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通用14篇)

欄目: 鄉鎮街道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2.47W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1

樑弄位於浙東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和寧波市的中心鎮。全鎮轄17個行政村,1個社群,區域面積94.5平方公里,人口3.25萬。抗日戰爭時期,以樑弄為中心的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有“浙東小延安”的美譽,浙東區黨委、浙東行政公署、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等都駐在樑弄。面積3萬平方公里,目前遺留下來的革命遺址和革命建築物主要集中在樑弄,包括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舊址、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四明山革命烈士碑等革命遺蹟。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通用14篇)

1943年樑弄戰鬥勝利後不久,浙東區黨委進駐樑弄,從此,樑弄成為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浙東區黨委在此領導浙東軍民團結奮鬥譜寫了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的光輝歷史詩篇。

樑弄,弄堂彎彎、流水潺潺、青瓦褐簷、九十九條小巷條條都通,她就像陳年佳釀,須細細品味,據說是姓樑和姓馮的兩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樑馮,以後不知何故就變成樑弄了。是個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曆史的古鎮。方能知其醇香。樑弄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抗戰時期是四明山革命根據地的心臟,歷史上還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驛站,李白、皮日休等諸多詩人駐足於此。鎮內有五桂樓、宋墓石雕、馬蹄形街等歷史古蹟和浙東根據地紀念館、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舊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等革命勝蹟,自然人文,相得益彰。

進入古鎮,沿著“正蒙街”東行,雖然是條新街,但只覺古風撲面而來。這條街仿明清風格而建,和鎮裡的老街十字相交,沿街多是兩三層的房子,屋簷山牆錯落,與浙東第二藏書樓遙相呼應。並且百年老校鎮中心國小就在近旁,彷彿故意向人們炫耀其古樸文風和悠悠歷史。

走了幾十米,向右一轉,是一條解放前的老街。在這條古街上,可以看到完整的江南山鄉的生活習俗,同時又能體會到山鄉人物的文風雅韻。一條街上便有許多殺羊、打面、燒酒的作坊等。還有依然開門迎客的老店櫃檯等等,所有這些濃縮了江南山鄉的社會文化。

走進老街的老屋,仍可看見人們睡著古老的床,掛著百年條幅,甚至吃飯的碗也是年代不短,他們彷彿生活在過去的歷史中。如今鎮裡在老街里居住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人,而讓他們仍住在這裡彷彿是為了保護老街老宅所採取的措施。

走到老街盡頭往左轉就到了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舊址。司令部舊址位於樑弄“小源和”內,系餘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司令部舊址是為了紀念根據地建立五十週年重新修葺,1993年3月成立新四軍浙東縱隊史料陳列室,陳列革命歷史文物30餘件,歷史照片160餘幀,圖表10餘張。

樑弄的弄堂大多是無名的,冠名的只佔少數。它們中有的以姓氏為號,如“姚家弄”、“大黃弄”、“西孫弄”等;有的以店號為名,如“鹽店弄”、“豆腐店弄”、“柴行弄”等;有的按方位取名,如“後弄”、“下橫街弄”等;有的按古蹟取名,如“秀房弄”、“五桂弄”、“洞門弄”、“牌仙弄”等;其次還有“學堂弄”、“牆裡弄”、“井堂弄”、“大池頭弄”……這些弄堂長短不一,寬窄有別。寬的至多一兩米,窄的兩人對遇只能側身而過,抬頭望之,簡直是“一線天”。

弄堂多了,弄口的水井、水溝也自然多。舊時沒有自來水,人們靠吊井水過日子。可謂“幽幽古弄,眼眼水井”。說到井水,冬暖夏涼,比自來水好多了。夏季裡,各井臺邊圍滿了提水用水的人,或洗汰,或涼身,或玩耍,或飲水……隆冬裡,井水冒著騰騰熱氣,洗衣刷被,汰菜淘米,剖魚殺雞的都有。老話說:“幹不了的吊水桶,涼不過的弄堂風”。不錯,在照不著陽光的弄堂裡,來一陣風,給炎炎暑日頻添幾多涼快和愜意。在那弄與弄交匯的岔口處,幾條石凳,數枝垂柳,一處小池,三兩隻鴨子,還有吐著粉紅色舌頭的狗兒,一切都顯得那麼安逸和諧。搖搖扇子捶捶背,講講故事搞搞笑。開闊處的幾家小店,菸酒百雜、醬油味精,貨源還算充足。左鄰右舍有點急用,用不著走七彎八拐的弄堂去大的商店購物了。

老街長弄,青瓦褐簷,馬頭風火牆,卵石小徑給古鎮以幽雅古樸。她似陳年佳釀,須細細品味,方知其醇香。小時候,我們最喜歡探究那半條弄堂在何處,到底有多長。後來我們終於見了它,原來只不過是條“斷頭弄”,原路進,原路回。蛛網似的弄堂深處,有典雅古樸的四合院“小源和”,有著稱“中醫世家”,百里聞名的黃氏“慶雲軒”;還有市內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正蒙學堂”;有藏書僅次於寧波天一閣的浙東第二藏書樓———“五桂樓”,或曰“七十二峰草堂”;有聞名遐邇的“浙東韜奮書店”;有清乾隆年間的舉人宅第“旗杆牆門”和“大廳”;有官至中國臺灣道臺的“洞門裡”……弄堂深深藏“金鳳”,神奇至斯,刮目看之。

小時候常掛在嘴邊的童謠還在耳邊響:“草籽炒年糕,吃得到餘姚,餘姚一條弄,轉彎到樑弄,樑弄一條街,直落到橫街……”

古鎮弄內,藏龍臥虎,人才輩出。據筆者約略所知:南宋時,有同科中舉,蟾宮折桂的黃必騰兄弟五人,號稱“五桂”;有“藏書之富甲越中”的五桂傳人黃澄量;有籌資辦學的熱血男兒黃廷範;有捐田贈房助學的“裹腳女人”經褚氏;有感動四周的孝子黃驥……

如今,隨著馬蹄形新街和正蒙新街的相繼建成,一部分原有的弄堂“一切為二”,成了“非”字形。還把許多的小弄名稱進行了歸併,眼下有名號的弄堂已不超過二十條了,但是弄堂依在,神韻猶存,數量也不減當年。

樑弄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20xx年被中國紅色旅遊網評選為全國十大紅色旅遊景區。以櫻桃、楊梅、桑果等特色小水果基地為主體的“五園”建設,帶動旅遊業發展。20xx年來樑觀光、休閒、度假遊客達60萬人次,成為長三角紅色生態休閒旅遊的重要目的地。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黃龍山麓以南的渭北地帶,這裡隴原起伏,氣候溫和,山川秀麗,人文底蘊深厚,黃河文化的薰陶。生於斯,長於斯,我深深感受到黃土地文化的博大與深沉。

要說黃土地,不能不說到陝北。陝北於我來說,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因為家鄉的北面就與陝北的黃龍山脈毗鄰。走到黃龍山上,也就到了陝北地帶。陝北是紅色革命的聖地,我一直嚮往著到陝北一看。因為憧憬陝北紅色文化的底蘊,自然接觸陝北民歌——信天游就比較多。聽著陝北的民歌——信天游,我常常沉浸於其中不能自拔。

由於日久天長,我與陝北的民歌——信天游竟然結下不解之緣。

陝北的民歌——信天游,有其濃烈的抒情味道,高亢激昂,雄渾豪放,有時也顯現滄桑悲涼。那種濃烈的抒情味道,對於喜愛詩歌的我而言,感到很舒服,也讓我很投入。

我喜歡聽的陝北信天游,有《蘭花花》、《淚蛋蛋泡在沙蒿蒿林》、《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樑》、《走西口》、《三十里鋪》、《回延安》、《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等,聽著這些高亢激昂、感情濃烈奔放的陝北民歌,我彷彿看到陝北黃土地貌的溝溝坎坎,山山嶺嶺。

我曾經去了一次陝北,當然是路過,汽車沿著高速道路行進,可是,進入我的視野的景象,不是一道道嶺,就是一座座山,沿途很少有村子,不知是高速路繞過了村子,還是村子本身就藏在那些山溝溝裡,當然,有時也幸而看到人家,但僅僅是一兩個廢棄的農戶之家,就在那半山腰上。後來,也從電視宣傳片裡看到陝北的地理地貌,那是一片又一片山連著山、嶺連著嶺的黃土溝壑地貌圖,與我的家鄉渭北地帶相比,我們那裡的溝壑就少得多了。我忽然明白了,為何在我們那裡難以產生像陝北民歌那樣的藝術奇葩了。

陝北的民歌——信天游,什麼時候產生的呢,我想,這也是一個有著古老悠久歷史文化淵源的,絕不是一時一地就可以興起的。

我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研究民間藝術的學者,我只是憑著自己的想象推斷而下結論的,就像詩歌的發展從四言到五言直到七言乃至長短句的發展一樣,都有著一個循序漸進慢慢成熟的過程。

唱陝北民歌,往往需要很大的肺活量,恐怕這是江南地域的人們所做不到的。那麼,江南地域的藝術特點就較為細膩,含有一種水的柔情蜜意,是典型的婉約派。如揚州評彈就是如此。而陝北民歌的粗獷豪放,猶如關西大漢,這恐怕就是陝北地域的艱苦環境和大西北的氣候磨礪而成,關西大漢往往是大碗吃著羊肉泡饃,大碗喝酒,既有吃苦耐勞的強壯體魄,又有翻山越嶺、走南闖北的生活閱歷,性格也是豪放直爽,潑辣迷人。不輕易談愛,一談則是愛的死去活來。這是陝北民歌中所透露出來的民族氣質。

陝北民歌內容的多樣性,也與陝北民歌另一個表述——“信天游”有關。“信天游”,顧名思義,有著天馬行空獨來獨往不受約束的自由特點。在這塊土地上,人們只要累了,只要愁了,隨便就吼一聲,唱一曲,有時就是自編自導,真正有著獨抒性靈的藝術特點。從民歌豐富多彩的內容上,我們也可看出,陝北民歌的創造者在民間,在廣大的勞動人民之間,這應該是陝北民歌——這支藝術奇葩能夠發揚光大的原因所在。

但是,隨著現代交通通訊的發達,隨著更多影視文化的介入,陝北民歌的生存發展土壤正受到嚴重的挑戰,亟需保護髮展陝北這一藝術奇葩的艱鉅文化重任就擺在人們的面前。這是一個不能不面對的現實問題。但願我們的陝北民歌——信天游,能夠在新時代繼續唱響,發揚光大。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3

在貴州省安順市東北方向20公里處,有一個神祕而又美麗的村莊——鮑屯村。鮑屯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為當時“調北征南”大軍的一支先鋒部隊所建,迄今已有600餘年。

鮑屯村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底蘊、奇妙的規劃佈局、古樸的建築風貌,民居風格獨特、村落園林自然,水利工程設施儲存良好,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服飾、戲劇、武術、音樂、舞蹈、飲食、宗教、民風、民俗等)極為豐富,是屯堡文化地區極為典型的村落,具有“屯堡第一村”的美稱。

水利:黔中都江堰

踏進鮑屯,眼前就映入一副“小橋流水人家”的恬淡江南水鄉景色,這正是鮑屯水利工程帶來的福祉。鮑屯的明代古水利工程從西往東流入邢江河,鮑屯先祖在這裡築起了一道既能攔水灌溉,又能溢流洩洪的攔河壩,同時採用“魚嘴分水”的方式,向下遊“小壩灣”方向開了一條新河,將上游河道一分為二,形成“兩河繞田壩”態勢,此水利工程與都江堰的功能相似,被譽為“黔中都江堰”。順河而下,又修建多座引水壩和多條引水渠以及高低分水龍口,使村落周邊不同高度的20xx餘畝田地都能得到自流灌溉,對農民免受乾旱影響、保證糧食收成起到重要作用。同時,由於“水倉”所在的河底不斷有泉水補給,因而,即使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上游河水斷流,鮑屯依然“春夏一片蔥綠,秋來十里稻香”。

軍屯:“八卦陣”佈局

鮑屯的村落建築十分獨特、奇妙,整座村落的建築體現了明代中軸、對稱的城鎮建設理念,從鮑屯南面的大門進村,就可以依次看到汪公殿、大佛殿、關聖殿、練武場、古戲臺及鮑氏宗祠等古建築物,它們成“一”字型排列組成中軸線,中軸線的兩側,由數百座石頭房屋組成8條彎彎曲曲的街道,縱橫交錯,組成一個巨大的“八卦陣”,八條街道分別叫做青龍陣、白虎陣、長蛇陣、雄獅陣、金魚陣、火牛陣、玄武陣、鹿角陣。在這樣的佈局下,一戶民居便是一座石頭堡壘,一個村寨便是一座石頭之城,這一座座石頭構建的複雜防禦工事,具有強烈的軍事色彩,保持了明代屯軍的軍事建制特點,給後人留下了戰爭建築文化歷史遺蹟。

服飾:明代“活化石”

走進鮑屯村,所見婦女服飾都是一身地道的明朝江南漢族裝扮:身著青、藍、粉色的大襟大袖長袍,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長髮挽髻套上馬尾編織的髮網,插上銀質和玉石髮簪,腕戴銀手鐲,耳吊銀質玉石耳墜,腳穿尖頭平底繡花布鞋,客扎白布帶(老年人多為黑色)。這樣的服飾被稱作“鳳陽漢裝”,是明代傳承下來的漢族傳統服飾,是目前屯堡地區的一個典型風貌特徵,堪稱明代“活化石”。從那一件件“鳳陽漢裝”中,顯露出江南刺繡細膩、舒展、流暢的風格和線條跳躍、構圖緊湊的藝術個性,流淌著江南的餘韻、飄逸著明代的遺風。

地戲:軍事藝術化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屯堡地戲,在鮑屯日益發揚光大,吸引了中外遊客的目光。演出時,演員額頂臉譜(即面具)、面罩青紗、身著長衫、背插靠旗、腰繫戰裙、手持刀槍斧鉞。在鑼鼓伴奏下,唱著古老的弋陽老腔,一人主唱,眾人幫腔,邊唱邊舞,以人物更換寓時空轉化,借步伐跳躍擬征程跋涉,就竹鞭揮舞為金戈鐵馬,依桌椅擺設像高山要寨,在抑、揚、開、合的殺、擋、架、翻、竄的格鬥中,產生擊鼓進兵、鳴金收兵的古代戰爭景象,虛實結合、形神兼備。鮑屯地戲使用十八般兵器打殺拼剌,唱腔激越粗獷,套路多富有生活情趣,動作勇猛逼真,主要演出《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等三臺軍儺戲,充分反映了古代戰爭的特點。

近年來,鮑屯村結合“四在農家•美在鄉村”建立活動,在保護中開發,依靠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鄉村文化旅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神祕的屯堡古村落正在散發新的活力。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4

山連綿,水蜿蜒,林木蔥鬱風嬌柔。如果說春天的風景是一幅工筆寫真,那麼夏天的山林就該是濃墨重彩的西洋畫風情。看著滿山流翠的濃綠,聞著松柏花草的清香,越是靠近萬佛山,心底裡便越發被一份濃厚的驚喜所充盈。是因為期待一份發現後的驚喜,還是因為這滿山未涉人世的雨後新綠?如果不是期待,眼神又怎會在放眼群山的時候如此專注?如果沒有期待,心又怎會在看到這滿目翠綠時竟像遭遇愛情一樣心跳加速。

進山的路曲折盤旋,數不清的竹子和松柏裝飾了萬佛山的景,也點綴了遊人的夢。來不及適應的眩暈一如那瞬間變換的風景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個轉彎驚現的那一片原生態的風景,都會給你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令人情不自禁心神搖曳。喜愛竹子,是因為那亭亭玉立的身姿,最是那一低頭的嬌羞,盡顯大山的溫柔,令人意亂情迷;敬畏松柏,不僅僅是它那勁拔挺立的堅韌,更是那份獨有的凝重,讓人打心底裡崇拜這大山的主人。放眼遠山,層巒疊嶂,不斷變換的風景竟像是一本依次翻開的水墨畫集,令你的眼神貪婪到想把這美麗看在眼入在心,只是不知道那作畫的仙人到底會在哪裡?而在山的那邊是不是真的住著神仙?

萬佛山的幽靜,是與山澗林中那潺潺溪水窸窣叮咚相關的,是與那流瀑深潭的清幽沁涼相關的,是與那藏在深山暗香浮動的花兒草兒相關的……走進山林,那些掩身在山林深處的深潭瀑布婉轉嫋娜,碎銀一樣的流水在飛身深潭後的清澈,讓你在觸手清涼後才頓悟透明的真正含義。飛龍潭、蓮子瀑,天河瀑、香果樹瀑……流光瀉銀,霧氣氤氳,或飛流直下,或婉轉奔湧,每個深潭各藏心境,每個飛瀑各顯風情,嬌柔華美的一如羞澀的鄉間女子一樣令人心動。山裡的空氣總是在清新中夾雜著溼潤,讓每個走進山林裡的人們的心都會不小心就融化進這片溫柔裡。水聲鳥鳴,溪水奔流,柔水剛性,穿山過澗,叮叮咚咚,像一首首歌謠流淌過柔軟的心靈,我知道那是精靈的歌聲,在這樣與世隔絕的叢林間,一定是有精靈的,如果沒有精靈,那山澗峭壁上的銀縷梅怎麼如此像一群蝴蝶伏身?如果沒有精靈,為何那山澗的溪流會一路上歡聲笑語淺唱低吟?那些能叫出美麗名字的領春木、蘭果樹、香果樹、天目木姜子,還有那些無法叫的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勇敢地散落在山石峭壁間,燦若晨星,凝視這樣堅強的生命,總讓人心底裡敬佩這生命的堅韌和遐思生命的重與輕,草木的生命又何來貴賤之分?無論長短,無論輕重,只要能有那瞬間盛開的燦爛,還能說距離陽光距離夢想遙遠嗎?其實,人的生命又何嘗不是在每個年輪間都盛開過燦爛,只是花的燦爛你可以看到,你的燦爛又有誰知曉?

無限風光在險峰,萬佛山的奇險更是註腳在那三十六座山峰,峰峰疊翠,嶺嶺險奇。爬過鯽魚背和關刀峰,該是對生命極限的一種勇敢驗證,刀砍斧削的山石,風起雲湧的煙雲,回望天佛寺的肅穆,仰視老佛頂的莊嚴,如果真的在這一刻立地成佛,又何嘗不會守望成這美輪美奐的風景,從此坐享這雲捲雲舒,雲聚雲散的風情。及至登臨老佛頂,於頂峰處回首,方見天高雲闊亂雲飛渡,所有的山嶺溝壑和艱險磨難都被踏在腳下,如果說生命是一座山,經歷了太多的溝溝坎坎,在每一次回首中皆有這樣的萬千風情,人生又會夫復何求?

一直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會住著神仙,那裡有鮮花怒放,有鳥語花香,有精靈在快樂的唱歌。那閒居半山的隱者豈不就是神仙嗎?一排木房,一棚菜畦,面朝群山,坐看雲起,劈柴放牧,雞犬相聞,不是神仙賽似神仙。仁者愛山智者愛水,其實仁者也好,智者也罷,走進這樣的山水間,任誰也經受不住這滿眼的綠動情的水攝魂的幽靜所誘惑,即使把自己迷失在這一片濃濃淡淡的風景裡又有何妨?在回首的剎那,咚咚嶺的戰鼓聲彷彿依稀酣暢,李公麟、黃庭堅吟詩頌賦依舊悠揚,金喬覺的修煉、朱元璋的枕傘成“天”字依然那麼真實。萬佛山,仿如一位洗盡鉛華的姑娘在這皖西的群山中,顧盼相思她心愛的人兒。這一刻,心底裡忽然就洞明起來,心中有佛,萬物皆佛。這滿山的綠樹清風流雲飛瀑,這潺潺的溪水映襯的藍天白雲,豈不都是佛緣無邊,而那些能真正親近和讀懂的人們,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幸福。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5

在杭州灣南岸,有一塊呈摺扇形鋪開的風水寶地,俗稱“三北”——想當年,這是鎮海、慈溪、餘姚三縣的北部地區。後來,由於各種原因,索性沿著翠屏山,把三縣的北部地區劃成了一個新的慈溪縣——她背靠翠屏山,面朝杭州灣,放眼東海,坦坦蕩蕩,真所謂“濤聲接飛浪,朝霞戲山嵐”,一派生機,盡顯風流! 寧波慈溪位於浙東,歷史悠久,據河姆渡出土文物測定,約在公元前5020xx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活動。其得名源於“治南有溪”及“東漢董黯母慈子孝”的故事,因青瓷、移民、圍墾三大文化名重當世。慈溪是一座山城,山連著山,望也望不到邊;慈溪還是一座橋城,橋接著橋,把江南的青石小巷串成戴望舒筆下的唯美意境。橋多的地方水就一定少不了。小小的慈溪,河流縱橫,給小城增添了許多靈氣,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上林湖。如果說達蓬山、五磊寺、杜湖、楊梅,都是慈溪的標籤;那麼上林湖則像慈溪的胎記,由始至終,伴隨著慈溪成長。“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這是前人形容西湖的,可是在我眼裡,這詩句大可用來形容上林湖的美景。

栲栳峰下是上林湖。上林湖這名字起得好,不由得讓人想起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當時的栲峰林湖一帶,遍佈寺院。栲栳溪旁有東山寺,上林湖中有普濟寺。岑安卿也曾常去,留下了許多好詩,像《東山寺》有句雲:“過湖人騎白雪馬,待客僧立青苔磯。花邊飛杯酒一斗,石上解衣鬆十圍。”真是好意境,讓人心嚮往之。上林湖,地處慈溪市匡堰和橋頭兩鎮之間,是一處環境優雅風景宜人的所在。 記得第一次去上林湖,是在十多年前的秋天,老師帶著我們去上林湖野炊。站在上林湖北邊的堤壩上面,迎面而來的秋風帶著湖水的清涼和溼潤,頓讓人神清氣爽,忘卻塵世間的俗念雜想。只見秋日的上林湖,湖面開闊,安靜恬然如處子,湖水清澈碧透,倒映出蔚藍的天,潔白的雲,黛色的山。湖邊茂盛的秋草在陽光下一片金黃,熠熠生輝。淺水處清晰可見湖底的卵石,成群結隊的小魚嬉戲在水藻中。風掠過,平靜的湖面頓時波光粼粼,點點金光跳躍著,追逐著,似乎上天一不小心把太陽跌碎在湖裡。

上林湖三面環山,眺望四周,群峰連綿如屏障,山上草木繁茂,林壑優美,滿眼是不同層次的綠,間或點綴著小片的黃或者紅,那是落葉喬木的葉子已經轉色了的緣故。湖水是藍的,倒映著天上的白雲;水草是綠得發亮了,於是引得老水牛邁著沉穩的腳步,慢慢地浸入湖水。

據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而據百科“色”字條解釋,“色”除了“顏色”一解外,尚可解為“配方”,故所謂“祕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祕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專家們恍然大悟:祕色瓷我們並不陌生,它原來就是越窯青瓷中的極品,只是從前相見而不相識罷了。

要想使釉色青翠、勻淨,而且穩定地燒出同樣的釉色,那種高難技術一定是祕不示人的。祕色瓷在晚唐時期燒製成功,不久之後,五代吳越國王錢氏就把燒造祕色瓷的窯口劃歸官辦,命它專燒貢瓷,它當然遠離百姓,高高在上了。至於它的名稱,偏偏不明說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樣,取些豆青、梅子青一類形象的叫法,卻用了一個“祕”字,著實逗弄得後人傷了一千年的腦筋。而細想想,這個“祕”字又包含了多少實的與虛的內容。這樣極富深意的名稱,恐怕只有浸泡在詩歌海洋裡的聰明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鼎盛時期的青瓷,生產日益發達,大批越窯青瓷經浙東古運河,轉明州港外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涉重洋,進入世界文明的交流行列。青瓷如何走出上林湖進入古運河我們不得而知。20xx年夏天,乾旱無雨,上林湖湖水下降,這使得深藏在湖中的許多祕密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發現一地碎片的湖底,居然有一條卵石鋪就的精緻小路伸向湖中心,3米左右寬,幾百米長,上面覆蓋著厚厚的碎瓷片。這一發現令人興奮不已:路在瓷下面,可以肯定路在制瓷前就已經鋪就,也許那就是為運送瓷器的專用通道。那它又怎樣與四通八達的運輸線連通呢?據說上林湖深處原來有條連通浙東古運河的河流,也許這條路就是連線古運河與窯場的路。那些貢奉朝廷,銷往海外的越窯青瓷就是從這裡開始它的文明之旅,也許它就是“海上瓷器”之路的起點。

湖的西邊沿山腳有一條小路,蜿蜒曲折。沿山路繞湖前行,耳中不時會傳來林中婉轉的鳥鳴聲,聞之頓覺上林湖之幽靜深遠,如墜世外桃源。半道上還會碰到一兩個樵夫擔著柴從山上下來,狹路相逢,必須側著身子才能讓他們過去。樵夫的前面或者後面跑著一隻黃狗,碰到生人,會吠上兩聲,不過這些狗大抵不會傷人,在樵夫的呵斥下徑自跑遠了。除了鳥鳴聲,狗吠聲,還會聽見叮叮咚咚的聲響,仔細察看,只見一條涓涓細流掩藏在枯草之中順山而下,溪水匯入湖中。因是枯水季節,湖水比平日裡小了許多,真正水落石出,大片的卵石,大片的瓷器碎片裸露著。

之後,我一次次去上林湖,無論春夏秋冬,在上林湖的湖光山色之中流連忘返。某一天,讀到餘秋雨的散文《鄉關何處》,他在文中寫到了上林湖的瓷片,那時候我很震驚,是的,確實是震驚!我為自己的家鄉有著這麼輝煌的文明而震驚,我沒想到我一次次用來打水漂的瓷片,竟然就是舉世聞名的祕色瓷的碎片,我實在是太奢侈了,奢侈到了無知的地步!

上林湖的水很清,山很靜,在上林山水中穿行,煩躁的心會變得安靜,來到這裡的人都能成為樂山的仁者、樂水的智者。在這裡,輪船的馬達聲是唯一的不協調,像音樂流轉時的一個休止符,讓人不由多了一聲嘆息。在群山的環抱中,上林湖慵懶地伸了一下腰,於是玲瓏的曲線盡顯無遺,曲曲折折是它優美的身姿,水波搖曳是它迷人的笑靨。湖的四周山勢陡峭、林豐木茂,清幽的景緻獨得天地的寵愛。湖南面有山,名曰栲栳山,因故老相傳曾有仙人在此居住,又名仙居山。山中小徑蜿蜒,流水琮琤,不時有鳥兒揚翬振彩,宛如人間仙境。每逢雨季,飛瀑如練,氣勢磅礴。湖東面有白湖、杜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古蹟,風景美不勝收。緩步前行,還能看到一座石屋,由外入內,借陶淵明的話說:“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出門下山,便見兩塊大石頭與小溪毗鄰而居,一左一右分列道旁。相傳古時候曾有位赤腳大仙挑著擔子路過這裡,見溪水清澈,便放下擔子飲水解渴,誰料擔子落地生根,放下之後再也挑不上身,赤腳大仙只得怏怏而去,故當地人稱之為“鬆槓石”。 當然,上林湖的千古流芳,不只在於它有一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容顏,還在於它深邃的內涵。上林湖的內涵便是越窯,是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唐代詩人陸龜蒙用短短十四個字,點出了越窯青瓷的魅力。

一片湖灘,遍地是瓦礫。大大小小的瓷片,如沙石之賤,從湖底直鋪到山腳邊。依山而上,是一帶竹林,空山寂寂,疏影搖曳。進去的小路,三三兩兩地鋪著幾塊石板,雖是枯雨時節,邊沿裡依舊滲出水來。偶有碎碎的陽光射將進來。一條枯溪,填滿了敗枝殘葉。鑽出竹林,翻上一土臺,是又一種感覺。在這山林深處,太陽也似乎特別地近,特別地淨。回頭摸一下背,也有陽光散射出來,穿插幾縷清風,傳出幾聲尖尖的蟲鳴。一株老樹,折將了半壁身子,斜倚著,似乎要與你背靠背,又彷彿有小和尚在樹蔭下偷懶睡午覺。遍尋山嶴,似有基石,不知是否就是普濟寺舊址。遙想當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何等情境。怎奈“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哪有青山長久?——一切都遠去了。

越窯是我國最古老最著名的青瓷窯系,而上林湖是越窯青瓷的發源地和中心產區,上林湖及其周圍的古銀澱湖、杜湖、白洋湖一帶留下了從東漢到南宋的規模巨集大的170多處窯址遺蹟,當時越窯燒製的祕色瓷為青瓷中的珍品,“千峰翠色”、“雨過天青”等是前人對越窯青瓷的讚美之詞。當時的上林湖青瓷不僅上貢朝廷、下供百姓,還遠銷海外。歷史上上林湖青瓷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鐘愛,是“海上絲綢之路”交通貿易中的大宗商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信使。可是到了北宋末期,由於種種原因,越窯青瓷逐漸消失在上林湖畔……

我看著陳列室裡的件件青瓷器皿,那名目繁多的瓶、罐、盤、壺、爐、碗、盒,造型典雅端莊、製作精美絕倫、釉色晶瑩剔透。最有意思的是一個三足蟾蜍,其體態豐滿,昂首啟口,雙目圓睜,前兩足自然支撐,後獨足曲蹲,伏在一片荷葉之上,看情形是蓄勢待發。蟾蜍背部有一圓孔,腹中可注水。據說這是古代文人用來盛水以備磨墨之用的文房用具水盂,古代金榜題名也稱“蟾宮折桂”,所以用蟾蜍作水盂又可以寄託讀書人登科及第的美好願望……

俗話說:“一部陶瓷史,半部浙江造”。而浙江的七分秀色盡被上林湖奪去。作為我國青瓷發祥地和著名產地之一,上林湖越窯有“唐宋瓷都”之稱,是一座罕見的露天青瓷博物館,位列國務院公佈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001編號。它完成了“原始青瓷”向青瓷的完美過渡,燒製歷史可追溯至東漢晚期,經過兩晉、唐、五代的發展,成為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最精美的青瓷產地,迄今已發現的古窯址有193處,其中以上林湖窯場最為集中,質量居全國各大名窯之首。據史書記載,五代吳越國在上林湖曾設定過官監窯,專門從事生產釉色青綠、釉質瑩澈的“祕色瓷”,作為皇家進貢之用。於是“類如冰、質如玉”的“祕色瓷”成為上林湖上乘青瓷的代名詞,也成為歷代文人入詩上畫的題材被爭相吟詠。關於祕色瓷,在當地還盛傳著孝女投爐,以身煉就祕色瓷的感人故事。凡是有幸見到“祕色瓷”的人,無不傾倒於它的絕世風華,以至於當這種神祕的瓷器和燒製的祕方消失時,它在世人心中幾乎成了一個虛無飄渺的美麗傳說……

對於很多人來說,上林湖還承載著自己童年的記憶。正如餘秋雨所言:“我要感謝上林湖,我從小就喜歡在這裡玩耍、游泳,正是這樣的童年時光給了我強健的體魄。”以前,當地人都喜歡去上林湖遊玩、野炊,那裡殘窯廢磚,碎瓷斷片,俯拾皆是。“上林湖裡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彎腰撈起來一看,是瓷片和陶片,一腳一腳趟過去,全是。” 那些瓷片和陶片經過湖水多年的洗滌,釉光鋥亮,厚薄勻整,摸在手裡有種溫潤的感覺。踩著滿地青瓷,瓷片上的花紋和圖案,給人一種殘缺的美感,甚至連用瓷片“打水漂”這種孩童的遊戲都變得詩意起來。

如今,那些散落的碎瓷片已被保護起來,交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裡,溫暖而滑膩,滑膩而綿長。 然而有一段時間,人們似乎把越窯青瓷給遺忘了。直到青瓷甌樂重現人間,並由復活走向繁榮,上林湖越窯再一次走進人們的視線,深深地把人們的心靈震撼。越窯青瓷“甌樂”,又稱“水盞”之樂,是以“越甌”為主奏樂器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與表演技藝,它雅俗共賞,既做得陽春白雪,又做得下里巴人。199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在慈溪市上林湖龍口窯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唐宋時期的多種青瓷器樂,同時研究人員還從古代文獻中發現早在唐宋時期,越窯青瓷甌樂就已深受民間百姓及文人雅士的青睞,還出現過郭道源、步非煙等專攻甌樂的演奏家。20xx年,慈溪青瓷甌樂課題組經過努力,終於燒製出可用於演奏的越甌、編鐘、瓷鼓及吹奏等4個系列近20多個品種的青瓷樂器,瀕臨失傳的甌樂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先後登上浙江省文博會、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舞臺。

我曾有幸聽過《越瓷風》、《鳴鶴夢尋》,那韻律裡展現的古樸美感和現代氣息,美極了。而且聲音是那麼幹淨,真如天籟一般,把人心裡的雜念都過濾開了。昔日,上林湖爐火熊熊,而今,越窯青瓷將帶著曾經的輝煌和夢想,繼續綿延傳揚。慈溪,這座江南小城,也因那一湖青瓷,獨得了半部江南的風采。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6

請到我們村裡來,我在這裡等著你。自從去年開展環境整治以來,自來水入戶了,路燈亮了起來,村裡垃圾不見了,保潔員上崗了。小區內人來人往,老人忙散步,兒童讀書忙。一排排整齊的小別墅錯落有致,柳樹成陰,桃花爭豔。“遊子相見不相識,笑問我家在哪裡。”村裡的國小也變得更美了,校園變得明朗了,小樹變得更綠了,地面變得乾淨了,學生們變得更加愛讀書學習了。你聽,那是朗朗的讀書聲,你看,那片小花開得多豔;你聞那兒的花香多麼清香。學校裡看不到紙屑和垃圾了,教室裡看不到不文明的現象,這一切都是開展文明校園建立的結果,現在的學校一派生機,那是學生們的笑臉。

請到我們鎮上來,我在這裡等著你。“依法治亂”效果好。放眼望去,肖口集上從東到西,一排排的路燈真好看,夜晚就像上星星,又像是眼睛。大街上乾淨整潔,街道亮堂多了,雜物、垃圾不見了,出行更方便了,超市多了,人們的笑臉也多了。亂搭亂建的建築物拆了,路更寬暢了,走路更方便了,人心也順心。

請到我們縣城來,我在這裡等著你。如今的太和縣城是一個祥和太平福地。xx大精神指航向,三中全會譜新篇,人們的幹勁正高漲,幸福生活節節高。你看大街上車水馬龍,馬路上的車流井然有序,路旁的樹木鬱鬱蔥蔥。“依法治亂”似春風,“三線三邊”大治理,環境整治效果好,美好鄉村建設快,生態文明見成果。

請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在這裡等著你,等著你。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7

在廣西興業縣蒲塘鎮,有一支充滿活力的文藝隊,其成立5年來,承擔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受到了民俗文化專家的關注,為繁榮農村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們就是蒲塘聯合文藝隊。

每天晚上晚飯後,把紅色的幕布一拉,舞臺背景就做好了,演員們準備好燈光音響,擺好樂器,演出正式開始。在興業縣蒲塘鎮農村,村民除了看電視之外,這樣的露天文藝演出活動成了村民們的另一種娛樂方式。蒲塘聯合文藝隊團長莫桂賢說:“一到9月份以後呢,我們蒲塘就是文化一條村,一條接著一條街都有演出,現在在這個街就可以唱了,隔不夠50米,在上面也唱了,就是這樣了,現在也是這樣,很熱鬧的。”

據莫桂賢團長介紹,蒲塘聯合文藝隊在20xx年成立,共有成員30多人,起初沒有具體的分工,但是組織演出活動卻有條不紊,協調合作非常到位。他們擅長表演歌舞、採茶、小劇、小品等節目,經常到玉林城區、福綿、容縣等地演出,很受村民歡迎。村民樑永全:“因為群眾很愛好這樣的節目,所以我們也很喜歡,我們完全贊成,雙手支援,因為這個是群體活動,我們非常支援的。”

演出是這樣受歡迎,然而為了完善演出裝置,這支隊伍還面臨著發展困難。團長莫桂賢坦言:“困難肯定是有一點的,我們主要是舞臺上的裝置,也就是音響啊,燈光啊各方面呢配套不是很完善,最主要的就是這些,其它的我們自己都能夠解決問題。”

雖然有困難,但是他們對傳承非物質文化卻充滿了活力。據瞭解,蒲塘聯合文藝隊傳承表演的“拾打舞”,獲得了玉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受到了江蘇常州工學院藝術教育研究所以及玉林師範學院的高度關注,專程派人到蒲塘鎮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採茶戲的發展現狀。據說江蘇常州工學院藝術教育研究所承擔著一個教育部的一個專案,是研究關於採茶戲等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通過專家們對採茶戲採風瞭解,這便開啟了蒲塘採茶戲與社科研究專案相聯絡,蒲塘採茶戲將走出一條新的非物質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道路。

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專業的裝置,有的是一顆熱愛文藝的心,這些積極向上的文藝隊員用自己的方式來演繹人生,反映生活,為繁榮農村文藝活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給村民們送上了豐富而又精彩的娛樂節目。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8

古會,一段歷史的記憶,一段靈魂深處抹不掉的記憶。古會,一段歷史的記憶,一段靈魂深處抹不掉的記憶。

記得每年的農曆七月九年級,就是鄰近的村子雷莊過古會的節日。那個時候恰逢暑假,我們這些孩子當然就會十分興奮,歡呼雀躍,其高興勁頭不亞於過春節。因為雷莊處於縣城通往關中平原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上,是通往省會的要道,所以一到古會期間,四面八方的商販群眾就會聞風趕來。也許由於鄉里交通工具落後,也許由於古風延綿,也許由於古會期間有盛大的免費欣賞的秦腔藝術,電影放映,各類雜耍等;古會的興旺就不言而喻了。在物質和精神貧乏的年代,古會無疑是鄉里人一次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大交流。

或是為了補充家庭收入,或是為了開闊眼界,或是為了放鬆一下疲勞的身軀,或是為了讓老人們看上喜歡的秦腔藝術,或是為了讓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們,總會興致勃勃的帶上老人和孩子,到古會一遊。老人喜歡看戲,孩子們喜歡看電影,雜耍,青壯年男子呢,則有一種卸不了的責任,他們有的往往會帶上自己家裡生產的瓜果,農具等,到古會上換些大團結以補充家用;婦女們呢,也會帶上自己編織的手工品,布料等到集市上添些收入;另外,更有外地的商販帶上成品的衣服,洋布,皮鞋,涼鞋,玩具等到古會上展覽,之所以稱展覽,因為那時人們的收入太低,有幾個人家有富裕的錢去買那些奢侈品呢?七八十年代之間,大多數人家一貧如洗,人們穿的都是家裡婦女們手工做的粗布布衣,布鞋,哪能穿上洋布做的衣服,更別說皮鞋,涼鞋了。也許正因為穿不上,所以人們就總是帶著一種羨慕的眼光來古會參觀展覽,讓渴望的心靈產生一種美好的夢想。如今,這種夢想早已實現,也許人們回想那時的夢想心裡都會發笑,但在那個時期那種情形下的確是一種奢望。遙遠的古會不僅僅是鄉人們之間的溫馨交流,也許還蘊含著人們對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

古會一般會持續七天,在到來的前幾天,人們就會念叨再過幾天就是“雷莊古會了”,孩子們也是奔走相告,好像要迎接一個盛大的節日,人們沉浸在古會到來時的歡樂氣氛之中。而一到那個時節,古會的第一天,孩子們就會三三兩兩地跑著前去,似乎在向大人們證明著自己有能力到這個世界闖蕩。大人們這時也會適當的放鬆對孩子們的束縛,因為古會畢竟是在鄰近的村子,還有孩子們都是成群結伴的,但也忘不了反覆叮嚀孩子“千萬要小心,不要走丟了,你們都在一塊玩,趕太陽下山前回來。”孩子們也會滿口答應,從大人們哪裡討要幾分錢或幾角錢,然後呼喊著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出發了。

古會的熱鬧不僅僅是在古會集上,其實更在古會的路上,從鄉里的小路上一眼看去,來自四面八方的鄉人陸陸續續的向雷莊彙集,因為那時生產力的落後,自行車都很少,更別說摩托,汽車了,趕集的大多數都是步行前去,但也有趕著騾馬車的,不過車上坐著的都是尊貴的客人,出嫁的女兒為了表示一下孝心,特意從孃家接來爹孃,讓辛苦的老人享幾天福,趕車的女婿也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特別賣力,趕車的吆喝聲迴盪在幸福的田野上。當“鏜鏜”的車輪駛過路旁的行人邊時,不難看出趕車的人的得意的神態,他們會發出“咦”“駕”“外”的指揮聲,讓騾馬乖乖的迴避行人,然後又優遊自如的從人群中穿過。可惜,這一種古老的聲音早已消逝,只能在記憶裡聽到他們的吆喝聲和指揮聲了。趕古會的婦女們走在一起,和孩子們一樣,她們也是三個一群,五個一夥,體現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特點,古會時節是個難得的休閒時節,她們聚在一起會唧唧喳喳的品評著對方衣服和手藝,談論著家長裡短,婆媳關係等等話題。青壯年們有的擔一擔香瓜,有的拉一架子車西瓜,有的推著自己編織的笤帚,還有的駕著小孩,一路上說著笑著,興沖沖前去趕會。

古會一到正午時分,就已經是盛期了,雷莊的兩邊街道上,商販林立,賣衣服的,農具的,瓜果的,小吃的,一切可謂是應有盡有,永珍羅列;集市上吆喝聲,說話聲,騾馬的嘶鳴聲,還有汽車的喇叭聲,大人喊孩子的高聲吆喝聲,真可謂是聲聲入耳,熱鬧非凡。隨著街道邊上炸油糕的“啪啪”聲的吸引,一陣陣油香氣就會撲鼻而來,賣油糕的就會以哪一種悠長的極富誘惑的口吻喊著“熱油糕,又香又甜的熱油糕”,待你前去,那裡卻早已圍滿了人,你就再好耐心等候。轉身,旁邊又是切開的紅瓤西瓜,“沙甜沙甜的西瓜二分錢一斤”“快來品嚐么”,誘惑的叫賣聲很快就會吸引有點口渴的人們。孩子們在人群裡擠來擠去,就像在夾縫裡游來游去的魚,倒也自得其樂。那些到古會上相親的青年男女,一定不會忘記到那些衣服攤前,給未來的女婿或媳婦買上一兩件感心的禮品,然後手拉手就到了雷莊的戲臺下。

雷莊的戲臺是最熱鬧的地方,戲還未開,鑼鼓未敲,臺下就已經擠滿了人,足以見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渴慕了。雷莊的戲一般分兩場,中午一場,晚上一場。不管哪個時分,都是人山人海。雷莊的戲臺是一座古廟改造的,古廟建於村子地勢最高處,距離四五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那飛翹的簷角,那高聳的殿宇。雷莊寺廟裡裡面有很多房子。可以想象這裡在解放前就是一座方圓十里的大寺廟,一定有不少和尚,也足以見出雷莊的過去影響力。解放後,人民政府宣傳無神論,打倒封建迷信活動,所以精神燒香的人們就少了,和尚們也散了,不過就保留了這麼一座巨集偉的古代建築,裡面的神像也不知被人們扔到哪裡去了,後來為了不浪費這座建築,雷莊大隊的隊部就搬進了這裡,裡面設有民兵連,成為雷莊村級行政部門的辦公基地和民兵武裝的訓練基地。每年一到古會時節,隊部就會主動讓出讓演員們居住休息。

雷莊的戲臺就這樣紅紅火火了幾十年,那些傳統的戲目裡演繹的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楊家將們血染金沙灘的精忠烈魂,周仁回府的蕩氣迴腸,一直在人們的心裡迴盪和上演,教育感染了一批又一批淳樸的人們;那些豪爽粗獷的西北漢子吼出的秦音震盪著大西北的土地,震盪著黃土高原的村村落落;那些裝扮的美若天仙的女演員們柔婉細長的綿綿唱腔落在那些乾燥的土地上,落在常年颳著西北風的旱塬上,讓粗獷的西北人也有了江南一樣的綿綿柔情。最愛欣賞秦腔的老人們飽經風霜的臉上漾著幸福的笑容,孩子們繞於膝下,不懂戲劇,只為那鑼鼓敲得興奮地拍手。看戲,尤其在晚上最好,看那燈光通明的舞臺,明暗閃爍的彩燈,化妝的精緻美麗的演員們簡直看不出一點點破綻,那一處處唱腔,手勢,走姿,活化了過去的朝代,曾經的輝煌和衰落,寄予後人的深刻道理。在這座簡單的舞臺上,上演了一曲曲紅臉忠臣,白臉奸臣的歷史故事,演繹了一曲曲泣天地感鬼神的梁祝般的聖潔愛情故事,給無數的青年男女心裡種下了神聖的美的種子,愛的種子,讓人們懂得人間的幸福,人生的追求和意義。

可惜歡樂的古會只有七天,很快就會過去,但在七天以後仍可以看到人們的餘興未盡,人們的留戀,陸陸續續的商販和人們還在來來往往。古會的魅力由此就可見一斑。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的富裕,家電的普及,物質文化水平的整個提高。昔日繁華的古會和雷莊戲臺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美好記憶,古會就像一張發黃的老照片記錄著時代人們的歡樂與幸福,記錄著時代滄海桑田的鉅變。那一群群湧動的人流,那一聲聲悠長的吆喝聲,那美麗的戲臺,那天仙般的演員,那粗獷的蒼涼的秦腔,一定還鮮活在人們的心中,鮮活在那些已經長眠在底下的老人心中,在曾經落後貧窮的土地上,在他們看不到背後今天的盛世繁華,享受不到今天的樓房花園汽車的日子,那古會和戲臺一定溫暖了他們的靈魂,讓他們感到了生的歡欣和人間的快樂。

古會,一段歷史的記憶,一段靈魂深處抹不掉的記憶,就讓它永遠活在熱愛它的人們的文字中吧!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9

今年春上,有幸到枝江的關廟山看油菜花。說關廟山是山,頓生疑惑:山在哪裡?隨行的文史專家黃道華先生解釋說,這一帶是一馬平川,稍高的有利於人類聚居的地方就稱作山。我理解,那是低處對高處的渴望,是無對有的遐想吧。

我真正佩服的是整個村莊將自然與人造景觀融為一體,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講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城裡花大價錢搞大樹進城,種草綠化,在關廟山這裡,農民用莊稼搞綠化,油菜種到了大門口,金色的微笑搬到了窗臺旁。有人說,關廟山村“房在景中建,人在畫中游”,那是金色海洋托起的精美浮雕。用莊稼作為環境設計的主色調,明麗大方,既美化環境,又收穫果實,還有什麼比這兒更經濟更實惠更隨意的綠化?

我到田野裡去轉了幾圈,順便拍了不少照片。起初是好玩兒,沒想到拍到了幾張精彩的瞬間。一張是幾隻八哥正為滿是汙垢的水牛啄蟲子。先是一群八哥在啄,我靠近之後,大部分都飛走了,剩下三隻膽大的還在當“牛醫”,那個認真勁兒在圖片上清晰可見。古時就有八哥牧牛圖,我小時候也見過這樣動人的場面,但已經久違了。

拍攝時,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祈禱八哥不要飛走,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將你們展示給世界,讓所有人都愛護你們,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另一張圖片,我題為“守巢”,那是一棵古楓楊上,有一個巨大的鳥巢,一對喜鵲築完愛巢,正在做延續後代的大事呢,其中,一隻喜鵲在巢內孵卵(拍不到,但能聽到聲音),另一隻喜鵲在巢外守候,不斷有這對鳥夫妻對話的聲音從空中傳下來,動情悅耳。這對夫妻鳥正在親熱,根本沒顧及我的存在,因此,我拍了很多照片,它們也沒有驚飛。祝願這對夫妻鳥長居高枝,永遠恩愛,千萬千萬不能飛入人類的羅網。

還有一幅,我題為“跟著媽媽學洗衣”,是在一個湖蕩邊抓拍的,網友說有畫外之音。媽媽在一招一式教女兒洗衣服,母女對答,神情活現。我以詩配畫的形式寫了一首打油詩:“早春的菜花兒黃,早春的蜂蝶兒忙,早春的巧巧喚聲娘,要學媽媽清衣裳。娘帶女兒下了河,衣裳擺在石板上,教兒丟擲如撒網,教兒收攏如收韁。巧巧伸出小小手兒,一招一式學娘樣。娘誇女兒手兒巧,長大定是巧姑娘。”?世代傳承的生存技藝正在離我們遠去,這個場景只能在關廟山這樣殘存的農耕社會才能看到。

有位哲人說,今人富有卻沒有古人快樂。在關廟山的地下,埋有六千年前原始社會的村落遺存,我在地上每走一步,就感覺古人在地下有知。假如我們努力保護他們留下的燦爛文明,他們一定會保佑我們持續發展。但願關廟山順著今天保護利用的思路走下去,走進自己的天地人和。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10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化是一個地域的標誌,觀一個地方的文化便可識一個地方的人。

關中秦人向來以粗獷,豪爽著稱,而能夠完全體現關中秦人這一風格特點給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印記自然離不開向來以高喉嚨大嗓子著稱的秦腔藝術和向來喜歡以大碗咥羊肉泡饃,大碗吃如皮帶一樣寬扯麵的飲食習慣。關中地處大西北,民性樸實敦厚,在西北廣袤粗獷的黃土地上,他們默默耕耘,像老黃牛一樣耐苦耐勞,累了吼一聲秦腔,解困解乏。其實,彰顯他們粗獷豪爽性格的文化印記之一還有離不開他們每年在正月十五打得熱火朝天的“社火”。

“關中社火”是關中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關中人們崇尚過年,這年不過十五都不算過完。而每年在到十五之際不打一次社火好似這年還沒有過完,好似年還沒有盡興。於是,在我的印象裡,“打社火”可以說是關中秦人給年做收尾的最後一個工程。這最後一個工程必定是精精彩彩,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壯壯烈烈,慷慨激昂。

表現這些特徵之一的就是關中社火必定是參與人數眾多,陣容龐大,氣勢磅礴。而每一次參與打社火的群眾演員至少也不下百人,當然這百十來人的隊伍必定是有著統一的指揮,有著明確的分工,來不得半點亂套。指揮鑼鼓隊的是必定是一位有著威望和組織能力的村中能人,他走在隊伍的前面,手持一花杆,在隊伍表演時,他神情莊重,雙手上下翻飛,動作有力,節奏分明的指揮著打得聲勢驚人的鑼鼓隊。你看他,頭裹一毛巾,身纏一紅綢,穿著寬大的漢服,臉眉略一化妝,顯得更加威武。後面隊伍的表演進不進狀態,看看他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了。

你看他,指揮起來,眼睛緊緊盯著後面的鑼鼓隊,身體隨著手勢,前後一俯一仰,花杆在空中上下抖動。鑼鼓打得輕時,他身隨手形,如雁落平沙,動作輕盈;而當鑼鼓打得激烈時,歡快時,他則連人帶整個身子都舞動起來,跳了起來。而後面的鑼鼓則打得更歡了,那震耳欲聾的聲音,那歡天喜地的聲音,好似這些昔日的莊稼漢們身上蘊藏著無窮的力量在這時都要充分的奔瀉出來。那敲大鼓的鼓手們,像喝了一壺辣烈的西鳳酒,滿臉通紅,神情激昂,手下的鼓槌如種莊稼掄起的鋤頭,有力而又有節奏。他們盡情地敲著,忘我的敲著,黃土地上漢子們那一種粗獷豪爽的歡勁兒在這時都淋漓盡致的迸發出來。

排在在他們後面的鈸兒隊伍,則是清一色的青年壯漢,他們統一服裝,統一的毛巾裹頭,好似古代的勇士們。他們手中的鈸兒,鑔兒揮動起來,竟也是聲勢奪人,喧天動地,其暢快就像人們喝了一壺二鍋頭,那熱烈的氣氛似乎全要集中在他們的身上了,看了令人熱血沸騰。由於他們的有力配合,於是一會兒是驚天動地的鑼鼓,一會兒是歡天喜地的鈸兒鑔兒聲,這一起一伏,一清一濁的千古雄音於是就飄蕩在黃土地的角角落落,山山峁峁,溝溝坎坎,飄蕩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祖祖輩輩人們的心坎上了。如果說秦腔是通過唱吼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以外,那麼,這驚天動地,歡天喜地的鑼鼓聲,鈸兒鑔兒聲則無疑是表達了這塊土地上人們的粗獷和剛毅,表達了他們能經得住生活的苦難和磨礪的陽剛精神。這精神,綜合起來,就是中華民族身上那一種歷經磨難而毫不屈服的龍騰精神。

好,看,後面還有更精彩的,那一群緊隨著鑼鼓,鈸兒鑔兒聲舞動起來的關中婆姨們已經在歡天喜地地表達她們對生活的熱愛了。瞧,她們裝扮一新,有隨輕盈的身姿舞動起來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綢子表演,也有緊隨靈活身姿敲打起來的活蹦亂跳的腰鼓表演,還有她們那緊隨腳步扭來扭去笑容可掬的神態,無不令人受到歡欣和鼓舞。關中婆姨們活潑歡快的詩意表達無不充分展現了她們對於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就像黃土地上的那餘音繞樑的秦腔,給人永久的回味與遐想。

令人感到震撼的還有那高蹺隊伍,演員們身著舞臺戲裝,或武生,或青衣,或丑角,或鳳冠霞帔的皇妃,或威嚴凝重的皇帝老兒等等,他們腳踩高高的蹺木,令人驚怵。但是他們卻一個個怡然自得的神情,好似閒庭信步。這不能不令人驚歎黃土地上這勇毅而又聰慧的秦人了。他們脫下戲裝能把那一片蒼茫的土地耕耘的五彩斑斕,又能把那白花花的麵粉做成各種各樣令人喜愛的美食;穿上戲裝,他們又能把黃土地上演繹千年的秦腔藝術角色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這真是令人遐想令人回味的一片神奇的壯美的土地啊!

最讓人捧腹大笑的是社火尾巴,這是一個幽默詼諧而又十分可愛的丑角,如果說前面的隊伍給予人們的是莊重激昂的感情感染,那麼,後面這個角色給人的就是滑稽與搞笑。這真是寓莊於諧,莊諧具備,聲情並茂的一場大型演出。這樣的演出每年一次,但是卻令人難忘,令人期待,令人回味。從關中社火聲情並茂的演出上,我們再一次看到了秦人那一種不屈服於命運的開拓精神,我們再一次濃濃的感受到了他們身上那流淌著民族精魂的粗獷和剛毅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的民族何以不能騰舞世界呢?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11

走進民俗民居村丁李灣,就走近了一段歷史。

丁李灣古村落,位於豫南大別山腹地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八里畈鎮,20xx年被河南省確定為民俗民居村,20xx年被國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為國家級傳統村落。

據載,丁李灣有可考的歷史在720xx年以上。清朝中期,丁李灣李氏家族興盛時期始建“李氏莊園”。順治年間,光州人丁思聰入贅丁李灣李家為婿,後來這村莊便被叫作丁李灣。丁思聰共有8子,在此置地,富甲一方。清代嘉慶中期丁李灣達到鼎盛,現存的村裡八字型門樓便是明證。八字型門樓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宦之家才可以修建這種門樓。據說,村裡的這戶八字門樓的主人叫李維平,在清中期曾任四川廣安知府;民國時期,丁李灣幾個大戶擁有年產百萬石稻穀的良田,其田地幾乎遍佈今日新縣、光山的各個鄉村。

丁李灣村莊內圓門斗拱、雕樑畫棟的裝飾風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豫南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走在江淮水鄉的青石板路上、穿過幽深狹長的古老弄堂、品嚐江淮人家泡製的大碗茶、聆聽那田野上青年女子的民歌對唱,在村邊小河或池塘邊欣賞粉牆黛瓦、在清代建築群裡體驗古老民宅一夜水鄉的夢……丁李灣,讓我意外領略到了“吳根越角”原汁原味的神韻。這絕無僅有的煙雨長廊、似曾相識的江淮水鄉、風輕雨柔的拱橋小巷,至今讓我回味無窮,猶似喝了一罈醇香美酒,那香味久久存於心間。

丁李灣,是一座“生活著的數百年古村”。它以弄多、廊多,古老、淳樸、清淨而吸引著諸多省內外遊客和好奇者。她本是一座寂寂無名的江淮水鄉,因為20xx年7月拍攝的首部反映中原新農村題材的30集文化喜劇電視劇《兵法鄉村》前20集在此取景,漸漸聲名遠播。相比巨集村的山清水秀、周莊的小橋流水,丁李灣的歷史不過數百年,但這裡擁有斑駁的白牆,綴綠的灰瓦。而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裡的建築風格呈現出南北交融、東西互漸的特色。

豫南大別山地區,依山就勢、背山朝衝的村莊格局比比皆是,丁李灣的古建築也莫不如此;又因雨水豐沛,這裡的房屋大多有天井,以利於排水。這裡民居建築特別講究趨吉避凶的風水理念,注重遵從風水之說,使得“財不露外”,體現出用智慧積聚財富的追求,其建築風格既具有北方宅院的粗獷風格,也含有徽派建築的婉麗清雅,呈現出一種多元的文化色彩;這裡的山水更是被融為一體:依山傍林、山環水繞、青山綠水,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得到充分體現。

作為鄂豫皖蘇區首府和河南省十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新縣具有得天獨厚的紅、綠色資源優勢,境內有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等國家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多處,文化資源十分豐富。

近年來,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國家生態示範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新縣搶抓國家大力扶持紅色旅遊資源開發的良好機遇,以“紅”帶“綠”,以“綠”促“紅”,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紅城新縣”、“將軍縣新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丁李灣,我的夢裡水鄉,我的煙雨江淮,這裡有江淮水鄉的韻味、這裡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絕色美景。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12

20xx年前,我中學畢業回村,曾參加鄉文化站組織的巡迴演出隊。至今回憶起來,那些場面還讓人熱血沸騰。譬如,我與鄉里祕書打前站,早飯都沒吃,倆人換班騎一輛自行車,到十餘里路外的村子佈置演出場地(就是露天打場,擺幾張桌椅,掛上橫幅,接上電);譬如,頂著雪花,全體演職員擠坐一輛拖拉機,到深山裡的國小校演出,父老鄉親們竟然看得非常入迷。那時候,山裡文化生活貧瘠,無非是每月放一兩場電影、每年冬閒演兩場戲,能有鄉里的演出隊來,可是新鮮事兒。我還配合村裡電影放映員,替他去鄉里取片子、放映前幫他掛銀幕;我把自己的書報刊貢獻出來,供鄉親們借閱。

或許是由於當年那份與文藝難以割捨的情懷,如今,我竟然戲劇性地到縣文聯做起了專職文藝幹部。在縣裡的重視和支援下,我們創辦文藝季刊,編選出版地方文藝圖書,組建業餘合唱團,開展文藝演出,舉辦書畫影展,組織開展采風、筆會、文藝徵稿比賽,建工作網站和論壇、部落格,4個人員編制的縣級文聯,竟然也幹得熱熱鬧鬧。在我們的指導和帶動下,我縣湧現了一家三代的“美術之家”,放下鋤頭、放下燒火棍就讀書寫作的“農民作家群”,敢於亮相央視、赴港參賽奪銀的草根歌手和演唱組合。

與當年相比,如今的農業、農村、農民已是另一種情狀,如今的鄉村文化建設,也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譬如,當下的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村的企業(專案)徵佔、新民居建設、生態環保、信訪穩定,農民的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有線數字廣播電視和網路的逐漸普及,鄉鎮文化站、圖書室、村民文化中心建設的不斷加強。當今的鄉村文化建設形式、手段和媒介都要求有新的改變。結合工作實踐,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發動和使用好農村留守的知識青年,調動有文藝特長和愛好的本村老年人、離退休回村的老幹部老工人的積極性;健全相關組織,積極指導農村文藝社團的組建;培養鄉土文化名人,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增強文藝社團及其活動的凝聚力;

二是配置場地和保障經費。充分利用好鄉鎮文化站、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活動室等場地,力所能及地保障經費。劃撥的器材和經費要使用到位;還可以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捐助經費和器材等;

三是加強師資指導和培育引導。充分發揮縣文聯、文廣新局、鄉鎮文化站的職能作用,發動文藝志願者,加強對鄉村文藝社團的指導和扶持;抓住典型重點培育,以點帶面,全面開花;定期開展文藝展演、採風聯誼、觀摩評比等活動;

四是充分利用新媒體佔領新陣地。在辦期刊、舉辦文藝活動、組織下鄉送文化的傳統套路基礎上,佔領網路文化陣地,引導縣鄉村各級開辦文藝網站、部落格、文藝貼吧、QQ群等,創辦手機報,利用好微信、微博等手段;有線數字廣播電視適當開辦、拓展本地文藝節目頻道(時段);

五是在宣傳教育、文藝創作表現、文化娛樂的內容和形式上要注意“三貼近”,挖掘民俗和民間文化資源,加強非遺傳承、民間技藝的保護和發展;

六是注意文化建設與生態鄉村、美麗家園建設的有機結合。既有美麗家園建設的大環境的改善,又有鄉村特色文化品牌的小氣候的滋養,從整體上提升新農村的文化品位,提升新農民的綜合素質。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13

竹泉村位於山東省沂南縣北部,是一個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古村落,元明時期叫做泉上莊,清朝乾隆年間改名竹泉村。在這裡,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繞泉而居,砌石為房,農耕為業。“竹林隱茅舍,家家臨清流,田園瓜果香,居者樂而壽”,是中國北方難得一見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環境,也是中國傳統的風水寶地。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以竹泉古村為依託,佔地面積800畝。是一處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餐飲娛樂、會務拓展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該村以沂蒙古村生態和古村民俗為資源優勢,以“竹”、“泉”、“村”為突出特色,形成了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家風情、民俗文化,融觀光、度假、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沂蒙山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竹泉村利用在幾百年內逐漸形成的建築、街道、古樹名木等物質文化和一些有明顯地域特點的歷史傳說、民俗風情、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逐漸形成了竹泉村獨特的文化資源。在結構佈局上有“一條文脈主軸,六大空間,三街六巷十二大空間節點”組成的景觀格局。文脈主軸空間以石龍泉為中心點,通過景觀廊道將丹鳳潭、竹泉村社、駙馬府、竹林寺連線起來,成為貫穿竹泉村歷史、文化的景區主脈,構成以竹·泉·村為特色的觀光軸線。該村由南側入口為綜合服務區,竹泉度假區較為安靜,位於龍山西側;龍山東側以此是竹泉商住區、山間特色度假區、農業休閒娛樂區;龍山北部開敞,有商務會議區。六大分割槽形成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的完美佈局。

目前,竹泉村將竹泉景觀、沂蒙民俗與自然生態有機的融合起來,開創了旅遊休閒的一種全新模式。目前已形成了品牌效應, 20xx年10月,通過國家旅遊局驗收,正式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xx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稱號,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被住建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目前該村的開發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文化效益,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新農村建設,保護了生態環境,傳承了文化遺產,形成了地域品牌,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幽幽小村美麗家園範文 篇14

星期天,我去早市買了蔬菜路過羊肉鋪正朝市場外走去時,突然聽見身後傳來一聲,“羊肉,羊肉,新鮮的木壘純天然羊!”回頭望去,肉鋪老闆正從鋪子裡將一隻整羊掛在肉架上。這時,我的腦海裡飛速閃現出了木壘縣大石頭鄉拜格卓勒村的下鄉駐村幹部——昌吉回族自治州經信委駐村工作組組長王廣峰來。這不正是他的希望麼:讓牧民們多養羊,讓他們的羊兒大量走向城鎮,走向市場。不知道這羊是不是拜格卓勒村的?正要上前探問,又覺得自己的舉動有些冒失。然而,這時,往事卻一幕幕浮現腦海。

去年,我作為電視臺“赴基層 轉作風 服務群眾”的記者,跟隨昌吉回族自治州組織部的同志來到了王廣峰所在的駐村工作組進行採訪。採訪中得知,拜格卓勒是木壘縣大石頭鄉經濟基礎和生產條件最差的行政村。這個村位於木壘縣北部沙漠邊緣,全村101戶,459口人,都是哈薩克族。全村擁有2600多畝土地,其中具備種植條件的耕地只有1500畝,由於條件差,發展慢,幹群關係緊張,成了遠近聞名的“上訪村”。

20xx年底,在昌吉州做出幫扶木壘縣及23個自治區級扶貧開發重點村,確保率先在全疆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整體過萬元的決策後,王廣峰作為州下派駐村工作人員來到了這裡。為了能找到一條讓村域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道路,王廣峰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20xx年,他在村裡開展實施了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扶持養殖和刺繡產業、修建村內道路、更新機井等一系列幫扶工作。最讓村民叫好的是在他的發動和協調下,由昌吉州一些企業籌措了200多萬元資金為每戶村民發放了一頭西蒙塔爾母牛和六隻羊,而每戶村民只需支付3000元。這個舉措,改變了村裡的牲畜結構,變被動幫扶為主動致富。在發放良種牛羊的那天,村民們像過節一樣彈起了冬不拉,跳起了歡樂的民族舞蹈,他們還自發地買來糖果,招待工作組和企業代表,並逢人就誇:工作組佳克斯!佳克斯!

工作組的住處在村口的村委會裡,通往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省道228公路從這裡經過。有一天晚上,聽著過往車輛的轟鳴聲,王廣峰怎麼也睡不著覺,他半夜起來,看著繁忙的交通線,突發奇想,為什麼不能利用這條公路在村裡建立一個產業園呢?讓村裡那些不具備耕種條件的土地充分得以利用?想到這裡他徹夜難眠,寫下了實施土地流轉的方案。天一亮他就立即和村“兩委”班子深入分析村情,提出了實行土地流轉招商建設大型物流園區,實現全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的設想。後來又經過廣泛調研和論證,獲得了村、鄉、縣各方面的肯定。為了能讓物流園的設想落地生根,本來駐村已到一年時間的王廣峰,20xx年又向組織提出了繼續派他駐村的申請。他說,“物流園的設想是我提出的,要讓設想成為現實,執行起來還有很多困難,如果這時換人,我擔心這個專案就會不了了之了。”去年在採訪時,王廣峰已是第二年駐村。在木壘縣委、縣政府的支援下,駐村工作組積極與有投資意願的企業進行洽談。經過半年多的努力,20xx年10月,專案終於進入實質性階段,招商引資來的企業交付了200萬元的土地使用定金,20xx年春天將正式辦理土地使用和開工建設手續。

為了這個專案落地投產,王廣峰今年又去拜格卓勒駐村了。記得在去年的採訪中,他曾告訴我,人的一生中做不了多少有意義的事,他已經58歲了,離退休還有兩年,能在有限的時間裡讓這裡的少數民族群眾過上富裕的生活,是件很有意義的事。王廣峰說,他要等物流園的專案全部理順,等村民們的人均收入過萬元了,他才會離開拜格卓勒。

走在春光明媚的街道上,回憶著那次的採訪經歷,像是處處在提醒我,拜格卓勒的物流園就要開工建設了,王廣峰的住村夢就要實現了。當然,我也不會忘記,我們曾相約拜格卓勒,等到物流園建成的那一天,我還會到那裡採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