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河北的導遊詞(精選17篇)

欄目: 河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82W

河北的導遊詞(精選17篇)

河北的導遊詞 篇1

開元寺位於正定常勝街西側,原名淨觀寺,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隋開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至清後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廢毀,殿堂塌落,僅存鐘樓和須彌塔。

鐘樓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閣式建築,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建築面積135平方米。單簷歇山頂,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結構、柱網、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築藝術風格。甚至上層木構件還有相當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這是我省現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結構鐘樓,也是北方時代較早的一座。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落架重修。鐘樓上掛銅鐘一口,高2.9米,口徑1.56米,厚15釐米,造型古樸,為唐代遺物。

須彌塔,俗稱磚塔、方塔,坐落於鐘樓西側。塔身建在高約1.5米的正方形磚砌臺基上,塔平面為正方形,密簷九級,舉高39.5米,塔身第一層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週,各面兩端均浮雕一尊雄勁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線以上全部由青磚砌築。正面闢石券門,門框刻以花瓶、花卉圖案,門循浮雕二龍戲珠。門楣上端鑲嵌長方形石匾,上面鐫刻“須彌峭立”四個楷書大宇。每層磚砌迭澀簷,四角懸掛風鋒。塔身寬度自第二層開始收縮,外觀清秀挺拔,簡樸大方,頗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疊澀出簷塔的典型作品。

塔內第二層上部原作木鬥八藻井,惜已毀壞。今塔內呈空筒式,內壁垂直,上下貫通。第二層以上的八層,雖然各設一方形小窗,但無臺階攀登。

剎座、仰蓮、覆缽均系磚砌,四周置銅境,光亮奪目。其上,系金屬質剎杆、寶殊。寶珠多達四枚,顯得格外挺拔關於須彌塔建造時代,地方誌記載不詳,未足憑信。根據現存實物並結合歷史記載推斷,此塔可能始建於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寧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後雖經歷代維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築特點。

河北的導遊詞 篇2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臺都是明代建築。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裡“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建關設衛。“山海關”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裡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瀋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8裡多,外有寬5丈、深2.5丈的護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曰“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

在關城的東西各築羅城,關城南北各築翼城,以駐軍隊,互為犄角。關城東數裡外又築威遠城、烽火臺、敵臺等附屬工程。以上這些建築,好像眾星捧月般拱衛著主體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起著長城東首要害重鎮的作用,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築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懸掛著“天下第一關”匾額,這五個字每字高達1.6米,筆力頓挫凝重,雄勁渾厚。其中“一”字一筆,不顯淡薄;繁體“關”字筆畫雖多,不顯臃繁。匾額的藝術風格與關山險隘的建築格局十分諧調,使整個城樓顯得更加奇偉俊秀。它是明朝當地進士肖顯書寫的。現在,原匾收藏在箭樓內,樓外懸掛的是公元1920年摹刻的。

登上“天下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煙波浩渺;北望長城,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在那連綿起伏的城牆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敵臺高聳,臺上的箭窗宛如一隻只睜大的眼睛,注視著祖國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樓上,俯瞰附近座座敵樓、烽火臺,凝視樓內兵器盔甲和青龍偃月刀的寒光,頓時感到關高城重,壁壘森嚴,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面對這一幅壯麗圖景,人們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為了建築如此浩大的工程,曾經付出了多麼巨大的犧牲。

長城自關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驟轉折與海岸平行,在距山海關4公里的渤海入海。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俗稱“老龍頭”。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那麼長城入海的部分,就宛如這條巨龍在引頸戲水,“老龍頭”正是這條巨龍之首。伸入渤海的這段長城,築於渤海之濱,伏在燕山支脈松嶺高地之上,長674米,牆體沿海岸線自然彎曲延伸。“老龍頭”素來享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它英姿勃發,每日迎風擊浪,形成了海濱長城的獨特風貌,稱為萬里長城中的一絕。

河北的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河北趙縣趙州橋,我是你們的導遊。

天下聞名的趙州橋座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2.5公里處洨河之上,距石家莊市東南區域僅有45餘公里。趙州橋是世界橋樑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橋,建於隋代的開皇年間(公元581—601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此橋全長64.40米,拱頂寬9米,兩端寬9.6米,跨徑37.38米,拱矢高7.23米。這座橋建得精巧新奇,造型優美,通體為巨大花崗岩石塊組成,28道獨立石拱縱向並列砌築組成單孔孤形大橋橫跨在洨水兩岸。橋大拱兩端之肩上又各設兩個小拱,這些敞開的小拱減輕橋身重量的同時,又起到了減少流水衝力、加速暢洪的作用,設計可謂非常科學合理。當時,使用這種敞肩拱還是世界橋樑建築史上的第一次,屬於開先河之舉。

因趙州橋屬於“鬼斧神工”之作,千百年來,民間均傳說此橋是神仙魯班祖師修建的。其實,趙州橋是我國陏代傑出的匠師李春和眾多石匠集體建造的,有史記載。保持1400年屹立風姿,趙州橋成為橋樑建築史上難得一現的秀美風景,已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好,遊客朋友們,趙州橋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援!

河北的導遊詞 篇4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澱由堤防圍護,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盪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xx年,保定市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旅遊景區。

白洋澱,又名西澱,古稱掘鯉。

白洋澱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瀦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佈面積廣。環湖窪地大多已改為稻田。

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白洋澱在河北安新縣境,地處京、津、石腹地,各距離150公里左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這裡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讚“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澱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勢連天際,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澱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白洋澱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春光降臨,蘆芽競出,滿澱碧翠;每至盛夏,“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蘆蕩飛雪,稻俗飄香;隆冬時節,堅冰似玉,坦蕩無垠。

白洋澱是典型的北方溼地,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的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白洋澱遊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遊樂景區、休閒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它們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使所有的客人遊得盡興,玩得開心、吃得爽意,住得溫馨。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華北明珠——白洋澱區域圖。

西澱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燒車澱、羊角澱、池魚澱、後塘澱等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從北、西、南三面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億立方米。為控制湖區水位,在白洋澱東部自然洩水處建有棗林莊大閘,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馬河,擴大水源。由於南拒馬河含泥沙量大,淤積嚴重,湖泊面積和容積有不斷縮小的趨勢。

這裡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並以大面積的蘆葦蕩和千畝連片的荷花澱而聞名,素有華北明珠之稱。抗日戰爭時期水上游擊隊——雁翎隊的故事膾炙人口。1982年乾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澱湖區恢復,成為旅遊勝地。20xx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旅遊景區。

河北的導遊詞 篇5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在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趙縣城南2.6公里處。

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建於公元620xx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創造了世界之最。

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

趙州橋的雕刻藝術,包括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其上獅象龍獸形態逼真,琢工的精緻秀麗,不愧為文物寶庫中的藝術珍品。

我國古代石拱橋的傑出代表之一為趙州橋。

趙州橋全長64.4m,跨徑37.02m,拱頂寬9m,拱矢高度7.23m,在橋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這就使其比實肩拱顯得空秀靈麗,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在當時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

趙州橋距今1400多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生7.6級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4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

1961年3月4日中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以不能通車。

河北的導遊詞 篇6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臺都是明代建築。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裡“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建關設衛。“山海關”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裡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瀋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8裡多,外有寬5丈、深2.5丈的護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曰“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

在關城的東西各築羅城,關城南北各築翼城,以駐軍隊,互為犄角。關城東數裡外又築威遠城、烽火臺、敵臺等附屬工程。以上這些建築,好像眾星捧月般拱衛著主體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起著長城東首要害重鎮的作用,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築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懸掛著“天下第一關”匾額,這五個字每字高達1.6米,筆力頓挫凝重,雄勁渾厚。其中“一”字一筆,不顯淡薄;繁體“關”字筆畫雖多,不顯臃繁。匾額的藝術風格與關山險隘的建築格局十分諧調,使整個城樓顯得更加奇偉俊秀。它是明朝當地進士肖顯書寫的。現在,原匾收藏在箭樓內,樓外懸掛的是公元1920年摹刻的。

登上“天下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煙波浩渺;北望長城,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在那連綿起伏的城牆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敵臺高聳,臺上的箭窗宛如一隻只睜大的眼睛,注視著祖國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樓上,俯瞰附近座座敵樓、烽火臺,凝視樓內兵器盔甲和青龍偃月刀的寒光,頓時感到關高城重,壁壘森嚴,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面對這一幅壯麗圖景,人們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為了建築如此浩大的工程,曾經付出了多麼巨大的犧牲。

長城自關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驟轉折與海岸平行,在距山海關4公里的渤海入海。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俗稱“老龍頭”。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那麼長城入海的部分,就宛如這條巨龍在引頸戲水,“老龍頭”正是這條巨龍之首。伸入渤海的這段長城,築於渤海之濱,伏在燕山支脈松嶺高地之上,長674米,牆體沿海岸線自然彎曲延伸。“老龍頭”素來享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它英姿勃發,每日迎風擊浪,形成了海濱長城的獨特風貌,稱為萬里長城中的一絕。

河北的導遊詞 篇7

壩上草原位於河北省北部豐寧縣境內,地處內蒙高原,是馳名京城的天然草原避暑勝地。這裡牧場廣闊,水草繁茂,牛羊成群,駿馬奔騰,自古以來就是蒙古族的遊牧區。近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京北黃金旅遊線,又因距北京較近,故亦稱“京北第一草原”。

壩上原本是個泛泛的稱謂,在華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交界的地方陡然升高,成臺階狀,故名“壩上”。它西起張北,中挾豐寧,東止於圍場,其中圍場壩上的風景最為美麗。

圍場壩上位於河北省圍場縣最北端和內蒙古克什騰旗交界處,全稱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也叫木蘭圍場,據說是清朝歷代皇帝圍捕、狩獵的地方,它包括機械林場、御道口牧場和紅山軍馬場等地。機械林場是杉樹和松樹林,御道口牧場和紅山軍馬場則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丘陵和白樺樹林。這裡湖泊眾多,牛羊成群。當地人把湖泊叫泡子,什麼“將軍泡子”“西大泡子”等都是點綴在草原上的美麗湖泊的名字。湖上的常客是野鴨,它們時而成群結夥,時而出雙入對,自在地遊在如鏡的湖面。每年六、七月間,滿山一片蔥蘢,野花爭奇鬥豔,有火紅的野罌慄花,嬌黃的油菜花,藍色的倒掛金鐘,粉色的乾枝梅……散落在綠色的草甸上,不時能看到被驚起的田鼠,還有天空中翱翔的鷹,湖邊全身碧綠沒有一絲雜色的青蛙,灌木叢中被驚飛、但飛不高也飛不遠的山雞,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遠離了城市的暑熱和喧囂,來到這一望無際的草原,羊群和白雲在地平線處連成了一片,呼吸著草原特有的沁人心脾的空氣,猶如雲野鶴般自在的生活。到了九月,這裡的草變黃了,樹葉變黃了,只有白樺樹的樹皮還是那麼的白。秋天的圍場一天一個樣,不親自來過又怎能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妙呢!夏秋季節正是騎馬的好時候,翻身一躍騎上蒙古駿馬,抖抖韁繩,馬兒小跑起來,再提絲韁,雙腿夾緊馬凳,駿馬撒開步子開始在曠野飛奔,疾風撲面,鑾鈴叮噹。“十.一”一過,這裡的初雪就已來臨了,白茫茫的細雪給還未來得及褪去黃衫的白樺和落葉松又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白色外套,但一陣秋風吹過,在漫天的雪屑中,銀白色的世界又會露出一點嬌黃。

河北的導遊詞 篇8

蒼巖山位於革命聖地西柏坡南70餘公里的井陘境內,距省會石家莊50公里,景區總面積63平方公里。這裡奇峰異石林立,青松翠柏常青,歷史文化悠久,是旅遊休閒、消夏避暑、健體科研等多功能風景名勝區和旅遊勝地,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太行山中。

蒼巖山不僅是風景、旅遊勝地、而且還是佛教文化名山;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曾在此出家為尼。自隋至今,經歷代修整形成現有的福慶寺、臥佛寺、龍巖寺、公主墳、菩薩頂、玉皇頂、鑾臺堖等寺廟園林和休閒場所。經佛教協會批准,常年有僧人留住,並依法開展各種佛事活動。

蒼巖山景區觀豐富多彩,群峰巍峨,怪石嶙峋,深澗幽谷,古樹名木,清泉碧湖,構成了奇特、幽雅、秀麗的自然景觀。千年古剎以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建築藝術構成了奇異壯觀的人文之美,自古就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美譽。

蒼巖山,1988年被國務院評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地;1994年被審定為歷史文化名山;1999年被專家評為石家莊十大名景之首;由李安執導,曾榮獲73屆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影片《臥虎藏龍》的許多鏡頭就在這裡拍攝。

河北的導遊詞 篇9

親愛的旅客朋友,您們好:

我是_X旅行社導遊,我的名字叫:_X,非常榮幸今天由我帶領大家領略大自然的“傑作”----神奇而美麗的白石山!

首先我代表淶源人民對您們的到來表示真誠熱烈的歡迎。淶源是一個神奇美麗又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是一個旅遊避暑消夏勝地。淶源有著悠久的燕趙歷史。而有著“北方第一奇山”和“北方的黃山”之美譽的白石山就挺拔的佇立在淶源。

白石山概況

北方難道真的有這種奇山嗎?那麼我現在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白石山的概況。白石山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全國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大家有沒有去過張家界和雲南的石林?張家界是石英砂岩,主要是水流的沖蝕作用,雲南的石林是靠水的溶蝕作用,而白石山的峰林是在構造應力作用下,形成了兩組垂直節理(也就是裂縫)。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白石山的夏季有三分之二的天氣出現雲霧,當雲霧縈繞在峰谷之間,山峰時隱時現;時而云霧如海、波濤洶湧,如夢如幻;時而如輕紗幔帳,隨風飄舞,仙幻飄渺,使人浮想聯翩,恍若置身仙境之中;一急一緩中,體現滄海桑田;一動一靜中,品味人生百態。當雲霧嫋嫋升起,出現雲海飛瀑,雲海佛光的奇觀,更增加了白石山的神奇與魅力。白石山是春看花草,夏觀雲煙,秋賞紅葉,冬覽冰瀑的好地方。

提醒遊客:愛護景區內設施,遊覽途中請到固定吸菸點吸菸,垃圾請入池,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白石山景區目前分為東門、西門兩大入口。

(一)東門。(團隊)

從縣城出發,往縣城南行駛,約15分鐘後到達白石山腳下---白石山東門入口。然後乘車而上大約30分鐘時間可到達海拔1800米的祥雲門,坐索道上山僅需8分鐘。到達祥雲門之後開始步行遊覽。

(二)西門。(散客)

如從縣城南行駛16公里左右,大約用時30分鐘,就會到達白石山景區西門入口處,然後繼續驅車前進,將會到達索道下站,此處海拔1400米,上山有兩種選擇,可乘坐索道,也可步行石階而上。

白石山景區集奇、雄、險、幻、秀於一身

(一)白石山景區的“奇”

白石山可以說是一座山上之山,就是說在巨大的花崗岩基座上託舉著一塊巨大的白雲質大理岩,地學上稱之為頂盤懸掛體。而白石山奇峰林立,怪石崢嶸,千姿百態,奇花異木,奇禽異獸,也給白石山增加了許多“奇”。

(二)白石山景區的“雄”

白石山山體高大,雄壯的山峰,錚錚鐵骨般矗立於山巔、峽谷,群峰拔地而起,峰高谷深,高聳擎天,氣勢雄偉,處處給人以強大的力量之感。

(三)白石山景區的“險”

“險”是指,白石山千峰萬仞,如刀削斧劈,險壑縱布,如萬丈深淵,單壁高差巨大,難以逾越。

(四)白石山景區的“幻”

白石山所謂的“幻”是說白石山由於光與影的變化,雲與霧的交織,冷與熱的交流,幻出許多種神祕莫測的獨特天象景觀。老百姓說,白石山一天有72變,特別是夏秋季節,成天雲蒸霧繞,如仙山浮島,是北方出現佛光次數最多的山。

(五)白石山景區的“秀”

白石山景區不僅雄偉、高大,也有秀麗的一面。到了春天氣溫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是遊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白石山景區內景點介紹(就地介紹)

1.祥雲門。坐落在祥雲峰旁,在白石山東門盤山而上大約30分鐘的車程即可到達祥雲門停車場。之所以叫祥雲門,是因為據說過此“祥雲門”者,來年必定工作順利,家庭美滿,顧名思義也就是象徵吉祥的意思,在夏季多霧的季節,站在祥雲門的門樓上邊可看見白雲的變化萬千,宛如九天之上觀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2.韭菜園。之所以被叫做韭菜園,是因為漫山遍野生長著粗壯的野韭菜。相傳王母娘娘姐兒三,老三為人刁鑽,她怕別的神仙在這裡修建廟宇、寺院,就撒了韭菜籽,嗆得諸位神仙不敢近前。說到這裡,大家自然就明白韭菜的來歷了。韭菜園大約有兩千多畝,咱們一直往前走,會到一個叫雙雄石的景點,那裡有個餐廳,如果想品嚐野韭菜的味道,在那裡可以吃到野韭菜炒雞蛋和野韭菜餃子。在觀景臺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小洞天,在小洞天的斜上方有一股清泉一直流淌,好像“水簾洞”再現。穿過65米的小洞天就進入白石山的精華地帶了。

3.文化牆。記載著淶源的歷史以及淶源的民間故事。其中有太行之首、老祖悟道、鐵臂飛狐、六郎守邊、黃土嶺戰役和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及傳說。下面我簡單的向大家介紹鐵臂飛狐和王二小的故事。(1)鐵臂飛狐---白石山北部有野狐山,據傳,殷湯之末,千年靈狐食萬年松果得日月之精華羽化成仙,幻化為妙齡少女、老嫗、老翁三種形象,常顯其聖,救苦救難、扶佑眾生,百姓因感其慈悲奉為神靈。(2)王二小---王二小1920_年出生在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1939年,暴雨成災,莊稼顆粒無收,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掠奪,上莊一帶民不聊生。次年,鬧起了春荒。一天夜裡,鬼子闖入二小的家,打死了二小的爹,搶走了糧食,抓走了哥哥石頭,二小的娘因病餓也離開了人世,這樣11歲的王二小成了一名孤兒,不得不外出要飯。後來聽說插箭嶺南面靠近解放區,於是他拾荒到了南馬莊地區的狼牙口村替大戶人家放牛,因這一地區是解放區,王二小參加了兒童團。

4.一炷香。穿過小洞天,就來到這個景點,在海拔1600米遊道未開發之前,這條路是進入景區的必經之路,相傳白石山是神仙修煉的地方,而神仙要進入白石山修煉經過這裡,必須要在這裡拜祭,方可通過。

5.絕壁長廊。長廊始建於20_年,全長280餘米,位於海拔1600餘米,淨高差350餘米之絕壁山腰間。該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棧道營造法,又結合現代鋼筋砼施工之先進工藝,科學安全、大氣壯觀,凝聚著開發建立者的勇氣和智慧,更加體現白石山的“險”。

6.瞰海亭。這裡是觀看雲海的一個極佳的位置,在這裡可以靜看雲海的千變萬化。大家可以在這稍事休息!

7.太行之神。這個景點叫做“太行之神”,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形狀比較特殊的山體獨立在群峰之中,顯得格外的“搶眼”。淶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白石山是一座有著神話傳說的“奇山”,相傳,在白石山修道、修仙之人均在此修煉,而這是取日月之精華的最佳位置。“太行之神”經歷了億萬年的自然洗禮,依然偉岸的佇立在那裡,守護著淶源、守護著白石山、守護著太行。

8.三佛朝聖。白石山的神話傳說始傳於宋代初年,相傳在白石山修煉得道之人聚集在“太行之神”取日月之精華得以成仙之際,必要在此祭拜一表誠心。

9.飛狐峽。相傳,殷湯之末,千年靈狐食萬年松果得日月之精華羽化成仙,幻化為妙齡少女、老嫗、老翁三種形象,常顯神聖,救苦救難。因這裡是相傳飛狐出現最多的地方,因此取名為飛狐峽。

10.一指峰。大家可以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前邊有一塊形狀猶如人食指的山峰,這就是“一指峰”,它挺拔的佇立在群峰之中,直指蒼穹。

11.三洞天。前邊這個形狀貌似“山洞”的景點叫做“三洞天”,首先我們來到“一洞天”與“二洞天”的交界處,大家可以從這個位置上看去,這兩個洞的形態像不像熱戀中的情侶在接吻?相傳,白石山的狐仙經常會變幻成妙齡少女端莊的坐在這裡,好像在等待自己的“白馬王子”。現在介紹了兩個“洞”,肯定會有遊客問,既然是“三洞天”肯定還有一個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最後一個“洞”在哪裡?是的,在這裡,您別看這個洞口特別小,但您走進去可以看一看,也會給您一種一洞一景,洞移景異的奇妙感覺。

12.仙人晒靴。現在大家來到的這個景點叫做“仙人晒靴”,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一定會問,既然是靴子為什麼只有一隻呢?相傳在燕趙時期,一位得道中人,被白石山的美景吸引,在此停留歇息,一腳跨白石山一腳踏黃山,所以另一隻靴子留在了黃山,故白石山也有“北方小黃山”之稱。

13.飛雲口。又名“風雲口”位於晴雲鋒西北,是白石山主脊的一個豁口,為主要風口。由於白石山山體高大,阻隔了南北空氣的流通,所以飛雲口成為風雲飛渡白石山的主要通道。夏季,經常是南側山谷,雲霧瀰漫;而北側卻是晴空萬里。

14.雙雄石。站在雙雄石觀景臺上,可見對面峰崖上有兩巨石並立,高約50餘米,像兩位巨人、更像兩位英雄,雄姿勃勃,並肩屹立在陡崖上,守衛著白石山。兩巨石直上直下,之間縫隙不寬,它們巍然矗立,是淶源縣代表性的地貌景觀之一。這裡還有一道水景觀,更加襯托了白石山的“奇”。

15.清涼臺。坐落在清涼寺的上方,站在這個觀景臺上可以清晰的俯視清涼寺的全景,由於此處地勢較高,夏季清涼怡人,常有遊客駐足於此乘涼、歇息,也是觀賞晚霞、紅葉的最佳位置。

16.紅樺林。白石山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高等植物達739種,是河北省生物多樣性三大分佈中心區之一,儲存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生長在海拔1600米—20_米之間的紅樺林為白石山的代表性植物,紅樺樹枝幹挺拔,樹皮深紅,看上去十分儒雅高貴,人們把他比做林中仙子,這裡是好多攝影家鍾情之地。

17.懸石奇觀。億萬年來,它一直懸在那裡,好像稍大點的風就會把它吹下來,可這塊小小的石頭卻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體驗了世間冷暖的變化。這個景觀可與黃山的“飛來石”媲美。其原理其實就是重力垂直的作用。

18.風雲際會。什麼是“風雲際會”?就是雲霧在白石山南麓形成後,在東南風的推動下試圖越過山脊,冷、暖氣流往往在晴雲峰一線交鋒。隨著冷、暖氣流強弱的變化,雲霧時升時降,時進時退,聚如幔卷,散如蝶飛,奇峰忽隱忽現。“風雲際會”是白石山的一大奇觀。

19.豁然崖。顧名思義,給人一豁然開朗的感覺。豁然崖,自東、西兩側中間形成一條很窄的道路,猶如一個門樓,無論您從哪個方向通過,都會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覺,峰林奇觀會盡收眼底。

20.側身崖。白石山沒被打造之前,這就是一個懸崖,只有一條很窄的縫隙,只有那些經常打獵或採藥的具名和一些靈敏的動物可以從這裡通過。顧名思義就是需要人把自己的身體側過來才可以通過的一條山路。

21.姜太公釣魚。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是不是像一位老人坐著釣魚,在出現雲海的時候更加形象的詮釋了這個景點的名字。

22.海豚出水。孤立的山峰形狀十分像出水的海豚,頭和嘴的前半身露出水面,整個孤峰由距今10億年前形成的古地震遺蹟---巨角礫岩組成。

23.翠屏峰。由於白石山西山已森林景觀為主而“翠屏峰”是西山較為突出顯高的一座山峰,山峰上有很多樹木,猶如一道屏障。站在峰頂可以眺望白石山的秀美景色。“翠屏峰”也因此而得名。

24.佛光頂。白石山的最高峰,海拔2096米,頂部面積約30平方米,是極目遠眺,賞峰林,覽雲霧,觀佛光的最佳位置。

我們站在白石山巔,向北望去,是淶源盆地,田疇交錯,綠草茵茵,濤濤不息的拒馬河水象一條銀龍,蜿蜒曲折地向東游去;舉目東望,狼牙山雄姿秀色盡收眼底,“五壯士跳崖”的壯舉,會浮現在腦際,歷史的豐碑永久地留在了這裡;向南遙覽,八百里太行,延綿無際;向西遠眺,群峰崢嶸,鐵壁集翠。

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好象進入了世外桃園。

25.五行臺。這個觀景臺名字叫做“五行臺”,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家肯定會聯想到“金、木、水、火、土”,是的,他們之中一定有什麼聯絡。相傳天地未分之時,被稱為混沌狀態。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日月星辰沒有生成,晝夜寒暑沒有交替出現,上面沒有風雨雷電,下面沒有草木山川人禽蟲獸。這時一股靈氣在裡面盤結執行,於是從太易之中生出水,從太初之中生出火,從太始之中生出木,從太素之中生出金,從太極之中生出土。五行由此而來。由於白石山的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造成了春、夏季節,多雲霧的天氣,但在此觀景臺經常會有濃密的雲霧聚集在此,猶如傳說中的“五行”在現,因此被稱作“五行臺”

26.白石勝境:此處是白石山西門的入口處,這裡有一座由漢白玉雕琢而成的牌坊,而大家走到這裡,也就漸入了白石山的佳境。這裡也是徒步進入景區遊覽的入口處。

白石山景區內索道概況

1.祥雲門索道。全長2378米,單程8.5分鐘,8人吊廂共38個吊廂。

2.韭菜園索道。全長493米,單程2.8分鐘,兩個吊廂,運力是25+1,單項運量1000人/小時。

3.飛雲口索道。全長468米,單程5分鐘左右,8人吊廂共12個。

4.碧溪索道。全長1890米,單程30分鐘左右,雙人吊廂共108個。

(遊覽結束)時光飛逝,咱們的白石山之行即將結束了,很高興今天能陪大家一起欣賞美麗而神奇的白石山,各位對我的講解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來,對白石山風景區的建設有什麼好的建議也可以向我反映,我們會將大家寶貴的意見彙總反映給開發公司。開發公司本著“高起點、新思維、高品位、大手筆”,全力把白石山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旅遊景點,值得一提的是海拔1600米的遊覽線是白石山景區最精華地段,在那裡可以仰視、俯視和俯瞰不同型別的景觀,讓您流連忘返。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我相信,有緣我們還是會相見的,到那時,我們將提供更好的服務,但願能很快再次見到你們!

河北的導遊詞 篇10

各位旅途勞累,一路上辛苦了!希望著冬日的暖陽能趕走你們一路上的風塵和疲憊,我是大家本次的導遊呂翔,雙口呂翱翔的翔,希望能夠帶領大家翱翔在旅遊帶給我們的快樂當中,接下來我要為大家介紹我們車上最沒有禮貌的一位成員因為他總是用後背對著大家,他就是我們的司機李師傅,其實李師傅是我們旅遊界公認的優秀司機,穩重不但是他性格的代名詞也是他車技的代名詞,雖然他的車有點重但是還是很穩的,坐他的車大家會真正體會到安全與舒適。好了,大概還有二十分鐘我們就會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家先欣賞一下窗外的景色休息一下吧!

今天我有幸帶大家參觀的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隆興寺。隆興寺是我國著名的寺院之一,素有華北四寶之稱,始建於隋開皇六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其實,隆興寺最初的名字為“龍藏寺”,就是藏龍臥虎的龍藏,在宋初時藏字曾被改為了興旺的興字,在康熙四十九年時才改為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名字—隆興寺。從名字我們也可以聯想到,在歷代年間我們的隆興寺香火有多麼的旺盛了。

隆興寺以大悲閣為主體採用中軸線佈局修建,是一個南北縱深規模巨集大的宋代建築群。寺院現存面積為82500平方米,主要建築分佈在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整個建築群高低錯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築佈局的重要例項。介紹了這麼多,想必大家一定對這有著千歷史的宗教建築群有著濃厚的興趣吧?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去看看它神祕的面孔吧!

隆興寺內有六處文物堪稱國內之最,穿過天王殿和大覺六師殿遺址,現在在大家眼前這座雄偉的殿宇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第一處國內之最,中國建築孤例:摩尼殿。摩尼殿始建於北宋皇佑四年,佔地1400平方米,正如大家所見它的佈局十分獨特,大殿的殿身中央為重簷歇山頂,正方形殿身的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抱廈,使整個建築平面形成了十字型。我們從外觀看整個大殿重疊雄偉,富於變化,這種建築方式在我國現存宋代建築中僅存的一例。大家再看,殿簷下斗拱巨集大分佈疏朗,柱子用材粗大,有明顯的卷剎側角和生起,均與宋代的《營造法式》相符。我國古建築專家樑思成先生髮現摩尼殿後大加讚譽,稱這種佈局平時除去北京故宮紫禁城角樓外,只在宋畫裡見過,大家現在是不是有種穿越時空身在宋畫的感覺呢?大家趕快從聯想中出來吧,我們從外觀欣賞完這畫一般的建築後,讓我們一同進去欣賞一下它更美的內涵吧!

請注意,下面我要介紹隆興寺的第二最了,中國最美的倒坐觀音,大家請看摩尼殿內槽北壁的這一座泥塑五彩懸山,懸山中現存塑像30餘身,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中這尊五彩觀音菩薩像,俗稱“倒坐觀音”。因觀音菩薩有“眾生普渡不完,誓不回頭”的誓言,而芸芸眾生永遠也普渡不完,故形成倒坐觀音形象。觀音像高3.4米,大家請看那雙智慧深藏的雙眼微微俯視著我們,大家是不是有心頭一震的感覺呢?其實她美的不僅是姿態優雅端莊,面容秀麗恬靜,美的還有她那廣闊的胸懷和她感人的慈悲。

穿過牌樓和戒壇,我們就可以看到分佈在中軸線兩側有兩座典型北宋時期的二層樓閣式建築,它們分別是轉輪藏閣和慈化閣。

轉輪藏閣始建於北宋,咱們面前的轉輪藏直徑為7米,分為藏座藏身藏頂三部分,中間設一根10.8米的木軸上下貫穿。大家一定會感興趣的問這麼特殊的法器是幹什麼用的呢?據史書記載:轉輪藏是南朝梁時,為了方便不識字或無暇閱讀經書的信徒所創。信徒們推動轉輪一週與誦讀一遍經卷的功德相同。這個轉輪藏雖歷經千年,但現只需兩三人之力便可使之徐徐轉動,是不是很神奇呢?轉輪藏做為一種特殊的形制法器,自產生至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但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國內現存實物很少,而隆興寺的轉輪藏則是其中年代最久,體量最大的一個,是十分珍貴的歷史遺存。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書法發展史中,隋代是由漢隸向唐楷發展的一個過渡時期,而我現在要介紹的龍藏寺碑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字型沉滯寬博,撲拙而不失清秀,莊重而不呆滯,可以說是標準的楷書,是研究我國書法發展史的珍貴實物資料。近代著名學者康有為也譽此碑為“隋碑第一”,後人更稱其為“楷書之祖”,大家趕快好好欣賞一下吧!

河北的導遊詞 篇11

各位朋友,一路辛苦了,我代表祖山森林公園全體員工歡迎大家的光臨。

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森林公園的概況:祖山是大約一億年前燕山造山運動的花崗岩侵入體,經過多次斷襲和長年風化等地質過程,形成了地勢險峻的一座獨立山體。因燕山東端、渤海以北諸山皆以此山分支盤撥,它如群山之祖,故名“祖山”。祖山位於秦皇島市的西北部,青龍滿族自治縣東南境,東距秦皇島50公里(指現在的北路),西距青龍縣城100公里。祖山總面積118平方公里,有五大景區:北龍潭景區、望海寺景區、響山景區、花果山景區和背牛頂景區。自然景觀100餘處,是一處以奇險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為主體特色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

北龍潭景區

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景區就是北龍潭景區,這裡由絕壁、怪石、奇鬆、飛瀑組成。

龍潭飛瀑(站在關瀑臺或倒掛鬆景點處)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北龍潭景區的龍潭飛瀑景點,這裡有幻鬆、絕壁鬆、倒掛鬆和龍潭飛瀑。這個瀑布長年有水,落差60多米,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韻致。

幻鬆

祖山不僅有那茫茫的林海,而且更有那奇妙的幻鬆。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那座山看,在那座山頂上自然生長著六棵松樹,順著我們眼前的這條步遊路走下去,那麼這六棵松樹將按6、5、4、3的順序變化,大自然的數字遊戲堪稱世界一絕。

伯牙彈奏(站在看六顆鬆處)大家對高山流水的故事可能非常熟悉。據在,俞伯牙是戰國時期一位琴師,他彈奏的曲子沒有人能聽懂,為此他感到很悲哀,於是四處遊蕩,尋找知音。一天,他途徑祖山,忽見這裡美景,頓發彈奏之情,鍾子期砍柴歸來,耳聞琴韻,便駐足聆聽,那悠揚的琴聲使子期隨口道:“洋洋乎若水兮”。伯牙聽到有人能聽懂他彈奏的曲子,非常驚喜,隨即又狂奏一曲,子期又道:“巍巍乎若高山兮”,伯牙聽後為自己終能尋到知音激動萬分,便與子期結為知音,從此,子期每次砍柴,伯牙都扶琴相接,彈琴相送。若干年後,子期因病亡故,幾年以後伯牙攜琴來探望子期,途中遇一老夫,伯牙便問:“老人家可相識子期?”老人沒有搭言,卻落下兩行淚水。伯牙感到奇怪,繼續追問,才知老者便是子期的父親,並得知子期已經去世,伯牙悲痛萬分,並求老者帶他到子期墳前跪拜,又最後彈奏了一曲。子期已故,伯牙失去知音,他回到他經常為子期彈奏的這裡,摔琴於崖下(指瀑布下),以謝子期。這就是伯牙摔琴謝子期的故事。琴絃變成了我們眼前的這六顆松樹,琴韻化為這谷間飛瀑。

北天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北龍潭景區的一個景點北天門,大家望這裡看,這是祖山的迎客鬆(指迎客鬆),他雖然小了點,但他代表著純樸、熱情的青龍人民歡迎各位的光臨,在迎客鬆後面的這塊突兀的石柱叫無字碑,千百年來風吹雨打,但它初衷不改,操守如一,默默鏤刻著人間的是非功過,詩人劉章游完此景做詩道:“祖山雄奇而著名,山花野草喚文宗。高碑無字雲間立,留著詩家寫不平”。

天橋山(介紹完迎客鬆,邊走邊說)我們面前的這座山叫天橋山,古時這裡沒有路,山民進山打柴、採藥都是用石塊插進石縫中形成懸空的石棧道,石棧道極高,極險,所以叫天橋,故名“天橋山”。後來,林場在1966年為了運木材開鑿這個隧道。

曲徑通幽(走出洞口邊走邊說)這個景點是曲徑通幽。這裡的一些奇石都有些像西遊記中的人物形象,所以就以西遊記中的人物命名。在這座山的外面有個唐曾盼徒,這裡有悟空戲八戒、八戒尋兄、萬卷經書巖等。大家請望這看(悟空戲八戒處),這就是悟空戲八戒(指悟空石);大家回頭望這裡看(指天橋山的絕壁),這就是奇鬆的代表——絕壁生鬆,看上去不大,卻都有上百年的樹齡了;這就是八戒尋兄(走道八戒巖處)相傳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途徑此地,飢渴難捱,唐僧便派大徒弟悟空前去化齋,悟空許久未歸,又派二徒弟八戒前去打探,八戒走到這裡,忽聞兵器相擊之聲,以為師兄又和哪路妖怪廝殺,嚇得八戒不敢前行,看他那愁眉不展,憨態可掬的樣子。其實,傳來的聲音是谷底驚濤拍岸,鶴唳風聲。因為在祖山有九個瀑布,在這個景區就有7個,其中南龍潭就在這下面,落差70多米,前面這裡又有三跳潭,到了雨季水聲很大,所以八戒誤以為是廝殺聲)。悟空也並未走遠,正在拿老豬開涮呢。詩人劉章觀後有詩云:“天橋石板長青苔,鶴唳風聲老豬哀。一個跟頭十萬裡,猴哥何故不歸來。”

萬壽山(看完八戒巖,指對面萬壽山)

我們大家請往對面看,這座山叫萬壽山,大家仔細看山上的好多石頭,都很象老壽星;這些老壽星都是來這尋求萬年靈芝,以求長生不老的。大家請看山頂拿塊大石柱上面是不是有一棵萬年靈芝啊,其實它是一株屬齡逾百年的松樹,它破石而生、抱崖而立。

望海寺景區

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地方是五大景區之一的望海寺景區,望海寺景區是祖山的中心景區,下山可觀瀑布,上山可登主峰,西去可遊花果山,東區可觀畫廊谷。

望海寺景區景點比較集中,不用遠行便可一覽祖山眾多風光,有仙女雲床、秀才觀榜、山字峰、醉臥劉伶、龜兔賽跑、窟窿山、神龜探海、蛟龍出水等奇石、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仙女雲床

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景點叫仙女雲床。相傳,七仙女經常來我們祖山的北龍潭瀑布洗澡,每次洗完澡後都來這裡晒太陽,久而久之就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跡。這只是一個傳說,其實它是冰臼,據科學家考證,在二三百萬年前以前,這裡曾是20xx米左右厚的冰川,冰川內的高壓融水高速旋轉衝擊作用,使岩石表面自然形成一個臼.狀坑穴,它是兩個冰臼連在一起的,稱連體冰臼,在別的地方是很少見的,堪稱世界奇觀。

秀才觀榜(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在封建科舉制度下的古代文人,一旦榜上有名便要高爵厚祿,榮華寶貴;一旦名落孫山,就只有失魂落魄,一張皇榜不知牽動著多少顆貪圖功名利祿的心。)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的山崖上看,那裡有一塊站立的方形石壁,在這塊石壁的左側還有一個細小的石柱相向而立,這個小石柱就像一個人揹著手,仰著頭,在石壁上尋找什麼,我們把這一組石景叫秀才觀榜,方形的石壁恰似一塊皇榜,細小石柱恰似秀才,此時正在那裡忐忑不安地辨認,一遍又一遍災荒榜上的仔細地尋找自己的名字,其貪圖功名利祿之心躍然石上,詩上劉章詠詩道:君觀皇榜我觀君,一樣神情兩樣心。君視功名山嶽重,我憐山水有詩魂。

童戲駝峰

大家順著這山谷往前看,山谷之間離我們最近的那道山有一組奇石,它由數塊黑巖相疊而成,形似一頭駱駝,背上還有幾個頑童,所以把這組石景叫童戲駝峰。

棋盤山

在駝峰後面的那座奇峰叫棋盤山。有傳為仙人棋跡“惟可推移,不可執去”的棋盤石。《臨榆縣誌》記載:“棋盤山有一石棋枰,列子宛然,今予猶存十數,惟可推移,不可執去”。據老人們講,這個棋盤是刻在一塊麵很平的石頭上,棋疆是大肚小口的石渠,棋子是大底小頂的石塊,刻渠時順便把棋子刻在裡面,因而只可在石渠裡推來推去卻無法拿下,當時刻的時候就沒有把棋子刻滿,只刻了十幾枚才能下得開,由於山高谷深,林密草茂,到現在還沒有找到這個棋盤。

香瓜頂(仙女雲床上)現在我們大家轉過身來,看西面這座山,它是祖山的第三主峰香瓜頂,海拔高度為1370米。這座山峰與其它山峰極不相同,它的頂異常平坦,大約有幾百畝綠茵草坪。更引人入勝的是它上面的茫茫林海。在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山有木本植物152種,分喬木和灌木兩大類,以油松、落葉松、柞鬆、楊樹、椴樹為主,香瓜頂上的油松、落葉松、雲杉林一望無際,當您置身松林中,特別是冬季,您會真正領略到什麼叫林海雪原,登臨峰頂,令您心曠神怡、樂而忘返。

神龜探海(站大井處)祖山以山奇、水奇、花奇、石奇、樹奇著稱,我們說石奇奇在什麼上呢?可以說祖山奇石浩如繁星,山巔坡坳,幽谷水傍,隨處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他們雕琢的活靈活現,擬人似獸。現在有名的奇石達100多個,沒有名的無數,您看它像什麼它就是什麼。不妨大家也為這些奇石起個名字。現在我們望南面看這一組石景它就是祖山奇石中的一個,叫“神龜探海”,有人為它的栩栩如生而懷疑是人工堆砌而成的,過一會我們到那兒您親眼看一看,便知曉了。

山字峰(神龜背上)現在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就是剛才我們看到的那個神龜石,站在神龜背上,向東看這座山,兩邊的兩個山峰稍低,中峰較高,峰底相連,我們把它叫“山字峰”好像老天有意向天下人宣稱只有祖山才是天下真正的山,因而才在這裡塑造一個巨大的“山”字。

劉伶醉臥(神龜背上)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有兩個人的名字與酒緊密相連,一個是造酒的杜康,一個是飲酒的劉伶。大家都知道劉伶是一位酒仙。相傳它喝醉酒以後遊遍了名山大川,最後這位豁達豪飲的名士來到我們的山腳下,發現了正在觀榜的秀才,想上山勸說他放棄功名,他憑著超凡的酒力,醉醺醺的爬上了懸崖,爬著爬著,他被這裡的山色泉聲所陶醉,一下子躺在懸崖上,成了這裡一處惟妙惟肖的風景。大家看,大山字峰的東西有一個缺口的懸崖上,有一個人正沉睡靜臥,大家仔細看頭與枕之間還有一個空隙,這就是“劉伶醉臥”。此時,他正以懸崖作床,白雲為被,朝聽泉聲鳥鳴,暮觀月明林幽,看他那不問世事滄桑、超凡脫俗、與世無爭的神態,與秀才觀榜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詩人劉章詠詩道:“杜酒劉伶飲,千秋醉尚沉,幾會天變色,不醒臥雲心”。

龜兔賽跑

順著“劉伶醉臥”往下大約30米處是兩個形神兼備的小動物,前面是一隻兔子,大家仔細看,他雙耳緊貼脊背,四足生風,跟在後面的是一隻烏龜,它揚頭伸頸,這就是龜兔賽跑,最後驕傲子大的兔子輸掉了比賽。

窟窿山(神龜背上)我們順著畫廊谷往東望,在遠天映襯下,如一輪圓月東昇的透天巨孔,這就是窟窿山。相傳這是二郎神擔山趕太陽時用扁擔插的大圓洞,形成現在的窟窿山,其實它也是冰臼,是臥體冰臼。

響山景區

現在我們所到之處是五大景區之一的響山景區(站在梳妝檯西坡),祖山五奇之中,山奇排在首位,那麼山奇奇在哪裡呢?祖山不僅雄偉陡峻(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多座,主峰天女峰海拔1424米),而且還有窟窿山、棋盤山、山字峰和那舉世罕見的回奏樂的響山。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往前看,在主峰左側的這座山峰,就是響山。(據《永平府志》記載:響山高數百仞,峭壁滑石,不生草木,山半石洞南向,相傳有比丘往焉,常時山響如崩裂。)附近的農民說,每逢陰雨多風天氣,響山能發生笙簫笛管、百樂齊鳴之聲。山非瑟鼓,何以發聲呢?有人說這裡是個地震帶,每逢地震,響聲便隆隆而至;有人說山中有水與海水相通,音樂聲乃海水漲潮聲;有人說山中洞裡住有狐仙,曾被樵夫從獵人手中救出,後招樵夫為婿,並度入仙籍,每逢樵夫到來,便擊鼓相迎,此說法固然荒謬。經地理學家考察認為,此山經數萬年的風化和斷裂,使得此山的石柱、石穴、石壁、石罅極多,而這些又處於千米高峰,強勁的山峰由谷外吹來,無任何阻擋,加之南北也是千米陡壁,便擦壁如琴,入穴如笛,搏柱如鍾,穿罅如呂,西面又有主峰天女峰相堵,形成一個天然的共鳴箱,才奏出了忽揚忽抑、經久不息的山石交響樂,籠著嫋嫋樂音不易散去。當代詩人劉章遊後詠之曰:“如簫如瑟又如鍾,紅有山花綠有鬆,俏麗難逢蘇子面,自家顏色自家聲。”

王母梳妝檯

下面大家往我們對面的山頂上看,這祖石景有幾種說法。第一種是王母娘娘梳妝檯,因為前面有王母開蟠桃盛會的地方,所以每次開蟠桃盛會前,都先在這裡梳妝打扮,然後前去赴會;第二種是老太太看電視;第三種老僧浴日;還有人說是慈母盼兒歸。

五人嶺(五人嶺處)這裡天然的幾個石人或高或低,依次站成一排,五人嶺三個大字是著名書畫家鍾長生先生所提。相傳,有一夥強人在林海出沒,終日打家劫舍。有一天,他們聚在一起謀劃搶劫嶺下一個村莊,被一頭小牛聽見,告訴莊主。於是莊主備酒以待,席間,強人問莊主:“你何以得知訊息?”莊主以實相告,強人不信,牽牛而問,小牛便說:“我前生原本是一惡人,欺此家人老實,時常借多還少或借物不還,因此觸犯天條,罰我變成小牛來還債。”眾強人聽後大驚失色,其中的十八人悔悟,背起小牛到險峰出家。祖山另一景區背牛頂因此得名。有五個強人執迷不悟,繼續行凶作惡,一日來嶺上察看地形時,天神震怒。命雷公電母將其擊成石人。

另有傳說,王母在太虛幻境舉行蟠桃盛會,命五位天將在此護衛,他們留戀祖山美景,樂而忘返,變成石人,常留此山。

太虛幻境(主峰腳下)現在我們所到之處就是祖山主峰天女峰,請大家先看對面這座山峰,它是祖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90米,祖山由於海拔較高,又臨近渤海,所以雲霧天氣較多,因雲霧時濃時淡,有時滔滔雲海,有時朵朵棉團,有時像薄薄的輕紗,雲移景動,變換多端。所以我們把這組石景叫太虛幻境。1985年7月28日詩人峻青來到這裡作了這樣一首詩:“聞到老嶺塞外秀,今見果不負盛名。層林茫茫呈野趣,怪石嶙嶙奪天工。雲開九霄現丹闋,霧鎖千嶂隱翠峰。勸君休誇五嶽遊,不等此山是虛生。”

河北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尊敬的遊客:

您好,歡迎您到長壽山觀光旅遊,在這翠色迷人的季節裡,您離開了喧囂的市區,來到美麗的大自然中暢遊一番,相信這裡秀美的景色一定會在您的記憶中留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長城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伴隨著長城文化的繼承挖掘和發展,長壽山景區悄然崛起。

長壽山景區是1987念在原懸陽洞景點的基礎上開發和建設起來的,十易春秋,光陰荏苒,而今長壽山以它古樸又壯觀,悠久而又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您的面前。

它位於山海關城東8.5公里處,東起黃牛山,沿長壽河向西展開,東西長6.5公里,區域頂峰175公頃,整個風景區以長壽河谷的自然風光為基礎,集山、石、洞、窟、溪及中草藥植物為一身,以長壽延年為宗旨,弘揚祖國的傳統醫學。以雕塑、書法、建築、園林等手法為表現形式,獨步世界旅遊之林,是一個立意新穎,獨具民族特色,又具時代精神的旅遊勝地。

長壽山景區現已發現歷史人文景觀18處,當代人文景觀20處,自然景觀30處,著名景觀有懸陽洞,神醫石窟、三道關、長城倒掛、壽字碑林、石門勝蹟等,景區山峻石奇,洞古窟新,水秀天清,林碧草芳,雕塑石刻,巧奪天工,淙淙溪水,蜿蜒川流。

現景區由懸陽洞穴、壽字碑林、世外桃源、神醫石窟、石門勝景五大景點組成。

“長壽山”摩崖石刻三個字,全高17.17米,其中“壽”字高6.2米,筆力蒼勁,氣勢奪人,神態如生,仙意似動,又飽墨濃意,力透石碑。系當代最老書法家108歲的孫黑佛老先生之絕筆。

長壽山景區背倚雄偉壯麗的萬里長城,長城猶如一條巨龍蜿蜒於群峰眾壑之間,三道關長城被稱作“天險要隘”三關直插雲天,長城倒掛於絕壁,懸崖峭壁,峰高谷深,驚險非常。人無羊腸道,鳥飛無覓處,如何砌壘長城?已成千古之迷。

長壽山石洞之最要數懸陽洞了,跨過一座石橋,我們即來到了古樹掩映下奇妙而幽深的古洞懸陽洞,它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穿透式的花崗岩洞,我國許多風光溶洞多為石灰岩洞,像如此高大的花崗岩洞在我國北方實屬罕見。洞呈紡錘形,前後寬闊,中間狹細,全洞長117米,其中前洞為懸陽洞的主體洞穴,進深37米,寬14米,高13米。懸陽洞最早的墾闢和建設在明代,明初洪武年間,四川峨眉僧人到此建廟塑像,並以漢隸形式留下第一筆“蜀人創修”。之後隨著明代魏國公徐達1381年在山海關建關設衛,這裡邊臣遊子聚會,僧人、道士雲集,百姓香客絡繹,文人墨客詠誦,酸了清末甚至有來華洋人涉足,民國年間,三道關有位主持道人叫董有靈,在前洞建有萬仙樓,後洞建有孔廟和地藏王菩薩,更使這裡達到了儒、釋、道三教一家,他們和平共處,修真養道,我國許多名山常為一個宗教流派所獨居,或以某一宗教為主,而懸陽洞則是三教並立,融融相生,成為懸陽洞歷史上宗教文化現象的一大特點。

本世紀三十年代後,懸陽洞走向了頹敗。到了六十年代,這裡的佛像、廟宇已是毀壞一盡,只留下洞壁上的“懸陽洞”“清虛凌空”“萬善同歸”“通天幻境”“別有洞天”“紫塞桃源”“地接天根”“萬古流芳”等十幅刻石,及萬曆三十年的《懸陽洞詩碑》、明崇禎八年的《觀音洞碑》以及康熙四十四年的《造鐘碑記》。

沿著石砌臺階165磴扶欄而上,洞由明變暗,又由暗變明,石階由寬而窄,又由窄而寬,涼風習習,別有情趣,約行數十步,仰面而視,洞頂有雙孔,為自然形成,有日光懸於其中,懸陽洞由此而得名,併成懸陽洞窺天一景,而懸陽洞之奇恰恰就在洞中有洞,洞上有孔,孔能通天。

紫陽宮外西側,雙鬆拔地而起,對峙而立,直刺青天,獨峻於林,三十餘米高的百年古鬆給人蒼勁傲然之感,伴風送濤,凜然正氣其形酷同,其狀亦如兩巨人,威不可淫,故得名雙鬆挺峙。

神醫石窟位於藥王嶺山腰峭壁之上,有以古代名醫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為主體的摩崖石窟群。石窟群像為中國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雕塑家付天仇、曾竹韶創作設計,“神醫石窟”為著名書畫家吳作人題寫,此外還有國際友人的摩崖碑題,此景集中醫學、書法、雕刻藝術為一體,依山就勢而造的認為景觀,立意新穎,別具一格,讓人領略到祖國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和炎黃子孫的聰明才智的同時,也感受到石窟巍峨挺拔,氣勢雄偉的獨特風格。

壽字碑林是長壽山景區鍾最引人入勝的景觀之一,它是利用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結合長壽山的奇峰異石而建造的人文景觀。在大小不一,方圓各異的怪石上鐫刻著不同朝代,不同字型,陰陽文不同形式的名人“壽”跡,這些因石而制的摩崖雕字,或隱或現,或藏或露,字形各異,神彩飛動,那異曲同工的百家書風,構成了中國曆代書法名家之“壽”字大成,表現了中華民族書法文庫的獨特神韻,成為東方雕刻、書法相融合的藝術風景。

河北的導遊詞 篇13

歡迎到我們蒼巖山來遊覽觀光,我是這裡的導遊員×××,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使大家滿意。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蒼巖山的概況。蒼巖山位於井陘縣南部屬太行山區。據說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出家的地方。蒼巖山約形成於30億年前的幾次造地運動,(如阜平運動、呂梁運動等),景區內山體層次分明,岩石結構以片麻岩、火成岩、變質岩及玄武岩為主。這裡山勢陡峭,集五嶽之雄險,透峨嵋之秀幽,連五臺之瑞氣,浮普陀之祥雲,素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美譽。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賦詩“井邑傅巖上,客亭雲霧間。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蒼山。”來讚美這裡的風光。同時也被稱作是太行山中的一顆明珠,吸引著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考察、觀光。蒼巖山以山雄、谷幽、林秀、樓絕、檀奇於1988年被國務院審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1994年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審為國家AAAA級景區。

蒼巖山的主要景觀為三絕、十六景,分別是:三絕:橋殿飛虹、壁澗靈檀和山腰綺柏,十六景分別為巖關鎖翠、風泉漱玉、書院午蔭、碧澗靈檀、懸蹬梯雲、峭壁嵌珠、橋殿飛虹、空谷鳥鳴、絕巘回欄、尚書古碣、說法危臺、虛谷藏幽、爐峰夕照、竅開別天、陰崖石乳、山腰綺柏,沿著步遊路,我們一會逐一介紹。大家請跟我來。

(山門前小橋:)這是蒼巖山十六景之一,叫風泉漱玉。這條小溪叫白鶴泉,繞山門而過,河灘卵石點點,河內水光鱗鱗,在夏秋季節,小螃蟹、小魚蝦在水底石縫中穿梭,而潺潺流水將河底沖刷得乾乾淨淨,故名:風泉漱玉。從佛教上來看,這裡應該是敬香客人洗漱的地方。一般來講,入佛門前要沐浴,要戒齋。有些香客,可能因多種原因未能及時沐浴,到這裡後,從水面上走過,雖然水未溼身,也算是經過了水的洗禮,乾乾淨淨入福慶寺吧!山門牌樓:這個牌樓建於清代,為重簷斗拱式建築,它高11.2米,長7.8米,採用九廊、八柱、三架架、七簷九鬥形式建造,整個建築沒用一棵鐵釘,經歷了1996年和20xx年兩次大的洪水“洗禮”,仍然完好如初。不能不讓人佩服當時的工藝水平。大家再請看牌樓上這塊匾額,上書“蒼巖山福慶寺”是李苦禪老先生在1988年遊覽蒼巖山時所題,這也是李老先生的絕筆,因為李老先生從這裡回去後,不再動筆,時隔不久老人家因病過世了,所以我們稱其為“李老絕筆”。“福慶寺”寺名為宋真宗所敕封。據碑文記載,蒼巖山原名為興善寺,為禪宗臨濟一脈。北宋年間,有一僧人詮悅在五臺華嚴寺出家,於鹹平五年(公元997年)到蒼巖山,他見此地古寺荒廢,破敗不堪,遂立志重修廟宇。他住巖穴,化善緣,開道路,塑佛像,使古寺為之一新。後聽說真宗帝在譙郡(現在河南省境內)巡遊,詮悅大師冒死求見,歷數蒼巖山的秀美,寺廟的雄偉,香火的旺盛,請求真宗賜名。真宗為詮悅的誠意所感動,下旨考察蒼巖山。當時縣令張獻可帶人考察後,如實上奏。於宋真宗大中祥符7年(公元1020xx年)敕封寺名“福慶寺”沿用至今。(宋真宗為趙桓)(山門:)大家請看大門兩邊,有兩幅對聯,其一呢,是:“蒼巖勝境觀音道場”。那位說了,觀音道場應該是在浙江定海的普陀山呀,為何蒼巖山又成了他的道場呢?這裡待各們看過蒼巖山後就會有所領悟,這裡我不再細說,一會兒給大家解釋。另一幅對聯是:“峭壁懸空處梵宮琳宇鄉”,梵宮、琳宇都是佛教用語,它的意思是指蒼巖山

這裡是個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也是傳頌佛法的好場所。好啦,咱們先進去吧!

(在全景圖前向大家交待一下行進路線。)請各位拿好各自的門票,排隊檢票,進山後要注意,保管好門票,我們這裡景區禁止吸菸,哪位朋友需要吸菸的話,請您忍耐一下,沿途我們設有休息和吸菸的地方。我們的右側為蒼山書院,十六景的第二景,叫書院午蔭(可簡單介紹)這是書院午蔭,這個小院始建於明代,中葉是過去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地方,它建於一個獨孔石橋上,早先橋下涼水常流,夏日翠木掩映,在這裡讀書,確有“日光不到望晨夕,絕似丹丘小洞天”的景色。(魁星)這個相貌醜陋,略帶猙獰的人物為魁星,您看他左手提鬥,右手得筆,單腿獨立於一隻鰲頭之上,從其神態上可看出,他掌管著讀書人的事情,人們常說,某某人才高八斗,可獨佔鰲頭,並被點為狀元等等,都是受其點化,可以說在星宿之中,魁星就是點化讀書人的最高長官了。據說讀書人拜拜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可金榜題名了。哪位有興趣可以試一試,應驗了可要記著回來還願喲!(碑房)碑房中擺放著十餘通石碑,多為重修碑或佈施碑。蒼巖山共有記事碑、佈施碑、詩碑等165通,其中:佈施碑佔90%,最早的碑為宋碑,有兩通,金碑11通,元碑1通,明碑10通,清碑107通。民國及其他碑12通。(可簡單帶過。)(戲樓坪)簡要介紹,只提蒼巖山的戲樓沒頂的來歷。(猴祖師):講皇姑巧佔蒼巖的故事。

傳說當年皇姑到蒼巖山後,看中了蒼巖山南山的這塊風水寶地,但同時看中這裡的還有道士志公。即然都看好了這裡,佛道又不能同居一山,公主就和志公商議,第二天的辰時登山,誰先到達山頂誰就在此修行。到了晚上,公主睡不著心想:我一個婦道人家,哪能比得過人家身強力壯的志公呢?正在她愁眉不展的時候,面前出現了一隻猴子將公主的隨身包袱搶走,轉身鑽進了樹林,蹤跡皆無。公主心裡更著急了,我都落難到如此地步,一隻猴子也來欺負我。她傷心地哭了。哭著哭著天亮了,與志公約定的時間馬上就到了,公主強打精神開始登山。再說志公道士,一看到了辰時,仗著身強體壯,奮力登山,走著走著突然看到前面空地上插著一柄長劍,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丟失的那把佩劍,他上前一把拔出劍來,立刻傻眼,在劍的另一端插著一隻女人的繡花鞋,志公見此,仰天長嘆:“天意呀!天意!”於是他轉身下山,在對面山上建起了志公寺,把蒼巖山讓給了公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都是那隻猴子的功勞。搶公主包袱的猴子是一隻靈猴,他搶了公主的包袱後,又偷走了志公隨身的佩劍,並把公主的繡花鞋插在劍上,埋在了志公登山的必經之路,志公一看到有女人的繡花鞋就認為公主已先到了山頂,所以他就不再向山頂爬了,而是另擇修行地了。猴子一看志公走了,便叫來了一隻老虎,馱著公主登上了山頂。所以在蒼巖山的這座小廟裡供奉的就是那隻靈猴,這也是蒼巖山的獨到之處吧!萬仙堂:內供奉著財神趙公明及神醫華佗、孫思邈。(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中國古代主管學問、文章、科學的神,在道教系統中地位較高,管上天仙籍,人間禍福,地獄輪迴,被稱作是“帝君司命之神”。他與魁星的區別是,文昌屬道教範疇,而魁星衙星宿(宿命學)範疇。

好了,下面我們去看一下蒼巖山的第一絕,碧澗靈檀吧!

在蒼巖山的這個深澗中,長著成千上萬棵青檀,當地人稱之為白檀。這在我們北方地區,僅蒼巖山所獨有,而且有關林業專家曾試圖將其移植,但目前尚未成功。

我們說它絕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它生的地方絕,這些檀樹全部生長在少土少水的地方。一會大家可以看到它們有的依壁而生,有的劈石而長,有的生於亂石叢中,有的乾脆抱石而立,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能夠枝繁葉茂,繁衍生息不能不讓人稱奇叫絕。

二是它的形態絕,在蒼巖山的檀樹中,您不會找到兩棵形態基本一致的檀樹,它各個象是一棵盆景,點綴在山腰,形態各異,名稱各異。

三是它絕在無皮無心,這些樹長到一定的樹齡就變得無皮中空,供人觀嘗,這些樹無皮無心,傳說和蒼巖聖母三皇姑有關呢!(講一下掛破裙裾的故事)

從植物生現學上看,它其實是一種適者生存的具體表現。

它的根部全部紮在深的石縫中,吸取養份和水份,遇到乾旱年份,水份較少,它生長得較慢,在雨水較大的年份生長的較快,因此造成了樹身年輪的大小不一及木質的疏鬆、密實度不一,在樹齡較小的時,所消耗的養份較少,所以它的樹皮較厚,樹幹不易開裂,長到一定的樹齡後,所需水份、養份逐漸增大,蒸騰作用日益增強,為了給葉部提供更多的水份、礦物質、植物(檀樹)就採用增大表皮的自我保措施,較厚的皮變得很薄,木質部還逐漸開裂,形成了表面光滑,中間空心的樹幹。就是我們

所說的無皮無心的樹了。

老人檀

這是一棵有著千年樹齡的檀樹,它表面疙疙瘩瘩,中間卻是空心的,可以容一個進去,在此合影留念會使您象這棵檀樹一樣充滿智慧,健康長壽。

詩云:老態龍鍾似老翁,春秋幾許問誰人。

虛懷若谷經風雨,自在山林自在生。

金蟾檀

枝雕金蟾峭壁向,丹青繪出愈神傳。

遊人若知檀林早,金蟾陽壽有千年。

抱石檀,又稱果老檀。傳說張果老騎驢遊蒼巖山時,將其座騎拴在此樹上,調皮的小驢貪吃樹下的青草,不小心把樹拉倒,張果老便搬來五嶽之石支起樹幹,又引來四海之水精心澆灌,此樹得以成活,您若不信可仔細看看,樹幹上還有韁繩印呢!

正是:古檀抱石不計年,盤根錯節石罅鑽。

採精化氣真魂在,長生石上有名傳。

鴛鴦檀

這兩株檀樹名為鴛鴦檀。傳說古時候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私下定了終身,但女方父母一直不同意這樁婚事,並將女兒許配給了一家財主,在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把意中人叫了出來,來到蒼巖山,雙雙從懸崖上跳了下來,以身殉情,第二年這裡便長出了兩株檀樹,而且長著長著主幹逐漸向對方傾斜,逐漸長到了一起。人們說這是那對男女的行為感動了上蒼,上蒼特許二位在陰間成了夫妻,這兩株檀樹也就成為其在陰間的化身。

這個傳說真實與否姑且不論,單看這兩株檀樹老樹在1986年時遇雷起火,後又在根部長出了兩株新樹,奇的是長著長著這兩株就又靠在一起了,您說奇嗎?

在此我祝願咱們團中的各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有人用這樣的詩句讚美鴛鴦檀

兩檀纏綿連理枝,恰似鴛鴦戲水時。

情緣只在造化數,地久天長無限期。

(跨虎登山)

(十二生肖處)這裡大家可以稍做休息,抽菸的同志可以抽一口了。

請大家抬頭向上看,連續三座橋,凌空飛架,橋上建殿,這就是被稱為我國三大懸空寺的福慶寺,這也是我國目前最險的懸空寺。這個景觀叫橋殿飛虹,這也是我們蒼巖山的第二絕了。楚圖南老先生稱讚這裡是“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彩共樓飛”,不過要看橋樓殿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要爬過前面365級臺階,方能一睹芳姿。當然,爬這365級臺階,需要一定的體力,大家權當是鍛鍊身體,同時這也是我們蒼巖山送給您的365個祝福,祝您天天有個好心情,日日有個好身體。

(王靈官)

也叫靈官王元帥,在民間崇奉為護法尊神,用於守護宮院,驅邪鎮魔。

它的上方為避水珠,變稱峭壁嵌珠,為蒼巖山的山靈所在。

(天王殿)好啦,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來到了“仙界”,在這裡可以稍稍休息。

這就是小橋樓殿,據考證要早於前面的大橋樓殿。請看這幅對聯,上聯是“殿前無燈憑月照”,下聯是“山門不鎖待雲封”。這就是蒼巖山景色的真實寫照。

這裡的塑像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也叫“護法四大天王”或四大金剛。據說在須彌山腰有一座小山,名為健陀山,此山有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住其上,而且四大天王各領二十八部夜叉大將,各護一方天下。

東方持天王,名為多羅吒,身為白色,披掛甲冑,原左手拿刀,右手執弓,後改為手持琵琶,“持國”意為慈悲,護生,琵琶原意為用音樂來感化人。

南方增長天王,叫毗琉璃,身青色,穿甲冑,手持寶劍。“增長”意思為讓眾生增長善根,持寶劍,目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廣目天王,叫毗留博叉,身紅色,著甲冑,帶長刀,左手託寶塔,右手握傘。“多聞”指他福德聞名四方,手持寶塔、寶傘,以制服魔怪,保護眾生財富。

以上四王簡稱東琴、西蛟、南劍、北傘。

這四大天王都是維護佛界的四大天王,但後來在人間賦予了他們新的含義琵琶象徵“調”,南方劍象徵“風”,蛇象徵“順”,傘象徵“雨”,合起來為“風調雨順”,暗示著五穀豐登之意。

在我國古代小說“西遊記”中,把他的說成護持天宮天門的,在“封神演義”中又將其描寫成了魔家四將死後所封的神,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四個名字:魔禮青、魔禮海、魔禮壽、魔禮紅。

好了,看過了小橋樓殿和四大天王,咱們還是去咱們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橋樓殿吧!

這座橋樓殿凌空飛架於距地面48米的懸崖絕壁上,下面建橋,橋上築殿,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不能不說是天工巧奪。

據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老先生考證,此橋的形式與趙州橋的結構完全一致,均為單肩式拱橋。建築年代約為隋代,上面的宮殿為後人所建,約為唐代。

該橋全長15米,寬約8米。橋的拱高為2。8米。從力學的角度看,拱橋承重要較平板橋效果好,但此橋上因有殿,此殿重量及遊客滿載時,總重量約在35噸左右,按此推算,橋的拱記應在3。5米到4米之間,可該橋拱高僅2。8米,承受了如此大的重量,且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風吹雨淋、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至今完好,不能不說是建築學上的一個奇蹟。

另外,這個橋建在兩山這間,在一千多年前,無大型起重裝置,它是怎樣建起來的呢?

傳說,是魯班修了這座橋,魯班接受天命,要在蒼巖山修一座橋,建築材料和人都找好了,就是想不出如何搭才行,一日他正閉眼小憩,就看見一個老頭趕著一群牛上山,有幾頭牛不聽話,只顧低頭吃路邊的青草,上山的速度很慢,老頭只得用鞭子狠抽這些貪吃的牛,嘴裡還嘟囔“打你個柴牛,打你個柴牛,叫你貪吃”魯班一睜眼,眼前什麼都沒有,原來是做了個夢。魯班心想,這是上天派人給我託夢,要我用柴搭成牛拱建橋啊!於是就從周邊的山上砍來樹枝,搭拱建起了這座橋。所以,這座

橋起初叫柴樓殿,後人根據其造型改名為橋樓殿。

其實據我們考證,這座橋確實是用柴禾搭起拱形,當時修建此橋的工匠們,砍來了樹枝,將它們堆放在山谷裡,利用冬季寒冷季節,在樹枝上潑上水,使其牢固地連在一起,然後再進行建設。那位說了,冬季天寒地凍,滴水成冰,能和泥搞建築嗎?哎!對了,這座橋絕就絕在沒用一滴水,沒用一杴泥,全是幹打磊建起來的。所以你現在看這座橋的的石頭接觸面的中間沒有泥土。

好了,大家不要光聽我說,還是實地去看一下吧!

(正殿)

此處供奉著釋迦牟尼、阿彌陀和藥師琉璃光三尊佛像。這三尊佛像代表著宇宙空間中、東、西三方不同邊界的佛,即:橫三世佛。中方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中間即是),他的像很有特點,他的坐像為結跏跌坐(俗稱盤腳打坐,即雙腿交叉,兩隻腳掌朝上,分別放在大腿上意思為靜坐斂心,止息雜念,它又叫“勇健坐”或“降魔坐”,像徵著佛說法的莊嚴與悟道的寧靜,他的手勢為:左手橫放在左腿上,掌心向上,右手向上屈指用環形,表現了佛主說的瞬間,所以又稱其為“說法相”。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者,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是部落的名字,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人”之意,他的名字叫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的釋迦共和國(現印度與尼泊爾交界處)人,他出生時,有仙人預言,如他不出家,有可能成為轉輪聖王。他的父親為防止他出家,費盡了心思,但在他29歲時,仍違背父母的意願,出家修行。

他主張眾生平等,提倡戒淫、戒殺、戒盜、戒妄、戒葷灑,斬七情,絕六慾,他創造了因果報應說,主張普渡眾生。他了解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底層的勞動人民,能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闡述較難懂的佛教教義,深受人們喜歡,佛教也迅速傳播。後來,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

右面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他雙手掌交叉相疊,以右手背後壓左手面,放在足上,擋肚臍,此像為接引眾生相。

左邊這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如來佛像,他的坐法同是中方相同,只是手勢有別,他雙手合十,兩食指並立,可排除眾生的一切苦難。

這橫世三佛與豎世三佛相對應。

豎世三佛代表宇宙的時間順序,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過去佛為迦葉佛,現在佛為釋迦

周邊是十八羅漢像。

羅漢主稱為“阿羅漢”,其中十六公益事業釋迦牟尼的弟子,另兩位為清代乾隆所定,即:降龍、伏虎。這十八羅漢一環繞在三世佛周圍,是三世佛的衛士,同時也是傳授佛法、護衛佛法的使者。

與釋迦牟尼相背而坐的是觀音菩薩,傳說她曾立誓普救眾生,成為大慈大悲的菩薩,她能拯救十二種大難,可現三十二種不同身形,遇難眾生只要誦唸其法號,她即

觀其聲前往救難。

在小說“西遊記”中,也常有類似的場景出現,每逢唐僧遇難,或是悟空前往求救,或是在有人念其名號後,悄然而至,為唐僧師徒解圍救難。

在東側的大殿裡“福緣善慶”兩頭兩字就是寺院的名字-------福慶寺。而善字說明了這個寺原為興善寺,福慶是由興善演化而來的。

我們再看一下大門石階上的這兩個飾物,它叫玉璽蹲配。據我國文物專家羅哲文先生考證,此件為北魏時期的作品,在全國僅有兩對,這是其中一對。

殿內供奏的是釋迦牟尼,左為日光普照菩薩,右為月光普照菩薩,是“東方三聖像”。

我們前面這座橋建於民國年間,因戰亂只修了一部分,雖然這座橋建築年代較晚,但此處卻有著非同一般的經歷。

我想大家都看過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吧,那裡許多鏡頭都是在這裡拍攝的,請大家回頭看一下這周圍的景物-----橋樓殿、深澗、殿堂,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到天橋西北角):這裡便是玉蛟龍跳崖的地方,她的臺詞是:“小虎,許個願吧!”然後飛身跳下懸崖。

哪位有興趣可以在這拍照留念,可能照出的相後景太小,不全,前面有兩個地方可以拍到橋樓殿的全景。

說起拍電影,蒼巖山的風光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有許多影視劇都曾將這裡做為外景地,比如大佛殿後面的浴龍池,便是拍攝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放生處,而象“白龍劍”、“白髮魔女傳”“天龍八部”等都在此拍了許多鏡頭。

(絕巘回欄)

絕壁開通途,高空有回欄。從這裡一直到公主祠,由禪房、樓閣點綴,峰迴路轉,曲徑通幽,一步一層天。

蒼巖山的建築很有特色,這些建築多依山勢而建,該空則空,該密則密,形成了自已的建築特色。而這些不同層次的建築,為蒼巖山構成了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同時也構成了人間、仙境、上天的三個空間,由山門到懸登雲梯雲,此由檀樹形成人間;它是生命的象徵,而經過360級臺階的攀登,經過您的努力,到了仙界,就是中間一層,從這裡向下看,山澗檀林如畫,路上行人慢慢走動,在雲霧天氣,這裡霧鎖山谷,雲傍腳下,真乃一個人間仙境。而到山頂後,您的視野將會更加開闊,遠可望太行群峰,近可觀蒼巖美景,間或農舍三五,聞雞犬之聲,猶如武陵桃園,更似天上人間。

(尚書古碣)

這通碑叫透龍碑,又見粘子碑,是明嘉靖年間的吏部尚書喬宇所書(官同現在的中組部部長)

喬宇,山西平定人,1520xx年四月九年級都察院右副御使劉元瑞(官同現在的紀檢委書記或監察局局長)要告老還鄉,回老家湖州,喬宇同劉一起遊蒼巖山,喬宇與劉對酒吟詩,喬宇提筆寫下了詩的內容,並刻於此碑。

為什麼又叫透龍碑呢?這是從這通碑的帽所說的,在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森嚴,對哪級官員從穿著服飾到日用器具都有嚴格的規定,這石碑只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用龍的圖案,同時碑的尺寸也有限制,而喬宇做為吏部尚書,官至一品,用龍做碑帽是當時的御批,也是特權。這個碑帽刻的龍圖案兩邊鑿透,立體感十分強,所以叫透龍碑。

哪它為什麼又叫粘子碑呢?傳說到這裡後,可鋼蹦占卜自己生男生女,如果帖上掉不下來,生男;否則生女。當然這是很唯心的事,現在實行計劃生育,少生優生,男女都一樣,不過做為遊戲,大家不妨試一下。

(說法危臺下可以休息,但不能吸菸。)

(說法危臺)

這座孤立的石臺,叫說法危臺,是喬宇、劉元瑞題詩、對奕、飲酒的地方。也是南陽公主講經說法的地方。

這個地方比較陡,大家上下的時候不要擁擠,要小心一些。

上面可以拍到橋樓殿的全景,喜歡拍照的遊客可以到上面去照相。

(妙法蓮花寶塔)

俗話說:逢寺必有塔。寶塔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而且在佛學中,塔具有神聖的地位,它是佛主如赤的象徵。釋迦牟尼涅磐後,其弟子將其火化,燒出了色對晶瑩、擊之碎的珠子,即舍利子。眾弟子在各地修塔,將舍利分離,就是後人所說有舍利塔。塔也隨之成了佛教的主要建築之一,即佛主釋迦牟尼的化身。

這座塔建於金代,屬於井陘花塔系列,所謂花塔,即具有華麗的外表和繁雜的花飾,看上去象一朵巨大的蓮花,這是我國古塔中極為罕見的一種。

這座花塔現高為10米,平面六邊形,高五層,是樓閣式仿木實心磚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座原為蓮花座,後因局坍塌,改為方形座,塔剎已毀。

我們從這個地方向東看,有一似香爐的石頭,上面有三根石柱,此景為“爐峰夕照”。

我們一直說蒼巖山有三絕,這第三絕是什麼呢?

大家抬頭,或看一看周邊的這些柏樹,它們生長在半山腰上,頭全部扭到公主祠方向,我們稱其為“扭頭柏”,多少年來,一直稱此景為“古柏朝聖”。

你不要看這些柏樹其貌不揚,但它卻在這裡生長了幾萬百年,上千年了,由天植物的趨光性,使得其朝向陽光強烈的一方生長旺盛,而公主祠處在有太陽時,日照最強、最長的地方,所以就形成了這個奇特的景觀,這是巧合呢?還是天意?就由大家各自去理解吧!

(虛閣藏幽)

此處看到了主殿-----公主祠

在剛進山門時,我說到這裡是觀音道場(可參考報紙部分)

南陽公主是隋煬帝的長女,其嫁給了宇義家族,其丈夫為宇義士及,因隋煬帝行施暴政,引起了國內農民起義不斷,宇義士及及其兄宇義化及設計勒死了隋煬帝楊廣,後宇義家族被農民起義軍竇建德追趕,南陽公主被俘,竇要求公主隨其征戰,但南陽公主在父死夫亡、國破家敗的情形下,萬念俱灰,看破紅塵,遂出家為尼,並在蒼巖山修行。

公主在皇宮時飽讀詩書,並略通醫道,到這裡後,以慈悲為懷,廣行善事,用醫術醫好了許多人的疾病,一時成為周圍廣大地區頂禮膜拜的偶象,被人稱作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到宋代真宗又親敕寺名為“福慶寺”,在清光緒年間,公主被敕封為“慈佑菩薩”,使得蒼巖山名聲遠播,香客如雲。

公主祠原名為“公主真容堂”,建於金代,明代後改為“真容殿”。

河北的導遊詞 篇14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澱由堤防圍護,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盪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xx年,保定市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旅遊景區。

白洋澱(Bai-yang Lake,亦作Baiyang Lake),又名西澱,古稱掘鯉。

白洋澱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瀦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佈面積廣。環湖窪地大多已改為稻田。

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白 洋澱在河北安新縣境,地處京、津、石腹地,各距離150公里左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這裡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讚“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澱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勢連天際,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澱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白洋澱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春光降臨,蘆芽競出,滿澱碧翠;每至盛夏,“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蘆蕩飛雪,稻俗飄香;隆冬時節,堅冰似玉,坦蕩無垠。

白洋澱是典型的北方溼地,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的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白洋澱遊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遊樂景區、休閒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它們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使所有的客人遊得盡興,玩得開心、吃得爽意,住得溫馨。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 華北明珠——白洋澱區域圖

西澱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 個,其中以白洋澱、燒車澱、羊角澱、池魚澱、後塘澱等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從北、西、南三面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億立方米。為控制湖區水位,在白洋澱東部自然洩水處建有棗林莊大閘,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馬河,擴大水源。由於南拒馬河含泥沙量大,淤積嚴重,湖泊面積和容積有不斷縮小的趨勢。這裡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並以大面積的蘆葦蕩和千畝連片的荷花澱而聞名,素有華北明珠之稱。抗日戰爭時期水上游擊隊——雁翎隊的故事膾炙人口。1982年乾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澱湖區恢復,成為旅遊勝地。20xx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旅遊景區。

河北的導遊詞 篇15

祖山位於秦皇島青龍縣境內,由於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綿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峰天女峰,海拔1424米,略遜於泰山。登上天女峰,東觀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長城,北俯群山,美景盡收眼底,這些卻是泰山所沒有的。遊人回來說祖山有奇險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當代詩人臧克家老先生以“畫境詩天”贊之。然而祖山卻名不見經傳,或許它的美正是要我們去發現、去印證.

從祖山園區東門進去,蜿蜒十餘里,就到了傳說中的畫廊谷口。我們停下腳步,滿目望去是嶙峋稜嶒的崖壁,是蒼茫危懸的怪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裡會有令我們心旌動搖的美景嗎?會有令我們流連忘返的仙境嗎?轉過谷口,竟是一潭清澈明亮的溪水最先迎候我們,水面上搭建著成直角拼接的幾十根圓木,這就是縱橫橋了。看著這純淨見底的山溪水,我們的心也彷彿被盪滌了。在城市裡我們每天注重的苦苦追尋的無汙染的水,在這裡卻是可以盡情地嬉戲呢。

祖山,大約是一億年前燕山造山運動的花崗岩侵入體,經過多年提升、斷裂、風化、剝蝕等地質地理過程形成的一座獨立山體,因燕山東段,渤海以北諸峰皆以此山分支盤撥,意群山之祖而得名。

祖山,山勢跌宕,峰巒陡峻。以山、水、石、洞、花五奇著稱,是一處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內涵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春季繁花似錦,百鳥爭鳴;夏季風涼氣爽,雲蒸霞蔚;秋季紅葉滿山,野果飄香等病症季銀妝素裹,玉樹瓊花,被譽為“塞北小黃山”。

山勢雄偉,群峰林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達二十多座。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是秦皇島港顯著的航標;奇樂峰(響山),海拔1360米,四周懸崖峭壁,山體裂縫縱橫,山風掠過如管絃,奏出悅耳的樂章;香瓜峰(香瓜頂),海拔1200餘米,南坡是百畝天在草甸,東坡是天然次生林帶。此山坡緩頂圓,如同“香瓜”;背牛頂,四周絕壁,高不可攀;八仙峰(八仙頂),懸崖怪石環繞,在雲海的湧下如林海蓬萊。

石奇谷幽,姿態萬千。祖山山體在長期風化剝蝕和流水侵蝕下,形成許多絕壁幽谷和象形奇石。“情人谷”,溪水常流,瀑布成群,碧潭珠串。兩壁時而峭壁凌空,時而坡緩林密,時而幽暗深邃,時而袒胸露懷。穿林入谷,曲徑通幽;“畫廊谷”,北岸奇險,崖頂怪石林立;南岸鬱鬱蔥蔥,藤蔓纏繞,繁花似錦;溝底巨石疊臥,清溪繞流,遊人步行其上如鳥越石,俗稱“三千六百跳”。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祖山的峰巔溝壑雕塑了很多擬人似獸的奇巖怪石,現已考察發現的有60餘處。《西遊記》中的“唐僧盼徒”、“八戒尋兄”等怪石在北天門集中體現;《紅樓夢》中的“李紈教子”、“太虛幻境”、“金陵十三釵”等奇巖散佈在天女峰腳下;“伯牙彈奏”、“子期聽琴”在北龍潭飛瀑兩岸對峙;“山字峰”、“神龜探海”、“仙女雲床”,更是惟妙惟肖;“五人嶺”聳立路旁;“鷹嘴巖”昂首雲頭;“金孔雀”霧中飛舞;還有“靈芝石”、“秀才觀榜”、“龜兔賽跑”等神行畢肖的象形奇石隨處可見。

溪水繞流,瀑布成群。祖山地處燕山多雨帶,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毫米左右,水資源異常豐富。經考察較典型的瀑布有九處,除西面的“白蛇吐布”和南面的“箭坑”外,其餘均分佈在北龍潭附近。“白蛇吐布”落差80米,坐落在花果山景區盾、箭二峰之間。每到冬天龍口往往結成冰壩,瀑布停流,當積水加深壓力增大,瀑水又衝破冰壩噴湧而出,狀如“白蛇”吐布;“北龍潭”瀑布落差60米,絕壁青苔滿布,龍口噴玉吐珠,景色十分壯觀;其他諸如“姐妹潭”、“三跳潭”、“黃龍潭”、“黑龍潭”等瀑布姿態各異。

花香林鬱,氣候宜人。祖山植被茂密,覆蓋率在96%以上,植物物種多達260多種。杜鵑、錦帶、東陵繡球等山花5月前後盛開,6月開放;稀有花卉“天女木蘭”生長在海拔千米陰坡處,以亂石為伴,6月中旬吐蕊,香氣清淡,高潔素雅。

祖山東南面臨渤海,夏季受海風影響較大,七月份平均氣溫低於23℃,無蚊蟲叮咬,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河北的導遊詞 篇16

親愛的旅客朋友,您們好:

我是_X旅行社導遊,我的名字叫:_X,非常榮幸今天由我帶領大家領略大自然的“傑作”----神奇而美麗的白石山!

首先我代表淶源人民對您們的到來表示真誠熱烈的歡迎。淶源是一個神奇美麗又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是一個旅遊避暑消夏勝地。淶源有著悠久的燕趙歷史。而有著“北方第一奇山”和“北方的黃山”之美譽的白石山就挺拔的佇立在淶源。

白石山概況

北方難道真的有這種奇山嗎?那麼我現在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白石山的概況。白石山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全國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大家有沒有去過張家界和雲南的石林?張家界是石英砂岩,主要是水流的沖蝕作用,雲南的石林是靠水的溶蝕作用,而白石山的峰林是在構造應力作用下,形成了兩組垂直節理(也就是裂縫)。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白石山的夏季有三分之二的天氣出現雲霧,當雲霧縈繞在峰谷之間,山峰時隱時現;時而云霧如海、波濤洶湧,如夢如幻;時而如輕紗幔帳,隨風飄舞,仙幻飄渺,使人浮想聯翩,恍若置身仙境之中;一急一緩中,體現滄海桑田;一動一靜中,品味人生百態。當雲霧嫋嫋升起,出現雲海飛瀑,雲海佛光的奇觀,更增加了白石山的神奇與魅力。白石山是春看花草,夏觀雲煙,秋賞紅葉,冬覽冰瀑的好地方。

提醒遊客:愛護景區內設施,遊覽途中請到固定吸菸點吸菸,垃圾請入池,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白石山景區目前分為東門、西門兩大入口。

(一)東門。(團隊)

從縣城出發,往縣城南行駛,約15分鐘後到達白石山腳下---白石山東門入口。然後乘車而上大約30分鐘時間可到達海拔1800米的祥雲門,坐索道上山僅需8分鐘。到達祥雲門之後開始步行遊覽。

(二)西門。(散客)

如從縣城南行駛16公里左右,大約用時30分鐘,就會到達白石山景區西門入口處,然後繼續驅車前進,將會到達索道下站,此處海拔1400米,上山有兩種選擇,可乘坐索道,也可步行石階而上。

白石山景區集奇、雄、險、幻、秀於一身

(一)白石山景區的“奇”

白石山可以說是一座山上之山,就是說在巨大的花崗岩基座上託舉著一塊巨大的白雲質大理岩,地學上稱之為頂盤懸掛體。而白石山奇峰林立,怪石崢嶸,千姿百態,奇花異木,奇禽異獸,也給白石山增加了許多“奇”。

(二)白石山景區的“雄”

白石山山體高大,雄壯的山峰,錚錚鐵骨般矗立於山巔、峽谷,群峰拔地而起,峰高谷深,高聳擎天,氣勢雄偉,處處給人以強大的力量之感。

(三)白石山景區的“險”

“險”是指,白石山千峰萬仞,如刀削斧劈,險壑縱布,如萬丈深淵,單壁高差巨大,難以逾越。

(四)白石山景區的“幻”

白石山所謂的“幻”是說白石山由於光與影的變化,雲與霧的交織,冷與熱的交流,幻出許多種神祕莫測的獨特天象景觀。老百姓說,白石山一天有72變,特別是夏秋季節,成天雲蒸霧繞,如仙山浮島,是北方出現佛光次數最多的山。

(五)白石山景區的“秀”

白石山景區不僅雄偉、高大,也有秀麗的一面。到了春天氣溫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是遊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白石山景區內景點介紹(就地介紹)

1.祥雲門。坐落在祥雲峰旁,在白石山東門盤山而上大約30分鐘的車程即可到達祥雲門停車場。之所以叫祥雲門,是因為據說過此“祥雲門”者,來年必定工作順利,家庭美滿,顧名思義也就是象徵吉祥的意思,在夏季多霧的季節,站在祥雲門的門樓上邊可看見白雲的變化萬千,宛如九天之上觀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2.韭菜園。之所以被叫做韭菜園,是因為漫山遍野生長著粗壯的野韭菜。相傳王母娘娘姐兒三,老三為人刁鑽,她怕別的神仙在這裡修建廟宇、寺院,就撒了韭菜籽,嗆得諸位神仙不敢近前。說到這裡,大家自然就明白韭菜的來歷了。韭菜園大約有兩千多畝,咱們一直往前走,會到一個叫雙雄石的景點,那裡有個餐廳,如果想品嚐野韭菜的味道,在那裡可以吃到野韭菜炒雞蛋和野韭菜餃子。在觀景臺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小洞天,在小洞天的斜上方有一股清泉一直流淌,好像“水簾洞”再現。穿過65米的小洞天就進入白石山的精華地帶了。

3.文化牆。記載著淶源的歷史以及淶源的民間故事。其中有太行之首、老祖悟道、鐵臂飛狐、六郎守邊、黃土嶺戰役和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及傳說。下面我簡單的向大家介紹鐵臂飛狐和王二小的故事。(1)鐵臂飛狐---白石山北部有野狐山,據傳,殷湯之末,千年靈狐食萬年松果得日月之精華羽化成仙,幻化為妙齡少女、老嫗、老翁三種形象,常顯其聖,救苦救難、扶佑眾生,百姓因感其慈悲奉為神靈。(2)王二小---王二小1920_年出生在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1939年,暴雨成災,莊稼顆粒無收,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掠奪,上莊一帶民不聊生。次年,鬧起了春荒。一天夜裡,鬼子闖入二小的家,打死了二小的爹,搶走了糧食,抓走了哥哥石頭,二小的娘因病餓也離開了人世,這樣11歲的王二小成了一名孤兒,不得不外出要飯。後來聽說插箭嶺南面靠近解放區,於是他拾荒到了南馬莊地區的狼牙口村替大戶人家放牛,因這一地區是解放區,王二小參加了兒童團。

4.一炷香。穿過小洞天,就來到這個景點,在海拔1600米遊道未開發之前,這條路是進入景區的必經之路,相傳白石山是神仙修煉的地方,而神仙要進入白石山修煉經過這裡,必須要在這裡拜祭,方可通過。

5.絕壁長廊。長廊始建於20_年,全長280餘米,位於海拔1600餘米,淨高差350餘米之絕壁山腰間。該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棧道營造法,又結合現代鋼筋砼施工之先進工藝,科學安全、大氣壯觀,凝聚著開發建立者的勇氣和智慧,更加體現白石山的“險”。

6.瞰海亭。這裡是觀看雲海的一個極佳的位置,在這裡可以靜看雲海的千變萬化。大家可以在這稍事休息!

7.太行之神。這個景點叫做“太行之神”,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形狀比較特殊的山體獨立在群峰之中,顯得格外的“搶眼”。淶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白石山是一座有著神話傳說的“奇山”,相傳,在白石山修道、修仙之人均在此修煉,而這是取日月之精華的最佳位置。“太行之神”經歷了億萬年的自然洗禮,依然偉岸的佇立在那裡,守護著淶源、守護著白石山、守護著太行。

8.三佛朝聖。白石山的神話傳說始傳於宋代初年,相傳在白石山修煉得道之人聚集在“太行之神”取日月之精華得以成仙之際,必要在此祭拜一表誠心。

9.飛狐峽。相傳,殷湯之末,千年靈狐食萬年松果得日月之精華羽化成仙,幻化為妙齡少女、老嫗、老翁三種形象,常顯神聖,救苦救難。因這裡是相傳飛狐出現最多的地方,因此取名為飛狐峽。

10.一指峰。大家可以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前邊有一塊形狀猶如人食指的山峰,這就是“一指峰”,它挺拔的佇立在群峰之中,直指蒼穹。

11.三洞天。前邊這個形狀貌似“山洞”的景點叫做“三洞天”,首先我們來到“一洞天”與“二洞天”的交界處,大家可以從這個位置上看去,這兩個洞的形態像不像熱戀中的情侶在接吻?相傳,白石山的狐仙經常會變幻成妙齡少女端莊的坐在這裡,好像在等待自己的“白馬王子”。現在介紹了兩個“洞”,肯定會有遊客問,既然是“三洞天”肯定還有一個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最後一個“洞”在哪裡?是的,在這裡,您別看這個洞口特別小,但您走進去可以看一看,也會給您一種一洞一景,洞移景異的奇妙感覺。

12.仙人晒靴。現在大家來到的這個景點叫做“仙人晒靴”,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一定會問,既然是靴子為什麼只有一隻呢?相傳在燕趙時期,一位得道中人,被白石山的美景吸引,在此停留歇息,一腳跨白石山一腳踏黃山,所以另一隻靴子留在了黃山,故白石山也有“北方小黃山”之稱。

13.飛雲口。又名“風雲口”位於晴雲鋒西北,是白石山主脊的一個豁口,為主要風口。由於白石山山體高大,阻隔了南北空氣的流通,所以飛雲口成為風雲飛渡白石山的主要通道。夏季,經常是南側山谷,雲霧瀰漫;而北側卻是晴空萬里。

14.雙雄石。站在雙雄石觀景臺上,可見對面峰崖上有兩巨石並立,高約50餘米,像兩位巨人、更像兩位英雄,雄姿勃勃,並肩屹立在陡崖上,守衛著白石山。兩巨石直上直下,之間縫隙不寬,它們巍然矗立,是淶源縣代表性的地貌景觀之一。這裡還有一道水景觀,更加襯托了白石山的“奇”。

15.清涼臺。坐落在清涼寺的上方,站在這個觀景臺上可以清晰的俯視清涼寺的全景,由於此處地勢較高,夏季清涼怡人,常有遊客駐足於此乘涼、歇息,也是觀賞晚霞、紅葉的最佳位置。

16.紅樺林。白石山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高等植物達739種,是河北省生物多樣性三大分佈中心區之一,儲存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生長在海拔1600米—20_米之間的紅樺林為白石山的代表性植物,紅樺樹枝幹挺拔,樹皮深紅,看上去十分儒雅高貴,人們把他比做林中仙子,這裡是好多攝影家鍾情之地。

17.懸石奇觀。億萬年來,它一直懸在那裡,好像稍大點的風就會把它吹下來,可這塊小小的石頭卻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體驗了世間冷暖的變化。這個景觀可與黃山的“飛來石”媲美。其原理其實就是重力垂直的作用。

18.風雲際會。什麼是“風雲際會”?就是雲霧在白石山南麓形成後,在東南風的推動下試圖越過山脊,冷、暖氣流往往在晴雲峰一線交鋒。隨著冷、暖氣流強弱的變化,雲霧時升時降,時進時退,聚如幔卷,散如蝶飛,奇峰忽隱忽現。“風雲際會”是白石山的一大奇觀。

19.豁然崖。顧名思義,給人一豁然開朗的感覺。豁然崖,自東、西兩側中間形成一條很窄的道路,猶如一個門樓,無論您從哪個方向通過,都會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覺,峰林奇觀會盡收眼底。

20.側身崖。白石山沒被打造之前,這就是一個懸崖,只有一條很窄的縫隙,只有那些經常打獵或採藥的具名和一些靈敏的動物可以從這裡通過。顧名思義就是需要人把自己的身體側過來才可以通過的一條山路。

21.姜太公釣魚。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是不是像一位老人坐著釣魚,在出現雲海的時候更加形象的詮釋了這個景點的名字。

22.海豚出水。孤立的山峰形狀十分像出水的海豚,頭和嘴的前半身露出水面,整個孤峰由距今10億年前形成的古地震遺蹟---巨角礫岩組成。

23.翠屏峰。由於白石山西山已森林景觀為主而“翠屏峰”是西山較為突出顯高的一座山峰,山峰上有很多樹木,猶如一道屏障。站在峰頂可以眺望白石山的秀美景色。“翠屏峰”也因此而得名。

24.佛光頂。白石山的最高峰,海拔2096米,頂部面積約30平方米,是極目遠眺,賞峰林,覽雲霧,觀佛光的最佳位置。

我們站在白石山巔,向北望去,是淶源盆地,田疇交錯,綠草茵茵,濤濤不息的拒馬河水象一條銀龍,蜿蜒曲折地向東游去;舉目東望,狼牙山雄姿秀色盡收眼底,“五壯士跳崖”的壯舉,會浮現在腦際,歷史的豐碑永久地留在了這裡;向南遙覽,八百里太行,延綿無際;向西遠眺,群峰崢嶸,鐵壁集翠。

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好象進入了世外桃園。

25.五行臺。這個觀景臺名字叫做“五行臺”,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家肯定會聯想到“金、木、水、火、土”,是的,他們之中一定有什麼聯絡。相傳天地未分之時,被稱為混沌狀態。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日月星辰沒有生成,晝夜寒暑沒有交替出現,上面沒有風雨雷電,下面沒有草木山川人禽蟲獸。這時一股靈氣在裡面盤結執行,於是從太易之中生出水,從太初之中生出火,從太始之中生出木,從太素之中生出金,從太極之中生出土。五行由此而來。由於白石山的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造成了春、夏季節,多雲霧的天氣,但在此觀景臺經常會有濃密的雲霧聚集在此,猶如傳說中的“五行”在現,因此被稱作“五行臺”

26.白石勝境:此處是白石山西門的入口處,這裡有一座由漢白玉雕琢而成的牌坊,而大家走到這裡,也就漸入了白石山的佳境。這裡也是徒步進入景區遊覽的入口處。

白石山景區內索道概況

1.祥雲門索道。全長2378米,單程8.5分鐘,8人吊廂共38個吊廂。

2.韭菜園索道。全長493米,單程2.8分鐘,兩個吊廂,運力是25+1,單項運量1000人/小時。

3.飛雲口索道。全長468米,單程5分鐘左右,8人吊廂共12個。

4.碧溪索道。全長1890米,單程30分鐘左右,雙人吊廂共108個。

(遊覽結束)時光飛逝,咱們的白石山之行即將結束了,很高興今天能陪大家一起欣賞美麗而神奇的白石山,各位對我的講解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來,對白石山風景區的建設有什麼好的建議也可以向我反映,我們會將大家寶貴的意見彙總反映給開發公司。開發公司本著“高起點、新思維、高品位、大手筆”,全力把白石山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旅遊景點,值得一提的是海拔1600米的遊覽線是白石山景區最精華地段,在那裡可以仰視、俯視和俯瞰不同型別的景觀,讓您流連忘返。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我相信,有緣我們還是會相見的,到那時,我們將提供更好的服務,但願能很快再次見到你們!

河北導遊詞4

各位朋友:

大家來到的這個公園,叫做鴿子窩公園。我們腳下和眼前的兩塊兒巨大的岩石,叫做鷹角巖,也叫鴿子窩。為什麼叫鷹角巖呢?因為它們凌空拔起,威風凜凜,像兩隻雄鷹在長空搏擊角鬥,所以得名鷹角巖。為什麼又叫鴿子窩呢?因為在這兩塊兒巨大的岩石上,裂隙十分發育,是鳥類棲息出沒的好地方。過去,這裡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有許多野鴿子出沒,所以這兩塊兒巨石又叫鴿子窩。我們來到的這個亭子叫鷹角亭,建於1934年,亭前的牌匾是由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鬍厥文先生書寫的。沿海建有“望海長廊”,由原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同志書寫牌匾,“望海長廊”的南端是“浴日亭”,由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科學家嚴濟慈先生書寫牌匾,前邊有“書閣”,兩個大字出於由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的手筆。

鴿子窩和一件至今未了的歷史文化公案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有個古老的地名,叫做碣石。據歷史記載,秦始皇、漢武帝、曹操、唐太宗等許多歷史名人都曾經到過碣石。可是,碣石究竟在哪裡?為什麼叫碣石?這些問題被歷史學家、地理學家爭論了一兩千年,至今還爭得不亦樂乎。其實,他們只是對碣石所在的具體地點各持己見,對大致的區域卻沒什麼分歧。這大致的區域就是在今天的河北省樂亭縣、昌黎縣、秦皇島市和遼寧省綏中縣一帶。又因為秦始皇等人到碣石所進行的活動都和大海有關,所以碣石一定在海邊。各家的觀點不細說,今天就說說鴿字窩。有人認為鴿子窩就是碣石。古文字學這樣解釋:“方者為碑,圓者為碣”,說的是一塊大石碑,方頂的叫做碑,圓頂的叫做碣。這鴿子窩,就像一塊圓頂的大石碑,突兀挺立在大海之濱。不僅如此,1986年,在距此不遠的金山嘴東橫山發掘了氣勢恢巨集的秦皇行宮遺址,許多歷史文物得以重見天日。《人民日報》以《北戴河發掘出秦始皇父子行宮遺址》為題,發表了這條重要新聞。一些學者非常高興,說這回可算是把兩千年的歷史疑案解決了,另一些學者卻不以為然,因為在其他沿海地帶也陸續發現了秦漢行宮遺址。看來,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個地區,一個以今天秦皇島市為主體的地區,只要你到了這裡的任何一個地方,就可以說你已經有了“東臨碣石”的經歷了。碣石何在?千古之謎。諸位若感興趣,秦皇島有一個“碣石研究會”,歡迎您參加,也去爭論一番吧。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站在鷹角亭上,就能感受到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磅礴氣勢,就能明白只有如此壯美的大自然景色,才能激發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靈感,寫出《浪淘沙 北戴河》那樣優美的詩句來。現在,就讓我們站在鷹角亭上,欣賞一下大海的風光吧。

鴿子窩是在秦皇島市124公里的海岸線上觀滄海、看日出的去處。這裡踞高臨下,視野開闊,旁邊又有一個大潮坪。秦皇島一帶,每天是一次漲潮,一次落潮,而且潮差很小,大多在一米之內,海水的深度比較穩定,特別適合海浴和游泳,“沙軟潮平”就是一句恰如其分的評價。鴿子窩卻不同,北邊的這個大潮坪,相當於一個三角河口,大口向海,小口向陸。每次漲潮的時候,大口來的潮水順著潮坪往上走,前方卻略顯狹小,潮水不能分散,就被慢慢地、遠遠地推向內陸。在這裡看大潮,又和錢塘江不一樣。錢塘江大潮排山倒海,洶湧澎湃,雷鳴轟響,氣勢磅礴。鴿子窩大潮卻展現了一種從容不迫、志在必得的大家氣度。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腳下到西邊赤土山大橋,700多米長的大潮坪,一會兒就變成了一片汪洋。在此觀海,大自然之壯美傑作,令人躊躇滿志,充滿希望和理想。鴿子窩大潮給了我們一個發人深省的啟示:想幹大事,心氣兒要平,底氣兒要足。執著肯幹能成功,積少成多顯大才。沉穩鎮定有靜氣,按部就班不胡來。要順天時,得地利,靠人和,瞅準目標,穩穩當當地去大幹一場。可能,這也正是那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曹操,剛剛平定了北方,凱旋歸來,到這裡“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時的心情。毛澤東在率領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之後,來到北戴河寫出“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詩句,大概也是面對“倏乎一瞬潮水來,沉陸汪洋彈指間”的情景而發出的感慨吧。

等潮水退去,一汪汪遺留在潮坪上的海水,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有位攝影師在這裡拍攝了一張照片,取名《青春的旋律》,把大自然瞬間即逝的造化之美定格成了永恆,報刊雜誌紛紛轉載。如果說,在漲潮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那種蓬勃向上的陽剛之氣,那末,在退潮的時候所感受到的,難道不是一種陰柔之美嗎?

在鴿子窩看日出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盛事。想看日出,就要到鴿子窩,這是您的選擇。整個秦皇島的地理形勢是北依燕山,南臨渤海,也就是說,大海在陸地的南邊。所以,在許多地方守著大海卻看不到旭日東昇的場面。有些地方也能看到日出,但是,或因為海岸線東北、西南走向,總是讓人猜不透太陽究竟該從什麼地方升起;或因為地勢過於平坦,人們不能登高望遠,難免心中產生許多遺憾。鴿子窩卻如同天成地設一般,它挺拔高聳,使人產生居高臨下之感;它面向正東,太陽就從您企盼的目光和天海分界線的垂直交點上冉冉升起,希望和現實就在這裡順其自然地融為一體了。因此,一到旅遊旺季,每日凌晨時分,這裡就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遊人,來欣賞壯麗的海上日出。可以說,海上日出很壯觀,看日出的人群也很壯觀。那麼多的人擠在一起,日出之前,都是那麼虔誠,那麼專注,那麼安靜;太陽剛一露臉兒,又都是那麼天真,那麼興奮,那麼熱情,好像這共同擁有的幸福必定要共同分享一樣,大家歡呼雀躍,互相祝賀,一下子,鴿子窩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這裡的風光這樣美,請大家隨意地欣賞品味,留影照相。十分鐘之後,請到毛澤東塑像和詩碑前面集合。好,十分鐘之後再見!

河北的導遊詞 篇17

壩上草原在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階梯狀,故名“壩上”。壩上草原位於北京正北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是離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又名“京北第一草原”。壩上草原是壩上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壩上”是一地理名詞,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

張家口以北100公里處到承德以北100公里處,統稱為壩上地區。平均海拔高度1500——2100公尺,所在緯度為41度——42度之間。年平均氣溫約1.4-5度,它西起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尚義縣,中挾沽源縣、豐寧縣,東至承德市圍場縣。就旅遊地域而言,,主要又分為豐寧壩上、圍場壩上、張北壩上和沽源壩上。其中的豐寧壩上草原位於北京正北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是離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又名“京北第一草原”,最早開發的是大灘鎮,灘(地球的肺部),大灘鎮是被草原包圍著。總面積350多公里。這裡屬大陸季風高原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無暑,清涼宜人,7月平均氣溫攝氏24度,這裡水草豐茂、富饒美麗、冬夏分明、晨夕各異,是京郊旅遊、休閒、避暑、度假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