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學評價與反思(精選25篇)

欄目: 自我評價 / 釋出於: / 人氣:2.71W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

在上課前,我採用圖片展示,圖中活潑可愛的松鼠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閱讀課文的特點提出了四個問題“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的”、“請用幾個詞語概括松鼠的特點”、“從文中那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歡松鼠”、“說說《松鼠》在寫法上與《鯨》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然後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白了文章是從外形、生活習性這兩方面給我們介紹松鼠的,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通過閱讀知道松鼠是一種乖巧、馴良、漂亮的小動物。最後體會出本文與《鯨》在寫法上最大的不同是這篇課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在檢測環節讓學生進行動物描寫小練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評價與反思(精選25篇)

但在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我仍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過多強調松鼠的特點歸納,這樣留給語言賞析、寫作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我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本來設計了小組交流彙報的環節被迫減掉,例如從文中找出作者喜歡松鼠的句子,如果讓更多的孩子回答後再有感情的讀一讀會更能好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還有最後學生寫完片段後本應再交流的,也因時間關係被我跳過了。語文課堂應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髮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兩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另外板書設計未能很好的突出本課的重點,這都是在以後教學中應改進的地方。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2

教學評價是我們綜合組研究課題,在美術教學中更要體現評價的多樣性和活化性。《海洋世界》是一堂校本教研成果展示課,正是要突出教學評價,也出表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試教實踐,我發現並總結了如下優點和不足:

優點:

1、情境創設好(教室佈置成海洋世界),匯入自然(參觀海洋世界),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2、在教學中,通過觀察、遊戲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探索學習手擺魚的製作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導定位;

3、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情境體驗、自主學習、多種遊戲等等,使學生始終在一種愉快、舒展的狀態中學習;

4、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採取的方式巧妙,“五色池”、“七彩池”等名字形象而富有詩意。

不足:

1、教學評價形式單一,主要表現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忽略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評價側重於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評價。

2、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老師通過遊戲“對與錯”來解決手擺魚的輪廓大小問題,這種運用觀察來掌握製作難點的方式效果不好,不少教學中體現評價學生畫小了。

改進意見

1、體現評價的多樣性:

1)首先在教學目標中體現在活動中體現(將學生評價、老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滲透於各個環節,讓學生自由表現審美觀,進而提高其審美能力)。

2)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把老師評價和學生的自評、互評隨時體現,如:對學生思維的評價、對學生表述的評價、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學生對老師的作品的評價、學生對同伴的評價。

3)最後一環節,加入“通行證”這一道具,把互評(每組選出一條做得最好的魚,最先拿到通行證,進入海洋世界,自由快樂地遊戲)、師評、自評(全體學生陸續拿到通行證進入海洋世界遊戲),結合起來。

2、體現評價的全面性:不僅僅對作品結果進行評價,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隨時進行評價。

3、在學生自主學習這一環節,加入學生動手試戴手擺魚、試畫輪廓這一環節,讓他們通過親身感受來掌握難點。

改進後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積極性更高,學生的自主性進一步提高了。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3

本節內容是約分,是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運用,也是化簡分數常用的方法,是在學習了分數基本性質、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此內容的學習,不但可以鞏固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也為後續學習分數四則混和運算打好基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出示陰影圖片,讓學生看圖填分數,結合圖觀察分數,讓學生髮現幾個不同的分數所表示的陰影大小及分數的大小是相等的,再讓學生來說一說。學生基本上都能用分數的基本性質來解釋,接著,再讓學生觀察,他們有的發現分數的分子和分母的數字都變小了,是因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除以相同的數,即分走和分母的'公因數,從而引出約分的概念。之後是學習約分的分次約分和一次約分的方法,學生基本上對一次約分的方法感興趣,但一次約會的要求很高,就是要一眼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學生在練習中運用一次約分的方法失誤較多。反思這一問題,我在教學匯入中應該複習一下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為約分教學進行鋪墊,接著在教學約分時應先引導多次除以公因數,如在此過程中有學生提出能不能之間用最大公因數約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可不可以,最終有什麼方法去約分,讓他們自己選,這樣就能較好地降低學生再約分鐘的失誤。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4

《景陽岡》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改編的。本課篇幅較長,同時又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敢無畏,機智敏捷的英雄性格。

我特別注意在教學中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教學。

課文的重點段是“武松打虎”,這部分是抓動作。打虎過程中最為驚險的是老虎進攻時“撲、掀、剪”三招,武松只用一招,以“閃”應之。這個“閃”充分表現了武松的機智敏捷,勇敢無畏。然後讓學生繼續找出描寫武松動作的句子,“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顧亂踢”,“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力氣只顧打”。這裡的“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武松機智敏捷,勇敢無畏的高大形象。

學習這部分的內容我採用的是由段到句,由句到字,由字到視訊,層層深入,讓武松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打虎前寫喝酒,抓語言見特點,先讓學生瀏覽這一部分,並畫出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有什麼特點。學生體會到武松具有倔強豪放的特點。上岡部分抓人物的心理描寫見特點,體會武松的豪放倔強的性格特點。

在今後的閱讀中,希望同學們能夠根據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準確把握人物的特點。在寫作時,也要為筆下的人物設計出符合他的特點。

最後的小練筆提高了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安排恰當,方法得當,令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節課的教學,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由於時間有限,做到了長文短教,但不能把這篇經典名著讀得有滋有味,是這節課的遺憾之處。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5

《西湖》以它優美的文筆、清晰的層次、豐富的詞彙描繪了人間天堂的美景,如畫的風景令人深深陶醉,詩一般清新的語言同樣讓人沉醉,字裡行間飽含了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與讚美。這麼美的文章該如何教呢?

因為教過,深知這一課對學生來說不是一般的難,因此,三天前開始讓學生回家每天讀5遍,家長簽名,第一次讀後逐個檢查了學生注音、劃詞的情況,一一落實。簡訊中告訴家長讀書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督促孩子認真讀書。北大荒一課的背誦告訴我落實得還是不錯,個別同學沒按時背出全文,其餘的`還算令人滿意。三五十五遍讀下來,再加上早讀的朗讀,《西湖》在孩子們眼中已不陌生,讀熟了,也就可以開講了。

昨天的第一課時,本擬在初讀課文知大意後,學習生字詞,再弄清描述了哪些景物,學習第一自然段。結果,字詞關還是用了大部分時間,三十個左右的詞語,小黑板出示,用各種方式讀後,開火車遊戲時,還是有同學打疙瘩,擦去拼音後,兩位同學讀錯音,因為不太放心的緣故,又花了時間讀詞、理解、學生字、組詞,課文也就讀了兩遍:自讀、指名分節朗讀學生點評。

時間過得飛快,一節課大半用來讀詞了,課前預設沒完成,這也在預料之中。這是本冊最難的課文了,學生由二年級上來一下接觸此類美文,也是有點懵的吧。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6

摘要:為了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全面提升高校教學水平,筆者就教學評價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並從教、學、評三方面加以改進,不斷完善高校教學評價體系,瞭解教學實際情況,不斷髮現問題,總結經驗教學,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教學評價;教育目標;資訊反饋

1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意義

1.1推動教師的發展和進步

教學評價結果是必然的,只要依科學、全面、客觀的教學評價標準、指標體系和評價辦法得出的結論就一定是客觀、科學且全面的。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能夠為教師發展指明方向,有利於對教學情況做出客觀、準確的判斷,提升教學質量,進一步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利於教師因材施教,不斷加強教學管理。

1.2有效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教師團隊的科學化管理就是學校管理科學化的主要標誌,教師教學評價就是有效的教師團隊管理辦法。教師管理科學化就是要加強教師隊伍管理,重視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教學結果分析,逐步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科學化的教育決策,及時獲取教學工作資訊反饋,全面掌握每個教師教學情況,以便於提出更加公正、可靠的教學決策依據;促進教學工作發展,提升教師教學質量及整體辦學水平。教師教學評價需要明確教師教學質量重要性和目的,正確認識教學評價意義,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和高校聲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2高校教師教學評價問題

2.1評價主體問題

教師教學主體評價主要包括管理人員、教師、學生以及被評物件,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和任務。管理人員評價是以一種非正式的角度對教師工作情況進行觀察,並聽取學生意見,並同教師討論學生成績和教學問題。管理人員的正確評價有利於提升教學決策的正確性,但其缺點在於管理人員評價受管理人員情感、利益的限制,很容易造成教學評價的偏差。管理與考評一體化嚴重影響了學生創造性的啟發,不利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因此,管理人員評價只適合作為教師評價的參考,不適宜作為獎懲依據。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人,他們對教師教學情況有著切身的體驗,學生評價教學得到了普遍的認可。但是這也讓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產生過多的顧忌,學生有時也會怕得罪教師而不能取得好成績,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教學評價的公正性。

2.2評價客體問題

評價客體指的是教學評價體系和內容,教師是傳道受業解惑者,不是簡單的教學者,它是課程的開發和創造者,教師教學評價內容必然包括對教學情況、教學研究及教學實驗等。但受個人認知上的差異影響,評價客體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2.2.1量化難度大

一直以來,我國教師教學評價一直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之間徘徊,教師工作有著一定的複雜性、專業性、長期性、綜合性等特點,同時教育物件又存在著特殊性、多邊性和可塑性等特點。因此,教師教學評價不能夠單一的採用定性或定量評價,而應該結合兩種方法的優勢,全面發揮其作用,避免因過多使用定性或定量評價,給教師教學工作新增煩惱和不必要問題,影響教師水平的發揮。

2.2.2評價指標體系龐雜煩瑣

評價指標體系是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的基礎和根本依據,但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時忽略了科學性和適用性,過分強調各項指標的代表性,這是不現實的,任何指標都不可能將教學內容和目標完全涵蓋其中,指標體系反應僅能夠代表評價物件的典型行為,而並不是全部行為。指標體系龐雜,主次不分,進而影響典型行為指標的突出。通過評價學常識,可以瞭解到評價指標系統由一組相互間關係密切的指標結合構成的,每條指標都是相互獨立的,不存在因果關係或是重疊關係。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有的學校會忽略不同學科特點,採用統一評價指標一概而論,缺乏可比性,沒有從專業課程和教學實際出發,評價指標中很難蒐集到有用的學科教學資訊。評價者以某些標準為依據進行評價物件某方面屬性價值判斷,得出的評價結果就是評價物件屬性價值高低。只要這種評價結論與實際相符,我們就說這種評價結論是可靠地、客觀的,能夠充分反映實際情況的結論能夠讓人心悅誠服,可以用於工作指導和比較、鑑別等,但是若完全以主觀經驗或是經驗得出結論就難免會產生錯誤。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就應當充分考慮教學實際,根據教學效果差異,得出結論,提高評價結論的科學性。

3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改進措施

3.1實現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二者的有機結合

這兩種評價方式各有優劣,我們應當取長補短,充分發揮不同教學評價的優勢,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獎懲性評價側重於對教師教學的監督和甄別,是利用某種外在、統一標準對教師工作績效進行衡量的一種方式。獎懲性評價方式主要用在高校教師的升級、增薪、聘任、降級等學校管理決策當中,以此增加高校管理者的說服力。而發展性教師教學評價則重視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的發揮,它要求以每個教師個性多樣化和教育價值觀為依據,重視對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提升教師工作績效的合理性,從教師的長期和全面發展入手,積極判斷每名教師的強項和弱項,發揮各家所長,充分挖掘教師潛力,取長補短,促進教師的長期和穩定發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獎懲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各有所長,想要增強教學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就應當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不同教學評價的優勢,提高教師教學的自律性和他律,實現自我評價和他評相結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師教學評價問題,提升教學評價的全面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明確教師教學工作發展方向和內容。

3.2強調教師教學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明確教師教學發展方向和內容,幫助教師取得教學中的突破性進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客觀、公正的去認識教師在教學評價中的地位,而不是將其排除在教學評價之外。教師才是最瞭解教學工作優勢和問題、瞭解工作物件和工作背景的,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應做好教師溝通工作,結合教學實際和教師實際情況,合理分析教師自身優勢和不足,深入分析教學問題,不斷提出有效的教學改進意見,實現教師的自我反思,提升教師工作的自律性。

3.3以學評教

以學評教雖然略有偏頗,但並非是完全不可取的,學生是教學的直接受益人,有著較高的發言權,要增強學生對教學管理的主體意識,樹立教學管理的責任感,充分發揮學生評教作用,提升以學評教的有效性。教學評價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的一種客觀評價方式,它對教學工作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要不斷增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積極發揮教師教學評價作用,推動教師工作發展,更好的滿足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發展要求。

4結語

高校教師教學評價不僅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也是貫徹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有效保障。應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待高校教師教學評價問題,不斷改進、改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萍.高校效能監察工作相關問題探討[J].科學諮詢(科技管理),20xx,(08):95.

[2]劉華金.基於MATLAB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模型的設計與模擬[D].浙江工業大學,20xx.

[3]樑偉東.中美研究型大學教師教學評價制度比較研究[J].教育與職業,20xx,(03):126-127.

[4]李荔.高校教師教學評價中的衝突與消除策略[J].教書育人,20xx,(01):86.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7

高中生物老師教學心得及期末反思評價

文昌中學生物組 林春娘

我擔任高中生物教學已有一年,在同科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些許成績。現將一年半來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呈現出來,與大家共榷,望能拋磚引玉,對大家有點啟發。

初到海桂學校,緊張有序的教學氛圍給了我很大壓力,也給了我許多動力。學校的一套先進的教學理念也給了我許多啟發。因此,接手高一以來,我迅速地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的相關要求和技巧,並能夠及時地去落實、去實施。因而很快地進入角色,使得教學工作順利起步,沒走彎路。在一年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用己所長,抓好初、高中教學銜接。

國中生物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生物學知識,最基本的實驗技能和簡單的動手能力。知識層次要求為“知其然”,而高中的知識要求趨向於系統化、理論化,不但要求學生“知其然”,還要求學生“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上要有很大的改變。我就利用自己瞭解的國中教情和學情,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要教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在本質上的理解。從開始我便捨棄了集體提問,集體回答這種看似熱烈的方法,強調學生:問題提出來後5秒鐘不得出聲,然後舉手回答。養成學生勤于思考的作風。同時,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學會認真記,學會整理錯題集,學會歸納總結,學會畫知識系統圖等,使學生一步步地從一個懵懂的國中生,逐漸變成一個比較成熟的高中生。這樣,我在教學中少走了許多彎路,也為後來成績的取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狠抓基礎,細研課本,以不變應萬變

以基礎知識為重點,降低學習和教學的起點和難度,面向全體學生,以不變應萬變。剛教高中,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有著極高的熱情,但這種熱情下,卻暗藏著不求基礎的浮光掠影的學習態度。狠抓課本有利於收住學生的心,更有利於讓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為以後的學習做好準備,有效防止學生眼高手低,樣樣通,樣樣鬆,翻書就會,做題不對,從而造成厭學情緒。在這方面我主要注重以下幾點:

1、認真疏通課本,細讀教參,把握本課脈搏,抓住本節重點。

2、細化學案,採用問題導學與填空相結合的方法,以先記憶後理解,先啟發後導學的方法,引導組織學生學習。

3、強化默寫,每一節課都用小紙條的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默寫,以強化對知識的鞏固,對默寫不達要求的要責令糾正。

4、對每一節的學案做到全部檢查,以通過學生填寫情況,瞭解本節知識學習上的疏漏和失誤,以便整改,力求不放過一個死角,不遺漏一點知識。這樣層層推進,步步為營,使學生所學紮實有效,一步一個臺階,生物學習也由此慢慢變得輕鬆起來。

三、分層訓練,讓各類學生都能有效發展。

高一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務必使得“有人吃不飽,有人吃不好,有人吃不了”的問題,從而使相當一批學生迅速邊緣化,成為後進生。讓所有學生卻“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分層教學是我在這一年教學中,重點實施的方面。課堂上,以中下等學生接受能力為標準進行授課,保證差生在課堂上聽得懂,理解得透,不讓他們在基礎知識上落腳。鞏固練習上分高、中、低三個等級進行小題設計,並用星號標記,進行區分,讓每一類學生都有題可做。在課堂上對要求較高的題一概不講,留課後對部分有要求的學生講,以減少對差生的壓力,防止其產生自卑心理和急躁情緒。這樣在精選習題上多用了一些心思,使學生在學習上少走了彎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其所學,得其所得,都能真正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學習的喜悅。也同時使得好、差學生分界不明顯。這樣從最終效果看,不僅提高了平均分,更提高了優生率和雙優率。

四、加強情感投入,注重教法改革。

由於本屆高一諸往鎮的學生我大部分都熟悉,接手後我便利用這一優勢與學生溝通,拉近學生與自己的距離,自然地增加了學生學習本科的動力,也讓學生產生了必須學好生物的壓力。這一方法的應用使得自己在教學和學生教學工作上佔盡了先機。另外,加大對教法上的探索,課堂上在細化知識的同時,非常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式教學和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生物課本上有許多問題探討等內容,這往往是一節課的引入,也能加深對本課的理解,在這些問題答案的給出上,我從不按家長作風去包辦,而是完全讓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即使是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我也經常予以肯定,以培養學生的的信心。也讓其在不斷修正中,探索經驗,提高能力。這使得在回答簡答題的準確率上受益匪淺。課堂上,一般最多用20分鐘講解,剩餘的時間放權給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師生平等討論,最後總結交流。同時,也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逐步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在課堂訓練上,少而精、準,緊扣重點,緊扣目標,限時限量,當堂解決。這些方法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和建構能力,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

、整理好教學反思和學生易錯、常錯的題

每一節課後,我都對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點和缺點及時整理,找出成功的原因和問題的癥結。特別是在學案編寫和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某些知識的理解上產生的提前無法預料的一些問題,以及習題選編、難易度和數量問題,都及時地總結出來。以便在下一節課和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改正和借鑑,避免了盲目性。通過日積月累,使自己的教法更加靈活,課堂教學更加順暢。儘管一年來積累的東西不是太多,但這是我的一筆寶貴財富。

對學生錯題的要求上,由於時間太緊,讓學生自己去全面的整理並不現實,因此對每一份學案、小測、訓練及月考題目中出現的出錯率較高的題目,我都不厭其煩的全面整理出來,有些能改的稍加改正,再採用限時練、課外活動抽測、大休作業等形式發放給學生,讓學生重新練習,加強理解。這一方法,教師雖然累一點,但簡單而有效。既加強了對一些重點知識的鞏固,又提高了學生對一些難點的理解程度,也防止了學生一錯再錯情況的發生。

一年的高中教學,雖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但這些成績的出現可能有許多的偶然。以上的做法和心得可能也未免偏頗,不當之處望老師指正,如果能對各位老師有點啟發的話,那我將非常榮幸。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8

《出塞》一課的教學,我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本節課教學,從“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秦、漢”入手,讓學生充分感受時間的久遠,創設明月這個意象,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再聯絡“萬里”這個表示空間的詞語,讓學生在這種空曠蒼涼的背景裡進行理解“人未還”,當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中所包蘊的`巨大歷史悲愴、無限深沉嘆息的時候,“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呼喊才那麼震撼人心,詩歌的蒼涼意境學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領略。

有些遺憾的是,我本來想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加入邊塞詩藝術特點的賞析,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完成。好在教學過程中有邊教邊賞析,只是沒有歸納出來而已。

課堂上,預設雖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少,只是我們很多時候,卻不敢去抓住生成的東西,或者說是沒有能力去在瞬間捕捉生成的契機。《出塞》這堂課,一堵冷冰冰的牆,卻讓我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其實,生成是智慧的積累,如果沒有教學的智慧,是很難捕捉到生成的瞬間的美麗;

生成也是經驗的結晶,沒有教學和生活的體驗,你即使有這樣的生成感悟,但是,沒有教學的日積月累,你也不可能把握住。就像我教《長城和運河》一課中,學生回答老師提出問題:“你看到長城,你想對創造長城的勞動人民說點什麼?”一個學生回答“我可憐他們的手”,這是多好的課堂生成啊,可惜,我還是將它放走了。

課堂的生成是需要我們去體驗和把握,關注課堂生成,我們奉獻智慧和創造關注課堂生成,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課堂的互動和交往。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9

教師在對幼兒創作的作品,有時在評價過程中,往往忽略幼兒自身的原因與作品所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將自己的想法會無意中強加到幼兒作品本身上,從而將對作品的評價目的產生一定的偏差。教師本身也需要多尋找自身的問題,發現其中不當的方法。

1.評價主觀,缺失過程

在教師對幼兒做出評價的時候,很多時候教師都會做出比較主觀的評價,對於幼兒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方面還比較缺乏,在評價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關注於創作好的作品之上,缺乏多創作的過程中的評價,只流於表面,形式主義比較明顯,對於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到的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評價非常少,對於幼兒對美術活動中獲取到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

2.方法單一,匱乏內容

小班幼兒還處於繪畫的初級階段,大多數幼兒對於繪畫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剛開始可能是隨意的塗鴉,到之後能夠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填塗色。在幼兒園裡,教師也非常注重幼兒繪畫的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數教師只注重繪畫的技巧,比如小班幼兒在塗色方面掌握的還不夠,所以在很多時候,教師在評價一副作品的時候,都會以塗色飽不飽滿作為評價標準,而忽略了幼兒個別差異的存在,只是從塗色技巧方面進行評價,忽視了幼兒自身能力水平、幼兒情緒、環境因素等方面的評價。

3.標準劃一,偏離目的

在很多美術作品參賽的時候,都會有許多的評價標準,但是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時,教師也把這些自認為標準的標尺套用在幼兒身上,顏色的飽和度、比例的大小等都將幼兒的創作思維給侷限在了一個狹窄的框中,教師在評價作品的`時候,忽略了幼兒的個性發展,“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幼兒的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與思想也可能大不相同。做出統一的標準,將促進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發展的目的相背離,也讓教育評價變成教育的形式。

4.語言缺乏,缺少鼓勵

教師作為在幼兒園中與幼兒接觸的最多的人,語言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特別是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具體的語言表達,能夠幫助幼兒更好的學習、領悟內容。很多時候,教師知道在語言方面,需要多鼓勵,但是鼓勵的語言卻是淡如水,鼓勵式的評價需要教師將幼兒美術作品中的亮點激發出來,但是像“你畫的很漂亮”、“你真棒”等看似鼓勵的語言評價,其實都是一句套話,對於幼兒來說太抽象,他們並不能理解,也不能將教師對於自己的評價得到回饋。這樣的評價語言都不夠深入,缺乏對幼兒的啟發教育。而在幼兒創作作品時,教師的一句無意的疑問,可能將幼兒的美術培養得到扼殺,“你畫的是什麼啊?”“你怎麼把它塗成這個顏色?”看似不經意的話,幼兒都可能聽進去了,就會抑制他們對自我的一種肯定,不利於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0

這是孩子們所接觸到的第二個練習,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孩子們無法理解題意——當然是少數孩子了。

在這個練習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除基數和序數這個知識尚且有孩子的確無法理解過來外,其他知識點都是掌握了的。可是做出來效果並不理想,即使我一邊講解一邊請孩子們做,還是有18人出現了錯誤。其中一(6)班我採取講完一頁後請孩子們來做,結果出錯的有10人;一(5)班改變策略,講一題,做一題,還是有8人出現了錯誤。

6班的孩子主要出錯在第10題,在比較大小時,所選用的資料不是從上面的小動物中選取的,還有一個孩子的`錯誤是第3題。題目要求看數塗色,結果這孩子把這個數都看成了序數,塗3個塗了第3個。這個知識點始終是孩子們難以理解掌握的知識點。5班的孩子有大部分出錯在第6題。書上只有幾個資料和幾個框,聰明的孩子一下就看懂了,就是將上面的資料根據框框中間的符號填到相應的框裡。可是因為我所選擇的資料不是書本上的資料,居然有5個孩子就是將上面的資料抄了下來,也不看中間的符號,結果是可想而知了。

本練習的難點是第9題,講解前,我特地將題目抄在了黑板上(目前多媒體還沒有到位),一個詞一個詞教孩子讀,並連成句子再讀,幫助理解題意,請孩子們上來做,示範,效果相對要好些,但是還是有2-3人出錯了。今天下午6班有一節數學活動課,主要就是請孩子們複習鞏固了5、4的組成及序數和基數的區別。可是5班因為沒有活動課,只能將其放到下一次課中去了。

一直在期待孩子們能獨立解題的時候,雖然知道急並沒有用。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1

《天鵝》是一節音樂欣賞課,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對音樂的感受、審美、音樂文化、音樂形象的對比、創造性思維和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等作為教學的藝術特點。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首先,從聽覺和視覺切入,充分運用資訊科技,以較多的資訊量,豐富課堂內容,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影象、音訊、視訊等媒體,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樂,更加了解音樂作品及音樂形象,培養學生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目的。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地參與到欣賞中,去感受音樂的美感、情感等等。通過聆聽、觀看、對比、講解等手法,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分析、判斷、理解音樂、比較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不同之處;其次,運用各種不同的手法,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鼓勵學生用繪畫、線條、色彩、舞蹈動作等來表現音樂作品,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然而更重要的是使全班學生進行了創造性欣賞,使他們全身心都投入到音樂作品中。本課還滲透了德育教育,通過“天鵝的代言”這個教學環節,讓學生為天鵝做代言,“如果我是天鵝,我會對人們說......”教育學生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整節課是以一種審美、鑑賞活動,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直接參與、感受下完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依託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全面影響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探究精神。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2

一轉眼半個學期過去了,期會考試也順利結束了,看著學生的成績,讓我看到了自己和學生的付出沒有很多回報。學生們的成績還是在中等位置,特別是有些問題明明強調過,還是不能很好理解。使我更感到了壓力之大!要想讓學生再提高,說句實話,真的很難!畢竟學困生比較多,但是,學生的進步又能讓我看到一絲希望!一覽今年語文期中試卷,難易適中,即使是創新試題,也不特意為難學生。試卷結構又延續了平時的出題模式,題型變化不是很大(為基礎知識、積累運用、閱讀、作文四部分,)。逐題看過學生的試卷後,綜觀學生答題情況,我針對學生各方面的掌握情況做以下分析及教學反思:

一.試題評價:

1、基礎知識部分

總體上說,這一部分我們平常訓練的很多,題型都不陌生,儘管如此,還是出現了一些不該有的錯誤!

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學生做得還可以,但是“璀璨”的“璨”字學生老喜歡少寫或多寫,“汲水”的“汲”字寫成“及”字,這類似的錯誤學生一犯再犯。整體音節和平舌音不理解,後兩空亂填。

!第二題, 寫同音字,雖然說這是最簡單的題目,但我感覺學生還是沒有引起注意。平時講過的“俊、駿、峻、竣”幾個字都強調過,但受偏旁的影響一部分學生還是讀錯。這不得不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應該做得再細

2、積累運用部分

第三題按要求寫成語或詩句、學生基礎差,失分較多,全年級只有幾個學生組對了。

第七題,按要求改寫句子、這一題學生失分嚴重,對於改轉述句學生很難弄明白。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閱讀部分

課外閱讀,失分相對較多的是對於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和加標點。主要內容的概括和加標點平時在教學中訓練比較少,再加上學生閱讀積累比較少,思維不夠開闊,只要是老師沒有講到的,不會做,做不好!這也帶給我新的思考!

4、習作部分

得分比較低,我分析了一下,一方面是學生的審題不夠清,少數學生還離題了,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於寫事不具體、不清楚。我想這也是我們不能出現高分的原因。

二、.教學反思

1、要更加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落實"三維"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今後語文教學要著力改變過去那種重知識、輕素養;重結果,輕過程與方法;重看書,輕活動;重突擊應考,輕平時課堂教學;重閱讀,輕作文;重教師包辦傳授,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與感悟的傾向。尤其是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感悟文字,教給學生感悟的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

2、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目前國小生,課外閱讀相當貧乏。新課標推薦的中外名著絕大部分都未通讀,其他可供閱讀的書刊則更少。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通讀一些中外名著,每學期不少於一部。另外,每週品讀美文不少於一篇。一方面擴大知識積累,一方面陶冶思想情操。

3、加強學生的寫作指導。 要求我們創造性地使用 教材,紮紮實實的搞好作文教學。各種題型的作文都要訓練到位。如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以及讀後感等。

4、加強教學研究,促進資源共享。我們應及時地總結在教學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認真撰寫教學案例,寫好教學反思,將點滴教學體會上升到理性高度,從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上寫成教學論文。要經常開展聽課、說課、評課與觀摩活動,及時互通訊息,做到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3

二年級的美術課,在快要下課時我把學生上次的美術作業發了下去,男孩子小浩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垂頭喪氣,我過去看了一下他的作業,一個鮮紅的“差”映入眼簾。當與我的目光相遇時,他忐忑不安的心情溢於言表。像這樣的孩子每個班級都存在,我也嘗試過懲罰他們,卻破壞了美術課輕鬆、愉快的氛圍。但是也就是這幾個喜歡“偷懶”的學生在每次清掃美術室時個個自告奮勇,變成了勤勞的小幫手,難道真的是他們懶惰和美術能力差嗎?

我後來反省了一下,之後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取消了評價“差”的等第。而是用建議性的評語來替代:“如果你能夠用二分鐘的時間仔細欣賞一下自己的畫,再用二十分鐘的時間把你不滿意的部分修改一下,你的畫就會更加的精彩。”“老師給你評的等第,你肯定會不滿意,你來找老師談談好嗎?”這些充滿期待和人文關懷的批語,更加體現出美術課評價的發展性和人性化,使成績評價的根本目的.得以體現。

雖然是小小的一個改變,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多原來總得“差”的小朋友比以前認真了,有信心了。因為正確的評價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體現了發展性評價的人文關懷。

其實每一幅作品都凝聚著孩子們的心血,都蘊含著豐富的內容,作為美術教師應該用欣賞者的眼光來看待學生,體現出人文關懷的精神。其實孩子因家庭,社會環境及自身的遺傳因素,都會產生不同的個性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行為表現及操作中會參差不齊。比如畫拔河,學生能正確畫出人在拔河時的結構與動作關係,並能擴充套件成一組人就是很有創造力的作業。因此在批改作業時放棄“一刀切”的武斷做法,而是進行了人性化的嘗試。

對於學生創作的美術作業我們不能只注重作品所呈現的專業性美感,我們應該注重作業深層所蘊含的因素——學生。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能只用與別人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績進行橫向的比較來判斷,而應看自身的縱向發展,因此我在批改學生作品時,特別留心幾個以往美術成績“不及格”的學生,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及時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鼓勵他們的方式我採取了分層實施:當發現他們進步時,我採取單獨與學生談心的方式表揚他的進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當他逐漸對美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作業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時,我就進一步對他所取得的進步採用全班公開化地表揚,對他的努力進行讚賞,為他的進步表示高興。在另一方面對於美術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應該注重他們能力的發展與提高,鼓勵學生不斷地探索表現美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避免繪畫惰性的產生。

用發展的方式評價學生的作品體現人文關懷,還應體現在課堂中學生創作美術作業時,教師用學生美的法則,規律加以引導,讓學生們共同探討找出作品中出現的問題,並讓其自己斷續完成作品,這樣會讓他們的作品更加完美、精益求精。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4

在資訊時代,電視,手機、計算機網路等各種媒體每時每刻都在向我們提供著各種各樣的資訊,當我們需要獲取資訊時,面臨的問題往往不是資訊的多少,而是如何在各類魚龍混雜,真偽難辨的資訊中鑑別和評價資訊,而資訊的紛繁複雜很容易擾亂人們的'注意力。因而,學會準確地鑑別和評價資訊,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本節課教學重點內容是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資訊的鑑別與評價能力,掌握資訊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根據學生自身情況,通過案例教學首先讓學生閱讀教材案例,然後在我的引導下得到一些辨別資訊的方法,最後讓同學們舉出親身經歷或者聽說過的一些例子,大家再共同討論,總結出資訊的鑑別與評價的方法。

不足之處:新課標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但是本節課內容理論知識較多,不適合學生動手操作,故在學生自主實踐上有一定的欠缺。另外,由於時間關係,某些案例介紹不是很透徹,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特別注意時間安排問題,爭取更大的進步。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5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物件,對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後,即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後進行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

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實踐中我感悟到: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兩大主要功能——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做到評價和個性化教育相結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新課改要求以教師為主導、“引誘”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但就“研討課”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下面,我就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反思如下。

一、“比讀,讓學生承受心理壓力。”

我首先談一下教師的激勵功能。以往教學中常常在研討課乃至國家級研討課上,聽老師帶有鼓勵性的語言:“誰還能比他更好。”先起來的同學需要有勇氣才能站起來,壓力很大。後起來的同學也必須有比前一位同學更好的本領和更大的勇氣,才能站起來。試問:作為老師將心比心,你有前一位同學的勇氣做底嗎?這看似鼓勵的做法,恰恰給予全盤否定。導致的結果是參與的人越來越少。“朗讀小能手”等的選拔,也恰恰反應了評價應避免的“選優”的要求。我採取的辦法是:讓學生只要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表達出來就可以了。評價的時候,只評價哪個地方讀得好,發現每個同學的閃光點,但不盲從。然後有針對性地讀出你的感悟。讓人人都發揮自己的特長。每個同學的音質不同、理解不同,允許他們各有千秋。從而進行個性化教育。

二、評價教學中,仍需強調教師評價的導向作用。

1、課堂教學中,要做到學生的主動發展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並重。

教學設計要做到“虎頭豹尾”而不是“虎頭蛇尾”。從而激發起學生繼續探索的慾望,達到課外延展的目的。也只有教師精心設計“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去細讀、精讀,把語言文字蘊涵的情感、思想通過朗讀、感悟,感悟後再美讀,讀後再談收穫。學生每讀一遍都有新的發現。讓語文課堂學習呈現螺旋上升的趨勢。

2、課前準備和課後作業也應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

我課前讓同學做充分的準備,把蒐集到的資料和圖片展示出來利於教學時,我引導:你是怎麼做到的?學生從他們的回答中明白利用現代化資訊科技蒐集、整理資料,不僅能獲取更多、更前沿的資訊,在蒐集、整理的過程中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鍛鍊,收穫遠遠大於所獲得的知識。這也是新時代國小生必備的素質。

我還利用“日記”,發揮導向功能。我就把各方面寫得好的同學的文章,讓他們讀給同學們聽,包括具體描述、發表自己想法的、摘抄優美片段、警句、讀後想法的。學生明白日記是把生活中有趣的、值得記錄的用筆來表達自己心聲的。從而懂得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欣賞美。鼓勵學生勤於寫日記,表達能力不斷提高。

三、無批評的評價是不完整的評價。

強調評價的激勵功能,有的教師片面理解為一味表揚,不說一個不字,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學生呈現出來的作品並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只表揚的評價,不能很好的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響鼓還需重錘敲”。要視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響應的措施。如面對學困生要以鼓勵為主,教師要滿懷激情。用欣賞的目光看學生,降低要求。充分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樹立信心從而轉差。中等生讓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做中心發言人,不斷提高自己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優等生在肯定成績後讓學生敢於挑戰“權威”,和他們比讀,讓他們認識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激勵自己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四、研討課的課堂教學重成果,不注重教學過程的展示。

有的研討課教師按照預先做好的課件,設計好的思路上的很順利。看似課堂容量大,效果好。實則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沒有真正成為自主發展的主人。研討課上成成果展示課,內容貪多,只展示教學成果,表演意味濃。又是分角色,又是表演,課上講求熱鬧,但真正讓學生領悟到什麼?課堂教學應展示教師的引導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一堂好課總會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學生碰出思想的火花,哪怕其它環節有不足之處。講求一課一得,毋須面面俱到。還經常聽到教師由於時間關係,我們課後再練等之類的話。因研討課老師顧忌多,易束縛教師的手腳和頭腦,往往精心準備卻收不到預想的效果。教師應“以學定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質疑,看哪些是關鍵處、疑難處。在這些地方有重點地讓學生充分思考、感悟、交流。

五、課堂評價過細、過碎,阻斷教與學的過程。

如有的研討課上,老師請小組長課內做記分員。哪個教學環節,誰得了多少分,都要記錄。這樣,不僅隔斷了正常的教學思路,還嚴重影響了記錄人員的學習。

六、教師的誤會也會喪失大好時機。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有心人,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的問題。

誠然,研討課,有許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借鑑。但作為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教師,應大膽進行教學反思,敢於向自己、向“權威”挑戰,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向著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向發展。

總之,課堂評價應本著“省時高效”的目的,“評價”只是手段,目的是促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6

1、經過教學的實施後,對這節課的教學,本人有很大的感觸和收穫。

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意識。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探究性。

興趣有直接或間接之分,直接興趣指向過程本身,間接興趣指向活動結果。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用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實際設計和實施實驗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引發了學生的潛在創造動因。

2、構建正確的概念需要充裕的時間

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獲得了能與他們日常生活的觀察相一致的理解。例如,在他們沒有做實驗之前,很多同學認為浮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而沉的物體沒有受到水的浮力,通過實驗之後,以後就算大部分的人認為沉的物體不會受到水的浮力,但是他都不會同意這個觀點的。

3、科學教育,促進思維發展。

科學教育的一個關鍵目標時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不能憑空產生,學生不能在抽象中推理,他必須對某個實驗進行推理、歸納,因此,科學教育需要為學生創造課堂學習情境,提供大量的推理材料或問題讓學生在解決感興趣的.問題過程中發展科學思維能力。其次,促進學生的科學思維發展,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學生對水的浮力有所瞭解,但要想出體驗浮力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有什麼方法幫助大家體驗水的浮力是怎樣的,引導學生想到用手壓乒乓球(或泡沫物體),體驗手上的感覺,從而體驗水的浮力。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7

要想提高教學技能,上好歷史課,我覺得應該從多方面備課,這樣才能使歷史課堂氣氛活躍,吸引學生的注意。

首先,教師要做足課前準備,不僅要吃透課標、教材,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分解設計,而且要對引入、設疑、組織討論、訓練、反饋、小結等各環節進行精心準備,同時,教師還要訓練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的習慣,提出預習提綱,佈置學生預習課本等;其次,要重視課堂匯入,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精心設計。

可以通過故事、遊戲、懸念等方式使學生從上課前的自由狀態迅速轉向集中注意;再次,要精心組織討論、探究過程,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巧妙設計,精心組織,要使學生在討論、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牢固掌握知識,發散思維,提高能力,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以建立課堂學習小組,構建互動機制,還要控制過程,提高效率,要重點講解,精心引導,使討論、探討過程來訪而不散亂,小結應該多樣化,可以用教師小結、學生小姐、分組小姐等多種形式相結合,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一節歷史課,需要我們課上、課下付出許多努力,這樣才能上一屆有效的課。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8

蘇教版小語四年級下冊《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裡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親身經歷著“我”的經歷,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們在與文字對話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人鳥情,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引發對話——知鳥

在學生對鳥兒已有“好感”的基礎上,讓學生學學鳥的叫聲,說說鳥的外形基礎上,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公冶長的故事,使鳥兒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此時也成為孩子們的心聲。“鳥兒”真能表白?我們能否聽懂?他們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嚮往走進文字。

二、啟發性靈——懂鳥

學生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與鳥兒動聽的.交談感染著他們,由動聽到動心,他們也想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於是,我播放百鳥爭鳴的音響請學生欣賞,並創設讓他們表現的空間,即:聽後可把自己的收穫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這種“有我之境”中,學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進他

們曾經經歷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們獨特的心態聆聽鳥語,並將他們的獨特的感受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三、情感延伸——護鳥

學生在上述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默默地滲透到他們的心中,鳥能給人啟迪、帶來智慧和樂趣,還有哪些可愛之處?聯絡舊知,學生知道鳥兒是森林的護衛天使,是人類的朋友。你現在最想為鳥兒做點什麼?孩子們有的寫詩讚鳥,有的寫護鳥標語,有的走出校園為鳥兒護窩搭巢……愛鳥之情化為實際行動,既昇華了情感又付諸了實踐。達到了既教書又育人的效果!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19

《陽光》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學習課文的好範例,課文較長,我想著能以這篇課文為例訓練學生標畫自然段的的能力,另外《陽光》這篇課文語言優美,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想讓學生初步接觸比喻的修辭手法,能簡單的.去說。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鑽研教材、設計教案、製作課件等費了不少功夫,原本以為設想也挺周全的,勝利地把這節課上下來應該沒有問題。可是到了真正進入課堂,我才發現我把這節課的要求拔高了,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問題的提出使同學有點茫然。

第二節課,我果斷地改變了教學方法,不講太多,以讀代講我有層次地進行朗讀增加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學習課文的時候,第二段比較長,因此我把重點放在這一段上。在指導朗讀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做做動作體會句子表達的感情,把學生的個性讀充分展現出來。在學習“田裡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這兩句的時候,我利用課件,讓孩子們先看圖片,再出文字,加深孩子們的理解,讓後我引導說:“花園裡的花朵,因為有了陽光,﹝﹞更﹝﹞了。”然後又讓學生再想想其它的植物和動物,說說:“,因為有了陽光,﹝﹞更﹝﹞了。”這樣的設計從扶到放,逐步提高難度,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說話,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也讓學生理解了陽光與世間萬物之間的關係。教學效果果然不一樣。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20

1研究物件和方法

1.1研究物件以評價反思性學習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效果為研究物件,以山西師範大學20xx級排球選修班學生為實驗物件,就“評價反思”學習模式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文獻,通過教學實踐的觀摩為實驗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1.2.2問卷調查法

在教學過程中向山西師範大學20xx級排球選修課學生(共100人)發放關於評價反思性教學的調查問卷,徵求對於評價反思的看法及其對本人教學能力的影響。問卷共發放100份,實際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1.2.3實驗法

在20xx年,對該校20xx級排球選修班學生的教學能力進行實驗前後測,分析“思與評”模式融入教學中對於提高學生教學能力的作用。

(1)實驗的設計。在16周的排球選修課中,對實驗物件進行觀察、考查,其中15名男生,5名女生。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選取“學習活動,學習環境,知識傳遞,師生互動”幾項指標,根據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對學生的教學能力按優秀、合格、不合格給予打分。

(2)實驗的實施。實驗前1周,讓20名學生都親自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每位學生都獨立完成一次課堂教學,並鼓勵學生進行語言性評價。督促學生進行文字性反思與評價,收集學生的反思與評價,統計實驗前學生的教學能力情況。課前:教師認真備課,認真專研課本知識;在認真專研課本知識時,增加課本外的新知識;多次嘗試獨立完成教案設計,思索其不足之處。課中:通過讓學生自己代課的方式,學習組織課堂教學;多讓學生自己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通過讓學生自身組織教學及課堂評價,學習掌握語言表達能力。課後:學生結合本節課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得失將其記錄下來;讓學生獨立設計教案,研究自身教案操作起來是否可行;8周後,讓學生進行總結,研究學生教學能力的變化。實驗進入尾聲時,同樣讓20名學生都獨立完成一次課堂教學,並進行語言性評價。收集16周學生所有的反思與評價,統計實驗後學生的教學能力情況。

1.2.4數理統計法收集20xx級排球選修班學生的評價和反思及學生教學能力的得分,運用SPSS17.0進行統計與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實驗前後教學評價能力的對比分析據統計,實驗前教學評價能力達優秀的學生有5人,合格的學生10人,不合格的學生5人。學生並不太清楚評價的形式以及怎麼樣正確合理地評價課堂教學。實驗後,學生教學評價能力達優秀的學生有16人,合格的學生有4人,不合格的學生0人。通過反思評價性模式的教學,學生懂得了正確的評價方式,並通過反思,清楚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促進了學生doi:10.3969/.1674-151x.20xx.03.028實驗與調查體育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2.1.1注重教學評價中自身評價和他人評價相結合大多數人不能夠清楚瞭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就很難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在評價反思性教學中,同學、老師等評價可以促進和深化學生個人的自身評價和自我發展,更有效地達到教學要求,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2.1.2注重教學評價中語言評價和文字評價相結合在課堂活動中,進行語言評價,更直觀地找到問題,瞭解自身的不足。從另一個方面,通過語言評價,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並以此讓學生不斷積累,提高今後的教育教學能力。課堂教學時,可能會想不全面優缺點,這時候就需要文字性評價。學生通過課後回憶課堂教學時所產生的各種情況及教師、學生的心理變化,用文字記錄下來。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

2.2實驗前後教學組織能力的對比分析據統計,實驗前,學生教學組織能力達優秀的學生有3人,達合格的學生有10人,不合格的學生有7人。以往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課堂教學的機會不多,所以很多教學環節學生從未仔細考慮過。實驗後,學生教學組織能力達優秀的有17人,合格的有3人,不合格的0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己發現問題,運用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不斷進步,為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礎。

2.3實驗前後教案設計能力的對比分析據統計,實驗前,學生教案設計能力達優秀的有9人,達合格的有10人,不合格的1人。學生之前都獨立完成過教案,但很少自己思索其可行性,大部分只是模仿教師以往的教案設計。實驗後,學生教案設計能力達優秀的有18人,合格的有2人,不合格的0人。學生不再是一味模仿,學會了自己發現問題以及對教案設計進行創新。

2.4實驗前後語言表達能力的對比分析據統計,實驗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優秀的有5人,達合格的11人,不合格4人。以往學生很少自己獨立完成課堂教學,所以語言表達能力必然有所欠缺。實驗後,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優秀的學生有16人,合格的學生有4人,不合格的學生0人。經過16周的反思評價性學習,學生從課堂教學中不斷學習,慢慢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對講解示範正確的技術動作有很大的幫助。

2.5學生階段性教學反思能力的對比分析通過評價反思性教學,將本學期課程分為4個階段,每階段的評價各有自己的特點:A:自身評價,B:對同學的評價,C:積極性評價,D:反思性評價,E:共性評價,F:教學能力的評價,G:對教師教學評價從收集資料可以看出(表1),第1階段,更注重的是對教師的評價,並且在該階段學生都對自己比較滿意。第2階段,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開始發現問題,瞭解到自身的不足,並進行反思。第3階段,學生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時,也開始思考應該通過怎樣的手段方法,能夠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第4階段,學生自身不能很全面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所以需要學生互評,進而提高自身的能力。通過反思評價性學習,讓學生的教學能力得到進步。在長期的積累中,老師和學生相互學習,一起進步。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教師也直觀地看到了教學效果。

2.5.1在教學反思中,教師“學會教”在傳統教學評價中,基本上都把“學生成績”作為唯一準則。而這種評價方式與當代教育對教師能力、素質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是不適應的。通過評價反思性教學促進教師成長,並讓教師從中積累經驗,為完善自身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反思評價性學習的重點是探究和解決課堂上出現的情況,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2.5.2在教學反思中,學生“學會學”評價反思性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它不僅要對教學內容、手段及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還要對自身、同學、老師進行全方面的評價。其次,反思評價性教學注重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提升自身教學能力。評價只是單純的一種手段,它的目的是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養成在反思中進步、在評價中提高的良好習慣。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通過反思評價性學習,提升了學生的教學評價能力。實驗研究表明,多進行反思和評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3.1.2通過反思評價性學習,提升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讓學生學會處理課堂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尋找更合理的教學模式。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21

《長城》這篇課文,語言簡練,通俗易懂,並且有很多同學到過長城,我認為學習這篇課文並不難,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回憶攀登長城的情景,並把有價值的圖片和資料帶到課堂。果然,同學們帶來了照片、紀念品等。看到這些豐富的資料,我引導學生談自己眼中的長城和自己瞭解的長城。沒想到學生懂的還真多。王喣陽談到了長城的歷史,起於秦始皇,而後歷代修築,現儲存較好的多為明代長城;劉喆林講了長城的歷史故事;袁金樞展示了很多有關長城的圖片……

同學們有了這些體會,理解課文內容就輕鬆多了。教學中我抓住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圍繞“從哪兒體會到長城氣魄雄偉?為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學習。根據學生的討論交流依次學習了課文的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遠看長城氣魄雄偉,初讀了解了長城“長”的特點,然後結合文中的插圖和展示同學們蒐集的'圖片,學生不僅理解了“蜿蜒盤旋”這個詞語的意思,還發現了長城“曲折”的特點。

通過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等形式讀出了長城的雄偉氣勢。在教學第二自然段“長城的結構和作用”時,讓學生通過讀了解到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然後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並想像當時秦始皇的軍隊是怎樣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傳遞資訊,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的?從而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長城的設計巧妙,特別在軍事防禦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初步領略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22

本課講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的時候,發現雨後土地上張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便留下來種花,終於獲得財富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要想靠意外的收穫是不現實的.。全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其中蘊含的道理比較深刻。

怎樣讓學生理解其中深奧的意思呢,我設計瞭如下步驟:一、發現淘金者的“盲目”,我讓學生思考那些淘金者是否一定能夠挖到金子。學生讀課文以後很快找到“聽說、無意”,認識到這些只是偶然現象。那麼主人公最後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呢。我要抓住這點繼續引導孩子學習。那麼他們會發現,下雨三天三夜是偶然,土地冒草是必然,因為經過努力才會有這樣的效果;這次偶然與必然夾雜造成一次成功的可能。

那麼抓住了這個機會以後,經過悉心照料5年以後成功了,這也是必然,因為他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讓他們通過觀察圖片、讀書中找到表現他辛苦的地方。很快,“滿頭大汗”的主人公站在“百花齊放”中讓學生體會了成功;“全部精力”以及由此開始的設想、想象讓學生明白了何為辛勤的勞動。那麼經過總結,學生明白了原來成功既要有偶然的因素,也要有必然的東西,只由在抓住機遇,奮發努力以後,才能找到自己的“金子”。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23

內容摘要: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評價目標要多元化,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要突顯學生的自主性,要做到師生關係由權威、依存到平等、對話的評價;教材觀從“聖經”到學生自主解讀的評價;教學方式由教師灌輸到學生自主探究的評價;教師評價從“一刀切”到激勵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 。

關鍵詞:教學評價 自主性 激勵 平等 探究

傳統教育長期以來是“聽話”教育,學生在惟書、惟上、迷信權威、盲目服從的思維定勢中生活,自主思考的能力、創造的願望日漸喪失。而時代的發展呼喚著人的自主性,迫切要求我們的教育轉向,讓學生迴歸自我,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強調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

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由於課堂教學是一個多元的空間,是在一個連續的時間內進行的,要想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必然要採取多種多樣的評價形式,並逐步形成一套與教學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下面是我對自主性教學評價的幾點反思。

一、師生關係:由權威、依存到平等、對話的評價

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下,形成的是“師道尊嚴”傳統。教師充當的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而學生是既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學生在教師面前“只不過是未成熟而有待於成熟的人;是知識淺薄而有待於加深的人;他的經驗狹隘而有待於擴大。他的本分是被動的容納和接受。當他馴良和服從的時候,他的職責便完成了。”這樣的師生關係相當於“學生是儲蓄所,教師是儲蓄者”。課程執行的效果取決於教師在學生那裡儲蓄的知識量,而學生則在不斷接受所謂的“博學者的知識贈品”的過程中,其客體地位及依附於權威的心理便變得根深蒂固,批判意識及能力也就會隨之喪失。

要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就必須轉變這種師生關係。首先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角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破除學生“無知者”的人學假設,不再把學生看作是不成熟的、不能承擔發現知識和創新知識重託的個體,而應該認為學生是具有批判力、創造力的個體,他們具有與成人不同的視界,有著自己個體的獨特性。

為此,教師不要輕易用自己或教材的觀點、看法統一所有人的思維,不要輕易根據自己的思路將學生進行“格式化”,而要允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擁有多個“版本”,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感受、理解發表自己的觀點、闡明自己的看法,允許白菜地裡長花生、高粱地裡長蘿蔔,使學生通過與教師的精神相遇而與知識對話,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地建構知識、生成知識,從而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人,最終成為自己的主人。

否則,學生以後就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了,脫離了書本和教材就不會有自己的聲音和言語,就只能像“錄音機”一樣說話。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在教育中作用的消解,而是要求教師設身處地使自己的情緒和理智處於學生的地位,表現出對學生在情感上的充分理解,對學生內心世界的瞭解,以外在於學生情境轉為與這情境共存,成為內在於情境的領導者,而不是課堂情境之外的控制者、知識的“權威者”。

二、教材觀:從“聖經”到學生自主解讀的評價

傳統課堂將教材當成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對教參的依賴程度極高,我們經常可以在課堂上見到這樣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見的手’,支配、牽動著‘活’的教師與學生,讓他們圍繞著它轉。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很多情況下只是‘觀眾’與‘聽眾’”。教師被教材牢牢地栓住,他們沒有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教學設計的個性化,扼殺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自主性的教學不是再把教材當成“法定知識”的“聖經”去複製。

去“小心翼翼地儲存”,而是慷慨地賦予學生建構課程內容意義的權利,課程內容也只有當學生賦予其意義時,其“潛在的意義”才能凸顯出來,它好比“羅夏墨跡測驗”的測驗紙,需要通過自由聯想才能生成其意義。因此,發展學生自主性的教材不是強制學生接受的“聖經”,而是師生共同解讀、共同建構的文字材料,其本身存在的意義只是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同觀點的融合提供一個平臺,從而展開學生精神自由的翅膀,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背景和思維方式通過與教師、教材的相互作用而自主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建構。

但“教材無論編制得多麼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創造的物件,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課程資源。”教師作為教材與學生的中介,教師處理教材的態度和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對於學生創造性的發展無疑是一種近乎災難的障礙,同樣,一個缺乏自主性的教師也不可能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所以,教師應該從“教教材”的傳統觀念中走出來,不斷地學會“用教材教”,做有自主性的教師,由教材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積極建設者和創造者。

確立課程的主體地位,具備課程意識和批判意識,別具匠心地“肢解”教材,“重組”教學內容,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與知識牽手,利用教材喚起學生表達的慾望,給予他們自由思考的空間,從而現實地賦予學生決定課程內容意義的權利。同樣,學生也應聯絡自身的知識體系和生活經驗主動尋求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判斷和思考,不迷信書本知識,使自己成為體驗者,成為自我知識的建構者,真正地成為自己的主人。

三、教學方式:由教師灌輸到學生自主探究的評價

長期以來教師遵循的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課堂成了教師的“講堂”,學生成了“沉默的他者”。這樣的教學方式“把學生變成了‘容器’,變成了可任由教師‘灌輸’的‘儲存器’。教師越是往容器裡裝得完全徹底,就越是好教師;學生越是溫順地讓自己被灌輸,就越是好學生。於是,教育活動變成了一種儲存行為。

學生是保管人,教師是儲戶。教師不是去交流,而是發表公報,讓學生耐心地接受、記憶和重複儲存材料。”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總是樂於接受現成結論,而不是質疑,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批判、創新能力日漸削弱,而思維定勢和對權威的服從卻日益增強。

四、教師評價:從“一刀切”到激勵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

傳統的教學評價以考試作為評價的唯一手段,並且在考試形式上以“標準化測試”最盛行,認為任何問題只存在唯一正確的答案。在這種測試中,凡是與標準答案不一致的看法,皆為錯誤,學生不得不掩蓋自己的真情實感去一味追尋所謂的“正確答案”。學生逐漸形成了死記硬背標準答案的習慣,其思維桎梏在別人設定的範圍之內。

要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必須改變以教師為絕對主體的“一刀切”標準化測試,完善教學評價。首先要加強考試的靈活性與開放性,使學生擺脫書本知識的束縛和已有答案的限制,為學生自主探究和發揮自己的獨特個性提供足夠的探索空間和餘地,養成學生放棄對書本的依賴和開動腦筋自主思維的習慣。其次應該摒棄等級評價,選擇非等級評價,從目標評價轉向過程評價;從靜態評價轉向動態評價;從終結性評價轉向形成性評價。這種評價不是為了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旨在提升學生的自我意識。

尊重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存在體驗和自我價值感,使學生更深入地瞭解自己和認識自己,不斷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勵,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期望和自主發展的動力,而不是依賴強制的外部力量和標準。再次要賦予學生自主評價的權利,使學生從被評價的物件轉變為評價的主體,賦予學生自主制定評價標準、選擇評價方式與評價內容的權力,從而增強他們對自己評價的責任感與能力,這樣有利於學習者的自我反思與自我改進,使學生從消極被動的、任務完成式學習轉變為積極自主的發展性學習。

課堂教學的評價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教師在實施中應針對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並將各種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靈活變通、創造性地使用,這樣才能使課堂具有發展性,充滿生命力。

評價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就是在於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激勵學生的學習活動,激起他們強烈的、積極向上的情緒和旺盛的求知慾,使學生充滿獲得成功的信心。以上是我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幾點想法,是結合課程改革的理論探索和實踐需要所進行的一些初步思考,還需要在以後的實踐探索中逐步改進。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24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關鍵在作為“師傅”的你,得把學生領進“門”。多元化評價方式,主要分三步、循序漸進地把學生領進“自主評價”之門。迴圈往復,周而復始。

第一步,教師評價,學生模仿。

除了評價內容的方方面面(見上表一)而外,還要教給學生運用修改符號評改的方法,擬定鼓勵性評語的方法,諸如對“閃光點”使用充滿激情的語言給予充分肯定,用委婉含蓄的激勵性評語提出可資借鑑的建議等等。這是“前車之鑑”。起初幾次,教師要全批全改,一是讓學生了解這種評價方式的基本特點,二是通過反覆演練,使學生學會基本的評價方法。

第二步,師生評價,學生自改。

教師選擇上、中、下水平的部分習作,對每篇習作至少肯定兩個以上“閃光點”,最多指出兩個不足。然後,與作者一起共同商討修改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尊重他們表情達意的合理化要求,與之推心置腹地交流;切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頭上,否則,那樣改出來的作文,已經不再是學生自己的了。拔苗助長,只能事與願違,扼殺了學生的天性。徵得作者同意後,把幾經潤色的習作分類裝訂成“創新作文集”,在同學之間傳閱,使其他同學在閱讀這些範文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到師生合作、探究的既得利益:人格得到尊重,“閃光點”得到賞識,寫作潛能得到發掘。“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單薄,只有在合作狀態下深入探究,虛心好學,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使自己寫作素質不斷增強。

這 個過程,需要反覆訓練(至少五次)。教師視學生個人的發展情況,從邊“扶”變“放”逐漸到少“扶”多“放”。直至絕大多數學生成長為能做出引以為豪的“第三隻小板凳”的愛因斯坦時,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主評改、學生之間互相評改了。這時,“自由評改”的春天即將來臨。

第三步,學生評價,互相修改。

同齡人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辨別是非曲直的能力比較接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能達成共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生之間互評互改,能夠彼此借鑑,共同提高。在小組內(4人一組),可以輪流讀習作,大家一起評改,交流看法,重要的是找足優點;或者互動評改,然後推薦精彩篇、段,供大家賞析。

就出現的突出問題,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更多的方式方法。如,內容膚淺的,要深入思考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選材陳舊的,要走進生活,勤於觀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語言貧乏的,建議他大量閱讀,善於積累,活學活用……

在這個環節,教師以一個普通讀者的身份,參與某小組的作文評改活動,具體感受評價過程,獲得大量反饋資訊,及時完善作文多元化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與反思 篇25

學生一拿到作業,最想看到的是老師的評語。如果採用描述性的語言給予簡短的評價,既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作業評價可以有以下形式:首先,使用符號,如、等簡筆能輕易畫出的圖示做為評價,一目瞭然、直截了當;其次,一個單詞或短語,如OK!Nice!Good!Great!Wonderful!Excellent!Terrific!Fantastic!等,多用於七年級或八年級。再次,短句子或短語對於八、九年級比較合適。例如:Yourhandwritingisexcellent!Ilikeyourhandwriting!Youwillbebetterandbetter!Welldone!That’sgood!Ithinkit’odobetternexttime!Ihopeyouworkharder!Youcandoitwell!等等。

學生看到老師給的'正面評價,容易獲得成就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更濃了,特別是那些對英語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因為老師的及時鼓勵,他們不會輕易言棄,而且會重新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雖然有些跟不上,但會喜歡上英語課,喜歡完成英語作業了。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們負擔。”洋溢著人文氣息的評價,儘管比等級制的批改要多花費一點時間,但這樣能產生幾倍的效益,作為教師又何樂不為呢?

當然,以鼓勵為主並非不能批評,但批評要明確、有善意,而且要具有建設性,也就是說,知道以後該如何改正,沿著什麼方向去走。事實證明,自覺的學生確實能做到同種型別的錯誤不重複第二次!至於屢改屢犯的同學,老師要有耐心,不厭其煩,相信總有金石為開的一天!

當學生真正把英語作業變成自覺行為,在英語作業中能得到快樂時,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才能真正達到實效。嘗試英語新課程作業的改革和創新,不僅能使學生能積極完成學習任務,而且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