管理能起到為整體稅收管理提供資訊服務,為稅收分析提供資料支援,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作用。事關重大,責任重大,工作千頭萬緒,工作事無鉅細,基礎要求夯實,管理要求到位,為此我們必須有堅定的信心,充分了解加強重點稅源戶管理工作的重大意義:一是加強對重點稅源戶管理,能及時、全面地掌握企業納稅申報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二是加強對重點稅源戶管理,在第一時間內對重點稅源戶生產經營變化動態進行了解和分析,及時掌握經濟稅源變動情況,分析稅收收入變化原因,預測稅收收入發展趨勢,提高稅收分析水平和稅收預測的準確性;三是通過加強重點稅源管理,能促進稅收計劃編制和組織收入工作水平的提高,在編制和分配稅收計劃時,抓住了重點稅源,就掌握了計劃落實的主動權,有利於提高計劃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在稅收計劃執行過程中,抓住了重點稅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有利於發現和解決組織收入中的主要問題,採取相應措施,確保稅收計劃任務的完成。

二、 重點稅源戶管理必須有專門的機構

1、重點稅源戶要有專門確定機制

重點稅源戶的確定應以先進的計算機系統為依託,利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對全體轄管戶實行有機篩選,滾動確定重點稅源戶。我們可以從企業註冊資本、經營收入、應交稅金三個方面考慮,在稅源調查的基礎上,重點加強監控稅源相對集中、行業特點明顯,或者徵管相對薄弱、容易出問題的行業,如房地產行業等。重點稅源戶可以按照以下原則確定:

(一)是達到一定規模的重點稅源戶:即按照上一年稅收收入的多少排序選取,選擇佔稅收總收入60%∽70%的企業進行監控。

(二)是具有行業特點的稅源戶:第一是圍繞全域性中心工作或上級確定的監控點。第二是針對當年區域經濟中特殊行業、熱點行業確立的監控點。

(三)是確定實時或臨時重點監控戶:即將當年非重點稅源戶中每月新增稅收收入額超過一定數額或新開企業投資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企業納入監控戶管理。

當然,重點稅源戶在經過一定的選擇排序後,應由專門機構進行稽核、刪除、明確、公佈,穩定在一定時間內不得任意變動,從而保障重點稅源戶管理工作的有序性、長效性。

2、重點稅源戶要有專門管理機構

在目前的稅收管理機構的構架內,可以實行分類分組管理,結合或參照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信用等級制度將重點稅源戶專門劃組管理,試行專門的重點稅源戶管理機構,配備具有一定工作經驗,業務熟悉,熟練掌握財務、稅收技能的稅務幹部;設立專門管理機構,便於集聚專業人員,形成稅收徵管合力,通過分組管理後,不斷積累實踐經驗,逐步深化管理舉措,提升專職管理效能,以點串線、以點帶面,以較少的人力資源投入,獲取最大的徵管效果。可以說重點稅源戶中以往分散式管理、常規式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以集約式、專門化管理來取代已是勢在必行。

三、 重點稅源戶管理必須有明確的目標

重點稅源戶必須以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明確目標,即實行個體化、綜合式、深入型管理:

一是重點稅源戶個體化差異現實需要稅務機關實施有差別的稅務管理。在現實日常稅務管理工作中,我們能充分認識到這種個體差異不單單反映在數量上和規模上,而且體現在納稅人治理結構和經營模式上,重點稅源戶這類特徵更為明顯。應對這一類納稅群體,常規性的稅務管理力度明顯不足,如重點稅源戶在經營擴張中經常採用融資(如紅豆股份採取增發股票方式進行融資)的方式,資本運作需選取最適當的比例,減至最少的費用支出,追逐最大的邊際效益,來達到增加資產規模的目的。這種現實中的個體化差異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不斷開闢管理領域,填補非常規性管理的空白。

二是重點稅源戶實施綜合式管理重點就是要掌握重點稅源戶的綜合資訊,以便於專業化稅收徵管的開展。重點稅源戶往往是一個層次結構複雜、經營範圍廣泛、內部運作緊密的系統,如存在母子公司、存在關聯交易等現象,如果按照以前屬地管理模式極易造成資訊中斷,造成管理漏洞,影響徵管質量,我們必須有計劃實行綜合性管理,及早取得企業資訊,摸清企業底細,瞭解稅源,掌握情況。這些資訊主要是:價格資訊、融資資訊、結算方式資訊、資本結構資訊等,通過對此類資訊分析,可以判斷重點稅源戶納稅遵從程度和有無良好的納稅意識,從而把稅收專業化管理定位在以資訊為基礎,與企業運作相同步的實質性、全方位控管上。

三是對重點稅源戶的管理僅僅依靠常規管理或以監控間接稅為主,已不能涉及深層次的問題,強制性的管理稽查手段在實踐上亦不能取代重點稅源戶的專門管理。稅務機關在較短的時間內想全部、深入地掌握重點稅源戶的納稅能力、獲利能力等是不現實的,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稅收分析、預測、規劃收入缺乏深入廣泛的資訊資料,資訊失靈就勢必造成管理失控。要改變這一狀態,應及時調整管理目標,健全制度,落實措施,逐步使稅務管理由表層向核心發展。

四、 重點稅源戶管理必須有健全的制度

重點稅源戶管理應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嚴格照章辦事。目前創新的稅收管理服務制度包括:稅收聯絡員制度、預約服務制度、專項稅收宣傳制度、提醒輔導制度、跟蹤服務制度、稅源分析預測制度、重大事項管理制度、資料積累制度。

稅收聯絡員制度,即專人負責,明確責任,定期交流,及時溝通,一方面由稅收管理員瞭解企業最新經營情況,掌握企業動態資訊,為健全企業資訊資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促進稅企雙向交流,為企業排憂解難,有針對性的進行納稅輔導,取得納稅人工作上的理解和支援,夯實徵管基礎。

預約服務制度,即根據企業提出的約請,稅收管理員根據問題涉及的範圍,為企業安排服務的時間、地點和參加人員或根據稅務機關工作部署,涉及重點稅源戶的事項事先進行通知或友情提醒,告知注意事項或要求內容,使得企業能先期準備或騰出更多時間、人員配合稅務機關開展工作。

專項稅收宣傳制度,即對重點稅源戶採取普遍宣傳和重點宣傳相結合的方法,凡涉及該類企業的稅收新政策、規定,及時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稅收宣傳,如採取電話告知,e-mail宣傳,上門服務等形式。並且注意做好納稅輔導工作,一方面可以促進納稅人對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財務人員的辦稅效率,另一方面通過與企業進行直接交流和及時溝通,讓納稅人主動參與辦稅,幫助其解決申報中實際困難,不斷地改正問題,總結經驗,能提高重點稅源戶管理的工作質量,優化稅收發展環境。

提醒輔導制度,即稅收管理員深入企業內部瞭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項,如企業發生重大專案投資、發生登記註冊內容變更、在建工程投入使用或採用電子財務軟體記帳等等,分析可能出現的涉稅問題,提醒企業做好相關備案、報告工作,並且按時依法如實申報納稅,防止企業因缺乏對政策的瞭解而出現無意識漏稅。

跟蹤服務制度,即稅收管理員準備專門的紙質檔案,對稅收服務的內容和質量進行監督與跟蹤,及時收集企業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稅收服務的內容和方式。

稅源分析預測監控制度,即做好稅源的調查預測分析,掌握稅源增減變動,分析異常原因,充分挖掘稅收增長潛力。

重大事項管理制度,即企業發生重大的生產經營、財務制度、產業巨集觀政策及稅收政策發生變動,應完整詳細記錄,一方面做好記錄,及時錄入資料庫,形成資訊共享,另一方面及時參與重大事項管理,理順涉稅事宜,督促納稅人按照規定完成納稅工作。

資料積累制度,即建立重點稅源戶基礎資料檔案,並且在初步建立檔案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逐步完善,藉助重點稅源戶平時積累的資料及每月報送的相關報表,對重點稅源報表按戶歸檔,建立管理臺帳,按月份序時積累,從而保證重點稅源戶基礎資料的完整性。

五、 重點稅源戶管理必須有完善的手段

在確定重點稅源戶管理目標的基礎上,稅收管理員的管理手段也要新增新的內容,這些內容主要體現在日常管理、預警指標、納稅評估、稅務檢查等幾個方面。

1、日常管理手段。加強日常管理,必須朝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善於發現問題,挖掘難點,查詢疑點,突出重點便是業務上必須強化對重點稅源戶經營交易活動處理的能力,具體如涉及納稅所得和稅前扣除方面問題,我們對企業所得的確定離不開列支的把關,是否允許扣除或是列支,同樣關係到企業是否存在轉移利潤的問題,比如投資利息、技術轉讓費、特許權使用費等的分攤;資產的報廢稽核;佣金的收取比例及支付方合理的列支標準;虧損的發生及成因;母公司與子公司控制與受控的關聯程度等,不一而足,所有這些都是目前或將來稅收管理員可能涉及的,構成比較有深度的稅務管理事項,更多的需要稅收管理員進行有深度的分析,形成我們管理的要點,進而掌握重點稅源戶經營能力,確保重點稅源不流失。

2、指標預警手段。通過充分的統計分析和計劃預測的基礎上,建立一整套稅收預警指標,主要是稅收、稅負與資產、存貨、收入、費用、人員工資等比例關係的分析指標,具體有進銷項稅額比較、銷售稅金負擔率、銷售收入變化幅度、銷售利潤率、銷售毛利率、應收帳款比率、資產負債率、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人均工資額、土地稅收分析、房產稅收分析、車船財產稅收分析等多項指標;通過制訂這些指標以儘量貼近納稅人的財務核算實際,綜合反映納稅人整體經營、納稅情況。在設定指標體系後,及時進行資料採集,以確定適合本地區的企業經營資料峰值和警戒值,及同一指標的區間上下限數值,通過設立預警指標,發現指標差異,查糾原因,發現問題。

3、納稅評估手段。根據稅收預警指標及日常稅源監控確定的申報異常的納稅人,及時進行納稅評估。對於評估中發現的疑點,敦促企業認真自查舉證,對評估問題重大或疑點未解決且無正當理由的,應移交稽查或進行反避稅調查。當然在深入評估過程中,應首先明確納稅評估並不是單純地為評估稅款,目的是通過評估真實地掌握納稅人稅收負擔率、生產經營情況,從而更有效地對納稅人以後的納稅申報進行監督和控制,促使其提高納稅申報的真實性,保證國家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4、稅務檢查手段。對重點稅源戶檢查必須慎重對待,嚴格按照規定程式進行,應由專門的選案部門按照一定的程式和要求進行確定,設定專門的審批程式,以減少對大企業檢查的隨意性。當然在檢查中應抽調業務骨幹進行重點檢查,確保檢查和審理的質量,對待重點稅源戶檢查工作,態度必須明確,不查則已,一查到底。

六、 重點稅源戶管理必須有充實的內容

重點稅源戶管理應有深刻的內涵,積累大量的資料,形成紮實的管理基礎。重點應建立三個資料庫或電子臺帳:基礎資料臺帳、生產經營臺帳、徵管資訊臺帳。其中基礎資料臺帳主要從稅務機關內部資料獲得,包括企業名稱、稅務登記證號碼、微機程式碼、開辦資金、主要裝置、生產經營(註冊)地址、電話、法人、財務負責人、辦稅人員等重點稅源戶基本資訊;生產經營臺帳主要從企業及相關部門取得,包括產品生產情況、行業情況、經營/管理情況、銷售情況、財務情況、生產工藝及流程、主要產品的“產銷存”、主要原材料及包裝物的“進銷存”、主要生產裝置(帳實)明細,稅負變化差異、稅負變化幅度、銷售變動率,銷售額增長幅度與應納稅額增長幅度對比、銷售毛利率、成本毛利率、往來賬戶異常變動情況、存貨、負債、進項稅額綜合對比、資產負債率、存貨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利潤率、成本利潤率等情況;徵管資訊臺帳主要從稅務機關內部資料獲得,包括:1、各類資格認定, 2、稅收優惠政策的審批;3、增值(消費)稅申報資料, 4、所得稅申報資料; 5、出口退稅申報資料;6、 財務報表資料,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7、稅務違章處罰資訊;8、關聯企業及業務往來;9、其它相關資料。通過這些資料的取得,充實管理內容,形成資訊共享,促進對重點稅源戶管理情況的掌握,奠定紮實的徵管基礎,稅源管理工作才可以真正到位。

二○○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