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49W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1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實踐說的簡單一點就是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主動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主動接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薰陶,,達到啟迪思想,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低年級閱讀教學不僅僅是指導學生會讀課文,讀懂課文,更重要的是要喚醒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教完《我真希望》這篇詩歌,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我引導學生通過查閱、交流資料,調查周圍環境汙染及治理的情況來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並通過課後習題的要求,用上“我真希望”開頭,模仿本詩的表達形式,把你對改變環境的願望寫一寫。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同學們把無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達得淋漓盡致。教學中要重視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時間和條件,讓學生用心去觀察、體驗、發現,在語文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2

由於本首詩要求背誦,所以我也在課堂上設計了背誦環節,以填空的方式出現,目的是讓孩子能在理解中背誦課文,能把這首小詩熟記於心。

將 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樹立環境意識,積極參與治理汙染,這是當代語文要做的重要事情,所以在教學中,充 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也是本節課力求達到的目的。讓學生自己說對生活的希望,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自由發揮了想象力,說 出了自己內心的希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也是本節課力求達到的目的。另外,一節完美的語文課是少不了寫字的,所以我在課文中加 了一個小練筆,就是讓學生在書上寫下自己的希望,對自己的說話內容也進行了總結。

上完這節課,我進行了總結。好的方面就是把課堂的時間交 給孩子,老師只是一個輔助工具。課堂上學生學會了讀好課文,也達到了背誦課文和拓展說話的目的了。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就是對學生的評價還欠針對性和獨特 性。另外課堂設計環節中,背誦部分不夠完美,沒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進行背誦,所以這個環節孩子沒有真正把詩歌背誦下來。以後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這一點, 真正做到讓孩子來掌控課堂,讓孩子真正學到東西。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3

轉眼間工作已經一年多了,最近再一次走上了公開課的講臺,在眾多同事面前上了一節《我真希望》。

這堂課是在新課標的熱潮中展開設計的。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實踐說的簡單一點就是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主動地進 行聽說讀寫的訓練,主動接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薰陶,,達到啟迪思想,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低年級閱讀教學不僅僅是指導學生會讀課文,讀懂課文,更重要 的是要喚醒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

根據本課的特點,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的朗讀感悟上,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架 設了文字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學效果不錯。這首小詩寫得很美,寫出了大家的希望。為了把詩讀好,我採 取了教師教——教師扶——教師放手的方式來進行指導朗讀的,通過圖片的直觀感染,讓學生體會詩歌的情感和關鍵的詞語。這種方法的運用,讓孩子們更有學習的 主動權而且能夠在課堂上有效表達。孩子在反覆的讀課文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作者的希望,真正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引起重視,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兒做起,從保護環境 衛生做起。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4

在自己班上完《棉鞋裡的陽光》第二課時後,我的心情是很沮喪的。在排除了各種客觀因素外,我從自己身上、教學設計上進行了一下的反思:

首先是學生預設、準備上。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是完全的人。”“人在遊戲時,充分調動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大腦又處於興奮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才還了學習以廬山真面目,這樣的教育才更富有人性,才意味著人的解放。”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連續上了兩節主課,身心都已經出現疲乏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辦法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那課堂效果可想而知。而我最大的問題是在沒有預想到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在上課前進行課堂組織時,並沒有給學生一種正面的肯定,在引入時採取了用字卡開火車複習詞語的方式,但沒有用上多媒體中複習生字的遊戲,所以學生的興趣並沒有被激發出來。而學生只有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才能讓身心放鬆,才會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主動地進行思考。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也跟我自己的準備不足、思考不周有關。總覺得在長湴上過一次後,又花了很多心機修改教案,學生方面自己也非常熟悉,不會有問題,所以忽略了對學生的預設,也沒有重視換課室後多媒體的使用等方面的細節問題。

第二是由於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夠積極,我的心情也被感染了,變得焦急。雖然自己也盡力的調整,而且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只在課堂的下半段,學生才進入狀態,可謂為時已晚。

教案的設計雖然已經修改過好幾次,但在細節上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在修改過程中,自己預設到的學生會分不清媽媽和小鋒說的話是因為文章第一次出現了說話人在後這樣的方式,但認為用不同線段明示給學生後就能解決。但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有明確指示學生用什麼樣的線段畫出誰的話,只是說不同線段,比如波浪線和直線等。所以學生也是不統一,導致分角色朗讀過程中還有不少學生分不清那句是媽媽說的,那句是小鋒說的。一年級的小朋友一定要指令明確、統一。再就是自己的板書,很隨意。自己在設計教案時,也設計過板書,只要求自己寫字規範,內容簡潔、突出,並沒有考慮過美觀性。但在看了樑老師幫我設計的板書後,才知道低年級的板書除了要規範外,還要注重協調性與美觀性。

最後,關於一年級的閱讀教學,也就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模式,自己感覺是要按照感情讀文、語言表達和知識點的訓練、寫字這三個方面去設計,但總覺得很難把握。要體現學生為主,要體現以知識點為中心,自己在一年級第二課時怎麼設計方面還是比較模糊的,希望能得到老師們的指點。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5

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徵意義(爸爸的心願),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但由於時代的不同,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願”是很難作到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我採用了“上鉤下連”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絡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願,也就是白楊的象徵意義。

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帶他們到新疆去,讓他們在這裡念國小、中學、大學,將來成為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可他們卻不知道邊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

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一,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6

上課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圍繞這幾個問題來自學:“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大批的狼被捕殺後,造成了什麼後果,原因是什麼?你讀了這篇課文後,有什麼體會?”引導孩子們交流的時候,我特別引導孩子們朗讀了那個讓我感觸頗深的句子,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受。沒想到孩子們談的非常好,他們有的說,從這個句子中看出槍的無情,也就是人類的無情。有的說,他們體會到了狼的可憐,在那一刻,狼的殘忍無情都蕩然無存了。……在這裡我告訴孩子們:“孩子們,的確是這樣,狼也是一種可憐的動物。它們生活在森林裡,以小動物為捕食物件,他們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符合大自然生存發展規律的。因此,我們人類對自然界裡的任何一種動物、植物、生命都應該承認,應該敬畏所有的生命。”不知道孩子們聽動了多少,但是我知道,從今起,他們不會單純去判斷一種動物植物的善惡益害。

一直不能忘記這個片段,“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我總是為弘一法師對於生命深徹的憐憫與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動。我知道,我的孩子們暫時不能體會到生命的高貴與幸福,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做個善良的人,能做個能珍惜生命的人,能做個能享受生活的幸福的人!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7

在《草地夜行》這節課的教學之後,我進行了積極思考和課後反思,在這裡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自己以後需要改進的地方。

1,進入文字,激發情感。

在教學中,老師在設計方面首先要做到新穎。例如:在《草地夜行》教學中,執教老師可通過“小紅軍為什麼由一步一捱到最後鼓足勇氣向前方走去的前後行軍的不同”的話題,引起同學們的極大興趣,激發了他們想表達情感的急切慾望。我想這樣的效果要比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要好,這樣可為學生語言表達的情感做好充分地準備。可這節課中自己做的還不到位。還需在平時多聽課,多在設計新穎上下功夫。

2,恰當點撥和引導,完善語言表達。

在教學中老師設計有效話題,引導學生根據文字語言進行回答,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老師恰到好處地層層深入地提出一些要求和恰當的點撥。在學生表達完以後,讓學生再對照文字語言的要求,想想自己的表達用詞是否恰當,細節是否注意,能不能表達得再具體,生動些,促使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完善,更合乎要求。這一環節的實施在課堂中取得效果很明顯。

在這次教學實踐之後,設計方面還有待我提高,能做到把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式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8

本堂課我的授課初衷是好的,教學目的是明確的,但上完課才發現問題還是不少:首先:我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夠,對學生的能力不信任。其實學生在掌握了一些議論文的文體特點之後,已經具備了自學的能力,老師不必面面俱到,對於一篇自讀課文,老師完全可以更大膽地放手。比如對文中例子的分析,顯然過了,可以示範性地講一兩個例子,其餘地由學生自行分析,這樣既可鍛鍊他們的能力,也能使他們留下深刻印象,更是對他們能力的一種肯定。

再者,這堂課的容量偏大,顯然沖淡了教學目標中“學習作者的創新思想,培養求異思維品質”這一點。如果把內容分為兩堂課,或是前面講授的時間安排再合理些,效果會更好。

最後,我發現對學生的發言,我給予表揚的也不多。在課前,我還一直擔心學生的預習不充分,上課會造成一問三不知的局面。且加上我班學生上課較沉靜,平日裡發言的幾乎是寥寥無幾,我擔憂這堂課氣氛會很沉悶。但顯然學生的課堂表現讓我出乎意料,我想在這個時候,我應該多給他們美言幾句,也可激勵他們日後的踴躍發言。俗話說有失有得,上公開課的確有一定的心理壓力,但能在課後得到同仁們的一些良好建議,這對於我今後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是有大有好處的。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9

《蘭蘭過橋》這篇課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向同學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這一課文章較長,要使學生能充分地朗讀,必須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進行練讀,這樣學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橋的特點來學習課文。吳老師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抓住重點句子,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通過反覆朗讀,欣賞圖片感受,實物展示,學生對於橋的特點是比較明確的,並運用了好幾個句式練習,讓學生學會完整地說話。

在教學中,我抓住“潛水橋奇妙在什麼地方?”這個主要問題,開展整堂課的教學。首先,教師複述了第一段的大意,然後問:

“是什麼奇妙的事呢?”請學生自己仔細讀讀2、3、4自然段劃出你認為奇妙的部分。然後,又問:

“蘭蘭在潛水橋上看到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教師還給學生句式:

“水裡大大小小的魚有 ,有 ,還有 ,真有趣!”來說話,學生能有目的的說說。

學生通過教師一步步的引導,能夠初步感受到潛水橋的奇妙,完成了課堂的教學任務。通過教學可以感覺到,整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學情。教師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意識。在朗讀感悟中通過多種方式積累詞語,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樂於學習,樂於參與。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10

教完這節課結束了,我有這麼幾點想法:

1、要想上好一堂課除研究課本外必須研究學生、研究課堂、不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學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2、激發學生興趣非常重要,而要想激發學生興趣,必須充分的瞭解學生,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一定要走下講臺,多和學生交流,看看現在的學生們關心什麼,想要什麼,反感什麼,“有的”才能“放矢”。

3、語文教學,貴在讀。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老師們要想方設法激勵學生去讀課文,也許一開始是強迫的,只要堅持一段時間,相信會有不少學生喜歡上閱讀的。而只要學生能愛上閱讀,學好語文就不在話下了。

4、教師必須充分熟知文章,能從各個角度分析文章,並能站在更高的層面理解文章主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

5、瞭解詩歌借物象徵的寫法,:激勵學生腳踏實地、勇往直前,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重點準確領悟詩歌所抒發的感情,把握詩歌借物象徵的寫法。領悟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發表自己的見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11

編入國小語文教材的古詩,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鉅的任務。所以在設計教案及上課時,我都努力抓住古詩的幾個特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1)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的、模糊的。所以我通過圖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古詩中的畫意;通過語言,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基於這一歷年,課始我用詞人的另一首詞《破陣子》引入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兩個不同的詞牌的風格,感受到了詩人不同的心境,為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2)引導學生“披文入情”,使學生體驗古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審美體驗,得到心靈的陶冶。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古詩詞,不管是何種句式,都平仄有序,簡短精煉,風格明朗,讀來琅琅上口,抑揚頓挫,兒童都很喜歡。此處我基於學生閱讀古詩興趣及讀詩經驗,將此濃厚興趣遷移至學習詞中來。在聽範讀感受、多遍自讀自悟中,體驗發現詞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詞牌名與題的關係特點。所有這些,均由學生在朗讀比較中發現、體驗而得,老師所做的,只是梳理與豐富,並在一次又一次饒有興味的朗讀中,品味詞獨有的韻律之美,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朗讀中,在語音的揚抑、節奏的緩急中逐漸入情入景。

沒有感情就沒有詩。沒有詩人真摯濃烈的感情,就不可能產生動人心絃的詩歌。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繪的景物之中,創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教學時,我嘗試引導學生“從景入手”,從字詞的理解以及再現詩的畫面入手;“由曲引情”——詩與曲,自古以來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藝術。優美的歌曲,能創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學生帶進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中去,從而為學生體會古詩的情感創造條件。我自始至終輕輕地播放著一段樂曲。該曲有著優美抒情的曲調,輕快舒展的節奏,詩一般的音樂語言。學生一聽樂曲,彷彿置身之中,恬靜、愉悅、嚮往的情緒便油然而生。這時,再學古詩,學生較快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學完全詩後,我再讓學生一邊聆聽樂曲,一邊展開想象。此刻,學生伴隨著二胡、琵琶、提琴齊奏所發出的柔美的音響,浮想連翩……一幅悠閒自在的農家生活圖,頓時呈現在學生眼前。

(3)幫助學生“由讀引情”。古詩的情感常常蘊含在富有音樂美的語言之中。

兩首詞的對比,有利於使畫面立體起來,激起興趣;有利於讓文字走進學生的心田,展開對話;有利於學生走進作者的心裡,產生共鳴;有利於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營造出多彩的課堂!在這樣的對比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對鄉村生活的喜愛與嚮往之情,對名利的淡薄,對自然真實,恬靜有趣的生活之神往,以及其生活追求。最後有兩首詞中的“醉”的不同找到了對同樣的“安”的嚮往,把整節課的教學落實到一個“安居”上。

要通過反覆朗讀、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在設計教案時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起始階段齊聲讀,個別讀;深入學習階段邊理解邊朗讀;學完全詩後讓學生反覆朗讀,或一唱三嘆地吟讀,或搖頭晃腦式地自由讀。總之,要讓學生讀得琅琅上口,滾瓜爛熟,聲情並茂,方肯罷休。

儘管整堂課我都努力地按照設計時的想法在做,但備課還是顯得過於理想化了些,沒有更多的考慮自己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包括理解及朗讀水平)!所以整篇課文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前面鬆了些,後面有些趕。另外,在讓學生朗讀上也有“蜻蜓點水”之嫌。有些浮於表面,顯得程式化了。如果時間安排更好的話,應該照顧到整個班級學生的朗讀,並有針對性地指導。更好地來體現備課中的“由讀引情”的理念。最後,課件設計中也有小小的不足,安排教師範讀是我設計了配樂錄音。但教學後發現,教師範讀部分始終還是自己來讀比較適合!

我真希望教學反思 篇12

鑑於國小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我以求真、求實、倡簡為目標來設計本課,因此在教學設計時牢記一個宗旨:語文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學”出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反思這節課,我認為較好地體現了主題,達到了教學目標.到了中年段,理解詞語和句子仍然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所以我在本課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運用低年級所學的一些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方法,加強學習方法的遷移,比如:聯絡上下文理解關鍵的詞句,一定程度上也達到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白鵝在不同情況下不同的叫聲, “三眼一板”指白鵝任何時候吃飯順序都不變的規矩,這都要聯絡上下文才能理解。另外,為了引導學生理解白鵝走路的姿態,我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的淨角出場的錄影,把這些抽象的和學生生活距離比較遠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形象而直觀地感受“白鵝”走路的高傲,就達到了一個直觀,形象的效果。還有,教學中我利用學文與表演相結合。表演是興奮劑,是催化劑,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但是,在本節課的時間安排上顯得有些緊,學生讀的還是不充分,還有對課文的寫話練習和寫作方法的教學沒有完全展開,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遺憾.由此我也在思考,如果語文是一門藝術,我想大概是一門取捨的藝術吧,每節課多角度地突出主題的建構是容易的,但需要取時間還是舍內容,才是更應該權衡的.這一點也正是這節課我感覺最難把握的,既想把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完整地展示出來,又想把教學課文的每個環節做到盡善盡美,讓我著實感受到了寸時寸金的可貴.倒底在40分鐘內如何取捨,我想這將是我和各位同行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共同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最後想說,教學本課後,心中存有許多留戀和些許遺憾。留戀的是大家陪我共同渡過的四十分鐘,遺憾的是這"白鵝"還羽翼未豐,請大家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呵護。同時讓我們每天多些努力,使我們的學生都能開開心心學語文,紮紮實實學語言,實實在在用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