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精選18篇)

欄目: 山西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4.91K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精選18篇)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峰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峰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20xx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xx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岩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岩。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峰、西峰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東魏石窟

532年(北魏永熙元年),東魏高歡消滅盤踞在晉陽(今太原市)的北魏權貴爾朱氏,同時在晉陽建大丞相府,直到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前後近20xx年的時間,他坐鎮晉陽。曾建避暑宮於天龍山。據此推測,天龍山石窟的開鑿應在這一時期。

位於天龍山東峰的第2、3窟,即為東魏後期高歡攝政時期所開鑿。東魏石窟造像題材範圍比較狹窄,是北魏雲岡石窟模式的延續。一般多以釋迦牟尼的說法像為主尊,兩側分別是禪定像和脅侍菩薩造像,是一佛二菩薩的組合造像。其形制為方形,鑿出蓮花藻井,窟內四周底部鑿出沿著壁面下部的一個低壇,壇上正壁、左壁、右壁各開1龕,是3壁3龕式的石窟。3尊造像,正壁、右壁是結跏趺坐像,左壁是倚坐像。雕刻方法屬貼壁圓雕和浮雕技藝結合手法,造像面相消瘦,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蔽全身,雕刻線長清晰,浮雕中的樹下菩薩、維摩、文殊像,神態各異,造型生動,體現了東魏繼承北魏的傳統雕刻技法,結構緊湊,刀法純熟,簡潔明快,樸實莊重,具有強烈的寫實性。以第3窟為例,龕內為一佛二菩薩像,龕外雕二供養人像。佛像面相清瘦,身體修長,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平直階梯形;菩薩袒上身,下著長裙,披巾於腹部穿環;飛天髮髻作雙結,上身直,腿彎屈,著緊身褲;供養人舉手作揖,屈膝欲跪,神態喜悅。石窟造像風格與雲岡三期(494年~520xx年)、龍門二期(520xx年~520xx年)、敦煌北朝三期(520xx年~545年)相近,早於安陽寶山靈泉寺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大留聖窟。

北齊石窟

550年(東魏武定八年),高歡子高洋廢東魏而自立,國號“齊”,史稱“北齊”,仍以晉陽為陪都,崇尚佛法,於晉陽大興寺塔,開窟造像。551年(北齊天保元年)至561年(皇建二年)間,先後興建晉陽開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鑿石室,其規模巨集偉,為當時罕見。天龍山石窟北齊造像主要開鑿於這一時期。

北齊開鑿的石窟共有3窟,即東宓?號窟和西峰的第10號、16號窟。北齊石窟仍以北魏流行的前後室方形窟為主,3壁3龕,造像題材為釋迦多寶、交腳彌勒和倚坐佛。前室廊鑿八角柱,刻仰蓮、替木,承接替木的額枋上有斗拱;斗拱分別為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構造尺寸與實際建築相近,代表了北齊的木構建築風格,具有很強的時代感。窟門兩側雕力士像,窟頂雕飛天。譬如,正面壇基上鐫刻釋迦多寶說法像為主尊,壇前正中刻摩尼珠,側面浮雕二蹲獅奉博山爐。兩側一佛二立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壇前刻乾闥婆伎樂人像,細腰鼓、都曇鼓、琵琶、瑟等樂器清晰可辨。門內左右兩側雕持叉二天神像,門外左右為力士像。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肩寬腹鼓,著褒衣博帶式和袒右肩式袈裟,雕刻線條硬直,腿部出現雙陰線衣紋;菩薩頭戴花冠,披巾自然下垂;天王力士深目高鼻,均著菩薩裝,衣紋稀疏。總的看,天龍山北齊石窟像風格與響堂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安陽小南海石窟的北齊、北周時期造像相近。

隋代石窟

581年(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廢周自立,弘揚佛法。其次子楊廣封為晉王,鎮守晉陽,竭力倡導佛事,營建寺塔。天龍山第8窟前廊有585年(隋開皇四年)開窟造像碑文,表明當時曾大量雕造石窟。

第8窟位於天龍山東峰,開鑿於584年(隋開皇四年)。窟形是天龍山惟一的前後室中心塔柱窟,前後室作三間仿木式前廊,建築特徵與北齊石窟相似。主室呈方形,3壁3龕,龕內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龕,後壁龕較特殊,佛像右側原有一天王像。佛像形體方整,面相略顯方圓,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內著僧衣,衣紋簡潔樸拙;菩薩頭戴花冠,斜披絡腋,雙肩垂掛穗狀瓔珞;弟子著袒右式偏衫。窟內造像形式多變,雕刻細緻實用,雖然風格有些呆板,但卻具有時代寫實感,呈現出向唐代風格過渡的特徵。

唐代石窟

初唐時期採取的抑佛揚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則崇信佛法,唐僧人為了迎合武則天當皇帝的需要,編造《大雲經》,稱武則天是彌勒轉世。因此,盛唐時出現以彌勒為主的造像,這種內容的造像在武則天死後逐漸停止。天龍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彌勒像為尊,說明開鑿於盛唐時期。武則天時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築寺塔和開鑿佛像,使天龍山石窟開鑿達到了高潮。

唐代石窟合計19個。其形制分別為方形前後室、圓形前後室和圓開單室3種。造像組合以3壁3佛為主,主尊佛像為結跏趺坐式的釋迦多寶、彌勒、阿彌陀佛,其結合有一佛二立菩薩二坐菩薩、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坐菩薩等形式。佛、菩薩頭與身體比例和諧,面相豐腴。佛像為水波紋或旋渦紋高肉髻,著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襬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紋立體感強烈。菩薩頭束高髻,面相豐腴,頸飾花形項圈,下接連珠紋瓔珞,披巾婉轉自如,絡腋斜披透體,從整體構思觀察,其優美的體態,華麗的裝飾,體現了唐代氣勢巨集大、豪放飄逸的裝飾風格。力士則上身裸,下著袍。所有造像製作技藝精純,雕刻圓熟,比例適當,造型準確,更具有寫實性。如第18窟造像安然閒坐,形象逼真,在質感極強的薄紗襯托下,豐潤的肌膚似有彈性,是唐代最具寫實風格的傑出代表。第17窟造像則衣紋清晰,線條深刻,以犍陀羅式的紋飾為基礎,滲入中國傳統的表現手法。西峰第9窟開鑿於永徽年間(650年~655年),屬中晚唐傑作,以其規模巨集偉、氣勢恢弘,蜚聲中外。9號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面相方圓,豐潤雍容,體態端莊,表情威嚴,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下層主像為十一面觀音,左雕文殊騎獅,右鐫普賢坐像。觀音菩薩像為站姿,通高11米,面目清麗,文靜典雅;體態優美輕盈,右腿微彎,臀部略向左扭,重心稍偏向左腳,強調了謙虛而自然的立意;瓔珞和飄帶周身披掛,羅紗轉折自如平整,加強了本體的性格。雕像極富質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寫實技法可與西方雕刻媲美。唐代佛教崇拜觀音,從永徽開始,觀音造像有增無減,天龍山各窟觀音體態婀娜多姿,容顏嫵媚動人,反映了唐代造像風格。天龍山唐代各個石窟在窟形和造像上,與龍門、慶陽、須彌山唐代石窟有相似之處,其年代應在盛唐至晚唐期間。

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我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2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溫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峰,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儲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著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天龍山群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妝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感覺。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

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位於太原市區西南40千米處,山巒層疊起伏,古柏蒼松泛翠。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寶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創建於東魏,後經北齊、隋唐的陸續開鑿擴大,形成25個洞窟,分佈東西山崖。除此外,景區內亦有著名的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始鑿於東魏年間,隋、唐朝繼續在天龍山開鑿大批石窟。石窟位於東西兩峰懸崖半腰,東峰8窟,西峰13窟,有山徑相通,西峰石窟儲存相對好些。西峰第9窟,近年修復了木構“漫山閣”,閣內唐代石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區域性雖有毀損,但仍是天龍山石窟中儲存最為完整的一尊石雕像。下層為觀音立像,高達11米,是夭龍山石窟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尊雕像。

位於石窟下方的聖壽寺,原名天龍寺,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明代暈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此外,千佛洞、白龍祠、關帝廟、觀音塔及柳子溝也都是天龍山的重要景觀,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話和傳說。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5

天龍山群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妝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感覺。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6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峰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峰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00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岩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岩。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峰、西峰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東魏石窟

532年(北魏永熙元年),東魏高歡消滅盤踞在晉陽(今太原市)的北魏權貴爾朱氏,同時在晉陽建大丞相府,直到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前後近15年的時間,他坐鎮晉陽。曾建避暑宮於天龍山。據此推測,天龍山石窟的開鑿應在這一時期。

位於天龍山東峰的第2、3窟,即為東魏後期高歡攝政時期所開鑿。東魏石窟造像題材範圍比較狹窄,是北魏雲岡石窟模式的延續。一般多以釋迦牟尼的說法像為主尊,兩側分別是禪定像和脅侍菩薩造像,是一佛二菩薩的組合造像。其形制為方形,鑿出蓮花藻井,窟內四周底部鑿出沿著壁面下部的一個低壇,壇上正壁、左壁、右壁各開1龕,是3壁3龕式的石窟。3尊造像,正壁、右壁是結跏趺坐像,左壁是倚坐像。雕刻方法屬貼壁圓雕和浮雕技藝結合手法,造像面相消瘦,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蔽全身,雕刻線長清晰,浮雕中的樹下菩薩、維摩、文殊像,神態各異,造型生動,體現了東魏繼承北魏的傳統雕刻技法,結構緊湊,刀法純熟,簡潔明快,樸實莊重,具有強烈的寫實性。以第3窟為例,龕內為一佛二菩薩像,龕外雕二供養人像。佛像面相清瘦,身體修長,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平直階梯形;菩薩袒上身,下著長裙,披巾於腹部穿環;飛天髮髻作雙結,上身直,腿彎屈,著緊身褲;供養人舉手作揖,屈膝欲跪,神態喜悅。石窟造像風格與雲岡三期(494年~514年)、龍門二期(516年~528年)、敦煌北朝三期(525年~545年)相近,早於安陽寶山靈泉寺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大留聖窟。

北齊石窟

550年(東魏武定八年),高歡子高洋廢東魏而自立,國號“齊”,史稱“北齊”,仍以晉陽為陪都,崇尚佛法,於晉陽大興寺塔,開窟造像。551年(北齊天保元年)至561年(皇建二年)間,先後興建晉陽開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鑿石室,其規模巨集偉,為當時罕見。天龍山石窟北齊造像主要開鑿於這一時期。

北齊開鑿的石窟共有3窟,即東宓?號窟和西峰的第10號、16號窟。北齊石窟仍以北魏流行的前後室方形窟為主,3壁3龕,造像題材為釋迦多寶、交腳彌勒和倚坐佛。前室廊鑿八角柱,刻仰蓮、替木,承接替木的額枋上有斗拱;斗拱分別為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構造尺寸與實際建築相近,代表了北齊的木構建築風格,具有很強的時代感。窟門兩側雕力士像,窟頂雕飛天。譬如,正面壇基上鐫刻釋迦多寶說法像為主尊,壇前正中刻摩尼珠,側面浮雕二蹲獅奉博山爐。兩側一佛二立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壇前刻乾闥婆伎樂人像,細腰鼓、都曇鼓、琵琶、瑟等樂器清晰可辨。門內左右兩側雕持叉二天神像,門外左右為力士像。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肩寬腹鼓,著褒衣博帶式和袒右肩式袈裟,雕刻線條硬直,腿部出現雙陰線衣紋;菩薩頭戴花冠,披巾自然下垂;天王力士深目高鼻,均著菩薩裝,衣紋稀疏。總的看,天龍山北齊石窟像風格與響堂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安陽小南海石窟的北齊、北周時期造像相近。

隋代石窟

581年(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廢周自立,弘揚佛法。其次子楊廣封為晉王,鎮守晉陽,竭力倡導佛事,營建寺塔。天龍山第8窟前廊有585年(隋開皇四年)開窟造像碑文,表明當時曾大量雕造石窟。

第8窟位於天龍山東峰,開鑿於584年(隋開皇四年)。窟形是天龍山惟一的前後室中心塔柱窟,前後室作三間仿木式前廊,建築特徵與北齊石窟相似。主室呈方形,3壁3龕,龕內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龕,後壁龕較特殊,佛像右側原有一天王像。佛像形體方整,面相略顯方圓,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內著僧衣,衣紋簡潔樸拙;菩薩頭戴花冠,斜披絡腋,雙肩垂掛穗狀瓔珞;弟子著袒右式偏衫。窟內造像形式多變,雕刻細緻實用,雖然風格有些呆板,但卻具有時代寫實感,呈現出向唐代風格過渡的特徵。

唐代石窟

初唐時期採取的抑佛揚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則崇信佛法,唐僧人為了迎合武則天當皇帝的需要,編造《大雲經》,稱武則天是彌勒轉世。因此,盛唐時出現以彌勒為主的造像,這種內容的造像在武則天死後逐漸停止。天龍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彌勒像為尊,說明開鑿於盛唐時期。武則天時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築寺塔和開鑿佛像,使天龍山石窟開鑿達到了高潮。

唐代石窟合計19個。其形制分別為方形前後室、圓形前後室和圓開單室3種。造像組合以3壁3佛為主,主尊佛像為結跏趺坐式的釋迦多寶、彌勒、阿彌陀佛,其結合有一佛二立菩薩二坐菩薩、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坐菩薩等形式。佛、菩薩頭與身體比例和諧,面相豐腴。佛像為水波紋或旋渦紋高肉髻,著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襬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紋立體感強烈。菩薩頭束高髻,面相豐腴,頸飾花形項圈,下接連珠紋瓔珞,披巾婉轉自如,絡腋斜披透體,從整體構思觀察,其優美的體態,華麗的裝飾,體現了唐代氣勢巨集大、豪放飄逸的裝飾風格。力士則上身裸,下著袍。所有造像製作技藝精純,雕刻圓熟,比例適當,造型準確,更具有寫實性。如第18窟造像安然閒坐,形象逼真,在質感極強的薄紗襯托下,豐潤的肌膚似有彈性,是唐代最具寫實風格的傑出代表。第17窟造像則衣紋清晰,線條深刻,以犍陀羅式的紋飾為基礎,滲入中國傳統的表現手法。西峰第9窟開鑿於永徽年間(650年~655年),屬中晚唐傑作,以其規模巨集偉、氣勢恢弘,蜚聲中外。9號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面相方圓,豐潤雍容,體態端莊,表情威嚴,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下層主像為十一面觀音,左雕文殊騎獅,右鐫普賢坐像。觀音菩薩像為站姿,通高11米,面目清麗,文靜典雅;體態優美輕盈,右腿微彎,臀部略向左扭,重心稍偏向左腳,強調了謙虛而自然的立意;瓔珞和飄帶周身披掛,羅紗轉折自如平整,加強了本體的性格。雕像極富質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寫實技法可與西方雕刻媲美。唐代佛教崇拜觀音,從永徽開始,觀音造像有增無減,天龍山各窟觀音體態婀娜多姿,容顏嫵媚動人,反映了唐代造像風格。天龍山唐代各個石窟在窟形和造像上,與龍門、慶陽、須彌山唐代石窟有相似之處,其年代應在盛唐至晚唐期間。

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我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7

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位於太原市區西南40千米處,山巒層疊起伏,古柏蒼松泛翠。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寶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創建於東魏,後經北齊、隋唐的陸續開鑿擴大,形成25個洞窟,分佈東西山崖。除此外,景區內亦有著名的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始鑿於東魏年間,隋、唐朝繼續在天龍山開鑿大批石窟。石窟位於東西兩峰懸崖半腰,東峰8窟,西峰13窟,有山徑相通,西峰石窟儲存相對好些。西峰第9窟,近年修復了木構“漫山閣”,閣內唐代石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區域性雖有毀損,但仍是天龍山石窟中儲存最為完整的一尊石雕像。下層為觀音立像,高達11米,是夭龍山石窟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尊雕像。

位於石窟下方的聖壽寺,原名天龍寺,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明代暈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此外,千佛洞、白龍祠、關帝廟、觀音塔及柳子溝也都是天龍山的重要景觀,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話和傳說。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8

天龍山群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妝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感覺。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9

始建於北魏,現在已經是我國第二大懸空寺,也叫土樓觀,這裡是絲綢之路南線必經之路,所以在這裡流下了許多有名和尚的腳印,幾千年的風雨將這的巨大佛像洗刷為了北禪寺一道靚麗的風景。

史稱北禪寺,位於西寧市北山,依山傍水,發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裡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稱,紅崖間殿宇高懸,棧道迴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塑有佛道諸神像,被稱為中國第二座懸空寺。現有的洞窟中還保留著部分從隋唐至永慶年間的壁畫,藝術價值很高,曾有“西平莫高窟”之稱。東側倚山矗立著一座高達30米的巨大佛像“露天金剛”佛家稱“內佛”,道家稱“西王母現影”,雄渾粗獷;山頂有一座寧壽塔,每當,煙雨濛濛,山隱霧中,遠望霧中殿宇。樓塔時隱時現,“北山煙雲”因此得名。在歷史上北山寺有過很多的名稱。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樓神祠”之稱。

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賜名為“永興寺”才有了寺的名稱,距今已有580十年的歷史。因樓層迭起,層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樓,故有“土樓山”之稱。北魏旅行家酈道元跆跋涉到西寧,登臨土樓山,他的《水經注》中寫道?“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餘尺,有若削成。”土樓有道教庵觀,故有“土樓觀”之稱。北山像一隻奮翼欲飛的雛鳳,而土樓山又似一隻雛鳳的翅翼,從此又多添了一個雅號叫“鳳翼山”。雖然名稱很多,但北山寺是人們最習慣的叫法。其山中寺觀是西寧地區的一大名勝古蹟。由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獨具一格的風貌,成了人們遊覽的場所。在北魏時期《水經注》記載了北山寺,北魏時青海形勢圖中也標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寧城 。可見北山寺知名度是相當高的。

北禪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這裡幾乎水平狀的紫紅色砂岩、礫岩,其間還夾有石膏和芒硝層,巖性軟硬相間,長期地質時期流水、風化等營力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險峰為主要特徵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發育。軟岩層向裡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當地人稱“九窟十八洞”,洞內塑有玉皇、觀世音、文殊、普賢、關雲長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繪的神像圖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漢、藏佛教繪畫藝術風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稱。硬岩層向外凸起,猶如屋簷,廟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懸,棧道迴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群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藏佛,棧道回曲廊緊靠懸崖,甚至懸空架設,可稱得上一座名副其實的懸空寺了。

魏明帝五年,佛教盛行於鄯州(今西寧)有信徒作龕於土樓山斷巖之間、藻井繪畫、雕牆故壁、建築寺閣棧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時。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道教進入土樓山是清代末年的事。魏明帝五年前後,後涼呂光佔據武威、河西走廊,絲綢北路不通,一些僧人由蘭州到樂都、西寧經北川、達阪山到張掖,前往印度,從此佛教盛行於河湟地區。

“寧壽塔”坐落在土樓山的山頂,山頂原有牌坊、三官殿、雷殿等,該塔為六面形五層翹角塔,塔中實心,青磚砌成。是明洪武十九年由駐西寧長興侯耿炳文所建修。

“靈官殿”位於山腳下,修建於明洪武年間,因戰火毀燒,重修於1915年。原有山門,東西兩邊有廂房,房中間有橫匾上書“靈官殿”三個大字,清宣統二年西寧各界捐資將靈官殿整修一新。韓能靜有兩個名徒是聖聰、聖明。葬於土樓山根西側,當地人叫“和尚墳”。

“露天金剛”位於土樓山中部,東邊一尊與西邊一尊相連線,兩尊露天金剛高三十餘米,系兩個山崖突出部分,像兩尊天神(也叫天王),當地群眾叫閃佛,其意是從山中閃出來的。西面的一尊,已被風化,坍塌不辨面目;東面的一尊,仍然完好。本來是山崖被山水沖刷風雨剝蝕,形成奇特的山崖。後來在魏晉南朝時期,人工雕琢成大佛像,人們稱為“露天金剛”。

“北山煙雨”,稱為西寧八景之一。其由來指北山寺在雨霧中的景色,在朝暉夕照之時,遠望山姿塔影、頗為壯觀,特別是雨中,薄霧層雲,繚繞山腰,恍如一幅丹青水墨畫,有時全山隱於雲霧中,忽隱忽現,更添一番詩情畫意。

“九窟十八洞”鑲嵌在陡峭的半山腰,依山貼壁,十分壯觀,最引人注目的逝洞,其洞構造各異,有的洞無套洞,有的洞有套洞。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態,洞與洞之間有棧道接連。

如今北山寺山下已修渠引水,植樹造林,成為新興的旅遊勝地。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0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大自然總是無私的把它的美奉獻給我們,當我們正在陶醉自己的足跡已踏遍大江南北時,不要認為,已經真正認識到我們中華九州千千萬萬個廬山真面目,因為當順著東方古老文化的搖籃黃河走來時,一定就會發現,彪炳千古的文物古蹟在山西境內是星羅棋佈。所以,這個十一我們到山西大同遊玩,山西簡稱晉,省會城市太原,而我們的行程是大同,在這周邊有懸空寺,應縣木塔,恆山,雲岡石窟,九龍壁等等,那麼今天,我們先去遊覽的就是舉世聞名的高空建築——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里,懸掛在北嶽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現為明清建築風格,豎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遠望懸空寺,像一副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全寺共有殿閣40間,從低到高三層迭起,最高處三教殿距峽谷深處的高度曾為90餘米,由於1500餘年峽谷河床沙石沉積,現高度僅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臨險境的感覺。表面上只是由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從而使懸空寺外貌驚險,奇特、壯觀。

懸空寺建築特色

奇——奇在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氾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儲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裡,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為基。據說在懸空寺建成時,沒有這些木樁,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大詩人李白則用“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來形容之。

巧——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

但是,在我國古代,我們的古人又是怎樣憑虛而建懸空寺的呢?清代同治年間的一塊石碑上寫著,“不知者以為神為之也”。相傳,在當年修懸空寺時,一位姓張的師傅率領一群巧匠承攬施工,他們把所用材料在山下加工,然後繞幾十裡山路運到寺頂山頭,連人帶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然而懸空寺的整個建築是依據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為基,巧借岩石暗託,尤其是連線棧道的支撐木把懸空二字型現得淋漓盡致。至今我們還可以看到因為相互連線而留下來的鐵環。懸空寺在1400年間僅維修過幾次,每一次可維持數百年。

懸空寺是凹進崖龕kan中的,三面環山,不受西北來的任何氣流襲擊,一天內日照時間只有3個小時,可少受日光侵蝕,延緩風化。可見,古人對建築氣象還是頗有研究的。置身其間,我們似乎可以感到,正是由於古人殫dan精竭jie慮,才成就這天地間有獨無偶,千年懸而不墜的空中閣樓,它的玄妙構思和自然山水的巧妙結合,可以說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極致。同時每根立木也師不可沒的。這些立木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以保證能把整座懸空寺支撐起來。據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它的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了。

懸空寺的結構精巧,整座寺廟由立木和橫木支撐著。這些以橫木為樑者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岩石裡去的。據說,木樑用桐油浸過具有防腐作用。

這個奇妙的原理是現代科學理論很難想象的。所以從遠處看人們把懸空寺稱為“三根馬尾空中吊”據雁北地方史有關專家統計,歷史曾經有24個皇帝到過恆山一帶,有13個皇帝曾親自帶兵在這裡打過仗,僅大的戰爭就不下十次,那麼為什麼懸空寺卻千年無毀且容顏依舊呢?可以到懸空寺的最高處——三教殿,去尋找答案。

懸空寺以西為正,大門朝南,整個建築由南向北擴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勢相對越高越狹窄。寺院由三部分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層式的樓閣,內設懸梯連線。第一部分是一個標準的寺院佈局,由於建於懸崖峭壁之間,所以將一個平面的寺院佈局立體化了。第一層是禪堂,第二層是大雄寶殿的兩個配殿,為比肩式樓閣。真正體現“懸”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兩座樓之間均由懸空飛架的棧道連線,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半插飛樑為基、巧借延時暗託”的建築結構。

我們除了驚歎之外還有更多的是疑問,1500多年前沒有先進的裝置,工匠們是怎樣凌空修建棧道的呢?他們是這樣建造的,首先在岩石上鑿開口小肚大的洞口,然後洞裡放一個長度適中的木楔xie,再把一端加工成較小的內凹錐形為卯眼將事先用桐油浸過,可防蛀防腐的、當地產的鐵杉木猛力砸進去作為橫樑。因石洞口小肚大,外邊用力越大里邊咬合就越緊,這樣固定的橫樑就把壓力傳到了岩石上。而在橫樑的下面用木柱支撐,這些木柱長短不一,有的著力,有的則虛設,甚至可以晃動,根本不受力,可以晃動的支柱有十多根。當然,這些虛柱不僅僅是作為裝飾用的,一般情況下並不吃力,一旦承重壓力增大,就起到一柱頂千斤的作用,從而使懸空寺形成一座似虛而實、似危而安、危中見俏的奇特建築。另外古代工匠大師們充分利用了峭壁的凹凸部分,使其避免風吹日晒,石砸雨淋,這也是懸空寺1500多年來仍巋kui然屹立保持原有風采的重要原因。

懸空寺不僅以建築奇巧著稱於世,“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也在這座小小的建築中體現。三教殿就是體現“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閣,位於懸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層。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間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為儒家創始人孔子,右邊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於一殿,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築中極為罕見。體現了中華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三教殿內,中尊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是儒家學說代表孔子,右邊是道家教聖老子,三個人都是豐臂潤面,端坐蓮臺。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就不難窺探到他們隱祕的內心世界,釋迦牟尼對自己居中似乎認為理所應當,看上去泰然自若,悠然自得。是的,佛陀一生歷劫成道,證悟出高深的思想智慧,成為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確實師德巍巍,而我們的孔老夫子卻一臉的不滿意,“我主張的儒家思想是東方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仍安富尊榮,同天並老,現在,怎麼能讓你一個外國人居中呢?”與他們同樣屈居次坐的老子卻神態安詳,笑意盎然,一副與世無爭的道家本色,認為世事難測,還是順其自然吧。看來,他們的矛盾已接了1400年都沒有頭緒,我們局外人也就免開尊口,但佛、道、儒三教始祖同居一室世所罕見,這正逝人的聰明之處,歷代統治者所信仰的不外乎這三種,因此不論怎樣改朝換代,懸寺都能迎合統治者的需求,因此它所受到的庇護是其他寺廟所不及的,正所謂“自古佛門多虔誠,暮鼓晨鐘誦太平”。

懸空寺不僅外形美觀,轉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樣具有藝術價值。木梯上用鐵釘組成數十種蓮花狀的圖案,如繁星燦爛,似鐵水迸濺,令人賞心悅目,堪稱古寺一絕。既起到保護木板和裝飾的作用,又賦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進寺,踏步而上,可謂“步步登蓮,吉祥如意”。集實用、裝飾、宗教價值於一身,可見古代建築工匠的良苦用心。

全寺共有銅鑄、鐵鑄、木雕、石刻、脫紗等塑像80餘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寶殿內的3尊脫紗佛像。其做法先用膠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產的麻(也叫夏布)一層層地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貼金。塑完後把裡邊的泥胎從底部掏出,整個塑像形成空殼,高度達50釐米的塑像,淨重不超過3公斤,為懸空寺塑像中的一絕。

據說懸空寺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雖經過維修乃至多次地震,整體結構仍是安然無恙。這不可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更令人深思的是懸空寺的建造完全是不按常規設計興建的。

懸空寺對於“居住者”也是有要求的,這種要求是自然的而非人為因素使然。因為膽小者根本就不敢懸空而居。懸空寺共有殿宇樓閣四十餘間。上下有螺旋式樓梯相通,走在木梯上,前人似踩在後人的頭頂;中心閣與邊閣之間搭有棧道,一踩上去就“吱吱”作響,顫顫悠悠,透過板的縫隙還能望見百丈深谷,令人驚魂。可是對於淨心潔慮的和尚來說,他們是無畏的。以現代人的思想來看,因為現代完全依賴於現在科學實證理論,“木頭結不結實?”“踩斷了怎麼辦?”“別被風吹下去?”“掉下去就沒命了”等等思想,怎敢在上面居住呢?可是對於和尚來說,因為他對佛是相信的:“有佛保佑”“人生有命”等想法,他就不會把生死看得那麼重,居住者們感到“有佛而心定”這些突顯出思想觀念的差異所帶來不同的狀態。

更為令人震驚的應該是它的設計構思與選址。“在懸崖上建廟”這一提案,如果是放在現在,那很可能會被現代科學家“否決”。根據是什麼呢?現代科學理論認為,受風吹日晒,或自然環境的變化,山體可能會剝落、風化、滑坡等危機存在。其實呢科學家如果以現代理論可能根本就不會有這一想法。可是瞭然和尚想到了,為什麼他敢這樣想呢?他是一名修煉者,他知道宇宙的真理存在,他對大自然有更高的認識與理解。他可能想:“佛會保佑信佛的人。”“山有山神管”等等。所以他根本就不會認為山體存在什麼危險,即便有危險也能避開,“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其實“懸空寺”見證了“和尚”這些修煉者對佛的“正信”。如果沒有對佛法的正信根本上來講是不可能把廟建到懸崖絕壁之上。瞭然和尚所處的北魏時期正是中國佛教得以在中國發揚光大的時候,當時的人們也決不會學到現代科學,這個歷史背景是不能被忽略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修煉者也是掌握科學真知的人,佛法也是真正的科學,誠信然。

這座“懸廟”必將象燈塔一樣照亮人們的心田,激勵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索。義大利威尼斯考古專家尼諾先生認為:懸空寺及它象徵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傑出體現,僅僅是為了這座奇特的寺廟,就值得到中國來一趟。懸空寺,不僅以它建築的驚險奇巧著稱於世,而且獨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同樣精彩紛呈,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內容,在作為邊塞民族融合之地,和歷代戰爭此起彼伏的金戈鐵馬格局中,竟然得以1500多年儲存完好,未受損害,堪稱奇蹟中的奇蹟。

古往今來,懸空寺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詩人李白雲遊至此,揮毫書寫了“壯觀”兩個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遊歷懸空寺後,在他的遊記當中留下了“天下巨觀”的讚譽;聯邦德國的一位建築專家說: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我真正懂得了畢加索所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英國的一位建築學家曾無限感慨地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的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為一體,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通過這次參觀遊覽,才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1

華嚴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為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廷。華嚴寺位於西安市南15公里的長安縣少陵塬上,寺居高臨下可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塬,南觀終南山玉案、霧巖諸峰。李白描述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唐代樊川是長安城南著名風景區,是春秋宴樂、夏日避暑的勝地。唐詩人杜牧《望故園賦》中寫道:“餘三思歸兮,走杜陵之西道。巖曲天深,地平木栳。隴雲秦樹,風高霜早。周臺漢園,斜陽暮草。”華嚴寺南望終南山,詩人岑參的“寺南幾千峰,峰翠青可掬”,道盡了它景緻最佳處。華嚴寺周圍的自然景色,雖不是佛經中描述的華嚴世界,卻也是人間的華嚴天堂。寺內曾有東閣法堂、會聖院、澄襟院及真如塔等建築。歷宋、金、元、明漸趨荒落。華嚴寺初建後數百年間,無高大殿堂建築的記載,只記鑿原為窟,安置佛像及僧眾居住。

華嚴寺可以說是黃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從塔的記載看,這裡曾有華嚴宗初祖杜順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儼塔、三祖賢首塔、四祖澄觀塔。清乾隆年間少陵原崩塌,寺殿盡毀。僅存磚塔2座:東側為杜順禪師靈塔,西側為清涼國師靈塔。兩塔立於塬畔,常年受滑坡之擾,塔身不同程度傾斜。一九三○年陝西大旱,朱子橋居士來陝西賑災,與佛教界人士瞻禮華嚴寺塔時,見到元代重修碑內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句,便於塔前發願“重修兩塔,祝願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橋遂與佛教界人士動工修塔。1986~1988年將清涼國師塔遷建於原址東側距杜順塔約20米處。兩塔下部有清宋伯魯、宋聯奎等人所書重修記

華嚴寺位於西安市南長安縣杜曲鎮城東南少陵原畔上,距西安城約15公里。 為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

寺建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20xx年)。僧人杜順在此創立華嚴宗,其三傳弟子深得武則天寵信,被稱為“華嚴宗大師”。四傳弟子澄觀被尊奉為教授和尚 ,授“鎮國大師”、“僧祖清涼國師”稱號,並主持當時全國佛教法事。因此,華 嚴寺是唐代地位相當高的一所名寺。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2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臺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所有效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簷。外面是五層,可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行使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樑枋和短柱等構築要領,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健壯,又壯觀。據測,構築該塔適用木柴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閣下。

木塔自制作至今已有900多年汗青,恆久擔當風雨腐蝕,並曾蒙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凶猛地動,雖有稍微傾斜,仍巍然挺立。實踐證明,它是構築佈局與行使成果計劃公道以及造型藝術的規範之作,是中國古代構築史上的一大事蹟,活著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成立的一個封建王朝,其時為了固定封建統治,大力大舉倡導釋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木,建築佛廟、佛塔。應縣木塔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營造的。塔的底層有一尊11米高的釋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著遼代的氣魄威風凜凜。底層的牆壁上尚有6幅如來佛畫像以及飛天,色彩豔麗,精神奕奕,是中國壁畫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層和第五層別離有四方佛和釋迦坐像。已往這裡既是歷代統治者拜佛的場合,又是戰爭時用於觀戰批示的瞭望臺。

木塔是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之一。國度曾多次撥出鉅款舉辦維修和加固。塔內各層之間有木梯相通,塔的附近有平座雕欄。遊人逐級登樓,憑欄遠眺,其樂融融。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3

五爺廟,坐北向南,這座建築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龍王殿,五爺廟創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龍王的。

五臺山為什麼要修龍王殿呢?這要從文殊菩薩向東海龍王巧借歇龍石的神話說起。

五爺廟是不是楊五郎的廟呢?請聽下面這個故事。很古以前,五臺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為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臺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臺山後,便尾隨而來大鬧五臺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畢竟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王,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臺頂。這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臺山地區造福,為五龍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五龍王居於殿內正中,左側為大龍王、二龍王、龍母,右側為雨司、三龍王、四龍王。據說,五龍王以前是黑臉,但為什麼我們所見卻是金臉呢?這是因為佛教傳言,說王爺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恐。臉由黑色變為金色,就使五爺的脾氣變溫和了。據民間傳說,龍王弟兄五人,這是其中的老五,故稱五爺。按一般慣例,龍王不居佛寺,當地龍傳說五臺山龍王神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安寧,故在閣西建殿祀之。據說,佛、菩薩本來是為看戲的,可是五爺喜歡看戲,故在龍王殿對面修建一座戲臺,這是五臺山一座唯的戲臺,專門給五爺唱戲。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4

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歡迎大家來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旅遊觀光,現在我們正行進在忻州至五臺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車時間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五臺山概況。

五臺山是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山西省忻州地區東北部,風景區絕大部分坐落在以臺懷鎮為中心的五臺縣境內,有小部分跨繁峙、代縣和河北阜平,周邊達500餘里。五臺山的壯美風景在於它的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臺山的名勝精華則是它那眾多佛教寺廟。

五臺山這一名稱是對五座山峰的共同特點的形象概況。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巔都是高大的緩坡平臺,所以叫五臺山。五臺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臺海拔達到3058米,為華北第一高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絕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而五臺山例外。這裡山高林深,氣候涼爽,降雨較多,植被覆蓋率很高,風光秀麗,景色壯觀,有清涼山之稱,是旅遊避暑的勝地。五臺山雖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較方便,有四關一門與外部相通。北部有華嚴嶺鴻門巖關,通往繁峙縣境,西部有峨嶺關通往代縣,東部有龍泉關通向河北阜平,東南有牛道嶺關可通盂縣、陽泉,南部有大關連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臺山主要是以佛教聖地而名揚天下的。那麼五臺山是如何成為佛教聖地的呢?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兩位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在中國傳播佛教,當他們來到五臺山,見五座臺頂拱圍臺懷腹地,其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的修行地靈鷲山幾乎相同,返回洛陽後就奏請漢明帝去五臺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頒旨,在五臺山修建了大孚靈鷲寺,即今天顯通寺的前身,成為與洛陽白馬寺齊名的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五臺山也就成為佛教聖地。從此五臺山的佛寺越來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時,五臺山已有寺廟200多處,唐代更達到360多處,有僧尼3000餘人。但由於唐武宗、周世宗兩次大規模滅法,全山佛寺幾乎全部被毀。宋、元、明、清,五臺山的佛寺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明朝時寺廟已近104處。清朝的康熙、乾隆、嘉慶諸帝均對五臺山佛寺極為重視,不斷投入巨資予以修建,到清末,五臺山共有寺廟122處,其中青廟97處,黃廟15處,僧尼1000多人。

五臺山現有寺廟50餘座,儘管與歷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廟最為集中,香火最為旺盛的。而且五臺山的佛寺,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國均有遺存,建築巨集偉,式樣繁多,精細嚴整,手法典型,連續性強,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來中國建築史,是研究和欣賞中國古建築的難得場所。另外,寺內佛教造像手法多樣,技藝高超,泥塑、木雕、銅鑄、玉雕應有盡有,同樣是欣賞我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演變的最佳場所。

前面這個小城叫東冶,東冶鎮西北10餘里便是我們這次五臺之行的第一個遊覽點南禪寺。

南禪寺:南禪寺到了。我們從南路上五臺山,首先遊覽這座古剎,事實上已經登上了五臺山文物的最高峰。因為南禪寺內有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館的美譽,現存古建築,其數量之多、價值之高都居全國之首。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35處,省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284處。宋金以前的木構建築有106處,佔全國同期建築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築以五臺山地區最為集中,而五臺山的古建築又以南禪寺最為古老。

南禪寺位於五臺縣陽白鄉李家村附近小銀河一側的河岸土崖上,廟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樑,寺旁渠水環繞,林木繁茂,紅牆綠樹,溪水青山,極為幽靜。南禪寺就是在如此美麗的環境中已經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並不大,佔地約3000多平方米,南北長印米,東西寬51米,分兩個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東西配殿及南過門殿等。

大佛殿為寺院主體建築,面寬和進深都是三間,而內裡卻是一大間,是單簷歇山頂建築,共用十二根據柱支撐殿頂,牆身並不負重,只起間隔內外和防禦風雨侵襲的作用。四周簷柱柱頭微微內傾,四個角柱稍高,使得層層伸出的斗拱翹起。這樣,大殿既穩固又俏麗,是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據大殿橫樑上題記可知,此殿重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20xx年,是中國現存所有木構古建築的老大哥。這也是南禪寺海內外聞名的主要原因。殿內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釋迦牟尼佛為中心,兩旁是文殊、普賢二位菩薩,其餘為大弟子阿難和迎葉及護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營造出佛界肅穆而和諧的良好氛圍,不論是結跏趺坐於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騎獅的文殊菩薩和乘象的普賢菩薩,抑或是凝神肅立的阿難和迎葉,還是威猛雄壯的護法天王,個個神態自若,表情逼真,若動若靜,栩栩如生,都是藝術精品,其風格與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轍。佛壇四周嵌有磚雕70幅,是唐代磚面浮雕藝術傑作,同樣頗具藝術價值。置身大佛殿內,猶如進入一座唐代藝術殿堂,不論建築,還是塑像、磚雕均是稀世國寶。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這樣一座唐代建築為何能夠完好地儲存下來?答案應從三方面去找。從地勢和氣候上說,這裡高而背風,較為乾燥,有利於木構建築物的完好儲存;從所處地理位置上講,南禪寺遠離寺廟最集中的臺懷鬧區,藏於偏僻山鄉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夠躲過唐代以後歷次大規模滅法和刀兵之劫;最後還要歸功於當地人民群眾的精心保護,免去了可能發生的其他人為破壞。正是這幾方面的原因,從而使南禪寺這座千年古剎得到完善的儲存。解放後,國家對古剎極為珍視,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撥專款進行維修,進而使南禪寺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我們的南禪寺之行暫且到此,下面我帶大家去欣賞與南禪寺齊名的另一處唐代古建築佛光寺。

佛光寺:這就是在佛剎中被譽為中華瑰寶的佛光寺,它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偉的佛教寺院。佛光寺東、南、北三面環山,惟西向開闊,寺因山勢而建,坐東朝西,整個寺區松柏蒼翠,殿宇巍峨,環境清雅;寺院佈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內有北魏以來的建築和許多文物古蹟,這在全國都是比較少見的。1961年,佛光寺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講到它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我們不能不提起它的發現者我國古建築專家樑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啟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樑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興匆匆地來到五臺,在這之前,他們曾去了敦煌,在絢麗多彩的眾多壁畫中,有一幅五臺山圖,特別引起他們的注意:畫面上,古剎林立,遊人不絕,還有一座不曾見到過的寶塔……

在佛光寺,樑思成教授找到了這座塔,與畫上的一模一樣,1420xx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遺物,雙層六角,上實下空,繩紋切磚,有印度的束蓮柱。它不僅是我國古建築的珍品,也是中國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紀念碑。大大出乎樑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這祖師塔,整個佛光寺都是一個古代藝術的新大陸。通過精心研察,測量繪圖,寫出了論文《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築薈萃一寺的魏齊唐宋四個孤例;薈萃一殿的唐代四種藝術》。文章發表以後,轟動了中外建築學界。佛光寺從此不只是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有的外國學者公開稱呼佛光寺為亞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後來被毀。現在佛光寺的正殿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內東部的制高點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寶殿,故名東大殿。在五臺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壇上面有三佛和菩薩脅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壇的正中間是降魔釋迦像,左邊是彌勒佛,右邊是阿彌陀佛。釋迦、彌勒都有螺發,阿彌陀佛是直髮。這三尊塑像,都面頰豐滿,眉毛弧彎,嘴脣端正,具有極為顯著的唐風。彌勒佛和阿彌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與結帶,和釋迦與阿彌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薩立像均向前傾,腰部微微彎曲,腹部略突起,這是唐代中葉以後菩薩塑像的特性,與甘肅敦煌的塑像同出一範。

另外,供養菩薩均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聳的蓮座上。這種塑像除了甘肅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華嚴寺以外,在國內還不多見。

佛壇的左梢間又有普賢菩薩騎像,兩個菩薩脅侍,獠蠻牽著象,普賢像前有起陀和一個童子像。佛壇的右梢間是文殊菩薩騎獅像,拂林牽著獅子,兩個菩薩脅侍。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賢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內兩梢間的極端前角,都立有護法金剛,形體魁偉,遙對而立;身披甲冑,手持寶劍,怒目而視。與我們在博物館裡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壇左端金剛的右側,有一面頰豐滿,袖手趺坐,大約40多歲的中年婦女塑像,形態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著佛殿兩山牆砌臺上還排列著五百羅漢塑像。據東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補塑羅漢碑記雲,確係明代遺物。

東大殿內柱額上的幾幅拱眼壁畫,亦為唐代遺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右次間內柱前額上的橫幅。橫分三組:中間一組以佛為中心,七菩薩脅侍。左右兩組以菩薩為中心,其旁邊又各有菩薩、天王、飛天等。壁之兩端有僧俗供養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內有一人,好像是在權衡長短,那嘴邊上的鬍鬚飄然若動,與敦煌畫中的人物幾乎沒有兩樣。壁畫顏色除石綠以外,都是深暗鐵青色。各畫像的衣紋姿態都極其流暢,具有唐代風韻,而畫臉和鬍鬚的筆法,還含有漢畫的遺風。

東大殿左右四樑下還有唐人題字,如:敕河東節度觀察個置等使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鄭、助造佛殿澤州功曹參軍張公長、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執筆人李行儒等字跡,清晰勁沉,實屬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跡。

我們剛才介紹的東大殿的建築,塑像、壁畫和墨跡四種藝術,萃聚在此,就是被樑思成先生稱為孤例的四絕藝術。

金閣寺:我們從南路進五臺山,過收費處牌樓,前行不遠,這座立於路北山坡金碧輝煌的廟宇,便是臺懷腹地第一大寺金閣寺。這金閣寺位於南臺之北、中臺之南的金閣嶺上,海拔高度達到1900多米,除臺頂寺廟外,金閣寺所處地勢最高。該寺距臺懷鎮約十五公里。

金閣寺創建於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來的大法師不空,根據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義來五臺山禮佛,夢幻中看見這裡金閣浮空的傳說,主持建造的。當時鑄銅為瓦,瓦上塗金,以合金閣之聖名,整個寺廟金光燦爛,無比輝煌,從敦煌壁畫中至今仍可看到當時金閣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師作為密宗的主要創立者在金閣寺開辦道場,譯講密宗儀軌,所以金閣寺在國內外很有聲譽,也是古代中國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實證。

金閣寺現存的寺廟建築及塑像均為明、清兩代和民國年間復修和添補後形成的。整個寺院佔地面積21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樓房160餘間。天王殿裡面這前後兩重大院,中間用下窯上樓的二層建築隔開。前院最主要的建築就是這座二層大閣。閣內所供為觀音菩薩,這尊觀音銅像高達17.7米,是五臺山最高最大的聖像,胸部以上伸人二層閣內,我們必須抬頭仰望才能看到觀音的容顏。銅像鑄於明嘉靖四年(1520xx年),後人重修時在銅像外貼泥,金妝,另加48臂,號曰千手觀音。觀音兩旁這兩尊高大的脅侍像,一男一女,是所謂的觀音父母妙莊王夫婦。這是根據元代書法家趙孟畹姆蛉斯苤偌妗豆凼酪羝腥浴返乃搗ǎ垡羰敲鈄醯娜鰨忻釕疲雜壯黽搖6捶鵓霞竊兀垡羰槍糯《紉桓齬醯奶櫻脅槐r,後來出家修成菩薩。但觀音來到中國後,一般塑像和影象多作女相。觀音閣兩壁這24尊塑像,稱為二十四諸天,即24位護法神。原本在印度佛教裡只有20位護法神,傳人中國後又將道教裡的4位神加了進去,這樣就有了二十四諸天。觀音站壇的西南壁角,還塑有下沼建造金閣寺的唐代宗李豫像,觀音菩薩兩側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後院主體建築為大雄金殿,內供三佛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兩旁為十八羅漢。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5

北嶽主峰——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中國“著名的道家名嶽、道教名山”,北嶽是道家得護國五嶽之一,恆山是道教的,各種知識、學問、技巧、藝術等等,多樣性型別文化得,開拓、創新、發展、弘揚、傳播:新思維、新思想、新理論、新科學、新實踐、新方法、新成就、新時尚、新風格的主要場所之一。

北嶽依託主峰恆山,開發建設有多處傳統型制、經典風格得,道教得,武帝殿、文皇宮、儀軌院、觀禮臺、界望亭、臨境閣、經書圖冊館、字典緯籍樓、名師會(明者有名、名者已明)、先賢祠(古聖者,嫡親之長子、宗族之大兒、教授之首學,稱作:“先賢”)、淨齋堂、禪思房、診所、藥局、休息處、宿舍、臥室、沐浴間、盥洗間、衛生間等等基礎設施(如有確實之需要,可以拓址增建、佳築新成),另附建有“儒、釋、道”三教合一者,懸空寺廟宇一座。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6

恆山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相傳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見山勢巨集偉,遂封為“北嶽”;恆山崛起於桑乾盆地南端,綿延數百里。橫亙寨上,主峰海拔____年米,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佈著殿亭樓臺,給巨集偉的北嶽增加了不少秀色。古有恆山十八名勝,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餘處,最為聞名的就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上,一組紅綠相映的構築群,玲瓏剔透,像是一幅彩畫貼大石壁上,又像無形的線把幾座小屋子系在半空。正如內地民謠說的“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該寺始建於北魏王朝後期,經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餘年的汗青。

山門依山勢朝南,全寺鉅細40間殿宇臺閣緊貼巖壁一字排開,南北長如蟠龍,物件窄如衣帶。外面上坎坷錯落,參差有致,內部接洽頗見匠心,有的用棧橋凌空飛渡,有的以暗道相通,有的在石級上攀緣而過,有的拱越石壁穿窗入室,偶然使人彷彿已面對絕境,幾經盤旋,又豁然爽朗,別有洞天之感。

全寺構築分為三組。先是三宮殿,這是玄門的天地。幾座泥塑像都是烏眉黑顏。衣袖帶風,有一種飄塵出世的無為之意。繼而是三聖殿,這是佛家的天下,佛像豐臂潤面,端坐蓮席,眼光微啟。最後是三教殿,這裡齊集國文化之大成,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右是賢人孔子,左是道祖老子,他們模樣外形各異。勉力示意出所主教宗的雍容鮮豔。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7

關於五爺廟,民間傳說。龍王弟兄五人,這是其中的老五,故稱五爺。按一般慣例,龍王不居佛寺,當地傳說五臺山龍王神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安寧,故在閣西建殿祀之。據說,佛、菩薩本來是不看戲的,可是五爺喜歡看戲,故在龍王殿對面修建一座戲臺,這是五臺山一座唯的戲臺,專門給五爺唱戲。由於五龍王特別愛看戲,所以每年六月大會,都要大開殿門,讓五爺居高觀賞,以取悅於五爺,使他及時賜雨,保證歲歲給百姓喜降豐年。五爺廟在五臺山名氣最大,香火最旺。每逢七年級、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便絡繹不絕,久之形成了祈雨、唱戲、趕集等一系列活動。

這座龍王殿到了民國六年(公元1920xx年),五爺既嫌殿小又嫌殿舊,於是在同一天的夜裡,給塔院寺方丈和尚和當地甲長託了一個內容完全一至和的夢,夢中要求:“重建殿宇,重鍍 金身。否則,五爺震怒,降災四方”。 現今這座龍王殿,是五爺託夢後重建的,由原來的捲棚頂 (我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種,即前後坡相接處不用脊而砌弧形曲面),改建為重簷歇山頂。為了滿足五爺要求,只好在殿前加建一個套殿,算是擴大殿宇 ;為了討好五爺,並在柱礎、雀頂、欄額、斗拱、拱眼等地方,均用龍、鳳、獅、麒麟、花卉、人物等 圖案剔透鏤刻而成,富麗堂煌,大放異彩。 這便是如今的五爺廟了。

介紹山西天龍山石窟的導遊詞 篇18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觀遊覽驪山風景區。現在,我們從驪山的東大門(史稱昭陽門)入園,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驪山勝蹟圖,先了解一下驪山的概況。驪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海拔1302米,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3.7公里,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從地質角度來講,驪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經運動時期呈整體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斷塊。在陝西境內,驪山險峻不及華山,綿亙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龍門,但卻以“秀”而聞名於世,因此又名繡嶺,今天人們習慣上把驪山分為東,西繡嶺,西繡嶺上主要分佈有烽火臺、長生殿遺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諫亭、三元洞等景點,東繡嶺主要分佈有上善湖,七夕橋,上德苑,達摩洞,舉火樓、石甕寺、石甕瀑布、雞上架、遇仙橋、秤砣石等景點。勝蹟圖下面的這些浮雕造型表現的分別是女媧補天、長生殿盟誓、遇仙橋、秦始皇戲神女、張騫出使西域等驪山傳說。瞭解了驪山大概情況後,請大家拾級而上,我們邊走邊聊,去仔細體味這座歷史文化名山獨特的韻味。

“驪山雲樹鬱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抔荒冢掩皇王。”這是著名學者、詩人郭沫若先生對驪山勝景及其歷史地位恰當而準確的概括。

首先來到兵諫園。兵諫園是為紀念西安事變65週年,弘揚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而建。園內展出有與西安事變有關的飛機、火炮、汽車、裝甲車等兵器。西安事變浮雕再現了西安事變的歷史過程,是迄今唯一全面反映西安事變史實的浮雕,於__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68週年時對外開放,成為我們回顧歷史的生動教材。(兵諫園及西安事變浮雕簡介附後)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記載“西安事變”這段特殊歷史的重要景點——兵諫亭.1936年這裡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在一陣槍聲中,神色驚慌的蔣介石從華清池後門經這條路向後山逃跑,50歲的蔣介石在慌忙的奔跑中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石縫裡,扭傷了腳,於是他只能順勢藏在石縫中,聽天由命了。當然蔣委員長沒有我們今天這麼悠閒,大家可以想想看,寒冬臘月,近50的蔣介石,身披睡衣,腳踩拖鞋,驚慌失措是何等的狼狽。這個石縫今天仍然完好地儲存著,並且加修了防護鐵鏈,以確保遊客安全,這塊有花紋的大石頭,就是“虎斑石”,關於這塊石頭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眼前這座石亭就是著名的兵諫亭了。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攜夫人宋美玲來陝,以遊山玩水為名,佈置大規模的剿共活動,期間,張、楊兩將軍在洛陽、西安、臨潼等地數次勸諫蔣“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時許,張、楊帶兵對華清池形成包抄之勢,酣睡中的蔣突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衛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後窗逃跑,藏於半山腰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內,後來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送往西安,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促進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是臨潼最早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同時,王耀武、陳誠、衛立煌等人在巖上題有“艱苦卓絕”等詞,後被銑刷,解放後該亭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週年前夕,適應統戰工作需要,再次易名為“兵諫亭”,並用藍田美玉製成匾額懸於其上。

下一個景點是晚照亭,大家都知道“驪山晚照”是“關中八景”之一,這座重簷鑽尖頂方亭就是取“驪山晚照”之意,建於1981年,從這裡可鳥瞰華清池、東花園、臨潼全景和渭水。據記載,每當雨過天晴,雲開霧散,驪山似一匹青色的`駿馬,青翠欲滴,清晰可見,在落日的映照下似披上了一層迷人的桔紅色,更顯得流光溢彩,嫵媚動人,有緣人才得一見。關於驪山晚照有二首詩最為著名,一首是明代詩人劉儲秀所寫,“由來驪山多奇峰,一望嵐光翠且重。復此斜陽相映處,紅雲朵朵照芙蓉。”另一首是清代名士朱集義所寫,“幽王遺沒舊荒臺,翠柏蒼松繡作堆,入暮晴霞紅一片,疑是烽火自西來。”現在,我們只能從這些詩文的意境中去體味驪山晚照的輝煌。大家可以隨意留覽一下,藉此機會,我向各位介紹一下臨潼的歷史。臨潼位於關中平原中部,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面積890平方公里,人口65萬。元代以前渭河南北分兩縣,南為驪戎(這也是驪山的由來),北宋時因驪戎東臨臨河,西臨潼河,兩水環繞入渭河,故改為臨潼縣,(1997年6月30日撤縣設區)。臨潼自古是一個風水寶地,人傑地靈,祖先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寶藏,目前臨潼的文物區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以姜寨遺址為代表的始前文化區,二是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文化區,三是以華清池為代表的唐文化區,所以當地人無不自豪地說,在臨潼每一腳踩下去都是秦磚漢瓦,今天的臨潼人也在為把臨潼發展成一個旅遊名城而努力。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並蒂皁角樹,是由楊貴妃與唐玄宗在長生殿前親手種下的,是他們悽美愛情的永恆見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被傳為千古佳話。

坐落在驪山第二峰的老母殿是為了紀念傳說中中華民族創始人女媧而建的,相傳女媧“摶黃土做人”,創造了人類,又在驪山煉石補天,勞苦功高,後世人尊她為“驪山老母”,她死後,人們將其葬於驪山之陽(今藍田縣境內)又在驪山上修女媧祠紀念.據載,女媧本為驪山附近一名傑出的氏族首領,每當農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眾攜床單幹糧,夜宿驪山,祭祀老母,這個風俗沿續至今,稱為“單子會”,並逐漸成為一種附近居民的歡樂節,廟會期間,寺前廟後,人頭攢動,好不熱鬧。這裡也是驪山又一個最佳觀景點,從這兒遠眺,重山疊障,蒼翠欲滴,不覺使人神清氣爽。

大家眼前的這座大殿即是老君殿了。老君殿始建於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為道教始祖,認為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認作先人,上了封號,相傳唐玄宗遊幸華清宮時,兩次在此夢到老君降臨閣內,因此稱為“降聖閣”又稱“朝元閣”,殿內原供奉著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兒的傑作,玉像造型細膩,刀法簡練,神態逼真,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和豐富想象力,後經“安史之亂”,華清宮被焚,這精美的石雕藝術品的正身和蓮花座均被燒裂,雙手被道人盜走,其後,刻木手嵌於腕下,現玉像儲存在陝西省博物館。

明聖宮位於老母殿南側,始建於1992年,是臺灣著名愛國人士顏武雄等人為報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資修建的一座大型道教觀。明聖宮佔地面積60餘畝,共有殿堂房屋300餘家。明聖宮是我國現代少有的大型純木古建築群,是西北規模最大的道教宮觀。

鳥語林坐落在西繡嶺,佔地面積50餘畝,網內空間100多萬立方米,充分利用原有峽谷地帶,使澗、溪、瀑、潭、池巧妙地串成一體,自然流暢,碧

水長流,樹木蔥鬱,鳥語花香,給人以迴歸自然,世外桃源之感。園記憶體養有上百種近十萬只珍禽異鳥,有朱䴉、鴕鳥、白鷺、富貴鳥、代勝、大雁、七彩小鳥、美國落地王鴿等。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們公司在__年修建的一個儲水量為兩千立方米的人工湖,叫做上善湖,它既是一個景觀湖,又保證園區內的衛生用水以及園內樹木的綠化灌溉。這個名字來源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說,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老子用水性來形容品德高尚的人,他認為做人要做有利於眾人的事而不與之相爭,即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在這裡湖與老君殿遙相呼應,渾然一體,置身於此,你的心靈也會受到洗禮。

“無限風光在險峰”,沿著這條氣勢巨集偉的臺階路,我們還可以沿途欣賞到驪山東繡嶺秀麗的自然風光。現在我們已登上驪山最高峰烽火臺了,在這一段路途中有一個獨特的現象,這裡的樹幹都是扭曲的,我們叫它擰擰柏。關於這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烽火臺是古代戰時傳遞戰報,調兵的設施,相傳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遺憾的是褒姒自進宮以來從未開言一笑,於是周幽王便採納了奸臣虢石父的計謀,無故點燃狼煙,引得四方諸侯前來救駕,當眾諸侯汗流浹背趕來時,見到的卻是烽火臺上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於是憤然離去,這時,褒姒看見眾臣的狼狽樣,果真“撲嗤”一聲笑了,為此周幽王大大獎勵了虢石父。公元前775年,犬戎入侵西周,當週幽王再次點燃烽火時,卻無人來救,西周至此滅亡了,從而留下了一個“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眼前這座烽火臺,是1985年在烽火臺遺址上用精製的仿古磚修築起來的,高約13米,底座10米見方,頂端有一個觀景方亭,遊人可沿內壁樓梯盤旋而上,如果有興趣,大家可登臺頂而四望,臨潼景區可盡收眼底,你自然會有一番好心境。順便告訴各位,這烽火臺還真的啟用過,時間是1990年西安臨潼第一屆石榴節,而且用的是真的狼糞點燃,是從動物園中收集的。但卻不是用來報警,而是供遊客們進行觀覽,在笑聲中記取這千年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