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計劃範文

欄目: 衛生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1.06W

大力倡導健康理念,推動各項結防措施的落實。提高健康水平,具體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計劃如下:

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計劃範文

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計劃範文

一、工作計劃的指導思想與工作目標

xx年是後勤產業集團公司深入改革和發展的關鍵一年。物業服務中心作為後勤公司“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部門,擔負著改革和發展的重任。根據後勤公司三年發展規劃和xx年工作要點 ,物業服務中心xx年度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的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強化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大膽、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心的改革和發展,做到市場有新的發展,管理服務水平有新的提高,經濟效益有新的突破,中心面貌有新的變化,爭取全面完成後勤公司下達的各項工作指標。

二、工作計劃的基本工作思路

今年我們中心面臨的主要任務:一是要深入進行體制的改革和機制的轉換。二是要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努力做強做大。 因此,年度工作計劃的重點是物業服務中心,一是要加強內部的管理,建立起一整套比較科學、規範、完整的物業化管理程式和規章制度。二是積極創造市場準入條件 ,儘快與市場接軌,大力拓展校內外市場,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做強做大的目標。

三、工作計劃的具體實施辦法

(一)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和制度建設

1、對現有的制度進行整理和修訂補充,逐步完善和建立與物業管理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程式。重點是理順中心與管理站之間,以及各物業管理站內部的標準管理模式和制度,建立規範化的工作質量標準,逐步向iso9000質量標準體系接軌。

2、完善監控考核體系。根據公司的要求,制定中心對站級的考核細則和考核辦法,落實相應的制度和組織措施。實行中心考核與站級考核相結合。考評結果與分配相結合的考評分配體系。

3、進一步完善中心的二級管理體制,將管理的重心下移。規範明確各站的工作範圍、工作職責,逐步使二級單位成為自主經營、績效掛鉤,責、權、利相統一的獨立核算單位。

4、進一步加強經濟核算,節支、增效。經詳細測算後,要將維修、清潔、辦公用品、文化建設等費用核算到站,實行包乾使用、節約獎勵、超支自理的激勵機制,努力降低執行成本。

5、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綜合素質。中心將繼續採取請進來培訓和走出去學習相結合等辦法,提高現有人員的業務素質。同時根據後勤公司的要求,採取引進和淘汰相結合的辦法,繼續引進高素質管理人員,改善隊伍結構,提高文化層次。逐步建設一支專業、高效、精幹的物業管理骨幹隊伍。

6、爭創“文明公寓”。根據省教育廳檔案的精神和要求,在中心開展爭創“文明公寓”活動。6號樓、9、10號樓、南區、大學城、紡院、師專等硬體條件基本具備的管理站,要在管理等軟體方面積極努力,創造條件,力爭在年內達到“文明公寓”標準。

(二)進一步完善功能,積極發展,提高效益

1、進一步解放思想,強化經營觀念。各管理站要積極引入市場化的經營機制和手段,加強文化建設和宣傳方面的投入,營造現代化管理的氣息和氛圍,創造融管理、服務、育人為一體的物管特色。

2、繼續完善配套服務專案,提高服務質量。中心制訂更加靈活優惠的激勵政策,對服裝洗滌,代辦電話卡等現有服務專案進行支援和發展。同時新增一批自助洗衣機、烘乾機等裝置,進一步擴大服務市場,爭取年內的營業額和利潤較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3、做好充分的準備,積極參與白雲校區物業市場的招標競爭。爭取下半年在新教學樓等新一輪的招標中獲勝,拿下一個點。

4、下半年武進校區新生宿舍和教學樓落成後,積極參與競標活動,爭取拿到1-2個點,拓展武進校區市場。

5、進一步加強市場調研和與本市兄弟高校間的橫向聯絡和溝通,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積極參與其他學校物業市場的競標,力爭拓展1-2個點,使中心的市場規模、經營業績和經濟效益均獲得較大幅度的提高。

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計劃範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重點工作,樹立高質、高效的服務意識;以建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示範學校為主線,強化常規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開展節能減排行動,建設低碳學校;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團結、創新、合作、精細”的團隊;以“安全、和諧、發展、高效”為目的,為教育教學和學校發展服好務。

二、工作目標

1、按照“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示範學校”指標體系,完成後勤服務中心承擔的建立任務。

2、加快學校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爭農林實訓基地和田徑場在年底前全面竣工

3、進一步完善學校食堂的管理,確保合法經營,提升服務質量,師生員工滿意度達85%,安全事故為零;在各級的食品衛生檢查中確保順利達標,建立“省級示範食堂”。

4、指導全校衛生防疫工作,規範醫務室管理,醫療事故為零;健全學校傳染病和流行病的預防和處置機制,無群體性傳染病事件的發生。

5、統籌全校安全工作,完成年度安全工作專項計劃的制訂,並全程指導、考核各部門安全工作;建立規範的門衛工作流程,進行績效考核;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平安校園。

6、統籌全校創衛工作,完成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和“四改一加強”等專項工作計劃的制訂,並指導各部門完成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確保專項檢查順利達標。

7、完成規定的招生任務。

8、8月底前完成校園景觀和綠化工作,逐步推進低碳學校建設。

9、推行後勤服務時限制,規範工作流程;與總務處配合,做好校產維修、價格核定和殘值處理工作。

10、在師生中開展節約水電的教育,完善管理措施,降低生均運營成本。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政治和業務學習,提升思想素質。

加強政治和業務學習,進一步提升部門員工的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後勤服務中心將按照學校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法》、《治安法》等法律法規;以教師“八不準”的要求和科學發展觀的標準,明確部門各項工作的責任和意義,不斷提升全心全意為學校發展服務意識、為師生服務思想,樹立主人翁意識、奉獻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整體素質,樹立良好形象,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形成一支具有“團結、創新、合作、精細”的團隊。

(二)完善制度,加強管理。

1、進一步完善部門及各網點各項工作制度。

以科學、人性、有效、有利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和修訂部門制度。特別是食堂食品衛生、門衛管理、衛生防疫、維修等制度的建立健全。做到工作有制度,檢查有記錄,整改有措施,事事有人辦。

2、明確職責,細化分工,強化管理。

1)加強校園飲食衛生及防病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食品衛生法》、《傳染病防治法》、《學生食堂及學生集體用餐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檔案精神,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對承包法人要明確責任,嚴懲為獲得暴利而出售過期、腐爛、變質等“三無”食品。嚴把食品從業人員健康體檢、食品採購索證、餐具消毒、試嘗留樣、食品加工等各個環節關,從業人員必須穿戴工作服、冒和口罩,亮證從業。食堂嚴禁購買無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及其產品。建立24小時飯菜留樣,食品衛生監督員嚴密監控,做到加工、出售、食用、飯後監控到位。健全食品衛生的安全事故的處理應急預案。確保不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和投毒案件。在做到常規管理的基礎上,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工作,做到制度落實,檢查資料齊全、規範,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計劃範文

一、工作目的:

通過廣泛開展結核病健康促進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動員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活動,改變不良衛生行為和習慣,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提高群眾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和形成率,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有效控制結核病。

二、 具體目標:

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結核病防治知識和國家相關政策的瞭解,使我區群眾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城鎮達到65﹪以上,行為形成率城鎮達到55﹪,結核病人發現率達到75﹪,病人治癒率達到85﹪以上。

三、 原則與策略:

1、 在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採取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廣泛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活動。

2、 採取集中性宣傳和經常性宣傳相結合的宣傳方式,建立多手段、立體化的長效宣傳機制。

3、 以社群為宣傳重點,大力抓好重點人群結核病防治。

4、 以區結防所為核心,科學制定健康促進工作計劃,突出宣傳效果。

四、 具體活動內容:

1、“3.24”活動:圍繞“XX年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宣傳活動內容,在區結防所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到鬧市區、交通要道、拉出2—3條大型條幅,搞義診,發放宣傳單2萬張,發放宣傳畫及摺頁1萬份。

2、宣傳品才製作:針對不同人群、參照“健康促進資源庫”的相關資料、宣傳單2萬份,製作適合大眾的宣傳手冊、宣傳畫、宣傳摺頁合計1萬份,及其它宣傳品。

3、開展培訓和宣傳教育:從3月1日開始對社群居民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4、 橫幅、宣傳欄、電子螢幕的設立及宣傳:在顯要位置設立橫幅或宣傳欄一個,在門診大廳內設電子屏一塊。

5、 與教育部內協作,利用中、國小衛生課講解結核病防治知識,達4課時,(每學年),使結核病防治知識深入每個家庭。

6、 按照全市結核病健康促進績效考核內容,在八月初和九月底完成城鎮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和行為形成率的調查,十月末將調查結果上報市結防所宣科。

五、 具體措施:

1、年初成立多部門合作健康促進領導小組,每例會兩次,統一領導和部署本旗健康促進活動。

2、年初制定XX年健康促進工作計劃,並將電子版上報市所。

3、12月將年度結核病健康促進工作總結上報市所。

4、設立宣傳欄: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固定宣傳欄,宣傳結防知識。

5、 健康知識講座:4月份、9月份由宣傳科工作人員到社群服務中心舉辦一次結核病防治知識講座,每期講座參加人員數量應保證轄區人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