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精選17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65W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

十幾年來的教學經驗在我心裡真正領悟了反思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精選17篇)

一、教學反思能使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自己獨特的創造意識,有自己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我們能自覺地把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深入冷靜地思考和總結。並最終能夠有意識的、謹慎的將研究結果和理論知識應用於下一次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後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突破、超越自我、發展自我、建構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正因為課後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徵,教師就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從而形成自已獨特的風格。

二、教學反思還能幫助教師迅速接收反饋資訊,找出成功與不足,使課堂教學不斷優化成熟。首先,教師把教學過程中預先設想到的新穎的情境引入法、留有懸念的結束語、或者對偶發事件處理的巧妙方法等,在課後做好記錄。便於今後教學時借鑑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再完美的課堂教學總會有點滴疏漏、失誤之處。

三、教學反思能夠把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變成資訊,暫時貯存、不斷積累,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有的教師已從教數年,但課堂教學的效果一直沒有達到最佳,這與不夠重視課後反思有直接的關係,作為教師,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固然重要,但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對日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積累的意識,教師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細緻地、冷靜地加以推敲,具體地對於某一道數學題的解法、某一教學環節中學生的質疑,甚至某一個辯論回合展開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

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總之,只有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才會萌發多一點教學反思的靈感,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就能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幫助自己不斷成長。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2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公式:經驗+反思=成長,這是教師成長的至理名言,許多教師有較深刻的體會。

如果一個教師或許工作了20年,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個經驗的20次重複。如果一個教師只滿足於經驗的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反思,那麼他的原有理念及不適當的行為就很難改變,其結果是他的教學將可能長期維持在原來的水平而止步不前。

為什麼只有經驗不能成長?為什麼經驗加上反思就成長了呢?

1.反思使經驗(含教訓)變成教學智慧,從發生的事件中得到啟發

葉瀾先生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沒有反思的經驗只能是狹隘、片面、膚淺的經驗;不會反思的教師,他的教學能力和水平至多隻是經驗的累積;能夠不斷反思的教師,他的教育智慧就會隨之不斷增長。教師越能反思,就越是好的教師,越能使自己的經驗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一位數學老師教的學生成績總比別人好,別人問他是什麼原因,答不出,後來通過反思,發現原因是每個學生只用一個作業本。學生要隔天才能看到先一天自己做的作業情況,經過認真總結,他的經驗就提升為及時反饋原理,討論時,老師們也認為,只有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與模糊認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2.反思能幫助自己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反思能幫助教師從每天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中發現自己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反思的目的不只是回顧過去,而是為了指導未來的行動,反思幫助探究和解決問題,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有的教師在反思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佳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分好小組,選好組長,做好培訓,用好評價,加強引導,如果將這五個環節的工作做好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就會好起來。

我們認為,教學中出現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師不認真反思,不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3.反思使自己學會教學

教師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時,會從教學主體、教學目的和教學工具等方面入手,對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等環節獲得的體驗進行回顧,從而使自己變得成熟。

反思是自己幫助自己學會教學的好途徑,某個內容教學失敗了,反思為什麼,下次就可以改變教學方法,逐步就學會教學了。

無論是教學的失敗,還是教學的成功,教師只要認真反思,分析失敗的原因,提煉成功的經驗,這些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也是任何教育理論所不能替代的精華。

4.反思促進教師成長

反思可以由教師自發行為變成自覺行為,縮短教師的成長週期,使教師全面發展。

按照教師職業特徵,一般認為,5年以內是新手型教師,關注的是具體的教學技能;5年—10年是適應型教師,關注的是教學策略,能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綜合應用技能;10年—20年是成熟型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理念;20年以上是專家型教師。但自己不把握進步的機會,是不會自動越級的,可能到退休還不成熟。

通過反思,不只關注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身上體現出成績;還應關心教師本人如何在教學中得到提高,不是年復一年機械重複自己的工作,教師需要做自己成長的有心人,才能縮短成熟的時間。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3

這節課去年穀玲老師上過,給我們帶給了很好的教學借鑑。所以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有的教學思路,進行了適當的個性化修改。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覺得以下幾點落實到位:

首先,這篇課文的段落比較多,學生不容易整體把握課文資料。所以,我就嘗試讓學生將整個故事分成兩個場景,並找出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這樣課文的重點資料即對話部分學生也能一下子就找到。在設計中,我自己心裡並沒有底,令我欣喜的是,孩子在初讀之後就能找出故事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又透過默讀課文找出了相應的自然段。這樣就理清了脈絡,有利於學生對全篇課文資料的把握。

其次,透過多種形式品讀鐵罐和陶罐的對話,從而瞭解人物神態和性格。緊緊抓住“奚落”這個詞語,讓學生從鐵罐對陶罐的明知故問中,悟出這就是鐵罐“奚落”陶罐,詞語的意思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並且透過品讀,學生還明白了鐵罐奚落陶罐的原因,教學重點和難點也迎刃而解。

但是,由於自身經驗及準備不足,教學中也存在很多遺憾:

首先,學生的情緒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可能是因為下午學生比較容易犯困,也可能由於自己也有些緊張,一向繃得比較緊,從而影響了學生,總之感覺學生的情緒不如平時高漲,有些孩子始終不敢舉手,我也沒有及時啟發、引導,課堂氣氛不是很熱烈。

其次,指導朗讀形式單一,流於形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部分,是指導朗讀的重點。理想的狀態是學生能夠表現出人物對話時的動作和神態,而且每次對話都有所區別。就應讓個別學生進行演練,從而有目的的進行指導,逐漸提高要求,增加梯度。但是我基本上都讓學生齊讀,這樣看不出梯度的變化,只是泛泛而讀。

總之,每一次公開課都是自我歷練、不斷提升的過程,就像這篇課文的最後,我送給孩子們的幾句話: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期盼著自己的課堂教學,也能夠在互相學習中有更加成熟的表現。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4

在本節課中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學實踐,我能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採用遊戲和chant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語言活動中輸入語言。我還注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採用小組合作和個人展示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既培養學生的個性,也培養了他們在小組活動中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點遺憾,首先在聽錄音時能把學生的錄音作業放給學生聽效果就會更好了。再次在學完fridge這個單詞時,發現一男孩把手舉起來我沒能及時提問,課下了解原來他是想提出問題。如果在課堂上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會更感興趣的,學生也會有成就感,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如果再讓我執教這節課,我會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我會繼續尋求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從而優化教學過程使課堂更有效。

總之,我要繼續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創新意識;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每個學生的整體素質。只要用心去思考、去探索、去總結、去反思,就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教學的路子,取得優異成績。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5

本課目標設定為:能夠使用“控制變數”的實驗方法蒐集影響擺的快慢因素的證據,通過測量蒐集、記錄資料,並選擇有效的資料支援證據;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設,能夠根據假設進行驗證;體會反覆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體驗在擺的實驗中對變數的精確控制可以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課從學生覺得新鮮、感興趣的玩擺活動中入手,讓學生動手玩玩擺,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從玩擺中發現問題:為什麼相同時間裡擺動次數卻不一樣,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問題意識順應被激發,學生的思維很自然轉入對問題的假設上來;在深度討論中明確該實驗的研究方案,讓學生對實驗中的細節加以關注,體現動手之前先動腦的科學研究思路,嚴謹的科學態度的培養目標蘊涵其中。

在彙報交流中我發現:學生在探索擺的快慢和擺線長短有無關係的經歷中,有的小組成功了,也有的小組失敗了,他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結果卻和科學的結論有偏差甚至相反。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6

《平分生命》是在家長開放日做的公開課,課文講寫的是年僅10歲的哥哥為重病的妹妹勇敢地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並要與妹妹平分自己剩下的生命。讚揚了小男孩的勇敢,表達了濃濃的兄妹親情。哥哥對妹妹的愛大於生命。學習這篇課文的要求是體會兄妹間的濃濃親情,感受男孩為妹妹無私奉獻的勇氣和情懷。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受親情的可貴與偉大。

在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貝貝的動作、神情、語言的句子,從重點詞句中讓學生去感受人物複雜的內心活動,去體會貝貝的勇敢和對妹妹的無私的愛。教完《平分生命》這一課後,給我留下了很多思考。

一、創設情境,讓孩子入情朗讀

文章感人至深,所以課堂朗讀,我採用配樂朗讀,學生聽得認真,朗讀的學生讀得入情。學生的感情就被調動起來,被哥哥與妹妹的故事深深吸引。

二、層層深入,內化感情

在講解課文內容時,我多次採用,層層推進朗讀法,讓孩子通過我的渲染與鋪墊,讀時感情更加投入,也更能體會出哥哥對妹妹的疼愛。並懂得這份愛的偉大。

三、交流對話

對話是語文課堂的生命。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應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傳遞,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課堂上我儘量創設情境,追求師生平等的對話,在交流中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學習即將結束時,我就創設了一情境:播放一組親情的圖片,讓孩子體會人間的溫情,並說說對於愛的理解,從而回報自己的愛,由於有些圖片孩子之前見過,所以沒有足夠激發孩子想說的慾望。

四、指導朗讀

一篇課文學生是否理解了,從讀中就可以看出來。這篇課文應該引導學生抓住小男孩的動作、語言、神態來朗讀,體會男孩的勇敢以及對妹妹無私的愛。在教學中我有意加強朗讀指導,在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通過評讀、分角色讀、齊讀等不同的朗讀形式,讓學生讀出輸血前後的變化,通過讓孩子分析男孩的心裡活動,更能體會出男孩的勇敢,並讀出自己的感受。

整堂課,學生情緒飽滿,課堂參與程度高,所有人都在思考,如果最後在選擇圖片時,能更慎重的選擇,少選擇重複的就更好了。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7

這堂課,本質上還是一種文言“模擬學習”,其所“仿”之“真”,乃是採用角色換位的方式,讓學生真實地進入文字描述的情境,真實地揣測人物心態,真實地體驗人物情感,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地品味、咀嚼文言。

這次特殊的文言情景教學,促使我對現在關於文言教學的兩個熱門論題繼續進行著思考。

第一,文言文的教學是背讀在前還是分析在前。傳統的文言教學模式是重背讀在前的。現在中國臺灣等地正在大力倡導的幼童讀經活動也在迴歸傳統力主文言學習“背下來”再說。為了讓《出師表》的這次“背讀在前”的學習能夠有效實施,我採取了很多的輔助措施。比如為學生講述劉勰、 文天祥、杜甫、陸游、岳飛等人和《出師表》的故事,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聽課文錄音,發起總動員,掀起背誦大潮。採用豐富多彩的比賽的形式進行誦讀比賽,如“背誦擊鼓傳花”、“背誦pk賽”等,力爭優生中等生熟誦,“憂生”重點段落基本成誦等等。有了全文的反覆誦讀,才可能有整體的獨特感知,“情景教學”才能取得實效。可以說,從語感的培養規律來說,“背讀在前”的方式對學習文言文是經濟有效的。

第二,文言文的教學是以文言字詞積累為主還是以理解內容為主。我認為,這並不是矛盾的問題。比如關於識字教學的問題,國小初年級採取集中識字的方法,而高年級則採取分散識字的方式。從人的長遠學習來看,字詞的掌握和文字內容的理解是融和在一起的。“融和觀”也應該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片面強調文言字詞的積累只會把文言文學習推到純粹技術化的尷尬境地。我們應該相信,文言學習也不能夠脫離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當然,有意識地恰當的總結歸納文言字詞的用法是有必要的,這和片面追求文言學習字詞化不是同一個概念。

這堂課不足的是,因為重情感體驗,所以在字詞咀嚼的精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夠儘可能地多積累品味字詞,又能讓學生對人物和主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這就是文言教學的較高層次了吧。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8

在《與象共舞》一課教學中,又一次經歷了正兒八經地逐段學習過程,重內容、詞句的打轉,輕篇章結構、寫作特點的關注,終於還是無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雖然如此,但經過幾次略讀課文的教學嘗試,對其要求倒漸漸明朗起來:略讀課文就是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的實踐點,因此我們要著重引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加以運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略讀課文要與精讀課文區別開來,不可像精讀課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帶而過。略讀課文的學習是學生閱讀實踐的過程,教師對教學重點的把握,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與象共舞》一課可以抓課題為突破口,首先讓學生質疑:誰與象共舞?與象共舞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將目標直接鎖定在第五自然段,通過師生反反覆覆、多種形式的朗讀,渲染再現那熱烈、難忘的場景。在學生將這一“天地間美妙的奇觀”深深地留在腦海後,教師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內容,讓學生通過想象說話、朗讀體驗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關係。最後再抓課題質疑: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人和象的密切關係,為什麼文章要以“與象共舞”為題呢?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暢談學習感受。在學生的自讀自悟和老師的點撥引導下,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與象共舞是泰國人象和諧相處的極致表現,人與象不僅共舞,甚至共生共樂,從而提升課題。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9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六個班思想品德的教學任務。一學期來,我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教學工作

1、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期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

2、認真抓好課堂主渠道,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認真抓好課堂主渠道,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備課下功夫。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為教好每一節課,我在課堂教學方法的使用上下大功夫和力度,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儘量讓每一節課都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在課堂匯入上我採用了多種形式:歌曲、詩歌、圖片、小品、電影、案例,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小結上同樣用盡心思,採用多種方法,力求有餘音未了的效果。

⑵注重課堂教學。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及時處理好課堂突發事件。我十分清楚八年級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半大小孩,課堂上坐不住,多動這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對於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同學,我從不在課堂上輕易發脾氣當眾批評他們,而是及時指正提醒,課後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因此,我深受同學的喜歡。我從不怕突發事故,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我能很好地把課堂突發事故當做一種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變被動為主動,使違反紀律的同學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主動承認錯誤,使其他同學又能得到一次思想教育。

2、及時做好課後輔導工作,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國中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進行個別輔導,轉化他們的思想、觀念,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

我多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經常佈置一些實踐作業,讓學生多觀察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用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思考問題,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二、教研工作

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和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上好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三、認真學習 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1、我不斷學習,培養多種興趣愛好。本學期我利用業餘時間讀書,認真做筆記、寫心得,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2、為讓自己知識水平不斷的提高,我不滿足於自己現在的知識水平,利用時間自學,不斷地更新和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

四 、不足及今後努力方向

通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複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複習課,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於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複習內容較多,複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致使本學期教學成績未達所想。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0

《白公鵝》一課重在與《白鵝》一課比較。在匯入時,我就有意識引導學生對比兩隻鵝的形象;在體會白公鵝的特點時,我也抓住兩篇課文對鵝的步態的描寫進行比較;最後也把重點落在比較兩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上。

這堂課我較大的收穫:一是課文插圖的利用。這堂課我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這是這堂課中激起的一點火花;二是對寫作方法的教學的體會。在《白鵝》和《白公鵝》兩課中,我都教寫作方法。兩次都是先讓學生找,但兩次都發現學生很難找到,最後都是我自己說了出來。經過這次課,我感覺到如果利用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再讓學生進行體會,這樣沒有那麼抽象,從而可以降低難度。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擬人手法,使鵝都的形象變得鮮活.兩篇文章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時都運用了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鵝的特點,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特點,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風格,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上完課後,我又和學生一起閱讀了《同步閱讀》中邊選的《白公鵝》後半部分,學生被白公鵝那偉大的愛所感動,也更能理解作者對白公鵝的欣賞,滿心的喜愛的情感了。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1

一、 聯絡課文,抓語文的訓練點,在聯絡中積累運用

在教學銀杏樹這種活化石時,我抓住了兩句重點句。一句在讀中讓學生體會銀杏樹長得慢這個物點。另一句是“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這個句子除了讓學生在讀在知道講述了銀杏樹的葉子很像扇子這一特點外,我還抓出了兩個語文知識點。第一個,這是一個比喻句,我讓學生模仿句子,進行打比方句子的訓練。第二個知識點是,在這個句子中,有兩個重疊量詞,分別是“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這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這裡時,我進行了這樣的處理。讓學生讀讀上面兩個詞語,讓學生髮現有什麼物點,學生很快就找出來了。“片”和“把”字重疊了。我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一把扇子”就是隻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弄清了意思後,我讓學生給合課後“主讀讀寫寫”一題,做做“一塊塊 ”、“一條條 ”、“一棵棵 ”、“一隻只

”學生由於有了以前學過的數量詞作基礎,所以完成這幾個填空完成得很快。在此基礎上,我並沒有停止了訓練,而是讓學生在聯絡中積累運用。我讓他們再寫出兩個像這樣的詞語,是上面幾個詞中沒有用過的量詞。學生很積極、踴躍,有的寫了一個個麵包、有的寫了一張張白紙,有的寫了一群群鳥。學生在聯絡中學會了積累運用。

二、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整個課的設計都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課前,我先介紹一點有關化石及活化石的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佈置學生回去收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收集什麼,範圍我不加限制,可以是這課裡面介紹的三種活化石: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可以是其他的珍稀動、植物,也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的動、植物。但對收集的資料要求進行整理,能流利地給同學作介紹。在課堂上,我安排學生進行自主交流,交流他們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個個都爭著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給同學聽。在學習課文時,我也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在三種活化石中,讓他們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進行自學,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又讓學生在聽別人介紹時,保持對還沒重點學習的一種活化石的好奇心。在學習時,我還注意到了學生有個別差異性,讓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多選擇一種甚至三種活化石都作介紹,沒那麼強能力的學生可以只讀讀自己學會的生字,或讀讀音會讀的句子。如果在小組中,幾個同學都喜歡同一種活化石,也可以幾個同學都各自說說,自己對所喜歡的活化石的認識。這樣,既照顧了後進生,也可以讓尖子生吃得飽。調動起全班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從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三、 重視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這課時,我以學習前一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學習方法,遷移到這課的學習上。在學習這課之前,先讓學生回顧上一課的學習方法:第一、找出課文講了幾件太空生活的趣事。第二,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進行自學、交流。第三,在全班上,作交流彙報。然後,過渡,學習這課,我們同樣用這方法進行學習,找出課文介紹了幾種活化石,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進行自學。先在小組裡交流,再在班上交流彙報。讓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就開始學習怎樣去學習語文這一工具性學科。

在這節課上,不足之處是,在一引些知識細節上未能及時糾正學生。如在做一些重疊詞的練習上,有一個同學寫個“一個個太陽”,老師只是一語帶過,“太多太陽了吧!”未有及時糾正學生這個詞是錯誤的。也如一個同學說到“一棵棵種子”,教師也未能糾正這裡該用“顆”不是“棵”。另外在讀的分量上,還不夠,應讓學生多讀進行感悟。在今後的教學上,我會注意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2

在課中,我丟擲這樣一個話題。當我今天想獨自體驗海灘上捉螃蟹的樂趣,家長麼你會怎麼做?孩子們活靈活現地描述,可能會百般阻止,可能會去市場買幾隻螃蟹來替代。可見我們中國家長的愛近乎溺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同時,我詢問,你在希望獲取這種體驗的同時,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孩子們搖搖頭。可見,我們中國孩子的獨立性也是比較欠缺的。

最後老師給學生丟擲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麼呢?”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們知道,這節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用好教材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研究的問題,從上述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何使用教材將直接影響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也影響到語文的感染作用。因此,我們應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用好教材,靈活疏導,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3

今天終於順利完成了《青蛙看海》的教學任務,課前,我研究教本時對青蛙登上的那部分對話的處理有些拿不定主意,以往,同桌相互演這種形式大家運用的最多,可是這次我擔心演的同學在這短短的表演中體會不出青蛙累的感覺,坐著看的也只是隔岸觀火,沒有切身感受,這就不能體會出最後青蛙看到海時發出的驚歎“啊”。大家說的可能也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吧。

我在教學這一環節時做了如下處理:在小朋友體會出青蛙登山的困難後,我就做熱心的小松鼠。小朋友們在我的帶領下不停地跳著。起先小朋友們可快樂了,跳一下還“呱”地叫一聲。可是一分鐘過去了,“呱”的聲音小了,小部分學生嘴裡開始嘟囔著累了。我乘勢問:有什麼感受?“累了、渴了”文中的感情都出現了。我又說:“那我們就放棄吧?”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不行。”“為什麼?”孩子們告訴我:堅持就是勝利;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恆心,鐵杵也能磨成針……這就是教學的重點,不用老師的明示,孩子已經親身親身體會出了。最後到達山頂了,看到了大海,教室裡一片歡騰,也感慨萬分。

這節課孩子們是快樂的,我也是快樂的。我相信這會成為孩子們入學以來最難忘的一節課。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4

《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課文,先引起我興趣的不是課文內容,而是文章的作者──林海音。過去我們曾經學過她的一篇文章《竊讀記》,當時給我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我們清楚地記得文中的一句話:“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曾經在同學們中間轟動一時。因此,作者林海音這個名字我們都還記憶猶新。

今天又讀到她的文章,不僅感到似曾相識,更有進一步瞭解她的慾望,想了解她的成長經歷、瞭解她的寫作風格。當課文插圖裡的小姑娘與《竊讀記》裡插圖中長得一樣時,我們感覺更親近了。課後資料袋的介紹,證實了我的想法──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也就是說從文章中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我從網上如願以償地查到了《城南舊事》的資料。令我驚喜的是裡面的插曲《送別》竟是多年以前我就熟悉的老歌。我就這樣喜歡上了這篇課文,不如說是喜歡上了作者──林海音。

於是我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我要讓學生藉助課文走進作者和她的作品《城南舊事》:

1、明確“自傳體小說”這種體裁,介紹小說《城南舊事》中的幾個故事。學生知道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歷與作者相近,產生了興趣,藉助於學生的好奇心,就勢給他們補充了其中的一段文字,加深了對這部書的喜愛之情。

2、然後處理課文詳略分明。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

”藉此使學生又瞭解了作者所接受的教育──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3、最後重點指導朗讀課文最後兩自然段。其一是讓學生感受作者優美厚實的語言表達;,其二是讓學生體會作者真摯的情感;其三是這些句子特別適合朗讀訓練的指導。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5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節健康教育課,我夾著書走進了二(2)班的教室。學生還沒有發新書,教室裡一片亂哄哄,全沒有平時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的情景。我仔細一看,有的學生在埋頭苦幹做作業,有的學生在無聊地翻看畫片,還有的在說話、閒聊,甚至有的在打鬧、拋紙,一點也沒有“老師來了”的緊張氣氛。我明白這是由於學生主觀意識中認為健教是一門副課,對它不重視造成的現象。

健康教育雖然已經開設好幾年了,開設它的初衷是讓學生在教育中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健康?怎樣做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但是從實際的效果上看,並沒有達到這種實效,學生不是很注重這門功課。所以我認為對這一類的綜合課,如科學、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等學科,不要急於上課,要開好第一節學前教育課,用故事、懸念、例項等方式深入淺出地闡述學科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這些學科並認真學習。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6

《回聲》是國小二年級的一篇課文,科學性很強,它通過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用擬人的手法向讀者介紹了回聲的形成,讀起來生動有趣,激發學生注意發 現自然現象,提出問題,自己發現尋找解決途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上課之前,我在網上查找了一些教學設計,發現大多數的教案除了基本的識字外,更多的 時間放在了告訴學生回聲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上。而我認為,畢竟面對的是二年級的學生,而且也是一堂語文課,識字、讀文是重點,通過學生對文字的朗讀感 悟,教師只需在關鍵的地方加以引導,回聲的形成問題很容易就解決,即使不能夠讓學生徹底的明白回聲的知識也不要緊,利用這一點可以讓學生在課後通過各種途 徑和方法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基於上述思想,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在識字和學生朗讀方面下的工夫比較多,識字方面因為課文中的生字並不是很 多,我採用是隨文識字,教學方法上多一點放手,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識字經驗大膽的交流識字方法,但總的效果沒有我預想的好,究其原因,我在課堂的活動方 面還因動點心思,用豐富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識字過程中,還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對於字的理解,可以用字到詞,詞到句或一字多詞的方法幫助學 生更好的理解生字的含義。而在讀文這一塊,我藉助了多媒體的手段,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看到的說說課文是怎麼寫的,這樣比較直觀形象的把課文內容先展示出來,一來提高學生讀書的興趣,二來給學生理解課文作了鋪墊。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篇17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以及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進一步體會20以內數的順序和數位意識。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是,首先情境引入。通過擺積木熟悉20以內數的組成;再接著是通過積木的增減,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第三是每次增減積木時寫出相應的算式,並問是怎樣算出得數的(用什麼方法算);最後是鞏固練習和總結。在整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並且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理解了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算理,在練習中注重聯絡日常生活。但本節課值得思考的有以下幾點:1、給學生準備的積木做的不夠細緻。一條是十,另外的是兩個一條的,在讓學生擺之前對學生解釋的不夠詳細,從而導致學生在擺積木的過程中,把兩個一組的也作為一個來算。所以在另一個班上課時,在學生擺之前,先向學生說清楚這個問題,結果出現的問題較少;2、學生在擺積木,寫出算式後,我沒有讓學生到黑板前來再展示擺積木的過程,這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理解算理。如果再上這課的話,這一步是不能少的。3、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放不開手腳,有牽著學生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