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精選9篇)

欄目: 學校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96W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1

全面深化素質教育,探索新的辦學模式,走特色之路,是竹林實驗學校建立品牌學校的有效途徑。根據北部新區管委會和教育局的有關檔案精神,堅持“均衡優質、特色發展”的原則,綜合考慮我校條件及辦學優勢,特定出學校特色發展規劃。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精選9篇)

第一章 學校基本情況

(一)學校概況

重慶北部新區竹林實驗學校成立於20xx年10月,是由原大竹林初級中學與大竹林中心校合併而成的一所全新的現代化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

學校佔地近90畝,建築面積近2。5萬平方米,常年辦學規模60個班,現有教學班53個,2293名學生,166名教職工,學歷達標100%,有研究生1名,本科學歷135人,有市級骨幹教師2人,區級骨幹教師13人。

學校有勞技室、美術室、音樂室、理化生實驗室等二十多間功能室;有體育館,健身房,室內外籃球場,有標準400米運動場。

學校堅持“謙·惠”的辦學理念,以“竹文化”為辦學特色,發揚“堅韌不拔,勇於突破”的竹精神;按照“以人為本實現和諧校園、質量興校提升社會聲譽、特色發展建立品牌名校‘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 文化引領,隊伍建設、質量監控 ”三大策略。學校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校園活動豐富多彩,會考質量連創新高,“竹文化”特色逐漸彰顯,曾先後獲全國平安校園,全國中青年優秀師訓基地,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紅領巾示範學校,重慶市文明交通示範單位,重慶市工人先鋒號,重慶市巾幗文示範崗等榮譽稱號。

(二)特色發展狀況

1、打造以“竹文化”為內涵的理念識別系統。主要包括“謙·惠”的核心理念,把“堅忍不拔,勇於突破”的竹精神作為學校精神,把“修身養德,銳意進取”作為校訓,以此確定學校的一訓三風,師生誓詞等。所有設計以“挖掘竹內涵,打造竹文化”為核心。

2、打造以“竹文化”為背景的視覺識別系統。校徽、辦公用品(手提袋、信封、檔案袋、公文紙、紙杯等),導視牌,功能室牌、班級牌、走廊教室辦公室掛版上都印有竹的圖案,印“堅韌不拔,勇於突破”代表竹林精神的文字,印有“謙·惠”的核心理念,印有“謙恭勤學,持之以恆”的學風,印有“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教風,我們把國小教學樓命名為翠竹樓,中學教學樓為修竹樓,教師辦公樓命名為賢竹樓,體育館命名為勁竹樓,女生宿舍命名為雅竹園,男生宿舍命名為逸竹園,實驗樓命名為謙竹樓,綜合樓命名為惠竹樓。

3、開展了核心理念“謙·惠”外延與內涵的討論。

竹的特點是茂密繁多、四季常青、筆直高潔、堅忍不拔,是堅強的植物,有君子之稱,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謙·惠”的外延與內涵釋義為:謙:就是要求師生要像竹一樣具有謹慎謙恭、虛心若谷、和諧博愛的美好品德。“惠”有“恩惠、給與、惠及,普及”之意,“惠”通“慧”,有聰明、智慧、博識之意。就是要求學校教育恩惠於民、普及大眾,要求師生有智慧、博學。 “謙·惠”就是倡導謙恭、虛心、博愛的美好品德和普及於民,睿智博學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均衡優質,全面發展。

4、在各種活動中貫之以竹文化。我們把第五屆校園藝術節的主題確定為“謙惠竹林,精彩你我,和諧發展”,把參加區主題教研展示評比活動的團隊命名為“謙竹沐風”團隊。把學校文學社定名為“竹韻”。把學校文學社出版的校刊定名“惠竹風”。讓學校的竹文化及辦學核心理念深入到學校各項工作中。

(三)學校發展目標

總體發展目標:在堅持科學的辦學理念的基礎上,堅定走“均衡化、特色化、精品化”的發展道路,通過“一年有變化、兩年顯特色、三年上臺階、六年成品牌”的階段性積累,將學校打造成為以“五個一流”(辦學理念一流、基礎設施一流、師資水平一流、特色教育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為有力支撐的全市名校,讓孩子就近享受優質教育。

特色發展目標:以“竹”為載體,以“竹文化”為主體,通過開展有關竹子栽種、知識、趣聞、工藝等方面的學習和實踐,開發校本教材,滲透語文、美術、音樂、勞動技術、科學、體育、書法、經典誦讀等學科知識和內容,並圍繞“竹”開設拓展型課程,建立“竹韻靈動”校園,培養“有靈魂”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實現最好的發展。通過大力實施竹文化教育,在品德方面以竹的文雅、頑強、謙虛、正直等要求學生;在智育方面,以竹的詩詞歌賦畫等充實學生;在美育方面,以竹的寧靜美、生命美等感染學生;在體育方面,以竹舞運動等強健學生身體;在勞動方面,積極利用竹資源,製作竹工藝品等鍛鍊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合力下,使每一個學生都以“竹韻”為楷模,積極進取,正直謙遜、優雅高節,成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情操高尚、體魄健壯、敢於實踐的合格學生。

第二章 特色理念體系

(一)特色定位

根據學校的名稱、地理位置、歷史溯源打造“竹文化”,意在弘揚“竹君子”清正廉潔、剛直不阿、慮懷若谷、堅韌不拔、勇於突破的理想人格,對於當代倫理道德建設,優化社會風氣,仍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二)特色理念系統

1、辦學理念:“謙·惠”——培育謙謙君子,沉澱雅直文化

謙《說文》:謙,敬也。《玉篇》:謙,遜讓也。兩者都是恭順、虛心、謹慎的意思。為學者都應該有如此態度,虛心方能博採眾長以求自身不斷進步,對學問高者懷有恭敬之情,嚴謹更是為學之道,無論“學”或“教”都忌一知半解、狂妄自大。《易·謙》: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其原意為大國之君奉行謙遜的治國之策更能威名遠揚,“小國感其德”,從而前來歸附臣服。現代社會我們理解為修身尚德之人更能得到他人的尊敬。“竹”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下素來就有“謙謙君子”之稱,以“謙”為竹林實驗學校的核心理念符合該校“竹”文化“竹”精神為特色的校園文化理念,並在“學”、“教”及處世為人態度方面意義深遠。

惠《說文》:惠,仁也。《周書·諡法》: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資治通鑑》:孫討虜聰明仁惠。以上皆為仁愛、仁慈之意。又如:惠音(和諧的樂音;對他人書信的尊稱);惠氣(和順之氣);惠來(招撫使之歸順)。其意與竹林實驗學校的校風“和諧文明”相對應。《國語·晉語九》:巧文辯惠則賢。《晏子春秋·外篇》:先言而後當者,惠也。以上“惠”通“慧”,聰明、智慧之意。又如:惠悟(聰敏);惠美(聰明美麗);惠麗(聰明美麗);惠黠(聰慧)。“惠”的基本字義還有恩惠、給與的意思,如施惠於人,互惠互利等;“出土予人惠,捐軀亦自豪”是竹的奉獻精神。以“惠”為竹林實驗學校的核心理念,意在倡導以仁愛之心建立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和諧國家,並博學上進,成就“巧文辯惠則賢”以奉獻社會、奉獻國家。總之,就是倡導謙恭、虛心的學習態度和仁義、博愛的美好品德。

2、學校精神:堅韌不拔 勇於突破

“堅韌不拔”是竹精神的精髓。見過大樹被連根拔起,但你見過竹子被連根拔起嗎?竹的堅韌無與倫比。鄭板橋所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便形象地描述了竹的堅韌。大竹林初級中學和大竹林中心校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合併而成的竹林實驗學校正是憑著堅忍不拔的精神建校、興校以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激勵全校師生要以堅忍不拔的精神面對人生,絕不向困難低頭,絕不被挫折打倒,不屈不饒地朝著目標奮進。

“勇於突破”是指竹筍破土而出時需要智慧和力量,竹一節一節地往上伸展是對自身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勇於突破還有勇於創新的意思,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同時不被傳統束縛。竹林實驗學校的發展便是在繼承和發揚優良教育傳統的同時勇於創新,並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育特色。

“堅忍不拔 勇於突破”是將學校精神和竹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彰顯了竹林實驗學校“竹”文化的特色,也概括體現了全校師生的精神信念和人生價值觀,並時刻勉勵大家以“堅忍不拔,勇於突破”的態度對待學習、工作和人生。

3、校訓:修身尚德 銳意進取

“修身尚德”《論語》·《大學》:“欲平天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中國古人踐行儒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在此可見“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前提,正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修身”不得,又何談“齊家治國平天下”。“尚德”語出《春秋》:“尚德。尊天。敬神。愛民”。

“銳意進取”的“ 銳”是積極地進步狀態;意指堅定的決心;進取:向前,進步和有所作為與成就。意志堅決地追求上進,力圖有所作為,創造自我價值,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銳意進取是典型的時代精神,全社會都應當大力巨集揚,每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

“修身尚德 銳意進取”作為學校的校訓緊緊圍繞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文化“竹文化”,結合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基礎教育的要求,揉和本校特色以及校領導的辦學思想和學校的辦學理念,意在勉勵師生在做人、為學、治學上對自己做出更高的要求。

4、校風:和諧文明,勵志篤行

和諧文明。和諧是指老師與學生之間,領導與教職員工之間互助合作,互促互補,共同發展。文明是指具師生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道德風尚。“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

勵志篤行。“勵志”之“勵”為激勵、磨礪之意,“志”是志向,是目標。俗話說“人無志不立”,“非志無以成學”。“篤行”之“篤”為忠實、專一之意,“行”是行動,是實踐,是努力和奮鬥。

“和諧文明 勵志篤行”作為竹林實驗學校的校風旨在倡導全校師生身體力行,努力實踐,拒絕一切糟粕,揚文明之帆,共同建立惠風習習、溫暖而清爽的優良校風。

5、教風:言傳身教 誨人不倦

“言傳身教”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以語言來傳授以行動來教導,無論是知識還是品德。所謂“為人師表”,《北齊書·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意思是說在人品學問方面是別人學習的榜樣。老師的教學態度就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無止境”首先在老師身上表現出來,而後學生才真正理會,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成長有潛在的影響,因此“言傳身教”作為學校的教風對老師的嚴謹治學、正直做人有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

“誨人不倦”語出《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誨人不倦”的意思是教導他人的時候要特別耐心,永不厭倦。我們理解為老師要教育好學生必須長期不倦地努力,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誨人不倦”也勉勵教師要有“竹”的奉獻精神。

言傳身教 誨人不倦作為學校的教風對全體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有了明確的要求,同時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向。

6、學風:謙恭勤學 持之以恆

“謙恭勤學”:時時提醒學生要虛心向學、勤奮向學。《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師”便是古人謙恭勤學的表述,博採眾長、時時學習、處處學習是知識淵博的途徑。

“持之以恆”:宋·樓鑰《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持之以恆地學習方能真正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

“謙恭勤學 持之以恆”作為學校的學風意在期望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並長期堅持,最終轉化成自身良好的品質。

(三)特色的理論基礎

竹子源於我國,盛產於我國。中國素有“竹子王國”的美譽,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竹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和精神文化發展中產生巨大作用。

首先,竹文化是一種物質文化。中國人民歷來利用竹子為生產和生活服務,藉以改善自身的生活質量。考古資料證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代先民就已開始用竹子製造竹器。原始歌謠《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記述了先民砍下竹子,製作弓箭,射殺禽獸的過程,說明我國利用竹子製作弓箭的歷史已十分悠久。隨著歷史的發展,竹子的利用日益廣泛,涉及到食、衣、住、行、用各個方面。從食用方面看,竹筍和竹節蓀都是美味佳餚;竹瀝、竹茹、竹黃、竹蓀還是藥用材料。從服飾方面看,古人用竹製布、取竹製冠,以竹做防雨用品如竹鞋、竹笠、竹傘,一直沿用至今。從居住方面看,人們用竹做建築材料,做腳手架,製作各種日用傢俱。從行路方面看,古人取竹製造竹車、竹筏和橋樑,也為交通發展做出了貢獻。從使用的方面看,竹製器具物品更是名目繁多,不計其數。

其次,竹文化還是一種生態文化。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一種植物,四季長青,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弱噪音、淨化空氣、防止風害的作用,因此古今人們都喜歡用它保護和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我國城鄉的許多民居宅院,庭前屋後,都愛培植一片竹林,藉以改善人居的生態環境。中國園林是一種經過人類加工、創造的綠色生活環境,其基本體制是融居住房屋與遊賞觀於一體。歷來人們喜歡用竹子造園。唐宋時代的園林中就大多有竹子景觀。

最後,竹文化亦是一種精神文化。竹子非草非木,獨樹一幟。其虛心自待,堅韌不拔,剛直不阿,寧折不彎的形態品格,長期影響著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和審美觀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理想人格和美學精神的一種象徵。在我國文化史上,鬆、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竹子均列其中,可見竹子在我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歷代的文學家、書畫家詠竹贊竹的詩文,寫竹畫竹的作品層出不窮,大多是詠竹言志,以竹言情,憑藉竹子的形象寄託一種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大家比較熟悉的是鄭板橋的詠竹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這竹子就是詩人堅韌不屈、剛直不阿人格的寫照。

第三章 特色實踐體系

(一)特色德育

以竹的“文雅頑強、謙虛正直、樸實無華、堅忍不拔、勇於突破”培養學生思想品德。

1、開展竹文化宣傳。學校充分利用主題班會、校廣播、升旗儀式、校園網站、電腦小報、版面與櫥窗展示、教職工大會等多種形式,向師生大力宣傳竹文化建設的內容,讓師生了解學校竹文化建設的目標、具體專案、推進過程等。還可以通過如下形式在學生中廣泛宣傳竹文化:學生各類競賽、手抄報宣傳、舉辦現場會、舉辦年度竹文化藝術節等。

2、將竹文化滲透到日常德育工作中。如建立“竹韻之聲”校園廣播站,廣播站圍繞竹文化設計內容豐富的播音內容,如每週二播放關於竹的詩詞歌賦的錄音,週三播放用竹笛、葫蘆絲演奏的音樂,週四朗誦學生寫竹的範文,週五總結當週特色學校建立的成果。

3、構建特色的大課間文化。建立學校特色品牌的一個亮點,精心打造以跳竹竿為主旨的大課間。讓大課間活動突出了竹文化與體育學科的融合,孩子們在體育鍛煉的同時也接受了竹文化的薰陶。

4、以“竹”為載體,以“竹文化”為核心主題,開設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課前一吟”詠竹活動,竹文化詩歌大賽、頌竹作文賽、竹子繪畫比賽、竹子贊主題演講、竹雕藝術展(根雕、竹片藝術雕刻、竹片書法雕刻等)、“竹工藝”創新大賽、竹笛演奏等。

5、利用各種節假日開展與竹有關的活動,每年舉辦一次“竹文化”藝術節,藝術節中將融入與竹有關的舞蹈和音樂,並以此形成學校固定的藝術特色。

6、評選“竹苑之星”,在學校網站上開闢“竹文化基地”網頁, “竹文化”的氣息滲透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師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

(二)特色課程

1、開發校本教材:

編寫《青青竹林》的校本教材。把竹的植物屬性及附加產品和資源效益,竹的栽培撫育及開發利用,竹的工藝品製作、使用、保養,竹文化的對聯、詩詞、散文、書法、繪畫、攝影、服飾、文人與竹等逐一介紹,全面系統、詳略得當、圖文並茂、引人入勝,開發出一本優秀的校本鄉土教材。

2、開設特色課程:

(1)竹志課程。用好校本教材《青青竹林》。

(2)竹藝課程。把“竹編、竹刻、繪畫、書法、攝影”融入到美術課程。竹歌、竹舞、竹笛演奏融入到音樂課程。

(3)竹趣課程。把“竹竿系列遊戲”融入到體育課程。

(4)竹韻課程。把有關竹的詞語、對聯、故事、詩詞、散文融入到語文課程。

3、開展特色活動:

(1)開展竹文化藝術節。把“竹詩、竹畫、竹舞、竹歌、竹笛”搬上舞臺。

(2)開展特色活動比賽。開展“竹杆球、竹高蹺、竹竿舞、換物扶竿、擊掌扶竿、交換扶竿、竹竿拔河、跳移動竿、轉圈扶竿”等特色活動比賽。

(三)特色環境

創設“竹徑通幽、竹韻飄香”的校園環境

(1)在校園中栽種竹子。選擇一些有特色,有文化、藝術背景的竹子品種在校園栽種。如:桂竹、水竹、窩竹、楠竹、湘妃竹、方竹、毛竹、鳳尾竹、龜甲竹、紫竹、羅漢竹、大箭竹等,以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並保持與學校綠化建設的協調發展,使“竹文化”特色在校園綠化景觀中逐步得到體現。

(2)開展藝術作品的佈置。在校園走廊、教室、辦公室內佈置的藝術作品中,處處體現“竹文化”身影。開闢“竹韻長廊”,設計製作“竹韻文化走廊”,裝飾具有竹韻特色的校門,修建“竹韻心靈小屋”,利用已有花園,科學、精當地栽種各類竹,鼓勵學生養竹、形成濃郁的班級竹韻文化,積極開闢課外實踐基地等。

(3)將校園的建築賦予竹文化的內涵。如樓宇命名為翠竹樓、修竹樓、謙竹樓、惠竹樓等

(4)在校園多種場所體現學校“竹文化”特色,如竹籬笆、竹吊藍、竹盆景、竹亭子、植物標牌等,營造處處彰顯竹之幽、竹之堅、竹之直、竹之謙等特色文化的育人環境。

(5)以竹造景,精心設計,逐步把學校建設成一個“竹文化主題公園”。“竹韻園”、“竹製品工作室”、“竹製品陳列室”,學校在櫥窗和走廊開闢專欄,展示學生製作的有關竹知識的手抄報或電腦報。

(6)建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圍繞竹文化精神,結合班級實際,提倡特色化班級文化建設,設計以竹文化為主題的班名、班旗、班歌、班風。佈置適宜的班級環境,設定竹書架,裝粉筆的小竹簍,竹編打底的學習園地,竹垃圾簍等。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環境,把竹子精神融入到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培養學生具有優雅脫俗、正直謙虛、無私奉獻、堅忍不拔、勇於突破、不畏險阻等竹子的精神和品格。

(四)特色科研

1、開展有關“竹文化”徵文比賽。

2、申請並開展科研課題《以“竹文化”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研究》

3、1-6年的“竹影清風”主題教研團隊開展“節節高”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4、7-9年級“惠竹沐風”主題教研團隊開展“樂學課堂”語文教學模式研究。

第四章 特色建設實施步驟

(一)組織領導

1。完善學校特色管理常規,讓特色育人“有章可循”

學校要成立特色建立領導小組,制定特色學校實施方案,使學校工作有序的開展。在教育局的指導下,對特色學校建立方案,經過反覆斟酌,認真調整,在修改中加深認識,在調整中完善方法、策略,制定出比較完善的實施方案,向教育局申報。特色學校建立本身就是一個完善的過程。為了把特色辦學思想實到教育管理中,要讓教師根據學校總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制定個人發展計劃,讓教師個人的發展與學校的辦學思想相吻合,形成了共同的發展願景、共同的價值追求。

姓 名具體分工備註

王吉組 長:特色學校總規劃、總決策。

沈利副組長:特色德育的規劃決策。

劉支蓉副組長:教學特色的規劃決策。

周全組 員:特色師資,特色科研專案的策劃、組織、實施、管理與檢查。

李祥海組 員:教學特色的策劃、組織、實施、管理與檢查,落實各學科滲透“竹文化”特色教育,開展學科特色活動。

周文福組 員:特色學校規劃的撰寫,校園文化建設,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

王憲福組 員:特色德育的策劃、組織、實施、管理與檢查。負責年級文化、班級文化的策劃與建設。負責特色學校建立的廣播,宣傳和特色活動的規劃與組織。

劉志傑組 員:負責特色環境的打造。

(二)整體推進

1、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挖掘竹內涵,打造“竹”文化。

2、開展核心理念“謙·惠”外延與內涵的討論。

以竹文化為內容,提煉辦學理念,整體推進特色建設。

3、整體推進竹文化為背景的特色建設,把辦學理念融入到德育管理、教學改革、課程研究之中。

(三)分步實施

第一步:20xx年10月—20xx年9月:論證建立專案,訂建立實施規劃,明確職責,分工負責,打造綠色環境文化,創區市級綠色學校、創園林式單位。充分挖掘“竹”文化,在視角識別系統,理念識別系統上有新突破。

第二步:20xx年10月—20xx年9月,按照部署開展各項工作,繼續打造竹文化,在校本教材、特色活動有新的突破。

第三步: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全面打進特色文化建設,在特色課程、特色德育、特色教學、特色科研、等方面有新突破。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2

為進一步落實建立特色學校,以創新促發展,用特色鑄輝煌,以點帶面,提高我校辦學質量,我校以科技創新大賽為契機,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養他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提升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措施,特制定特色學校工作計劃與方案。

一、 加強組織領導

為了使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正常,順利健康地進行,學校組建科學特色學校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史宗周

副組長:曹智魁

成員: 孟偉敏 高文傑 馬軍林

二、 加強輔導與培訓

為使廣大學生的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儘快順利開展,我們將加大對學校的科技教師、科技輔導員加大輔導培訓工作,輔導培訓工作主要由我校的全國十佳科技教師負責,必要時可聘請鄭州市、省有關領導和專家來我校輔導培訓。

三、 加強參觀學習

提高科技教師及輔導員的科學素養和工作方法,除在本校輔導培訓外,我們還要走出去,到科學技術普及活動開展有特色的學校參觀學習,如到新鄭市實驗國小、鄭州一中、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實驗中學等。以儘快

適應發展,迅速成長壯大。

四、 活動的開展

在學校領導組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引領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科技活動。在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面的積極因素,不斷探索,大膽創新,有所突破。

活動主體

在進行科技活動中,要以七八三個年級的學生為主體,並自始自終地關注其情感,保護其知信,尊重其人格,培養其創新精神,正確評價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穫與成長。

五、 活動成果呈現

活動過程中,要留下活動痕跡,活動結束後,要將活動過程總結,並撰寫成科技論文,科技報告等形式,申報各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在報刊上發表等。

七、主要措施

1、 在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工作方面,學校要力所能及地,最大限度地給予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支援。

2、 做好班主任與本班學生科技教師與所教學生,學生與家長等方面的協調工作,對工作力度大,成績突出的班級,班主任和科技教師、學生給予適當獎勵。

3、 在科學技術普及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適當的獎勵。獲縣級獎勵20元,獲鄭州市獎勵40元,獲省級獎勵100元,獲國家級獎勵200元。對開展活動效果好,影響範圍大,有突出影響和輻射能力的專案給予經費上的適當照顧。

4、 在活動進行一個階段或結束時,要及時對活動進行總結,對參與活動的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要及時進行評價。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3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和教科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繼續鞏固我校藝術和科技教育的成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 工作目標: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相結合,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培養出新世紀的合格人才。

三, 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

學校領導要堅持以"以人為本、和諧育人"的辦學理念,按素質教育的要求,用全面發展的思想指導學校工作。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建立特色學校計劃並認真落實。。

學校領導要不斷提高政治業務素質,依法辦學,以德治校,獨立履行崗位職責,廉潔奉公,作風民主,要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指導教學。學校各管理機構職責分明,分工協作,實行校務公開制度,每週召開一次教師會議。

(二),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1,加強師德建設,堅持政治學習制度,

以 “鑄和諧"主題教育活動為主,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定期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如師德演講,師德承諾,政治學習心得交流等,引導教師樹立正確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努力塑造我校教師新形象。

2,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制定校長,骨幹教師培訓,教師輪訓,教師學歷與能力達標進修相合的繼續教育計劃。學校創造更多機會,讓課改實驗教師參加培訓,外出聽課,學習,認真做好教師資訊科技的全員培訓工作,

3,繼續開展"新課程讀書活動",按照制定的讀書計劃,認真組織教師讀教育名著,寫讀書筆記,交流讀書心得,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和理性思維能力,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水平,逐步實現由"教書匠"向"研究者"的角色轉變。

(三),加強德育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1)認真開展"廉潔教育進校園"系列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線,遵循學校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把廉潔教育作為對教師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及對國小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內容,培育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紮實開展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和早會,班隊會活動,利用"紅領巾廣播站",結合新學年開學,慶祝"五一"勞動節和"六一"國際兒童節教師節等節日以及每年一次的“科技文體周”開展相關的主題系列活動,加強校風校紀,行為規範,尊師重教等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開設校本課程《閱讀分享》,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貫,提高閱讀質量上下功夫,提倡每生每學期閱讀圖書不少於5冊,認真記載讀書筆記,開展評比,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效果,建立"書香校園"。

(3)開展"我們擁有共同的家"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加強對留守子女的管理工作,通過班級活動,使留守兒童感受到家的溫暖。

(4)抓好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①建設好自己的教育園地,突出風貌特色,確定奮鬥目標。②抓好學生早上到校,課間操,課間活動,用餐地點的規範及紀律,促進學生規範的養成和年級凝聚力,整合力的加強。③加大評比的力度,除了繼續執行先進班集體,紀律,衛生流動紅旗評比,優秀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文明崗隊員等各種形式的表彰獎勵制度,還可開展特色班級的建立,如"無零食班級""書香班級""美麗班級"的評比等活動。

(5)加強法制教育,並把法制教育與行為養成教育結合起來。在日常工作中著重抓好後進學生的管理,在排隊摸底的基礎上,列出後進生的名單,併成立了"三級"幫教網路,即由任課教師,班主任和行政領導負責幫助和關心後進學生,成立幫教小組,完善幫教檔案。其次是以法制宣傳教育為重點,認真抓好法制教育工作。學校要制定計劃,通過國旗下講話,舉行圖片展覽,開展班隊活動,黑板報宣傳等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宣傳教育。

(6)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輔導》校本課程,開闢心理諮詢室,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健康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開展"說說我的煩惱"班隊主題活動,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注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個案分析工作。

(7)構建家校聯絡平臺。建立班級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家庭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絡卡以及家訪等方式,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尤其要重視關心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家庭以及流動人口家庭子女的教育,積極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四)抓教學常規管理提質量。

今年是教育均衡發展年,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教育環境和資源支配,所以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尤為重要。倡導“敬業、愛生、啟迪、創新”的教風,形成“博學、知禮、奮進、善思”的學風是工作的目標。

1、堅持依法執教,規範辦學行為。(1)認真貫徹執行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定與學科課時計劃,開齊、上足、上好各類規定的課程,尤其是體育、音樂、美術、資訊科技、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科目,各任課教師要合格完成教案。

(2)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嚴格遵守關於作息時間的規定,控制學生作業總量,不準超量佈置課外作業,要求課外作業總量每天按規定執行,確保學生有自主學習時間、空間。

(3)嚴格執行學籍管理的規定,規範有序地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將流失情況納入班級考核,參照計算平均分,考核班主任及任課教師。

(4)科任教師、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的成長,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不過分責備他們,鼓勵他們克服學習困難。

2、狠抓教學常規。按照《教研室教學常規細則》修訂《包家店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細則》。通過檢查、評比、公佈等手段促使教師認真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對部分教師的教學常規實行免查。加強課堂教學監控工作,向40分鐘要質量,杜絕無教案上課現象,對個別上課不認真、學生反映大,經教育幫助無改進的教師實行停課、待崗、轉崗。具體在以下幾個方面強化落實

(1)、抓有效備課:嚴格落實抓好“三級備課制”即:“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形成學案)-個人的二次備課(個人手寫備課筆記)”,制定集體備課辦法,定集體備課時間。倡導實施學案導學。

(2)、抓高效課堂:從關注“教”轉向關注“學”,以學論教,提高每個學生的成績。每位教師要下氣力研究課堂教學結構,精心組織教學,重點抓好新授課、複習課、練習課的有效性。七、八年級要進一步推進“先學後教”思想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模式課題實驗,強化“3636課堂教學模式”的落實,在“三清”即“堂堂清、週週清、月月清”上下工夫。

(3)、抓作業:每位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作業設計要體現層次,必須突出拓展性、開放性、實踐性、綜合性、應用性,每次作業量要適當,要及時批改和反饋個別問題或單獨反饋,普遍問題統一講評,並要求及時訂正(作業本上體現出來),每月必須達到或超過學校規定的次數,教務處每月月底不定期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並按月考核評定。

(4)、抓“培優輔差”工作,做到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安排四到位。制定“培優輔差”工作計劃,並形成相應制度。實行黨員帶頭,任課教師積極參與的輔差格局。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豐富校園生活,彰顯學生個性。輔導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並取得好成績。

(5)、抓“3636課堂教學模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建設和有效評價”探索和改進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活動、作業等評價的有效性,將教學評價作為提升教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來研究、實施。出臺《高效課堂教學評價辦法》,實施《包家店鎮學校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辦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

(6)、抓教學反饋工作:主要是開好兩個會,學生座談會和家長會,學生座談會每月一次,在每月的最後一週進行,瞭解各班各科教學情況,記錄及時反饋回各組,並按月考核評定;家長會每學期召開兩次在期中、期末進行,要求每位家長必須參加,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學生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7)、抓質量分析工作:國中期中、期末要進行全體任課教師的成績分析會,國小主要通過平時瞭解和期末,主要找出教學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制定出下一步改進措施,努力提高教學成績。

(8)、抓薄弱學科及待改進課的教師提高:根據教育局教研室視導評估意見教科研處要組織學校領導,教研組長,教師代表,進行跟蹤聽課指導,實行“一聽(課)二看(教學設計)三查(學生作業)四反饋(聽課建議)”五測試(進行教師專業知識測試),引導教師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提高,對不求上進、教學成績差、學生意見集中的的教師及時予以調整。

(9)、抓好畢業班教學工作:成立畢業班工作領導小組。要明確20xx年會考的工作目標,強化過程管理,自覺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正確認識本屆學生優勢和不足,按計劃召開教師會和學生座談會,家長會。加強對會考題的研究和探索,在各學科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學和複習指導策略,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各類會考資訊,並做好篩選,整理工作,繼續實施《九年級升學獎勵辦法》,確保20xx年高中錄取率達全縣中上水平。

(10)繼續抓好校本課程開發和管理工作。在國小中高段嘗試開展走班式管理,並和少年宮活動結合,開設書法、剪紙與手工、舞蹈、英語口語訓練、益智活動、科技體驗與製作、閱讀指導、國小禮儀課和七年級學法指導課繼續開設並不斷完善,初步嘗試開發“新疆小曲子”校本課程,積極探索適合本地、本校的校本課程。

3、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形成我校骨幹教師梯隊

(1)、利用外出聽課、學習的機會,有針對性地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經驗。創造條件“請進來,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2)、積極推進名師工程。進一步加強對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培養、考核、推薦工作。實施青藍計劃,培養、鼓勵、引導教師成為名師和縣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爭取有5人獲得縣級考核優秀稱號。其餘11人合格。要充分發揮名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幹教師的作用,一年內安排他們上觀摩課、開展專題講座、到冬麥地教學點指導教學分別達到兩次以上。繼續開展校級骨幹教師的評選,使校級骨幹教師達到30%。積極安排教師外出培訓和校本培訓。

(3)、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州、縣各學科的課堂教學、論文、案例、課件等各種比賽,提高獲獎率。出版《教師教學反思錄》。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完成率達100%,。

4、加強教育科研和教研組建設,紮實開展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動。

(1)教科研處、各教研組要緊緊圍繞“3636”課堂教學模式、校級聯合教研活動、“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方案”、“小課題研究”、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學習活動的有效評價、集體備課等作為學科教研活動主題。紮紮實實地開展每兩週一次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形式多樣,全員參與,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負責人,每次活動組長都要做好考勤登記和活動的詳細記錄,教科研處要跟蹤檢查指導。

(2)進一步完善對教研組長的考核,繼續實行“三定一督查”,使教研活動成為校本教研、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平臺。爭取有兩個教研組成為縣級優秀教研組。

(3)教科研處、教研組要抓好教研課。青年教師展示彙報課,骨幹教師示範課。教科研處要全力抓好校級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

(4)充分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加強對課程標準的研讀,加強對性課程理論的學習。把提高說課、評課水平落到實處,教師要從把握教材、教學理念、專業素養等方面加強反思並自覺學習提高,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5)繼續執行推門聽課制度。校級領導聽課1。5節/周,主任聽課2節/周,教師聽課30節/年。聽課要做好記錄和評議,及時向執教教師反饋,以便及時改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5、推進教育資訊化。加大對教師遠端資源、資訊平臺使用的培訓。抓好學科資源庫建設,使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率達70%以上。爭取“班班通”、“微機室”專案,為冬麥地教學點建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辦公室配備電腦。擴大校園區域網的使用範圍,初步實現辦公自動化,爭取資金建成校園網,提高學校網站的資訊量和點選率。爭創教育資訊化建設示範學校。

5、加強實驗教學工作,按一類實驗室標準配齊裝置,按要求完成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技意識,為科技活動奠定基礎。

6、加強學生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爭創青春期教育合格學校。認真落實體、音、美教學大綱,實現青少年每天鍛鍊一小時,每天長跑1。5公里。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認真測試,引導學生通過鍛鍊達健康標準。參加第7屆中國小生藝術節,第32屆國小生“萌芽杯”足球賽,第23屆中學生“希望杯”足球賽,第16屆國中生籃球賽,第16屆中國小生乒乓球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7、抓好鄉村少年宮專案建設,有計劃、有步驟開展好少年宮活動,並以此為載體豐富和發戰學校藝術教育和科技教育特色。

包家店鎮學校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標,堅持學生為本,健全學生人格,鍛鍊學生體質,與時俱進,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鍛鍊習慣,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創優意識,體現青少年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推動學校陽光體育活動的持續開展,展示平安國小學生奮發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經學校研究決定,特制定本次特色學校建立活動方案。

二、建立理念:

通過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發現跳繩對兒童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有以下諸多好處:

1、能促進兒童健康發育,跳繩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迴圈,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

2、能確立兒童的數字概念,兒童跳繩時自跳自數,有助於他們把抽象的數字與實際事物聯絡起來,使其初步理解數字的實際含義與概念;

3、能提高兒童記憶能力,由於兒童在跳繩過程中不斷地數數,使其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有助於其將抽象記憶轉化為形象記憶;

4、能促進兒童心靈手巧,人的機體在運動時會把資訊反饋給大腦,從而刺激大腦進行積極思維,兒童跳繩時自跳自數,可以提高大腦的思維靈敏度和判斷力,有助於兒童體力、智力和應變能力的協調發展;

5、能培養兒童的平衡感和節奏感,跳繩時的動作可謂左右開弓,上下齊動,有助於兒童左腦和右腦平衡、協調地發展,還可以培養兒童的節奏感;

6、能幫助兒童確立方位感和培養其整體意識,兒童在跳繩過程中,有時是單人跳,有時是雙人跳,有時是多人數,這有利於兒童形成準確的方位感。

7兒童在跳繩活動中,能夠自覺地形成組織紀律性,可以培養其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

三、校情分析:

跳繩是一項廣大人民最易接受和深受喜愛的運動,不太受場地和器材的限制,普及面廣,可操作性強。在體育活動中,是我校的特色專案,體育教師在這方面的探究實施過程中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學校的很多教師在課餘休息也常常把跳繩作為鍛鍊休整的方式,於長文、曲英偉、嶽野等老師堅持跳繩,一直是師生們的好榜樣。因此,經校領導研究討論、全體教師通過,決定在我校開展花樣跳繩特色學校建立活動。

四、建立目標:

推廣花樣跳繩運動,初步形成學校體育文化特色;加強對學校花樣跳繩特色建立的領導,健全各項工作機制,完善各項工作制度;開設花樣跳繩校本課程,形成課程體系,並得到有效實施;加強學生專業小隊的建設,開展好豐富多彩的跳繩活動。加強與兄弟學校、民間藝人的聯絡,廣泛吸收外部優質資源,形成強大教育合力,全面提升訓練質量,推動學校花樣跳繩運動快速發展,讓跳繩運動精神滲透到其他學科和領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組織領導

1、學校花樣跳繩建立領導小組:

組 長:於雲普

副組長:謝立深 馮豔明

組 員:林 秋 李劍明 曲英偉 於長文 楊 彪

主要工作任務:統籌規劃學校花樣跳繩特色發展思路,制定相關評價、管理制度,組織實施特色建立工作等。

2、學校花樣跳繩隊實施小組:

組 長:馮豔明

組 員:林 秋 曲英偉 於長文 楊 彪

主要工作任務:組建校級、班級隊,指導開展隊的訓練、競賽活動。

3、校本課程研究小組

組 長:李劍明

組 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工作任務:開發校本課程,指導開展校本課程實施、評價等工作。

六、具體措施

1、制定學校花樣跳繩特色建立方案,並有效實施;

2、教師普遍參與,並組織學生建立校級、班級花樣跳繩運動隊,規範各級運動隊建制。

3、成立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小組,開展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研究,並編制花樣跳繩訓練方案。每週開設一節花樣跳繩校本課程。

4、結合陽光體育(跳繩)、體育課、興趣小組活動等開展跳繩活動,學校師生共同參與,人人學跳繩,人人愛跳繩。以課堂教學為起點,結合每天的陽光體育堅持每天一練,把跳繩活動的開展工作帶入體育課,分年級、分階段進行教學,確定每一位學生應達到的水平,確保體育活動可持續開展。

5、開展每月小型花樣跳繩競賽活動,力爭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比賽,評選跳繩優秀班級和舞繩小能手,促進跳繩活動穩步有序的開展下去。

6、家長、社會、學校聯袂參與跳繩活動,將跳繩運動推向家庭、走向社會。

7、初步形成以“繩舞飛揚,健身益智”為核心的學校體育文化特色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舒城縣教育局《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級資料建設工作的通知》和《舒城縣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意見》為統領,本著“科學定位,持續發展”的原則,以現代辦學理念和管理理念為指導,以創新為核心,以培植和發揚學校特色為抓手,樹立規範辦學、特色強校的思想,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思路,推進明德國小特色建設,彰顯學校建設的多樣性和個性化特點。

二、工作目標:

1。充分認識到學校特色建設是指學校根據自身社會的、自然的環境特點和學校傳統,從明德國小實際出發,對辦學形態、育人形態進行有意識的選擇和創造,以更優的協調方式使學校得以與外部社會環境相適應,以更優的管理模式使學校取得更高的辦學質量,以更優的育人方法使每一位學生獲得更大限度的發展。

2。彰顯鮮明的明德國小個性化辦學理念,引進科學的管理機制,突出的經典學校傳統辦學特長,增加富有特色的辦學活動專案。

3。學校特色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和素質教育方向不動搖,其“特色”是符合明德國小客觀實際環境及符合教育規律、學校辦學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的富有生命力的長態表徵。

4。繼續辦好家長學校,完成教育部關工委重點課題《新時期中國小立德樹人綜合研究》子課題《家長學校在家庭教育立德樹人中的作用研究》中期研究專案,對照子課題《開題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好課題研究。

5。組織明德國小校園足球隊,成立明德國小足球專案領導小組。

6。加大明德國小改薄專案建設,加大辦學條件優化改善。

7。繼續開展少年宮各項活動,注重成果收集和展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一方面學校通過常規教師例會,加大教師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力度;一方面引導廣大教師展開自學,多讀“勞模”和“優秀教師”有關事蹟材料;以身邊骨幹教師和先進工作者為榜樣。黨員教師要切實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讓明德國小校園“正能量”不斷擴大和傳承。

(二)展開一系列活動,讓明德國小校園文化特色不斷彰顯

無論是家長學校、經典誦讀,還是校園足球、少年宮活動;只有正常開展,才能真正做到校園文化彰顯。在“特色中展活動,在活動中顯特色”將是明德國小校園活動大政方針。一方面,學校通過特色活動讓廣大師生真正受益;一方面在特色活動中要善於總結經驗、注重校際之間交流。以便在今後幾年裡初步形成明德國小校園特色文化。

(三)完善制度,規範考核細則,形成教師專業成長激勵機制

為此,我們將群策群力,花大力氣建章立制,從教學到後勤,從安全管理到質量提升,多維度、全方位細化職責,規範管理。從人性化、常態化入手,最終形成一套科學、精細、規範、合理的制度體系,有利於我校今後的日常管理。學校在原傳統《制度》和《職責》裡擬將新增加《教育資訊員職責》、《科學實驗員職責》、《圖書管理員職責》、《微機及遠端教育管理員職責》、《少年宮輔導員職責》和《職稱評聘制度》《課題研究制度》、《教學、教研獎勵制度》等,對教職工比較敏感的《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和《年度考核細則》等。

四、抓好特色校園建設。

(一)讓足球彰顯校園活力

1、成立明德國小足球領導小組,建立明德國小校園足球隊,讓“足球文化”深入明德廣大師生成立足球領導小組:成立由校長、副校長擔任組長、副組長,由體育教師和高年級班主任擔任委員的校園足球領導機構。

2、 成立明德國小校園足球隊:初擬隊員11人,在明德國小三年級以上班級選拔。

3、開學初,學校可以通過櫥窗、班級黑板報宣傳足球有關知識、新聞、趣事,讓學生們瞭解足球、熱愛足球運動。體育教師通過足球興趣小組活動展示明德校園足球風采,參加有關足球比賽,為明德國小足球活動展風采。

(二)讓中華誦讀為校造底蘊

1。積極營造經典詩詞背誦的氛圍。

本年度以誦讀校本教材《古詩詞讀本》為龍頭,利用小早讀、晨會集體誦讀、少年宮誦讀室、參加誦讀比賽、出誦讀黑板報等形式舉辦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從而推動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 強化激勵評價,確保誦讀質量。

在以往評價的基礎上,強化激勵評價。把古詩文誦讀的“量”和 “質”作為對學生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強調學生熟誦。採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策略。積極引導優秀誦讀小組和優秀誦讀班級參加縣市級有關誦讀比賽。

(三)讓課題為家長學校提升品位

明德家長學校辦學近20xx年,已經初步形成明德家長學校辦學文化。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化載體,為家長學校做服務。家長學校委員會和少先大隊聯合舉辦的《南苑孩子報》自20xx年創辦以來已出刊13期,刊登家庭教育經驗和育子心得文章20多篇,刊登優秀書畫徵文作品,建立家教互動平臺,初步形成明德國小家教特色文化。

不僅如此,20xx年7月,明德國小申報教育部關工委重點課題《新時期中國小家庭教育綜合研究》子課題《家長學校在家庭教育立德樹人中的作用》子課題取得立項證書;並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組成員正著手撰寫《明德家教讀本》校本教材,使家教活動具有校本特色。

(四)讓鄉村少年宮成為孩子的樂園

明德少年宮將繼續設誦讀、舞蹈、器樂、微機、棋藝、書畫、經典誦讀、心理諮詢、羽毛球活動共九大娛樂活動場所。每個週二、週四、週六全面開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選少年宮活動室,讓明德少年宮真正是孩子的快樂園不再是一句空話。

鄉村少年宮的興辦迎合了鄉村兒童的精神需求。隨著農村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農村生活條件得到應有的改善。孩子們的精神需求擺上政府工作日程,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逐漸增多,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精神空白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怎樣更好地引導農村孩子健康成長?怎樣讓農村留守兒童找到自己精神依靠?我們將不斷探索研究提升。

五、具 體 工 作 安 排(20xx。09--20xx。02)

周次具 體 活 動 安 排負責人

9月1。制定學校特色建設工作計劃。

2。教代會稽核計劃

3。組織校園足球隊

4。開展家庭教育公益知識講座霍同長

毛能文

鄒雪峰

霍同長

10月1。 “開展學習勞模、爭當先進“教育活動

2。 參加舒城縣第二屆“中華經典詩文”大賽活動。

3、組織教師參加舒城縣學校思想政治論文比賽活動。

4。參加縣教師閱讀名著徵文活動

王慶

餘林勝

霍同長

霍同長

王慶

11月1。組織校足球隊參加六安市“紅達杯”足球比賽。

2。組織教師整理學校均衡發展資料

3。迎接市關工工作交流工作會

4家長學校課題中期研究促進會。

鄒雪峰

毛能文

霍同長

徐金梅

12月1。“經典誦讀”為主題班級黑板報作品展。

2。關於校際之間“教育寫作”經驗交流。王德志

霍同長

20xx年元月

學校“專案建設”工作總結

毛能文

2月1、學校食堂建章立制;學校食堂開業。

2、教導處提出新的學年度骨幹教師培訓計劃。秦福躍

王慶

周次具 體 活 動 安 排負責人

3月1、組織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研究成員參加中期課研成果彙編

2、對明德國小足球隊活動總結。

霍同長

徐金梅

鄒雪峰

4月

1、 申報明德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

2、組織教師參加縣市家教論文評選

霍同長

王慶

5月1、進一步引導骨幹教師學習明德國小規章制度,集思廣益,對明德國小有關制度進一步完善。

2、籌備明德國小骨幹教師教研網站有關事宜。

毛能文

徐金梅

6月1、組織少年宮各活動室參加學期有關成果展示和彙報演出。

2、完成學校骨幹教師教研資料的整理。

王德志

王慶

7月進一步完善“語文名師工作室”材料整理霍同長

8月

完成《明德國小家教讀本》的初稿撰寫;預備結集出版。

全體課題組成員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6

學校特色建設是學校提高辦學質量和提升辦學品位的必由之路。當學校校園擁有了特色的氛圍和文化,教師擁有了特色的精神和素質,學生擁有了特色的快樂和成長,則特色學校也就形成。建立一個令我們自豪的特色學校,必定會使學校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精品化之路。現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將本學期開展特色校園的各項工作作如下計劃:

一、快樂校園建設。

建設快樂校園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我校在上學期就制定了《十壩國小快樂校園建設實施計劃》,並在教師會上學習,使教師明確建設快樂校園的指導思想,基本內容和實施的措施和辦法。本學期學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落實。

(1)認真落實計劃,做好活動安排。一是學校制定課外活動安排表,每週一、二、三課外活動定為興趣小組活動時間,各興趣小組根據計劃帶領學生進行活動。週四課外活動單週為少隊活動,雙週為專項教育。週五課外活動為讀書活動時間。二是制定大課間活動安排表,由學校安排好課間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安排班主任進行落實,做好記錄,並把班主任對大課間組織活動的工作納入班主任工作量中進行考核。

(2)認真落實班級工作中的“四個一”,即每週一詩,每週一歌,每週一句(名言警句),每週一練。學校每週對班主任落實“四個一”的工作進行檢查。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反饋。

(3)認真落實“快樂星期三”活動。學校將根據教體局【20xx】31號檔案精神,對週三下午安排學生進行文娛活動。

二、素質教育特色校建設方面。

在學校特色建設方面,學校把發展特色定位為““凸顯鄉村校園文化,傳統體育專案推進素質教育,建立農村特色學校”。具體實施的辦法有:

1.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校園無死角,處處皆育人”。建設整潔、優美、富有教育意義的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載體。在現有的校園佈局上,重點做好了校園活動場所的淨化、綠化、美化、硬化和亮化。

2. 堅持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用“經典”淨化師生心靈。分年級段編寫校本通誦讀教材,學校將建立“100首(篇、段)古今中外經典詩歌(詞)庫”。 每週誦讀一篇(首)經典文學作品中,每天在課間操結束時分年級集體誦讀展示;經過國小六年,學生能熟背《傳統和現代經典作品中的名篇、名段、名句。

3. 通過跳繩、踢毽子、跳皮筋、擲沙包、呼啦圈、球類、跑步、遊戲、健身操(規定操)和佇列練習等傳統體育專案活動的開展在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的同時,使師生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從而讓師生擁有良好的體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學生講理守信、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強了集體凝聚力,打造奮發向上、團結協作的十壩國小師生群體

三、“一、二、三”工程的實施

1、將“123”活動中的一項才藝和兩項運動健身技能,納入少先隊工作之中,結合大課間活動、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來開展實施。

2、建立完善了各種活動記錄,嚴格監督檢查措施。學校制定學生“123”活動統計表、大課間活動記錄表、課外活動記錄表、興趣小組活動記錄表和三項生活技能輔導登記表等。學生活動時,班主任老師或輔導老師必須一起參加活動,並做好輔導和安全監督。

3、三項生活技能採用家庭輔導和學校老師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學校要求班主任教師每兩週開展一次大型輔導活動,做好輔導記載。

四、今後的措施和辦法。

1.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向本學區的各位校長學習, 向外學區的優秀校長請教,充實自己的頭腦。

2.增強學校教師的凝聚力,加強學習,使教體局實施的“四大工程”和學生“一、二、三”工程的理念進入到每一位教師的頭腦,轉變教師“以分數評價學生”思想,使“合格加特長”的評價學生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把學校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下去。

3.加強各項活動的宣傳,加大聲勢,採用廣播宣傳、發放資料、 請學生家長參與活動等方式,轉變學生家長的思想觀念,取得家長的支援,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取得外因上的保證。

4.改變以往對學生以分數為中心的評價方式,摸索和探討新形 勢下對學生。教師的評價方式,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教師在對學生填寫評語後,採用學生和學生家長簽字知情的辦法,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讓學生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去影響學生和家長,以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逐步取代計劃經濟,作為與政治經濟密不可分的教育,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教育執行機制將徹底擺脫單一的計劃模式而代之以國家、社會、市場、學校四方相協調的靈活調節機制。學校辦學日趨多樣化,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根據跨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讓學校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市場競爭向所有學校提出了挑戰,辦學競爭初露端倪。這種競爭勢不可擋,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我們不奮起改革,另闢蹊徑,辦出特色,將很難在今後的辦學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 建立特色學校的理論依據

在《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主要原則之一規定:“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多種形式辦學,培養多種規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國和各地區實際的發展教育的路子”,並提出中國小“要辦出各自的特色”。建立特色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產物,將有力推動和豐富、完善素質教育。

三、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建立由校領導任組長特色學校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精幹高效的管理機構,明確領導人員及操作人員的崗位職責,確保特色教育工程的順利實施。我們還將吸納教師中特長的教師,確定全員參與的組織形式,為特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四、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根據國家提出中國小“要辦出各自的特色”這一批示, 我校建立了適合我校的特色學校的目標定位:建立特色,根據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所說 :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鉅而複雜的任務。教育實踐告訴我們,一所學校的特色,往往來自這個學校有特長的教師,以及他們的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與昇華。促使教師具有紮實的基本功,並不斷形成和完善自己特有的教學風格,紮實的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根據上述目標的要求,我校將每學年制定專門的計劃,調撥專項資金,定期召開特色建立工作會議,建立分工合作的網路體系,切實推進特色工作的開展和實施,保障此項工作的暢通運轉。

3.整體著眼,系統入手 ?

學校特色建設是教育改革的一個整體系統,它是由系統內部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組成的。建立特色學校必須著眼於教育整體改革的全域性。因此,我們在建立特色建設的過程中,在總體思路的指導下,開展各項子系統或單項的改革,使各項改革組成有機的整體,以達到最優結合和協調,從而形成辦學特色。因此,要根據學校特色建設的總體目標系統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全面推進;要把特色建設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要把教育科研與課堂教學的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把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管理上,則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現代教育理論來指導學校管理,要通過資訊化來不斷提高管理的層次。?

4.優化師資,落實保障?

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力量。具有良好政治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創辦特色學校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證。特色教育應靠特色教師來實現。蔡元培先生說過:“有特色的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因此,在建立中,我們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發揮教育科研的作用,培養具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及先進的教育觀念和廣博的知識修養的特色教師。?

5.強化管理,構建機制?

特色學校的建設需要嚴格、科學的管理作保障,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學校的教育科研和資訊化的管理,形成並逐步完善特色建設的管理制度。一是導向機制,要建立“人人關心學校特色建設、個個參與特色建設”的局面;二是活動機制,要整合教科研“八個一”和資訊科技“四個一”活動,以活動為載體,促使特色凸現出來,在學生方面,則要抓好研究性課程有關活動以及資訊科技“四個一”活動,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的同時,著力培養一定的特長學生;三是考核機制,要根據學校特色建設的方向建立必要的考核、評估制度;四是激勵機制,要建立特長教師、特長生的評估和獎勵制度,對在創特色中成績突出的骨幹教師,給予名譽和物質獎勵等,以激發教師學生創特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6.建設文化,營造氛圍?

特色學校要努力創造一種直觀的文化環境,使學校能體現出自己的特色目標。因此,在建立特色的過程中,要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像校風、校訓、標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著名

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等,使它成為師生的心理行為及推動力,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和教風。因此,要對學校的校園文化作出統一的部署,整體優化學校的校園環境。

一所學校辦學有特色,這所學校的學生必定普遍有特長;反之,一所學校的學生普遍有特長,這個學校的特色就會展現得更充分。因此,在特色建立中,我們要採取紮實的措施,使有特長的學生的脫穎而出。?

建立特色,是一項週期長、見效慢的系統工程,需要實踐和思考的問題還很多,但只要我們依靠全體師生,真正做到思想重視、大膽探索、不斷實踐、及時總結,那麼,我校的特色建設必然會取得可喜成果。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校情,緊緊圍繞凸顯學校個性特徵,因地制宜,以傳統文化鑄魂,以課堂文化提質,以活動文化升格,把學校建設成為校園環境整潔,學習氛圍濃厚,文化底蘊深厚,管理制度完善,師生髮展和諧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學校。

二、特色規劃

(一)校園環境特色建設:

建設目標:校園環境整潔,書香氣氛濃厚,和諧佈局,曠達有序。

1、環境美化特色:

淨化:以狠抓師生的行為養成教育為突破口,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弘揚國學,誦讀經典”教育為抓手,加強傳統美德教育,提高認識,形成共識,全員參與;全面清理校園內衛生死角及牆面亂寫亂畫等,規範宣傳字畫,做到整潔、衛生、規範、高雅、悅目。

綠化:以學校現有的條件,進一步做好校園內綠化的養護。修繕花草;保養好校園內的樹木;做好花池內的花草種植和養護;利用盆景點綴綠化校園;利用校園內邊角地添置綠色。

美化:學校花草樹枝上懸掛警示語標牌,做到美觀、實用。

2、文化牆特色: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好的學校連牆壁也能說話。校長、教師的言行是教育,優美整潔的校園也是教育”。“讓每一面牆說話”是我們對校園文化牆的構思源點。我們本著“高品位、特色化,地域性,審美性”的原則,對學校的牆壁進行文化著裝。東樓大廳,我們將建校以來學校所取得的重要榮譽彰顯在牆壁上,展現學校教育的重要成就,激發師生的自豪感,激勵師生奮發向上,不斷進步

3、走廊文化特色:

在教學區和教師辦公區以及教學實驗區,整體設計,根據不同功能,分樓層設計不同主題的文化內容,融書法繪畫裝裱於一體,體現知識性,教育性,審美性。

(1)將我國自古至今著名教育家畫像和對教育教學的著名論斷彰顯在辦公區,讓教師感受到時刻在與教育家對話,促使教師“日三省吾身”,教學相長;以我國傳統文化經典內容為主,突出傳統特色。

(2)將著名科學界畫像及最新科技成就在實驗教學區彰顯,建立科技長廊,讓師生學習科學精神,激發師生科學創新熱情等。匯聚古今中外,傳統現代融合,體現時代科技發展變化。

4、班級文化特色:

(1)規範要求和班級自我設計相結合。用好 “班務公開欄”,主要用於張貼學生守則、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及班內各項工作安排表等內容。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國旗、《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由學校統一製作懸掛,其餘如班訓班規班級學習園地等則由班級學生在班主任指導下自我設計進行。這樣就形成了規範化和個性化特徵,彰顯班級的特色,達到個性與共性的和諧統一。

(2)在每個班級正門旁側的牆壁上開闢50cm×50cm的牆面作為特色名片,班級展示班級目標或班級之星,

(3)佈置好教室衛生角。要求:用具歸類擺放,整齊,垃圾分類存放,貼環保標語。

(4)清理學生課桌,儘量做到統一、整齊、整潔。

(5)後牆定期出學習園地。貼些學生的自創“名言”,理想宣示,或貼些鼓勵性或關切性話語等,力求內容豐富,風格活潑,展示個性,定期更換。或張貼學生的書法和美術作品,鼓勵學生,也能增添班級文化氣息。

(6)在班級小書架上放置〈〈語文週報〉〉、〈〈英語週報〉〉等報紙和〈〈國小生〉〉等雜誌。來源可以自訂、班訂、校訂、教師提供、學生捐獻等方式。

(二)校園精神文化特色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倡導“雅文化”,努力做到“三雅”:“領導儒雅,教師高雅,學生文雅”。

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品牌上。

1、校風建設:

校風:勤勤懇懇做事,紮紮實實育人

2、教風建設:

教風:求真務實,爭創一流

3、學風建設:

學風: 勤奮刻苦,爭創一流

4、打造西街國小品牌:重點在形成西街國小精神(即求真務實,爭創一流);整合所有特色專案,形成學校特色校園文化系列;同時融合學校制度特色、環境特色、活動特色,最終形成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整體特色。

(三)學科課程文化特色建設:

1、積極營造良好學術(教研)氛圍,學術教研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直接影響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是學校質量的生命力所在。著力培養一專多能型教師。

2、每日組織好一節活動課,堅持以師生髮展為本,開展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不斷創新形式和載體、拓展空間和渠道,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3、以國家級課題實驗打造學校課題文化,積極探索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切實提高課堂效益,探索一條適合學校校情、學情的減負增效提質之路。

4、每日三誦。每天早晨課前、午休前、睡覺前誦讀五分鐘經典國學如《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唐詩、宋詞等以及名人名言。

(四)學校制度文化特色建設:

以時代精神為指導,充分體現現代管理理念;以人為本,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依法治校;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堅持制度可實施性。

1、對現行制度進行梳理,修訂,完善,重建,歸檔,形成《西街學校管理制度彙編》。

2、制度建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從學校行政管理、德育工作管理、教育教學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後勤工作管理等分類建立和完善各項校本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機制,完善安全管理目標責任制,根據教育局相關要求,建立學校安全工作預案,建立安全工作責任追究制。

(五)校園活動文化特色建設:

1、舉辦好以教師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本教研、教學展示、文娛活動等,關注教師身心健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豐富教師文化生活。

2、班團幹部輪流值周、值日活動,設立紀律督察隊監督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法制教育、成立衛生檢查隊檢查各班環境衛生情況。建立值周師生校門迎候制度,互致問候,培養師生的良好言談舉止,建立和諧文明的師生關係。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學生行為評價和反饋體系,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能力,引導學生養成文明、守紀、勤學、上進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注重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

3、開展好勞動實踐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實驗田勞動實踐、公益勞動、社會小調查、少先隊等形式,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奉獻社會、關愛他人、快樂自己,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4、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和心理諮詢活動,搞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努力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5、利用好法定節日、傳統節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具有教育意義的節假日,設計、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別要將“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內容與德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學生尊老愛幼、明禮誠信、團結友愛、篤實寬厚、自強不息的優秀品德和調控

總之,我校校園文化特色將以課程文化為根本核心,以環境文化創造氛圍,以精神文化提供支援,以制度文化加強組織保證,彰顯西街國小個性,全力打造我校品牌,創一流學校。

2022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面向全體學生,貫徹教育方針,以民間藝術教育為紐帶,建立發揮學校教育整體功能的“民間藝術教育特色的辦學模式”,從構建民間藝術教育課程和方法入手,全方位、多渠道滲透民間傳統文化,達到藝術育人,建立學校環境藝術化、學校管理藝術化、學校教育工作藝術化的較為完整的藝術教育立體體系,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與技能、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使全體學生和諧發展,成為富有朝氣的新人。通過建立特色學校,打好特色文化牌。

二、建立目標

總目標:承民間藝術,揚民族神韻,培養具有豐厚文化內涵的時代新人。

1、通過建立活動使全體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方法,提高全體教師的藝術修養;

2、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具備與藝術審美鑑賞密切相關的藝術歷史文化知識和美學修養,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3、通過藝術美育教育探索學生認識美,欣賞美,發現美,理解美,創造美的美好情操及人格和諧發展的最佳途徑。

4、通過建立良好的育人環境,優化藝術教育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的整合。

5、通過教學實踐,開發校本課程,建立藝術特色課程,出版相關校本教材。

三、建立內容

(一)建立良好的育人環境

1、美化校園,建立優美的校園環境

學校著力從建設校園文化、改善藝教設施入手,積極進行藝術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大力營造藝術教育氛圍。我校將因地制宜,科學構思,精心佈局,使校園整潔、文明、美觀、朝氣蓬勃。完善教學裝置,開闢設施齊全的音樂室、體育室、書畫美術室等;精心打造百米藝術櫥窗,使藝術櫥窗成為民間藝術教育宣傳的重要陣地。

2、以人為本,建立良好的人際環境。

(1)完善校訓、校風、校歌等,切實貫徹《中國小生行為規範》,實施年級、班級工作量化管理,做到常規化,制度化、科學化,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風。

(2)充分發揮校訓、校歌的作用,大力倡導 “今日我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我為榮”的思想。

(3)倡導良好的學風和教風,讓智慧充盈指尖,讓課堂湧動靈性,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學會交往,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3、交流互動,創設協調一致的社會教育環境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路,通過校園及校外活動,提高學生審美觀。完善家長學校,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使學校教育、家庭、社會形成合力。

(二)優化藝術教育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家庭教育的整合

1、民間藝術教育與課堂教學結合

讓民間藝術教育滲透到學校的整個教育中去。在開好美術、體育、音樂課的基礎上,在其它學科中滲透藝術教育。如語文教師排演課本劇;體育教師組織太極拳、五步拳等武術基本功訓練;學校開設書法、繪畫、手工編織、體育(太極拳、武術)等多個跨年級段、班級界限的興趣小組。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時間、場地、物件、教師“四落實”和計劃、內容、組織、講課、檢查、考評“六到位”,努力做到校有特色、班有特點、生有特長。

2、藝術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1)發展校園文化,建立課外活動陣地,活躍校園生活

為學生搭建施展藝術才華的舞臺,使藝術苗子脫穎而出構築平臺。堅持舉辦每年一次藝術節、每學期一次書畫展、每學年舉行一次大型文娛匯演,為學生施展其藝術才華提供舞臺;通過活動競賽,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藝術特長生。

(2)加強課外活動使它成為藝術課堂的有機延伸

建立書法、繪畫、手工編織、體育(太極拳、武術)等興趣小組,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提高學生的藝術才能,詩意地愛孩子,詩意地愛自然,詩意地愛藝術,詩意地愛生活,著力創設教育生活的最美境界,營造濃厚的藝術教育氛圍。

(3)藝術教育與社會相結合。

帶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組織專場演出,開闢展室展示,向社會彙報藝術教育成果,參加地方組織的文藝活動,把學校藝術教育推向社會。開展社會藝術實踐,建立校外藝術實踐基地,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到野外寫生;廣泛吸取藝術營養;開展民間音樂美術學習活動等,大力拓寬學校民間藝術教育的舞臺。

4、大力開發校本課程,建立有藝術特色的課程

(1)課程設定:

①全校所有班級,均開設必修課和必選課程。

②興趣小組:在完成必修和必選課課時計劃的基礎上,根據特長型別的不同,分別開設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特長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非特長學生的藝術情趣和審美鑑賞能力,發現和發展普通學生的藝術特長。

③全校所有班級均開設活動課。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生活,發展學生特長。

(2)課程開設的保障

學校所有班級,由教導處統一製作課表並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教師。以上所有課程的開設,均納入學校相關考核中。學校確保以上方案的實施。

四、具體措施

1、學校成立藝術教育特色建立領導小組,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教師實踐並進行監督。

2、課題研究責任到人,教師要嚴格制定並執行研究計劃,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總結、有彙報交流。

3、加強師資培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組織青年教師認真學習建立實施方案以及有關教育理論,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和提高,根據實驗工作的需要,適時聘請專業教師對我校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參觀、瞭解實驗資訊,掌握研究動態。

(1)成立實驗小組,制定計劃並組織實驗。

以科研促教研,鼓勵教師人人有專題,人人蔘與試驗,定期組織專題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2)制度保障,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藝術特長。

積極為他們創設施展特長的平臺;引入激勵機制,發揮教師潛能。凡在藝術教育第一線的專兼職教師,在職稱評定、先進評比等方面給予優先;在經費安排上優先滿足藝術學科的需要,給藝術學科教師以充分的觀摩、科研和創作時間;藝術學科教師課外輔導都計入教學工作量。

(3)健全機構,形成藝術教育科研網路。

廣泛開展課題研究,構築起以科研處為龍頭,教研組為依託,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骨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藝術教育科研網路,並及時進行考核評估;

(4)壯大藝術教育隊伍。

學校本著專兼併舉的原則,採取就地取材的辦法,讓部分有一定藝術基礎的其它學科教師兼任藝術教學,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一支由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藝術教育骨幹、多名兼職藝術教師組成的藝術教育師資隊伍。

4、保證藝術教育隊伍的基本穩定、建立經費、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援,優化教學內外環境。

5、做好實驗成果的總結和推廣展示工作。

五、實施方法

1、學科滲透法

藝術特色滲透到各門學科的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滲透藝術教育,豐富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按照美的要求,造就身心和諧發展,志向高遠,品行高尚,性格優良,知識豐富,舉止文明,體魄健美的人。

2、實踐活動法

把藝術教育寓於豐富多彩的學校各項活動中,要求學生具有琴、棋、書、畫、唱、舞等藝術才能,促進學生的五育和諧發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開展各種富有藝術特色的活動,

3、可控性與開放性結合法

學校為每一位學生創設有利於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個性專長髮展,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的最優化條件,既要利用好學校內部的可控性教育條件,又要

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資源的開放性外部條件,使兩者結合起來,以達到促進學生藝術素養全面提高,個性充分發展的最佳教育效果。

4、常規體現法

藝術教育既需普及,又要提高,要充分利用好學校優良的專業師資隊伍,抓好常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