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鄉鎮幹部召回管理工作實施(精選4篇)

欄目: 鄉鎮街道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2.6W

鄉鎮幹部召回管理工作實施 篇1

跟據《農業農村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跨省調運監管的通知》的要求和縣委,縣政府會議安排,為切斷非洲豬瘟病毒傳播鏈條、降低疫情跨區域傳播風險,現就非洲豬瘟疫情封鎖生豬及其產品跨省調運監管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鄉鎮幹部召回管理工作實施(精選4篇)

一、與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相鄰的省份禁止生豬跨省跨地區調運,並暫時關閉境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

二、與相鄰的省份的村要設立路卡,安排專人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登記,做到運出運入有據可查。同時也禁止外省份已宰殺的豬肉向本集市流通出售。尤其是對張崾先逢2集市日,左崾先逢3集市日,羅龐塬逢4集市日,鐵角城逢5集市日,還有與外省相接壤的亮馬臺村,沙塬村,邢樑村等重要村更要加強監管和督察,發現有疑似病歷的生豬和肉品交易要立即上報有關部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三、鎮畜牧站要嚴格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加強調運政策的宣傳貫徹力度,確保最新疫情及時宣傳貫徹到每一戶和生豬養殖、販運、屠宰等從業人員。並與養殖場、臨時屠宰點簽訂告知承諾書,督促其按規定調運、屠宰生豬。設立舉報電話,及時受理違法調運生豬及其豬肉,對染疫或疑似染疫生豬的舉報要認真組織核查。

四、畜牧站和相關村組負責人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對跨省調運畜禽及其車輛的查驗力度,做好對運輸車輛裝載物詳細的排查登記工作。發現違規調運生豬及生豬產品的,不得勸返,要立即扣押,並報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五、各村安排專人要積極配合在主要路卡進行運輸檢查,督促相關人員不得承運違規跨省調運的生豬及疑似豬肉進行交易。

鄉鎮幹部召回管理工作實施 篇2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關於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重要指示,根據東川鎮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東川鎮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實施方案》(門東政字〔20xx〕8號)的檔案要求,結合我村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州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強化目標導向,強化責任擔當,強化問題意識,全面系統清除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形成的根源,較真碰硬、壓縮作風問題滋生空間,形成對不良作風問題嚴懲嚴治的強大震懾,標本兼治構建扶貧領域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推動扶貧領域作風明顯改善,促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二、組織機構

為了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東川鎮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楊海峰 甘溝村第一書記

張生珠 甘溝村黨支部書記

成 員:馬榮良 甘溝村村委會主任

馬永軍 甘溝村村委會會計

張文玉 甘溝村婦聯主席

馬忠芳 團支部書記

三、治理內容

(一)思想認識不深刻。主要表現為對脫貧攻堅的重要性艱鉅緊迫性認識不足。

(二)風險防控不紮實,主要表現為對幹部在職務犯罪、違紀犯規、廉潔自律的警示教育欠缺。

(三)政策落實不到位,主要表現為村到戶政策聚集精準不夠,措施針對性不強、力度不夠,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程度較低,產業專案不穩定,專案效益不高,帶動增收作用不持久,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力度不大,效果不明顯。

(四)工作作風不紮實。調查研究不深入實際,指導工作脫離實際,遇到問題不解決。簡單發錢發物、送錢送物,不注重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扶貧成果不可持續。

四、時間安排

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5月上旬—6月初)。傳達學習關於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有關會議精神和動員部署工作。

(二)自查自糾階段(6月上旬至6月下旬)。根據本方案中所列舉的扶貧領域作風問題,深入對照、剖析、查擺、扎準存在問題,並理清問題癥結。

(三)整改落實階段(6月下旬至10月)。針對自查自糾階段查找出的問題,分門別類建立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

(四)總結階段(11月至12月)。甘溝村領導小組對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進行總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村兩委要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思想認識,認真開展專項治理工作,持之以恆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用作風建設的成果促進各項扶貧舉措的落實。

(二)落實工作責任。村扶貧領導小組是本村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第一責任人,要做到親自抓、負總責,帶頭學習,帶頭查詢問題,帶頭整改,帶頭落實。班子成員要主動協助主要領導抓好工作落實,切實擔負起分管領域集中整治工作的領導責任。

(三)貫徹從嚴要求。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好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把黨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脫貧攻堅全過程各環節,堅持不懈改作風轉作風。

鄉鎮幹部召回管理工作實施 篇3

下面,我跟大家一起學習村委換屆在選委會成立後,選委會需要開展的幾個階段工作,主要是熟悉各階段的時間安排,主要工作內容和注意事項。

一、選民登記階段(4月16日至4月底)

這一階段,選委會需要開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項:

1、和村黨支部共同學習村委換屆選舉有關檔案,確定登記員,並對他們進行選民登記培訓;

2、與包村領導搞好對接,確定村委會職位、職數,正式選舉日期和選民登記日期,推薦選舉工作人員和總監票、監票、唱票、計票人員,制定本村村委會換屆選舉實施辦法,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後釋出公告;

3、組織選民登記,登記結束後及時釋出選民名單公告,並處理村民提出的異議;

4、填發選民證,在提名確定候選人前把選民證發放到選民手中。

選民登記階段需要注意的事項:

1、確定正式選舉日前,要跟包村領導和換屆辦公室溝通好,避免幾個村安排在同一天選舉,工作人員忙不過來。

2、選民登記物件是截止正式選舉日年滿18週歲的公民,注意不是選民登記日,這就是選民登記前就要確定選舉日期的原因;

選民登記時,對戶籍在本村並且長期在本村居住的年滿十八歲有選舉權的村民,要通過集中辦理、逐戶上門等方式,逐人進行選民登記,確保這類人員全部參加;對戶籍在本村,登記選民期間或者選舉期間不在本村居住的村民,要通過電話聯絡、發公開信等多種方式動員他們返鄉參加換屆選舉,確保這類人員儘可能多的參加。

3、選民登記,要做到不漏登、不錯登、不重登,並在選舉日的20天前張榜公佈選民名單,最好在4月22日前公示。

4、自選民名單公佈之日起5日內,村民對選民名單提出異議的,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3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並公佈處理結果。超出提出異議期限的,不予受理。選民名單公示時間按第一榜公示的時間計算,注意不是按異議處理後的時間計算。

5、填寫選民證時,選民證編號應當與選民登記冊上的編號一致,這樣便於查詢。

二、提名候選人階段(5月上旬前)

這一階段,選委會需要開展以下工作:

1、確定提名候選人投票時間、地點和方式,並向全體選民公告。

2、組織好提名候選人的選舉大會,合理安排投票場地,最好是用學校的教室,每個投票站都要設定好驗證發票處、祕密寫票處和代寫處,要向每個選民說明投票注意事項。

3、候選人政審合格後及時釋出正式候選人公告。

候選人提名階段,要注意以下三點:

1、參會選民必須過半,得票多者當選;

2、釋出正式候選人公告必須在正式選舉日5日前;

3、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成為正式候選人後,不再擔任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需要遞補時,要及時向街道上報。

三、選舉準備及正式選舉(5月中旬前)

這一階段選委會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幾項:

1、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投票辦法,於正式選舉日3日前釋出公告,公佈選舉時間、地點、投票辦法。

2、辦理委託投票手續,佈置中心會場和投票站。

3、通知、組織選民參加選舉投票,當面唱票、計票、公佈選舉結果。三日內公告當選名單。

這一階段需要注意的事項:

1、選舉“雙過半”有效,參加投票選民要超過登記選民半數,候選人得票要超過參加投票人數半數。

2、驗證發票環節一定要謹慎細緻,必須做到一證一票,千萬不能多發,收回票必須等於或少於發出票,選舉才有效。

3、選舉過程要全程攝像,投票按規定時間結束後,要立即封箱,工作人員一同將票箱搬到中心會場,然後當眾開箱、驗票、唱票、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佈。

四、後續工作階段(5月下旬至6月中旬)

新一屆村委產生後,10日內組織好新老交接,選委會履職結束。

換屆選舉過程中要注意幾個特殊的日期,再強調一遍:

選舉日20日前公佈選民名單,公示時間按第一榜公示的時間計算;

自選民名單公佈之日起5日內,村民對選民名單提出異議的,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3日內作出處理決定,並公佈處理結果。超出提出異議期限的,不予受理。

選舉日5日前必須公佈正式候選人名單,候選人名單開始公示3天內,候選人可以退出,但必須書面申請。

選舉日3日前公佈選舉時間、地點、辦法。

選舉日當天或30日內,進行另選或補選時,選民名單不變。

選舉後3日內必須釋出選舉結果公告。

時間節點要記住,不能出錯,不清楚時要多溝通。

安排監委會換屆工作:

按照換屆選舉方案規定,今年,監委會換屆與村委會換屆選舉程式相同,需要通過村民會議投票提名確定候選人,然後再進行差額選舉。監委換屆可以跟村委換屆同步進行,也可以先村委後監委,各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安排。

鄉鎮幹部召回管理工作實施 篇4

(一)上級來文。

(二)本級發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方案、領導組織、工作制度、執行機制等必須參照上級檔案以正式檔案下發,存檔同時報縣掃黑辦。

二、組織保障類

(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人員名單,聯絡方式。

(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各村(社群)資訊聯絡員名單。

(三)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人員及經費保障情況。(宣傳等費用)

三、宣傳發動類

(一)工作工作方案或計劃;

(二)宣傳資料;(包括《通告》、明白紙、《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及其他宣傳資料的樣品)

(三)媒體網路宣傳資料。(刊發的稿件、圖片、新聞等)

(四)宣傳活動、標語、出動宣傳車等相片或影視資料。

四、線索排查移交類

(一)排查方案或計劃;(時間,分組分片,排查方式,排查期限,排查結果)。

(二)排查出的線索臺賬。建立專門線索臺賬。

(三)線索移交手續。(移交公安、紀委監委等相關部門,包括事由、移交人等,移交雙方簽字)

(四)線索查辦反饋情況。

五、打擊整治類

(一)打擊整治方案。(有黑打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與社會治安重點整治結合起來)

(二)打擊成效。(有關案件及總結匯報)

六、會議紀錄類

(一)黨委會研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記錄。

(二)政府常務會研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記錄。

(三)掃黑除惡領導小組會議記錄(每月1次)。

(四)掃黑辦會議記錄。

七、總結匯報類

(一)各村(社群)每月向鎮鄉街報送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展情況,半年總結、年度總結;

(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每月向鎮鄉街報送的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完成情況,半年總結、年度總結。

(三)鎮鄉街每月30日向縣掃黑辦報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展情況,半年總結、年度總結。

(四)其他向黨委會、政府常務會的工作彙報。

八、資訊報表類

(一)上級有關工作簡報

(二)村(社群)及成員單位報送的資訊簡報。

(三)每月向縣掃黑辦報送的資訊簡報。

九、督導調研類

(一)督導檢查通知(分組分片,督導檢查提綱)

(二)督導檢查報告。(問題清單)

(三)主要、分管領導調研情況。(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