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揚州八怪紀念館導遊詞(通用5篇)

欄目: 江蘇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28W

揚州八怪紀念館導遊詞 篇1

八怪紀念館位於揚州金農故居西方寺內。揚州八怪紀念館是宣傳和弘揚揚州八怪藝術成就的專業紀念館。展廳中陳列有“八怪”書畫,供遊客品賞。另闢金農寄居室復原陳列,展現“八怪”書畫創作生活的歷史氛圍。風景名勝揚州八怪紀念館是揚州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優美的園林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交相輝映。

揚州八怪紀念館導遊詞(通用5篇)

紀念館佔地4452平方米。現存古建築明代的楠木大殿,今闢為主展廳,展示十八世紀揚州的風土人情,便利的交通,繁榮的經濟……“八怪”因此孕育而生。東西廊房及珍品陳列廳,陳列有"八怪"書畫及揚州書畫家代表作,供遊客品賞。還有金農寄居室復原陳列,展現“八怪”書畫創作生活的歷史氛圍。館內儲存有千年古樹,增設了假山水池,綠草如茵,潔淨清幽,是揚州獨具特色的參觀遊覽景點。 揚州八怪紀念館是宣揚和弘揚揚州八怪藝術成就的專業紀念館。

揚州八怪紀念館東鄰揚州繁華的文昌商業圈,西接著名的揚州蜀岡風景區,是利用“揚州八怪”之一金農曾寄居的西方寺古建築群而建。720xx年前的楠木大殿,現為揚州八怪紀念館主展廳,集中展示揚州八怪的成因及藝術成就;東西廊房陳列有揚州八怪書畫,表現每位書畫家的個性創作;金農寄居的方丈室恢復原貌,展現金農晚年創作生活的情境;精品陳列室陳列“揚州八怪”傳人李亞如的畫作精品;近六十幅的“揚州八怪”書畫刻石,再現中國傳統碑刻的神韻。“千年銀杏”、“鶴池窺冰”、“蓮池映月”和“竹泉幽境”等。最佳旅遊時間揚州八怪紀念館四季皆宜旅遊。揚州地處江淮平原南端,受季風環流影響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4.8℃,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出。

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1.8℃;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7.5℃。全年無霜期平均220天。歷史文化“揚州八怪”是清代活躍在揚州畫壇上的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以其立意新.構圖新,技法新的藝術作品開創了一代新畫風,為中國書畫藝術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業。

揚州八怪紀念館導遊詞 篇2

“揚州八怪”是清代活躍在揚州畫壇上的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

揚州八怪紀念館是宣傳和弘揚揚州八怪藝術成就的專業紀念館。紀念館佔地4452平方米。現存古建築明代的楠木大殿,今闢為主展廳,展示十八世紀揚州的風土人情,便利的交通,繁榮的經濟……“八怪”因此孕育而生。東西廊房及珍品陳列廳,陳列有"八怪"書畫及揚州書畫家代表作,供遊客品賞。還有金農寄居室復原陳列,展現“八怪”書畫創作生活的歷史氛圍。館內儲存有千年古樹,增設了假山水池,綠草如茵,潔淨清幽,是揚州獨具特色的參觀遊覽景點。 揚州八怪紀念館是宣揚和弘揚揚州八怪藝術成就的專業紀念館。揚州八怪紀念館東鄰揚州繁華的文昌商業圈,西接著名的揚州蜀岡風景區,是利用“揚州八怪”之一金農曾寄居的西方寺古建築群而建。720xx年前的楠木大殿,現為揚州八怪紀念館主展廳,集中展示揚州八怪的成因及藝術成就;東西廊房陳列有揚州八怪書畫,表現每位書畫家的個性創作;金農寄居的方丈室恢復原貌,展現金農晚年創作生活的情境;精品陳列室陳列“揚州八怪”傳人李亞如的畫作精品;近六十幅的“揚州八怪”書畫刻石,再現中國傳統碑刻的神韻。“千年銀杏”“鶴池窺冰”“蓮池映月”“竹泉幽境”等。

優美的園林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交相輝映。揚州八怪紀念館是揚州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揚州八怪包括:鄭燮、羅聘、黃慎、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鱓、汪士慎八位畫家。他們是清代活躍在揚州畫壇上的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八怪”最喜歡畫梅 、竹、石、蘭。他們以梅的高傲、石的堅冷、竹的清高、蘭的幽香表達自己的志趣。其中羅聘還喜畫鬼,他筆下的鬼形形色色。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李鱓、李方膺、高鳳翰、李勉,先後分別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見,或試畫,或授職。乾隆八年,弘曆見到鄭燮所作《櫻筍圖》,即鈐了"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橢圓璽。乾隆十三年,弘曆東巡時,封鄭燮為“書畫史”。羅聘嘗三遊都下,“一時王公卿尹,西園下士,東閣延賓,王符在門,倒屣恐晚;孟公驚座,覿面可知。”

揚州八怪大膽創新之風,不斷為後世畫家所傳承。近現代名畫家如王小梅、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任伯年、任渭長、王夢白、王雪濤、唐雲、王一亭、陳師曾、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潘天壽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揚州八怪"的作品影響而自立門戶。他們中多數人對“揚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評價。徐悲鴻曾在鄭燮的一幅《蘭竹》畫上題雲:“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仁悲於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

揚州八怪紀念館導遊詞 篇3

一進入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鐵鑊,我看到旁邊的註解瞭解到,這其實就是一口鐵鍋,它是在南北朝時期用來鎮水的寶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們揚州總共有九口這樣的鐵鑊,分別存放在瘦西湖、史可法紀念館和八怪紀念館等名勝古蹟內。我們沿著長廊向北走來到了具有七百多年曆史的楠木大殿。殿內有一群清朝的人物石像正在“談畫論詩”,聽導遊介紹,揚州八怪其實是清代時期活躍在揚州的一批風格相近的革新派畫家的總稱,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羅聘這八位畫家。楠木殿內的四周陳列著八怪們的手跡,其中以金農和鄭燮的才氣尤為出名,金農字壽門,號冬心,杭州人,人稱八怪之首,他還獨創了“漆書”字型,漆書體筆畫粗細懸殊,橫粗豎細,寫出的字別有意趣,金農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墨梅圖》和《月花圖》等。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畫的竹子很有特色,人稱“鄭竹”。他的個人作品是以情入畫,以情寫作,代表作有《竹石圖》《板橋文集》等。在楠木殿的北門口懸掛著一幅《八怪神聚圖》,只見八怪有的登峰覓句,有的飲酒品茶,有的醉臥在花叢中,還有的仰伏在岩石上,畫得人人活靈活現,彷彿這群畫壇怪人都活了過來。讓人叄拜不及。穿過了楠木殿,我們來到了金農的住所,金農在七十歲後就居住在這裡,這裡也是他和其它志同道和的畫友們的相聚之地,住所前後兩進,中為客廳,左為畫室,右為臥室,客廳懸掛著他的自畫像,左右上下聯分別有他獨創的漆體題寫到:“惡衣惡食詩更好,非佛非仙人出奇”,從中可以看出金農的晚年生活十分的簡陋,但是他還是仍然十分酷愛寫詩作畫。

接著我們還參觀了飲茶亭和畫壁長廊。揚州八怪不僅給世人留下了精美的詩句和繪畫作品,更向世界推薦和宣傳了我們揚州。揚州八怪真不愧是一張揚州對外的“文化名片”。

揚州八怪紀念館導遊詞 篇4

百團大戰紀念館(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陽泉市西南5公里的獅腦山頂峰,海拔1160米,基地總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面積1.32平方公里。該基地是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

百團大戰爆發於1940年,是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在華北地區主動發起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此次戰役的勝利堪稱游擊戰爭 史上的偉大創舉,它不僅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而且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有重要意義。陽泉地處正太鐵路中段,橫跨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 敵後抗日根據地。獅腦山位於陽泉市區西南部,地勢險要,山勢陡峭,為扼制陽泉之咽喉,著名的獅腦山爭奪戰就發生在這裡。

百團大戰紀念館(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以百團大戰為主的綜合性森林公園。1987年6月30日,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報經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在獅腦山上建起了百團大戰紀念碑。紀念碑坐北朝南,從低到高,由主碑、3座副碑、1座大型圓雕、2座題字碑、4座峰火臺、227公尺“長城”組成,整個建築群佔地25畝。1995年落成了百團大戰紀念館,1997年百團大戰紀念館(碑)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20xx年陽泉市委、市政府啟動了獅腦山公園改擴建工程。完善了公園環園主幹道硬化,並在百團大戰紀念碑主碑以西約400米位置新建建築面積為3232平方米的百團大戰紀念館。

新館外部形體設計以“基石”為核心設計理念,暗喻中國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了全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如堅不可摧的基石,托起了中華民族的威武不屈的脊樑。內部空間處理採用“用建築內部空間來講述百團大戰故事”的思路,按照戰役過程分別設定有“集結”、“破襲”、“勝利”三大展廳,充分體現出百團大戰不同階段的特點。館內分上下兩層,一層展出珍貴照片200餘幅、實物900餘件及電子講解、檔案史料等大量文史資料。二層充分運用聲光電、全景畫及大型沙石模型等手段展現出獅腦山上我軍那場頑強的鏖戰場景。基地年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是全省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基地。

揚州八怪紀念館導遊詞 篇5

九一八紀念館位於瀋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博物館主體本身就是一座歷史紀念建築物,它以殘歷碑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一部巨大石雕檯曆上密佈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徵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在吶喊和呼號。右面的一頁銘刻著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佔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從殘歷碑正面拱形門進入一樓正廳,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國恥”四個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殘月形時鐘,其時針指著10時20分,這是日本侵略軍發起進攻北大營的時刻。

管內二至三樓為“九·一八”事變歷史陳列。

“九·一八”事變炸彈碑位於于洪區陵東鄉柳條湖望花立交橋北側。碑西側為長大鐵路,東為公路,向北就是當年的北大營。在鐵路東側,原日本關東軍曾樹立木製標牌,豎書“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線路爆破地點”字樣,1938年日本又重建了這個炸彈形水泥紀念物,上面為炸彈尾翼形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為梯形平臺,上鑲嵌橫書“爆破地點”四字。並在北大營內建立了戰績紀念館和戰績紀念碑。從日本關東軍在柳條湖鐵路爆破地點到攻佔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所製造的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現場。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經過長期策劃和周密預謀的重大侵華事件,是對我國發動大規模武裝侵略的開始。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將其所侵佔的“南滿鐵路”柳條湖附近一段路軌自行炸燬,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隨即以此為藉口,向北大營駐軍和瀋陽城發動突然襲擊。中國駐軍在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下,撤至關內。至1932年3月間,遼、吉、黑,熱四省全境淪陷,成為日本帝國主義血腥統治的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東北地區淪陷了14年。當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炫耀他們的所謂“赫赫戰功”,建立了這個炸彈型水泥紀念碑。如今,它已成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罪證。

解放後,瀋陽人民已將該碑推倒,仍陳列在原址。1985年2月,此碑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