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精選17篇)

欄目: 安徽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3.06W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

"黃山白嶽甲江南"。白嶽者,齊雲山也。齊雲山位於休寧縣境內,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雖無黃山的雄偉高峻,但峰巒奇異,別有一番清秀可人的風情。齊雲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畫,七十二怪巖,巖巖皆景。清乾隆帝巡遊江南時曾讚譽齊雲山是’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齊雲山呈丹霞地貌,幾百處景點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巖洞藏幽,天開神秀,燦若紅霞的自然美景。景區分為月華街、雲崖洞、樓上樓三部分。現已開通客運索道。景區緊鄰皖贛鐵路和屯溪至景德鎮公路幹線,東距黃山機場33公里,交通方便。

道教聖地 齊雲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與武當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當’之稱。山上道觀參差,宮廟相映,鐘鼓磬鳴,嵐煙縹緲。1984年6月恢復了齊雲山道教協會,有正常的宗教儀式活動,可供遊客參觀。

摩崖石刻 齊雲山吸引著歷代名人雅士,紫霄崖下的《紫霄宮玄帝碑銘》為明代才子唐撰、戴煉書,碑高7.34米,寬1.40米,為江南見。數以千計碑碣石刻,其清麗的詞句,遒勁的書法,匠心的鐫刻,構成了壯觀的藝術珍品長廊,使齊雲山成為覽景訪古的聖地。

洞府樓閣 齊雲黑虎崖,也稱真仙洞府,危崖相連如垣,崖間洞窟累累,有八仙、圓通、羅漢、雨君、文昌、珠簾等,內供神像;崖頂清流飄灑而落,如珍珠垂簾,下有碧蓮池承接,常年晶瑩碧透,不竭不溢。明嘉慶年間修築的’樓上樓’,結構巧妙,由兩層天然石窟組成,雖歷盡滄桑,仍景色蒼幽。

齊雲群峰 齊雲山景區有9座主要山峰,最高峰廊巖,高百餘米,陡峭如削,上覆下陷,呈60°傾斜,仰望高聳入雲而又勢若壓頂,險峻雄奇,有’一石插天,與雲並齊’之稱,齊雲山也由此得名。此外,還有’山作香爐雲作煙’的香爐峰、相映成趣的三姑峰與五老峰、宛如採藥仙子的仙女峰等。此外,齊雲山景區還儲存有一片天然楠木林,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深處林廕庇日,澗水潺潺,’幽谷常有煙雲鎖,楠樹香花千萬朵’,亦具觀賞價值。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2

朋友們,我們今天將要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走過的行程,385年前,這位偉大的旅行家曾在公元1620_年和1620_年,三年內兩度踏上徽州這塊土地,這在他一生的旅行生涯中是絕無僅有的,因他一生重複去過的山只有齊雲、黃山、天台、雁蕩四座。由此可以看出齊雲山在他心中的地位和份量。有東方莎翁之稱的明代戲劇家湯顯祖曾作過一首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黃就是黃山,白就是白嶽,齊雲山古稱白嶽,明世宗嘉靖皇帝派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汪巨集、四十八代天師張彥羽及大太監馮保等人來山求子,應驗後,親自前來酬神當他看到白嶽的最高峰如“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就開了金口,把白嶽改為齊雲山。被稱作齊雲山距今也就近500的歷史。

齊雲山有36奇峰,72怪巖,16幽洞,32飛泉

齊雲山大部份山峰雖說高度多在家580米上下,但是因為山幾乎是平地而起的,相對高度較大,仍然顯得巍峨壯觀,齊雲山的奇峰以香爐峰、五老峰、三姑峰最為靈幻,怪巖以象鼻巖,天橋巖,紫霄巖最具神工,幽洞以真仙洞,樓上樓最為神祕玄奧,飛泉中珍珠簾飛珠濺玉,飛雨泉晴空飛雨,更有水光瀲豔,清幽恬談的雲巖湖,雲巖湖湖汊縱橫幽深,兩岸青峰對峙,船漿拍擊湖水水鳥驚飛那種場景和感覺都是妙不可言的。

齊雲山又是一座以道教揚名的山,早在唐乾元年間(公園758-760年)有道人龔棲霞在巖下辟穀修煉羽化飛昇後,齊雲山的山岩下,幽洞中多有道人清修。玄帝乃齊雲山供奉的主神,玄帝就是真武,是明間和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位之北方謂玄,身有鱗甲為武,道教中說真武是淨樂國王子,淨樂國王后善勝夢吞日而生,玄武改稱為真武是在宋代,當時為避宋朝皇帝的老祖宗——神仙保生大帝趙玄郎的諱。真武大帝在本像成之於佑聖真武祠(太素宮)齊雲山名道天穀子餘道元,裝飾金身於佑聖真武祠,《齊雲山志》記載說真武祠創立後,四鄉百姓遇旱澇,蝗災或求子去病的,凡來齊雲山的無不有求必應,自此齊雲山神威江南,成為一方道教聖地,到了明代龍虎山的張天師在齊雲山為嘉靖皇帝建醮求子應驗,皇帝龍心大悅,下旨敕建了“玄天太素宮”齊雲山從此更加聲名遠播,齊雲山的鼎盛日期,朝山的香客和遊客每天多過三千多人,在古代這應是非常驚天的數字了。

“黃山白嶽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這是歷代儒道大師和名人高士對黃山、齊雲兩座山的評價,古往今來,齊雲山以它的神祕玄奧,奇觀勝景以及香火鼎盛,吸引著眾多的文人雅士,高官大賈和虔誠的信徒,象朱熹,王陽明,徐霞客,還有海瑞、戚繼光、唐伯虎、袁巨集道、郁達夫等,他們登臨齊雲山寄情於峰巖,幽洞或賦詩題詞或樹碑為記,先後勝贊名山,一時傳為

佳話,就連清乾隆皇帝巡遊江南時,也慕名而來,給齊雲山留下“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讚美詩,也正是他們為齊雲山留下珍貴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在齊雲山人文景觀中,號稱江南第一摩崖石刻佔有突出的地位,這些石刻年代最早為宋代,數量最多的要數明清,主要分佈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橋巖一帶,全山共有一千多處,這此石刻流派分格各異,正、行、草、隸、篆、俱全,有的雄勁豪放,有的柔婉清麗,有的剛勁傲骨,有的飛龍走蛇,再加上刻工精練嫻熟,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韻,堪稱藝術瑰寶,“天開神秀、齊雲勝景、亙古奇觀”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如果用大文豪郁達夫的話說”齊雲山有一部偉大的金石志好編。”

朋友們,一路上我雖然跟大家說了不少,但說的還是極其簡略的,不過我已從大家的神情中看出了你們對齊雲山的興趣,現在齊雲山就要到了,讓我們去揭開他神祕的面紗,切實感受它的“天下無雙之處”吧,另外,我還要提醒大家在景區遊覽時時刻注意自身安全,注意安全防火,垃圾如池,為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預祝大家的遊程廣有收穫。

朋友們,登山前先跟大家說說上山的路線,我們現在在齊雲山東側,從這上山如果說步行,要先過登封橋,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走完號稱“九里十三亭”的登山步道,過望仙亭進入景區,如果乘索道則用10分鐘左右時間凌空行進800米,終點也是望仙亭然後進入景區。

各位朋友們,觀光纜車為我們提供了一座絕好的觀景平臺,現在讓我們放眼四望,盡情享受秀美山川與田園風光。

[提示:景區講解員在索道上站接到客人後開始講解]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請允許我代表齊雲山風景區歡迎大家的到來,[提示:加自我介紹]齊雲山是個集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四大道教聖地;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一身,丹霞地貌,湖光山色,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於一體的山嶽風景區,我非常高興有緣跟大家相識,願我的講解及服務能使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程。

各位朋友,作為道教聖地,齊雲山和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鶴鳴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道教聖地。說起道教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太極八卦,齊雲

山的風水非常不錯,接著我就帶大家去看看第一處——山水太極。下面那條江叫橫江,是新安江上游的支流,這一段呈S型向東流淌,恰好構成了太極圖中的陰陽分隔線,把那沖積平原一分為二形成陰陽合抱之式。因為江之南山之北為陰所以我們所處的這邊為陰魚,江對面就是陽魚。太極源自道家哲學,道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有對立的一面,如天地、明暗、高低、男女------等等。但是萬物又有統一的一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太極圖中是這樣反映:黑魚中有個白色的圈點叫陽眼,同樣白魚中有個黑色的圈點叫陰眼。此處的陽眼就是那處密集的村莊,陰眼就是江左山丘裡的水塘。各位朋友這山水太極可以說是形神兼備,明代有個著名的道長叫張三丰,我們翻閱中國道教史知道他是在武當山出家修行的,不過他的羽化之地就沒了記載,其實他就是受到這山水太極感應後來到齊雲山,後來羽化在洞天福地的。江上的古橋是明萬曆年間修建的叫登封橋,為九孔石橋。明清每天三千多香客,就由此橋再經九里山道、十三個涼亭後到齊雲山燒香求神。

這個亭子名為望仙亭,是十三個涼亭中的最後一座了,亭子兩邊的這副對聯是乾隆皇帝遊覽齊雲山後給出的評價: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其實朋友們,看到這個仙字我們就明白了,古人並沒有把成仙弄得很玄乎,人在山邊即為仙嘛。青山綠水讓人心曠神怡,在這其中就是仙人,所以能來到齊雲山的朋友從此刻起我們都是仙人。

朋友們,我們腳下這座橋叫“夢真橋”,這個夢不是其他的夢,是我們徽州文人的夢。徽州自古就有東南鄒魯之稱,非常重視教育。有兩個列子為證:一、從宋嘉定十年到清末就我們休寧出了十九位狀元,單縣全國第一,所以休寧被成稱中國第一狀元縣;二、就明清五百六十年的歷史,我們徽州出了一千三百一十二位舉人,全國第一。這些學子在未考中之前都來齊雲山燒香拜文昌,得償所願後捐資修了這座橋。“書中自有黃金屋”以文入仕,自古就是中國人的夢。所以橋成取名“夢真橋”。在橋的左邊有棵大樹名為櫸樹。樹齡一千三百多年,它的胸圍和樹冠在齊雲山所有的名木古樹中,都是最粗最大的,有“樹王”的美譽。在古徽州有這樣一個習俗,作為父親只要家中有一個男孩出生,就趕緊在前庭院種一棵櫸樹,以期望中舉。不過現在因為十九位狀元都曾朝拜過它,因而我們都稱它為“狀元樹”。各位朋友,

家中有孩子讀書的不妨在此許願,我相信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這棲真巖下的建築就是道觀,道教的建築分為兩類,大的稱宮小的稱觀。道觀是道長們進行個體修煉和觀星望氣的場所,因而大多比較簡陋且是依山就勢而建,不過這恰恰和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建築理念相吻合。這個道觀的修建年代是明朝,它是為了紀念開山鼻祖龔棲霞而建。龔棲霞於唐乾元年(公元758年)在此崖下結廬修煉,而後得道飛昇。是他開創了道教在齊雲山活動的先河。明朝的道觀歷經滄桑,到如今只留下一座石坊,的確令人感慨唏噓。中間供的神像是北方之神——玄武大帝。

道教的神比較雜,我們一般都難以辨別,因為它除了歷史傳承外還有地域特徵。這忠烈巖供的就是徽州的歷史人物——汪華。他在隋唐交替時,作為一方諸侯,保護了徽州百姓,使他們得以免除戰亂之苦。歸順李唐王朝後被封為吳王,百姓感其恩德立忠烈祠供奉。這也就是汪姓作為徽州第一大姓的原因。

俗話說“齊雲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壽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各位朋友,大家都可去摸一摸理學大師朱熹所寫的“壽”。這個壽字不但筆力渾厚、筆鋒圓潤而且尺寸非常吉祥。他高九尺九寸寬六尺六寸,取九九歸一、六六大順之意。

這裡是“雷霆糾罰祠”,又稱王靈官殿,王靈官是道教中的護法神,執法如山,相傳明代青官海瑞上齊雲曾與他過招。在一個風日晴和的日子,海公率眾官朝山,行到此處,忽然天昏地暗,狂風大起,飛沙走石,不見路徑。海瑞心中疑惑?猛然間他看見王靈官雙眼怒睜似銅鈴,盯住他們一行人的腳,海瑞頓時醒悟,原來他們都穿著牛皮靴子,有汙聖地。海瑞趕忙吩咐大家脫靴,赤腳登山。果然天空又天晴日朗。他們上到太素宮,海瑞發現鼓架上放置一面牛皮大鼓,心生氣憤,不由得念想: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誰知念頭剛起,一聲巨響,鼓面破裂。從此後,齊雲正殿的大鼓都用麻布蒙制。

我們現在登上一天門,天門一共有三道,為何是三道呢?因為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為萬物之母,是最大的,因此中國人也特別青睞“三”這個數字。歷數天門比比皆是,但能和我們這道天然的門戶相媲美的寥寥無幾。它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岩石滑坡崩塌加上水流衝擊自然形成的長13米,寬3米,高6米的洞門。但道家的說法很神奇,說是當年真武大帝初上齊雲,到此無路,被他運神力,一腳踹出來的。雖說是傳說,但從另一方向看的確有一隻碩大的左腳腳印。這兩邊就是齊雲山著名的白嶽碑林。齊雲山全山現儲存摩崖石刻和碑刻587塊,主要分佈在一天門內外、紫霄崖和石橋巖一帶,年代最早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我們現處的一天門,歷代文人雅士朱熹、王陽明、徐霞客、唐伯虎、海瑞,郁達夫等都相繼留下筆墨。其內容有讚頌齊雲勝景的,有褒揚開山有功者的,有記述遊山觀感的,這些碑林集中了全山碑刻的精華。特別是崖刻題字“天開神秀、齊雲勝景、亙古奇觀”等氣勢尤為雄偉,這些引人入勝的石刻藝術與奇麗的丹霞風光,豐富的道教文化巧妙融會貫通,構造了齊雲山天然的摩崖石刻藝術博物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明萬曆年間新安太守崔孔昕兩度遊覽齊雲山所詠;“西入天門步上臺,茫茫石徑倚雲開,遨遊浪跡歸何處,跨鶴揚州今又來”詩中崔太守在幾經宦海沉浮後對自己的人生歸宿提出發問:遨遊浪跡歸何處,其結果是跨鶴揚州今又來。世人云:腰藏十萬貫騎鶴去揚州,明清時揚州乃商阜重地,於當官是肥缺。然而就是這些世俗人所看重的名利,在崔太守心裡卻遠遠比不上齊雲山的鐘靈毓秀,因此他再次棄揚州而來。對面這幅“天開神秀”筆法剛勁渾厚,神逸灑脫,是對齊雲勝景最中肯的評價。

這裡便是真仙洞府。它三面如城垣符合我們道家選擇風水的標準——藏風納氣。因而古時的道長們就在沿途構築了許多小道觀,進行修煉。另外這個地方就像是一個地質博物館,我們看崖壁上礫岩和砂岩層次清晰可辨,它們在展示著不同的地質水流時期的不同搬運作用。水流大時沉積的是礫岩,水流平緩時沉積的是砂岩。

八仙洞中間供的是天地人三皇。中間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髮明先天八卦的天皇伏羲氏;左邊是中國農耕文化創始人和中醫藥始祖——地皇神農;右邊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人皇黃帝。在三皇兩邊的兩位是根據五行來命名的,左邊男性神仙因東方為木叫木公。右邊的女神因西方為金叫金母。相傳他們是成仙這個行業的資質認可人,想位列仙班必須得通過他們。另外這八位就是家喻戶曉的八仙了,由於他們各有一套本領,所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孫思邈是真正的長壽者,唐史記載他小時體弱多病,後來學醫入道,用道家的養生理論為指導,用中草藥調理結果活到141歲,被稱作藥王他當之無愧,他不但開創了婦科和兒科的先河,而且《千金方》和《千金翼方》這兩本著作至今還被中醫藥界奉為寶典。人們在藥王面前祈求延年益壽、消災祛病。

碧霞元君的供奉起自於泰山,泰山頂上自今還有碧霞祠,因而她又被稱為“泰山娘娘”。明朝香火盛極一時,有南媽祖,北碧霞一說,特別受婦女的歡迎。明末的北京,每年在碧霞元君誕辰(農曆四月十八日)這天,凡是女性都要到供奉碧霞元君的地方去上香祈福。傳說她的香火錢多到居然讓崇禎皇帝都動心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她受歡迎的程度,或許是女性特別青睞的緣故,所以我們把她比作如今的全國婦聯主席。來女同胞們趕緊給你們的保護神上一柱清香。

圓通巖這座側臥著的觀音是齊雲山特有的,跟佛教的截然不同。為什麼形體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諸位我們知道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等諸多苦難,而總希望有個好的來世或是死後去往西方極樂,所以他們修的是來世。而他們的觀音是來拯救世人脫離苦海的,因此形體上呈現出大慈大悲,莊嚴肅穆之感。而道教得教理教義的基礎是重生、樂生、貴生,他們認為活著才是最美好的事情。所以他們修的是今生,因而我們眼前這座觀音就是在享受生命的樂趣,悠閒自在,非常符合現在人們的生活觀點。在道教觀音又被稱為慈航道人。

石坊建至明正德,門坊上的“眾妙之門”源自老子的《道德經》。大家看,這個妙字寫錯了嗎?錯,當然不是錯寫,而是齊雲山的高道畫龍點睛之筆,古人是有玄為妙,而今人是少女為妙。兩相一比高下立判。遙想當年一代代道人就是這樣倚巖洞清修,感天悟地,洞察宇宙。這個巖洞是齊雲山最幽深的,說是能通到山那邊的藍渡。現在我們目前所能見的有31米深。洞里正中所供奉的是玄武大帝的本相和人格化後的結合體。四向之神皆是動物造型,玄武本是龜和蛇的結合體,龜蛇既代表兩種動物又代表陰陽。在宋朝由於重文輕武導致國力孱弱,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北方的強鄰。因而宋王朝就把

玄武人格化後用來供奉,以祈求剋制北方的強鄰。玄武的兩邊是十八羅漢,歷史上佛道之爭非常殘酷,有三五一宗的滅佛事件,也有元朝的兩次焚經事件也就是滅道事件。齊雲山也存在這種佛道之爭。宋之前佛道共存,到明朝由於嘉靖帝求子靈驗後,對道教大力扶持,漸漸地佛教就退出齊雲山,因而為了貶低佛教同時也是紀念這段歷史就出現十八羅漢護衛玄武大帝的排列格局。

這是東嶽帝君,人基於對死亡的恐懼,就想了我生前有個社會,有個君主;死後也會有個社會,有個君主。死後的這個社會叫陰間,它的主宰者就是東嶽帝君,在封神榜中黃飛虎被封為東嶽帝君。

朋友們,這道飛泉就是徐霞客筆下極為稱道的珍珠簾。在他眼中此泉噴珠洩玉是“珠簾飛灑奇為第一”。珠簾之內是雨之君——龍王,從前人們求雨即在此處。

這文昌帝君是最受讀書人喜歡的神仙了,他原名張亞子是四川人。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時人有感其中烈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稱梓潼帝君。元仁宗延佑三年(1320_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巨集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縣七曲山的文昌宮規模最大。一些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繫,所以一直奉祀不衰。舊時每年二月九年級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我想休寧能出十九位狀元和他庇佑不無關係。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3

齊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徽州(一府六縣,府治歙縣,六縣包括今安徽省黃山市大部,宣城市績溪縣,江西婺源縣)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古稱白嶽,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譽,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而得名,乾隆帝稱之為“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齊雲、白嶽、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齊雲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風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稱。共分月華街、雲巖湖、樓上樓三個景區。有奇峰36座,怪巖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臺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真是丹巖聳翠,群峰如海,道院禪房為營,碑銘石刻星羅棋佈。

齊雲山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真武大帝。齊雲山與武當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當”之美稱。唐代元和年間,道教傳入齊雲山,宋、元元兩朝,基業初奠,明代嘉靖和萬曆間,江西龍虎山嗣天師正一派張真人祖師三代奉旨駐留齊雲山,建醮祈禱、完善道規、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漸漸成為江南道教活動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宮”為主體的月華街一帶是道士和香客嚮往聖地。

齊雲山雖以“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而得名,但最高峰海拔只有585米,山不甚高,卻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競秀,愈見其高聳巍峨,深不可測,蹊蹺多姿的峰巒洞巖散發著神祕的氣息。

36奇峰,峰峰入畫;72怪巖,巖巖皆景。加之境內河、湖、泉、潭、瀑、構成了一幅山清水秀、喬喬巴名利的自然圖峭拔明麗的自然圖畫。

加之全山為典型丹霞地貌,地質構成為層積砂岩,赤如硃砂,燦若紅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紅和棕紅,在在綠色波濤般樹林的掩映下,整整座齊雲山紫衣赭裳,顯得生動而鮮明,燦爛而大氣。山奇、巖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繼光等歷代名人學士都在此留有佳句墨寶。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4

齊雲山位於黃山腳下,皖贛鐵路穿越齊雲山腳。距黃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與雲並齊”,故名齊雲山。它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嶽風景名勝區,歷史上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稱,1981年列為省重點保護單位,1994年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齊雲山海拔高度僅585米,用“插天”來形容其高雖有些誇大,但有36奇峰、72怪巖、24飛澗、加之境內河、湖、泉、潭、瀑構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麗的自然圖畫。白嶽的特點是峰巒怪譎,且多為圓錐體,遠遠望去,一個個面目各異的圓丘,自成一格。

主要景觀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華街、太素宮、香爐峰、小壺天、玄天太素宮、玉虛宮、方臘寨、五青峰、雲巖湖等。齊雲山碑銘石刻星羅棋佈,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譽。該山道教始於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為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齊雲山新建有登山索道,遊客乘索道登至山頂、沿原路徒步下山,邊走邊遊,只需半天。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5

親愛的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齊雲山風景區了。齊雲山位於休寧縣境內。他有很好的頭銜,請大家耐心聽小王道來:

齊雲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景區。它與黃山、九華山並稱為皖南三大名山。又與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鶴鳴並稱為中國四大道教聖地。齊雲山風景秀麗,就連清朝最風流雅氣、愛江山也愛美人的乾隆皇帝在巡遊江南時候,也稱讚“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我們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遊覽齊雲山,寫下了《遊白嶽日記》。我聽到剛才又遊客朋友問了,怎麼是遊白嶽日記,不是遊齊雲山日記?是不是說錯啦……其實我沒有說錯,徐老就更沒錯了,因為在古時候,我們齊雲山就叫白嶽。有史為證“新安多佳山,以白嶽為最”,但是又因為一句詩“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與碧雲齊”故得名齊雲山。看來這得名還蠻有詩意的。那麼讓齊雲山得名的那一石又是哪一石呢,這裡請允許我賣個關子,在後面的遊覽中我將會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

想在我們已經到風景區了,請大家帶好自己的物品下車,隨我去領略齊雲山的美景吧。進入景區要從登封橋開始,前面就是登封橋啦。她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她是徽州知府古之堡倡議修建的。關於這座橋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據《登封橋碑記》記載:在登封橋建成典禮的那一天,當地老百姓就邀請古知府來參加,也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剪綵活動。正在典禮進行到最熱鬧的時候,朝廷派使者送來了驛書。這上面寫什麼啦?是給我們古知府升官啦,皇帝提他做廣東按察司副史,那這又是什麼官職呢?其實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給他升官來了唄。當地百姓一聽就樂了,今天還真是雙喜臨門啊,就在橋頭立了個“登封”的華表。祝賀古知府步步高昇,封官拜爵,這就是橋名的又來了。在休寧還流傳這樣的一種說法:登封橋上望一眼,升官拜爵福不淺;登封橋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這話到底是真是假我們先不管,趕緊上去走一走,沾沾福氣啊。回頭要是哪位回去就公司加薪,老闆升官的也告訴我一聲,好讓我替你也高興高興啊!

我們一路走來,看到了許多的摩崖石刻,這些石刻搜體現了齊雲山的美景,我覺得,這些文人留下的真情實感,實在是值得我們去回味。

現在我們到了齊雲山的精粹景點真仙洞,真仙洞是由許多東組成的,又供奉家喻戶曉的八仙的八仙洞,又有保佑婦幼平安的碧霞洞,又送子觀音,主宰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大家有什麼願望,在這都可以許願,我們將在這裡停留一下,大家可以去洞中許下自己美好的願望,希望齊雲福地可以給您帶去福氣。

爬完這段天梯,我們就到了月華街。明代的嘉靖皇帝曾拍官員來齊雲山求子,不久就靈驗了,於是龍心大悅,賜建了這座玄天太素宮。剛才是乾隆,現在是嘉靖,這齊雲山還真是受到皇帝的青睞啊。大家看宮殿的後面是玉屏峰,那後面更高的的是“廓巖”,這也是“齊雲山一石插天”的那一石啦。大家來看看,真武殿前面的那座山像什麼啊,是不是有點像個香爐啊,那就是香爐峰啦。峰頂上有座鐵亭,重量又萬餘斤,相傳是朱元璋賜建的。關於這鐵亭還有個傳說,有天晚上風雨交加,鐵亭就突然變得很輕就自己飛上了峰頂。當然那是不可信的,但是古人把這樣的龐然大物搬上山頂真是不易啊。都說華山險,但是我們香爐峰也不遜色,要是想上山就只能沿著從鐵亭上放下的鐵索,手腳並用的爬上去。

現在我們就到前面的小壺天看看,大家看著門就像個葫蘆啊,讓我們一起去探探寶葫蘆裡的祕密吧。裡面還真是別有洞天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清涼世界”吧。我們在這這稍做休息,大家可以和倒是一起煮茶看風景,等下我們馬上進入下個景點。

謝謝!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6

朋友們,我們今天將要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走過的行程,385年前,這位偉大的旅行家曾在公元1620xx年和1620xx年,三年內兩度踏上徽州這塊土地,這在他一生的旅行生涯中是絕無僅有的,因他一生重複去過的山只有齊雲、黃山、天台、雁蕩四座。由此可以看出齊雲山在他心中的地位和份量。有東方莎翁之稱的明代戲劇家湯顯祖曾作過一首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黃就是黃山,白就是白嶽,齊雲山古稱白嶽,明世宗嘉靖皇帝派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汪巨集、四十八代天師張彥羽及大太監馮保等人來山求子,應驗後,親自前來酬神當他看到白嶽的最高峰如“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就開了金口,把白嶽改為齊雲山。被稱作齊雲山距今也就近500的歷史。

齊雲山位於黃山市休寧縣境內,距休寧縣城15公里,休寧縣歷史上出過19位狀元,單縣列全國第一,是個名符其實的狀元縣。齊雲山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分為橫江、月華街,樓上樓、南山、雲巖湖五大景區,榮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多項桂冠。是一個集道教、摩崖石刻文化,湖光山色於一體的山嶽風景區,與黃山、九華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輝。

朋友們,山與山的差異其實是很大的,就拿黃山與齊雲山來說,黃山是花崗岩峰林地貌,齊雲山為砂礫岩丹霞地貌,黃山直立而怪異,齊雲山橫生而端莊,黃山山岩青黑,齊雲山崖壁赤紫。與花崗岩體山相比,丹霞地貌的分佈要少得多,國內名山除齊雲山以外還有廣東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龍虎山等,但他們都沒有齊雲山地質景觀豐富。因為在齊雲山發現了恐龍蛋、恐龍骨骼以及恐龍腳印的負型化石,所以也就把齊雲山的地質年代上溯到7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同時也正是這世界上罕見的三位一體發現,使得齊雲山在20xx年躋身於國家級地質公園。7500萬年前這裡本是內陸斷陷湖盆,河流攜來的大量的泥沙,礫石在湖中形成積巖,由於白堊紀氣候十分炎熱,沉積岩中的鐵離子受到強烈的氧化,把岩層染成紫紅色。有詩句為齊 雲 山 導 遊 詞

贊:色渥如丹,燦若明霞。取詩的後兩字,即為地貌名稱的由來——丹霞地貌。齊雲山形成最直接的原因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第四紀新構造運動,板塊碰撞後對山體的抬升,再加上外營力的切割和水流的侵濁,導致了完整的山體的不斷崩塌解體,逐漸形成了今天這種丹崖絕壁,溝壑縱橫,秀峰林立的自然景觀。

齊雲山有36奇峰,72怪巖,16幽洞,32飛泉

齊雲山大部份山峰雖說高度多在家580米上下,但是因為山幾乎是平地而起的,相對高度較大,仍然顯得巍峨壯觀,齊雲山的奇峰以香爐峰、五老峰、三姑峰最為靈幻,怪巖以象鼻巖,天橋巖,紫霄巖最具神工,幽洞以真仙洞,樓上樓最為神祕玄奧,飛泉中珍珠簾飛珠濺玉,飛雨泉晴空飛雨,更有水光瀲豔,清幽恬談的雲巖湖,雲巖湖湖汊縱橫幽深,兩岸青峰對峙,船漿拍擊湖水水鳥驚飛那種場景和感覺都是妙不可言的。

齊雲山又是一座以道教揚名的山,早在唐乾元年間(公園758-760年)有道人龔棲霞在巖下辟穀修煉羽化飛昇後,齊雲山的山岩下,幽洞中多有道人清修。玄帝乃齊雲山供奉的主神,玄帝就是真武,是明間和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位之北方謂玄,身有鱗甲為武,道教中說真武是淨樂國王子,淨樂國王后善勝夢吞日而生,玄武改稱為真武是在宋代,當時為避宋朝皇帝的老祖宗——神仙保生大帝趙玄郎的諱。真武大帝在本像成之於佑聖真武祠(太素宮)齊雲山名道天穀子餘道元,裝飾金身於佑聖真武祠,《齊雲山志》記載說真武祠創立後,四鄉百姓遇旱澇,蝗災或求子去病的,凡來齊雲山的無不有求必應,自此齊雲山神威江南,成為一方道教聖地,到了明代龍虎山的張天師在齊雲山為嘉靖皇帝建醮求子應驗,皇帝龍心大悅,下旨敕建了“玄天太素宮”齊雲山從此更加聲名遠播,齊雲山的鼎盛日期,朝山的香客和遊客每天多過三千多人,在古代這應是非常驚天的數字了。

“黃山白嶽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這是歷代儒道大師和名人高士對黃山、齊雲兩座山的評價,古往今來,齊雲山以它的神祕玄奧,奇觀勝景以及香火鼎盛,吸引著眾多的文人雅士,高官大賈和虔誠的信徒,象朱熹,王陽明,徐霞客,還有海瑞、戚繼光、唐伯虎、袁巨集道、郁達夫等,他們登臨齊雲山寄情於峰巖,幽洞或賦詩題詞或樹碑為記,先後勝贊名山,一時傳為

佳話,就連清乾隆皇帝巡遊江南時,也慕名而來,給齊雲山留下“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讚美詩,也正是他們為齊雲山留下珍貴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在齊雲山人文景觀中,號稱江南第一摩崖石刻佔有突出的地位,這些石刻年代最早為宋代,數量最多的要數明清,主要分佈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橋巖一帶,全山共有一千多處,這此石刻流派分格各異,正、行、草、隸、篆、俱全,有的雄勁豪放,有的柔婉清麗,有的剛勁傲骨,有的飛龍走蛇,再加上刻工精練嫻熟,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韻,堪稱藝術瑰寶,“天開神秀、齊雲勝景、亙古奇觀”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如果用大文豪郁達夫的話說”齊雲山有一部偉大的金石志好編。”

朋友們,一路上我雖然跟大家說了不少,但說的還是極其簡略的,不過我已從大家的神情中看出了你們對齊雲山的興趣,現在齊雲山就要到了,讓我們去揭開他神祕的面紗,切實感受它的“天下無雙之處”吧,另外,我還要提醒大家在景區遊覽時時刻注意自身安全,注意安全防火,垃圾如池,為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預祝大家的遊程廣有收穫。

朋友們,登山前先跟大家說說上山的路線,我們現在在齊雲山東側,從這上山如果說步行,要先過登封橋,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走完號稱“九里十三亭”的登山步道,過望仙亭進入景區,如果乘索道則用10分鐘左右時間凌空行進800米,終點也是望仙亭然後進入景區。

各位朋友們,觀光纜車為我們提供了一座絕好的觀景平臺,現在讓我們放眼四望,盡情享受秀美山川與田園風光。

[提示:景區講解員在索道上站接到客人後開始講解]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請允許我代表齊雲山風景區歡迎大家的到來,[提示:加自我介紹]齊雲山是個集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四大道教聖地;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一身,丹霞地貌,湖光山色,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於一體的山嶽風景區,我非常高興有緣跟大家相識,願我的講解及服務能使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程。

各位朋友,作為道教聖地,齊雲山和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鶴鳴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道教聖地。說起道教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太極八卦,齊雲

山的風水非常不錯,接著我就帶大家去看看第一處——山水太極。下面那條江叫橫江,是新安江上游的支流,這一段呈S型向東流淌,恰好構成了太極圖中的陰陽分隔線,把那沖積平原一分為二形成陰陽合抱之式。因為江之南山之北為陰所以我們所處的這邊為陰魚,江對面就是陽魚。太極源自道家哲學,道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有對立的一面,如天地、明暗、高低、男女------等等。但是萬物又有統一的一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太極圖中是這樣反映:黑魚中有個白色的圈點叫陽眼,同樣白魚中有個黑色的圈點叫陰眼。此處的陽眼就是那處密集的村莊,陰眼就是江左山丘裡的水塘。各位朋友這山水太極可以說是形神兼備,明代有個著名的道長叫張三丰,我們翻閱中國道教史知道他是在武當山出家修行的,不過他的羽化之地就沒了記載,其實他就是受到這山水太極感應後來到齊雲山,後來羽化在洞天福地的。江上的古橋是明萬曆年間修建的叫登封橋,為九孔石橋。明清每天三千多香客,就由此橋再經九里山道、十三個涼亭後到齊雲山燒香求神。

這個亭子名為望仙亭,是十三個涼亭中的最後一座了,亭子兩邊的這副對聯是乾隆皇帝遊覽齊雲山後給出的評價: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其實朋友們,看到這個仙字我們就明白了,古人並沒有把成仙弄得很玄乎,人在山邊即為仙嘛。青山綠水讓人心曠神怡,在這其中就是仙人,所以能來到齊雲山的朋友從此刻起我們都是仙人。

朋友們,我們腳下這座橋叫“夢真橋”,這個夢不是其他的夢,是我們徽州文人的夢。徽州自古就有東南鄒魯之稱,非常重視教育。有兩個列子為證:一、從宋嘉定十年到清末就我們休寧出了十九位狀元,單縣全國第一,所以休寧被成稱中國第一狀元縣;二、就明清五百六十年的歷史,我們徽州出了一千三百一十二位舉人,全國第一。這些學子在未考中之前都來齊雲山燒香拜文昌,得償所願後捐資修了這座橋。“書中自有黃金屋”以文入仕,自古就是中國人的夢。所以橋成取名“夢真橋”。在橋的左邊有棵大樹名為櫸樹。樹齡一千三百多年,它的胸圍和樹冠在齊雲山所有的名木古樹中,都是最粗最大的,有“樹王”的美譽。在古徽州有這樣一個習俗,作為父親只要家中有一個男孩出生,就趕緊在前庭院種一棵櫸樹,以期望中舉。不過現在因為十九位狀元都曾朝拜過它,因而我們都稱它為“狀元樹”。各位朋友,

家中有孩子讀書的不妨在此許願,我相信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這棲真巖下的建築就是道觀,道教的建築分為兩類,大的稱宮小的稱觀。道觀是道長們進行個體修煉和觀星望氣的場所,因而大多比較簡陋且是依山就勢而建,不過這恰恰和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建築理念相吻合。這個道觀的修建年代是明朝,它是為了紀念開山鼻祖龔棲霞而建。龔棲霞於唐乾元年(公元758年)在此崖下結廬修煉,而後得道飛昇。是他開創了道教在齊雲山活動的先河。明朝的道觀歷經滄桑,到如今只留下一座石坊,的確令人感慨唏噓。中間供的神像是北方之神——玄武大帝。

道教的神比較雜,我們一般都難以辨別,因為它除了歷史傳承外還有地域特徵。這忠烈巖供的就是徽州的歷史人物——汪華。他在隋唐交替時,作為一方諸侯,保護了徽州百姓,使他們得以免除戰亂之苦。歸順李唐王朝後被封為吳王,百姓感其恩德立忠烈祠供奉。這也就是汪姓作為徽州第一大姓的原因。

俗話說“齊雲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壽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各位朋友,大家都可去摸一摸理學大師朱熹所寫的“壽”。這個壽字不但筆力渾厚、筆鋒圓潤而且尺寸非常吉祥。他高九尺九寸寬六尺六寸,取九九歸一、六六大順之意。

這裡是“雷霆糾罰祠”, 又稱王靈官殿,王靈官是道教中的護法神,執法如山,相傳明代青官海瑞上齊雲曾與他過招。在一個風日晴和的日子,海公率眾官朝山,行到此處,忽然天昏地暗,狂風大起,飛沙走石,不見路徑。海瑞心中疑惑?猛然間他看見王靈官雙眼怒睜似銅鈴,盯住他們一行人的腳,海瑞頓時醒悟,原來他們都穿著牛皮靴子,有汙聖地。海瑞趕忙吩咐大家脫靴,赤腳登山。果然天空又天晴日朗。他們上到太素宮,海瑞發現鼓架上放置一面牛皮大鼓,心生氣憤,不由得念想: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誰知念頭剛起,一聲巨響,鼓面破裂。從此後,齊雲正殿的大鼓都用麻布蒙制。

我們現在登上一天門,天門一共有三道,為何是三道呢?因為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為萬物之母,是最大的,因此中國人也特別青睞“三”這個數字。歷數天門比比皆是,但能和我們這道天然的門戶相媲美的寥寥無幾。它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岩石滑坡崩塌加上水流衝擊自然形成的長13米,寬3米,高6米的洞門。但道家的說法很神奇,說是當年真武大帝初上齊雲,到此無路,被他運神力,一腳踹出來的。雖說是傳說,但從另一方向看的確有一隻碩大的左腳腳印。這兩邊就是齊雲山著名的白嶽碑林。齊雲山全山現儲存摩崖石刻和碑刻587塊,主要分佈在一天門內外、紫霄崖和石橋巖一帶,年代最早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我們現處的一天門,歷代文人雅士朱熹、王陽明、徐霞客、唐伯虎、海瑞,郁達夫等都相繼留下筆墨。其內容有讚頌齊雲勝景的,有褒揚開山有功者的,有記述遊山觀感的,這些碑林集中了全山碑刻的精華。特別是崖刻題字“天開神秀、齊雲勝景、亙古奇觀”等氣勢尤為雄偉,這些引人入勝的石刻藝術與奇麗的丹霞風光,豐富的道教文化巧妙融會貫通,構造了齊雲山天然的摩崖石刻藝術博物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明萬曆年間新安太守崔孔昕兩度遊覽齊雲山所詠;“西入天門步上臺,茫茫石徑倚雲開,遨遊浪跡歸何處,跨鶴揚州今又來”詩中崔太守在幾經宦海沉浮後對自己的人生歸宿提出發問:遨遊浪跡歸何處,其結果是跨鶴揚州今又來。世人云:腰藏十萬貫騎鶴去揚州,明清時揚州乃商阜重地,於當官是肥缺。然而就是這些世俗人所看重的名利,在崔太守心裡卻遠遠比不上齊雲山的鐘靈毓秀,因此他再次棄揚州而來。對面這幅“天開神秀”筆法剛勁渾厚,神逸灑脫,是對齊雲勝景最中肯的評價。

這裡便是真仙洞府。它三面如城垣符合我們道家選擇風水的標準——藏風納氣。因而古時的道長們就在沿途構築了許多小道觀,進行修煉。另外這個地方就像是一個地質博物館,我們看崖壁上礫岩和砂岩層次清晰可辨,它們在展示著不同的地質水流時期的不同搬運作用。水流大時沉積的是礫岩,水流平緩時沉積的是砂岩。

八仙洞中間供的是天地人三皇。中間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髮明先天八卦的天皇伏羲氏;左邊是中國農耕文化創始人和中醫藥始祖——地皇神農;右邊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人皇黃帝。在三皇兩邊的兩位是根據五行來命名的,左邊男性神仙因東方為木叫木公。右邊的女神因西方為金叫金母。相傳他們是成仙這個行業的資質認可人,想位列仙班必須得通過他們。另外這八位就是家喻戶曉的八仙了,由於他們各有一套本領,所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孫思邈是真正的長壽者,唐史記載他小時體弱多病,後來學醫入道,用道家的養生理論為指導,用中草藥調理結果活到141歲,被稱作藥王他當之無愧,他不但開創了婦科和兒科的先河,而且《千金方》和《千金翼方》這兩本著作至今還被中醫藥界奉為寶典。人們在藥王面前祈求延年益壽、消災祛病。

碧霞元君的供奉起自於泰山,泰山頂上自今還有碧霞祠,因而她又被稱為“泰山娘娘”。明朝香火盛極一時,有南媽祖,北碧霞一說,特別受婦女的歡迎。明末的北京,每年在碧霞元君誕辰(農曆四月十八日)這天,凡是女性都要到供奉碧霞元君的地方去上香祈福。傳說她的香火錢多到居然讓崇禎皇帝都動心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她受歡迎的程度,或許是女性特別青睞的緣故,所以我們把她比作如今的全國婦聯主席。來女同胞們趕緊給你們的保護神上一柱清香。

圓通巖這座側臥著的觀音是齊雲山特有的,跟佛教的截然不同。為什麼形體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諸位我們知道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等諸多苦難,而總希望有個好的來世或是死後去往西方極樂,所以他們修的是來世。而他們的觀音是來拯救世人脫離苦海的,因此形體上呈現出大慈大悲,莊嚴肅穆之感。而道教得教理教義的基礎是重生、樂生、貴生,他們認為活著才是最美好的事情。所以他們修的是今生,因而我們眼前這座觀音就是在享受生命的樂趣,悠閒自在,非常符合現在人們的生活觀點。在道教觀音又被稱為慈航道人。

石坊建至明正德,門坊上的“眾妙之門”源自老子的《道德經》。大家看,這個妙字寫錯了嗎?錯,當然不是錯寫,而是齊雲山的高道畫龍點睛之筆,古人是有玄為妙,而今人是少女為妙。兩相一比高下立判。遙想當年一代代道人就是這樣倚巖洞清修,感天悟地,洞察宇宙。這個巖洞是齊雲山最幽深的,說是能通到山那邊的藍渡。現在我們目前所能見的有31米深。洞里正中所供奉的是玄武大帝的本相和人格化後的結合體。四向之神皆是動物造型,玄武本是龜和蛇的結合體,龜蛇既代表兩種動物又代表陰陽。在宋朝由於重文輕武導致國力孱弱,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北方的強鄰。因而宋王朝就把

玄武人格化後用來供奉,以祈求剋制北方的強鄰。玄武的兩邊是十八羅漢,歷史上佛道之爭非常殘酷,有三五一宗的滅佛事件,也有元朝的兩次焚經事件也就是滅道事件。齊雲山也存在這種佛道之爭。宋之前佛道共存,到明朝由於嘉靖帝求子靈驗後,對道教大力扶持,漸漸地佛教就退出齊雲山,因而為了貶低佛教同時也是紀念這段歷史就出現十八羅漢護衛玄武大帝的排列格局。

這是東嶽帝君,人基於對死亡的恐懼,就想了我生前有個社會,有個君主;死後也會有個社會,有個君主。死後的這個社會叫陰間,它的主宰者就是東嶽帝君,在封神榜中黃飛虎被封為東嶽帝君。

朋友們,這道飛泉就是徐霞客筆下極為稱道的珍珠簾。在他眼中此泉噴珠洩玉是“珠簾飛灑奇為第一”。珠簾之內是雨之君——龍王,從前人們求雨即在此處。

這文昌帝君是最受讀書人喜歡的神仙了,他原名張亞子是四川人。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時人有感其中烈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稱梓潼帝君。元仁宗延佑三年(1320xx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巨集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縣七曲山的文昌宮規模最大。一些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繫,所以一直奉祀不衰。舊時每年二月九年級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我想休寧能出十九位狀元和他庇佑不無關係。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7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首先我代表中國旅行社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很榮幸能為各位嘉賓服務,我就是大家兩日遊的導遊員,我的名字叫王平,大家叫我小王也可以,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大巴,車牌號12345,勞煩大家一定要記住了,在我身後的就是我們勞苦功高的司機李_師傅,他是擁有多年的駕車經驗的老司機,李師傅不僅人長的帥,開車技術也是一流,坐他的大家可以儘管放心。在接下來得幾天就由我和司機師傅陪伴大家一起度過~實在我一上車看到大家的時候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許我現在不能一一的記住大家的名字,但著不要緊,在稍候的幾天的旅途中吶,我會逐漸的瞭解大家,大家現在只要記住這小王這張並不出眾的臉哈,那我們的車就是我們流動的家,請大家也保持我們家的衛生,在這裡小王也提醒大家,在旅遊景點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有事您說話,小王一定全力為大家服務,同時小王也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我的工作,預祝我們的旅程順利圓滿。好了,小王在這裡也廢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就要去著名的齊雲山風景區,在這裡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齊雲山風景的概況。

齊雲山位於黃山市休寧縣境內,距休寧縣城15公里。休寧縣僅清朝一個朝代就出過12名狀元,佔清代狀元總數112名的百分之十還多,單縣列全國第一,是個名符其實的狀元縣。齊雲山古稱白嶽,明嘉靖時,明世宗因年過三旬還未生龍子,便命龍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師張彥在白嶽為他建醮求子,建醮就是做道場,結果應驗,嘉靖喜得龍子。因為他看到白嶽的最高峰如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就開了金口,把白嶽改成了齊雲山。齊雲山景區面積為110平方公里,分為橫江、月華街、樓上樓、南山、雲巖湖五大景區。是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四大道教聖地於一身、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湖光山色於一體的山嶽風景區,與黃山、九華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輝。

齊雲山是一座沒有掛牌的歷代書法石刻藝術陳列館。天開圖面的仙境美景,令歷代文人雅士趨之若鶩,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達夫等都先後登臨,留下了眾多的摩崖石刻和名碑勝蹟。據統計,現尚存摩崖石刻305處、碑刻232塊、古石坊刻7座,冠蓋江南。

朋友們,山與山的差異其實是很大的,就拿黃山與齊雲來說,黃山是花崗岩峰林地貌;齊雲山為丹霞地貌;黃山直立而怪異;齊雲山橫生而端莊;黃山山岩青黑,齊雲山崖壁赤紫。與花崗岩體山相比丹霞地貌山的分佈要少的多。國內的名山除齊雲山外還有廣東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龍虎山等,但它們既沒有齊雲高,更沒有齊雲紅。齊雲山6500萬年前本是內陸斷陷湖盆,河流攜帶來的大量泥沙、礫石在湖中形成沉積岩,當時在白堊紀氣候十分炎熱,沉積岩中的鐵離子受到了強烈的氧化,把岩層染成了紫紅色。這裡也曾經繁衍生息過大量的恐龍。齊雲山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第四紀新構造運動,板塊碰撞後對山體的抬升,再加上外營力的切割和水流的侵蝕,導致了完整的山體的不斷崩塌解體,逐漸形成了今天這種丹崖絕壁,溝壑縱橫、秀峰林立的自然景觀。

齊雲山有36奇峰、72怪巖、16幽洞、32飛泉。

齊雲山大部分山峰雖說高度多在580米上下,但因為山幾乎是平地而起的,相對高度較大,仍然顯得巍峨壯觀。齊雲山的奇峰以香爐峰、五老峰、三姑峰最為靈幻;怪巖以象鼻巖、天橋巖、紫霄巖最具神工;幽洞以真仙洞、樓上樓最為神祕玄奧;飛泉中珍珠簾飛珠濺玉,飛雨泉晴空飛雨。更有水光瀲豔、清幽恬淡的雲巖湖,雲巖湖是工業汙染加劇的時代極為難得的一泓碧水。雲巖湖湖汊縱橫幽深,青峰夾峙。船槳拍擊湖水水鳥驚飛,那種場景和感覺都是妙不可言的。齊雲山又是一座以道教揚名的山。魯迅先生對道教的地位及意義都有極高的評價,他認為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它與中國的政治、軍事、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科學、醫學、武術、養生、民俗等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早在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有道人龔棲霞在棲真巖辟穀修煉,羽化飛昇後,齊雲山的山岩下、幽洞中多有道人清修。相傳在宋代,真武大帝雲遊四海,遍訪名山,最後相中了齊雲,要受這方香火,後來白鶴仙子知道了他的心思就命百鳥銜泥,塑成了玄帝神像。玄帝就是真武,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

黃山白嶽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這是歷代儒道大師和名人高士對黃山、齊雲兩座山的評價。古往今來,齊雲山以它的神祕玄奧、奇觀勝景以及香火鼎盛,吸引著眾多文人雅士、高官大賈和虔誠的信徒。象朱熹、王陽明、徐霞客,還有海瑞、戚繼光、唐伯虎、袁巨集道、郁達夫等等。他們登臨齊雲山,寄情於峰巖幽洞,或賦詩題詞,或樹碑為記,紛紛盛讚名山,一時傳為佳話。就連清乾隆皇帝巡遊江南時也不甘寂寞,要給齊雲山留下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讚美詩,也正是他們為齊雲山留下了珍貴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在齊雲山人文景觀中,號稱江南第一的摩崖石刻和碑刻佔有突出的地位。這些石刻年代最早為宋代,數量最多的要數明清,主要分佈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橋巖一帶,全山共有一千多處。這些石刻流派紛呈,風格各異,正、行、草、隸、篆俱全。有的雄勁豪放,有的柔婉清麗,有的剛勁傲骨,有的飛龍走蛇。再加上刻工精煉嫻熟,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韻,堪稱藝術瑰寶。天開神秀、齊雲勝景、亙古奇觀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氣勢恢巨集,令人歎為觀止。如果用大文豪郁達夫的話說:齊雲山有一部偉大的金石志好編。

我們的旅程馬上要結束了,小王也要跟大家說再見了。臨別之際沒什麼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個字吧。首先第一個字是緣,緣分的緣,俗話說百年休的同船度和大家的共處就是百年休的同車行!接下來這個字是原諒的原,在這幾天中,小王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這裡說聲抱歉。再一個自就是圓滿的圓,此次行程圓滿的結束多虧了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和配合,在此小王說聲謝謝了!最後一個字還是源,財源的源,祝大家的財源猶如新安江水連綿不絕,也祝大家身體好,工作好,心情好,今天好,明天好,好上加好,給點掌聲好不好。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8

潁上縣南部的八里河鎮。南臨淮水,東瀕潁河,北距潁城8公里,西迄阜陽60公里,東南距合肥170公里。其主園區即"世界風光"、"錦繡中華"、"碧波遊覽區"佔地面積3600畝。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交通方便,資訊快捷,賓館山莊,設施齊全,娛樂休閒,服務一流。恰似桃源聖地,猶如蓬萊仙境。享有"天下第一農民公園"之美稱。真可謂物華天寶禪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佳聲震歐美之邦。 今天的八里河得到了治理與開發,河水清澈,魚質優美,年產百萬斤以上。在乾旱年景確保了農田用水,內澇時河水可排於潁河,農作物仍可獲得收成。正如九十四歲的老農黃俊生讚頌的:“九龍傳珠地,八里魚米鄉”。八里河風景區特色

"錦繡中華"集東方建築藝術之特色;融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蘇式園林,小巧奇絕,古色古香;白雀寺廟殿宇軒綠柳掩映,清蓮濯水。人民豐碑,高聳入雲,氣勢雄偉。張公山上,長城逶迤,曲徑通幽。登頂望遠,景區全貌盡收眼底。 "碧波遊覽區"佔地3000畝,你可過長城,走木橋,登臨湖中群島,觀河馬,鱷魚,逗群猴嬉戲,看神龜蟒蛇,同時還能觀賞到蒙古野驢,新疆野馬、蒙古駱駝、海豹、狗熊、長頸鹿、熊狸、黑天鵝等眾多世界珍稀野生動物。六十多個木屋和鐵皮房別具特色,風格迥異,分佈在湖中湖柳堤上,置身其間如有隔世之感,恍入蓬萊仙境。漢民俗文化村,載取漢民族在歷史文化程序中的片段,集中展現了當地漢民族六十年代以前栩栩如生的生產生活畫面,一定會使你驚訝不已。湖中湖北側白塔南面的百米天池浴場是你展示泳技、沐浴陽光的天然樂園。

位於"世界風光"西側的"遊樂場",設施齊全,可以充分品味驚險絕倫、舒適愜意的意境。游泳池深淺各異,跳臺高低不一,任你選用。溜冰場光滑如鏡,運動自如,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服務。"驚險世界"有太空船、章魚、瘋狂老鼠等數種大型遊樂設施,極具挑戰魅力。兒童樂園裡十多種電動系列玩具,使人樂而忘返。北面的百鳥園堪稱華夏第一鳥語林,百種萬隻鳥類在佔地40公頃的自由天地裡鼓譟爭鳴,比翼齊飛,蔚為壯觀。八里河風景區人與自然的和諧

八里河鎮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的環境保護"全球500佳"。煙波浩淼的湖水,景色錦繡的公園,凌空挺拔的望淮塔,氣勢恢巨集的太陽橋,飛簷翹角的振風閣,以及連心橋、度假村、無不如詩如畫。中西建築交相輝映,創意精妙,佈局嚴整,美不勝收。八里河風景區不僅是風景園林和遊樂世界,而且盛產武昌魚、桂魚、甲魚、銀魚、鰻魚等三十多種水產品。它既是136種鳥類、水禽棲息地,皖北重要的珍稀魚品生產基地,也是阜陽市水資源保護區,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9

中國南方並存著兩種文化單元--吳越文化和荊楚文化,受兩大文化的影響和衝撞,安徽南部和江西西北部分別形成了徽文化和贛文化。在地處皖贛交界的牯牛降地區,則可以看到這兩種文化相互交融的奇特形象。

如果把牯牛降看作是一個界點,那麼它不僅是地質上的界點,同樣還是文化風情上的一個界點。山北安慶,是黃梅戲的故鄉;山南徽州,則是徽劇的故里。唯有目連戲是牯牛降大山南北共同擁有的戲曲。與關漢卿、湯顯祖齊名的明代大戲劇家鄭之珍,以牯牛降周邊環境和民俗風情為背景,創作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是中國戲曲發展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並由此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目連戲,與儺舞並稱為中國戲曲“活化石”。

戲曲事業的繁榮,推動舞臺建築的快速發展,古戲臺群堪稱古徽州一絕。祁門有閃裡坑口會源堂、新安株林餘慶堂古戲臺等11 座。這些罕見的古建築至今儲存完好,不啻於一部完整的徽州舞臺史。位於皖贛邊界的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餘慶堂古戲臺,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古戲臺佈局嚴謹,造型古樸,素雅端莊,雕飾精美,乃徽州建築之瑰寶。會源堂一點也不遜色,《大轉折》、《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多部影片曾在這裡拍攝,咿咿呀呀的唱腔,喧騰歡快的鑼鼓,在每年的春節,還會讓習慣了寧靜的鄉村,一如從前的熱鬧。

祁門自古以來,文風昌盛,學者名流,代不乏人。唐朝代詩人張志和以一闋“西塞山前白鷺飛”的《漁歌子》而流傳千古。南宋詩人方岳以詩詞不拘古律、語出天成,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著有《秋崖集》。明代大醫學家汪機醫術精堪,為新安醫學的鼻祖,著有《醫學原理》、《石山醫案》等;與汪機同代的御醫徐春甫一生清勤篤學、醫學頗豐,所撰的《古今醫統大全》為中國十大醫學全書之一,並首創世界上第一個民間醫學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

祁門人文景觀眾多,名勝古蹟遍佈。縣城平政橋、仁濟橋,風格古樸,質地堅凝,橫陳閶江,宛如雙虹垂地,“雙橋夜月”被列為梅城十二景之首。敦仁裡的洪家大屋,為兩江總督曾國藩駐紮祁門時的行轅;縣西渚口的貞一堂,寬闊軒敞;以老徽州行政區劃設計的民宅---“一府六縣”,蔚為壯觀。城北胥嶺塔下村有省級保護文物宋代的千年佛塔---偉績塔。一座座古塔,一間間老屋,一棵棵古樹,猶如一個個白髮蒼蒼的歷史老人,注視著光陰遞嬗、時代變遷。

牯牛臨凡開神秀,秋浦泛舟覓詩魂。牯牛降集山水美學、歷史文化價值於一身,兼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科學探險於一體。牯牛降,這位沉睡了千萬年的美人,已經撩開了迷人的面紗,張開了熱情的雙臂,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

牯牛降,一座美麗而神奇的大山;祁門,一個古老又年輕的地方,盼望著,期待著,您迴歸寧靜平和的腳步。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0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羅田縣!我們這幾天將要去遊覽的是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

說到大別山,我想大家的第一個反映就是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壤,是革命根據地。無數革命先輩們在這裡留下了戰鬥的足跡。其實,大別山還是一個旅遊、避暑、度假的勝地。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被開發為“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在這裡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峰、險嶺、怪石、雲海之神奇,還可以讓你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羅田縣北部高山區,公園分設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遊覽區、青臺關古關名剎遊覽區、薄刀峰避暑休閒遊覽區、九資河大別山田園風光遊覽區、天堂湖水上樂團等五個景區,公園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公園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氣溫16.4℃。現有野生植物1487種,動物634種。一九九六年五月林業部組織專家組對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資源進行了綜合考察和評審,一致認為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並正式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大別山橫臥中原,逶迤綿亙,素以雄、奇、險、幽而聞名於世,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號稱“中原第一峰”,位於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北角,主峰周圍無限風光,競顯風流。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以中山山嶽地貌,原始森林景觀為特徵,融民俗風情、農藝景觀、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待開展避暑度假、旅遊觀光以及會議、科教休養、健身等活動的綜合型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89%,根據國家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評審,公園各景區景點中,上上景佔12.7% ,上景佔54.9% ,中景32 .9% ,上上景和上景之和達67 .6% ,定性評定等級為勝景,定量評價結果為80 .82分,綜合評價公園景色等級為勝景。

大別山橫跨湖北羅田縣東北境內,逶迤綿長,素以雄、奇、險、幽聞名於世。頂峰天堂寨位於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北角,高1729米,號稱“中原第一峰”。天堂寨史稱多雲山,大自然霧海使它蒙上了一層厚重的神祕色彩。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你們好!非常歡迎你們來到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山.這裡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徐霞客曾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說天第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長地質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這裡競秀,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其中峰最高(1864米),頂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這三大峰和風姿獨秀始信峰(1683米),是黃山的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座奇峰中的一個,也算不虛此行了。 黃山的美更美在“四絕”。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鬆。它有無比頑強的生命力。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 ,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黃山鬆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葉色濃綠,枝幹麴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鬆、黑虎鬆、臥龍鬆、龍爪鬆、探海松、團結鬆等等。它們是黃山奇鬆的代表。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岩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晒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 再來說說雲海吧。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 最後,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遊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峰湧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後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曰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朋友們,黃山的美是無與倫比的,凡是到過黃山的山無不被它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請盡情飽覽黃山的秀色吧!同時也希望你注意安全,注意這裡的一鬆一木,一石一泉。希望這一次旅遊你能把黃山的美麗盡收眼底。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2

大家好!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旅遊!今天為大家介紹安徽景點之一露寺。

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禪林,位於安徽省九華山北路的半山定心石下,是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朝禮九華,認為如果在這裡建立寺廟,肯定會有高僧出現。禪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聽到這句話,立即募化建寺。傳說在開工前夕,滿山松針盡掛甘露,故命名為甘露寺。清朝乾隆時擴建,咸豐時毀於兵燹,同治三年(1864)修復。全寺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主要的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韋馱殿、祖師殿、玉佛樓、禪堂、法堂、客堂及方丈寮等。寺周圍樹林蔥蘢,雨露雲霧,幽靜宜人。寺的正門造得獨出心裁,進門後即見後牆,不與院落相通,到大殿須從兩旁山牆小門進去。整座寺廟依山佈局,共有五層,殿宇完整,樓閣整齊。背倚青山,淙涼泉水從殿角流來。寺旁有定心石,即是玉琳和尚當年歇息之處。現為全國重點寺院。著名的九華山佛學院,也設在甘露寺內。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3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國家重點風景區—琅琊山。我是這裡的地接導遊某某,當然大家也可以叫我。。,首先我代表琅琊山景區的全體工作人員歡迎你們的到來,接下來我將帶領大家欣賞琅琊的美、琅琊的秀 大家知道琅琊山因什麼而出名嗎嗯,是的,其實琅琊山因為北宋時期大文學家歐陽修寫的著作《醉翁亭記》而聞名天下的,在《醉翁亭記》中開篇就讚美琅琊山“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在20xx年琅琊山被評為國家旅遊局批准為首批4A級旅遊景區其主峰有大豐山、小豐山、花山、鳳凰山等其最高峰為花山海拔為331米,其他多為200至300米之間景區內有50多處泉眼,泉水清冽甘甜,還有琅琊溪、深秀湖、鳳凰湖等溪流湖泊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此次遊客朋友們的到來真是一種視覺的享受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琅琊山南大門了,我們就從這裡進去吧現在我們便來到了琅琊山的第一個景點了—琅琊墨苑,它是種庭園建築,展現在大家眼前的白牆黑瓦、飛簷翹角、亭臺軒廊、小橋假山等交錯體現的是蘇州園林的風格,自唐宋以來先後有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辛棄疾等眾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大量的珍貴詩文,為了更好地展示這些琅琊墨寶,所以景區的工作人員收集與整理了有關琅琊山的試詩、名人書畫200多篇篆刻於此,所以此地取名為“琅琊墨苑”大家看這些書法字畫如行雲流水氣勢磅礴體現了作者對琅琊山的深情厚愛 現在我們大家沿這條山道向前走便來到了琅琊山最著名的景點—醉翁亭,其實醉翁亭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在當時它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給遊人歇腳的小亭子,但因歐陽修在此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從此便名揚天下,現在的醉翁亭佔地約五千平方米,195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家看這個院門上“醉翁亭”三個字是清朝同治年間全椒人士書寫的,大家經過天井向東走便來到亭邊就到了醉翁亭,這是種歇山式建築風格,飛簷翹角十六根立柱分立四方。

大家看周圍設定了木欄,這裡便是當年歐陽修常與賓客飲酒賦詩的地方,遊客朋友們可以站在這裡來體會一下當時大文學家的意境呢!現在我們便來到了“二賢堂”故名思議是紀念賢人而建的,二賢堂始建於北宋是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2位滁州知府王禹某和歐陽修而修建地,現在我們在這裡能看見宋明刻本的《醉翁亭記》的影印本及歐陽修手跡的影印件,現在我們向西走便來到了“寶宋齋”,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歐陽修的得意弟子蘇軾親筆所寫的《醉翁亭記》所雕刻的石碑,由於歐陽修散文和蘇軾書法都是北宋時期最高水平的代表所以啊,後人便稱此碑為“兩絕碑”。現在再往前走,大家看到泉水了吧,這就是聞名以久的讓泉,現在的讓泉周圍是用石塊砌成的方池,看-上方有康熙20xx年滁州知府王賜魁先生重題的“讓泉”碑刻,方池長三尺左右深一尺左右,泉水先湧入方池在由方池流向北匯入玻璃沼。方池水溫常年變化不大一直保持在17至18攝氏度泉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甘甜清冽遊客朋友們我們來到了歐陽修紀念館,進入內堂,大家看到歐陽修先生的塑像了嗎?這裡還有30多幅全面介紹歐陽修生平的壁畫,長廊上鑲刻的都是宋代以來蘇軾、趙孟頫等大書法家寫的《醉翁亭記》都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手筆。現在我們沿琅琊古道向前大約走400米就來到了琅琊寺了,琅琊寺原名寶應寺。據說,在修這座寺廟之前,主持修建這座此寺的滁州刺史李猶卿曾繪圖給唐代宗看,恰巧唐代宗頭天夜裡夢見一片山林深處有一座寺院其外形與規模與圖上所畫地甚為相似,十分高興,所以特賜名“寶應寺”。“寶應寺“歷經滄桑幾經興廢,現在遊客朋友們看見的所有建築大多數是清代30年重新修建地。

一九八四年正式以“琅琊寺”命名的琅琊寺景點有80多處現在可供觀賞的有大雄寶殿、藏經閣、明月觀、唸經閣等遊客朋友們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大雄寶殿了,它是琅琊寺的主體建築,位於寺廟中央。殿高14米,進深15.3米外形古樸典雅,氣勢雄偉,殿內有造型生動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像,像身通體塗金,金光燦燦,神態畢現栩栩如生。現在我們向右走便來到了藏經樓,它原名叫“藏經閣”現今看見的藏經樓是一九一九年重建的,門額上刻有“三藏玄樞”四個大字。據說此樓曾藏有珍貴的貝葉經一部,樓下為千尊玉佛堂,堂內陳列著緬甸國贈送的一千多尊玉佛。聽著真想進去看看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了。

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的遊覽將要結束了,我很高興大家非常支援配合我的工作,這短短的時光裡希望成為你們遊覽中永恆的記憶,希望下次還有機會為大家服務,祝願大家在以後生活中天天開心,順順利利,再見!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4

歡迎大家來到安徽,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吧!

我的家鄉居住在偏北地區,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45%。我家鄉的名字還有來歷呢,我的家鄉也就是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官方文書便簡稱為“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後又成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後從安慶、徽州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為“錦繡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我的家鄉還有好多美麗的風景線,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它居住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其巨集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八達嶺長城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十口金钁露著袢,十口金鍋露著沿,百樣草藥到處見。”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麼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徵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裡登出戶口。城隍爺開啟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登出。”小鬼回稟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為什麼不給登出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後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

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瞭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為了防禦外族侵略。太白金星迴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為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藥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钁,這兩樣可是寶貝。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著肚子幹活了。那十把金钁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钁一比劃,一塊四稜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藥王爺為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藥籽,長出了許多草藥,什麼柴胡啦、知母啦、蒼朮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

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钁,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著,光聽說露著沿,露著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藥材可是到處都有。回頭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所以後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藥王修了藥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著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至於那幾件寶物至今還沒有發現。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安徽!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5

萬佛湖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原名龍河口水庫,位於舒城縣中部,總面積50平方千米,容水量達8億立方米,水質清冽,達國家二級水標準,是淠史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皖西五大水庫之一,有“安徽千島湖”之譽。

首先大家先來到鬆渡碼頭乘船遊湖,從湖上看,萬佛湖四面都被青山環繞著,水面波光粼粼,還有很多鳥積聚在湖灘上,湖中港灣縱橫曲折,島嶼星羅棋佈。

大家注意了,看到前面那個巨集偉壯觀的大壩了嗎?這就是堪稱世界之最,用人工肩挑方法建築的萬佛湖大壩,壩長1000多米,高75.4米.大壩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舒城人們為了抵抗旱澇災害建成的,大家想想在新中國剛成立,技術缺乏,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卻建成了如此聲勢浩大的工程,我們不得不欽佩當時的勞動人民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的精神啊!大壩壩面的栲栳山連線著“五老觀太極”,五老觀太極是五座坐北面南的山峰,山上有周瑜祖先的墓地。相傳曾有5位高人化妝成5位聾、啞、瘸、瞎、傻者,對周瑜百般刁難,以試周瑜心胸氣度,最後再傳授其軍事祕籍,並贈送5件寶物,即:羽扇、綸巾、瑤琴、無字天書和魚腸神劍,使周瑜稱為名垂千古的軍事英才。

在萬佛湖北岸,五老觀太極的西側有大梅山和小梅山,“梅山曉煙”為龍舒八景之一。在萬佛湖北岸還有一處奇石景觀,為臨湖岩石。因風雨剝蝕而形成的形態各異的奇特景象,有象鼻石、人頭馬、神龜望月等。這些奇石是大自然賜予萬佛湖的瑰麗寶藏。看到這些奇石,大家是不是也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

大家現在看我手指方向,位於湖中央像飛燕一樣的島是燕子島。島上有孔雀苑、百草園、垂釣臺等景觀。其中孔雀苑中的綠孔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果大家誰遇到孔雀開屏,那可是個家庭幸福、事業興旺的好兆頭啊!

大家再看我手指的那個是風情島,島上建有佛光亭、三友亭和大理三塔等民族風格的微縮景觀;還有許多坐花轎、推彩車和拋繡球等民俗活動,傣族、苗族和布依族等民族服飾展;山歌、秧歌和廬劇、黃梅戲演唱等。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濃郁的民族風情相結合,所以這裡被稱之為 “仙境萬佛湖,夢中風情島”。

萬佛湖的島嶼有很多很多,比如龍王島、桃花島等等,如此多的島嶼構成了迷人的萬佛風光。看完這麼多的島,接下來咱們就要去萬佛山啦!

趁咱們的旅遊車還沒開到目的地,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萬佛山!萬佛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總面積5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以林、鬆、石、瀑奇異多姿為其自然景觀。萬佛山因主峰老佛頂似彌勒大佛西南盤座,氣勢巨集偉,群峰環繞四周,形成諸佛拜祖之景觀,上有諸佛寺,因而得名萬佛山。

好了,各位旅客們,萬佛山森林公園到了,大家請下車,帶好自己物品,跟隨我一起走進公園吧。

萬佛山景區目前對外開放的主要是飛龍潭和老佛頂景區,現在讓我們先去飛龍潭景區看看。大家跟我來,看前面在那彎彎曲曲的山路間分佈著九道瀑布,注意看每條瀑布下面是一個深潭,潭盛著瀑,瀑咬著潭,盤曲迴旋,就像九龍戲珠。這就是飛龍九潭瀑。再往前走,看那位於徐大坪瀑布與咚咚嶺之間的兩顆松樹,它們與黃山鬆是同屬同種,樹齡約250年。兩鬆如姐妹,如情侶,並立懸崖之上,長臂輕舒,歡迎遊客,因兩株古鬆酷似黃山迎客鬆,所以叫二仙迎客鬆。旁邊像鳳凰展翅一樣的是黃山鬆孔雀開屏,此外還有很多松樹都非常的奇特。現在我們已經登上了老佛頂,它是萬佛山的主峰,海拔1539米,從山北望山峰形似豬頭

朝西天,故俗名“豬頭尖”,有“站在豬頭尖,伸手摸到天”之說。大家登上秀覽亭,向下看有一個像沙漠駱駝站在岩石之間的是神駝石,往上看有一巨石長20米,石背渾圓,頭上翹,就像巨龜登山敬香拜佛一樣的是金龜朝佛。此外還有獅子石、鸚鵡石、童子拜佛石等等。所以萬佛山又有“ 三十六峰、七十二鬆、一百零八石”一說。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6

大年初四的晚上,媽媽決定明天早上和家人去八公山玩一趟,大舅舅也答應了,因為他在六安上班,比較熟悉八公山,知道那個地方好玩。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從家裡出發了。到了六安,我們找到八公山,把車停下來。

剛爬到山的一小半,爸爸就累了,媽媽說:“別閒累,這才爬到山的一小半,而且爬山也在鍛鍊身體。”剛說完,爸爸趴在大石頭上,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不爬了,我已經夠累了。”更誇張的是,他竟然跑下山,把車開上來了。不一會兒,我們到了山頂,我們到奶奶廟裡去,看見了許多雕像,而且我們每一個我們都拜了一下。看完了奶奶廟,我們來到了恐龍園裡,看見了很多用泡沫做的恐龍,它們會叫而且還會動,有三角龍、腫頭龍,劍龍等等。我們還看見了恐龍蛋,踩上去軟軟的,不懂事的弟弟還以為是真的恐龍蛋,還讓我偷一個呢!

快走到恐龍園的結尾時,我看見有人在賣東西,我看見他在賣一種紅色的葫蘆。我買了一箇中等大的,搖一下,裡面還有子呢。逛完了恐龍園,已經是下午了,我們來到了八公山豆腐園,那裡的豆腐非常有名,每年都舉行豆腐宴。八公山的豆腐香嫩可口,非常好吃,一口咬上去,爽滑誘人,香噴噴的。豆腐好在於八公山的水好,滷出來的豆腐有香的,有辣的,還有甜的,還有一種臭的。

啊!我終於知道八公山豆腐的由來了!

介紹安徽齊雲山的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滁州琅琊山風景區旅遊觀光,我是滁州光大旅行社的導遊很高興能夠為大家擔當此次的導遊服務

這天大家來到滁州,自然要了解一下滁州的來歷,滁為地名專用字,無實際含義,但有首詩寫的好,(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朝詩人韋應物在滁州西澗這首詩中道出了滁字的妙用,滁州西邊有一條河流叫做西澗,早晨水漲,傍晚水落,這一漲一落的過程稱之為滁,這天我們遊覽的琅琊山風景區,在1985年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去。20xx年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級旅遊風景區,全山森林覆蓋率達79.3%,植物有672種,另外,山中還棲息了131種鳥類。琅琊山古稱摩陀嶺,相傳西晉末年八王之亂時,琅琊王司馬睿避亂來到滁州,這以後他過了長江到了南京,成為東晉的開國皇帝,他認為滁州是他的福地,於是將自己當年的封地山東琅琊郡的琅琊二字,賜予了這片山嶺。琅琊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約115平方公里,主景區約8平方公里,有狼牙墨苑、醉翁亭、歐陽修紀念館、深秀湖、琅琊寺、南天門、這六大景區。立刻我們將要到達的就是主景區醉翁亭。

好!各位遊客,此刻我們站在那裡能夠看到一股清澈的溪水,因溪水如玻璃般清澈透明,所以被稱為玻璃沼,它的上游是琅琊溪,大家這邊看一下,那裡有兩個泉眼,終年交替,只有一個泉眼流水,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長久以來推崇的謙虛禮讓的傳統美德。所以它名為讓泉,醉翁亭記中|“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說的也是這口泉水。琅琊山上有很多泉眼,單單能說出名字的就有72口,這些泉水裡內含豐富的礦物質和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所以我們滁州的百姓很多人喜歡拿著桶到山上取泉水回家飲用,期望以此到達延年益壽的效果。有這麼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們琅琊山就是憑藉著這麼一篇文章【醉翁亭記】而名於天下的。此刻我們來到的是醉翁亭的大門口,那裡也被稱作歐門,中間有醉翁亭三個字,以前在門口還有幅楹聯,“山行六七裡,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他的作者是薛時雨。薛時雨是滁州全椒人,清代光緒年間醉翁亭的修復者。薛時雨自幼苦讀,才華出眾,尤為仰慕歐陽修的道德文章。少年時,曾不顧路途遙遠,經常從鄉下獨自步行五十多裡,來醉翁亭拓印歐文蘇字碑,薛時雨35歲進士中舉,開始在嘉興做知縣,之後又升為杭州知府,他做官時,處處以歐陽

修為榜樣,寬簡愛民,剛直敢言,因為經常為民請命,違逆上司,官做不下去了,就去教書,大力興辦教育。先後在杭州崇文書院、江寧尊經書院、南京惜陰書院任主講,55歲以後還鄉,晚年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整理刊印了【儒林外史】,二是募集巨資修復了已經成為一片廢墟的醉翁亭和豐樂亭。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幅楹聯的含義“山行六七裡,亭影不孤”以前來醉翁亭的路,不是我們這天大家上山的路,而是從後山繞上來的,從後山到醉翁亭的路程大約是要走六七裡的。薛時雨與歐陽修所隔的年代久遠,最初的醉翁亭只是一個孤零零的亭子,而此刻的醉翁亭則是經過歷代宦官的修繕,已經成為一座七亭九院的院落了,“翁去八百載”雖然歐陽修仙逝已經有八百多年了,但歐陽修所留下的文章在,精神在,詩與酒的風采在,所開創的醉鄉文化保留至今,源遠流長。為什麼稱滁州為醉鄉呢,待會兒進入裡面以後再給大家解釋,此刻請大家隨我進入歐門吧

進來以後大家眼前看到的白色粉牆有著徽派風格,漏空的花窗,又能體現江南園林的特色。滁州地處江淮之間,是南北文化的交匯點。中國的園林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北方園林主要以皇家園林為主,特點:規模巨集大,真山真水較多,建築體型高大。北方園林的代表如,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南方園林主要以私家園林為主,特點: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私家園林的代表如蘇州的拙政園,留園,上海的豫園等。中國園林講究開門見山,粉牆遮蔽視野,起障景的作用,花窗起漏景的作用。讓人隱隱約約看到裡面的景色,卻又無法看清,有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大家看一下牆的左右兩邊有個像把手一樣的東西,大家能猜出它是幹什麼用的嗎,猜不出來阿,告訴大家這是拴馬用的,拴馬樁,早期的醉翁亭前面是一個空曠的操場。讓我們一齊進入裡面一睹它的真面目

此刻我們來到的這一重院落,是不是有種坐井觀天的感覺呢,那裡叫做天井,它在建築學裡起過度建築物的作用。大家看那裡有塊碑刻的是著名文學家沈思曉的作品【解酲閣記】。我想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酲”字的含義吧。給大家解釋一下,咱們中間的男士想必都有過醉酒的經驗吧,酒意有十分,當喝到七八分時,那種似醉非醉,飄飄欲仙的狀態就稱之為”酲”。解酲也就是解除這種迷醉的狀態。

剛剛在門口就跟大家提到過,我們滁州是醉鄉,其原因在那裡給大家解釋一下。當年太守歐陽修在滁州為官期間,雖然在政治上不太得意,因為他是被貶到滁州的(一貶宜林,二貶滁州,三貶亳州),但在文學創作上卻有著很大的收穫,共創作158篇詩詞歌賦,還修建了三個著名的建築,醉翁亭,豐樂亭,醒心亭。登高攬勝,慶祝豐收,建了豐樂亭,寫了篇【豐樂亭記】,在醉翁亭裡吟詩作賦,寫了篇【醉翁亭記】。【醉翁亭記】重在寫景抒情,【豐樂亭記】以敘述事物為主。這兩篇文章作為宋代文章的傑作典範,雙雙入選【古文觀止】。【古文觀止】是一本收錄了中國古代名

家大作的一本書,觀之就是到這就沒有了的意思,所以它代表了古文的最高境界,一般古代有名的文學家只要有一篇文章被收錄到那裡面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歐陽修竟然一個人有兩篇被收錄到那裡面,這是多麼難能可貴阿。歐陽修的學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為歐陽修完成的【醒心亭記】。三座亭,三篇文章都是以酒為載體,以情為媒介,寄情於水,成就了滁州這個獨一無二的醉鄉。中國的酒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酒鄉有很多,如河南的汝陽,貴州的茅臺鎮,山西的杏花村等等。而醉鄉只有一個,就是我們滁州。剛才大家只是聽我在口頭述說滁州為醉鄉,此刻大家看一下,那裡還有碑文為證。碑文的右邊起第四行“釀溪為酒,滁陽為醉鄉”此刻大家隨我踏著酒國長春的匾額到裡面去參觀醉翁亭吧。

這座醉翁亭是歇山頂式建築,飛簷翹角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特色“秦代開始出現了規模龐大的阿房宮”,漢代建築高大巍峨,四四方方,唐代建築雕樑畫棟,注重細部裝飾,而且建築手法上採用斗拱和大屋簷。我們此刻看到的醉翁亭就是宋代建築的代表,飛簷翹角不僅僅在外觀上增加了立體感,給人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同時又有實用價值。飛挑的屋簷起卸力的作用,既能緩解雨水沖刷在屋頂的力度,又能保護地基不受雨水的澆淋。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中間設有茶几,這是歐陽修在亭中處理政務,並且於賓客把酒言談,吟詩作賦之用,16根立柱的構造和亭中所設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不可多見的。

醉翁亭為我國四大名亭之首(北京陶然亭,蘇州滄浪亭,長沙愛晚亭,滁州醉翁亭)醉翁亭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醉翁亭始建於公園1046年的北宋慶曆六年,滄浪亭基本上於醉翁亭同時建成,但比它稍微晚一點,滄浪亭為蘇舜卿取自古詩句“滄浪之水清兮,能夠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能夠濯我足”中的滄浪二字,愛晚亭和陶然亭則是清代的建築,比醉翁亭和滄浪亭還要晚四五百年,愛晚亭是取之於唐代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陶然亭取之於白居易的“更待菊黃家釀熱,與君一醉一陶然”。說醉翁亭是四大名亭之首,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從時間上來說,它是建亭最古老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醉翁亭記】在文學造詣上比其他幾個亭子更具有價值,他是當時琅琊寺的知客僧智仙和尚專門為歐陽修建造的,什麼叫做知客僧呢!(相當於此刻專門管接待的辦公室主任)那裡有一幅楹聯,上聯“飲既不多,緣何能醉!”意思是,酒喝的並不多,怎樣就醉了呢!歐陽修自己不也在【醉翁亭記】中說過“飲少輒醉”。一般人認為是,歐陽修在政治上受打擊,情緒低落,所以借酒消愁愁更愁,其實這是一種誤會,歐陽修在滁州情緒是很好的,歐陽修在滁州寫詩近百首,其中有關飲酒,交友的資料可佔一大半,所以酒是不可缺

少的寄託和媒介。然而歐陽修出於身體原因,患有消渴症(此刻所謂的糖尿病)儘管酒逢知己千杯少,還是常常“頹乎其間”下聯“年猶未逮,奚自稱翁!”年齡不到老邁的程度,為什麼稱自己為老頭呢!“逮”就是“及”,“達”的意思,歐陽修當年只有38歲,正值年富力強的中年時期,他在【贈沈遵】的詩中就說的很明白,“我年四十猶強力,字號醉翁聊戲客”原先是和大家開了個玩笑。

在這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歐陽修的生平,歐陽修字永叔,好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祖籍吉州永豐(今江西永豐縣沙溪鎮),因永豐縣屬廬陵管轄,故在他的文章中長落款廬陵歐陽修。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歐陽修出生於父親歐陽觀任綿州軍事推官的地方(今四川省綿陽市)。他四歲喪父,家境貧困,母親鄭氏用荻杆畫地教他識字。(畫荻教子)16歲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因【左傳】中荒誕的事情加以抨擊,沒有考上,後得到婿晏的指點,之後歐陽修把女兒嫁給了他,歐陽修24歲的時候考取了進士,後任知縣,知州,館閣校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等職。身歷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目錄學家、經濟學家,尤以文學成就最高。他一生三起三落,30歲時寫的【與高司諫書】便第一次顯露他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使朝野為之轟動,因論救范仲淹,貽書譴責司諫高若納,景佑三年(1036)五月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夷陵區)慶曆新政後,有連續上書【唯詔言事上書】、【本記】、【論韓琦范仲淹之賜召對札子】、【朋黨論】、【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用心鼓吹改革,大膽揭露時弊,勇敢的駁斥舊社會勢力對新政的汙衊及對范仲淹等人的詬陷,康定元年(1040

),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後知諫院。

修遊玩慶曆三年(140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史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歐陽修是這一改革運動的用心參與者和鼓勵者。慶曆新政雖然失敗,但由於歐陽修正直敢言、見義勇為、犯懺權貴,排擊奸佞,所以一向為守舊失利所切齒,曾數收到誣陷。在王安石變法中,雖然對新政的其他措施並未正面便是過反對意見,但這與守舊派不顧是非。凡有更改必加以反對的頑固態度不同。慶曆五年,範、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屬安徽)太守。在滁州做了2年零6個月的太守以後,又分別上任去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做知州。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嘉佑二年(1057)二月,

歐陽修來到滁州在琅琊寺認識了智仙和尚,並且很快結為知音,為了方便歐陽,智仙特地在此為歐陽修修造了這座

小亭。歐陽修親自為亭做記,這就是很有名的額《醉翁亭記》。在歐陽修寫成的《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兩篇雖然只有四百多字,但字字珠璣,膾炙人口,立即引起了社會轟動,當時沒有印刷條件,只能相互傳抄,於是歐陽修讓人刊石為碑,立於亭前。但是出於但是得這塊碑屬於“急救章”(也就是所謂的豆腐渣工程)字型較小,而且筆畫清淺,所以沒過多久,字跡就模糊不清了。40多年過去以後,滁州的知州王詔覺得碑文磨損實在是一大損失,想重新篆刻又實在不易,因為寫碑的人不但要書法要好,而且名聲要高才行。想來想去,覺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壇魁星蘇軾是最適宜的人選。當時蘇軾在穎州做官,於是王詔就寫了一封信拖人送到穎州請蘇軾寫碑。

蘇軾當即就同意寫碑,蘇軾同意為歐陽修寫碑文有兩個原因,一是蘇軾是歐陽修的學生,是歐陽修冒著風險把他從平民青年中選拔出來的,第二是蘇軾和歐陽修在政治上的抱負十分一致,而且十分崇拜歐陽修。蘇軾在接到王詔的信之後,用心用意的認真書寫這兩片碑文,碑文寫好送回滁州時蘇軾還附了一首(次韶王滁州見寄)的長詩,高度讚揚恩師歐陽修的人品和文品,由歐陽修,蘇軾寫的這兩塊碑,就被人們稱做“歐文蘇字碑”,這兩塊碑也是琅琊山的鎮山之寶,一會我們將會在寶宋齋裡一睹它們的風采。

大家這邊看一下,那裡有二塊摩崖石刻“醉翁亭和二賢堂”是南宋時期留下來的。

那裡叫做二賢堂,是滁州百姓感謝兩位父母官,歐陽修和王禹稱為滁州人民做了很多好事而建的,二賢堂始建於宋代紹聖二年(1095年)王禹稱也是北宋年間的一位官員,他比歐陽修早來滁州50年,不和貪官汙吏同流合汙,而且都是被貶到滁州為官德人。自唐代後期開始我國文學創作上出現很多華麗的詩藻,南北朝發展到了鼎盛,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以華麗無實為主要特點,而在那時王禹稱首先意識到這種創作風氣會給文學帶來不好的影響,於是最先提出了“古文運動”(也就是像古人學習寫文章,因為在初唐以前,古人的作品都是以寫實為主,不在文字上面追求詞藻的華麗。但王禹稱倡導的“古文運動”由於受到當時潮流的影響,收益不是很大,歐陽修就傳承了這一觀點,把古文運動推到了一個高峰,歐陽修曾在朝中做到禮部貢舉的職位,主持科舉考試,他就按照自己的觀點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青年,之前我已經跟大家提到過,蘇軾是歐陽修冒險提拔出來的,其實三蘇、王安石、和曾鞏都是他當主考官時提拔出來的。歐陽修一生三起三落,第一次被貶宜臨(此刻的宜昌)在滁州時是他被貶第二次,之後又高升去了揚州做太守了,第三次被貶到泊州。而王禹稱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是一貶再貶,被貶到滁州之後又被貶至湖北的黃岡,最後客

死他鄉。

左邊牆上的這篇文章也是歐陽修的作品,坐坐《朋黨論》他在這篇文章裡提到了君子之交與小人之交,君子之交是志同道合的人就算很久不聯絡,但只要朋友有難的話就算是而肋插刀也再所不辭。而小人之交只是酒肉交情,因為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一齊的。右邊牆上就是歐陽修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

此刻我們來到的是寶宋齋,大家看到這塊玻璃框裡的四塊碑文就是琅琊山的鎮山之寶“歐文蘇字卑”,他們又被稱做為“宋代雙絕碑“分別為《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這兩塊石碑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洗滌,有些地方已經破損了,但是自然災害是有限的,最可怕的還是人為的破壞。大家看到這段裂的碑身和鑿平的痕跡,是在文-革期間被紅衛兵破四舊時留下的傑作。明代之前這四碑刻都是露天放置的,之後在明天啟年間南太僕少卿,馮氏父子為了有效的保護這珍貴的文物,就為碑文建造了這座精美的廊坊以避風雨剝啄,而且為這個房屋起了“寶宋齋”這個名字。顧名思義寶送倒了過來就念詩宋寶,宋代珍寶之意。

這邊是馮公祠,是滁州百姓為紀念建造“寶送齋”的馮氏父子而建造的,馮若愚明代崇禎年間南太僕寺少卿,他的兒子為當時滁州的知州馮元彪,有人會問南少僕寺是什麼職位呢?太僕寺是古代國家管理馬政的中央機關,卿士一把手的意思。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打仗的工具,養馬管馬自然就成了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到了明代,由於朱元璋最初在南京定都,所以把太僕寺設立在一江之隔的滁州,把軍馬安排在那裡訓練,調配,離南京又近又方便管理。朱元璋的兒子朱隸當了皇帝之後,遷都北京,顧於對軍事方面的思考,設在滁州的太僕寺即不能不遷,又不能全遷,最後只能一分為二。遷往北京太僕寺管理黃河一北的範圍,留守滁州的部分管理黃河以南六州馬政。因而又稱“南太僕寺”。

此刻我們看到的這塊石頭,叫做菱溪石頭,邊上的石碑上刻的是《菱溪石記》記載了這塊石頭的來歷。石頭為什麼被叫做菱溪石呢?是因為它是採自滁州邊上的菱溪。原本溪水中有6塊石頭,其中4塊較小的石頭都被愛石者取走了,而留下的2塊是因為太大太重而無法搬運,一向留在菱溪當中。之後歐陽修來到滁州以後,經常去溪邊看這其中一塊

石頭,也就是大家此刻所看到的這一塊,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太守會特意去看這塊石頭呢?歐陽修就用了三頭牛把這塊石頭拉了回來,親自動手用水把它沖洗乾淨,不讓旁人幫忙。歐陽修對這塊石頭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有人說這塊石頭是女媧補天留下來的那一塊,也有人說這是天空上掉下來的隕石,經過專家考證這是寒武紀岩石,構成於5.7億年之前。是由於海底的石灰岩,砂岩長期沉積構成的。

此刻的這座亭子叫做意在亭,環繞著小亭一週的是一條石渠,名字叫做曲水流觴,又叫做九曲流杯。觴,是方底的酒杯。這是古時候一種供人遊戲的飲酒設施。參加遊戲的人沿著渠邊坐下,把酒杯放在渠水上游,當酒杯漂到誰的跟前時,誰就吟詩作賦。如果說不上來,或說的不好就要罰酒一杯。這是古代文人的一種休閒娛樂方式。起源很早,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有所描述,這種園林遊戲的建築在全國只有北京的故宮、以及紹興、蘇州等地才有,而我們那裡的酒麴流觴有比其他地方的先進一些,先進在哪呢,大家隨我們到意在亭的後面看一下,那裡有個半月形的池子,如果所有人都把詩做出來了,就沒有人被罰酒了,那麼酒杯就順著水流到這個池子裡,古人利用水流的原理,輩子只會在池子裡打轉而不會流走,遊戲結束時所有人就走到池子旁端起酒杯大家一飲而盡,這時也就是整個遊戲的高-潮。大家之後跟我往裡走。前面是影香亭。

如果說意再亭是眾人集會飲酒做詩的地方,那麼影香亭就是一人自斟自酌、品酒賞梅的清淨去除,大家看影香亭周圍水池是正方形的,亭子周圍的石壁是正方形的,亭柱是正方形的,石桌都是正方形的,唯一的敗筆就是中間石凳,是圓形的。其實最早的石凳也是方形的,之後毀壞了就用圓凳代替方凳了。影香亭為典型的北方園林藝術代表,處處體現中軸對稱。影香亭的名稱,取自於北宋詩人《山園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中的“影,香”二字。從這個半圓門裡大家看到的就是古梅園,園內這一株梅樹就是當年歐陽修親手種下的,所以又稱作歐梅,這株古美的開花期很遲,差不多與杏花同時開,所以又稱做“杏梅”距今也是九百多年了。據說這株梅樹代表了一段友誼,宋代大詩人梅蕘臣與歐陽修是好朋友,歐陽修被貶到滁州之後,一向期望梅蕘臣能到滁州來看他,和他在一齊體會與民同樂的樂趣,於是他在此種了這棵梅樹,見到這株梅樹就像見到梅蕘臣一樣,可惜的是梅蕘臣一生也沒有到滁州來。這株梅樹同樣也應徵了《朋友論》中的君子之交。梅樹下面的梅臺壁上游清代人提寫的“花中巢許”四個字。大家聽說過許由和巢父的故事嗎?傳說遠古時期,當時的人民領袖蕘帝把自己看成重名利的人,想想這句話覺得玷汙

了自己的耳朵,竟跑到穎水邊上去洗耳朵,這時巢父正好牽著頭牛到河的下游飲水,看到許由的舉動,就問了原因,許由倒出事情前後,巢父就笑著說,你不就應在水的上游洗耳朵,以免汙水留下來,把我的牛也給玷汙了。之後兩個人一齊躲到了山裡,農耕而食,徹底的享起了清福。後面這個亭子叫做“古梅亭”裡面中間的這個梅字是個象形文字,古梅亭掛著那幅畫,畫的就是梅花盛開的樣貌,因為一年上山的遊客有很多,不可能所有的客人都能到梅花盛開的景色,所以就把它畫下來,不管遊客什麼時候來,都能欣賞到,

那裡是“新寶宋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領導指示重建寶宋齋,回覆國寶歐文蘇字碑,於是整理並重新刻成碑,我們來看一下《醉翁亭記》,全篇僅有411個字,其中有21個“也”,25個“而”。18個“者”但整篇文章看起來並不閒的羅嗦和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