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三)

欄目: 黨建黨委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2.33W

【導語】:努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的黨建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精選範文大全(三)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一

近年來,為弘揚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彰顯紅色魅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以黨建為抓手,大力整合全縣紅色資源,著力打造紅色文化園、紅色文化遺址、紅色故事講堂等一系列紅色文化展示平臺,充分發揮老教師、老革命、“紅二代”等作用,傳承革命精神,開發紅色資源促黨建。

整合紅色資源。縣委組織部、縣黨史研究室及陶圩鎮、平馬鎮、蓮塘鎮、校椅鎮等通力合作,紮實推進黨史資料收集、整理和編撰工作,形成了《橫縣年鑑》《中國共產黨橫縣歷史》《老橫州的故事》《中共橫縣黨史大事記》等一系列歷史書籍;收集了一批革命先輩的舊物件、舊手稿等,梳理呈現了一條較為鮮活立體的紅色革命發展軌跡。建成紅色黨建文化園,以“花鄉黨旗飄”為主題,設立紅色印記、科學決策、堅強堡壘、先鋒讚歌、和諧樂章、前進步伐、暢想未來等10個功能展廳,通過圖文、視訊、物件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展現橫縣紅色革命歷史,展示橫縣黨建文化。

用好紅色遺蹟。橫縣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1920xx年,農民運動就蓬勃興起,各種革命會議舊址、紅色革命根據地遍佈全縣各地。近年來,橫縣著力將符合條件的革命遺址打造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紅色黨建示範點等,紅色遺蹟作用發揮進一步增強。縣財政、各有關鄉鎮投入100多萬元資金,用於修繕和恢復革命舊址,並把這些革命舊址建成紅色黨建示範點。

講好紅色故事。注重紅色文化的弘揚和傳承,發動老革命、“紅二代”、老教師、中小學生等親歷者、見證者、傳承者講述紅色歷史,講好紅色故事。推出一批具有橫縣特色的黨史研究成果,挖掘培養了一批懂紅色歷史、會講紅色故事的共產黨員、黨史研究熱心人士。通過他們的講述,還原革命故事和細節,為紅色故事代代相傳作出了積極貢獻,讓紅色文化在橫縣大地生生不息。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二

近期,寧夏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組織全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基本形式,集中為全體黨員過“政治生日”。該活動通過開展一次重溫入黨誓詞、一次談心談話、一次黨性分析、一次建言獻策的“四個一”活動,組織黨員深入思考“當初入黨為什麼,如今在黨做什麼,今後為黨留什麼”,引導廣大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以新的幹勁、新的作風、新的業績迎接改革開放40週年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

各黨支部普遍組織黨員集體宣誓,結合重溫入黨誓詞,回顧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和堅定決心,牢記入黨初心。一些黨組織組織黨員到六盤山、延安等地開展黨性教育,在紅軍長征紀念館、寶塔山下宣誓。20xx年加入黨組織的寧夏延安精神研究會的馬昌興,今年64歲,面向黨旗再一次宣誓後激動地說:“重溫入黨誓詞,讓我對自己的使命有了新的認識,我一定要把殘障兒童救助工作做得更紮實,讓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寧夏律師行業黨委為所有黨員律師配發了《黨員應知應會基本知識》《律師行業黨員學習手冊》,石嘴山市律師行業黨委通過“雲支部”、微信群等,開展黨的知識小測試、我對黨旗說句話、“七一”微討論等活動,加強黨員律師的思想教育。

活動中,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與每名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交叉互談,敞開心扉、以誠相見。寧夏民政廳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堅持談心談話活動全覆蓋,9名黨委委員分別與108名黨支部書記談心談話,108名黨支部書記分別與所在支部黨員談心談話,化解思想顧慮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100件次。

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黨性分析活動,每名黨員認真回顧入黨以來的追求與表現,總結成長過程中的成績與問題,對照“四個合格”,圍繞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對黨是否忠誠老實,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幟鮮明,是否嚴格遵守黨員不準信教、不參與宗教活動等有關規定,進行深刻自我剖析。寧夏江蘇商會黨總支要求黨員查詢問題要“準”,剖析思想要“深”,整改措施要“實”,保證每個黨員寫出“是自己”的黨性分析報告。

各基層黨組織通過座談交流、發放徵求意見表、設立意見箱等形式,廣泛開展“我為企業(社會組織)獻一策”活動。大武口區通過開展黨員參與技術創新、五小成果評選等活動,徵集黨員管理、“金點子”及技術改造革新等合理化建議350餘條,提升了生產經營效益,把黨組織的創造力轉化成了企業發展競爭力。此次活動中,共徵集到各類合理化建議20xx餘條,有力推動了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三

吉林全省每名領導幹部都要制定5個清單、交上“5筆賬”……26日下午,記者從吉林省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獲悉:吉林省將集中開展為期50天的幹部作風大整頓活動。

整頓活動要求全省每名領導幹部都要制定5個清單:查詢問題清單,原因剖析清單,整改措施清單,責任落實清單,完成任務清單;交上“5筆賬”:作風建設整改情況、查處問責情況、選樹使用情況、推動全面振興發展取得實效情況、群眾滿意情況。此次整改對每名領導幹部列出的“5個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實行開門整改,請群眾參與,向群眾公開,讓群眾評判,全程接受群眾監督。整改結果要做到“4個一批”:堅決調整一批、嚴肅處理一批、認真選樹一批、大膽使用一批。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說,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件暴露出我省一些幹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重,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工作不嚴不實不深不細問題突出。作風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我省各項事業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我們必須對那些安之若素的幹部當頭棒喝、猛擊一掌,給當前全省幹部隊伍作風問題踩一腳急剎車,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排查、大掃除、大檢修。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四

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深入貫徹落實xxxx提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通過挖掘、用好、管好135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啟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努力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成為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殿堂,成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陣地,成為培育時代新人的生動課堂。

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建好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寶貴陣地。武漢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堅持以黨委政府為主導,不斷加大資金和專案投入,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品位打造,全面推進我市紅色資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整治。將紅色舊址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嚴格落實各級政府文物保護主體責任,推動市區主管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加大資金投入,近年來,八七會議會址、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等一批紅色舊址得到修繕保護,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基礎設施、陳列布展、人文景觀、周邊環境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挖掘紅色文化。為傳播紅色文化,武漢市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實際,邀請黨史專家、教育學者等編撰一批校本教材,開發紅色研學精品課程。教材涵蓋革命舊址簡介、紅色故事,生動展現了老一輩革命者在武漢開展艱苦鬥爭的崢嶸歲月。全區各國小以紅色校本教材為主,通過誦讀、表演、解讀等形式,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將校內教育和尋訪“紅色足跡”相結合,開發紅色研學精品課程,打造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讓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啟用“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典型示範引領。開展荊楚楷模、時代楷模、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推評工作。近年來,先後有52人次入選“荊楚楷模”,274人次入選“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人民日報以“聲音是看得見的光”為題點贊為盲人講電影的志願服務者杜誠誠,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紛紛聚焦陳春芳、成海情、邵桃榮等先進典型事蹟。通過打造楷模實體榜,形成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宣傳體系,使廣大市民不斷汲取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正能量,激發廣大市民愛黨愛國熱情。

用好愛國主義教育陣地

融入中國小生日常教育。結合青少年特點,運用“網際網路+”的理念和技術,創造性推出“紅色電子護照----中國小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實踐系列活動,配套開發了“紅色電子護照”愛國主義教育雲平臺,學生通過使用“紅色電子護照”手機APP或微信,前往場館掃描二維碼,即可參與館內互動體驗教學活動。該平臺開發設定了“紅色基地”“網上答題”“行走在紅色基地”等各類特色愛國主義教育頻道,並結合青少年特點創新策劃各式線上線下活動,使青少年學生隨時隨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信念,切實提升了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融入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開展“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系列活動,組織大學生踏尋紅色印記,聆聽專家講述黨史故事。通過舉辦“城市文化與青年視野”系列文化活動,組織大學生實地探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青年學生全方位、立體化接受紅色主題教育。舉辦“紅色巴士一日遊”活動,重點遊覽辛亥革命紀念館、“紅樓”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增加參觀創意園等科技文化產業園內容,讓高校學子得以從歷史、文化、經濟等領域多方位地瞭解武漢、親近武漢。

融入黨員黨性黨課教育。依託全市豐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先後命名2批18個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市直機關各單位以重溫入黨誓詞、誦讀家書等形式,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黨課,開展支部主題黨日、黨性教育和廉潔教育活動,實地探訪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地方,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將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工作中。武昌區還與武漢革命博物館共建新時代湖北講習所,推出新時代湖北講習所 “武昌週週講主題”學習活動。

融入廣大市民日常生活。每年清明節、“七一”、國家公祭日和烈士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全區黨員幹部、職工和中國小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紀念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開展“流動紅色文物車”系列巡展活動,將紅色文物展送進社群、農村、學校、廣場、軍營,讓館藏紅色文物走出去,極大地擴大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覆蓋面。

管好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制度。嚴格落實《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將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工作之中,使教育基地在申報命名、內部管理、目標考核、績效評估等方面有章可循。制發《武漢市中國小生走進愛國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實踐活動管理辦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管理物件、內容,活動管理和職責分工,保障與監督。全市成立了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建立了以宣傳、教育、文化牽頭,市、區、校“三級聯動”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合力。

重激勵。運用大資料採集技術,建立武漢紅色基因資料庫,將主管部門、場館、學校、學生、家長緊密結合在一起,大資料平臺通過對學生登入、簽到、互動、留言的資訊抓取,實現活動的資料採集、挖掘和分析。每半年釋出的《紅色電子護照活動大資料分析報告》,對各區參與人數、學校參與度,各基地接待人數、受歡迎程度進行排名,作為各區、文明學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評的重要依據。教育部門將愛國主義校本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受益等納入各校考核評價體系,中國小校則將學生參與“紅色電子護照”活動情況計入學生校外實踐學分,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極大地推動了愛國主義教育在青少年中深入持久開展。

廣傳播。圍繞黨員幹部、農民、社群居民、學生、企業員工等不同群體的思想實際,量體裁衣搭建平臺,開展互動交流。用H5、微視訊、動漫遊戲、圖片、文字等數字化手段多維度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全方位解讀和展現,讓習慣網際網路方式生活的市民利用手機,可看、可聽、可觸、可分享。通過設計線上線下產品,集教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之中。

【開發紅色資源促進黨建】五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聚焦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動組織設定更加科學規範、隊伍建設更加堅強有力、活動更加豐富有效、制度更加完善管用、基礎保障更加充分有力,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確保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充分發揮。

常態化提升“雙覆蓋”,推進組織建設標準化。制訂了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對組織設定、班子建設等內容及目標進行細化,使每個村級黨組織建有標尺、抓有方向。以擴大黨組織覆蓋和黨的工作覆蓋為著力點,堅持務實、精準、高效原則,不斷在產業合作社、外出流動務工人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中建立健全基層組織體系,優化組織設定,理順黨組織隸屬關係,確保應建盡建、設定規範、體制明晰、作用發揮。同時,強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產業振興、鄉村治理等,開展黨組織分類定級、探索黨組織先鋒指數建設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引領發展的“紅色引擎”。重點圍繞農村社群“大黨委”的組織設定、人員產生、職責定性、運作機制、作用發揮、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推動區、鄉、村“三級聯動”,農村社群、社工、社會組織、社會志願者“四社聯動”,讓黨組織始終處於核心地位、發揮核心作用。

精準化選育“領頭雁”,推進隊伍建設標準化。大力推行“三培養三引領”做法,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返鄉創業人員中的優秀人員培養成黨員,引領農村創新創業主體壯大;把黨員培養成創業帶頭人或合作社負責人,引領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把黨員帶頭人、負責人培養成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兩委”委員,引領群眾脫貧致富。同時,深入實施黨組織帶頭人、農村致富帶頭人“兩個帶頭人”工程,按照“政治敏銳有擔當、融入‘三農’有熱情、服務群眾有威信、發展經濟有本領、年富力強有作為”標準,建立了村主職幹部後備人選“資料庫”,按照“政治過硬、眼界開寬、思路靈活、資源較多、業績突出、興業哺鄉”標準,建立了鄉村振興能人“資料庫”。經過梯隊化建設、常態化培育、規範化使用,確保農村基層黨組織有政治強人領路、發展能人開路、致富能人帶路。

規範化開展“黨建+”,推進活動開展標準化。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雙十星”建立、“黨建+脫貧攻堅”、黨員積分制管理等,讓黨支部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作用具體起來、硬朗起來,讓黨員“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同時,加強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軟硬體規範化建設,做到場所面積達到規定標準,硬體配置齊全、場所功能完備,標牌設定統一規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較好滿足黨員活動和服務群眾需要。

系統化提升“執行力”,推進制度建設標準化。認真對照黨章、《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以及省市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指導資料等的要求,認真落實黨支部主題活動日、“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黨內各項組織生活正常規範、嚴肅認真開展,黨員參與率有保證;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推動黨員“四個意識”得到明顯增強。同時,推進工作執行機制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圍繞鄉規民約、“四議兩公開”、黨員發展“雙票雙審”(即在接收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環節,採取群眾先投贊成票、黨員再投表決票,基層黨工委預審、區委組織部審定)等,進一步進行細化、量化、可操作化處理,並健全黨組織重大事項議事規則,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邊緣化問題。

多元化織密“保障網”,推進基礎保障建設標準化。以保證基層黨建工作正常開展為著力點,強化人、財、物等力量保障,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月工作報酬按不低於3300元標準確定,對村書記、主任分設的月工作報酬按不低於2500元標準確定。建立健全了村主職幹部工作報酬與鄉鎮副鎮長工資同步調整機制,實現穩步增長,讓村幹部幹事有奔頭、有甜頭、有盼頭。同時,單獨預算村級年度服務群眾工作經費,確保每村每年群眾服務工作經費達到6萬元以上。明確提出“村級集體經濟每年新增部分可以按照不低於30%的比例提取,並依據鄉鎮制定的規範程式審批後用於獎勵村幹部和發展有功人員”,用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村幹部、村民和市場主體等各方面參與鄉村產業振興的積極性,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穩步增收,讓基層黨組織有能人幹事、有錢財辦事、有制度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