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天遊峰景區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4.87K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來到武夷山!

天遊峰景區導遊詞

武夷山風景區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面積約70平方公里,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傳說唐堯時代的長壽老翁彭祖在這裡開山治水,彭祖成仙昇天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不忘彭祖重託,繼續帶領百姓墾田種植,把這裡的山山水水裝點成人間仙境,百姓們從此過上了幸福安寧的日子。人們為紀念這一對有功的兄弟,稱這裡為“武夷山”。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於東南”之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我國同類地貌中山體最奇、山水結合最完美、景觀最集中的自然風景區。風光旖旎的武夷山自古以來就聞名遐邇,漢武帝曾派遣使者到武夷山祭祀武夷君,唐玄宗冊封武夷山為“名山大川”;五代時,武夷山被列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升真元化之天”。歷代仕宦名流紛至沓來,最著名的有唐宋的李商隱、蘇軾、辛棄疾、陸游、范仲淹、李剛、朱熹,明代的徐霞客,清代的李光地、袁枚等等。他們或讚美武夷,感悟人生,留下武夷華章;或駐足講學,著書立說,引領思想潮流,為武夷山增光添彩。近代以來更是名家薈萃、絡繹不絕,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把武夷山比作“東方瑞士”;郭沫若先生1962年來到武夷山,觸景生情,寫下《遊武夷泛舟九曲》詩一首,詩云:“九曲清溪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

今天,作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的武夷山,迎來了四面八方的遊人,人們在此驚歎,驚歎大自然的造化神奇;在此回味,回味歷史文化的無窮魅力。親愛的朋友,今天您來到的是武夷山勝景之一的天遊峰景區,讓我們一同走進神奇的武夷山,一同去領略中華大地上這顆璀璨的明珠吧!

御茶園

親愛的朋友,過了停車場,請您留意左前方的一處遺址,這就是元、明兩朝官府督制貢茶的御茶園,距今約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元世祖至元年間,浙江行省平章高興路過武夷山,品過當時叫“石乳”的巖茶之後,頓覺清香甘美,純正無比,高興當即改變行程,僱請山人採集數斤,交人焙制後貢獻朝廷,深得皇室讚賞。元大德年間,高興的兒子久住任邵武路總管,就近到武夷山督制貢茶。大德六年(即132019年),朝廷下旨命久住在武夷山設立皇家焙茶局,專門為皇室培植茶樹、焙制貢茶,地點就在我們現在看到的“御茶園”遺址。

當年的“御茶園”完全按照皇家貢品製作場地的模式設計和構建,主要的建築有仁鳳門、拜發堂、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還有通仙井、喊山臺等,“御茶園”的巍峨華麗,可想而知。每年驚蟄,歷任崇安縣令都要到“喊山臺”上祭拜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巖茶豐收。據說有位縣令忘記了祭拜山神的時刻,被皇帝降罪,稀裡糊塗地丟掉了前程,足見當年朝廷對武夷巖茶的重視。

武夷巖茶成為元、明兩代的貢品,前後經歷二百五十餘年。為什麼皇室會長期對武夷巖茶情有獨鍾呢?原來武夷巖茶確實有它的獨特之處:這裡巖峰聳立,土質疏鬆;夏無酷熱,冬無嚴寒,樹木四季常綠;雲霧繚繞,雨量充沛,雨水順著巖體緩緩流過,攜帶著豐富的礦物質,長期滋潤著這裡的茶樹,經過茶農精心製作的武夷巖茶因此也就散發出濃濃的香味。遠道而來的朋友,到了武夷山,可別忘了品嚐一下這當年就美其名曰“石乳”的貢茶呵。

武夷巖茶成為元、明兩代皇室的貢茶,代表著武夷巖茶的鼎盛與輝煌,也帶動了武夷山茶業經濟的繁榮。清末民初的時候,武夷巖茶已經遠銷東南亞和歐洲,名揚天下了。現在您看到的是改革開放以後在原址上修復的御茶園,雖然沒有昔日的華麗和神聖,卻為遊人提供了品嚐當年貢茶的絕好去處,茶園裡還表演宮廷歌舞,並以編鐘、古箏等傳統樂器伴奏。客人們一邊品嚐上等的武夷巖茶,一邊體味優雅的皇家場景,或許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

五曲大橋、更衣臺

親愛的朋友,前方您要經過的是五曲大橋,也叫“通天橋”。所謂通天橋就是通往仙境的橋,也就是說我們正從凡間步入仙境。

朋友,經過五曲大橋的時候,您不妨站在橋邊稍作停留,上可領略洞天福地,下可俯瞰流魚竹筏,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好機會。您瞧,清澈見底的九曲溪裡,一群群魚兒與遊人款款相戲,怡然自得,這是一幅多麼和諧、美妙的圖畫啊!據當地人稱,這是一種叫做“紅眼睛”的魚,它眼睛明亮,通體透紅,魚鱗在陽光的照耀下呈五顏六色,喜歡在白天成群結隊地覓食、遊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紅眼睛”是武夷山特有的野生魚類,這不僅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武夷山人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結果。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共同熱愛生命、關愛自然吧,正是因為有了自然的美,我們的生活才充滿生機,豐富而多彩。

在大橋的左邊,有座臨溪而立、山體呈半圓形的山峰,此峰名為“更衣臺”,峰腰刻有“更衣臺”、“玉皇大天尊”等摩崖石刻。據說古人慾成仙者,先在浙江的天台山註名,接著在武夷山的“換骨巖”換骨成仙,然後來到這“更衣臺”上,脫下俗裝,穿上飄逸的仙服,從旁邊的天柱峰頂昇天成仙。“玉皇大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而此處正好位於九曲溪的第五曲,有人說它暗示著道教最高尊神位居“xx之尊”的含義,不知這究竟是一種巧合,還是仙家的刻意安排?

您沿著大橋的方向往上看,會發現右前方的懸崖上有一天然巖洞,洞內有一個白色小神龕,裡面供奉著明朝著名道士劉端陽的遺蛻,神龕的匾額上刻有“南溟靖”三字,“南溟”意即此處為雲霧溟濛的南海仙境,“靖”曾經是道教一支天師道祭神使用的場所。但人們往往俗稱這裡為“狐狸洞”,這是因為傳說理學家朱熹在隱屏峰下建立武夷書院、授徒講學時,有一千年狐仙仰慕其名,化為村姑到精舍求學,後因五曲的龜精從中作梗,狐仙含恨而逝,朱熹葬狐仙於洞中,於是,人們便稱這裡為“狐狸洞”。

神話傳說當然無從考證了,不過,請您左邊的路口繼續前行數十米,在朱熹講學的“武夷書院”裡,我們也許依稀可尋當年理學大師講學的勝景。

朋友,前方還有一段路程,不妨讓我們繼續瞭解一下武夷山吧。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武夷山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裡不僅有“一種已消失的文明的見證”,而且是“具有特殊普遍意義的傳統思想發源地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武夷山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留下神奇的“船棺”、“虹橋板”等文化遺存,武夷山“漢代閩越王城遺址”集中反映了古越先民的文化成就。漢魏以來,武夷山逐漸成為文化名山,成為是道教、儒學的聖地,在中國名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這裡曾是“一代詞宗”柳永的故鄉,道教名流呂洞賓、白玉蟾曾先後修煉於此,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在這裡“琴書四十年”,更是把武夷山推到“閩邦鄒魯,道南理窟”的文化巔峰,正如復旦大學教授蔡尚思所謂:“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天柱峰

朋友,走過五曲大橋,請您注意在我們左邊有兩座比肩駢立的兩座山峰,左邊的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更衣臺”,右邊的就是仙人“更衣”之後由此昇天的“天柱峰”。您瞧,更衣臺與天柱峰上分下連、渾然一體,尤其是天柱峰卓然挺立,氣勢奪人,宋代名相李綱到此曾寫詩讚嘆天柱峰道:“俯臨萬壑林芿秀,高壓群山氣象雄”。天柱峰又名“酒罈峰”,傳說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李鐵柺拿出一罈從武夷山帶去的農家米酒大喝起來,不料濃郁的酒香四處飄逸,眾仙們便紛紛搶喝他的米酒,眼看就要被搶光了,情急之下,李鐵柺舉起柺杖向酒罈擊去,酒罈便倒落在“更衣臺”旁的九曲溪邊。您瞧,天柱峰不僅形狀像倒立的酒罈,連半腰還有杖擊的痕跡呢。雖然這天柱峰傲然挺立,我們凡人仍然無路可登,不過,想必美酒都灑在九曲溪中,卻是可以品嚐的呵。

朋友,前方的岔路口沿臺階而上就到“武夷書院”了。

武夷書院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來到“武夷書院”遺址。書院原名“武夷精舍”,它的主人是南宋理學家朱熹。朱熹,生於1130年,卒於122019年,字元晦,晚號晦翁,別稱紫陽,祖籍江西婺源。幼年從學於其父朱鬆,紹興十三年,朱鬆病逝,十四歲的朱熹遵從父命到崇安五夫裡投靠父親生前好友劉子羽,遂定居武夷山,並從學於劉勉之、劉子翬、胡憲等宿儒名士。朱熹十九歲時考中進士,三年後被朝廷授為迪功郎,任泉州同安主薄,從此開始官宦生涯,但他一生宦途坎坷,仕宦七年,立朝僅四十六天,任“祠官”達二十三年。

朱熹一生與武夷山結下不解之緣,他在武夷山“琴書四十餘年”,可以說武夷山是朱熹理學思想形成和成熟的地方。南宋淳熙十年(即公元1183年),朱熹辭官歸來後,在這裡親自籌劃、負責營建“武夷精舍”,授徒講學,著書立說。現在您看到的前方的“武夷書院”就是在“武夷靖舍”原址基礎上修復的。

隨著朱子理學影響的不斷擴大和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武夷精舍”倍受歷代統治者的關注。南宋末期,擴建後的“武夷精舍”改名為“紫陽書院”,由官府撥給公田以供養學者,並設定“山長”這個教職來主持教事。元初,又改“山長”為“教授”,元末,“武夷精舍”不幸毀於戰亂。到明正統十三年,朱熹後人出資重建“武夷精舍”,改稱“朱文公祠”,祭祀朱熹。明正德十三年,明政府重新修葺,並樹立牌坊,匾上鐫刻“武夷書院”。清康熙年間,再度大興土木加以修葺,康熙皇帝賜予書院“學達性天”四字,以表彰朱熹和他的書院對理學的貢獻,“學達性天”這四個字現在就懸掛在大堂正門的上方。今天殘留的書院遺址是清康熙五十六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捐俸倡修”的,距今有二百多年曆史。

朱熹堂內

朋友,現在您看到的是2019年在原址基礎上修復的武夷書院大堂,內分四個展廳,是仿宋建築。展廳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布館,通過電腦多媒體有聲有色地介紹全館佈局及朱熹的生平事蹟,清晰地再現南宋時期的朱熹生活和他在這裡的教學情景以及理學文化在武夷山發展的歷程。

左邊第一展廳裡主要介紹朱熹本人以及他的同仁、門人和後人在武夷書院的學術活動。朱熹一生著作等身,他最主要的理學代表作《四書集註》就是在這裡完成,因此可以說這裡是朱熹理學思想成熟的地方。

豎立在大堂的中央是一塊複製的“劉公神道碑”,是朱熹為其義父劉子羽撰寫的。碑文尚存3700多字,詳細記述了劉子羽抗金活動及其生平事蹟,是現存朱熹撰寫的最完整、字數最多的碑刻。此碑原物曾立於五夫裡劉子羽墓前,現存放在武夷宮朱熹紀念館內。

在展廳的另一側,我們還可以看到朱熹一生所建立和修復的書院模型圖,全國著名的書院幾乎都與朱熹有關。他曾經主持修復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等,“武夷精舍”是朱熹親自建立的第三個書院,他在這裡講學8年之久。期間,四方學者不遠千里,雲集武夷,當時的知名學者蔡元定、蔡沈、詹體仁等都曾就學於此。可見朱熹不僅重視理論建立,也非常重視教學實踐活動,他的這些成就在中國思想和教育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您往兩側看,還可以看到兩邊各有一睹斷牆,那就是“武夷書院”的遺址。朋友,滄海桑田,歲月聚散,中華文化在這裡瀰漫過,就像潮水過後沙灘上留下了卵石貝殼,歷史在這裡只留下了斷壁殘巖。觸景生情、睹物思人,當年的書院雖然只剩下眼前這兩堵斷牆,可在這裡產生、發展的理學思想卻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澤被四方,源遠流長。

天遊檢票口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來到武夷山第一勝地——天遊峰景區!

天遊峰景區是武夷山山與水、自然與文化結合最完美的景區,位於整個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面積約4平方公里,主要景點包括御茶園、天柱峰、雲窩、隱屏峰、晒布巖、水月亭、茶洞、天遊峰、一覽亭、天遊觀等。

景區主峰——天遊峰是武夷三十六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雄偉山峰,以其秀美的景觀聞名於世,每當雨後乍晴或晨曦初露之時,登天遊之巔,望武夷群峰只露峰尖,似座座仙島在雲海中飄動,遊人彷彿置身於天宮一般,故名“天遊峰”。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登上此峰感慨到:“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其實,天遊峰除了迷人的自然風韻之外,它還是一道難得的文化景觀,這裡有茶園,有書院,還有摩崖石刻,體現著武夷山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完美結合。

武夷山有句俗話:“不登天遊,等於白遊”。天遊峰究竟有多美?不妨就讓我們開始快樂的“天上一遊”吧!

老虎洞

親愛的朋友,武夷山曾被譽為“洞天仙府”,成為道家修身練道的仙境,據記載武夷山共有四十六幽洞。幽洞是武夷山“丹霞地貌”的特徵之一,是喜瑪拉雅造山運動之後,岩石崩塌、堆積的產物。您即將經過的是這類巖洞比較集中的地段。現在您面前的就是武夷山著名的“老虎洞”。這是一處由崩塌岩石堆積而成、層面敞闊的大型洞穴,形似虎頭張口,洞內寬敞明亮,前後相通,可容納一百多人,洞內夏涼冬暖,舒適宜人,是遊人休憩的佳處。沿洞內有崎嶇小路也可通往雲窩。

重洗仙顏

朋友,您沿著老虎洞口的石路前行,迎面有一塊巨石斜立如屏,石壁上有兩方摩崖石刻。一方題刻“雲路”二字,提醒您這是通往“雲窩”的小路。另一方石刻是明末學者方孔昭所題的“重洗仙顏”。方孔昭為明代理學家,字潛夫,安徽桐城人,明朝滅亡後歸隱故鄉。方孔昭尊儒貶佛、道,他來到武夷山遊歷天遊峰的時候,發現這裡儒、佛、道三教同山,主次難分。因此將“重洗仙顏”勒於雲窩入口處,希望以儒學來“重洗”人們思想中儒、佛、道混雜的現象,可謂寓意深刻。

您沿雲路前行,過了眼前的一道石門,就進入“雲窩”了。

雲窩

在高聳的接筍峰西壁巖下,隱藏著因巖峰崩塌而形成的大小巖洞10餘個,這些巖洞背巖臨溪,形態各異。每當冬春時節,常有一縷縷淡淡的雲煙從洞中逸出,在岩石之間輕輕飄蕩,時而聚集一團,時而又飄散開來,舒展自如,變幻莫測。因此,人們稱這一帶為“雲窩”,有詩云:“雲兒也似有心霧,自取幽奇來做窩”。雲窩的造景,就像一臺精彩好戲的開場,為遊人的天遊之旅增添了一層神奇的色彩。

雲窩一帶風景迤邐,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名宦隱士潛居養心的地方。這裡曾先後出現過很多學館、道院和亭臺樓閣等建築。

據《武夷山志》記載,明萬曆年間,隱居於此的兵部右侍郎陳省曾在“雲窩”一帶興建“幼溪草廬”。陳省,字孔震,號幼溪,福建長樂人,嘉靖三十八年進士。陳省為官正直清廉,頗有政績,曾任山西道御史,後巡按山海關、湖廣等地,官至兵部右侍郎。首輔張居正曾將陳省比作嘉靖朝的軍事家、兵部尚書“毛伯溫”竭力向萬曆皇帝推薦。萬曆十年,首輔張居正死後,反張勢力得勢,陳省的政敵趁機彈劾他為張居正所用,於是,陳省憤而辭官,解甲歸田。萬曆十一年,即1583年,解甲歸鄉的陳省來到武夷山,難捨武夷美景,於是在這裡修建“幼溪草廬”,並在此隱居十三年之久。據記載,當年陳省所建的“幼溪草廬”,亭臺樓閣有十六處之多,可惜這些建築早已廢棄,只在岩石間留下些許的遺址和摩崖石刻,還能讓人依稀體會這裡曾發生的歷史,體會風景迤邐的“雲窩”裡濃厚的文化氣息。陳省在“雲窩”里長期隱居,已經與這裡的“雲”結下深厚的感情,擅長書法的陳省在這裡留下了以眾多“雲”為題的石刻,有“雲窩”、“雲崖”、“雲路”、“雲關”、“留雲”、“臥 雲”、“白雲深處”、“棲雲閣”等等。看來,“雲兒”也是這裡的主人,這裡就是“雲”的家。

近年來,武夷山景區管理委員會在原來“幼溪草廬”的舊址上,重建了水月亭、石沼青蓮亭、望仙亭、仙弈亭等大小十多個竹、木和水泥結構的仿古建築。這些亭子有的掩映於竹林之中,有的依偎在九曲溪畔,有的壁立於萬仞峰腰,亭中古香古色的木椅,可供遊人稍做休憩。

問樵臺

沿雲路石進入“雲窩”的第一景就是巖刻“問樵臺”,是陳省於明萬曆十五年鐫刻的,當時的陳省已隱居雲窩四年,旁邊還刻有一首陳省的七言詩:“剔盡蓬蒿見石臺,臨溪學釣趣悠哉;投竿終日忘釣餌,獨與樵翁話幾回”。詩中所謂“投竿終日忘釣餌”,似乎與歐陽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有異曲同工之妙。

叔圭精舍

親愛的朋友,走過問樵臺,您面前有座歷經風雨的石門,門額上有“叔圭精舍”四個字。門外東側有一塊石碑,名為“奉先祠碑”,石上刻題“雲窩居徑,叔圭隱居處,著《通鑑詳節》”。

叔圭,姓江、名贄、字叔圭,武夷山下梅里人,是北宋徽宗年間知名的儒士。徽宗政和初年,有少微星出現,朝廷認為這是將有鴻儒的徵兆,派遣欽差到武夷山禮聘叔圭入朝做官,但叔圭三請不就,朝廷便賜號“少微先生”,欽差命崇安縣令在這裡為叔圭修建“精舍”,藉以旌表賢儒。叔圭在此著書立說、講學授徒,後來江贄的侄子江德又將精舍擴建為“淮陽書院”。明朝萬曆年間,江姓家族衰落,遂將 “雲窩”這一帶賣給歸隱武夷山的兵部右侍郎陳省。清朝雍正年間,江贄裔孫江睿用重資贖回祖業,並在原來書院舊址上修建“奉先祠”,祭祀叔圭。門旁的“奉先祠碑”就由此而來。

雲窩平臺

朋友,走過“叔圭精舍”的門坊,您面前的這個平臺是雲窩平臺。雲窩一帶是天遊峰的精華地段之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前方那個巍峨、平整的山體,人們稱之為晒布巖。它的相對高度約150米,長約600米,是由一整塊巨石構成,渾然一體、無一縫隙。晒布巖又高又闊,亦光亦險,壁立萬仞,未承寸土,顯得青倉而厚重。每當西斜的陽光照到壁上,平行有序的“掌紋”格外分明,俯視溪中的倒影,晒布巖的紋理隨波盪漾。若逢雨天,晒布巖更有一番奇景,匯聚的雨水從巖頂順著千百條紋理飛流直下,彷彿群龍飛舞,堪稱奇景。

關於晒布巖的由來,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相傳,天宮的織女每天都要揹著錦囊去採集五彩雲錦,織成綾羅綢緞,獻給王母娘娘。一天清晨,負責運送挑擔的大腳仙,挑著織女織好的一擔錦緞,踏著雲路途經雲窩時,被這裡“碧水丹山”的奇景迷住了,他便放下錦擔去遊玩,等他聽到天宮召喚的鼓聲時,才想起錦擔,發現綾羅綢緞已被晨露打溼了,大腳連仙忙把的錦緞抖開,在巖壁上涼晒。幾番辛勞,大腳仙已困頓不堪,山風微拂,不覺入睡。等大腳仙醒來一看,眼前一片金輝,光芒四射。原來是綾緞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亮,襯得碧水丹山更加旖旎。大腳仙用手一摸,巖壁上燙熱炙人,他慌了,急忙去收布。然而,那一條條綾緞已熔進光滑的石壁中,連大腳仙按布的仙掌也永遠留在巖壁上了。所以,人們又稱“晒布巖”為“仙掌峰”。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題詩道:“如今石上留仙掌,十指青蔥積綠苔”。這種“仙掌”景觀在中國其他丹霞地貌區也有不同程度的發育,但據中國丹霞地貌專家論斷,武夷山的晒布巖是“最為典型,最為奇特,規模也最大”的。

若果說晒布巖給人一種雄偉厚重感覺的話,那麼右邊與它遙望的隱屏峰則顯得高峻峭拔、奇秀無比。您瞧,隱屏峰上平下銳、高廣方正,如刀劈,象斧削,似屏峰,怎麼不讓人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

右邊與隱屏峰緊緊相依的是接筍峰,接筍峰貼壁而生,峰腰橫列三痕,似乎搖搖欲墜,危巖高聳,然千百年來風吹雨打,紋絲不動;又如一劍刺天,扶搖直上雲宵,飛鳥幾無落腳之處。有人說它是雲窩裡蒸蒸日上的雨後春筍,也有人說它是隱屏峰前的忠實衛士,親愛的朋友,您說呢?

從雲窩平臺往上走,有兩條道路,一條是“晒布巖”下的巨石“伏虎巖”旁,一條在隱屏峰下岩石斷裂處,裡面有一狹長的通道,人稱“小一線天”。沿“小一線天”而上,也可直達隱屏峰下的水月亭。

伏虎巖

您瞧,晒布巖前面這塊高十數米的巨石,形狀像一蹲臥虎,因此人稱“伏虎巖”。伏虎巖是武夷山摩崖石刻薈萃地點之一,十七幅石刻星羅棋佈於伏虎巖向外的三個方向,橫跨宋、元、明、清四代,有題名遊記、有題詩紀勝。西面巖壁上鐫刻的是宋代學者題寫的“升真元化洞天”、“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洞”,記載了武夷山道教名山的歷史;正對雲窩平臺這一面刻有“伏虎”二字,為 “幼溪草廬”的主人陳省所題,巖體上還可有陳省的幾首題詩,其中一首寫道:“百獸舞虞廷,胡為巖下伏?前面有投龍,風雲好返逐!”,這是否意味著陳省在暗示自己就像一隻蹲臥在武夷山的老虎,企盼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再展巨集圖呢?值得注意的是,陳省在這裡所有題刻落款中的“幼”字很有特色,右邊的“力”沒有出頭,寫成了“刀”字。有學者認為,這個特點反映了陳省雖歸隱山溪,卻磨礪意志、蓄勢待發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

伏虎巖東南麓有一巖洞,洞口兩側各有一株古藤,洞下有股清泉,味極甘美,泉水由晒布巖滲出,積蓄成泉,陳省常帶領門人、朋友在此賞玩。後來,陳省的門人、崇安縣令樑鵬就將此泉命名為“司馬泉”,“司馬”是對陳省的尊稱。

伏虎巖下方有一竹叢,那就是郭沫若先生在“方竹滿山綠滿溪”的詩句中提到的“方竹”,這是武夷山特有的一種竹子,看似圓的,摸去卻是四方的,十分奇特。當地人以為觸控方竹可以聚財,不信,您也可以試試呵。

水月亭、鐵象巖、水雲寮

親愛的朋友,隱屏峰下的這座古香古色的亭子就是水月亭。水月亭背靠險峻的隱屏峰,面對潺潺的九曲溪,是觀景的好地方。憑欄水月亭,只見九曲溪宛如一面明鏡倒映著兩岸的青山,一隻只竹筏在碧綠的溪中緩緩漂過,使大自然生動鮮活起來。亭子並未立於水中,為何叫水月亭呢?據說,月明星稀的夜晚,在亭中把酒賞月,可看到四個月亮:一個在天上,一個在水中,一個在杯中,還有一個在哪裡呢?您不妨猜猜看。試想,入夜時分,這裡山蒼水碧,風清月白,該是多麼的詩情畫意啊!如此意境,真叫人心醉。

請您回過神來,順著水月亭往下看,水月亭腳下這塊漆黑的巨石,當地人稱它為鐵象巖。鐵象巖中間裂開一罅,人穿行於其中,但覺天光如線,為區別溪南的“靈巖一線天”,故稱它為“小一線天”。雲窩以鐵象巖為界,分上、下雲窩。

走下水月亭,請您注意迎面巖壁上的“水雲寮”三個字,這裡曾是二程理學南傳的始祖之一遊酢講學的地方。遊酢,福建建陽人,他與學者楊時曾先後兩次前往河南洛陽,向理學開山祖師程顥、程頤兄弟拜師求學。一次,當遊、楊二人冒雪來到程府時,恰遇老師程頤正閉目靜坐於書堂,二人不敢打擾,恭敬地站在門外等候,等到程頤發現時,遊、楊二人身上已披滿雪花,門外已是一尺多厚的積雪了,這就是“程門立雪”的典故,後來成為尊師求學的佳話流傳於世。程氏兄弟對如此虔誠恭候、真心求學的學生當然厚愛有加,悉心教授。當遊酢和楊時學成南歸時,程頤看著他倆漸漸遠去的背影,無不高興地說:“吾道南矣!”

遊酢和楊時二人來到武夷山,長期在這裡鑽研理學,授徒講學,成為二程理學向江南傳播的始祖。理學南傳後,楊時授徒羅從彥,羅從彥授徒李侗,李彤就是朱熹的老師。朱熹秉承二程之精華,又博採佛道之所長,完成中國儒家思想的哲學化過程,成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成了自孔子之後對中國社會影響最大的思想家。

當年遊酢最早就是在這裡的鐵象巖上構築精舍、傳經佈道的,並常常與楊時在此坐而論道。遊酢取“水雲繚繞”的諧音,稱精舍為“水雲寮”,因此也可以說,這裡是理學南傳的第一站。您現在看到的“水雲寮”三個字,是南宋時遊酢的後裔遊九言在這裡鐫刻的。

朋友,看過緊緊圍繞隱屏峰的“武夷精舍”、“叔圭精舍”和“水雲寮”,我們不妨想象一下,當年的學者們在這優美的環境裡,著書立說、講學授徒,他們思考人生、社會,乃至天地萬物,終成大家,也為我們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大鵬展翅、崢嶸深鎖

從伏虎巖往上爬,有塊石碑,碑上刻著“隱屏峰、接筍峰”的字樣,站在碑刻的地方,請您轉過身來仰頭看,隱屏峰上有三塊巨石聳天而立,就好像在我們的上方盤旋著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人們稱這裡為“大鵬展翅”。

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道石門,門額上刻著“崢嶸深鎖”四個字。這裡滿山的“崢嶸”會“深鎖”著什麼呢?讓我們向前走一段,去看個究竟吧。

茶洞石碑、茶洞

走進的石門,展現在您面前的是一塊醒目的“茶洞”石碑,原來,這就是崢嶸深鎖著的茶洞。茶洞,又名玉華洞,據傳是茶神居住的地方。武夷先民以為萬物皆有神,樹有樹神,灶有灶神,天地日月各有其神,茶乃武夷山精華之薈萃,理應有神,而茶神所居之所就是茶洞。

親愛的朋友,身臨這神奇的茶洞,您一定會想到“喝茶”了。人們為長壽老翁祝壽,常用喜米白茶之壽的說法,喜壽是七十七歲,草書的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壽是八十八歲,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壽指九十九歲,“一百”的“百”少一橫為“白”字。那麼,您是否知道“茶壽”是指多少歲嗎?把“茶”字看成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是“二十八”,下半部是“八十”,加起來就是“一百零八”了。這就等於告訴我們“常喝茶,能活一百零八”呵。

“喝茶”當然要喝好茶了,這茶洞裡所產的茶素有“甲於武夷”之稱,為什麼呢?我們不妨向前走一段,去看個究竟吧。

茶洞、留雲書屋、雞胸巖、仙凡界、隱屏仙居

親愛的朋友,走過這一段小路,您是否感覺到豁然開朗、別有一番洞天了呢?茶洞裡是一片大約六、七畝的巖間谷地,它的周圍聳立著七座巍巍巖峰,南有接筍峰、隱屏峰、玉華峰,北有清隱巖、天遊峰、晒布巖,東有仙遊巖,只在西側留一狹窄出口。詩仙李白有名句雲:“舉目四顧,霜天崢嶸”,如果放在這裡,實在恰如其境!這也許就是茶洞石門上“崢嶸深鎖”四個字的含義吧。旅行家徐霞客遊此讚道:“諸峰上皆峭絕,而下復攢湊,外無蹬道,獨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巖更為奇矯也”。您瞧,高峻的巖峰,把茶洞圍成一個清靜幽微的谷井,洞內正午時方能見到陽光,在微微的陽光下,所有景物一片幽幽,兩旁層疊的竹子,青翠欲滴,地面平鋪著綠色的地毯,名貴的茶樹,散發出陣陣清香。茶洞北面的雪花泉和東南的澹泉、玉華泉匯聚於此,三泉合一,沿洞汩汩流淌,平添了幽洞的神奇,真不愧是“幽微碧玉”的洞天福地。

茶洞前方緊緊環繞的九曲溪和雲窩,為這裡常年提供溫溼的氣候條件,茶洞四周群峰林立,細雨攜帶者豐富的礦物質從四周匯聚而來,滋潤著這塊神奇的茶園,如此獨特的自然環境,當然要產好茶啦。

親愛的朋友,這“幽絕塵寰”的茶洞不僅出產好茶,它優美的環境也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築屋隱居。比較著名的有宋代的劉衡、明代的李鐘鼎,還有清代的董茂勳。他們的雅居大都不復存在,唯有清代董茂勳的“留雲書屋”還可以覓其蹤跡:距離我們所處的位置約十幾米處,南面那條通往隱屏峰的石路,有一石門,門上刻有“留雲書屋”四字,那就是董茂勳“留雲書屋”的舊址,其子董天工的《武夷山志》就是在這個書屋裡完成的。“留雲書屋”建於康熙五十三年,第二年,文源閣大學士李光地蒞臨書屋,做文贊曰:“廬背玉華而面神皋,左瞰雲窩,右依仙掌,詩史案硯,居然幽人之廬;吐霧吞雲,收盡溪山之致”。

“留雲書屋”的前方有“雞胸”和“龍脊”兩處險境,過了這兩險處,可以看到巖壁上刻著“仙凡界”三個字,意思是這裡是仙境與人間的分界線,只有敢過“雞胸”和“龍脊”的人,才能步入“高峰晴樹碧雲齊”的頂峰仙境。

立於峰尖的那座亭,叫“仙弈亭”,再往上攀登數十米,便到隱屏峰頂。峰頂原有玄元、清微道院,現在已經廢棄了。自峰頂南下,半壁有洞,就是前面我們在“五曲大橋”看到的狐狸洞。

朋友,請您回過頭來往後看,就在茶洞的最北端有一處深狹,讓我們去看個究竟吧。

仙浴潭

親愛的朋友,茶洞最北面的這個深狹狹口有一天然石門,石門裡有一灣清潭,潭水是從天遊峰高高的巖崖上跌落下來的“雪花泉”匯聚而成。傳說仙女們到武夷山遊玩,都要到這裡沐浴,故名“仙浴潭”。既是仙女沐浴,說不定會有人偷看的,您不妨回頭瞧一瞧,茶洞入口處的巖壁上,有隻烏龜正伸著脖子朝這裡偷看呢。據說這只不爭氣的烏龜,原是一隻修煉千年的龜仙,因偷看仙女沐浴被點化成石,永遠地趴在那兒了,一會兒我們就要踏著龜背登山啦。

朋友,您不妨在這“幽微碧玉”的茶洞裡稍作休息,準備登天遊峰了。登山之前,先提醒您:天遊峰十分險峻,只有一條路徑,遊人眾多,請一定要注意安全,在登山途中不要隨意停下拍照,以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和影響他人登山,中途會有很好的地點供您拍照。

上山休息點

親愛的朋友,沿著這陡峭的石階登山一定很累了,前方有一個休息的平臺,請您稍稍休息一下,不妨回頭看看著群山環繞的茶洞,的確令人叫奇。不過,現在請您觀察一下隱屏峰後的那座山峰,就是剛才在茶洞裡我們提到的有路通往“留雲書屋”的這座山,它是否像一隻大象呢?您瞧,前方有它的鼻子和象牙,形狀與顏色清晰分明,直落茶洞,上方有耳朵,後面有欄杆處往上看是它的一條腿,真是“像”極了。原來,隱屏峰後還隱藏著這麼一隻鮮活的大象呵。

朋友,天遊峰海潑408米,東接天遊巖,西連仙掌峰,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從休息的平臺往上不遠處的半山腰上,有一座亭子就是“半山亭”。從半山亭望天遊峰,只見一條溪流,像瀑布一般飛流而下,撞到岩石上的水珠四處飛濺,宛若天仙手中的白色綢緞飄舞在岩石上,又似雪花洋洋灑灑,從天而降,人們稱這股泉水為“雪花泉”,因此“半山亭”又稱“觀瀑亭”。

半山亭

親愛的朋友,來到半山亭,您一定很累了,那就好好休息一下。這裡正好是觀景、拍攝的佳處,武夷山的自然美已經展現在您面前了。

在半山亭,您可以遍覽群峰之雄姿,盡收九曲之媚態。憑欄舉目,遠處峰巒疊嶂,近處險峻挺拔,“曲曲山迴轉,峰峰水抱流”,高低錯落,曲直有致,參次之美,勝奪天工之筆;九曲兩岸,碧如翡翠,綠爭映襯,群峰之間,木蘭繽紛,丹墨相宜,色彩之美,悄然動人心扉;若遇晨、昏時刻,早出晚歸的雲兒,緩緩飄蕩在山水之間,雲海環抱群峰,群峰點綴雲海,“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和諧,形神合一,意境之美,令人心曠神怡,陶然忘返。武夷山,好一派“水木清華”的詩情畫意!

朋友,這裡不僅是拍攝的佳處,也是觀察武夷山“丹霞地貌”特徵的好地方。

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說,整個武夷山風景區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和流水侵蝕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的總稱。這種地貌發育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造山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經過崩塌、侵蝕作用之後,山頂面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石柱和巖洞等奇特地貌,河流深切的地段,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等。這裡的天柱峰、雲窩、接榫峰、隱屏峰、晒布巖、天遊峰等等就是這次造山運動的產物,這些奇峰與蜿蜒的九曲溪一同構成“碧水丹山”的美景。

從地理學的角度看,武夷山地處東經117度27分至51分、北緯27度33分至54分,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這裡雨量充沛,四季較為分明,春秋短、夏冬長。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武夷山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態資源。武夷山的森林覆蓋率為95.3﹪,這裡被譽為“世界生物之窗”、“昆蟲的世界”、“鳥的天堂”、“蛇的王國”,不僅是“罕見的自然美地帶”和“尚存的珍稀、瀕危動植物的棲息地”,而且是世界上同緯度生物資源最豐富、生物多樣性最典型的地區。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一同享受這份自然的遺產,也讓我們一同呵護這份寶貴的自然遺產吧。

一覽臺

親愛的朋友,當您沿著陡峭的石階到達胡麻澗谷口的時候,您已經跨過了八百多個臺階,一定很累了,前方就是“一覽臺”,又是觀景和休息的好地方。

天遊峰頂以胡麻澗為界,分為高低兩層,上層為“天遊絕頂”,下層為“一覽臺”。“一覽臺”位於景區中心,是欣賞“碧水丹山”的絕佳位置。當年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點評天遊峰“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的時候,想必就在這“一覽臺”上。

如今,人們不僅到此欣賞“九曲”美景,還在不同的時間來到天遊峰頂觀看日出、雲海、佛光、夕陽、明月,這五景被稱為“天遊五絕”。尤其是每年中秋之夜,遊人們攜帶親朋好友,結伴來到這裡賞月,等待日出,天遊之巔,人山人海,熱鬧極了。

朋友,您從“一覽臺”上憑欄遠眺,又見翠色青蔥,群峰林立,三仰、雙乳之美,盡收眼底,遠近若揮手之間;九曲溪山環水繞,如一條飄舞在群山之間的丹青綵帶,流光溢彩;山水交融,和諧完美,可謂“一片丹山翠萬重,九曲碧流映芙蓉”;晨昏之時,遊人至此,腳弄雲濤,手撥雲軒,真如平步仙境、遨遊仙宮一般。

親愛的朋友,山光水色任徘徊,天人之際最忘情,當我們遠離喧鬧的都市,走出煩惱的塵世,來到這純真的自然面前,會有什麼感想呢?自然是美麗的,是因為純真而美麗。朋友,讓我們記住這美麗的時刻,讓我們忘卻所有的煩惱,融入自然、珍愛生命吧,生命中的每一天就會像這裡的山山水水,純真而美麗!這也許就是我們走出喧鬧的都市、欣賞自然、迴歸自然的真正意義吧。

天遊觀、彭祖像

朋友,從“一覽臺往”前行,您眼前的這座兩層仿古建築,就是天遊觀。天遊觀是由宋代道士劉碧雲、張希微所建。明代嘉靖年間,道士詹本初重修天遊觀。正殿也稱三清殿,殿後有宣經樓,右面是竹波樓,可俯瞰胡麻澗。觀內多有名人題匾,如耿定力題“天遊”,沈敬介題“憑虛御風”,葛寅亮題“天遊閣”,韓士望題“一覽臺”等等。元代林錫翁還有詩題壁:“遍覽溪山最上頭,琳宮貝闕更清幽;雖然未得長生訣,也道曾從天上游”,清代袁枚也有詩云:“一樓高立萬峰巔,遠望迢迢在半天;昨日幸儂樓上住,不然還道住神仙”。朋友,您是否也有像神仙一樣天上一遊的感覺呢?

遺憾的是,原“天遊觀”已經廢棄。1936年,國民政府駐閩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曾在天遊觀原址上建立武夷中正公園管理處,也已經廢棄。1983年重修後的天遊觀掛起了“遨遊宵漢”的匾,同時還塑造了代表武夷山開山鼻祖彭祖、彭武、彭夷父子三人戮力同心開創武夷家園的巨型雕像。

相傳,很久以前,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著一位姓彭的老人,老人帶領百姓披星戴月、開山治水,被人們尊稱為“彭祖”。彭祖有兩個聰穎過人、智勇雙全的兒子:彭武和彭夷。彭祖800多歲的時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只留下一把斧子,一柄鋤頭和一彎弓箭,囑咐兩個兒子要繼承祖業,日夜不停地開山治水,為百姓造福。彭武、彭夷兩兄弟不忘父親重託,扛起鋤頭,拿著斧子,背上弓箭就進山了。他們挖呀挖,挖出了九曲十八彎,治了山洪,開出良田,種上巖茶、稻穀和果樹,把山山水水裝點成人間仙境,百姓們從此過上了安寧幸福的日子。彭武、彭夷死後,人們為了報答他們的恩情,為了紀念這一對開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此山,稱這“碧水丹山”為“武夷山”了。

當然,因歷史久遠,這些傳說已難以考證,但武夷山人民都樂於接受這些美麗的傳說,遵奉彭祖、彭武和彭夷父子。顯然,他們希望藉助彭祖這位長壽之神寄託健康長壽、五穀豐登的良好願望,用彭武、彭夷開闢武夷山的精神激勵人們勤勞勇敢、不斷進取向上。

天遊觀後面是“胡麻澗石刻群”景點,沿著那裡的小路前行至“中正公園”就是下山的石路了。

胡麻澗石刻群、第一山

親愛的朋友,現在您面前的這條寬兩米、長百米左右的山澗叫胡麻澗,流水從這裡穿過一覽臺,奔瀉於天遊峰下,形成美麗的雪花泉瀑布、碧綠清透的仙浴潭,滋養著茶洞內“甲於武夷”的巖茶。

胡麻澗兩側峭崖夾峙,巖刻縱橫,有三十多幅歷代巖刻精品,是武夷山摩崖石刻薈萃的地方。這些石刻不僅有高超的書法藝術,而且還有深刻的寓意,它們為風光迤邐的天遊峰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如果您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這裡的石刻集儒、佛、道三教為一體,體現天遊峰三教同山的文化特色。

首先,請您注意最前邊的“壽”字,是清光緒年間的石刻,“壽”字的頭上就像一隻烏龜的頭,其中的一點就像一個“壽桃”,最後一筆像仙鶴的腳,傳統中國象徵長壽的“龜、桃、鶴”均在其中,整個字型又瘦又長,暗示“長壽”之意,並且字型鐫刻是向外凸出,是“陽刻”技法,意味著這裡的“洞天仙府,陽壽千秋”。這方巖刻體現著武夷山摩崖石刻的藝術魅力。

您再看這同樣鐫刻於光緒年間的“福地洞天”四個字,道教修仙場所稱“洞天福地”,武夷山自五代被定為“十六升真元化洞天”,亦稱“武夷洞天”。我們不妨可以理解為整個武夷山風景區就是“洞天”,所以有水簾洞、桃源洞、茶洞、風洞、伏羲洞等等。在這裡,不必強尋“山洞”,正所謂“有門無門,是為佛門;似洞非洞,是為仙洞”。

最醒目的一幅石刻,就是這邊的“第一山”了,是清道光年間武顯將軍徐慶超題刻,當年徐霞客已經從地理的角度表達天遊峰“應第一”了,想必徐慶超認為天遊峰乃道教“洞天仙府”,也當屬“第一山”了。

請您往前行十幾米,還有更精彩的摩崖石刻。

無量壽佛、仙凡混合等

親愛的朋友,請您再看前邊的“無量壽佛”和“仙凡混合”等石刻。“無量壽佛”可以說是佛、道相融合的一方石刻,“仙凡混合”則反映了道人與凡俗之人難分的情景。道家亦稱仙家,這裡是道士修行之地,凡俗之人也常來此觀景遊玩,因此這裡被稱為是“仙凡混合”之地。有趣的是這裡的“凡”字一點並不在內,而是點在上面,可見凡是登山天遊峰的朋友,都有點“不凡”的呵。佛、道兩家在這裡並行,反映了天遊峰佛、道同山的特點,也反映了中華文化多元和諧並存的特徵。

前邊還有一幅楹聯:“曾經滄海難為水,看到武夷方是山”。這方石刻分別摘取兩首詩中的句子組成,上聯摘自唐朝詩人元稹的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下聯摘自明代才子聶大年的詩句“不宗朱子元非學,看到武夷方是山”。兩首詩歌,採擷自如,巧妙結合,情趣盎然。

有意思的是前邊的“漢奸汪精衛”五個字,鐫刻於民國二十九年,即1940年,落款是“軍管區政治部”,這是否與四周的景緻不太和諧呢?請您駐足細辨,這“汪精衛”的“精”字米字旁少了右下的一點,少了一點就不是“米”字了,意寓漢奸汪精衛“不是吃米長大的”,那當然就不是“人”了!這小小胡麻澗裡,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高超的藝術作品,也可以體味歷史的滄桑。

如果說“一覽臺前風景秀”的話,那麼“胡麻澗”裡就是“石刻美”了;如果把整個武夷山的湖光山色看作是造化所賜的一幅巨大的山水畫的話,那麼刻石描紅的摩崖石刻就是這幅山水畫上的題畫詩和鈐印,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畫意,相得益彰。天遊峰不愧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典範,它是武夷山三十六峰的代表,體現著整個武夷山風景區獨有的特色。

朋友,在您的前方有一個岔路口,請您沿著左邊的小路向上走一段,前面就是“中正公園”的門坊。

中正公園門坊

朋友,您前面的這座牌坊,曾是民國1936年駐閩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所建。當時的蔣鼎文,在天遊峰修建“中正公園”,邀請蔣中正前來武夷山遊玩,並請國民政府元老於右任題寫園名。後來抗戰爆發,蔣中正一直沒能到這裡來,但這裡卻留下了“中正公園”的門牌。文化大革命中,門牌被毀。為了恢復歷史原貌,景區管理委員會又重新修建,恢復原貌,現在您看到的是恢復後的景觀。

“中正公園”的前方是一段下山的石板路,這條石板路是當年蔣鼎文專門為蔣中正和宋美齡坐轎上山所修建的,人們因此戲稱它為“總統大道”。雖然蔣中正沒有踏上這條專門為他修築的“總統大道”,但“總統大道”卻為普通遊人提供了的便利,看到乘坐轎子上、下山的遊客,您是否有一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覺呢?

朋友,經過前邊一段的山路,您也一定很累了,加上眼前這段所謂“總統大道”的石板臺階沒有規律,所以,在下山的時候,您一定要小心慢行,朋友之間相互照顧。

下山途中

親愛的朋友,這裡是您下山的途中,您不妨在此稍事休息,一邊留意前方的美景。前方最遠處我們可以看到一座村鎮,那就是九曲溪竹筏漂流的起點——星村鎮。星村——星辰聚集的地方,多麼美好的名字!看著依偎在星村身旁的九曲溪,不僅讓人浮想聯翩,要不是鎮上嫋嫋的炊煙,我們還以為是九天銀河灑落了人間!

如今,勤勞的星村鎮人,為了保護武夷山優美的自然環境,避免把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到美麗的九曲溪裡,他們聚居在一起,並建立汙水處理廠對全鎮的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由於有了他們的保護,我們才能享受這份自然的美麗,願勤勞的星村鎮人民幸福如意!願您和您的親人幸福如意!

親愛的朋友,當您沿著這崎嶇的石板路下山的時候,我們快樂的“天遊之旅”到此就要結束了,風光迤邐的天遊峰十分榮幸地留下了您的足跡,此時此刻,不知您是否想起了一首詩?那就是徐志摩的膾炙人口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很少人見過真正的“康橋”,但為什麼幾乎人人都喜歡《再別康橋》這首詩呢?也許,在每個人的夢裡都藏著一個美麗的“康橋”;也許,美麗的天遊峰、美麗的武夷山會成為您心中的“康橋”!

親愛的朋友,祝您的旅途平安、愉快!天遊峰期待您和您的朋友再次光臨!

壁立萬仞

朋友,沿著小路即將到達九曲溪邊的時候,請您注意左前方雄偉的晒布巖下,有一方醒目的石刻,鐫刻著陳省所題的、遒勁有力的“壁立萬仞”四個大字。從這個方向看晒布巖真如一幅濃墨重彩、氣勢如虹的山水畫,巨大的巖壁,寬闊平坦,峭直陡立,“壁立萬仞”這四個字就像鑲在畫面的題畫詩,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傍邊還有一方石刻,鐫刻著“仰之彌高”四字,兩方石刻互為襯托,又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兩方石刻前面相鄰的就是伏虎巖,您瞧,伏虎巖的這一面鐫刻著“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洞”和宋代學者遊九言題寫的“升真元化洞天”。唐末五代時,杜光庭《洞天福地記》裡,把武夷山列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稱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據說仙人昇天時,必須在武夷山換骨升真,所以稱這裡為“升真元化洞天”。伏虎巖上的這兩方石刻,記述著武夷山也曾是道教名山的悠久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