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九月美好國旗下講話:家風抵萬金

欄目: 國旗下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3.53K

良好家風的形成是一個系統工程,孕育於時代和社會的搖籃,成型於家族的共同努力,受益於自己和社會。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月美好國旗下講話:家風抵萬金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一

家是一個搖籃,生命在此孕育。家是社會的細胞,國家是社會的整體,有國才有家。家是小流,國家是江河大海,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家是一塊地,子女是幼苗,只有通過家長的辛勤耕耘,汗水澆灌,小苗才會茁壯成長,逐漸長成參天大樹。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是永恆的歸宿,無論你走到哪裡,一想到家就會感到溫暖。

一個好的家庭離不開家規、家教、家風。

家規也叫家訓,是家族家庭對子孫後代立身處世做人做事等方面所訂立的規矩或告誡的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古代有不少出名的家訓如《朱子家訓》《章代家訓》《錢氏家訓》,諸葛亮的“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至今仍被學習與流傳。周總理給親友定下的“十條家規”,展示了共產黨人處理家國關係的崇高境界。

有家規還要重家教。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養不教,父之過。”“富若不教子,錢穀必消亡,貴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長。”“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這些家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封建家庭教育的發展。家教有言教與身教。葉聖陶說;“身教最為重,行知不可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是一面鏡子,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長輩以身作則作表率,上行必下效。平時為人父母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工作態度,情趣愛好,人生追求對子女都有個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第一任老師,是子女模仿和學習的物件,對子女的健康成長起到示範作用。

家風是家的風氣、風格、風尚,是家庭的一張名片。良好的家風是社會的正能量,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點,利家利民利國。良好的家風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期薰陶和傳承。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在加快改革開放,努力實現中國夢的今天,家風傳遞著一個社會文明狀況。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營造好的社會風尚。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二

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

記得小時候,一天傍晚,我和父親出門散步。父親突然停住腳步,問了我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你有多大的力氣?”我當時長得瘦弱,能有多少氣力啊,便說:“呵,剛背得動書包。”

父親指指不遠處的路口,我一看,原來是一棵不算小的樹不知為何倒了,將路壓了一大半。父親說:“天快黑了,怕會有人被樹絆倒。嗯,得想個法子把它弄走。”我說:“過了這麼多人都沒人搬,還是別管了吧?”父親沒有回答我,過了一會兒,說:“你去把那棵樹搬開吧!”我呆呆站在原地,還以為聽錯了呢。父親卻催促道:“去吧!”他拍拍我的肩膀,給我打氣道:“放心,我保證你能把那棵樹搬走。”我只得硬著頭皮使勁推推,樹紋絲不動。我有些氣惱,心想父親真是尋人開心,又狠命推了推樹,依然沒有效果。

一個背電工包的年輕人路過,看著我,很是吃驚:“喲,你是人小膽壯啊!還是我來試試吧。”他把袖子一挽,和我一起推樹,樹只微微顫了幾下。這時,過來一個壯實的中年人,見我倆在推樹,把自行車一架,說:“你們倆肯定不行,我來搭把手。”中年人力氣很大,樹動了幾下,可還是沒能移開。又過來一對下班的夫妻,也主動過來幫忙,樹開始挪動了。不一會兒,又有幾個路人過來幫忙。人多力量大,大家硬是把樹抬了起來,徹底將它搬開了。“既然是善意,那麼不管它是否微弱,都會在傳遞中放大,在放大中增強,會感染其他人,凝聚更大的美好力量,再傳播開來。”許多年後,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的話。童年的那個傍晚,父親已經巧妙地告訴我這個道理了。

剛上中學時,父親工作調動,我們搬了家。新家的條件不錯,周圍很安靜,最讓我興奮的是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小書房。從那以後,每晚,一盞小小的檯燈與我溫柔相伴。我靜靜看書到深夜,很是享受。

不久,愜意的日子被打破了。隔壁那戶人家,夫妻倆每日凌晨四點就早起做生意。許是他家的門軸太緊,開門關門總會發出尖利的“嘎吱”聲。白天倒也沒什麼,只是這聲音在凌晨響起,就驚心動魄了。他們夫妻不是同時出門,於是,這“嘎吱”總會響聲連連。甜夢中,我常常被刺耳的聲音驚醒,便再也睡不著了。那段日子,早上起來我總是呵欠連天;晚上看書,再精彩的書,也看不了幾頁便昏昏欲睡。太惱火了!

備受“嘎吱”聲煎熬的我,終於忍受不住了,開始向父親訴苦,憤憤不平地說要撿塊石頭,砸爛他家的大門。沒想到,父親微微一笑,從牆角的工具箱裡拿出一瓶保養自行車用的潤滑油。父親走出門去,在那戶人家門口蹲下,用油壺將幾滴潤滑油注入他家的門軸。果然,門軸的“嘎吱”聲消失了。從此,我生怕那討厭的“嘎吱”聲再次響起,學著父親的樣子,每隔一段時間就給他家的門軸注幾滴潤滑油。那天,我正給門軸注油,恰巧被那家的女主人看見。她滿臉驚訝,喃喃地說:“我還以為這門自己好了呢……”很快,他們家換了一個新門軸,“嘎吱”聲再沒響起過。

從那以後,我與別人相處,雖然也避免不了誤會,甚至是爭吵,但每逢此時,我都會想起父親那瓶潤滑油。與其針鋒相對,還不如主動為彼此的關係注入幾滴友善的“潤滑油”。事實證明,“潤滑油”的效果總是不錯的。

父親只是個普通的幹部,話不多,錢不多,他卻給予我最寶貴的人生財富——為人向善,與人和睦的道理。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三

“媳婦真的很感謝你,今後要多向我吹響監督哨。”週末時間,忙碌一週的我好不容易在家休息。誰知電話鈴響了,原來是一名國中同學打來的,說是老同學20xx年沒見了,很是想念,以前我在沒機會,現在回到老家了非要見一下面。

盛情難卻,我便答應了。可是打掃衛生的妻子開始審問起來。多長時間沒見面?男的還是女的?是幹什麼工作的?問得我一肚子的火氣:“你這簡直就是沒事找事,小肚雞腸。”誰知她並沒有生氣,而是走到我身邊慢慢道來:“你剛到市紀委,又剛升職,你從回甘肅5年了,這些人為什麼現在才開始想念你?”

妻子的一席話讓我意識到問題所在。妻子又說:“你現在是紀委的人了,一切言行舉止都要慎之又慎,假如你們喝酒了,如果有人耍酒瘋惹事,你該怎麼辦?假如女同學給你敬酒,你喝多失態了怎麼辦?你經常給我們說今天這個人被查了,明天那個人被舉報了,還都在些小事上栽了大跟頭,怎麼到自己身上就變味了?”

心靜下來後,結合全國的腐敗典型,越想越覺得妻子說得很對。作為紀檢人,難道就沒有人借同學、親戚、朋友之名來說情?難道就沒有人來給我擺個“鴻門宴”?

同學們完全可以在一起,但是沒必要非要去喝酒吃飯,坐在一起聊天敘舊豈不更好!隨後我打電話給同學說,請他到我們家門口的茶館喝茶。果不其然,聊天時,同學說他的弟弟在前段時間的一次聚眾鬥毆中被拘了,問我能不能幫忙給那邊的熟人說說情。就在我給他講道理拒絕他的要求後,他微笑著的臉一下子僵了,丟下一句“當了官不認人了”,扭頭就走。

此時,我想到家中的妻子,是她常常在我身邊,提早給我打“預防針”,吹起家庭監督哨,為我種下廉潔的種子。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四

除了村後的山巒在夜空中隱隱地顯出起伏的輪廓,一切隱沒在黑暗中,有風吹過,看不見枝搖葉動,只聽得身邊刺啦啦的一陣驚響,讓人不由得心裡一緊。我背了饃包在前邊走,母親提著一盞馬燈在我身後跟著。馬燈的燈光映出我和母親雙腿的影子,映得老長老長,從我們的腳下延伸到路邊的崖畔上、田地裡,而且隨著我和母親的走動,一晃一晃地前行,就像是有個巨人總在尾隨著我們。儘管心裡清楚那是馬燈的光照出的我和母親的影子,但是看到它一晃一晃地動著,我仍然有一種悚然……

上中學時,學校離家遠,為了趕在次日早晨第一節課前到校,母親經常這麼打著馬燈在凌晨四五點送我去上學。其實,那時候自己已經是個半大小夥子了,但走夜路仍然有些小緊張。多次嘴上說不要送了,但心裡總是有些膽怯。母親也許是看出了我的心理,每次趕夜路上學,母親不但要送我一程,而且,不等我睡醒,她就提前起床,擀麵炒菜。等我起了床,母親已經把飯做好了。母親說,吃了飯上路暖和,可她一口也不吃,只等我一吃完就提了馬燈,和我一起踏入夜幕中。

黑夜的靜寂像一頭無形的巨獸吞噬了世間所有的聲音。除了偶爾有風聲驚耳,四周靜得有點令人毛骨悚然。我和母親就在馬燈照映出的巨大影子的跟隨下,靜靜地走著,也不說一句話,好像怕驚動了什麼似的。村西是一條河灘,過了河不遠就是村人稱作的“大路”,其實就是比通村的路寬了點而已,走的人多而已。走到大路上的時候,天也就馬馬虎虎亮了。母親吹滅了馬燈,站在那裡望著我一步一步地走遠。我邊往前走邊向後朝母親喊,讓她回去,走了幾步再回頭母親還站在那兒。

從國小到高中,母親一門心思供我讀書,指望我由此跳出農門。可惜大學聯考我屢考屢敗,村上同齡人有的中學沒讀完就回鄉務農了,畢業沒考上的也都成了家裡的一個重要勞動力了,而我還在為一年一度的大學聯考勞心費神。尤其讓我痛心的是,每年補習的費用成了本就不寬裕的家裡一筆不小的開支,有幾次我打退堂鼓想回家幫父母幹活,都被母親拒絕了。至今還記得那一年暑假結束,在母親的勸說下,我背了鋪蓋去補習,踟躕著走到半路,又在傍晚時分回來了。第二天一早獨自一人背了揹簍到村西的河邊去割草。不一會兒,母親就攆到河邊來了,二話沒話,從我手裡奪了鐮刀,硬是逼著我走上了繼續求學的路。然而老天似乎有意和我,也和母親作對,考了三年我仍然沒能夠著錄取線。在一個老師的幫助下我最終收到了一個計劃內自費的錄取通知書,但是每年兩千多元的學費,對我們當時完全就是天文數字。我再也不想成為父母的拖累了,而母親卻毅然決然地和父親一起幾乎跑遍了所有的親戚,為我籌借上大學的費用。那年秋天,雨特別地多,父母幾乎天天打著雨傘或者披一頂塑料雨布,踏著鄉間的泥濘奔走在親戚和熟人的村子之間。有幾次,我和母親一起去,看著母親濺滿泥水的衣褲,我心裡難受得一陣陣眼眶發熱,而母親卻總是很精神,好像我已經成了真正的大學生似的。

大學畢業一度找不到工作,母親再也無能力了,只是偶爾抱怨父親不去託人找關係。她也知道父親哪裡有人可託,有關係可找啊!母親的抱怨其實是對無奈中的我的一種安慰。那段日子一有與工作相關的資訊和機會我就出去。每次出門,母親總是忙忙火火又是燒火做飯,又是為我準備衣物,她要用她的忙碌和誠意感動上蒼給她兒子一個好機會。

30多年過去了,母親提著馬燈送我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參加工作後,雖然遠離了家,遠離了母親,但是每每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或者感到孤獨時,就想到母親,就想和母親說說話,就像上中學時,母親提著馬燈送我上學一樣,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母親始終像一盞燈陪伴著我,照亮著我前行。

【關於家風的國旗下講話】五

那年冬季,父親在他走完86歲年輪後,突然拿出一個本子遞給我說:“孩子,這是我多年記的欠賬本,我還不動賬了,以後你們慢慢還吧。”

平常沒聽說過父親欠誰家的錢呢?我狐疑地接過欠賬本,小心翼翼地翻開小本,只見在紙張的背面空白處,歪歪扭扭地寫了幾張,豎排著足足有幾十個名字;張某某6個,李某某3個,王某某5個,曹某某2個……有的名字後邊打了叉,有的畫圈又打了叉,有的後邊時空白。我越看越迷糊,這叫啥賬本?簡直跟天書一樣。

父親看我迷惑不解的樣子,從座椅上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接過本子指著給我解釋:“這都是咱們家歷年來建房的時候,鄉親們給咱幫的工。畫叉的是我已經給他們還過工了。凡畫圈的都是師傅,師傅給咱家幹一個工,我都還他兩個工,還完工的都打個叉。名字後邊空白的,是勤雜工。勤雜工給咱幹幾個我還幾個,還完就打個叉。名字後邊沒做記號的,是人家沒有建房,沒有給人家還工。如今我年紀大了,幹不動了,還工的事由你們來接替吧。不過,你們一定要記住,人生在世,一定要講誠信。人無信而不立的含義,你這個大學生、又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幹部肯定比我懂得多。還工幹活時一定要賣力。俗話說,借人家一驢要還一馬,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只有這樣,人家才會信服你。”父親雖然識字不多,大道理不懂,卻把誠信二字詮釋得一清二楚。沒過多久父親去世了。

父親去世後,我牢記父親的囑託,把父親欠工的幾十個人的名字,用毛筆寫在一大張紅紙上,並貼在牆上,告誡家裡人,凡紅紙上記的鄉親們,無論誰家建房,都要提前通知我,只要我有空閒,都要回家來前去幫忙還工。如果有事回不來,家裡人前去幫工。如果不欠工的鄉親們來喊幫工,也要去義務幹。按時前去幫忙,幫忙時一定要盡心盡力。

不幾年時間,我和家裡人不但把父親欠的賬全部還完,還給鄉親們幫了不少忙。

我感謝父親,是他把中華美德之一的誠信精神傳給了我,使我把誠信當作座右銘用在工作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父親的誠信精神伴我成長,使我終生受用。我也把誠信這個家風當作傳家寶,編成詩歌:“誠信二字常記心,一字一意賽黃金。黃金人稱是萬能,誠信面前化灰燼。”把誠信傳給子孫們,伴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