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在幼小銜接活動中的講話稿

欄目: 科教文衛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3.02W

各位爸爸媽媽:

在幼小銜接活動中的講話稿

下午好!感謝新惠幼兒園的領導給了我這個機會,能跟在座的爸爸媽媽們一起聊一聊孩子的家庭教育、幼升小的入學準備和入學政策的話題。

首先,分享一點我作為一個母親,在兒子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經歷和感悟。在大家看來,我是一位老師,也許你會據此推想,似乎我也應該是一位比較出色的家長,但是說老實話,作為一位母親,我對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領悟卻是比較晚的,正因為沒有及時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曾經一度體驗到失敗和愧對兒子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由於一些不可預知的原因,我兒子早產了一個月,小時候體質很差,經常在各大醫院之間來回奔波,吃了很多苦。其次,產假過後,我連續兩年都在畢業班任教。當然,教畢業班確實忙,但最關鍵的是自己主觀上對家庭教育,尤其是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缺少必要的認識,所以只顧自己埋頭工作,把兒子交給了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自己很少去過問,很少與他有情感和語言上的交流,也很少帶他出去見識大自然,接觸人群,以至於孩子到幼兒園報到時,老師跟他說普通話,他居然聽不懂,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用普通話與他交流過。到了幼兒園以後,兒子的問題暴露得就更多了:不能獨自安靜地入睡,喜歡趴在地上,上課、做事情很不專心等等。最突出的是性格很內向,不善於與人交往。在接送他的時候,讓他跟老師打個招呼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這樣的現實讓我不得不反思和檢討自己對孩子早期教育的忽視,在幼兒園老師的引薦下,我開始閱讀一些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知道其實0—3歲是孩子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時期,此時的教育對他們智力的開發,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是,當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兒子這段“黃金教育期”。當時,我最真實的想法是:這個社會上做什麼工作都需要經過上崗培訓,為什麼做父母這麼重要的工作,卻沒有上崗培訓呢?

抱著“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想法,我開始了作為一個媽媽的學習,除了閱讀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雜誌,吸收其他家長的經驗和教訓以外,對於自己的兒子,也進行了全方位的關注和補救。但孩子自小養成的一些壞習慣要想在短時間內得到徹底扭轉,是非常艱難的,這不僅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和孩子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改進教育方式,因為只有在父母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才能發現並肯定孩子每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才能包容孩子很多壞毛病的反彈,並繼續給予孩子支援的力量,幫助他堅持不懈,養成一個個好習慣,來替代原來的壞習慣。另外,在接受新知識和遵守紀律方面,早產的孩子小時候的確會欠缺一些,這是我通過在教育學生和輔導兒子的實踐中,獲得的認識。今天,我把這點認識傳遞給在座的爸爸媽媽,也希望給家裡有早產孩子的爸爸媽媽一點思想準備。這不是孩子努力不夠,的確是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影響了他,希望保持良好的心態。不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早產帶來的不利因素會逐年減少。

我在教育自己兒子過程中的真實經歷和體驗,讓我感覺到:做老師的,不等於會做父母,而且我更深切的體會是——對於孩子來說,其實“父母”這個角色比“老師”的角色更重要,因為老師關注的往往是大多數,做不到每一個;而如何做好父母,也遠比如何做好老師更難。

因此我認為: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作為孩子本身,的確需要有一些思想上、心理上、行為習慣上的準備,但需要準備的絕不僅僅是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就是說,我們每一位父母都必須和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成長,孩子才能發展得更健康。這樣說的意思並不是指家長要跟孩子一起去學習漢語拼音、加減乘除等書本上的知識(如果你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需要學習,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學習,但這頂多只是家長需要學習的一小部分),我的意思更多的是想表達:作為家長,需要不斷學習科學教育孩子的理念、方式和方法,並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更新理念和方式方法。因為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比如,孩子在低年級時,會面臨如何適應國小生活、如何在一個新的集體中,與新同學友好相處等問題;在中年級時,會面臨如何抵抗電視、電腦、手機等的誘惑,如何保持學習興趣,如何應對逐漸加深的學科知識等問題;孩子進入高年級後,你會發現,他們不願意聽你說話了,有事沒事總喜歡跟你對著幹,還動不動就嚷著要離家出走等。所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會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將會面臨如何去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的考驗。

如果父母在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方面有過學習和思考,那麼在父母的幫助和引導下,孩子會解決得比較好,身心都能發展得比較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壓根就沒有過學習與思考,那麼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父母可能就選擇了責怪批評否定的方法,以為這就是有效的管教方法。殊不知,批評指責否定這樣的方法如果用多了,將會讓孩子產生逆反情緒,不僅不利於他們解決問題,而且可能會使問題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影響到親子之間的感情。很多問題看起來出在孩子身上,其實根子卻在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身上。與其等問題出現了,鬧大了再補救,不如現在就準備起來,準備什麼——準備好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國小生家長。

剛才給各位家長下發的《家庭教育報》是我們學校組織家長學習的渠道之一,你可以帶回家閱讀。當然,如果你想學習,渠道是多方面的,學校會組織一些學習與培訓,一般是家長自願報名(課件打出家長學習的照片)。除此以外,社會上也有一些機構會組織一些公益性的家庭教育報告會,如無錫市圖書館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父母沙龍活動,以下是最近的活動:

主題:如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時間:4月22日(週日) 9:30-11:00

地點:無錫市圖書館一樓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

主講:張x

張x,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無錫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特約輔導員,江蘇省心理學會會員,翻譯出版、發表有多部專業著作和學術論文,擅長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

後續活動:

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XX年5月20日(週日)上午9:30-11:00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XX年6月17日(週日)上午9:30-11:00

聯絡地址:無錫市鍾書路1號(太湖廣場南)

建議在座的各位家長可以關心一下無錫市圖書館的網站公告,儘量抽一些時間去聽一聽,學習學習。實踐證明:善於學習、反思與改進的家長,一定會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有方法,更有智慧,也更有效果。同時,無錫市圖書館一樓有無錫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如果你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你無法幫助他解決的問題,需要專家指導,你可以向他們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安排心理教育專家與你面談,幫助你和你的孩子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而且這些服務都是公益的,免費的,只要你提前與他們聯絡,並約好時間。我認為:當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學會藉助外力,學會求助,也是智慧的表現,我給大家留個無錫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的聯絡電話:85757626,85757830—8104/8107 , 網址:

以上是我想講的第一點,也是我今天分享的最重要的一點,概括地講,(課件出示)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父母是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的人,

父母的角色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如果父母的角色被替代或缺失了,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心理或行為問題,有的在成年之後都會被童年的心理陰影籠罩,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鑑於此,我們認為:作為父母,要時時注意學習,提升我們自己,很多時候,父母的觀念改變了,或者教育方式改變了,孩子的精神面貌也就隨之改變了。

下面簡單講一下在幫助孩子適應國小生活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供各位家長參考:

(一)生活習慣和能力

1、調整作息時間,使生活養成一定規律。

為了使孩子較快地適應國小的生活,家長要適當地延長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每天晚上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看一會兒書,或者可以與孩子一起講講故事,到8點左右上床,睡眠時間保證在10-11個小時,這個暑假,可以逐步減少孩子午睡的時間,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

2、培養獨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

進入國小後,孩子需要獨立去應對和解決的事情增多了。因此,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學會想辦法解決,或者學會用語言表示求助。要有時間觀念,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在日常生活中,要讓他們學會自己穿衣服繫鞋帶,洗臉刷牙;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毛巾、手帕等;學會自己收拾玩具、書本等;學會自己獨立、專心地吃飯,不邊吃邊玩;學會在普通的廁所中大、小便,上課時如果急著要大小便,學會舉手向老師說明。

3、培養規則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能力。

在集體生活中,孩子首先要學會的是遵守集體的規則,包括學校裡的紀律、生活中的交通規則,遊戲、玩耍時的規則。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需要家長認真配合;一是需要家長重視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如在家裡,告訴孩子在哪兒拿的東西應放回到哪兒,到吃飯的時間就是放下一切事情吃飯,在馬路上,教孩子認識斑馬線、紅綠燈,注意觀察馬路上車輛、行人的通行秩序,讓孩子知道在集體中、社會中生活必須要有規則;二是要幫助孩子不折不扣地遵守規則,首先父母自己要帶頭遵守規則,不能自己才定的規則,自己帶頭破壞,另外,在馬路上行駛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三是要讓孩子知道違反規則的後果,有時也需要讓孩子體驗違反規則的後果。

4、培養孩子學會正確的交往。

家長應注重培養孩子的交往意識,鼓勵孩子與人交往,教會他一些交往的技巧。遇到困難,學會尋求老師的幫助,通過與同伴的交流,共同解決難題。和同伴發生糾紛時,家長要以冷靜的態度,詳細瞭解情況,引導孩子學習正確處理與小夥伴之間的矛盾;學會主動尋找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做朋友,並學會謙讓、包容,與同學友好相處。

(二)學習興趣和能力

1、培養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他們探究新事物的動力。一年級的新生,年齡小,興趣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最大。為此,家長應充分利用孩子成為國小生時感到自豪的積極心理因素,激發孩子的學習慾望,因勢利導地給孩子講做個國小生的光榮與責任。適當滲透一些進入國小後,學業上將面臨的一些負擔,並引導孩子樂觀對待,讓孩子自信通過努力是完全能夠克服的。不強化學業負擔很重,國小生生活得都很痛苦這樣的觀點。

2、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興趣是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學習好還必須有個正確的學習態度,所以,入學前要教育孩子做每一件事時,都要認真、負責,把一件事從開頭做到結束,以便在進入國小後能以積極的態度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大有好處。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比獲得知識重要得多。在這裡,建議家長在孩子即將升入國小之前,著力培養孩子如下的學習習慣:

(1)專心聽故事,喜歡閱讀的習慣;

(2)愛想、愛問和樂意口頭表達自己想法的習慣;

(3)愛護書本及學習用品的習慣。

(4)倘若家長要教孩子寫字的話,要注意教給孩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無論培養哪種習慣,都必須十分重視第一次,也就是說,第一次教給孩子的一定是規範的,正確的。因為孩子在學習新本領時,對於第一次接觸新本領的印象特別深;如果第一次你教錯了,或者由於你的疏忽,孩子做錯了,過後再去糾正,會比一開始就做對難一點。另外,養成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需要每天去做,並長期堅持。小孩子的習慣是否能養成,其實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和持久心。

最後,跟大家介紹一下孩子入國小需要具備的條件

1、孩子的年齡達到法定入學年齡:

戶口簿、出生證明

2、有參加接種、體檢等的材料

兒童保健卡

以上兩條是所有孩子必須具備的上國小的條件。另外,學校在招收本地孩子的基礎上,若有多餘的學額,可以解決部分符合外地孩子入本地公辦學校政策的適齡兒童的上學問題。因為每一年的招生政策都會有新的調整,所以我現在介紹的只是去年的入學政策,今年的政策尚未出來,希望家長關注新的政策,以下是外地孩子入本地公辦國小需具備的條件:

3、居住在本校學區範圍內

父母居住證(居住地址在學區範圍內)、沒有居住證的提供暫住證(地址在學區範圍內),正規的租房合同

4、孩子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

獨生子女證,或者符合當地計劃生育政策的材料,如二胎準生證等;

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在無錫辦理的)

5、父母在本區有穩定的工作

父母雙方與用工單位簽訂的用工合同;

提供社會保障證明(主要是社保卡,至少連續繳滿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