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5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3.26K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擔任59、61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為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鑽研新課標理念,改進教法,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積極向其他教師請教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是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5篇)

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明確學習的目的性

七年級學生大多數是13、14歲的少年,處於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他們好奇、熱情、活潑、各方面都朝氣蓬勃;但是他們的自制力卻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總之,七年級學生處於半幼稚、半成熟階段,掌握其規律教學,更應善於引導,使他們旺盛的精力,七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學習動機所決定,我對所帶班級進行了調查,學生的學習動機可大致分為:

(1)學習無目的、無興趣,應付家長佔52.8%

(2)學習目的明確、對所學知識感興趣佔20.2%

(3)學習為個人前途,為家長爭光佔27%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但他們的可塑性很強,除了加強正常的正面教育,還可利用知識的魅力吸引學生。

二、上好每堂課,精心設疑,激發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對數學“愛”的火花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有了“興趣”這位良師,他的知覺就會清晰而明確,記憶會深刻而持久,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知識本身吸引學生。巧妙引入,精心設疑,造成學生渴求新知識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利用課本每一章開始的插圖,提出一般的實際問題,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幫助學生了解每一章的學習目的;又如代數第二章有理數的引入,我給學生舉了一個例項:從講臺走向門(向南)走3米,從門走回講臺(向北)也走3米,接著我問學生兩個問題:

(1)我的位置變了沒有?

(2)我走了幾米?能用數學式子表示嗎?對於這個具體問題,學生都說我的位置沒變,可實際走了6米,怎麼用數學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這個例子誘發了學生的胃口,趁學生急於求知的心理狀態引入新的課題:“為了滿足實際需要,必須把學過的算術數擴充到了有理數。”

此外,我還利用學生每天的作業反饋和單元測驗成績的反饋,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改變課堂教學方法,適應生理和心理特點

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往往直接受到課堂氣氛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把學生的學習內在心理調動起來,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和數學的心理特點來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讓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

為了適應學習注意裡不能長時間集中的生理特點,每節課授課不超過25分鐘,剩下的時間看書或做練習;練習要精心設計,形式多樣,口算、筆算相結合;有時一題目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叫同一張桌子的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有時叫不同水平的學生上黑板做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是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獲得心理平衡。

四、開闢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啟用學生的求知慾。

七年級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闢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製作比賽、拼圖遊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

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特別要給學生多打氣,多鼓勵他們,要充分肯定其動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給予表揚,使其心理在表揚中受到振動,開始對學習數學感興趣。這時就要趁熱打鐵,教導他們上課要認真聽講、行為要規範,做個好學生,引導他們逐步學好數學。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入學了,學生總體情況如下:七年級(1)(5)班學生:78人,通過入學考試發現,學生的數學成績參差不齊,總體上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在學生的數學知識上看,國小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相應的較為簡單的應用題,對圖形、圖形的面積、體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代數的知識,圖形的知識都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這就是國中的內容,本學期將要學習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在數學的思維上,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轉變期,這期間,結合教學,讓學生適當思考部分有利於思維的題,無疑是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在學習習慣上,部分國小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通過前面幾天的觀察,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是很感興趣的,儘管成績較差,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嚴重喪失信心,因此要給這部分學生樹信心,鼓幹勁;對於國小升入國中,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起點宜低,講解宜慢,使學生迅速適應國中生活,同時,對於學習新教材,學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難,對於我自己,也有一個研究新教材,新標準,擴充教材的過程,對於我仍然是一個挑戰。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豐富的圖形世界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通過生活中熟悉的圖形展開研究,包括圖形的形狀、構成、性質、圖形的展開與摺疊,圖形的截面,圖形的方向檢視等。

這部分從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圖形入手,使學生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在展開與摺疊等數學活動過程中,認識常見幾何體及點、線、面的一些性質;再通過展開與摺疊、切截,從不同方向看等活動,在平面圖形與幾何體的轉換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後,由立體圖形轉向平面圖形,在豐富的活動中使學生認識一些平面圖形的簡單性質。

展開與摺疊、切截,從不同方向看,是認識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學習過程中,要親自去展開與摺疊、切截,親自去觀察、思考,並與同伴交流,從而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第二章有理數及其運算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的概念及其加減法、乘除法、和乘方運算,以及使用計算器作簡單的有理數運算。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從實際問題情境與已有的國小數學知識基礎著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新的有理數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數的數量關係及其規律。在方法上採用了由具體特殊的現象發現一般規律,使學生初步體驗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學會表示數量關係的一些數學工具以及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同時適當控制練習和習題的難度,引人計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煩瑣的計算。這部分的內容不僅是為下一部分內容“整式的加減”的學習作好一個鋪墊,而且是整個國中數學“數與代數”內容中關於“數”的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內容,可以說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國中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一個重點。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減

列代數式,單項式及其有關概念,多項式及其有關概念,去括號法則,整式的加減,合併同類項,求代數式的值。重點:去括號,合併同類項。難點:對單項式係數,次數,多項式次數的理解與應用。整式是簡單代數式的一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整式表示有關的量,體現了變數與常量之間的關係,加深了對數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數式,去括號及合併同類項是後面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求代數式的值在會考命題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基本平面圖形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從學生生活周圍熟悉的立體圖形入手,使學生隊物體形狀的認識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數學圖形,學會畫簡單的立體圖形,通過立體圖形的展開圖介紹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從而引人組成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的介紹,進而以此為基礎介紹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有關概念與性質以及平行線的識別方法,並介紹這些知識的一些初步應用。

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以學生在國小所學的“空間與圖形”知識為基礎,通過大量豐富的立體、平面圖形,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認識與感受,探索圖形中存在的簡單關係,初步體驗一些變換的思想,初步學會數學說理。在這部分的內容編排上,以體——面——線——點為序,從學生周圍的、熟悉的各種物體入手,直觀認識立體圖形,然後通過檢視與展開圖,進一步加以認識,再轉到對各種平面圖形的認識,對基本圖形——點和線的認識,最後認識角、相交線及平行線。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分析、在操作中體驗變換。這部分內容也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又一個重點。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介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概念,解方程和運用。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七年能數學教學大綱為標準,堅決完成《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各項基本教學目標。以學校教學計劃為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剛剛完成國小六年的學習,升入七年級,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七年級。通過調閱小六畢業會考成績冊和試卷,發現本班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甚理想。從學生作答來看,基礎知識不紮實,計算能力較差,思路不靈活,缺乏創新思維能力,尤其是解難題的能力低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生活入手,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通過本學期數學課堂教學,夯實學生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數學思維模式。最終圓滿完成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任務。

三、教學目標

1、有理數的運算,對有理數運演算法則的理解。

2、掌握整式的加減運算,合併同類項和去括號是進行整式加減的基礎。

3、使學生從實物和模型出發,讓學生感受到幾何知識點的應用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注意概念的定義和性質的表述。逐步使學生懂得幾何語句的意義並能建立幾何語句與圖形之間的聯絡,逐步學習用語言正確表達概念、性質。

四、教材分析:

本書共有四章,每章開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內容的章前圖和引言。供學生預習用,可做教師匯入用。正文設定了“思考、探究、歸納”等欄目。欄目中以問題,留白或填空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思維發展,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也安排了“閱讀和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資訊科技應用”等選用內容;還安排幾個有一定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數學活動,小結、回顧與思考。學習過程中還有練習、習題、複習題三類。。

五、教學措施和方法

1、認真鑽研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鑽研教材。

2、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3、加強課堂教學設計,用直觀式、啟發式、探究、共同合

作、交流等方法進行教學。

4、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增加課堂容量,努力提高

課堂教學效率。

5、做好學生學習等各方面的評估工作。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創設情景,引入本節要研究的問題

問題1:“我從學校出發沿某條路向東走 米,再繼續向東走 米,那麼兩次我一共向東走了多少米?”

學生活動設計:這裡 都表示有理數,這顯然是求兩數 之和的問題,於是引出要研究的有理數的加法問題.

二、探索新知,主體探究,匯出法則

問題2:既然 均是有理數,它們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或者零.同學思考一下: 的符號可能有幾種情況?

學生活動設計:學生根據所學過的數的情況,容易想到有以下幾種情況:同為正數、同為負數、一個正數一個負數、加數中有一個是0;

教師活動設計: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幾種情況下有理數的加法問題.在研究之前,首先提醒同學注意正確理解“向東走 米”的含義.(用課件演示)為了研究的方便起見,用數軸來幫助我們,並設向東為正.

問題3:請你分別把a、b賦予不同情況的有理數,然後進行加法運算,你會有什麼樣的結論?你能發現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嗎?

學生活動設計:

同桌小組合作,主體探究,自主歸納;學生經過思考,可能會有以下結果(若沒有討論完整教師作適當提示).

情況1.若 同為正數:不妨設 ,用數軸表示如圖:(有同學可能會說,這麼簡單不用數軸也能算出來.這時要告訴它,這裡用數軸的目的並不是要結果,而是要體會過程,以便在其他的情況下為用數軸解決問題)顯然一共走了35米,寫出算式就是:

情況2.若 同為負數:不妨設 ,這時應怎樣用數軸表示?(學生畫數軸)這時問題的實際意義是:我向西走了20米後,再向西走了15米,我實際向東走了-35米.即:

情況3.若 一正一負:不妨設 .請同學們用數軸表示出來,並解說這時問題的實際意義.(如圖)(實際意義就是我向東走了20米以後,接著我又向西走了15米.我實際是向東走了5米)即:

情況4.若 呢?這時問題的實際意義是什麼?怎樣用數軸來表示?(同學操作)結果:

情況5.若 時,這時問題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結果:

情況6.若 時,這時問題的實際意義又是什麼?

結果:

情況7.若 時,這時問題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結果:

情況8.若 時,這時問題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結果:

綜合以上幾種情況,得到8個式子,我們將這8個式子分成同號、異號、有零的三種情況統計如下:

同學歸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若歸納不完整,則有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直到法則完善化,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

三、小結與作業

1.加法法則(主要是異號兩數相加);

2.加法運算律。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將繼續擔任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兩班學生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學習,雖然期末考試成績比較優秀,但是發現兩班學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較多,差生較多,上課很多學生不認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學生整體基礎參差不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多數學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掌握,成績稍差。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要有待加強,還要提升整體成績,適時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抽出一定的時間強化幾何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

2、教材分析

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組”,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與上學期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具有許多共同的特徵,相互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從實際情境出發,基於學生現有的認知準備,引入並展開有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方程、方程組都是反映現實世界數量關係的有效的數學模型。

第七章“相交線與平行線”,嚴格上講是國中幾何部分真正的“入門級”知識,是幾何證明的入門與關鍵部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幾何證明書寫的規範性、幾何證明的嚴密與嚴謹性、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等方面,讓學生有一個好的開始有一個良性的開端。

第八章“整式的乘法”,是在七年級上冊“整式的加減”的基礎上進行的深化,將整式的加減法過渡到整式的乘法,並通過乘法公式進行系統化與公式化,為後續的因式分解方面的知識作好鋪墊,既是對上冊知識的補充,同時也是知識的昇華與深化,在實際中應用很廣,應著重掌握。

第九章“三角形”,主要考查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及有關性質、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是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

第十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章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有理數的大小比較、等式及其性質、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組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組是最基本的內容,對它的學習可為後續不等式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十一章“因式分解”是本學期的重點與難點,雖然只介紹了“提公因法”與“公式法”兩種方法進行因式分解,但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3、存在問題

學困生多,優生少,同時自己的教學經驗不足。

二、工作目標

1、提高班級的及格率和優秀率。

2、提高書寫。

3、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努力提高學生數學的學習興趣。

4、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計算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精選習題,精心備課,做好教案,上好新課。同時仔細批改作業,作好輔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作認真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和原因。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製作教學道具,設定教學情境,結合日常生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引導學生主動加入課堂學習和討論,積極參與知識的探究與規律的總結。

3、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發現的快樂。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精心設計探究主題,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實現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5、開展分層教學模式,成立互助學習小組,以優帶良,以優促後。同時狠抓中等生,輔導後進生,實現共同進步。

四、工作安排

工作周次

工作內容

備註

3、05—3、09

開學報到,制定計劃

3、12—3、16

6、1二元一次方程組

6、2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3、19—3、23

6、3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6、4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3、26—3、30

第六章複習測試

7、1命題7、2相交線

4、02—4、06

7、3平行線

7、4平行線的判定

4、09—4、13

7、5平行線的性質

4、16—4、20

7、6平移

第七章複習測試

4、23—4、27

8、1同底數冪的乘法

8、2冪旳乘方與積的乘方

8、3同底數冪的除法

4、30—5、04

8、4整式的乘法

8、5乘法公式

8、6科學計數法

5、07—5、11

第八章複習測試

9、1三角形的邊

5、14—5、18

9、2—9、3第九章複習測試

5、21—5、25

期中複習

5、28—6、01

10、1—10、2不等式及其性質

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04—6、08

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

10、5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6、11—6、15

第十章複習測試

11、1因式分解

6、18—6、22

11、2提公因式法

6、25—6、29

11、3公式法

第十一章複習測驗

7、02—7、06

期末複習

7、09—7、13

期末複習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 堅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減負增效”的教育教學模式,從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恆地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往往延用國小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這樣既沒讀懂弄透,又使其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要重視對學生的讀法指導。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三、教材及課標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數

1.通過實際例子,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

2.理解有理數的意義,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藉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通過上述內容的學習,體會從數與形兩方面考慮問題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並能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能運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4.理解乘方的意義,會進行乘方的運算及簡單的混合運算(以三步為主).通過例項進一步感受大數,並能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瞭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掌握單項式,多項式以及相關的概念。充分理解並掌握同類項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掌握整式的加減法,並能熟練運用,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方程”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認識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

2.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的性質,能利用它們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瞭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標(使方程逐步轉化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會解法中蘊涵的化歸思想.

4.能夠“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設未知數,列出方程表示問題中的等量關係”,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

5.通過探究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係,進一步體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1.通過大量的例項,體驗、感受和認識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原型的幾何圖形,認識一些簡單幾何體(長方體、正方體、稜柱、稜錐、圓柱、圓錐、球等)的基本特徵,能識別這些幾何體,初步瞭解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係.

2.能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幾何體(直稜柱、圓柱、圓錐、球)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得到的平面圖形;瞭解直稜柱、圓柱、圓錐的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想象和製作立體模型;通過豐富的例項,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換的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 學情介紹:

我本學期擔任七年級七、八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七年級(八)班共有學生55人,七年級(七)班有學生56人。根據國小升國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算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好的學習習慣、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培優補差,同時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

二、教學措施

1、根據今年學校及教科室計劃,認真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我們要在反思中成長,學生要在反思中進步;我們要反思的主要內容是怎樣優化“三環六步”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要反思的主要內容學習積極性、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運用是否得當、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七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國中階段,正是從國小過度到國中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進行“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最佳時期,要逐步的培養和完善這種模式,要求我們多研究、多思考、多創新、多探究。按照“低(起點)慢(速度)多(落點)高(標準)”元素結構教學法進行教學,“低起點”考慮到學生的基礎,七年級學生從國小數學到國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飛躍,怎樣幫助學生慢慢過渡是一個難點,從細小的問題、每一個小知識點出髮結合國小知識融匯到國中的知識中去,從而使學生很快接受知識。“慢速度”反對快速度教學,主張教學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接受程度,兼顧七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知識、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徵和差異,步步為營,梯次推進,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多落點”強調教育要考慮到七年級學生個性差異的特點。個性差異是表現在多方面,不僅有年齡、性別、性格、身體的差異,還有很多學習上的差異,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差異。推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高標準”為學生確立的學習標準。而且把目標細化,使學生能很快達到,既能掌握知識又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悅,使七年級的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標準。

2、精心設計習題,使習題從簡單到複雜形成梯度,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實現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批改作業做到全批全改,從過程到步驟嚴格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作認好總結,從七年級使學生慢慢養成認真按步驟做作業的習慣。

4、繼續實行課前一題的模式。課前五分鐘每個班的課代表把上一節課涉及到的典型題目呈現在黑板上,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複習上一節的內容,而且也能做到儘快把學生從課間拉回到上課的的狀態,併力求把學生中新方法新思維挖掘出來。

5、實行一對一的幫扶活動,由好學生帶動一個差一點的學生,從知識、作業、學習習慣等各方面互幫互助,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合理落實各項教學常規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在備課時深入鑽研教材,正確地掌握和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準備大量的、難度不同的習題備用,備課以個人獨立鑽研備課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廣泛吸取其他老師的優點和精華,完善自己的備課達到精益求精。

2、上課時要嚴格按照“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步驟進行教學,講課時要圍繞中心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個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使課堂教學既層次分明,又協調緊湊。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特別是要照顧到差生,力求使他們能掌握本課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作業要求要嚴格,但佈置的作業要適量。精選作業,根據不同程度學生,佈置適當的選做題,以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分層教學、佈置作業。作業批改要有批語,批語要多鼓勵學生,根據作業情況查缺補漏,做好個別輔導。

4、要保證後進生的進步。因為基礎的不同,有一部分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而且這部分學生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特別是精心設計一些適合他們的問題和練習作業,引導他們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餘時間,加強對後進生的個別輔導。

四、教研工作

利用“學科活動日”和集體備課,多加強理論學習研討,提高理論實效,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教學觀摩和說評課活動。結合學校的“課前四準備,課內四重視,課後四落實”課題研究做好適合數學學科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訓練方法;在上好每一節課的基礎上,及時寫出教學反思為以後工作做好總結。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數學教學,該班共有學生24人。從畢業成績來看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二、教材及課標分析

第一章、有理數

1、通過實際例子,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

2、理解有理數的意義,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藉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通過上述內容的學習,體會從數與形兩方面考慮問題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並能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能運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4、理解乘方的意義,會進行乘方的運算及簡單的混合運算(以三步為主)、通過例項進一步感受大數,並能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瞭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1、理解並掌握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2、理解同類項概念,掌握合併同類項的方法,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能正確地進行同類項的合併和去括號。在準確判斷、正確合併同類項的基礎上,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數,整式的加減運算建立在數的運算基礎上;理解合併同類項、去括號的依據是分配律;理解為的運算律和運算性質在整式的加減運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列出整式表示。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後,從算術到代數的進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方程”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認識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

2、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的性質,能利用它們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瞭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標(使方程逐步轉化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會解法中蘊涵的化歸思想。

4、能夠“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設未知數,列出方程表示問題中的等量關係”,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

5、通過探究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係,進一步體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1、通過大量的例項,體驗、感受和認識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原型的幾何圖形,認識一些簡單幾何體(長方體、正方體、稜柱、稜錐、圓柱、圓錐、球等)的基本特徵,能識別這些幾何體,初步瞭解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係。

2、能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幾何體(直稜柱、圓柱、圓錐、球)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得到的平面圖形;瞭解直稜柱、圓柱、圓錐的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想象和製作立體模型;通過豐富的例項,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換的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3、進一步認識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掌握它們的表示方法;結合例項,瞭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理解兩點之間的距離的含義;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理解線段的和差及線段的中點的概念,會畫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

4、通過豐富的例項,進一步認識角,理解角的兩種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會比較角的大小,能估計一個角的大小,會計算角度的和與差,認識度、分、秒,並會進行簡單的`換算;瞭解角的平分線的概念,瞭解餘角和補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補角相等”“等角的餘角相等”的性質質,會畫一個角等於已知角(尺規作圖)。

5、逐步掌握學過的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據語句畫出相應的圖形,會用語句描述簡單的圖。

6、初步體驗圖形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並能初步應用空間與圖形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研究幾何圖形的意義。

7、激發學生對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活動,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三、學生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

針對以往學生中出現的學習習慣不良的現象,本學期我們還要抓好每個學生尤其是新生和學困生的學習常規,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這也是我們進一步轉化學困生,控制學生流失的根本保證。

1、指導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上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基本要求:

①及時預習。根據教學進度和教材的難易程度,適當地提前預習新課。

②善於預習。依據知識基礎、教材內容和學科特點等,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預習方法。要記錄好新教材中的重點問題和不懂的問題,以便上課時加以注意。

2、指導並監督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聽課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慧、培養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徑。聽課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做好聽課準備。包括學習用品、相關知識和心理準備。

②要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

③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④要踴躍回答問題。積極思考,敢於發問,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⑤要做好筆記。記住重點內容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師要定期檢視學生的學習筆記,及時進行指導。

3、指導學生養成複習的習慣。

複習是學生自己或在教師指導下,加深和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檢查學習效果,防止知識遺忘,提高記憶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下一次新課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的重要過程。複習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及時複習。複習要及時,每天覆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一個單元、一個章節後,也要及時複習,及時鞏固知識。

②複習要有針對性,要抓住要點,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通過理解加深記憶。

③複習要注意歸納總結,使知識更加條理化、層次化。

4、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作業是學生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檢查當天的學習效果,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節。基本要求是:

①要及時完成作業。當天的作業要當天完成。

②要獨立完成作業。養成獨立思考和完成作業的習慣。

③要注意解題方法,總結答題規律,答題要有一定的速度。

④要正確對待作業的評價。要及時訂正,找出錯誤的原因所在,要認真總結解題規律。

各教研組每週要及時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教案、作業批改、教研活動記錄、課後輔導記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基本上能夠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備課,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佈置作業時,做到少而精。全科作業量要控制在1、5-2小時左右。教師的講課時間一般控制在30分鐘左右,留下更多的時間供學生自學、複習、整理。這樣,真正把課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開展。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為學生服務的宗旨,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切實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以突出學生的個性及特點,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努力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地、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的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地發展。在教師間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教師的創新意識,開展個性化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二、工作目標

1、以學生為本。備課組以學生的實際為切入點,集體探討一種學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學方法,努力使絕大部分同學都理解並掌握,力爭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

2、組織各位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同時抓好平時的課堂教學,課後作業的批改,學生的學習跟蹤,備課組活動和集體備課。每個星期二,定時進行七年級數學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活動,大家一起討論如何處理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及細節問題。如何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如何提高我們七年級的數學成績上我們討論的最終目的。

3、認真學習“教學六認真”和教師考核條例。

4、群策群力各盡所能且分工合作,鼓勵老師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自編題。科組活動時安排一定時間讓經驗較豐富的各位老師介紹經驗,指導教學工作,相互虛心學習,借鑑有效的措施提高整體的教學和管理水平,並強調二次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組織好同級組互相聽課、互相學習、每位老師一學期至少聽20節,工作不滿三年的新教師至少聽40節,鼓勵隨堂聽課,尤其是對新教師的聽課指導。科組根據情況積極開展示範課,讓老師有機會學習、提高。

6、發揮集體智慧,實現資源共享,並保持集體備課的永續性,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之,這個學期,七年級數學備課組要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培優扶差,在教學上有比較大的進步,出色地完成學校的工作任務。

三、注意的問題

1、注重學生的活動、學習過程,知識的形成過程,即重心前移。注意評價的方式方法。

2、在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避免評價的統一性。

3、注重教學素材及呈現方式多樣化以及資料的真實科學性。

4、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應用。

5、鼓勵學生使用計算器處理複雜資料,注重其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6、認真做好XX市督導室對我校調研的準備工作。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

一、學情分析

這批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國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任務艱鉅。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對優生來說,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但位數極少。對待轉化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掌握,成績較差。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要得到加強,還要提升整體成績,適時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抽出一定的時間強化幾何訓練,提升學生素質;在學習態度上,絕大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少數學生學習上有困難,對學習處於一種放棄的心態,課堂作業,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完成,少數學生需要教師督促,這一少數學生也成為老師的重點牽掛物件,家庭作業,學生完成的質量要打折扣,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還不理想,預習的習慣,進行總結的習慣,自習課專心致至學習的習慣,主動糾正錯誤的習慣,還需要加強,需要教師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面向全體學生,整體提高水平,全面培養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本期教學中重點予以關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5章:相交線和平行線;第6章:平面直角座標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組;,第10章:資料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整個教材體現瞭如下特點:

1.現代性更新知識載體,滲透現代數學思想方法,引入資訊科技。

2.實踐性聯絡社會實際,貼近生活實際。

3.探究性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機會,獲取知識技能。

4.發展性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學生髮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潑,圖文並茂,趣味直觀。

三、教研工作

認真學習業務理論,並做好一週一次的業務筆記,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豐富自己的業務知識;積極參加一切課題研究活動,敢想敢幹,敢於創新,不怕失敗。在學習策略上及時指導學生,培養思維,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時對教學活動作出反思,每週寫出一至兩個教學反思,真正體會自己的優缺點,做到有的放矢,進一步提高自己。每週及時上傳四個教案和四個課時作業。認真做到備學生。每週整理出一個精品教案,及時上傳。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積極利用和製作課件,提高自己電化教學能力。

四、學困生轉化

積極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對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幫助他們找到應對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對學困生劉鬆和孫倩進行轉化,針對其弱點不專心,幾何不入門等進行及時點撥,引導,訓練,使其成績有明顯提高,更上升一個等級。

五、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到教學相長。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及時反饋學習資訊,搞好學習評價,教會學生學習,做學生的引導者。

2、隨時培養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適時介紹數學家,數學史,數學趣題,給出數學相應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教學目標:

1、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資料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瞭解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聯絡與區別,能初步根據資料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統計量。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4、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真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眾數的意義及特點。

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資料的不同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情境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有參加興趣小組嗎,喜歡參加什麼興趣小組?

師(播放課件):瞧,這是我們學校的王老師在教同學們跳舞的場景,每年的4月底各校要選送一個節目參加縣藝術節舞蹈比賽。今年的集體舞,決定選10名隊員,大家說選什麼條件的合適呢?

生:選舞姿比較優美的,跳的比較好的。

生:選個頭比較均勻的,能夠代表學校的水平的。

師:說的好,下面我們來看看王老師是怎麼選的?

王老師(課件播放):我先選出了20名舞姿比較好的同學。從中要挑出10名,唉!真不知道該挑誰?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20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課件出示):

二、提出問題 探索新知

1、挑選舞蹈隊員

師:根據以上資料,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1)分組討論,分析處理資料。

(2)交流彙報

師:這麼快就討論好了,我請小組代表來彙報。

生1:我們組用求平均數的方法算出這組資料的平均數是1.475米,所以我認為身高接近1.475米的比較合適。

生2:我們組用求中位數的方法,算出這組資料的中位數是1.485米,所以我認為身高接近1.485米的比較合適。

生3:我們組認為應該選身高1.52米左右的隊員比較合適,因為身高1.52米的人最多。

師:三位代表發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說出了三個不同的資料,根據選擇跳集體舞的要求,請大家再仔細觀察這組資料,就這三種方案再次進行討論,你贊成哪種方案,請說明理由。

生4:我認為第三種方案比較合適,因為在這組資料中,身高是1.52米的隊員最多,有7個,和他接近的數有1.51、1.50、1.49.這10個隊員的身高比較均勻,最低的和最高的相差是0.03米,所以我贊成第三種方案。

生5:我比較了這三個資料,如果用這組資料的平均數或中位數來選,這10名隊員的身高最低和最高的相差都是0.06米,都沒有第三種方案合適,所以我們也贊成第三種方案。

師:其他的同學有什麼意見?

生:我們也贊成第三種方案。

師:都贊成第三種方案,看來大家的意見達成共識。的確,集體舞一般要求隊員身高差不多,所以1.52為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勻稱,組成的舞蹈隊形也會很整齊很美觀。

(3)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為什麼以1.52為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勻稱呢,仔細觀察這組資料,它有什麼特點?(1.52出現的次數最多)

師:的確,1.52在這組資料中出現的次數最多,我們能不能像平均數、中位數那樣給它取一個數學名字?(學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錯!想知道數學家給它取的名字嗎?

師:在這組資料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我們就把它叫做這組資料的眾數。這節課我們研究的就是有關眾數的知識。(板書課題:眾數)

師:根據你們的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眾數?(學生自由說:師歸納板書:一組資料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做這組資料的眾數)

師:根據眾數的定義,判斷一組資料中有沒有眾數該怎樣判斷?

生:

師:比如,在這組資料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所以1.52是這組資料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資料的集中情況。它在我們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作用。瞧,他們在幹什麼呢?

2、1分鐘跳繩比賽

師:學校舉行1分鐘跳繩比賽,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1)請求出這三組資料的眾數。

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在找三組資料的眾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在一組資料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2)請求出這三組資料的中位數。

學校舉行1分鐘跳繩比賽,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眾數 中位數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 150 ) ( )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183和216)( )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 無 ) ( )

●通過找三組資料的眾數和中位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一組資料中,眾數和中位數可能是同一個資料,也可能不同。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時間過的飛快,剛剛還在期盼著放寒假,現在寒假就將結束,新的學期就要開始,雖然還沒意識到結束假期,但是也必須抖擻精神,做好開學的充分準備。

首先抓緊學校教師集體集合的在這一天半,認真備課,備好開學第一天的課,仔細熟悉教材,和同備課組的老師交流,吸取他們的優秀的教學經驗,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並積極改正。

安排好教學任務,本學期時間短,教學任務緊,一共5章的內容,3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必須認真安排每一節課,做到課課有實效,不浪費一節課,不耽誤一分一秒的時間。由於學校需要這學期我接了三個班的數學課,三個班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壓力也挺大的,不單單是每週的至少24節課,更重要的是得出效率,不但需要把課上好,成績也必須有保證,所以無形中壓力就更大了。人的精力雖然是有限的,但既然學校需要,我願意嘗試,也會盡力。

帶三個班的一切困難都無法預想,但我將從現在開始做好充分的準備,心裡準備及各方面的準備。首先要熟悉剛接的班的學生情況,根據期末考試成績分析哪些學生學的交紮實,哪些學生有待加強,哪些學生有數學偏科需要特別強化,需要個別談話等,同時讓學生儘快瞭解我,喜歡上我,儘快適應我的課堂,從心裡上對數學產生好的看法。

總之,新的學期即將開始,我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學生一起創造優異的成績。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 堅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減負增效”的教育教學模式,從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恆地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往往延用國小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這樣既沒讀懂弄透,又使其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要重視對學生的讀法指導。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三、教材及課標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數

1.通過實際例子,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

2.理解有理數的意義,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藉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通過上述內容的學習,體會從數與形兩方面考慮問題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並能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能運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4.理解乘方的意義,會進行乘方的運算及簡單的混合運算(以三步為主).通過例項進一步感受大數,並能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瞭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掌握單項式,多項式以及相關的概念。充分理解並掌握同類項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掌握整式的加減法,並能熟練運用,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方程”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認識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

2.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的性質,能利用它們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瞭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標(使方程逐步轉化為_=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會解法中蘊涵的化歸思想.

4.能夠“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設未知數,列出方程表示問題中的等量關係”,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

5.通過探究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係,進一步體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1.通過大量的例項,體驗、感受和認識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原型的幾何圖形,認識一些簡單幾何體(長方體、正方體、稜柱、稜錐、圓柱、圓錐、球等)的基本特徵,能識別這些幾何體,初步瞭解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係.

2.能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幾何體(直稜柱、圓柱、圓錐、球)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得到的平面圖形;瞭解直稜柱、圓柱、圓錐的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想象和製作立體模型;通過豐富的例項,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換的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3.進一步認識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掌握它們的表示方法;結合例項,瞭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理解兩點之間的距離的含義;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理解線段的和差及線段的中點的概念,會畫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

4.通過豐富的例項,進一步認識角,理解角的兩種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會比較角的大小,能估計一個角的大小,會計算角度的和與差,認識度、分、秒,並會進行簡單的換算;瞭解角的平分線的概念,瞭解餘角和補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補角相等”“等角的餘角相等”的性質質,會畫一個角等於已知角(尺規作圖).

5.逐步掌握學過的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據語句畫出相應的圖形,會用語句描述簡單的圖形.

6.初步體驗圖形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並能初步應用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研究幾何圖形的意義.

7.激發學生對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活動,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四、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落實課標理念,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主動地進行學習。

2、把握好與前兩個階段的銜接,把握好教學要求,不要隨意撥高。

3、突出方程這個重點內容,將有關式的預備知識融於討論方程的過程中;突出列方程,結合實際問題討論解方程;通過加強探究性,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數學文化。

4、把握好“圖形初步認識”的有關內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現實世界中的實物原型進行教學,展示豐富多彩的幾何世界;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和主動參與,讓他們在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認識圖形,發展空間觀念;注重概念間的聯絡,在對比中加深理解,重視幾何語言的培養和訓練;利用好選學內容。

5、適當加強練習,加深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練習的數量。

6、搞好教學六認真,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讀法指導、聽法指導、思法指導、寫法指導、記法指導。

五、七年級上數學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9、1—4

1.1正數和負數 1.2有理數

二、三

9、7—16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三、四

9、17—25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9、28—30

複習有理數加減、乘除運算

五、六

10、1—10.7

國慶長假

10、8—10、16

第一次月考

10、19—23

2.1整式 2.2整式的加減

10、25—30

3.1從算式到方程

11、2—6

3.2從古老的代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

十一

11、9—11、13

3.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2)

十二

11、16—11.20

3.4再探實際問題和一元一次方程

十三

11、23—27

單元複習與測試

十四

11、30—12、4

期會考試

11、23—28

4.1多姿多彩的圖形

12、1—5

第三次月考

十五

12、8—12

4.2直線、射線、線段

十六

12、15—19

4.3角的度量

十七

12、22—26

4.4角的比較和運算

十八

12.29—元、2

期末複習.5

十九

元、5—9

期末考試

二十

元、12—16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徵,認識各部分名稱以及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活動、概括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學難點:會畫三角形的高。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題圖。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你能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嗎?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師:生活中哪兒有三角形?(隨著學生說出示)

3.引入。

教師:真會觀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三角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三角形的世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喚起舊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體會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三角形的含義。

(1)教師:我們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現在請你畫一個三角形。

(2)訂正: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出的三角形?說說你是怎麼畫的。(先畫一條線段,從這條線段的一個端點出發,再畫一條線段,把兩條線段的端點連線起來)

預設:學生會畫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說畫法的過程中體會“圍成”。

(3)課件出示:

教師:大家看,這兩個是三角形嗎?為什麼?(有兩條線段的端點沒有連上)

課件演示:畫三角形的過程。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必須相連,這樣相連的三條線段就是“圍成”。

(4)教師總結:說說什麼是三角形?(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畫三角形、說畫法、辨析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圍成”的含義,概括三角形的含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1)教師:你畫的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標在圖上。

(2)彙報:

教師:大家畫的三角形樣子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3個頂點、3條邊和3個角。

(3)教師:如果在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分別寫上三個不同的大寫字母,如:A、B、C,那麼這個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稱為“三角形ACB”或“三角形BAC”等。

教師:再說說,三角形ABC的3條邊、3個角、3個頂點分別是什麼?

3條邊:AB、AC、BC;

3個頂點:A、B、C;

3個角:∠ A、∠ B、∠ C。

【設計意圖】在說、指、寫三角形各部分名稱的活動中, 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建立三角形表象。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師:三角形除了有3個頂點、3個角和3條邊以外,它和平行四邊形、梯形一樣,也有底和高。什麼是三角形的高?什麼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請開啟教材閱讀第60頁上的內容。

教師指定學生,說說什麼是三角形的高,什麼是三角形的底。

(2)畫三角形的高。

教師:在剛才畫的三角形內,畫出一條高,比一比,看誰畫得最規範。

訂正:畫好了嗎?老師這裡有幾位同學畫的。(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這樣畫對不對?

教師:正確的高怎樣畫呢?誰願意畫出黑板上這個三角形的高?邊畫邊說怎麼畫。

學生:以BC邊為底畫一條高,先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BC邊重合,另一條直角邊通過A點,然後從A點向它的對邊畫一條垂線,用虛線表示,標出直角符號,頂點與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寫上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寫上底。

教師:仔細觀察你畫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它們的位置有什麼特點?(互相垂直)

教師: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組互相垂直的線段。畫三角形的高實際上就是我們學過的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段。

教師:還能在你的三角形中畫出其他的高嗎?還能通過哪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畫高?試一試。

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三角形的高。

教師: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說說你畫出了幾條高?

預設:銳角三角形有3條高,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有1條高。

教師: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還有高嗎?

預設1: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高在三角形內,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課件演示),所以,直角三角形還有兩條高在三角形邊上。

預設2:鈍角三角形的一條高在三角形內,還有兩條高的垂足落在鈍角兩邊的延長線上(課件演示),所以,鈍角三角形還有兩條高在三角形外面。

教師:三角形有幾條高?

總結:任意一個三角形都有3條高。

【設計意圖】通過自已閱讀教材瞭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識,在動手操作嘗試畫高、辨析交流、學生演示和再嘗試的過程中,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學會畫三角形的高。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3

時間過得真快,一學期的工作又將開始了。一學期來,在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全組教師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在繼續推進我校新課程教學模式,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 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當前正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新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組織數學組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繼續學習新課標教學理念,進一步轉變觀念,以新觀點、新理念指導教學。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全體教師以自學為主,不斷地蒐集新資訊,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根據階段性的教育教學有針對性地教學理論知識,瞭解教研教改資訊,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對新課程、新教材的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這一學期還結合我校的實際特點,把教師的理論學習與教師集體備課相結合起來,也與教學的教學工作相聯絡。讓教師們用理論知識來進行集體備課,同時要求教師們進行集體備課不少於3次。

二、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併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紮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開學初,每位數學教師都根據學校和教導處的安排,制定好這一學期的教學計劃,並按計劃認真開展好教學工作。

教師在備課時,能認真鑽研教材,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提倡結構化教案、個性化設計,精心備課,針對學生實際,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差生。針對我校學生數學特點,我們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聯絡生活學生數學,充分利用直觀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思維,始終堅持課堂教學“六認真”。結合當前課改,全體教師認真地不斷探索、自主實踐摸索著進行課改的嘗試。

教師們更注重對教材、教學的學習和思索。全體數學教師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和技能。教學工作中,每位教師都能狠抓教學質量,重視後進生的轉差工作,利用課餘市間對後進生進行個別輔導,效果比較明顯。學校的大多數老師能發揚奉獻精神,常常利用課餘時間,無補償地給學生補缺補漏。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做到培優補差,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出效益。學生學習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4

一、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2、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4、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

5、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

6、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踐,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此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秋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利用數軸上的點的位置關係比較有理數的大小的法則和正數、零、與負數的比較法則,會直觀地比較數的大小;

能力目標: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

情感目標: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一切形象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兩種方法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難點:理解用數軸比較有理數的大小方法的形成;

【教學準備】

教具:畫有數軸的長紙條 分組:前後桌四人為一學習小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多媒體顯示:

觀察下列三組數

1和-2,-1和0,-3和-4

1、以上三組數中,你能運用你學過的知識比較哪幾組數的大小

2、與同伴交流,試猜想餘下的幾組數大小。你能證實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嗎

讓學生先進行討論,每個學習小組得出本組的答案,待 探究後再給出答案。

二、合作討論,探求新知

探究活動:教師可在班上選一名身高適中(約為全班平均身高)的學生,把他的身高定為0,規定高於此身高為正,低於此身高為負,並取一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自制一個身高測量圖並固定。

(1)織班上幾名學生(要有高於0的,又要有低於0的)上臺測量身高,並在身高測量圖上用點分別標出表示學生身高的位置。

試把以上各位被測學生的`身高用數表示出來,並說出它們的大小:

(2)把測量圖按向右為正的要求橫著固定在黑板上

組織被測學生,按測量圖中表示自己身高的點的位置排成橫排,試說出點的位置從左到右,被測學生的身高有 何規律,因此,你能找出數的大小規律嗎

教學說明:(1)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被測同學的身高,直觀地認識表示身高的數的大小。(2)測量圖橫放,給學生一個數軸的形象,活動中很自然地使每個被測同學的身高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數軸上表示身高的點的位置從左到右,被測同學的身高由矮到高一目瞭然, 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找出數的大小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