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摘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欄目: 讀書筆記 / 釋出於: / 人氣:2.65W

【禪宗的方式】傳統的老師是不讓孩子胡謅的,我允許。就像孩子學游泳,我是讓孩子先大膽下到游泳池裡撲騰。不理解這種方式的家長會說:你怎麼不先教會孩子游泳的技術就讓下去撲騰?我說如果不先下去撲騰,孩子怎麼能夠通過認識到的困難而萌生出學習的願望呢?只有當他因為不會遊,並且萌生出了很強的學習願望時,才能把拉他上來,再根據出現的問題教他所需要的技術,這就是中國古代禪學的學習方式。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摘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禪宗裡,當一個弟子向師父請教的時候,師父一般不會告訴他問題的答案,而是先讓他自己參悟。參呀參呀,參的痛苦萬分了,實在參不出來,再去找師父,稍加點撥就會迎刃而解。那是真正的解決,不止在認識上,更是在行為裡。因為禪宗的弟子首先得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他調動了全身的能量、注意力,在心裡聚集了強烈的解決問題的願望。沒有願望的人與有願望的人對於問題的解決是不一樣的。要是先把答案告訴他,下一次就會條件反射地等待現成的答案。

我認為,許多孩子沒有學習的興趣,這也是原因之一吧。按照皮亞傑的說法,知識的獲取必須要有一個認知的過程。首先,教師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環境,再給刺激,使他產生對於知識的渴求,通過思考,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學到的知識就有認知參與其中,是活的知識,是智慧。但在我國的教育中,老師一般不給孩子這樣的過程。

老師在教給孩子知識時,要先讓孩子自己按照要求摸索,等孩子被“折騰”到一定時候,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時,便產生了技術需求,對於技術的渴望,他們便會主動請教老師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老師,就應該製造這種技術的渴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進行有效地技術輸入。

【轉型的竅門】繪畫有個轉型期,就是素質教育向技能教育的轉變。轉型很重要,我國的少兒美術教育大致有兩種:一種是不論孩子多小都直接教給技術,把大學那一套讓小孩子來學,這種教法當然用不著轉型了,因為一開始學的就是技術,與智慧不沾邊。另一種是探索新式教育的,先進行指揮的培養,到了一定的年齡再往過轉,轉向技術教育。

轉型期在我國一直是個難題,“轉型”不是“突變”不是將智慧教育突然終止,直接進入技術,讓孩子拼命臨摹範畫,直到習慣。這種所謂“轉型”,孩子會受不了,會很痛苦,也無法將智慧與技術融合。

轉型,就是緩緩地過渡,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轉”到技術上來。科學地講,藝術教育不應該有什麼轉型期的,應該是在智慧培養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掌握技術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會讓智慧永遠處於主導地位,技術不會壓倒智慧,從而成為藝術家。那麼,為什麼還有“轉型期”一說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我認為,我們國家藝術教育中“應試”的傾向甚至比文化課教育中的傾向還嚴重。藝術的目的是讓人感動的、快樂的、享受的、啟迪的。像現在這樣,許多畫家的畫裡沒有一絲心靈的影子,只有技巧的炫耀,看那些畫就象看一塊木頭,這就是藝術的目標嗎?像凡.高,一輩子也沒有把技法解決好,比例都畫不準,很苦惱,但他成了最了不起的藝術家。如果讓凡.高現在來考我們的美院,肯定考不上的。

後來我也想通了,靠我個人的力量是絕對不能改變這個現狀的,我也得順應中國的現實。所以下一屆,我就對大學聯考班的孩子進行公式化的訓練,讓他們成為影印機。我告訴孩子:我這樣教你們是錯誤的,但沒辦法,老師總得讓你們考上大學,上了大學之後,你們要把以前的東西恢復過來。從那以後,孩子大學聯考,又是連年百分之百。

我真心的盼望這個影印機時代的結束。我希望未來中國的藝術教育能關注人,關注個性與心靈,關注靈魂的感悟,生命的表達。

其實,話又說回來,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你不讓他關注技術他也會關注的。孩子大約在12歲之前對於技術還不是太在意,12歲以後便有了強烈的追求技術的願望。他開始覺得自己是成人了,開始瞧不起兒童畫,這是個必然出現的心路歷程。這時候你再讓他畫“大怪鳥”,他會認為這是兒童畫的。他的內心很佩服把物像畫得跟真的一樣,追求這個效果,對於自己達不到、畫不像很不滿意。

但當你真讓他這樣做時,一個是,要是搞不好,會把你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智慧因素慢慢丟失;再一個,他會堅持不住,受不了技術訓練的折磨。這個問題相當微妙,需要有老師高度的智慧來把握。轉型的關鍵在於:既讓孩子進入技術,不使他們感到乏味,還有儘量不破壞孩子的智慧因素。

【技術的輸入】再說輸入,真正的素質教育,在教給孩子技術時,是以滲透的方式輸入的,不讓孩子感覺出來是教技術,這樣就不會引起他們對技術的過分關注。知識與技術是用來表達思想、心靈的工具,要是過分的強調,就會使孩子把知識、技術看成了“唯一”,唯恐做得不能與老師講的一樣,這樣,就會封閉心靈的通道。

輸入要根據課堂進度的需要,根據孩子的需要,不能死板的照著預先設定的計劃定點、定時地進行,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勢利導,見縫插針。

【創造的實現】創造由“創”與“造”兩部分組成,“創”固然重要,但“造”也不可或缺。不然,就無法成為創造。“造”要有很強的技術支援,那麼,在孩子還沒有完全掌握創造所需要的技術的時候,他怎樣實現“造”呢?在學習中實現。

老師要適時地、滲透式的進行必要的技術輸入,這涉及到如何將孩子的創意與技能協調的問題,如何使其合二為一水乳交融。

傳統的教育在這方面有誤區,認為兩者很矛盾,所以就導致創意與技能的分家,先讓孩子學習“造”的知識,再來訓練“創”的能力。孩子小的時候心中充滿好奇,不停地在問“為什麼”,最適宜這種引導,我們卻不做,當大學畢業時或上研究生,才讓他們搞課題、搞研究、寫論文,因為心靈的“土地”早已凍結,要“創”也來不及了。

我認為,我們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該播種的時候忘了播種,不該播時才想起來。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把技術、創造分家,不專門進行技術訓練,而只滲透的原因。

在我們國家,學習知識與技術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方面孩子最辛苦,到頭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便成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了。我們進化到了這一步,都沒有挺直的脊椎骨了,沒有正常的眼睛了,沒有健全的心理和智慧的腦袋了。於是我們發明“背背佳”把把累彎的脊樑拉直,用儀器糾正眼睛,到心理醫生那裡訴說,到國外去鍍金。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使孩子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不再痛苦,不感覺到累呢?有沒有方法不使孩子成為一個容器,只有“裝”和“倒”兩個功能呢?

我的解決辦法是製造需求,即對於技術的渴望。有了需求,就等於在孩子心裡安裝了馬力強大的內在驅動,使他們不是在被迫的情況下,而是在渴望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地獲取創造所需求的技術。

【城堡的建造】這就像我們要孩子建造一個“城堡”。造城堡要用技巧,需要鏟子,傳統的辦法是老師在造城堡之前將所有的技巧以及鏟子的操作方法逐條講解,告訴鏟子是幹什麼的,它有什麼樣的功能,第一是什麼,第二是什麼,怎樣挖,怎樣拍,怎樣抹,讓他背10遍,然後測驗,看他是不是記住了。孩子對此感到索然無味,老師見狀,便會更加賣力的重新講,硬逼著記住。然後才把孩子領到沙灘上,讓他製造。這個時侯孩子的注意力全在鏟子上、技巧上,擺弄鏟子的功能,而忘了創造,他的創造能力被閒置起來了,早被學習、記憶鏟子的過程搞得痛苦不堪了,哪有心情造城堡呢?這個城堡的建造還能愉悅他嗎?

人的任何一種能力,只要被閒置起來,就會消失,這就是遞減法則。

記憶是不能愉悅孩子的。即使記住了也會很快忘記。忘記了還得從頭再來,就要重複學習。這樣的重複工作不但使孩子更加厭煩,而且佔據了他們心智與人格發展的時間與空間。尤為嚴重的是,讓孩子事先記憶了有關鏟子的使用知識,便會倒因為果,阻擋了他們通向探索、思考、想象的道路,使他們失去了創造性運用哪些知識的機會,消除了他們對於“造城堡”這件事情的內在需求。知識無法走進內心,無法與智慧交融。

大致說來,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一種狀況。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換一種輸入方式呢?比如,我們先不做任何講解,而是先讓孩子去做,可以講這件事作為刺激,激發他們的熱情。甚至先不給他們工具,讓他們大膽嘗試。哪怕不得要領、一竅不通,哪怕錯誤百出、一塌糊塗,都沒有關係。老師要是能夠這樣做,孩子的自主意識就會被喚醒,就會不顧一切,全身心投入。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而另一個教育家曾說:壞的教育是將真理直接告訴孩子,好的教育是引導孩子探索真理。

我們說過“在錯誤中成長”,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他們的認知過程都是由低向高發展的,所謂“錯誤”,其實是由低向高、通向正確的必由之路。優秀的教師允許孩子失敗。再說,這只是你認為的失敗,是不是孩子的失敗呢?認知的過程沒有失敗的概念,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教師的作用在於,在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你給孩子提供恰當的幫助,使孩子提升。

孩子來到沙灘,不但對製造技巧一無所知,甚至還不知道需要鏟子這樣的工具。他們在造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到沒有技巧的無奈以及缺乏工具的不便,從而產生出心理上的渴求。這是我們可以將鏟子悄悄放在他們的手邊,他們就會自然的拿起,忘情的使用。而且,每個孩子,由於個性的不同,會以不同的方式創造性的使用鏟子,技巧就這樣的產生了。

當城堡完成之後,我們再與孩子一起討論:方法對不對?鏟子怎樣使用效果更好?這時,他們會驚異的發現,呀,原來這樣製造效果會更好!鏟子在使用上還有這樣多的竅門!要是我能掌握這些,下一次就能製造出更棒的城堡了!

放手讓孩子自由的探索,他們才會面對問題,並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一旦發現怎麼努力都不行,便會產生出強烈的對知識、技術的需求,他們就會來請教,稍加點撥就會恍然大悟。

老師要有耐心等待孩子依靠自己走過從無到有的過程,這樣的“有”是真有,是通過認知的來的,而不是別人給他的。別人給的由於沒有認知的過程,只能變成記憶,而通過認知得來的已經融匯了個人的探索、感受和經驗,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技能,而是智慧的結晶。

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很徹底,尤其是不感到痛苦。教育首先要讓孩子有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有了動力便會探索,人要是有了探索精神,你就是不讓他成才他也會成才的。