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養成教育計劃(精選12篇)

欄目: 工作計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8.63K

養成教育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計劃(精選12篇)

班級作為學校的基層單位,班級文明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級建設,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本期以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按照“全隊抓基層,全隊抓落實”的工作思路,以養成教育和文明禮儀培養為重點,以建設特色班級為目標,堅持“三個加強”,既加強常規管理、加強班風學風建設、加強德育科研。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高少先隊員的綜合素質;努力建設一個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育人空間。

二、工作要點:

(一)加強養成教育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1、養成教育是班級文明建設的基礎,針對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本期具體養成五個道德習慣:

(1)明辨是非,有錯就改。

(2)自我管理,遵守紀律。

(3)孝順父母,努力學習。

(4)文明玩耍,懂得謙讓。

(5)校內校外,言行一致。

2、養成教育融於活動中,結合班隊課,傳統節日、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養成教育的系列活動。

3、設立班級保潔小組,作好教室、公地保潔工作,並且做好記錄。

4、設立文明監督崗,由專門的小幹部負責,主要督促檢查學生佩帶紅領巾、隊徽的情況、上課遵守紀律的情況等等。

(二)加強班級特色建設,認真擬定好實施計劃步驟、方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積極參加文明禮儀示範班評比。另外加強衛生角、學習角、讀書角、學習園地的建設,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三)“弘揚民族魂,體驗新三好”德育主題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

1、組織隊員學習《德育規範歌》以及《國小生守則》《國小生行為規範》。

2、按照本班的“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期末根據這三項要求評選班級新三好學生。

(四)開展“班級之星”的評比活動。

1、利用班隊課討論總結制定班級之星的評選條件,並且上牆。

2、每週五利用朝會選出班級之星,並且班級之星的先進事蹟張貼在“我最亮”光榮榜中。

(五)加強班幹部的培訓工作

1、採取競爭上崗的激勵機制,認真選拔班幹部,平時對班幹部的工作加強指導和總結。

2、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並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並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3、每學期半期和期末評選優秀班幹部各五名。對工作主動、積極、負責的班幹部進行獎勵,進一步激發他們工作的熱情,使他們真正成為老師的小幫手,從而促進班級文明建設

養成教育計劃 篇2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劃:

一、 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中高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瓜子、糖果、冰糕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⑾家長接送不進校園。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養成教育計劃 篇3

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拓展學校的內涵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結合本校工作實際,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 指導思想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和節儉習慣,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中學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國小生守則》、“八榮八恥”觀、校紀班規,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指導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育內容

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國小生守則》、“八榮八恥”觀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網路,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會、晨會等時間,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管理。

(二)開展主題班會,落實“行”的要求。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2、利用晨會、班會課提問學生進行考核。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養成教育計劃 篇4

常規是指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安排順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個環節總必需遵守的行為準則。所以常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為此,我為自己制定了一份大班幼兒常規養成教育計劃:

一.幼兒入學後:我們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專注性和永續性的培養,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二.區域活動常規:培養幼兒能安靜地參加活動,能實現同伴間的交流合作,並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三.坐的常規

(1)、會搬椅子:一手握椅子背,一首託椅子身,輕拿輕放,轉椅子時要拿起椅子擺好再坐下。放椅子時不能有聲音,知道愛護桌椅。

(2)、上課姿勢:雙腳自然併攏平放,雙手自然擺放。

(3)、繪畫。寫字坐姿:上身與桌子保持適當距離,雙腳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離適當。

四.衛生常規

(1)、正確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

(2)、一口菜,一口飯地進餐,不急不慢,不剩飯菜,不撒飯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

(3)、安靜、專心地進餐,不東張西望,不大聲講話。

(4)、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的好習慣。

(5)、穿衣要乾淨整潔,注意儀表。

五.區域活動常規:能安靜地參加活動區活動,做好入區記錄,能實現同伴間的交流合作,並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具體措施:

1.組織幼兒參加年段組織的各種能力競賽互動,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2.自理能力培養,讓每個孩子知道自己很能幹,自己的事自己做,並向幼兒進行友愛,謙讓的教育。

3.通過與家長交流探討,家園共同配合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 每週五組織幼兒評選“本週之星”激勵幼兒遵守班級各項常規。

5.讓幼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繪畫,剪紙,書寫等活動,重要是使幼兒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並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以利於孩子以後能適應入國小上課的時間要求打好基礎。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從他律到自律,使常規成為一種自覺的,需要的,自願的行為。所以,幼兒常規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她需要所有教師不斷地長期的共同努力。

養成教育計劃 篇5

一、 指導思想

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中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習《山東省中國小管理規範》、《中國小生守則》、《焦集國小班級養成教育評價細則》,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檢查約束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通過激勵評優樹立典型,帶動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育內容

以《山東省中國小管理規範》、《中國小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穿校服、佩戴紅領巾、校徽、衣著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遲到,不貪玩——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班級管理網路,發揮班級自主管理功能,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班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鉤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鉤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及時開班會制度,總結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面工作。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學校宣傳欄、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4、寓學生常規訓練於各種活動之中。大型的學校活動,是訓練學生行為規範的好時機,活動中除要求學生排隊出場、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紙屑、認真聽講、有禮貌地鼓掌致謝外,對隊員的敬禮、站立、以及紅領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規定。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3、設立校外教育輔導站,通過參觀訪問教育基地,培養和激發兒童的“五愛”情感,從而推動學生自覺履行道德義務。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值周值日製度”的實施,從細小處抓起,把行為規範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2、以值日生和衛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成員,每天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就餐、就寢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六、具體工作安排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日積月累、反覆訓練、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行為習慣的養成特點,國小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把行為規範逐條分解,分周落實養成訓練。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二週:嚴格守紀,按時作息

第三、四周:講究衛生,保護環境

第五、六週:專心聽課,大膽發言

第七、八週:活動講文明,認真做“兩操”

第九、十週:學會交往,舉止大方

第十一、十二週:熱愛勞動,認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第十五、十六週:不挑吃穿,勤儉節約

第十七、十八週:誠實守信,知錯就改

第十九、二十週:認真複習,考試不作弊

養成教育計劃 篇6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3-6歲的孩子各種行為尚未定型,加強對他們的品德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從來都是非常重視良好習慣的訓練和培養的。

行為習慣包括許多內容,如禮儀教育、勞動、生活習慣、愛惜物品、自理能力等。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在幼兒園裡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也應嚴格要求,這就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幼兒園工作規程》和《綱要》精神指導下,深入貫徹《關於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意見》精神,從要求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的指導思想出發,以教師和家長的行為規範作表率,幼兒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為基本線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開創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新局面。

二、實施途徑和方法

1.制定家園聯絡表:家園聯絡表的作用是在行為習慣方面。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設立的具體內容為8個:早起早睡;有禮貌;獨立進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愛勞動;不挑食,不挑穿;愛護、收拾玩具。每項文字邊上有圖示,便於家長與幼兒共同評價,日期為星期一~星期日,用標記表示幼兒的表現情況,好★中△差╳,在備註一欄裡,寫寫今天幼兒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講講有趣的事情,或根據幼兒自己的表現,增添專案,家長堅持每天給予認真的記錄,每週的情況在週五下午總結,經過老師認真細緻的整理和統計工作。對在某些方面有明顯進步的幼兒,老師在集體中進行表揚,並作為“評選學園四星”的標準。

設定“小紅花園地”,如午睡小紅花,進餐小紅花,講衛生、愛勞動小紅花,比一比誰的紅花多,誰的進步大。激發幼兒積極向上的願望,抓住時機,多采用正面教育,鼓勵幼兒的進步。

2.設立家教宣傳欄

家教宣傳欄是老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絡的專欄,是反映保教工作情況的一扇窗戶,更是進行教育交流的一塊園地,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使雙方形成合力,共同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

通過“連心橋”、“迴音壁”、“請您關注”等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資訊,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行為習慣的具體內容,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同時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見解和要求,通過迴音壁傳遞給老師。從而實現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搭建家園一體化教育的橋樑。

3、組織家教沙龍

利用家教沙龍組織家長圍繞如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中的若干問題進行討論,如:在家庭中如何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通過討論,使家長知道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內容和條件。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忽視這方面教育,事事處處為孩子著想,辛辛苦苦為孩子吃穿。孩子從小隻想“人為我取”,不想“我為人用”。家長要了解到在向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時,首先應進行自我服務性勞動,教育幼兒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脫衣服,洗手絹,也要為別人做一點事。如回家後,幼兒幫助爸爸、媽媽拿拖鞋,幫助爸爸媽媽擺放碗筷等。

家教沙龍的內容組織一是讓有經驗的家長談談教育幼兒的體會,二是通過電教手段請家長觀看從幼兒禮儀和幼兒行為規範的錄影,運用各種形式,使幼兒家長真正瞭解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究竟有哪些內容,指導家長用科學的育兒方法,循序漸進,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開展“牽手兩代”親子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瞭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增添了樂趣。

一是結合主題活動,我們發動家長配合開展“爸媽鬆鬆手,要讓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瞭解爸爸、媽媽的辛苦勞動,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在日常生活中幫助爸媽做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掃地,倒垃圾等。從而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陶冶幼兒的情感,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豐富幼兒社會交往的知識經驗,使他們變得更愛集體,更愛他人。

二是開展的“以環保為主題的時裝秀”。以家庭為單位,讓家長自己設計服裝、道具,自己當評委,融入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這會極大地激發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三是開展“獻愛心”活動。幼兒和家長向邊遠貧困幼兒損獻書籍、衣物、玩具、食物等,使幼兒懂得關心有困難的人,並將自己的快樂分享給他人才是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5.開展家長會

開展形式多樣的家長會:全園家長會、班級家長會、幾代同堂家長會、座談式家長會,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家長的需要,向家長系統講授科學育兒的知識;根據家長對教育子女的難題進行諮詢,切實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密切家園聯絡,共同教育好幼兒。

三、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

生活衛生方面:

1.早睡早起按時作息,能自己脫衣穿衣穿鞋;

2.飯前便後勤洗手,不挑食、不說笑,安靜進餐;

3.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大小便,不在地上玩耍;

4.講究衛生,勤剪指甲、常理髮、勤換衣服、常洗澡;

5.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文明禮儀方面:

1.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禮貌用語:早、好、再見、謝謝、不客氣、沒關係等;

2.學會謙讓,不打人、不罵人、能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相互幫助;

3.養成輕聲說話、輕聲走路,不大聲喧譁的習慣;

4.知道關心老師、父母、同伴,熱愛勞動,熱愛集體;

5.愛護公物,輕拿輕放,不摔打玩具,不採摘踐踏花草,不破壞公共設施;

6.未經允許,不隨便拿用別人的物品,借用(玩)他人物品玩具自覺歸還;未經大人同意,不接受他人物品。

安全行為方面:

1.不做危險性動作,不做危險性遊戲,不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2.上下樓梯做到輕聲慢步靠右行,不追、不跑、不鬧;

3.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行走人行道,不橫穿馬路等簡單的交通規則。

學習習慣方面:

1.上課認真聽講,大膽舉手發言,能跟隨老師意向進行學習活動;

2.活動過程中,不干擾別人,不和小朋友發生爭執,不影響活動秩序;

3.讀書寫字姿勢正確,說話聲音響亮、喜愛看書,講故事。

三、具體安排:

各班根據目標將養成教育貫穿於一日生活中,每週安排一節養成教育專題課;利用晨間談話、離園活動及遊戲時間等對幼兒進行鍼對性的文明行為教育;每週更新主題欄“文明禮貌小標兵”與“家園聯絡表”;每月召開家長會一次,根據情況及時更新“家教宣傳欄”內容。

每月養成活動重點:

三月:

1.小班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2.中班入園禮儀、晨間活動。

3.開展全園性“三月文明禮貌月”活動。

4.開展學習雷鋒活動,並延續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去。

四月:

1.開展家長半日活動,宣傳展示養成教育階段性成效。

2.更新“家教宣傳欄”。

3.“大到小”活動。

4. 開展以環保為主題的“時裝秀”。

五月:

1.養成教育專題公開課。

2.組織家教沙龍活動。

3.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爸媽鬆鬆手,要讓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動。

六月:

1.“爸媽鬆鬆手,要讓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動總結,評選“小能手”。

2.中大班起床整理。

3.大班畢業典禮。

四、落實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加強領導,科學規劃,有序地推進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組長:王秀雲

副組長:趙璇 徐海燕

成員:袁紅玲 孫穎 樑紅菊

章麗 曹慶華 何慧

蔣薇 劉瑞華 王靜

2.優化幼兒一日活動,對生活、學習、衛生各方面的習慣培養常抓不懈,幼兒園值班人員將對日常工作進行不定期的抽查。

3.圍繞養成教育,各班制訂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計劃,按月重點的要求,積極開展每週的主題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動,每月對班級養成教育活動做小結與反思。

4.加強園所環境建設,注重發揮隱性教育因素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讓每一面牆壁說話,讓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5.召開家長會,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與聯絡,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園開展幼兒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每一階段的工作重點,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援與配合。

通過以上措施,讓全體教師、幼兒及家長共同攜手,促使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中心幼兒園

20xx年3月

養成教育計劃 篇7

總目標:

1、互相謙讓,自己有進步不驕傲,願意學習小朋友的優點,能為同伴的進步而高興。

2、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有益活動,有自信心。

3、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

4、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5、愛護公物,節約用水。

6、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7、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8、誠實勇敢,知錯能敢。

9、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10、愛父母、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

1、能愉快的上幼兒園,學會欣賞他人與自己的長處。願意學習同伴的優點。

2、樂意收拾玩具整理物品等。

3、做事有始有終,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簡單的任務的能力。

第二階段:

1、與同伴友好相處,能主動關心同伴和弟弟妹妹,肯謙讓,有同情心。

2、學會生活自理,樂意為班級服務。

3、愛護公物,節約用水,不浪費糧食,吃飯不挑食,不剩飯菜。

4、遵守常規,注意安全。

第三階段:

1、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養成良好的讀寫姿勢。

2、對人熱情,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學做小主人

3、尊敬長輩吃東西先請長輩吃。

第四階段:

1、能分辨好壞,是非,學習好榜樣,不學不模仿不良行為,並努力按正確的做。

2、知道要做誠實,勇敢、守信的小朋友,有了錯誤能在大膽承認。

3、能向別人提意見,接受別人的幫助並改正缺點。

養成教育計劃 篇8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62名學生,34名女生,28名男生。大部分孩子都活潑可愛,好學上進,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但是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養成教育具體措施

(一)、常規教育方面:

二年級的學生,對於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已經比較適應,每一項規章制度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比較熟悉的。但是他們正處在由低年級向高年級轉化的階段,許多地方還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並且內容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因此,我決定從以下幾點入手:

1、重視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一個人的終生髮展受益非淺。因此,在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學期,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重點落實好《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一個學生掉隊。

2、充分利用升旗儀式、班會,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通過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3、充分發揮各項活動中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

(二)、班級紀律方面

一個班級,要想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而,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課堂紀律

師生共同制定班規班紀,並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這樣學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動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遵守紀律。由於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這樣變被動的各種要求為主動的行為,有助於學生將文字內化為行為。

2、課間紀律

課間是學生輕鬆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鬆的氣氛。然而,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就是解決課間紀律亂的法寶。我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師生共同參與的方式,開展"跳繩、做遊戲、拍球"等活動,使學生既健體又受教育,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擴大交流的空間。同時,隨時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危險活動和場地,寓教於樂。

(三)、衛生方面

講究衛生很重要。俗話說,病從口入。整理好衛生,既能使身體健康,又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1、個人衛生:要求衣著整潔,做好"三勤",桌椅勤清,物品勤擺,兩操勤做。

2、班級衛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掃,設立衛生監督崗,進行檢查與監督。對於主動、及時打掃衛生的同學或小組,進行獎勵。同時利用黑板報,專欄美化班級環境。

(四)、班幹部的培養方面

班級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而班幹部卻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因此要努力培養班幹部,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養有個性的人,使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經常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五)、其他方面

班級管理中還應注重個體的發展,在各項活動中挖掘各種人才及學生的潛力,使班上的每個同學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在班級開展各種活動。如:文明小標兵評選、小書法家、小發明家、小詩人、數學小博士和愛書人等各種評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讓每個孩子都敢於面對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鍛鍊自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級黑板報中的德育陣地,加強管理。

養成教育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中國小守則》、《中國小日常行為規範》,圍繞“養成教育”這一主題, 結合雲山實驗學校經典特色教育,紮實細緻、持之以恆地開展德育工作,培養學 生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個性品質和道德素質的全面提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 下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思路:

以學生為主體,以養成教育、班級管理、經典特色教育為主線,通過課堂教育薰 陶良好品德,通過常規管理促進養成教育,通過豐富活動體驗教育、寓教於樂、 培養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1)德育必須迴歸學生生活。德育應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突出道 德體驗,道德實踐,應教給學生生活的能力和智慧,讓他們學會如何處理生活中 的各種關係和矛盾。

(2)德育必須服務和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和發展需要。①德育應教給學生做人 處世的道理和方法。②德育應教給學生生活的信心和力量。③德育應教給學生處 理各種困惑矛盾的智慧和技巧。④德育應提供學生自我表現和展示的條件和舞臺。

(3)德育必須從細節和小事入手。必須摒棄假大空的口號,從小角度、小切口、 低起點做起,切實開展“小事工程”。要讓學生學會身邊有用的德育,從點滴做 起並持之以恆,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情操。

三、養正教育的目標:

系統學習養成教育指南,制定本班的養成教育工作計劃,並做到開展每項德育活 動,有記錄有總結。班主任要善於把養成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中。 參照養成教育目標體系如下:

學習習慣

學習準備

1、課前預習,會用常用工具書

2、保持良好姿勢,書寫美觀

3、學會複習學過的課文和公式

學習態度

1、自覺分析錯題原因

2、聽課認真,積極思考

3、考試時實事求是

4、合理安排時間學習

思維習慣

1、清楚表達解決問題思路

2、學著進行簡單的推理

3、用科學方法記憶知識

實踐創新

1、主動蒐集和篩選課外資料

2、學會簡單調查統計,並得出自己觀察的結論

生活習慣 遵規守紀

1、自覺守紀,勸導同伴守紀

2、自覺完成各項任務

3、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安全和自護

1、遵守交通規則

2、學會遊戲活動時保護自己

3、宣傳安全用火、用電知識

4、不參與陌生人的活動

衛生與生活

1、穿戴樸素大方

2、瞭解食物營養成份

3、預防疾病

4、學會適應環境

5、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

勞動習慣

自我服務

1、自己洗頭洗澡

2、清潔整理自己的課桌椅

3、洗自己的小物件

4、及時清洗自己的就餐工具

家務勞動

1、主動幫父母打掃衛生

2、會做一樣自己喜歡吃的菜

3、餐後整理,主動洗碗、拖地。

公益勞動

1、主動維護校園衛生

2、協助佈置教室,清掃公區

3、和老師同學慰問孤寡老人

4、主動為學校種花

養成教育計劃 篇10

總目標:

1、互相謙讓,自己有進步不驕傲,願意學習小朋友的優點,能為同伴的進步而高興。

2、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有益幼兒園活動,有自信心。

3、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

4、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5、愛護公物,節約用水。

6、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7、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8、誠實勇敢,知錯能敢。

9、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10、愛父母、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

1、能愉快的上幼兒園,學會欣賞他人與自己的長處。願意學習同伴的優點。

2、樂意收拾玩具整理物品等。

3、做事有始有終,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簡單的任務的能力。

第二階段:

1、與同伴友好相處,能主動關心同伴和弟弟妹妹,肯謙讓,有同情心。

2、學會生活自理,樂意為班級服務。

3、愛護公物,節約用水,不浪費糧食,吃飯不挑食,不剩飯菜。

4、遵守常規,注意安全。

第三階段:

1、積極參加集體幼兒園活動,養成良好的讀寫姿勢。

2、對人熱情,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學做小主人

3、尊敬長輩吃東西先請長輩吃。

第四階段:

1、能分辨好壞,是非,學習好榜樣,不學不模仿不良行為,並努力按正確的做。

2、知道要做誠實,勇敢、守信的小朋友,有了錯誤能在大膽承認。

3、能向別人提意見,接受別人的幫助並改正缺點。實驗幼兒園養成教育自查表

養成教育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是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培養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第二冊,(4——6年級使用)是經山西省中國小教材編審委員會審查個、通過試用使用的山西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

根據學生日常行為特點,本學期我們繼續學習本次教材以下內容:

1、 課上課下 遵守紀律

2、 參加集體活動

3、 注意生命安全

4、 文明健康生活

課程內容每個主題中都有一條《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為一家,在這條規範的標準上,結合學生日常行為和課程,把內容“講一講”、“議一議”、“練一練”、“比一比”、“相關連線”諸模組中,“練一練"是重點內容,需組織學生親身實踐。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人成長的基礎,是比各門知識更重要的基礎,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能終生受益,就像人生航船上升起了風帆。能把他們送到成功的彼岸、幸福的港灣。

不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關鍵在自律自強,養成良好的習慣,健康成長髮展。在教學過程中各老師還要集思廣益,用好教材,上好課程,創新教材。

養成教育計劃 篇12

一、班級目標:

班級是學校最基礎的組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班集體建設過程是學校落實德育工作的重要過程。我班緊緊圍繞“自信自強教育”主題開展,通過“自信自強班集體”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重在加強以“自信、自強”為精神的班級文化建設,結合課題研究班主任積極開展在班級形象設計、班級制度建設、班級活動設計、班級管理模式、班級工作評價等方面建立班級特色,

二、班級口號:

我班的口號是:“我能,無限可能;我做,成功在握。”因此,愛的氛圍,是學校積極倡導自強教育的前提,它要求我們在德育教育中時時刻刻融入愛,讓學生在施愛與被愛的氛圍中確立自尊,擁有自信,走向自強。

三、具體措施:

1、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網際網路上尋找有關偉人、名人或自己熟悉的人自強拼搏的事蹟。

2、收集有關頑強拼搏、磨礪意志的警言名句 ,用來美化教室環境,認真辦好每期的牆報和黑板報。

比如“比一比,賽一賽、我行我秀”專欄,讓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在相應的專欄中,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教育活動氛圍,讓他們有一種要強意識、競爭意識。

3、利用班隊活動,組織學生結合班上的實際情況開展了生動有趣的自信自強講故事比賽,從一些名人的自強故事中吸取教訓,尋找身邊自強自立的同學,以榜樣作用帶動其他同學。

開展“自尊、自立、自信、自勝”主題班會,介紹中國臺灣傳奇畫家謝坤山的感人事蹟,讓同學們進一步體會生命的可貴,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

4、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而又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寓教於樂,既能增強班級的凝 聚力,又能讓學生展現自我的風采,增強自信心。

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給學生鍛鍊的機會,像主題班會“找閃光點”、“選值周幹部”、“我能行”及班級文化陣地如黑板報、聯歡會和學校的各類活動都力求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培養他們自信、自尊、自強,使學生覺得“我能行”。

5、讓每位學生先為自己樹立一個人生目標,每天反覆問問自己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對已經有進步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感覺到“我真行”。

6、在班上經常開展各種各樣的競賽,通過互相比較,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和不足,採用“一助一”、“多助一”等方式幫助班級裡的後進生,使他們樹立起生活的勇氣和服務社會的信心。這樣,後進生也能夠自尊、自愛、自信和自強,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也帶動了整個班級的全面提高,使學生從內心發出“他行,我也行”。

7、召開各班級幹部座談會,總結主題教育的活動效果,進行評比表彰,評出每週每月的“自信自強之星”,並根據大家提出的相關意見和建議進行總結提高,爭取將“自律自信 自強”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