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xx縣配套經濟發展情況彙報

欄目: 情況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2.26K

做好配套經濟文章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xx縣配套經濟發展情況彙報

——柳州市xx縣配套經濟發展情況彙報

xx縣地處桂中腹地,屬柳州市轄縣,緊鄰柳州市區,全縣轄13個鄉鎮,面積2504平方公里,總人口53.13萬。近年來,我們立足於本縣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按照工業強縣的發展思路,緊緊依託大柳州工業經濟的帶動作用,積極調整工業佈局、擴大工業經濟規模,大力發展以為柳州市工業配套為主的配套經濟,壯大了工業經濟實力,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2003年,全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3.98億元,比2000年的24億元增長了41.58%;工業總產值完成37.5億元,比2000年的17.2億元增長了118%;財政收入實現 3.2億元,比2000年的1.37億元增長了133.58%;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由上年的31.22:31.31:37.47調整為28.9:36.7:34.1,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大幅度增加,初步實現了由農業縣向工業縣過渡的歷史性轉變。

一、審時度勢,明確發展思路

縣域配套經濟的發展思路,是縣委、縣政府在近年的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並最終確定下來的。二十一世紀以前,我縣的縣域經濟主要依靠農業生產,七十、八十年代,我們先後興辦了xx糖廠、縣製藥廠、縣水泥廠、縣磚廠、縣農機廠、縣食品廠、縣輕工機械廠和縣塑料製品廠等一批企業,但是在市場經濟的滾滾浪潮中,這些規模小無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大都已先後被淘汰。到80年代中後期,糖業稅收曾一度支撐了全縣財政的半壁江山,隨著社會的發展,單一的“糖財政”使縣財政收入陷入停滯不前的局面。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面對全區較發達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明顯地感到,我們已經落後了,因此,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縣域經濟發展新的突破,促進全縣綜合實力邁上新的臺階,成了我們縣委、縣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根據自治區作出的“富民興桂新跨越”重大戰略決策,圍繞柳州市委提出的“工業立柳、強市富民”總體發展思路,抓住我國三大汽車集團把柳州作為其南方重要生產基地的歷史機遇,結合我縣縣情,在認真調查研究內外部環境並充分分析自身優劣勢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大力推進配套經濟的工作思路,作出了“調整結構,科技興農,招商引資,工業強縣”的戰略決策。在大力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調整工業發展思路,甘當配角,主動接受柳州市工業經濟的輻射,積極調整工業發展佈局,借力發展工業經濟,推進工業化程序。特別是把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我縣工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強政策引導,構建發展平臺,大力招商引資,抓好協調服務,使汽配業逐步成長為我縣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通過積極為柳州市大型企業提供配套、加工和服務,促進了我縣的工業企業在規模、效益、管理以及技術等方面的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對我縣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入、加速城鎮化建設、帶動我交通運輸業和飲食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03年,我縣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54元,其中 相當部分來自於配套經濟,以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主的工業企業為消化城鄉勞動力提供了4.5萬個就業崗位,如柳州市卓豐內燃機有限公司70%的操作工人都來自當地農村。全縣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已達到了8家,工業增加值實現11.20億元,比上年增長8.2%,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5.62%,拉動GDP增長7.45%。

二、優化投資環境,吸引企業落戶

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吸引和留住投資者的關鍵,是經濟發展壯大的基礎和保障。我們堅持狠抓投資軟硬環境建設,努力營造發展經濟的良好環境。一是按照“突出縣城、帶動全縣”的總體思路,加強小城鎮建設和管理,重新調整縣城行政區劃,把三個工業小區和建都、基隆開發區以及進德鎮5個村委的行政管理職能劃歸縣城拉堡鎮,使縣城區域面積由5.1平方公里擴大至45.78平方公里,人口由3.62萬人增至7.25萬人,進一步增強了縣城的聚集效應和接受市區工業輻射的能力。二是制定工業企業發展優惠政策。在土地使用、信貸、稅收徵管、市場準入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如:凡到我縣投資發展汽配產業或現有汽配企業的擴改建工程,都給予土地出讓金減免50%的優惠;工業企業在報建工程時,給予免除繳納小城鎮建設配套費的優惠。三是建立行政審批辦證大廳,推行“一站式”服務,簡化審批程式,規定審批時限,提高辦證效率。四是抓好工業小區建設,構築發展平臺。為了創造各種良好硬體環境,構築企業到我縣落戶發展的平臺,快速增加我縣工業經濟總量,我縣狠抓工業小區建設,結合xx縣實際,按照順勢漸進、梯級開發的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規劃一塊,開發一塊,生效一塊,為我縣配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載體。從1992年開始,我們先後創辦了第一、第二、第三工業小區和基隆、建都兩個綜合開發區,在與柳州市區接壤的穿山鎮規劃建設高標準高起點的穿山工業小區。通過加強工業小區建設,不斷完善工業小區的各項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工業小區的聚集效應得到了充分發揮,為吸引外地企業到我縣落戶和柳州市工業向我縣擴張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以工業小區為依託,先後成功引進了柳州綽豐內燃機有限公司、柳州市乘龍專用車有限公司、柳州柳新汽車衝壓件有限公司、柳州方盛鍛造有限公司、柳州天海電器有限公司、柳州金鴻汽車配件廠、柳州市汽車座椅有限公司、柳州市柳江聯豐實業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大、效益好、檔次高的骨幹企業,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縣工業小區共引進工業企業709家,去年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72億元,從業人員9290人。2003年,工業小區的工業產值達到了20.21億元,在全縣的年工業產值中佔53.97%,上繳稅金1.23億元。

三、狠抓招商引資,壯大配套經濟

經濟發展首先要解決大量的資金問題,靠國家投資太難,靠原始積累太慢,靠外資最好,這是我們近年來發展配套經濟的深切體會。我們堅持以扶持政策為先導,以工業小區為主戰場,以專案為載體,以企業為主體,把吸引外資作為發展配套經濟的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是採取靈活多變的方式,持之以恆的開展引資活動,千方百計保證縣外資金“低門檻進入、低成本發展、高效益回報”。二是專門成立了招商引資辦公室,組織專職人員負責對外招商引資,對到我縣落戶的企業進行跟蹤服務。三是制定了《縣四家班子領導聯絡重大專案制度》和《領導幹部招商引資責任制制度》,把招商引資專案任務分解落實到縣四家班子領導和鄉鎮科級領導,並建立獎懲制度,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對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四是積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外商及國內優秀民營企業到我縣投資辦企業;組織集體企業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小巨人”型汽車零配件企業,形成規模化經營。如1992年由縣汽配總廠與柳州汽車廠、臺商三方合資組建了柳州柳新汽車衝壓件有限公司,該公司陸續注入資金3億多元,現年產值已達到3億多元,成為我縣第一納稅大戶。2001年我們又引進港商整體兼併多年虧損的穿山汽車配件廠,組建柳州綽豐內燃機有限公司,該 公司陸續投入資金218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和產能擴建,使企業很快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三年利潤達7000萬元,現年產值達到了5億元,成為我縣產值第一大戶。2003年,全縣共引進投資專案25個,協議投資22.97億元,現在全縣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已達到8家,起到了作為龍頭企業的強力推動作用。

四、抓好協調服務,加強資源共亨,促進汽配業快速健康發展

汽配工業是我縣配套經濟的最主要亮點,為促進汽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我們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服務功能,加強對行業的協調和指導。一是成立了“柳江縣汽車配件行業協會”,向會員企業宣傳汽車產業政策,提供市場變化預測,提出發展建議,搭建資訊溝通和資源共亨平臺,協調會員企業之間、會員企業與整車廠之間的關係。二是主動出擊,做好服務。我們積極與汽車整車廠加強溝通,為汽車配件企業牽線搭橋,積極協助企業開拓一級配套市場,穩固二、三級配套市場,引導會員企業間實現互相配套,爭取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以柳新衝壓件公司、綽豐有限公司、乘龍專用車有限公司、汽車彈簧廠、汽車配件總廠等為主導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我們的積極協調和引導,在技術和市場上得到了柳州五菱、柳汽、柳特等大型整車廠的大力支援,進入其核心配套體系,成為整車廠的緊密型戰略伙伴。在柳州三大整車廠的強力拉動下,我縣汽車零配件行業產銷效益呈現高速發展趨勢。三是加強與區內外高校和科研單位的聯絡與溝通,促進產、學、研相結合,推進企業創新體制的建立。四是積極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的投入,擴大生產規模,開發新產品,跟上整車廠產品升級換代的步伐,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據統計,目前我縣工業企業累計完成技改資金投入3.5億元,為我縣汽車配件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全縣汽車零部件會員企業已發展到48家,其中,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有23家,億元以上的有3家。全縣汽車配件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4.39億元,同比增長36.11 %,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38.42%,增加值4.74億元,同比增長45.24%,佔全縣工業增加值的42.28%,利稅2.84元,同比增長71.3%,佔全縣工業利稅總額的71.18%。形成了以發動機、大型覆蓋件、彈簧、傳動軸、鍛壓件、線束等為主的近千種產品的汽車零配件產業群,不僅為柳州市整車廠提供配套,同時成功進入北汽福田、海南馬自達、雲南紅塔等廠家的配套體系。

近年來,我們的縣域經濟取得了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逐步從一個農業大縣走向工業強縣,是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經過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充分發揮本區域的優勢,並不斷通過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對經濟管理不斷注入新的內容取得的。但是,這些成績與發達地區相比,仍有比較大的差距。今後,我們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辯證地看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按照自治區“工業興桂”和柳州市“再造一個工業柳州”的戰略思路,緊緊抓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逐步形成和每年召開南博會的歷史機遇,主動接納柳州市乃至沿海地區、國際範圍的產業轉移;繼續落實我縣“調整結構,科技興農,招商引資,工業強縣”的發展思路,腳踏實地,因地制宜,立足於我縣區位優勢,不斷完善招商引資機制和專案帶動戰略,進一步優化工業佈局,用工業化的思維謀劃縣域經濟的發展,加快全縣的工業化程序,打造與柳州市工業對接配套的工業體系,逐步把我縣發展成為大柳州經濟圈製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帶動全縣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根據柳州市工業的發展特點和我縣的實際,當前,我們要下大力氣重點抓好四個行業:一是繼續把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做大做強;二是提升、鞏固製糖業;三是以花紅藥業落戶我縣和柳江製藥廠成功改製為新起點,發展壯大製藥業;四是引導和扶持縣內四家水泥廠整合資源,發展建材業。在抓好四個重點行業的同時,依託製糖業、製藥業,並通過組建或引進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與此相配套,要重點建好四個工業帶:以推進穿山小康示範鎮建設為契機,逐步建好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科技含量較高的穿山高新技術工業帶,以中小型製造業為主的都龍工業帶、以建材及汽車配件為主的進德工業帶和以化工為主的河表工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