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6.05K

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 篇1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動全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深化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根據《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關於開展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xx〕38號)和《浙江省商務廳等三部門關於印發浙江省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商務聯發〔20xx〕109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桐廬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強數字化改革牽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提升農村電商應用水平,促進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雙提升,為浙江省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提供“桐廬經驗”,奮力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縣域樣板。

二、工作目標

全面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優化農村產品上行體系,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升級農村商貿流通體系,構建電商帶動創業就業體系,實現全縣農業電商應用水平、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明顯提升,精準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力爭到20xx年底,全縣實現網路零售額、農產品網路零售額年均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改造提升鄉鎮電商公共服務中心3個和村級電商服務站點40個,電商服務站點實現行政村服務覆蓋率100%;全面形成縣城分撥、重點鄉鎮中轉、村級服務點配送的縣域物流配送體系,推廣共同配送模式,物流快遞成本大幅降低;新培育省級電商專業村3個、電商專業鎮2個,打造成長性好、輻射面廣和競爭力強的農村電商供應鏈。

三、主要內容

(一)優化農村產品上行體系

1.培育推廣區域公用品牌。實施區域公用品牌發展行動,鞏固“分水糧言”“新合索麵”“莪山畲味”等農業區域品牌,打造1-2個縣級區域公用品牌。依法建立健全區域公用品牌註冊、授權、管理機制,實現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質量、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營銷、統一售後服務。開展多渠道推廣宣傳,依託網上農博平臺,建設桐廬品牌館,舉辦特色小吃雲展會、風物進民宿等活動,提高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實施“區域公用品牌+龍頭企業品牌”雙輪驅動,鼓勵企業同步打造自主品牌,形成品牌發展矩陣。

2.完善本地農特產品供應鏈。聚焦“蜂、茶、果、藥”四大主導農業產業,建立桐廬縣電商產品及品牌資料庫,依託現有農業園區,推動農特產品種植、加工、包裝、儲存等環節標準化建設,提升農產品可電商化水平,培育一批農產品電商示範基地。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引導新零售企業直接對接生產基地、直銷中心,通過委託加工、品牌聯營、採購合作、聯合開發等方式,拓展適網銷售的精深加工農產品品類,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3.拓寬農村產品上行渠道。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設網路旗艦店,重點培育一批業內領先、實力雄厚、品牌效應突出的農村電商標杆企業。探索“社群+直播”新電商運營模式,構建淘寶店鋪、小程式商城、抖音小店等線上媒體營銷矩陣。推動電商龍頭企業(品牌)佈局特色產品線下體驗店、教學體驗基地和專賣店,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體系。

4.建設農業大資料中心及追溯體系。打造以“1113+N”為主要內容的桐廬數字鄉村平臺,加快縣鄉平臺一體化建設,推動涉農資料系統化協同、農村資源視覺化展示、機制體制實質性創新,實現縣域涉農資料智慧分析,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數字化、治理服務現代化。綜合運用物聯網、條碼識別、二維碼等網路技術,建立農產品溯源管理系統,做到“一品一碼”,實現基礎端至消費端全流程追溯。

5.推動農村電商與數字生活新服務融合。圍繞浙江省數字生活新服務樣板縣建設,推動農村電商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發展。通過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群團購)等模式,推廣地方農特產品資源,推動農村電商與數字生活新服務、新零售有機結合。依託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美縣城等文化旅遊IP和非遺小吃等特色美食,利用自媒體平臺引流,打造集餐飲、住宿、休閒、娛樂、購物等消費於一體的數字生活新服務業態。

(二)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

1.改造提升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發揮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指揮中樞”作用,推動縣鄉村三級公共服務聯動。堅持公益性服務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提供快遞物流、產品展示體驗、品牌打造、技術支援、創業孵化、公共直播、金融支援、電商培訓、公共倉儲等公共服務,雙向暢通農村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鄉體系。

2.改造提升鎮村電商服務站點。堅持“因地制宜、多業融合”,建立各具特色的'鎮級電商服務站,打造一批鄉鎮電商服務站點樣板。拓展提升鄉鎮和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功能,依託農村淘寶、便利店、郵樂購、物流快遞網點等站點,採取功能拓展、資源互換、連鎖加盟等方式,整合商貿、郵政、供銷、快遞、金融、政務等資源,提供便民生活、代買代賣、繳費支付、資訊諮詢、小額金融服務、職業介紹、旅遊出行、代收發快遞、黨建活動、電商平臺資源對接等綜合性電商服務功能,建設“多站合一、一點多能”的鎮村級農村電商服務站。

3.創新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模式。優化線下公共服務,構建“一箇中心、多點服務”全域化電商公共服務格局,建立“縣級中樞指導+鎮級服務覆蓋+村級服務聯動”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運維體系,分割槽域、分類別、分行業開展電商資源對接活動,提供一站式、低成本服務,實現鎮村電商公共服務全覆蓋。打造“桐廬縣農村電商數字公共服務平臺”,開發農村電商公共素材庫、培訓資料庫、政策庫、第三方服務商庫等資源庫,為農村電商企業發展提供市場資訊、技術服務和教育資源,全面打通農村電商服務流程。

(三)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1.完善縣域物流配送體系。深化桐廬縣省級物流示範縣綜合改革創新試點,完善以縣級配送中心、鎮級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為支撐的三級農村物流網格體系。以共同分撥配送為核心,以縣內快遞物流和貿易型電商企業為服務物件,打造集快遞分揀、配送、電商廠房等基本功能和生產生活等輔助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城市快遞集運中心。加強農村地區末端服務網路建設,支援快遞物流企業在小超市、村民服務中心、農村電商服務站點等建設村級物流快遞服務站點,完善“物流快遞進村”寄遞網。

2.推動快遞物流資源整合共享。加強快遞物流產業頂層設計,按“政府主導、共建共享、風險共擔”原則,組建第三方共配運營公司,構築縣鎮村三級共配網路,實現統倉共配。推動農村物流快遞網路末端站點開放共享,以“共配公司+農村快遞驛站”為載體,進一步提高農村物流快遞便捷度和覆蓋面。與“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加強合作,建設電商雲倉,提供更專業的快遞物流服務、更優惠的快遞價格。

3.建設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體系。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建立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積極推行質量安全認證制度。加強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等農產品產地冷鏈設施建設,構建產地預冷、冷鏈運輸、冷庫倉儲等全冷鏈物流體系。

(四)升級農村商貿流通體系

1.建設新型商貿流通設施。推動5G、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在商貿流通領域應用。增強商圈、街區的智慧購物、智慧導航、AR互動、無感支付等智慧功能,打造一批智慧商圈。加快文化街區、特色老街數字化改造,打造一批融合商業、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等多業態的高品質步行街。

2.改造提升批發零售業。鼓勵商貿綜合體、大中型商超等實體商業,開展人、貨、場雲化改造。支援各類商家入駐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推動線上線下、到店到家雙向融合。支援有條件的批發市場打造數字化消費場景,建立電商展示服務專區、網紅直播基地等配套設施。推動電商企業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加強對接,拓展農村產品線上銷售渠道。

3.數字賦能傳統生活服務業。大力發展“網際網路+服務”模式,支援生活服務類電商企業發展。堅持線上線下融合,結合未來社群建設,推動社群服務網點資源數字化,打造集餐飲、洗染、美容美髮、維修、托育、無接觸收寄件等於一體的“社群15分鐘優質便民生活圈”。

(五)構建電商帶動創業就業體系

1.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圍繞公益性培訓、技能型培訓、電商人才輸送等,建立健全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相關電商培訓政策,增強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提升幹部服務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農村電商培訓轉換機制,創新“訂單式”培訓模式,加強實操測評、就業指導對接。

2.培育農村電商創業帶頭人。深入實施“兩進兩回”行動,開展“電商致富帶頭人培育行動”,加強新型經營主體、返鄉創業青年數字教育培訓,培養一批創新創業帶頭人。開展“主播培養計劃”,圍繞短視訊、網紅直播等產業新載體,建立本地網紅直播庫,培養一批本地農民主播。

3.開展分類分層人才培訓。針對不同人群和學員,兼顧普及性和實操性,分層次開展學員培訓。對各級幹部開展縣域電商發展機遇解讀、農村電商發展成功案例等為主的發展思路培訓,對返鄉創業農民工、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等開展電商趨勢分析、農產品網銷、電商交易安全等為主的普及式培訓,對個體網商(微商)、電商企業員工開展客戶定位、店鋪裝修、運營推廣、跨境電商、直播及客服等為主的知識培訓。結合浙江省電商服務“雙百”行動、電商創業創新大賽、電博會等活動,推動培訓成果轉化落地。

四、實施步驟

(一)前期準備階段(20xx年8月-9月)

1.成立工作專班,制定《桐廬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和資金、專案管理辦法,形成專案庫,報上級備案。

2.開展全縣電商產業調查,摸清電商產業基礎情況,包括農村電商發展總體情況、快遞物流企業及服務站點、電商公共服務體系、電商產業園區、代表性電商企業等。

3.組織相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赴電商示範縣和優秀電商企業進行考察,學習先進經驗。

(二)專案實施階段(20xx年9月-10月)

1.完善實施方案和資金、專案管理辦法,優化調整重點專案庫。

2.利用報紙、電視、網路等形式,宣傳“電子商務進農村”相關政策、專案進度等。

3.修訂發展規劃和相關扶持政策。

4.選取專案承辦企業。

(三)專案深化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開展日常跟蹤督查和績效考核。

2.做好中期自查,配合省級部門做好中期評估,並根據中期評估結果進行整改。

3.與上級部門加強對接,及時報送工作動態。

(四)總結驗收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根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開展自查自糾,進行專案自評總結。

2.接受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和省鄉村振興局聯合考核組的專案檢查和驗收。

3.總結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經驗,形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長效機制。

五、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管理

成立桐廬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統籌協調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商務局,負責制定、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扶持政策,並負責日常督查考核等工作。各鄉鎮(街道)、平臺設立專項工作機構或崗位,負責具體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

(二)強化資金保障

縣商務局、縣財政局負責制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專案管理辦法和資金管理辦法,並配套縣級資金,制定農村電商發展政策。縣商務局負責做好專案建設、運營狀況、資金使用等監督管理工作,及時上報專案進展情況。

(三)強化政務公開

落實資金使用和專案建設公示制度,在縣政府的網站公開專案實施方案、建設進度、決策過程、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和承辦企業等內容,主動接受上級機關、紀委監委、審計和社會各界監督。及時在商務部“農村電子商務和社群商業資訊系統”報送資金撥付、專案進度和專案績效等資訊。

(四)強化資訊宣傳

在縣政府的網站開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欄,並通過電視、網路、節會等渠道,做好工作動態宣傳、典型經驗推廣,引導企業加大投入,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農村電商發展氛圍,促進全縣農村電商健康、可持續發展。

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 篇2

為了加快我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市建設步伐,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的全面應用發展,根據財政部、商務部《關於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的通知》,商務部《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指引》、《農村電子商務服務規範》和省市關於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市建設為抓手,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部署新要求,建設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體制機制,培育農村電商供應鏈,促進我市消費品、農資、農特產品和鄉村旅遊服務網購網銷,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涉農企業及農民消費模式轉型升級、農民群眾脫貧致富、農業增產增效。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政府主要通過創新機制、搭建平臺、統籌協調、政策支援、改善環境、培訓人才,充分調動和發揮流通、電商、物流、金融、通訊等行業企業參與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

(二)城鄉一體,統籌發展。堅持規劃先行,將電子商務進農村作為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引擎和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產業支撐。堅持一套機制、一個體系、一體推進,統籌解決城鄉消費中農產品銷售、物流配送、消費習慣等問題,在消費流通領域實現城鄉一體化。

(三)資源集結,資訊集約。充分整合市場資源,避免重複投資。依託商務、供銷、郵政等農村商貿流通網路,將存量整合與增量投入有機結合,使資源發揮更大效益,完善、健全農村市場流通網路。建立和完善農村商務資訊應用與共享機制,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避免平臺孤島、重複建設。

(四)因地制宜,創新驅動。堅持引進與培育結合,結合我市產業定位和產業特色,走符合我市實際的農村電商之路。鼓勵大眾創新,突破性解決在電子商務進農村中的標準化、配送最後一公里、商品質量追溯等瓶頸性難題。

三、工作目標

根據鍾祥市農村消費市場、通訊設施和物流配送等實際情況,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程,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應用和推廣,在發展電商人才培育、農村物流、促進農產品網路銷售、完善農村市場體系、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推動精準扶貧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兩年內,打造開發20種以上特色網貨、建設260個以上農村服務站點、年均開展電子商務培訓1500人次以上、網路交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

四、建設內容

(一)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打造電子商務聚集地,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採購專業運營服務,實現整合資源、人才培育、創業孵化、技術指導、網路營銷、宣傳推廣等電商基礎服務功能。

(二)農村電商物流體系。整合郵政、社會快遞與配送等物流資源,鼓勵和支援物流企業網點建設到鄉鎮,服務延伸到村組,打通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

(三)農村電商人才培訓。重點做好工作人員、農村合作社、相關企業、退役軍人、創業青年、農民等群體的電子商務培訓,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物件實施教學,以達到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創新思維、熟練操作的目標。

(四)農產品上行和供應鏈。整合部門資源,用全產業鏈(電商平臺基地配送中心)思維,通過對農副產品的'標準化建設,打造網貨品牌,建立安全追溯體系;重點鼓勵電商企業、網銷大戶利用電商平臺推介和銷售本地農特產品,實現農特產品全產業鏈的規模化、品牌化。

(五)農村電商服務站。依託商務部門萬村千鄉、供銷社村級服務社、郵政村郵點和村級黨員活動中心等網點,按照選點標準、建站要素(門牌、電腦、展示臺、儲物間、流程圖、制度牌等)要求,在條件成熟的行政村扶持建設村級服務點,為村民提供網購網銷(代購代銷)、物流投遞、金融服務、繳費、充值、訂票、代收代發、代換代退、代繳水電費等服務。

五、財政資金安排

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程,財政支援資金1200萬元,其中省財政支援600萬元、市級配套扶持600萬元,專案資金主要支援如下方面:

1、支援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建設,總額不超過180萬。

2、支援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採購服務,總額不超過150萬。

3、支援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總額不超過150萬。

4、支援開展電子商務培訓,總額不超過120萬。

5、支援完善市、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總額不超過200萬。

6、支援建立農產品上行體系建設,總額不超過400萬。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9月1日)。開展調研摸底,制訂實施方案,公開選擇專案實施主體,啟動專案建設。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1日-20xx年6月30日)。完成專案各項計劃目標,基本建立電商服務體系,迎接專案中期評估。

(三)深化提高(20xx年7月1日-20xx年10月31日)。做好專案相關問題整改和提升,全面總結專案實施成效,促進農村電商長效發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各鄉鎮長和市政府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市商務局,市商務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由市電子商務領導小組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並在財政、金融、土地、收費等方面出臺支援政策,破除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和瓶頸。

(三)全面實行政務公開。在政府入口網站上及時公開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方案、決策過程和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等,包括專案名稱、完成時限、績效目標、相關檔案、承辦單位責任人等,定期公佈專案建設進度。將《鍾祥市電子商務進農村實施方案》及《財政資金管理辦法》送交財政、審計、紀委部門備案,自覺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

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 篇3

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優化電商發展環境,推動全市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根據《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關於開展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xx〕38號)、《遼寧省商務廳財政廳鄉村振興局關於開展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遼商電商函〔20xx〕160號)要求,結合鳳城市電商發展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和部署,聚焦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分類實施,以提升農村電商應用水平,線上線下融合為抓手,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推動縣域商貿體系轉型升級,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培育新型農村市場主體,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促進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雙提升,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市場有效,政府有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激發主體活力和內生動力。重點做好優化政策供給、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等,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放心消費環境。

(二)因地制宜,鼓勵創新。立足地區差異及產業特點,形成具有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格局,搭建與市域產業配套的現代流通服務體系。探索大資料、雲服務等現代資訊科技應用,推進農商旅文娛體跨界融合。

(三)助力振興,鞏固提升。充分發揮農村電子商務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作用,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強資源整合,用好現有設施裝置,拓展服務功能,提升農村電商發展水平,推動農村商貿流通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數字化、資訊化、智慧化改造,提高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村消費品質,增強服務“三農”能力,讓電商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農民。

(四)橫向協作,縱向聯動。健全市政府負總責,鄉鎮(街道)、部門具體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強鄉鎮(街道)、部門間聯動協作,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援體系。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措施,加強工作指導和績效管理,強化組織領導和責任監督,層層抓好落實。

三、工作目標

以助力鄉村振興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導向,以建立市場化、可持續的農村電子商務運營服務體系為目標,完善農村物流快遞配送體系,健全農村商貿流通體系,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應用水平,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和便民化程度,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同時建立電子商務發展的長效機制。

升級改造1個市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市級快遞物流倉儲分揀中心;建設鄉鎮級電商(物流)服務站21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點行政村覆蓋率超過60%。完成市、鎮、村三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和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推動全市快遞、商貿物流進一步提速降費;建設至少1個區域公共品牌,開展企業品牌孵化和統一營銷工作;培育農村創業帶頭人,面向各類人群多層次完成電商培訓4000人次以上。

推進“數字鄉村”戰略,促進數字經濟與傳統農業農村的融合,為國家鄉村振興、網路強國和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特色農村產品領域推廣電商直播、網紅帶貨等新興網路購物方式,鼓勵農民“田間地頭做直播”,改變農村產品出村進城的傳統模式,不斷拓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廣度和深度。

力爭到20xx年底,通過綜合示範工作有效開展,鳳城市農村電商快速發展,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促進扶貧帶貧、產銷對接、便民消費等成效明顯,鳳城市農村網路零售額、農產品網路零售額等指標整體增速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

四、實施內容和重點工作

根據國家、省、丹東市要求,結合鳳城市電商發展實際情況,鳳城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建設要充分整合利用原有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電子商務產業園、網紅直播基地、郵政、電信企業、供銷、物流快遞網點、“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等設施資源和服務資源,儘可能採取升級改造的方式,開展綜合示範專案各項建設工作,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一)打造鳳城市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通過整合鳳城市現有物流快遞資源,如中國郵政、四通一達、順豐、供銷、商貿物流等,解決農產品上行和下行問題。重點依託電商物流企業、市農業農村局、市供銷聯社以及商貿企業農村網點資源,按照市、鎮、村三級體系總體佈局,開展統倉統配業務,發展智慧物流。物流快遞服務在鄉鎮覆蓋率達到100%,各行政村有效輻射,從市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到村級網點2天內完成配送。

1.市級電子商務倉儲物流商貿配送服務中心。

專案包括倉儲物流資訊管理系統、倉儲區、傳統商貿企業入駐區、分揀區、加工包裝區、辦公區等公共服務功能。集倉儲、配送、分揀、商貿流通、包裝、品控以及售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建設物流資訊智慧配送與排程系統,打造一個具備物流資訊收集、處理、分析、分轉、終端指令釋出、資料統計上報等功能的綜合管理系統。配置安檢機、監控、消防器材、隔離裝置等安全設施裝置,貨架、托盤、倉儲籠等倉儲設施,皮帶傳送機、液壓手推車、掃碼槍、稱重裝置、貨運車輛等分揀、運輸裝置以及電腦、桌椅、WIFI等辦公用品用具。

2.鎮級物流快遞中轉站。

鎮級物流快遞服務點與鎮級電商網點合併建設,充分利用各物流公司原有網點,各合作快遞企業相互之間共享共用,負責轄區內物流快遞分撥、快件集中收發以及村級網點管理與維護。設定統一門頭標識,配置監控、消防器材等安全設施裝置,物流貨架等倉儲設施,掃碼槍、稱重裝置及物流車輛等收寄配送裝置。

3.村級物流快遞服務點。

村級物流快遞服務點與村級電商網點合併建設,在電商服務點上疊加物流快遞服務功能。充分整合利用郵政系統、農業系統等現有村級網點資源,根據行政村人口規模、地理位置特點等綜合設定,按照全市一盤棋進行合理佈局。設定統一門頭標識,與電商服務網點共用電腦和網路等設施裝置,配置物流貨架等倉儲設施以及稱重裝置等收寄裝置。可由電商服務站管理人員一併提供物流快遞收發服務,建立物流快遞服務統計臺賬。

針對市、鎮、村三級制定相應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登記流程、產品貨架歸類制度、問題件處理流程、配送員考核制度等;制定切實可行的配送時間、配送線路;享受補貼購置的車輛、分揀裝置等應具備統一標識。面向農村的綜合物流電子資訊服務平臺,能完整、真實地反映配送記錄,能整合利用現有各類資源,準時完成配送,確保時效性。

完善電子商務物流倉儲功能,使其具備網銷網購商品的品控分揀、打包配送,並逐步實現集採統儲、統配統送及協調售後服務等相關功能。

(二)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

鳳城市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應突出功能服務導向,硬體建設應堅持實用、節約原則,按需建設。鎮村服務站點的建設重在服務的覆蓋而非地理位置的覆蓋。初步構建完成一個完善的、公開的、可持續的市、鎮、村三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

1.鳳城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和運營。

充分利用現有場地資源,改造升級(不涉及基建工程)1個市級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完善服務配套、品牌孵化、品控標準制定、代運營、電商直播、運營資料化、人才培養、創業就業扶持、設計包裝、營銷策劃、諮詢服務、金融服務等功能。發揮“指揮中樞”的作用,統籌推進各鎮村電商服務站點的建設和運營,整合引導各類電商經營企業、電商服務企業和便民服務資源進駐電商公共服務體系,豐富服務內容,增強服務功能,為鳳城市企業、合作社和個人提供一站式的、開放的、市場化的、可持續的電商公共服務。

利用微信公眾號、全媒體、海報、電商宣傳畫冊等多種形式,在市域內進行電子商務普及宣傳,增強地方企業和個人對電子商務發展和綜合示範專案的認識,營造市域電商氛圍,提高參與電商發展積極性。及時總結企業電商發展、個人電商創業就業等典型案例,利用全媒體以及標識標語等廣泛宣傳;及時總結電商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等市域電商發展模式、典型經驗或做法,積極開展宣傳和經驗交流。

做好農村電子商務資訊報送。按照商務部要求,主管部門和承辦企業達成資訊報送協議,建立資訊智慧日報、人工月報及年報制度,各確定1名資訊聯絡員,負責按照有關要求做好相關資料的記錄和與商務部農村電子商務資訊系統的對接報送工作。

2.鎮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和運營。

改造升級建設21個鎮級農村電商服務站,村級電商(物流)服務點行政村覆蓋率超過60%,實現鄉鎮電商服務全覆蓋。

按照國家、省的綜合示範要求和《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服務與管理規範》(GB/T38354-20xx),市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要加強對鎮村服務站的統籌管理和運營指導。根據交通、人口分佈等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和整合統籌原有郵政、電信企業、供銷、物流快遞網點、“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等網點資源和服務資源,實事求是合理規劃鎮村電商服務站點佈局,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站點的覆蓋重在服務的覆蓋而非地理位置的覆蓋,傾斜照顧具備條件的脫貧戶。

(1)鎮級電商服務站建設。

鎮級電商服務站優先通過整合利用郵政、供銷、四通一達等現有網點資源進行電商化、資訊化改造提升,普通鎮級電商服務站具備電商日常業務處理、村級服務點管理、常規電商培訓、物流快遞中轉等功能,而重點電商服務站在一般站的功能基礎上,充分發揮當地旅遊、農產品優勢,拓展延伸其他業務,具有電商生態綜合體的運營支撐能力。

(2)村級電商服務點建設。

通過整合供銷系統、郵政系統、便利店等現有資源,以“合理規劃,因地制宜”為原則,以改造升級為主,招募新建為輔的方式,建立村級電商服務點。各站點要求實現統一門牌標識、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服務管理、統一功能配置的運營模式。每一個服務站點都具備代買代賣、代收代繳、農產品代發、物流快遞、政策宣傳、醫療互助等服務功能。一是向村民宣傳服務站的各項功能、電子商務行業相關資訊,培養農民網上購物、網路銷售農產品等習慣;二是幫助村民網上購物,收集當地特色農產品;三是為村民提供水、電、寬頻、話費等生活網上繳費,代收代發快遞、車票代購、本地資訊等服務;四是宣傳組織當地青年參加創業培訓、交流、營造氛圍、培育人才。實現“一站多用”“一網多用”,推進智慧鄉村服務應用。

(三)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

支援建設農村產品(含農副產品、手工藝品、鄉村旅遊、民俗等特色產品及服務)分級、包裝、預冷等產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預處理設施,完善產、供、銷全鏈條服務,重點建設本地化、連鎖化服務和營銷體系,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農村流通水平。

1.建設農村產品供應鏈體系。

建設農村產品的標準化生產認證、品牌培育、質量追溯等綜合服務體系。推動農業生產、流通資料資訊開放共享和農業技術、商業模式整合,加強農產品供應鏈規劃、建設和管理,完善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標準和追溯體系。依託農業產業基地、農村專業合作社建立2—3個電子商務網貨供應基地,針對本地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分佈特點,規劃和建設一批物流、初加工點,引導農民生產、滿足消費需求、適合網路銷售的產品,打通農產品上行渠道,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1)開展農產品網銷商品化處理。建立專業團隊對鳳城市農村產品的生產銷售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形成基本情況檔案報告,並制定合理的農產品網路銷售方案。規範鳳城市特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流程和產後商品化處理流程,並將流程向本地企業、合作社、農戶進行推廣,加強產品分級分揀、深加工、包裝設計、營銷策劃、售後服務,完善產、供、銷全鏈條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高農村產品商品化率,提升農村流通水平。

(2)開展農產品質量溯源。構建鳳城市農產品追溯體系,主要包含農特產品溯源管理、農特產品追溯標識管理、農特產品追溯查詢管理、農特產品品質監管、氣象及監控影象裝置管理、資料分析中心等功能,推動本地重點農產品企業、合作社加入溯源系統,解決農產品線上銷售的前置障礙問題。開展本地農產品上網、二維條碼掃描或簡訊等方式追溯,努力實現產品“生產有記錄、資訊可查詢、來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提高產品“追溯、監管、營銷”公共服務水平。

(3)建立本地農產品網貨目錄,挖掘整合全市具有特色的優質農特產品,按品類、規格、產量、等級等進行精分梳理,建立鳳城市農產品目錄庫,整合優質貨源,為開展產銷對接、營銷推廣做好基礎。

2.培育並推廣區域公共品牌。

立足鳳城實際,依託鳳城板栗、蠶蛹、藍莓等特色產品,打造至少1個鳳城市區域公共品牌,進行品牌定位、品牌命名、品牌文化、品牌訴求、品牌延伸、品牌宣傳等策劃,確立區域公共品牌管理體系及品牌培育機制,秉承“統一設計、統一開發、統一標準”的理念,充分利用網路資訊和媒體資源,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引導相關企業參與品牌建設。確立區域公共品牌管理體系及品牌培育機制。與品牌專業設計公司深入對接合作,組織或參加線下農產品展銷會,農商互聯產業對接會等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宣傳推廣,擴大品牌及產品的知名度,使其能夠更快走進全國市場,推動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

3.建立農村產品線上線下營銷推廣體系。

藉助電商渠道和網路優勢,全力推進農產品與電商平臺對接,把農產品資源“引流上線”,融合B2C、B2B、直播電商等平臺和手段,全方位多渠道打造本地“網紅”農村產品。重點推進鳳城蠶蛹、鳳城板栗、鳳城老窖、丹東藍莓、草莓、山野菜、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品牌的營銷推廣和銷售。線上積極對接京東、蘇寧、淘寶、商務部扶貧頻道等第三方平臺,線下積極對接省外銷售渠道,利用各類電商節、展銷會等活動提高產品知名度,帶動和扶持本地網商、農業和旅遊企業參與營銷體系建設,加快農產品傳統市場向現代綜合交易市場的.轉型升級。協助我市企業、專業合作社開展“二品一標”品牌認證,鼓勵爭創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國家省市名牌產品。做好市內、外宣傳資源的對接,開通鳳城市電子商務微博平臺,註冊相關公眾號、積極開展挖掘身邊的網紅、網貨活動,加大對本地好網商、好網貨評選和宣傳力度,利用“6.18”“雙十一”“雙十二”“年貨節”等開展營銷活動,搭建農產品供需資訊平臺,帶動農產品銷售。

4.電商穩貧、固貧、益貧體系建設。

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集合農特產品優勢資源,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鎮村電商服務站點+貧困村+貧困戶”“市鎮村三級物流配送中心+鎮村物流分撥站點+貧困村+貧困戶”“供應鏈企業+合作社+貧困村+貧困戶”“電子商務帶頭人+貧困戶”“貧困戶一戶一碼系統”等機制,實現穩貧、固貧、益貧電商舉措,打造“網際網路+”的電商消費助農模式,舉辦電商助農系列主題活動。支援電商助農對口幫扶專區建設,延長電商價值鏈和供應鏈,促進穩定增收,鞏固脫貧成果,促進鄉村振興。

(四)大力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1.電商知識普及應用培訓。

對具備條件的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合作社成員、農村青年、農村電商服務站站長、低收入農戶等開展電商知識普及和創業技能培訓,不斷完善產品包裝、攝影美工、直播帶貨、網站運營、資料分析、智慧財產權、合規經營等課程,增強農村電商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創業意識。圍繞形勢研判、網際網路思維、政策制定、專案管理、公共服務等加強鎮村幹部的培訓,提高農村電商管理和服務能力。累計培訓人數不少於4000人次,實現電商人才轉化率10%以上。

2.電商人才培訓成果轉化。

針對有電商創業需求的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等提供增值培訓。建立健全電商人才培訓成果轉化機制,通過舉辦農村電商創業創新大賽、資源對接活動、戰略合作機構、企業實訓基地等,推動培訓成果轉化。培訓內容包括(不限於)公司成立註冊、人員招聘、網店開設與運營、電商直播、產品孵化、品牌設計、線上線下營銷等,培訓方式包括一對一、一對多的實操方式。

3.電商人才孵化。

依託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創業孵化基地,加快建設一批農村電商孵化實踐基地,為農村電商人才培育提供支撐。建立農村電商經紀人隊伍,開展農產品資訊收集、產品收購、短途運輸等服務。著力縮小數字鴻溝,將農業資訊資源和農村電商服務延伸到鄉村和農戶。建立培訓後服務機制,加強與電商企業聯動,引導完成培訓的學員到電商相關企業就業。鼓勵和支援本地農戶通過培訓參與電商直播活動,吸引廣大青年加入農村電子商務大軍。

(五)推動農村傳統流通企業轉型升級。

支援郵政、供銷、農村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運用大資料、雲端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現代資訊科技,加快數字化、連鎖化轉型升級,創新消費模式和供給方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通過市級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入駐,結合農村電商服務網點,支援有實力的流通企業向農村下沉供應鏈,為農村零售網點等提供集中採購、統一配送、庫存管理等服務,彌補農村市場缺位和基礎短板,打造適應本地消費需求的現代流通服務體系。鼓勵農村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對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拓展社群營銷、社群團購、預售等業務,完善集生產、加工、流通和服務等於一體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暢通本地產品內部迴圈,促進農戶與市場有效對接。鼓勵本地傳統優質企業改造升級,拓展電商銷售渠道,促進傳統企業產品流通提速、品質提升、品牌升級。鼓勵有條件的商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開拓國際市場。

(六)開展電商宣傳推廣活動。

開展多渠道不同形式的電商主題宣傳活動,積極宣傳電子商務發展政策,加大對電子商務知識、典型案例、重點企業及品牌的宣傳力度。積極組織全市電商企業、服務商、供應鏈企業及行業協會參加電商展會、博覽會、產銷對接會,舉辦各類電商創客沙龍、創新創業大賽、電商法宣傳、主題調研、產品標準化宣傳,開展電商專題講座、學術研討等活動,營造濃厚的電商創新創業發展氛圍。

五、資金安排

鳳城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資金總額20__萬元,首批到位資金1000萬元。

根據相關檔案及有關規定,並結合我市實際,對中央財政資金作如下安排:

(一)打造鳳城市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中央財政資金投入500萬元。

(二)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央財政資金投入500萬元。

(三)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中央財政資金投入660萬元。

(四)大力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中央財政資金投入200萬元。

(五)推動農村傳統流通企業轉型升級,中央財政資金投入70萬元。

(六)開展電商宣傳推廣活動,中央財政資金投入70萬元。

六、工作進度安排

(一)專案啟動階段(20xx年8月—20xx年5月)。

電商示範專案申報成功後,組織人員對我市電商產業進行全面摸底、調研,完成《鳳城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初稿並逐步修改完善,推動《實施方案》上會,過會無意見後進行公示定稿,並報省商務廳備案。按程式掛網遴選招標代理公司,編制招標檔案,會審後公開掛網招標選定專案承辦企業。

(二)建設運營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全面啟動專案建設,承辦企業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確保在規定時限內高質量完成建設專案。由市商務局牽頭,會同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對專案建設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監管,對專案建設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建議並督促改正,確保專案建設符合要求。

(三)總結驗收階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對已完工並正常運營的專案,由市商務局牽頭,會同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共同組成驗收小組,對專案逐一進行實地驗收,並在驗收意見書上籤署明確驗收意見。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成立電商領導小組。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各鄉鎮(街道)、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鳳城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綜合示範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市商務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負責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專案的組織、協調和實施工作。各鄉鎮(街道)安排落實1—2名電子商務資訊員,負責本鄉鎮(街道)電商基礎資料摸底、統計、上報及有關專案建設工作。

(二)明確職責分工,強化部門聯動。各職能部門要切實按責任分工履行職責,各鄉鎮(街道)要全面按要求落實職責任務,統一建立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責任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專案順利實施。

(三)落實政策支援,規範資金管理。全面落實國家、省、丹東市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各項政策,研究出臺《資金管理辦法》,嚴格落實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建設標準,嚴格使用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加強專案全過程監管,適時開展專案實施和資金使用監督檢查。所有資金按照專案進展情況分階段撥付,專案所需資金先由承辦商墊付。經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審定後,在對驗收合格的專案和擬補助資金在市政府入口網站公開專欄進行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無異議後,報市政府審批同意,方可撥付中央財政資金。

(四)加大宣傳引導,加強資訊公開。各鄉鎮(街道)、各相關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宣傳力度。市政府的網站、市融媒體中心等市級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通過開闢專題、專欄等形式,廣泛宣傳報道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中的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的氛圍。市政府入口網站要設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專欄,按期公示專案建設進展情況、資金使用情況等,提高專案建設的透明度。

(五)嚴格行業監管,強化督查考核。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監管機制。發揮公安、市場監管、稅務、商務、交通、郵政、通訊等單位在電子商務及物流快遞中的監管職能,加強對電子商務從業人員、企業、個體網店、相關機構的管理,加大對網路經濟活動的監管力度,督促網路經營主體特別是網路交易平臺切實履行責任,守法經營,加強自律,維護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各鄉鎮(街道)、各責任部門要及時向市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和階段性工作總結。市政府要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體系,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考核評價各鄉鎮(街道)、各責任部門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工作取得實效,促進農村電商健康發展。

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 篇4

根據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關於開展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江西省商務廳江西省財政廳江西省鄉村振興局《關於印發江西省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商務建設字〔20xx〕130號)和《關於做好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有關工作的通知》(贛商務建設函〔20xx〕110號)等檔案相關要求,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發展、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推進我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結合我縣社會經濟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際,特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有關要求,聚焦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挖掘全縣農村電商發展潛力,健全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電子商務在我縣農村地區的應用水平;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推動縣域商業體系轉型升級,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助推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拓展農村消費,助力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電商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農村居民,進一步促進我縣縣域經濟轉型升級。

二、工作目標

積極深化電商在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傳統商貿轉型、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應用,推動電商與浮樑特色農業、鄉村旅遊、民俗文化等優勢產業有機融合,完善我縣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縣域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和物流快遞服務水平,助力我縣鄉村發展、農民增收。具體實現以下目標:

一是全縣農村網路零售額、農產品網路零售額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或農村網路零售額年均增速達5%以上、農產品網路零售額年均增速達10%以上。

二是建設浮樑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打造浮樑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農村電商產業園),中心建築面積不低於3000平米,企業入駐率不低於90%,為縣域電子商務相關企業提供專業服務並實際應用。

三是整合全縣物流快遞資源,改造建設縣級電商物流快遞配送中心。共同配送範圍進一步擴大,物流快遞服務覆蓋全縣100%的鄉鎮和50%的行政村,快遞配送基本實現一天送達(偏遠地區兩天送達),農村產品上行物流成本與景德鎮市基本持平。

四是農產品品牌培育、標準化水平和品控水平顯著提升,培育1-2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對浮樑茶等優勢產業強制應用國家標準,形成一套特色產品品控體系。

五是探索縣域農村商業體系建設,建設改造至少1個示範,鼓勵發展中心村直營或加盟連鎖店,助推農村消費升級。

六是農村電商培訓轉化機制進一步完善,培訓學員20__人次以上,培訓轉化率(創業就業務工人數參訓人數)不低於1%,重點培育一批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的電商創業帶頭人。

七是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宣傳機制。編制縣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規劃,農村電商政策與典型事蹟宣傳進村入戶,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或鞏固脫貧效果獲得國家主流媒體報道,或被列為國家主管部門典型案例。

三、實施內容

(一)開展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充分利用閒置樓宇場館改造建設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合理統籌縣域電子商務服務資源,為浮樑本地企業、網商、服務商、創業者等提供政策諮詢、人員培訓、物流快遞、運營服務、孵化支撐、電商直播等服務,提供符合本縣實際的電子商務服務方案和一站式服務。鼓勵電商、物流、培訓、金融、創意等服務集聚發展,打造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

(二)鞏固提升縣域電子商務物流共同配送體系。

由郵政、供銷、物流公司等牽頭進一步整合縣域主要的場地、車輛、人員、線路、快遞、資料等物流快遞資源,擴大共同配送範圍;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基礎設施,改造建設縣級物流快遞配送中心、鎮村物流服務站點,優化縣城到鎮村的快遞配送線路及網路,提升服務農村的公益性(冷鏈)物流倉儲分揀運營中心和公共配送平臺服務水平;鼓勵浮樑本地實體商業和電商快遞的物流協同,整合縣域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配送服務,推動物流統倉共配,降低農村物流成本,解決農產品進城“最七年級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後一公里”的物流瓶頸問題。

(三)開展農村產品上行體系提升建設。

統籌品控、品牌、認證、培訓、營銷等服務資源對接,拓寬農村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重點支援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品牌農產品及日用與工藝陶瓷等適合網銷的農村產品;提升強化農產品分級、包裝、預冷、初加工、冷鏈倉儲、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浮樑本地農村產品上線銷售的前置障礙;加大農村產品線上線下產銷對接力度;立足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打造農村電商多元化供應鏈。

(四)開展鄉鎮商貿中心示範建設。

引導浮樑本地有實力的商貿服務企業向農村下沉供應鏈,建設集超市、電商服務站、農貿市場、物流快遞、住宿餐飲、美容美髮、維修、教育培訓、健身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鄉鎮商貿中心,提升鄉鎮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滿足農村居民日常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休閒、教育文化等多元化消費需要,激發農村消費潛力,提高鄉鎮居民生活質量。

(五)開展農村電商創業帶頭人的培育。

開展多元化的農村電商培訓,重點圍繞拓寬農村產品線上線下渠道,優化產品包裝、攝影美工、直播帶貨、網店運營等課程,增強培訓課程設定的針對性,提升培訓轉化率;對具備條件的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合作社社員應培盡培;培訓機構要做實做好培訓檔案記錄,完善培訓後跟蹤服務機制,注重培訓後學員的創業、就業、增收效果。

(六)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的規劃和宣傳。

開展浮樑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頂層設計研究,委託專業團隊與機構制定縣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加大電子商務政策和示範縣建立工作宣傳,鼓勵建立縣級電子商務示範鄉鎮、示範村和示範鄉鎮商貿中心,加大總結宣傳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力度,在全縣範圍內進一步營造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良好氛圍。

四、時間進度安排

(一)啟動階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與省內外高校、團隊及專業機構聯合開展縣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頂層設計相關調研研究。優化浮樑縣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職能,組織召開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實施工作動員會,明確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責,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建設籌備工作,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和綜合示範專案相關宣傳,赴省內外典型縣市考察、學習專案建設與管理經驗。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根據《江西省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贛商務建設字〔20xx〕130號)的總體思路、工作目標和《關於做好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有關工作的通知》(贛商務建設字〔20xx〕110號)有關中央財政資金支援的`方向和補貼標準制定本縣綜合示範建設實施方案與專案管理相關制度。圍繞專案總體建設目標,明確分專案具體建設內容,根據政府採購相關規定開展承辦單位的遴選工作,全面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的實施工作。對專案建設開展日常監督、巡查,對巡查中發現問題堅決要求承辦單位限期整改,及時收集、統計、存檔專案建設與運營資料和資料。在縣人民政府入口網站設定綜合示範工作專欄,及時公開承辦單位遴選、專案實施進度、專案驗收與資金撥付等綜合示範工作相關資訊,指導專案承辦企業按時在商務部資訊系統上更新專案進展等材料,督導專案承辦企業在顯著位置標識“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字樣和浮樑商務局的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驗收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8月)。

對已完工專案,由領導小組及時組織專案驗收工作,驗收通過後按程式撥付專案資金給專案實施主體。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後再驗收,整改不合格的不予驗收並可追回已撥付資金。專案驗收按照上級有關中央財政資金支援的方向和補貼標準,以及本實施方案、政府採購需求、專案建設合同和我縣示範專案驗收管理辦法等執行。對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自評自糾,迎接中期績效評價和終期驗收,並隨時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的複核、審計和督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浮樑縣人民政府作為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的直接責任主體,完善縣主要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參與的工作推進協調機制,統籌解決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出臺財政、金融、土地、稅費、人才等配套措施,形成工作全力,共同推動綜合示範專案取得實效。

(二)推進專案實施。

結合浮樑本地社會經濟與電子商務發展實際,合理安排資金和專案,全面組織實施。建立專案臺賬制度,明確各分專案責任人和進展時限;依法開展承辦單位遴選,與承辦單位簽訂專案建設合同,明確界定雙方權利義務,明確專案建設內容、進度與績效目標;督促專案承辦單位按時履約,及時考核專案建成後運營和服務效果,確保專項資金安全、專案落實、大眾受益。

(三)強化過程管理。

建立健全專案管理、資金使用、安全管理等制度,出臺專案驗收辦法等。由縣財政局、商務局、鄉村振興局等主導,建立日常指導監督機制,切實加強對綜合示範工作的日常監管,主動引入紀檢、審計等力量,加強對專案承辦單位履約能力及專案建設質量的考核,定期檢查專案完成後運營和服務效果,及時發現並解決專案和資金管理等存在的問題。綜合示範建設不盲目追求“高大上”、全覆蓋,要注重著力提升服務內容和輻射帶動能力,堅決杜絕重支出輕管理,重建設輕服務等現象。

(四)規範資產管理。

制定綜合示範專案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專項資金在專案實施過程中形成的各類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產權和所有權歸政府所有,承辦單位可以使用並承擔相關費用。資產管理按上級及浮樑縣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及與專案承辦單位簽訂的專案建設協議規定執行。

(五)投資規模與資金安排。

浮樑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預計總投資193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00萬元,縣財政配套500萬元,社會資本430萬元。設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專項資金專賬,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央專項資金嚴格按政府採購相關規定進行安排和使用。

(六)做好資訊公開和報送工作。

在浮樑縣人民政府入口網站顯著位置設定綜合示範專欄,徵求意見視窗或紀檢、審計舉報視窗,及時、全面、準確、集中在省、縣二級專欄上公開綜合示範工作方案、專案內容、資金安排、決策過程等資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要求凡接受財政補貼的承辦主體,必須按要求提供專案建設相關活動和交易資訊,與商務部農村電子商務資訊系統進行對接,按時報送專案進展、資金撥付等材料。督促專案承辦主體、縣鄉村服務站(物流點)下載安裝“智慧鄉村服務應用”App,推廣智慧鄉村服務應用,不斷提升綜合示範資訊化管理和服務水平。

(七)做好總結宣傳。

及時總結全縣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成效,充分挖掘縣域電商創業、農村物流解決方案、農村產品上行等成功案例,積極利用線上線下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農村電子商務政策和成效,積極營造農村電商發展的良好氛圍。及時收集、留存主流媒體對我縣綜合示範工作的相關宣傳報道資料。

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實施方案 篇5

根據《大理州商務局大理州財政局大理州鄉村振興局關於印發<大理州20xx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統籌工作實施方案>和<大理州20xx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和資金監督管理制度>的通知》(大商發〔20xx〕5號)檔案要求,為推進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順利實施,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大理現場辦公會、州委州政府“大祥巍一體化”現場辦公會精神,圍繞祥雲縣“244”千百十億級現代產業體系佈局,對標祥雲“先進製造業中心、商貿服務國際陸港、產城融合新型城市”發展定位,結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村商業體系建設情況和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推進情況,以建成區域聚集效應的倉配物流中心為目標,著重加快貫通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培育一批帶動作用明顯的電商創業帶頭人和電商合夥人,同時進一步提升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能力、促進農村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二、工作目標

1.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和物流配送體系,在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建設的基礎上,優化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

2.農村電子商務服務效果明顯,形成祥雲特色農產品電商供應鏈1條以上;推動農村商貿流通企業數字化、連鎖化轉型升級1家以上;加強電商區域公共品牌“雲山祥品”的推廣營銷,打造一批精品企業品牌;開展電子商務培訓3000人以上,培訓轉化率3%以上,培育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即鄉鎮電商合夥人)10人以上;縣域農村網商數同比增長3%以上,服務物件滿意度90%以上。

3.農產品上行顯著提升,農村網路零售額增長15%以上,農產品網路零售額增長20%以上,且均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專案承辦企業在20xx年度內完成升限納統,成為限額以上批發或零售企業。

三、工作重點

(一)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

做好與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的銜接,持續實施好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提級運營,優化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重點在補齊我縣產品孵化、公共品牌推廣營銷、質量追溯體系等短板上下功夫,制定區域公共品牌“雲山祥品”的運維標準,強化區域公共品牌推廣營銷,擴大區域公共品牌的影響力,逐步建立“現有企業核准進入、零散土貨包裝打造、無標電商產品授權使用”的品牌運營模式,規範區域公共品牌的使用與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整體效益。充分發揮電商直播中心功能,拓展直播電商,形成新模式賦能傳統產業、推動農產品上行的電商直播生態體系。

加強農產品上行供應鏈建設,打造1-3條具有祥雲特色農產品電商供應鏈,為電商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專業運營公司等主體提供市場開拓、資源對接、業務指導等服務。提升村級站點公共服務性,充分融合郵政、供銷、快遞、金融、政務等市場資源,鼓勵開展多站合一、一點多能、服務共享等建設,努力拓展鄉(鎮)村級站點電子商務、快遞收發、小額存取、資訊諮詢、職業介紹等便民服務,建成具有開放性、共享性的服務站點,不斷增強站點市場化運營能力。

(二)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

立足祥雲“商貿服務國際陸港”定位,藉助祥雲公鐵聯運優勢,引進電商、快遞、物流企業及具有電商上下游產業資源的`大中型企業在祥雲設立區域性集散倉、區域性分撥中心、快遞分揀中心等,依託滇西電商“雲倉”,在我縣建成1個管理規範、自動化水平高,具有區域聚集效應的倉配物流中心,推進我縣快遞物流實質性整合,提高倉配運轉效率,有效解決本地及周邊物流成本高的問題。支援改造或新建冷藏速凍、貯藏保鮮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具備物流、倉儲、分揀、冷鏈、配送等基本功能的農產品上行物流集中收儲分揀轉運等功能的倉配物流中心,形成“預冷、冷藏、運輸、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冷鏈物流體系,解決我縣的冬桃、紅梨等特色水果及蔬菜等鮮活農產品上行冷鏈倉儲瓶頸問題,進一步打通和優化農產品產供銷供應鏈。

鼓勵支援郵政、供銷、電商、快遞、商貿流通等企業開展市場化合作,促進資訊共享、資料互聯,推動倉儲、分揀、運輸、配送、攬件“五統一”,發展農村共同配送。在整合縣域電商快遞基礎上,搭載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配送服務,推動場地、車輛、人員、運營、管理“五整合”。鼓勵聯合郵政、交通、供銷等多方力量,推進“交郵融合”“郵快合作”,配合物流車、庫容量、配送線路等資訊,探索農村物流新技術、新模式,開展城鄉高效共同配送,提高配送進村能力,努力解決物流“最後一公里”難題。支援我縣網貨集配中心升級改造,提高自動化和資訊化水平,探索切合祥雲實際的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物流服務體系,推動物流統倉共配,降低物流成本。

(三)推動農村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

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對服務能力強、社會效益好、示範帶動效應明顯、發展潛力好的農村商貿流通企業、電商企業以及電商模式創新方面成效顯著的企業進行獎補,鼓勵農村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渠道。引導郵政、供銷、快遞和農村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加快數字化、智慧化、連鎖化轉型升級和跨界融合,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援1-2家本地大型商貿企業以鄉(鎮)、村兩級為重點下沉供應鏈,為農村中小企業和零售網點提供集中採購、統一配送、銷售分析、庫存管理、店面設計等服務,開展農資農村供應、家裝家電下鄉等專項活動,完善生鮮食品供應鏈,在部分村實現生鮮食品供應,彌補農村市場缺位和基礎短板。

(四)培育鄉(鎮)電商合夥人

篩選不少於10名既懂電商經營、又懂三農工作的“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進行重點培育,堅持一人一策、按需給予資金扶持、服務賦能和系統培訓,提高鄉(鎮)電商合夥人“田間地頭產品資訊收集和集貨供貨,快遞物流中轉集配,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和便民商城平臺推廣運用,保險金融、電信服務、勞務輸出等產品標準化輸出”等能力,發揮“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資訊樞紐、商貿樞紐、物流樞紐服務職責,發揮流轉中的橋樑作用。鄉(鎮)電商合夥人需服務於滇西電商“雲倉”集倉配體系,整合覆蓋範圍內的快遞上行包裹,優先選擇州電商“雲倉”統一打包發貨;主動對接整合縣域商貿配送、物流快遞、城鄉貨運、社群團購等下行貨源,進一步優化供應鏈,減少“農產品出村”中間環節,增加農民銷售收入,服務“工業品進出城”,降低消費成本,助力貫通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為避免重複建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鄉(鎮)電商公共服務站和村級服務站優先由電商合夥人承接。

(五)加強培育農村創業帶頭人

依託我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統籌商務、人社、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資源,發揮政府部門、培訓機構、電商協會、承辦企業等多方合力,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堅持目標導向,突出針對性,按需施教,科學制訂培訓方案,分層次、多形式,開展電子商務培訓3000人次以上,技能培訓不少於10%。加強對有創業需求的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合作社社員等提供有針對性的孵化培育,發揮電子商務的致富示範性、引領性。豐富創新培育方式,鼓勵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相結合,推廣線上公開課。加強課程設計,完善品牌設計、多媒體直播、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應用、網店運營等標準化教材。加強培訓痕跡管理、培育效果轉化和跟蹤服務,指導對接就業,提高創業就業轉化率。

四、時間安排

20xx年12月10日前,研究制定示範專案實施方案和制度,並報州商務局審批。

20xx年1月31日前,完成專案招投標工作;

20xx年8月31日前,做好州級績效評價迎檢準備工作;

20xx年3月31日前,做好省級績效評價迎檢準備工作;

20xx年12月31日前,原則上在績效評價結束當年完成專案建設並組織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縣人民政府縣長為組長,常務副縣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的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工作領導小組,在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研究出臺配套政策措施,主動引入紀檢、審計等力量增加財評、監理等環節,加強事前事中管理;依法依規競爭選擇專案承辦單位,加強對承辦單位履約能力的考核,重視專案建成後運營和服務效果,建立日常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專案日常監管;按要求撥付專案資金,嚴禁擠佔挪用;加強對專案和資金的監督檢查和跟蹤問效,發現並解決專案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專案驗收(含階段性驗收)。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是綜合示範工作的縣級牽頭部門,負責推動和建立縣級工作協調、推進、督查機制,縣商務局負責制定縣級方案、組織縣級績效自評,推進專案落實,迎接省州績效評價和國家績效複核;縣財政局負責按要求撥付資金,依法依規管理使用專案資金;縣鄉村振興局負責整合資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二)健全制度機制。制定綜合示範專案實施方案、資金管理辦法、專案驗收(含階段性驗收)制度、資產管理辦法、專案運營機制、日常監管方案、臺賬制度等工作制度機制。專案實施方案、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專案驗收(含階段性驗收)制度、日常監管方案在縣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報州商務局審批後印發實施。通過審批的方案制度原則上不可修改,確需進行修改的,要及時將修改情況報州商務局審批。

(三)強化過程管理。專案建設全過程資訊及時在縣人民政府入口網站“電子商務”專欄進行公示公開,設定徵求意見視窗和紀檢、審計舉報視窗,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在中央財政資金支援專案顯著位置標識“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字樣,並設定主管部門舉報監督渠道。積極推廣“智慧鄉村服務應用”APP,加快推進智慧鄉村服務應用和資料報送。綜合示範工作實行“月通報、季督導、半年自評、年終考核”制度,每月末將工作情況報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案領導小組辦公室彙總後報州商務局並進行公示通報。

(四)注重總結推廣。加大農村電子商務政策成效宣傳力度,

積極營造正向輿論氛圍,調動貧困群眾學電商、用電商、促增收積極性,不斷提升重點幫扶地區電子商務參與度。梳理總結電商助農、個人創業、企業轉型、產業升級、物流發展等典型經驗做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加強區域間交流與借鑑,增強綜合示範輻射效應。

(五)強化績效管理。堅持目標導向,突出商務屬性,因地制宜細化績效目標,增強綜合示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專案日常監督長效機制,明確承辦企業最低服務年限,加強資源資產管理,確保專案資產保值增值。探索採用購買服務方式組織績效自查和專案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