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精選17篇)

欄目: 遼寧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91W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精選17篇)

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之稱。

相傳,唐鹹通四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泛舟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此地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佛選名山”——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的開始

後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餘人。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菸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

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聖、神祕的色彩。

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

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

除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

而島四周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銀濤金沙環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聖之旅了,現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遊覽攻略,以及景點導遊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 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於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光優美、古蹟眾多、環境怡人的小島,這裡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彙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佈,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餘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推普陀”贊之。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2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嫋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3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之稱。

相傳,唐鹹通四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泛舟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此地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佛選名山”——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的開始

後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餘人。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菸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聖、神祕的色彩。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銀濤金沙環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聖之旅了,現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遊覽攻略,以及景點導遊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 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於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光優美、古蹟眾多、環境怡人的小島,這裡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彙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佈,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餘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推普陀”贊之。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好,歡迎您來到北普陀山風景區觀光遊覽。

北普陀山景區位於錦州城西北七公里處,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遊客喜愛的遼寧五十佳景區之一,史稱關外第一佛山,與南普陀山遙遙相望,是觀音菩薩在北方顯化的道場,佔地面積27.26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

據《中國佛教史》記載,錦州北普陀山在隋唐時,也就是公元620xx年稱老母山,觀音洞稱為老母洞。遼太祖天顯二年(920xx年)大遼國太子耶律倍被他的弟弟耶律德光陷害,逃難來到這裡,被追兵用毒箭射傷,幸遇一位手持楊柳玉瓶的老婆婆搭救,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顯化的,她用山上的中草藥和靈湫泉水為他治療,治癒後耶律倍在這裡隱居到天顯五年(930年)離去。

天顯十四年(920xx年)遼太祖的皇后,追尋太子蹤跡來到這裡,發現太子已經離去,為了紀念太子,賞金千兩,重修古寺。當時在太后身邊有位大德高僧,名叫德韶,他奏請皇后說:“老母山形似南海普陀珞珈山,又是觀音菩薩顯化的道場,為和不叫北普陀山呢?”太后聽了大悅,立即傳旨,:“為與南普陀山區分,就叫北普陀山吧!”在這裡紅玉蒼煙、紫氣東來、怪石險峻、古木參天,便在此修行,從此北普陀山的香火日漸興旺。

一、圓通寶殿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圓通寶殿,中間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和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又是佛陀的十八位弟子,相傳十八羅漢最初是十八位惡人,是觀音菩薩降服了他們,並點化成羅漢,賜予他們不同的法器來拯救人類,普度眾生。

大家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共有四十二隻手,每隻手各有一眼,美眼有25種功能,除中間兩首合掌外,兩側各有二十隻手,稱為千手千眼。這尊觀音有三目,中間是天眼,能照見人世間的一切,代表著過去,現在和將來,牽手錶示護遍眾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可以息災、增益、孝榮、降福。

二、石棚鬆雪

我們走上石階看到的就是錦州八景之一的石棚鬆雪,這顆古鬆有500多年曆史了,這棵蒼勁挺拔,雄深蒼鬱的古鬆,它樹幹如鳳頭,樹冠為鳳尾,整體形狀看上去像一隻鳳凰棲落山崗,每逢雪後,銀妝素裹,景色十分壯觀。

這石壁上供奉的是彌勒佛,又叫大肚佛、布袋和尚。它教育我們做人謠心胸寬廣,正所謂“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下面“金光普照”四個大字,是乾隆歲次辛亥暑月所題,但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破壞,當時有識之士把破壞後的碎片儲存起來的,我們才能看到恢復後的乾隆真跡。而下面這首詩是同治年間知州李逢源作。

三、觀音古洞

接下來我們參觀有1400多年曆史、北普陀山靈氣所在的觀音古洞。據考證,當年大遼國的太子耶律倍逃難至此,就是在這個洞隱居到天顯五年離去的。這裡供奉是正觀音,又稱聖觀音,是觀音各種寶像的總代表,無論是千手觀音、滴水觀音、歪脖老母皆是他的化身。

他左右兩側是善才和龍女,這個古瓶和蓮花臺下面的座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間留下的,後經我們彩繪儲存完整。左側是地藏王菩薩,菩薩在佛祖面前發下大巨集願:“地獄不空,絕不成佛”,他用智慧之光,普照眾生。

四、大士閣

這裡是大士閣,供奉的是佛教三大菩薩。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顯化的道場,文殊號稱智慧第一,是眾菩薩之首,又叫法王子,他身騎獅子象徵著智慧威猛,又稱大智菩薩,如果家中有孩子求學一定要拜拜文殊菩薩。

中間的觀音菩薩,就是觀世音的簡稱,因唐太宗李世民忌諱“世”,故簡稱觀音。觀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求苦救難,所以人稱大悲菩薩,他身騎麒麟,是民間的吉祥物,帶給人民吉祥如意。

普賢菩薩顯化道場是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是將佛門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可謂功德無量。普賢菩薩為釋迦摩尼的右肋骨,佛教說他專管“禮德”表“大行”,所以他的尊號是“大行菩薩”,他是真理的化身,手持如意棒,身騎六牙大象,是佛界的吉祥物。

三位菩薩告訴我們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絕不能感情用事,理智要落實在行動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古人云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大家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五、大石棚洞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石棚洞,這個大洞是雨水衝擊天然形成的,可以說在全國也是風景奇觀。

這裡供奉的是木質觀音像,他手持玉瓶,雙目微閉,有一種慈祥之感。他左側站立的是善財童子,他出生時,各種珍寶從屋內地下忽然湧出,所以起名為善財。善財出生時,雖然有財寶白白送來,但他天生不愛財,認為萬物皆空,發誓要修成正果。

善財首先向文殊菩薩請教,又參拜了53位老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感動了普賢菩薩實現了願望修成正果。而他的第27位老師就是觀音菩薩,善財到普陀山求教途中遇見大海擋住去路,觀音化作海上船工考其誠意,善財經受住了考驗,於是觀音助他過海,他修成正果後,成了觀音的左協侍。

大家穿過長廊就能看到一塊“得天獨厚”的碑,寫於公元1777年,是嘉慶皇帝的老師王爾烈所寫。當時王爾烈去朝陽拜訪同窗好友,在回來的路上經過北普陀山時,見這裡景色壯觀,是個靈秀之地,因此有感而發寫下“得天獨厚”四個大字,稱為稀世珍寶。

六、萬佛堂

這裡採用的是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築模式,四周的木質佛龕(kan)裡,共有860尊小佛,代表著法界十方諸國,中間是三尊大佛,正中是毗(pi)婆屍古佛,兩側分別是屍棄古佛和拘留孫古佛。他們比釋迦摩尼成佛早,因為沒有弘揚佛教所以稱為古佛。

這兩座塔是一個是清代本寺三十三世禪師如信法師(1720xx年)的靈骨塔,一個是1994年圓寂的尊賢法師的舍利塔。

七、財神廟

往上走就是財神廟,當年是耶律倍讀書的地方,稱紅雨山房。現在供奉的是關公、武財神也稱伽藍披薩。關公一生以俠義之心、剛正不阿、忠孝節義而著稱,他是一位普通的武將演化為神仙,是民俗信仰的主神。關公左側是關平,是關羽之子,右側是周倉,是關羽的掌刀部將。

八、觀音菩薩真身像

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左右,天剛下過下雨,有一位女遊客來到北普陀寺圓通寶殿西邊的涼亭裡尋找夢中的真佛,在去觀音菩薩請香的途中,驚訝地看到觀音古洞天空方向“老母盤坐於蓮花寶座的影像,身後似隨一位雲託而來的侍者”,所見的遊客都瞠目結舌,驚歎不已。

觀音古洞大石棚洞真佛現世,老母再次顯化,當時有一位遊客恰巧看到此景,便拿相機照了下來奉於寺中。

北普陀山景區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裡,再次感謝你們的光臨。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5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普濟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

觀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把這裡定為專供觀音的寺院。後來這裡多次被毀,到了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監張千擴建寶陀觀音寺,並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院規模巨集大,一時甲於東南。康熙三十八年,賜額普濟群靈,到了雍正年間,基本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如今的普濟寺,共有十殿、十二樓、七堂、七軒等共231間。   普濟寺前有一個高約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門,柱上橫眉雕刻有精緻的雲綾和石葫蘆。坊內北側,樹有一塊石牌,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傳這是皇帝下達的聖旨,過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觀音菩薩的崇敬。

石牌坊後是一個約15畝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建於明朝。海印是指佛的智慧能像大海一樣,印現一切之法,而放生,則是與佛教的慈悲、不殺生等教義融合,進而發展成為的一種普遍的佛事活動。

海印池上有三座橋,走過中間的一座,您便可以來到御碑亭,它建於雍正年間,御碑的碑文上記載了普陀山的歷史,碑額上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可謂雙絕。當然,要是您感興趣的話,還可以到東面的觀自在菩薩牆看看,相傳觀音菩薩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腸外,還有廣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間萬物,所以有時被稱作觀世音,指她能聽到人民的疾苦聲音,有時又被稱為觀自在,是指她體察世間萬物的能力。

當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的問:寺廟的正門關著,怎麼進去呢?這裡還有一個故事。相傳乾隆皇帝夜遊普陀山竟然忘了回去,當他返回到普濟寺的時候寺院大門已經關了,他要求開門卻遭到了拒絕。把門的小和尚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沒有辦法只能從東山門進入寺內。乾隆回宮後對此極為惱怒,下了聖旨:從今以後,此門不能開。這也就延續到了現在,只有在國家元首、寺院菩薩開光或者方丈第一次進門時才能開啟,平時的遊客們就只能從旁邊的側門進入了。

經過供奉著彌勒佛的天王殿,我們便可來到普濟寺中供奉觀音菩薩的主殿--大圓通殿。殿堂面寬七間進六間,巨集大巍峨,可容數千人,有百人共進不覺寬,千人共登不覺擠的說法,於是也被稱為活大殿。走進大殿,可以看到正中供奉的一座毗盧觀音像,高約九米,頭戴毗盧天冠,天冠上有阿彌陀佛像,眉慈目善,慈祥含笑,身邊還站立著善財和龍女,神態天真活潑。

在中國 ,觀音菩薩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據佛經記載,遇到危難時只要唸誦其名號,菩薩就能聽到,並前往拯救解脫,所以叫做觀世音。唐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不一定知道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但卻很少有人不知道觀音菩薩,觀音實際上已成為民間佛教乃至整個民間宗教信仰的核心人物。

而我們眼前的這座觀音殿為什麼叫做圓通殿呢?其實啊,正是因為觀音只要聽到苦難的呼救聲,便能眼觀,表示耳根通,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於是圓通便成為了觀音的代名詞,其意是不偏倚,無阻礙,圓滿通達。

毗盧觀音兩旁還各塑有16尊不同服飾和形態的觀音菩薩,稱為觀音三十二應身,這些都是觀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的現身說法形象。三十二應身觀音只能以整體形式供奉,不能單獨出現,加上中間供奉的觀音佛身,這種塑法也正是觀音道場的獨特之處。

主殿兩邊還各有一個配殿,東配殿供奉文殊菩薩,西配殿供奉普賢菩薩,另外在法堂中還建有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

遊覽完普濟寺的大小殿堂,您還可以到位於其東南的多寶塔看看。多寶塔建於元朝,是由普陀山僧人從江 南帶回的太湖石堆砌而成,取《法華經》中的多寶佛塔之義定名。塔的外觀樸拙,穩重端莊,不像中國傳統的塔玲瓏小巧,每層塔的四面都雕有佛龕,裡邊供奉著全跏趺坐式佛像,屬於古代蒙古族統治者信仰的佛教密宗造型,極富元代風格。據考

察,這樣的塔在中國只有兩座,另一座在洛陽 龍門石窟 ,所以它也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多寶塔東面,就是普陀山著名的海濱浴場百步沙,這裡沙質純淨、灘形優美,浪花連綿不絕,時間充裕的話你不妨前去感受一番。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好,歡迎您來到北普陀山風景區觀光遊覽。

北普陀山景區位於錦州城西北七公里處,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遊客喜愛的遼寧五十佳景區之一,史稱關外第一佛山,與南普陀山遙遙相望,是觀音菩薩在北方顯化的道場,佔地面積27.26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

據《中國佛教史》記載,錦州北普陀山在隋唐時,也就是公元620xx年稱老母山,觀音洞稱為老母洞。遼太祖天顯二年(920xx年)大遼國太子耶律倍被他的弟弟耶律德光陷害,逃難來到這裡,被追兵用毒箭射傷落馬,幸遇一位手持楊柳玉瓶的老婆婆搭救,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顯化的,她用山上的中草藥和靈湫泉水為他治療,治癒後耶律倍在這裡隱居到天顯五年(930年)離去。

天顯十四年(920xx年)遼太祖的皇后,追尋太子蹤跡來到這裡,發現太子已經離去,為了紀念太子,賞金千兩,重修古寺。當時在太后身邊有位大德高僧,名叫德韶,他奏請皇后說:“老母山形似南海普陀珞珈山,又是觀音菩薩顯化的道場,為和不叫北普陀山呢?”太后聽了大悅,立即傳旨,:“為與南普陀山區分,就叫北普陀山吧!”在這裡紅玉蒼煙、紫氣東來、怪石險峻、古木參天,便在此修行,從此北普陀山的香火日漸興旺。

一、圓通寶殿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圓通寶殿,中間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和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又是佛陀的十八位弟子,相傳十八羅漢最初是十八位惡人,是觀音菩薩降服了他們,並點化成羅漢,賜予他們不同的法器來拯救人類,普度眾生。

大家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共有四十二隻手,每隻手各有一眼,美眼有25種功能,除中間兩首合掌外,兩側各有二十隻手,稱為千手千眼。這尊觀音有三目,中間是天眼,能照見人世間的一切,代表著過去,現在和將來,牽手錶示護遍眾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可以息災、增益、孝榮、降福。

二、石棚鬆雪

我們走上石階看到的就是錦州八景之一的石棚鬆雪,這顆古鬆有500多年曆史了,這棵蒼勁挺拔,雄深蒼鬱的古鬆,它樹幹如鳳頭,樹冠為鳳尾,整體形狀看上去像一隻鳳凰棲落山崗,每逢雪後,銀妝素裹,景色十分壯觀。

這石壁上供奉的是彌勒佛,又叫大肚佛、布袋和尚。它教育我們做人謠心胸寬廣,正所謂“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下面“金光普照”四個大字,是乾隆歲次辛亥暑月所題,但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破壞,當時有識之士把破壞後的碎片儲存起來的,我們才能看到恢復後的乾隆真跡。而下面這首詩是同治年間知州李逢源作。

三、觀音古洞

接下來我們參觀有1400多年曆史、北普陀山靈氣所在的觀音古洞。據考證,當年大遼國的太子耶律倍逃難至此,就是在這個洞隱居到天顯五年離去的。這裡供奉是正觀音,又稱聖觀音,是觀音各種寶像的總代表,無論是千手觀音、滴水觀音、歪脖老母皆是他的化身。

他左右兩側是善才和龍女,這個古瓶和蓮花臺下面的座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間留下的,後經我們彩繪儲存完整。左側是地藏王菩薩,菩薩在佛祖面前發下大巨集願:“地獄不空,絕不成佛”,他用智慧之光,普照眾生。

四、大士閣

這裡是大士閣,供奉的是佛教三大菩薩。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顯化的道場,文殊號稱智慧第一,是眾菩薩之首,又叫法王子,他身騎獅子象徵著智慧威猛,又稱大智菩薩,如果家中有孩子求學一定要拜拜文殊菩薩。

中間的觀音菩薩,就是觀世音的簡稱,因唐太宗李世民忌諱“世”,故簡稱觀音。觀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求苦救難,所以人稱大悲菩薩,他身騎麒麟,是民間的吉祥物,帶給人民吉祥如意。

普賢菩薩顯化道場是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是將佛門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可謂功德無量。普賢菩薩為釋迦摩尼的右肋骨,佛教說他專管“禮德”表“大行”,所以他的尊號是“大行菩薩”,他是真理的化身,手持如意棒,身騎六牙大象,是佛界的吉祥物。

三位菩薩告訴我們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絕不能感情用事,理智要落實在行動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古人云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大家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五、大石棚洞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石棚洞,這個大洞是雨水衝擊天然形成的,可以說在全國也是風景奇觀。

這裡供奉的是木質觀音像,他手持玉瓶,雙目微閉,有一種慈祥之感。他左側站立的是善財童子,他出生時,各種珍寶從屋內地下忽然湧出,所以起名為善財。善財出生時,雖然有財寶白白送來,但他天生不愛財,認為萬物皆空,發誓要修成正果。

善財首先向文殊菩薩請教,又參拜了53位老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感動了普賢菩薩實現了願望修成正果。而他的第27位老師就是觀音菩薩,善財到普陀山求教途中遇見大海擋住去路,觀音化作海上船工考其誠意,善財經受住了考驗,於是觀音助他過海,他修成正果後,成了觀音的左協侍。

大家穿過長廊就能看到一塊“得天獨厚”的碑,寫於公元1777年,是嘉慶皇帝的老師王爾烈所寫。當時王爾烈去朝陽拜訪同窗好友,在回來的路上經過北普陀山時,見這裡景色壯觀,是個靈秀之地,因此有感而發寫下“得天獨厚”四個大字,稱為稀世珍寶。

六、萬佛堂

這裡採用的是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築模式,四周的木質佛龕(kan)裡,共有860尊小佛,代表著法界十方諸國,中間是三尊大佛,正中是毗(pi)婆屍古佛,兩側分別是屍棄古佛和拘留孫古佛。他們比釋迦摩尼成佛早,因為沒有弘揚佛教所以稱為古佛。

這兩座塔是一個是清代本寺三十三世禪師如信法師(1720xx年)的靈骨塔,一個是1994年圓寂的尊賢法師的舍利塔。

七、財神廟

往上走就是財神廟,當年是耶律倍讀書的地方,稱紅雨山房。現在供奉的是關公、武財神也稱伽藍披薩。關公一生以俠義之心、剛正不阿、忠孝節義而著稱,他是一位普通的武將演化為神仙,是民俗信仰的主神。關公左側是關平,是關羽之子,右側是周倉,是關羽的掌刀部將。

八、觀音菩薩真身像

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左右,天剛下過下雨,有一位女遊客來到北普陀寺圓通寶殿西邊的涼亭裡尋找夢中的真佛,在去觀音菩薩請香的途中,驚訝地看到觀音古洞天空方向“老母盤坐於蓮花寶座的影像,身後似隨一位雲託而來的侍者”,所見的遊客都瞠目結舌,驚歎不已。

觀音古洞大石棚洞真佛現世,老母再次顯化,當時有一位遊客恰巧看到此景,便拿相機照了下來奉於寺中。

北普陀山景區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裡,再次感謝你們的光臨。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7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嫋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願各位朋友玩的開心!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8

親愛的各位遊客:

我們來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併成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擁有“海佛天國”“南海聖境”之稱。大家在遊覽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喲!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當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地問:“寺廟的大門關著,是怎麼回事呢?”這裡就有一個故事:乾隆皇帝裝作平民來普陀山遊玩,晚上想進普濟寺,要求把門的小和尚開啟門,小和尚拒絕,他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沒辦法,自豪從旁邊的側門進去。回宮以後,乾隆下了聖旨:從今以後,普濟寺的大門不能開啟。就持續到了現在,只有國家領導來才能開啟。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進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龍壁,九龍壁是用六七十塊優質青石組成的,是一個了不得的工藝。

各位遊客們,普陀山之旅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歡。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9

親愛的各位遊客:

我們來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併成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擁有“海佛天國”“南海聖境”之稱。大家在遊覽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喲!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當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地問:“寺廟的大門關著,是怎麼回事呢?”這裡就有一個故事:乾隆皇帝裝作平民來普陀山遊玩,晚上想進普濟寺,要求把門的小和尚開啟門,小和尚拒絕,他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沒辦法,自豪從旁邊的側門進去。回宮以後,乾隆下了聖旨:從今以後,普濟寺的大門不能開啟。就持續到了現在,只有國家領導來才能開啟。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進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龍壁,九龍壁是用六七十塊優質青石組成的,是一個了不得的工藝。

各位遊客們,普陀山之旅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歡。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0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普濟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

觀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把這裡定為專供觀音的寺院。後來這裡多次被毀,到了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監張千擴建寶陀觀音寺,並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院規模巨集大,一時甲於東南。康熙三十八年,賜額普濟群靈,到了雍正年間,基本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如今的普濟寺,共有十殿、十二樓、七堂、七軒等共231間。   普濟寺前有一個高約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門,柱上橫眉雕刻有精緻的雲綾和石葫蘆。坊內北側,樹有一塊石牌,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傳這是皇帝下達的聖旨,過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觀音菩薩的崇敬。

石牌坊後是一個約15畝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建於明朝。海印是指佛的智慧能像大海一樣,印現一切之法,而放生,則是與佛教的慈悲、不殺生等教義融合,進而發展成為的一種普遍的佛事活動。

海印池上有三座橋,走過中間的一座,您便可以來到御碑亭,它建於雍正年間,御碑的碑文上記載了普陀山的歷史,碑額上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可謂雙絕。當然,要是您感興趣的話,還可以到東面的觀自在菩薩牆看看,相傳觀音菩薩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腸外,還有廣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間萬物,所以有時被稱作觀世音,指她能聽到人民的疾苦聲音,有時又被稱為觀自在,是指她體察世間萬物的能力。

當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的問:寺廟的正門關著,怎麼進去呢?這裡還有一個故事。相傳乾隆皇帝夜遊普陀山竟然忘了回去,當他返回到普濟寺的時候寺院大門已經關了,他要求開門卻遭到了拒絕。把門的小和尚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沒有辦法只能從東山門進入寺內。乾隆回宮後對此極為惱怒,下了聖旨:從今以後,此門不能開。這也就延續到了現在,只有在國家元首、寺院菩薩開光或者方丈第一次進門時才能開啟,平時的遊客們就只能從旁邊的側門進入了。

經過供奉著彌勒佛的天王殿,我們便可來到普濟寺中供奉觀音菩薩的主殿--大圓通殿。殿堂面寬七間進六間,巨集大巍峨,可容數千人,有百人共進不覺寬,千人共登不覺擠的說法,於是也被稱為活大殿。走進大殿,可以看到正中供奉的一座毗盧觀音像,高約九米,頭戴毗盧天冠,天冠上有阿彌陀佛像,眉慈目善,慈祥含笑,身邊還站立著善財和龍女,神態天真活潑。

在中國 ,觀音菩薩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據佛經記載,遇到危難時只要唸誦其名號,菩薩就能聽到,並前往拯救解脫,所以叫做觀世音。唐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不一定知道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但卻很少有人不知道觀音菩薩,觀音實際上已成為民間佛教乃至整個民間宗教信仰的核心人物。

而我們眼前的這座觀音殿為什麼叫做圓通殿呢?其實啊,正是因為觀音只要聽到苦難的呼救聲,便能眼觀,表示耳根通,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於是圓通便成為了觀音的代名詞,其意是不偏倚,無阻礙,圓滿通達。

毗盧觀音兩旁還各塑有16尊不同服飾和形態的觀音菩薩,稱為觀音三十二應身,這些都是觀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的現身說法形象。三十二應身觀音只能以整體形式供奉,不能單獨出現,加上中間供奉的觀音佛身,這種塑法也正是觀音道場的獨特之處。

主殿兩邊還各有一個配殿,東配殿供奉文殊菩薩,西配殿供奉普賢菩薩,另外在法堂中還建有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

遊覽完普濟寺的大小殿堂,您還可以到位於其東南的多寶塔看看。多寶塔建於元朝,是由普陀山僧人從江 南帶回的太湖石堆砌而成,取《法華經》中的多寶佛塔之義定名。塔的外觀樸拙,穩重端莊,不像中國傳統的塔玲瓏小巧,每層塔的四面都雕有佛龕,裡邊供奉著全跏趺坐式佛像,屬於古代蒙古族統治者信仰的佛教密宗造型,極富元代風格。據考

察,這樣的塔在中國只有兩座,另一座在洛陽 龍門石窟 ,所以它也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多寶塔東面,就是普陀山著名的海濱浴場百步沙,這裡沙質純淨、灘形優美,浪花連綿不絕,時間充裕的話你不妨前去感受一番。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1

親愛的各位旅客:

我們來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併成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擁有"海佛天國""南海聖境"之稱。大家在遊覽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喲!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當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地問:"寺廟的大門關著,是怎麼回事呢?"這裡就有一個故事:乾隆皇帝裝作平民來普陀山遊玩,晚上想進普濟寺,要求把門的小和尚開啟門,小和尚拒絕,他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沒辦法,自豪從旁邊的側門進去。回宮以後,乾隆下了聖旨:從今以後,普濟寺的大門不能開啟。就持續到了現在,只有國家領導來才能開啟。

旅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進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龍壁,九龍壁是用六七十塊優質青石組成的,是一個了不得的工藝。

各位旅客,普陀山之旅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歡。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2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嫋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3

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aaaa級旅遊區,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普陀山。

我是這裡的導遊,我姓尤,大家叫我尤導。

下面聽我講解。

普陀山雄峙於寧波市杭州灣以東的煙波浩渺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三神”——神奇,神聖,神祕成為馳譽中外的遊聖地。

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

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祕之色彩。

普陀山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視窗。

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渡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製,民俗採風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區。

我的講解完了,接下來,我帶大家去參觀各個景點,我會一一介紹……謝謝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4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之稱。

相傳,唐鹹通四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泛舟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此地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佛選名山”——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的開始

後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餘人。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菸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聖、神祕的色彩。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銀濤金沙環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聖之旅了,請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 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於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光優美、古蹟眾多、環境怡人的小島,這裡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彙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佈,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餘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推普陀”贊之。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5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嫋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願各位朋友玩的開心!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好,歡迎您來到北普陀山風景區觀光遊覽。

北普陀山景區位於錦州城西北七公里處,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遊客喜愛的遼寧五十佳景區之一,史稱關外第一佛山,與南普陀山遙遙相望,是觀音菩薩在北方顯化的道場,佔地面積27.26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

據《中國佛教史》記載,錦州北普陀山在隋唐時,也就是公元620年稱laomu山,觀音洞稱為老母洞。遼太祖天顯二年(920年)大遼國太子耶律倍被他的弟弟耶律德光陷害,逃難來到這裡,被追兵用毒箭射傷,幸遇一位手持楊柳玉瓶的老婆婆搭救,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顯化的,她用山上的中草藥和靈湫泉水為他治療,治癒後耶律倍在這裡隱居到天顯五年(930年)離去。

天顯十四年(920年)遼太祖的皇后,追尋太子蹤跡來到這裡,發現太子已經離去,為了紀念太子,賞金千兩,重修古寺。當時在太后身邊有位大德高僧,名叫德韶,他奏請皇后說:“老母山形似南海普陀珞珈山,又是觀音菩薩顯化的道場,為和不叫北普陀山呢?”太后聽了大悅,立即傳旨,:“為與南普陀山區分,就叫北普陀山吧!”在這裡紅玉蒼煙、紫氣東來、怪石險峻、古木參天,便在此修行,從此北普陀山的香火日漸興旺。

一、圓通寶殿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圓通寶殿,中間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和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又是佛陀的十八位弟子,相傳十八羅漢最初是十八位惡人,是觀音菩薩降服了他們,並點化成羅漢,賜予他們不同的法器來拯救人類,普度眾生。

大家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共有四十二隻手,每隻手各有一眼,美眼有25種功能,除中間兩首合掌外,兩側各有二十隻手,稱為千手千眼。這尊觀音有三目,中間是天眼,能照見人世間的一切,代表著過去,現在和將來,牽手錶示護遍眾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可以息災、增益、孝榮、降福。

二、石棚鬆雪

我們走上石階看到的就是錦州八景之一的石棚鬆雪,這顆古鬆有500多年曆史了,這棵蒼勁挺拔,雄深蒼鬱的古鬆,它樹幹如鳳頭,樹冠為鳳尾,整體形狀看上去像一隻鳳凰棲落山崗,每逢雪後,銀妝素裹,景色十分壯觀。

這石壁上供奉的是彌勒佛,又叫大肚佛、布袋和尚。它教育我們做人謠心胸寬廣,正所謂“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下面“金光普照”四個大字,是乾隆歲次辛亥暑月所題,但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破壞,當時有識之士把破壞後的碎片儲存起來的,我們才能看到恢復後的乾隆真跡。而下面這首詩是同治年間知州李逢源作。

三、觀音古洞

接下來我們參觀有1400多年曆史、北普陀山靈氣所在的觀音古洞。據考證,當年大遼國的太子耶律倍逃難至此,就是在這個洞隱居到天顯五年離去的。這裡供奉是正觀音,又稱聖觀音,是觀音各種寶像的總代表,無論是千手觀音、滴水觀音、waibo老母皆是他的化身。

他左右兩側是善才和龍女,這個古瓶和蓮花臺下面的座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間留下的,後經我們彩繪儲存完整。左側是地藏王菩薩,菩薩在佛祖面前發下大巨集願:“地獄不空,絕不成佛”,他用智慧之光,普照眾生。

四、大士閣

這裡是大士閣,供奉的是佛教三大菩薩。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顯化的道場,文殊號稱智慧第一,是眾菩薩之首,又叫法王子,他身騎獅子象徵著智慧威猛,又稱大智菩薩,如果家中有孩子求學一定要拜拜文殊菩薩。

中間的觀音菩薩,就是觀世音的簡稱,因唐太宗李世民忌諱“世”,故簡稱觀音。觀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求苦救難,所以人稱大悲菩薩,他身騎麒麟,是民間的吉祥物,帶給人民吉祥如意。

普賢菩薩顯化道場是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是將佛門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可謂功德無量。普賢菩薩為釋迦摩尼的右肋骨,佛教說他專管“禮德”表“大行”,所以他的尊號是“大行菩薩”,他是真理的化身,手持如意棒,身騎六牙大象,是佛界的吉祥物。

三位菩薩告訴我們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絕不能感情用事,理智要落實在行動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古人云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大家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五、大石棚洞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石棚洞,這個大洞是雨水衝擊天然形成的,可以說在全國也是風景奇觀。

這裡供奉的是木質觀音像,他手持玉瓶,雙目微閉,有一種慈祥之感。他左側站立的是善財童子,他出生時,各種珍寶從屋內地下忽然湧出,所以起名為善財。善財出生時,雖然有財寶白白送來,但他天生不愛財,認為萬物皆空,發誓要修成正果。

善財首先向文殊菩薩請教,又參拜了53位老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感動了普賢菩薩實現了願望修成正果。而他的第27位老師就是觀音菩薩,善財到普陀山求教途中遇見大海擋住去路,觀音化作海上船工考其誠意,善財經受住了考驗,於是觀音助他過海,他修成正果後,成了觀音的左協侍。

大家穿過長廊就能看到一塊“得天獨厚”的碑,寫於公元1777年,是嘉慶皇帝的老師王爾烈所寫。當時王爾烈去朝陽拜訪同窗好友,在回來的路上經過北普陀山時,見這裡景色壯觀,是個靈秀之地,因此有感而發寫下“得天獨厚”四個大字,稱為稀世珍寶。

六、萬佛堂

這裡採用的是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築模式,四周的木質佛龕(kan)裡,共有860尊小佛,代表著法界十方諸國,中間是三尊大佛,正中是毗(pi)婆屍古佛,兩側分別是屍棄古佛和拘留孫古佛。他們比釋迦摩尼成佛早,因為沒有弘揚佛教所以稱為古佛。

這兩座塔是一個是清代本寺三十三世禪師如信法師(1720年)的靈骨塔,一個是1994年圓寂的尊賢法師的舍利塔。

七、財神廟

往上走就是財神廟,當年是耶律倍讀書的地方,稱紅雨山房。現在供奉的是關公、武財神也稱伽藍披薩。關公一生以俠義之心、剛正不阿、忠孝節義而著稱,他是一位普通的武將演化為神仙,是民俗信仰的主神。關公左側是關平,是關羽之子,右側是周倉,是關羽的掌刀部將。

八、觀音菩薩真身像

20--年7月2日下午1點左右,天剛下過下雨,有一位女遊客來到北普陀寺圓通寶殿西邊的涼亭裡尋找夢中的真佛,在去觀音菩薩請香的途中,驚訝地看到觀音古洞天空方向“老母盤坐於蓮花寶座的影像,身後似隨一位雲託而來的侍者”,所見的遊客都瞠目結舌,驚歎不已。

觀音古洞大石棚洞真佛現世,老母再次顯化,當時有一位遊客恰巧看到此景,便拿相機照了下來奉於寺中。

北普陀山景區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裡,再次感謝你們的光臨。

遼寧北普陀山導遊詞 篇17

各位朋友好,歡迎您來到北普陀山風景區觀光遊覽。

北普陀山景區位於錦州城西北七公里處,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遊客喜愛的遼寧五十佳景區之一,史稱關外第一佛山,與南普陀山遙遙相望,是觀音菩薩在北方顯化的道場,佔地面積27.26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

據《中國佛教史》記載,錦州北普陀山在隋唐時,也就是公元620xx年稱老母山,觀音洞稱為老母洞。遼太祖天顯二年(920xx年)大遼國太子耶律倍被他的弟弟耶律德光陷害,逃難來到這裡,被追兵用毒箭射傷落馬,幸遇一位手持楊柳玉瓶的老婆婆搭救,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顯化的,她用山上的中草藥和靈湫泉水為他治療,治癒後耶律倍在這裡隱居到天顯五年(930年)離去。

天顯十四年(920xx年)遼太祖的皇后,追尋太子蹤跡來到這裡,發現太子已經離去,為了紀念太子,賞金千兩,重修古寺。當時在太后身邊有位大德高僧,名叫德韶,他奏請皇后說:“老母山形似南海普陀珞珈山,又是觀音菩薩顯化的道場,為和不叫北普陀山呢?”太后聽了大悅,立即傳旨,:“為與南普陀山區分,就叫北普陀山吧!”在這裡紅玉蒼煙、紫氣東來、怪石險峻、古木參天,便在此修行,從此北普陀山的香火日漸興旺。

一、圓通寶殿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圓通寶殿,中間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和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又是佛陀的十八位弟子,相傳十八羅漢最初是十八位惡人,是觀音菩薩降服了他們,並點化成羅漢,賜予他們不同的法器來拯救人類,普度眾生。

大家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共有四十二隻手,每隻手各有一眼,美眼有25種功能,除中間兩首合掌外,兩側各有二十隻手,稱為千手千眼。這尊觀音有三目,中間是天眼,能照見人世間的一切,代表著過去,現在和將來,牽手錶示護遍眾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可以息災、增益、孝榮、降福。

二、石棚鬆雪

我們走上石階看到的就是錦州八景之一的石棚鬆雪,這顆古鬆有500多年曆史了,這棵蒼勁挺拔,雄深蒼鬱的古鬆,它樹幹如鳳頭,樹冠為鳳尾,整體形狀看上去像一隻鳳凰棲落山崗,每逢雪後,銀妝素裹,景色十分壯觀。

這石壁上供奉的是彌勒佛,又叫大肚佛、布袋和尚。它教育我們做人謠心胸寬廣,正所謂“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下面“金光普照”四個大字,是乾隆歲次辛亥暑月所題,但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破壞,當時有識之士把破壞後的碎片儲存起來的,我們才能看到恢復後的乾隆真跡。而下面這首詩是同治年間知州李逢源作。

三、觀音古洞

接下來我們參觀有1400多年曆史、北普陀山靈氣所在的觀音古洞。據考證,當年大遼國的太子耶律倍逃難至此,就是在這個洞隱居到天顯五年離去的。這裡供奉是正觀音,又稱聖觀音,是觀音各種寶像的總代表,無論是千手觀音、滴水觀音、歪脖老母皆是他的化身。

他左右兩側是善才和龍女,這個古瓶和蓮花臺下面的座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間留下的,後經我們彩繪儲存完整。左側是地藏王菩薩,菩薩在佛祖面前發下大巨集願:“地獄不空,絕不成佛”,他用智慧之光,普照眾生。

四、大士閣

這裡是大士閣,供奉的是佛教三大菩薩。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顯化的道場,文殊號稱智慧第一,是眾菩薩之首,又叫法王子,他身騎獅子象徵著智慧威猛,又稱大智菩薩,如果家中有孩子求學一定要拜拜文殊菩薩。

中間的觀音菩薩,就是觀世音的簡稱,因唐太宗李世民忌諱“世”,故簡稱觀音。觀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求苦救難,所以人稱大悲菩薩,他身騎麒麟,是民間的吉祥物,帶給人民吉祥如意。

普賢菩薩顯化道場是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是將佛門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可謂功德無量。普賢菩薩為釋迦摩尼的右肋骨,佛教說他專管“禮德”表“大行”,所以他的尊號是“大行菩薩”,他是真理的化身,手持如意棒,身騎六牙大象,是佛界的吉祥物。

三位菩薩告訴我們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絕不能感情用事,理智要落實在行動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古人云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大家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五、大石棚洞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石棚洞,這個大洞是雨水衝擊天然形成的,可以說在全國也是風景奇觀。

這裡供奉的是木質觀音像,他手持玉瓶,雙目微閉,有一種慈祥之感。他左側站立的是善財童子,他出生時,各種珍寶從屋內地下忽然湧出,所以起名為善財。善財出生時,雖然有財寶白白送來,但他天生不愛財,認為萬物皆空,發誓要修成正果。

善財首先向文殊菩薩請教,又參拜了53位老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感動了普賢菩薩實現了願望修成正果。而他的第27位老師就是觀音菩薩,善財到普陀山求教途中遇見大海擋住去路,觀音化作海上船工考其誠意,善財經受住了考驗,於是觀音助他過海,他修成正果後,成了觀音的左協侍。

大家穿過長廊就能看到一塊“得天獨厚”的碑,寫於公元1777年,是嘉慶皇帝的老師王爾烈所寫。當時王爾烈去朝陽拜訪同窗好友,在回來的路上經過北普陀山時,見這裡景色壯觀,是個靈秀之地,因此有感而發寫下“得天獨厚”四個大字,稱為稀世珍寶。

六、萬佛堂

這裡採用的是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築模式,四周的木質佛龕(kan)裡,共有860尊小佛,代表著法界十方諸國,中間是三尊大佛,正中是毗(pi)婆屍古佛,兩側分別是屍棄古佛和拘留孫古佛。他們比釋迦摩尼成佛早,因為沒有弘揚佛教所以稱為古佛。

這兩座塔是一個是清代本寺三十三世禪師如信法師(1720xx年)的靈骨塔,一個是1994年圓寂的尊賢法師的舍利塔。

七、財神廟

往上走就是財神廟,當年是耶律倍讀書的地方,稱紅雨山房。現在供奉的是關公、武財神也稱伽藍披薩。關公一生以俠義之心、剛正不阿、忠孝節義而著稱,他是一位普通的武將演化為神仙,是民俗信仰的主神。關公左側是關平,是關羽之子,右側是周倉,是關羽的掌刀部將。

八、觀音菩薩真身像

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左右,天剛下過下雨,有一位女遊客來到北普陀寺圓通寶殿西邊的涼亭裡尋找夢中的真佛,在去觀音菩薩請香的途中,驚訝地看到觀音古洞天空方向“老母盤坐於蓮花寶座的影像,身後似隨一位雲託而來的侍者”,所見的遊客都瞠目結舌,驚歎不已。

觀音古洞大石棚洞真佛現世,老母再次顯化,當時有一位遊客恰巧看到此景,便拿相機照了下來奉於寺中。

北普陀山景區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裡,再次感謝你們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