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格式大綱

欄目: 開題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56W

一、 論文的題目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格式大綱

我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制度研究

二、 論文選題意義及創新點

1. 論文選題意義

中國社會轉型期是一個權利覺醒和利益紛爭的年代,利益的重分與規則的重構使得我們必須謹慎地配置權利。面對一個正由二元結構社會轉向多元結構社會,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偉大變革階段,單純的權利配置不僅僅是經濟的需要,也是政治的需要,更是道義的需要。在這個轉型時期,中國的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劇,城鄉差別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農民成了最大的弱勢群體。面對如此大的弱勢群體,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開始關注農民利益的保護,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對農民的財產利益進行有效的保護。中國農村的貧困與農民權利的貧困有著孿生血緣,而農民權利貧困的根源集中表現在農民土地財產權利的貧困。當李昌平眼含熱淚向人們訴說“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時候,當“三農”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的時候,許多學者卻越來越感到困惑。這同時也使我感到心急如焚,很想為中國農民的利益保護做點工作。如何從權利配置的角度以法律制度賦予農民權利,從而使我們成為各種利益衝突中一個獨立主體,成為多元社會中一個真正的有力量的團體,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得不解決的難題。許多學者在論述“三農”問題的時候都曾經涉及到體制問題,也都嘗試以自己不同的專業背景去尋找解決的路徑。本文旨在以物權法的角度去分析我國現階段農村土地的所有權制度選擇,在對農村土地所有權制度作出選擇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用益物權體系,保障廣大農民的財產利益,推動土地制度的物權立法,保護使用權人的利益,促進集體建設用地有序流轉,建設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兩種產權,同一市場”。有利於合理利用土地和保護耕地、盤活存量土地,實現土地資產的增值保值。通過合理設定農村土地權利,按照市場機制進行農村土地權利流轉,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村建設,促進小城鎮建設和現代化程序。

2. 論文可能的創新之處與不足

(1)當前,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制度受到許多學者和專家的質疑和批判,不同學者之間出現了針鋒相對,截然不同的觀點。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地位在理論上受到了衝擊。農村土地所有權問題既是一個重要而敏感的法律問題,也是一個與我國的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密切相關的政治問題。因而,任何關於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研究都不能忽視對農村土地所有權問題的研究,任何試圖迴避農村土地所有權問題而提出的改革方案和立法建議都將是不完整和不現實的。所以,本文在基於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基礎上,對比分析學者們提出的種種農村土地所有權改革方案,提出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但同時以新型土地“總有”制度來改造和重新設計我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制度的理論體系和制度框架。

(2)正如王利明教授所認為,中國物權立法成敗得失的關鍵點是對農村土地問題的解決,中國農村未來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土地問題的解決。農村土地問題的核心和實質是土地權利問題,即農村土地所有權制度和用益物權制度。本文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物權立法熱點難點問題,著眼於對廣大農民的財產權利的立法保護,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村建設,促進小城鎮建設和現代化程序。本文的特色在於結合中國國情,對大陸法用益物權制度進行深入研究之後發現,中國的土地使用權根本不是其他大陸法國家的用益物權,而承擔著其他大陸法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某些功能,所以不能直接移植國外的用益物權制度,而是把物權法基本原理與中國土地資源需要物權化這一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明確提出如新型的“農地使用權”,與樑慧星教授提出的“農地使用權”有不同之處。將《中國物權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中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合併為“基地使用權”。不保留典權。將探礦權、取水權、漁業權、狩獵權等準用益物權留待單行法進行具體詳細的規定,不在農村土地用益物權體系中搞“大而全”的規定。以此來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用益物權體系,並且具有可操作性。

當然,由於所研究的題目本身的複雜性和本人所掌握的資料的制約和限制,所以關於農村土地所有權制度選擇和農村土地用益物權體系完善難免這樣和那樣的不足和缺陷,對問題的分析尚顯淺陋。其次,由於時間和條件的限制,本人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內搞大規模的選點調查,所以本文以文獻研究為主,實證分析的深度和廣度有明顯的不足。以上的不足和缺陷正是我今後研究和工作的努力方向,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和老師的指導。

三、 論文的結構(論文分幾章、每章分幾節)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1.2 課題研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論文可能創新之處與不足

第二章 物權理論

2.1 物權基本理論

2.2 物權法體系

第三章 我國現行農村土地所有權的制度選擇

3.1 農村土地所有權五種改革方案介紹

3.2 各種方案評析

第四章 集體土地的用益物權體系科學構建與完善

4.1 我國現行有關集體土地物權的法律規定

4.2 集體土地用益物權體系的科學構建

4.2.1 集體土地農用地用益物權的構建——農地使用權

4.2.2 集體建設用地用益物權的構建——基地使用權

4.2.3 集體土地相鄰權的構建——地役權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四、 論文總體設計的科學性

土地問題在我國曆史上一直都是社會經濟變革的核心問題。當前,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社會主義中國,農村和農村土地問題處理得當與否更是事關改革開放成敗與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影響因素。經過20多年的改革,我國已確立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新型農村土地制度,給農業生產注入了活力。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行農村土地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也日漸凸現出來並遭到有關專家學者的質疑,諸如集體土地所有權性質模糊、所有權主體缺位、所有權權能殘缺和集體土地流轉不暢等,如何在現行的社會主義共有制的框架內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如何為共有土地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權利體系?這都是我們應該思考和盡力解決的。本文就是從學者們提出農村土地所有權改革方案中進行分析對比,提出繼續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各方面理由。同時針對我國土地所有權不能進入市場流轉,土地資源的配置只能通過土地用益物權的設立與流轉來實現,因此,著眼於完善科學合理的農村土地用益物權體系。這種思路應該是具有相當的可行性與指導實踐的意義。

其次,我國近兩年來許多學者從理論上也對我國農村土地用益物權重構提出了很好的參考意見和思路。有些地區如廣東省都出臺了地方性法規從實踐上對構建農村集體土地用益物權進行試點。

五、研究方法和相關文獻

1. 研究方法:

由於本研究涉及的內容較為巨集觀,本人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內搞大規模的選點調查,所以本文以文獻研究為主,通過文獻資料的研究收集、梳理有關農村土地所有權的制度選擇的理論成果及關於集體土地用益物權體系的建立的觀點和政策建議。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通過理論聯絡實踐,比較分析法,歸納演繹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土地所有權制度選擇和農村土地的用益物權體系建立。並且研究過程中需要的資料資料,也要求以文獻研究方法為主。

2. 主要參考文獻

(1)孟勤國、黃瑩:《中國物權法的理論探索》,武漢大學出版社,XX年9月

(2)李建華、楊代雄:《我國土地用益物權體系重構的邏輯理路》,載/中國私法網,XX年5月

(3)李建華、楊代雄:《我國土地用益物權體系的立法構造》,載《當代法學》XX年第1期

(4)王蘭萍:《論我國土地使用權與用益物權》,載《山東師大學報》1997年第2期

(5)史尚寬:《物權法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XX年

(6)謝在全:《民法物權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7)尹田;《法國物權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8)袁偉:《農村土地制度的物權法視角淺析》,載/中國私法網,XX年1月

(9)孫憲忠:《中國物權法總論》,法律出版社,XX年6月

(10)王衛國:《中國土地權利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11)孟勤國:《共有制與中國物權立法》,《法學》,XX年第2期

(12)樑慧星:《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XX年版

(13)王利明:《物權法論(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XX年7月

(14)魏振瀛主編:《民法》,XX年9月版

(15)江平;《主要問題是財產權利的城鄉二元分割》,《南方週末》,XX年7月21日

(16)《農村集體土地“十一”納入市場》,《廣州日報》,XX年8月5日

(17)王紅五:《我國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的歷史與現狀》,載/中國私法網,XX年7月

(18)喬麗君:《我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探析——兼評物權法草案有關內容》,載/中國私法網,XX年6月

(19)張建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實效分析及其問題解決》,載/中國私法網,XX年7月

(20)槐楊:《淺析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載/中國私法網,XX年7月

(21)岑麗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載/中國私法網,XX年9月

(22)張民安主編:《民法物權》,中山大學出版社,XX年

(23)王澤鑑:《民法物權(1)通則. 所有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XX年

(24) 王澤鑑:《民法物權(2)用益物權 佔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XX年

(25)magaret wilkie&lordand tenant law[m]. london:palgravemacmilan publishers ltd,XX.

(26)鈴木祿彌、筱 昭次:《不動產法》,日本:有斐閣,1973年

(27)陳華彬:《外國物權法》,法律出版社,XX年2月

(28)王利明主編:《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中國法制出版社,XX年

(29)江平主編:《中國土地立法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30)孟勤國:《物權二元結構論》,人民法院出版社XX年版

(31)王利明:《關於我國物權發的若干疑難問題的探討(上、下)》,載《政法論壇》,1995年第5、6期

(32)葉向陽:《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研究》,載《中國法學》,1993年第6期

(33)劉守英:《土地制度與農民權利》,載《中國土地科學》,XX年第3期

(34)張雙根、張學哲:《論我國的土地物權制度》,載《中國土地科學》,1997年第3期

(35)肖方揚:《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缺陷及完善對策》,載《中外法學》,1999年第4期

(36)陳華彬:《土地所有權理路發展之動向》,載樑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3期,法律出版社1995年

(37) 黃小虎:《中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載《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38)崔建遠:《土地上的權利論綱》,載《中國法學》,1998年第2期

(39)daniel and peter sman, the meaning of property rights;law versus economics?land economics, august XX.

(40)liu shouying,michale carter and yao yang, dimensions and diversity of the land tenure in rural china:dilemma for forther d development ,vol.26,no.10,1998

(41)樑慧星、陳華彬主編:《物權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XX年

(42)遊勸榮主編:《物權法比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XX年7月

(43)高富平:《物權法原論》(上、中、下),中國法制出版社,X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