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組長的發言稿(精選5篇)

欄目: 講話稿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15W

關於組長的發言稿 篇1

各位老師們好!

關於組長的發言稿(精選5篇)

今天和大家談論的是“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自x年年我校承擔武漢市重點課題《綜合性學習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策略研究》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對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在這兩年的研究中我們有了一些思考和做法,借這樣一個機會給大家交流。主要談三點:

一、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識

那麼首先請老師們看一段話:

中國人講名不正,言不順。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在教材中處的位置,所佔得分量,特別是考試不涉及無不體現出這困窘,雖學生喜聞樂見,實踐亦證明受益無窮,然只要其不在考試這根指揮棒的範圍內,家長不認可,管理部門不重視。學生也會在越來越重的學習負擔下予以放棄,使之流於形式之中,最後不得不與過去一些好的嘗試一樣終成鏡中月,水中花。

這段話是在課題研究活動的反饋表中吳文斌老師寫下的。我想這不僅僅代表他個人的觀點,從某種程度上講,許多教師也有類似的想法。包括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確實處於尷尬的境地。楚天金報的一名記者在採訪我的時候問過我,為什麼x年新課程改革頒佈的內容到現在還實施起來這麼困難?我當時的回答就是:不考!可能我們的認識有些片面,但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考起來不要。

但在這段話中我們還看到一點,那就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喜愛的,是讓學生受益無窮的。而這一點是我們學校每一位教師都切身感受到的,它遠比課程標準中寫到的關於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意義更真實。當孩子們演完課本劇跑到我們跟前問下次什麼時候能再演時,當辯論賽上孩子們雄辯滔滔時,當拿著自己稚嫩的研究報告得意的彙報時,當看到自己的手抄報被貼在櫥窗興奮不已時,我們感受到“喜愛”“受益無窮”這兩個詞語厚重了,兩年課題研究活動讓我們真正解讀了課程標準,解讀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意義。

華東師範大學巢宗祺教授說:“語文綜合性學習已經邁出了有力的第一步,沒有任何理由停步甚至倒退。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該繼續在積極探索的道路上,踩著穩健的步伐去收取最大的教育效益。”所以,雖然現在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有著許多困難,但我們只要堅信“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我們就應該認真的去實施。當然從認識到實踐還有一段更艱難的路程。

二、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困惑與對策

教師們在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發現非語文因素的過多介入,有的課根本不像語文課。那麼,綜合性學習究竟是語文學習還是綜合科目的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為主體,各科相輔助的綜合;首先是“語文味”,其次是“綜合性”。“語文綜合性學習”儘管注重綜合,把自然、社會、人類歷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但它首先應該姓“語”,即不管我們的學習活動涉及到哪個領域,哪門學科,採取哪些方式,其落腳點都在“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不是對其他學科知識的掌握。由此可見,“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各門學科的整合學習,而是帶有綜合性質的語文學習,一切均以語文學科的目標、特點和性質為出發點來進行才是正道。因此,可以這樣說,“綜合性”帶給了語文學習無限的空間,而“語文味”帶給了綜合性學習獨特的意味。試圖綜合一切的學習,極易導致學習結果大而空,使語文教學走進“肥他人田”而“荒自己園”的歧路中。

我們認為不管是哪一種主題的綜合性活動,它必然應是語文學習,其目標仍落實在“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其目的是為培養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聽說讀寫能力服務的,而這一點才是語文綜合性學習之“本”;其次才是綜合性學習。

例如我們設計了專題“語文與生活”後,不管我們以何種形式的活動,如採訪、拍攝等,都應圍繞語文進行一一採訪,應先把編擬採訪提綱作為重點;拍攝,應將拍攝後給畫面配上簡潔、生動的解說詞當作重點。通過活動既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豐富,更要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合作,培養其探究能力。所以我們進行語文綜合性教學時,既要從生活、社會中選取豐富多彩的專題,設計形式活潑的學習模式,也要注意一切的形式都必須為內容(最終目的)——語文服務,即必須對每一個學生的語文成長與發展負起責任,以免華而不實。

顯而易見,這一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單元結構。將單元進行整合,改為圍繞主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單元中的三篇課文是提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的,但開展活動的材料不限於此,學生還可以自己動手去搜集,教師也可以做補充。這樣的整合,很大的拓展了教學單元的空間,又是一個充分體現綜合性、實踐性和學科性的語文活動。因為,它的內容是“語文”的,學生是圍繞“課本劇”這個主題蒐集資料,開展活動;它的形式是“語文”的,編寫劇本,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劇本的表演,都是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語言文的綜合運用;同時它又是超越“語文”的,通過活動,學生的組織策劃能力,合作精神,分析能力,交際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鍛鍊。類似這樣的主題單元還有三年級上冊的《身邊的文化》,四年級上冊的《書中的動物》,五年級下冊的《美妙的月亮》,六年級下冊《走近魯迅》。

此外,課題組的陳紅霞老師的反思中一段話為我們提供另一種做法:

無論是什麼內容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想紮實的開展下去,說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相當多的。感覺平時似乎不太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其實,結合語文課本,結合學校及社會資源,我們可開發的資源很多,有些內容甚至比課本上的更實用。老師們完全可以開啟思路,開發出更適合年段學生特點的,與本年級各科學習內容有所聯絡的,又是孩子們說喜歡的內容,替代書本上的內容,也未嘗不可。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也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單元整合主題,自行開發綜合性學習的內容;當然主題整合也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們儘可以結合文字,結合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開發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內容。

綜合性學習需要在課前作充分的準備,既有老師的準備,又有學生的準備。然而,現在遇到的困難就是學生作課前準備受到了家庭現有條件的限制,課外書少,沒有電腦,家長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等。使得課前的蒐集資料成了少數孩子的事情,而且資料的重複率高,因為來自同樣單一的課外書。

這個教師談到因為家庭條件有限學生沒有蒐集資料,綜合性學習進行很難。那是不是說綜合性學習活動只是適合一部分學生完成的學習活動,在條件有限的農村或者貧困地區就無法開展綜合性學習了呢?其實不然,課程標準中對語文課程資源是這樣闡述的: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蹟、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這說明語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問題出在教師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以下有幾個例子:

我校課題組陳紅霞老師在開展二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活動《學校的樹》時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帶著學生參觀校園的每一種樹木,讀一讀樹牌,摸一摸樹葉,抱一抱樹幹。參觀完後學生認識了不少樹木。一個學生在使用工具書的時候,發現典中也有對樹木的介紹,而且又簡潔又清楚,十分適合二年級的學生閱讀。於是教師通過工具書讓學生對自己喜愛的樹木進行進一步的瞭解。在隨後的給樹設計名片中,學生寫的非常精彩。

三、綜合性學習需要怎樣的備課組

綜合性學習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內容的綜合,能力的綜合,還體現在人員的綜合上。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每個人都是一個課程資源,怎樣有效的整合這些課程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是我們備課組的主要任務。語文綜合性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綜合,它克服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中忽視語文與其它學科之間、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絡,倡導綜合化學習。

《語文標準》基本理念提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語文實踐能力。”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範圍包括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他們學會在各個領域用語文,在運用中進一步學好語文,通過在不同學科領域的綜合,加強學科綜合對語文能力的催生與發展作用。

整合就是將系統中的相關要素經過整理、組合、協調,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重組效應,從而發揮出系統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內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間的封閉狀態,促進各要素之間的優勢互補,發揮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作用。課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門課程之間的封閉狀態,加強各門課程之間的溝通和互補。例如,在語文課程學習中,可以利用美術的直觀形象功能、音樂的薰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計算機網路蒐集資訊的功能來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1、橫向整合。所謂橫向整合就是打破班級界限,在綜合性學習中充分利用每個教師和學生的資源來開展活動。例如我校六年級備課組在開展“讀三國”中,讓擅長曆史的吳文斌老師登上校園講壇,為六年級的學生講述三國人物。還比如五年級的表演課本劇,讓每個劇組走出班級,在年級中一絕高下;研究性學習活動後的成果還可以走近其他班級進行彙報;年級的展覽會等等。

2、 縱向整合。所謂縱向整合是打破年級界限,備課組之間的研究。

比如:二年級綜合性學習《有趣的節日》

和同學們一起,分別扮演“眼睛”、“耳朵”等不同角色,演個小節目。先做好準備:1、分別做畫有“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的面具。2、按照下列提示,為角色編臺詞。扮演的角色在臉上什麼位置?負責什麼工作?最喜歡做什麼事情?最不喜歡做什麼事情?

三年級綜合性學習《演成語故事》

我們讀過《狐假虎威》《自相矛盾》等許多有趣的成語故事。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成語故事進行表演。你可以一個人表演,也可以和同學合作表演。

四年級綜合性學習《演課本劇》

你也許想為《巨人的花園》中的巨人設計一頂好看的帽子;你也許想模仿巨人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你也許想像花園中的花兒一樣,朗朗大笑。沒問題,趕快行動吧!大家一起演一演《巨人的花園》也可以演自己感興趣的故事。

五年級綜合性學習《表演課本劇》(同上)

六年級綜合性學習《犟龜》課本劇編寫

以上是鄂教版教材中分別在不同年級出現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很容易發現其相同性。都是開展課本劇的編寫表演。此外還有三、四、五、六年級都有關於調查研究的活動,我們只有開展縱向的備課組研究才能確定每次活動的目標,教師指導的方式。

關於組長的發言稿 篇2

各位同仁:

上午好!

今天是個很特別的日子,2561年前的這一天,我們的教壇先儒——孔子呱呱墜地,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明唱響了一道梵音。2561年後的今天,監利教壇的語文精英們,在梅子小姐的精心組織下,聚集一堂,為振興監利教育,勾畫國中語文的美好藍圖斟酌損益、獻計謀策。這時間真是機緣巧合,我想,若不是李教研有意為之,就一定是孔老夫子冥冥中的一種期待。他一定希望今天的這場會能取得圓滿成功,成為監利教育的一大盛會,造福桑梓的一大幸事。

今天到會的,都是監利教壇英才級的人物,屈指一數,才華橫溢的黃曙光來了,風流倜儻的萬曙光來了,身懷獨門絕技的小將羅靜來了,縱橫教壇近三十年的老將劉迪文來了,十年前就站在樓頂吹喇叭——名聲遠揚的李芳模來了,百變書生李茂國也來了,還有很多久聞博名卻未幸會的舊儒新秀也都來了,真個是高朋滿座英豪薈萃,群賢畢至人氣沖天。

在座的各位,無論學識、人品、才幹、成就都在我之上,都是各學校語文學科組的領袖,指揮著一個團隊,主導著一個區域語文教學的走向。雖然還眼下還沒修煉到魏書生那樣的級度,但也是各地小有名氣的趙教授、王秀才,雖然還不能像李鎮西那樣威震西北,名揚華夏,但也是坐鎮汪橋、名震朱河的一方人物。愛梅同志約我在今天的會上作個交流,本人深感才疏學淺,能力有限,言語零亂,汙人耳目,所以誠惶誠恐,幾欲推卻。但回頭想想,如此年輕漂亮的妹子,安排你做那麼一點小事就推三諉四,也太小家子氣了。再說,也不是交流什麼個人的教學經驗,工作成就,只不過把近些年來,實驗中學的老少爺們所做的事情清理一下,總結幾條,並不是讓我在這裡高唱紅旗譜。這樣想來,卻之不恭,也就打消了溜號的念頭。

咱們今天這個會議的主題是:聚焦課堂,立足有效,提高質量。這十二個寫來容易,做來真的很難,特別是我們語文學科。怎樣的課堂預設是有效的,怎樣的雙邊互動是有效的,怎樣的教學效果才算有效,這都沒有一個定量,沒有一個標準,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去摸索,去把握。這些年,實驗中學,還有很多兄弟學校都在這方面下了氣力,進行過研討,也做出了一些成績。這裡,我謹代表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將我們這些年來的一些作法向各位同仁作個彙報,不周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要談實驗中學的語文教育之路,我想有必要對當前的語文教育現狀作一番探討。葉聖陶老先生曾說:若要問我語文怎麼教,我也不知道。葉老的話很坦誠,透著這樣一個意思: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教育方法,沒有拿來就能用的教學模式。教育有它的特定規律,但沒有放之四海皆可用的標準。前些年,我們監利,乃至全國的很多學校都很崇尚取經,搞什麼內聯外引,轟轟烈烈的學洋思,學杜郎口,搞什麼先學後教、三三六模式,但我們都只學到了人家的皮毛。我覺得不是人家沒有把經驗教我們,而是我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還存在問題。一樣的教育規律,一樣的課堂模式,但沒抓住實質性的東西,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那麼,我們當前的語文教育存在什麼問題呢?我想,扼住語文發展命脈的問題有兩個:思想認識不清,學研氛圍不濃。

先說說思想認識不清

1、對課改、大綱的認識不清

我們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所培養的人究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質量規格?這是課程改革的現實起點,也是我們在教育實踐中要深思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李連寧司長說:“課程不改不行,但如果教師的教育理念不改,課程改了還是不行。”這話裡透首一種憂患意識,對我們這些施教者的憂患。

葉瀾教授有過一段精闢的論述:“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新,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

他告訴我們:在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應學會傾聽、溝通、尊重學生,學會向學生學習。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發現的目光看待課堂,用平常的心態看待課改,要大膽地解放思想,將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聚焦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化為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願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要自覺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發展。

這些理論上的東西,每一個教育人看起來都知道,但真正能站在實踐的高度進行認識的卻很少。現實生活中,很多學校都還是唱著素質教育的調,走著應試教育的路。總擔心解放教師的思想就是解脫了教師的責任,解放學生的思想就是放鬆了對學生的管束。很多教師也很難從臺上走到臺下,從施教者變成合作者。老師們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提升不了教學質量而用固有的經驗去組織教學活動。在教育的旅程中,我們似乎都活得太累,不夠灑脫。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泰戈爾的一句詩:天空中不見鳥的影子,但我已飛過了。我想,我們缺少的就是飛鳥的那種超脫、灑脫,我們做不到那一點,我們的教育教學就難免不可逾越的鴻溝。

2、全面提高的理念落實無方

時下里,很流行這樣一句話: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三個詞語,三種排列,透出的卻是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但大家同樣知道,當前的校際競爭非常激烈,優質生源紛紛湧入翔宇國中後,各公辦學校早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陝甘寧邊區。學生數量銳減不說,還均以中低層的學生為主。尖子不尖,學生的兩極分化還非常嚴重。作為語文,問題尤顯突出,拼音不過關,別連篇,閱讀無方,文墨不通的學生一抓一大把。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怎樣去落實關懷每一個學生?怎樣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確保高分層,提高臨界層,穩定中間層的基礎上,又怎樣去提升低分層學生?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特別是在教研室的評估開始實行低分一票否決制的今天,我們的應對方式顯得蒼白無力、低效無奈。

3、進行教學反思的意識淡薄

孔子說過,一個成功者,一定是一個“吾日三省吾身”的人,作為一個教育者,進行的是心靈的播種,思想的耕耘,精神的開拓,反思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魏書生說他從教三十年,一直在堅持記日記,一本教學日記,一本教育日記,他將日記喻為道德的長跑,認為每天抽空記點日記可以“沉澱內心的嘈雜,守住心靈的寧靜”,他的兩個日記本,一個積累了60多萬,一個已是近百萬,這些日記記錄的都是教育教學中的酸甜苦辣、成敗得失,這些日記促進了他對教育教學的反思,也為他獨特的教育理論提供了實踐依據。

朱永新教授也強調:寫反思只是形式,但“寫”帶動的卻是閱讀,是思考,是實踐。閱讀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如果每個教師每天都能記點東西,教書育人怎麼可能不得心應手。

但是反觀我們自己,有多少教師去思考過,動手記錄過?很多人甚至是年終的個人總結都懶於提筆,滑鼠輕輕一點,一切ok。

再說說學研氛圍不濃

1、理念陳舊,學習意識欠缺

溫總理曾號召我們開展全民閱讀,構建一個全民閱讀的學習型社會。他說:“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的傳承靠什麼?靠閱讀。閱讀決定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閱讀關係著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可是,我們有多少教師能做到自覺學習,有目的地閱讀?

曾特別關注過一位教師的作文教學。該教師常常以“優秀作文選”中的佳作來衡量學生的習作,以成人化的眼光、以一種共性的語言、共性的標準來評判學生的習作。教師常從構思、立意、條理,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等各方面,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全方位的“敲打”,他的評改,盡是找“毛病”,最後的幾句評語也是乾巴巴的,諸如:立意不高,文句欠佳,條理不清,構思老套,題材陳舊……他實施的這一套,應該早就作為城南舊事,塵封於歷史的故紙堆中去,可竟然還暢行於他的課堂。可以說,那種陳舊的作文評改不僅打擊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對“優秀作文選”產生了一種依賴心理,還讓學生對作文產生了一種畏難情緒,覺得作文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就完成背離了新課程中所提到的,評價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作文評價,並不是評判學生能力的高下,而是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

2、能力不強,活動組織不力

魏書生說:“同樣是課堂,有的老師視為畏途,有的教師視為樂園。同樣一篇文章,一位老師講,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忽而眉飛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換一位老師講,學生學得索然寡味,忽而閉目養神,忽而驚覺欠伸,上課簡直成了受罪。課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於老師的功底不足,能力不能。”

這幾年,我們監利正在推行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新教育的追求只有一個——讓所有師生都能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一直認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以活動促發展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理念落到了實處,語文教育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但是,綜觀三年來的成效,我們真的將新教育的理念落實到了教學之中嗎?我覺得沒有。我們很多同志遇到綜合性學習內容就繞道走,那種主題活動、辯論賽三年下來,組織不了一次,我們的教師還沒有達到“幸福”的境界,學生也就沒有幸福可言。

3、單兵作戰,協同能力較差

面對新課改,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識,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但也離不開同伴的合作。集體備課,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有多少學校能持之以恆,做真正落實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規範地開展活動?沒有協同意識,惰性十足,這也是制約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我校九年級語文組的同志曾嘗試過集體備課,常聚在一起,相互聽聽課,談談班級的管理問題、課前的教學設計、課中的疑難解答,有很多次,我都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有教師提出,學生年級越高,舉手回答問題的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常常無奈地採取“點將式”“火車式”等方式提問,這一現狀該如何改變?有老師就嘗試著進行改革,提出“無需舉手,自由發言”。這樣操作看似使課堂氣氛變得輕鬆了不少,但又帶來了新的問題:有時,一個問題同時有幾個同學爭著發言,有時卻冷場……這樣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我們人人都曾關注過,但思維的火花,總是一閃即逝,沒有得到深化。即使最終有人能進行一番深入的研究,但於整個教研組來說,也出不了集約化的成果。我們缺乏領軍作戰的將帥,缺乏協同作戰的能力。

關於組長的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記憶中的春節是闔家團圓、走親訪友其樂融融,而今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當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居家防疫、線上拜年成了最熱的關鍵詞,當我們還在家中心懷恐慌,不少英雄的身影已經逆行而上,為了祖國大地的安寧,人民身體的康健,他們奮勇前行無所畏懼,因為這“疫”路上有你,我們堅信寒冬終將過去。

致敬最美逆行醫護人員。當疫情的號角吹響,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一張張返程票、無不詮釋著救死扶傷、為生命護航的天使情,他們主動放棄那原本就少的可憐的休假,告別父母、愛人和孩子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一縷縷剪去的秀髮、一道道勒出的傷痕無不昭示著黨員的職責與使命,他們也會有疲勞也會有牽掛,但疫場就是戰場,他們全副武裝不捨晝夜的奮戰,讓我們記住了那一張張看不清的臉,也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勇往直前。

致敬最帥逆行建築人員。他們是城市的建設者,是質樸的勞動者,17年前,當非典來襲,他們僅用七天七夜就建成了小湯山非典醫院,為接納救治病人立下戰功,看今朝,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僅用十天火神山醫院完成竣工並接納患者,這背後隱藏著建築工人們的辛勤汗水,還有設計師黃錫璆博士的默默付出,並強調他們是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爭奪生命,要把這裡建成遏制疫情蔓延的“安全島”,如今他們不辱使命。

致敬最靚逆行基層幹部。他們是奮戰在最前線的宣傳員、排查員、守護者,他們沒有制服警服、隔離衣,更沒有專業的N95,有的只是一個紅袖章、一個口罩、一部手機,他們沒有執法證、沒有資格證,有的只是群眾們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和沉甸甸的責任

恩格爾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段時間我們目睹著一個個生命的逝去,一位位勇者的逆行,見證著生死分離,期待著柳暗花明,我始終堅信,在資訊及時公開的輿論氛圍下,這次戰役的勝利終將屬於我們,因為這“疫”路上有你,寒冬終將過去。

關於組長的發言稿 篇4

各位領導、全體黨員、村民代表:

大家好!

作為我們※※村新一屆村委會班子成員的候選人,今天能夠在這裡做競選村委會主任的競選演講,我的心情既感到榮幸激動,又感到責任沉重。

在今天這樣一個嚴肅的場合,我不敢慷慨激昂地做什麼競選演講,因為,作為一名普通的※※村人,此前我還沒有為養育我的家鄉以及關心、支援我的父老鄉親做更多值得說的事情。我同時不想冠冕堂皇地做多少任期內的承諾,因為,面對全村老少的信任和期望,我只有滿腔的工作熱情,時刻準備著為我們村的長遠發展付出實實際際的行動。

這次能夠得到絕大多數群眾的推選,我確確實實地感到心潮澎湃,感慨萬分。在今天這樣一個神聖的時刻,我只想把我的心裡話說出來,把我甘願為全村父老鄉親們做些事情的心願講出來,希望能夠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支援。

我屬於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青春年少時家境貧困,也曾種地務農,也曾在村辦企業勞動,和許多人一樣,心中時刻都縈繞著一個脫貧致富的夢。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給了我們走出困境的良好機遇,這些年來,承蒙上級有關部門和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關心,尤其是咱們淳樸善良熱情厚道的父老鄉親的支援和幫助,我自己辦起了企業,並且一步一個腳印得到穩定和壯大,具備了一定的規模。

老實說,我有自己的事業,也曾有過一輩子沿著這條個體私營經濟的路子走下去的設想和打算。對於我競選村委會主任,當一名村幹部,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一定存在有一些議論。有人會猜測我當這個村官的動機到底是什麼,也有一些好心人勸我不要攬這份恐怕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是的,在面臨這個在我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抉擇的時候,在新一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到來之時,面對眾多村民的推選,我想了很多很多。如果從我個人事業和利益的角度考慮,我完全可以選擇放棄。但是,一直以來一種盼望著能夠為村民做更多的事情、儘自己綿薄之力的強烈願望驅使著我,使我堅定了競選的信念。我想,個人富裕不算富,只有全村人都走上小康之路才算富!是※※村的山水養育了我,全村父老鄉親對我的期望很厚很遠,而我回報以村人的,至今還很少很輕。人生在世,就得要有一種精神,要懂得感恩,懂得奉獻,要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因此,我毅然走上了這個競選的舞臺,不為別的,只想為全村人實實在在地做一些事情,只想用最大的能力回報以信任和支援自己的父老鄉親。

各位領導、黨員同志們、全體村民代表,我深深地感到,當村幹部難,當一個能夠聚人心,得民意,能夠讓百姓滿意,令群眾放心的村幹部更難。有句話說得好,叫:給了舞臺,就要唱好戲。我是抱著一種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人服好務、辦好事的心情來的,如果我能夠得到群眾的信任和認可當選,那麼,上級黨組織和全村父老鄉親對我的信任和期待就是我幹好工作最大的精神動力,也是我當好一個村幹部的力量源泉。我想,組織和群眾既然選擇了我,我既然選擇了為全村人服務和奉獻,那麼,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就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拿出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勇氣,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村黨支部、村委會班子成員一起,克服重重困難,排除種種阻力,搞好我們※※村的穩定、發展大業。我將本著上為支部分憂,下為百姓解愁,全心全意為全村人服務的信念,懷著一顆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平常心,撲倒身子為集體,實實在在為百姓,全力以赴抓穩定,一心一意謀發展,組織和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當一名“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的合格村幹部。同志們,如果能夠當選,我想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開展工作:

一、抓穩定建立和諧氛圍。我會主動地向老幹部們學習請教,充分聽取廣大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廣開言路,瞭解民情,體察民意,取長補短,不斷充實、調整、完善和提高自己。要把全村幹部群眾團結起來,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行動上形成一致,營造一種和諧向上的氛圍,按照法制、有序的軌道開展各項工作,村幹部身先士卒、一心為公,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把我們※※村建設得更加美好!

二、做表率建設務實班子。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上級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一切工作以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辦村民所需,當好廣大村民的代言人和帶頭人,建設一個凝聚人心、務實求真的堅強班子。

三、抓公開打造透明村務。在村黨支部的領導監督下,在全體村民的支援和監督下,進一步地規範和完善村民自治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推行並真正落實好以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村務公開制度,用幹部自身的清白,給百姓一個明白。

四、引資金構築多元經濟。想方設法創造寬鬆的投資環境,積極吸引外來資金,併為村民投資辦廠、開店、發展種植、養殖業等儘量地提供條件和優惠政策,在幫助村民投資貸款、建廠選址、擴大規模、引進技術、人才等等各方面提供服務,逐步實現主導產業健康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迅速壯大、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村民安居樂業的寬裕型小康村經濟發展目標。

五、辦實事健全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搞好經濟建設,確保全村經濟穩定增長,社會安定團結,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村鎮建設面貌不斷改善,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社會各項事業明顯進步。尤其是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使那些貧困家庭、殘疾人、孤寡老人、助學兒童得到應有的救助,使他們儘快擺脫困境,實現共同富裕。

六、謀發展堅持開拓創新。認真落實各項文明建立、文化教育、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目標任務,硬化軟環境,注重抓發展,做到長規劃短安排,各項工作不落後,各項事業爭一流,營造文明、和諧、安定、活躍的良好村風,努力使我們※※村建立成為寬裕型小康村、文明村、教育先進村、綜治達標村。

無論完美的計劃還是良好的願望,都需要腳踏實地地以務實的精神付諸實施,都離不開堅強的物質基礎做保障,都離不開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村幹部之間的相互配合,更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援和一致努力。以上打算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認識和想法,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各位領導,同志們,我不想做許多不切合實際的口頭承諾,也沒有目標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什麼樣的村幹部,我只想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只希望用實際行動把自己的願望變為現實。最後,我只想向全體村民說一句話,那就是:給我一次機會,還您一個滿意。

謝謝大家!

關於組長的發言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對烈士們的無限崇敬之情來到了烈士陵園。為那些因正義而犧牲的烈士拂去塵土,憑弔烈士的英魂,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想,我們的這些烈士們,他們的肉體雖已逝去,但他們那可貴的、崇高的精神卻像一團巨火燃燒著,永不熄滅。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我們宣恩的多少英雄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終身。

烈士們不是屹立在高山巨嶺上的巨鬆,而是遼闊平原上的一株小草——為大地增添一筆綠意。

烈士不是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石像人,而是平凡道路下的一顆石子——為繁忙的交通奉獻所有力量。

烈士不是攀權附貴的小人,而是力爭上游的君子——為心儀的祖國貢獻出全部生命。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勳,革命先烈你們安息吧!

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