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精選12篇)

欄目: 浙江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3.16K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aaaa級旅遊區,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普陀山。我是這裡的導遊,我姓尤,大家叫我尤導。下面聽我講解。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精選12篇)

普陀山雄峙於寧波市杭州灣以東的煙波浩渺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三神”——神奇,神聖,神祕成為馳譽中外的遊聖地。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祕之色彩。普陀山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視窗。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渡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製,民俗採風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區。我的講解完了,接下來,我帶大家去參觀各個景點,我會一一介紹……謝謝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2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之稱。

相傳,唐鹹通四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泛舟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此地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佛選名山”——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的開始

後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餘人。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菸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聖、神祕的色彩。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銀濤金沙環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聖之旅了,現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遊覽攻略,以及景點導遊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 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於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光優美、古蹟眾多、環境怡人的小島,這裡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彙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佈,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餘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推普陀”贊之。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3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嫋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願各位朋友玩的開心!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的普陀山了。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唐太宗年間,有印度僧人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現身。唐鹹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蓮花洋時,因為風浪所阻,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於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觀音院",成為普陀佛教開山之起始。宋元兩代,普陀山佛教發展很快。公元967,趙匡胤派太監王貴來普陀山進香,並賜錦幡,首次開創朝廷到普陀進香。公元1080,朝廷賜予銀兩建寶陀觀音寺(即今前寺)。當時,日韓等國來華經商、朝貢者,也開始慕名登山禮佛,普陀山漸有名氣。公元1131年,寶陀觀音寺住持真歇禪師奏請朝廷的允許,易律為禪,山上700多漁戶全部遷出,普陀山於是變成了佛教淨土。公元1214,朝廷賜錢修建圓通殿,並指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的道場。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六月,敕封寶陀觀音寺住持一山為妙慈弘濟大師,帶著國書到日本去弘揚佛教,與日本通好,從此,普陀山知名度日益遠播。清朝康熙皇帝賜“普濟群靈”額於前寺和“天花法雨”額於後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各由此而得。清末至抗日戰爭前夕,是普陀山佛教發展史上的全盛時期。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菸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聖、神祕的色彩。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銀濤金沙環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聖之旅了,現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遊覽攻略,以及景點導遊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我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5

慧濟寺俗稱佛頂山寺,初建於明代,全寺佔地20畝,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坐落於普陀山佛頂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國"享譽海內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該寺因山制宜,佈局包括天王殿後,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條平行線上,與左右廂房相擁,頗有浙東園林建築風格,為其他禪林所少見。

慧濟寺位於普陀山佛頂山上,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圓慧初創。清光緒三十三年(1920xx年)僧人德化請得《大藏經》。慧濟寺位於普陀山佛頂山上,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

俗稱佛頂山寺,初建於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庵為寺。光緒時又大加建,並經朝廷批准請得 藏經及儀仗,欽賜景藍龍缽、御製玉印等。從此,一切規制與普濟、法雨鼎峙。全寺建築別具一格,依山就勢,橫向排列,殿堂寬敞壯麗,整座寺院深藏於森林之中,以幽靜稱絕。大雄寶殿蓋彩色琉璃瓦,陽光之下光芒四射,形成"佛光普照"奇景,煞是壯觀。

全寺佔地20畝,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天王殿傍山而建,與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兩邊由阿難與迦葉侍之,大殿兩廂各有10尊塑像,是傳說中的"二十諸天",後兩側供奉千手觀音木雕像。寺內還儲存有御印三枚,分別為明萬曆年間銅印,清乾隆六年(1795)金印,嘉慶元年(1796)玉印。普陀山以"海天佛國"享譽海內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6

法雨禪寺又稱後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距普濟寺2.8公里,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佔地33408平方米,現存殿宇294間,依山取勢,分列六層臺基上。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觀音殿又稱九龍殿,九龍雕刻十分精緻生動,九龍殿內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整座寺廟巨集大高遠,氣象超凡;不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贊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海禪寺”。後毀於戰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歷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因改今名。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20_年05月25日,法雨寺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法雨寺又叫“石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院。始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初名“海潮寺”。萬曆三十四年(1601),改名為護國鎮海禪寺,後毀於火。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大殿,並賜匾額“天花法雨”,於是改為“法雨禪寺”,後經歷年擴建,法雨寺逐漸成為普陀第二大寺。

法雨寺佔地9000平方米,共有殿堂294間,分列在六層臺基上,從天王殿、玉佛殿、九龍殿、御碑殿、大雄寶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法雨寺中的玉佛殿面寬三間,外加圍欄,黃琉璃頂。現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從北京雍和宮移來的,原來供奉的是普陀山僧人慧根從緬甸請得的玉製釋迦牟尼佛像,像高2米,雕刻精細,後被毀。

方丈院中間七間為印光法師紀念堂。印光法師俗名趙紹嚴,陝西人,光緒十九年(1893),印光到普陀山,在法雨寺研究佛經,長達十餘年,著述甚豐,在他的影響下,數百人皈依佛教,1941年圓寂。他是公認的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7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餘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雲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嫋渺,祥雲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雲十六州的“石堂鬆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於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聖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鬆雪。四時景緻,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雲、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願各位朋友玩的開心!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8

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觀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道場之一。

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唐以後,歷代帝王多次賜金擴建普陀山寺院,倡導觀音文化。

公元967年,宋太祖趙匡胤首次欽派人到普陀山貢香幡,開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賜匾“寶陀觀音寺”。

公元1220xx年,宋寧宗趙擴又賜匾額“圓通寶殿”,欽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菩薩的地方。並根據佛經“補怛洛迦”,更山名為普陀洛迦山,也稱為補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為中國四大菩薩道場之一。

有緣者如果有旅遊的機會,可以去參拜觀音菩薩。

如果你想去普陀山,看了這個導遊解說詞之後,就會有基本的瞭解。緣為有緣人!下面內容是小編特別去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作用,

普陀山基本介紹:

1、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

2、唐鹹通年間,日本僧人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蓮花洋時,因為風浪所阻,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於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觀音院",成為普陀佛教開山之起始。後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餘人。

3、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菸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聖、神祕的色彩。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4、有人曾經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銀濤金沙環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5、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

6、普陀山的標誌南海觀音大銅像、紫竹林,還有以自然景觀和寺廟相結合的西天景區。每到夏日來臨,來普避暑的遊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一個海濱浴場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聖之旅了,現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遊覽攻略,以及景點導遊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9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面積12.9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20xx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祕,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常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從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煉丹遺蹟隨處可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蹟始著。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菸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時有天象顯祥,信眾求拜,靈驗屢現 。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亙、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巖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不少名勝古蹟,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

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普陀山的標誌南海觀音大銅像、紫竹林,還有以自然景觀和寺廟相結合的西天景區。每到夏日來臨,來普避暑的遊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一個海濱浴場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10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之稱。

相傳,唐鹹通四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泛舟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此地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佛選名山”——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的開始

後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餘人。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菸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聖、神祕的色彩。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淨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銀濤金沙環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及優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聖之旅了,現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遊覽攻略,以及景點導遊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 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於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光優美、古蹟眾多、環境怡人的小島,這裡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彙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佈,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餘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推普陀”贊之。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11

親愛的各位遊客:

我們來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併成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於浙江省東部,擁有“海佛天國”“南海聖境”之稱。大家在遊覽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喲!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當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地問:“寺廟的大門關著,是怎麼回事呢?”這裡就有一個故事:乾隆皇帝裝作平民來普陀山遊玩,晚上想進普濟寺,要求把門的小和尚開啟門,小和尚拒絕,他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沒辦法,自豪從旁邊的側門進去。回宮以後,乾隆下了聖旨:從今以後,普濟寺的大門不能開啟。就持續到了現在,只有國家領導來才能開啟。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進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龍壁,九龍壁是用六七十塊優質青石組成的,是一個了不得的工藝。

各位遊客們,普陀山之旅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歡。

普陀山旅遊導遊詞 篇12

普陀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了。每逢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菸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巖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普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臺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著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連,顯得更加秀麗雄偉。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普陀山普陀山位於舟山群島東部海域,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於舟山市。浙江沿海漁民早就來此捕魚,最早寺廟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鍔主持其事。現有普濟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66種百年以上的樹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還有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亙、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巖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等。大多名勝古蹟,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它們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