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通用14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48W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1

1、本節課的教案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突出了三個特點: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通用14篇)

(1) 本課能緊緊圍繞“學習目標”,利用教具創設情景,運用唱遊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

(2)本課所設立的教學步驟,思路清晰,引導學生“看一看,試一試,練一練,幫一幫,評一評”。因為成功與失敗都是收穫,酸甜苦辣都有營養,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親自體驗各種活動的感受。

(3)創設情景方法新,心理滿足興趣濃。把故事和體育教材有機結合,構成了新的教學情景,有利於調動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在實踐中去體驗的積極性,體現了“快樂體育”的思想。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鍛鍊和創新意識。在學習方法上,運用了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把教材和遊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提高,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3、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從發展學生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角度出發,挖掘兒童日常娛樂活動的內容,並將其融入體育教學中,力求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體驗體育課的情趣所在,所確立的以“小刺蝟學本領”為主題的體育主題式情境故事教學實踐課。本課運用情境的形式進行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對體育課“主動參與,積極創造”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知識和發展體能。

4、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友情天地,共創佳績。

(1)為了突破學生被動接受較具常規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巧妙地採用小遊戲+兒歌+故事的形式,使學生更早地進入角色,然後,教師再根據教學效果進行適當的點綴(提示),使動與靜、張與馳、快與慢有機的結合。小遊戲的設計更是體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始終處在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分享快樂。

(2)在實施《前滾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目標分層化、組織遊戲化、學生個性化,給學生創設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盡情玩耍,享受其中的樂趣。教師儘量激發學生學習的靈感,讓學生有選擇的練習,自我風采展示,學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有了求知、求學的慾望,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今後的體育教育教學中,將有著更多、更好的教學新理念、新方法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研究,讓學生們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健康地成長。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2

前滾翻是人體基本或能能力之一。國小低年級的前滾翻教學是以最基礎的滾動、滾翻動作為教材活動形式接近於生活,有自我保護的實用價值。通過前滾翻教學,可以發展學生柔韌、靈敏、協調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學生控制身體的平衡能力和時空感。

在前滾翻教學之前,我先通過有趣的遊戲“木頭人”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之後出示小球和小方盒,並形象提出這兩個小夥伴比賽誰更快,孩子們很快說出是球,從而匯出前滾翻教學。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再集中看圖解,將前滾翻動作結構全部呈現在孩子們眼前,孩子們在看完圖解後形成動作表像,再練習,提高練習目標性。

本課的不足:

1、備課不充分

備課只針對教材備課,沒有將一(3)班的學情備到位。課中備學生不足,課上出現問題沒有合理的解決好,臨場應變能力不足。

2、教學設計過於精細化,一年級第一次技巧課,應該以學生體驗為主,技術講解過多,學生不愛聽。釀成教師講,學生聽不進,場面混亂的現象。

3、分組教學的敗筆:由於我選擇的小組長都是平時上課表現比較好,守紀律的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的運動天賦不如那些調皮的孩子,所以震懾力不足,沒有起到小助手的作用,分組後練習完全失控。

改進:

在今後的教學中,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針對調皮的學生,積極引導,讓他們的強項發光,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常規訓練逐步加強,以生管生,從班級中選出他們體育學習的標兵,帶領孩子們一同練習,增強團隊凝聚力。

針對不同的課型,讓孩子們逐步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行為,讓孩子們讀懂教師的設計意圖,自覺遵守。這將是一個長期工作,這節課的失敗讓我明白,平時的工作要抓實,認真上好每節課,服務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3

滾動、滾翻、攀爬等是一年級學生接觸的比較複雜的體操動作,這也是體操教學的基礎。通過技巧的教學,能訓練學生的平衡能力,發展靈巧、柔軟等身體素質。攀爬練習對發展國小生的上肢力量具有顯著的作用,對於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的品質也是非常有益的。

選擇《前滾翻成坐撐》作為一年級彙報課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挑戰性的。因為根據教材安排,與前滾翻相關聯的輔助課時安排只有一個,也就是說需要教師在兩個課時內教會一年級小孩子能夠獨立完成前滾翻成坐撐的基本動作,而且動作要求到位。

通過反覆試教與思考,發現同學們在完成前滾翻動作時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頭頂著墊。因此,在本次彙報課上我從解決這個問題出發,精心設計了教案。利用情境教學手段,帶領孩子玩了一個時空穿越的遊戲並且在遊戲結束時埋下伏筆。小漁夫帶著打到的魚來到一個洞口,準備逃離,這時魔鬼也追到了洞口。魔鬼藐視小漁夫說到:“如果你能不用雙手完美的將自己和魚從這個洞口帶走的話,我就答應不吃掉你”。

同學們很是激動,想出了很多方法,我選擇了其中一位同學的方法來進行展示。我將畫有一條小魚的卡片夾在下巴下面,並且把動作要領變成了口訣:一蹲、二低頭、三蹬地、四趕快跑。通過夾卡片這個小小的設計,大部分同學都能用後腦勺著墊,本課要解決的問題順利的被解決了,但是還是有部分仍然不能順利的滾翻,這是出乎我預料的。

彙報課結束後,與同事反映了這個小疑惑,聽了經驗豐富教師的一席話,再仔細研究了教材發現由於自己過度注重解決教學重點以至於忽略了前滾翻動作的連貫性,用過度分步教學來代替連貫教學。也就是說會翻的同學都是自己摸透了竅門才翻過去的,而不是我教出來的。

看來,自己考慮問題還是欠周到,有點死板,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注意了,爭取下一次彙報課能更優秀。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4

教學本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種教學手段等帶領學生愉快地進入情境,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一 滿意之處:

1 注重講讀訓練,達到從感悟到積累

本節課的設計緊扣新課程的觀念,我注重創設寬鬆和諧的自主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我予以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和空間,採用錄音讀、師範讀、自由讀、同桌對背,小組背、男女生對背、集體背誦等多種形式,還通過富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水到渠成,熟讀成誦,達到對語言的感知,感悟和積累。

2 創設情境,培養說話能力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了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上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聯絡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髮揮想象的空間,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孩子們說一說,議一議:為什麼要給春天畫個彩色的太陽?

二 不滿意的

1.由於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在拓展練習這一環節時課堂紀律較亂,誤了一些時間,以後要在組織教學工作要努力。

2.教學時對過程的評價太少,特別是小組的合作學習,而且評價的方式也太單一,如果在學生談議的時候適當地增加一些學生的互評,小組之間的互評的話,效果會更好,我想這樣不僅評價方式多樣化,而且促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5

從這一段課堂教學中的“意外”,我感受到了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極為活躍,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天地

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者是主體,是知識文化的創造者,是課程的開發者。

”在這段教學中,學生不但敏銳地發現並提出了問題,並且憑藉自我的力量,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中的思維碰撞中順利地解決了問題。自始至終,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有了“疑”就有“問”,敢問是好學的標誌,善問是會學的體現。要想讓學生自發地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就要努力營造自由、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熱情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了問題,異常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進取情感的驅動下自主地、能動地閱讀,使他們的思維活起來,想象飛起來,實現語文再創造。

二、

教師是促進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授者,課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教師的職責是挖掘學生思維的潛能,使他們的靈光得以閃現。教師要及時捕捉稍縱即逝的火花,精心充當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髮現並提出問題,教師不要直接把結論教給學生,而是充分運用對話策略

,不斷地啟發點撥,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促進學生讀書、思考、提驗、交流。學生在與文字、教師、同學的對話、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識和經驗,交流各自的情感、體驗,提升自我的認識與審美。這樣的課堂就充滿了活力,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臺。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6

《我們的民族國小》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西南邊疆一所美麗而充滿歡樂的民族國小,反映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本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們各族兒童的團結友愛和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這樣的情感要讓學生自己去領會,自己去感受。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學習,自主討論,自己感悟,不壓制學生的思想,給學生心靈放飛的權利,培養了學生的悟性、靈性。

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課文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於是我讓學生自己來說說他們上課的情景。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讀得又整齊又動聽。”……另外,學生在讀“我奮力向峰頂爬去……”時我讓他們做動作並想象,學生讀得有的非常起勁,再讓他們對比想象爺爺爬時的樣子。有的學生就說,爺爺也很奮力像老猴子一樣……惹得全班學生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時提醒學生:“看來同學們都認為老爺爺也很努力,所以他們爬呀爬,終於爬上了山頂。”這樣的合理猜測,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此外,我還把知識延伸到課外,在立足於課內,打好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把語文知識聯絡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學完課文以後,我讓學生來畫畫這所民族國小,同學們都興趣高漲,動起手來了,畫的是各有千秋。我挑選幾幅比較出眾的作品展示給全班的學生,並讓作品的主人脫離課文來向大家介紹一個你所畫的民族國小,使學生真正把課本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接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國小,來說說我們自己的學校。經過小組討論後,同學描繪了自己所在的國小,而且講的十分生動有趣。例如有的同學講到:我們的學校多美啊!紅旗高高迎風飄揚,特別引人注目。平坦的操場,是我們玩遊戲的樂園。青青的草坪可以讓我們當床一樣睡覺。明亮的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你聽!教室裡傳來了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大家學得多起勁啊!……講完後,我讓學生課外把自己的學校用自己的話寫下來。這樣主動、自主的學習,給了孩子們一片開放的園地,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講自己喜歡的,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也使得課堂上的知識進一不得到了昇華。

在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開發,變封閉為開放,教學活動猶如放飛快樂的翅膀,讓學生的閱讀快樂從課本飛向想象的空間,從課堂飛向課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發展了學生的語文能力,體現了語文教學與生活的有效結合。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7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忙作戰。諸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忙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群。諸葛亮,是文中著力讚美的人物,周瑜稱其“神機妙算”。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感受其他人物形象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那麼怎樣來去欣賞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呢?教學時,我讓學生走入文字,在學生充分閱讀、熟悉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借課文中周瑜的話概括出諸葛亮的特點。在教學中,我主要抓裝神機妙算”這個詞來引導學生體會諸葛亮的機智過人。我主要從諸葛亮知天時,曉地理,識人心,三個方面展開。先是讓學生自我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夠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之後引導學生把前後相聯絡的句子對應起來看,聯絡上下文,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首先,課前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學提示在預習課文時,把與中心有關的幾個問題歸納好,然後講讀課文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認真讀書,邊讀、邊思、邊議,把問題的解答進行歸類,從而看出諸葛亮知天時,曉地理,識人心,在草船借箭的全過程中神機妙算,才智出眾。學生準確地把握住中心,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為落實生本課堂,教學時我還深刻領會教材,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堂中我利用自學提示教學,小組合作研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內心、感知人物形象;在學生彙報到經過三天之後的漫天大霧,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時,我讓學生探究,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說說看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境。那麼,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呢?從而進一步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與魯肅的老實忠厚。體會周瑜的妒才陰險與諸葛亮的機智、胸有成竹。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的時候,議論紛紛,每個人都有自我的觀點。經過細細地品讀體味,一個活生生的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的大智大勇的諸葛亮躍然紙上。此時,學生不但對曹操這一人物形象更加了解,並且深化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認識。我在引導學生總結了本課無論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周瑜的妒才陰險,還是魯肅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謹慎多疑,我們都是從文章對人物的語言描述中體會到這一寫作方法後,這也是《三國演義》刻畫人物一個很重要的方法。經過語言,能幫忙我們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內心。

總之,本文的教學,我力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語文綜合素養,並抓住一個主要問題,適時引導學生感悟隱藏其中的深刻,使學生對課文資料的理解更透徹,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更準確。可是教師引導的還是過多,個別學生的口頭表達聲音過小,應當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日後教學應注重學生在朗讀、說話中語文字事的培養。僅有這樣才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空間,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總之,自我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要進取進取,精益求精。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8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作為五年級語文教師的我,也不斷在反思: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如何讓孩子在我的課堂上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培養對語文的熱愛?我覺得一節好的語文課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 在情感共鳴中學習語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例如《母親的呼喚》一課,以"母親的呼喚"為線索,寫了作者兒時的三件小事,平凡真實,感人至深。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我設計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導語:“有一個人,你永遠佔據在她心最柔軟的地方,她願意用一生來愛你,這個人叫母親。讓我們深情地呼喚她的名字——母親。母親,多麼熟悉的字眼,從小到大,母親給了我們無窮的關懷和疼愛,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再一次深情地呼喚——母親。隨著歲月的流逝,母親一天天變老,然而,永遠不變的是母親那一聲聲悠長而溫暖的呼喚——母親的呼喚。母親的呼喚,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母親的呼喚》這篇課文,再次感受一下母親的呼喚裡包含的愛和暖。”簡短的一段話,開啟了學生感情的閘門。正是基於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學生才漸漸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理解課文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重視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任務驅動學習,啟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指導學生體驗和感悟學習內容。”一年多的語文教學,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驗。的確,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覺得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課堂上,教師要大膽地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每學習一篇新課文前,我都鼓勵學生儘可能地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上課時,同學們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學生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練習、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另外,我還結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學生儘量領悟不同型別的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中外兒童名著,領略書中的精妙所在。我們班還設立了圖書角,讓同學們捐贈出自己喜愛的圖書,作為公共資源分享給更多的同學,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閱讀。

3、引進生活的活水。

於漪老師提出:“語文應和生活相聯絡,把語文學習擠到狹小的課堂裡,擠到無窮無盡的練習中,學生幾乎不讀書不看報,與自然接觸少,與社會接觸少,學語文的源頭活水被堵塞,積澱儲存少得可憐,又怎能學好語文呢?”所以在教學中經常引進生活的活水,運用多種課型,採取多種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可以充分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教學以及自己短短的語文教學經歷,特別是在整體批閱了學生的作文之後,我真正地意識到:國小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只有學生把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對周圍生活的觀察、品味、描寫中,才能真正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因此,我不斷鼓勵我的學生堅持觀察周圍的一切,要養成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好習慣,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演變成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豐富資源。

總之,我期盼著:我的語文課堂會變成孩子們學習知識、放飛夢想的理想舞臺。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9

在《兩隻小獅子》這一課的教學中,看著學生童趣盎燃的表演,聽著學生朗朗的讀書聲,我感受到了學生髮自內心的快樂。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童話”般的情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激發想象、釋放才智的平臺,充分發揮自主式、參與式的教學優勢,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每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滿意之處有以下兩點: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於創新,為學生創造了思維、想象、表達的寬鬆環境。如讓學生思考:看到懶獅子這樣,你想對它說些什麼?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予以點撥、誘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發揮想象。

在教學活動中,我創設情境以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活動、表演,完全捨棄了“師道尊嚴”。課堂上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了師生間平等對話。

上完這節“童話課”,我深切地領悟到,要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必須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在課堂上為他們栽下一棵枝繁葉茂的梧桐樹,為他們創設一個揮灑自我的樂園,從而實現“我喜歡學”。

同時,也讓我感到情境教學,對於低年級學生猶如“靈秀之泉”,滋潤著他們的心田,對培養情感、啟迪思維、發揮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創造性,審美情趣,提高綜合素質都有積極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

教完了課文,反思整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自己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比較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滿意之處有以下兩點:

一 歌曲引入,瞭解人物,創設情境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讓學生說說歌曲中的老人是誰,讓學生了解多少就說多少。

2、讓學生讀著課文,清晰地感覺爺爺用行動實踐著他說的話,你看,81歲高齡的他“額頭已經佈滿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那份認真,那份執著,讓人感到不僅僅是在栽樹,而是在播下一個心願,在精心地描繪美好的未來。

二 讓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1、我們一起來讀“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上已經佈滿汗珠,仍不肯休息。”讓學生抓住“興致勃勃”“ 佈滿汗珠,仍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了什麼。

2、“他站在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讓學生抓住“仔細”“ 連聲”等詞進行品讀,這樣學生不但瞭解文中的內容,還走進了永珍更新的春天。

三 不足之處

這篇課文難度較大,再加上自己的教學經驗還不夠豐富,探索不夠深入,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透徹,我將它做為一個新的起點,不斷改進,更上一層樓。

《歡慶》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

(一)注重多學科的交融,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不僅只是單學科的教學,更是多學科的融合。”孩子對於藝術的

感受力就比較強烈、比較敏感。所以,我以音樂匯入,配以“歡慶”的圖畫,以此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融情入畫,融樂入文,在朗讀感悟中配動作,使語文不單單是語文,更是人文、文化。我們的語文課堂其實是融音樂、美術、歷史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孩子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文化,使他們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在我教學“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時,當學生看到課件播放的累累碩果的畫面,都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好想吃啊!”“真美!”“真想嘗一個!” ……更如,讓學生表達“獻上”、“舉起”、“飛著”、“奏起”等動作詞時,學生的熱情更是高漲。在這種多形式的教學中非常積極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激發了孩子的各項潛能,讓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互動,交叉相融,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活潑,學得有效。

(二)感悟文字深層,提高閱讀能力

這首詩歌言簡意賅,它所描寫的是表現國慶的熱烈場面。學生讀起本文來

朗朗上口,很容易由讀成誦。然而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忽略文字內在的意義,文字的這種極具隱蔽性的生命意義,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顯現出來,而且也只有當閱讀主體對文字的這種生命意義有所覺悟、有所觸動時,文字的生命意義才會真正生存。案例中讀悟課文前四句詩句的教學,我讓學生自讀自悟,接著讓學生在躍躍欲試中配上動作自由讀,這就使學生帶著對閱讀的理解,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字,還原語言的形象,感受語言的情感。在閱讀中我通過讓學生充分想象來深刻感悟語言,如“田野獻上金黃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時,讓生僅憑想象或一些課外知識說說你眼前彷彿出現什麼,看到什麼?做到“眼前有景,心中有物”,這樣讀起來才會讀中有感;而且學生在讀中邊讀邊質疑,解惑再讀,這樣反反覆覆,學生自然而然對文字就加深了印象,使他們在“讀”這一感性的學習方式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內在的蘊意。

(三)捕捉課堂生成,珍視獨特感受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盧梭曾說“兒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

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 學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生活經驗有著很大的差別,將其帶入閱讀活動時,他們的心智活動也是各不相同,在課堂中由此產生的獨特的感受既無法預設也很難預知,全憑學生的自然生成。本堂課中,學生就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來接觸文字,在分析前四句詩時,我就質疑“四句你們讀懂了嗎?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自主解決問題,當時學生提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為什麼說果實是金黃的?”“旗幟是什麼?”“楓林跟旗幟有什麼關係?”“鴿子有很多種的,為什麼要說是潔白,而不說灰色呢?”“大海會唱歌嗎?” ……孩子們思維的閘門一但被開啟,語言思維就如泉水噴湧而出;這也是課堂教學的生成例子。看著孩子們精彩的表現,此時,我只充當質疑中的一個引導者,兒童表達獨特見解的諦聽者。如果當時我怕“亂”、怕“錯”,怕學生“節外生枝”而制止他們跳躍的思維,那必將抹殺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自主地讀、說,讓學生自已詮釋問題,將課堂真正還給他們。當然,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們急於表現,急於交流,而隨機生成的問題有許多也是我們備課時無法預知的。本堂課我慚愧的是,我把孩子們估計得太低,孩子們的學生真的不是單純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他們是創造者;在學生課堂質疑的一個環節中,正當我為學生的精彩問題與回答而滿意時,打算繼續下個環節時,一雙小手舉了起來,問道:“藍天上的鴿子為什麼是潔白的,而不是其它顏色的呢?”當時,我因為學生的質疑詮釋已用去了半節課的時間,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就只是敷衍一下。後來,課後想想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如果當時我能抓住這個課堂生成點,由它點出祖國和平祥和的景象,潔白的鴿子代表著純結,美好的生活,那必將成為本課的亮點之一。而我卻放棄了這一契機。所以,我真切的感受到面對孩子們的想法和體驗,你只有真正的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獨特的閱讀感受”,你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四)強化語言積累,凸出課堂語文味

語文教學不是不要知識的教學,對於處於低年段的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更應重點應用語言教學,重在言語能力的培養。但實驗新課程以來,從形式上看,課程改革後的書談化了語文訓練這一方面,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科學的訓練也是一線老師一直探討的問題。本課中我也在不斷的探索中,在理解課文時,我就充分的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在開頭匯入,讓生觀看了錄影理解了歡慶一詞的意義後,讓生學以致用,除了說“歡慶國慶”之外,還能說歡慶什麼?有了前面成功引入的基礎,“歡慶____”這樣的說話訓練就自然水到渠成;另外,我還做課堂詞語的搭配練習,在讓學生把打亂的詞語拼成完整的句子時,學生就從中發現了怎樣搭配詞語,組織語言文字的合理性,都大膽暢談自已是如何把這些打亂的詞語找到自已的“家”:有學生說“我覺得旗幟就只能舉起,就像我們升國旗一樣慢慢往上升。”“鴿子它有翅膀,所以得用飛著!”“田野要跟金黃的果實對,因為只有田野裡才有各式各樣的果實。” ……學生用稚嫩的想法說著自已的發現,讓我設計這一環節得到了意想之外的效果,適時的強化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語文課就應當如此,發展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凸顯語文課堂的語文味。

總之,在課堂中,抓住學生對文字的體驗,給他們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空間,給他們創造一片展現想象的天地,使他們得到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10

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的垂著她的綠蔭的。"教育事業就是葉的事業,每一名教師就是一片綠葉,孕育著祖國的花朵。

"不管在哪個崗位,不管何時何地,不管付出多少艱辛,只要是有利於教育發展的事情,有利於學生成長的事情,我都會全心全意去做,力求盡善盡美。"這是資陽區教育局王小平的座右銘,也是她真實的工作寫照。王小平,1991年畢業於長沙師範學校,通過自考獲得湖南師大國小教學專業專科文憑和湖南師大教育管理專業本科文憑。

王小平的工作生涯分為兩段。她做了22年國小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從20__年至今,她負責資陽區教育局綜合文字工作和教育宣傳工作。

自考不僅僅是為了文憑更是為了專業成長

"我師範學的是學前教育,但是畢業分配到了國小。雖然教育方法是相通的,但專業不同,內容不同,教育的重點也不同。"王小平說。為了更好地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她用兩年半的時間通過了湖南師大國小教育專業18門專科課程的考試。

記得當時要考一門政治經濟學,全班100多人,最終只有9人通過。王小平就是其中的一個"幸運兒"。其實說"幸運兒"也不全對,她是憑著對知識的孜孜追求,對教育的深深愛戀,對每一門科目都想學到極致。大學語文這門課,王小平將書中的幾十首詩詞背得滾瓜爛熟,每一篇文言文都做了細緻地分析,做了大量的筆記。高等數學這門課,內容比較深奧,而王小平由於沒上高中(上的師範),有些知識點並不瞭解,學起來也很吃力。王小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親戚那借了三年的高中數學課本,全部自學了一遍,再看《高等數學》時,頓時茅塞頓開。

"我在國小一直教數學,看了高中的數學課本,又學了《高等數學》,對於我的數學教學非常有幫助。"王小平說,雖然很多人認為國小數學和高中數學聯絡不大,但她卻認為,國小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讓高中學起來容易自如。比如教《立體幾何》這個內容時,她儘可能地採用直觀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多拼、多擺、多組合,讓學生讓立體圖形的三維有了深入的理解,對於高中立體幾何的空間想象能力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她班上的孩子進入初高中後,紛紛感嘆:"立體幾何一點都不難,我們王老師早讓我們自己搭建過這些圖形。"

"萬丈高樓平地起。"王小平認為,在進行了自考專科的學習後,教育規律內在的聯絡她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也對她的專業發展起到了很好地啟迪作用。她所帶班級在資陽區教學質量水平測試中多次榮獲第一名。她培養的學生也不負眾望,紛紛考取了益陽當地的名校,有的還被長沙"四大名校"錄取。

"自考本科,對我來說更是一次飛躍"

嚐到甜頭的王小平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她身兼數職,既是數學老師,又是班主任,還是學校文學社社長和宣傳員。分身無術的她卻有著更強烈的求知慾,緊接著,她又報考了湖南師大教育管理本科的自學考試。

如果不是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如果不是對教育的孜孜追求,其實王小平早就不必再費心費腦地去進行自考的本科學習,專科文憑足以勝任教學。"自考本科,對我本身來說,更是一次飛躍,對我的知識積累和沉澱很有用,讓我對教育的真諦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王小平說。

王小平又開始了一次與自己的賽跑。那一年,只有3個月的準備時間,她報考了6門學科。白天上班教學兼班主任,抽空備課後,還要到教室內巡查,晚上不學到12點絕不睡覺,整個一連軸轉。記得有一門功課《教育測量與評估》,一同自考的同學們都反應特別難,抓不到重點。王小平也感到有些吃力,但她"柔情女子有顆漢子心",鐵了心,抱著自考書本一遍又一遍地啃了下來。當時的同學要麼說"聽不懂算了,直接掛了",要麼投機取巧做以前的試卷想著押題。"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小平又一次憑藉實力拿下了這門課。

教育即生長。大量的閱讀開闊了她的視野,大學的知識滌盪了她的胸懷。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她率先試行以學生為主的"合作討論式"數學教學教學模式,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陳規,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學生提問,疑難師生共同討論,課餘時間學生自己安排,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她一邊鑽研理論,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寫出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多次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她執教的《軸對稱圖形》一課獲省級一等獎,《迴圈小數》一課獲市級一等獎。她獨立撰寫論文《數學課堂中的人文與創造美》一文獲國家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並發表在《教育與學習》雜誌上,《張弛有度--論新課改下數學課堂中的節奏美》一文獲國家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並發表在《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雜誌上,一大批論文、教學反思、教育隨筆也見諸於報刊、雜誌上。

"王小平悟性好,進入工作狀態特別快"

20__年,由於工作的需要,王小平擔任資陽區教育系統綜合文字和教育宣傳工作。

"王小平悟性好,進入工作狀態特別快。"資陽區教育局的領導對王小平進行了首肯,讚賞有加。

兩年多的時間裡,她奔走在全區的校園裡,認真記錄資陽教育發展的每一個重要腳步,努力挖掘教育的新亮點,推介新典型,新經驗,新做法,全力做好教育的宣傳報道工作,將本區品牌學校建立工作、推進課程改革、推進經典教育工作的經驗和做法及時報道出去,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各類媒體上發表教育深度報道、新聞通訊稿近600篇。

她獨立撰寫的《村子裡終於也有了好學校》一文發表在《中國教育報》頭版倒頭條上,此文榮獲益陽市20__年度教育新聞好新聞優秀作品一等獎,人民網、中國青年網等全國多家媒體轉載。《力堵管湧,三位教師徹夜未眠》發表在《中國教育報》頭版。撰寫的《資陽區中國小推行經典教育》一文發表在《湖南日報》頭版頭條。撰寫的《讓山村學校也成為師生快樂的殿堂》榮獲"20__年湖南省身邊的好學校"作品獎,《山坳裡的白髮孩子王》榮獲湖南省"20__年我身邊的好老師優秀作品獎"。撰寫的近萬字的深度報道《一次滿格的充電》發表在《湖南教育》雜誌上。近三年來在新華網、光明網、《科教新報》、《湖南教育》、湖南教育網、湖南教育新聞網等國家級、省市區各級各類媒體上發表多篇教育正面新聞。她本人被評為益陽市教育系統優秀通訊員、資陽區優秀通訊員、資陽區宣傳文化先進個人。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11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前滾翻,因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解基本動作,強調練習要求,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本課教學時,我通過不同方式方法的引導激發,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1,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課的準備活動通過創設遊動物園的情景,以遊戲的形式代替了傳統的徒手操,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模仿動物走與跳過程中不僅很好的活動了身體各關節,還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模仿創造能力.在障礙接力比賽中,我創設了小猴子跨過小河,繞過大山,鑽山洞的進行摘果子比賽的遊戲,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使本課達到了高潮.

2,給學生一個自主創造學習和展示的機會.

在練習前滾翻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主體驗,嘗試前滾翻的動作,然後再請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示範,讓全體學生評價,最後才由老師講解示範動作.我讓學生聯想球體和正方體的滾動過程,並加以比較,使學生明白團身緊的重要性。這樣做不但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敢於展示自我的精神,而且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了前滾翻的動作技術要領.

3,在練習活動中懂得了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包括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社會能力,所以,體育課上除了加強學生的身體鍛鍊外,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在前滾翻練習中,我要求每隊的小隊長擔任本隊的保護人員,保障滾翻同學的安全和幫助不能順利滾翻的同學完成動作;在障礙接力比賽中,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設計擺放小山,小河,山洞.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出謀獻策擺放,看怎樣擺放才能最快通過摘到果子.每個小組設計擺放的都不相同,在這過程中,使學生懂得了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基本掌握前滾翻的動作方法,能合理運用正確的發力順序,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都得到了提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積極探究的意識進一步啟用,團隊精神,創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個教學過程完整流暢,運動強度和密度基本合理.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就是準備活動中脖子的活動不夠,導致個別學生翻完後脖子疼,這是我失誤的地方,今後的準備活動我一定會充分設計。

通過這節課,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還需不斷的努力,應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和興趣愛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成功感,使所有學生都取得進步和發展.每上一節公開課都應比上一次的有進步,這次的公開課,我覺得我的教態有了很大進步,能夠更自然更放鬆的帶領學生練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的鍛鍊和提高自己,爭取下次的公開課有更大的進步。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12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閱讀是獲得人類知識經驗的主要來源。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交給學生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增加學生的閱讀自信心,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讓他們能讀懂簡單的文章並掌握一些閱讀技巧與方法,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何上好閱讀課也是我們英語老師關心的共同話題,我們也一直在這個方面不停地探索、努力。我們在每節課都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給他們鍛鍊的機會。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英語老師,我們的任務就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學生是學習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 我們應首先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

1.學會猜測詞義

英語閱讀的最大障礙首先是詞彙,而完全沒有生詞的閱讀是不現實的,也不是挑戰性的閱讀。要告訴學生在閱讀中出現不認識的單詞是正常的,要學會根據上下文以及語境來猜測生詞的意思。例如:在Module10 Unit1中,airport這個詞就可以根據上下文猜測出是“飛機場”的意思。生詞問題解決了,就為以後的閱讀鋪平了道路,但還存在一個閱讀習慣和技巧問題。造成閱讀速度慢的另一原因就是逐詞閱讀。

2.養成整體閱讀的習慣

很多學生閱讀時總是逐詞地讀,且常伴有一些習慣動作:用手指、擺頭等,這些都是速讀的障礙。整體閱讀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讀的句子儘可能分成意義較完整的組群,目光要儘可能少地停頓,要從整體把握句子的含義。國小階段的閱讀文章篇幅較小句子較為簡單,基本上不存在斷句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要從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

3.用英語思維

養成整體閱讀的關鍵在於它既不是默讀(心讀)而不是朗讀,是通過目光在英語與大腦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絡,即英語思維。這是一個簡捷快速的過程,閱讀時要把母語拋在腦後,指導學生逐步確立英語思維的習慣,而非母語英語之間的翻譯轉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訓練之後,要在閱讀課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這種語感。

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指導,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會因教師的細心引導和激勵性的評價而逐步提高;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會因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而得以糾正、規範,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會因有正確的閱讀方法與閱讀技能而得到不斷提高。由此可見,通過重視學生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他們的良好英語閱讀習慣,就能提高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水平。而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日常閱讀教學中仍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導和激勵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並一步一步向成功的英語閱讀教學邁進。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13

學完課文,我扣住“思親”引導學生拓展,積累思鄉的詩句。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人又何止王維一人!我國從古至今有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時刻思念家鄉和親人。我及時引領學生思考:“如果你也思念家鄉和親人,又會吟誦哪些思鄉、思親的詩呢?”學生聽後自由吟誦古詩,我再出示李白的《靜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張籍的《秋思》中思鄉的名句。學生自由朗讀,體會作者思鄉之情,最後齊讀,達到情感共鳴。以一思鄉主題,引出一組思鄉古詩,讓學生在學習一文時,認識更多的同類古詩。

雖然一節課我準備了很長時間,但是也留下了許多不足。如:走進文字的時間少了,學生自由讀的機會少了,詩文結合還不夠到位,課堂上的生成資源未能及時利用(我在問:“從這個省略號,你讀出了什麼?”有一個學生說到:“王維還有許多話要說。”如果我追問一句:“王維會說什麼呢?”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想象王維內心的世界),詩題沒有理解,重陽節的習俗未能在教學中有機滲透等等。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意識到只有抓住文章裡 “血濃於水的親情,相依相伴的故鄉情” 那根情感線,引導學生對文字作深入研讀,使學生的心與作者的心交融,引領學生在精心創設的“語文”環境裡,進行語言文字的揣摩和品味,這樣才能紮紮實實地上好一節課。

國小體育前滾翻反思 篇14

一向以來,人們國小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國小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現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更因為國際網際網路的形成,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簡捷。說話簡單快捷,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徵。現代英語在這方面的變化表現為“一字多用”。

2、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詞彙急劇增加,並且我們發現,現代英語詞彙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資料),“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3、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也許是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影響日益強大的原因,美國英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以使用美語和發美國音為時髦。

4、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