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質監局工作彙報

欄目: 工作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1.69W

近年來,襄城縣質監局緊緊圍繞省局提出的“服務、建設、和諧、發展”八字方針,立足縣域經濟實際,加大技術機構投入力度,不斷完善檢測檢驗手段,強抓機遇,借水行舟,積極探索在一個農業大縣、在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加速質監事業發展的新路子。

質監局工作彙報

我局檢測中心現有編制人數38人,其中,在崗29人,病休4人,停薪留職5人。中心現有實驗室總建築面積405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99.5萬元。其中,計量檢測實驗室面積105平方米,檢定儀器裝置價值29.5萬元,建立有電能表、水錶、加油機、壓力錶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8項。新購的x射線、心腦電圖機等五項標準,正在申請建標;質檢實驗室面積300平方米,實驗儀器裝置固定資產70萬元,檢測專案達到 45種產品346個引數。中心的業務收入連年攀升,由XX年的幾萬元發展到2010年的六十多萬元,事業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

近年來,襄城速度——一個嶄新的名詞出現在河南區域經濟發展研究者的視野,並被媒體頻頻引用。襄城縣在河南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曾被列為十個快進縣之一。而我局檢測中心的檢測專案和檢測能力,已經與襄城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如何提高技術機構的檢測水平和技術保障能力,增強履職能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成為近年來我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高度重視技術機構的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局技術機構在滿足日益增長的地方經濟發展、滿足自身技術發展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局黨組經過認真調研,深刻分析,一致認為必須把加大技術機構建設作為我局實現長足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把檢驗工作重心著眼於政府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局黨組認真總結出制約技術機構發展的薄弱環節:一是技術機構現有的檢測檢驗專案和技術水平較低,與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二是現有檢測裝置不能滿足質檢工作發展的需要。由於技術水平薄弱以及檢測檢驗專案的限制,使我局的行政執法和綜合管理工作手段相對滯後。為此局黨組迅速調整了工作思路:一是轉變了過去重監督執法、輕技術機構建設的工作方式。全面履行職能,在開展打假治劣、確保兩大安全的同時,堅持科技興檢,加強技術機構建設,提高質監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使質檢工作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二是在技術機構的建設上轉變過去重生存輕發展的工作方式,把如何加強技術機構建設,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作為我們技術機構的發展方向。三是在技術機構的發展上轉變過去重創收輕服務的工作方式。圍繞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檢測工作以“服務企業”為主線,積極探索服務企業的新方法,在服務中求發展、在服務中樹形象,通過不懈努力,中心的工作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有力的促進了技術機構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創造條件,籌措資金,加大技術機構“硬體”配置。

技術機構不僅是質監工作的強力支撐和優勢所在,同時也決定著質監部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而專案和裝置的合理配置又直接影響著檢測能力的提高。近幾年來,我局幾屆班子都是在債務困擾、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積極壓縮行政性公務開支,不遺餘力上專案,全力以赴拓寬檢測範圍。僅2010年我局事業發展投入資金就達近30萬元,佔到了全年事業收入的33%。其中,投資10多萬元新上了b超、x射線、顯微鏡、酸度計、心腦電圖監護儀等檢定裝置,提高了醫療器械等計量器具的強檢率和準確度;投資5萬多元,對食品化驗室的21套(臺)裝置進行了完善,更新;投資近2萬元,置換了一臺價值5萬元的60噸萬能材料試驗機;投資近8萬元購置了六臺電腦和一輛檢測用車,滿足了檢測中心日常工作及辦公的需要。投資4萬多元,對中心食品檢驗室、職工閱覽室、職工餐廳、職工體育活動室、辦公樓衛生間徹底進行了改造。通過改造,食品檢驗室面積由原來的95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180平方米,擁有液相、氣象色譜儀等儀器裝置71臺(套)。食品檢驗人員也由原來的2人增至4人,檢驗能力大幅提高。至此,我局食品檢驗及比對工作真正實現了用自己的人員、靠自己的裝置,進行“獨立檢驗”的目標。中心專案投入的加大,使業務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深入調研,找準定位,圍繞企業需求上專案。

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是我們質監部門各項工作的核心。近年來,我局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著力優化配置技術檢測資源。麵粉加工是襄城縣的優勢產業,而抓好麵粉的產品質量在我縣就顯得至關重要。為滿足麵粉加工行業的需求,我局新上了高筋小麥粉、低筋小麥粉、掛麵、花色掛麵等檢測專案,採取對面粉加工企業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檢相結合的方式,為麵粉企業把好出廠關,保證了人民群眾飲食的安全;煤焦化迴圈經濟園區是我縣的新型工業園區,煤炭是園區的主要產品,煤炭的權威質量檢驗工作一度成了園區上上下下關注的事,我們急企業之所急,及時建立了煤炭實驗室,使企業“足不出縣”就能拿到快速、權威的法定檢驗結果,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隨著燒結普通磚被逐步淘汰和取締,新型建材迅速佔領市場,我縣新型建材生產企業現有45家,相當一部分企業存在技術能力薄弱、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突出問題,個別企業求利心切,不注重產品標準的執行和產品質量的檢驗,給建材市場帶來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我局及時用舊的建材檢驗裝置置換了一臺新的60噸萬能材料試驗機開展檢驗,同時對不具備自行檢驗能力的企業,要求其必須與我局簽訂委託檢驗協議,保證產品出廠的質量,檢驗結果每季度通過媒體向社會公佈。目前,我局通過深入調研,進一步找準了下步中心專案建設的定位和方向:2010年我局擬在水泥、人行道方磚、鋁塑門窗、下水管道、建築鋼材、建築塗料、計程車計價器、汽車檢測線車速里程錶、燃氣表等專案上,有針對性的建標和認證,以滿足不同行業檢測檢驗的需求,滿足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滿足我局技術機構快速發展的強烈願望。

四、內外兼修,提升技術,不斷提高檢驗人員技術水平。

一是通過參加專業培訓的方式提高技術人員的檢測水平。積極組織檢測人員參加省、市局舉辦的各種培訓,僅2010年技術機構人員外出培訓多達22人次,培訓科目涉及內審員、微生物、加油機、食品新增劑、x光機、心腦電圖機、能源計量、新聞宣傳報道等內容,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2010年,我局在國家級刊物《糧油倉儲科技通訊》雜誌上,發表了《關於國家標準gb/t22325-2010(小麥粉中過氧化苯甲醯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精密度的問題》的文章,在新標準解讀方面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受到了國家級專家的關注和肯定;二是鼓勵員工參加學歷教育,積極申報各種職稱。目前我局檢測中心現有的29名技術人員中,已達到本科學歷4人,專科學歷17人,助工8人,高階工6人。三是通過考試、聘用引進專業技術人才。2010年,我局招聘了2名食品檢驗專業大學生和1名經驗豐富的質檢工程師,還根據工作需要,通過省、市局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的3名本科生也即將上崗。全年定檢計劃完成率達100%,檢測機構檢驗報告差錯率小於0.05%,確保了檢驗報告的科學、公正、權威。我局參加省、市局組織的兩次比對試驗(小麥粉、磚)結果均在標準規定要求範圍內,合格率達到100%。

五、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實行檢定檢驗與監督管理的有機結合。

為進一步發揮計量監督管理工作的職能,促進計量技術機構的健康發展,2010年下半年,我局將計量監督股單設,對新設立的計量股交由主管中心的領導分管,不下達任何經濟指標,具體負責對社會在用計量器具進行普查登記、監督執法,同時對中心檢定科室的周檢率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形成了檢定檢驗與監督管理既相互分離又有機結合的工作模式,做到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半年來,計量器具登記備案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共排查出在用漏檢計量器具近千臺(件)。對加油機、衡器等器具的周檢工作進行了有效的專項監督,計量器具受檢率顯著提高。此種管理模式為我局2010年的首次嘗試,極大地提高了計量器具監管的有效性,為明年把此種管理模式進一步推行到對企業的產品質量檢驗監管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質監事業要有長足發展,就必須要發展壯大技術機構。近幾年我局檢測中心在組織領導、人才引進、資金投入、監管模式等事業發展方面採取了一些必要的嘗試,為技術機構的快速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下一步,我局將圍繞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和產業特色,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機構發展三步規劃:一是進一步加大人才建設力度。通過崗位培訓、職工自學、學歷提升、技術比武等立體式培養模式,使檢驗人員的技術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二是進一步加大技術機構資金投入。2010年,我局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投資30萬支援中心專案建設,為中心的長足發展提供資金支援;三是進一步選準適應專案並狠抓落實。我局將根據既定的檢測中心專案建設的定位和方向,找準市場最需要的切入點,確立以政府、企業、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以技術機構裝置、人才、資訊為依託,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方向的發展思路,開拓出一條技術機構與地方經濟建設和諧雙贏的發展之路,開創出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