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精選6篇)

欄目: 北京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43W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日就由我來帶領咱們一起旅遊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大家在這裡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精選6篇)

我們現在前往的是頤和園,運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略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情況。

最早在遼金年代的時期,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日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兒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前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十六年,也即是1588年,這兒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劃,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裡,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讚。可是讓這兒真實變成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即是1749~1764年,就在本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並且這兒還成了聞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中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修建相同,這兒也沒能躲過侵略者的蹂躪,在1860年,這兒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焚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水兵經費對這兒進行了重建,並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兒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20_年的時,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損壞。從此之後對這兒所進行的重修,由於財力缺乏,至今後山有些長時間都沒有修正。到了1920_年,按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把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兒曾作為他的私家產業一度敞開,可是由於交通不便票價貴重等緣由,沒什麼人來。在1920_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兒正式改為對外敞開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承受這兒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堅持著其皇家園林的相貌。並且這兒還變成了世界上造景豐厚、修建會集、保管最完好的皇家園林。

咱們一行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間陸地四分之一,水面到達了四分之三。依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徵,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日子區和風景旅遊區三個。

來到了東宮門,咱們本次的旅遊也就正式開端了。

在東宮門外,有一座“涵虛”、“罨秀”的牌樓。其間涵虛的意思是六合開闊,山明水秀,一應俱全。罨(yǎn)秀是有捕捉秀麗風景之意。而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即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境平緩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咱們首先來到的即是頤和園的政治活動區。南側對稱擺放著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勤的地方。在往前走,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這五塊太湖石叫作峰虛五老,寓意長命。而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這隻銅製怪獸,人稱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標誌吉利富有。在殿前還擺設有兩對龍鳳外型的銅香爐,在朝裡活動中是用來點香,烘托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標誌皇帝,鳳在兩邊,標誌皇后。而在這兒,卻是龍在兩邊,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係,突出了鳳的位置。

咱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即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則但凡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便將這兒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能夠長命。如今,仁壽殿的擺設和原狀是基本相同的。殿內的地平床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邊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佈局,雕有九條鬧龍,中間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一樣寫法的壽字。在寶座鄰近,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間角端是傳說中異獸,實踐用途其實即是香爐。而殿內兩邊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歇息的地方,旁邊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由於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臺屏是用翠鳥的茸毛粘制而成的,咱們能夠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著作儘管歷經二百多年可是仍是顏色照舊。

穿過仁壽殿咱們就來到了當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德和園,取自左傳“正人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聽了美好的曲子,就會心緒平和,到達品德崇高的境地。德和園的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中最大的,佈局謹慎,十分的壯麗,高21米,低臺寬17米,分為三層,自上而下分別是福臺,祿臺和壽臺。在壽臺地板上還有一口深井,四眼乾土井。各層地板都能夠開合。在敞開時,天井和地井交流,頂部有絞車牽引,能夠使劇中的神仙鬼怪在舞臺上天入地,壽臺下面的井還能夠起到聲響共識的效果,使藝人聲響愈加洪亮,水井還能夠用於扮演龍口噴水等景象。除此之外,還設有扮戲樓,共藝人化裝用的。如今咱們所看到的展現戲裝,擺設慈禧的賓士車的地方即是其時的扮戲樓。

在戲臺的對面,是頤樂殿以及東西側的廊子,這兒即是當時帝后和王宮大臣們看戲的地方。殿內正中設有金漆搪瓷百鳥朝鳳寶座,是慈禧受賀時用的,鳳為百鳥之王,把這個屏風放在頤樂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威望。當年王宮大臣看戲的廊房如今現已被開闢為頤和園文物展覽室,東側是慈禧太后的服飾以及日用品,西側則是製造精巧的工藝品。

在中國古代,有首詩從前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咱們如今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領會其間的意義。這兒運用了中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兒如同現在這樣沒有路能夠走了,可是跟著不斷的往前走,恍然大悟,在咱們前面有呈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

昆明湖本來是一個由泉流會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積還沒有如今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間修建園林的時,將這兒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今日的湖泊,而這兒為何叫做昆明湖呢?這是由於在距今20_多年的西漢時期,雲南滇池有個小國叫做昆明國,漢武帝為討伐那裡,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一個仿滇池的昆明池,練習水軍。乾隆皇帝依據這個典故,將西海改為昆明湖,並仿效漢武帝在這兒演習水師,這即是昆明湖稱號的由來。而當時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使本來的小土丘增高和拓展了不少,乾隆皇帝在為媽媽祝壽的時分,在山上園靜寺的遺址上興建了大回報延壽寺,並將翁山賜名萬壽山,取意長命。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島上種的全都是桃柳,上邊有一個亭子叫做知春亭,古人云:“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來到的時分,這兒即是頤和園中最早報春的地方。

咱們看到這組建築特別、環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瀾堂,出自晉代詩人陸機:“玉泉湧微瀾”的詩句,這兒是光緒皇帝來頤和園是寓居的地方。已經說到了這兒了,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變法。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的第九個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緒皇帝。同治皇帝死了之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繼續掌權,所以就讓四歲的載湉當皇帝,而她則再度垂簾聽政。到了光緒19歲親政今後,宮殿內保守派和維新派在政治上起了牴觸。1898年,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經光緒皇帝實施變法,史稱“戊戌變法”,由於這次變法運動只繼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摧殘,所以也叫“百日維新”。變法失利後,光緒被幽禁在了南海的瀛臺島上,每年慈禧來到頤和園,他也一起前來,住在玉瀾堂。為了操控光緒的一舉一動,慈禧太后命人在玉瀾堂周圍修築了不少磚牆,門口還有宦官看守,此刻的玉瀾堂如同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過到了如今,本來的磚牆現已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復了曾經的相貌,玉瀾堂東西配殿內的磚牆仍然堅持本來的姿態,作為有關變法的遺址供遊人欣賞。在玉瀾堂殿內有乾隆時製造的地平床,寶座,屏風,香幾等等,東暖閣是光緒的早餐室,西暖閣即是睡房,殿外東側是書房,西側是洗手間,澡堂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內的御案是紫檀木佈局,以沉香木為中間,做工十分精巧。圍屏是用兩層玻璃組成的,上邊既有中國山水畫,也有西洋的風景畫,顏料是用天然寶石研磨而成的,至今顏色仍然美麗。前層玻璃的反面畫有前景和中景,後層玻璃的正面有中景和前景,兩層之間相隔一段距離,立體感極強。而殿中“復殿留景”的匾額意思即是深宮中住著聖明之君的意思。

在玉瀾堂的後邊即是宜芸館,宜芸是適於藏書的地方。正殿即是光緒的皇后隆裕住的地方,西配殿從前是光緒寵愛的妃子珍妃的居處。在戊戌變法失利後,慈禧指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榜首所,讓珍妃住到第二所,這之後,光緒皇帝想見到自個的內助都很困難了。

出了宜芸館,咱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說,這兒是仁者智者寓居的地方。乾隆年間,這兒是乾隆媽媽紐鈷祿氏住的地方,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兒。

經過了水木自親,就是樂壽堂的正門,咱們也就進入了院子。能夠看到在院子中擺設了許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和平”,意思是天下和平。園內還栽培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有”。中間的這塊太湖石,由於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姓名叫做敗家石,這是由於在明朝有自己十分喜愛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旁邊,可是由於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說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旁邊,後來,乾隆皇帝從清西陵回來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便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間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燃燒檀香的,起到調理室內空氣的效果。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生果供慈禧欣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邊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彩色玻璃吊燈,是1920_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中國前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分,還能夠欣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佈局,鑲有玻璃檯面,桌子裡面還鑲嵌著用寶貴資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臺樓閣,密封性傑出,能夠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樂壽堂的西跨院叫揚仁風,院子內的建築極具江南園林特徵。在園內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狀的“扇面殿”,殿前地上運用漢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軸,整座殿堂如同一把翻開的摺扇。

從這兒出來,咱們就走上了銜接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跟著萬壽山地形凹凸而崎嶇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曲折而改變的,在地形凹凸和變向的銜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規劃十分的奇妙。長廊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由於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並且很少重複。其間有關於西湖風景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締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描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比方《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規劃的內容時間跨度十分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能夠說的上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20_年的時,這兒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走出了長廊,咱們就來到了以排雲點為中間的祝壽慶典區,這兒是萬壽山前山最雄偉的一組建築,構成了萬壽山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從臨湖碼頭到山頂的才智海,散佈有排雲門、排雲殿、佛香閣、眾香界、才智海等主要修建。

排雲殿建在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中大雄寶殿的遺址上,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承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排雲出自晉代詩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的詩句。在殿內,除了寶座,屏風等慣例擺設以外,還有一些烘托氣氛的特別擺設,比方用中國臺灣烏木雕琢的屏風,沉香木雕琢的壽字,圓鏡插屏,金漆梅花樹船和樺木根雕群仙祝壽。在祝壽的時候,二品以上的官員跪拜在排雲門內,而三品以下者則在門外,光緒皇帝在二宮門正中跪拜,慈禧則坐在正殿內的九龍寶座上承受拜賀,可見慈禧太后當時位置之高。(“蕃釐經緯”的匾額意思是美好無邊)

佛香閣、眾香界和才智海是乾隆年間大回報延壽寺的一部分。

佛香閣建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1758年,在光緒十七年的時候重建,耗費了銀兩78萬多兩,是頤和園旁邊花費最多的工程。它是全園建築的中間,以8根鐵梨木為支柱,支撐著41米高的三層,八面,四重簷的閣樓,藝術水準十分高,本來在這兒供奉有5米多高的金身佛像。

才智海在萬壽山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年間,稱號來自《無量壽經》中“如來才智海,身府無崖底。”意思是如來佛才智如海,佛法無邊。這兒是一座用琉璃磚瓦和石料建成的兩層無樑殿,本來供奉有無量壽佛,外壁上還嵌著1008尊小佛,儘管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的時分殿堂沒有被焚燬,可是這些佛像卻遭到了損壞。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了,祝大家在北京玩得開心。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大家好。希望我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服務。

現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裡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內淨空高達14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其它的宮殿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習禮儀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藩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乾清宮是明、清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慈寧宮就是皇上住的地方。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可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境。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 篇3

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香山公園。北京有個香山,也有個香山公園,這是大家共知的。我校的香山公園,原名叫“辭香嶺公園”,位於學校地勢較高的西北角,佔地面積較廣。素有“香山八大景”之稱的八寶琉璃井、天池、慈祥居、碧霞行宮(遺址)、烽火臺、七星巖、飛來石、泰斗廣場(泰斗石),全集中在這裡。此外,根據規劃,學校下一步還準備在辭香嶺上建造辭香坊、辭香亭(或辭香閣)、辭香廊,等等。公園有山有水有聲有色有景有趣,被譽為“世外桃源”。

現在我們走的大路是學校環路,雙向4車道,長約4公里。沿著環路轉一週,能觀光學校的主要風景,能瞭解學校的主要建築。根據路段不同和環境變化,環路兩邊植有陽剛之氣的法桐樹(西面、南面、東北面)和陰柔之美的柳樹(西北面是直柳,俗名饅頭柳;四十柳橋兩端是垂柳,亦名楊柳),有剛柔相濟、陰陽協調、生生不息的功效。大家往兩邊看,不幾年的工夫,這些樹都長得有水桶那麼粗了。根深幹挺枝繁葉茂,長得是不是很旺相啊?好了,前面就是香山公園的入口了。請大家做好下車準備,我們要徒步遊覽香山公園。

大家往西北方向看,看到土堆上有塊俊俏的泰山石了嗎?它像一個很溫順很安詳胖胖的動物,向東蹲伏著,守著大門,但又很友好很和善地接納每一個進入公園的人。石上刻有圓潤優美的舒同體“香山”二字,字型與石態與環境很有秩序地渾然成為一體。東西兩面的斜坡上滿是扶芳藤,它會隨季節的變化而發生顏色的變化,很美麗的。下面我們進入公園,大家不用買票,我也不願有吃回扣的嫌疑和無謂的議論。腳下是粗糙塊石砌就的路面,石頭大小不一,凹凸不平,但乾淨利落,路面寬約4米、長20多米。再往裡走就是土路了,能跑車。咱們現在就一起邊走邊聊吧。

大家看,靠路間栽的是黑松(低)和刺

槐(高)。黑松似佩劍的武士,刺槐像持槍的警衛,間隔一致,站成兩排,保護著夾道上行走的人們。我們在中間走,非常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像是皇家衛隊當我們的保鏢護著我們一樣,咱這回也享受一下皇家待遇。沿途我們還會看到激情的紫葉李、火熱的紅葉椿(紅葉椿是我的習慣叫法,實為火炬樹)、迎客的黑松林、競長的刺槐林。向左看,是大片與田園風光渾然一體的教工宿舍樓,靠近辭香嶺的1號樓是上下兩層220平方米一戶的複式樓。

往前走,左手邊是千株紫葉李、百棵黑松樹,右手邊則是萬片紅葉椿。紫葉李根紫、幹紫、葉紫、果紫,除花粉白外,通體發紫。微風吹過,紫色飄揚,將濃濃的有些發黑的紫,凸顯在嶺上。黑松樹是不計較生長環境的,土地肥沃也好貧瘠也罷,憑著自己那股韌勁,抗拒各種挫折和不

公,都高昂著頭堅挺著身子,獨盡一年四季向自然呈現那份綠的義務。黑松生長的姿態是有層次的。大家看,枝條一層一層斜向上鋪開著,錯落有致。下層較上層舒展,都由中央的樹幹向四周散射,酷似花朵次第開放,彷彿千手齊齊伸出。看著看著,就浮想聯翩,我佩服黑松歷練後崛起的品格,我頌揚黑松積極向上的精神,我仰慕黑松胸懷坦蕩的偉大。

紅葉椿是一種觀賞樹木。葉綠時,或疑它是香椿,或疑它是臭椿;開花時,它又不是香椿,又不是臭椿;霜打後,激情燃燒紅透香山。莫非一夜之間20_年北京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紛紛揚揚瀟瀟灑灑輕輕飄飄搖搖擺擺翩翩舞舞大大方方紅紅火火的紅葉雨全落在了這裡?我激動異常興奮異常驚訝異常,異常得無言。每年這個時節,我都會帶上心愛的、伴侶般的照相機,帶著亢奮帶著激情帶著感動帶著溫存帶著問候來尋覓屬於我的那片紅葉。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時的紅、黃、綠、紫,加上不時變幻色彩的天空,一定會美極了的呀!

繼續往前走,是個十字路口。向北可到泰斗廣場開闊心胸、可得七星巖指引迷

津、可看飛來石自然神奇、可登烽火臺四處極目。現在廣場是駕校學員們練習開車的好場地,有上下起伏自由拐彎的迴圈車道,道上擺有大騎餅、砌有單輪翹道、豎有倒車標杆等等,一應俱全;七星巖是按照北斗七星的分佈形式建造的七個大土臺,每一個土臺周身遍植薔薇,在側邊開有一條長長的旋轉的緩坡小道可至臺頂,不很平整的臺頂上雜草叢生。站在臺頂,就像站在了天上七星之中的任何一星,讓人脫俗成仙;飛來石是天上來客,在美麗校園的吸引下,毅然與天絕決,降臨在高坡上,天天年年觀賞著守望著整個學校;取小道,奔西北,走山脊,登絕頂。據說,絕頂處就是當年烽火臺所在位置。站在頂上四望,有置身神聖之地的感覺:東親學校,北敬泰山,西邀金牛,南請龍山。從十字路口向南,可直通慈祥居,沿途並無

特色的景緻。現在,咱們還是順著路向西走吧。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兩塊泰山石,這原是辭香嶺的最高處,其南面有碧霞行宮(奶奶廟)遺址,地基至今還很清晰。原有北屋三間,是祠堂,供奉碧霞元君,建制同泰山頂的碧霞祠。東有配房兩間,是道士佈道居住之所。只可惜,現在是見不到那時繁盛的景象了。路北較高的土堆是學校建設時廢棄的一些建築土方和石塊的囤積。經過精心構思合理改造,現在成為大家看到的綠色環保山丘,成為香山公園不可缺少的一景。

大家隨我來,看看路兩邊的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間栽的油松和刺槐不見了,搖身一變,成了間植的小葉女貞球(低)和大葉女貞子(高)了。從名字上就能顯出溫和柔美。這兒少了刀槍劍戟的剛性,多了一些窈窕淑女的柔情。是祥和安全和平地帶的標誌。沿著學校西牆根向南走。大家看到兩塊石頭護著的一口井了嗎?這就是著名的八寶琉璃井。八寶琉璃井上口狹小,下部寬綽,井身修長。我曾在《拜謁八寶琉璃井》 中寫到,“八寶琉璃井身著樸素大方的衣裳,像位歷經歲月又煥發了青春的老人,渾身寫滿

了故事。”大家圍過去看看。

看完八寶琉璃井我們再往南走,路東有個蓄水池,這就是著名的天池。整個池形酷似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的“9”或漢語標點符號的“,”(逗號)。天池並不大,但特有神氣和仙味。兩個由四根木柱支撐的單層方形草亭東南、西北呼應著,一個小木橋跨在注入天池的小水溝上,玲瓏著樸素著可愛著。小橋一端通向羊圈的門。

再前面有一排瓦房,是大學中的農舍之一,名曰:慈祥居。渴了,我們可在這兒喝杯用辭香嶺上麥飯石泉水沏的茶;累了,我們可在這兒瓜棚下的石凳上稍坐,休息一會兒。這兒農家氣息濃濃。迎接我們的不知是歡迎還是拒絕的“汪汪”的狗吠和“嘎嘎”的鵝鳴。反正它會一直陪伴著我們的到來和我們的離開。好不熱鬧!路西簡易微型的動物園裡,養著梅花鹿、山雞、貴妃雞、孔雀、大白鵝、火雞、珍珠雞、家雞、鴿子等。週末或課餘時間,同學們最願到這兒來了,多是來看孔雀開屏的驕傲。當然,能得到激動的時候少,深感遺憾的時候多。原因嗎,當然是來的不是時候。

好了,咱們沿著路走,迎面看到的是綠的海洋——栗子樹林。這兒每年會收穫很多很多的泰山板栗。板栗成熟時節,真誠歡迎大家來品嚐泰山板栗的特殊味道。前面有座被視為中華文化典型標識的“三間四柱三樓”“不出頭”懸山式木牌坊。它在這兒,起到點題框景借景的效果。出此牌坊,我們的遊覽也就快要結束了。不知大家是否有進入“世外桃源”的感覺,是否有怡然寧靜安詳心境的感受。

各位朋友,我的介紹就到這裡。不知我的講解,大家是否滿意,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的光臨!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 篇4

各位來賓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的故宮,我是你們的導遊瑩瑩,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一起遊北京故宮。

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

故宮建於北京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真是城城包圍!

歷史上,故宮因火災或者其它原因,曾多次的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后妃皇子居住遊玩及奉神的地方。

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在殿的最後一座,規格等級僅次於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簷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外簷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梧扇,生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臺"之上。

我的講解到此為止了,祝大家遊玩愉快!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您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裡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牆緞怕讞甕城。在甕城牆上內外兩面都有垛口牆,四面拒敵。倘若敵人攻破關門湧入城內,將受到四面守城將圍殲,敵人如落甕中。甕城是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八達嶺的甕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勢,東低西高,東窄西寬,僅有5000平方米。甕城內無井,水源缺乏,平常駐兵不多,守城部隊駐在西北三裡的岔道城。甕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館",是供皇帝路過駐蹕或官員停留住宿的。甕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楣題額"北門鎖鑰",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經講過。

城門洞上,古進安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門內安裝有木頂柱和鎖閂。平時,大門敞開,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戰時城門緊閉,嚴實堅固;一旦發出反擊號令,城門洞又是千軍萬馬發起衝鋒的出口。甕城的東門楣題額為"居庸外填",修建於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鎮"關城的城臺上,原來嵌有一塊石碑,為明朝萬曆年間刻制。從碑文可以看一帶長城,先後經80多年時間才完成。這碑中還記錄著修築長城的時間、長度、主持官和管工頭、燒頭、窯匠頭、泥瓦匠頭和名字,以明確責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們中以看到來往不斷的車輛和從門洞穿過的遊人。這裡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關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從這裡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也因此得名。

我們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於中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見當時的軍工業是比較發達的。

從關城城臺到南峰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峰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巨集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峰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峰。鎖鑰北門天設險,半哉峻嶺走長龍。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著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以更優質的旅遊服務、更優美的旅遊環境迎接著大家的到來!

介紹北京概況的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將要遊覽的是中外聞名的故宮博物院。故宮位於北京市區中心,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又名紫禁城,它是中國儲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宮建築群。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的歷史沿革。明朝的永樂皇帝通過“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了皇位,定都南京。因南京朝臣大多數是朱允炆的舊臣,永樂皇帝惟恐這些朝臣對自己不服,再加上當時北方蒙古人經常南侵,於是永樂皇帝決定遷都北京。

明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詔,正式啟動北京工程的建設,動用工匠23萬,民夫百萬,於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工程竣工。永樂十九年元旦吉日,明成祖朱棣於奉天殿受朝賀,紫禁城正式啟用。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繼續沿用明朝的宮殿,並且對部分地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如文淵閣、寧壽全宮、南三所、齋宮、毓慶宮等建築。尤其是清廷特別重視防火,並且財務了多種措施:如改造了建築中的防火結構、建立了專門的消防機構即火班、配備了消防器材等。明清時期紫禁城的主要作用是:自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清朝自世祖福林到遜帝溥儀,共有10位皇帝,明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國家。

清宣統三年(1911),末代皇帝溥儀推諉,根據民國政府所允“關於清帝遜位後優待條件”,清廷皇室成員仍可居住紫禁城內廷,民國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平政變”溥儀才搬出故宮。民國二年即公元1913年袁世凱在紫禁城舉行了大總統就職典禮。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紫禁城正式對社會開放,解放以後我國政府曾花費巨資對紫禁城進行維護和修繕。1961年紫禁城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日的紫禁城以它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故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其特點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它是一座完整的皇宮遺址博物館,其次它是一座包羅永珍的綜合藝術博物館,第三它還是集中國古代建築之大成的古代建築博物館。

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呢?紫禁城的“紫”指的是紫微垣。古代天文學家將天體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居天體中央,共有恆星15顆,北極星又是紫微垣的中心,稱為“紫宮”。這組恆星被認為是“運乎中央,臨治四方”的天帝所居,人間的皇宮應天象而建,所以紫禁城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格局,與天宮相類。所以人間皇帝的居所冠以“紫”字;“禁”是指皇家禁地,萬民莫入之意,所以北京皇宮名之為紫禁城。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其建築佈局突出了一條明顯的中軸線,主要建築都在其上,紅磚牆,黃色琉璃瓦、青白石基座體現出了皇家的氣勢,突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紫禁城內由前朝、後廷兩部分組成。紫禁城有四座門,分別是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紫禁城內以乾清門前的小廣場為界,南面是前朝部分,北面是後廷部分。紫禁城背靠“鎮山”,左為太廟,右為社稷壇,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宮殿房舍8704間,是1973年統計的數字,周圍是10米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拱衛著皇家的宮殿。紫禁城的四角有“九樑十八柱七十二脊”構成的精美的角樓。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午門及午門前的廣場。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因其位於紫禁城的午位即正南方,故稱午門。由北向南鳥瞰午門平面呈“凹”形。午門城臺正中建築為重簷廡殿頂城樓,開間,通高35米,兩觀城臺上建連簷通脊明廊各13間,明廊南北各有一座鎏金寶頂的四角攢尖崇樓與正中城樓連成一氣,俗稱“五鳳樓”。皇帝親祀壇廟出午門時鳴鐘,祭享太廟時擊鼓。午門面南,正面三間,兩觀下東西側另開左掖門、右掖門,東西向。

午門南面正門三間,北面則為大門五間,人稱這種規制叫“明三暗五”。

午門的出入規制是怎樣的呢?在封建時期這裡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午門正門專供皇帝出入,皇后大婚時可以從這裡進入,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出入左(東)門,宗室王公出入右(西)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只有上大朝時,三品以下文武百官分東西班次由掖門出入。殿試時貢士按名次單數走左掖門,雙數走右掖門。舉行傳臚大典時貢士亦按名次分單雙數,由鴻臚寺官員分左右掖門引人。大傳臚後,進士中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可由午門正門出宮以示褒揚。明清兩朝在午門前舉行兩類活動,一類是逢年過節與官民同樂的活動。

另一類是正式的典禮,清朝主要是凱旋獻俘禮和頒朔禮。凱旋獻俘禮是朝廷在重大軍事行動中取得勝利後,為了安民心、振國威舉行的慶典活動。屆時皇帝會親臨午門。清乾隆年間為平定準噶爾等地的叛亂曾在這裡舉行過四次獻俘禮。獻俘禮在“五禮”中屬於軍禮範疇。再有一項正式的典禮也就是頒朔禮,頒朔禮就是皇帝頒佈第二年曆書的典禮。頒朔禮於孟冬一日在午門前舉行。舉行典禮之前欽天監的官員算出第二年的朔望日,規定每日宜忌事項,製成曆書稱“時曆書”,清乾隆皇帝為避名諱將“時曆書”改為“時憲書”,民間俗稱黃曆。時憲書通過午門前舉行頒朔禮頒佈天下遵照實行。明清兩朝的時憲書也頒給蒙古、琉球、占城等周邊的國家,顯示出泱泱大國的天子國威。

午門廣場是名朝實施“梃杖”的地方。梃杖就是對在朝廷上違逆了皇帝意志的大臣用棍子打的刑罰。明朝成化年以前,梃杖只是有象徵性,並非真打,示辱而已。後來逐漸變成真打。處罰地點在午門外御路西墀下,即御路西邊的空地。因五行中東主生,西主凶,故處罰地點在御路西墀下。其中有兩次梃杖轟動朝野,一次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被大臣阻止,一次被打158人,打死15人;另一次是明世宗朱厚驄為了自己父母尊號的問題發生的“大禮儀”事件,梃杖134人,打死17人。而到了清朝就沒有了這種制度。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午門前的廣場。午門前有兩座值房,它是侍衛值班的地方。清朝時對皇宮的安全保衛工作十分重視,並且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其中有門禁制定、宿衛制度、門鑰制度、合符制度等。午門的兩闕南側東西各有朝房3間,是王宮們的朝房,現在是故宮的售票處,朝房南側東邊是闕左門,它是皇帝去紫禁城東側的太廟祭祀祖先時所走之門。朝房南側西邊是闕右門,它是皇帝去紫禁城西面的社稷壇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時所走之門。再向南是連簷通脊朝房各42間,明清時期這裡是六科廊,“六科”是古代官署名。

明代始設,即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置都給事中一人,除擔任天子侍從外,還進諫言和監察六部之舞弊,辦理上奏和調整赦令等事,其權頗重。現在這裡的部分房舍被闢為展館。六科廊南邊東側是太廟右門,西側是社稷壇左門,廣場的最南邊是端門。端門是紫禁城的前導門,現在對公眾開放,城樓上面不定期舉辦各種展覽,遊客可以登上城樓穿上古裝拍照留念。

各位朋友,紫禁城的概況和午門前的廣場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