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3篇)

欄目: 國旗下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9.96K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3篇)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防治結核病,人人保健康"。

我們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小草發芽,樹木抽枝,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可是,令人厭惡的細菌病毒也開始悄無聲息地加速繁殖,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除了我們經常提到的流感、水痘、腮腺炎等外,其中也包括有死灰復燃趨勢的結核病,談到結核病,大家也許並不陌生,人類與結核鬥爭的歷史至少有兩千年。過去有一句俗話叫"十癆九死","癆"指的就是結核病;在文學作品中也有描述結核病的情節,如《紅樓夢》中就可發現17人有結核病症狀,其中最典型的是林黛玉死於肺結核咯血。

確實,在解放前,因為沒有特效藥物,結核病是不治之症,解放後,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結核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儘管如此,我國仍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發國家之一。

據20__年全國結核病 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約有5.5億人受到了結核菌感染,患病人數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度。近幾年來,我國一些地方在校學生中發生的結核病疫情有明顯增加趨勢,有的學校甚至在短時間內連續發現多例學生暴發肺結核事件,這不僅嚴重危害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因此,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是學生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一個主要任務。

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是結核病嗎?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結核。肺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病,是我國傳染病中的頭號殺手。

肺結核病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或者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染其他人。由於學生學校生活比較集中,如果有人得了肺結核,又沒有及早進行正規治療,很容易造成同學之間傳染。

咳嗽、咳痰、咯血是肺結核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如果連續咳嗽、咳痰三週不見好轉,或者咳出的痰裡面帶有血絲,就可能是得了肺結核。應該馬上到當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檢查治療。其它常見的症狀還有低燒、夜間盜汗、午後發熱、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等。

如果得了肺結核,就應該到結核病專業機構進行正規治療,只要堅持服藥6到8個月,90%以上的結核病人都是可以被治好的。那麼我們應當如何預防肺結核呢?

預防結核病傳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時發現和治好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具體有如下幾點:

1.及時發現並治療在校學生中的肺結核病人。如果發現連續咳嗽、咳痰三週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狀的學生,就要懷疑可能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報告班主任、校醫和學校領導,並儘快與家長取得聯絡,及時帶同學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檢查。

2.一旦確診學生或教職工得了肺結核,一定要休學或者休假進行正規治療,以免傳染其他同學。等到檢查確認不具有傳染性了,憑結核病防治機構的證明就可以復學。

3.積極開展衛生運動,改善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對教室和集體宿舍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對著他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笑。在咳嗽、打噴嚏的時候應該用手紙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結核病菌通過飛沫傳染他人。

5.加強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保證飲食營養和充足睡眠,保持心理健康,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發病機會。

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共同關注結核病,促進身心健康!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各位老師同學!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控制結核,人人有責》。

同學們,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結核病的常識: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結核桿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結核病在全球廣泛流行,嚴重危害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它曾經是危害人類的主要殺手,奪去了數億人的生命。

而學校是人口密集,傳染病多發地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結核病呢?

第一.要控制結核病的傳染源。我們最常見的結核病傳染途徑是呼吸道、消化道和面板。

第二.瞭解結核病防治知識。要懂得結核病的危害和傳染方式,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近距離面對他人打噴嚏或者大聲說笑。青少年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一旦發現有發低燒、夜間出虛汗、咳嗽、咳痰,二十多天不見好轉或者痰中帶有血絲等肺結核的可疑症狀時,應及時到結核病防治機構診治。

第三.要注意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的營養和睡眠,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提高抵抗力,減少發病機會。

最後,預祝老師、同學們都有個強健的體魄,更好的生活學習。、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7)班的小米,

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防治結核病,人人保健康”

我們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小草發芽,樹木抽枝,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可是,令人厭惡的細菌病毒也開始悄無聲息地加速繁殖,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除了我們經常提到的流感、水痘、腮腺炎等外,其中也包括有死灰復燃趨勢的結核病,談到結核病,大家也許並不陌生,人類與結核鬥爭的歷史至少有兩千年。過去有一句俗話叫“十癆九死”,“癆”指的就是結核病;在文學作品中也有描述結核病的情節,如《紅樓夢》中就可發現17人有結核病症狀,其中最典型的是林黛玉死於肺結核咯血。

確實,在解放前,因為沒有特效藥物,結核病是不治之症,解放後,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結核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儘管如此,我國仍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發國家之一。據20__年全國結核病 流行病學 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約有5.5億人受到了結核菌感染,患病人數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度。近幾年來,我國一些地方在校學生中發生的結核病疫情有明顯增加趨勢,有的學校甚至在短時間內連續發現多例學生暴發肺結核事件,這不僅嚴重危害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因此,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是學生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一個主要任務。

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是結核病嗎?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結核。肺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病,是我國傳染病中的頭號殺手。

肺結核病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或者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染其他人。由於學生學校生活比較集中,如果有人得了肺結核,又沒有及早進行正規治療,很容易造成同學之間傳染。

咳嗽、咳痰、咯血是肺結核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如果連續咳嗽、咳痰三週不見好轉,或者咳出的痰裡面帶有血絲,就可能是得了肺結核。應該馬上到當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檢查治療。其它常見的症狀還有低燒、夜間盜汗、午後發熱、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等。

如果得了肺結核,就應該到結核病專業機構進行正規治療,只要堅持服藥6到8個月,90%以上的結核病人都是可以被治好的。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預防肺結核呢?

預防結核病傳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時發現和治好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具體有如下幾點:

1.及時發現並治療在校學生中的肺結核病人。如果發現連續咳嗽、咳痰三週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狀的學生,就要懷疑可能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報告班主任、校醫和學校領導,並儘快與家長取得聯絡,及時帶同學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檢查。

2.一旦確診學生或教職工得了肺結核,一定要休學或者休假進行正規治療,以免傳染其他同學。等到檢查確認不具有傳染性了,憑結核病防治機構的證明就可以復學。

3.積極開展衛生運動,改善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對教室和集體宿舍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對著他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笑。在咳嗽、打噴嚏的時候應該用手紙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結核病菌通過飛沫傳染他人。

5.加強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保證飲食營養和充足睡眠,保持心理健康,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發病機會。

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共同關注結核病,促進身心健康!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各位老師同學!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4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結核病是一種在醫學上被稱為結核桿菌的細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中肺結核病最為常見。歷史上,結核病曾同天花、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一樣,在全世界廣泛流行。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佈發現結核桿菌,才給在世界範圍內控制結核病帶來了希望。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發現,1982年3月24日,由國際防癆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舉辦紀念羅伯特.科霍發現結核菌100週年活動。國際防癆協會的會員之一非洲馬裡共和國的防癆協會提議,要像其它世界衛生日一樣,設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這個建議被國際防癆協會理事會採納。

1993年4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倫敦召開46屆世界衛生大會,會上通過了“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要求世界各國採取緊急措施,積極與結核病危機作鬥爭,並希望加強對防治結核病的宣傳,以喚起各國對控制結核病疫情的高度重視。1995年底,WHO為了更進一步地推動全球結核病預防控制的宣傳活動,喚起公眾與結核病作鬥爭的意識,與IUATLD及其他國際組織一起倡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提高這個重要日子的影響力。

1996年2月8日,我國衛生部發文,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積極開展“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宣傳活動。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要的目的是動員公眾支援加強在全球範圍的結核病控制工作,使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殺手一結核病能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世界結核病日不是一種慶祝,還沒有任何值得慶賀的理由。經過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儘管我們在科學上有所突破,但是,人類這一最大的殺手仍然在猖狂活動。世界結核病日是一個旨在全球範圍內動員公眾支援、加強結核病防治而努力的日子。我們現有有效的策略,終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控制結核病,今天我們需要的是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地承諾和擴充套件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幸福》 大家知道嗎?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所謂生物多樣性通常可理解為眾多的植物、動物和微生有機物,生物多樣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沙漠、森林、溼地、山區、湖泊、河流和農業景觀等各種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為我們生命的延續提供了大量的物品和服務,正是各種生命形式之間的彼此相互作用以及同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所有物種包括我們人類能夠在這個星球生存。

但是,近一個世紀以來,許多物種正以超過自然滅絕速度50—100倍的速度消失,而且據預測,該速度還將急劇地加快。按照目前的趨勢,估計有34000種植物物種和5200種動物物種包括世界上八分之一的鳥類,正瀕臨滅絕。在個別物種的消失引起我們關注的同時,森林、溼地、珊瑚礁和其它生態系統的瓦解、退化和完全喪失,成為生物多樣性最嚴重的威脅。

此外,全球大氣的變化,如臭氧損耗和氣候變化,又給生物多樣性增加了額外的壓力。全球變暖已經在改變物種的棲息地及其分佈。科學家警告,如果發生很快的話,即使地球平均溫度增加一度,也將把許多物種推向絕境,我們的糧食生產系統也會遭到嚴重的擾亂。

生物多樣性喪失不僅會降低生態系統的生產力,還會削弱生態系統抵禦諸如洪水、乾旱和颶風等自然災害以及人為引起的汙染和氣候變化威脅的能力。

物種消失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總歸要發生的,但是人類活動極大地加速了物種滅絕的速度。自6500萬年前發生恐龍滅絕的自然災害以來,現在我們正在製造最嚴重的物種滅絕危機。這種滅絕是不可逆轉的,而且對我們人類的幸福構成威脅,因為我們的幸福離不開糧食作物、藥品和其它生物資源,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系統!

或許大家會問:我們能夠拯救全球生態系統嗎?我們能夠拯救生態系統中那些我們珍視的物種以及其它成千上萬的物種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於:我們在向自然界提出要求的同時,也要儘自己所能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好生物的多樣性!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6

70年前的那場戰爭,我們刻骨銘心;70年後的國家公祭,我們祭奠亡靈。繁華金陵,30萬同胞墜入深淵;短短8年,3500萬國人飽受蹂躪。一切都來得這麼突然,一切都顯得那麼短暫,但這卻真實地發生過,不容迴避,不能忘卻。

有些人,我們不該忘卻。我們不該忘卻那些無辜的生命,他們原本是那樣的鮮活來到人間,卻轉瞬即逝,緬懷他們,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和尊重;我們不該忘卻那些為了民族生存而捐軀的抗日英雄們,是他們在民族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勇於擔當,他們是民族的真正脊樑;我們不該忘卻那些在困境中守望相助的同胞們,是他們演繹著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在恐懼之中得以片刻的安息,在離開人世之前得以一絲安慰;我們不該忘卻那些國際友人,是他們在我們最苦難的時刻,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傳遞著人類的理性和善良。還有一些人,我們不能忘記,是他們造成了人間地獄,人類悲劇,他們是歷史的罪人;是他們百般抵賴,矢口否認,他們是現實的無賴。

時間不能撫平所有的傷痛,記憶依舊是如此深刻痛楚,我們需要一個莊重的儀式,祭奠逝者,撫慰生者,凝聚勇氣,珍惜和平。甲午之年,國家公祭,穿越時空,超越地域,以國家的名義,以法律的形式,緬懷逝者,紀念英靈,讓善忘的民族注入理性,讓善良的我們保持理智。

70年來,我們曾以無數形式祭奠死難同胞,以無數方式進行反思:民族的復興、和平的共識、戰爭的倫理、人性與人道。現在,我們設立國家公祭,以肅穆的儀式來悼念歷史,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未來。國家公祭展示了我們的人文關懷,它讓我們重回70年那座血與火的城市,閱讀寫在華夏大地上的民族屈辱,感受那種緊緊挽結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深情。國家公祭讓我們學會以寬闊的歷史視野正視歷史、思考問題,不是宣洩情緒,也不是民族仇恨,而是提醒自己,保持歷史的傷痛,避免歷史的重演,更加懂得珍惜和捍衛。國家公祭讓歷史書上的文字變得意象豐滿,讓每一個人的生活獲得了歷史重量,也讓一個民族的幾代人之間有了心傳默契。正是在這種低頭默哀的瞬間,來自不同地域職業的你和我,抹平差異,形成整體,匯成力量。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不求別人承認,不望他人請罪,為同胞默哀,為中華祈福,是我們份內之事,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忘記傷疤,歷史會重演;撫平傷痛,唯有我自強。我們需要在災難的創傷中培養人道人性,在屈辱的歷史中學會自立自強。感念逝者,激勵後人。那些不能忘卻的紀念,讓我們凝聚起更加強勁的力量大步前進。站在國旗下,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準備好了嗎?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弘揚愛國精神,重拾傳統文化。”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三天假期,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你是否去過烈士陵園掃墓,緬懷那些為革命勝利拋頭顱撒熱血的戰士們;你是否去過已故親人的墳前弔唁,懷念起曾經與他們相伴的點點滴滴?無論我們用哪種方式,最終也是殊途同歸。我們都在這一天裡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與愛戴。

清明節是我國具有兩千年悠久歷史的傳統民族節日,通常是公曆的四月四日,但節期很長,前後加起來將近二十天。清明相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土葬之禮,民間隨之效仿,也便流傳開來。於清明節清掃親人墳頭,進行祭祀活動也成為了傳統習俗,同時配合這個溫暖的季節,也可以相應地開展踏青等娛樂活動。可以說清明節是一個肅穆而輕鬆的節日。

清明節與中秋,元旦等並稱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八節”,由此可見清明節的重要性。可這個如此重要的節日,卻在不知不覺間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化,如果說清明節不放假,你們是否還記得四月四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如果說端午節只是吃個粽子,中秋節只是吃個月餅,那節日的文化又何在?前兩年,清明節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還能夠享受到三天假期。我們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這個節日賦予我們民族的意義。

節日也是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甚至也有類似清明節的風俗。日本的盂蘭盆節,企業單位放三天假,讓遠離家鄉的人們回家祭拜過世長輩;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大人祭祀,小孩點燭燈,以表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當他國傳統節日氛圍得以完整儲存時,我們中國的節日氛圍卻愈來愈淡,若不及時挽回,這沿襲了近前年的民族風俗將就此消失。

同學們,讓我們重視傳統節日,瞭解民族文化,用真誠的心來緬懷革命烈士,瞻仰他們為祖國的和平解放,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讓愛國的風揚起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前進的帆,讓中華民族千年的燦爛輝煌文明歷史得以繼續在世界,在今天熠熠閃耀。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8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殘疾人士的成長故事?你們關注過身邊的殘疾小夥伴嗎?

許多殘疾人士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實現了成功創業,詮釋出生命的價值。失去右手的譚傳華,單手打天下,造就了“譚木匠”木梳的傳奇;幼時疾病導致腿部行動不便的王江民,創立了“江民軟體”,成為反病毒軟體專家……..

殘疾兒童被稱作“折翼的天使”。他們和同齡孩子一樣,心中有著對成長的無限憧憬和對快樂的無限嚮往。他們最需要社會的關心、包容和幫助。有這樣的一個男孩,他喜歡體育運動,尤其是打籃球。他打籃球的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併成功突圍,最終準確投籃。其實,他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是為了秀自己的球技,而是因為他只有一隻手。就是這隻神奇的左手,讓他打了一手好球,寫了一手好字,彈了一手好鋼琴。給予他如此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的,是他的家人。家人為了給他營造一個平和而正常的生活環境,竟然改掉了幾十年使用右手的生活習慣,和他一起開啟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同學們,讓我們給予身邊的殘疾朋友更多細緻而真誠的愛,給予他們更多發自心底的理解和尊重,主動去當他們的眼睛,做他們的柺杖,讓他們的生命之花怒放。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2班的李玉,非常榮幸今天能夠站在莊嚴的國旗下,為大家作"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演講。

而今天,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唱著雄壯的國歌,迎接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驕傲,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到為祖國做了什麼呢?我們有沒有為祖國分憂呢?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裡,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的生活和學習,在這個優越的環境裡,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我們每天吃的一米一粟,從春種到秋收,從種子到我們的盤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當它還是一粒種子時,勤勞的農民們頂著烈日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當它長成後的收割之日,地裡又有多少無名昆蟲用生命成就了它的豐收;這時候一年的光陰也悄然而逝。當它被運到我們的學校,又經過了食堂師傅們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飪才變成了我們面前美味的盤中餐。可是,在學校食堂裡,有許多同學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據調查發現,平均每5位同學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了3分之1飯菜的同學更多。看著垃圾桶裡的剩飯剩菜,實在令人可惜。

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時,有誰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訓?有誰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飢?當我們將僅剩一口的食物丟棄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飢人"啊,有誰想過戰爭及自然災害中難民們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當我們在寢室裡將吃不下的食物當作垃圾投進垃圾桶時,有誰想到"四海無閒田,農夫憂餓死"的事實呢?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可又有誰曾想過這些食物來之不易呢?我們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0多億人們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還有8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食物。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學習,溫飽對於他們而言就是的渴望啊!

另外,從我們國家而言,目前我們中國的人口是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寶貴的耕地也日漸消失,糧食產量供不應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過程中還有一定的損耗和浪費,最後能真正成為我們盤中餐的糧食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充足,在我國依然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被飢餓包圍著······目前我們國家的現狀,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當然,僅在學校做到不浪費糧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現象的發生。

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在這個美麗的金秋十月,在這個收穫之季,讓我們一起打造節約的良好風尚,打造文明和諧美麗的長江中學,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謝謝大家。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同學們,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它強調了目前全球10.2億人營養不良的嚴重困境以及在當前蕭條的經濟環境下幫助飢餓人口的必要性。那你們知道世界糧食日的由來嗎?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成立於1945年10月16日,1946年12月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到1997年,有成員174個國家和地區。其宗旨是:“改進糧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效率”,“改善農村人口狀況”,“幫助發展世界經濟和人民免於飢餓”。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定將1981年10月16日確定為首屆世界糧食日。以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在該組織各成員國舉行相關活動,以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但是,不知道同學們注意到沒有,每次吃飯後的垃圾桶中有多少剩菜剩飯?難道我覺得可惜嗎?同學們可知,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人處於飢餓之中,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仍然有八億多人口處於飢餓當中,這是一個比整個歐洲人口還要多的群體。全世界每年有約九百萬人死於飢餓和飢餓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說每天有兩萬四千人,每四秒鐘約有一人因為飢餓離開人世,而在這當中,有一多半是兒童,換句話說,由於直接或間接的飢餓原因,每八秒鐘就有一個孩子被活活餓死。每位同學包括我在內,捫心自問,這種亂浪費糧食的做法是否是在謀殺生命。

誰也不會忘記祖祖輩輩用汗水演繹了何處黃土不埋人的壯烈,我們也不會忘記,一路上經過的一片片高粱、麥田、綠得誘人,可愛!可是,豐衣足食的我們是否就能夠拋棄艱苦樸素的美德呢?表面上,浪費的只是那麼點微不足道的糧食,實際上,我們愧對了億萬農民辛勤的汗水,作為時代驕子的我們,我們喪失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在此,我慎重提倡各位同學節約糧食,在出手那一刻想想,能吃八兩不拿一斤。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為我們美好的將來,從節約糧食做起。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精神深入人心!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得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

謝謝大家!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寬闊的馬路,先進的道路安全設施,一向在更新的交通法規,難道真能對交通安全起到持久穩固的作用嗎?如果是,那為何交通事故還是年年不斷的頻繁發生?可見交通安全保障並沒有到達真正的效果。而這究竟又是誰的錯呢?

這是人們的錯。國家給了我們交通安全的保障,得失我們往往卻只顧自我的方便,只顧自我的利益,並未能好好的遵守交通法規。大家想過如此的後果會是怎樣的嗎?

看!那輛超載的大卡車正吃力的前進著,司機見了紅燈也不停車,隨意亂闖,只是為了趕交差,得一筆工錢,不顧違章的後果。可這位司機明白嗎?只是為了這麼一筆工錢違反交規,一剎那間就很有可能會葬送生命,而這無價的生命又豈是金錢能夠買到的?看!那場杯具終究還是上演了,鮮血染紅了車輪,受害者的親人悲痛萬分……

啊!又是一場杯具!人行道上,一輛摩托車疾速行駛,將一位老奶奶撞倒在地,老奶奶立馬氣絕身亡。我不明白,摩托車司機為什麼不按道行駛而偏偏要闖入非機動車道呢?只是圖方便、圖省事,卻致使又一個寶貴的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而這又會使多少人為受害者悲痛淚流,使家庭因之而破碎啊!

在交通安全的維護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職責和義務。生命可貴卻脆弱,期望人人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安全更完美。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演講的主題是《世界精彩— 我聽到》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的“愛耳日”。早在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提案。當時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衛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從20__年開始每年3月3日定為全國愛耳日。

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耳聾的殘疾人達2057萬人。其中耳聾兒童可達100多萬。因此青少年聽力健康保護,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引起聽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有:遺傳因素;藥物,特別是慶大黴素,它是造成中黴性兒聾的主要藥品,我們同學應當慎重用此類藥物;噪音;感染與疾病;外傷與精神及情緒,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及情緒激動可使聽力短期內下降,造成突發性耳聾。

同學們我們瞭解了這些原因,從現在起就應學會科學護耳,保護聽力。因為幾乎所有這些導致聽力損傷的因素都是可以預防的,但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聽力損傷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應做到:1.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緒。

2.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品,切忌暴飲暴食。

3. 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氨基糖或類抗生素為併發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藥物,要避免濫用此類抗生素

4, 遠離噪音:聽收音機或耳麥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高。

5. 經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背,捏耳垂。

6. 不要隨便掏耳朵: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

同學們今年我校的“愛耳日”口號是“世界精彩——我聽到”讓我們一起珍惜健康,享受美好生活,迎接精彩的上海世博會。

結核病防治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3

今天是3.23,引來了第55個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在1960年決定把3.23定為世界性紀念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恰逢今天是__高中第四周國旗下講話,G1407班童澤軒同學以環保為主題,向大家介紹了世界氣象日的有關資訊。由於天氣原因,國旗下講話改為廣播會議。世界氣象日,與孩子們一起親近氣象。

童澤軒同學在演講中說到,綠色環境是健康自然的一種象徵,綠色能帶給我們生機、帶給我們活力,而綠色校園中的綠色也不就只是一種顏色那麼簡單。走進我們如今洋溢著書香味的校園,你會被那迷人的風景所吸引。漫步在校園裡這一派綠景下,會使你感到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校園中的綠色風景,對我們是及其有益的。一節課後,站在走廊上看看校園中的綠,讓我們精神達到更高更好的狀態!在課餘時間,同學們又可以在校園小道上走走,看看周圍的景物,不是有著置身花園之感嗎?由此校園的美好可見一斑,所以我們就應該讓校園中的綠色永存。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控壯麗;“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閒;“棠梨葉落胭脂色,薺麥花開白雪香”,讓我們體味斑斕。雨天,讓雨點親吻面頰;雪天,讓雪花棲掛眉梢;喂螞蟻每餐,澆花草甘露;問候晨曦“你好”,道別月色“晚安”。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人人都渴望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環境李。近年來響應“建立文明城市”的號召,我們的校園環境也正在發生全面的變化。建立了彩色校園,不僅只是要有優美的硬體環境,更應該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和素質,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人人都是護綠天使。我們要用綠色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周圍的人。世界氣象日,與孩子們一起親近氣象——記__第四周國旗下講話

同學們,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科學令我們滿懷信心:我們仍然可以改變氣候變化的軌道並將之減緩到可控水平。共同分享並應用氣候知識,支援節約用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愛惜水資源,綠色出行等行動,作為高中生,我們更要一起用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