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精選13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6.69K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1

識字是學習文化的起點,是閱讀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係到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強弱和寫作能力的強弱。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要求。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應發揮積極的不可或缺的引導作用。由低段教材編排的“專題識字”可見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因此,識字教學設計要充分發揮按“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優勢,引導學生嘗試自讀課文,自主識字,並能通過同桌、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自主學習中,自我獲取知識,教師充當引導的角色,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閱讀中,在感悟中識字,積累識字方法,提高識字速度。在識字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保持主動學習的狀態,培養自主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的效率和質量。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精選13篇)

識字的學習過程一應該是一個綜合訓練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多種學習形式,如:認字與字的音、形、義融為一體等方法;聯絡上下文語境加強字的辨析;根據生活經驗歸類識字等。同時充分利用多讀(指明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識字,課堂的識字效率顯著。

從學生的反饋情況看,必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課內外閱讀興趣,增加課內外閱讀量,擴大識字量,這樣才真正將語文基本能力落到實處。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2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為了提前閱讀,新課標規定:國小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因此,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而這一時期的學生學習能力差,自學識記意識差,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更為重要。鑑於這種現象,在識字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教材特點與要求以讀代寫輕鬆識字

在課文中有很多字是要求學生認識並且會讀就行了,教學這種型別的字我主要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我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檢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如同桌互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方法讓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老師再根據學生的讀音進行糾正指導,特別是翹舌音,平舌音,後鼻音,前鼻音的讀法區別給予及時的指導。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讓學生認準字形並且在讀課文中加強認識,這樣學生就比較輕鬆地掌握了生字,效果比較好。

二、採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複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在教學時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豔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三、利用遊戲激發興趣

遊戲是以玩帶學,以玩促學的最好形式。識字教學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孩子容易厭煩,特別是低年級孩子,好動好玩,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而漢字的掌握及識字能力的培養,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得到鞏固和熟練。因此,遊戲成了很重要的學習形式。遊戲活動使孩子們在活躍的氣氛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提高了識字的興趣和識字的效果,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的意識等。另外,剛上課時,我就告訴孩子們:老師要請最遵守紀律的、學習最認真的孩子做遊戲。這樣就利用孩子參加遊戲的慾望規範了他們的行為,維持好課堂紀律。我常採用的遊戲有:送信、找朋友、送生字寶寶回家、猜字、開火車、猜字謎等。

反思是對工作的一次回顧與總結,是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借鑑,希望自己越來越好吧!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3

《識字四》選了三組成語,藉助成語識字、寫字,而成語對學生是初次見面,十分陌生、抽象。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感知成語的特點,培養收整合語的興趣,對學生終身學習尤為重要。現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教學的三個環節談談。

一、生動有趣的故事匯入

教師:請看圖聽老師講《坐井觀天》的成語故事。講完後問:你聽了故事知道了什麼?

生1:青蛙坐在井裡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

生2:其實天無邊無際。

生3:因為青蛙坐在井裡,所以看天很小,要是從井底出來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

教師:孩子們都說對了,這隻青蛙在井底看天,目光這麼狡小,真是太可笑了,成語王國的趣事還有很多很多你們想聽嗎?

二、師生表演成語故事

課前我準備了“尺子”和“寸”的頭飾,並訓練了兩個同學表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成語故事。

教師:請欣賞成語故事表演。

尺子和寸帶上頭飾出場了。

尺子說:“嘿,寸啊!你看你那麼小,一點用處都沒有,比起我來,可差遠了!”

寸說:“尺子哥哥,是的,你的確比我長,可是在量極小的東西時,你的用處就不如我了;你是很長,可是量很長的距離時,你的用處就比不上你更長的東西了”。

學生:拍手鼓掌。

教師:大家都來當字典博士,看看該怎麼勸勸他們。

博士1:尺有優點,可以量較長的東西;也有缺點,量小的東西就不行了。

博士2:尺子有優點,但別瞧不起寸啊,你量極小的東西就要寸呢?博士3:你們都有自己的優點,也都有缺點,不能夠再吵了!

博士4:如果你們量長的東西用尺子,量短的東西用寸,相互配合取長補短不就更好了。

教師點撥:四個字典博士都有各自的見解,都勸了“尺”和“寸”,我們每個人也是這樣,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誰來結合班上的實際談談?

生1:我們班的康勝霖不守紀律,但他書寫好。

生2:楊睿語文差,但舞跳得好。

生3:劉橋學習好,羅佳幹部當得好我呢畫畫,數學可好啦!

教師:孩子們爭先恐後結合班上的例子談得很多,我們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多向別人學習他好的地方。

教師:(出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成語故事的教學還有很多,你們還知道哪些呢?

三、進入成語王國

這時學生興趣盎然,故事會推向高潮,大家在班內、小組內講了許多故事。

如:“亡羊補牢”、“盲人摸象”、“濫竽充數”、“守株待兔”、“畫蛇添足”“撥苗助長”。

【評析】

1、教者通過講故事,讓學生表演,激發了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

2、兩個學生對成語故事的表演這樣寓活動於成語的理解中,對成語特點的理解難度大大降低,還讓學生懂得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並能從中受到啟發,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通過成語王國趣事多,把收集資料、講成語故事推向高潮,增強了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力。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4

《北京》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裡面的一篇課文。這組課文共由《識字二》《歡慶》《北京》《我們成功了》《看雪》這幾篇課文組成。全組課文都是圍繞“愛祖國”來進行選材編排的。其內容突出了歌頌祖國的悠久歷史、大好河山、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其目的是培植學生愛祖國、愛首都、愛中華民族的情感。《教參》要求在本組課文的教學中要多讓學生進行朗讀,在讀中感悟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同時要求學生課前蒐集相關資料,加深對祖國的瞭解和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的讚美、熱愛之情。

《北京》是我們祖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想作為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知道。但作為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麗的地方?“美”在哪裡?如果沒有去過北京的孩子或沒有父母幫助認識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讓這些孩子能更直觀地認識北京,讓其心走進北京,熱愛北京。我想這是一個語文老師教會孩子學會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燦爛悠久的歷史的第一步吧!所以我決定選下這篇課文,在 “教學開放周”活動中,讓我自己和學生一起去更多地感受、瞭解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

選定課文後,我就在想,北京雖然常掛在我們的嘴邊,其實它離我們還是很遠的,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城市對於孩子們來說更是模糊的。而本組課文又要求通過學習,讓學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祖國的美。

於是我在執教之前安排了自己和學生收集與“北京”有關的資料“三步曲”。我首先要學生蒐集北京的歷史資料,對“北京”這座城市的歷史有大致瞭解;接著我要學生蒐集北京到底有哪些 “美麗”的地方;最後我按課文內容有的放矢地佈置學生收集“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柏油馬路”“立交橋”、“名勝古蹟”、“優美公園”“高樓大廈”等,讓學生把對“北京”的認識從整體到部分進行“聚焦”,抓住重點對北京的美通過“窺一斑見全豹”的形式呈現出來。結果學生興趣昂然,每個孩子都通過電腦、摘抄、剪貼等多種途徑認識、瞭解了北京。

經過課前蒐集資料,學生對北京已有了許多認識和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便把“朗讀指導”與“美景展示”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課件欣賞美麗的北京的同時,再讀相關文字,邊讀邊想書上所描寫的是否和課件展示的一樣,做到“圖文並茂”,使學生對北京的認識由抽象到直觀,由表象到內化。這樣就能更好的“讀”,更深透的“悟”。

在本次教學中,我認為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遵循語文教學的原則。從整體—部分—整體。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一邊讀書一邊看課文插圖,快速瀏覽全文,然後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來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當學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後,我再引導學生快速閱讀,邊讀邊找文中寫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麗?當學生找出北京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麗地方後,我再引導學生學習文中是怎樣來把這些美麗的地方寫具體的。最後讓學生回顧全文,感受北京的美,從心底發出讚歎:北京真美呀!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的首都!就這樣遵循從整體-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原則,也遵循了低年級學生對事物認識、瞭解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讓學生對文字的解讀、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2、能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感悟理解文字。我在執教本課時,重點引導安門廣場是北京的標誌,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不僅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恢弘的氣魄。它是中華民族一路成長的見證。集歷史氛圍與現代氣息於一身。孩子們都知道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非常的莊嚴肅穆,但其場面到底是怎樣的?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很寬闊,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還有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可是這紀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對於這些光憑老師的解說和學生的讀悟是很難讓學生真切感受其內涵的。我便充分利用資訊資源,通過播放萬眾矚目下的天安門升旗儀式讓學生了解天安門的“莊嚴”;把天安門廣場與我們的學校作比較,讓學生感受其大;展示雄偉高大的“紀念碑”並讓學生知道其作用。讓學生對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後,再讓學生去讀文,這樣自然用情於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導,學生就會飽含深情地讀出對北京的讚美與熱愛。在此後的景點學習中,我採用了放手讓學生讀悟去理解課文。這樣不拘一格,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學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絕對的完美。當然對於我來說,遺憾就會更多。首先是教學中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我還設計了一個“暢想未來北京”的環節,因為時間關係,不能進行;其次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篇很好的背誦積累佳作,課中應給學生充分的背誦積累時間;這樣把讀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親身感悟的同時,由讀到說,由說到寫,哪怕只寫一句話,讓孩子在聽、說、讀、寫中培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

總之,我認為這節課是一節真實、平實的課,雖然不盡完美,但一定能讓學生學有所獲。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5

“聚焦課堂”我講了《山行》一課。通過講這一課,關於國小詩歌教學我有了新的理解。

國小生學詩歌不必講詩歌背景,不需要詳細分析詩歌內涵。把時間大多用在講述作者也是浪費。最重要的是讀。初讀詩文,帶著生字讀,感受節奏韻律,大致理解詩意,體會感情朗誦,背。這樣講才會條理清晰,步步明確。

由於我的大意,我沒仔細研究過課題,這部分便出了毛病。現在的教學板書都把作者寫在課題的正下方,而不是課題右下角。正確如下:

課題這兒是業務不精,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誤讓我犯了。書上的正確格式沒有注意,太不細心,必須謹記。

識字方面,當孩子回答“徑”字的識字方法錯了時,我沒有給予恰當及時的糾正,急於進行下一環節而走了過場。今後我不僅要開發學生的智力,也要喚醒我的教學機智,和孩子一同成長,讓自己走的更長更遠。

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山行》教學反思《山行》教學反思。讀詩時有的小朋友唱讀,回答問題時有的孩子聲音小,說話時有的學生說半截話。這就得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養成好習慣,必須把小毛病都抹掉。起立回答乾脆利索,讓孩子們勇敢積極、大聲發言。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糾正了,必須把話說完整。話說不好還怎麼寫呢?說完整話,就是為寫話打好基礎。

後半節課思路不清晰。師範讀沒有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不夠深入、浮皮潦草。講解詩歌大意哪兒方法不合適,預設有點高,顯得教師自說自話。與學生的互動就少了。詩歌大意部分課堂教學不夠活躍。與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弄混亂了。

雖然存在問題。但較上學期比,我的教態更自然了,課堂掌控能力也有所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們長大了。20____年9月我播種下“一盆小魚”,一年後我收穫了53條滑不溜丟的“小泥鰍”。誰知道再過一年還會發生什麼呢?不怕有錯誤,就怕發現不了。不論怎樣,我愛我班,我愛我的職業,我會努力,會越來越好!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6

第一個問題:“我們班為什麼要‘補選’,原來的勞動委員呢?”引出第1自然段的朗讀。抓住“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這句話,進行一般陳述句的句式變換,把它轉變一種說法改寫為“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當然這些專業術語不能告訴學生)。通過講解和訓練,學生掌握了這種“誰是什麼”“什麼是誰”的句式互換,從而實現訓練學生語言、積累句子的目的。

第二個問題:“王寧為什麼要自己選自己?從大家的掌聲中你明白了什麼,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引出課文第3、4自然段的朗讀理解。選班幹部是一件學生熟悉的事兒,將課文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會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容易。但是自己選自己的事情卻並不多見。所以,在學生朗讀感悟的同時,通過師生的交流談話,教育他們向王寧學習做事有自信,學會正確的自我表現,更主要的是要擁有一顆樂於為別人服務的心。

在理解句子意思之後,用補充人物對話提示語的方法進行感情朗讀指導。先讓學生想一想王寧當時是用怎樣的語氣回答的,填一填:“王寧( )說:我和李小青是……我要向他學習熱愛勞動、關心集體。”學生有的說王寧自信地說、有的說王寧勇敢地說、有的說王寧是認真地說……我都一一給於肯定,並順勢引導學生分別帶著自信、勇敢、認真和堅定等語氣來朗讀王寧的話,使朗讀指導不露痕跡,春風化雨!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7

北京是一座聞名中外的古都,又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是全國人民嚮往的地方。二年級上冊第10課《北京》用簡潔、淺顯、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北京的風貌,表達了對首都北京的讚美之情和熱愛之情。課文采用總——分——總的寫法,選擇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三處事物:—是北京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這是北京的象徵;二是街道和立交橋,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來的建設成就;三是北京的名勝古蹟和公園,表現了北京古今結合的特點。根據的教材的特點,我是如下完成這一課的教學的:

開始上課,我就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遊覽風景優美的北京,現在我們出發吧。”然後在輕鬆愉快的音樂聲中,我們觀看北京風光片,孩子們如同身臨其境,一下子就對學習這篇課文產生很大的興趣。我們一會兒遊覽景物,一會兒又回到優美的文字中,在詩情畫意中完成了這一課的學習。因為圖文並茂,孩子們的感情被激發起來,朗讀也特別有激情。最後孩子們還充當了一回小導遊,其實就是背誦課文。可是,孩子們一點也不感到枯燥,一個個饒有興趣,幹勁十足的。就連說話練習,也是情境中的一個環節,那就是我們旅行結束了,回到了長沙,大家說說長沙的美。總之,這堂課孩子們都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不知不覺地就下課了。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8

我始終沒有忘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了達到學習目標,我利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在民主、寬鬆的氛圍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藉助多媒體畫面讓學生了解“ 大海唱起歡樂的樂曲 ” 並配上音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歡慶的氣氛。會唱的可以跟著唱一唱,活躍課堂氣氛,也讓學生在課堂中加入到歡慶的隊伍中。對 “十三億孩子 ” 的教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需要教師的引導,我先讓學生確定這美好的日子是哪天,再從祖國媽媽的生日讓學生得出這個媽媽是誰,我們的祖國叫什麼名字。當學生了解了我們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後,我再總結 “ 十三億孩子 ” 是指生長在中國的每一個人,舉列學生是祖國媽媽的孩子,爸爸媽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老師也是祖國媽媽的孩子。中國的十三億人口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學生對 “ 十三億孩子 ” 的瞭解才能達到形象生動。

“構建開放的課堂”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之一。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我要不斷向老教師請教,學習,提升自身業務能力。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9

古詩又是國小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裡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在實際課堂中,我發現很多教師在提問後就馬上叫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去討論。如回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複問題,或是忙著啟發。試想,在這極短的時間內學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嗎?更何況是對古詩文的體會、感悟。根據“合作互動” 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節,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增加課堂的資訊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山行》的教學中,正因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10

“認識角”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的,先讓學生在情境圖中找角同時將角抽象出來(初步認知角的),接下來摸角(感受角),然後讓學生在此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創造出角(創造角),其次再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最後讓學生找找教室周圍的角。找角是讓學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樣的角,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為認識角的特點做鋪墊;教師畫角是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角;認角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角 的認識,怎樣才是一個角;做角是讓學生在組長的安排下選擇自己的材料動手做角,最後通過操作讓學生認識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識,其實我也在準備這一節課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較角的大小這一環節,其實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目的要讓學生學會怎樣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雖然教學想法及教學思路還好,比如用老師的大三角板和學生的三角尺比較大小,為了證實角的大小和角兩條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但學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後來在另一個班我立即作了調整,放手讓學生來比較任意兩個角的大小,學生有的用重疊的方法比(頂點和頂點重合,角的一條邊和一條邊重合,看另外一條邊),再出示鐘面上兩個相差不多的兩個角,引導學生直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有的學生借用一個活動的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來用重疊的方法比。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係,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我先用實物剪刀做示範,把剪刀張開,角變大了,合起角變小了,剪刀的兩邊的長短沒有變。接著,我把黑板上畫的一個角的一條邊沿長,讓學生體會角的大小沒有變,再把另一條邊延長,體會角的大小還是沒有變。然後學生思考:如果把兩條邊縮短呢,這個角的大小會不會變 ?通過演示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係,而和角兩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還有學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邊的長度有關,那剪刀的兩條邊就一會兒變長,一會兒變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體會很深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溶入學習中來,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探索慾望。把數學知識融於生活中,並結合自己身邊的生活知識學數學。

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數學,並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中,把現實問題數學化,把數學知識實踐化,真正體現數學的魅力。當然這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努力,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11

《活化石》一課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三種倖存的珍稀生物,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學生們學得興趣盎然。

教學一開始,我先出示一張魚類化石的圖片,引出化石。然後從字面意義上了解什麼是活化石。在教學“銀杏樹”時,我抓住比喻句進行教學。“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我出示許多葉子的圖片,讓學生找出銀杏樹的葉子。既理解了銀杏樹樹葉的樣子,又結合理解詞語了“辨認”的意思,後我又指導學生模仿寫句,銀杏樹的葉子還像什麼?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樹葉在他們的腦海中變成了降落傘、小姑娘的裙子,秋天的掃帚。在理解了比喻句的寫法以後,我又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子,“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一把扇子”就是隻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而後進行朗讀指導,讀出了樹葉的美,樹葉的珍貴。

接著,讓學生自己學習“大熊貓和中華鱘”,明白大熊貓的祖先是以食肉為生。中華鱘的特點是:大、重、少和怪。最後,在大家都瞭解了活化石的含義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引出本課的情感目標,那就是我們要保護這些活化石。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12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習這一段時我先讓學生通讀,使學生對本段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直觀的感知。接著我把第二自然段中描寫了北面天安門城樓的一段話出示。請學生找出這段話中表示方位的詞語,通過這些詞語讓學生初步明確城樓、小河、石橋、華表四者之間的位置關係,然後用學生製作的圖片請學生在黑板上動手放放;放城樓、石橋、小河、華表的位置,並要求一邊放,一邊按方位的順序來介紹天安門城樓北面的景物。

在介紹完“北面天安門城樓”的建築後,我進一步拓展,進一步深入,讓學生結合廣場南面、西面、東面及中央的建築物畫一畫,並讓同桌之間看著畫的圖片介紹介紹,在同桌交流的基礎上,指名到黑板上用圖片代表建築,把建築放到合適的位置,再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把這些和北面的建築放在一起,這樣就構成了整個第二自然段的景物)

這樣讓學生通過看看、畫畫、說說、放放把抽象變為直觀,並調動了學生的手、腦、眼、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加深了印象,突破了難點。

最後,我指導學生正確、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北京的美麗和雄偉,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篇13

《看雪》一文講的是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見過用棉花做的雪,沒見過真的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願望。

當講到雪景一段時,我便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我講:“寒風呼呼地颳著,吹到臉上就像冰打一樣。風停了,鵝毛般的雪紛紛揚揚地飄下來,天地間滿是雪花在舞蹈。大雪整整舞了一夜。早晨,開啟窗戶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上、樹上、房上、地上全是雪,白茫茫的一片。柳樹上生滿了毛茸茸的白髮;松樹穿了件花褂褂;杉樹尖尖像燈塔。我開啟門衝進雪地裡,腳底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我和小夥伴們打起了雪仗,堆起了雪人。你看,那雪人多美,紅高鼻,大眼睛,扁嘴巴。再看打雪仗,他們打得轟轟烈烈、熱火朝天。歡聲笑語把樹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講完,學生睜眼。我問:“你剛才看到了什麼?”學生的想象像開了閘的水,傾瀉而來:“我看見白茫茫的一片。大地像鋪了一床潔白的地毯。”“我家門前的小樹被雪壓彎了腰。我心疼地跑去使勁搖,雪花落在了我的頭上、衣服上,有的落進了我的脖子裡,冰涼冰涼的。可樹伸直了腰。我看著它笑了。”“我爬上了房頂,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可一點兒也不疼,就像落在了棉花上一樣。”“我從山上一下滑到了山下,像飛一樣。好爽啊!”“我和小亮在打雪仗。他向我扔來一團雪,我一閃,馬上扔去一雪球,正好打在他臉上。我倆笑彎了腰。”“我們三個堆了一個大雪人,用釦子做眼睛,用胡蘿蔔做鼻子,用辣椒做嘴巴,再戴上一頂尖尖的帽子,還有兩串糖葫蘆插在肩上,它正在叫賣呢。我們圍著它唱啊、跳啊,開心極了。”“我呢,在雪地上踩了一串串深深的腳印。再聽那嘎吱嘎吱的響聲,就像在奏樂一樣。”“哎呀!我開著小汽車在冰河上奔跑,跑得真快。”…… 接下來我還給學生講了“瑞雪兆豐年”的知識。

想象力就像一匹烈馬,循規蹈矩的人,緊緊束縛住它。結果是平平淡淡一生,放蕩的人,任其胡亂馳騁。精力浪費不少,可最終一事無成。聰明的人馴服它,讓它按意志賓士,從而使自己充滿創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