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精選14篇)

欄目: 內蒙古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7.34K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1

昭君島位於包頭市區以南約30公里處,南臨黃河,與伊盟昭君墳隔岸相望,其餘三面被黃河支流所環繞,故名“昭君島”。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5公里,有旱生植物和沙漠等植物25種,鳥類約25種。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精選14篇)

島上自然環境優美,登上觀景樓,南望是廣闊浩渺的黃河,北面是茂密的蘆葦蕩,遊人泛舟其間,可領略水鄉風光。島上建有懷抱琵琶的昭君雕像,長有奇特的“三葉樹”,供遊人觀賞。島上蒙古包餐廳除提供民族風味食品外,還提供新鮮的黃河鯉魚。[1]

昭君島旅遊區位於包頭市郊區全巴圖鄉政府西南約4公里處,是全巴圖鄉政府籌資興建的新旅遊景點。島內有月牙灣、龍門灣、無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麵積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冬候鳥、夏候鳥在島上棲息和繁殖,亦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國家二類保護珍禽白天鵝。

為了方便旅遊者在島上觀光、度假,旅遊區內設有摩托艇、遊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風味餐廳等服務設施,遊人在飽覽大自然的旖旎風光後,還可以進行遊泳、騎馬、釣魚等娛樂活動。

2景點美食編輯

包頭的餐飲特點仍帶有濃郁的西北風味,即以牛、羊肉和各種麵食為主,在城市西部有“塞外第一街”之稱的鋼鐵大街上集中了數十家各種風味的餐館。另外,在環城路和南門外大街的交叉處,有可以品嚐到當地各種風味小吃的夜市大排檔,而且價錢十分便宜,在夏季的夜晚,來這裡一飽口福的人絡繹不絕。包頭的風味小吃有馬奶酒、燕麥片、燻雞、素鍋盔等。

奶豆腐 內蒙古牧民家中的常見奶點。奶豆腐色澤乳白,酸香濃郁。可冷凍存放,亦可晾乾久存食用。

奶茶蒙古民族傳統熱飲料。由磚茶、鮮奶煮制而成。喝時通常加少許鹽,可以終日飲用,還可以加黃油、泡炒米和奶食品食用。有暖胃、解渴、充飢、助消化的功用。隨著牧區與城鎮的交往,奶茶逐漸引進餐館經營。

乳酪俗稱酪蛋子。將分離出白酥油的酸奶,經微火煮熬後,裝入布袋,擠出酸水,成碎塊狀晾乾即為酪蛋子。酪蛋子質硬味酸,是奶製品中最普通的食品,為蒙古民族所喜愛。

德興源稍美該食品歷史悠久。選用錫林郭勒草原鮮羊肉做餡,優質河套麵粉做皮精製而成,上屜蒸熟即可。成品呈石榴狀,可做宴席中的點心,又是民間美餐。德興源稍美以皮薄、餡嫩、味香、形美著稱,在呼和浩特市稍美經營中獨佔鰲頭。

哈達餅內蒙古傳統名點。相傳匈奴東胡人活躍於現在的赤峰市西拉木倫河一帶時即用此食品,至今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廣泛流傳,一般飯館普遍經營。是選用富強粉、奶油、白糖、桂花、桃仁等烹製而成。此餅層次分明,奶香濃郁,酥鬆甜美。

刀切酥內蒙古風味點心。以麵粉、飴糖、糖粉製作而成。成品色褐紅、味香甜、質酥脆,宜做高、中檔宴席的點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店經營,民間也有烤制食用的。

王小二大餅 內蒙古傳統名食品。相傳興安盟回族已故王小二師傅自幼學徒,經過名師指點製成王小二吊爐餅。因其外焦裡嫩,香酥可口,食用方便,經濟實惠而美名流傳奶皮子把羊、牛鮮乳倒入鍋中慢火微煮,俟其表面凝結一層臘脂肪,用筷子挑起掛通風處晾乾即為奶皮子。製作方法與製作腐竹相似。屬鮮奶中的精華。味純香,營養豐富。加上奶茶、奶果子、炒米食用,為招待貴賓的佳品。

烤整羊著名傳統內蒙古菜。用去毛帶皮整羊烤制而成。此菜羊形完整,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是內蒙古飲膳食俗的代表作。也有用剝皮整羊烤制的,效果亦佳。

成吉思汗鐵板燒一種烤肉方法。相傳元太祖成吉思汗善食此品,在率兵馳騁天下時傳至中亞、南俄,風靡世界。在日本等國家民間迄今仍很流行。所以,稱之為成吉思汗鐵板燒。鐵板烤肉製作獨特食法別緻,烤具方便攜帶,很適應飯店經營和旅行、野遊外餐。選料以羊肉為佳,其次可用牛、豬、雞、魚、蝦肉,切成適度薄片調製後由食者在鐵板上烤熟,蘸已備芝麻醬辣椒、芥菜、蔥、薑末、蒜泥、滷蝦油等調配的佐料汁食用。肉味鮮香可口,別具一格。

羊背子蒙古族人民最喜歡、最名貴的佳餚。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過壽或歡迎親朋貴賓宴席上才能見到。所謂羊背子,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帶尾入鍋,加鹽煮熟。用大銅盤先擺四肢、羊背頸胛、羊頭放羊背上,似羊的爬臥姿勢上桌。吃時每人先用蒙古刀從羊尾巴上拉下一條先吃掉,而後就可各取所需。席間還有配菜、奶食品和馬奶酒等。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2

納林湖距磴口縣城40公里,距烏海市機場120公里,距巴彥淖爾市區95公里。她是巴彥淖爾農墾繼烏樑素海之後又一個極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內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溼地,湖泊呈不規則半月形,總面積2萬畝,淨水面積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處可達6米。

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的巴彥淖爾農墾納林套海農場,有一處原始形成的處女湖,這裡煙波浩淼,歐鳥盤旋,快艇飛馳,翠葦擺盪,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讓人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美侖美奐之境,這便是素有大漠明珠之稱的納林湖。

納林湖距磴口縣城40公里,距烏海市機場120公里,距巴彥淖爾市區95公里。她是巴彥淖爾農墾繼烏樑素海之後又一個極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內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溼地,湖泊呈不規則半月形,總面積2萬畝,淨水面積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處可達6米。是主要的鳥類繁殖地和遷徙地。

湖中有大小島嶼十餘處,其中最大的面積約150畝;八個遊樂灣風光亮麗,景色誘人,百餘種侯鳥在這裡生長繁殖,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有:白天鵝、黑天鵝、灰鶴、白鷺、灰鷺、鴻雁、雉雞、野鴨等數十種。黃河鯉魚、草魚、鯽魚、鰱魚、鯰魚、武昌魚及河蟹、河蝦等水產品在周邊地區享有盛名。湖裡長有茂密的蘆葦,年產量可達20_噸。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3

美岱召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靈覺寺,後改壽靈寺。在呼和浩特至包頭公路的北側,東距包頭市東河區約50公里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明隆慶年間(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順義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萬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賜名福化城。西藏邁達裡胡圖克圖於萬曆三十四年來此傳教,所以又叫做邁達裡廟、邁大力廟或美岱召。寺周圍築有圍牆,土築石塊包砌,平面呈長方形,周長681米,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四角築有外伸約11米的墩臺,上有角樓。進入泰和門,迎面就是“大雄寶殿”,佛殿的牆壁上,有色彩斑斕的壁畫,生動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南牆正中開設城門,並建有城樓,城門上嵌有明代擴建寺廟時刻的石匾額,上題“泰和門”。城內有順義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樓院,還有供奉傳為儲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儲藏在殿內的檀香木塔中。殿內有明代繪製的壁畫,畫面上蒙古服飾的人物像中,有傳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畫像,為內蒙古召廟壁畫中獨有的一處。

“玻璃殿”為3層樓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在東北方,有座重歇山頂式建築,這就是“太后廟”,亦稱“三娘子廟”。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4

蘇泊罕大草原旅遊景區位於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蘇布林嘎鎮,是中國西部最具激情浪漫與原生態魅力的遊牧草原休閒度假勝地,也是內蒙古最大的原生態遊牧草原文化活態博物館。

蘇泊罕大草原景區形成了“吃蒙古餐、住蒙古包、騎蒙古馬、乘越野車看草原、參加鄂爾多斯婚禮、七旗會盟那達慕、體驗遊牧生活”的七大亮點,未來將把蒙古包逐漸增加到999座,形成的世界上最大、最美、最壯麗的十三世紀風格蒙古包群落,景區已成為內蒙古中西部攝影旅遊的最佳地方。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呼倫貝爾觀光遊覽!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美麗的草原為什麼叫呼倫貝爾草原。這裡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姑娘叫呼倫,小夥兒叫貝爾。一天,妖魔莽古斯搶走了呼倫姑娘,吸乾了草原上的水,致使牧草枯黃,牲畜倒斃。為了救草原,救呼倫,貝爾夜以繼日,長途跋涉尋找妖魔。由於勞累,他昏倒在地。幻覺中,他看到了呼倫被妖術變成了一朵花在風沙中受煎熬。貝爾醒後,用水澆灌那朵枯萎了的花,呼倫恢復了人身。妖魔不罷休,重新搶回了呼倫。為了救草原,呼倫設計智取了妖魔頭上的神珠吞下,變成了湖水,同時,貝爾也殺死了眾小妖。貝爾在湖邊找不到呼倫,悲痛欲絕,縱身躍入湖中。頓時,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兩個湖泊,即呼倫湖和貝爾湖,烏爾遜河把兩湖緊緊地聯在一起。草原上的人們為了永遠懷念他(她)們,就把這片草原取名為呼倫貝爾。實際上,呼倫、貝爾都是蒙古語,分別指以魚為食的雌水獺和雄水獺,兩個湖緣此得名,兩湖周邊的草原和地級市遂分別得名為呼倫貝爾草原、呼倫貝爾市。現在,我們已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你我遠離了城鎮,遠離了鬧市喧囂,走進了草原。瞧,主人已出來迎接我們了,當然了,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式。在進蒙古包之前,我先作一個簡單的介紹。不管您來到哪座蒙古包前,素以熱情好客著稱的蒙古牧民在聽到有人來的腳步聲時,他們總是走出包外熱情迎接你。迎客時,他們將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禮,隨著“賽白呶!”(您好!)的問候,客人被請入包內。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間,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製品請大家品嚐。過一會兒,又會端上“手扒肉”,同時,還會向您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美酒和歌聲在一起,就像藍天和白雲、綠草和鮮花在一起。在民間有無歌不成酒宴之說。草原牧人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唱。在敬酒過程中,輔佐美味佳餚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揚動聽的馬頭琴聲。現在我們就進蒙古包,當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或者說當一回蒙古人。

然而,長期以來養育了這個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強筋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先說奶茶:主人把磚茶搗成碎末,加水熬煮,待茶水卷著茶沫嘩嘩響起時,倒進鮮牛奶反覆熬,聞著香,奶茶即成。喝著這樣的奶茶,從風雪嚴寒中歸來的牧人頓時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幾塊奶豆腐、幾塊熟羊肉,就算一頓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幹、奶皮子、奶豆腐、奶酒、乳酪和白油、黃油等。正餐可用肉食與麵食調劑。來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遺憾呢!手扒肉是把宰殺、剝皮後洗淨的全羊切成幾大塊放在清水裡煮,開上兩滾即離火起鍋,持蒙古刀,手把著帶骨肉邊割邊吃。蒙古人認為肉的外表剛變白,肉裡透著微紅的血絲,這才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肉的鮮嫩和營養。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蒙古袍。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會生產實踐的產物。穿袍要配上腰帶和頭飾。袍子領高袖長,為的是保護脖子手腕不被蚊蟲叮咬;袍身鬆馳寬展,既能馬上運動自如,又可裹住膝蓋腳腕不受風寒。

來到草原,親眼見到了蒙古包和勒勒車。可是,你知道蒙古包的歷史和勒勒車的構造嗎?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時,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廬,籠蓋四

草原上的節日有許多,但最有名的還算草原盛會——那達慕。“那達慕”蒙古語是娛樂、遊藝、玩的意思。一般活動包括賽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藝表演等。那達慕歷史悠久,早在720_年前就聞名於世。現在的那達慕一般都在6、7月間舉行。這時正是草原牧草茂盛、牛羊肥壯的豐收季節。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產品、購買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因草原遼闊,牧民聚集在一起的機會不多,所以,那達慕大會自然也就成了物資交流的大會。說到那達慕,不能不說“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遼闊無邊,方向和道路難以確認,於是人們就想到了個辦法,壘石成堆,當作標誌。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它逐步演變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為隆重熱烈的祭祀活動。祭祀時,敖包上要插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寫有經文的紙旗。傳統的祭祀禮儀一般有4種,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論哪種,都要請喇嘛焚香點火,誦經唸咒。人們都要從左向右順時針圍著敖包轉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幾塊小石頭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興旺。禮儀結束,人們便進入了無拘無束、自由歡樂的階段。牧民不僅要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的活動專案,還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開懷暢飲。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開人群去談情說愛了,這就是所說的“敖包相會”吧。不過,現在遊客們參與的“祭敖包”往往是為了旅遊的需要而舉行的,禮儀也就更為簡單了。

天下第一曲水莫爾格勒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麓,流淌於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河長319公里,流域面積4987平方公里。自東北向西南流經陳巴爾虎旗全境,流域內地勢平坦開闊,河流落差較小,河道異常彎曲,似“九曲迴腸”,因經著名作家老舍品題為“全國第一曲”,遂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美譽。遊呼倫貝爾草原,不可不來呼和諾爾草原旅遊區噢!旅遊區建有大型多功能蒙古包,可容納600人同時就餐,另外還有大小蒙古包幾十頂,供遊人住宿。設有射箭、摔跤、騎馬、訪問牧民家庭、觀看馴馬、套馬錶演、祭敖包、篝火晚會、乘船遊湖等活動專案。該旅遊區(中心地帶),1997年被評為內蒙古十佳旅遊景點之一,現為國家3A級旅遊區。遊牧聖地——金帳汗部落草原旅遊區金帳汗蒙古部落草原旅遊區位於呼倫貝爾草原有“中國第一曲水”之稱的莫爾格勒河下游東畔,是呼倫貝爾惟一以遊牧部落為景觀的旅遊景區。這裡是中外馳名的天然牧場。中國歷史上許多北方馬背民族都曾在這裡遊牧、繁衍生息。

各位尊貴的客人,我們在草原上有過的這樣一段體驗,可能使各位對草原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吧,對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可能也增進了一些感情。同樣,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喜愛大家,歡迎大家的到來,他們都以極大的熱情期待著各位再次光臨。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們能有機會再次相會在呼倫貝爾草原!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6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Desert),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賴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東、柺子湖以南。位於北緯39°30’~42°,東經98°30’~104°,面積4.4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沒有人類的足跡。主要屬內蒙古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東部小範圍屬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語,沙漠以一居民點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必魯圖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約435米,堪稱”沙漠珠穆朗瑪峰”。處於阿拉善沙漠中心,氣候乾旱,流動沙丘佔沙漠面積的83%,移動速度較小。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300米,最高的達500米。以複合型沙山為主,為北30°~40°東方向排列,系西北風的強大影響所致。

高大沙山的周圍為沙丘鏈,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長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棗、籽蒿、麻黃為主;東部主要為籽蒿和沙竹,沙拐棗、麻黃等逐漸減少。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為主要牧場。有些湖盆邊緣有淡水泉出露,為治理沙漠提供了條件。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個沙漠內部,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基本無種植業。全部經營牧業,駱駝為該地主要家畜,數量居中國各旗縣之冠;次為山綿羊。沙漠內部無固定道路,橫穿腹部異常困難,中部及東北部基本為無水區。東南部的雅布賴鹽湖盛產食鹽,西部的古魯乃湖及巴丹吉林廟附近的一些湖泊內有碳酸鈉的沉積。沙漠內部無固定道路,橫穿腹地異常困難,中部及東北部基本為無水區。東南部的雅布賴鹽湖盛產食鹽,西部的古魯乃湖巴丹吉林廟附近的一些湖泊內有碳酸鈉的沉積。

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佔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里,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沙漠中的湖泊星羅棋佈,有113個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達74個,淡水湖12個,總水面4.9萬畝,湖泊蘆葦叢生,水鳥嬉戲,魚翔淺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譽。沙漠東部和西南邊沿,生動記錄狩獵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畫,被稱為“美術世界的活化石”。

在阿拉善右旗7.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棲息著2.4萬各族兒女,而在境內的2.8萬多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生活著24戶100多個牧民,他們世世代代善待沙漠,沙漠也給他們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創造了人與自然相安如初的大漠生態文化。一個湖泊、一個沙窩就是一個生物圈,就是一個創造生命奇蹟的故事。自1984年以來,先後有法、日、美、奧地利、新加坡等國家及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前來考察。1993年,中德聯合考察隊對巴丹吉林沙漠進行了綜合考察,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發現了鴕鳥蛋和恐龍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圍還發現了大量的新石器和舊石器,經考古分析,這裡在3000~5020_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蹟。1996年德國探險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書,轟動了歐洲探險界。

沙漠因為缺少水而生成,因為缺水而被稱為生命的禁區,但在極度乾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卻有著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觀,這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費解。高大沙山間的低地有144個內陸小湖,主要分佈在沙漠的東南部。由於蒸發強烈,湖泊積聚大量鹽分,湖水大多不能飲用或灌溉。東南部一些湖泊的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可供牧業利用。某些湖盆邊緣仍有淡水泉出露,可飲用,為今後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條件。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7

歡迎大家來到!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因召廟雲集,又稱“召城”,是祖國北疆的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眾多名勝古蹟的塞外名城。獨特美妙的自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歷史積澱深厚的古蹟名勝,絢麗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紛呈的蒙古式摔跤,這裡的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城內有大小廟宇50多座,東南部有華貴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輝煌的席力圖召、氣勢軒昂的“銀佛寺”大召、規模巨集偉的北門外清真大寺、珍品雲集的新華街東口博物館、博大精深的“廣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還有昭君墓、烏素圖召、萬部華嚴經塔(白塔)等雄偉莊嚴的廟宇。

呼和浩特的自然景緻尤為迷人,“寒冷高原”輝騰錫勒草原、“夏日營盤”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綠草如茵,湖泊點綴,“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鬧市的人放鬆心情的好去處。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們大概在30分鐘後在門口集合,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8

漢代麻池古城遺址位於包頭郊區麻池鄉西北,是包頭地區儲存較好、規模最大的古城郭遺蹟。清九年級湖灣一帶盛產青麻,其時在此有13個漚麻池,村莊園稱之為麻池村。

古城城垣6米,底寬10米,頂寬3-4米,分南北兩城,呈雙菱形,相互連線。北城東西800米,南北500米,南城東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東突出360米,其餘與北城相連。古城總面積約90萬餘平方米。1954年在麻池召灣16號公墓曾挖掘出金、銀質的虎、豹、駱駝形鏤空飾片,出土了有狩獵圖案的簡形器等,具有鮮明的匈奴文化特色。此外還出土了漢代鑄的“單于和親”、“單于天降”的瓦當,據推測,這些瓦當很可能是當時為紀念王昭君出塞和親而燒製,供建築使用。麻池遺址已被確定為內蒙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叫錢心妤,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內蒙古領略一番那裡的獨特風光和民風民俗。一會我們到了景區呢,大家就可以體驗一下蒙古族的下馬酒,參觀一下蒙古包,品嚐一下蒙古的美食。請大家在旅途中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大家跟我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呼倫貝爾人歡迎賓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達自己好客的心情。據說,下馬酒是從成吉思汗時代傳下來的。其飲法是:首先用左手端乘酒銀碗,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天空,稱為“敬天”;然後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地面,稱為“敬地”;再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彈,稱為“敬祖先”;最後雙手端碗,一飲而盡,當然如果你實在不勝酒力,也可用脣抿一下再交還到主人的手中。意為“蒼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樂”之意。大家要記住這些步驟,不要失了禮貌。好,我們就要到目的地了。

到草原了,這幾位朋友就是蒙古居民。你們也看到了,這些圓形房屋就是蒙古包,也叫氈房。蒙古包建築奇特、明快,既實用又美觀。草原遼闊,風雪大,圓形蒙古包阻風力小,包頂不積雪;由於逐水草而居,經常遷徙,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時省力。

跟我來,我們一起進入蒙古包。大家或許對蒙古人的服飾感興趣,我來介紹一下。服裝大體分為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四個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製成。男子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進帽或禮帽。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歡穿長袍,穿長袍時腰帶是必備的,靴子尖稍向上翹起。

現在,我們不要辜負了蒙古好友的一番好意,來品嚐品嚐草原的美食。蒙古主要飲食有烤羊腿、手抓羊肉、奶菜、哈達餅、肉乾、馬奶酒等等。來說說手抓羊肉,相傳它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冷吃、煎吃。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羶、色香俱全。大家慢慢品嚐。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內蒙古自治區遊覽。我叫任美靜,願您在內蒙古度過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幸與大家相識,接下來將由我陪同大家,遊覽草原,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走進大草原,瞭解大草原。

大家快來看,在這個綠草如茵的原野,鮮花似錦的世界裡,那些悠哉悠哉、憨態可鞠、成堆成群的小牛犢,那些珍珠般潔白的羊群,那些出沒於林間草叢的珍稀野生動物,那婉轉吟唱歡快的鳥兒,還有那些翱翔蒼穹的雄鷹,再現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色。這裡有著國家野生動物,聞名天下。

大家知道,內蒙古草原遼闊、富饒而美麗,尤其在涼爽宜人的夏秋季節,塞外草原更添風采神韻,藍天白雲,天涯的芳草,蒙古包點點,牧歌 聲聲,羊群好像白雲在茫茫綠海中 輕飄慢移,內蒙古是個絢麗多姿、極富傳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六大奇觀構成了獨特的旅遊勝景,別具北國風采,塞外情韻。

好了,我們今天遊覽的內蒙古草原結束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做你們的導遊。謝謝!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11

位於翁牛特旗朝格溫都蘇木布日墩嘎查境內。距赤峰108公里,有國道直通。是一個以沙湖自然景觀和蒙古族風情為主要特色的旅遊區,聞名中外的“中華第一龍”就在這裡出土。旅遊區有內有草原5萬畝。草原與茫茫無邊的科爾沁沙地相連。沙漠中,有一面積達1.4萬畝的湖泊。湖中又有十多座沙島。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草、草中有鳥的奇特沙湖景觀。每年6--10月份,這裡藍天麗日,沙白水碧,草綠林翠,遊人如織。年接待中外遊客20萬人。

主要接待設施:大蒙古包多功能廳2座,傳統蒙古包15頂,淋浴、水洗廁所、歌舞表演廳等。

主要活動專案:游泳、划船、快艇、自駕摩托艇、水上觀鳥、蒙古族歌舞表演、騎馬、射箭、蒙古族風味餐、沙浴、滑沙等。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12

萬部華嚴經塔是古代勞動人民辛苦和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一處很具科研價值的實物。是各民族人民團結友好的簽名簿,塔內牆壁上寫滿了從金代起,來自祖國各地的各族人民用漢、藏、契丹、女真、蒙古、維吾爾等文字書寫的題記。素白的身影,幾裡開外便可入目。在莊稼翻滾的綠浪中,與山光水色銀粼映輝。形成了呼和浩特的勝景之一“白塔聳光”,巨塔筆挺,雖經千年滄桑,遼代風格猶存,雄姿不減,敦實威武的形象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正是北方民族的寫照。1982年,白塔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塔的建築年代目前尚未見到可靠的文字記載。相傳建於遼聖宗年間(公元983-1031年)。遼代興建了豐洲城,在城內又建了大明寺。作為大明寺的一部分,為了存放眾多“華嚴經卷”,修築了這座“萬部華嚴經塔”。

歷史變遷,豐洲城傾圯了。村民把豐洲城的殘垣斷壁當作神祕之地。相傳城裡有一窩小白雞,由一隻黑母雞帶領,日近黃昏便出來打食。但是可見不可近。有人說塔上有隻日日啼晨的金公雞,飛到誰家地裡,誰家就會有好收成。周村人在耕作中得到陶瓷器 、銅錢或金銀玉器,就認為是塔上的菩薩、天王所恩賜,要跑到塔下祭拜。如今隨著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白塔成為文物保護單位,原豐洲城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區,這裡完好的古蹟和件件文物都從不同角度昭示著豐洲城昔日的風采。

遊覽白塔,走近塔身,鐵馬叮噹,銅鏡閃爍,一座華麗精美的龐大藝術品撲入眼簾,令人驚歎,引人遐思。

舉目上眺,一二層,直櫺窗,一洞一門,盤龍柱相隔,各成畫面,菩薩護窗,天王護門,形態逼真,氣勢巨集大。計32尊遼代雕塑,件件都是絕代佳作,藝術珍品。抽身遠眺,七層斗拱,七層出沿,七層平臺,好像天空上的七道彩虹,雖然失卻了平臺的鉤欄,昔日登臨者憑欄注眺的情景,還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平臺疊澀出沿,塔頂疊澀鋪墁,方磚不同於瓦,形態凝重端莊。

整個塔體分為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塔體逐層微有回收,造型敦實、巨集偉、穩健,融建築藝術與雕塑藝術 為一體。

塔基座三層,為須彌座、蓮花臺,上為仰蓮瓣,中為束帶,下為俯蓮瓣。蓮瓣由下而上漸次伸出,逐層增大,由人工砍磨成型砌築而成;花瓣曲線變化,自然流暢,手法細膩,優美逼真;輔以花托,蓮蓬構成怒放盛開的出水蓮瓣,頗為壯觀。

塔身七級,平面佈局由外壁、內部塔心壁及二者之間的迴廊組成,塔心設“壁內折上式”梯道、通行上下。一二級為單路梯道,二級以上均為雙路通道。塔身門窗設定獨具匠心,凡單數層正南北開券磚拱門,正東西砌出磨磚直櫺假門;雙數層則相反,上下錯落,交替設定;其餘方向內設磨磚直櫺假窗,用以通風采光。迴廊正面內側塔心壁均設龕室,為供奉佛像存放經卷之地。

塔的第七層無塔心壁,塔室中空如庭,與北方遊牧民族 帳式穹廬頂的造型相似。塔簷採取“疊澀出簷式”,層層回收;每層均在八面簷下嵌以銅鏡,共計224面;每層轉角和第七層椽下系風鈴,風吹鈴響,增加了古樸典雅的風韻。

塔剎自上而上,用剎杆將覆缽、相輪、寶珠、寶蓋 和寶瓶串聯而成,猶有一種靈光寶氣 ,如登極樂境地之感。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13

麻池古城遺址位於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鄉政府西北約800米,古城南緊鄰麻池——哈林格爾公路。分南北二城,二城呈相接的斜“呂”字形,方向8度。北城南北長690米,東西寬720米。南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640米。北城北牆中段和南城西牆、南牆中段各設寬15米的門。土築城牆除北城西南角平整土地被破壞外,其他儲存較好。北城殘牆高2米,寬約3米,夯層厚9釐米,北城南部近中,有三個大的夯土臺基,臺基呈品字形分佈,北面兩個東西相對,相距72米,位置與北城城門大體相對。

夯土臺基約呈覆鬥狀,夯基層厚0.09-0.12米,上均發現有筒瓦、板瓦殘片。南城城牆寬約4米,殘牆高2-4米,最高7-8米,夯層厚0.1-0.15米,南城南牆外側,露出築牆時固定夾板的槓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一個,孔徑10-12釐米。古城內地表散見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殘片,常有“五銖”錢、鐵田片、鐵鏟和銅鏃等出土。上世紀50年代曾發現印有“萬石”字樣的磚。

包頭地區戰國、秦、漢長城,多略呈方形,分佈很有規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陰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對昆都侖溝的南口,顯然在軍事上有重要地位。從面積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積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屬縣一級的城址。關於麻池古城是漢代的哪一縣城這一問題一直有很多爭議。經專家認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較南城早,與秦直道起點形制、佈局相同的三個夯土臺基也在北城,北城應為秦直道終點——九原城。它也是戰國、秦、漢九原,漢五原郡治所。麻池古城的南城則是漢五原郡五原縣城。

2022年內蒙古的導遊詞 篇14

萬部華嚴經塔俗稱白塔。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村西南方、豐州故城西北角,距市區17公里。約建於遼聖宗時(983一1031年在位),歷代都曾維修。近年又經修繕,恢復了塔剎,清理出淤埋地下的基座。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八角七層,通高55.6米。基座為束腰須彌座,上部砌作仰蓮瓣。塔身第一、二層外壁嵌有磚雕佛、菩薩、天王、力士像,轉角倚柱為磚雕蟠龍柱,造型優美生動,線條極為流暢,有很高的藝術造詣。第一層南面券門上嵌有石額,漢字篆書“萬部華嚴經塔”六字。

每層設腰簷和平座,腰簷下砌出斗拱承託。塔內有旋轉式階梯走道,遊人可攀登至第七層遠眺山川景色。塔內第一層牆上嵌有金代石碑6通,各層都有歷代遊人題記,除大量使用漢文外,還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體蒙古字、八思巴字、古敘利亞字及古波斯字等各種文字題記,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年)漢文題記的時代最早,金、元、明各代題記作者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反映了當時各民族間的關係及社會狀況,是研究北方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