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精選17篇)

欄目: 廣西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94W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桂林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陽朔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東南面,地處東經110。13'-110。40',北緯24。38’—25。04’之間。隸屬廣西桂林市,位於灕江西岸,風景秀麗。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里,距自治區首府南寧445公里。全縣總面積1428.38平方公里,轄6鎮3鄉,114個行政村(居)委,總人口30萬,居住著漢、壯、瑤、回等13個民族。

陽朔風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陽朔的自然風光在世界上所佔有的重要位置。“山青、水秀、峰奇、洞巧”,為天下四絕。

縣內旅遊資源可分為一環、二帶、五景區。陽朔百里山川,處處奇山秀水,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中國旅遊名縣”。

陽朔自然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9.1C,氣候溫和宜人。有耕地30餘萬畝,林地80餘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苧麻質量特優,沙田柚、金桔、板栗、柿子產量和出口量最多,在廣西佔有主要地位。地下有豐富的鉛鋅礦、大理石礦、重晶石礦等。

陽朔水路上溯桂林,下達梧州、廣州,常年通航。縣城距桂林市區僅65公里,有二級混凝土公路(屬321國道線)和桂陽高速公路相連,桂梧高速公路桂陽段(桂林-陽朔)和陽平段(陽朔-平樂)已於20_年建成通車,可直達賀州及廣州,高速公路在高田蒙村附近與縣城連線;鐵路、民航可依桂林與國內外大中城市相通,作為國家重點工程的貴陽至廣州高速鐵路(貴廣鐵路)將會通過興坪,並在興坪設立客貨兩用的"陽朔車站"。縣內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程控電話裝機達1萬門,直通國際國內;電力資源充沛。

陽朔人心靈手巧,製作的大量書畫作品、畫扇、大理石、滑石製品、山水盆景、文化衫、戲劇臉譜、仿古陶器等工藝精湛,暢銷國內外旅遊市場;陽朔人民熱情好客,現每年接待中外遊客500多萬人次;已引進外資開發專案20餘個,總投資4億元。

歷史沿革

陽朔縣始建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以北有陽朔山(亦名海洋山)得名,並建治於現在的陽朔鎮。民國時期,屬桂林專區。1949年陽朔解放,建立人民政府,仍屬桂林專區。1981年7月1日劃歸桂林市管轄,為市轄縣。

地貌地形

全縣地勢東北部和西南部較高,屬土山地帶。自西北至東南的寬闊地帶較低平,屬岩溶地貌。中部和東南部為丘陵地帶。縣境內喀斯特石山平地拔起,群峰林立,海拔在100至500米之間,最高峰1700多米。

氣候特徵

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區,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受海洋氣候影響,年平均溫度19。C,年平均降雨量1640.2毫米,相對溼度80%。

行政區劃

20_年,陽朔縣轄普益鄉、楊堤鄉、金寶鄉、葡萄鎮、高田鎮、福利鎮、興坪鎮、白沙鎮、陽朔鎮,有漢、壯、瑤、回、苗等13個民族,總人口298769人。

自然資源

陽朔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特別是旅遊資源尤為豐富。全縣有大小山峰數萬座,其中有名山峰數十座;有大小河流17條,著名的有灕江陽朔河段(全長69公里)、遇龍河、田家河、金寶河、大源河、烏龜河;大小巖洞30餘個,著名的有黑巖、蓮花巖、來仙洞等;礦產有鉛、鋅、銅、鐵、鋁土、汞等金屬礦和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硃砂、粘土、河沙、山沙等非金屬礦。陽朔植被極好,國有大源林場萬餘畝,全縣森林覆蓋面20_年達44.4%。

旅遊資源

陽朔縣始建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位於廣西的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距桂林市陸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總面積1428.38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近30萬人,屬桂林市管轄。全縣轄九個鄉鎮(6鎮3鄉),114個行政村(居委會)。“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在世界上所佔有的重要位置。陽朔地處中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境內山峰林立,平地拔起,千資百態,如人物、似走獸、若器皿、類飛禽,另具情趣,令人回味無窮,山上竹木繁茂,四季常青,山山有洞,洞洞奇美,洞中乳石遍佈,晶瑩剔透,如藝術長廊,似天然迷宮。陽朔的水清澈透明,綠水悠悠,如情似夢,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形容為“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是美麗的桂林山水之精華所在地,整個陽朔恰似一座瑰麗多彩的大公園。陽朔,因為美麗,因為別緻,千百年來這裡留下了許許多多文人墨客的讚美名名;因為奇特,因為非凡,這裡曾留下許許多多偉人政要的音容足跡。孫中山、-、-、-等我國領袖人物曾在陽朔指點江山,使陽朔更臻完美;胡志明、克林頓等一百五十多個國家的二百多位首腦人物曾在這裡流連忘返,使陽朔更富盛名。自對外開放後,平均每年來陽朔旅遊觀光的遊客達180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佔三分之一,被譽中國旅遊名縣。

陽朔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且得天獨厚,其特別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有名的風景點達250多處,景觀集中,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中西文化交融。

陽朔旅遊景點

著名的旅遊景點如下:

陽朔灕江景區 · 陽朔遇龍河 · 陽朔蝴蝶泉

陽朔九馬畫山 · 陽朔福利古鎮 · 陽朔聚龍潭

陽朔鑑山寺 ·陽朔西街 · 陽朔世外桃源

陽朔石頭城 · 陽朔山水園 · 陽朔泥巴浴

陽朔劉三姐水上公園 · 陽朔蓮花巖 · 陽朔東郎山

陽朔大榕樹月亮山 · 陽朔印象劉三姐

以下為詳細介紹的景區

陽朔風光陽朔灕江景區

此景區為灕江風景精華,全線長48公里,是到桂林旅遊的必遊線路。這一景區

江水清澄見底,宛如羅帶的灕江蜿蜒於蒼翠雄奇的群山之間,人稱“百里灕江,百里畫廊”。江邊名山密集、千姿百態、翠竹叢叢,村落屋宇掩映在綠樹叢中,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長軸,宛若一道千迴百轉的畫廊。縣境自楊堤冠巖村順江而下,主要景點有:桃源仙境、浪石勝境、仙人推磨、繡山彩壁、鴛鴦戲水、九馬畫山、七姐下凡、螺螄山等二十多處。乘舟遊覽這一景區,好似遨遊仙宮,如入夢境,“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遇龍河景區

遇龍河是陽朔縣第二大河,全長42.5公里,至書童山匯入灕江。河面寬38—61米,水深0.5—0.9米。河兩岸奇峰秀麗。竹木蒼翠、水質清澈、景色宜人。主要景點有:犀牛塘、水厄風光、五指山、朝陽寨、仙桂橋、遇龍橋、歸義古城遺址、漢墓群、東暈巖、八仙過海等近20處。由於這一景區有古石橋群、田園風光、宋橋、唐城遺址、漢墓群等,使景區蒙上一層古色古香的神密色彩。舊縣村是唐代開德四年(公元620_年)的歸義縣縣城,有唐代的城牆、明代的民居及清代的進士莊園,古建築形式多樣,時間跨度大,工藝精湛,體現了中國不同朝代的建築藝術,古橋造型典雅,與附近的歸義古城遺址、舊縣村古建築和古人類文化遺址等構成了遇龍河陽朔歷史文化長廊。遇龍河田園風光旅遊,最適宜採用三、五成群結伴徒步的遊賞方式。遇龍河水清見底,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偶有飛鳥鳴聚,水車吱吱呀呀,旅遊者可感受真正“詩境家園”的意韻。

大榕樹風景區

陽朔風光如果說陽朔是一個大盆景,那麼,陽朔大榕樹景區就是這個盆景中不可不看的點綴,毫不誇張的說,大榕樹整個景區就像一幅自然天成,形神兼備且充滿藝術感染力的中國山水畫。景區中心,有一棵已有1400多年樹齡的大榕樹,相傳是廣西壯族歌仙留三姐與情人阿牛哥的定情處,著名的音樂電影《劉三姐》部分外景畫面就在此拍攝,相信看過電影《劉三姐》的人不會忘記那古榕樹下動聽的情歌,還有火紅的繡球……

大榕樹下,金寶河緩緩流淌,明淨如鏡,附近的猩猩山,水獅巖,駱駝峰,與周圍村舍阡陌構成絕世田園風光。

大源河景區

大源河:又名興坪河。發源於興坪鎮大源村委的進廣源一帶山嶺。流徑大源、江村、書家堡等村委,在興坪鎮北側匯入灕江,全長26.7公里,是陽朔境內較大的灕江支流。該河在大源山區河道如網,且落差很大,居住較分散的當地山民們利用這個條件,因地制宜,建起了數十座簡易小型水電站,解決了生產、生活用電。其餘河段屬岩溶地貌,河道蜿蜒曲回,風光綺麗,特別是流徑興坪鎮、被當地人稱沖水潭的河段,兩岸古木參差、鳳竹搖曳、小橋流水,構成一幅自然形態的園林式景觀。

古寨石城

古石城:在葡萄鎮楊梅嶺村北側。城牆依山而建,東、西、南、北四大石拱城門尚儲存完好。城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城內出土有古建築浮雕石件多塊。至於古城建於何時,何人所建,為何而建的問題,至今仍是個謎。近年來,這個謎吸引著不少國內外人士來此訪古探祕。

古屋農舍

陽朔風光漁村:位於興坪鎮西面2公里處,是灕江沿岸著名古村之一。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公元15世紀)。該村以清代為鼎盛期,出官宦、財主多人,現存建築多為當時所建,至今仍保留較完好。該村民居建築除了有典型的南方古民居特點外,還帶有很明顯的階級身份特徵,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又講究身份制式的官宦家居;講究安全防盜卻不講究形制的財主家舍;與這些高牆大院相比,相形見絀卻還適用的普通民居。該村仿山傍水,風光秀麗。曾有兩位大國總統訪問過該村。1920_年時任中華民國特別大總結的孫中山率師北上時,途中特意安排訪問了漁村;1978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時,專程訪問了漁村。歷代國內一些名流如康有為等也曾到漁村作客。現在,慕名前往漁村的人絡繹不絕。木山村:約建於公元13世紀,在縣城南面2公里處。村舍為明末清初建築,且佈局奇特。全村古屋圍繞一口圓形池塘而建,構成八卦形,以塘中活魚為太極圖,如此巧妙的構思,實為罕見,又名“八卦村”。村周圍有灕江著名景點“雪獅雙嶺”、“仙人坐車”、“書童山”等。朗梓村:是陽朔縣內以文化著稱的壯族古村。始建於公元16世紀,位於高田鎮西部。現尚存的覃氏祠堂和覃氏古宅,均為清代建築,以規模巨集大和工藝精美,吸引著許多國內外遊人來此觀光。龍潭村:在月亮山西側,建於明代。該村不僅以古村風貌著稱,由環列四周的奇峰構成的“龍潭八景”更是引人入勝,村後龍潭水質適宜做豆腐,村民多以做油豆腐為第二產業。“龍潭豆腐”是享譽桂北的傳統特產,成為龍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公村:位於普益鄉西面灕江之濱。現有建築多為清朝初期建築。村前的“得月樓”是縣內名樓之一。1920_年孫中山從灕江水路北上時,曾到村西的“應求宮”一覽,並題詩於壁。村旁的“留公三潭”以水色各異成為一處地質奇觀。此外,縣內值得一遊的古村還有福利鎮的渡頭村、楓林村,興坪鎮的書家堡村,楊堤的浪石村,高田的樂響村、思和村等。

文化古蹟

仙桂橋:位於遇龍河中游,始建於1120_年,是廣西已發現的最古老的石拱橋。為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遇龍橋:在仙桂橋西側,建於明代,橫跨遇龍河,是縣內最大的單拱石橋,為遇龍河秀美的風光增色不少。

永安橋:俗稱“大橋”,在金寶圩東南面。始建於1870年,橋長60米,橫跨金寶河,是廣西規模較大的木質單拱古橋。橋面建有橋 亭。

縣內著名的古橋還有:縣城的雙月橋,福利鎮的呂字橋,興坪鎮的龍母橋,普益鄉的千家橋等數十座。廣西最圓單孔石橋-富里橋

反璞歸真——自然之旅:在陽朔,大自然的神奇發揮得淋漓盡致,自然之旅就推到了最前位。自然之旅除了可以順江而下游灕江外,更可以到“小灕江”之稱的遇龍河結伴漂流,享受刺激浪漫的水上玩法,來一次水上浪漫之遊。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最原始也最古老和自然的陽朔月亮山菩薩水巖泥巴沐浴,稱為洗泥巴澡,到此一遊的美國人稱之為“自然洗禮”,英國人則說是鑽進“東方懷抱”,是真正的迴歸自然。陽則處處皆畫,徒步期間可受到大自然陶冶,歷練身體,又可從容的領略風光。走累了,直接駐紮於江邊青青草坪或是青山綠水間,野營就開始了。晚上營火熊熊,完全野外的食宿,更有新奇刺激的野趣,是都市人要求放鬆又不失刺激的旅遊方式。自行車休閒之旅:騎上一輛自行車漫行於田間小路,鄉頭村尾,青山綠水之中,既有遊趣又有利於健身。陽朔的自行車有單人車,雙人情侶車,甚至是三人的家庭之旅車,充分滿足了不同的旅遊者的要求。自行車之旅可以根據自我的時間安排進行,行走自如,一直以來都是國外散客遊程首選方式,現在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年輕遊客的喜愛。挑戰自我之旅——攀巖:陽朔還是全國最大的攀巖基地,以月亮山洞、蝴蝶泉、穿巖峰、金貓出洞山等為著名,為攀巖愛好者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也為喜歡挑戰自我的人提供了好的去處。而相關的服務和指導在陽朔也相當的完善。野營者需要的帳篷等野外生活工具,基本生活技能等相關的事務在西街的野營者基地可以得到提供和幫助。在西街可以出租或購買攀巖用具,但是攀巖愛好者務必在陽朔攀巖訓練基地專業老師指導下進行,甚為安全。領略風情——民居之旅:可以從從容容的品位陽朔農村儲存相當完好明清時代的古民居感受依舊淳樸的民風和傳統習俗。選擇民居風情之旅,舉家去住農家屋,吃農家飯,過一把農家生活“癮”,在陽朔已成為一種時尚之遊。

陽朔風光度假充電——修學之旅:眾所周知,陽朔是“地球村”,是中國最大的英語角,是治“啞巴聾子英語”的最好去處。您可以利用節假日或假期到陽朔,滿街的外國人是最好的免費老師。在西街,只要您帶上足夠的勇氣,再找一個老外,聊天便是你提高英語的最佳方式。或是找一個或幾個老外結伴同遊,這樣既可以輕鬆度假又可以“現學現賣”。要是需要還可以和本地的外語學校聯絡,他們可以為你量身定做一套學習旅遊英語套餐。如可以參加美國亞西國際教育培訓中心的培訓,與中外師生交流、聯歡、學外語;到歐陽峰英語俱樂部,讓外國人教你英語,您交他們中文,各取所需,各取所長。或者是到明智外國語女子學校去,體會泡吧學習的樂趣和學習做白領的典雅。休閒觀光——徒步之旅:“要看好風景,徒步最舒心”。陽朔處處皆圖畫,徒步期間,既可受到大自然陶冶,歷練身體,又可從容領略風光民情,還可愜意地拍下自己的倩影。

清新自然——藝術家之旅:“迷戀大自然深處,捕捉瞬間永恆”。對於美術、攝影的專家、學生和業餘愛好者來說,陽朔就有取之不盡,令人激奮人心的創作素材。在陽朔開始您的藝術家之旅,可以自行取景,也可以請當地的同行或導遊作嚮導。

異國風情——夜遊陽朔:夜間的陽朔,將給您一份清新的感受和一種如痴如夢的感覺。行走於濱江道,沿江散步,一天的疲憊都會立刻消除。在縣城各色的城市燈光中,此刻西街,地球村的帷幕也徐徐的拉開了,徹底的散發出他特有的異國風情,毫無保留,像玫瑰般完全自我熱烈地綻放。灕江的夜,更是夢幻的夜。在閃爍的燈光下,-在江邊,江上漁火魚鷹的捕食漁民的撒網捕魚……一點一滴盡收眼底。要是您喜歡,還可以選擇乘遊船夜遊灕江。在遊船的探照燈照射下,灕江和它兩岸又是另一個奇幻的世界。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

列位(或來自地的)伴侶們:

各人好!各人辛勤了!我姓莫,是___觀光社的一名導遊,各人叫我“莫導”好了。邂逅是緣。能和各人邂逅在瑰麗的小城並和各人一路渡過這段柔美的年華我感想很是僥倖。但願能用我的熱心、耐性和仔細換來你們的安心、開心。

本日我先帶各人認識,先後榮獲過“中國旅遊名縣”、“中國旅遊強縣”和“中國旅遊尺度化樹模縣”等聲譽稱謂的縣城——陽朔縣。它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屬桂林市統領。我縣汗青久長,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全縣總生齒31萬人,轄6鎮3鄉,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唐詩中一句說得好:“城廓並無二里大,人家都在萬山中。山擁江城,像一朵盛放的蓮花”。

“桂林山川甲全國,陽朔堪稱甲桂林”,高度歸納綜合了陽朔的天然風物活著界上所佔有的重要位置。屬地為典範的喀斯專程形、地貌,境內共有各類怪異的山峰2萬多座,鉅細河道17條,組成天然景點和人文景觀250多處;總稱“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為全國四絕。箇中灕江流經陽朔縣境56公里,臺灣群峰林立、千姿百態,岸邊翠竹叢叢、恬淡清爽,奇峰和翠竹倒影在澄碧的江面上,形成一幅錦繡的山川畫長卷。更有故鄉風物如詩如畫,真切天然,醇美宜人。富厚的文化遺產、古構築、古橋樑、紳士眷念地、摩崖石刻等,隱瞞于山川之間,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陽朔百里山水,隨處奇山秀水,天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整個陽朔好似一座魂麗多彩的大公園,吸引著浩瀚的中外遊人。可總結為許多個一:一江一魚一場戲(即灕江、啤酒魚、印象劉三姐),一河一樹一歌仙(遇龍河、大榕樹、劉三姐),一街一影戲加一張人民幣(西街、劉三姐、20元人民幣)。

說了這麼多,我看各人都有些火燒眉毛了,此刻我們已經到了陽朔縣城的一條老街——西街,常言道:“不逛洋人街,便是沒到陽朔來。”“不住地球村,遊人樂趣減三分。”現在的陽朔西街已經不是一條純真意義上的旅遊街,而是一個享譽國表裡的知名品牌,別鄙視這長1180米,寬僅8米的街道,它的名氣並不亞於紐約的華爾街、倫敦的唐寧街、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可能是北京的物件長安街、王府井大街,以其奇異的風情、無限魅力吸引著海表裡無數來賓。(迂腐小街)

在西街,時時候刻城市看到差異國籍差異膚色、操著差異語音的老外,或聯袂挽臂,或揹著揹包,比肩接踵,款款而來。他們無拘無束,妙語橫生。在酒吧飲啤酒,在網咖找資訊,在陌頭密切攀談,在小市肆討價還價買中意的中國貨。全部酒吧、餐廳、酒店的名堂險些都各不溝通,佈滿異域情調。很多洋人是來“留學”的,朝陽朔人學中文;有的是來休閒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尚有的是來“打工”的,幫老闆幹事,學做中式飯菜。每年紀十萬老外來交每每,在西街參觀、餬口、事變、進修,這在中國任何一個處所都是沒有的。以是,人們把中國唯一無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西方洋人街)

西街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點,東方傳統文化和西方當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換、珠聯璧合。這裡是中國人學外語,外國人學中文的抱負教室。西街有幾十家外語學校、培訓中心、口語實習營及電腦培訓班。那些臨街的酒吧、餐廳提供的不光單是餐飲,更大的浸染在於讓中外友人互教互學,交換資訊,商議中西文化。只要你會說“Hello”“Goodmorning”“Good night”或漢語的規矩用語,就會很快找到知音。人云陽朔是“中國英語第一縣”“地球英語角”,名副著實。(外國語教室)

東西方文化的交換,使西街人慢慢地改變了守舊的傳統見識,尤為突出的是婚戀觀。很多西街年青人都接管了“愛是沒有疆土的"見識。也因為西方人來得多了,打仗多了,西街人好像已經逐漸淡化了“土人"與“洋人"的別離。更首要的是,很多西方人常常來西街或常住西街,使西街的女人小夥們與西方的小夥女人們有了打仗和相識的機遇,有作育感情的前提,以至幾回發生了跨國婚戀的故事。在90年月以來,西街的或在西街事變的小夥娶外國夫人、女人嫁外國郎的跨國鴛鴦就有300餘對,箇中有幾對是西方小夥來西街當上門半子的。(跨國婚介所)

佈滿異域情趣的西街,已成為陽朔山川的點睛之筆。這條具有1400多年汗青的老街,東臨灕江,西對恩情峰,旁靠碧蓮峰,20_多米長的街道所有效檳榔紋大理石鋪砌,階梯兩旁,青磚飛簷木屋矮樓犬牙交織,小溪石橋榕蔭桂樹相映成趣,透著嶺南構築的典雅古樸,西街上旅遊攤點、咖啡廳、酒吧、餐館,有1000多家,形成了融吃、住、購、娛、賞為一體的“一條龍”處事名堂,這裡匯聚了上萬種民族工藝品,蠟染、手繪、滑石、竹器、石雕等琳琅滿目,在這裡不只可以明確民族工藝文化,還可體驗東方古鎮特有的習慣風氣。一到黃昏,成群結隊,成雙成伴,攜家帶小的中外客人便圍桌而坐,品嚐著陽朔的處所風味,撫玩著西街的奇特風情,其喜洋洋,其情濃濃,讓人流連忘返。在西街店肆和酒吧裡,凡是都有供客人免費上網的電腦,啤酒比市面上也貴不了幾多,西街的酒吧不會下逐客令,只要有客人,主人再晚也作陪到底,豈論是常客,照舊過客,很快就能打成一片,融為一群。“唐老鴨”是勾當在西街的“大鼻子陽朔人”中較量聞名的一位,他的著名大概是他給本身起了這麼個風趣的名字,這位來自德國的販子很是健談,在陽朔交友了許多伴侶,他喜好喝啤酒,經常是一喝四五個小時。在西街一探詢他,就會有人指著某酒吧的門口的一張臺子彙報你:“他天天不是坐在這裡,就是坐在斜撲面的那家"。“唐老鴨"成了這兩家酒吧的活告白。(東方伊甸園)

好了,接下來的時刻就留給各人本身佈置,您可以細細的咀嚼這裡絕妙的構築和瑰麗的風物。我們四點鐘的時辰再會。在購物時,看細心再動手;留意管好本身的錢物;帶好帶全所購物品。

柔美的年華老是讓人認為短暫,我們的陽朔之旅就到此竣事了。很是感激各人對我事變的支援和共同。我有什麼做的欠好的處所還請各人多品評指正。但願往後能有緣和各人再次邂逅。最後祝各人身材康健,萬事快意。再會。

西街是不長的一條街,可兩旁店肆林立。有音樂吧、咖啡廳,有賣各類百般的眷念品和內地風味小吃的小店,尚有中西合璧,專供揹包族歇腳的小旅店。他們會熱情地為你提供一條龍處事。最吸引人的是很多外國人開的牛排館,這些牛排館給整條街帶來了異國風情,也吸引了浩瀚外國旅客,因此又叫“洋人街”。

華燈初上,西街如故是人來人往,門庭若市,各類喧鬧聲此起彼伏,但卻並不嘈雜。兩旁的店肆犬牙交織,使得晚上的西街熱鬧富貴。

我最感樂趣的就是那些陌頭畫家。聽大人說,有些是美術學院結業的呢。他們很斗膽,也很富有想象力地畫著全部的統統。有畫本。拉登,美國總統,東瀛鬼子宰衡等,有畫動畫人物,山川風光,一應俱全。他們把本身的精品畫在衣服上,掛在店門口,成為西街的又一道風光,我也不禁找了一位畫師,接著在店門口擺了個自以為很酷的“pose”,新疆導遊詞,畫家看了看我,一會濃墨揮灑,一會精筆細描,過了半個鐘頭,一件白色T恤上有了一個卡通造型的我,畫師問我要寫字嗎?我想了想彙報他寫“西街女孩”,媽媽跟我惡作劇說:“你不會把本身當這裡的人吧?”我笑了笑,繼承穿梭於這條富貴的街上。

西街不長,但我和媽媽直到逛累為止才回旅店。旅店是臨街,尚有陽臺,我和媽媽站在陽臺上,看到尚有一些旅遊拖著行李走著,我內心想:來日誥日就要走了,而西街我會把它裝進內心。

吃過鮮味的中餐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路來到了陽朔西街,傳聞那兒有許多外國人,是練英語的甜頭所。

一走進街道,那兒就是人山人海,遊人如織。令人賞心好看的是街道兩旁的屋子很出格,它是仿古造型,由紅磚、紅木、青瓦建成的兩層小樓,樓頂四角是翹起來的,上面有些還雕龍畫鳳呢。這是吸引我眼光的尚有一家古代的酒家,店門旁掛著一面旗,旗上寫著一個大大的繁體“酒”字,真人又似乎回到了古時辰。

街道的地面是不是用水泥鋪成的呢?你大概會說,必定是的!那你錯了,那是由大塊青石鋪就的。

走著走著,不覺我們來到了一家其貌不揚的小店,只見店裡的一位阿姨在畫畫,她在哪畫呢?你大概會說,在紙上畫!NO,你說錯了,大錯特錯,正確的謎底是在衣服上畫,沒想到吧。她的畫很美,有聲有色。其後阿姨把我的畫像描到了衣服上,還特意加上我的名字呢,嗨!太有本性了。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東莞旅行社的導遊——劉安華。今天,我們來到廣西巴馬的百魔洞遊覽。

這裡有形狀各樣的石頭和奇異的花草樹木。這些石頭並不是人工造出來的,花草樹木也是從古代傳下來的。

進了百魔洞,就看見了一個大石柱,這個是許願石。大家可以先對著大石柱許下自己的心願,再摸一摸它,過幾天,你的心願就可以實現了。

大家再往左邊看,那裡有一個“豬八戒”在低著頭啃著西瓜,我們彷彿能聽到它吃西瓜的聲音。上了樓梯,大家可能看見一個幾米長的石頭玉米,高高地立在我們的面前。旁邊,有一位新娘挽著新郎的手,新郎好像在給一個遠方的朋友打電話說:“快來參加婚禮呀!”

繞了半圈,出來了百魔洞。再往前走,在不遠的地方有一棵古老的樹,聽說它已經活了幾百年了。但是它還是儲存得那麼很好,真了不起啊!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隨意亂扔垃圾,也不要故意損壞公物。百魔洞還不止這些,大家也可以到別處參觀。

我也要跟大家說再見了,再見!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4

同學們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桂林,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姓朱,是朱元璋的朱,不是豬頭的豬哦,哈哈。大家可以叫我朱導或者小朱。今天由我和司機牛師傅為大家服務,牛師傅駕車技術嫻熟,車齡已經有幾十年了,對桂林的交通路線相當熟悉,我也將真心,誠心,熱心,耐心,細心的為大家服務。所以今天就請大家和我一起只管盡情的遊,開心的玩!

有什麼不清楚就問我,我的電話是。同學們知道桂林為什麼叫做桂林嗎?沒錯就是因為桂花,確切的說是因為長出桂花的桂花樹,同時它也是桂林的市樹。桂林位於廣西的北部,與湖南接壤,曾經是廣西的首府。 來到桂林之前,想必大家也知道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不僅因為它“甲天下”的奇山秀水,更因為它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其中就有著以靖江王府為道代表的藩王文化了。這也是咱們旅程的第一站靖江王府。大家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後,國家分成幾十塊讓自己的子孫去守衛,那麼第一代靖江王就是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他的領地就在咱們今天的桂林。他的府邸就是今天我們要遊覽的靖江王府。它位於桂林市中心,也是今天廣西師範大學所在地。(來到城門:正陽門,三元及第牌坊)請大家抬起頭看看,“三元及第”,所謂三元就是解元、會元、狀元的合稱。原來這城門上有一座“三元及第坊”,有一次大火給燒掉了。是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陳繼昌是臨桂人,所以他就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於王城正門之上,這也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看了“三元及第”,我也祝同學們學業有成,將來功成名就!

正陽門: 三元及第牌坊現在,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迫不及待地想領略王府的魅力了吧。接下來呢,咱們開始進入王府吧。靖江王府是我國儲存最完整的藩王府邸之一,也是我國最高級別AAAAA級景區,景區人較多,希望大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財務,跟上導遊,不要掉隊,還要注意不要亂扔垃圾,保持景區的衛生。(王道)現在大家眼前看到的這條路可不是普通的路,它叫王道,王府600多年前鋪設的青石板路,是身份、權力、地位的象徵,只有尊貴的王爺、王妃可走,王道是整個王城的中軸線,也是整個桂林市的中軸線,桂林城市以此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開來。現在讓咱們也當一回王爺王妃,瀟灑走一回吧!哈哈~(承運殿)大家看看臺階上的浮雕紋飾,非常雍容華貴,這都是明代的原物,就像在默默訴說著當年王府的尊貴和繁華。大家往上走就是承運殿了,這是當年王爺辦公的地方,後來成為廣西政府辦公樓。裡面有《王城春秋》陳列廳,完美演繹桂林歷史文化的變遷,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圖三 承運殿 圖二 王道(獨秀峰下)大家眼前的這塊碑是“中山紀念碑”,建於1920xx年,是桂林人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導孫中山先生,大家別看這塊碑只是一塊碑,它的構成裡大有文章呢。它的碑高8.7米,底座寬3米,碑身為三面形。大家知道為什麼是三面嗎?沒錯,“三面”象徵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塔身三面分別刻圖四 中山紀念碑著“中山不死”、“總理遺訓”、“主義常新”。碑座為五角形五層臺階,代表孫中山的五權憲法;那麼大家一起來數數週圍一共有多少根柱子,是18根,為什麼偏偏是18根不是20根或者其他呢?其實18根石柱代表當時獨立的18個省,用鐵鏈相連,象徵著心連心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這邊有廁所,想上廁所的同學可以去上廁所,其他人在這邊隨意看看等一下他們,待會兒我將和大家一起尋找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 (“讀書巖 摩崖石刻”)大家往這看,這裡有一個洞,名叫讀書巖洞 ,許多文人雅士在這裡讀書,使這裡成文嶺南文教的發源地,是桂林歷史文化名城的奠基。

這裡依山傍水,摩崖石刻非常多。咱們經常聽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在這裡。現在大家一起找一找它在那裡?不少同學已經找到了,就在右上方,大家看到了嗎?“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出自宋朝學者王正功所書,讚美桂林秀麗山水,接下來的幾天大家就可以盡情去感受桂林“甲天下”的景色了。(太平巖)接下來咱們將進入太平巖洞 圖五 讀書巖、摩崖石刻圖六 太平巖洞口了。這個洞是當年王爺王妃拜仙修煉之處,供奉著玄武帝及六十甲子保護神像,其中六十甲子保護神像摩崖石刻是國內唯一。

我們都知道十二生肖,但與自己屬相對應的太歲保護神是誰我們知道嗎?人們常說的“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中的“太歲”原為何意?太平巖內的六十甲子太歲保護神像摩崖石刻將為我們揭開謎底。(貢院)這裡是當年廣西鄉試的場所,許多學子寒窗苦讀就為了在這裡一試功成。一共出了進士585位,其中狀元有4位,前面說的“三元及第” 者陳繼昌,就是出自廣西貢院。因此貢院也被稱為廣西的文脈。大家一起進去體會一下當年科考的場景!(獨秀峰)相信遊覽到現在大家對王府的文化底蘊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了,其實王府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咱們眼前這座山峰了,高約66米,登上山頂,整個桂林市盡收眼底。想要登山的和我一起來,不想登山的可以在這邊的座椅上稍微休息或者在周圍看 圖八 獨秀峰 圖七 貢院看。登山的臺階比較陡,也有點滑,大家慢慢登上,注意安全。好了,咱們的王城一遊到此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我相信大家在這一天中瞭解到了我們桂林獨特的文化底蘊。

我們桂林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山美、水美、人更美。祝大家在接下來的旅程中盡情的享受桂林帶給大家風景大餐吧!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5

桂林王城位於市中心的獨秀峰下,是明代靖江王府,宋代時這裡是鐵牛寺,元代改為大國寺,後又稱萬壽殿。

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獨秀峰下,廣西師範大學內,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后,此處設為藩邸。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xx年才完工。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其主要建築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後為寢宮,最後是御苑。圍繞主體建築還有4堂、4亭和臺、閣、軒、室、所等40多處,佔地19.78公頃,規模巨集大。城垣東南西北四門,名為:體仁(東華門)、端禮(正陽門)、遵義(西華門)、廣智(後貢門),南北長556.6米,東西寬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內外警以方石,內充片石澆灰漿。所有建築系大式歇山頂,紅牆碧瓦。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這裡住過12代14位藩王。歷 270餘年,是明一代封藩最長的一支。清順治九年(1652),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將王府焚燬自歿。現儲存府第的門、殿、宮須彌座臺基及石雕欄柱、陛階和城垣。

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後寢”的佈局方式營造,中軸線上的承運門、承運殿高大華麗,氣勢非凡,體現了王權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陽門,有清代兩廣總督為表彰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臨桂人陳繼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東華門上的“狀元及第”坊則是為道光年間新科狀元龍啟瑞而建,西華門上的“榜眼及第”坊是為同治年間榜眼於建章而建。明代靖江王府,規模巨集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莊嚴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稱王城。城中有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平地拔起,眾山環繞,孤峰獨秀,為我獨尊,有天然的王者氣勢。

靖江王城中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建築物——靖江王城景區。在中國4A新定評選中,桂林靖江王城被評為中國4A景區。無論從景區規模還是歷史層面來看,桂林靖江王城獲此殊榮是當之無愧的。因為桂林靖江王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大學院校、風景名勝區(獨秀峰)、完整歷史建築物、歷史背景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獨秀峰王城景區位於桂林市中心,是以桂林"眾山之王" --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地為範圍的精品旅遊景區。景區內自然山水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千古名句的真跡題刻就出於此處。景區涵蓋了桂林三大歷史文化體系,是桂林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走進景區就走進了桂林歷史文化之門。

獨秀峰素有"南天一柱"的美譽,史稱桂林第一峰。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砍,周圍

眾山環繞,孤峰傲立,有如帝王之尊。登山306級可達峰頂,是鳥瞰桂林全景的最佳觀景臺。峰壁摩崖石刻星羅棋佈,縱橫出世,更有太平巖內的世界文化奇觀--"太歲"摩崖石刻。南麓南朝文學家顏延之的讀書巖,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蹟。桂林四大名池之一的月牙池盪漾于山腳,青山碧水,相映成趣,為桂林古八景之一。

自古以來,王城景區被奉為桂林的風水寶地,更是整個桂林城市的發祥地。這裡曾經走出了二位皇帝、11代14位靖江王;清代,這裡是廣西貢院,屢出狀元;民國時期,孫中山曾駐蹕於此,為北伐大本營運,籌北伐大計;後為廣西政府,廣西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都曾在此辦公。1996年,景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世間傳頌"北有北京故宮,南有桂林王城"。

靖江王城也叫桂林王城,位於桂林市中心,著名的獨秀峰就屹立在王城的正中位置。遠順帝妥懽帖睦爾繼位前曾在獨秀峰前的大圓寺修行。朱元璋稱帝封藩時,將其侄孫朱守謙封藩於桂林,稱靖江王。王城就是靖江王的王府。

王城景區由明靖江王城和獨秀峰組成。王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九年(1376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故桂林王城比北京故宮建成的時間還早30多年。王城南北長557.5米,東西寬336米,佔地面積18.7萬平方米,城牆高7.92米,厚5.5米。並闢有端禮、廣智、體仁、遵義4門,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城內建築及風景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月牙池、後花園等。寶善堂、清越亭、凌虛臺、可心軒、玄武閣、三神祠等各類建築齊備。御園中的月牙池可泛舟。清順治九年(1652年),定南王孔有德抵抗不住義軍的進攻,火焚王府,城內建築化為殘垣。現城牆及四門依然完好,城內建築為抗日戰爭結束後,在原基礎上仿古重建。

清朝時期,孔有德火焚王府後,王城遺址被闢為廣西貢院,有號舍5500餘間,因屢出狀元而聞名全國。如今,王城內仍保留有乾隆皇帝題書的《幸翰林院賜大學士及翰林等宴便閱貢院詩四首》,王城的正陽門(端禮門)、東華門(體仁門)及西華門(遵義門)上還留有當時人們稱讚學子們的巨書牌坊。其中,兩廣總督、清朝著名學者阮元所書的“三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學子陳繼昌獲三元及第殊榮的,“狀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學子張建勳和劉福姚在三科會考殿試中勇奪兩個狀元席位的,“榜眼及第”則是表彰桂林人於建章獲得榜眼(殿試第一甲第二名)。遊人可到貢院陳列館瞭解古代科舉制度及桂林科舉成就。鄉試號舍可使遊人親身體會當年學子們科舉之不易。

中山駐蹕處及中山不死紀念塔 1920xx年,孫中山率北伐軍駐桂林,以王城為北伐大本營。孫中山在這裡的重要活動有:會見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接受了馬林關於“聯合蘇俄”和建立革命軍校的建議;發表了他的著名哲學演講《知易行難》;檢閱了北伐軍;確立了青天白日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並於1920xx年元旦在王城舉行了首次升旗儀式。孫中山去世後,桂林人民為紀念孫中山,將王城闢為中山公園。王城內現存孫中山駐蹕處遺址碑和“中山不死紀念塔”,紀念塔呈三角形,築五級臺階,喻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精神和五權憲法。塔的三面分別有題辭:“中山不死”為謝順慈書;“總理遺囑”為張猛書;“主義常新”為莫乃群書。塔附建有仰止亭,楹聯由譚延闓書,亭西有石碑“中山常在”,為廖承志書。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桂林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獨秀峰下,廣西師範大學內,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后,此處設為藩邸。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__年才完工。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其主要建築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後為寢宮,最後是御苑。圍繞主體建築還有4堂、4亭和臺、閣、軒、室、所等40多處,佔地19.78公頃,規模巨集大。城垣東南西北四門,名為:體仁(東華門)、端禮(正陽門)、遵義(西華門)、廣智(後貢門),南北長556.6米,東西寬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內外警以方石,內充片石澆灰漿。所有建築系大式歇山頂,紅牆碧瓦。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這裡住過12代14位藩王。歷270餘年,是明一代封藩最長的一支。清順治九年(1652),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將王府焚燬自歿。現儲存府第的門、殿、宮須彌座臺基及石雕欄柱、陛階和城垣。

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後寢”的佈局方式營造,中軸線上的承運門、承運殿高大華麗,氣勢非凡,體現了王權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陽門,有清代兩廣總督為表彰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臨桂人陳繼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東華門上的“狀元及第”坊則是為道光年間新科狀元龍啟瑞而建,西華門上的“榜眼及第”坊是為同治年間榜眼於建章而建。明代靖江王府,規模巨集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莊嚴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稱王城。城中有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平地拔起,眾山環繞,孤峰獨秀,為我獨尊,有天然的王者氣勢。

靖江王城中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建築物——靖江王城景區。在中國4A新定評選中,桂林靖江王城被評為中國4A景區。無論從景區規模還是歷史層面來看,桂林靖江王城獲此殊榮是當之無愧的。因為桂林靖江王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大學院校、風景名勝區(獨秀峰)、完整歷史建築物、歷史背景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獨秀峰王城景區位於桂林市中心,是以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地為範圍的精品旅遊景區。景區內自然山水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千古名句的真跡題刻就出於此處。景區涵蓋了桂林三大歷史文化體系,是桂林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走進景區就走進了桂林歷史文化之門。

獨秀峰素有"南天一柱"的美譽,史稱桂林第一峰。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砍,周圍

眾山環繞,孤峰傲立,有如帝王之尊。登山306級可達峰頂,是鳥瞰桂林全景的最佳觀景臺。峰壁摩崖石刻星羅棋佈,縱橫出世,更有太平巖內的世界文化奇觀--"太歲"摩崖石刻。南麓南朝文學家顏延之的讀書巖,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蹟。桂林四大名池之一的月牙池盪漾于山腳,青山碧水,相映成趣,為桂林古八景之一。

自古以來,王城景區被奉為桂林的風水寶地,更是整個桂林城市的發祥地。這裡曾經走出了二位皇帝、11代14位靖江王;清代,這裡是廣西貢院,屢出狀元;民國時期,孫中山曾駐蹕於此,為北伐大本營運,籌北伐大計;後為廣西政府,廣西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都曾在此辦公。1996年,景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世間傳頌"北有北京故宮,南有桂林王城"。

靖江王城也叫桂林王城,位於桂林市中心,著名的獨秀峰就屹立在王城的正中位置。遠順帝妥懽帖睦爾繼位前曾在獨秀峰前的大圓寺修行。朱元璋稱帝封藩時,將其侄孫朱守謙封藩於桂林,稱靖江王。王城就是靖江王的王府。

王城景區由明靖江王城和獨秀峰組成。王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九年(1376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故桂林王城比北京故宮建成的時間還早30多年。王城南北長557.5米,東西寬336米,佔地面積18.7萬平方米,城牆高7.92米,厚5.5米。並闢有端禮、廣智、體仁、遵義4門,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城內建築及風景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月牙池、後花園等。寶善堂、清越亭、凌虛臺、可心軒、玄武閣、三神祠等各類建築齊備。御園中的月牙池可泛舟。清順治九年(1652年),定南王孔有德抵抗不住義軍的進攻,火焚王府,城內建築化為殘垣。現城牆及四門依然完好,城內建築為抗日戰爭結束後,在原基礎上仿古重建。

清朝時期,孔有德火焚王府後,王城遺址被闢為廣西貢院,有號舍5500餘間,因屢出狀元而聞名全國。如今,王城內仍保留有乾隆皇帝題書的《幸翰林院賜大學士及翰林等宴便閱貢院詩四首》,王城的正陽門(端禮門)、東華門(體仁門)及西華門(遵義門)上還留有當時人們稱讚學子們的巨書牌坊。其中,兩廣總督、清朝著名學者阮元所書的“三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學子陳繼昌獲三元及第殊榮的,“狀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學子張建勳和劉福姚在三科會考殿試中勇奪兩個狀元席位的,“榜眼及第”則是表彰桂林人於建章獲得榜眼(殿試第一甲第二名)。遊人可到貢院陳列館瞭解古代科舉制度及桂林科舉成就。鄉試號舍可使遊人親身體會當年學子們科舉之不易。

中山駐蹕處及中山不死紀念塔1920__年,孫中山率北伐軍駐桂林,以王城為北伐大本營。孫中山在這裡的重要活動有:會見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接受了馬林關於“聯合蘇俄”和建立革命軍校的建議;發表了他的著名哲學演講《知易行難》;檢閱了北伐軍;確立了青天白日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並於1920__年元旦在王城舉行了首次升旗儀式。孫中山去世後,桂林人民為紀念孫中山,將王城闢為中山公園。王城內現存孫中山駐蹕處遺址碑和“中山不死紀念塔”,紀念塔呈三角形,築五級臺階,喻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精神和五權憲法。塔的三面分別有題辭:“中山不死”為謝順慈書;“總理遺囑”為張猛書;“主義常新”為莫乃群書。塔附建有仰止亭,楹聯由譚延闓書,亭西有石碑“中山常在”,為廖承志書。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7

龍脊梯田,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平安村龍脊山,距縣城22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從廣義說叫做龍勝梯田,從狹義上稱為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分為金坑(大寨)瑤族梯田觀景區,平安壯族梯田觀景區。通常意義上的龍脊梯田是指龍脊平安壯族梯田,也是開發較早的梯田。梯田分佈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前往梯田幾乎都是盤山公路,一直升到約海拔600米以上,到梯田時海拔達到880米。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8

今天各位的王府之旅將由我為大家做全程的講解,希望我的服務能讓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下面大家請跟隨我這邊來,小心臺階,都跟上。”

1.(承運門)各位遊客當你們走進我們王府的大門的時候,我可以非常榮幸的告訴你們,今天你們來到了桂林城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並且是獨一無二的景區。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明代靖江王府的內城門,叫做承運門。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政權,為了鞏固朱姓的一統天下,朱元璋採取了“眾建宗親以藩王室”的政策,於是封諸王子為各地藩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藩國桂林,1372年開始在獨秀峰南面修造王府,在獨秀峰周圍修築王城,佔地面積18.7公頃,,襲11代14位藩王,歷270餘年,它比北京的故宮還早34年修建。

清滅明後,把靖江王府改為貢院,成為廣西科舉考試鄉試的地方,民國時期靖江王府又成為廣西政府所在地,孫中山北伐時曾來到這裡。

2.(王道)好了,現在我們已經邁入王府的大門了,就讓我們開始感受一下當年王爺們的待遇吧。

現在請各位遊客都踏上這條青石板路,跟著我開始今天的王府之旅。大家知道嗎?我們腳下現在所走的這條青石板路,它可是王府600多年前鋪墊而成的哦!歷經了風風雨雨依然儲存了下來。在古時候很多人想走,那可不行!因為它是身份、權力、地位的象徵,只有尊貴的王爺、王妃才能走,所以被人們稱之為王道。現在大家踏上了這條王道你們就都已貴為王爺和王妃了啊!這條王道是我們整個王府的中軸線,我們可以看到兩邊的建築都是以這兒為中心左右對稱,我們的王府就位於市中心位置,而整個桂林城市也就是以這裡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開來的。據史料記載整個王府的建築多達40多個,規模浩大,氣勢磅礴,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歷經一場場歷史浩劫後留下的殘餘了,看到的是民國時期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但是,在中國大明朝代儲存最好的藩王府地要屬桂林的靖江王府。

3.(雲階玉壁)當年留下的除了我們剛剛走的王道,還有就是前面的雲階玉陛了。

好了,現在大家往前方看,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三條道,全都是由桂林特有的灰白石灰岩雕琢而成的,是帝王的重要表現和標誌。這也是明朝的一種典型的建築風格。中間這條道叫“雲階玉陛”,它是由雲石、臺階、護欄構成的。大家請看中間的這塊雲石,這上面雕刻的這些栩栩如生的圖案,能看出它像什麼嗎?對,它就象天上飄著的雲,而它的形狀還像古時候的玉如意,所以叫它“如意祥雲”。

在北京故宮也有這樣的雲石,那兒的雲石是漢白玉的,上面雕刻著的可都是龍!要知道故宮裡住的可是皇帝佬兒呀!以我們王爺的身份他就只能雕這“如意祥雲”,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而為了保護六百多年前留下的文物,我們就將它攔了起來。因為如果大家都從這上面踩上去,那後人就看不到這些祥雲了。在它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道,一邊是文官所走的文官道;一條是武官所走的武官道。所謂文東武西,我相信這兩條道大家肯定都想走的,我也一定會滿足大家的願望。而現在是和平年代,大家就先走文道,呆會再走武道,來個文武雙全怎麼樣?好,我們這邊請。

4.(承運殿)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承運殿。中國皇帝詔書“聖旨”第一句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意思就是奉上天的旨意治理國家。藩王是受天子的旨意來桂林的,因此就起名“承運殿”和“承運門”。這裡是明朝藩王處理軍政要務的地方,清朝平南大將軍孔有德後封為定南王也將靖江王府設為自己的府宅。當年孫中山北伐大本營也設在此處,這裡還是廣西政府所在地,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國防部長白崇禧也在此處理軍政大事。原來的廣西就是在這裡變成了現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所以,這裡是歷代廣西政治、文化的中心。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承運殿去了解靖江王府的興衰歷史。進去之前,我要講一下注意事項:這裡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請大家在承運殿內不要吸菸、不要拍照、不要亂扔雜物,謝謝合作。

8.(甲天下)各位遊客剛才參觀了寢宮爬了美麗的獨秀峰體去貢院體驗了古代人如何考試最後我們來尋找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已經流傳了幾百年的桂林山水形象代言詞到底出自哪裡。請大家抬頭望向我手指的方向,原來在1983年,桂林市的文物工作隊在拓印碑文時無意中發現的了這塊摩崖石刻。才

知道這一名句原來早在宋朝時期就享譽人間了。請大家仔細看看,在讀書巖上方右邊的這塊摩崖石刻上,它的作者叫王正功,此人一生博才好學,在飽覽了桂林的山山水水後,將“桂林山水甲天下”刻在獨秀峰上,這句話實際上是有兩層意思。一是讚美以獨秀峰為代表的整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因此獨秀峰真正是桂林山水文化的精髓,是馳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發祥地,二是在勉勵桂林的學子金榜提名,甲第天下。以至於後來廣西師大把這裡選為校址,從而形成了景區和校園合二為一的現狀。在中國古代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中全國只有13位三元及第者,廣西就佔了2位,其中一個出自這裡,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三元及第者。

靖江王府是桂林歷史文化、山水文化的起源地,是桂林城市和桂林山水的縮影,相信大家到此一遊不枉此行,景區參觀遊覽行程到此結束,歡迎大家有機會再到獨秀峰靖江王府參觀遊覽,謝謝大家!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來到欽州學院!我是地陪小蔡,希望通過的我講解,給各位展示一所正在高速發展的高校。

欽州學院坐落於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的廣西欽州市,位於迅速發展的北部灣核心工業區,處於廣西沿海的中心地帶,是廣西北部灣沿海唯一的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總共三個校區,分別是主校區、育才校區、相暉苑校區,現在我們來的的是主校區。欽州學院的主校區位於欽州市西環南路89號,離市中心三公里,遠離喧譁的城市,確實是個靜心學習的好場所。

欽州學院成於1973年,其前身是欽州地區師範學校。成立於動盪中的高校,註定像逆境的風箏,會越飛越高!20xx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成為廣西沿海唯一的本科院校,而現在它正在籌建北部灣大學,用5年時間建立大學,這在全國高校中處於領先地位。由此可見,欽州學院適應了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北部灣的發展需要,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重視!

現在的欽州學院有 15個系、部、二級學院,有學生近一萬人。學院現開設普通本科專業24個(42個專業方向),專科專業38個(48個專業方向)。所開專業涵蓋了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教育學。特別是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港口物流、海產品儲運與加工填補了廣西高校中沒有航海技術專業和海洋類專業的歷史空白。師資力量較雄厚,外聘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21人,兼職教授25人,遠高於廣西的同類高校。接受廣西大學的對口支援,並與泰國佛統大學等海外高校建立聯合辦學關係,從而豐富了學院的教學資源。

好,我們現在走到的是欽州學院校門,它建於20xx年春天。“欽州學院”幾個字左邊,金黃色的,特別醒目,相傳它是 題的字。校門寬 米,右邊有個小門,寬約1.5米。它的旁邊是門衛處,它的頂部像個貝殼,向外界透露該校靠近海洋,據說幾萬年前,此校區是一片淺海。整個校門,投資 元,建得非常樸素,不像國內其它高校花巨資建校門,因為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

好,請遊客們隨我從正門進入欽州學院。映入我們眼簾是的寬闊美麗的校園,兩邊是綠樹青草,正前邊是一個人工花山,裝滿了一盆盆怒放的鮮花。其正前邊有一個歡迎牌,經常更換內容,由此可見,經常有領導蒞臨欽州學院。

好,我們的右前方是第五號教學樓,將由我的同事 給大家講解,祝各位旅遊愉快!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0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歡迎大家乘船遊覽美麗的灕江。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峰,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彙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著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線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屬於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裡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灕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後,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絡,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竹江景區

(群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彷彿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著水面。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傳說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灕江邊來採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於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裡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裡,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灕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灕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草坪景區

(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灕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灘頭灘尾水比較淺,灕江從灘頭上流過,發出淙淙的響聲,這響聲彷彿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其實這哪裡是仙樂,這是灕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地的村民們都叫它們鑼鼓石。右岸邊兩座拔秀的小山柱,彷彿是一對鑼錘和鼓棍,大家仔細聽,彷彿還有一對鴛鴦在唱歌呢。

廣西桂平西山導遊詞 ·桂林導遊詞 ·星島湖導遊詞 ·廣西灕江導遊詞

楊堤景區

(八仙遊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裡突兀而起,雲到了這裡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柺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采和、鍾漢離,正好8個。據說有一天,8位仙人各顯神通,飄洋過海,結伴而行,他們來到了灕江邊上,看到了美麗的灕江風光,這裡碧水青峰,田園似錦,於是他們決定留下來,這個景點取名叫“八仙遊江”。

興坪景區

(溯江鯉魚)

前邊有一個山峰又長又大,橫亙在灕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峰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峰構成了魚鰭,真是一條活靈活現的大鯉魚,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鯉魚,誰也沒有辦法稱它的重量。那鰭魚又像一隻小哈巴狗,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獅子狗,它的頭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愛極了。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麼灕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有人說:灕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陽塑景區

(“帶”字石刻)

碧蓮峰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別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緒年間一個草書“帶”子更是令碧蓮生逃。其字形結構意味深長,人稱一字詩,竟包含了“一帶山河,少年努力”八個字的韻味和筆意。從欣賞這個“帶”字,最後我們應該總結灕江的精神就是一個“妙”字,灕江風景的自然美,妙不可言。

各位朋友,今天的灕江遊即將結束,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下次再來遊覽灕江。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1

廣西藥用植物園坐落在距南寧市區8公里的東郊山巒,佔地200多萬平方米,是我國及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藥用植物園之一。園內林木蒼翠,藤蔓縱橫,加上棚架點綴其間,小橋流水更添雅趣。綠樹成蔭,鮮花爛漫,芳草萋萋,曲徑通幽,溪水潺潺,古藤纏繞,美食飄香,好一幅人間仙境!這就是廣西藥用植物園。現在,它已成為廣西十大風景區之一,成為南寧市民的一個旅遊休閒勝地。

藥物園劃分為7個藥物區:廣西特產區、藥物療效區、廕生植物區、木本藥物區、草本藥物區、藤本藥物區和藥用動物區。它集南藥、北藥、本區特產藥物和區外、國外藥物於一園。藥物有灌木、喬木、藤木、草木等,藥用動物園還飼養黑葉猴、恆河猴、梅花鹿和飛虎等一些珍貴藥用動物。藥用植物園,既是遊樂休閒的好地方,也是增長見識的好去處。

藥用植物園重新對該園作了總體規劃,並開發多項旅遊專案,利用園內的藥物作為原材料,開發了藥膳粥、藥膳湯、保健茶、燒烤等專案,並在溪上設鐵索橋、浮橋等探險類專案,還在園內設有垂釣、卡拉OK、麻將、撲克、棋類、氣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休閒類專案。顧客到這裡遊玩,不僅能休閒、娛樂,而且還能學到很多中草藥的科普知識。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2

獨秀峰位於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內, 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氣勢雄偉, 素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有南朝劉宋時文學家顏延元讀書巖, 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蹟。顏曾寫下“未若獨秀者, 峨峨郛吧間”的佳句, 獨秀峰因此得名。假當晨曦輝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巖 在獨秀峰西麓, 原名西巖, 高2.9米, 寬 4.25米, 長31.5米, 面積140平方米。北達雪洞。巖洞賅有恭惠王朱邦寧繪劉海蟾像, 俗稱劉海洞。明嘉靖間(1522-1566)重新開發時, 挖出一枚“太平通寶”錢幣, 靖江王認為“此惟兆哉, 山靈告予”, “遂以太平名巖”。太平巖的名稱就沿用下來。太平巖有自己的特色, 巖體像一間寬敝的房子, 地面十分平整, 巖頂重懸的鐘乳石, 有的像梳得整整齊齊的少女鬟發, 有的像色彩斑斕的龍鱗, 還有形狀態怪異、閃耀著金光銀光的砂石, 令人眼花繚亂。明藩王在巖前栽種花木, 修建寶塔、庵院, 在洞中塑立神像, 親自寫《獨秀巖記》, 還邀集地方官員遊宴賦詩, 洞壁鐫刻宗室詩多首。

月牙池 位於市區獨秀峰東麓。此外原有獨秀泉, 以初因泉鑿池, 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 池畔重柳依依, 景色十分優美。月牙東聖母、春濤、白龍並稱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於獨秀峰西北麓, 洞口向月牙池, 高約3米, 寬5.6米, 深32米, 面積約180平方米。明戶露《赤雅》載: “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 所懸乳石潔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 旁有雙鳳石。原有唐人詩刻, 今泯滅無存。

中山紀念塔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王城內獨秀峰東麓月牙池畔。1920xx年9月, 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 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 特在孫中山先生1920xx年誓師北伐駐足華處, 興建此塔。

獨秀亭 在獨秀峰頂, 為2層、紅柱、6角、重簷、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 長寬各4.8米, 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 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 高6米, 長寬各4.7米, 面積22平方米, 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臺, 周有欄, 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 雲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萬戶, 盡在眼中。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3

桂林王城位於市中心的獨秀峰下,是明代靖江王府,宋代時這裡是鐵牛寺,元代改為大國寺,後又稱萬壽殿。

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獨秀峰下,廣西師範大學內,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后,此處設為藩邸。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xx年才完工。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其主要建築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後為寢宮,最後是御苑。圍繞主體建築還有4堂、4亭和臺、閣、軒、室、所等40多處,佔地19.78公頃,規模巨集大。城垣東南西北四門,名為:體仁(東華門)、端禮(正陽門)、遵義(西華門)、廣智(後貢門),南北長556.6米,東西寬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內外警以方石,內充片石澆灰漿。所有建築系大式歇山頂,紅牆碧瓦。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這裡住過12代14位藩王。歷 270餘年,是明一代封藩最長的一支。清順治九年(1652),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將王府焚燬自歿。現儲存府第的門、殿、宮須彌座臺基及石雕欄柱、陛階和城垣。

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後寢”的佈局方式營造,中軸線上的承運門、承運殿高大華麗,氣勢非凡,體現了王權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陽門,有清代兩廣總督為表彰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臨桂人陳繼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東華門上的“狀元及第”坊則是為道光年間新科狀元龍啟瑞而建,西華門上的“榜眼及第”坊是為同治年間榜眼於建章而建。明代靖江王府,規模巨集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莊嚴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稱王城。城中有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平地拔起,眾山環繞,孤峰獨秀,為我獨尊,有天然的王者氣勢。

靖江王城中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建築物——靖江王城景區。在中國4A新定評選中,桂林靖江王城被評為中國4A景區。無論從景區規模還是歷史層面來看,桂林靖江王城獲此殊榮是當之無愧的。因為桂林靖江王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大學院校、風景名勝區(獨秀峰)、完整歷史建築物、歷史背景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獨秀峰王城景區位於桂林市中心,是以桂林"眾山之王" --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地為範圍的精品旅遊景區。景區內自然山水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千古名句的真跡題刻就出於此處。景區涵蓋了桂林三大歷史文化體系,是桂林歷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走進景區就走進了桂林歷史文化之門。

獨秀峰素有"南天一柱"的美譽,史稱桂林第一峰。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砍,周圍

眾山環繞,孤峰傲立,有如帝王之尊。登山306級可達峰頂,是鳥瞰桂林全景的最佳觀景臺。峰壁摩崖石刻星羅棋佈,縱橫出世,更有太平巖內的世界文化奇觀--"太歲"摩崖石刻。南麓南朝文學家顏延之的讀書巖,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蹟。桂林四大名池之一的月牙池盪漾于山腳,青山碧水,相映成趣,為桂林古八景之一。

自古以來,王城景區被奉為桂林的風水寶地,更是整個桂林城市的發祥地。這裡曾經走出了二位皇帝、11代14位靖江王;清代,這裡是廣西貢院,屢出狀元;民國時期,孫中山曾駐蹕於此,為北伐大本營運,籌北伐大計;後為廣西政府,廣西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都曾在此辦公。1996年,景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世間傳頌"北有北京故宮,南有桂林王城"。

靖江王城也叫桂林王城,位於桂林市中心,著名的獨秀峰就屹立在王城的正中位置。遠順帝妥懽帖睦爾繼位前曾在獨秀峰前的大圓寺修行。朱元璋稱帝封藩時,將其侄孫朱守謙封藩於桂林,稱靖江王。王城就是靖江王的王府。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一獨秀峰靖江王城來遊覽觀光。獨秀峰位於廣西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內,是王城景區的核心景觀,素有“南天一柱”之稱。獨秀峰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對高度66米。山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客廟、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每當晨曦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紫袍玉帶的王者,故又被稱為“紫金山”。獨秀峰擁有唐以來的歷代石刻136塊,均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有價值的石刻當數820xx年前刻於讀書巖前的《大比宴享即席勸駕詩》。詩中所言“桂林山水甲天下”,早為世人所認可與傳頌。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去觀賞兩處岩石。我們先看這讀書巖,位於獨秀峰東南側,因南朝時始安(桂林)郡太守顏延之常在此讀書而得名,是桂林最早的名人勝蹟。讀書巖上有唐人鄭叔齊的《新開獨秀山石室記》,是現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記述散文,顏延之詠獨秀峰的詩句也因此文而得以傳世。我們再來看太平巖,位於獨秀峰西南,因明朝時靖江王在洞裡發現“太平通寶”而得名。中國傳統桂林獨秀峰太平巖文化以60甲子紀年,每一年均有一個相對應之年神主人間之事,且60甲子又與生肖習俗中的12生肖相對應,每一個生肖又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所以來到太平巖,尋找與自己的生肖相對應的年神,並對其有所瞭解,不失為遊客在旅途中的一件趣事。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獨秀峰頂上的獨秀亭。此為二層、紅柱、六角、重簷、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長寬各4.8米,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高6米,長寬各4.7米,面積22平方米,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臺,四周有圍欄,高居懸崖之巔。登臨四望,雲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奇山秀水一'覽無餘。

各位請看,這是位於獨秀峰東麓月牙池畔的中山紀念塔,是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0xx年9月,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特在孫中山先生1920xx年誓師北伐暫住之處,興建此塔,以示紀念。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靖江王城景區,它位於桂林市中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至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比北京故宮建成的時間還早。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靖江王城始建於公元1372年,其城垣全部採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垣周長1500米,城牆厚5.5米,高近8米,南北長556米,東西寬355米,佔地面積19.78萬平方米。內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堅固。城開東南西北四門;堅城深門,氣勢森嚴。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後寢的佈局方式營造。各位朋友在此不僅可領略到昔日王城的威嚴肅穆,而且還可親手撫摸620xx年城牆的滄桑歷史。清朝唯一的漢人格格孔四貞(即“還珠格格”)的家,就在這昔日王府的深宮禁地之內。當然,在這裡我們還可以欣賞到戲劇的“活化石”一儺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宮廷演藝,起到祝福平安、敬神驅鬼的作用。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三元及第坊,位於靖江王城南面正陽門上。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三元”是鄉試、會試和殿試均名列第一的人,分別獲得解元、會元、狀元稱號“三元”。自唐代以科舉取士1000多年來,連中三元的僅13人,清代兩百多年中僅有2人。陳繼昌是臨桂人,把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於王城正門之上,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貢院,這塊風水寶地曾因科舉時代屢出狀元而名揚天下。在此,您不僅可以想象當年科舉考試的盛況,而且還可以感受學子們十年寒窗的艱辛和金榜題名時的喜悅。各位請看,這是狀元及第坊,在王城東華門上,原坊於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為新科狀元龍啟瑞所建,毀於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20xx年)。在這之前,張建勳、劉福姚分別於光緒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試第一甲榜首。在4年的兩科中,桂林繼唐趙觀文和陳繼昌、龍啟瑞之後,一連出兩名狀元,震驚了全國,一縣八進士,三科兩狀元傳為佳話。重建狀元及第坊時,把4人的名字並列在坊前。各位請看,這是榜眼及第坊,在王城西華門上,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為於建章而立。於建章,永福人,任過翰林院編修、貴州鄉試典試、山東學政等職。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5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歡迎大家乘船遊覽美麗的灕江。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

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峰,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彙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著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線起來。

湘江在湖南境內,屬於長江水系。

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裡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

灕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後,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絡,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竹江景區

(群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彷彿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著水面。

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

傳說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灕江邊來採集桂花香精的。

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於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

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裡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裡,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

沉香潭的水灌溉了灕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灕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草坪景區

(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灕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

灘頭灘尾水比較淺,灕江從灘頭上流過,發出淙淙的響聲,這響聲彷彿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

其實這哪裡是仙樂,這是灕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地的村民們都叫它們鑼鼓石。

右岸邊兩座拔秀的小山柱,彷彿是一對鑼錘和鼓棍,大家仔細聽,彷彿還有一對鴛鴦在唱歌呢。

楊堤景區

(八仙遊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裡突兀而起,雲到了這裡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

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柺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采和、鍾漢離,正好8個。

據說有一天,8位仙人各顯神通,飄洋過海,結伴而行,他們來到了灕江邊上,看到了美麗的灕江風光,這裡碧水青峰,田園似錦,於是他們決定留下來,這個景點取名叫“八仙遊江”。

興坪景區

(溯江鯉魚)

前邊有一個山峰又長又大,橫亙在灕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峰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峰構成了魚鰭,真是一條活靈活現的大鯉魚,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鯉魚,誰也沒有辦法稱它的重量。

那鰭魚又像一隻小哈巴狗,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獅子狗,它的頭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愛極了。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麼灕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

有人說:灕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陽塑景區

(“帶”字石刻)

碧蓮峰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別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緒年間一個草書“帶”子更是令碧蓮生逃。

其字形結構意味深長,人稱一字詩,竟包含了“一帶山河,少年努力”八個字的韻味和筆意。

從欣賞這個“帶”字,最後我們應該總結灕江的精神就是一個“妙”字,灕江風景的自然美,妙不可言。

各位朋友,今天的灕江遊即將結束,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下次再來遊覽灕江。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西來古鎮,我是今天的解說員。西來古鎮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部被譽為“天然氧吧”、“成都花園”的蒲江縣西北部,地跨臨溪河、小河子與大小五面山,全鎮森林覆蓋率超過49%,距離成都市區84公里。古鎮歷史悠久,戰國的船棺、漢代的冶鐵遺址、西魏的臨溪古縣城、唐宋的茶馬古道,至今蹤跡可循。以其秀美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底蘊,西來古鎮先後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成都十大古鎮”。

西來鎮俗稱西來場,秦漢時期曾是西南重要的鍊鐵中心。三國時期,有臨溪古渡,是蒲江與邛崍的必經之地。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設臨溪縣,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臨溪縣降為臨溪鎮,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政府將臨溪鎮劃給蒲江縣。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臨溪河暴發百年不遇的洪水,上游張魁場關帝廟內的關帝神像衝到了臨溪場西林寺的產田裡,臨溪場的人們認為關帝爺從西而來,在這裡停下,說明這裡是塊風水寶地。西林寺的住持靜慈和尚捐出廟中產田,在關帝神像擱淺處新修了關帝廟。廟門向西而開,有不忘從西而來之意。

康熙34年(公元1696年),蒲江縣縣令李紳文,借用佛教教義中的典故,即達摩祖師西來意及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經從西取來的典故,改名為西來場。

我們前方有一個古香古色的戲臺,西來是川劇之鄉,著名川劇作家徐文耀就是西來人。以前,西來場有錢、劉兩姓大家,分別在關帝廟廟門和場西頭兩處搭燈杆、建戲臺,僱戲班演出,大唱對臺戲,熱鬧非凡。而今,只保留下了劉家戲臺,每週六,戲臺上都會演出川西戲曲的經典名段。現在戲臺所在的地方,就是當年關帝廟的舊址。

自古以來,西來又被稱為草根儒鄉。廣場南側的文風塔體現了西來崇教尚文的風俗。塔建於道光一十三年,高13.6米,共三層,外加寶頂,翹角飛簷,非常精巧。文風塔始建於清代道光十三年,塔高13.6米。三重翹角簷精巧玲瓏,各層塔身上的浮雕人物、動物、花卉、詩歌提聯,內容豐富。

第三層正面簷下有“文風塔”匾額;第二層有“奎星閣”匾額,第一層正面嵌有扇形匾額,上刻有“惜字宮”三字,兩邊豎刻對聯“廢墨收經史,遺文貯漢唐”。讀書識字是教化的基礎,所以鄉間特別看重文字,有文字的紙不能亂扔,廢棄也要鄭重檢點、焚化敬神。

當年修建該塔,選址在順河而建的古鎮東頭,更是蘊含著“培地脈”的理念。西來地形有如順水之船,將“文風塔”修在船頭,恰似船上桅杆;有了桅杆,船就穩定,既可平安遠航,又可牢固停泊,不僅能保西來一帆風順、亦可輔佑該鎮文風昌盛,文運久遠。

西來老街由文風街、簸箕街和龍眼街三條主要街道組成。老街街道寬約七八米,建築結構、實用功能和民間工藝巧妙結合在一起構成了1200米長街和近700米小巷。在老街上,居住著395戶人家,總人口達1288人。

良好的生態環境,靜謐澹泊的人文環境使西來古鎮吸引了很多燕子的到來,老街的屋簷下可以看到很多燕窩,西來古鎮也被遊客們叫做燕窩古鎮。

文風街為古鎮正街,西至臺子壩,連線起簸箕街和龍眼街。許多歷史建築的遺存都在文風街,像我左手側的劉紫佶私宅修建於民國年間。整個建築是木質架構,青磚砌牆,三層樓閣式。私宅內部有兩個小天井,格子樣式的窗戶,過道或牆壁的窗子上方呈尖形或穹隆型,木樓梯的牆壁上有雕刻精美的淺浮雕裝飾圖案。

而這片建築是當年禹帝宮的所在地,建於宋鹹平年間,是西來最古老的廟宇,西來人俗稱王爺廟,廟堂是四合院式的,解放前曾改作學堂,1987年全部拆除建為供銷社。現在分散為幾間店鋪。在中興街的牆上,還能看到一塊刻著“禹帝宮”字樣的青磚。

再往前走就是“江西會館”舊址了,大通簷、小天井,前為吊腳樓,後為二樓一底的磚壁木板房,是西來的最高建築。會館中間有兩個小天井,天井周圍為轉角樓,所有樓相通。此館在“湖廣填四川”時,錢氏等家族從江西遷來,於康熙年間所建。解放後曾用作政府機關,後改為郵電所。現在則在保護基礎上將之改建為一個精品客棧。

這兒有一座特別的封火牆,在西來古鎮僅此一處,大家請看,牆由青磚砌成,線條流暢,有別於傳統川西民居,帶著山西建築風格,這建築正是清代年間,陝西商人賀家所建,當年“大川號”整個邛崍、蒲江地區鼎鼎大名的商號,主營米、鹽、布等。生意火紅,大有壓倒西來首富本地徐鈞太的勢頭。徐鈞太便打通自己的鋪面,在大川號正對面修建一條街,以形成街煞,以煞大川號風水。後來徐、賀兩家在商場上鹿死誰手不得而知,但徐鈞太所修建的過街樓、小姐樓、中興街卻成為了古鎮上的一道風景。“過街樓”是徐均太為第四方夫人史氏所修建,連線起後面的小姐樓。小姐樓高出其他房屋一層,為木質結構,雕樑畫棟,做工精巧。小姐樓後來被改做私塾,最終因年久失修被拆掉。

這有一個店招——徐待詔,這是個理髮店,為什麼叫待詔呢?舊時農村裡稱理髮師為"待詔",剃鬚理髮挖耳朵等系列的老手藝就稱為“待詔”,“待詔”這個職位連皇帝的腦袋都可以去摸。“待詔”是“隨時待命而被召喚的意思”。據考證明末清初的時候,髮型統一為剃半頭,留辮子。平民百姓不好統一,朝廷就把剃頭匠組織起來,手持聖旨,歸於待詔,享受俸祿,走街串巷,逮住一個剃一個,為此百姓便不叫他們“待詔”,而叫“逮住”。從此,串鄉理髮的都稱“待詔”。

西來竹編店也是很有特色的,竹編,是西來傳統工藝產品之一。西來生產竹子,用竹編手工編織的各種日雜品、工藝品做工精美,品種繁多、結實耐用。

在文風街,各種小吃名目繁多,風味獨特,粑食類有鏟發粑、粽子、豬兒粑、枕頭粑、玉麥粑等;還有各種野生特色蔬菜,諸如摘耳根、刺龍寶、灰灰菜、厥菜、三塔菌等。而最富特色的風味小吃當數蛋醪糟、粉子醪糟、甜水麵、涼麵等以及臨溪河魚、山珍鬥雞公等地方美食。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品嚐品嚐。

這有一條掛滿紅燈籠的深邃小巷,叫煙巷子,為什麼叫煙巷子呢?原來是古代賣煙的地方。民國時代,又是煙館雲集的地方,“煙巷子裡吞雲吐霧,自己家中啥事不做,一天不去心裡發慌,一屋家產全部抽光。”是當時菸民的真實寫照。

這兒是幾條老街交匯的地方,這邊原是錢家的勢力範圍,西來民間有劉半街。錢半場的說法,說的是西來兩大家族錢劉兩家各佔半條街。街中建有高高的燈杆,是掛百顆燈的。百顆燈祈福是西來傳統民俗。燈杆高13米,兩側三十六盞頂上一盞底下一盞,象徵三十六洞天神仙、玉皇大帝和土地神。燈紙為白紅相間,紅為太陽,白為太陰。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到十五,九月七年級到初九,由當地長老誦經點燃,祈萬福消百災。

這邊原先有一個戲臺,逢年過節,各種遊樂活動都在此舉行,非常熱鬧,趕場天生意也非常好,為延伸臺子壩的興旺,往左側新修了一條街,就是我們今天的龍眼街。

龍眼街是解放前由一個叫王崇古的人實施修建的,王崇古曾在著名川軍將領李家鈺部隊中任職,後教私塾。這“龔堯山木器店”陰刻字就是他親手寫的。因為這條街統一規劃設計,所在在西來老街中,這條街建築及臨街的鋪面風格樣式是最統一、整齊的。這條街剛剛修好後就解放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店面都是由本地原住民開的,有生態水果,老茶鋪,老臘肉、竹編,非常的質樸。

老街上有很多老茶鋪,茶香四溢,臨溪河兩岸五面山區,是名著《茶譜》中記述的臨溪茶的產地,臨溪茶從唐代起就經過茶馬古道遠銷西蕃。蒲江素有“中國第一綠茶之鄉”的美譽,蒲江綠茶就是發源於西來。鎮裡的老人們在老茶鋪裡喝茶、聊天,打長牌,很是悠閒。好山好水好心態,使得西來成為長壽之鄉,百歲老人多達十餘名,90歲以上老人50餘名。水是生命之源,水質對身體健康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龍眼街尾有一口龍眼井,水質相當好,時至今日,周圍幾十戶人家,仍常到這兒取水。

龍眼井原有兩口,相隔一丈左右。相傳當時附近住著一戶主人名錢萬湘的人家,其夫人李氏,在一個電閃雷鳴、大雨滂沱的夏天傍晚,看見天空中有一條金龍狂舞,雙眼之光像兩支利劍,直射到對面徐姓土地上久久沒有消失。第二天早飯後,錢李氏跑去一看,發現那裡竟留下了兩個相隔一丈左右的鬥碗大的洞。錢、李夫婦感到這塊地非同一般,必為風水福地,於是便出高價買下。在沿著兩個洞口往下掘井之時,掘到約三丈深處,竟發現兩口井底都有紅魚一對、大鰱魚一條,而井中之水清澈透明,甘醇可口。從此錢家用井中之水烤酒、開面房而漸致富裕,所制之酒和掛麵均遠近聞名。後來其中一口井因後來建造房屋被填,只留現在這口。

呈現在各位尊敬的客人眼前的,是臨溪塔,塔高41米,地下一層,地上九層。負一層和一層是西來文化主題館西清鑑,館藏西來三千年歷史人文風物。展品有戰國出土的陶器、兵器,唐代的摩崖造像,明代大悲寺出土佛像。

西來文化主題館以禪茶西來為主題,分為淨土修禪心,古鎮覓遺風,茶鄉養靈性,臨溪悟菩提四個篇章,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西來悠久的歷史,臨溪茶的清香,古鎮的文脈,登塔則可俯瞰整個西來古鎮,大小五面山,臨溪河,老街勝景盡收眼底。

“臨溪之渡,四路要津”,這座橋叫來安廊橋,始建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20_年),民國33年(公元1944年)毀於洪水,20_年重建此橋。廊橋與臨溪秀水為伴,千百年來見證著西來過往,在這裡,陸游曾寫下了“河邊相送驛邊迎,水隔山遮似有情。歲晚無聊莫相笑,君方雨立我泥行。”的詩句。魏了翁寫下了“西來紫馬倦行春”的詞句。臨西茶,鐵器,茶馬古道遠銷各地。

吹拂著清新的河風,現在我們來到了西來的“靈水古榕”文化商業街區,在近一里路長的河堤上生長著12棵名聲遠播的千年古榕樹,成為西來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邊有一棵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的特大榕樹,蔭蓋的面積達一畝左右,樹幹須五六個成年人牽手才可合圍。樹幹與主枝相接部位有數個包塊旁逸斜,經細根纏繞,其狀頗為觀音橫立於樹幹之上,所以人們稱此樹為“觀音樹”。

這一顆叫菩提樹,形如一朵盛開的蓮花,相傳,北宋末,連年戰亂,世道艱難,盜賊橫行,一位來自峨眉山九老洞的遊方和尚,化緣到此,便在蓮花樹下以參禪之道勸化世人,使得盜賊減少,西來安居祥和,後來老和尚在此樹下安然坐化,當地人便把此樹取名為“菩提樹”。

這棵就是我們西來盛名“夫妻樹”。它枝葉茂密,樹幹似人。兩棵分離的樹幹在離地約2米處合抱在一起,合抱處長出許多根鬚,交織纏繞,合抱處下方約10釐米,兩棵樹幹又伸出兩隻長長的“手”緊緊相握。關於“夫妻樹”,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據說南宋年間,臨溪河上游在深夜陡降特大暴雨,房屋坍塌。有一男一女同抱著一根木頭,順流而下,到達臨溪古渡時,被艄翁劉德柱救起。經詢問得知,男名張德久,女名李翠芝,其家人不知衝向何方,葬身何處。渡口群眾深表同情,幫助他們綁起了兩間草房。二人後來結成夫妻。李翠芝有一雙巧手,善於編織草鞋。她的草鞋,繩粗草緊、好穿耐久,一傳十、十傳百,遠近聞名。慕名來預購者絡繹不絕,生意紅火,也有人稱她為草鞋西施。張德久種地、李翠芝織鞋,兩人生活過得雖然清貧,卻很恩愛。隨著年事增高,張德久患上了咳嗽病,無法下田勞動,兩個人全靠李翠芝賣草鞋為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連續數日下雪,地上的積雪達一尺多厚。等雪化之後,古渡旁的人家幾天未看見張李夫婦進出。推開柴門一看,兩夫妻緊緊抱在一起,早已氣絕身亡,鄰里們把他倆的遺體深埋在河邊。若干年後,在古渡下邊河堤上同時長出兩棵榕樹,年深日久,緊緊擁抱在一起,成了今天的夫妻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它們就這樣相擁相握歷經上千年風雨,喻示著愛情的堅貞與甜蜜。(戀人們到西來,總會來看看夫妻樹,許願祈福,在這裡,我祝願各位遊客朋友們愛情甜蜜,與心愛的人白頭偕老。)

而旁邊的一大一小兩棵古榕,則像慈祥的母親牽著她心愛的孩子,給他溫暖。

河對岸是西來古鎮二期書院禪村專案,專案依託820_年曆史沉澱的鶴山書院,打造集書院文化、農耕文化、會議中心、精品酒店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度假區,專案將於今年年底動工,明年年底建成開放。鶴山書院有著820_年曆史,由宋代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魏了翁(公元1178-1237年)於公元1210(嘉定三年)年興建。鶴山書院藏書十萬冊,藏書量居宋代各大書院之首,是宋代得到皇帝賜額的34所書院之一。

這座亭叫澹然亭,了翁先生曾經用“平生處己,澹然無營”這八個字來概括他的一生,蘇東坡也有“澹然都無營,百年何由畢”的詩句。20_年3月31日,棋聖聶衛平在亭上與西來棋院院長董彥對弈,吸引了四川各地圍棋好愛者前來觀戰。

歡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親愛的朋友們,非常榮幸能與您們共度一段美妙的時光,祝各位在西來玩的愉快,歡迎大家再次光臨。

經典實用的廣西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7

桂林市象山景區位於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山相距不過二三千米,瀕臨灕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開發遊覽,早已成為一方旅遊勝地,遠近文明。

早在隋唐時期,桂林城中諸山就留下了古人尋芳覽勝的足跡,吟詠贊美的詩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更是出現過車馬為之堵塞的遊覽盛況,那滿山遍佈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在宋代桂林環城遊覽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節點,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掃葉烹茶,把酒臨風,覽山水之色,探巖洞之奇。時移世易,滄海桑田,許多盛極一時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名山遊覽之勝卻千年不衰。我們是否還記得,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對桂林山水的集體記憶,或者說高度概括是什麼?回答是“三山兩洞一條江”。與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這樣的歸納或許過於直白,但它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義並主導著桂林的旅遊,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於桂林城南的灕江西濱,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是桂林城的象徵,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為標誌,也簡稱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億6千萬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蒼。在象鼻與象腿之間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輪明月靜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於一體,成為歷代詩人吟詠不絕的千古題材,是遊人至桂的必遊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於桂林城中心東北部,孤峰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陸地,半插灕江。山體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臨江一面,給人以壁立千仞之感。灕江流經此地,被山體阻擋,形成巨大的匯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制服波濤之意,稱其為伏波山。而民間傳說伏波山的得名則是因為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於此山射箭退敵,削石試劍的緣故。

“三山”中的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億六千七百萬年前沉積的石灰岩和白雲質灰巖組成,石質堅硬,岩層呈薄層、中厚層及厚 層狀,一層層堆疊起來,如同堆緞疊錦,唐代文學家元晦因“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因而將其命名為疊彩山。

天生麗質的桂林經過了世紀之交的城市大建設,觸目皆景,一橋一路,一花一樹,一江一湖,皆有可觀。加之桂林旅遊圈的景點開發,桂林的旅遊景觀更是異彩紛呈,早已不是一句話能概括,更不是“三山兩洞一條江”所能涵蓋。但當我們歷數桂林的觀光景緻時,我們發現,桂林的“三山兩洞一條江”仍然是桂林旅遊線路的軸心。備受世人矚目、獨具桂林特色的兩江四湖景區,更是將三座名山納入了它的範圍,灕江從象鼻山到疊彩山段遊程更是兩江四湖遊覽、尤其是夜遊的高潮和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