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畢業論文致謝部分怎麼寫大綱

欄目: 論文致謝信 / 釋出於: / 人氣:1.64W

又是一年畢業論文時,看著一篇篇即將成稿的論文,看看文後的致謝,覺得滿“膽寒”,也滿好笑的。

畢業論文致謝部分怎麼寫大綱

其實不論論文字身質量如何、水平高低如何——一個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更加看重工作量的飽滿和完成工作的獨立性。如果說專業的東西寫不出什麼固然可以理解為時間緊迫課題研究不深入,如果說論文完全自主完成導師絲毫作用沒有實在覺得無人可謝的也可以理解……但這個可能是論文中唯一的非專業部分、唯一的依靠中國小語文基礎的部分,常看到有同學毫無感情的寥寥數語中卻是錯別字、語法佔據一半;更好笑的是,有的學生的論文完全是“自己依靠現代化手段獨立完成”或是導師提供其碩士同學博士學長的論文片斷,但最後這些學生的致謝一個個把導師誇得有如神教教主千秋萬載一統天下,而且千篇一律的精彩文字端的了得。見得如此文字,渾身寒毛直樹;聽得如此致謝,忍俊不禁再所難免……想想目前很多大學生尤其是理科生的文筆,確實滿膽寒的——當然,我也看過不少碩士博士論文的致謝,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將感情融入致謝,不論文字數目,其實就是很好的表達——可惜,此時的很多大四學生,已經淡漠了沒有了感情,至於文筆就更加不用談了,而搜尋的功力——也只限於一些陳詞濫調的尋找罷了……

只好像國小語文老師那樣拿出來幾篇範文供大家賞析、學習了……要不要歸納什麼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幫大家分析呢?

(其實端木也滿適合做語文老師的,中學語文太應試,端木不想教;《大學語文》適合端木來拯救……)

例1、本科論文答辯致謝

大學四年學習生活終於到了尾聲。在四年前到校報道時,就不看好自己在大學裡會有什麼傑出的成就。往後的事實一再證明,當時的直覺還算是正確的。

只是自己不再彷徨,反而像那些存在主義者們那樣,開始思考那些看似庸人自憂但與生命真正相關的問題。擺脫夢寐恐怖,走出疑忌歧路,逐獲正當尊榮,這不僅是一向的希冀,也是持續不斷的努力方向。值得慶幸的是,一路之上得到多位師長和同學的幫助。

首先感謝的是導師李景寧副教授。李教授淵博的知識和對教育教學的熱情讓我感受到大學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這在師德逐漸消解的當下社會是難得一見的。李教授讓我參與她主持的一項教育改革研究專案,提供大量的研究資源和各種學術活動機會。這些難以尋覓的良機使得我認真省思自己原本膚淺的教育認識,在實踐中提升有限的水平。這一艱辛而收穫豐富的過程將對我在日後的工作崗位上進行教育活動建立了必要的基礎。

肖信老師和羅秀玲老師在我開始接觸教育學時給與指導,陳徽師姐和甘秋玲師姐對我的學習和成長一直給與關心。我難以忘懷吳全華教授和劉良華教授的講課,如果說一位是批評家,另一位則是詩人。難以忘懷的,還有錢揚義教授的親切期盼和那些煙,汪朝陽教授的快人快語,王輝博士對集郵的長年堅持,以及許多師長的印象。

也要感謝同學何根榮、黃海清、李茂、樑根、鍾泉和周穎等人,以及師弟劉冠運。另外,還有阿穎、文慧、慧明、道乾和宇恆。沒有他們的支援,很多事情都不能得到較完滿的結果。我時常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拖欠的很多人情債,卻是很難償還。

我和許多人一樣,在大學裡尋找理想、學術道路和愛情,最後只能帶著理想和學術信念離去。我不聰明,但是自我感覺頗是勤奮。自大學三年級開始堅持寫作,作為表達自己思想和教育立場的方式;發表的多篇文章未必對學術有所助益,但是較能清晰地呈現自己的思想發展脈絡。每當徘徊在圖書館的時候,絕不敢奢望自已有什麼傑出的學術成就。只是越到畢業的時候,越有孤獨寂寥的感嘆。雖然還有很多遺憾,也知道這些遺憾一直存在,我還是走著自己的這些路。只是路途漫漫,現在只能說聲:

再見,廣州大學城!再見,華南師大!終有一天,我會捲土重來。

例2、本科論文答辯致謝

寫到這裡已是論文的結篇之詞,我突然沒有了之前流暢的思路,敲擊鍵盤的手指變得有些沉重起來,總結與回首總是令人感慨萬千。翻看著這厚厚一疊的數萬文字,想起曾經為了要寫六千字的論文而發愁,我不禁對自己微笑了。四年的大學時光轉瞬即逝,十六年的學子生涯亦將揮手告別。這一路走來的點滴片段,此時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無論快樂、憂傷、收穫還是挫敗,都是那樣的珍貴與溫暖。能端坐於課堂,凝聽老師的諄諄教誨;能留連在圖書館,啃讀冊冊文獻;從一門門課程的學習到一行行論文的撰寫,能擁有這段學習的機會,我有著難以言表的珍惜與努力,惟恐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對學業有絲毫的懈怠,盡其所能不辜負老師、朋友和家人的期望與關懷。

我要深深的感謝我的導師陳凱,從論文的選題到論文的完成,陳老師都給予悉心的指導,您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敏銳的科學思維、忘我的科研精神以及淡泊寧靜的生活境界,讓我在做人和做學問兩方面都獲益非淺。您的幽默風趣和出眾口才更讓我佩服萬分。

感謝化學系的各位領導,感謝龍琪、陸國飛、宋怡三位化學教學論的老師,感謝你們在學業上的指導和生活中的關心,你們學者的睿智和師者的風範,讓我在熱愛的化學教育領域的領悟更深一層!感謝張鳳、胡應傑、鮮華、劉少賢、陳昌雲等老師在實驗場地、實驗器材和藥品上的幫助和實驗技術方面的指導,畢業論文期間得到了你們太多的幫助,尤其是胡老師那一句“實驗要深入”被奉為我設計實驗的關鍵原則。

陳博同學的淵博學識、教育理想和紮實的專業基礎,朱子豐同學的深厚科學素養、敏銳實驗洞察力和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以及他們共有的執著、熱情,都是我學習的典範,也給予我投身實驗研究的極大動力。他們在畢業課題實踐過程中的交流、指導,使我獲益匪淺,在這裡誠摯地感謝他們。尤其是陳博同學在我實驗失敗時給予我巨大的精神鼓舞,讓我更有信心站在今天的講臺上。

江虹、王煒祺、趙鈞若、範淑平、蔡敏堯、馬曉雯等學妹都是在相同課題組共同奮鬥的成員,本篇之成文與她們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文中部分還參考了她們發表的部分成果。青春靚麗、才華橫溢的你們讓我對曉莊的校園更加留戀。謹以拙文向她們表示謝意。

本文還參考了部分江蘇蘇州高階中學的徐惠老師、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胡益民老師與導師合作的論文,雖然沒有見過這兩位老師,但是仍然要向他們表達我的謝意。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保志明老師、江蘇艾迪生公司副總沙德慧先生也給予我很多指導,特別感謝他們。

最後,我要以無比的深情感謝我遠在家鄉的父母,你們的浩蕩養育之恩、深刻體察之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今生最大的財富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