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讀後感 > 讀後感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2.84W

我接觸的第一部金庸武俠片就是85年黃日華、翁美玲主演的《射鵰英雄傳》,這部片子的普及與受歡迎的程度,我們70年代生人應該是很有感觸的。正是由於這個電視劇的影響,後來又去找來了書細細讀來,更誇張的是大學聯考前夕,複習已經進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但是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看不進書,有同學從家裡搬來金庸全集,我們都視為寶物,爭相讀之,以致甫進大學就用零花錢買了新的精裝全套,是寢室每個一套,研讀金庸,那種熱情,至今難忘。郭靖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英雄,也是至今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武俠人物。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郭靖一生,可以說是簡單卻不平凡,貫徹始終是助宋抗金拒蒙。他不是名門之子,不是高官,不是將帥,即不能翻掌成雲,復手為雨,也不能進言獻策,或披堅執銳,為國出力效忠,但他沒有空談,沒有坐視,沒有抱怨,而是身體力行,身在草莽,卻比任何人關心國家的安危。不能身先士卒,守城破敵,就自覺承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已任,他的所作所為,卻是悄悄地影響著,關乎著宋室的安危。爭奪《武遺書》,和金人鬥智鬥力,生死懸於一線。一場驚心動魄,影響著宋金命運的鬥爭,悄悄地發生,又悄悄地結束,然而影響卻是深遠和無形的。假若讓金人得到,歷史會不會重寫?至少郭靖後來的死守襄陽,就少了最有力的武器。為了幫大宋去除大敵,圖久安,他助蒙滅金,一旦蒙古人背信棄義,他毅然南歸,頑強地抗蒙保宋,襄陽死守,人在城在。“知不可為而為之“。郭靖的鐵肩擔道義,有所擔當,敢於擔當的風骨,不正是"中國魂"的最好表現,也是中國人心中"理想人格"。郭靖身上閃耀的樸素而光輝的民族精魂,讓人想到“擊誓中流的“祖耿,讓想想起“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棄疾,讓人想起“匹馬戌梁州”的陸放翁!也讓人想到忠君盡節的陸秀文,和捨生取義的文天祥。

金庸在郭靖身上的確是傾注了許多,起碼是他前半生的信念和思想。郭靖的行為是嚴格地按照儒家思想創造的,忠孝仁義無一不全,就是連他的個性,他的笨也是為迎合這種需要,所謂君子敏於行,而拙於言。在小事上,郭靖顯得木訥無比,往往要黃蓉從旁推動。但在大時大非前或民族大義下卻是豪不含糊,此志不改,終身無悔!這種小事糊塗,大事分明的個性,不正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嗎?最後正是這樣一個笨人,最後走到人生的最高峰。東南西北四大高手,無不是出類拔之人,是百年難遇的人才,但如郭靖一比,一介武夫而已。黃蓉是第一聰明人,郭靖是第一笨人,黃蓉的可愛可親和郭靖凝聚著“中國魂”的形象一比,只餘聰明二字。

真正可以和郭靖比肩的,是沒有正式出場,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岳飛!郭靖對岳飛的敬佩可以說是本能的,象沒有任何道理但又是自然而已。他生於大漠,自少失孤,雖有五位師尊,並沒有對他灌輸多少為國為民的嵩高引導,一切是天性使然,他一遇岳飛,就改變一生。胸無點墨,但一見岳飛的詞,就直覺地說好,十分喜歡,以至愛不惜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是同一類人,只有同類人才可完全理解對方。郭靖是有意無意間以岳飛為榜樣,而金庸也是有意無意中將郭靖比作岳飛。岳飛的引入,看似是無有可無,其實是本書的思想和文眼所在。岳飛向來是儒將的典範,"儒"者是"儒家思想"也。在我國的地位僅次於關帝。對嶽遺書的爭奪,可以說是對正義的維護和張揚,武遺書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的,說是郭靖可以死守襄陽,保家衛國的先決條件。如果沒有這本書,郭靖也不成為郭靖。

其實,在《射鵰》中金庸真正要表達的是一個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問題,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到底誰是英雄?怎樣才稱得上是英雄?人應怎樣過一生?是創下蒙古帝國,後來鐵騎踏破亞歐二大洲,縱橫馳騁,橫掃天下的鐵木真嗎?還是象四大高手達到武學的頂峰?還是郭靖的鐵肩擔道義?可能結果不是唯一的,但我相信沒有誰會說郭靖不是英雄。但在金庸心中真正的英雄我猜是岳飛,郭靖在《射鵰》是向著岳飛靠近。在《神鵰》郭靖無悔為一個英雄了。忽然想起北島的一句詩:在沒有英雄的時代,我願意是一個人

縱觀金庸的作品,《射鵰》堪稱高峰也是一個轉折點。郭靖即是俠之集大成者,也是一個結束。在這之前的陳家洛,袁承志,一個抗清,一個復漢(還是復明?記不清了,總之復漢不會錯),無不是一身正氣,以道義為已任,因國忘家,存大義而滅私慾(由其是陳)。但郭靖之後的楊過,張無忌,喬峰,以至冷狐衝身上再沒有這種為國忘家的精神,他們身上雖然從不缺少英雄氣概,只是少了那種民旅精神及信仰,"儒家思想"的淡化,信念的模糊,他們很少會因國忘家,以道義為已任,功成之後,往往是自動退出江湖,從此不問世事,與世無爭。和陳袁的失意被迫隱蠻荒,爍孤島有著本質的區別。

《射鵰》究竟是不是金庸最好的作品,難下定論,單從民族傳統,文化人格來講,卻是達到最高的層次。所以郭靖之後,再無大俠!看從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礴滂氣勢,和錚錚鐵骨,就知金庸那時正當壯年,有著無限的熱愛和信仰,才以無比的激情奏響一典渾厚的民族頌歌!金庸借郭靖這一杯酒,澆上下五千年,堂堂一箇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